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用无铅汽油三成不合格(论文文献综述)
陈辉荣[1](2016)在《汽油烃组分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汽油一直是消耗量很大的能源,在使用中无组织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将汽油烃组分烯烃、芳烃纳入控制指标,并通过不断降低烯烃、芳烃含量的限值来提高汽油的质量。为适应汽油质量的升级,炼油厂对汽油调和馏分组分的结构越来越关注,因此汽油烃组分分析成了实验室的重点分析项目。如何快速准确分析汽油烃组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炼厂实验室汽油烃组分分析中的三种典型检测方法,即荧光指示剂吸附法、色谱单体烃法和多维气相色谱M3法进行了优化和比较研究。本文规范了荧光指示剂吸附法的操作。在压缩空气的压力控制在40 kPa,样品的分析时间为60 min时,色带长度在500 mm以上,芳烃、烯烃的界面清晰,样品6次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7%,相对误差最大1.4%,最小0.1%。色谱单体烃法中,建立了保留指数法进行定性分析,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主参考峰分三种不同的分析模式确认和在色谱图上的标示,考察了保留时间的稳定性和分析数据的精密度,考察烃组分甲苯的保留时间重复性能控制在0.3分钟内,重复两次测定直馏汽油分析数据的极差最大0.1%,数据的稳定性较好。多维气相色谱M3法中,设定了烯烃吸附阱一段吸附温度为100℃,阀A的切割时间为3.0min,规定了载气系统依次安装硅胶、分子筛、活性炭等干燥管净化载气。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标准样品对四种分析模式的数据准确性进行了考察,分析数据中最大差值0.49%,小于相应的重复性要求0.86%,分析数据的吻合性较好;选择催化汽油、成品汽油两种性质不同的油品分别分析5次进行分析数据精密度考察,分析数据中最大差值0.57%,小于相应的精密度要求1.61%。本文的研究为汽油烃组分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分析操作的正确和规范、分析数据的准确检测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对三种汽油烃组分分析数据的对比、分析特点的归纳,为炼厂实验室烃组分分析的新建、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冯贵霞[2](2016)在《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逻辑 ——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大范围持续的重度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危及公众健康安全,国内外反应强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加强环保工作,出台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防治政策经历各种改革、调整与完善。虽然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污染形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从总体来看,空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空气质量与公众期盼有较大差距,仍未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治理成效并不显着。当前情况不禁让人反思: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自1973年正式启动至今,己积累了四十多年的防治经验,同时,随着大气污染形势的加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强化推进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什么治理效果却差强人意?这是否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当前中国的污染防治政策难以满足大气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那么,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更好地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因此,总结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经验,寻找影响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探索污染防治政策运行的规律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为辨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而探寻政策变迁背后的过程逻辑,本研究基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结合政策网络理论分析框架,剖析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过程。本研究首先立足于政策发展的历史事实,在界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内涵、明确政策变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演进历程,总结政策变化所呈现的表面特征,发现:经历了以工业点源污染为主的行政控制(1956-1978年)、开启法制途径下的管控(1979-1991年)、引入市场机制的管控(1992-2002年)、尝试突破属地模式的综合治理(2003-2010年)、走向法治化的合作治理(2010年至今)等五个阶段,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在整体上呈现“阶梯式渐进”的轨迹,具体表现为,政策主体多元化、政策工具规范化、社会行动网络化等特征,为下一步寻找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提供历史线索和现实基础。仅靠历史沿革的分析无法得出政策变迁的规律,因此需要找到适于解释政策变迁过程的理论视角。从已有研究看,政策变迁的研究无疑是多视角、多途径的。然而,在当代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各种复杂的跨部门的公共政策议程大量涌现,政策过程中组织与参与者数目增多、行动主体多元化,政策部门间的相似性减少,利益团体和政策执行机构间的长期联系逐渐演化为多元组织之间更为复杂的网络关系,公共问题变得更加难以处理。