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t及其复配剂防治蔬菜多种害虫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雯[1](2021)在《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害虫的发生及危害一直是影响蔬菜高效、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害虫治理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剂防治在蔬菜害虫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蔬菜用药的高要求、菜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害虫发生规律的复杂性,加之抗药性的快速发展,蔬菜害虫治理面临不小的挑战,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的高效、安全使用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响治理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实施科学治理的前提首先要明确蔬菜害虫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农户主体出发,研究农户农药认知与用药决策行为,系统分析了两类重要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利用现状,并在田间药效验证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害虫提出化防药剂建议,以期为蔬菜害虫的科学药剂防治提供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结论如下:1、以江苏省181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案例,对农户认知与用药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菜农对害虫和农药使用认知不理想,61.3%的农户仅认识部分害虫,58.6%的农户不关注农药防治靶标,且违规用药现象普遍,不科学不规范用药行为占比达52.5%。实证结果表明,菜农受教育程度、蔬菜种植面积、接受技术指导程度、对蔬菜害虫认知水平、对农药作用靶标的关注、对农药相关条例的关注均对合规用药行为呈正向影响,而种植年限呈负向影响;2、选择茄科和十字花科两类重要蔬菜为目标,检索归纳并比对中国农药信息网农业部登记药剂与实际生产中推荐/常用药剂,分析该两类蔬菜害虫登记农药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完善用药决策规范和依据。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9月,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登记药剂种类广泛,重要害虫药剂选择充分,但仍有部分登记药剂滞后,品种结构不合理,决策信息不充分,依然存在常发虫害无药可用、常用农药未经登记的问题,且登记数据库中化学农药、单剂农药等老旧农药占比大;3、选择前述两类重要蔬菜上代表性害虫为对象,选取几种代表性防治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登记药剂药效并评价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高效、安全、持久、经济的防治药剂种类。小青菜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0.5%三氟甲吡醚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4.4%和90.4%。辣椒烟粉虱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5g/L阿维·双丙环虫酯和22%螺虫·噻虫啉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药后7d防效均达90%以上。且部分登记药剂防效验证结果较好,部分常用或推荐药剂安全高效,复配剂的防效均显着优于其单剂,1.5倍剂量一般比田间推荐剂量防效好,化学农药见效略快,生物农药防效更持久。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从蔬菜种植户、政府监管、市场主体、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2)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部门应完善农药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3)建立科学智能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4)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安全高效药剂研发;(5)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苟玉萍[2](2021)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文中认为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食性广,在国外因为害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而被首次记录,我国最早发现于食用菌和药用菌种植大棚。最近的调查发现,异迟眼蕈蚊对设施蔬菜(韭菜Allium tuberosum、葱Allium fistulosum和蒜A.sativum等),以及设施瓜果和花卉造成严重危害,在高温高湿的温室环境周年发生,世代重叠。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仍然是以化学农药灌根或直接喷药为主,但长期频繁用药,使异迟眼蕈蚊的抗药性显着增强,用药量进一步增加,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蔬菜、瓜果等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生产上对新的绿色防控技术需求很大。新近发现的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因绿色、安全、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已广泛用于多种仓储害虫的熏蒸防治,对地下害虫、杂草、线虫和病原菌也具有很好的作用活性。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是调节昆虫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浓度升高(?10%)会促进昆虫呼吸,使气门保持永久开放。温室大棚设施内生态环境密闭性较好,能为AITC室内熏蒸和土壤熏蒸防控异迟眼蕈蚊提供良好环境。此外,生产中人们常采取措施对设施作物进行CO2富集,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CO2浓度适当升高对设施作物有利,基于高CO2浓度可以使昆虫气孔保持永久开放,我们将AITC与高CO2混用,以期增强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吸收,达到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本论文从毒理学、生态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层面研究了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响应机制;测定了AITC熏蒸剂与高CO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从生态学和生理学上探讨了异迟眼蕈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方式。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对异迟眼蕈蚊卵、幼虫、蛹、雌虫和雄虫均有良好的熏蒸活性,尤其对雌、雄成虫效果更明显;AITC对3龄幼虫熏蒸法测得的LC50为10.400μL/L,浸叶胃毒法测得的LC50为13.632μL/L;两种生测法亚致死浓度处理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后,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减小,蛹的重量下降,雌虫繁殖力显着受到抑制,且熏蒸亚致死比浸叶胃毒亚致死对繁殖力的抑制作用更显着。2.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雌虫体内共出现480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虫体内共出现1485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数据库的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异迟眼蕈雌虫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昆虫激素生物合成通路上显着富集,该通路中保幼激素酯酶(hormone esterase,JHE)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2)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代谢通路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上也显着富集,而且这些通路出现了一个共同上调表达的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3)通过对JH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验证,得到的值与转录组数据FPKM值保持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可靠。以上结果表明,AITC引起异迟眼蕈蚊激素、产卵和解毒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其中JHE基因是调控AITC抑制异迟眼蕈蚊产卵的关键基因;GST基因在异迟眼蕈蚊对AITC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应答作用。3.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后产生了大量的差异代谢物;采用层次聚类法鉴定共筛选出22种表达量显着上升的代谢物;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有15条通路影响较显着;最终鉴定得到的关键代谢产物主要包括:L-丝氨酸、L-蛋氨酸、L-亮氨酸、L-天冬酰胺、DL-丝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与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致病或致死机理具有重要作用,为异迟眼蕈蚊的防控提供新思路。