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使用标准化药品名称

推广使用标准化药品名称

一、提倡使用规范药名(论文文献综述)

尹铂淳[1](2021)在《中药名的体认性及其英译原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名是中药的符号表征,是外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民体验认知的心智入口。中药名的体验性表现在中药名蕴含了命名者的经验体系和知识结构,其认知性表现为中药命名过程是一个主观化的认知加工过程。中药名的英译过程要努力实现译文语言经济性和明晰性的有机统一,译文要充分彰显中国民俗思维和民俗智慧,译文要蕴含显着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杨舒佳[2](2021)在《《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训诂学则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解读古籍文献的重要工具。本课题以历代《本经》训诂类着作中《本经》的365味药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揭示《本经》历代训诂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同时在对每个时代《本经》注释以训诂学视角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论述《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本经》训诂中所体现的本草训释特点,以期为当今本草学、中医古籍训诂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综合研究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另外结合比较法,横向比较《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及当时学术关系,纵向比较各时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体按照《本经》训诂的历史分期进行研究,先秦两汉是本草训诂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本经》训诂的奠基时期,《本草经集注》的着成标志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隋唐五代是《本经》训诂的发展时期,表现为《新修本草》在训诂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宋金是繁荣时期,主要是《证类本草》内部《本草图经》等对《尔雅》等训诂学成果的关注和应用,集解之训诂材料、为难字注音、本草名物训诂的极大丰富,以及在训诂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元明是转折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共同形成了《本经》训诂的转折,前者是在训诂内容上取得名物训诂巨大成就的同时,完成了由本草名物训诂、名实考订向阐释药理的转变,后者则是完成了训诂着作类型的转型,即由以《本经》为核心的层层补注转向了专于《本经》经文药性药理探讨的训诂;清代为《本经》训诂的鼎盛时期,训诂着作的大量增加,训诂内容的极大丰富,乾嘉考据学主要方法的正确使用等,使得《本经》训诂取得显着成就。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历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皆有所继承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特点。第二,宋金时期的《本经》训诂具有区别于普通训诂学的显着特点:递相补训,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本经》训诂在元明时期形成由本草名物训诂到本草药性药理解说的转折;清代乾嘉时期训诂学的兴盛对《本经》训诂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本经》训诂因本草具有药物属性,故可以通过临床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这一点是与普通训诂学的名物训诂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有效途径和特殊之处。第四,《本经》训诂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本草药物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名物训诂发展到药性药理阐释。本文首次对《神农本草经》的训诂史作出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有利于对古代《本经》训诂形成整体的观照。首先,本文提出了《本经》训诂着作具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陶弘景整理的《本经》为传承系统的主流本草着作,即《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二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以注疏《本经》为撰述思想的本草着作。进而通过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过程进行梳理,探讨了各个时期《本经》的训诂体例、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特点、训诂成就及不足,对于部分有争议的本草问题进行考证,有助于全面了解《本经》的训诂情况及本草训诂的独特之处,对于深入理解《本经》经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次,本文对于宋金时期及清代的《本经》训诂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前者提出了该时期《本经》训诂有“整体训诂”与“内部训诂”之分,药图、药方是《本经》训诂的独特内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独特方式,并指出为《本经》难字注音是在宋代时大量出现,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重要特点;后者则对《本经》训诂内容详细探讨,总结其规律,归纳其方法,指出《本经》训诂的特有句式,对于理解《本经》经文,读懂经文注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最后,本文从普通训诂学视角审视《本经》训诂,考察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反思二者存在的共性问题,揭示本草训释的独有内容(药图及药方)及特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句式应用等),总结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并从历史学角度总结历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创新,分析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可以为当今本草学、中医训诂学研究提供借鉴。

李福[3](2021)在《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全面收集整理兰茂《医门揽要》《滇南本草》中的补益方药,充分利用中医辨证补虚的思想,深入挖掘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药性规律、配伍规律、类方运用等内在规律以及融合药食两用补虚的思想,结合社会补益思想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对兰茂辨治虚证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研究,探究虚证治疗的新思路,为临床诊治虚证提供更好的指导,也丰富“滇南医学”的内涵,对于进一步挖掘整理云南民族医药资源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和数据挖掘研究方法相结合,梳理虚证论治的学术源流,及现代学者对于兰茂补益学术思想的研究,将《医门揽要》中的补益方药及《滇南本草》中的补益药物、药食两用补益药物录入Microsoft Excel表格进行整理和统计,《医门揽要》统计数据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并运用数据挖掘功能对用药频次、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统计分析;《滇南本草》统计数据需运用Excel表格进行归类分析,进而全面总结兰茂辨治虚证的用药特点。结果:统计《医门揽要》中辨治虚证的方药(又称为补益方药)纳入研究范围补益方剂共165首,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为肾气丸类方49次(肾气丸35次,济生肾气丸14次),位居第一,都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对165首方剂共1545味药物四气频次统计,性温的药物出现784次(50.74%),位居第一;对补益药物五味频次统计,味甘的药物出现962次(62.26%),位居第一;对补益药物的功效频次的统计,发现具有健脾功效的药物频次为126次(8.15%),位居第一;对补益药物配伍频次统计,人参、白术同现频次58次(置信度0.87.支持度0.39),位居第一。通过对《滇南本草》补益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在《滇南本草》506味药物中明确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多达235味,占全书的46.44%。补益药物主要分为补益气血阴阳、补益五脏药、补益养生药、补脾胃药、补五劳六极七伤药、妇人病补益药等。按四气五味划分,补益药物四气频次依次为温性药物84次(35.74%),位居第一;补益药物五味中甘味药物147次(62.55%);出现频次最多;《滇南本草》中纳入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研究范围共128味;其中药食两用补益药物四气频次中平性药物出现49次(38.28%),位居第一,温性药物出现46次(35.94%),位居第二,平性药物与温性药物出现频次接近;补益药物五味中甘味药物出现的频次为104次(81.25%),位居第一。结论:1.兰茂在虚证的病因病机上,认为饮食失调、酒色房劳、邪正斗争、失治误治、五劳六极七伤均可致虚,注重阐述脾肾、气血阴阳亏虚在虚证发病中的影响;诊断上重视望色切脉辨治虚证。2.