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Calorimeter for Measuring the Enthalpy of Solution of Solid Solute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and Study on CO_2-Naphthlene System(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帅[1](2020)在《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酸左旋咪唑(Levamisole Hydrochloride,简称LH)是一种广谱、活性高、毒性低、代谢速率快、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驱虫药,在人用和畜禽养殖药物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药物晶体的粒度分布、晶型结构是影响其药效的重要指标。溶液结晶可实现对晶型结构、晶体粒度分布、晶习等指标的有效控制。溶解相平衡、溶剂的选取、结晶工艺及参数、结晶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为结晶器的开发与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盐酸左旋咪唑生产应用中,缺乏必要的基础物性数据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研究,测定了其电离平衡常数(p Ka)和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数据,模拟了溶解体系的分子间作用力,计算了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研究了溶析结晶动力学,提出了溶析结晶工艺,对其晶体结构及模拟等进行了探究。采用激光动态法测定了盐酸左旋咪唑在12种单一溶剂、3种混合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数据,运用NRTL模型、UNIQUAC模型、Wilson模型、van’t Hoff模型、GSM等7种热力学模型对所测定的24组体系218个数据点进行关联,对拟合结果进行了评价,基于Wilson方程对盐酸左旋咪唑在单一溶剂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混合焓(ΔmixH)、混合吉布斯自由能(ΔmixG)、混合熵(ΔmixS)进行分析;采用van’t Hoff表观分析法计算了其在所选溶剂中的标准表观热力学性质: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变(ΔsolG0)、溶解焓变(ΔsolH0)、溶解熵变(ΔsolS0),溶解过程溶质的活度系数ln?1?和ln?1,结果表明:盐酸左旋咪唑的溶解过程是熵驱动的吸热过程,溶解焓变对溶解吉布斯能变的贡献大于溶解熵变。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Dmol3、Forcite模块对盐酸左旋咪唑在溶剂中溶解规律进行了分析。基于溶解相平衡数据,确定了以甲醇+异丙醇为溶剂体系的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工艺。采用激光动态法测定了盐酸左旋咪唑在甲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介稳区宽度和诱导期,计算了其在甲醇+异丙醇混合溶剂溶解均相和非均相过程的表面熵因子f和固-液表面张力γ、非均相过程的特征因子?,结果表明: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过程为连续生长机制。运用间歇动态法研究了盐酸左旋咪唑的溶析结晶动力学,建立了其在溶析结晶过程中的二次成核和晶体生长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实验条件下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的成核活化能为105.9 k J·mol-1、晶体生长活化能为144.3 k J·mol-1。对盐酸左旋咪唑的溶析结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温度、溶析剂滴加速率、搅拌速率、初始溶液浓度、溶析剂加入量、晶种加入量等因素对结晶收率及晶体粒度分布的影响,得到的适宜条件为:混合溶剂中甲醇摩尔分数0.7377、温度为308.15 K、陈化时间4 h、溶析剂滴加速率1.31 m L?min-1、晶种加入量为1.0%、搅拌速率400 rpm、初始溶液浓度为0.24 g?g-1、正反溶剂质量比1:2,在该条件下,结晶收率可达80%,晶体平均粒径为16.37μm,变异系数为0.6823。采用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同步热分析仪等手段对溶析结晶所得盐酸左旋咪唑晶体进行表征,运用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对溶析结晶所得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PXRD数据进行解析,获得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14.7105?;b=12.9425?;c=5.9348?;α=90°;β=90°;γ=90°;晶胞体积V=1129.93?3;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属于P212121;晶胞内有4个分子。使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BFDH模型模拟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晶习,与晶体产品SEM对照一致,均为针状。运用TG-DSC法对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选用Kissinger最大速率法、?atava-?esták积分法和Flynn–Wall–Ozawa积分法对所测得数据进行分析,求得其热分解活化能的平均值E(94.25 k J·mol-1)和指前因子A平均值(4.479×107 s-1)。得到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热分解机理函数的微分形式:f(α)=(1-α)2;积分形式G(α)=(1-α)-1-1。盐酸左旋咪唑第一阶段热分解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是153.19 k J·mol-1、89.53 k J·mol-1、-112.11 J·mol-1·K-1。采用比重瓶法和乌氏粘度计法测定了盐酸左旋咪唑溶液在常压下283.15-323.15 K时的密度和粘度,选用Vogel-Tamman-Fulcher方程对数据进行关联,实验值与计算值最大的平均相对偏差值和总标准偏差值分别为2.49%和0.039。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盐酸左旋咪唑结晶过程的工业设计与放大提供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贾竞夫[2](2017)在《超声耦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纳米药物和载体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纳米药物可以解决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并且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实现多种医疗功能,是目前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制备纳米药物的方法存在产物粒径不易控制、有机溶剂残留多、表面活性剂用量大等缺陷,实际应用并不理想。超临界加强溶液分散法(SEDS)是纳米药物制备的前沿方法,具有环境友好、粒径可控、操作温和等诸多独特的优势,在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目前该方法仍然存在考察参数众多、晶态物质纳米化不易、纳米产物形成机制不明确等不足,且无法实现纳米药物的多功能修饰,这些都是目前超临界CO2方法制备纳米药物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采用超声耦合超临界CO2方法,在SEDS材料相行为和参数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以姜黄素纳米粒、姜黄素脂质体前体、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纳米载体的制备为模型,突破了常规SEDS难以制备小分子晶态物质纳米粒的局限,揭示了超声在超临界CO2方法制备纳米药物过程中形貌控制、简化操作参数、提高载药量等作用并探讨了相关机制,建立了超声耦合超临界CO2对纳米药物载体进行功能性修饰的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自制设备对甘草酸、氢化磷脂、姜黄素在超临界CO2、有机溶剂和溶质组成的三元体系中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其中采用多种半经验模型对甘草酸的溶解度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证明了模型在测定范围内的适用性。药物在三元体系中的溶解度都随着有机溶剂含量的提高而显着增大,也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另外,溶解度与物质的分子极性和分子量有关。依照得到的相平衡数据进行计算,证明选定药物材料通过SEDS形成微粒是可行的,对后续方案的设定具有指导意义。2)通过SEDS制备氢化磷脂、甘草酸和七叶皂苷纳米粒,对操作参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纳米药物制备中操作参数对产物形貌控制的作用规律,建立了简化SEDS制备纳米药物的参数调整次序和设定原则。结果表明,纳米药物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成核生长机制,受过饱和度相关参数影响较大。