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应用渐放光彩(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孙艺桐[2](2021)在《民俗文化的动态交互表现研究 ——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创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谷雨”作代表的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探讨动态交互这一表现形式如何为二十四节气等的民俗文化,增添多样性、趣味性和影响力等。当下,移动媒介与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在5G网络作用下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更快,动态交互的应用场景、传播途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当下快节奏发展的时代,民俗文化需要以更加生动、高效的形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本文在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动态交互的传播途径、表现形式情感语义的应用研究,及与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融合的意义。2.节气民俗文化从古至今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3.以谷雨节气为例,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在商业宣传领域出现的频率较高,多作为静态插画、静态海报的形式出现。4.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以谷雨节气为代表的民俗文化,通过动态交互的方式,能够更加喜闻乐见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使其以更高、更广的传播方式进行文化输出。动态交互与节气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对整个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与积极的意义。
张二喜[3](2021)在《复合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及情感表达》文中研究说明装置艺术是一门年轻的艺术,自从20世纪装置艺术诞生以来,这种包容且鲜活的艺术形式就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追捧和热爱。装置艺术的独特优势可以让艺术门类间的隔阂淡化,建立系统上和思想上的联系,也让新材料的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大放光彩,可以说,装置艺术是后现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本身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它的诞生和发展与装置艺术的发展轨迹高度重合,这有利于装置艺术突破现有传统材料的限制,使观众更直接更真实的感受作品,丰富装置艺术的情感表达,因此,复合材料的产生和应用对于推动装置艺术的崛起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卜婷婷[4](2021)在《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视觉文化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视觉文化作品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载体,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互联网新开辟的视觉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文化领域,它以电视、影像、图像、短视频为构成要素,已成为社会异常凸显的文化现象,正逐渐夺取以书本、报纸为代表的印刷文化,其丰富性和多元性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同时,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问题。研究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贵州为中心的考察,一方面有助于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领域。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视觉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述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探寻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解决策略。研究以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和贵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展开研究。一方面以调查数据为支撑,主要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环境方面分析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从视觉文化市场的多元化、自身特性问题及监管机制不健全方面分析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原因。维护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力求通过塑造有魅力的教育者;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用好视觉文化载体,加强内容建设和视觉文化作品坚定正确方向,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消除消极影响,倡导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学生的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最大程度上降低其负面影响。