4.增加CO2浓度可以提高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毒力,致死率显着提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致死率高达100%;高CO2浓度胁迫后,异迟眼蕈蚊体内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被显着诱导;AITC熏蒸处理后,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 E)活力被显着诱导;AITC与高CO2双重胁迫之后,SOD、GST和Car E活力显着提高。5.CO2浓度升高,异迟眼蕈蚊成虫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先缩短后延长,在正常CO2浓度(NC=400 ppm)下分别为19.01和20.43 d,中等CO2浓度(MC=600 ppm)条件下最短(分别为14.48和15.59 d),高CO2浓度(HC=800 ppm)条件下最长(分别为19.98和21.41 d);雌成虫寿命随CO2浓度升高而逐渐缩短;产卵量先增加后减少,在NC浓度时为92.50粒,MC浓度增高到99.33粒,但HC浓度时产卵量较低(75.50粒)。异迟眼蕈蚊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在MC浓度下均最高,而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陪时间均最短;HC浓度时各种群参数值与之相反。6.CO2浓度升高影响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进而间接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韭菜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CO2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下降,对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糖原、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被诱导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海藻糖和总脂肪含量则出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指标含量与韭菜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相关,且这种相关性随CO2浓度升高而发生变化。研究结果为异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植物源农药AITC的开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CO2浓度升高后异迟眼蕈蚊的适生性提供参考依据。
姜文凤[3](2021)在《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生姜作为济南市莱芜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方式的改变,生姜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动态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明确姜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制定简便有效的害虫防治方法,于2019年对莱芜区生姜主要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2019年调查结果在2020年开展生姜主要害虫的绿色防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如下: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调查发现害虫6目15科27种,主要为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其中生姜主要害虫多为鳞翅目害虫。按取食特性可分为,咀食叶类害虫4科10种,蛀食性害虫2科3种,刺吸式害虫3科3种,地下害虫6科11种。调查发现天敌3目4科5种。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2种生姜主要害虫玉米螟和甜菜夜蛾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生物农药平均防效(86.35%,药后14 d)>性诱剂防效(69.16%)>频振式杀虫灯防效(58.59%)>高位棚式遮阳网防治效果(56.06%)。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7.74%和62.5%。性诱剂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66%和75.76%,性诱剂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4种生物农药施药药后1 d,5%多杀霉素悬浮剂SC 20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EC1000倍液与0.5%苦参碱水剂AS 500倍液和Bt悬浮剂SC(8000 IU/μl)300倍液相比,药效快且防效高。药后7 d,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螟和甜菜夜蛾均有显着性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玉米螟、甜菜夜蛾防效均达74%以上,表明这4种生物制剂药效持久且对生姜安全。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3种绿色防控区,诱杀害虫数量与益虫的益害比分别为1:39.1、1:90.9和1:37。相对于常规化学防治,绿色防控技术能够保护天敌,可以替代常规化学防治,在生姜生产过程中加以利用,提高生姜品质质量,促进提质增效。
段彦丽,李志强,张翌楠,韩振芹[4](2021)在《利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与Bt复合剂防治菜粉蝶研究》文中提出复合剂(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ierisrapae GV 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配制的生物制剂。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对菜粉蝶幼虫进行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用药4 d后,复合剂处理对菜粉蝶3龄、4龄幼虫的防效均在81.0%以上,显着高于单剂Bt处理。田间试验,复合剂以浓度1 350ml·hm-2防治时,用药5 d、7 d后,防效均在80.0% 以上,显着高于单剂Bt处理。下午4:00 喷洒复合剂7 d、12 d后,其防效均在79.3% 以上,显着高于上午9:00 喷药的防效,具有显着的持效性。应用复合剂防治菜粉蝶有重要的杀虫潜力。
付彩青[5](2020)在《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菜蛾(Plutellda xylostella L.)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世代较多,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世界性的害虫。在农业上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同种药剂,造成小菜蛾抗性快速发展,防控比较困难。西藏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种植量大,小菜蛾发生普遍且严重,但对小菜蛾的抗性程度尚不明确。本次研究采用叶片浸药法对西藏6个地点的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常用药剂的抗性测定,并进行了马来酸二乙酯、增效醚、磷酸三苯酯这三种增效剂与阿维菌素混配的室内毒力测定,以便杀虫剂发挥最佳药效。在抗药性测定结果基础上,通过对两种不同药剂混配的试验,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合理组合。本次研究明确了西藏6个地点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为田间防控小菜蛾制定合理可行策略,从而降低农药的过量使用,使杀虫剂的药效得到更好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采用叶片浸药法测定了西藏地区谢通门县、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日喀则市、林芝镇、米林县、拉萨市6个地点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氰戊菊酯、吡虫啉、噻虫胺、高效氯氰菊酯5种药剂的抗药性程度。结果表明:6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对生产实践中常用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程度各不相同。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谢通门县、林芝镇、拉萨市、米林县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日喀则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极高水平,抗性倍数达224.872倍;各地小菜蛾种群对噻虫胺抗性最低,谢通门县、米林县种群对噻虫胺抗性水平表现为敏感下降,其余4个地点对噻虫胺的抗性均属于低水平抗性;对吡虫啉的抗性,农场实习基地种群属低水平抗性,为15.178倍,谢通门县、日喀则市、米林县、林芝镇、拉萨市种群处于中等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米林县种群呈高水平抗性,农场实习基地、林芝镇、拉萨市种群呈中等水平抗性;林芝镇、米林县、谢通门县、日喀则市4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均处于高水平抗性,拉萨市、农场实习基地种群处于中等抗性水平。(2)测定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马来酸二乙酯(DEM)、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3种增效剂与杀虫剂阿维菌素复配后的增效作用,筛选出理想增效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马来酸二乙酯(DEM)混配时,有效成分比为1:1时,毒效比最大,为2.08,且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增效倍数可达2.53。