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1](2019)在《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属于肠杆菌科摩根菌属,能感染人与动物。有研究指出其为牛的新病原,可引起犊牛腹泻。2016年4月-2017年10月,从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病牛鼻拭子内分离得到3株摩根菌,表明摩根菌也可能成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的潜在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牛呼吸道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而沙门氏菌的感染影响BRDC的发生与发展。此外,经Primer-BLAST预测,已有报道的摩根菌PCR特异性引物可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同样发生扩增。为排除鼠伤寒沙门氏菌对摩根菌的PCR检测可能产生的干扰,提高对BRDC潜在致病菌的检测效率,参考文献合成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用于病例样品检测,为养牛业生产中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诊断以及流行情况的调查提供参考。试验一: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2016年4月10日、2017年4月21日、2017年10月11日,对四川广安、宜宾部分肉牛养殖场3批BRDC发病牛采集鼻拭子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优势菌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最终获得3株摩根菌,分别暂命名为16GA7、17GA61.2、17YB9。3株菌生化特性表现一致,而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16GA7对哌拉西林、四环素、恩诺沙星敏感,17GA61.2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丁胺卡那、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17YB9对羧苄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3株菌的致病性具有一定差异,感染小鼠可引起精神沉郁、抱团、腹式呼吸、眼部出现黏性分泌物,濒死小鼠呈张口呼吸。剖检病变主见有肺出血。组织切片显示,3株菌均引起小鼠肺出血,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脾充血;肝索紊乱,肝细胞肿胀坏死;肾小囊腔隙变窄。此外,17GA61.2导致小鼠肺泡结构消失、出现坏死,脾内多核巨噬细胞增多,白髓结构模糊;17YB9能引起小鼠脾、肝、肾空泡变性。试验二: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以摩根菌16SrRNA基因可变区、肺炎克雷伯菌孔膜蛋白基因phoE与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基因fliC作为靶序列,通过引物量、循环次数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建立了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评价。建立30μL反应体系:2×Master Mix 15μL,ddH2O7μL,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上、下游引物各1μ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上、下游引物各0.5μL,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DNA各1μL。扩增程序为:94℃5 min;94℃45 sec,59℃1 min,72℃1 min,35个循环;72℃10 min。上述方法对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嗜线虫沙雷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黏质沙雷氏菌、大肠杆菌不产生扩增,检测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108 CFU·mL-1、1.32×107 CFU·mL-1、1.78×107 CFU·mL-1,可重复性良好。试验三: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对2018年12月-2019年1月四川广安部分养殖场BRDC发病牛采集3批共45份病料进行检测。经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检出摩根菌阳性共13份(28.89%)、肺炎克雷伯菌阳性共8份(17.78%),其中摩根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双重感染的样品3份(6.66%)。经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共有9份分离到摩根菌(20%)、7份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15.56%),其中1份同时分离得到摩根菌与肺炎克雷伯菌(2.22%)。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摩根菌的吻合率达91.11%,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吻合率达97.78%。鼠伤寒沙门氏菌未检出。结论:1.从BRDC发病牛鼻拭子中成功分离到3株摩根菌16GA7、17GA61.2和17YB9,可能成为BRDC的新病原。2.成功构建了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反应采用30μL体系:2×Master Mix 15μL,ddH2O 7μL,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上、下游引物各1μ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上、下游引物各0.5μL,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DNA各1μL。扩增程序为:94℃5 min;94℃45 sec,59℃1 min,72℃1 min,35个循环;72℃10 min。3.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结果与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的结果吻合率分别为摩根菌91.11%、肺炎克雷伯菌97.78%,鼠伤寒沙门氏菌未检出。
戴晓平[2](2017)在《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在现代人食物源中,肉类食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类别,在我国由于传统和信仰的原因,猪肉占肉类食品的比重高达60%,猪肉是人体必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很好来源,所含蛋白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和比例接近人体需要,是一种优质蛋白,猪肉也是B族维生素特别是B1和B2的极好来源;猪肉富含铁,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维持所必须的。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猪肉产量和消费量都超过5000万吨,占全球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近一半,是当之无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近些年我国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力却有所下降,有研究显示,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意愿受收入、商品价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购买地点等因素外,还有受食品安全属性的影响最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越大,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度越高,规避的意识也就越强。而综观近几年我国猪肉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如:双汇“瘦肉精”事件、“注水猪肉”、“毒火腿”、“地沟油”、黄浦江病死猪事件、食用感染猪囊尾蚴虫的猪肉致病等事件。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信任程度降低了,即使是“绿色食品”认证猪,购买意愿也随之减弱。