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使政策过程参与者增多,中国的政策过程同样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趋势。传统的政策阶段论及其单一的线性模型越来越无法清晰完整地描述和解释复杂多变的政策过程。已有研究表明,政策网络理论以行动者关系与结构为切入点去审视和诠释政策过程,尝试突破政策阶段论的范式,对多元主体参与政策过程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描述功能和独特的理论分析优势。政策网络目前已成为政治学和政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分析路径,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运用。此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过程既充满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决策事件,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综合以上考虑,本研究认为,政策网络是研究政策变迁过程的最佳的理论视角。本研究结合中国情境,对缘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网络理论要素进行了适度改造,将政策网络的结构观和行为观相结合,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指导下,得出政策变迁的“结构—行为”观,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构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用以分析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内行动者的互动关系。借鉴政策网络分析框架发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与政策网络结构、网络主体行为的变化相关,其中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网络权力结构、政企策略行为、以公众参与网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资本。这些因素的变化引起了政策网络结构的变化和网络主体间不同程度的互动,从而影响着政策运行的轨迹。从政策网络权力结构看,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始终存在政策网络权力中心,并在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中居于主导地位。纵横交错的政府行政关系形成了矩阵式权力网络结构,环保行政职权面临“碎片化”的问题。国家环保部的决策地位及其话语权的权威性增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权力分配格局,促使政策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及行为方式发生转变,从而推动政策变迁的过程。从政企策略行为看,地方政府与企业是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执行的责任主体,其政策响应行为直接关系污染防治的政策效果,其互动关系的变化是影响政策过程运行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与企业都会从所处的环境出发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策略行为。利益需要产生行为偏差,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及其实施工具也因此不断的调整和改变。环境规制的转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从社会资本因素看,作为政策网络的资源集合体,社会资本是公共政策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政策网络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互动行为的变化使社会资本存量发生改变,社会资源在政策网络内的重新分配改变了政策网络的结构。在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中,专家、媒体、公众因对社会资本的运用而改变了自身在政策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具体体现为他们在环保维权行动中的角色转型。专家、媒体、公众之间的互动以及政府的回应表明,网络行动主体以建构社会资本从而塑造公共议题为主要方式推进政策变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实际上是政策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结构不平衡所引发。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进历程实际上是中国环境治理结构转型的过程,同时也是政策网络因素作用于政策过程的体现。第二,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主要存在三重逻辑趋向。从“政府-市场”到合作治理的演变过程,是政策网络主体多元化的体现;从行政控制、“法制”到“法治”的演变过程,不仅是政策工具规范化的体现,而且是政策网络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从“权威-服从/对抗”走向共同监管的演变过程,是社会行动主体之间互动方式转型的表现,社会行动的网络化改变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运行的社会环境。第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政策网络有助于制定更好的环保政策。政策网络权力结构的变化促进政策变迁,政策变迁是权力结构间断均衡的反映;政策变迁是政策网络行动者互动行为规则的调整;社会资本存量影响政策变迁的价值取向。此外,在政策变迁的研究中,政策网络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更好地描述和解释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复杂的政策变迁过程,追踪政策变迁的根源性影响因素。它的局限性是,在实际分析中无法完全脱离政策过程阶段论的束缚;在政策变迁纵向层面的问题研究中,政策网络理论的解释力不足,很难对政策行动者进行历史追踪式的对比分析。大气污染防治亟需加强顶层制度设计,而政策设计是进行制度设计的重要路径。因此,通过辨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寻找这一政策变迁背后的过程逻辑,就成为下一步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进的历史事实,总结其阶段性特征,通过借鉴政策网络的理论内涵、研究途径及方法,分析影响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进而尝试得出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趋向,以期为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和治理模式的研究提供基础的理论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反思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定,而且有助于总结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经验教训和积累中国政策变迁的理论知识,推进政策变迁理论研究的本土化过程。
