一、西城街办举行低保申请听证会(论文文献综述)
范乾帅[1](2019)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行政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国法治事业的推进、人权的维护、公共福祉的增进,不仅系于中央,也同样仰赖地方。地方治理的法律建构,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实现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具体就社会救助地方治理而言,社会救助是一种旨在保障贫困者的生存权、满足其最基础生存条件的制度,给付标准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这就需要各地方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治理。然而,眼下社会救助领域的地方治理仍存在诸多不足。其一,从学理视角看,与本研究主旨相关的行政组织法、地方行政法及给付行政法的文献尚不十分充裕;其二,从实践视角看,同样有诸多弊病有待法律上的建构与完善。鉴于此,本研究的目标在于从行政法学的视角出发,对当下学术研究尚未深入探讨的社会救助地方治理进行全景式的描绘,辨析制度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之道,以期推进行政组织法、地方行政法及给付行政法研究的发展。本研究主要探析的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地方行政机构、慈善组织及行政相对人。其一,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功能可界定为“主导”。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力关系维度来看,它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为“管理上的主要责任者”和“财政上的次要责任者”;从地方政府与地方行政机构及私主体的关系维度看,这种作用主要体现为“地方行政机构的领导者”和“私主体的管理者与合作者”。地方政府着力于通过“设置救助机构”、“编制救助计划”、“建立救助项目”等方式,构筑起宏观的给付行政法秩序、并为这种法秩序的运作提供国库支持,以便维护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然而,因为行政组织与行政行为法治的滞后,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并不明晰,其设置救助机构、编制行政计划等行政过程中所须恪守的程序性规则也并不完善。此外,在当前的问责机制下,其公法责任也无法受到很好的追究。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仍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法律控制之外。其二,地方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系指除地方政府的之外的地方行政机关。民政、教育及相关地方行政机构均系“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而民政则居于最为枢要的位置,其作用可界定为“牵头”。从拟定给付标准到发放救助待遇、从设定行政程序到确定给付对象、从事先审查到动态管理:在社会救助这一“国家主导”色彩颇为浓厚的领域当中,民政部门可谓“国家”的最直接、细致的体现。尽管民政部门是救助行政的“制度基轴”,但其职权的设定与运作尚有诸多不合法治原则或善治精神之处,这包括但不限于民政部门拟定救助标准未获立法明确授权,标准拟定程序封闭、内部化,标准的司法审查现状堪忧,民政部门自行设定的行政程序存在内容瑕疵,救助对象确定机制的合法性与实效性皆有待改进等等。其三,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领域,各地方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对应“公法之维”,而慈善组织则兼具“公法之维”与“私法之维”。在我国,慈善组织分为“民办慈善组织”与“官办慈善组织”。前者的功能是以纯粹的私主体的身份、基于道德义务与行政合同参与治理,应予加强,而后者的功能则是以“体制内机构”、乃至行政主体的身份,基于道德义务、行政合同、行政协议乃至立法授权参与治理,其行政化特征应予去除。从可问责性上看,民办慈善组织与官办慈善组织在法律属性与行为方式上的不同,注定可适用于二者的问责机制也有所不同。其四,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其可通过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而成为行政相对人。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行政相对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行使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方式,推动行政程序的前进。以低保审批程序为例,行政相对人的功能在于:提出申请,启动程序;参与审核、审批,协助调查,以推动程序前进;面对程序上与实体上的违法行为,行政相对人可凭借行政诉讼与之对抗,以维护自身权益。行政相对人是权利的主体。但眼下,相对人的主体地位尚不凸显:一者,相关立法或行政规定对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行政义务、低保管理机关应恪守的程序性规则及相关法律后果的规定并不完善;二者,低保管理人员违法之事屡有发生,救济机关为相对人提供的保护也不充分。针对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各项不足,在未来,其一,完善地方组织法,即应以立法手段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界限、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界限,并实现民政部门的组织法定。其二,应完善行政程序法。这包括与法秩序的形成、运行及公私协力等相关的程序性规则。其三,应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机制。具体可从提升代表素质、提前审查时间、细化草案内容、激活现有的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其四,应改革慈善体制。应推进官办慈善组织去行政化改革,并完善慈善税收优惠制度。其五,应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问责等问责机制。总之,我国应继续以民生福祉、以公民的生存权与民主权等基本权、以人性尊严、以“人的价值”为纲领,从法规则的设定与施行、对违法者的问责、对受戕害者的救济等各维度切入,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地方治理法治化的进程。
刘瑛[2](2018)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原来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同时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众多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被分离,政府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逐渐下放到社会基层组织。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第一时间反映着人民的生活状态及各方面的需求。因此社区治理成为一个社会大课题,其治理架构、治理机制、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原先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探索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问题,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已经成为政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加快国家民主化进程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上述的重大意义,本文从社区治理角度出发,以多中心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第三部门理论、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并且采取个案研究形式来研究太原市尖草坪区的社区治理工作。