猪肉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昭示了加强猪肉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商品猪生产到销售环节涉及到市场主体的各个方面,既要加强生猪生产与销售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又要加强生猪屠宰与肉品销售的规范和监督,而屠宰检疫作为猪肉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证猪肉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本人将结合多年的屠宰检疫工作经验,就屠宰检疫这一关键环节中如何保障猪肉食品安全作出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一些创新,一是在论述屠宰检疫措施时,分析了各关键检疫点存在的危害,针对性的检测哪些项目,以及如何尽早地在各关键检疫点控制其危害;二是在总结检疫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病理变化和疫病症状时,要将屠宰应激综合症与病因引起的病理变化区分开来。另外,根据我国屠宰行业具有“点分散、集中度低、产能低、设备落后、卫生和检疫设施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监督环节薄弱”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我将提出几点建议:从市民的角度,如何选购放心肉;从执法人员的角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检疫能力,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从监管层面,从源头上控制“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药物的使用,加强可追踪溯源体系的应用,生猪大型供应基地及系统的建立;从检疫环节的角度,完善并科学使用各检疫环节的检疫设施,加强检疫流程的岗位管理;从技术层面,应用激光灼刻印章技术加施检疫标志,建立病原学检测平台,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远程监控系统,引进免疫胶体金检测旋毛虫技术等。
黄焕方[3](2016)在《长沙市部分猪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情况调查及其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2006年,在全国多个省市发生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发病后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严重的呈犬坐式呼吸;眼结膜发炎,大部分猪有泪痕;耳、腹下、臀部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尿液呈黄色或浓茶色;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走路摇摆。病程5-10天,仔猪与育肥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在50%以上。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弱仔等,流产率可达40%以上,很多养殖户因该病损失惨重,甚至更“病”导致贫困。尽管如此,养殖户依然对该病毫无认识,没有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或者因为不恰当的免疫、防控,导致再次损失。本文主要通过科学的数据收集以及科学的试验,从疫苗的使用与免疫顺序,中药治疗与综合防治等多方面的阐述,为养殖户对猪蓝耳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人从2009年至2013年,通过对长沙市328家中小规模养殖场的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数据收集,并对其中三个猪场的猪群进行血清抽样检测,分析当前中小规模养殖场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并针对注射蓝耳疫苗与猪瘟疫苗免疫的顺序不同、间隔时间不同分别进行分组试验,待注射疫苗一个月后,检测抗体水平值;同时对试验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对于初始发病的猪群,通过将病猪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中药方法治疗后,通过对采食量、精神状况等的观察以及体温的检测,归纳出中药治疗效果。[结果]1.在调查的中小规模猪场中,采取免疫措施的猪场只占78.95%,没有实施免疫的占至了21.05%。曾经发过病的猪场占57.62%,没有发病或不确定的占32.38%。对部分猪场进行抽检,抽检的猪场感染率100%。2.先免疫猪瘟再免疫蓝耳,并且间隔一周,猪瘟合格率最高只有75%,而蓝耳合格率最高只有80%,但是先免疫蓝耳病疫苗,再免疫猪瘟疫苗并且间隔一周,猪瘟合格率都在85%以上,而蓝耳合格率都是100%,证明两者的免疫效果都能得到保证,并且间隔两周以上,两者合格率可达100%,并且通过3个猪场对前述结果的验证,证明前述结论符合实际生产,满足生产需求。3.通过中药治疗的案例分析,发病后的猪群用中药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用药10天后,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80%以上的猪只开始采食,精神状况良好,逐渐恢复。没有用药的猪只病情进一步发展,整体没有好转的迹象,只有30%左右的猪开始采食,绝大部分猪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对症治疗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比不用药的对照组情况还差,10天时死亡率高达51%,没有死亡的猪,只有7头情况稳定,其余41头猪精神不佳,呼吸困难,体温大部分已开始下降,证明中药治疗方案在发病初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小规模猪场必须防控蓝耳病,同时先免疫蓝耳病疫苗再免疫猪瘟免疫,且间隔至少两周,效果才能得到保障,中药治疗蓝耳病效果好,见效快,是非常好的选择。
宋春莲[4](2016)在《PRV和PCV2混合感染仔猪致病特点及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都能使猪发病和产生免疫抑制,二者混合感染引起发病猪病情加重及猪场重大经济损失,但二者混合感染导致机体损伤及致病的机理还不清楚。深入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胁迫下猪伪狂犬病防控机制,能为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通过人工单独和混合感染PRV和PCV2,通过分离病毒、荧光定量PCR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清感染抗体的测定,研究PRV和PCV2混合感染的致病机制;并对云南省72家规模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净化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1.PRV和PCV2混合感染仔猪的临床病理学研究PRV和PCV2都是猪的重要传染病。PRV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及呼吸道疾病;PCV2引起猪的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繁殖障碍、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及呼吸道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本实验通过人工单独感染PRV、单独感染PCV2、混合感染PRV和PCV2,对感染仔猪后出现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混合感染PRV和PCV2的仔猪出现的病理症状比单独感染病毒产生的症状严重。PRV单独感染仔猪表现为特有的“发热-神经症状-奇痒-呕吐(腹泻)”症状;PCV2单独感染仔猪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消瘦-贫血”等多系统功能衰竭综合症;而PRV和PCV2混合感染仔猪表现为“发热-消瘦-神经衰竭-呕吐-死亡”等特征性临床症状;单独感染PRV或PCV2组的仔猪没有出现死亡,而混合感染PRV和PCV2组的仔猪在感染后第14d全部死亡。显微观察可见,攻毒后第3d-35d,感染仔猪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和小脑均出现明显的显微病理变化。混合感染仔猪的组织病理变化要比单感染PRV或PCV2的病变严重,单感染PRV比单独感染PCV2仔猪的显微病理变化严重,对照组无病理变化。2.