兰茂在虚证的治疗上注重“三因制宜”补虚;辨证补虚:针对邪盛为主兼正虚,主张祛邪为主,兼以扶正;针对正气亏虚为主兼感邪,主张扶正为主,兼以祛邪的不同治则。以气血为本,强调“见血休治血,气足血自安”,重视“调补”;以阴阳为纲,重视脾肾,平调五脏;补益脾胃重在合治。3.兰茂补虚药物药性以甘、温为首,功效多以健脾为特色,组方用药以培补正气为重点,重视药食两用补虚,提倡补益养生。通过对兰茂辨治虚证的经验及用药特点的总结,丰富兰茂学术思想体系,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虚证的认识,并将兰茂辨治虚证的经验运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梁壮[4](2021)在《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文中认为本论文题为“叙事、符号与知识——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意在通过叙事、符号与知识三个角度分析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形式,全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主题为“中医文化的表达”,述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的形成应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类形式是其他领域的文化现象对中医学产生影响,第二类是中医学体系与知识进入其他其他文化领域中造成影响。第二类过程的实质之一为中医内容的不同形式展现。中医文化内容则指文化理论、思想、观念与成果本身,而文化形式则指把这些思想内容加以呈现的表现形式。形式研究的一个简明思路是将文化作为文本。涉医文学是医学与文学两者互相需求、互相协助的结果,作为叙事性涉医文学,明清白话小说具有特殊价值:是中医文化总结期的见证、是中医文化的综合性平台、是贴近中医文化现实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一章为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研究。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说明不仅疾病无悬念地成为了文学对象,中医学和中医文化也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中,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明清白话小说涉医文本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丰富但不集中、广泛但稍显重复。按照多寡详略和文章结构,可以将涉医文本分为单句式、组句式、段落式、章节式和跨章节式五类;按照所引医学内容的专业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泛称疾病、指名论症、谈因辨机、拟构医方、书写医案五类。医学主题小说较少,有医者小说、医界小说、药物和药名小说三类。涉医文本的形成有继承和创新两种情况。文本的继承,主要是从或不同体裁或前代作品中直接改用;创新则是从积累的原始素材入手,进行素材的文学化和小说化。作者的医学背景与涉医文本风格,尤其是涉医深度有正相关关系。历史发展受到小说发展和医学发展两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分为明初至明中叶、明后期至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晚清五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说面对同样的涉医素材,会基于类型风格和读者期待风格进行类型化的处理。写入小说的中医文化内容丰富,有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等。第二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研究。小说继承了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一部分是史书中的医家传记,一部分则是医案记录。涉医小说在叙述方式和技巧方面值得探讨是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部分。视角有患者视角、亲属视角、医者视角和他者视角等。叙事空间上,以病床为核心的患者空间和辐射状的医者空间存在交叉,医者的身体空间对患者小空间形成了有效介入。疾病故事的线性结构可分为病前、病中、医疗、病后四个情节单元。一个成熟的涉医叙事模式,应包括:趋同的叙事功能、类似的叙事特征、叙事空间上和人物形象的接近等要素。模式的形成应经历开创、模仿、发展、最终成熟等过程,又会在内容、形式、主旨三个方向发生变异。叙事中的疾病发挥线索和隐喻两个功能;医者则承担帮助者、推动者、观察者和隐喻的功能。在叙事主题的表达上,疾病作为主人公的考验代表着困境主题,医疗直面生死,代表着拯救主题。《西游记》形成的谐趣化审美和《红楼梦》为先导的唯美主义风格代表着对中医文化审美的发扬。第三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研究。文化符号学可以适用于中医文化研究之中。中医文化的符号化过程有自己的特色、脉诊的符号化是典型例子。小说中会进行进一步符号化,若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受众共识,则容易失败。中医文化符号化的典型是药物。中药的符号化,可以获得次文本意义、文本意义、超文本意义三种层次的意义。具有文化意义的药物大多会在情节中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这类文化符号化中药常常成为了所属功效类中药的标志性药物。鸦片类似的药物文化符号则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时代主旋律共振,成为时代的共同文化记忆。如毒药、迷药、哑药、性药之类的特殊药物统称,亦取得了与具体药物一样的符号化程度。药名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药名代码是否能被发现和理解,因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可以用编码一解码理论来审视。白话散文中的药名文学是小说的新贡献。中医符号还可以进行临时符号化,也就是作为比喻的喻体;同时又进入了民间语言之中。第四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中医知识是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中医术语为中医药学内用来表示中医药学相关概念的词语集合,对术语的运用是显性知识的特殊形式。小说以表达显性知识为主,才学小说是其典范。为了知识对接受者的顺利传达,作者往往选择做进一步解释,即对知识的评论。以知识的角度而言,中医医籍的固定体例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知识,小说家常对于这类中医文化形式知识的利用和表达进行仿拟。第五章为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和意义阐发。明清小说当然地属于明清社会在文化领域的投射,疾病与医学概莫能外,可分为具体知识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的曲折反映、医学观念的隐含反映三种情况。中医文化可以放置到集体记忆理论之中,特定时期的医疗民俗有较强的仪式性和稳定性,是一类典型的文化记忆。叙事医学认为医疗过程具备叙事属性,普及中医叙事阅读,需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应满足符合中医思维和观念、熟练运用中医语言、足够的叙事性和人文素养三个条件。明清通俗小说具有丰富的文本与多样的中医内容、丰富的叙事元素与医患视角、自然逼真的中医语言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三个优势,具备成为中医阅读文本的条件。明清涉医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中医文化传播过程。将明清小说放置到传播学的框架之内可以考察小说形式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和经验教训:应满足作为受传者的读者对易读性和可读性的平衡:作为媒介的小说有真实与虚构的裁量、事理情的融合、文学技巧的使用三个方面的经验:作为传播者,中医文化者应重视话语权把握,扮演好把门人的角色。

翁晓芳[5](2020)在《《神农本草经》药物正异名研究 ——以出土秦汉文献中药名为对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农本草经》是本草研究中不可逾越的文献资料,也是后世本草文献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核心内容。《神农本草经》规范的药名体例一直为后世主流本草书籍所沿用,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直至今日的《中国药典》等药物书籍中,我们仍能见到《神农本草经》药名体例的影响。据现代学者考证,多数认为《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早期,作者为东汉时期的医官“本草待诏”,《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每种药物均有规范的记载体例,书中按照药物正名、异名、五味、四气、有毒无毒、主治、功效、生长环境、采收、七情的顺序依次记载。《神农本草经》药名的体例体现了本草药名的特色,即一药多名和一名多药。本草药名这一现象的存在也因此给本草考证带来了一定困难,尤其是对出土文献中出现药名的考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文献中涉医内容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其中便有诸多药名需要考释。对这些药名的考释过程中必然要参阅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而《神农本草经》便是最为常用的参阅书籍。因《神农本草经》是传世文献中与出土文献年代最为相近者,并且《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具有规范的药物正异名体例的本草书籍。因此,将二者中的药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既能利用这些出土文献中的药名更好地研究《神农本草经》收载的药名,又能为出土文献的药名考释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研究目的:1、通过对《神农本草经》药物正异名整理分析,了解药物命名的依据,为我们了解先秦及秦汉时期的医药思想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2、《本经》与出土秦汉文献年代最为接近,通过对其中药物正异名的整理分析可为出土文献药物释读提供材料;同时,出土秦汉文献中的药名也可为我们重新认识《本经》中的药物以及考证《本经》成书年代提供宝贵材料。