另外探讨了SEDS制备纳米药物中材料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发现常规SEDS对无定型物质和大分子物质的纳米产物制备十分有效;但如姜黄素、叶黄素等小分子晶态物质的纳米粒制备则需要对SEDS进行改进。3)采用超声耦合SEDS法制备了姜黄素纳米粒,建立了针对小分子晶体物质制备纳米药物的方法。结果表明,超声在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过程中具有提高过饱和度、提高传质的作用及热效应。超声功率的增大会引起系统内姜黄素的过饱和度增大,姜黄素的形貌从针状或棒状结构向晶体生长受限的形貌(不规则小块状和球状)转变。通过射流光学照片的分析,证实了提高超声功率可以加速液体溶液和CO2之间的传质速度。实验结果还显示,流体的传质速度决定了产物的均一性,而过饱和度则决定了产物的形状。超声具有的多项作用,大大简化了SEDS制备纳米药物的参数考察和优化过程。4)采用超声耦合SEDS制备了姜黄素脂质体前体(CPL),并用响应面法对制备过程进行了优化,对CPL的缓释系统与其形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HSPC和姜黄素的质量比例增加时,CPL的形貌逐渐从分别沉淀方式向Matrix结构转变,包封率(EE)也随之增加,但HSPC用量的增多会导致载药量下降。超声在CPL制备的过程中,可以加快传质过程,获得形貌均一的产物;可以提高过饱和度,与HSPC载体分子对姜黄素分子的作用共同抑制姜黄素微粒的晶体生长,从而降低HSPC的用量,提高产物的载药量;对于热敏感性高的材料,需要控制超声功率在一定值以下。总的来说,采用超声耦合SEDS方法可以获得质量稳定的CPL,且可以提高药物的载药量,药物释放则可以通过操纵CPL的形貌来进行控制。5)采用超声耦合超临界CO2的方法合成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纳米药物载体(CS-NGO)。用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衍射谱等手段对CS-NGO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壳聚糖和GO之间形成了酰胺键,并在酸性和生理盐水中具有良好的稳定分散性。这一反应过程依赖于超声和超临界CO2的协同作用,超声在CS-NGO制备中具有破碎材料、增加反应物分子碰撞几率、提供反应能量的作用,超临界CO2则具有疏松聚合物分子、作为低粘度反应介质、避免逆反应发生的作用。研究建立了实现纳米药物载体功能性修饰的超声耦合超临界CO2这一“绿色”方法。
李丹[3](2013)在《芦荟大黄素在几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及萃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等方面中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的分离纯化为研究目的,采用激光检测方法测定了芦荟大黄素在几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并进行了拟合,探讨了芦荟大黄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条件,考察了使用离子液体从乙醇水溶液中萃取芦荟大黄素工艺条件,以及离子液体水溶液从天然药物决明子中提取芦荟大黄素的工艺条件,为芦荟大黄素的分离提取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具体内容如下:(1)液相色谱法分析芦荟大黄素含量时,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芦荟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150 m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在该条件下能够对芦荟大黄素准确定量,分离度高、重复性好。(2)采用激光检测方法测定了芦荟大黄素在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癸基-3-甲基咪唑氯盐,10%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20%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30%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和40%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并且使用经验方程、λh方程、三参数方程和简化的双参数方程进行了拟合。(3)以芦荟大黄素的分配比和萃取率为指标,应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萃取分离40%乙醇水溶液中芦荟大黄素的工艺条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以在萃取时间4小时,60℃下等体积萃取情况下分配比为1.37,能够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4)以芦荟大黄素的萃取率为指标,应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萃取决明子中芦荟大黄素的工艺条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小时,萃取温度40℃,使用固液比1:10的40%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萃取决明子中的芦荟大黄素,萃取率为72.72%~73.89%,达到了非常好的分离效果。
冯伟[4](2009)在《萘普生的工艺改进和工程数据的测定》文中认为本文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水解2-甲氧基-6-(2’-萘基)丙酸-(2”,2”-二甲基-3”-溴)丙酯得到药物萘普生,以萘普生收率为主要指标,运用均匀设计和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物料比,水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110±5℃,水解反应时间60~90min,w(NaOH)=40%,物料比(n(氢氧化钠):n(原料))为4.4:1的条件下,萘普生收率可达99.19%。同时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萘普生的分析方法。本研究的特点在于优化了工艺条件,节省了能源消耗,提高了收率,为指导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更好的依据。采用XRY-1C氧弹量热计测定了萘普生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7025.4kJ·mol-1,并在测定前用萘作标准物验证仪器可靠性,萘的实验测定值与文献值符合良好,相对误差为0.1%,说明实验仪器可靠,实验结果可信。并结合热力学原理,计算出萘普生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84.55kJ·mol-1,为该产品的工艺开发,工程设计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相关基础数据。同时,用DTG-60差热-热重分析仪测定了萘普生的热稳定性。新戊二醇及其衍生物广泛已应用于汽车、纺织、医药、涂料、农药、塑料和石油等领域。因此,从2-甲氧基-6-(2’-萘基)丙酸-(2”,2”-二甲基-3”-溴)丙酯生成药物萘普生的反应液中回收新戊二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取药物萘普生后的反应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新戊二醇和盐,而新戊二醇既是合成药物萘普生的原料又是生成物。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使该生产工艺达到环境友好,本文对从萘普生的反应液中回收新戊二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含有新戊二醇和盐的水溶液,先经旋蒸去除大量的水,得到的浓缩液后,分别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甲苯-异丁醇,1,2-二氯乙烷,丙酮作为萃取剂,用气相色谱分析其萃取率,经比较选定乙酸丁酯和甲苯—异丁醇(体积比1:1)为适宜的萃取剂。用乙酸丁酯和甲苯—异丁醇(体积比1:1)有机溶剂分别对已知新戊二醇浓度的水溶液进行5级错流萃取,其萃取率分别为18.1%,24.4%。萃取得到的萃取物经新鲜有机溶剂溶解后,经气相分析确认为新戊二醇。为了有效指导新戊二醇的提取分离过程,本文用带激光监视系统的可控升温速率的溶解度测定装置,测定了新戊二醇在有机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数据。为了验证该装置的可靠性,用苯甲酸.水体系作为标准物系进行溶解度测定,其测量值与文献值吻合良好,证明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用变温溶解法测定了温度范围为286.85 K~332.75 K之间新戊二醇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丙酮、V(甲苯):V(异丁醇)=3:1、V(甲苯):V(异丁醇)=13:2等7个物系的溶解度数据,所测物系的溶解度数据均未见文献报道。用Apelblat方程和λ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取得了较好的关联结果,并得到了相关参数。λH方程对甲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丙酮、苯、甲苯:异丁醇(3:1)、甲苯:异丁醇(13:2)关联相对误差分别为-2.64%、-5.92%、-7.24%、6.68%、-1.05%、-1.02%、-4.97%,Apelblat方程关联相对误差分别为0.68%、0.77%、0.41%、0.14%、0.27%、-0.63%、1.21%,显然Apelblat方程关联结果要稍优于λH方程。说明溶解度Apelblat方程和λh方程在本文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和浓度范围内适用。
