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璇[1](2021)在《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随着化妆品消费需求的急剧增加,犯罪人为获取巨额利润,大肆生产仿冒品牌化妆品,抑或为达到宣传功效在化妆品中违法添加重金属、激素等禁限用物质,尤其是在电商、海淘代购、网络直播等新业态迅速发展背景之下,此类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呈现出链条化、线上线下交织、境内境外交织等新特点。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泛滥既破坏了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也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本文从犯罪学角度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统计、调研等方式,对此类犯罪的总体形势和具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犯罪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了介绍,为本文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概述。本部分根据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已有文献,对化妆品、假冒伪劣化妆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了当前我国在化妆品安全保障方面制定的国家标准、行政、刑事法律规定。第三部分: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现状。本部分以在“无讼案例网”搜集的2016-2020年241份案件判决书和2016-2019年药品监管统计年报为基础,总结出此类犯罪总体态势以及在犯罪类型、犯罪主体、地域分布、涉案产品、犯罪手段等方面的特征。第四部分: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原因分析。本部分结合已有文献和相关调研,运用雷克利斯的遏制理论,从外部拉力、外部遏制、内部推力、内部遏制四个角度剖析犯罪成因,从而使对策完善更具针对性。第五部分: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防治对策。对于谋利型犯罪人难以通过内部遏制实现阻止犯罪实施的目的,因此本部分着眼于外部遏制力量的强化,从优化公权规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动员社会参与三个层面来建构多方发力的防治体系,增强外部遏制力量,守住化妆品安全底线。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刘畅[3](2020)在《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化妆品消费总量的增加,近年来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假货犯罪重灾区。新兴的各种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平台更是给了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很多不法分子把销售渠道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使犯罪行为更隐蔽,销售辐射范围更广,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扰乱了我国的化妆品市场秩序,阻碍了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全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侦查对策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概述。介绍了化妆品的定义,界定了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概念,并且介绍了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的认定和具体涉及的罪名。第三部分,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现状及成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产业化、链条化,涉案区域范围广、制假源头地域分布集中,电商、社交平台成售假主阵地以及假冒化妆品的品牌及种类随市场潮流而变化的现状,并分析了此类案件的成因。第四部分,按照原料来源、仿制包装、灌装、销售、运输的顺序分析了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作案流程。第五部分,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侦查难点,分析了获取线索难、涉案化妆品检验鉴定难、认定犯罪金额难以及摧毁产业链难等侦查难点及成因。第六部分,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侦查对策,提出了多渠道收集案件线索、有效核实线索以确定案件性质、扩线追查上下游犯罪、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并固定证据以及深挖源头,摧毁整个制售假犯罪产业链等五个方面的侦查对策。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是近年来逐渐高发的一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本文旨在通过对化妆品这类制售假案件的侦查难点分析以及侦查对策研究,总结出具有实战意义的打击对策,从而既有助于实务中公安机关对这一类犯罪案件的侦破,也能为其他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打击提供借鉴参考。
陈晓珍[4](2020)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研究》文中提出荔湾区作为千年商都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商贸发达,引进来和走出使得荔湾老城区保持着经济的勃勃生机。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及区域自主品牌的培育将是持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然而,近些年来,荔湾区商标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侵权手段多样,侵权方式隐蔽,加之机构改革,使得商标侵权监管职能被边缘化,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机构改革的大背景和信息化时代,为部门之间的整合优化提供了契机。以往关于商标侵权治理的文献往往侧重于商标侵权泛滥的原因以及商标行政监管的研究,研究商标侵权泛滥的原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商标侵权治理不限于行政监管,信息时代背景下使得商标侵权更加复杂化、专业化等,涉及到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难题。目前,仍未发现从整体性的视角来研究商标侵权治理。