经过对尖草坪区的江阳社区深入地实地调查,发现尖草坪区社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政府角色越位现象严重、社区治理主体之间权责不清、社区中介与社会组织发展落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治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来说,主要是由于社区治理受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政府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有限、政府对于社区组织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社区居民参与网络平台利用不足、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共意识薄弱、政府未对社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细化等原因。除此之外还通过对上海、沈阳、青岛、美国、日本、东盟国家的社区治理模式的分析,来获得一定的经验与启示,如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积极对社区事务进行分类、完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等。最后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对优化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提出了有效措施,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突破传统体制的影响、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发挥多种社会组织的参与作用、完善相关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等措施。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的推进工作,还需要积极响应智慧社区的建设建议,政府要引导智慧社区的建设,提高社区的信息化水平,利用科技来真正推进社区治理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陈晓梅[3](2015)在《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社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社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社区文化的发展变迁不仅蕴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也积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社区文化建设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社区——琼花观社区为研究样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本文以纵向历史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琼花观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经验、教训,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基层社区各个时期的影响,比较各历史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得失,研究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文共有六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厘定、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琼花观社区的形成过程与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琼花观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为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了建国后社区文化建设丰厚的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市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琼花社区的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社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张勇[4](2011)在《同构性与非平衡性: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反思》文中认为社区,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每天我都能感触到社区发展的脉搏在跳动,每天都能聆听到社区建设的音符在飞舞,思绪也不得不随之而旋转,生活中感触到的点点滴滴促使我对其进行反思性研究,特别是从中办2000[23]号文件为标志以来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全面铺开,全国社区建设如火如荼,而至今正好历经10年历程,在建设时间阶段上进入了“节点”转折时期,这更增加我对社区建设进行反思性研究的兴趣。这种反思性研究,一方面是对已有实践和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对社区建设本质与规律的追寻;一方面理论的反思为未来社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实践中推动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入,服务我国战略发展需要。本研究首先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历程进行梳理与归纳,透视其宏观发展脉络与特点,进而主要利用2005年全国百城社区调查数据和近年相关调查数据,对我国当前城市社区建设呈现“同构性”与“非平衡性”这一悖论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解构。在结合“纵”“横”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当前城市社区建设模式是一种外生型社区建设模式的基本结论,然后从社区建设目标、动力、主体、内容和路径等方面解构外生型社区建设的逻辑,同时寻求该社区建设模式的形成原因、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与实践困难,在反思性分析之后,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理论架构设想。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由、意义、基本概念、研究主题、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从“纵”的方面梳理和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背景、历程与脉络。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城市化、社会转型、人们文明水平和需求提高、联合国社区发展运动的宏观背景和我国“单位制”解体、人口流动、城市社会问题频发、基层民主发展的微观背景下开启的。经历了建国初期、“单位-街居制”时期、社区服务时期、探索时期、实验阶段、示范全面推进阶段、深化提升阶段七个时期。这一历程体现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地位“从拾遗补缺到发展战略”、内容“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建设主体“从政府行动到社会参与”、建设主体关系从“垂直控制到横向协作”、建设重点“从社区设施到社区管理”,建设决策“从被动回应到主动筹划”、建设策略“从实验示范到全面推进”的基本发展脉络。第三部分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呈现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现象进行现状解剖、溯源。这里所言的“同构性”,指社区建设的外在或内在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或“一致性”,而不是“相同”或“同一”,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非平衡性”,指社区建设所具有的非平等性、相异性,或差别性,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也是一个比较性概念。本研究主要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公共服务与设施、社区组织人员配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经费保障、社区参与与民主自治”六个方面,在“全国四大区域、大中小城市、城市内不同区位以及不同收入的社区”等层面上进行对比分析同构性与非平衡性现象,然后从“社区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行为、社会行动、宏观制度环境”五个方面追寻同构性与非平衡性的产生原因。