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协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对平度市坊头村蔬菜种植协会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庆[1](2020)在《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的战略需求,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我国存在多种培育机构(形式),比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在农村,有一种培训方式“农民田间学校”也就是本文的“庄户学院”,虽说名称不同,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农村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活动,培训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农民,是农民意识到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农民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自己培育自己。本文以青岛市平度市庄户学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法等,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政府职能理论探讨在全国农民田间学校有序发展的背景下平度市政府扶持本土庄户学院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及发展成效,发现平度市政府在扶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挖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这些问题原因的措施进行进一步思考。首先,在对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振兴、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以及农民田间学校和庄户学院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扶持下的庄户学院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阐述,接下来以平度市庄户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其开展庄户学院的特点和发展成效归纳总结平度市政府在发展农民田间学校方面的实践经验。其次,通过对平度市庄户学院发展现状及成效分析,发现平度市政府在扶持庄户学院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在监管层面存在缺位,如监管部门过多,缺乏课程监管;在农民层面宣传工作开展不到位,农民层面知晓率低、参与度差;在教师管理层面,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未进行科学的培训安排;资金方面,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对庄户学院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平度市各级政府对庄户学院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层干部在推行宜传庄户学院发展时能力不够,平度市政府在统筹发展庄户学院时经验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农民在发挥自己主动性的同时,政府也应做好外部的推动作用。一是要在思想层面重视发展,帮助庄户学院构建有效的运行体系;二是开展基层干部和农村两委干部素质优化和培训工作;三是积极学习我国其他地区优秀扶持发展经验;四是,吸引多方资金,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平度市或其他与平度市发展情况类似的地区的庄户学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杜欢[2](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新创业政府公共对策研究 ——以平度市大泽山镇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自2017年正式提出以来,涵盖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前的时代大背景。而农民创新创业作为农村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创新创业理论进行了梳理汇总,阐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阐明发展目标和远景谋略,概括分析了实现路径;对“农民创新创业”的概念内涵进行定义,区分了与传统创业的根本区别,阐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及有关农民创新创业的政策背景。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从国家、平度市、大泽山镇三个层面,对农民创新创业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全面梳理汇总了各层面针对农民创新创业工作实施的支持政策,对当前的培育现状和取得的进展进行梳理总结;站在基层政府的角度,结合数据实证,对平度市及大泽山镇的农民创新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进行了思考,主要提出了基础客观环境、农民创新创业者主观自身、人才资金土地等关键要素和现有的发展模式四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三方面相对具体、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既要通过更新理念、加强舆论引导、打造文化内核等措施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要从加强政策优惠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大胆探索基于“互联网+”、特色资源、能人带动、主体培育等多种创新创业模式。
王玮[3](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以平度市明村镇为例》文中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综合素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手段。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决定,吹响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冲锋号角,从2012年到2020年八年时间里,全国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低质低效培育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自2014年起,明村镇政府正式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并结合镇域实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本镇农业的发展储备人才。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的方式,分别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概念。同时,对人力资本理论、政府角色理论等理论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随后,以平度市明村镇为例,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进行探讨,论述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情况、机制建设,同时,从思想重视程度、农民自身素质、培训活动开展、政府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方面的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对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从农民自主提升、教育培训、外部保障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了机制建设意见。本文从机制层面对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展深入研究,对目前运行机制做出合理化调整,能够极大促进乡镇政府培育工作效率,对农业产业普遍兴旺、农民普遍富裕、乡村普遍振兴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单星儒[4](2020)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莱西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是我国粮食、蔬菜、林场、渔猎等重要农业资源的主要生产地,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阵地之一[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既是顺应时代需要,也是响应人民呼声的伟大壮举。莱西市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县级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缩影,通过分析莱西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成绩做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国各地先进经验,帮助莱西市探究出一条“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为核心,把农民充分组织起来,投入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大潮中去,从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同时,以莱西市为案例,通过深入分析莱西市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进而研究县域范围内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县域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规律所在。