陈宇暄[5](2021)在《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景德镇“567瓷”艺术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那么包含于社会生活中的艺术活动、文化活动、生产活动,哪一个又不是通过人的社会活动而实践出来的呢?因此,我们在讨论文化与艺术问题的时候,是无法脱离历史实践,脱离人的社会性去观察认识问题的。且正如马克思主义所宣白的,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单独一个瓷工、艺术家,亦或是任何孤立的个人或集体,他们所生产创作的陶瓷产品或艺术作品,都不是独立的实践与活动,它们来源于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与社会关系。然而,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与生产关系又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跨越时代的问题时就不得不用历史的尺子来多方位丈量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以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首先,本研究的时间限定是20世纪50、60、70年代。研究对象为计划经济体制和50、60、70年代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及设计艺术,以及两者的内外因关联。所探究的主要问题是新中国的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是如何影响“567瓷”表现形态构成的。其次,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瓷业社会及陶瓷表现形态,客观性的官方资料笔者主要通过文献、史志、论文等途径获取,而主观性的陈述资料笔者则依靠采访记录、报纸时评、口述采访等方式获得。尽可能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求本研究更具准确性、概括性、价值性。再次,在探讨主要问题时,文章从瓷业迭代、社会发展、政府要求、人才科教入手尽可能全面地对“567瓷”形态构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总结,以达到对“567瓷”本身,及景德镇瓷业社会、陶瓷艺术设计、陶瓷文化等关联领域的进一步认识。
侯军虎[6](2021)在《论旅游演艺舞蹈的艺术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旅游活动随之越来越频繁。旅游活动中的演艺部分也随之迅速发展,现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凸显了我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消费同步上升发展的良好态势。20世纪初的1982年西安古城出品的首部旅游演艺产品《仿唐乐舞》,20世纪90年代则兴起了主题公园中的旅游演艺浪潮,进入21世纪由中国独创的山水实景演出一举震动全球,又极大地推动了旅游演艺发展的新高潮。在众多旅游演艺产品中,每每都能看到舞蹈的参与,可以说舞蹈已经成为是众多旅游演艺中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2018年我国文化部和旅游局的正式合并,文旅融合成为当前旅游演艺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突出文化性在旅游演艺中的核心支撑与传播作用。纵观众多旅游演艺作品,笔者试图通过剖析其中的舞蹈部分,以探究其艺术性。本文选取旅游演艺舞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于旅游演艺的概念、分类、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梳理与分析,试图分析舞蹈在旅游演艺中的存在形态、价值所在等进行整体且系统的探究。并以此为基础,对旅游演艺舞蹈的艺术性进行深度发掘,讨论如何建构起独特艺术性,对其未来长久发展进行展望。本文通过梳理各种不同类型文献,梳理出旅游演艺从萌发到当下的发展历程,对旅游演艺舞蹈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现象或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以期对不同发展阶段中旅游演艺舞蹈的发展特点与特性进行探寻与总结,由此做出阶段性的整合。并希冀结合当下社会经发展的实际状况,尤其是在文旅融合新背景下,对旅游演艺舞蹈未来更好地发展进行合事实、合规律、合逻辑的展望。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旅游演艺概念界定与分类;二,不同时期旅游演艺舞蹈的形式特点、创作与表现规律;三,旅游演艺舞蹈的艺术性要义所在;四、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演艺舞蹈艺术性如何建构以延续其生命力等。
魏璐璐[7](2020)在《基于感性工学的丹麦家具造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设计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从基本的产品功能需求转变为更为深层的情感化需求。而家具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家具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提供支撑的功能,更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感性诉求,而感性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家具造型设计来呈现。本课题根据感性工学的方法和原理,将丹麦家具这一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与实践价值的家具造型设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其造型形态这一造型设计要素与家具感性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总结丹麦现代家具造型设计在感性意象上的各形态要素的设计理论法则,准确把握现代家具造型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感性意象,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创新方法。首先,本课题通过对感性工学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构造学方法与形态分析法等相关造型形态设计研究的方法,提出本课题中的设计研究流程;也为现代家具造型设计流程的提出做铺垫;然后,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数据筛选分析工作,建立了本文中的丹麦现代家具的样本资料库;运用构造学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将丹麦现代家具造型形态设计要素特征主要分为整体形态、部件形态和连接形态三大类;运用形态分析法,将丹麦家具造型分解为:整体形态、靠背背面形态、靠背侧面形态、座面形态、扶手形态、椅腿形态、椅腿侧面形态以及靠背-座面连接形态8个项目,然后对8个项目逐个进行分析,确定影响消费者感性意象的形态设计要素,从而构建8个项目下27个类目的丹麦家具造型形态设计要素表。紧接着本课题中广泛搜集与丹麦家具造型相关的感性意象形容词汇,经过初步筛选、调研筛选与语意差异实验后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感性因子、气质因子与质感因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8组意象形容词。最后,将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进行整理,并实施语意差异实验,将通过问卷调研得到的对各组家具感性意象形容词的综合评价及其得分,运用感性工学的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建立丹麦现代家具造型感性意象中的形态设计要素与各组感性意象形容词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文中对感性工学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的流程,并总结了丹麦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的设计原则与相关设计策略。最终对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证明所构建模型具有一定可靠性。