本文立足于荔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对商标侵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司法治理实践,以及相关权利人维权实践等,分别剖析出在荔湾区商标侵权治理中,行政执法监管存在部分执法标准不明确、执法力量不足、鉴定取证难、部门间调配机制不畅的问题;刑事打击存在刑事规范操作性不强、刑事司法机关配合不够默契、刑事打击效力不强的问题;司法治理门槛高、案犯没有区分性、案件审判效率低、执行力低等问题;社会治理力量缺乏平台建设,商标宣传不足、市场行业协会缺位等问题。其中,信息不对称、主体目标价值冲突、执法人员难以适应需要以及社会力量的缺失是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失效的原因。借助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和知识产权保护理论,通过跨层级跨部门协调运作、整体价值引导、注重信息技术运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等方式为荔湾区商标侵权治理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本文按照第一章绪论介绍商标治理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章介绍商标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研究,主要从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包括荔湾区打假办、荔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多主体视角下的介绍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工作人员和侵权商家的访谈、对荔湾区商家和荔湾区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以及荔湾区执法案例实践剖析存在问题,同时,针对执法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荔湾区商标侵权治理问题的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主体目标价值理念冲突、执法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执法需要、社会治理力量缺失等;第四章介绍国内外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治理商标侵权经验借鉴,主要介绍了国内城市苏州的“互联网+”商标治理路径以及深圳市先进的治理经验和理念,加以借鉴;第五章主要从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提出优化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的对策,提出了跨层级跨部门协调运作、整体价值引导、注重信息技术运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议,以期为荔湾区商标侵权治理实践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叶石花[5](2020)在《社会共治视角下广州市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化妆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化妆品市场却存在诸多问题,化妆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广州市白云区是我国化妆品行业生产销售的重要集聚地,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企业所生产的化妆品远销全国乃至全球,在国内被监督抽检的频率较高,检出问题率也较高。虽然广州市白云区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化妆品生产源头治理,但是问题化妆品仍时有发生,对白云区相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及社会共治在监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历年来化妆品监管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化妆品生产企业、消费者开展调查问卷、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深入访谈的结果,分别从站在政府管理部门、生产销售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不同角度对白云区化妆品监管工作中的社会共治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参与内容和参与保障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广州市白云区基于社会共治来进行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剖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实际,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对策,实现进一步改善广州市白云区乃至广州市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工作。
宋文田[6](2019)在《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尚不成熟,尤其是生产经营环节犯罪滋生,严重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针对该问题,本文在明确相关概念界定和梳理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结合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政执法情况及北大法宝上的相关案例,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的现状,并总结出犯罪特点和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按照从主观到客观、从犯罪人到被害人、从公权、私权到其他社会主体的逻辑思路展开原因分析,并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防治对策。本文除引言和结论以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概述。一方面对医疗器械、假冒伪劣和犯罪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对我国规制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行为的刑事、行政和行刑衔接法律规定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现状及典型犯罪模式分析。本部分除了结合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政执法情况外,还以“医疗器械”为检索关键词,以所涉及的六个主要罪名为指引,审结时间限定为2010年至2017年,在北大法宝上搜集到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的一审案件共计110例,在案例数据基础上,分析犯罪的现状、特点,并总结出典型犯罪模式。第三部分: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成因分析。本部分在前文论述基础上,结合相关犯罪理论,从犯罪人的个体原因、消费者的被害因素、公权规制效果不佳、行业发展瓶颈凸显和其他主体参与不足五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产生、泛滥的原因。第四部分: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防治对策。本部分引入治理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层面入手,借鉴国外治理成功经验,探讨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防治对策,构筑保护群众医疗器械安全的坚实屏障。