此部分对同构性与非平衡性的解构性分析和原因探寻是下一部分论述的基础。第四部分,在前述分析基础上,得山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是外生型社区建设模式。因为这一模式贯穿着如下逻辑:①国外环境与力量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诱导与影响力量。②社区建设目标存在着“基层治理单元”与“生活共同体”的纠葛,在实践中前者置于更为重要地位,使目标具有“外在性”。③建设动力存在着政府需要与社区居民需求的交织,在实践中前者对于社区建设发挥着更为明显的效果,具有“外生型”的动力特征。④建设主体存在政府、市场、社会、社区成员的合作与错位,实践中政府扮演着主体性的角色,具有“外生型”的主体要素。⑤建设内容存在硬件设施与精神培育的失衡,实践中前者成为重点,产生“外生型”的结果。⑥建设路径存在国家建构与社会演进的张力,在实践中前者为主要路径,形成“外生型”建设路径。而我国当前外生型社区建设模式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来源于我国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背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制度环境、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社区建设资源的分配现实和城市社区建设的阶段性规律。当然,在这种社区建设模式下,存在着刚性社区管理消解国家政权建设目标实现,社区参与不足引发社区治理困难,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方式单一导致供给不足与失衡,社区精神培育不足导致社区本质流失等实践困境。第五部分,在上述对外生型社区建设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未来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应采取内生型的社区建设模式。内生型社区建设模式,是相对于外生型社区建设模式而言的,在建设力量来源上,主要依靠社区内部的社会力量;在建设目标上,将生活共同体作为主要目标,并以此来实现社区本质的回归;在建设动力来源上,社区居民需求是社区建设决策的主要依据;在建设主体上,各主体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回归与合作;在建设内容上,更注重社区精神的培育;在建设路径上,经过国家主导下社会行动的发展阶段,最终达到社区自治的理想状态。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在于其动力和力量来源的内部性和社会性,以及建设主体间关系的多元性与合作性,当然,内生型社区建设的结果必然是社区内涵式的发展,是社区本质的靠近与回归。这种内生型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合作主义,而要实现内生型社区建设模式,首先要实现社区建设主体功能的明确定位与回归: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行动、市场辅助和居民参与。然后在主体功能明确基础上,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行动”的互动合作行动机制,这种行动机制建立的前提是建设主体利益社区化的利益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促成)政府与社区间的平衡与协商关系、政府和社会组织间的伙伴与共赢关系、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间的互补与互限的关系。这也是对未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宏观设想。
卫洁[5](2010)在《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回顾及述评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社区的功能、利益主体、社会需求等都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传统单一中心的行政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本文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理论依据,从重合论的视角,在中观层面对社区建设中相关参与主体的关系和互动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在经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的过程中,社区建设中的主要成就与问题。笔者指出,当前城市社区建设正在向主体多元化、关系多样化转变的过程中,但是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的权力配置处于不均衡的状态,还存在社区建设带有基层政权建设倾向;传统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社区调动资源的能力差等普遍问题,并从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三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当前北京市社区建设中“居站分离”、“选聘分离”、“项目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的实际做法,提出理顺社区参与主体的工作关系,减轻社区居委会的负担;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居民自治的意识;通过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对居民的吸引力;发展社区组织,促进多元主体共建四条建议,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
唐斌[6](2010)在《《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文中研究表明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身份却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群体,农民工既是我国传统户籍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身份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然而,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特殊群体遭遇到了许多尴尬和麻烦,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者们也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管理、新闻、大众传媒、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刘芳,2005;周大鸣、秦红增,2004),尽管有许多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但却极少从语言学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二十年中(1987-2007)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的话语再现及潜在的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人民日报》中(1987-2007)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哪方面主题是最频繁的?报道主题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2)《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是如何通过话语进行构建和再现的?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3)探讨《人民日报》中(1987-2007)这些报道表现的潜在意识形态是什么?本研究方法是基于与话语、社会认知和社会三方面相关的多学科理论框架。