阿维菌素分别与磷酸三苯酯(TPP)和增效醚(PBO)混配,有效成分比都为1:5时,毒效比最高,且都为2.00。阿维菌素与PBO有效成分比为1:5混配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增效效果不太明显,增效比仅为1.01。(3)在6个地点小菜蛾田间种群都处于高水平抗性的氰戊菊酯杀虫剂,与其它3种(噻虫胺、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进行混配组合,对西藏农牧学院农场实习基地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联合毒力测定,初步选取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组合,并且作进一步筛选,找到两种杀虫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与吡虫啉两种杀虫剂混配后各处理组对小菜蛾的毒力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氰戊菊酯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处理组(2)(5)(有效成分含量为1273.324+34.646、848.882+138.584)对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为相加作用,剩余9组处理均表现为拮抗作用。而氰戊菊酯与噻虫胺混配时,处理组(4)(6)(9)(10)(有效成分含量为990.363+50.473、707.402+84.122、282.961+134.595、141.480+151.420)这4个处理组对小菜蛾3龄幼虫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因子分别为81.69、60.15、67.74、86.89。其中氰戊菊酯+噻虫胺(141.480+151.420)、氰戊菊酯+噻虫胺(282.961+134.595)两种药剂混用对小菜蛾田间种群增效作用较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126.23、130.25。
刘成[6](2020)在《乙基多杀菌素对4种农业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临沂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大市,其中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全省第二,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目前黄瓜上蓟马抗药性严重,瓜绢螟的发生连年加重,已经严重影响了黄瓜的种植管理;生姜上的斜纹夜蛾已经有抗药性,常用药剂难以防治;水稻田稻纵卷叶螟在局部田块发生严重,降低了水稻的产量。乙基多杀菌素具有高效、低毒性,低残留,对天敌、水生生物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它的结合位点与其他杀虫剂不同,对抗药性害虫有很好的防效,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业害虫的防治。本研究通过对比乙基多杀菌素与常用杀虫剂对黄瓜上的棕榈蓟马和瓜绢螟、生姜上的斜纹夜蛾、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后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为乙基多杀菌素和乙多·甲氧虫在田间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乙基多杀菌素对棕榈蓟马的虫口减退率和相对防效都较高,显着高于其他3种害虫。推荐使用乙基多杀菌素1000倍,为害严重时使用750倍防治棕榈蓟马。推荐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1000倍交替使用,延缓蓟马抗性的上升。2、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对瓜绢螟的虫口减退率和相对防效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显着下降趋势。乙多·甲氧虫相对防效均随着药后时间的增长有所上升,在不同药后天数相对防效均达最高。推荐乙多·甲氧虫1000倍进行防治。3、乙基多杀菌素和乙多·甲氧虫对斜纹夜蛾的虫口减退率和相对防效处理随着药后时间的延长而显着提高。室内毒力测定发现,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对斜纹夜蛾有显着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可达563.58。推荐乙基多杀菌素1000倍或乙多·甲氧虫1000倍进行防治。4、乙基多杀菌素处理稻纵卷叶螟的虫口减退率随着药后时间的延长呈显着下降趋势。乙多·甲氧虫处理在不同药后天数下均有最高相对防效。推荐使用乙多·甲氧虫1000倍对稻纵卷叶螟进行均匀喷雾防治。
谢婷[7](2020)在《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粉虱Bemisia tabacii是蔬菜和棉花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本文以烟粉虱和蜡蚧轮枝菌JMC-01为研究对象,用体式显微镜和扫面电子显微镜对烟粉虱若虫被蜡蚧轮枝菌JMC-01的侵染过程进行了观察,随之又测定了侵染后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了蜡蛤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的致病机制;通过对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基的优化,筛选出液体培养基所需要的最佳条件;利用8种常用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比较,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筛选出与蜡蚧轮枝菌JMC-01相容性好的杀虫剂,将其与蜡蚧轮枝菌JMC-01复配防治温室蔬菜害虫。本文的主要试验结论如下:1、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侵染过程及其胞外酶活性研究研究了烟粉虱若虫被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整个过程及胞外酶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JMC-01接种12 h时分生孢子附着在烟粉虱若虫体表,24 h时少量分生孢子开萌发,虫体表面出现少量菌丝,48 h后若虫表皮形成菌丝网,到72 h时菌丝覆盖寄主表面并定居在体腔中,94 h时若虫内部结构被破坏。对该菌株在PDA上进行连续6天的培养,发现蛋白酶活性在前3天一直升高,之后也稍有降低;几丁质酶在第3天开始升高,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为0.38 U/104 Cell;脂肪酶在第4天开始升高。说明蜡蚧轮枝菌JMC-01在侵染若虫时蛋白酶先被激活并发挥作用,然后刺激体壁几丁质暴露,激活几丁质酶活性,同时脂肪酶也参与该过程中。2、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对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响应为研究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体内酶系的变化,采用浸渍法对烟粉虱3龄若虫进行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解毒酶、保护酶及体重、脂肪、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羧酸脂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在第3天活性达到最大,分别为10.5、0.32、20和6.3U/mgprot,分别是对照组的2.2、4.3、2.5和1.4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第2天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和43.5 U/mgprot,分别是对照组的4.5和1.1倍。含水量和脂肪含量随着时间推移一直在下降,跟对照组显着不同。72 h时处理组分别为66%和20.5%。体重增加量起初在升高,24 h后最小,72 h时约为对照组0.78倍。3、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条件以几丁质酶(Chitinase)的酶活力作为响应值,用响应面法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首先从五种培养基中筛选一种对蜡蚧轮枝菌JMC-01效果最佳的液体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该培养基对几丁质酶活影响的最佳时间、pH和接种量。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培养基为蜡蚧轮枝菌JMC-01最佳液体培养基,当接种量为1%、初始pH为6.5、接种时间为5天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4、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及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采用涂板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影响,以及对烟粉虱若虫的LC50、共毒系数和死亡率。结果表明,伴随8种杀虫剂稀释倍数的增加,蜡蚧轮枝菌JMC-01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抑制率逐渐降低。其中,乙基多杀菌素、藜芦碱、印楝素分别在2 mg/L、1.25 mg/L和0.06mg/L浓度下,对蜡蚧轮枝菌JMC-01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20.02%、16.41%和15.38%;产孢抑制率分别为17.77%、15.90%和14.96%;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96%、8.87%和9.74%。8种常用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CTC均大于120,说明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中,与印楝素、藜芦碱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最好,CTC最大值分别为302和315。藜芦碱、印楝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了 95%、97%和94%。