蒋静智[5](2009)在《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过程制备药物超细微粒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药物超细微粒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类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操作参数可调与制备微粒粒径及形态可控等优点。其中颇具应用前景的是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Supercritical fluid expansion depressization process,简称SFED)过程。它克服了传统方法制备药物微粒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宽的缺点;弥补了RESS和SAS及其衍生技术分别在最终产物产量和水溶性药物微粒制备方面的不足;承接了CAN-BD和SAA过程的优点;既可用于脂溶性药物微粒的制备,也可用于水溶性药物的微粒化。但目前国内外有关SFED过程的报道较少,且多以针对性较强的实验研究为主,缺少系统和深入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本论文针对SFED过程的工艺基础和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有机溶剂/CO2系统的液相体积膨胀,给出了确定SFED过程可行范围的方法;通过研究SFED过程的三相相行为,确定了各组分含量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喷嘴内液体的雾化过程,确定了液滴直径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水溶性药物、脂溶性药物和药物载体超细微粒的SFED过程制备工艺,给出了制备各类药物微粒的适宜工艺条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所形成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计算了有机溶剂/CO2系统的液相体积膨胀率,考察了液相体积膨胀与CO2在液相中溶解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有机溶剂/CO2系统的温度、压力和有机溶剂是否相同,只要液相中溶解了相同量的CO2,液相体积膨胀就相差不大。液相体积膨胀率在500%以下时,其变化趋势平缓;液相体积膨胀率超过500%时,继续增加液相中CO2的含量,液相体积膨胀率急剧增大。定义液相体积膨胀率500%对应液相中CO2的含量0.9作为有机溶剂/CO2系统适于进行SFED过程和SAS过程的转变点,此定义经实验验证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2)采用PR方程结合范德华-1混合规则,对气-液-固三相系统相平衡进行了计算,考察了液相中各组分含量随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增加,CO2含量逐渐增大,而有机溶剂和固体含量逐渐降低;相同压力下,温度较高更适于进行SFED过程;对于同一原始溶剂,相同温度压力下,固体在液相中的含量越高越适于以SFED过程制备该物质的微粒。(3)针对纯CO2通过喷嘴的流动,建立了超临界流体通过喷嘴快速膨胀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该膨胀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压力、温度、密度、速度沿喷嘴轴线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CO2的温度、压力在喷嘴内即急剧降低,而流速快速升高。(4)以乙醇为模型材料,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中的气体辅助雾化模型对液膜通过喷嘴雾化成液滴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SFED过程液滴直径随入口压力、温度及溶液流量的变化规律,将液滴直径和利用SFED过程制备微粒粒径随操作参数的变化归一化后比较,两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5)建立和形成了SFED过程实验装置和实验技术,分别针对水溶性药物(四环素、头孢羟氨苄),脂溶性药物(红霉素、灰黄霉素)和药物载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细微粒的SFED过程制备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混合器温度、压力、溶液浓度、进液速率和析出器温度对微粒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制备各类材料超细微粒的适宜工艺条件。
姜圣翰[6](2008)在《超临界流体制备粉体过程基本流体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文中提出超细微粒制备技术,特别是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超细微粒制备技术是当前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获得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超细粉体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已提出了好几种以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粉体的技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简称RESS)、超临界反溶剂过程(简称SAS)和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简称SAA)。上述过程都需要内径接近200μm的微细喷嘴来实现,因此对于超临界流体在该喷嘴内外流场的模拟对于过程的预测和优化显得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对超临界流体制备粉体过程中喷嘴内外流体流场模拟的准确性,本文对超临界CO2和乙醇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确定了计算状态参数应用的状态方程,同时计算了CO2和乙醇的粘度、导热系数、表面张力等物性参数。本文针对纯CO2通过单孔喷嘴流动的基本流体力学问题,建立了超临界流体通过喷嘴在自由空间快速膨胀的数学模型。在给定的模拟条件下,利用商业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计算区域内的快速膨胀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压力、温度、密度、速度沿着喷嘴轴线的变化曲线,考察了预膨胀压力、温度,以及喷嘴出口直径等结构参数对膨胀过程的影响。超临界辅助雾化(SAA)过程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固体超细微粒的方法。该过程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微细喷嘴产生的高速气流将溶有超临界CO2的溶剂雾化成极细的液滴,从而产生粉体。本文以过程常用的溶剂乙醇为模型材料,建立了乙醇通过微细喷嘴的气体辅助雾化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雾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SAA过程中结晶器内部的液滴粒径、速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分析了入口压力、温度及溶液流量变化对液滴粒径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虽然超临界流体制备粉体工艺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但是喷嘴出口截面积过小限制了制备粉体的产量,因此限制了此类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超临界流体制备粉体过程的新型喷嘴,此喷嘴由内心芯和外壳构成的环隙空间作为喷嘴出口。以纯CO2为模型介质,对该喷嘴的快速膨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该类喷嘴具有和单孔喷嘴相同的膨胀效果,而制备粉体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李坚[7](2006)在《高分子纳米材料的研制及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修复各种原因(创伤、感染、肿瘤切除、先天性疾病等)引起的骨缺损一直是骨科临床、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难题,而传统的骨修复材料(自体骨、异体骨、生物材料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客观上要求人们寻找理想的骨替代物。骨组织工程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其特点是将种子细胞植于细胞支架材料上,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后再植入骨缺损部位。其中支架材料是当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需具备的条件包括:(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或生物吸收性;(3)支架材料的降解速率应与骨形成能力相适应;(4)良好的多孔结构,平均孔径在200~400μm之间;(5)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6)精确的空隙尺寸以适合种子细胞的生长;(7)良好的力学性能为细胞提供适宜的微应力环境;(8)适宜的表面结构以促进细胞的粘附;(9)增强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10)可充当信号分子如生长因子的载体。