薄胜杰[3](2008)在《大庆炼化公司汽油辛烷值优化调合与生产》文中研究说明在大庆炼化公司的生产活动中,成品油的调合与调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论文针对目前大多数炼油厂在成品油的调合与调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着如何科学、方便地辅助调合调度人员高效率、可靠地完成其调合与调度工作,研究了成品油调合调度模型和算法,开发了成品油调合调度系统软件。这些研究对大庆炼化公司成品油的科学调合与调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对于油品调合问题的研究情况及大庆炼化公司的生产现状,分类比较了现有的调合方法,针对现有汽油调合配比优化模型不够准确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汽油调合配比模型,提出了汽油调合组分油之间、汽油牌号之间以及汽油牌号和组分油之间同时进行优化三种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汽油辛烷值调合相互作用法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合理性论证和离散度、拟合度的分析,以及现场工业应用,均证明具有可靠性。本论文还对大庆炼化公司2005年9个月的汽油采用辛烷值调合相互作用法模型进行计算并与实际调合量之间进行比较,很好的证明了该模型可以使汽油调合的质量明显增加,效益明显提高,在炼油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迟天运[4](2007)在《汽油调和非线性模型求解及在线调和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油调和是成品油生产的重要环节,包含多种组分油的使用和多种产品的生产,涉及多个储油罐,不同的订单需求,严格的质量测试,以及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汽油调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整体优化与仿真无疑是非常复杂且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完善的油品调和配比数学模型,进而建立油品调和规划模型成为炼油工业调度问题的首要任务,而如何获得满意的调和配比也就成为油品调和的重点及难点。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对于油品调和问题的研究情况及炼油厂的生产现状,分类比较了现有的调和方法,针对现有汽油调和配比优化模型不够准确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汽油调和配比模型;并将遗传算法与累计罚函数法相结合,对部分约束做了优化处理和改进,比较了多种选择、交叉、变异算子后选用了合适的算子,然后应用到模型的求解中获得了满意的调和配比。通过将本文方法的仿真结果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提高炼油厂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又结合在大连石化公司的实际调研情况对罐底油参与调和生产进行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良好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采用近红外分析仪作为油品质量指标检测器的在线管道油品调和方案,介绍了在线分析值的获取方式及作用,应用此方案可以实现调和配比模型的在线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调和效果,此在线调和方案为采用本文求解算法实现油品在线调和提供了整体解决办法。
张树梅[5](2007)在《射流混合技术在汽油调合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分析了世界各国清洁汽油的发展与现状以及中石油大港石化公司汽油的调合现状,通过对微观混合机理的研究,在对比几种油品混合方式的前提下,对错流射流的结构及错流射流混合过程的基本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对THQ型油品混合器搅拌参数、喷射初速度及油泵出口压力进行了估算,在成品汽油调合罐上安装了THQ型错流射流混合器。通过对改造前、后汽油调合工艺及生产应用对比,表明射流混合器在汽油调合罐上应用后,实现了较短时间油品的均匀调合;同时油品的混合均匀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原状态汽油中的Mn含量波动较大,在0.0010.007g/L之间,在增加了射流混合器之后Mn含量波动在0.0010.003g/L之间。最后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CFD计算分析软件FLUENT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证实了这个过程的有效性。该射流混合器在大港石化公司的应用表明,射流混合能够有效促进油品的均匀调合,值得在其它油品调合罐推广应用。
曲晴[6](2007)在《严控尾气排放 有效促进减排》文中指出汽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整个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机动车产量和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各种机动车辆、飞机、轮船等均排放有害废物到大气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大气污染。作为一种强势的大气污染源,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治理工作也成为促进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提出"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规定要求,作为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的一项重要抓手。