由点及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县域乡村振兴发展策略,为编制科学有效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供工作思路,为县级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佟飞[5](2019)在《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休闲农业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城里人的休闲需求,利用农村资源以及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休闲农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要求各地“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俗和养生养老基地”。平度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农产品久负盛名,想要致力发展休闲农业,其地理和资源优势非常明显。本文的研究以近几年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切入点,以平度市为例,运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探究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平度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区位优势明显,农业物产丰富,农业主导地位突出,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非常好。平度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休闲农业发展风格,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特色文化、特色风光为标志的休闲农业产业。但平度的休闲农业发展时间较短、从业人员较多,科技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平均分配较少,并且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职业化水平不高,传统落后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缺乏高素质人才,产业文化内涵不够,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质量低等问题。通过对平度市休闲农业游客行为调查分析能够看出,平度市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但是休闲农业水平不高,创新度不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消费者对休闲农业提供的项目满意度较低,平度市政府及休闲农业企业对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通过对美国、丹麦、日本等发达国家优秀休闲农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对平度市农业发展问题进行探究,探寻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不足,针对性提出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建议包括政府加强管理并提高资金扶持力度;明确自身定位发掘特色品牌,瞄准市场需求打造精品品牌;三是丰富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高钰玲[6](2014)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问题,而农业收入是农民的基本收入。所以,以农民为主体成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实现成员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解决“三农”的有效组织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是为农民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农业服务组织。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服务功能切实解决农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将外部性内在化,减少农民市场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减少交易障碍,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最为关键的是,与其他服务组织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服务组织。所以,在农民切实需求其服务功能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其服务功能的政双重推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但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服务功能的实现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一,合作社成员对其服务功能的认识不全面,主要还是停留在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较低的服务层面,对产品加工服务的需求还有待引导。其二,合作社自身服务供给能力不强,人才匮乏和资金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对服务的供给能力。其三,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不深,成员认知问题、合作社服务供给能力以及服务使用的制度保障都严重阻碍着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应该如何去解决?这对于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并最终促进成员收入提高具有显着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合作社服务功能分析框架,尝试对合作社服务功能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具体说明如下:首先,从农业产业价值链角度,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细分为四部分,即农资供应服务、标准化生产管理服务、产品销售服务、产品加工服务,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基于这四项服务功能,结合各产业的产品特性,本研究探讨了成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成员的服务供给,以及供求驱动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实现与演进逻辑,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理论分析框架。随后,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利用浙江、四川、黑龙江3省238个合作社组织层面和531个成员个体层面的实地调查一手数据,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需求、供给、实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它们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其一,利用531个成员数据,统计描述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对合作社的基本认识以及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需求现况;同时,实证分析了影响他们对合作社服务功能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其二,利用238个合作社数据,描述了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和合作社服务功能的供给现况;同时,实证分析了影响合作社服务功能供给差异的影响因素。其三,共同利用531个成员数据和238个合作社数据,描述分析了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以及对成员福利的改善情况,对相关服务功能的实现方式也进行了简单分析;进而对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程度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通过对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使用,选取黑龙江的粮食合作社为典型案例,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对前述研究的总结,得出主要结论:(1)产品特性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需求、供给及实现程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成员的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源会约束其服务需求,而合作社组织资源会促进成员的服务需求,资金扶持和政策法规引导其需求;(3)合作社拥有的人力资源和经营资源约束其服务供给和服务实现,而资金扶持和政策法规为服务供给和服务实现提供了可能性;(4)合作社内部相关保障服务功能的制度,如农资价格、产品价格、二次返利直接影响着服务的实现程度;(5)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不断作用下,合作社的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不断作用与反作用,最终形成合作社的演进路径。基于主要结论,结合中我国实际情况,本研究从合作社的人力资源建设、产品品牌培育、服务保障机制及资金扶持投入方面提出相应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的政策启示。
孔繁涛,王东杰,吴建寨,张超[7](2013)在《建立健全鲜活小宗农产品市场监测和调控机制的思考——基于山东省大葱、生姜的调查》文中提出通过对山东省大葱、生姜生产与流通情况的调查发现,鲜活小宗农产品市场存在供给不确定性增加,产销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市场信息监测体系不健全,产销衔接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信息平台,探索调控思路,创新手段系统,开展试点工作,发展专业合作社,提升组织化程度,稳定葱姜生产,夯实供给基础,完善流通体系,创新产销衔接等政策建议。