何智玉[8](2020)在《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文中提出红色题材的舞蹈是红色文化的艺术写照,“红舞”是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个分支。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事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江西特有的艺术文化,映照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文艺舞蹈作品延伸发展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时期江西出现了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片红色田野萌生了激昂卓越的文化艺术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姿态闻名于世,形成了标志性的“苏区文化”。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西“红舞”的分量不仅仅来自当下的政治倡导,更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摇篮的这片富有革命色彩的红色土地,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江西“红舞”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江西“红舞”的发展情况,从江西“红舞”的历史嬗变、阶段特点、思想内容三个方面,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江西“红舞”分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我们要探索有关江西“红舞”艺术的历史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相关地点、艺术思潮、典型作品等等,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西“红舞”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中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变迁中去探寻它的发展动因和历史地位。可以说江西“红舞”就好比一股起于江西赣南地区田野大地的强劲的艺术之风。或者说江西“红舞”云涌凸显于历史天空时,本质却扎根在江西这片红色大地之上,中国革命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的江西“红舞”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对江西“红舞”史变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辩证的对艺术成就给予一定观照。
朱国平[9](2020)在《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文中指出书法对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存在着显着影响,虽然学界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广泛,但书法对绘画单向影响尚未有人做过系统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考据法、图像分析法,图表归纳法、实践感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以文化史为背景,系统梳理传统书画与美学史论来构建书法对传统绘画单向影响的史纲性体系框架,揭示其间的对应关系与隐藏规律,在理论上对于丰富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创作理论有着独特价值;在实践上对于启发当代作者汲取历史经验、探索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造型语言,进行精品创作、寻求文化强国道路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从书法“何以”、“以何”影响绘画及其具体历史表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书法在自身率先发展、作为经艺之本的优势、线质同构的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形成了影响绘画发展的客观前提,张彦远提出“书画同体、画从书出”、“书画用笔同法”、“本乎立意而归乎用笔”等诸多观点,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自觉追求“以书入画”的理论基础。书法影响绘画,从纵向来讲可总分为自发期与自觉期,从横向来讲可分理论审美和实践用笔两方面。从审美思想上看,考察老子朴素的自发美、素以为绚的绘画审美皆晚于书法,“古质今妍”的书法审美流变历程也同样适用于稍晚发展的绘画。总论书画审美无非“雅俗”;雅正之美分出逸、神、妙、能的品鉴次第,对自然、神、逸范畴及品评对象的界定,可知皆为美的极致。自然、神、韵、意、理、性皆是向内挖掘探求的内蕴美,属同一境层。由内而外的开拓则形成对逸、法、情、味等外态追求。而所有这些都隐藏着由书而画的有序导引规律。从书画实践上看,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一、两汉以降,绘画精于学士,绘画由画工画变成了士夫画。文墨双修的学士将书法审美、娴熟的书写用笔技能潜移默化地渗入到绘画之中,属于“心有所能,必形诸于外”的必然结果。二、北宋文人士大夫主动追求突出绘画的书写性、文学性(诗意),文人画得以宏兴,后逐渐占据画坛主导地位。三、明末清初,文人治印勃兴,经由金石碑版考据与学习之陶泳,画家以擅长的篆隶而入绘画,金石气涵养其中,形成金石绘画。最后,通过综合梳理魏晋以来书画发展的时代风貌特征变迁,展示了书法影响绘画的具体历史表现——“书前画后”相差50至300年不等的“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四大审美与风貌对应关系,由此可见,书法对绘画的影响一直处于道夫先路的状态。