王建章[7](2006)在《实施检查与维护制度控制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排放对城市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对机动车排放控制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重点是新车,主要是通过不断严化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先进的机动车制造技术等措施来实现,而对在用车的污染控制力度不够,现行的在用车污染控制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着法律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检测质量没有保证、数据缺少代表性等问题。国外经验表明,实施在用车检查与维护(I/M)制度是控制在用车排放最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途径。 本论文首先介绍国内外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调研并分析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介绍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危害及其生产机理,再通过对几种控制在用车污染物排放措施的比较,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提出在我国实施I/M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实施I/M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结合西安市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应西安市实际情况的I/M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的实施细节。
樊世迎[8](2006)在《汽油缘何两成不合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油站的油品质量问题,涉及油品的调配、采购、运输、验收、 卸油、储存、加油等诸多环节,须依靠各部门人员的共同负责。
黄福川[9](2005)在《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油的研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描述了内燃机油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介绍车辆内燃机油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而提高,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设计水平、制造工艺有了质的飞跃。内燃机设计趋向于高热效率、高比功率的动力性能方向发展,并不断满足车辆向大功率、重载、高速的发展需求。制造商对内燃机不断改进以符合环保要求,同时节约燃料和延长使用寿命,为了满足汽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对车用润滑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润滑油加工工艺流程最长,润滑油生产过程视其原料、终端产品的不同及生产工艺本身的特点而有很大的差别,同时润滑油具有不同精制深度、粘度级别的基础油与多种添加剂调合的特点。现代润滑油的研发必须具备基础油、添加剂测试评定手段三个基本点。它们的技术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润滑油工业的水平。润滑油的质量水平主要取决于基础油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添加剂的质量及其配方的科学性、评定手段的全面及其权威性。加深对润滑油中使用添加剂的发展过程和对新添加剂的认识,其中添加剂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直接或间接地根据新法规的变化。为更有效的利用现有能源和开拓新的能源领域,车辆的燃料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汽车使用的发动机也向多结构发展,并出现了装车的多转子发动机、陶瓷发动机以及采用相应的电喷、废气涡轮增压的技术手段的发动机,特别是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相应的排放法规标准的提高都对内燃机油提出更高的要求。研制油适应全天候,无须按季、按地域换油。 为满足上述的需求和大型车队、工程施工机械的需求,提出了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油研制。它主要从基础油和添加剂两个方面着手。在基础油方面主要使用加氢处理的基础油。论文中描述了加氢处理的基础理论包括工艺特点、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技术比较和实际的应用过程的工艺。当然还有为研制油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某厂工艺,也描述了植物油的应用和处理工艺,确保植物油适合内燃机使用,并能通过相关的降解试验,并通过相应对比试验选择合理配比。另一方面介绍内燃机油使用的功能添加剂从基础理论和实际产品的相关性能,以及复合配比,提高协同和效应,提出研制油的技术难点在于减少灰分和高碱值的主要矛盾以及它与基础油的配合协同效应问题,以及提高研制油的降解率。通过对研制油相应使用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抗氧抗腐剂和功能添加剂的描述和分析,从中掌握相关的特性,并研发出相应的添加剂复合配方,根据复合基础油来组织生产。因此,研制油具有适应于多燃料、多结构发动机,全天候通用的特点,是环保节能的绿色内燃机润滑油。 描述介绍了研制油如何组织测示和实车试用情况、如何分析试车的油样,同时介绍了研制油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和关键调合设备。在实车试验中,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而进行,它是评定车用润滑油性能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油品的使用性能。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油品的衰变情况做基本理化指标分析。其次主要针对发动机各润滑部位的磨损情况和沉积物综合评定,从做金属含量、石油醚不溶物的分析来判断研制油的变质过程以及添加剂配方的合理性。 研制油是广西省科技厅、南宁市科技局、南宁市经贸委三方于2002年先后立项进行的科研项目。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高新科技产品的认证,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万晓东[10](2004)在《劣质汽油让爱车“折寿”》文中认为汽油是爱车的“粮食”,像人一样,爱车吃到不合格的“粮食”,也会屡屡犯病,所以车用汽油质量状况引人关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对车用无铅汽油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发现,近三成车用汽油产品不合格,其中,部分车用汽油抗爆性指标严重不合格?