樊凡[8](2013)在《《大众日报》2010-2012年“三农”报道内容分析》文中认为本论文将“发展新闻学”引入到对“三农”报道的研究中,以发展新闻学为理论视角,对《大众日报》2010-2012年三年间的“三农”报道进行了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目的在于总结《大众日报》“三农”报道的报道特点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三农”报道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研究以我国“三农”工作实际和《大众日报》“三农”报道情况为依据,从“三农”报道的外部特征、内容特征和头版报道情况三个方面建构了八个类目(第一章)。为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研究将发展新闻学“中国化”并与“三农”报道实际紧密结合,推导出“三农”报道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第二章),以此为对理论框架对《大众日报》“三农”报道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第三章)。经过数据分析,笔者归纳得到《大众日报》“三农”报道在外部表现形式、内容建构和报道理念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第四章)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并就如何改进“三农”报道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第五章)。最后,在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也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设想进行了反思。
王萍[9](2012)在《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蔬菜生产在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受到污染和农业生产者的粗放经营生产模式都使农业生产过程潜藏着诸多危害。近年来出现的种种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导致人们对目前蔬菜市场销售的蔬菜产品质量产生质疑。青岛市在保障市民食用蔬菜安全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蔬菜产业在青岛市发展出口、加工、运销等产业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青岛大沽河流域规划建设的“百万亩蔬菜示范区”,在提高设施标准化程度和增加种植品种的同时也提高了蔬菜种植产量和收益,同时对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也起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但目前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由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也已影响到青岛蔬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和管理工作的实践梳理分析,通过对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和管理工作的梳理,将国内外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与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与问题,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可行性对策:一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无公害蔬菜认证;二是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推广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三是加强蔬菜生产组织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四是加强农药残留检测,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五是完善追溯和召回制度。以期通过本论文为提高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对加入WTO之后,提高青岛市的蔬菜质量、增强蔬菜出口竞争力、打破“绿色壁垒”具有促进意义,同时能够对我国蔬菜安全建设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崔言民[10](2012)在《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毒豇豆、毒韭菜等多种农产品中毒事件,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已是必然趋势。无公害蔬菜生产作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成为蔬菜供销市场关注的焦点与发展方向。但是我国无公害蔬菜产业自身生产模式以及发展的外部条件都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无公害蔬菜产业对农村经济、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削弱了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无论是从蔬菜产业的自身发展,还是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国际需求以及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来看,都需要对无公害蔬菜产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及其效益进行比较研究。从产业组织理论、经济效率理论与营销理论出发对生产组织模式及效益进行理论分析,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的分析基础。根据已有资料对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描述,通过研究当前有关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进一步展开实证研究。对农户家庭生产模式、蔬菜协会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现代农业企业模式和产业一体化模式多种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进行定性描述与对比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生产组织模式的优缺点;然后利用青岛、潍坊等地区统计调研数据对上述各类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进行定量效益分析:一是通过成本结构与产出收益的角度进行比较;二是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各种模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最优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在此模式基础上,结合理论和调研情况归纳出“公司+基地+农户互助组”这种纵向一体化模式是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方向。同时,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产业一体化模式下生产及营销整个流程提出优化建议:生产方面从产地环境选择、生产基地选择建设、生产质量管理等环节提出优化建议,营销模式方面从市场机会分析、市场定位、品牌策略、营销渠道策略和配送模式选择五个方面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所研究的五种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组织模式中,现代农业企业模式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最高;农户家庭生产模式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蔬菜协会模式通过协会组织农户相互合作,提高规模、风险共担;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通过相互合作、统一生产和管理,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产业一体化模式采取规模化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效益最高。从成本、产出和利润的综合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到,产业一体化模式其成本高于现代农业企业模式、蔬菜协会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与农户家庭生产模式接近,但其收益和利润都最高,相对于其他模式,其属于高投入高产出。从数据包络分析的结果可知,不论从总的投入产出分析还是从每亩的投入产出分析,产业一体化模式的效益都达到了最优,其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现代农业企业模式和蔬菜协会模式,农户家庭生产模式的效益最低。综合比较以上几种模式的优缺点和生产效益,可以发现,产业一体化生产模式是较为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的生产组织模式。但是产业一体化模式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必须客观对待产业一体化模式的优缺点,对产业一体化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此为基础发展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业,并且在实施产业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注重市场定位、营销组合与营销渠道策略、配送模式多个方面的营销发展工作,有助于产业链的完善及其对生产过程的良性促进。最后在分析结果基础上从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内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为保护参与各方利益,提高蔬菜产业链组织效率,应在内部环境方面加强企业间合作,进一步完善组织内各参与方的契约关系;加强对新型生产组织模式的宣传,引导农户参与生产;培养职业道德,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无公害蔬菜一体化组织品牌建设。外部环境方面: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创新,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无公害蔬菜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蔬菜生产供应管理专业机构;以非农产业发展带动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创新。