刘晓晴[10](2020)在《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肯定对一定时期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一定时期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也肯定会体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本研究试从青岛作为殖民统治地的特殊性出发,分析青岛啤酒核心产品包装中所蕴含的殖民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审美文化等,探究其包装的整体发展。首先,对酒类产品包装以及其中的啤酒包装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酒类包装的分类,为后续内容提供一个大的研究环境。探究了啤酒包装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啤酒包装的因素,从而引出之后政治历史等因素在青岛啤酒包装中的体现。其次,通过青岛啤酒的历史因素,分析德国、日本等殖民文化以及国民政府时期到新中国成立青岛解放后各个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在青岛啤酒包装设计和广告中的体现和影响。然后,通过对现如今青岛啤酒包装设计以及代表性包装设计思想的深入研究,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在包装设计上的对比,分析不同啤酒品牌优秀的包装设计思路,总结出当今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创新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进而总结出青岛啤酒包装之后的发展方向:个性化、民族化、绿色环保、品牌化、增强国际化视野与关注中包装、外包装的设计。最后,通过整个研究分析出青岛啤酒包装设计所存在的意义。对企业:促进青岛啤酒的销量带动企业的发展;提升青岛啤酒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对社会:带动地方及青岛城市的发展;提高大众审美和我国啤酒包装的总体水平;提升消费文化。
二、产品应用渐放光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品应用渐放光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民俗文化的动态交互表现研究 ——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论文基本内容 |
1.4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
1.5 完成论文的条件与方法 |
第2章 动态交互与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概述 |
2.1 什么是动态交互 |
2.2 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特点 |
2.3 动态交互与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融合的意义 |
第3章 动态交互的表现与应用研究 |
3.1 动态交互的传播途径 |
3.2 动态交互的多种表现形式 |
3.3 动态交互的情感语义 |
3.4 动态交互在传统文化领域创作传播中的应用 |
第4章 动态交互在二十四节气民俗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
4.1 动态交互与传统静态形式的对比分析 |
4.2 动态交互调动受众对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探索欲 |
4.3 视听触的动态交互体验分析 |
4.4 二十四节气民俗的动态交互表现研究 |
第5章 动态交互对二十四节气民俗产生的价值与意义 |
5.1 二十四节气民俗的表现形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
5.2 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
5.3 动态交互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第6章 创作与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复合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及情感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选题与实现方案 |
1.1 选题内容、目的和意义 |
1.2 本领域相关专题动态分析 |
1.3 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 |
第二部分 复合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及情感表达 |
2.1 复合材料的概述 |
2.1.1 复合材料的概念、种类、特征 |
2.1.2 复合材料运用方法 |
2.2 装置艺术中的复合材料 |
2.2.1 装置艺术中复合材料的应用 |
2.2.2 装置艺术中复合材料的情感表达 |
2.3 作品《追光》的创作构思与感想 |
2.3.1 创作构思 |
2.3.2 创作感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三)研究基础、方法、对象 |
1.研究基础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对象 |
(四)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 |
1.研究思路 |
2.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视觉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一)视觉文化的基本概述 |
1.视觉文化概念的界定 |
2.视觉文化的特征 |
(二)视觉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
1.视觉文化的育人功能把控与审美教育 |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
(三)研究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二、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一)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本情况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视觉文化对教育者影响情况 |
3.视觉文化对受教育者影响情况 |
4.大学生对视觉文化态度情况 |
(二)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1.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2.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影响力 |
3.促进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
4.直观展示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
(三)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1.复杂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2.影响了大学生良好审美观的树立 |
3.冲击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
4.挑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 |