人工感染PRV和PCV2仔猪组织器官病毒载量消长规律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单独感染PRV或PCV2组,混合感染PRV和PCV2组,在攻毒后第3、7、14、21、35d,随机取2头仔猪宰杀,取心、肝、脾、肺、肾、腹股沟淋巴结、小脑7个组织器官;采集感染仔猪的血液、肛门拭子,鼻拭子进行病毒载量测定,分析样品中的带毒情况及排毒变化规律。结果:7个组织器官混合感染组的组织病毒载量比单独感染PRV组或PCV2组高,PRV的载量比PCV2高;病毒载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脏、腹股沟淋巴结、肝脏、脾脏、肾脏、小脑、心脏。其中混合感染组PRV病毒载量在第14d最高,单独感染PRV组的病毒载量在第7天最高;单独感染PCV2组的病毒载量在第14天最高;结合感染猪的病理变化分析表明,病毒载量越高仔猪表现临床症状越明显,组织器官损伤越严重。混合感染组的病毒载量最高,发病最严重并出现仔猪死亡,组织器官严重损伤。对感染组仔猪的血液、肛门拭子、鼻拭子中的载毒量测定发现,混合感染组和PRV单独感染组的载毒量在感染后第7d-14d处于较高水平;而PRV单独感染组在感染中后期持续排毒;PCV2单独感染组的血液中病毒载量最高、出现病毒的时间最早,但是感染后期排毒水平较低,可见PCV2感染是在感染早中期对外排毒严重,感染后期对外排毒减少。3.PRV和PCV2混合感染对仔猪免疫抑制影响的研究采集感染病毒仔猪血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4、IL-6、IL-10和IFN-γ四种细胞因子、补体C3、C4、IgG的含量和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结果:与单独感染PRV或PCV2组比较,混合感染PRV和PCV2组的IL-4、IL-10和IFN-γ效价在感染后第3-14d呈上升趋势,并都高于2个单独感染组;IL-6在第0-3d快速下降,低于单独感染PRV组;表明在感染早期混合感染组仔猪的体液和细胞免疫都参与了抗病毒的反应。混合感染组的C3效价在第0-3d上升,第7,21d下降,并明显低于2个单独感染组; C4效价呈上升趋势,但明显低于2个单独感染组的C4效价。混合感染组的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在0-14d均低于2个单独感染组,说明混合感染组的仔猪在感染前期,其免疫系统就已受到抑制。混合感染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量均高于单独感染PCV2组和PRV组;感染仔猪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发现,混合感染PRV和PCV2组中,抗PRV的抗体显着低于单独感染PRV组,抗PCV2抗体与单独感染PCV2的抗PCV2抗体无差异性。以上结果表明,混合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比单独感染组的严重。4.PRV和PCV2混合感染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近年来云南省猪伪狂犬病居高不下,为优化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技术,本试验选择规模适中的3个PRV、PCV2感染阳性的种猪场,设计了三种净化方案,即A场:检测净化PRV、PCV2感染抗体阳性猪,免疫猪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B场:检测净化猪伪狂犬感染抗体阳性猪,免疫PRV基因缺失疫苗;C场:检测净化PRV和PCV2感染抗体阳性猪,同时免疫PRV基因缺失和PCV2疫苗,并分析这三种防控方法的猪场净化绩效。结果表明,三种净化方法均能控制猪场猪伪狂犬病,C场净化2种病毒,同时接种2种疫苗情况下净化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了猪伪狂犬病净化技术规程,2012-2015年在云南省72家规模猪场和1个示范县进行示范,并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抗体7516份和免疫抗体8696份。结果显示: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分别是24.42%、5.47%、2.78%、2.69%;其中种公猪感染率分别为18.25%、12.36%、8.33%、3.15%;种母猪的感染率分别为24.73%、4.80%、2.48%、2.65%;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03%、81.86%、85.99%、86.40%,有14户野毒感染率0%。结果表明,经过4年净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毒的野毒感染率呈逐年降低趋势,免疫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说明猪伪狂犬病净化技术规程在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可以推广应用。
危冰玉[5](2015)在《湖南省某规模猪场断奶前仔猪死亡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断奶前仔猪死亡是影响仔猪成活率乃至整个养猪生产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仔猪各种组织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断奶前仔猪病弱乃至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断奶仔猪前死亡所带来的严重的危害性,研究并分析出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再从中找到降低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方法,从而对降低猪场的经济损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湖南某规模化猪场2014年全年的产房断奶前仔猪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场全年的断奶前仔猪总死亡率为20.79%。其中弱仔死亡占总死亡数的18.41%,畸形死亡占总死亡数的4.03%,管理上面的死亡占总死亡数的2.22%,疾病死亡占总死亡数的75.33%。同时还得出,断奶前仔猪的死亡率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按月份统计,一年之中,4月份与11月份之间仔猪断奶前死亡数差异不显着(P>0.05),与其他月份差异显着(P<0.05);11月份与1-3、9和12之间仔猪断奶前死亡数差异显着(P<0.05),与其他月份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其余月份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7、8和10月份断奶前仔猪死亡率也较高。且该场的断奶前仔猪死亡都集中在4月和11月,占据整个死亡率的的40.74%。按母猪的胎次进行统计,3胎次的母猪与6、7和8胎的差异显着(P<0.05),与其他胎次的差异不显着(P>0.05)。从死亡比例可以看出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断奶前仔猪成活率呈下降趋势。且该场的母猪胎次大多数都集中在5胎和6胎,占据整个母猪群的42.18%,母猪的老龄化相对较为严重。分析结果表明,该场感染了传染性胃肠炎,这可能是导致其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影响该场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其他因素主要有管理因素、仔猪出生重、环境温度、母猪胎次、工作人员素质等。但其对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胡国文[6](2015)在《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病例报告》文中提出近些年,在冬季病毒性疾病常发时,不少基层养猪户为了保持猪舍温度,改进棚改设施,采用塑料大棚的方式来保暖,带来一系列负面作用。导致舍内空气流通不畅、有害气体增多,空气质量下降等,诱发呼吸道类疾病。再加上基层养殖户主诊治不到位,用药不当,非常容易继发支原体肺炎类疾病,又被称之为气喘病。如,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1发病情况冬季规模猪场易发猪痘,但户主按照流行性感冒治疗,效果不太明显,饲养员介绍,打针用药猪后,猪即有食欲,停药后,