二、种植协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对平度市坊头村蔬菜种植协会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植协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对平度市坊头村蔬菜种植协会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人才振兴 |
2.1.2 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
2.1.3 农民田间学校与庄户学院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政府职能理论 |
第3章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情况分析 |
3.1 我国农民田间学校(庄户学院)的发展情况 |
3.1.1 我国农民田间学校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特点 |
3.1.3 农民田间学校在全国发展的效果和影响 |
3.2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的基本情况 |
3.2.1 平度市基本情况 |
3.2.2 山东省级、青岛市级层面扶持情况 |
3.2.3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的进程与措施 |
3.3 平度市庄户学院发展特点与成效 |
3.3.1 平度市庄户学院发展特点 |
3.3.2 平度市庄户学院发展成效 |
第4章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在监管层面存在缺位 |
4.1.2 在农民层面组织宣传服务存在缺位 |
4.1.3 对庄户学院师资缺乏认定标准和培训安排 |
4.1.4 资金扶持存在缺位 |
4.2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对庄户学院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4.2.2 基层农村干部推广宣传能力不够 |
4.2.3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经验不足 |
4.2.4 平度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
第5章 完善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的对策思考 |
5.1 政府应帮助庄户学院构建有效的运行体系 |
5.1.1 政府应参与庄户学院培训体系的构建 |
5.1.2 建立并完善庄户学院监督体系 |
5.1.3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指标评价体系 |
5.2 开展基层干部和村级两委干部素质优化和培训工作 |
5.2.1 加强基层政府干部各项工作能力的培养 |
5.2.2 加强农村两委干部的结构优化和能力培育 |
5.3 学习其他地区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的先进经验 |
5.3.1 庄户学院师资培训的学习 |
5.3.2 培训课程设置的学习 |
5.4 政府应加大庄户学院发展运行资金的支持力度 |
5.4.1 增加财政预算并做到介理支出 |
5.4.2 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庄户学院发展 |
5.4.3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庄户学院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新创业政府公共对策研究 ——以平度市大泽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研究的主要内容 |
4.研究方法 |
5.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创新创业概述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和远景谋略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农民创新创业概述 |
一、“农民创新创业”概念定义 |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背景 |
三、农民创新创业政策背景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央政府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关农民创新创业政策 |
一、支持政策 |
二、我国农民创新创业工作的整体情况 |
第二节 平度大泽山镇农民创新创业实证分析 |
一、平度市及大泽山镇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关农民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规划 |
二、平度市及大泽山镇农民创新创业工作情况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新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基础条件落后 |
二、农民创业者自身存在短板 |
三、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不足 |
四、发展模式不够有效 |
第三章 推动农民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
一、更新创新创业发展理念 |
二、加强创新创业舆论宣传 |
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 |
第二节 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
一、加强政策优惠力度 |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 |
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
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第三节 探索多种创新创业模式 |
一、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模式 |
二、基于特色资源的创新创业模式 |
三、基于能人带动的创新创业模式 |
四、基于主体培育的创新创业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以平度市明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概述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相关概念 |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涵 |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内涵 |
第二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政府角色理论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四、农村职业教育理论 |
五、成人教育理论 |
第二章 平度市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明村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情况 |
一、明村镇简介 |
二、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分析 |
第二节 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建设 |
第三节 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卷调查情况 |
二、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三、明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自主提升机制 |
一、完善农业人力资本成长教育机制 |
二、创建农村人才回流的动力机制 |
第二节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课程培育机制 |
一、制定精准培训方案 |
二、创新培育模式 |
第三节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机制 |
一、健全协调管理机制 |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
三、健全培育激励制和质量认定评估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莱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莱西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 |
第二节 莱西市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经济社会 |
三、发展布局 |
第三节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情况 |
一、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壮大 |
二、基本粮油保障有力供给 |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第四节 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情况 |
一、认真贯彻各级人才政策 |
二、乡村人才培育成效明显 |
第五节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情况 |
一、农村文旅产业亮点纷呈 |
二、文化下乡事业如火如荼 |
第六节 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情况 |
一、打造“美丽乡村”新品牌 |
二、打好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
第七节 实施乡村组织振兴情况 |
一、健全完善基层组织配套 |
二、筑牢基层组织体系 |
三、打造“大党建”工作格局 |
第二章 莱西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
一、土地规模化流转水平低 |
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
第二节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水平不高 |
一、农产品加工业大而不强问题突出 |
二、技术支撑力不够 |
三、资金周转困难造成企业扩大规模后劲不足 |
四、农村节会名目繁多但品牌效应差 |