二、车用无铅汽油三成不合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用无铅汽油三成不合格(论文提纲范文)
(1)汽油烃组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油烃组分介绍 |
1.3 汽油烃组分对调和的影响 |
1.3.1 汽油调和组成 |
1.3.2 炼厂汽油调和方案 |
1.4 国内外汽油烃组分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研究的内容 |
1.5.3 研究的目标 |
第2章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分析汽油中烃组分 |
2.1 实验部分 |
2.1.1 方法原理 |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1.3 实际操作中关键点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实际操作中影响因素的讨论 |
2.2.2 分析数据准确性考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毛细管单体烃法分析汽油中烃组分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仪器 |
3.1.3 操作参数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定性和定量的建立 |
3.2.2 保留时间稳定性考察 |
3.2.3 分析数据精密度考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维气相色谱M3法分析汽油烃组分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2 实验的原理 |
4.1.3 样品的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实际操作中影响因素的讨论 |
4.2.2 分析数据准确性考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油烃组分分析比较 |
5.1 三种汽油烃组分分析适用的油品 |
5.2 汽油烃组分三种方法分析数据比较 |
5.3 汽油烃组分分析报告比较 |
5.4 烃组分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逻辑 ——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相关研究 |
(二) 政策变迁的研究途径 |
(三) 政策网络理论研究现状 |
(四)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论文结构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轨迹 |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内涵、特征与本质 |
一、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内涵的界定 |
二、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的网状结构 |
三、本质:政府主导的规制型环境公共政策 |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演进 |
一、工业点源污染的行政控制(1956-1978年) |
二、开启法制途径下的管控(1979-1991年) |
三、引入市场机制的管控(1992-2002年) |
四、尝试突破属地模式的综合治理(2003-2010年) |
五、走向法治化的合作治理(2010年至今) |
第三节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特征:阶梯式渐进 |
一、政策主体多元化 |
二、政策工具规范化 |
三、社会行动网络化 |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网络分析路径 |
第一节 政策网络界定及其理论内核 |
一、政策网络概念界定 |
二、政策网络理论的核心要素 |
三、政策网络理论的中国适用性考量 |
第二节 政策网络变化引发政策变迁的机理 |
一、政策网络与政策结果的关系:结构观与行为观 |
二、基于中国政策现实的改造:政策变迁的“结构—行为”观 |
(一) 结构与行为的互动关系 |
(二) 政策变迁的“结构—行为”观 |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 |
一、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中的政策网络 |
(一)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的构成 |
(二)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主体及其互动 |
(三) 政策网络内的核心关系与政策变迁 |
二、网络视角下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 权力结构因素 |
(二) 策略行为因素 |
(三) 社会资本因素 |
第三章 政策变迁的权力因素:政策网络权力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政策网络对政策变迁的影响:权力结构分析 |
一、政策变迁中的权力结构 |
二、政策网络权力结构变化与政策变迁 |
三、政策主体权力关系与政策网络制度环境 |
第二节 政策网络权力中心:矩阵式的政府间权力关系 |
一、横向结构:党、立法、行政部门的权力关系 |
二、纵向结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 |
第三节 环保升级与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 |
一、环保行政机构改革与职权变化 |
二、环保升级与政策实践 |
(一)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中的权力整合 |
(二) 机动车燃油与排放标准政策演进中的权力博弈 |
(三) 环保约谈制引发新型权力关系 |
第四章 政策变迁的策略行为因素:政企互动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角色 |
一、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环保角色 |
(一) 社会分工与职责法定 |
(二) 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弈主体 |
二、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政策网络角色 |