郭德帆[8](2019)在《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绿色防控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等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本文研究了宜兴市西渚镇、仪征市陈集镇和淮安市施河镇3个地区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吡蚜酮和呋虫胺复配对褐飞虱的毒力,以研发复配剂在褐飞虱爆发时应急防控害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宜兴市西渚镇、仪征市陈集镇和淮安市施河镇3个地区建立水稻两迁害虫绿色防控实验点,以LED灯光诱杀稻飞虱,以性信息素诱芯+新型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并在虫害爆发时辅以适量的选择性高效化学农药。以农户常规化学防治田为对照,调查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对其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3个试验点,绿色防控田稻纵卷叶螟的幼虫量、卷叶率、蛾量总体低于对照田;稻飞虱的数量表现为试验田高于对照田,但仍在经济阚值范围内。绿色防控试验田的蜘蛛数量总体高于对照田,黑肩绿盲蝽的数量与对照相似。测产结果显示3个地区试验田水稻的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均高于对照田,且每亩实际测产试验田高于对照田2.42%-3.63%。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两迁害虫中等及以下发生程度,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对稻田蜘蛛有保护作用。(2)将吡蚜酮与呋虫胺溶于N-N二甲基酰胺中并定容,按照1:1、1:2、1:4、4:1、2:1等5种比例进行复配。使用浸渍法得到各种复配药剂的毒力曲线,并评价了复配药剂的共毒系数水平,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62.21、1543.07、997.74、1430.78、2813.04,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复配剂对稻飞虱防效均优于等剂量单剂防效。其中,吡蚜酮:呋虫胺=2:1时,共毒系数为2813.04,增效最明显,增效倍数为27.13。
陈诚[9](2019)在《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苦参碱混配对小菜蛾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菜蛾是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延缓杀虫剂的抗药性和降低杀虫剂的使用量,本研究通过筛选出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最佳配比的复配比例,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来探究复配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以期达到高效经济地防治小菜蛾的目的。另外,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探究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按推荐剂量低值(X)的0.50倍、0.75倍、1.00倍的剂量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确定有效剂量的范围,为杀虫剂的减量提供依据。论文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浸虫法对小菜蛾3龄幼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处理48h后,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LC50值为4.839 mg·L-1,1.3%苦参碱水剂的LC50值为63.791 mg·L-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最佳配比的筛选。结果表明,当4.5%高效氯氟氰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的配比为6:4时,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达到265。(2)将最佳配比的复配剂的250倍液,500倍液,1000倍液与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0倍液和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进行了田间防治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混剂的3个处理剂量的防效均高于同等条件下的对照药剂。本试验中,1.3%苦参碱水剂和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复配后药剂毒力增强,复配剂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含量明显降低,达到了增效并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的。综合考虑成本和药效,建议田间每667 m2,推荐用量为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复配剂的1000倍液,施药方式为喷雾。(3)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按0.50X、0.75X、1.00X、1.50X剂量对小菜蛾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防效均为85%以上,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仅在1.50X条件下防效高于85%,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药后7d,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0.50X、0.75X、1.00X的3种处理剂量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69.72%,79.55%,80.81%。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能在降低剂量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何发林[10](2019)在《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防治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文中指出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免耕技术、秸秆还田、轮作模式等农业种植制度的改变,导致玉米田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小地老虎等)发生与为害日趋严重。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以及苯基吡唑类等高残留或剧毒农药控制地下害虫,随着该类药剂的禁用或限用,导致地下害虫防治药剂稀缺,因此,亟待开发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作为玉米地下害虫防治的优选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是由杜邦公司发现并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作用机制独特,对鳞翅目害虫有较高活性,研究表明其对花生田地下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在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毒力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地下害虫具有增效活性的配方组合;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生理生化指标、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以及通过拌种处理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综合评价该药剂在玉米田地下害虫防治策略中的应用前景。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2龄幼虫、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14.8988 mg/L(浸渍法)、8.9531 mg/L(浸虫法)和2.7256 mg/L(浸叶法),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溴虫腈、毒死蜱、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及噻虫嗪复配时均有对小地老虎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氟虫腈、硫双威、噻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吡虫啉及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时均有对沟金针虫和铜绿丽金龟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2.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LC50值为1.2397 mg/kg土(土壤混药法),LC10、LC25和LC40剂量处理对沟金针虫营养指标、能量物质含量、消化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均有明显影响。3.氯虫苯甲酰胺对小地老虎具有较高毒力,其LC50值为0.1870μg/g(人工饲料混毒法),LC5、LC25和LC45剂量处理能干扰小地老虎幼虫取食和消化能力,抑制消化酶活力,降低体内能量物质含量,诱导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对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繁殖力、生命表参数均有明显影响。4.盆栽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3、4 g a.i./kg种子剂量对沟金针虫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69.54%和78.15%;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68%和80.26%;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1%和81.05%。田间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3、4 g a.i./kg种子剂量对沟金针虫田间接虫防治效果分别为82.26%和83.87%;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39%和86.27%;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1%和81.05%。氯虫苯甲酰胺1、2、3、4 g a.i./kg种子剂量玉米出苗后21 d的田间综合防治效果分别为48.65%、58.11%、66.22%和75.68%。