现有支架材料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研究较多的有胶原(collagen)、聚乳酸(polylatic acid, PLA)、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 PG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 TCP)、珊瑚(coral)等。其中合成高分子具有性能可控、无免疫排斥反应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PLA、PGA以及PLGA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几种可降解性材料,其不足之处在于:机械强度不足,降解产物呈酸性不利于骨细胞生长,降解速度与成骨速度欠协调,残留的有机溶剂有毒等。针对当前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存在的缺点,本研究在收集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择赖氨酸盐合成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再将后者与甘油聚合得到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甘油共聚物,应用超临界抗溶剂结晶技术(SAS)、超声分散等手段将高分子材料纯化、纳米化,并用溶剂浇铸/颗粒滤沥法(SC/PL)获得具有一定孔径和孔隙率的高分子支架材料。本课题重点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理化特性、降解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将高分子材料与纳米羟基磷灰石(HA)制得仿生复合材料修复动物骨缺损。本研究的实验内容分为5个部分进行:一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1本实验以赖氨酸盐、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为原料,改进传统工艺合成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然后以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与甘油聚合获得高分子材料。2通过超声分散、乳化/溶剂扩散法和超临界抗溶剂结晶技术(SAS)等手段分别制备出液相和固相的高分子微粒。通过电镜观察,液相高分子纳米粒尺寸为80.0~200.0 nm(平均为140.0±56.3 nm),分布比较均匀。SAS制备的固相纳米晶须尺寸为100.0~350.0 nm(平均为156.0±67.5 nm)晶须相互交织形成孔径为100.0~400.0μm(平均为276.0±87.2μm)的孔隙,孔隙率为75.6%。3通过一系列方法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征,测得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为88.6℃,接触角为67.3°,初始压缩强度为4.26±0.78 Mpa、抗断裂强度为11.63±2.30 Mpa。证实该高分子材料具有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所需要的物理特性。4制备高分子纳米粒的全过程均采用无毒原料和无毒工艺,有机溶剂基本去除,获得的高分子材料纯净、无毒,符合“绿色化学”的观点。二高分子纳米材料的体外降解研究1通过检测pH值、亲水性、重量、机械强度变化及降解产物探讨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甘油聚合物(LDIG)在体外的降解规律,证实本材料是一种理想、无毒、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2 LDIG的重量在头6周内变化小,6周后下降加快,10周约保留初始重量的一半,即材料的重量丧失具有先慢后快的特点。3 LDIG浸泡液的pH值在12周的降解过程中十分恒定,12周时溶液的pH值为7.35。因此,LDIG聚合物的降解行为不会影响介质的pH值。4 LDIG于6周内压缩强度衰减较慢,6周后稍快,8周时强度衰减至初始强度的一半,可见机械强度与重量、亲水性随着材料降解而出现相应的衰减。5 LDIG材料的体外降解属于聚氨酯的酯键水解作用,其降解产物是无毒小分子物质:赖氨酸、甘油、乙醇和CO2。三高分子纳米材料的生物学评价1根据国家卫生部《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材生物学评价的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对高分子纳米材料(n-LDIG)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反应、热原实验和肌肉内植入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无毒性,无热原性、不引起溶血反应,植入后局部组织反应小,完全符合文件中的标准要求。2高分子纳米材料(n-LDIG)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符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基本条件。四纳米羟基磷灰石/高分子(n-HA/n-LDIG)复合型骨修复材料的构建及表征1 n-HA/n-LDIG复合生物材料在化学组成上与人自然骨相近,其力学性能与人自然骨力学性能接近,具有较好的力学相容性。HA纳米晶体对LDIG有增强作用。2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与两相间的界面有关。n-HA晶体与LDIG分子链间有化学键合、氢键连接及电荷吸引作用,具有较强的结合力。3 n-HA加入到n-LDIG基体中除增加n-HA/n-LDIG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外,其它力学性能略有下降。小粒径HA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剪切强度有利。五高分子纳米骨修复材料(n-HA/n-LDIG)修复家兔腿骨缺损的研究1通过热致相分离(TIPS)和乳液共混获得高分子纳米骨修复材料(n-HA/n-LDIG),并成功修复家兔腿骨缺损,证明两者复合后,能发挥良好的修复重建作用。2高分子纳米骨修复材料(n-HA/n-LDIG)在骨缺损部位可逐步降解并与骨修复相适应。3骨缺损修复实验表明,高分子纳米骨修复材料(n-HA/n-LDI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成骨作用明显,可有效修复长骨穿通性缺损。
余华光[8](2004)在《溶解—反应热量仪和稀土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溶解—反应量热学的新进展,介绍了溶解—反应量热法在测定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化工生产的安全性评估,表面或胶体的热力学研究,物理有机化学研究,药物研究,材料研究,热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在本工作中,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在线的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热量仪。在温度为298.15 K时,通过测量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焓的标准方法来评价这套装置的性能。和推荐的参考数据相比,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和不准确度都在±0.3%以内。 用溶解-反应量热的方法,测定了反应LaCl3·7H2O(s)+2C9H7NO(s)+CH3COONa(s)=La(C9H6NO)2(C2H3O2)(s)+NaCl(s)+2HCl(g)+7H2O(1)和LnCl3·6H2O(s)+2C9H7NO(s)+CH3COONa(s)=Ln(C9H6NO)2(C2H3O2)(s)+NaCl(s)+2HCl(g)+6H2O(1)(Ln=Pr,Nd and Sm),在温度为298.15 K时的标准反应焓分别为-(78.3±0.6),-(97.3±0.5),-(56.9±14),-(67.9±1.5),由此推得了Ln(C9H6NO)2(C2H3O2)(Ln=La,Pr,Nd and Sm)在温度为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1534.5±3.1),-(1541.4±3.1),-(1494.7±3.3),-(1501.5±3.4).讨论了Ln(hq)2Ac(Ln=La,Pr,Nd and Sm)的标准生成焓随Ln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 用燃烧量热的方法测定了在温度为298.15 K时,晶态的3,5-二叔丁基水杨酸在氧气中的燃烧能为-(8292.57±2.51),推得其晶态的燃烧焓为-(8302.48±2.51)kJ mol-1和晶态的标准生成焓为-(744.30±3.21)kJ mol-1。用绝热量热的方法测定了3,5-二叔丁基水杨酸在79 K到351 K温区的热容,在整个实验温区没有发现任何的相变和热异常现象。采用热重,差热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研究了它的熔化和蒸发行为。得到3,5-二叔丁基水杨酸的熔化温度是(437.5±0.1)K,峰温是(440.5±0.4)K,熔化焓和熵分别是(22.92±0.55)kJmol-1和(52.39±1.26)J mol-1K-1。发现3,5-二叔丁基水杨酸从(477.5±1.9)K开始蒸发,最大蒸发速率处的温度是(518.7±0.9)K,蒸发焓和熵分别是(83.88±2.1)kJ mol-1和(175.66±3.89)J mol-1K-1。 用燃烧量热的方法测定了在温度为298.15 K时,晶态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酸在氧气中的燃烧能为-(4795.9±1.3),推得其晶态的标准燃烧焓为-(4797.2±1.3)kJ mol-1,并根据文献值推得晶态的和气态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酸标准生成焓分别为-(852.9±1.9)kJmol一’和一(7 21 .7士2.0) kJ mol一’.将这些结果与文献值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吻合很好.