3、通过出土秦汉文献中药名、《本经》药名、《本经》之后的历代主流本草文献中药名的对比,可以推测《本经》在药物名称规范上所起到的作用,为我们从药名规范角度去认识《本经》问世的价值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二重证据法:采用王国维先生所提倡的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方法。将出土秦汉文献中的药名与《神农本草经》中的药名相对照。2、文献校勘训诂法:对出土秦汉文献中的药名和《神农本草经》中的药名结合历代文献资料、现有研究进行校勘训释。3、统计归纳对比法:对出土秦汉文献中的药名和《神农本草经》中的药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其异同和趋势变化,从药名角度对比研究《神农本草经》和出土秦汉文献,以说明《神农本草经》在药名规范上所起的作用,并为《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提供佐证。研究结果:本论文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1、对《神农本草经》药物名称的分析。此内容由2部分组成:《神农本草经》药名概况和《神农本草经》药名由来整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神农本草经》药物正异名的体例,统计《神农本草经》药物正异名的数量,得出82%以上的《神农本草经》药物有一个及以上异名,且每味药物异名数量多集中在1个的结论。可以看出《本经》在对纷繁复杂的药名规范过程中,并非收录药物的所有别名,而是本着精简的原则对药名有所筛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神农本草经》所收录药物名称的由来,分为药物命名时得来和药物名称流传中得来两类。药物命名时得来多因药物自身的特性,如形、色、气、味、质等因素;其他还包括药物产地及生长环境、药物作用、应用部位、种植、采集、炮制、鉴定、纪念或传说、方言或发音等因素。药物名称流传中得来包括原始药名在流传过程中的形讹、音讹、通用字的改变、避讳等因素。通过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古人对药物名称命名时常采用援物比类、直接、善用比喻的方法,同时也了解到药名在流传中可能会经历的改变。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可有助于我们理解《神农本草经》药名体例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2、对出土秦汉文献中药名与《神农本草经》药名的比较分析。此部分选取现已公布的出土文献中药名较多的10种出土秦汉文献,将出土文献中的药名与《神农本草经》药名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分为3类:即与《神农本草经》药名完全相同、与《神农本草经》药名有关联但不完全相同、《神农本草经》未收录,其中与《神农本草经》药名有关联但不完全相同的部分占比最大,也是这部分分析的重点。将这3类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里耶秦简》、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它》、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房内记》、阜阳汉简《万物》《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武威医简》中的药名与《神农本草经》药名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虽然我们不能明确各个简帛的确切成书年代,也不能明确《神农本草经》的确切成书年代,但从趋势上可看出这10种出土文献,越晚的出土文献中的药名与《本经》中的药名相关度在增加,完全相同的药名比例在增加,与《本经》中药物正名完全相同的比例在增加,这说明出土文献中出现的频率高的药名成为《本经》选取的药物正名。正名应是当时普遍较为常用的名称,异名则次之。常用、高频的药名成为正名,次之的药名成为异名。由此说明《神农本草经》收录的药物的正异名体现了年代特征,《神农本草经》药物的正名应是当时高频使用的药名,其通用程度高于异名。虽然出土文献中药名与《本经》药名完全相同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但占比最大的《敦煌汉简》也才50%,这说明《本经》成书年代与这些出土文献年代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的。出土秦汉文献中部分药名字形与《本经》完全相同,且各个不同出土秦汉文献之间也完全相同,这说明这些药名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已经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但大部分药名在不同出土秦汉文献中字形有差别,甚至在同一出土文献中也不统一,可见仍有大部分药名尚处于不定形的阶段。但上文所见出土秦汉文献年代越晚,总体上呈现出与《本经》药名更加相近的趋势,《武威医简》《敦煌汉简》中的药名几乎与《本经》药物无大的差别,多是字形上的一些较小的不同。在收录的药物名称变化方面,与《本经》药名相比,出土秦汉文献中的药名均显得更原始、更不规范。《本经》药名总体上比出土秦汉文献中药名更具体,往往出土文献中的药名不知其具体所指,可对应到《本经》中数个药名。出土文献中的药名多为泛称,且以1个字居多,如蒿、葵、瓜、桂、盐、姜等,而《本经》中与之可对应的药名有2-4个。这一变化涉及古今语义的演变,给我们今日的本草考证带来一定的困难。3、对选取的14味《神农本草经》药物名称进行考证,结合出土秦汉文献中的药名进行对比分析。对选取药物从《神农本草经》正名、异名、出土文献中名称、传世文献中名称几个方面进行名称由来探讨,对比《神农本草经》成书前出土文献中药名、《神农本草经》中正异名、《神农本草经》之后本草文献中药名。通过三者的比较,尝试探寻药名的来龙去脉,并说明《神农本草经》在药名规范方面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一部分也说明出土文献在药物名称考证、药物历史源流考察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今日虽然只能通过研究间接推论《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作者、编写目的、价值等相关内容,但我们相信,随着更多出土文献的发现和公布,更多与《神农本草经》相关的材料将被发掘并运用到研究中。《神农本草经》的原貌也将逐渐清晰起来,它在本草规范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为世人所承认。

陈芳[6](2020)在《邓志谟小说戏曲研究 ——兼论小说与戏曲关系》文中认为邓志谟是晚明比较有代表性的通俗文学作家,编写“三记”小说《飞剑记》《咒枣记》《铁树记》,戏曲《五局传奇》,《山水争奇》《花鸟争奇》《风月争奇》《蔬果争奇》《童婉争奇》等,这些作品的内容富有趣味,文体较为新奇,受到不少学者关注。由于某些限制,诸如材料不可见等问题,学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飞剑记》《咒枣记》《铁树记》三部小说,几部“争奇”研究相对较少,戏曲方面的成果仍然匮乏。研究邓志谟及其作品有助于了解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特征,特别是对晚明通俗文学的创作情况有更多认识。本论文据《稀见明代戏曲丛刊》所收邓志谟的传奇、杂剧及相关资料,对其小说、戏曲、“争奇”进行系统研究,分析邓志谟小说戏曲内部、外部关系。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分析邓志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选题缘起,说明邓志谟的作品研究尚存在许多问题,譬如《飞剑记》《咒枣记》《铁树记》三部小说的类型及文体界定、“争奇”的文体及作者界定、戏曲的结构体制及创新等。第一章主要对邓志谟的生平经历及着述交友情况进行讨论。邓志谟博学多识,年轻时游历四方,中年遭遇变故,不得不入闽寓旅书林,以写书为生。邓氏长期活跃于文坛,编写大量作品,其身份应为书坊主作家。第二章主要讨论“三记”小说类型及文体特征。“三记”选取仙道题材,但并非出于宗教目的创作,在类型上划入仙道小说更合理。文体上分卷分回、结构简单、较强的拟说书风格,呈现出“章回化话本”的特色。第三章主要讨论“争奇”文体、“争奇”中杂剧作者及溯源。“争奇”文体是小说,其中的“杂剧”系创作,“争奇”中的杂剧《秦楼箫引凤》《唐苑鼓催花》《折梅逢驿使》《见雁忆征人》《幽王举烽火》《龙阳君泣鱼固宠》《青楼访妓》是邓志谟所作单折剧。第四章主要对戏曲思想内容、结构体制及艺术特色进行讨论,指出其戏曲南北曲并用、分卷、分出标目、末上开场等体制特点与晚明整体戏曲创作情况相仿。形式上,运用百种骨牌名、药名、花名、鸟名作为人物名字体现作者对“新奇”的不懈追求。此外,内容上的“情理统一”可见作者在传统“情理冲突”模式下的创新。第五章主要对邓志谟小说、戏曲内外部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邓志谟的小说、戏曲创作表现出相似的创作习惯、明显的模式化、以及“以娱为主”的创作倾向。小说戏曲外部关系表现在题材的因袭,双线结构和程式化出目,以及传奇为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参考范式,“争奇”极大地打破了小说戏曲文体界限。结语部分对邓志谟通俗文人的创作身份、创作价值、局限作了总结,认为邓志谟的创作心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明中下层文人的创作状态,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