陈星羽[7](2019)在《政府公共服务对茶叶企业扶持政策需求选择影响研究 ——基于江西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能够推动地方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由于区域公用品牌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具有不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茶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搭便车”现象。因此,政府公共服务对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许多茶叶主产地的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过程中政府扶持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然而,不同茶叶企业由于其禀赋特征等差别导致其对于政策公共服务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基于此,本文从茶叶企业扶持政策需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出发,依托政府公共服务相关理论,根据调查数据,了解江西省茶叶企业在江西省“四绿一红”区域公用品牌视角下的政策需求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方法,分析当前江西省地方政府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总体规划、监督规范、服务指导、营销推广等公共服务对茶叶企业扶持政策需求选择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的建议:一是优化政策扶持优先序,侧重项目扶持;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公用品牌规章制度;三是完善品牌监管;四是提供服务指导;五是加强宣传,拓宽销售渠道。
陈帆[8](2018)在《国家与市场之间:经济行动者与台州肥药市场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台州肥药经销市场形成与发展形态的研究来探索国家和经济行动者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为了解答这一中心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对主流经济学、发展型国家理论、新制度主义研究和文化视角分析等文献的回顾,建立了一个多阶段-多机制的以行动者及其结构性行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基于对台州、嘉兴和宁波三地的肥药经销商,台州、嘉兴市、宁波市和浙江省农业部门人员,台州供销社人员以及台州农民的访谈,和台州供销社、台州市农业局和浙江省植保局及个别肥药经销企业等单位所提供的档案等一手材料,及各类公开的政府文件等二手材料,本文分析了台州肥药经销市场的发展形态及其背后机理。在回答了两个实证研究问题——中国肥药经销行业为什么在中央政府反对之下仍成功实现市场化和台州肥药市场为什么在缺乏竞争优势的条件下仍成功走向全国——的基础之上,本文的研究还涉及了四个理论问题:(1)虽然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国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如既有研究所以为的无非不能,中国政府制定的规范常常是对经济发展的被动反应,而且其政策会被经济行动者的逐利行动所突破,产生制度漏洞甚至产生重要的非期然后果;(2)本文揭示了经济行动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做的超出既有研究所认定的贡献,他们会利用甚至扭曲价格机制打破自由主义经济学许下的“市场有效运转必定带来经济发展”的承诺,也会突破国家的政策预期,同时还是推动市场发展阶段更迭和区域市场形成的重要力量;(3)本文从既有研究对嵌入对象理解的单一性和嵌入型概念缺乏权力视角这一观点切入,分析了为什么阶段分期在既有研究中或是缺失或是存在具有高度同质化的问题,并阐释了阶段分期更迭的动力;(4)本文认为既有研究对区域市场形成的解释可归结为不同视角的竞争优势理论,本文案例揭示了在缺乏竞争优势的条件下,经济行动者的逐利行动能够积累他们手中的逐利筹码并改善区域市场的逐利条件,从而推动区域市场发展壮大。
王志辉[9](2017)在《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快速而复杂的中国社会变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云南、广西、西藏这三大陆地边疆省区,由于受自然、地理、宗教、文化、历史、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非常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且社会发育不足,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西南边疆地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一定程度流失,社会心理失衡加剧,社会行为失范增多,社会矛盾聚集,毒品问题、艾滋问题、跨境婚姻问题、跨境赌博等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多。这对西南边疆的和谐与稳定带来巨大挑战,严重制约着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和边疆的巩固,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国家的安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带来巨大挑战。且随着社会结构分化加速,西南边疆利益需求更加多元,过去粗放式、经验式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立足西南边疆的特殊性,深入分析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举措,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思路,来回答“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这个研究主题。论文共分五章,前三章从基本理论阐述、西南边疆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民族等特殊生态环境及其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主要挑战等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分析了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精细化和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路径,回答了“怎么样推进”,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构。