官正[7](2014)在《川东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猪呼吸道混合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四川省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猪场猪病的情况也日趋复杂。2010年以来,四川东部地区西充,蓬溪等地部分规模化猪场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尤为严重。这是由于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具有多样性,临床生产中多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协同作用引起混合感染。目前国内外研究证明,蓝耳,圆环2型,伪狂犬、猪瘟等容易引起免疫抑制性的病毒是引起混合感染的主要因素,免疫抑制性病毒首先感染机体,机体免疫抑制为其他病毒细菌的的入侵敞开了方便之门。因此了解各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之间的某种联系对于防治该类疾病变得尤为重要。本调查通过血清学调查与病原学检测相结合,旨在了解四川东部地区部分规模养殖场猪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的流行情况,分析混合感染的类型,对今后诊断,根治以及预防猪群中呼吸道传染病的混合感染提供一定参考依据。调查结果如下:1.对585份样品中,猪瘟抗体阳性样品有224份,抗体阳性率为38.29%;猪圆环病毒抗体阳性样品的有276份,抗体阳性率为47.17%%;猪蓝耳病毒抗体阳性样品354份,抗体阳性率为60.51%;猪伪狂犬病毒抗体阳性162份,抗体阳性率为27.69%,调查结果表明猪瘟、蓝耳、圆环该地区多个猪场育预防免疫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怀疑已免疫之前已存在病毒感染。伪狂犬阳性猪场为新建或有过伪狂犬阳性病史猪场,推测与引种和病原净化未彻底有关。2.对2012.3月自2014年3月期间对该地区13个规模化猪场共计183份猪呼吸道混合感染致死死猪的组织病料,进行PRRSV、CSFV、PRV、PCV2、APP、SS、 PM、HPS、MHP等共9种病原体进行检测。183份病料中,共检测出8种病原172份阳性样品。其中HPS阳性病例8例检出率为4.37%;APP阳性3例,检出率为1.64%;SS阳性3例,检出率为1.69%;MHP阳性0例,检出率为0%;PM阳性1例检出率为0.55%;PRRSV核酸阳性73例,检出率为39.89%;CSFV核酸阳性22例,检出率为10.11%;PCV-2核酸阳性58例,检出率为22.40%;PRV核酸阳性13例检出率为7.87%。本次调查发现该地区规模化猪场阳性样品中,单个病原造成的单一感染致死的样品只有7例,检出率仅为3.83%,而两种或两种以上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猪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却普遍存在于四川东部地区多个规模化猪场中,对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时,172份阳性样品中有165份为混合感染,占所有阳性样品的95.93%。其中该地区规模化各个猪场PRRSV、PCV感染最为严重,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猪场对于常见疫病的免疫预防工作尚未到位,还需亟待加强落实防疫措施。除了PRRSV、CSFV、PRV、PCV2四种病毒性病原之外,还发现有AP、SS、PM、HP四类环境型细菌性病原。总的来说该地区规模化场猪呼吸道混合感染具有病原种类多种多样,混合感染类型多变的特点,看似对其的防控难于上青天,其实不然。对于猪呼吸道混合感染的防控措施,严把引种、合理正确地疫苗免疫与药物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改善饲养环境等,对每一个环节做到防范到位,便可得达到预期效果。
孙贺廷[8](2014)在《藏羚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华南虎鼻气管炎的首次确诊与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感染山羊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胸膜炎、纤维素性肺炎为特征,对非洲、亚洲等国家的羊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野生羊类的病死和流行报道十分罕见。猫鼻气管炎又称猫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猫疱疹病毒I型(FHV-1)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猫科动物上呼吸道疾病,在我国等多个国家广泛流行,死亡病例多见于幼龄个体。华南虎的致死性感染和虎源FHV-1的分离鉴定未见有相关报道。2012-2013年,西藏那曲地区藏羚羊发生大批量死亡事件,我们通过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特异性PCR/RT-PCR、基因序列进化分析、病原分离鉴定等方法,首次确认了藏羚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继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最早可能发生于2006年,风险分析与评估表明该病呈现地方性流行且在家羊和野生小反刍兽间互相传播的风险很高。此外,我们还确认了深圳野生动物园的华南虎死亡病例系由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感染所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藏羚羊疑似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初步诊断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西藏境内曾发生过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十分相似的家羊“疑难病”和藏羚羊“肺热病”;明确了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双湖、尼玛和班戈4县内藏羚羊种群数量的统计值和估计值。2.疑似疫情发生地死亡藏羚羊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可见鼻腔和口腔流出白色泡沫状液体,明显局限于胸腔内的肺脏“肝样变”及肺表面、胸膜上有白色附着物和灰绿色纤维素膜;在申扎、双湖、尼玛3县采集到13只死亡藏羚羊的肺组织等样品。3.5只藏羚羊肺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呈现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大量渗出、肺泡内大量浆液和纤维素渗出等不同病程的纤维素性肺炎病变,及以肺间质增宽明显、组织坏死、浆液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的间质性肺炎病变。处理后的SH3肺脏样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大量直径介于100nm~300nm,呈螺旋状等多形性的支原体样颗粒。4.以丝状支原体簇16S rRNA基因引物对13份藏羚羊肺脏样品进行特异性PCR检测,结果有11份样品扩增获得了785bp目的片段。11份阳性克隆质粒的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11条寡核苷酸片段间的序列同源性约为99.8%,其与牛群7支原体等丝状支原体簇成员的同源性在99.2%以上,与Mccp的同源性最高。Mccp arcD基因的特异性PCR结果,11份样品均扩增获得了316bp目的片段。根据上述调查和检测结果,将西藏那曲地区藏羚羊群发性死亡事件,初步诊断为Mccp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二、Mccp分离鉴定及对藏羚羊致病性确立1.将13只藏羚羊的肺组织样品处理后接种改良的Hayflick’s肉汤,经过2-3次连续传代培养,11份样品的培养物均能够观察到支原体生长。2.11份样品的阳性培养物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均可见短杆状支原体样颗粒;特异性PCR结果显示,11份培养物中丝状支原体簇5个成员(MmmSC、MmmLC/Mmc、Mcc和M1)的PCR均为阴性,Mccp arcD基因和H2基因PCR为阳性,扩增分别得到316bp、562bp目的片段;将其中SH3样品对应的H2基因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所获寡核苷酸序列与其它Mccp分离株间的序列同源性较高(99.3%~99.7%),与非洲和亚洲的Mccp分离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3.对可能感染藏羚羊的16种病原体进行特异性PCR/RT-PCR检测,13份藏羚羊肺样品中BTV、MVV、CAEV、FMDV、RPV、BPIV、Cb、Cw、Ps、Mb、Ml、 MmmLC/Mmc、Mcc、MmmSC、Movi的扩增结果全部为阴性。上述方法和结果表明,成功从藏羚羊样品中分离鉴定了Mccp,排除了16种病原体感染藏羚羊的可能,进而确认了Mccp对藏羚羊的感染、高度致死性和那曲地区藏羚羊CCPP疫情。三、藏羚羊CCPP流行特点和风险分析及防控探讨1.利用特异性PCR方法,分别对2013年3月西藏阿里地区送检的8份死亡家山羊肺组织样品和2013年9月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尼玛县送检的5份死亡藏羚羊肺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均扩增得到Mccp arcD基因的316bp目的片段;各取其中1份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家山羊和藏羚羊Mccp arcD基因序列间及与其它Mccp分离株间具有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99.4%~99.8%)。2.