第三节 乡村文明建设进展缓慢 |
一、文创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二、基层文化队伍匮乏 |
三、农家书屋发挥作用不明显 |
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不理想 |
第四节 农业农村经济活力不足 |
一、品牌建设效果不够明显 |
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够 |
第五节 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仍然突出 |
一、经济与生态保护没有协调发展 |
二、环保问题处置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
三、空气、水、土地质量逐步下降 |
第六节 农业领域人才队伍缺乏 |
一、人才匮乏的现象日益严重 |
二、人才孵化产业平台没有搭建好 |
三、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
第七节 “莱西经验”的示范引领作用削弱 |
一、农业现代化要求的生产要素集中与土地分散化经营的矛盾 |
二、城镇化引发的虹吸效应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市场经济风险大的矛盾 |
四、农村社区服务力量下沉不足 |
第三章 对策研究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外地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及其启示 |
一、各地区探索的先进经验 |
二、对莱西市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莱西市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
一、生产方式改革的先行区 |
二、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示范区 |
三、组织方式改革的样板区 |
第三节 聚力产业振兴,奠定经济基础 |
一、提高农业基础生产能力,放大本土品牌效应 |
二、推进农业经营市场化,大力培育田园综合体 |
三、给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
第四节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竞争软实力 |
一、打造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 |
二、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
三、科学实施旧村改造 |
第五节 深化拓展新时代“莱西经验” |
一、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二、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 |
三、开展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合村并居 |
第六节 创新农业综合体发展新模式 |
一、构建四梁八柱式的政府主导体系 |
二、落地政府主导下的田园综合体 |
三、打造独具莱西特色的农村产业集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休闲农业的特征与理论基础 |
2.1 休闲农业的特征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平度市休闲农业及农业科技服务现状分析 |
3.1 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3.1.1 经营状况 |
3.1.2 经营模式 |
3.1.3 相关政策支持 |
3.2 平度市休闲农业科技服务现状分析 |
3.2.1 休闲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机制 |
3.2.2 休闲农业科技服务形式 |
3.2.3 休闲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
3.3 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传统落后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
3.3.2 缺乏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
3.3.3 产业文化内涵不够 |
3.3.4 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质量低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度市休闲农业消费者行为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4.2.1 消费者基本信息 |
4.2.2 消费者休闲农业决策及认知 |
4.2.3 消费者休闲农业满意度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1.1 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5.1.2 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经验借鉴 |
5.2 国内经验借鉴 |
5.2.1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5.2.2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
5.3 本章小结 |
6 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6.1 丰富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 |
6.2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
6.3 明确自身定位发掘特色品牌,瞄准市场需求打造精品品牌 |
6.4 政府加强管理并提高资金扶持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1.7 可能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资源基础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合作社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研究 |
2.2.2 关于合作社服务功能目标的研究 |
2.2.3 关于合作社服务功能发展的研究 |
2.2.4 简要评述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及其实现逻辑 |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内涵 |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存在的合理性 |
3.2.1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现实必要性 |
3.2.2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技术可能性 |
3.2.3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经济合理性 |
3.2.4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制度特殊性 |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成员需求与供给 |
3.2.1 合作社服务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
3.2.2 合作社服务供给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 |
3.3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与演进 |
3.3.1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状态 |
3.3.2 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逻辑 |
3.4 本章小结 |
4 调查设计与数据说明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对象 |
4.1.2 抽样原则 |
4.1.3 调查区域 |
4.1.4 问卷内容 |
4.2 数据说明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数据简介 |
4.2.3 样本简单描述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需求的现况 |
5.1.1 样本合作社成员的基本情况 |
5.1.2 样本合作社成员对服务的需求现况 |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实证框架 |
5.2.2 模型选择 |
5.2.3 变量说明与描述 |
5.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
6.1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供给的现况 |
6.1.1 合作社服务供给的总体情况 |
6.1.2 合作社服务供给的分产业情况 |
6.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实证框架 |
6.2.2 模型选择 |
6.2.3 变量说明与描述 |
6.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及成员福利 |
7.1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 |
7.1.1 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程度的现况 |
7.1.2 合作社服务功能对成员的福利改善 |
7.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实现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1 实证框架 |
7.2.2 模型选择 |
7.2.3 变量说明与描述 |
7.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演进及其驱动因素 |
8.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 |
8.1.1 案例选择 |
8.1.2 案例数据收集 |
8.1.3 案例数据分析方法 |
8.2 案例研究分析 |
8.2.1 单案例信息描述 |
8.2.2 跨案例数据信息数据总结讨论 |
8.3 案例研究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近十年中央文件关于发展合作社及其服务功能的指导意见 |
附录2 调查问卷(社长问卷) |
附录3 调查问卷(成员问卷) |
附件4 访谈提纲(社长) |
附录5 访谈提纲(成员) |