(一) 政策网络类型的变化与行动者角色的转换 |
(二) 府际网络关系中的地方政府角色 |
(三) 生产者网络关系中的企业角色 |
第二节 环境规制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与企业行为 |
一、环保考核的制度转型与地方政府行为 |
二、污染规制的转型与企业行为 |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策略互动: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演变 |
一、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零和、共谋与合作 |
(二)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共谋关系 |
(三)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
二、地方政府与企业互动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
三、互动规则的变更:从“利益共同体”到“责任共同体” |
第五章 政策变迁的社会资本因素:专家、媒体与公众的角色转型 |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中的社会资本 |
一、政策网络与社会资本 |
(一) 社会资本:公共政策运行的基础 |
(二) 政策网络中社会资本的建构 |
二、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的社会资本及其结构特征 |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中专家、媒体与公众的角色转型 |
一、专家:从决策咨询到社会动员 |
二、媒体:从信息传播到协商平台 |
三、公众:从环境关心到环境维权 |
四、专家、媒体与公众的三方互动及政府回应 |
五、塑造公共议题与建构社会资本:专家、媒体与公众影响政策变迁的方式 |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 |
一、社会资本的内在增进:专家、媒体与公众的角色转型 |
二、社会资本的外在提高:决策网络的开放与议题网络的生成 |
三、社会资本:政策变迁的结构性因素 |
第六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三重逻辑 |
一、从“政府-市场”走向合作治理 |
二、从行政、“法制”走向“法治” |
三、从“权威-服从/对抗”走向共同监管 |
第二节 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的互动机制 |
一、政策网络对政策变迁的作用机制 |
二、政策变迁对政策网络的作用机制 |
三、政策工具: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互动的中介 |
第三节 “共识互动型”的政策变迁路径 |
一、责任共识:定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均衡点 |
二、合作行政:克服环保职权碎片化 |
三、法治规范:建立政企互动良性关系 |
四、共同监督:社会行动化解政策僵局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与学术贡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学术贡献 |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 研究不足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大庆炼化公司汽油辛烷值优化调合与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引言 |
一、目前大多数炼油厂的汽油自动调合工艺技术的现状 |
二、汽油调合工作的重要性 |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汽油调合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可能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汽油调合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
1.1.1 国内情况 |
1.1.2 国外情况 |
1.2 汽油生产计划和调度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情况 |
1.2.2 国外情况 |
1.2.3 计划与调度的关系 |
1.3 调合指标简介 |
1.4 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算法 |
1.4.1 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算法研究现状综述 |
1.4.2 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分类 |
1.4.3 有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分类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汽油调合优化模型—相互作用法 |
2.1 汽油调合问题描述 |
2.2 汽油调合优化目标 |
2.3 调和配比模型及生产约束 |
2.3.1 生产约束 |
2.3.2 确定调合模型函数 |
2.3.3 第一类问题的模型形式 |
2.3.4 第二类问题的模型形式 |
2.3.5 第三类问题的模型形式 |
2.4 相互作用法模型的算法求解 |
第三章 大庆炼化公司汽油优化调合生产 |
3.1 大庆炼化公司汽油的生产过程分析 |
3.1.1 常减压汽油的生产及流程图与分析 |
3.1.2 催化汽油的生产及流程图与分析 |
3.1.3 重整汽油的生产及流程图与分析 |
3.2 大庆炼化公司汽油质量指标分析与控制 |
3.3 辛烷值调合模型与相互作用法模型 |
3.4 相互作用法模型合理性的论证与研究 |
3.5 相互作用法模型的评估 |
3.6 相互作用法模型在大庆炼化公司的应用与生产 |
第四章 相互作用法模型在生产应用中的效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汽油调和非线性模型求解及在线调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汽油调和技术研究 |
1.1 汽油调和目的 |
1.2 汽油调和机理 |
1.3 汽油质量指标 |
1.4 汽油调和方法 |
1.4.1 调和容器 |
1.4.2 调和方式 |
1.5 生产计划与调度 |
1.5.1 长期生产计划 |
1.5.2 短期调度 |
1.5.3 实时调度 |
1.5.4 计划与调度的关系 |
1.6 油品调和研究应用现状 |
1.6.1 油品调和研究现状 |
1.6.2 油品调和应用现状 |
2 油品调和配比模型研究及优化 |
2.1 问题描述 |
2.2 调和配比优化目标 |
2.3 辛烷值、抗暴指数模型 |
2.4 蒸汽压模型 |
2.5 其它指标 |
2.6 调和配比模型及生产约束 |
3 油品调和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 |