疫情统计发现,自2012年9月9日起,西藏那曲地区CCPP疫情已间断性发生约505天,共监测到藏羚羊等2亚科、4属(种)、2869只野生小反刍兽死亡,涉及4个县、10个乡(镇)的26处疫点。3.流行特点分析表明,藏羚羊的种群死亡率最高达18.92%,其死亡数(2648只)占比为91.54%;疫点相对集中在色林错湖周边并呈环状分布,该区域内易感物种死亡数量占总数的84.04%;CCPP疫情可划分为2个差异明显的流行周期,流行动力逐渐衰减;死亡动物的雌雄比平均为68:32,CCPP在4物种的可能潜伏期为7天~16天。4.流行风险分析表明,CCPP可能在2006年前即已流行于西藏阿里地区的家山羊和那曲地区的藏羚羊中;盘羊作为Mccp储存宿主的可能性最高;家羊引种调运、过载放牧、散放游牧以及藏羚羊迁徙是CCPP流行的主要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与天气剧烈变化的叠加可能导致了本次藏羚羊CCPP疫情的暴发和区域性流行;CCPP呈现地方性流行并在家羊和野生小反刍兽间互相传播的风险很高,向那曲周边地区、省份扩散的风险较高。5.防控措施方面,建议开展家羊用CCPP灭活疫苗及野生动物CCPP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经水口服疫苗等科研攻关,并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纳为农业、林业部门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加大家羊的产地检疫、野生小反刍兽的种群监测等。四、华南虎中FHV-1的分离鉴定及流行风险的调查评估1.采用特异性PCR/RT-PCR方法,对深圳野生动物园的死亡华南虎样品进行FHV-1、CDV/FeDV和FCV检测,结果显示仅FHV-1的292bp目的片段得到特异性扩增;基于FHV-1TK基因(253bp)和gB基因(566bp)寡核苷酸片段的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FHV-1参考毒株高度同源,亲缘关系密切。2.接种样品后的F81单层细胞出现明显的CPE;培养物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疱疹病毒特征的颗粒;培养物PCR/RT-PCR核酸检测结果仅FHV-1呈阳性。3.细胞培养物接种实验猫后,发病猫表现为鼻、眼睑等部位的分泌物增多,上呼吸道症状和持续性体温升高;鼻洗液和咽拭子等样品的PCR检测结果呈阳性,显示攻毒猫从第6天开始排毒并持续至第20天。4.通过特异性PCR方法,对深圳野生动物园开展FVR流行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流浪猫等动物的鼻喉拭子样品PCR结果全部为阴性,表明华南虎的死亡情况属于“个案”;风险分析认为,猫病毒性鼻气管炎(FVR)形成区域性流行的风险较低,但散发病例出现的风险较高。5.在华南虎FVR的防控中,应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常态化防疫、疫病调查和风险管理、药物储备等综合措施,不建议进行疫苗接种免疫。通过上述检测、分离鉴定和调查,成功分离到1株华南虎源FHV-1,初步明确了FVR对华南虎的致病性、散发风险和防控措施。本研究分别对野外种群藏羚羊和圈养华南虎的两次疫情、死亡事件进行了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分析,研究结果为上述两种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制定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支撑。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9](2011)在《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指出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不少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夏季。
张健永,张会永[10](2004)在《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文中研究说明 冬春季养猪场常发生的疾病多是病毒性疾病,例如猪痘等。进入冬春季节,天气寒冷,许多养猪场为了保温,多数采取用塑料大棚来保温,造成空气流通不畅,进而空气质量下降,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上升,刺激动物呼吸道;同时由于部分患疾病猪治疗和用药不当,极容易继发支原体肺炎(又称霉形体肺炎或者猪气喘病),并且此病多为慢性,病程相当长,耗费大量的人
二、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与危害 |
2 摩根菌研究进展 |
2.1 摩根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2.2 摩根菌耐药情况 |
2.3 摩根菌致病性 |
2.4 摩根菌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3 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
3.1 肺炎克雷伯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3.2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 |
3.3 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 |
3.4 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4 鼠伤寒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
4.1 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4.2 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情况 |
4.3 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病性 |
4.4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5 多重PCR技术在养牛业的应用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料 |
1.1.2 试验试剂 |
1.1.3 试验动物 |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牛源摩根菌的分离培养与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 |
1.2.2 牛源摩根菌的生化特性 |
1.2.3 牛源摩根菌的药物敏感性 |
1.2.4 牛源摩根菌致病性试验 |
1.2.4.1 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
1.2.4.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 结果 |
2.1 牛源摩根菌的培养特性与16SrRNA基因分析 |
2.2 牛源摩根菌的生化特性 |
2.3 牛源摩根菌的药物敏感性 |
2.4 牛源摩根菌对小鼠致病性 |
2.4.1 LD50 的测定 |
2.4.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试验试剂 |
1.1.3 引物合成 |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模板制备 |
1.2.2 摩根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2.3 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
1.2.3.1 引物量优化 |
1.2.3.2 循环次数优化 |
1.2.3.3 退火温度优化 |
1.2.4 三重PCR检测方法的评价 |
1.2.4.1 特异性评价 |
1.2.4.2 灵敏度评价 |
1.2.4.3 可重复性评价 |
2 结果 |
2.1 摩根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 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
2.3 三重PCR检测方法的评价 |
2.3.1 特异性评价 |
2.3.2 灵敏度评价 |
2.3.3 可重复性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1.3 检测样品 |
1.2 方法 |
1.2.1 三重PCR对病料的检测 |
1.2.2 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病料的检测 |
1.2.2.1 分离培养与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 |
1.2.2.2 单重PCR鉴定 |
1.2.2.3 生化鉴定 |
2 结果 |
2.1 三重PCR检测结果 |
2.2 传统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结果 |
2.3 样品来源对检测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概念 |
1.1.2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