只有在立足西南边疆特殊生态环境、深入掌握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推进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的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路径,才能构建起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而实现西南边疆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高昌炯[10](2015)在《恩格斯对英国社会转型期假冒伪劣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现有的文献看,对假冒伪劣问题的研究偏重于“现时态”,注重对当前的假冒伪劣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但假冒伪劣问题是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表现不同,各种成因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因此提出的各种对策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研究假冒伪劣问题,也需要一个“历时态”的视角。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高发期,假冒伪劣问题与社会转型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19世纪的英国,正处于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转型时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市场经济逐渐确立。在这个转型时期,英国的假冒伪劣问题曾经非常严重。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市场经济完善,英国的假冒伪劣问题有所缓解。1892年,恩格斯再版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再版序言中恩格斯说明了英国假冒伪劣问题缓解的状况,并分析了原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从苏联模式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假冒伪劣问题。从发展的视角对假冒伪劣问题进行“历时态”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弄清假冒伪劣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2 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化妆品 |
2.1.2 假冒伪劣化妆品 |
2.1.3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 |
2.2 相关法律规范 |
2.2.1 国家标准规定 |
2.2.2 行政法律规范 |
2.2.3 刑事法律规定 |
3 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现状研究 |
3.1 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总体形势 |
3.2 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主要特征 |
3.2.1 犯罪类型特征 |
3.2.2 犯罪主体特征 |
3.2.3 犯罪空间特征 |
3.2.4 犯罪对象特征 |
3.2.5 犯罪手段特征 |
4 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原因分析 |
4.1 客观原因分析 |
4.1.1 外部拉力施压 |
4.1.2 外部遏制弱化 |
4.2 主观原因分析 |
4.2.1 内部推力驱使 |
4.2.2 内部遏制不足 |
5 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防治对策 |
5.1 公权规制层面 |
5.1.1 完善化妆品犯罪法律预防体系 |
5.1.2 落实市场监管部门主导者责任 |
5.1.3 强化犯罪侦查,收集深挖线索 |
5.1.4 畅通行刑衔接,增强打击实效 |
5.1.5 提高预期惩罚成本,发挥刑罚威慑效应 |
5.2 市场自治层面 |
5.2.1 强化企业自律意识,规范市场秩序 |
5.2.2 构建权利人参与机制,成立打假联盟 |
5.2.3 网络交易平台建立自我监管制度 |
5.3 社会参与层面 |
5.3.1 行业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
5.3.2 新闻媒体发挥监督与宣传作用 |
5.3.3 建立吹哨人制度,提升消费者防范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概述 |
2.1 化妆品的定义 |
2.2 假冒伪劣化妆品的界定 |
2.3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的界定 |
2.3.1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的认定 |
2.3.2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涉及的罪名 |
3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现状及成因 |
3.1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现状 |
3.1.1 犯罪规模: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行为产业化、链条化 |
3.1.2 犯罪地域:售假地域范围广,制假源头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
3.1.3 犯罪手段:互联网成为假冒伪劣化妆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
3.1.4 犯罪对象:仿冒品牌及种类的选择顺应市场潮流 |
3.2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成因 |
3.2.1 内在原因分析 |
3.2.2 外在原因分析 |
4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案件作案流程 |
4.1 原料造假 |
4.2 仿制品牌包装 |
4.3 灌装 |
4.4 销售 |
4.4.1 线上销售 |
4.4.2 线下销售 |
4.5 物流运输 |
5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侦查难点 |
5.1 发现、获取犯罪线索难 |
5.1.1 受害人维权意识较弱 |
5.1.2 行政机关移送有效线索少 |
5.2 涉案化妆品检验鉴定难 |
5.2.1 权利人所出具鉴定意见证据效力存疑 |
5.2.2 行政检验机构数量不足、检验水平有限 |
5.2.3 真假掺卖现象较多,抽样标准不易把握 |
5.3 认定犯罪金额难 |
5.3.1 销毁证据、刷单等现象影响已销售金额的认定 |
5.3.2 “人赃并获”难度大,影响未销售商品数量认定 |
5.3.3 未销售商品价格认定方式存在争议 |
5.4 摧毁犯罪产业链难 |
5.4.1 网络销售隐蔽性强,虚假信息排除难 |
5.4.2 犯罪主体分布范围广,异地查证难度大 |