由于目前尚未有现成的可用于探讨上述研究问题的系统的和适用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尝试建立一个适用于分析中国话语中的社会主体的话语再现和潜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结合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具体地说,该研究框架是基于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1988a,1988b,1991,2001a,2001b,2001c,2006a,2006c),Johnson和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1980,1999),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1998,2002)以及van Leeuwen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行为的话语再现方式的分析工具(1993b,1995,1996)。本研究是基于自建的语料库,通过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网上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中搜索198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之间历时二十年、与农民工主题相关的报道共2076篇,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语料进行了跨时期(1987-2002;2003-2007)的分析和比较,旨在较全面地描述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再现,并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报道体裁和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尤其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一方面,2003-2007年期间的新闻报道的体裁比1987-2002年期间的更加多样;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报道都是有关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但是前一时期有更多有关农民工犯罪、生产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而后一时期这类报道大大减少,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险、医疗、子女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报道增多。新闻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折射了中国社会和社会认知在二十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变革过程。语料中的指称和索引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十年中,农民工从“盲流”、“乡下人”、“乡巴佬”、“包袱”变为“朋友”和“兄弟”,从城市的“麻烦”转变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社会的变化为农民工带来了许多变化,对语料进行的历时分析结果表明了新闻工作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从负面态度向积极态度的转变。然而,尽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身份依旧,他们仍然被标记和再现为不同于当地城市居民的“外来人”、“异乡人”,他们仍然属于地位卑微的“他们”而不能完全融入“我们”之中,“欠薪”是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困扰农民工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他们被构建和再现为无名的、无声的、边缘化的、无根的、飘忽不定的、需要帮助、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分析显示了语料库中五组较突出的概念隐喻,即(1)水的隐喻;(2)商业的隐喻;(3)容器的隐喻;(4)房屋的隐喻;(5)战场的隐喻。这些隐喻反映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人们对待农民工的态度和立场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他们眼中,农民工从过去给社会和城市带来许多麻烦的“无序的盲流”转变为现在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水力资源”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阻碍,他们只能是手握暂住证的城市“过客”,农民的身份一时还无法改变,还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待遇,还无法在身体和心理上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对新闻标题的抽样对比分析和抽样新闻报道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这二十年中农民工受到很多关注,然而他们通常被再现为归类的群组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则大都再现为被动和不对他者产生影响的非及物性行为。由此可见,农民工被再现为没有权力、社会地位较低、急需政府和社会关爱和帮助的社会主体。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政府和社会应该齐心合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问题,同时媒体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尝试建立一个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一体的互补型研究方法,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方面需要改进,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今后还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展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
刘启满[7](2008)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转换的路径分析》文中指出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变革,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构造。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政府在城市社区管理中面临很多新问题,因而必须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但是,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带有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被学者称之为“制度后果”的问题,即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转换仍存在较大的路径依赖性。笔者在对南昌市西湖区社区实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同时,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及社区建设对政府管理的需求,分析了政府过多干预社区建设将产生诸多不利因素;阐述了政府职能转变是社区自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政府职能转变的障碍、动力和原因等问题的研究,揭示了政府职能转变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加强城市社区自治能力建设,逐步减少社区对政府管理的制度性依赖。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的转换思路是: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加强城市社区自治以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发展。
李济东,李泽贵[8](2004)在《西城街办举行低保申请听证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者李济东、通讯员李泽贵报道:一位特困户多次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部分居民却“状告”申请者不符合条件,让有关部门左右为难。荆州市荆州区西城街办为此首创“低保”申请听证会,终使这位八旬老人如愿获得“低保”。今年82岁的夏进文老人和老伴均无生活来源。老人在两年前?