二、Bt及其复配剂防治蔬菜多种害虫应用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t及其复配剂防治蔬菜多种害虫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蔬菜生产及害虫发生 |
1.1 我国蔬菜生产发展 |
1.2 蔬菜害虫发生及为害 |
2 蔬菜害虫药剂防治 |
2.1 概况 |
2.2 存在问题 |
2.2.1 过度依赖农药 |
2.2.2 抗药性问题严重 |
2.2.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
2.2.4 发生农药中毒事件 |
3 农户认知及用药行为 |
3.1 概况 |
3.2 存在问题 |
3.2.1 认知不足,农药选择不当 |
3.2.2 农药施用剂量、方式不规范 |
3.2.3 任意混合配置,机械选用不当造成浪费 |
3.2.4 农技指导不到位,治理对策不够规范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农户对蔬菜害虫及其治理的认知、决策与行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基础 |
2.2 调查方法 |
2.2.1 问卷设计 |
2.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选择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农户对蔬菜害虫认知及用药行为描述性分析 |
3.1.1 农户基本特征描述 |
3.1.2 相关认知特征描述 |
3.1.3 用药行为特征描述 |
3.2 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2.1 变量与样本统计 |
3.2.2 模型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两类重要蔬菜害虫药剂分析及存在问题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库调研 |
2.2 蔬菜害虫防治药剂文献调研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茄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
3.1.1 登记农药 |
3.1.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
3.2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
3.2.1 登记农药 |
3.2.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
4 讨论 |
第四章 两种重要蔬菜害虫代表性防治药剂田间药效验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1.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2.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 |
3.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 |
4 讨论 |
第五章 提升蔬菜害虫药剂治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
1 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 |
2 农业农村部完善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 |
3 建立科学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 |
4 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高效安全药剂研发 |
5 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苏省菜农杀虫剂使用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2)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异迟眼蕈蚊研究概况 |
1.1.1 形态体征、生活习性及为害 |
1.1.2 发生规律 |
1.1.3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1.4 防治策略 |
1.2 植物源杀虫剂概况 |
1.2.1 植物源杀虫剂简介 |
1.2.2 杀虫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 |
1.3 异硫氰酸烯丙酯概况 |
1.3.1 异硫氰酸烯丙酯简介 |
1.3.2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提炼步骤简介 |
1.3.3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菌活性 |
1.3.4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除杂草活性 |
1.3.5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虫活性 |
1.3.6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作用机制概述 |
1.4 转录组学概况 |
1.4.1 转录组学简介 |
1.4.2 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 |
1.4.3 转录组学在调控昆虫生殖方面的应用 |
1.5 代谢组学概况 |
1.5.1 代谢组学简介 |
1.5.2 非靶向代谢组学在昆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
1.6 设施作物概况 |
1.6.1 设施作物简介 |
1.6.2 温室大棚环境条件及常见虫害 |
1.6.3 防治策略 |
1.7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及对昆虫的影响 |
1.7.1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1.7.2 CO_2浓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
1.7.3 CO_2 对熏蒸剂的作用 |
1.8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8.1 研究背景 |
1.8.2 研究意义 |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及亚致死效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寄主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试剂及仪器 |
2.1.4 配药 |
2.1.5 熏蒸法 |
2.1.6 浸叶法 |
2.1.7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3 龄幼虫后续发育的影响 |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生物活性分析 |
2.2.2 AITC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存活率分析 |
2.2.3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4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蛹期和蛹重的影响 |
2.2.5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
2.2.6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转录组学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寄主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试剂及仪器 |
3.1.4 测序样品准备 |
3.1.5 c DNA文库构建 |
3.1.6 转录组测序 |
3.1.7 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
3.1.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测序质量评估 |
3.2.2 Unigene功能注释 |
3.2.3 GO功能分类 |
3.2.4 KEGG功能分类 |
3.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6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与分类 |
3.2.7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2.8 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寄主植物 |
4.1.2 供试昆虫 |
4.1.3 设备及试剂 |
4.1.4 样品准备 |
4.1.5 样本提取方法 |
4.1.6 色谱-质谱分析 |
4.1.7 数据分析流程 |
4.2 结果 |
4.2.1 样本质控分析 |
4.2.2 代谢物化学分类归属统计 |
4.2.3 组间PLS-DA分析 |
4.2.4 组间差异显着的代谢物 |
4.2.5 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
4.2.6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效率及酶活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韭菜 |
5.1.2 供试昆虫 |
5.1.3 试剂及仪器 |
5.1.4 幼虫的高CO2 胁迫 |