6 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侦查对策 |
6.1 多渠道收集犯罪线索,拓宽案件来源 |
6.1.1 发动群众,建立公众抽检化妆品制度 |
6.1.2 引导受害人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案件相关线索 |
6.1.3 警企协作,运用大数据思维甄别假货,识别犯罪线索 |
6.1.4 联络市场监管部门,建立线索移交机制,扩展案源 |
6.1.5 加强网上巡查,主动发现犯罪线索 |
6.1.6 利用阵地控制、专项执法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收集线索 |
6.2 核实线索,研判信息,确定案件性质 |
6.2.1 购买可疑化妆品进行鉴定,认定犯罪性质 |
6.2.2 多角度研判犯罪行为人身份、地址信息 |
6.2.3 巧用窝点锁定法,摸排制假仓储窝点 |
6.3 深度经营,扩线侦查,追查上下游犯罪 |
6.3.1 研判资金信息,挖掘制售网络 |
6.3.2 查询物流配送单,追踪上下线人员 |
6.3.3 运用技术侦控,整合通讯信息,勾勒犯罪网络 |
6.3.4 深挖扩线,整合资源,异地核查 |
6.4 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做好证据固定工作 |
6.4.1 适时抓捕犯罪嫌疑人,查封制售假窝点,强化现场取证工作 |
6.4.2 突击审讯,固定口供,认定主观故意 |
6.4.3 科学抽样送检,准确适用罪名 |
6.4.4 做好估价,准确认定犯罪金额 |
6.5 深挖源头,集群打击,摧毁犯罪产业链条 |
6.5.1 开展集群战役,摧毁制售犯罪产业链条 |
6.5.2 围绕犯罪网络交叉节点,发现新犯罪网络并予以打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商标 |
2.1.2 商标侵权 |
2.1.3 商标侵权治理 |
2.2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商标侵权治理内容 |
2.2.1 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海关要加强商标侵权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管 |
2.2.2 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商标刑事犯罪的治理 |
2.2.3 法院要加强对商标侵权民事纠纷的调解和判决 |
2.2.5 人民检察院要加强对商标侵权公诉案件的审判执行 |
2.2.6 相关权利人要向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举报商标侵权行为 |
2.3 相关理论 |
2.3.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3.2 知识产权保护理论 |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的现状 |
3.1 荔湾区商标侵权的特点 |
3.2 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的现状 |
3.2.1 成立荔湾区打假办,统筹协调区级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工作 |
3.2.2 荔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受理投诉举报,有效打击商标侵权行政违法行为 |
3.2.3 荔湾区公安局加大治理商标刑事犯罪行为的力度 |
3.2.4 荔湾区法院和检察院通过调解和审判执行,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 |
3.2.5 荔湾区政府积极搭建平台为商标侵权的社会治理创造条件 |
3.3 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存在的问题 |
3.3.1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商标侵权的行政执法不规范 |
3.3.2 公安局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查处不力 |
3.3.3 商标侵权的司法治理力度较低 |
3.3.4 商标侵权社会治理力量比较薄弱 |
3.4 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信息不对称 |
3.4.2 主体目标价值理念的冲突 |
3.4.3 执法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执法需要 |
3.4.4 社会治理力量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国内外地方政府治理商标侵权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地方政府治理商标侵权的做法及其经验借鉴 |
4.1.1 深圳市治理商标侵权的做法 |
4.1.2 苏州市治理商标侵权的做法 |
4.1.3 国内城市治理商标侵权的经验借鉴 |
4.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治理商标管理侵权的做法及其经验借鉴 |
4.2.1 美国纽约市治理商标侵权的做法 |
4.2.2 日本治理商标侵权的做法 |
4.2.3 国外城市治理商标侵权的经验借鉴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的对策 |
5.1 加强跨层级跨部门协调运作和整体监管 |
5.1.1 跨层级协调运作 |
5.1.2 跨部门协调运作 |
5.2 培养组织和个人的整体价值目标 |
5.2.1 引导工作人员培养责任意识和价值感 |
5.2.2 引导组织树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
5.3 加快信息技术运用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
5.3.1 建立商标信息库,完善政府工作信息平台 |
5.3.2 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 |
5.3.3 注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
5.4 以公民需求为核心构建商标公共服务体系 |
5.4.1 开放商标信息库,提供服务访问功能 |
5.4.2 注重互动反馈,强化公众服务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社会共治视角下广州市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化妆品监管相关概念 |
2.1.1 化妆品 |
2.1.2 化妆品质量安全与化妆品生产质量安全 |
2.1.3 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 |
2.2 社会共治的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参与式治理理论 |
2.3 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社会共治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广州市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社会共治现状 |
3.1 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行业概况 |
3.1.1 白云区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和分布 |
3.1.2 白云区制造的化妆品数量及知名度 |
3.1.3 白云区化妆品生产企业规模 |
3.1.4 白云区化妆品产业链 |