二、西城街办举行低保申请听证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城街办举行低保申请听证会(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行政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对地方政府与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已有研究 |
二 对地方行政机构与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已有研究 |
三 对慈善组织与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已有研究 |
四 对行政相对人与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已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规范分析法 |
二 比较方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贡献 |
一 推动行政组织法研究 |
二 推动地方行政法研究 |
三 推动给付行政法研究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作为治理主体的地方政府 |
一 概念诠释 |
二 地方政府主导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法理基础 |
三 地方政府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主导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方式 |
一 设置救助机构 |
二 编制救助计划 |
三 建立救助项目 |
四 确定救助标准 |
五 提供财政支持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可问责性 |
一 概述 |
二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形成与法律架构 |
三 地方政府的行政问责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地方行政机构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作为治理主体的民政部门 |
一 民政部门的历史沿革 |
二 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民政部门牵头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方式 |
一 牵头拟定救助标准 |
二 设定行政程序 |
三 确定救助对象 |
四 发放救助待遇 |
五 动态管理 |
第三节 民政部门的可问责性 |
一 行政诉讼 |
二 行政复议 |
三 行政问责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作为治理主体的慈善组织 |
一 概念诠释与属性解读 |
二 慈善组织的历史沿革与法制架构 |
三 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方式 |
一 民办慈善组织 |
二 官办慈善组织 |
第三节 慈善组织的可问责性 |
一 民办慈善组织的可问责性 |
二 官办慈善组织的可问责性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行政相对人在社会救助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低保程序的启动 |
一 行政相对人的功能 |
二 相对人的救济 |
第二节 低保申请的审核 |
一 相对人的功能 |
二 相对人的救济 |
第三节 低保申请的审批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语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文集、学位论文、报纸、网络文献类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区 |
2.1.2 社区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中心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第三部门理论 |
2.2.4 治理理论 |
第3章 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的基本概况 |
3.2 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的基本现状 |
3.2.1 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的组织结构 |
3.2.2 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的成就 |
3.3 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角色越位现象严重 |
3.3.2 社区治理主体之间权责不清 |
3.3.3 社区中介与社会组织发展落后 |
3.3.4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3.3.5 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
3.3.6 社区治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有待提高 |
3.4 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社区治理受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 |
3.4.2 政府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有限 |
3.4.3 政府对于社区组织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 |
3.4.4 社区居民网络平台利用不足 |
3.4.5 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薄弱 |
3.4.6 政府未对社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细化 |
第4章 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内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验 |
4.1.1 上海模式 |
4.1.2 沈阳模式 |
4.1.3 江汉模式 |
4.1.4 青岛模式 |
4.2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验 |
4.2.1 日本模式 |
4.2.2 美国模式 |
4.2.3 东盟国家社区治理模式 |
4.3 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的启示 |
4.3.1 正确发挥政府的职能,理清职责体系 |
4.3.2 促进社区治理法律法规建设 |
4.3.3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
4.3.4 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社区治理投入 |
4.3.5 大力支持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
第5章 优化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的措施 |
5.1 政府突破传统体制影响,树立明确的治理理念 |
5.1.1 树立多中心合作治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 |
5.1.2 落实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 |
5.2 完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明确职责 |
5.2.1 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与居委会的关系 |
5.2.2 理顺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关系 |
5.2.3 理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
5.2.4 理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 |
5.3 发挥多种社会组织的参与作用 |
5.3.1 政府积极引进公益性组织 |
5.3.2 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组织 |
5.3.3 政府加大培育社区服务企业组织 |
5.4 完善社区治理的软硬件建设 |
5.4.1 政府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5.4.2 政府完善社区治理相关机制的建设 |
5.4.3 政府建立健全网络互动平台 |
5.4.4 完善党组织的建设 |
5.5 培养专业社区治理人才,加大社区治理投入 |
5.5.1 培养先进的社区治理理念 |
5.5.2 扩大社区治理的投资渠道 |
5.5.3 提高社区治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 |
5.5.4 政府建立健全专职网络管理队伍 |
5.5.5 政府精简人员,提高待遇水平 |
5.6 政府建立健全社区治理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
5.6.1 提高居民参与监督意识 |
5.6.2 完善社区治理的监督平台 |
5.6.3 建立客观的社区治理评价标准 |