二、A Calorimeter for Measuring the Enthalpy of Solution of Solid Solute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and Study on CO_2-Naphthlene Syste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Calorimeter for Measuring the Enthalpy of Solution of Solid Solute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and Study on CO_2-Naphthlene System(论文提纲范文)
(1)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盐酸左旋咪唑性质与研究现状 |
1.1.1 盐酸左旋咪唑的理化性质 |
1.1.2 盐酸左旋咪唑类药物的研究现状 |
1.2 溶液热力学研究 |
1.2.1 固液相平衡理论 |
1.2.2 固液相平衡数据处理模型 |
1.2.3 利用MS软件对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模拟 |
1.2.4 电离平衡理论 |
1.3 溶析结晶动力学研究 |
1.3.1 晶体成核与成核速率模型 |
1.3.2 晶体生长与生长速率模型 |
1.3.3 二次过程 |
1.3.4 溶析结晶动力学研究方法 |
1.4 药物结晶工艺研究 |
1.4.1 药物结晶工艺概述 |
1.4.2 溶析结晶技术研究进展 |
1.4.3 药物溶析结晶工艺条件研究 |
1.5 晶体形态学研究 |
1.5.1 晶体结构 |
1.5.2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模拟研究 |
1.5.3 晶体形态学表征方法 |
1.6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1.6.1 理论基础 |
1.6.2 分析方法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实验方法研究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pKa测定方法 |
2.3.2 溶解相平衡数据测定方法 |
2.3.3 溶析结晶动力学数据测定方法 |
2.3.4 溶析结晶工艺条件测定方法 |
2.3.5 晶体结构模拟与晶习预测方法 |
2.3.6 热分解动力学数据实验测定方法 |
2.3.7 密度、粘度实验测定方法 |
2.4 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分析表征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2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
2.4.3 热分析(DSC/TG-DSC)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4.5 激光拉曼光谱仪(LRS) |
2.4.6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
2.4.7 旋光度测定 |
2.4.8 氯离子鉴别 |
3 盐酸左旋咪唑固液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研究 |
3.1 结果与讨论 |
3.1.1 pKa测定结果 |
3.1.2 溶解度测定装置可靠性验证 |
3.1.3 盐酸左旋咪唑溶解度的测定结果 |
3.1.4 盐酸左旋咪唑在单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关联 |
3.1.5 盐酸左旋咪唑在二元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关联 |
3.1.6 MS软件对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模拟结果 |
3.1.7 盐酸左旋咪唑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 |
3.1.8 盐酸左旋咪唑结晶过程的工艺和溶剂确定 |
3.2 本章小结 |
4 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动力学研究 |
4.1 结晶动力学 |
4.1.1 结晶过程的介稳区 |
4.1.2 结晶过程的诱导期 |
4.1.3 初级成核与二次成核 |
4.1.4 晶体生长机理 |
4.1.5 溶析结晶动力学模型建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介稳区测定结果与讨论 |
4.2.2 诱导期测定结果与讨论 |
4.2.3 结晶动力学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工艺研究 |
5.1 样品指标 |
5.1.1 晶体粒度分布 |
5.1.2 样品收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搅拌速率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2 初始浓度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3 温度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4 溶析剂滴加量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5 溶析剂滴加速率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6 晶种加入量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7 陈化时间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8 结晶过程对盐酸左旋咪唑晶体晶习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盐酸左旋咪唑的表征及晶体结构研究 |
6.1 结果与讨论 |
6.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6.1.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 |
6.1.3 激光拉曼散射光谱分析 |
6.1.4 盐酸左旋咪唑晶体分析测定结果 |
6.1.5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6.1.6 晶体结构解析与晶习模拟结果 |
6.2 本章小结 |
7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7.1 热分解过程分解曲线与基础数据 |
7.1.1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曲线 |
7.1.2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过程基础数据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活化能与指前因子 |
7.2.2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动力学补偿效应 |
7.2.3 盐酸左旋咪唑分解过程热力学参数 |
7.3 本章小结 |
8 盐酸左旋咪唑溶液基础物性研究 |
8.1 密度、粘度模型方程 |
8.1.1 Vogel-Tamman-Fulcher(VTF)密度关联模型 |
8.1.2 Vogel-Tamman-Fulcher(VTF)粘度关联模型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实验方法可靠性验证 |
8.2.2 盐酸左旋咪唑溶液密度测定结果与关联 |
8.2.3 盐酸左旋咪唑溶液粘度测定结果与关联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2)超声耦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纳米药物和载体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药物概述 |
1.1.1 药物纳米化的意义 |
1.1.2 制备纳米药物的传统方法 |
1.2 超临界流体概述 |
1.2.1 超临界流体的定义 |
1.2.2 超临界流体的一般性质 |
1.3 超临界CO_2的性质和应用 |
1.3.1 超临界CO_2(SCCO_2)的独特性质 |
1.3.2 超临界CO_2的应用 |
1.4 超临界CO_2制备纳米药物的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已有方法及应用 |
1.4.2 各方法的比较 |
1.5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理论研究进展 |
1.5.1 相平衡理论 |
1.5.2 流体动力学 |
1.5.3 传质与成核结晶 |
1.5.4 小结 |
1.6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纳米药物的不足 |
1.6.1 考察参数众多,结论存在矛盾 |
1.6.2 晶态物质的纳米化不易控制 |
1.6.3 纳米药物的功能性修饰研究匮乏 |
1.6.4 实验室研究与产业化应用不对称 |
1.7 超声波概述 |
1.7.1 超声波简介 |
1.7.2 超声波的分类 |
1.7.3 超声波的基本作用 |
1.7.4 超声波的研究和应用 |
1.8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8.1 选题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EDS三元体系中材料的相平衡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设备与流程 |
2.1.3 分析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设备可靠性的测试 |
2.2.2 甘草酸的相行为研究 |
2.2.3 氢化磷脂的相行为研究 |
2.2.4 姜黄素的相行为研究 |
2.3 实验讨论 |
2.3.1 药物相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