三、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视觉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影响 |
1.视觉文化传播主体的复杂化 |
2.视觉文化内容的多元化 |
(二)视觉文化自身特性问题 |
1.视觉文化的虚拟性 |
2.视觉文化的劝服手段 |
(三)视觉文化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
1.视觉文化创作方面 |
2.视觉文化传播方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视觉文化的认识不足 |
1.视觉文化教育课程凸显性不强 |
2.视觉文化资源利用的欠缺 |
四、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解决策略 |
(一)视觉文化影响下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
1.内容多元与思想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
2.视觉文化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 |
3.积极防范与主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4.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视觉媒介相结合的原则 |
(二)维护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的措施探寻 |
1.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强美育教育 |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3.培养视觉文化教育教师队伍 |
4.打造中国特色的视觉文化 |
(三)消除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措施探寻 |
1.视觉文化作品坚定正确方向,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
2.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肩负时代命运的召唤 |
3.用好视觉文化载体,加强内容建设 |
4.塑造有魅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视觉文化对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景德镇“567瓷”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来源与研究现状 |
1.1.1 问题来源 |
1.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 |
1.3.2 “567 瓷”概念界定 |
1.3.3 相关用词限定 |
1.4 认识过程及研究方法 |
1.4.1 对“567 瓷”认识的唯物辩证思考过程 |
1.4.2 研究方法论 |
1.4.3 研究方式 |
1.5 研究流程与课题创新点 |
1.5.1 研究流程 |
1.5.2 课题创新点 |
2 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流变与景德镇“567”瓷业的关系 |
2.1 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运行与变迁 |
2.1.1 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 |
2.1.2 计划经济现实制度的运行 |
2.1.3 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变迁 |
2.2 体制形成催发了景德镇“567 瓷”的外销重心 |
2.3 体制变迁滋生了景德镇“567 瓷”的内销转型 |
2.4 小结:“567”瓷业形态的产生与转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
3 景德镇“567 瓷”艺术设计表现形态分析 |
3.1 造型表现分析 |
3.1.1 融汇中西的日用瓷器型设计 |
3.1.2 匠心独具的艺术陈设瓷造型设计 |
3.2 装饰表现分析 |
3.2.1 表现对象以贴近大众为主旨 |
3.2.2 画面设计以简约务实为方向 |
3.2.3 色彩风格以明朗积极为指导 |
3.3 以继承与革新为母题的“567 瓷”表现工艺 |
3.3.1 “新旧辗转”的青花工艺 |
3.3.2 高效化改造下的玲珑工艺 |
3.3.3 恢复与提高下的颜色釉工艺 |
3.3.4 丰富化改良下的窑彩工艺 |
3.3.5 “接续衍生”的软、硬彩工艺 |
3.3.6 技术革新下的新彩工艺 |
3.3.7 本土化工转向下的贵金属装饰工艺 |
3.3.8 时代创新下的综合装饰工艺 |
3.3.9 “多式汇通”的雕塑工艺 |
3.4 小结:“567 瓷”成为陶瓷艺术设计的传统与现代之分水岭 |
4 计划经济体制对“567 瓷”设计构成的影响分析 |
4.1 历史发展是“567 瓷”设计风格的时代召唤 |
4.1.1 恢复与继承的五十年代 |
4.1.2 调整与革新的六十年代 |
4.1.3 重建与发展的七十年代 |
4.2 政治需要是“567 瓷”设计理念的核心诉求 |
4.2.1 “建国瓷”工程 |
4.2.2 “展览瓷”举办 |
4.2.3 “国礼瓷”任务 |
4.2.4 “献礼瓷”计划 |
4.2.5 “7501 瓷”生产 |
4.2.6 纪念堂用瓷 |
4.3 产业迭代是“567 瓷”设计发展的技术支撑 |
4.3.1 产业向集中化发展 |
4.3.2 技术向科学化发展 |
4.3.3 生产向机械化发展 |
4.3.4 烧窑向工业化发展 |
4.3.5 配套向系统化发展 |
4.4 人才培养是“567 瓷”设计创新的关键保障 |
4.4.1 对老艺人的保护 |
4.4.2 对瓷工待遇的提高 |
4.4.3 对瓷工技术教育的培训 |
4.4.4 对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视 |
4.5 小结:计划经济体制是“567 瓷”内外部特殊性的重要成因 |
5 研究结论及所引发的思考 |
5.1 研究总结 |
5.2 “567 瓷”的历史价值体现 |
5.2.1 景德镇瓷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 |
5.2.2 对陶瓷工艺与人才的挽救与传承 |
5.2.3 引发新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之自觉 |
5.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5.3.1 “567 瓷”美术中的“现实主义”思潮问题 |
5.3.2 只存于陶瓷艺术审美与创作的时代局限性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口述采访记录(部分) |
附录 B: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6)论旅游演艺舞蹈的艺术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一)旅游演艺自身的发展背景 |
(二)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专着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四、新闻报道类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法 |