1.1.3 猪肉食品安全与消费者购买意愿 |
1.1.4 检疫制度成为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 |
1.2 生猪屠宰检疫的目的、作用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屠宰检疫的目的 |
1.2.3 屠宰检疫的作用 |
1.3 广州市某一市级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现状 |
1.3.1 屠宰场检疫情况 |
1.3.2 目前广州市生猪屠宰检疫监管实施的先进措施 |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发达国家屠宰行业管理 |
1.4.1 产业集中度高,企业布局合理 |
1.4.2 检疫队伍强大,职责分工明确 |
1.4.3 法律标准完善,严格标准管理 |
1.4.4 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溯源管理 |
1.4.5 建立注册制度,实行分级管理 |
1.4.6 采用先进工艺,保证肉品新鲜 |
1.4.7 实行官方兽医制度,使执法更严肃和合理 |
1.4.8 欧盟对畜类屠宰环节检疫的规定 |
2 屠宰检疫过程中关键点的控制 |
2.1 宰前检疫 |
2.1.1 生猪入场检验 |
2.1.2 群体、个体检查 |
2.1.3 违禁药物检测 |
2.2 生猪宰后检疫 |
2.2.1 头、蹄部检疫 |
2.2.2 内脏检疫 |
2.2.3 胴体检疫 |
2.2.4 寄生虫检疫 |
3 从宰后的皮肤、器官病理变化鉴定,以提升检疫质量 |
3.1 皮肤 |
3.1.1 皮肤发红、出血 |
3.1.2 皮肤发黄 |
3.1.3 黑色素沉着 |
3.1.4 水泡 |
3.2 淋巴结 |
3.2.1 异色淋巴结 |
3.2.2 淋巴结水肿 |
3.2.3 化脓性淋巴结 |
3.3 肝脏 |
3.3.1 肝坏死 |
3.3.2 肝硬变小结节 |
3.3.3 肝脂肪变性 |
3.3.4 乳斑肝 |
3.3.5 细颈囊尾蚴囊 |
3.4 肺脏 |
3.4.1 肺萎缩、肺气肿、肺水肿 |
3.4.2 肺充血、淤血 |
3.4.3 肺实变 |
3.4.4 肺坏疽 |
3.5 脾脏 |
3.6 肾脏 |
3.6.1 肾淤血、出血 |
3.6.2 白斑肾 |
3.6.3 肾囊肿 |
4 猪屠宰应激综合症常见非病理性变化 |
4.1 机械原因引起的皮肤非病理变化 |
4.1.1 机械性引起的皮肤充血 |
4.1.2 皮肤湿疹、荨麻疹 |
4.1.3 由于电击或麻电不合理造成的皮肤变化 |
4.2 因机械性原因引起猪淋巴结非病理出血 |
4.3 因机械原因引起猪肝脏非病理变化 |
4.3.1 由于肝脏脂肪浸润而造成的肝脏色泽变淡 |
4.3.2 饥饿肝 |
4.4 因应激引起猪肺脏非病理性变化 |
4.4.1 由于麻电不当所造成的肺脏出血 |
4.4.2 肺呛血 |
4.4.3 浸池烫毛所造成的“肺呛水” |
4.5 屠宰猪肾脏小点出血的其它因素 |
4.5.1 肾脏由于电击昏时所造成的点状出血 |
4.5.2 应激引起的急性肾小体肾炎 |
4.6 屠宰方式引起脾的非病理出血 |
5 建议和意见 |
5.1 市民如何选购放心肉 |
5.2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检疫能力 |
5.2.1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
5.2.2 培养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
5.3 加强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
5.3.1 各监管部门共同协作 |
5.3.2 加强养殖这个源头管理,把污染扼制在摇篮中 |
5.3.3 加强可追踪溯源体系的应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
5.3.4 流通环节中供应生猪基地的建立 |
5.4 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 |
5.4.1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引 |
5.4.2 完善法律法规,让执法工作有依可循 |
5.4.3 完善无害化补偿机制 |
5.4.4 实行官方兽医制度 |
5.5 引进先进检疫设备和先进屠宰工艺 |
5.5.1 完善检疫设施设备,提高检疫质量 |
5.5.2 采用先进屠宰工艺,提高肉品质量 |
5.6 引用新技术模式,加强猪肉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 |
5.6.1 应用激光灼刻印章技术加施检疫标志 |
5.6.2 建立病原学检测平台 |
5.6.3 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
5.6.4 采用免疫胶体金检测旋毛虫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长沙市部分猪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情况调查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起源 |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学特征 |
1.2.1 PRRSV的分类地位 |
1.2.2 PRRSV的形态结构及理化特征 |
1.2.3 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
1.3 流行病学 |
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学 |
1.4.1 T淋巴细胞与免疫相关细胞 |
1.4.2 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 |
1.4.3 体液免疫 |
1.4.4 细胞免疫 |
1.4.5 免疫抑制 |
1.5 疫苗 |
1.5.1 PRRS疫苗 |
1.5.2 佐剂在提升PRRS活疫苗免疫效果上的作用 |
1.6 发病机制 |
1.7 临床症状 |
1.7.1 经典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症状 |
1.7.2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症状 |
1.8 病理变化 |
1.8.1 经典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1.8.2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综合征 |
1.9 类症鉴别 |
1.9.1 一般性流产 |
1.9.2 肺炎 |
1.9.3 猪乙型脑炎 |
1.9.4 猪布氏杆菌病 |
1.9.5 猪钩端旋体病 |
1.9.6 猪细小病毒病 |
1.9.7 猪衣原体病 |
1.9.8 猪伪狂犬病 |
1.10 血清学诊断方法 |
1.10.1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 |
1.10.2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
1.10.3 血清中和试验(SN) |
1.10.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1.10.5 乳胶凝集试验(LAT) |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长沙市部分中小规模猪场蓝耳病流行情况调查 |
2.1 流行情况调查 |
2.1.1 调查方法 |
2.1.2 检测单位 |
2.1.3 检测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调查结果 |
2.2.2 调查结果验证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中小规模猪场蓝耳病免疫程序研究 |
3.1 免疫程序筛选 |
3.1.1 试验分组情况 |
3.1.2 检测机构 |
3.1.3 检测方法 |
3.1.4 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 免疫有效期研究 |
3.3 最佳免疫程序验证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试验免疫方法 |
3.3.3 检测机构与检测方法 |
3.3.4 检测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中药防治案例分析 |
4.1 猪场基本情况 |
4.2 中药治疗方法 |
4.3 治疗过程及结果 |
4.4 讨论 |
4.4.1 关于中药治疗 |
4.4.2 蓝耳病的综合防治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
附录1、蓝耳病发病机制简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PRV和PCV2混合感染仔猪致病特点及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一 |
1. PR病原学概述 |
1.1 PRV的形态结构 |
1.2 PRV的理化特性 |
1.3 PRV主要特征 |
1.4 PRV的生物学特性 |
1.5 PRV培养特性 |
1.6 PRV致病机理 |
2. PR流行病学 |
2.1 PR的流行动态 |
2.2 我国猪伪狂犬的流行动态 |
2.3 猪伪狂犬病流行新特点 |