2.3.2 SEDS制备所选药物纳米粒的可行性分析 |
2.3.3 药物相行为对SEDS中过饱和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EDS制备纳米药物中的形貌控制机制及关键参数的选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材料 |
3.1.2 设备与流程 |
3.1.3 表征与分析方法 |
3.2 SEDS制备氢化磷脂纳米粒及形貌控制机制 |
3.2.1 操作参数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3.2.2 纳米药物制备关键参数的选取 |
3.3 SEDS制备甘草酸纳米粒 |
3.3.1 操作条件的快速设定 |
3.3.2 压力对甘草酸形貌的影响 |
3.4 SEDS制备多组分药物七叶皂苷纳米粒(ANP) |
3.4.1 七叶皂苷原料与七叶皂苷钠的成分组成 |
3.4.2 操作条件对ANP中组分比例的影响 |
3.4.3 ANP的形貌控制 |
3.4.4 ANP的表征 |
3.4.5 体外溶出度分析 |
3.5 SEDS对小分子晶态药物材料形貌控制的不足 |
3.5.1 不同材料经过SEDS处理后的形貌 |
3.5.2 晶型和分子量对形貌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耦合SEDS制备姜黄素纳米粒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设备与微粒制备流程 |
4.1.3 表征与分析方法 |
4.2 姜黄素纳米粒的表征结果 |
4.2.1 操作参数的设定 |
4.2.2 姜黄素纳米粒的形貌 |
4.2.3 姜黄素纳米粒的粒径分布 |
4.3 超声耦合SEDS在姜黄素纳米粒制备中的作用机制 |
4.3.1 加强传质作用 |
4.3.2 提升过饱和度的作用 |
4.3.3 热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耦合SEDS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前体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设备与微粒制备流程 |
5.1.3 姜黄素含量分析 |
5.1.4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5.1.5 表征方法 |
5.1.6 CL的体外缓释研究 |
5.2 制备CPL操作参数的优化 |
5.2.1 HSPC/姜黄素质量比例的优化 |
5.2.2 USP,压力和温度的优化 |
5.3 CPL的形貌与包封率 |
5.3.1 HSPC/姜黄素比例对形貌的影响 |
5.3.2 CPL形貌与EE的关系 |
5.3.3 CPL粒径与EE的关系 |
5.3.4 CPL的 XRD和 DSC表征 |
5.4 CPL的体外缓释研究与稳定性评价 |
5.5 超声耦合SEDS在 CPL制备中的作用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声耦合超临界CO_2 制备壳聚糖-氧化石墨烯新型药物载体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纳米氧化石墨烯(NGO)的制备 |
6.1.3 壳聚糖修饰氧化石墨烯纳米粒(CS-NGO)的制备 |
6.1.4 表征方法 |
6.2 CS-NGO的制备结果 |
6.2.1 NGO的制备及形貌 |
6.2.2 CS-NGO的表征 |
6.2.3 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CS-NGO制备的影响 |
6.3 超声耦合超临界CO_2制备CS-NGO的反应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芦荟大黄素在几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及萃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葱醌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简介 |
1.1.1 醌类化合物理化性质简介 |
1.1.2 芦荟大黄素简介 |
1.1.3 芦荟大黄素生物活性 |
1.2 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技术概况 |
1.2.1 浸提萃取法 |
1.2.2 色谱法 |
1.2.3 微波辅助或者超声辅助萃取法 |
1.2.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2.5 薄层层析法 |
1.2.6 高效液相层析法与气相层析法 |
1.3 离子液体简介 |
1.3.1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
1.3.2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应用 |
1.3.3 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
1.4 固液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
1.4.1 固液平衡研究是现实意义 |
1.4.2 固液溶解度测定方法 |
1.4.3 影响溶解度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
1.4.4 固液平衡的热力学模型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芦荟大黄素在几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原料以及仪器可靠性验证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
2.2.3 装置可靠性验证 |
2.3 芦荟大黄素在几种纯离子液体溶解度的实验测定与结果 |
2.3.1 芦荟大黄素溶解度的测定 |
2.3.2 芦荟大黄素在三种亲水性离子液体中溶解度的测定 |
2.3.3 芦荟大黄素在三种疏水性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的测定 |
2.3.4 误差计算方法 |
2.3.5 经验方程拟合结果 |
2.3.6 λh方程拟合结果 |
2.3.7 三参数方程拟合结果 |
2.3.8 简化的双参数方程拟合结果 |
2.4 芦荟大黄素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溶解度的实验测定与结果 |
2.4.1 试验方法和误差分析 |
2.4.2 经验方程拟合结果 |
2.4.3 λh方程拟合结果 |
2.4.4 三参数方程拟合结果 |
2.4.5 简化的双参数方程拟合结果 |
2.5 不同方程对溶解度拟合效果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子液体萃取乙醇水溶液中的芦荟大黄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萃取实验方法 |
3.3.2 分析方法 |
3.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萃取平衡时间的分析 |
3.4.2 反应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
3.4.3 体积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4.4 离子液体重复使用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液体萃取决明子中的芦荟大黄素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决明子预处理 |
4.3.2 萃取实验方法 |
4.3.3 分析方法 |
4.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4.2 萃取液中离子液体含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4.3 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4.4 固液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萘普生的工艺改进和工程数据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萘普生概述 |
1.1.1 萘普生合成方法 |
1.2 新戊二醇概述 |
1.3 分离和纯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蒸馏 |
1.3.2 膜分离技术 |
1.3.3 萃取 |
1.3.4 色谱分离法 |
1.3.5 其他 |
1.4 固液相平衡研究的现状 |
1.4.1 溶解度测定方法 |
1.4.2 固液相平衡的研究方法 |
1.5 本课题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萘普生水解条件的优化 |
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原理 |
2.3 反应步骤 |
2.4 实验及结果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及结果讨论 |
2.4.2 均匀设计法优选工艺条件 |
2.5 萘普生含量的测定方法 |
2.6 原料2-甲氧基-6-(2'-萘基)丙酸-(2",2"-二甲基-3"-溴)丙酯)标准品的制备 |
2.6.1 硅胶柱层析操作步骤 |
2.6.2 薄层层析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萘普生的比热和燃烧焓的测定 |
3.1 萘普生比热的测定 |
3.1.1 比热的测定原理 |
3.1.2 测定结果 |
3.2 萘普生燃烧焓的测定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原理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验证 |
3.2.5 温度的测量及量热计绝热效果分析 |
3.2.6 热量计的热容量及萘普生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 |
3.2.7 萘普生标准摩尔生成焓的计算 |
3.3 萘普生热稳定性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戊二醇的提取 |
