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SP在数字炮控伺服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尚文军[1](2020)在《船载雷达对海目标实时算法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无人陆地车以及无人潜艇等相继问世。水面无人艇虽然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水面无人艇作为检测海洋、维护海洋权益的工具和现代化武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国内外智能化海洋装备的研究热点。此外,海上走私船严重威胁着军人与人民人身、财产安全,水面无人艇的出现与发展很好对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无人艇载雷达作为水面无人艇的主要探测仪器,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水面无人艇的探测能力,从而逐渐被人们重视。本文通过对无人艇载雷达主要算法进行研究,设计了FPGA+DSP的架构对其进行实现,搭建一套能够完成对海上走私船探测与跟踪的无人艇载雷达系统。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与完成的工作有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本文研究了无人艇载雷达的主要算法及原理,在脉冲雷达测距的基本原理上对雷达的测距距离与作用距离进行讨论。利用和差波束实现雷达对角的测量,并针对回波信号中可能存在的杂波,给出了杂波的消除方法。并根据水面无人艇所要完成的探测任务给出了整体的信号处理方案。其次,本文根据水面无人艇的实际工作环境与探测目标,设计出了无人艇载雷达的整体参数,讨论了无人艇载雷达的视距问题,并给出了相应情况下的探测距离,针对具体参数对雷达功率进行分析。根据探测距离的不同,可将雷达设为三种探测模式,并保有线性调频信号与m-序列两种发射波形,并设计了相应模式下的雷达发射与接收时序。针对距离模糊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对最小可检测速度进行分析,以及对雷达信号处理数据量进行了研究。最后,本文研究了无人艇载雷达在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过程,针对各模块之间的通信数据量选择了最优的接口,并给出了无人艇载雷达的通信系统方案以及具体的命令控制字格式。在基于FPGA+DSP的板卡上实现了信号处理,针对FPGA端,为了更好的利用其并行性与接口可控性,将数据采集、数字正交下变频、脉冲压缩部分让其分担。由于模式中存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中长短脉冲结合的情况,设计了一组并行流水。为了更好的实现数字正交下变频,设计了多阶FIR低通滤波器。同时,为保证数据的完整传输,在进入SRIO传输模块之前设计了一组缓存乒乓。在DSP端,由于其可以完成高精度浮点数据处理,让剩余数据处理部分让其分担。为了最大化利用多核处理架构以及保证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对多个核进行合理分配,并设计核间顺序、整体并行的处理架构。最终完成了无人艇载雷达的搭建与调试,实现了项目需求的全部功能。本文所搭建系统对无人艇载雷达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孙利[2](2020)在《风电机组传动链测试平台液压加载系统控制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能源问题加剧,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和大型化风机成为未来的趋势,这给风机的运维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风电机组传动链测试平台利用液压加载系统模拟风机载荷,可以在地面完成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疲劳测试。首先介绍了风电机组测试平台的现状和发展概况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风机载荷情况,根据风载大小设计液压加载系统,为了研究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建立了单缸阀控非对称缸及力反馈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单缸系统的动态特性,并搭建了液压系统进行实验研究。风电机组测试平台需要实时模拟风载,必须要提高其系统响应速度,运用平行模糊PID控制策略,对液压伺服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与常规PID控制相比具有更快的调节响应速度和更好的稳定性能。利用DSP28335作为控制器主板,用C语言编写了DSP控制伺服阀开度的软件程序,利用LabVIEW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上位机液压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的开发,包括系统的流量、液压缸进出口压力等,使测试平台中的数据显示。最后进行了控制液压伺服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改变伺服阀开度,使液压缸快速响应,从而精确控制液压缸输出力,对于实时模拟风机载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验研究结果看,液压加载系统工作可靠,控制精确高,性能良好。
臧经伦[3](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分段式滑模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置伺服控制如今在现代工业、装备制造业、自动化、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等领域广泛被应用,快速、稳定与精确的控制是未来位置伺服控制的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电机位置的精确控制,实现系统的快速响应,提高系统稳定性。本文将主要对滑模控制算法在伺服系统中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首先以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选用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式,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深入研究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对抖振的产生及其削弱对策做出分析。对指数趋近律中加入误差因数来改进切换增益,提出了一种改进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对抖振进行削弱。为使系统动态过程更平缓,设计了适用于位置伺服系统的分段式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搭建电流环、转速环、位置环三闭环伺服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加快系统的响应,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对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能够进行自适应调整,可以削弱滑模变结构的抖振影响。以DSP28335作为控制芯片进行系统软、硬件设计,搭建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采用上位机数据采集系统获得数据并绘制转速与位置的波形图。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满足位置伺服控制的要求。将分段式滑模控制技术应用于矢量控制方法中,对提高系统平稳性、抗干扰能力,提升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削弱滑模变结构控制抖振的影响。