孙欢[7](2019)在《宋初三诗话诗学理论批评研究》文中认为《六一诗话》《温公续诗话》《中山诗话》是宋代出现最早的三部诗话。《六一诗话》对诗话文体有开创之功,《温公续诗话》《中山诗话》亦有奠基之功。诗话以笔记体记录诗歌本事、诗人轶事、摘引品评佳句、谈讨诗法、订正讹误,开创了一种新的诗学批评文体。诗话以其富有弹性、自由灵活的体制,轻松的笔调,掀起宋代诗学批评的热潮,也成为诗学后世诗学批评的主要文体。在三部诗话的研究成果中,对诗话文体特点的阐释,诗话发展流变过程的纵向梳理,以及研究单篇的诗学思想的成果较多。只有少数文章着涉及三部诗话之间诗学理论批评思想的比较。因此对三诗话诗学理论批评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法、比较法、归纳法、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对三部诗话的诗学理论观点进行比较,以揭示其论诗旨趣的异同。本文包括四章:第一章是对三部诗话关于诗歌内容方面观点的比较。从诗歌题材、立意、诗歌内容真实性三方面进行比较。三部诗话都摘引了写景抒情类题材的诗,现实社会生活类的题材三部诗话都予以了关注。欧阳修主张开拓新的诗歌题材,司马光和刘攽对诗歌题材的态度相对趋向保守。三人都重视诗歌立意,侧重点虽有异,但都体现宋代诗人对诗意的重视。诗歌内容真实的认识,欧阳修最为全面深入,刘攽、司马光只涉及部分。第二章是对三部诗话所追求的理想诗歌风格的比较。三人皆称赏“平淡”诗美,各有侧重。欧阳修侧重“古淡”、司马光侧重“平淡闲远”,刘攽侧重“清淡”从不同侧面透视了“平淡”的诗美理想。欧阳修倡导的诗歌风格比司马光和刘攽显得更为多样化。欧阳修重气格,提倡豪放雅健,体现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对雕饰秾艳、卑弱柔靡诗风的矫正。第三章是对三部诗话诗歌构思与艺术表现的比较。具体从构思、造语、表现手法,形式技巧着手加以对比。欧阳修、刘攽都认为诗歌创作应经历艰难的构思过程,反对率意为诗。构思要精、要巧妙。三人都重视诗歌语言锤炼,反对诗歌语言浅俗。欧阳修除了反对浅俗,也反对语言的生僻难晓。刘攽和司马光都反对剽窃前人诗句。诗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欧阳修欣赏“赋”法,司马光、刘攽重视“比、兴”。诗歌形式技巧方面从炼字、对偶、用典、用韵四个维度加以对比分析,体现了他们对诗歌技巧的重视和思考。第四章是对三部诗话的地位和影响的分析。分析三部诗话文本呈现的共性与个性。三诗话的共性在于“闲谈”为目的,以记事为主,文风幽默的特点。三诗话的个性体现在:《六一诗话》的史家意识强;《温公续诗话》擅长品评;《中山诗话》内容最芜杂,考证类条目增多。诗话创体意义在于创作了一种新的诗学批评文体,促进了诗学批评的繁荣发展。诗话发展史方面,后代诗话由三诗话确立的“记事”为主转向以“论辞”为主的方向发展,理论性增强,体制更加严密。欧阳修批评宋初三体,为宋诗发展指明方向。其中“以文为诗”,重诗意、重语言工巧、对技巧精工的重视,促使了宋诗自立。司马光、刘攽崇尚含蓄、典雅,站在其对立面体现传统的审美趣味。总之,欧阳修偏向宋诗风格,司马光、刘攽更偏向唐诗风格。三部诗话的诗学思想呈现不同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暗含了宗唐与宗宋的两种倾向,酝酿着中国诗学史一桩着名的公案——唐宋诗之争,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中后期的诗歌发展。三部诗话的诗学思想也有相近之处,体现出一定的承继关系,展现了宋诗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标本。

王紫苑[8](2019)在《王融唐代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融,南朝齐着名政治家、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体的重要实践者。虽然不像谢朓那样有巨功于山水诗,也不及沈约那样为齐梁文坛宗主,但论及萧齐,王融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人物。时至李唐,由于文化渐趋繁盛,王融其人、其事、其文在唐代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南齐书》是唐前记录王融生平经历的重要史料。对照《南齐书》中王融史料,唐代编纂完成的《梁书》《南史》《北史》史料记载更为丰富。从王融相关史料的删选、改添中,可见唐代史官多从王融政治命运来考量,揭示其性格缺陷。《隋书》《旧唐书》对王融集或作品的着录,为研究这一时期王融诗文的流变提供了史料。通过对唐人诗文中涉及王融材料的梳理,一方面王融的文人形象在唐人诗文创作中被塑造。唐人肯定王融诗文兼擅的同时,又对他自信、积极立身的形象予以关注。另一方面,王融作品在唐代被接受。他清丽的诗歌风格被唐人认同,声律因素被唐人研究学习,乐府诗、杂体诗的构思启发唐人同类作品的创作,诗文中的语句也被唐人直接撷取,或有所生发。类书和总集在唐人对王融作品的接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既是王融在唐代接受的一个反映,又是促进王融在唐代及后代流传接受的重要武库,特别是在别集流传不广的历史条件下。《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对王融作品全篇或部分选入58篇,《文选》《广弘明集》《文馆词林》选入57篇诗文,六书收录王融作品数目除去重复篇目有103篇,约占王融作品总数的三分之二。类书中因编选体例不同,分类也有所差别。内容摘取骈句、韵句和当时的文风偏好相一致。总集中,《文选》虽非唐人所编,但是经过李善、五臣注解的王融作品方便了读者阅读,扩大了影响。《广弘明集》收录王融的佛教作品,凸显了王融作品的佛教诗文特色。宋代散佚,清末从日本传回的《文馆词林》收录王融《赠族叔卫军俭诗》全篇,补佚价值巨大,也对《艺文类聚》的删选方式给予了佐证。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9](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孙鑫[10](2017)在《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理论体系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对中药理论的认知结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从古至今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中药理论体系自《黄帝内经》起源、《神农本草经》形成以来,经过历代的演绎与发展,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范畴和内涵也随之发展演变。因此,开展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深层次研究,提炼中药理论体系框架,从总体上把握古今中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而总结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能够为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探寻中药理论体系的“源”与“流”提供新思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思想和《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内容,以及以统编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内容,提炼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随后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理论模块、所涵盖的概念范畴及药物构成结构进行点对点式地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探寻具有标志性或重大影响的理论演变,并试对其历史节点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梳理中药理论体系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脉络。最后,对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演变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进行研究。《黄帝内经》虽记载具体方药不多,但其散见于多个篇章中涉及中药理论的阐发,为系统和完整的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部分将《黄帝内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素问》《灵枢》原文,对其中的中药理论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药性理论、配伍原则、服药方法、临证用药法则及十三方用药特点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基于上述内容,初步提炼出《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早期中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书中所载的中药学理论知识颇为丰富。本部分立足于《神农本草经》原文,从中药分类方法、药性理论、组方配伍理论、药物制备理论、服药方法理论、临证治疗理论六个方面对其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内涵进行阐发,并初步勾勒出《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本文第三部分是对以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中药学教材发源自民国时期,广泛应用于现代。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学理论载体,其中药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中药理论体系共识。故本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先对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中药学教材的概况及理论体系特点进行阐发,随后简要介绍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及特点,最后论述本部分的重点内容——1960年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内涵、框架结构等基本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从1版至9版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基于统编中药学教材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样貌。本文的第四部分是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现代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中药理论体系和药物构成两个方面进行古今比较。中药理论体系方面的比较,是将古今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进行点对点式的对比,发现从古至今内涵产生了变化的概念,并探寻其发生变化的历史节点和原因。药物构成方面的比较,本研究择取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的中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与现行9版统编教材《中药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二者所收载药物的构成结构和性能分类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探明二者药物组成和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性能分类特点,并尝试分析造成其异同的原因。本文第五部分基于第四部分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分析,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中药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前进和演变过程,其演变与发展的原因往往是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它受到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的指导,稳定沿袭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的需求和经验积累的推动作用下持续发展,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也与学科独立和分化等其他因素皆有关系,其研究方向在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所转变。各因素之间共同作用,从而使中药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得以稳定沿袭,理论外延得以延伸发展。