4.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4.1.1 化学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案 |
4.3 预实验 |
4.4 新戊二醇分析方法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戊二醇溶解度的测定 |
5.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5.2 合成法测定溶解度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实验步骤 |
5.2.4 装置和方法可靠性检验 |
5.3 溶解度测定结果 |
5.3.1 实验数据的讨论 |
5.3.2 实验误差分析 |
5.3.3 实验结果与经验方程的拟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过程制备药物超细微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药物超细微粒及应用 |
1.2 制备药物超细微粒的传统方法 |
1.3 制备药物超细微粒的超临界流体技术 |
1.3.1 超临界流体 |
1.3.2 制备药物超细微粒的超临界流体过程 |
1.3.3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及相关过程 |
1.3.4 气体反溶剂技术及相关过程 |
1.3.5 饱和气体溶液制备微粒技术及相关过程 |
1.4 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过程 |
1.5 超临界流体微粒制备工艺基础研究 |
1.5.1 相平衡研究 |
1.5.2 喷嘴流体动力学研究 |
1.6 本章小结 |
2 SFED过程相行为研究 |
2.1 SFED过程液相体积膨胀 |
2.1.1 液相体积膨胀的计算 |
2.1.2 液相体积膨胀计算结果 |
2.2 气-液-固相平衡 |
2.2.1 二元可调参数的确定 |
2.2.2 三相平衡各相组成的求解 |
2.2.3 三相平衡计算及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3 SFED过程喷嘴基本流体力学问题研究 |
3.1 纯CO_2通过喷嘴流动的数值模拟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控制方程 |
3.1.3 流体热物理性质 |
3.1.4 计算区域网格 |
3.1.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2 喷嘴雾化过程数值模拟 |
3.2.1 物理模型和基本假设 |
3.2.2 模拟计算 |
3.2.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SFED过程实验技术 |
4.1 实验装置和流程 |
4.2 实验材料和分析仪器 |
4.3 实验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SFED过程制备水溶性药物超细微粒 |
5.1 模型药物 |
5.2 实验方法 |
5.3 溶剂配比的影响 |
5.4 实验条件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操作参数对TTC微粒制备的影响 |
5.5.2 操作参数对CFDr微粒制备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SFED过程制备脂溶性药物超细微粒 |
6.1 模型药物 |
6.2 溶剂的选择 |
6.3 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的确定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混合器压力的影响 |
6.4.2 混合器温度的影响 |
6.4.3 溶液浓度的影响 |
6.4.4 析出器温度的影响 |
6.4.5 进液速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SFED过程制备药物载体超细微粒 |
7.1 模型材料 |
7.2 实验条件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混合器压力的影响 |
7.3.2 混合器温度的影响 |
7.3.3 溶液浓度的影响 |
7.3.4 进液速率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今后工作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1 PR状态方程 |
附录 A2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非线性函数中的参数 |
附录 A3 牛顿-拉夫森法解非线性方程组 |
附录 A4 逸度偏导性质 |
附录 B 嵌接到FLUENT中求解ScCO_2密度的源程序 |
附录 C SFED-撞击流过程制备药物超细微粒 |
C1.1 撞击流技术 |
C1.2 SFED-撞击流过程 |
C1.3 脂溶性药物微粒制备的对比 |
C1.3.1 制备微粒形态的对比 |
C1.3.2 混合器压力的影响 |
C1.3.3 混合器温度的影响 |
C1.3.4 溶液浓度的影响 |
C1.3.5 进液速率的影响 |
C1.3.6 析出器温度的影响 |
C1.3.7 撞击距离的影响 |
C1.4 水溶性药物微粒制备的对比 |
C1.4.1 微粒形态的对比 |
C1.4.2 混合器压力的影响 |
C1.4.3 混合器温度的影响 |
C1.4.4 溶液浓度的影响 |
C1.4.5 进液速率的影响 |
C1.4.6 析出器温度的影响 |
C1.4.7 撞击距离的影响 |
C1.5 本章小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超临界流体制备粉体过程基本流体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超细粉体的概念和应用 |
1.2 传统超细粉体制备技术的应用 |
1.3 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粉体技术的原理 |
1.4 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粉体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RESS) |
1.4.2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SAS) |
1.4.3 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SAA) |
1.5 本章小结 |
2 过程模拟应用的物性数据 |
2.1 物质的临界常数以及其他物理性质 |
2.2 二氧化碳的热物理性质 |
2.2.1 二氧化碳的PVT关系的计算 |
2.2.2 超临界二氧化碳导热系数的计算 |
2.2.3 超临界二氧化碳粘度的计算 |
2.3 溶剂的物理性质计算 |
2.3.1 纯液相的密度 |
2.3.2 液相的粘度计算 |
2.3.3 液相表面张力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基本流体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 |
3.1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
3.2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
3.2.1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2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膨胀过程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
3.3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的数学计算模型 |
3.3.1 基本的控制方程 |
3.3.2 过程模拟采用的湍流方程 |
3.3.3 壁面函数方法 |
3.3.4 压力—速度耦合问题的SIMPLE算法 |
3.4 计算区域网格的建立以及独立性分析 |
3.4.1 计算区域大小的选取 |
3.4.2 计算区域网格的划分 |
3.4.3 计算区域的边界条件 |
3.5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1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模拟结果 |
3.5.2 喷嘴入口压力对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的影响 |
3.5.3 喷嘴入口温度对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的影响 |
3.5.4 喷嘴直管段直径对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的影响 |
3.5.5 喷嘴直管段长度对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的影响 |
3.5.6 喷嘴长径比对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过程的影响 |
3.5.7 RESS方法的结晶过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基本流体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 |
4.1 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模型的建立 |
4.1.1 SAA过程的原理和流程介绍 |
4.1.2 SAA过程中相平衡的应用 |
4.1.3 SAA过程的物理模型和基本假设 |
4.2 过程模拟的数值方法 |
4.2.1 模拟计算的流程 |
4.2.2 离散相液滴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 |
4.2.3 喷雾过程液滴破碎的模型 |
4.2.4 喷雾过程模型的选择 |
4.2.5 离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耦合 |