陈遵川[4](2018)在《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坦克炮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坦克炮控系统是保证坦克战斗力有效提升、坦克火力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现代坦克炮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大功率数字交流全电炮控系统。针对炮控系统高响应速度和强抗扰能力的需求,本文基于自抗扰控制开展坦克炮控系统的研究。首先,本文设计了大功率数字交流全电炮控系统的总体结构,介绍了炮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炮控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坦克特殊的工作环境,对火炮和炮塔的动力源,即驱动电机提出了特殊要求。针对炮控系统的控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选取双模双环的控制结构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其次,本文建立了炮控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常规的三环控制器。驱动电机是炮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详细分析驱动电机的数学模型、矢量控制和驱动技术后,建立了理想情况下炮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在设计电流、速度和位置调节器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了三环结构响应缓慢的原因。然后,本文采用双模双环的控制结构,设计了基于自抗扰的炮控系统控制器。由于非线性因素严重阻碍了炮控系统性能的大幅提高,本文采用自抗扰控制以提高炮控系统的抗扰能力,同时根据炮控系统所处的工作状态对控制器实行切换控制。为了进一步增强炮控系统对转动惯量变化的鲁棒性,设计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动惯量辨识器。最后,本文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初步实验。针对炮控系统的瞄准性能、稳定性能和抗干扰能力作了多次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模双环的基于自抗扰控制的炮控系统,不仅满足瞄准速度变化范围大的要求,而且动态响应迅速、稳定精度高,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炮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炮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王乐三[5](2018)在《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驱动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用于在半实物仿真条件下为传动设备模拟负载力矩,是保证设备生产、制造及研发的重要环节。随着各类传动设备机动性与精确性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对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系统的数学模型为谐振环节,且负载力矩给定与承载系统主动运动导致的强外部干扰形式复杂,使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加载精度、稳定性与加载带宽始终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加载电机驱动器、电流控制策略、速度控制策略以及负载力矩控制策略入手,对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展开研究,寻求进一步提高动态响应性能、加载精度、稳定性与加载带宽的方法,为更高加载性能的实现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参考。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加载的本质为能量的传递,因此加载电机驱动器的能量传递速度对系统的动态响应有直接影响。本文首先将加载电机驱动器的能量传递过程与电流环数学模型相结合,分析了驱动器的能量传递速度对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矩阵变换器与背靠背双PWM变流器进行了分析与对比,说明了矩阵变换器对于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的优势。针对矩阵变换器的应用,对输入滤波器进行了设计,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同时保证了系统功率变换与电压传输的效率。最后,通过系统电流与速度的响应波形,验证了应用矩阵变换器的有效性。矩阵变换器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能量传递速度,但是同时增加了高精度电流控制的实现难度。因此,本文进一步对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换流策略与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对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的矢量序列进行了优化,并改进了电压型换流策略,有效抑制了窄脉冲与换流延时的影响,保证了系统在加载电机低速运行状态下的加载性能。同时,将扩张状态观测器引入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策略,与“PI控制+电流交叉解耦”相结合,对d-q轴外部干扰与电机参数变化进行了实时补偿,进一步保证了系统在动态加载条件下的电流控制精度。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换流策略与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速度控制策略同样对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与加载带宽有直接影响。