二、提倡使用规范药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倡使用规范药名(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名的体认性及其英译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药名的体认性
    2.1 中药名的体验性
    2.2 中药名的认知性
        2.2.1 转喻认知性
        2.2.2 隐喻认知性
3. 中药名的英译原则
    3.1 实现译文语言经济性和明晰性的有机统一
    3.2 译文要充分彰显中国民俗思维和民俗智慧
    3.3 译文要蕴含显着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结语

(2)《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绪论
第一章 本草及其训诂发端时期:先秦两汉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时代及以前的药物知识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以前的本草训诂
        一、《尔雅》
        二、《方言》
        三、《说文解字》
        四、《释名》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及名物训诂的发端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训诂兴起的学术文化背景
        一、《神农本草经》的传本及《本草经集注》的形成
        二、《本草经集注》以前的《神农本草经》注训
    第二节 陶弘景及其《本草经集注》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方法
        一、广征博引
        二、以今释古
        三、辨物释名
        四、善用譬喻修辞
    第四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特点
        一、以研访目验为据
        二、以传闻见识佐证
        三、求实指误存疑
    第五节《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
        二、“朱墨分书”标识法
        三、不足之处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发展时期:隋唐五代——“音训”训诂方法及名物训诂的充实发展
    第一节 《新修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 《新修本草》概要
    第三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继承
    第四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发展
        一、训诂体式
        二、训诂方法
        三、训诂内容
    第五节 《新修本草》形音义兼顾的训诂特点
    第六节 《新修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一、纠误正用的训诂成就
        二、不足之处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繁荣时期:宋金——“集注”训诂材料的极大丰富及名物训诂的深入发展
    第一节 《证类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 从《新修本草》至《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一、本草要籍简介
        二、本草要籍传承关系
    第三节 《证类本草》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一、集注的训诂体式
        二、由“朱墨分书”到“阴阳别文”
    第四节 《证类本草》的整体训诂特点
    第五节 《证类本草》的内部训诂特点
        一、征引诂训,广及注疏
        二、递相补训,考辨名实
        三、图文互释,相辅而行
        四、难字注音,因音辨名
        五、以方释药,功用有征
    第六节 《证类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一、集解训诂之丰
        二、名物训诂之盛
        三、不足之处
    第七节 《本草衍义》对《本经》训诂的意义
    第八节 南宋(金)本草训诂概况
        一、《绍兴本草》
        二、《纂类本草》
        三、《宝庆本草折衷》
        四、《本草成书》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转折时期:元明——训诂着作体例之变及名物训诂集大成后训诂重点向药性理论转移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 《本草纲目》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二、训诂体例
        三、训诂内容
        四、训诂方法
    第三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特点
        一、引字辞之书,谨训名物
        二、重音声之系,详解异名
        三、秉格物之学,考释性理
    第四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一、详尽释名,堪为名物训诂之峰
        二、综释本草,诚《本经》训诂之集成
        三、不足之处
    第五节 《神农本草经疏》对《本经》药物的训诂
        一、《神农本草经疏》概述
        二、《神农本草经疏》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三、《神农本草经疏》的训诂特点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鼎盛时期:清代
    第一节 清代学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 清代《本经》训诂概况
    第三节 清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二、训诂体例和形式
        三、训诂内容
        四、训诂术语
    第四节 清代《本经》训诂内容
        一、训释实词
        二、分析语法
        三、呈现修辞
        四、标彰句读
        五、注音校勘
        六、揭示题旨
    第五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方法与特点
        一、悉遵经旨,透发《本经》奥义
        二、切合实用,抉发《本经》精蕴
    第六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成就与不足
        一、训诂有法,理有所宗,成果显着
        二、过于尊古,穷圆其说,反失于真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本经》训诂研究综论
    第一节 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
        一、实事求是、尊古不泥的训诂原则
        二、以目验亲证为训诂依据
        三、纠正前代之误的训诂传统
        四、善用譬喻修辞
    第二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本草药物属性决定其区别
        二、名物之学的关联与融通
    第三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共性问题
    第四节 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探讨
    第五节 《本经》训诂对本草学及训诂学的借鉴意义
    第六节 《本经》训诂疑点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兰茂辨治虚证的学术思想概况
    一、兰茂生平及其医药学着作概况
        (一)兰茂简介
        (二)《医门揽要》内容简介
        (三)《滇南本草》内容简介
    二、兰茂辨治虚证的文献分析
        (一)对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1.脾胃病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2.妇人病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3.儿科病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4.男科病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5.补益养生思想的文献分析
        (二)对补益相关药物的文献分析
        (三)对兰茂诊治疾病理论的文献分析
第二部分 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分析