3.1 遗传算法研究 |
3.1.1 算法概要 |
3.1.2 算法计算流程 |
3.2 编码方式和遗传算子的选择 |
3.2.1 种群的初始化 |
3.2.2 选择算子选取 |
3.2.3 交叉算子选取 |
3.2.4 变异算子选取 |
3.3 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 |
3.3.1 编码长度l |
3.3.2 种群大小M |
3.3.3 交叉概率p_c |
3.3.4 变异概率p_m |
3.3.5 终止代数T |
3.4 适应度函数的选择和约束条件的处理 |
3.4.1 适应度函数的选择 |
3.4.2 约束条件的处理 |
3.4.3 最终求解模型 |
4 算法仿真结果 |
4.1 空罐情况下仿真 |
4.2 罐底油参与调和情况下仿真 |
5 汽油在线调和技术 |
5.1 质量控制模式 |
5.2 在线分析值的获取 |
5.3 在线分析值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射流混合技术在汽油调合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油品调合的目的 |
1.3 汽油调合发展与现状 |
1.3.1 世界各国清洁汽油的发展与现状 |
1.3.2 车用汽油的调合发展与现状 |
1.4 高标号无铅清洁汽油的调合 |
1.4.1 调合93#、97#高辛烷值汽油的意义 |
1.4.2 提高无铅汽油辛烷值的方法 |
1.4.3 各调合组分在FCC精制汽油中的调合效应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混合机理研究 |
2.1 微观混合及其研究进展 |
2.2 混合机理 |
2.2.1 混合机理 |
2.2.2 混合标准 |
2.3 快速混合的流场研究 |
2.3.1 湍流与混合的关系 |
2.3.2 湍流的结构测定 |
2.4 射流混合研究 |
2.4.1 射流的结构 |
2.4.2 射流的卷吸作用 |
2.4.3 射流的分类 |
2.5 液-液快速混合设备及其混合过程 |
2.5.1 射流喷射混合器 |
2.5.2 撞击流混合器 |
2.5.3 静态混合器 |
2.5.4 动态混合器 |
2.5.5 其他形式的混合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油调合技术分析 |
3.1 大港石化公司汽油的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1 汽油生产设备简介 |
3.1.2 汽油调合方式 |
3.1.3 汽油调合质量现状分析 |
3.2 混合方式的选择 |
3.3 错流射流的结构 |
3.4 错流射流混合过程的基本特性 |
3.5 错流射流混合的影响因素 |
3.5.1 动量比的影响 |
3.5.2 射流孔径的影响 |
3.5.3 射流开孔面积的影响 |
3.5.4 射流的喷射角θ0 的影响 |
3.5.5 混合器长径比L/D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流混合改造方案设计 |
4.1 解决问题的思路 |
4.2 射流混合改造方案设计 |
4.2.1 THQ型油品调合器介绍 |
4.2.2 THQ型油品混合器在储油罐上的作用 |
4.2.3 THQ射流混合器搅拌参数的计算 |
4.2.4 喷射初速度及油泵出口压力的估算 |
4.2.5 改造前、后汽油调合工艺 |
4.3 改造效果分析 |
4.4 安装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HQ射流混合器的数值模拟 |
5.1 数值模拟基础 |
5.1.1 湍流流动模型 |
5.1.2 微分方程的离散化 |
5.1.3 网格划分技术 |
5.1.4 FLUENT简介 |
5.2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5.2.1 THQ调合器的主要参数 |
5.2.2 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区域网格的划分 |
5.3 结果分析 |
5.3.1 速度场的分布 |
5.3.2 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 |
5.3.3 湍流情况分析 |
5.4 结论和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严控尾气排放 有效促进减排(论文提纲范文)
减排新时代:国家第三阶段轻型车排放标准全国实施 |
减排回顾: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相关法规和排放监管体系 |
新生产机动车排放监管体系 |
型式核准制度 |
环保生产一致性检查制度 |
在用车符合性检查制度 |
在用机动车排放监管体系 |
环保定期检测制度 |
环保合格标志制度 |
(7)实施检查与维护制度控制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机动车污染排放及控制的现状 |
1.1.1 我国汽车排放标准及法规 |
1.1.2 我国汽车排放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1.2 汽车维修行业现状调查分析 |
1.2.1 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国外机动车排放污染及控制现状 |
1.3.1 美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 |
1.3.2 日本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 |
1.3.3 欧洲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 |
1.3.4 国际上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及法规特点 |
1.4 本论文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机动车排气污染危害及其生成机理 |
2.1 机动车排气污染主要成分及其危害 |
2.1.1 机动车排气污染的主要成分 |
2.1.2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
2.2 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生成机理 |
2.2.1 一氧化碳(CO)生成机理 |
2.2.2 碳氢化合物(HC)生成机理 |
2.2.3 氮氧化物 NO_x生成机理 |
2.2.4 光化学烟雾生成机理 |
2.2.5 颗粒的形成 |
2.3 在用车排放污染物控制主要方案 |
2.3.1 限制在用车使用的政策 |
2.3.2 改进燃料品质 |
2.3.3 加装排气净化的附加装置 |
2.3.4 对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进行改进 |
2.3.5 在用车检查与维护制度(I/M制度) |
第三章 在用车检查与维护(I/M)制度分析 |
3.1 I/M制度主要内容 |
3.2 国外现行I/M制度 |
3.2.1 I/M制度法规 |
3.2.2 I/M制度检测方法 |
3.2.3 I/M制度网络体系 |
3.2.4 I/M制度质量控制体系 |
3.2.5 I/M制度培训体系 |
3.2.6 I/M制度信息传输及反馈体系 |