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的输出为负载力矩,外部扰动为承载系统的主动运动,数学模型为谐振环节,均与传统电力传动系统存在明显差异。针对此问题,本文将比例环节、负载力矩补偿环节与速度给定前馈环节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的二自由度状态空间速度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与多余力矩抑制性能,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光电编码器速度检测误差与摩擦力矩的影响进行抑制,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加载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二自由度状态空间速度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基于上述研究,根据频谱加载方式,对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负载力矩控制策略展开研究。首先建立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为负载力矩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基础,将相角补偿环节引入比例谐振控制器,根据系统的奈奎斯特图与零、极点分布,分别对正弦梯度加载与非正弦加载条件下的负载力矩控制策略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负载力矩控制策略,在加载梯度仅为0.3N·m/°的情况下,将系统的加载带宽提高至20Hz,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加载精度、稳定性与加载带宽。
姚兆[6](2018)在《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战争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进程大大缩短,这就要求武器装备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因此,各国在研究新型装甲车辆时,除继续保持大口径火炮,提高初速并且不断研制新弹种外,都把火控系统的研制摆在首要位置。瞄准线稳定技术作为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90年代已成功将上反稳瞄技术应用于装甲车辆火控系统当中,而我国对上反稳瞄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技术不够成熟,部队现役大量的装甲装备还是简易火控,99式主战坦克火控系统采用的是较先进的下反稳像技术,近几年随着上反稳瞄技术的发展成熟,96A式坦克火控系统、99A式坦克火控系统、04式步兵战车火控系统、05式两栖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8×8轮式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相继定型列装部队,虽然已经填补了技术空白,但在稳定精度、适应战车的机动性,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开展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对装甲装备火控系统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以“××型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研制课题为背景,将陀螺理论、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控制理论、误差分析理论、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现场试验相结合,开展了典型双轴陀螺平台稳定机理的研究,并结合该课题产品样机的研制,进一步研究了上反稳瞄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上反稳瞄系统原理样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某型步兵战车火控系统当中。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研制了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该系统由双轴陀螺稳定平台(上反组件)和稳瞄控制组合构成。从二自由度陀螺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其运动特性,研究了由二自由度陀螺构成的陀螺稳定平台类型及其典型应用。陀螺稳定平台采用半液浮积分陀螺作为惯性传感元件,用于敏感载体的扰动角速率;与稳定伺服校正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力矩电机构成稳定控制系统,完成瞄准线相对大地空间的稳定。其中陀螺稳定平台作为控制对象,主要编排有陀螺传感元件和电机执行元件,将敏感到的载体扰动送至稳瞄控制组合,同时接收经校正放大后的驱动信号,由力矩电机拖动反射镜实现瞄准线稳定。稳瞄控制组合接收火控计算机的控制逻辑和控制信号,完成系统的上电时序控制、工况转换、传感器数据处理、陀螺供电、稳定误差信号校正、功率放大、瞄准跟踪控制及伺服信号的校正放大,从而实现瞄准线双向稳定控制、跟踪控制、目标角速度输出、瞄线手动调漂及瞄准线伺服于火炮线的伺服控制等功能,并将火控计算机所需的状态信号和传感器信号发送给火控计算机。针对经典PID控制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低的缺陷,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相结合,对比研究了多种控制策略;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和自抗扰控制理论,为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和实物测试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充分考虑武器装备工作的特殊性,针对目前国产装备可靠性低的现状,应用FMECA方法对上反稳瞄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设计,为本系统建立了可靠性数学模型,提出了模型假设条件,分别对稳瞄控制组合和上反射镜组件以及稳瞄系统总体进行了可靠性预计,并提出了可靠性技术设计概念。针对不同作战地形条件对瞄准线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上反稳瞄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验证。