3.2 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概况 |
3.2.1 国家级化妆品监督抽检情况 |
3.2.2 白云区化妆品监督抽检情况 |
3.2.3 白云区不合格化妆品核查情况 |
3.3 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社会共治的现状 |
3.3.1 社会共治参与主体 |
3.3.2 社会共治各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参与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 |
3.3.3 社会共治保障 |
3.4 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社会共治的典型案例 |
3.4.1 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作开展不合格化妆品核查工作 |
3.4.2 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建食品药品监督检查志愿者服务队 |
3.4.3 产业促进会与政府部门共同推动白云化妆品产业提质增效 |
3.4.4 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媒体共建化妆品监管信息发布平台 |
3.4.5 消费者通过投诉举报平台,积极参与投诉举报工作 |
第四章 社会共治视角下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访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2 访谈设计与实施 |
4.2 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社会共治存在问题 |
4.2.1 社会共治主体参与角色定位不清 |
4.2.2 社会共治主体参与动力不足 |
4.2.3 社会共治主体参与能力不足 |
4.2.4 社会共治参与方式不够智能化 |
4.2.5 社会共治参与渠道不够通畅 |
4.2.6 社会共治保障不足 |
4.3 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社会共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人才队伍不强,对行业重视不够 |
4.3.2 化妆品企业未落实主体责任,钻法律空子 |
4.3.3 改革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新科技 |
4.3.4 政务信息不够公开,宣传力度不够大 |
4.3.5 其他社会共治参与主体没有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 |
4.3.6 社会共治主体之间沟通机制不够完善 |
4.3.7 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
4.3.8 化妆品监管法律法规和检验标椎比较滞后 |
第五章 国内外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经验借鉴 |
5.1 美国:完善法规制度,引导企业参与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 |
5.1.1 完善化妆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5.1.2 官方和非官方组织共同参与化妆品监管 |
5.1.3 企业是化妆品原料质量监控第一责任人 |
5.1.4 加强上市后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监管 |
5.2 日本:构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
5.2.1 化妆品监管法律 |
5.2.2 化妆品监管部门 |
5.2.3 构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倒逼企业为产品负责 |
5.3 苏州市:探索化妆品园区社会共治建设 |
5.3.1 企业主动履行主体责任 |
5.3.2 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 |
5.3.3 政府部门加强部门间合作 |
5.4 广州市白云区: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
5.4.1 强化资金支持 |
5.4.2 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
5.4.3 构建部门合作机制 |
5.4.4 构建监督机制 |
5.4.5 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监督检查 |
5.4.6 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教 |
5.5 国内外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的经验启示 |
5.5.1 放宽市场准入 |
5.5.2 强化事后监管 |
5.5.3 畅通投诉途径 |
5.5.4 鼓励公众参与 |
5.5.5 加强信息公开 |
第六章 促进社会共治加强广州市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社会共治主体参与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的能力 |
6.1.1 厘清社会共治参与主体角色职责 |
6.1.2 加强对政府部门化妆品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 |
6.1.3 加强对化妆品企业的政策法规宣贯 |
6.2 提高社会共治主体参与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的动力 |
6.2.1 进一步畅通公众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 |
6.2.2 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监管信息公开 |
6.2.3 进一步完善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机制 |
6.3 进一步加强社会共治保障 |
6.3.1 加强对化妆品监管的经费保障 |
6.3.2 完善社会共治参与的激励制度 |
6.4 进一步提高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效率 |
6.4.1 推广智慧化妆品监管平台的使用 |
6.4.2 推广化妆品溯源系统的使用 |
6.5 进一步完善化妆品监管法律法规 |
6.5.1 进一步完善化妆品检验标准 |
6.5.2 进一步完善化妆品监管法律法规 |
6.6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社会共治主体对化妆品行业的重视 |
6.6.1 加强政府部门对化妆品行业的重视 |
6.6.2 提高化妆品企业自主维权意识 |
6.7 进一步发挥其他社会共治主体的作用 |
6.7.1 加强化妆品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
6.7.2 打造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情况调查问卷(化妆品生产质量负责人) |
附录 B 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情况调查问卷(消费者) |
附录 C 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社会共治访谈提纲 |