4.3 过程模拟计算的网格和边界条件 |
4.3.1 模拟的计算的网格 |
4.3.2 模拟计算的边界条件 |
4.3.3 射流源的设置 |
4.4 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
4.4.1 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的模拟结果 |
4.4.2 改变操作压力对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的影响 |
4.4.3 改变操作温度对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的影响 |
4.4.4 改变离散相的流量对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型喷嘴的设计和数值模拟 |
5.1 新型喷嘴概念的提出和设计 |
5.1.1 国内外超临界技术喷嘴的研究进展 |
5.1.2 新型喷嘴的设计 |
5.2 新型喷嘴超临界快速膨胀过程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1 环状缝隙喷嘴的物理模型 |
5.2.2 环状缝隙喷嘴的超临界快速膨胀过程数值计算模型 |
5.2.3 计算区域网格的建立以及其独立性分析 |
5.3 新型喷嘴超临界快速膨胀过程的数值模拟 |
5.3.1 环隙喷嘴超临界快速膨胀过程的数值模拟 |
5.3.2 预膨胀压力对膨胀过程的影响 |
5.3.3 预膨胀温度对膨胀过程的影响 |
5.3.4 喷嘴出口环隙高度对膨胀过程的影响 |
5.3.5 喷嘴出口环隙长度对膨胀过程的影响 |
5.4 新型喷嘴和实验应用喷嘴对比分析 |
5.4.1 两类喷嘴膨胀效果对比 |
5.4.2 两类喷嘴的流量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计算超临界CO_2密度的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高分子纳米材料的研制及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实验流程图 |
一 论文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骨组织工程概述 |
2 高分子材料与骨组织工程 |
3 高分子材料的新技术 |
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1.1.1 材料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制备流程图 |
1.2.2 制备过程 |
1.2.3 高分子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
1.2.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熔点(Tm)和玻璃化温度(Tg) |
2.2 亲水性 |
2.3 力学性能 |
2.4 特性粘度与相对分子质量 |
2.5 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
2.6 X-射线衍射分析 |
2.7 激光粒度分析 |
2.8 电子显微镜(TEM、SEM)观察 |
3 讨论 |
3.1 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甘油(LDIG)聚合物的制备 |
3.2 高分子材料的纳米化 |
3.3 高分子材料的表征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分子纳米材料的体外降解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1.1.1 材料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试件制备 |
1.2.2 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降解 |
1.2.3 观察方法 |
1.2.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肉眼观察 |
2.2 重量的动态变化 |
2.3 pH值的变化 |
2.4 亲水性的动态变化 |
2.5 机械强度变化 |
2.6 降解产物测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分子纳米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1.1.1 材料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材料浸提液的制备 |
1.2.2 溶血实验 |
1.2.3 热原实验 |
1.2.4 急性毒性实验 |
1.2.5 肌肉内种植实验 |
1.2.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溶血实验 |
2.2 热原实验 |
2.3 急性毒性实验 |
2.4 肌肉内种植实验 |
3 讨论 |
3.1 生物学评价的作用 |
3.2 高分子纳米材料符合生物学评价标准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高分子复合材料(n-HA/n-LDIG)的制备及表征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及仪器设备 |
1.1.1 材料和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n-HA的制备 |
1.2.2 n-HA/n-LDI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3 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 |
2 结果 |
2.1 燃烧实验 |
2.2 电镜观察 |
2.2.1 TEM照片 |
2.2.2 SEM照片 |
2.3 XRD分析 |
2.4 FT-IR图谱 |
2.5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2.6 n-HA对n-HA/n-LDIG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6.1 n-HA的含量对弯曲强度及模量的影响 |
2.6.2 n-HA的含量对压缩强度及模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高分子纳米骨修复材料(n-HA/n-LDIG)修复家兔腿骨穿通性缺损的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1.1.1 材料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n-HA/n-LDIG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2 骨修复材料n-HA/n-LDIG植入手术 |
1.2.3 观察指标 |
1.2.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大体观察 |
2.2 X线观察 |
2.3 组织形态学观察 |
3 讨论 |
3.1 骨修复材料的作用机制及评价指标 |
3.2 骨修复材料与组织工程骨 |
3.3 骨修复材料(n-HA/n-LDIG)的特点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全文结论 |
三 综述 |
四 致谢 |
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溶解—反应热量仪和稀土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溶解-反应量热学的新进展 |
第二章 具有恒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仪的建立和标定 |
第三章 稀土8-羟基喹啉醋酸三元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
第四章 3,5-二叔丁基水杨酸及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的热力学性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四、A Calorimeter for Measuring the Enthalpy of Solution of Solid Solute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and Study on CO_2-Naphthlene System(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研究[D]. 张鹏帅. 郑州大学, 2020
- [2]超声耦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纳米药物和载体及其机制研究[D]. 贾竞夫.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3]芦荟大黄素在几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及萃取研究[D]. 李丹. 广西大学, 2013(05)
- [4]萘普生的工艺改进和工程数据的测定[D]. 冯伟. 郑州大学, 2009(02)
- [5]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过程制备药物超细微粒工艺研究[D]. 蒋静智.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
- [6]超临界流体制备粉体过程基本流体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D]. 姜圣翰.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7]高分子纳米材料的研制及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初步研究[D]. 李坚. 中南大学, 2006(01)
- [8]溶解—反应热量仪和稀土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D]. 余华光. 武汉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