5.1.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幼虫的双重胁迫 |
5.1.6 抗氧化酶、解毒酶和消化酶活力检测 |
5.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致死率的影响 |
5.2.2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死亡率影响的方差分析 |
5.2.3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5.2.4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
5.2.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5.2.6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酶活力影响的方差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寄主植物 |
6.1.2 供试昆虫 |
6.1.3 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
6.1.4 异迟眼蕈蚊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的建立 |
6.1.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存活率的影响 |
6.1.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繁殖力的影响 |
6.1.7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寿命期望的影响 |
6.1.8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
6.1.9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
6.1.10 数据分析 |
6.2 结果 |
6.2.1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6.2.2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 |
6.2.3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存活率及繁殖力的影响 |
6.2.4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寿命期望值的影响 |
6.2.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
6.2.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CO_2浓度升高通过食物链对异迟眼蕈蚊生理特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寄主植物 |
7.1.2 供试昆虫 |
7.1.3 试剂及仪器 |
7.1.4 样品收集 |
7.1.5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7.1.6 数据分析 |
7.2 结果 |
7.2.1 CO_2浓度升高对韭菜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7.2.2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影响 |
7.2.3 韭菜营养物质含量与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体结论与展望 |
8.1 总体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姜生产概况 |
1.1.1 生姜概况 |
1.1.2 生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
1.1.3 生姜的产业发展 |
1.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 |
1.2.1 生姜害虫发生概况 |
1.2.2 玉米螟 |
1.2.3 甜菜夜蛾 |
1.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3.1 利用天敌防治 |
1.3.3.2 性诱剂防治 |
1.3.3.3 生物制剂防治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主要害虫调查 |
2.3.1 地上害虫调查 |
2.3.2 地下害虫调查 |
2.3.3 天敌调查 |
2.4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4.2 试验设计 |
2.4.2.1 遮阳网调控技术 |
2.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试验 |
2.4.2.3 性诱剂防治试验 |
2.4.2.4 生物农药防治试验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5.1 调查项目与统计 |
2.5.2 防治效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姜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结果 |
3.1.1 生姜主要害虫种类 |
3.1.2 生姜主要天敌种类 |
3.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
3.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结果 |
3.3.1 遮阳网调控防治结果 |
3.3.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结果 |
3.3.2.1 诱捕成虫数量及益害比 |
3.3.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效果 |
3.3.3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结果 |
3.3.3.1 诱捕成虫数量 |
3.3.3.2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效果 |
3.3.4 生物农药防治结果 |
3.3.4.1 生物农药防治效果 |
3.3.4.1.1 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
3.3.4.1.2 生物农药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
3.3.5 4种绿色防控方法效果比较 |
3.3.5.1 防治效果比较 |
3.3.5.2 防治区内天敌数量变化 |
4 讨论 |
4.1 姜田害虫动态 |
4.2 绿色防控技术 |
4.2.1 高位遮阳网生态调控 |
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 |
4.2.3 性诱剂防治 |
4.2.4 生物农药防治 |
4.3 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姜田天敌的影响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利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与Bt复合剂防治菜粉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材料 |
1.1.2 供试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蔬菜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调查 |
1.2.2 菜粉蝶发生规律和防治时期观察 |
1.2.3 复合剂对不同龄期菜青虫室内试验 |
1.2.4 不同浓度复合剂对菜粉蝶幼虫田间试验 |
1.2.5 复合剂不同时间喷施对菜粉蝶的防治试验 |
1.3 试验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生规律和防治时期 |
2.1.1 北京地区蔬菜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调查 |
2.1.2 发生规律及防治时间 |
2.2 复合剂对不同龄期菜青虫防治试验 |
2.3 不同浓度复合剂对菜粉蝶幼虫田间试验 |
2.4 复合剂不同时间喷施对菜粉蝶的防治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5)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菜蛾的基本概况 |
1.2 小菜蛾的饲养 |
1.2.1 叶片离体法 |
1.2.2 甘蓝苗活株法 |
1.2.3 结球甘蓝饲养法 |
1.2.4 萝卜苗蛭石法 |
1.2.5 人工饲料法 |
1.2.6 小菜蛾饲养环境的研究 |
1.2.7 寄生天敌对小菜蛾的影响 |
1.3 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 |
1.3.1 目前小菜蛾的抗药性概况 |
1.3.2 小菜蛾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3 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4 小菜蛾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5 小菜蛾对沙蚕毒素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6 小菜蛾对抗生素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7 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类药剂的抗药性 |
1.3.8 小菜蛾对植物源杀虫剂的抗药性 |
1.4 农药混配对于防治小菜蛾的应用 |
1.4.1 农药混配研究现状 |
1.4.2 农药混配的原则 |
1.4.3 溴氰菊酯与有机磷农药的混配效果 |
1.4.4 阿维菌素和乙酰甲胺磷的混配效果 |
1.5 农药增效剂的应用 |
1.5.1 农药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
1.5.2 植物油 |
1.5.3 生物碱类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菜蛾饲养 |
2.1 饲养小菜蛾植物的栽培 |
2.2 供试虫源 |
2.3 人工饲养条件 |
2.4 饲养过程 |
2.4.1 幼虫饲养 |
2.4.2 成虫饲养 |
第三章 西藏地区小菜蛾的抗药性测定 |
3.1 供试虫源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供试药剂 |
3.2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3.3 数据计算方法 |
3.4 抗药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增效剂对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供试药剂 |