附录 D 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社会共治访谈人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医疗器械 |
1.1.2 假冒伪劣医疗器械 |
1.1.3 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 |
1.2 相关法律规定 |
1.2.1 刑事法律规定 |
1.2.2 行政法律规定 |
1.2.3 行刑衔接法律规定 |
2 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现状及典型犯罪模式分析 |
2.1 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现状 |
2.2 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特点 |
2.2.1 犯罪主体:以自然人犯罪为主 |
2.2.2 犯罪手段: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
2.2.3 犯罪领域:隐形眼镜和义齿的问题突出 |
2.2.4 犯罪地域: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 |
2.3 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的典型模式分析 |
2.3.1 无证生产偷售模式 |
2.3.2 无证进货偷售模式 |
2.3.3 有证生产销售模式 |
2.3.4 非法收购翻新再销售模式 |
3 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成因分析 |
3.1 犯罪人的个体原因 |
3.1.1 趋利主义腐蚀,侥幸心理作祟 |
3.1.2 自控能力较差,内部遏制不足 |
3.2 消费者的被害因素 |
3.2.1 助长因素:提供可趁之机 |
3.2.2 免罚因素:降低惩罚概率 |
3.3 公权规制效果不佳 |
3.3.1 法律规定尚不完善 |
3.3.2 行政执法效能不高 |
3.3.3 刑事司法力度不够 |
3.4 行业发展瓶颈凸显 |
3.4.1 市场竞争混乱 |
3.4.2 商业贿赂泛滥 |
3.4.3 协会监管缺位 |
3.5 其他主体参与不足 |
3.5.1 电商平台:责任界定模糊,权益保障不力 |
3.5.2 快递公司:外部监管不足,内部控制失效 |
3.5.3 新闻媒体:监督流于形式,缺乏引导规范 |
4 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防治对策 |
4.1 政府层面 |
4.1.1 完善法律规定,厘清争议问题 |
4.1.2 提升监管水平,破除侦查困境 |
4.1.3 加快机制建设,畅通行刑衔接 |
4.1.4 严格规范量刑,加大惩罚力度 |
4.2 市场层面 |
4.2.1 明确企业责任,规范市场秩序 |
4.2.2 深化廉洁教育,完善医院制度 |
4.2.3 培育行业自律,强化协会监管 |
4.3 社会层面 |
4.3.1 多元主体参与,倡导社会共治 |
4.3.2 提高防范意识,增强维权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政府公共服务对茶叶企业扶持政策需求选择影响研究 ——基于江西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政府公共服务对扶持政策选择影响的研究 |
1.3.2 关于茶叶产业扶持政策的内容研究 |
1.3.3 关于影响扶持政策选择的因素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府公共服务概念界定 |
2.1.2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
2.1.3 区域公用品牌的概念 |
2.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准公共产品属性 |
2.2.2 区域公用品牌的区域性 |
2.3 区域公用品牌下农产品发展的影响机理 |
2.3.1 农产品自身具有弱质性 |
2.3.2 区域公用品牌具有外部性 |
3 茶叶企业政策需求选择的分析 |
3.1 江西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背景 |
3.2 江西省茶叶企业政策需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调查方式和数据来源 |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3 茶企对政策扶持需求的优先序 |
4 政府公共服务对茶企扶持政策需求选择的影响分析 |
4.1 变量选择说明和研究假设 |
4.1.1 变量选择 |
4.1.2 研究假设 |
4.2 计量模型构建 |
4.3 计量结果分析 |
4.3.1 政府影响茶企项目扶持需求 |
4.3.2 政府公共服务影响茶企品牌扶持需求 |
4.3.3 政府公共服务影响茶企信贷扶持需求 |
4.3.4 政府公共服务影响茶企销售扶持需求 |
5 优化茶叶企业扶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
5.1 调整扶持政策优先次序 |
5.1.1 引进社会资本,推进茶叶重点项目建设 |
5.1.2 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 |
5.1.3 强化金融扶持,缓解流动性约束难题 |
5.1.4 拓宽销售渠道,增强茶叶销售能力 |
5.2 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区域品牌使用机制 |
5.2.1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
5.2.2 制定区域公用品牌使用制度,防止“公地悲剧” |
5.3 完善品牌监管体系,做好品牌认证工作 |
5.3.1 完善品牌使用许可制度 |
5.3.2 开展产品认证工作 |
5.3.3 强化市场监管 |
5.3.4 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
5.4 发挥政府优势,提供服务指导 |
5.4.1 做好茶叶品牌相关知识培训 |
5.4.2 提供维权和防伪技术服务 |
5.4.3 开展技术教育和人才引进 |
5.5 创新宣传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8)国家与市场之间:经济行动者与台州肥药市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解释 |
1.2.2 发展型国家理论 |
1.2.3 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经济发展的解释 |
1.2.4 文化等其他视角的启示 |
1.2.5 多阶段-多机制的行动者分析框架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研究 |
1.3.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4 阶段分期 |
1.4.1 阶段分期的缘由 |
1.4.2 中国肥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
1.4.3 台州肥药市场的兴起 |
1.5 章节安排 |
2 国家立规范 |
2.1 计划独营阶段(1956-1977年) |
2.1.1 人民公社与计划经济体制 |
2.1.2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肥药购销体系 |
2.1.3 计划独营体制稳步发展的根源 |
2.2 市场化萌芽阶段(1978-1981年) |
2.2.1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
2.2.2 生产责任制改革带来的冲击 |
2.2.3 局部调整和重点突破的互动过程 |
2.2.4 局部调整治标不治本 |
2.3 双轨竞争阶段(1982-1997年) |