二、可行性分析 |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旅游演艺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艺术性是旅游演艺舞蹈的生命线 |
第一节 20 世纪80 年代“旅游城市热”中的旅游演艺舞蹈 |
一、中国旅游业:扬帆起航 |
二、新形势促生旅游演艺舞蹈的新发展——旅游城市观演模式 |
三、首发经典《仿唐乐舞》中舞蹈的“文化溯源”艺术性 |
第二节 20 世纪90 年代“主题公园与景区热”中的旅游演艺舞蹈 |
一、生逢其时的旅游热 |
二、异军突起的深圳旅游演艺——主题公园观演模式 |
三、后来居上者《闽南传奇》中舞蹈的“综合演绎”艺术性 |
第三节 本世纪初“山水实景热”中的旅游演艺舞蹈 |
一、新世纪的新曙光 |
二、 “印象”系列中的舞蹈——山水实景的观演模式 |
三、后起之秀《印象·大红袍》中舞蹈的“人与景合”艺术性 |
第四节 近十年来“浸入式”项目中的旅游演艺舞蹈 |
一、新时期打造新风尚 |
二、走到哪里看到哪——“行浸式”的观演模式 |
三、开篇之作《又见平遥》中舞蹈的“全视角表演”艺术性 |
第二章 旅游演艺舞蹈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各种表现形态熔于一炉 |
一、独领风骚的独舞 |
二、永恒爱情的双人舞 |
三、不可或缺的群舞烘托 |
第二节 对于风格形态的解析 |
一、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 |
二、典雅讲究的中国古典舞风格 |
三、不拘一格的中国当代舞风 |
第三节 对于表演形态的透视 |
一、原汁原味的原生形态 |
二、创意无限的创作形态 |
第三章 旅游演艺舞蹈之艺术性的要义 |
第一节 显而易见的艺术性 |
一、多种风格通用的混搭性 |
二、画龙点睛升腾的技巧性 |
三、人海战术起舞的场面性 |
第二节 深刻感受的艺术性 |
一、情不自禁潸然泪下的情感性 |
二、强烈符号冲击的文化性 |
三、突出观众共舞的互动性 |
第三节 新时代下的艺术性 |
一、科技融合共舞的先进性 |
二、服化道添亮点的新颖性 |
第四章 旅游演艺舞蹈的艺术性的建构 |
第一节 独特艺术性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
一、独特艺术性是根本所在 |
二、不只是“真、善、美”而已 |
三、找到专属自己的“不一样” |
第二节 扎根文化、突出个性必不可少 |
一、深挖文化,至关重要 |
二、多样性,成就个性化 |
第三节 大胆创新,持久艺术生命力的动力所在 |
一、创新不止,更新最新 |
二、跨界融合,相得益彰 |
三、本体创新,功夫在舞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基于感性工学的丹麦家具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
1.6 课题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造型设计研究现状 |
2.1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造型设计研究方法概述 |
2.1.1 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研究方法 |
2.1.2 家具造型设计相关研究方法概述 |
2.2 丹麦家具的发展与现状 |
2.2.1 研究的界定 |
2.2.2 丹麦家具的发展历史 |
2.2.3 着名丹麦家具设计师与其代表作品 |
2.2.4 丹麦现代家具设计公司 |
2.2.5 丹麦家具的类型 |
2.3 家具造型设计的研究概述 |
2.3.1 产品造型设计相关研究概述 |
2.3.2 家具造型设计相关研究概述 |
2.3.3 丹麦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形态元素研究 |
第三章 丹麦家具造型研究实验的调研分析 |
3.1 基于感性工学的丹麦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研究流程构建 |
3.2 课题研究目标定位 |
3.3 丹麦家具造型形态要素研究及编码 |
3.3.1 样本收集与整理 |
3.3.2 样本分类及代表样本确立 |
3.3.3 丹麦家具造型形态要素研究 |
3.3.4 建立丹麦现代家具造型形态要素表 |
3.4 丹麦家具造型形态感性意象语意研究 |
3.4.1 感性意象语意词汇的收集与初步筛选 |
3.4.2 确定代表性意象语意词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丹麦现代家具造型设计形态要素与意象关系研究 |
4.1 研究目的及框架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流程与框架 |
4.2 代表性意象词汇的确定 |
4.3 代表性样本与验证样本的确定 |
4.4 代表性样本的意象语意评价实验 |
4.5 丹麦现代家具造型感性意象与形态要素的关系 |
4.5.1 数量化Ⅰ类理论中的变量 |
4.5.2 丹麦现代家具样本形态设计要素编码表的确立 |
4.5.3 数量化Ⅰ类分析 |
4.6 结果分析 |
4.6.1 项目分析 |
4.6.2 类目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基于感性工学的丹麦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策略与验证 |
5.1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造型设计流程 |
5.2 基于感性工学的丹麦现代家具造型设计原则 |
5.2.1 以产品为导向的设计原则 |
5.2.2 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设计原则 |
5.2.3 以资源为导向的设计原则 |
5.2.4 以生产制造为导向的设计原则 |
5.3 基于感性工学的丹麦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策略 |
5.3.1 丹麦现代家具造型的形态设计策略 |
5.3.2 丹麦现代家具造型的感性意象设计策略 |
5.4 实验结果的验证 |
5.4.1 丹麦现代家具造型形态要素与意象语意的回归方程 |
5.4.2 关系验证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成果 |
6.2 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来源 |
附录二 :386件丹麦现代家具样本 |
附录三 :78件丹麦现代家具样本图库 |
附录四 :语意差异实验相关调研问卷归纳 |
附录五 :78件丹麦家具样本分类结果展示 |
附录六 :因子分析结果 |
附录七 :100组意象形容词汇 |
附录八 :32件实验样本与5件验证样本 |
附录九 :32件实验样本的造型形态设计要素量化编码表 |
附录十 :各意象形容词分析结果 |
附录十 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项目 |
(8)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江西“红舞”是江西红色文艺、江西红色文化家族的的重要成员 |
1.1.2 在江西舞蹈史研究中,江西“红舞”史体系性研究较为薄弱 |
1.2 选题意义 |
1.2.1 推进江西“红舞”史研究,并弥补江西“红舞”史研究的不足 |
1.2.2 拓宽“红舞”史研究的学术新视角 |
1.2.3 为“红舞”创作提供新方向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1949--1966年)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2.1.1 满目疮痍的江西舞蹈事业 |