        (二)数据挖掘分析
    二、研究思路
        (一)研究版本的选择
        1.版本简介
        2.版本选择标准
        (二)补益方药选择标准
        1.补益方药选择标准分析
        2.纳入标准
        3.剔除标准
        (三)补益方药的分类
        (四)创建补益方药数据库
        1.《医门揽要》补益方药的名称规范
        2.《滇南本草》中药物名称收录及处理的原则
        3.中药药性的收录及处理原则
        4.“一药多性”“一药多味”的处理原则
第三部分 兰茂辨治虚证的理法方药分析
    一、兰茂对虚证的理论认识
        (一)虚证的病因病机
        1.情志所伤致虚
        2.饮食失调致虚
        3.酒色、房劳致虚
        4.邪正斗争致虚
        5.失治、误治致虚
        6.“五劳”、“六极”致虚
        (二)虚证的治则治法
        1.“三因制宜”补虚
        2.扶正与祛邪
        3.补益五脏虚损,调整气血阴阳
        4.补脾胃重在合治
    二、《医门揽要》辨治虚证及补益方药的分析
        (一)以虚证统病
        1.头痛
        2.中暑
        3.遗精、滑精
        4.吞酸
        5.便秘
        6.惊证、颤证
        7.伤风
        (二)《医门揽要》补益方药的数据分析
        1.补益方药的来源说明
        2.补益方中重复方分析
        3.补益方味数分析
        4.补益方的剂型分析
        5.补益方的类方分析
        6.补益方药的药性与疗效关系分析
        7.具体药物频次统计分析
    三、《滇南本草》补益药物的统计分析
        (一)补益药物的功效、主治
        (二)补益药物的药性分析
        1.中药四气频次统计分析
        2.中药五味频次统计分析
        3.补益药物归类分析
第四部分 兰茂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统计分析
    一、药食两用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社会背景及研究必要性
        1.人民健康需求
        2.经济发展驱使
        3.宣传推广云南中医药文化
        (三)地域气候背景
    二、兰茂药食两用特色研究思路
        (一)兰茂药食两用研究标准
        1.纳入标准
        2.剔除标准
        (二)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的研究方法
        (三)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研究内容
        1.药食两用补益药物性味频次统计分析
        2.药食两用补益药物归类统计分析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研究结果
        (一)《医门揽要》补益方药研究结果
        (二)《滇南本草》补益药物研究结果
        (三)《滇南本草》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研究结果
        1.以甘温、甘平补虚为主
        2.食疗补虚
    二、讨论分析
        (一)望色切脉辨虚证
        (二)基于“三因制宜”理论补虚
        1.“因人制宜”补虚
        2.“因时制宜”补虚
        3.“因地制宜”补虚
        (三)强调甘温补虚
        (四)注重培补正气以补虚
        (五)以气血为本,阴阳为纲,重视脾肾,平调五脏
        (六)药食两用补虚
        (七)《滇南本草》《医门揽要》辨治虚证的异同
    三、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问题
        1.中药性味归经的差异
        2.中药功效、主治的差异
        3.中药、方剂名称及分类的差异
        (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虚证辨治的古代文献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4)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绪论 中医文化的表达
    第一节 中医文化的表达
        一、中医文化的定义与形成
        二、中医文化的主要形式:文本
        三、中医文化的文本:从文学文本到明清小说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
    第一节 承载中医文化的明清白话小说
        一、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
        二、涉医文本的特征和分类
        三、医学主题小说
    第二节 涉医文本的生成
        一、文本的继承和创新
        二、作者与文本
        三、文本的时代性与类型化
    第三节 写入明清小说的中医文化
        一、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
        二、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
        三、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
第二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
    第一节 叙述形式的基本特征
        一、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
        二、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三、涉医情节的叙事空间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的形成
        一、涉医故事的结构特点
        二、涉医叙事模式的要素
        三、模式的形成和变异
    第三节 为叙事服务的疾病与医者
        一、疾病在叙事中的作用
        二、医者形象的叙事功能
        三、历史名医文化的叙事演绎
    第四节 涉医主题与审美的呈现
        一、疾病与困境主题: 主人公的考验
        二、医疗与拯救主题: 直面生老病死的中医学
        三、中医文化的审美取向
第三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
    第一节 中医文化符号的概念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学
        二、中医文化的符号化
    第二节 药物与药名:中医符号的典型例证
        一、符号化的中药
        二、特殊药物的符号化
        三、药名文化
    第三节 其他中医符号现象
        一、作为喻体的中医药文化
        二、民间语言中的中医药
第四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
    第一节 中医知识
        一、中医知识与分类
        二、术语与中医术语
    第二节 小说语境下的中医知识呈现
        一、知识的显性表达
        二、对知识的评论
        三、对中医形式知识的仿拟
第五章 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
    第一节 社会医疗与小说
        一、社会的投射: 小说的医学史研究
        二、社会关系和医疗观念的反映
        三、民俗: 中医文化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作为叙事医学的文本
        一、叙事医学与叙事阅读
        二、作为中医叙事阅读文本的小说
    第三节 中医文化传播与明清小说
        一、受传者与反馈:读者导向
        二、媒介的使用: 明清小说的创作经验
        三、身为传播者: 中医文化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神农本草经》药物正异名研究 ——以出土秦汉文献中药名为对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神农本草经》药物正异名研究综述
    出土医药文献与《神农本草经》对比药名研究综述
    小结
绪论
    研究对象和材料来源
    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意义
    选题缘由
1 《神农本草经》药名分析
    1.1 《本经》药名概况
    1.2 《本经》药名由来
        1.2.1 命名时得来
        1.2.2 名称流传中得来
    1.3 小结
2 出土秦汉文献中药名与《本经》药名比较
    2.1 秦简
        2.1.1 《里耶秦简》
        2.1.2 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它》
    2.2 汉简
        2.2.1 阜阳《万物》
        2.2.2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
        2.2.3 马王堆《养生方》
        2.2.4 马王堆《房内记》
        2.2.5 《敦煌汉简》
        2.2.6 《武威医简》
        2.2.7 《居延汉简》《居延新简》
    2.3 其他散见简
    2.4 小结
3 具体药物名称举例
    3.1 正名:飞廉
    3.2 正名:石龙子
    3.3 正名:虾蟇(蟆)
    3.4 正名:天门冬
    3.5 正名:菟丝子
    3.6 正名:细辛
    3.7 正名:石龙蒭
    3.8 正名:黄耆
    3.9 正名:知母
    3.10 正名:薏苡人
    3.11 正名:牡蛎
    3.12 正名:蓬蘽
    3.13 正名:栝楼根
    3.14 正名:伏翼
    小结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邓志谟小说戏曲研究 ——兼论小说与戏曲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邓志谟的生平经历与着述情况
    第一节 邓志谟的生平及交游
        一、游历四方
        二、交友广泛
    第二节 邓志谟的着述经历
        一、长期活跃文坛