4.1.3 毒效比与增效比的测定 |
4.1.4 数据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三种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毒效比 |
4.2.2 三种增效剂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两种杀虫剂复配对小菜蛾增效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药剂 |
5.2 联合毒力测定方法 |
5.2.1 初步筛选两种药剂混配的增效组合 |
5.2.2 两种药剂最佳配比筛选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初步筛选2种杀虫剂混配的增效组合 |
5.3.2 两种杀虫剂混配最佳配比组合的筛选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乙基多杀菌素对4种农业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临沂市主要农作物农业生产现状 |
1.2 临沂农作物生产中为害严重的4种靶标害虫 |
1.3 乙基多杀菌素概述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乙基多杀菌素对棕榈蓟马的田间试验方案 |
2.2 乙基多杀菌素对瓜绢螟的田间试验方案 |
2.3 乙基多杀菌素对斜纹夜蛾的田间试验方案 |
2.4 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方案 |
2.5 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乙基多杀菌素对棕榈蓟马杀虫效果评价 |
3.2 乙基多杀菌素对瓜绢螟杀虫效果评价 |
3.3 乙基多杀菌素对斜纹夜蛾杀虫效果评价 |
3.4 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评价 |
3.5 乙基多杀菌素对4种害虫杀虫效果比较 |
3.6 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
4 讨论 |
4.1 乙基多杀菌素对4种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 |
4.2 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的混配增效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7)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烟粉虱概况 |
1.1.1 烟粉虱的发生及危害 |
1.1.2 烟粉虱的防治现状 |
1.2 农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3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 |
1.3.1 蜡蚧轮枝菌概述 |
1.3.2 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现状 |
1.3.3 昆虫病原真菌与杀虫剂的复配 |
1.4 蜡蚧轮枝菌的致病机理 |
1.4.1 蜡蚧轮枝菌的侵染过程 |
1.4.2 蜡蚧轮枝菌代谢毒素的研究 |
1.5 昆虫防御类酶对蜡蚧轮枝菌的防治作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侵染过程及其胞外酶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的过程观察 |
2.2.2 蜡蚧轮枝菌JMC-01胞外酶活性的变化 |
2.3 讨论 |
第三章 烟粉虱若虫部分生理生化对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
3.2.2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
3.2.3 蜡蚧轮枝菌JMC-01侵染烟粉虱若虫后其体重、含水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条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单因素试验 |
4.2.2 蜡蚧轮枝菌JMC-01液体培养基响应面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8种杀虫剂与蜡蚧轮枝菌JMC-01的相容性及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2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菌丝生长的影响 |
5.2.3 8种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JMC-01产孢量的影响 |
5.2.4 蜡蚧轮枝菌JMC-01与8种杀虫剂的联合毒力测定 |
5.2.5 蜡蚧轮枝菌JMC-01与8种杀虫剂对烟粉虱若虫的死亡率测定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8)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两迁害虫的化学防治及其问题 |
1.1 水稻两迁害虫危害 |
1.2 水稻两迁害虫的化学防治 |
1.3 水稻两迁害虫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3.1 对人畜的安全性问题 |
1.3.2 害虫抗药性 |
1.3.3 害虫再猖獗 |
1.3.4 农药残留 |
2 绿色防控 |
2.1 绿色防控的特点 |
2.1.1 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
2.1.2 生态效益及环境效益 |
2.2 绿色防控的具体措施 |
2.2.1 农业防治 |
2.2.1.1 轮作、套作、间作、低茬收获、耕沤灭蛹 |
2.2.1.2 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 |
2.2.1.3 调整作物播种时间 |
2.2.1.4 合理施肥 |
2.2.1.5 搞好田园卫生、及时储藏等 |
2.2.2 物理防治 |
2.2.2.1 灭虫灯 |
2.2.2.2 其他类光防治 |
2.2.2.3 性信息素 |
2.2.3 生物防治 |
2.2.3.1 生物农药 |
2.2.3.2 天敌生物 |
2.2.3.3 稻鱼稻蛙共作、稻鸭共作 |
2.3 绿色防控的具体应用及前景 |
3 农药复配 |
3.1 农药复配的评价方法及其优势 |
3.2 农药复配及其应用情况 |
3.2.1 同类农药间的复配 |
3.2.2 与生物农药间的复配 |
3.2.3 与昆虫生长调节剂间的复配 |
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稻田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田绿色防控技术及施药方案 |
2.2.3 两迁害虫调查方法 |
2.2.3.1 稻飞虱 |
2.2.3.2 稻纵卷叶螟 |
2.2.4 稻田蜘蛛调查方法 |
2.2.5 黑肩绿盲蝽调查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的影响 |
3.1.1 对稻纵卷叶螟的影响 |
3.1.1.1 宜兴市西渚镇 |
3.1.1.2 仪征市陈集镇 |
3.1.1.3 淮安市施河镇 |
3.1.2 对稻飞虱的影响 |
3.1.2.1 宜兴市西渚镇 |
3.1.2.2 仪征市陈集镇 |
3.1.2.3 淮安市施河镇 |
3.2 绿色防控技术对天敌的影响 |
3.3 三地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防治褐飞虱吡蚜酮与呋虫胺复配剂筛选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水稻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供试装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实验用母液及浸苗用药液的配制 |
2.2.2 农药生物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苦参碱混配对小菜蛾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的发生与危害 |
1.2 小菜蛾的研究概况 |
1.3 苦参碱的研究概况 |
1.4 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研究概况 |
1.5 农药混配 |
1.5.1 农药混配的发展与现状 |
1.5.2 农药复配的原则 |
1.5.3 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复配 |
1.5.4 农药混配后发生的作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单剂毒力测定 |
2.2.2 混合农药的最佳配比筛选 |
2.2.3 田间药效试验 |
2.2.3.1 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剂型对小菜蛾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3.2 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与1.3%苦参碱水剂复配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4 盆栽药效试验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3.2 混配农药的最佳配比筛选结果 |
3.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3.4 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小菜蛾幼虫的盆栽药效试验结果 |
3.5 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小菜蛾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防治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地下害虫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
1.1.1 金针虫 |
1.1.2 蛴螬 |
1.1.3 小地老虎 |
1.1.4 蝼蛄 |
1.2 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 |
1.3 农药混配的增效作用 |
1.3.1 农药混配的概念及意义 |
1.3.2 农药混配的原则 |
1.3.3 农药混配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 |
1.4 杀虫剂对昆虫亚致死效应 |
1.4.1 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2 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