5.6.4 完善社区治理反馈的相关工作 |
5.7 政府正确引导智慧社区的建设 |
5.7.1 树立统一的智慧社区治理原则 |
5.7.2 建立统一的智慧社区治理服务体系 |
5.7.3 多方力量参与智慧社区治理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基本概念厘定 |
(一) 社区 |
(二) 文化 |
(三) 社区文化及建设 |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研究概况 |
(一) 社区文化研究现状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区的形成及历史、革命遗产 |
一、扬州的文化底蕴 |
二、琼花观社区的形成 |
(一) 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
(二) 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
三、历史遗产:琼花观社区的典型价值 |
(一) 典型地反映了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
(二) 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
(三) 典型地反映了教育转型 |
(四) 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
(五) 典型地反映了扬州近代旧资本的转化 |
四、革命遗产:建国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
第二章 前30年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
一、“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
(一) 街居制的形成 |
(二) 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
二、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
(一) 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
(二) 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
(三) 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
(一)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
(二)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教训 |
第三章 新时期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
(二) “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
二、本阶段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
(一) 新时期社区物态文化的变迁 |
(二) 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
第四章 新世纪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
一、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
(一) 建立社区居委会 |
(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
(三) 深化社区服务 |
二、社区在古城保护下的复兴 |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四、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
一、历史规律总结 |
二、未来路径探讨 |
(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的土壤 |
(二) 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
(三) 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
(四) 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
(五) 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同构性与非平衡性: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与研究主题 |
1. 基本概念 |
2. 研究主题 |
(三)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2. 简要述评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
1. 创新之处 |
2. 主要限度 |
二、历史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历程与脉络 |
(一)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背景 |
1.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 |
2.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微观背景 |
(二)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历程 |
1. 建国初期(1949-1953)的城市社区建设 |
2. "单位-街居制"时期(1953-1976)的城市社区建设 |
3. 社区服务时期(1977-1991)的城市社区建设 |
4. 探索初期(1991-1998)的城市社区建设 |
5. 实验阶段(1998-2001)的城市社区建设 |
6. 示范全面推进阶段(2001—2009)的城市社区建设 |
7. 深化提升阶段(2010-至今)的城市社区建设 |
(三)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脉络 |
1. 地位提高:从拾遗补缺到发展战略 |
2. 内容完善: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 |
3. 主体多元:从政府行动到社会参与 |
4. 关系理顺:从"垂直控制"到"横向协作" |
5. 重点转换:从社区设施到社区管理 |
6. 决策自觉:从被动回应到主动筹划 |
7. 建设策略:从实验示范到全面推进 |
三、悖论解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同构性与非平衡性 |
(一) 概念内涵及引入 |
1. 同构性概念内涵及引入 |
2. 非平衡性概念内涵及引入 |
(二) 同构性与非平衡性体现 |
1.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
2. 社区公共服务与设施 |
3. 社区组织人员配备 |
4. 社区社会组织 |
5. 社区经费保障 |
6. 社区参与与民主自治 |
(三) 悖论解析与溯源 |
1. 悖论与社区禀赋 |
2. 悖论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
3. 悖论与政府行为 |
4. 悖论与社会行动 |
5. 悖论与宏观制度环境 |
四、模式反思: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与现实 |
(一)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内涵 |
1. 模式与社区建设模式 |
2. 外生型社区建设模式 |
(二)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 |
1.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起点:秩序 |
2.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目标:基层治理单元与生活共同体的纠葛 |
3.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动力:政府需要与居民需求的交织 |
4.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政府、市场、社会、居民的合作与错位 |
5.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内容:"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失衡 |
6.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路径:国家建构与社会演进的博弈 |
(三)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现实合理性 |
1. 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与宏观背景 |
2.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制度环境 |
3. 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
4. 社区建设资源的分配现实 |
5. 城市社区建设的阶段性规律 |
(四)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实践困境 |
1. 刚性社区管理消解政权建设目标实现 |
2. 社区参与不足引发社区治理困难 |
3.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方式单一导致供给不足与失衡 |
4. 社区精神培育不足导致社区本质流失 |
五、未来展望: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架构 |