        二、着述较为丰富
第二章 《飞剑记》《铁树记》《咒枣记》研究
    第一节 “三记”的类型界定
        一、邓志谟的文人作家身份
        二、追求商业利益的创作目的
        三、缺乏严谨的编创态度
    第二节 “三记”的文体特征
        一、“话本体”体制
        二、较强的拟说书风格
        三、故事结构简单
        四、有意分卷分回
    第三节 “三记”的民间叙事特征
        一、注重故事价值
        二、借预叙引兴趣
        三、叙事模式化
第三章 “争奇”研究
    第一节 “争奇”释疑
        一、“争奇”作者考
        二、“争奇”文体界定
        三、“争奇”中杂剧的作者考
    第二节 “争奇”溯源
        一、两物相争的“争辩型”
        二、多文体融合型
第四章 邓志谟戏曲研究
    第一节 戏曲的思想内容
        一、戏剧类型多样
        二、人物形象的创新
        三、情理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戏曲的结构体制
        一、脚色体制
        二、开场方式
        三、体例形态
    第三节 戏曲的艺术特色
        一、冷热兼济
        二、形式求奇
        三、曲唱自由
第五章 从小说与戏曲关系看邓志谟创作
    第一节 邓志谟小说戏曲的创作共性
        一、惯用花名药名
        二、熟练运用“神话”
        三、以娱为主
    第二节 邓志谟对小说戏曲创作传统的借鉴
        一、题材的承袭
        二、双线结构
        三、程式化出目
    第三节 邓志谟作品对小说戏曲的影响
        一、传奇为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提供参考范式
        二、“争奇”打破小说戏曲文体界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 明末清初小说标目与分卷形式
附录二 : 单折杂剧
附录三 :“争奇”中嵌入的六种杂剧
附录四:《六十种曲》中的第一出标目及开场方式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宋初三诗话诗学理论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诗话关于诗歌内容观点的比较
    第一节 所引诗歌的题材
        一、写景抒情类题材
        二、现实社会生活类题材
    第二节 诗歌的立意
        一、对诗歌立意的重视
        二、意新与意高的内在契合
        三、读者贵在理解作者之“意”
    第三节 对诗歌内容真实的要求
        一、诗歌内容的真实性
        二、诗歌内容的合理性
第二章 三诗话中对理想诗歌风格的追求
    第一节 平淡的诗美理想
        一、平淡风格共同特征
        二、对平淡诗美欣赏角度之殊
    第二节 欧阳修提倡多种诗歌风格
        一、主“气格”
        二、豪放雄健
第三章 诗歌构思与艺术表现
    第一节 诗歌的构思
        一、构思的艰难
        二、要精心构思
        三、构思要巧妙
    第二节 诗歌语言的锤炼
        一、语言浅俗与锻炼
        二、对“语工”理解
        三、抄袭剽窃前人诗句
    第三节 诗歌的表现手法
        一、“赋”法
        二、“比、兴”
    第四节 诗歌形式技巧
        一、炼字
        二、对偶
        三、用典
        四、用韵
第四章 三部诗话的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三部诗话呈现出的共性与个性
        一、三诗话的共同特征
        二、三诗话的个性色彩
    第二节 三诗话的影响
        一、创体意义
        二、对诗话发展史的影响
        三、对宋诗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王融唐代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唐代史书所见之王融:政治家形象更为丰富
    1.1 《梁书》:俊爽自负,识鉴过人,名高望促
    1.2 《南史》:高自标置,才非负图,忧国安社稷
        1.2.1 本传
        1.2.2 他传
第二章 唐代诗文所见之王融:文人形象渐趋成型
    2.1 王融文人形象之塑造
        2.1.1 诗文兼擅的文学才能
        2.1.2 积极出仕的人生态度
    2.2 王融作品之接受
        2.2.1 风格
        2.2.2 声律
        2.2.3 语句
        2.2.4 构思
第三章 唐代类书总集所收王融作品:后世辑佚之渊薮
    3.1 类书所收王融作品
        3.1.1 《艺文类聚》
        3.1.2 《初学记》
        3.1.3 其他
    3.2 总集所收王融作品
        3.2.1 《文选》
        3.2.2 《广弘明集》
        3.2.3 《文馆词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1.2.1. 1 总体用药:
        1.2.1. 2 单一用药:
        1.2.1. 3 联合用药:
        1.2.1. 4 复方制剂: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2.2 药物分类
        2.2.1 利尿剂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2.2.3钙通道阻滞剂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2.2.7. 1 硝酸酯类[34]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3.1 利尿剂
        3.1.1 概述
        3.1.2 分类
        3.1.3 用药原则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2 钙通道阻滞剂
        3.2.1 概述
        3.2.2 CCB的分类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3.2.3 用药原则
        3.2.3. 1 适应证:
        3.2.3. 2 禁忌证: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3.1 概述
        3.3.2 分类
        3.3.3 用药原则
        3.3.3. 1 适应证:
        3.3.3. 2 禁忌证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3.4.1 概述
        3.4.2 分类
        3.4.3 用药原则
        3.4.3. 1 适应证:
        3.4.3. 2 禁忌证: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5 β受体阻滞剂
        3.5.1 概述
        3.5.2 分类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3.5.3 用药原则
        3.5.3. 1 适应证:
        3.5.3. 2 禁忌证: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 α受体阻滞剂
        3.6.1 概述
        3.6.2 分类
        3.6.3 用药原则
        3.6.3. 1 适应证:
        3.6.3. 2 禁忌证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 固定复方制剂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3.7.1. 1 概述:
        3.7.1. 2 分类:
        3.7.1. 3 用药原则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3.7.2. 1 分类:
        3.7.2. 2 应用证据:
        3.7.2. 3 应用原则:
        3.7.2. 4 方案推荐
    3.8 中枢性降压药
        3.8.1 概述
        3.8.2 分类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3.8.3 用药原则
        3.8.3. 1 适应证
        3.8.3. 2 不良反应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3.8.4 方案推荐
4 国产创新药物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4.1.1 药理学
        4.1.2 创新点
        4.1.3 药物作用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1.5 规格和用法
    4.2 尼群洛尔片
        4.2.1 药理作用
        4.2.2 降压特点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2.4 药物规格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4.3 阿利沙坦酯
        4.3.1 临床药理学
        4.3.2 创新点
        4.3.3 临床效果
        4.3.4 安全性
        4.3.5 禁忌证
        4.3.6 药物相互作用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4.4.1药理学
        4.4.2适应证
        4.4.3 原创点
        4.4.4 开发背景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4.4.6 循证证据
        4.4.7 药物规格
    4.5 左旋氨氯地平
        4.5.1 药学部分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4.5.4 临床推荐
        4.5.5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1.1 概述
        5.1.2 降压药物选择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1.2. 2 药物推荐: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5.2.1 概述