附录6 访谈提纲(非成员)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8)《大众日报》2010-2012年“三农”报道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三农”问题的由来 |
2、“三农”问题重要性及“三农”报道情况 |
(二) “三农”报道的研究现状 |
1、文献综述 |
2、选题依据 |
(三) 研究设计 |
1、研究的理论基础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1) 样本采集与分析单位的确定 |
(2) 类目建构 |
二、以发展新闻学的视角看“三农”报道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 |
(一) 发展新闻学的中国化 |
(二) “三农”报道的功能定位 |
1、传播有用信息 |
2、社会导向作用 |
3、社会监督作用 |
4、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
5、影响人的现代化 |
(三) “三农”报道的价值取向 |
三、《大众日报》“三农”报道情况分析 |
(一) 《大众日报》“三农”报道外部特征分析 |
1、《大众日报》“三农”报道数量分析 |
2、《大众日报》“三农”报道版面位置分析 |
3、《大众日报》“三农”报道新闻来源分析 |
4、《大众日报》“三农”报道新闻体裁分析 |
(二) 《大众日报》“三农”报道内部特征分析 |
1、《大众日报》“三农”报道主题分析 |
2、《大众日报》“三农”报道内容倾向性分析 |
3、《大众日报》“三农”报道地域性分析 |
(三) 《大众日报》头版“三农”报道情况分析 |
四、《大众日报》“三农”报道的特点总结 |
(一) 内容建构:大局眼光统筹兼顾以人为本 |
1、报道议题广泛,视野开阔 |
2、报道重点突出,发挥议程设置作用 |
3、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
4、正面引导为主,建构积极的拟态环境 |
(二) 形式表现:数量稳定灵活多样版面集中 |
1、报道数量稳定,比例尚可 |
2、报道体裁多样,类型丰富 |
3、报道版面较为固定和集中 |
4、采用平民化的叙述风格和语言 |
5、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
(三) 报道理念:科学发展力求贴近责任意识 |
1、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
2、始终遵循“三贴近”原则 |
3、彰显党报责任感与使命感 |
五、《大众日报》“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一) 《大众日报》“三农”报道的问题剖析 |
1、深度报道数量少,缺少宏观策划意识 |
2、过分强调“接近性”,有失公正 |
3、对发展问题的反映少,回应更少 |
4、服务功能有待加强 |
5、地方通讯员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
(二) 对《大众日报》“三农”报道改进的建议 |
1、增加报道的开放性,兼顾公平,开拓视野 |
2、加强策划意识和精品意识 |
3、增加互动版面,注重对受众反映问题的解决 |
4、进一步增加服务意识,增加服务版面和内容 |
5、注重对地方通讯员的业务培训,壮大基层“三农”报道队伍 |
结语 |
(一) 研究总结 |
(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 后续研究设想 |
附录 |
附录1:《大众日报》2010年“三农”报道抽样汇总表格 |
附录2:《大众日报》2011年“三农”报道抽样汇总表格 |
附录3:《大众日报》2012年“三农”报道抽样汇总表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蔬菜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2 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2.2.1 蔬菜质量安全的基本内涵 |
2.2.2 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及相关理论 |
2.2.3 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3 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实践及其影响因素 |
3.1 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3.1.1 我国蔬菜安全管理的发展阶段 |
3.1.2 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3.2 青岛市蔬菜生产的概况 |
3.3 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3.3.1 标准化生产推动产品质量提高 |
3.3.2 原产地认证推动特色品牌蔬菜发展 |
3.4 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
3.4.1 生产环境安全保障不足 |
3.4.2 监管与检测体系不完善 |
3.4.3 冷链物流与追溯体系建设不足 |
4 国内外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及其启示 |
4.1 国外蔬菜质量安全管理 |
4.1.1 美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实践 |
4.1.2 德国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4.2 国内其他地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寿光经验” |
5 提高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 |
5.1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无公害蔬菜认证 |
5.1.1 加强蔬菜标准化体系建设 |
5.1.2 推进无公害蔬菜认证 |
5.2 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推广蔬菜安全生产技术 |
5.2.1 加强产地的生态环境建设 |
5.2.2 推广蔬菜安全生产技术 |
5.3 加强蔬菜生产组织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 |
5.3.1 加强蔬菜生产组织化建设 |
5.3.2 实施品牌战略 |
5.4 加强农药残留检测,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 |
5.4.1 加强农药残留检测 |
5.4.2 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 |
5.5 完善追溯和召回制度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 |
0.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0.4.1 研究内容 |
0.4.2 技术路线 |
0.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0.5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
0.5.1 研究方法介绍 |
0.5.2 数据说明 |
0.6 创新点 |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2 理论基础 |
1.2.1 产业组织理论 |
1.2.2 经济效率理论 |
1.2.3 营销理论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 |
1.3.2 关于农业产业组织效率的研究 |
1.3.3 关于蔬菜生产组织模式的研究 |
2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
2.1 山东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 |
2.2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
2.2.1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地区分布 |
2.2.2 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 |
2.3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的问题 |
2.3.1 质量不足 |
2.3.2 资金投入不足 |
2.3.3 技术服务薄弱 |
2.3.4 产业化程度低 |
3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 |
3.1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 |
3.1.1 农户家庭生产模式 |
3.1.2 蔬菜协会模式 |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 |
3.1.4 现代农业企业模式 |
3.1.5 产业一体化模式 |
3.2 不同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的整体评价 |
3.2.1 农户家庭生产模式整体评价 |
3.2.2 蔬菜协会模式整体评价 |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整体评价 |
3.2.4 现代农业企业模式整体评价 |
3.2.5 产业一体化模式整体评价 |
4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不同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4.1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的综合比较分析 |
4.1.1 不同组织模式下成本结构比较 |
4.1.2 不同组织模式下产出收益比较 |
4.1.3 不同组织模式下利润比较 |
4.2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的数据包络分析 |
4.2.1 模型方法介绍 |
4.2.2 总量投入产出模型 |
4.2.3 单位投入产出模型 |
4.3 不同生产组织模式效益的总体评价 |
5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业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
5.1 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 |
5.1.1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背景 |
5.1.2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目标 |
5.1.3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基本要求 |
5.1.4 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具体模式 |
5.2 无公害蔬菜种植产地环境选择 |
5.2.1 农业环境的定义 |
5.2.2 无公害蔬菜生产对环境要素的基本要求 |
5.3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 |