(一) 模式选择与内涵: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未来选择 |
1. 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2. 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内涵 |
(二) 合作主义: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
1. 合作主义的内涵 |
2. 合作主义的选择与适用 |
(三) 主体界定:功能分化理论与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 |
1. 功能分化理论 |
2. 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界定 |
(四) 功能回归: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的功能与定位 |
1. 党的领导 |
2. 政府主导 |
3. 社会行动 |
4. 市场辅助 |
5. 居民参与 |
(五) 合作互动: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主体行动机制 |
1. 利益整合:合作互动机制的基础 |
2. 平衡与协商:政府与社区 |
3. 伙伴与共赢:政府与社会组织 |
4. 互补与互限: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回顾及述评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区功能及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 |
1.1.2 新时期社会整合的需要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2.2 本文研究方法 |
2 社区建设的文献综述 |
2.1 社区的概念 |
2.1.1 国外学者的界定 |
2.1.2 国内学者的界定 |
2.2 社区建设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社区建设 |
2.2.2 社区发展 |
2.2.3 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异同 |
2.3 社区建设的不同研究视角 |
2.3.1 有关社区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
2.3.2 有关社区主体与权力的研究 |
3 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回顾 |
3.1 "单位制"与"街居制"共存(1949年-1977年) |
3.2 "单位制"的衰退与"社区服务"的产生(1978年-1990年) |
3.3 "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实验(1991年-1999年) |
3.4 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与"社区制"的确立(2000年-2004年) |
3.5 和谐社区建设的开展(2005年至今) |
4 我国社区建设历程述评 |
4.1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成就 |
4.1.1 市区政府机构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转变 |
4.1.2 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开始转变 |
4.2 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城市社区建设演变为基层政权建设 |
4.2.2 传统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问题遗留 |
4.2.3 调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差 |
4.3 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政府职能的错位 |
4.3.2 社区组织自身不独立 |
4.3.3 社区居民参与不足 |
5 北京市社区建设的新探索 |
5.1 2006年来北京市社区制度建设 |
5.2 "居站分离"——创新的组织机制,理顺内外关系 |
5.2.1 "居站分离"的框架 |
5.2.2 社区服务设立的不同形式 |
5.3 "选聘分离"——创新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机制 |
5.3.1 "选聘分离"的现状 |
5.3.2 "街聘民选"的利弊分析 |
5.3.3 北京市"选聘分离"的制度选择 |
5.4 项目化管理与政府购买服务——创新的社区服务体系 |
5.4.1 项目化管理 |
5.4.2 政府购买服务 |
5.5 社区建设发展的思路探索 |
5.5.1 理顺工作关系,减轻社区负担 |
5.5.2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治意识 |
5.5.3 完善社区服务,吸引居民参与 |
5.5.4 发展社区组织,促进多元主体共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6)《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Migrant Worker |
1.2.1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Migrant Worker |
1.2.2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nt Workers |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Question |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
1.5 Summar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The Studies on Migrant Workers |
2.3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3.1 Discourse,Society,Critical and Ideology |
2.3.2 Analyzing News as Discourse |
2.3.3 The Methodological Profile of(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
2.3.4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
2.4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5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5.1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
2.5.2 Regained Missing Links |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
3.2.1 Van Dijk's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
3.2.2 Lakoffian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
3.2.3 Fauconni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
3.2.4 Van Leeuwen's Analytical Tools: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and Social Action in Discourse |
3.3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the Diachronic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 Daily |
3.4 Data |
3.4.1 The People's Daily |
3.4.2 Data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Diachronic Analysis of News about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Daily |
4.1 Introduction |
4.2 Textual Macro Level Analysis |
4.2.1 Genres |
4.2.2 Topics |
4.3 Textual Micro Level Analysis |
4.3.1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Migrant Worker |
4.3.2 US-group and THEM-group |
4.3.3 Concordance Analysis and Collocation Analysis |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Metaphors in the People's Daily(1987-2007) |
5.1 Introduction |
5.2 Metaphor,Thought and Ideology |
5.3 Charteris-Black's Critical Metaphor Approach |
5.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5.5 Summary Chapter Six Actor Description |
6.1 Introduction |
6.2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Headlines(1987-2007) |