2.1.2 敲开江西文艺大门的一五六师宣传队 |
2.1.3 一九四九年江西的三支文艺力量 |
2.1.4 八一革命大学的成立是江西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文艺的时代特征 |
2.2.1 艺术科目发展不平衡,舞蹈事业发展滞后 |
2.2.2 江西“红舞”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
2.3 逐步专业化的江西“红舞” |
2.3.1 舞蹈教育专业化起步 |
2.3.2 专业演出团体的建立 |
2.4 江西“红舞”的基本特征 |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舞蹈的延伸 |
2.4.2 舞蹈演员及舞蹈作品专业度不够 |
2.4.3 作品题材的阶段性固化 |
2.5 早期阻碍与推动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
2.5.1 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筹建较晚体现着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滞后性 |
2.5.2 土地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题材阶段性固化 |
2.5.3 江西省文艺学校和江西省歌舞团的创立 |
2.5.4 “大跃进”下的江西“红舞”的辩证思考 |
2.6 早期经典作品分析 |
2.6.1 歌剧《血泪仇》 |
2.6.2 采茶戏《志愿军的未婚妻》 |
2.6.3 舞剧《红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江西“红舞”(1966-1976年) |
3.1 文革时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3.1.1 专业演出团队的解散与建立 |
3.1.2 专业舞蹈教育的打击 |
3.2 文革时期江西“红舞”风云 |
3.2.1 江西“红舞”创作表演能力下降 |
3.2.2 江西“红舞”创作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 |
3.3 革命样板戏的空前普及遏制了江西“红舞”多元化发展 |
3.3.1 《红色娘子军》的命运 |
3.3.2 《白毛女》的十年遭遇 |
3.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3.4.1 “红舞”受众阶级性断层 |
3.4.2 风格题材单一化 |
3.4.3 “阶级斗争”统领“红舞”创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的江西“红舞”(1977-1999年) |
4.1 新时期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4.1.1 走向繁荣的江西“红舞” |
4.1.2 现代舞思潮下江西“红舞”创作手法的创新 |
4.1.3 江西“红舞”创作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
4.2 江西“红舞”的解冻与复苏(1976-1977年) |
4.2.1 江西“红舞”经典复兴 |
4.2.2 创作意识的苏醒和创作能力的恢复 |
4.3 江西“红舞”的发展与繁荣(1978-2000年) |
4.3.1 江西“红舞”在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
4.3.2 各大比赛的参与及筹建推动了江西“红舞”大力发展 |
4.3.3 江西“红舞”市场化的萌芽 |
4.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4.4.1 江西“红舞”专业性显着提高 |
4.4.2 江西“红舞”创作审美的提高 |
4.5 “红舞”作品分析 |
4.5.1 《圈圈、框框、橡皮筋》 |
4.5.2 《弓弦声声》 |
4.5.3 《路》 |
4.5.4 《长长的红背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世纪的江西“红舞”(2000-2012年) |
5.1 新世纪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5.1.1 时代变革中江西“红舞”的蓬勃发展 |
5.1.2 江西“红舞”的多层次、多元化、全面性发展 |
5.2 江西“红舞”的全面发展 |
5.2.1 江西“红舞”的全速发展 |
5.2.2 江西“红舞”教育的全面发展 |
5.2.3 江西“红舞”大力开展基层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 |
5.3 经典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5.3.1 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
5.3.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 |
5.3.3 大型情景歌舞诗画《安源颂》 |
5.3.4 大型歌舞诗剧《安源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江西“红舞”(2013-2019年) |
6.1 新时代江西“红舞”发展概况 |
6.1.1 江西“红舞”变革前行 |
6.1.2 江西“红舞”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逐渐繁荣 |
6.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6.2.1 人民艺术审美增长与江西“红舞”创新之间不平衡发展 |
6.2.2 江西“红舞”唤醒具有人们内心荒漠的职能 |
6.3 江西“红舞”的冲击与发展 |
6.3.1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遭受重创 |
6.3.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发展主体的转移 |
6.3.3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刺激着江西“红舞”的发展 |
6.4 新时代重要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6.4.1 舞剧《红草鞋》 |
6.4.2 歌剧《回家》 |
6.4.3 采茶戏《杜鹃花开的地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江西舞蹈活动大事记(1949-2019年) |
江西“红舞”作品年表(1949-2019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书法影响绘画发展的前提基础 |
第一节 文明之端,书道崇尚 |
第二节 王政之需,书法勃兴 |
第三节 书法绘画同构同游于艺 |
第四节 书法影响绘画的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书法审美思想对绘画的导引 |
第一节 素以为绚的自发审美 |
第二节 古质今妍的审美流变 |
第三节 从“雅俗”到“逸神妙能”的审美延续 |
第四节 自然神逸为雅之极致 |
第五节 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之“尚意” |
第六节 书画内意外露追求尚态之先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 |
第一节 学士介入、古今嬗变 |
第二节 士夫画凸显书写性、文学性分流出文人画 |