5.3.1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基本条件 |
5.3.2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位置选择 |
5.4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
5.4.1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原则 |
5.4.2 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规模及种植品种的选择 |
5.4.3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内容 |
5.5 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管理 |
5.5.1 全面质量管理 |
5.5.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
5.5.3 无公害蔬菜的采后处理 |
6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产业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下营销模式优化研究 |
6.1 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概念 |
6.2 无公害蔬菜市场机会分析 |
6.2.1 无公害蔬菜的主要消费群体 |
6.2.2 无公害蔬菜购买行为的特点 |
6.2.3 影响消费者购买无公害蔬菜的因素 |
6.3 无公害蔬菜市场定位 |
6.3.1 市场细分 |
6.3.2 无公害蔬菜目标市场选择 |
6.3.3 无公害蔬菜市场定位 |
6.4 无公害蔬菜品牌策略 |
6.4.1 品牌建设的作用 |
6.4.2 无公害蔬菜品牌建设的意义 |
6.4.3 无公害蔬菜品牌策略 |
6.4.4 无公害蔬菜品牌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
6.5 无公害蔬菜营销渠道策略 |
6.5.1 无公害蔬菜营销渠道的类型 |
6.5.2 无公害蔬菜营销渠道策略 |
6.6 无公害蔬菜配送模式选择 |
6.6.1 无公害蔬菜配送的特点 |
6.6.2 当前我国蔬菜配送模式 |
6.6.3 无公害蔬菜配送模式创新 |
7 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 |
7.1 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内部环境优化对策 |
7.1.1 完善组织内各参与方的契约关系,保护参与各方利益 |
7.1.2 加强对新型生产组织模式的宣传,引导农户参与生产 |
7.1.3 培育职业道德,强化行业自律 |
7.1.4 加强无公害蔬菜一体化组织品牌建设 |
7.1.5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提高蔬菜产业链组织效率 |
7.2 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外部环境优化对策 |
7.2.1 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7.2.2 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的政策环境 |
7.2.3 加快科技创新,建立能够有效运转的无公害蔬菜科技创新体系 |
7.2.4 建立蔬菜生产供应管理专门机构 |
7.2.5 以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创新 |
8 研究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ABSTRACT |
Contents |
0 Introduction |
0.1 Research background |
0.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0.3 Research objectives |
0.4 Research content, technical routes and key problems to beresolved |
0.4.1 Research content |
0.4.2 Technical routes |
0.4.3 Key problems to be resolved |
0.5 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declaration |
0.5.1 Introduc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
0.5.2 Data declaration |
0.6 Innovation points |
Chapter 1 Definition of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foundation |
1.1 Definition of relevant concepts |
1.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1.2.1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
1.2.2 Economic efficiency theory |
1.2.3 Marketing theory |
1.3 Literature review |
1.3.1 Research abou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and efficiency |
1.3.2 Studies 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organization |
1.3.3 Studies on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form |
Chapter 2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pollution-freevegetable production in Shandong |
2.1 The history of Shandong vegetable industry |
2.2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ndong pollution-free vegetabledevelopment |
2.2.1 Distribu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lantation |
2.2.2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industry |
2.3 Problems of Shandong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
2.3.1 Lack of quality |
2.3.2 Lack of capital investment |
2.3.3 Weak technical service |
2.3.4 Low levels of organization |
Chapter 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models in Shandong |
3.1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s inShandong |
3.1.1 Farmer-self production mode |
3.1.2 Vegetable association mode |
3.1.3 Organization mode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
3.1.4 Moder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mode |
3.1.5 Industry integration mode |
3.2 Holistic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pollution-free vegetable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s |
3.2.1 Holistic evaluation of farmer household production mode |
3.2.2 Holistic evaluation of vegetable association mode |
3.2.3 Holistic evaluation of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
3.2.4 Holistic eval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company mode |
3.2.5 Holistic evaluation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mode |
Chapter 4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s inShandong |
4.1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organization models |
4.1.1 Comparison of cost structure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 models |
4.1.2 Comparison of output revenue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 models |
4.1.3 Comparison of profit of different models |
4.2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 organizationmodels |
4.2.1 Model mythology introduction |
4.2.2 Total input and output model |
4.2.3 Unit input and output model |
4.3 Holistic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ie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organization models |
Chapter 5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organization model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industry production in Shandong |
5.1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model optimization |
5.1.1 Background of production model optimization |
5.1.2 The target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