        5.2.2 降压药物选择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5.3.1 概述
        5.3.2 降压药物选择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3.2. 2 目标管理:
        5.3.2. 3 药物推荐: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5.4.1 概述
        5.4.2 降压药物选择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5.5.1 概述
        5.5.2 降压药物选择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5.2. 2 指南推荐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5.6.1 概述
        5.6.2 降压药物选择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6.2. 2 指南推荐: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5.7.1 概述
        5.7.2 降压药物选择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5.7.2. 2 指南推荐: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5.7.3. 5 监测血钾:
    5.8 高血压急症
        5.8.1 概述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5.8.3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6.1.1 概述
        6.1.2 降压药物选择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6.1.2. 2 指南推荐: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1.3. 1 降压目标: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6.2.2 诊断和评估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6.2.2. 2 诊断和评估:
        6.2.3 综合干预
        6.2.3. 1 非药物治疗:
        6.2.3. 2 药物治疗
        6.2.3. 3 其他治疗: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6.3.1 概述
        6.3.2 降压药物选择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6.3.2. 5 联合用药:
        6.3.3 注意事项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6.4.1 概述
        6.4.2 降压药物选择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5 老年高血压
        6.5.1 概述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6.5.5 药物选择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6.6.1 概述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6.6.3. 2 术前准备:
        6.6.3. 3 预后: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6.6.4. 2 药物治疗:
    6.7 难治性高血压
        6.7.1 概述
        6.7.2 降压药物选择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6.8.1 概述
        6.8.2 降压药物选择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6.9.1 定义与病因
        6.9.2 诊断
        6.9.3 药物治疗
        6.9.4 其他治疗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6.1 0. 1 概述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8 小结

(10)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进展
    2 中药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研究
    1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内容
        1.1 药性理论
        1.2 配伍原则
        1.3 服药方法
        1.4 临证用药法则
        1.5 《黄帝内经》十三方用药特点
    2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
第二部分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1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内容
        1.1 中药分类方法
        1.2 药性理论
        1.3 组方配伍理论
        1.4 药物制备理论
        1.5 用药方法理论
        1.6 临证治疗理论
    2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第三部分 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1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1.1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基本概况
        1.2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2 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沿革及特点
    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
        3.1 统编中药学教材概况
        3.2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及内涵的演变
        3.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结构的演变
    4 统编中药学教材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第四部分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比较研究
    1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
        1.1 中药分类方法的比较
        1.2 中药药性理论的比较
        1.3 中药配伍理论的比较
        1.4 中药效用的比较
        1.5 中药制备理论的比较
        1.6 用药禁忌理论的比较
        1.7 服药方法理论的比较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药物属性和性能构成的聚类分析与比较
        2.1 《本草经》和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性能特征数据库的建立
        2.2 方法及步骤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五部分 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指导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内经》《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沿袭使中药理论体系得以稳定表达
    3 临床实践需求和经验积累推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4 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影响近现代中药理论的研究方向
    5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对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提倡使用规范药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名的体认性及其英译原则[J]. 尹铂淳. 语言、翻译与认知, 2021(02)
  • [2]《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D]. 杨舒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初步研究[D]. 李福.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D]. 梁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神农本草经》药物正异名研究 ——以出土秦汉文献中药名为对照[D]. 翁晓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邓志谟小说戏曲研究 ——兼论小说与戏曲关系[D]. 陈芳. 兰州大学, 2020(12)
  • [7]宋初三诗话诗学理论批评研究[D]. 孙欢. 河南大学, 2019(01)
  • [8]王融唐代接受研究[D]. 王紫苑.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9]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10]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D]. 孙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推广使用标准化药品名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