2.4 PR临床症状 |
2.5 病理变化特征 |
2.6 云南省猪伪狂犬的流行动态 |
3. P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3.1 血清学检测方法 |
3.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3.3 病毒分离(VI)与动物接种试验 |
3.4 HE染色镜检及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
3.5 免疫荧光标记检测 |
3.6 鉴别诊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二 |
1. PRV、PCV2对养猪业生物安全影响 |
2. PRV和PCV2混合感染的危害 |
3. PR防控研究进展 |
3.1 国外PR防控研究 |
3.2 我国PR的防控研究 |
4. PRV和PCV2混合感染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RV和PCV2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混合感染仔猪病理学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病毒来源 |
1.3 试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1.5 试验方法 |
1.6 结果判定 |
2. 结果 |
2.1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2.2 体温变化规律比较 |
2.3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
2.4 大体剖解病理变化 |
2.5 H.E染色显微镜病理变化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RV和PCV2混合感染仔猪组织器官病毒消长及排毒规律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病毒来源 |
1.3 主要试剂 |
1.4 实验设备及材料 |
1.5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攻毒试验前四种病原PCR检测结果 |
2.2 感染仔猪内脏器官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3 感染仔猪肝脏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4 感染仔猪脾脏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5 感染仔猪肺脏组织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6 感染仔猪肾脏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7 感染仔猪腹股沟淋巴结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8 感染仔猪小脑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9 不同时期、各组织器官病毒载量变化规律比较 |
2.10 单感染和混合感染病毒载量变化规律比较 |
2.11 感染仔猪血液中PRV、PCV2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12 感染仔猪鼻拭PRV、PCV2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2.13 感染仔猪肛门拭子PRV、PCV2病毒载量变化规律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RV和PCV2混合感染对仔猪免疫抑制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实验分组及样品采集 |
1.3 试剂和仪器 |
1.4 方法 |
1.5 细胞因子数据处理 |
1.6 ELISA抗体试验方法步骤 |
2. 结果 |
2.1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2.2 补体测定结果 |
2.3 免疫球蛋白IgG |
2.4 血细胞数量变化规律 |
2.5 PRV感染抗体检测结果 |
2.6 PCV2感染抗体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PRV和PCV2混合感染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模式猪场的要求与选择 |
1.4 示范猪场的要求与选择 |
2. 结果 |
2.1 模式猪场净化前后检测结果 |
2.2 示范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效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湖南省某规模猪场断奶前仔猪死亡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 断奶前仔猪的死亡原因 |
1.2.1 病毒性传染性疾病 |
1.2.2 细菌性传染疾病 |
1.2.3 寄生虫病 |
1.2.4 管理因素 |
1.3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猪场基本情况的调查 |
2.2.1.1 猪场环境及基础设施的调查 |
2.2.1.2 产房的管理情况调查 |
2.2.1.3 母猪饲养管理状况的调查 |
2.2.1.4 仔猪断奶前死亡调查 |
2.2.1.5 抗体水平检测和TEGV的病原学检测 |
2.3 影响断奶前仔猪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
2.3.1 影响断奶前仔猪死亡的母猪因素调查 |
2.3.2 影响断奶前仔猪死亡的相关管理因素的调查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猪场基本情况的调查 |
3.1.1 猪场环境及基础设施的调查 |
3.1.2 产房的基本饲养管理状况的调查 |
3.2 仔猪断奶前死亡情况的调查 |
3.2.1 母猪产仔情况与断奶前仔猪死亡调查 |
3.2.2 断奶前仔猪总死亡情况 |
3.3 影响仔猪断奶前死亡的相关因素的调查 |
3.3.1 母猪健康水平对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影响 |
3.3.2 仔猪出生重与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度对产房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影响 |
3.3.5 不同分娩舍饲养操作技术对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影响 |
3.3.6 母猪胎次对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影响 |
3.4 对母猪及仔猪的抗体水平的检查结果 |
3.4.1 四次检测结果 |
3.4.2 临床症状 |
第四章 讨论 |
4.1 母猪行为因素对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影响 |
4.2 哺乳仔猪出生重量与死亡的关系 |
4.3 温度对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影响 |
4.4 母猪胎次对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影响 |
4.5 不同分娩舍饲养员操作技术对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影响 |
4.6 关于疾病对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
2 临床症状 |
3 病理变化 |
4 诊断 |
5 治疗 |
6 体会 |
(7)川东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猪呼吸道混合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2. 猪圆环病毒病 |
3. 猪瘟 |
4. 猪伪狂犬病 |
5. 猪支原体肺炎 |
6. 副猪嗜血杆菌病 |
7.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
8. 链球菌病 |
9. 猪巴氏杆菌病 |
第一部分 四川东部地区多个规模化猪场血清学调查 |
1. 材料 |
1.1 血清样品 |
1.2 试剂与仪器(见表1-2) |
2. 试验方法 |
2.1 PRRSV ELISA检测 |
2.1.1 操作步骤 |
2.1.2 结果判定 |
2.2 CSFV ELISA检测 |
2.2.1 操作步骤 |
2.2.2 判定标准 |
2.3 PCV-2 ELISA检测 |
2.3.1 操作步骤 |
2.3.2 判定标准(同2.1.2) |
2.4 PRV ELISA检测 |
2.4.1 操作步骤 |
2.4.2 判定标准(同2.1.2)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检测结果 |
3.2 结果分析 |
第二部分 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病死猪病原学调查 |
1. 材料 |
1.1 病料 |