3.3 实施I/M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四章 西安市建立I/M制度调查研究 |
4.1 西安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
4.1.1 监测概况 |
4.1.2 检测结果分析 |
4.1.3 小结 |
4.2 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及污染状况 |
4.3 机动车排放因子及其影响因素 |
4.3.1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概念 |
4.3.2 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影响因素 |
4.3.3 西安市道路机动车排放因子 |
4.4 西安市在用车排放检测现状及弊端 |
4.4.1 西安市在用车排放检测现状 |
4.4.2 西安市排放检测管理存在的弊端 |
4.5 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方法筛选 |
4.5.1 在用车排放检测常见方法 |
4.5.2 西安市现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
4.5.3 选择合理的排放检测方法 |
第五章 西安市实施I/M制度的方案和具体措施 |
5.1 我国现行的汽车检测维护制度 |
5.2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I/M制度 |
5.3 西安市落实I/M制度的具体措施 |
5.3.1 制度法律法规建设 |
5.3.2 管理制度建设 |
5.3.3 技术标准的建立 |
5.3.4 质量保证体系 |
5.3.5 网络建设 |
5.3.6 人员培训、考核和审验 |
5.2.7 数据的收集和传输 |
5.3.8 建立I/M制度的评价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建议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油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内燃机油和基础油的发展趋势 |
1.2.1 内燃机的工作特点 |
1.2.2 内燃机油的基本性能 |
1.2.3 内燃机油的发展过程 |
1.2.4 柴油机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对添加剂发展的认识 |
1.3.1 添加剂性能及基本要求 |
1.3.2 石油添加剂分类标准 |
1.3.2.1 国内石油添加剂的分类 |
1.3.2.2 国外添加剂的发展情况 |
1.3.2.3 国内添加剂的发展情况 |
1.3.2.4 环境保护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影响 |
1.3.2.5 环境和法规将使一些添加剂在可生物降解液中受到限制或禁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概述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对基础油的认识和选择 |
2.1 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的技术要求 |
2.2 影响发动机油性能的基础油特点 |
2.2.1 基础油中烃类的特性 |
2.2.2 基础油对发动机油使用性能的影响 |
2.3 基础油的选择 |
2.4 目前使用的加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 |
2.4.1 润滑油的生产 |
2.4.2 润滑油加氢技术 |
2.5 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 |
2.5.1 加氢脱蜡工艺特点 |
2.5.2 国外加氢脱蜡工艺 |
2.5.3 MOBIL蜡异构化技术(MWI) |
2.5.4 工业应用 |
2.6 某厂的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
2.6.1 加氢处理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反应机理 |
2.6.2 某厂加氢处理工艺的具体操作条件 |
2.6.3 茶油精制的生产工艺 |
2.6.4 基础油成份组成的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3. 相关添加剂的认知和选择 |
3.1 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选择 |
3.2 抗氧剂的选择 |
3.3 降凝剂的选择 |
3.4 抗氧抗腐剂的选择 |
3.5 功能添加剂的选择 |
3.5.1 无灰分散剂(丁二酰亚胺)的选择 |
3.6 研制油的节能效果 |
3.7 本章小结 |
4. 研制油的测示和生产 |
4.1 研制油的实车使用实验 |
4.1.1 试验条件 |
4.1.2 试验过程 |
4.1.3 试验结果分析 |
4.1.4 研制油的换油期 |
4.2 研制油品的性能分析结果对比 |
4.3 研制油的工业化生产(调合工艺) |
4.4 研制油的主要调合工艺 |
4.5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调合质量的原因 |
4.6 某厂工业化生产的管道调合工艺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车用无铅汽油三成不合格(论文参考文献)
- [1]汽油烃组分分析研究[D]. 陈辉荣.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7)
- [2]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逻辑 ——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D]. 冯贵霞. 山东大学, 2016(09)
- [3]大庆炼化公司汽油辛烷值优化调合与生产[D]. 薄胜杰.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4)
- [4]汽油调和非线性模型求解及在线调和的研究[D]. 迟天运.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5)
- [5]射流混合技术在汽油调合中的应用研究[D]. 张树梅. 中国石油大学, 2007(S2)
- [6]严控尾气排放 有效促进减排[J]. 曲晴. 环境教育, 2007(07)
- [7]实施检查与维护制度控制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研究[D]. 王建章. 长安大学, 2006(12)
- [8]汽油缘何两成不合格?[J]. 樊世迎. 中国石油石化, 2006(02)
- [9]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油的研制[D]. 黄福川. 西南石油学院, 2005(04)
- [10]劣质汽油让爱车“折寿”[N]. 万晓东. 中国消费者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