5.1.3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
5.1.4 The concrete model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
5.2 Environment selec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lantation |
5.2.1 Definition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
5.2.2 Basic environmental factor requiremen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
5.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selection |
5.3.1 Selection condi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
5.3.2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
5.4 Construc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
5.4.1 Construction principle for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ase |
5.4.2 Selection of plantation scale and species in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s...... |
5.4.3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ase |
5.5 Quality managemen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
5.5.1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5.5.2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
5.5.3 Post-harvest processing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
Chapter 6 Marketing mode optimization research ofpollution-free vegetabl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 |
6.1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ing |
6.2 Opportunity analysis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market |
6.2.1 Main consumption group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
6.2.2 The characters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urchasing behavior |
6.2.3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nsumers to buy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
6.3 Market positioning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
6.3.1 Market segmentation |
6.3.2 Selection of target marke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
6.3.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market positioning |
6.4 Brand strategy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
6.4.1 The function of brand establishment |
6.4.2 The meaning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rand construction |
6.4.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rand strategy |
6.4.4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in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brand decision |
6.5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marketing channel strategy |
6.5.1 The types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marketing channel |
6.5.2 Marketing channel strategy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
6.6 Selec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delivery mode |
6.6.1 Characters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delivery |
6.6.2 Current vegetable delivery mode in China |
6.6.3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delivery mode innovation |
Chapter 7 Policy recommenda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s inShandong |
7.1 Th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
7.1.1 Improving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organization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
7.1.2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the new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and guide the farmers involve in the production |
7.1.3 Occupation morality cultivation and strengthening industry self-discipline |
7.1.4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s organizations brand building |
7.1.5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vegetable industry chain |
7.2 Th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
7.2.1 Creating a favorable market environment |
7.2.2 To improve the policy environment of the optimizing of 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
7.2.3 to speed up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
7.2.4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of the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supply management |
7.2.5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CHAPTER 8 RESEARCH CONCLUSION |
Chapter 8 Research conclusion |
8.1 Research conclusion |
8.2 The deficiencies of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 |
Curriculum Vitae |
Education experience |
Working experience |
Published academic papers |
四、种植协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对平度市坊头村蔬菜种植协会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问题研究[D]. 史晓庆. 山东大学, 2020(02)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新创业政府公共对策研究 ——以平度市大泽山镇为例[D]. 杜欢. 青岛大学, 2020(02)
-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以平度市明村镇为例[D]. 王玮. 青岛大学, 2020(02)
-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莱西市为例[D]. 单星儒. 青岛大学, 2020(02)
- [5]平度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佟飞.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6]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理论与实证研究[D]. 高钰玲. 浙江大学, 2014(12)
- [7]建立健全鲜活小宗农产品市场监测和调控机制的思考——基于山东省大葱、生姜的调查[J]. 孔繁涛,王东杰,吴建寨,张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07)
- [8]《大众日报》2010-2012年“三农”报道内容分析[D]. 樊凡.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9]青岛市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王萍.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10]山东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化研究[D]. 崔言民.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