1.2 PCR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PCR检测引物 |
1.5 病原学检测路线 |
2. 病原学检测方法 |
2.1. 病毒性病原检测 |
2.1.1 DNA提取 |
2.1.2 RNA提取 |
2.1.3 病毒性病原PCR检测 |
2.2 细菌性病原检测 |
2.2.1 细菌学鉴定 |
2.2.2 细菌性病原PCR检测 |
3. 检测结果 |
3.1 病毒性病原检测结果 |
3.1.1 PRRSV检测结果 |
3.1.2 CSFV检测结果 |
3.1.3 PCV-2检测结果 |
3.1.4 PRV检测结果 |
3.2 细菌鉴定结果 |
3.2.1 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结果 |
3.2.2 疑似细菌的PCR检测结果 |
3.3 病原检测结果 |
3.4 混合感染结果 |
4. 讨论分析 |
4.1 猪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的特征 |
4.2 调查分析 |
4.3 小结 |
第三部分 猪呼吸道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
1. 猪呼吸道混合感染的主要因素 |
1.1 引种问题 |
1.2 生产与饲养管理因素 |
1.3 药物的错误使用 |
2. 综合防控措施 |
2.1 疫苗免疫 |
2.1.1 灭活疫苗 |
2.1.2 弱毒疫苗 |
2.1.3 基因工程疫苗 |
2.1.4 免疫程序 |
2.2 加强饲养管理 |
2.2.1 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
2.2.2 药物预防 |
2.2.3 减少应激反应 |
3.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藏羚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华南虎鼻气管炎的首次确诊与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CCPP研究进展 |
1.2.1 CCPP病原学 |
1.2.2 CCPP诊断 |
1.2.3 CCPP流行病学 |
1.2.4 CCPP防控 |
1.3 藏羚的分类进化与分布 |
1.3.1 藏羚的分类与进化 |
1.3.2 藏羚的分布与数量 |
1.3.3 藏羚的迁徙规律 |
1.4 FVR研究进展 |
1.4.1 FVR与FHV-1 |
1.4.2 FHV-1致病机理 |
1.4.3 FVR临床症状 |
1.4.4 FVR诊断 |
1.4.5 FVR流行病学 |
1.4.6 FVR防治 |
1.5 华南虎保护与常见传染病 |
1.5.1 华南虎的分类 |
1.5.2 华南虎的分布与数量 |
1.5.3 猫科动物常见传染病 |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 |
2 实验1 藏羚羊疑似疫情的现场调查与初步诊断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调查问卷 |
2.1.2 组织样品 |
2.1.3 实验器材 |
2.1.4 实验试剂 |
2.1.5 PCR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信息调查 |
2.2.2 样品采集 |
2.2.3 病理学和电镜检查 |
2.2.4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信息调查 |
2.3.2 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
2.3.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3.4 电镜观察 |
2.3.5 分子生物学检测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关于信息调查 |
2.4.2 关于藏羚羊疑似疫情的初步诊断 |
小结 |
3 实验2 Mccp分离鉴定及对藏羚羊致病性确立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 |
3.1.4 PCR引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支原体分离培养 |
3.2.2 TEM检查 |
3.2.3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支原体分离培养结果 |
3.3.2 TEM镜检结果 |
3.3.3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结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关于Mccp的分离与鉴定 |
3.4.2 关于Mccp对藏羚羊的致病性 |
3.4.3 关于Mccp藏羚羊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地位 |
小结 |
4 实验3藏羚羊CCPP流行特点和风险分析及防控探讨 |
4.1 材料和仪器 |
4.1.1 实验样品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1.4 PCR引物 |
4.1.5 藏羚羊本底数据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分析 |
4.2.3 CCPP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
4.2.4 CCPP流行风险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分子生物检测与分析 |
4.3.2 CCPP疫情统计 |
4.3.3 CCPP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
4.3.4 CCPP传播风险分析 |
4.3.5 CCPP的防控探讨 |
4.4 讨论与小结 |
小结 |
5 实验4 华南虎中FHV-1的分离鉴定及流行风险评估 |
5.1 材料和仪器 |
5.1.1 实验样品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试剂 |
5.1.4 PCR/RT-PCR引物 |
5.1.5 分离用细胞 |
5.1.6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病料处理 |
5.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5.2.3 病毒分离 |
5.2.4 电子显微镜观察 |
5.2.5 动物回归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FHV-1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与鉴定 |
5.3.2 病毒分离 |
5.3.3 TEM观察 |
5.3.4 动物回归实验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关于FHV-1对华南虎的致病性 |
5.4.2 关于华南虎FHV-1感染的可能来源 |
5.4.3 关于华南虎FVR的流行风险 |
5.4.4 关于FVR的防治措施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英文缩写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
2 临床症状 |
3 剖检变化 |
4 预防措施 |
5 治疗方案 |
四、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刘晓.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2]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D]. 戴晓平.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长沙市部分猪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情况调查及其防控技术研究[D]. 黄焕方. 湖南农业大学, 2016(12)
- [4]PRV和PCV2混合感染仔猪致病特点及猪伪狂犬病防控技术研究[D]. 宋春莲. 扬州大学, 2016(02)
- [5]湖南省某规模猪场断奶前仔猪死亡情况调查[D]. 危冰玉.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6]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病例报告[J]. 胡国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02)
- [7]川东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猪呼吸道混合感染流行病学调查[D]. 官正. 四川农业大学, 2014(07)
- [8]藏羚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华南虎鼻气管炎的首次确诊与流行病学研究[D]. 孙贺廷.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9]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 [10]猪痘继发支原体肺炎的诊治[J]. 张健永,张会永. 北方牧业, 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