6.2.1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
6.2.2 Nomin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
6.2.3 Activation and Passivation |
6.3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Action in the Sample Texts |
6.3.1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
6.3.2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
6.4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Introduction |
7.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7.3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
7.4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7.5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7.6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Notes Bibliography Appendices |
(7)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转换的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目的及重要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理论支持 |
2.1 关于社区的理论 |
2.1.1 国外社区理论研究简述 |
2.1.2 国内社区理论研究综述 |
2.2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社区建设研究现状 |
2.3 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支持 |
2.3.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3.2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2.3.3 公民社会理论 |
第3章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述 |
3.1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述 |
3.1.1 城市社区与社区建设的含义 |
3.1.2 城市社区的构成要素 |
3.1.3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发展状况 |
3.2 城市社区建设的价值分析 |
3.2.1 城市社区的价值定位 |
3.2.2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
3.3 地方政府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 |
3.3.1 参与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一项社会管理职能 |
3.3.2 地方政府参与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第4章 社区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
4.1 政府的职能与架构 |
4.1.1 政府职能的内涵 |
4.1.2 政府职能的架构 |
4.2 政府职能转换具有两层含义 |
4.3 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与途径 |
4.3.1 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 |
4.3.2 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社区建设 |
4.3.3 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
4.4 我国的社区自治组织 |
4.4.1 我国的社区自治组织 |
4.4.2 我国的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的特色 |
4.4.3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必须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 |
第5章 南昌市地方政府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及分析 |
5.1 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
5.2 调查情况及其结果的简要分析 |
5.2.1 个案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研究资料 |
5.2.2 调查结果简要概括 |
5.3 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社区建设概述 |
5.3.1 西湖区街道绳金塔社区的管理体制 |
5.3.2 居民的社区参与 |
5.3.3 社区服务 |
5.3.4 社区资金投入情况 |
5.3.5 社区干部素质 |
5.4 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社区建设与政府职能转换 |
5.4.1 地方政府过多干预社区建设 |
5.4.2 政府投入不足,社区无力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 |
5.4.3 社区建设的配套法规缺乏 |
5.4.4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不足 |
第6章 地方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职能转变的路径分析 |
6.1 政府职能转化中需要明确的几个原则问题 |
6.1.1 我国政府职能的社区化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6.1.2 我国政府职能转化尚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能力 |
6.1.3 要清晰界定政府职能社区化的范围 |
6.2 政府职能社区化的推进步骤 |
6.2.1 应该把一些原先社区已经在行使的部分职能完全社区化 |
6.2.2 可以把一部分有偿服务职能交给社区来做 |
6.2.3 将服务职能影响面超出原社区范围的部分职能交社区行使 |
6.2.4 逐步进入政府职能社区化的高级阶段 |
6.3 建立完善社区建设法律法规,为社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
6.3.1 修订和完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6.3.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6.4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职能转变的途径 |
6.4.1 转变观念,树立社区意识 |
6.4.2 转变政府社会职能,健全社区组织机构 |
6.4.3 改革财力投入机制,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 |
6.4.4 大力加强社区中介组织的建设 |
6.4.5 培育公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完善居民参与的途径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社区治理调查问卷1 |
附录B 社区治理调查问卷2 |
附录C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西城街办举行低保申请听证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救助地方治理的行政法研究[D]. 范乾帅. 南开大学, 2019(09)
- [2]太原市尖草坪区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 刘瑛. 长春工业大学, 2018(08)
- [3]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D]. 陈晓梅. 扬州大学, 2015(10)
- [4]同构性与非平衡性: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反思[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5]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回顾及述评 ——以北京市为例[D]. 卫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02)
- [6]《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 唐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
- [7]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职能转换的路径分析[D]. 刘启满. 南昌大学, 2008(05)
- [8]西城街办举行低保申请听证会[N]. 李济东,李泽贵. 湖北日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