1.4.3 对昆虫生态行为的影响 |
1.4.4 对昆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1.4.5 对昆虫抗药性的影响 |
1.5 种子处理技术 |
1.5.1 种子处理技术的概念 |
1.5.2 种子处理技术的作用 |
1.5.3 种子处理技术的方法 |
1.6 氯虫苯甲酰胺简介 |
1.6.1 化学名称 |
1.6.2 作用机制 |
1.6.3 登记情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试验药剂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沟金针虫的毒力 |
2.2.1.1 单剂毒力测定 |
2.2.1.2 共毒因子的测定 |
2.2.1.3 共毒系数的测定 |
2.2.2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 |
2.2.2.1 单剂毒力测定 |
2.2.2.2 共毒因子及共毒系数的测定 |
2.2.3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 |
2.2.3.1 单剂毒力测定 |
2.2.3.2 共毒因子及共毒系数的测定 |
2.2.4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亚致死效应 |
2.2.4.1 营养指标的测定 |
2.2.4.2 能量物质含量的测定 |
2.2.4.3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
2.2.4.4 解毒酶活性的测定 |
2.2.4.5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2.2.5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地老虎的亚致死效应 |
2.2.5.1 生命表参数的测定 |
2.2.5.2 营养指标的测定 |
2.2.5.3 能量物质含量的测定 |
2.2.5.4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
2.2.5.5 解毒酶活性的测定 |
2.2.5.6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2.2.6 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
2.2.6.1 供试药剂种子处理对玉米的安全性 |
2.2.6.2 供试药剂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测定 |
2.2.6.3 供试药剂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测定 |
2.2.6.4 供试药剂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综合防治效果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毒力 |
3.1.1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沟金针虫的毒力 |
3.1.1.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3.1.1.2 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结果 |
3.1.1.3 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结果 |
3.1.2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 |
3.1.2.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3.1.2.2 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结果 |
3.1.2.3 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结果 |
3.1.3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 |
3.1.3.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3.1.3.2 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结果 |
3.1.3.3 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结果 |
3.2 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的影响 |
3.2.1 对营养指标的影响 |
3.2.2 对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3 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2.4 对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
3.2.5 对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3.3 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小地老虎的影响 |
3.3.1 对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3.3.2 对营养指标的影响 |
3.3.3 对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4 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5 对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
3.3.6 对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3.4 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的安全性 |
3.5 氯虫苯甲酰胺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 |
3.5.1 沟金针虫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 |
3.5.2 铜绿丽金龟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 |
3.5.3 小地老虎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 |
3.6 氯虫苯甲酰胺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3.6.1 沟金针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3.6.2 铜绿丽金龟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3.6.3 小地老虎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3.7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 |
3.7.1 氯虫苯甲酰胺对田间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7.2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 |
4 讨论 |
4.1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室内毒力 |
4.2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亚致死效应 |
4.3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
5 结论 |
5.1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毒力 |
5.2 氯虫苯甲酰胺对金针虫和小地老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 氯虫苯甲酰对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繁殖力、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5.4 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
6 论文创新之处和待研究问题 |
6.1 创新之处 |
6.2 待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Bt及其复配剂防治蔬菜多种害虫应用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D]. 周雯. 扬州大学, 2021(09)
- [2]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D]. 苟玉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姜文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利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与Bt复合剂防治菜粉蝶研究[J]. 段彦丽,李志强,张翌楠,韩振芹.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02)
- [5]西藏小菜蛾对常用药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D]. 付彩青. 西藏大学, 2020(12)
- [6]乙基多杀菌素对4种农业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D]. 刘成.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7]蜡蚧轮枝菌JMC-01对烟粉虱若虫的致病机制及应用研究[D]. 谢婷. 宁夏大学, 2020(03)
- [8]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D]. 郭德帆. 扬州大学, 2019(02)
- [9]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苦参碱混配对小菜蛾的防治作用研究[D]. 陈诚.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1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防治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D]. 何发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