第三节 金石之气涵养,金石书画崛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法影响下的历代绘画风貌 |
第一节 书法绘画风貌的四大对应 |
第二节 以书入画自发下的晋唐尚韵画风 |
第三节 尚法书风下的唐宋绘画格法 |
第四节 以书入画自觉下的宋元尚意画风 |
第五节 个性解放书风下的明清尚态画风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报纸)论文 |
外文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研究成果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啤酒包装设计概述 |
1.1 酒类产品包装设计概述 |
1.1.1 酒包装设计的定义 |
1.1.2 酒包装设计的分类 |
1.1.3 酒类产品包装设计起源与发展 |
1.2 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
1.2.1 啤酒玻璃瓶的出现 |
1.2.2 啤酒罐装包装的诞生 |
1.2.3 啤酒商标、酒标、瓶盖的发展 |
1.2.4 啤酒纸箱包装的发展 |
1.3 啤酒产品包装设计现状 |
1.4 影响啤酒产品包装设计的因素 |
1.4.1 地域文化因素 |
1.4.2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
1.4.3 企业的品牌文化和理念 |
1.4.4 政治历史文化因素 |
第二章 青岛啤酒的发展历史 |
2.1 德国占领时期(1903-1926) |
2.2 日本殖民时期(1926-1945) |
2.3 国民政府经营时期(1945-1949) |
2.4 新中国成立、青岛解放后(1949-1993) |
2.5 21世纪青岛啤酒的发展(1993至今) |
第三章 20世纪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1903-1993) |
3.1. 德国殖民文化下的青岛啤酒包装设计风格(1903-1916) |
3.1.1. 德国殖民文化与内涵 |
3.1.2 德国文化影响下的青岛啤酒标志、酒标的设计思想 |
3.1.3 德占时期的啤酒酒瓶设计 |
3.1.4 德占时期的啤酒外包装设计形式 |
3.2 日本殖民文化对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影响(1916-1945) |
3.2.1 日本殖民文化 |
3.2.2 日本文化视觉符号在青岛啤酒酒标设计中的体现 |
3.2.3 日占时期的啤酒酒瓶造型特点 |
3.2.4 日本经营时期的青岛啤酒月份牌式广告设计风格 |
3.3 民国时期的青岛啤酒包装设计风格(1945-1949) |
3.3.1 民国包装设计文化环境 |
3.3.2 青岛啤酒的包装设计思想 |
3.3.3 青岛啤酒的广告设计艺术风格 |
3.4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啤酒的包装设计特征(1949-1993) |
3.4.1 包装设计思想与政治历史环境 |
3.4.2 青岛啤酒商标的设计理念 |
3.4.3 青岛啤酒大绿酒标贴的设计思想 |
3.4.4 啤酒酒瓶的颜色与造型特点 |
3.4.5 “文革”时期酒标设计的政治色彩 |
3.4.6 青岛啤酒易拉罐包装的出现 |
3.4.7 啤酒纸箱外包装设计 |
3.4.8 青岛啤酒的广告设计风格 |
第四章 21世纪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
4.1 青岛啤酒包装的创新设计与发展进程 |
4.1.1 标志、酒标、玻璃瓶造型的新设计 |
4.1.2 多种规格的易拉罐包装的出现 |
4.1.3 铝瓶造型的诞生 |
4.1.4 青啤衍生产品包装的发展 |
4.1.5 中包装、外包装的更新 |
4.1.6 青岛啤酒的绿色包装文化的衍生 |
4.2 文化内涵、图案、色彩、文字的创新在青岛啤酒包装中的体现 |
4.2.1 “鸿运当头”系列包装 |
4.2.2 “三星高照”铝罐包装 |
4.2.3 ”深夜食堂”IP联名限量版包装 |
4.2.4 “12星座”系列铝瓶包装 |
4.2.5 “夜猫子”系列铝瓶包装 |
4.2.6 “风光系列”包装 |
4.2.7 “世界杯”限定款包装 |
4.3 与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包装设计的比较分析 |
4.3.1 与国内知名啤酒品牌包装的比较分析 |
4.3.2 与国外知名啤酒品牌包装的比较分析 |
4.4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
4.4.1 包装设计个性化 |
4.4.2 包装设计民族化 |
4.4.3 凸显地域特色 |
4.4.4 品牌化发展 |
4.4.5 绿色环保设计 |
4.4.6 增强国际化视野 |
4.4.7 注重中包装、外包装的创新设计 |
第五章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现实意义 |
5.1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
5.1.1 促进青岛啤酒的销量、带动企业的发展 |
5.1.2 提升青岛啤酒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 |
5.2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社会意义 |
5.2.1 促进青岛城市的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
5.2.2 提高大众审美和我国啤酒包装设计水平 |
5.2.3 提升消费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产品应用渐放光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民俗文化的动态交互表现研究 ——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创作为例[D]. 孙艺桐.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3]复合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及情感表达[D]. 张二喜. 山西大学, 2021(12)
- [4]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以贵州为中心的考察[D]. 卜婷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5]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景德镇“567瓷”艺术设计研究[D]. 陈宇暄.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2)
- [6]论旅游演艺舞蹈的艺术性[D]. 侯军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7]基于感性工学的丹麦家具造型设计研究[D]. 魏璐璐. 江南大学, 2020(01)
- [8]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D]. 何智玉. 南昌大学, 2020(01)
- [9]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D]. 朱国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D]. 刘晓晴.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