2.3.1 双轨竞争过程的宏观与中观背景 |
2.3.2 国家行动者对肥药行业市场化的应对 |
2.3.3 中央政府维持计划独营的预期落空 |
2.4 市场化改革阶段(1998-2002年) |
2.4.1 市场化改革阶段的宏观背景 |
2.4.2 台州肥药市场的形成 |
2.4.3 国家行动者主导角色交棒农业部门 |
2.5 规范化阶段(2003-2010年) |
2.5.1 药市场初立时的混乱 |
2.5.2 农业部门制定正式规范 |
2.5.3 农业执法带来市场规范化 |
2.6 “升级”新市场阶段(2011-2016) |
2.6.1 中央政府加强对农业调控 |
2.6.2 各级政府定义正式规范 |
2.6.3 “升级”新市场 |
2.7 小结 |
2.7.1 肥药经销行业实现市场化的根源 |
2.7.2 国家行动者的角色 |
3 市场破预期 |
3.1 肥药市场萌芽阶段(1978-1981年) |
3.1.1 生产责任制带来制度裂缝 |
3.1.2 逐利活动兴起 |
3.1.3 肥药行业已形成市场萌芽 |
3.2 寡头垄断竞争阶段(1982-1997年) |
3.2.1 肥药供求矛盾奠定市场化基石 |
3.2.2 寡头垄断竞争 |
3.2.3 计划独营体制的崩溃 |
3.3 肥药市场形成阶段(1998-2002年) |
3.3.1 全国肥药行业市场化改革 |
3.3.2 肥药市场形成过程 |
3.3.3 肥药市场正式形成 |
3.4 台州肥药市场大发展阶段(2001-2010年) |
3.4.1 台州农业行政执法的启动 |
3.4.2 台州肥药市场走向全国 |
3.4.3 肥药市场脱颖而出 |
3.5 利基窄化阶段(2011-2016年) |
3.5.1 中央政府加强调控 |
3.5.2 利基瓶颈的形成和突破 |
3.5.3 会有新一轮大发展吗? |
3.6 小结 |
3.6.1 经济行动者在市场化中的角色 |
3.6.2 台州肥药市场兴起的根源 |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1.1 国家行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
4.1.2 经济行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
4.1.3 阶段分期形成的动力 |
4.1.4 区域市场形成的动力 |
4.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9)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西南边疆及其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一、社会治理 |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 |
三、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及其必要性 |
第二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的特殊环境 |
一、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恶劣 |
二、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
三、基础设施落后 |
四、经济发展滞后 |
五、民族和宗教问题复杂 |
六、社会发育程度低 |
七、教育和科技水平普遍偏低 |
八、威胁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复杂 |
九、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 |
十、地缘政治环境复杂 |
第三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面临的挑战 |
一、社会公平正义流失严重 |
二、社会心理失衡普遍 |
三、社会行为失范较多 |
四、社会矛盾多发频发 |
五、社会问题持续累积 |
六、社会关系复杂尖锐 |
第四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体系精细化 |
一、社会治理体制的合理化 |
二、社会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
三、社会治理制度的完备化 |
四、社会治理方式的科学化 |
第五章 西南边疆社会治理能力精细化 |
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二、平衡社会心理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三、规范社会行为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五、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六、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及其精细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恩格斯对英国社会转型期假冒伪劣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转型时期与假冒伪劣问题 |
2.1 社会转型与假冒伪劣问题的关联 |
2.2 恩格斯对英国假冒伪劣问题的“历时态”研究 |
第3章 1845 年恩格斯对英国假冒伪劣问题的研究 |
3.1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的英国社会状况 |
3.2 英国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现象 |
3.3 英国假冒伪劣问题的成因 |
第4章 1892 年恩格斯对假冒伪劣问题的研究 |
4.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型时期的英国社会状况 |
4.2 假冒伪劣伪劣问题的缓解 |
4.3 假冒伪劣问题缓解的原因 |
第5章 恩格斯的研究对中国治理假冒伪劣问题的启示 |
5.1 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问题 |
5.2“富人”和“穷人” |
5.3“小商贩”与“大企业” |
5.4 政府治理的有限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研究[D]. 王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D]. 刘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4]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荔湾区治理商标侵权研究[D]. 陈晓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社会共治视角下广州市白云区化妆品生产质量监管研究[D]. 叶石花. 兰州大学, 2020(01)
- [6]我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犯罪研究[D]. 宋文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7]政府公共服务对茶叶企业扶持政策需求选择影响研究 ——基于江西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视角[D]. 陈星羽.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8]国家与市场之间:经济行动者与台州肥药市场的发展[D]. 陈帆. 浙江大学, 2018(12)
- [9]我国西南边疆社会治理精细化研究[D]. 王志辉. 云南大学, 2017(12)
- [10]恩格斯对英国社会转型期假冒伪劣问题的研究[D]. 高昌炯.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