高孝君[7](2018)在《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高性能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被列入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中,成为发展和推广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机器人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最大。目前我国机器人行业缺乏核心技术,其中关键零部件之一的高性能伺服系统基本上依赖进口。通过设计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控制器,提升伺服系统的动态和抗扰动性能,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对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电流环、转速环进行控制器设计,分析动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并提出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转动惯量辨识方法,改进转速环自抗扰控制器的性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分析可知,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是从最内环的电流环开始的。首先,设计电流环的三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消除反电动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典I型系统设计PI参数,构成PI+LESO自抗扰控制器结构。然后,对电流环控制系统进行动态性能分析,使用Σ/ΔADC芯片和PWM双更新技术,优化采样反馈通道,减小时延提高系统的频带宽度。从理论上证明自抗扰控制器的稳定性,能有效应对电阻和电感参数变化的情况。最后,通过MATLAB仿真,测量系统的稳态误差、频带宽度和超调量,验证PI+LESO控制器的性能更优。在电流环的基础上,设计转速环自抗扰控制器。首先,设计转速环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并基于典II型系统设计PI参数,构成PI+LESO和P+LESO结构的自抗扰控制器。然后,对转速环控制系统进行动态分析,使用M/T算法优化反馈通道,前馈控制提升系统的频带宽度。从理论上证明转速环自抗扰控制器的稳定性和抗扰动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ESO的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在突击负载实验时,修正自抗扰控制器参数b,以提升转速环控制器的性能。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比不同控制器的动态和抗扰动性能,可知P+LESO控制器的性能最优。最后通过设计基于DSP+FPGA的硬件平台,在DSP上实现转速环控制算法和在FPGA实现电流环控制算法。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自抗扰控制器的性能更优,验证仿真结果。
王昱忠[8](2018)在《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存在诸多优点,使其在交流伺服控制领域得到极其普遍的应用。在伺服电机驱动负载运行时,电机与负载间的连接装置传动轴往往不是完全刚性的,这就会引发伺服控制系统间的柔性传动,柔性传动必然会产生机械谐振。机械谐振的存在会使伺服控制系统的转速与电磁转矩发生明显且持续的震荡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到当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等,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系统频带响应宽度的提升,严重时会致使系统失稳、传动连接装置损伤及断轴等情况发生,使伺服装置达不到预先设计的目标。因此,对于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问题的研究变将得极为重要及迫切。本文首先阐述了伺服控制系统中机械谐振问题的国内外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学习研究了伺服电机控制相关理论,建立伺服电机对应的数学模型去探讨平台中电机矢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建立简化的电机-负载二惯量数学模型来分析机械谐振在伺服控制系统中产生的机理,分析并讨论了负载电机惯量比与传动轴刚度系数对机械谐振的影响情况。谐振频率点的准确辨识是谐振被动抑制的关键。接下来文中研究了伺服系统中谐振频率特性辨识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扫频法、转速电流分析法等。扫频法是对给定的像chirp信号之类的含丰富频率成分的激励信号的辨识,属于离线频率特性辨识;转速电流分析法是对当系统谐振发生时采集转速误差信号或交轴电流信号后进行FFT频谱分析的方法,属于在线谐振频率辨识。本文采用在线谐振特性辨识并在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随后基于前面的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方案,提出了陷波滤波器各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将该方案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验证,速度环的转速振荡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最后将前面设计的方案在DSP芯片为TMS320F28335上进行软件编程验证。先将速度环转速调节为500rad/s,使其产生谐振振荡现象;之后加入设计好的谐振抑制算法观察到速度振荡明显减弱。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高晓明[9](2018)在《弹载宽幅雷达成像综合信号处理机研制》文中研究表明SAR成像雷达具有在全天时、全天候、多场景条件下获取高分辨二维图像的能力,在目标探测与识别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国家远洋作战需求的提升,利用弹载实时宽幅SAR技术完成对海上目标群的远距离成像探测、识别与定位逐渐成为导引头技术的关注热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通过对宽幅雷达导引头成像处理机进行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OPEN VPX架构的雷达信号综合处理机系统,包含多通道中频采集与信号预处理的采集板卡、多核DSP并行成像处理阵列、基于一体化编程的雷达主控接口板,同时为处理机系统构建了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网络与控制/反馈信息交互网络。2、在多通道中频采集、预处理的程序设计工作中,针对场景回波动态范围不确定性给定点雷达信号预处理工作带来的困难,引入了基于AGC/截位功能机构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实时分析雷达回波强度,灵活选择雷达预处理中各单元的截位因子,实现了在固定运算位宽条件下保留最大计算精度的目标,有效的改善了后期成像处理结果。3、构建了“一主多从,相互协调”的主控软件框架,设计了功能层次分明的飞控协议解析模块,使得雷达主控板具有多路突发并行处理的能力,有效保证宽幅成像雷达各项工作流程的控制与实现。增添了采用HLS方法设计的雷达成像参数计算模块,根据平台当前位置、速度信息实时解算采样波门与合成孔径时间,及时调整成像CPI内PRI的积累个数,在确保雷达成像的方位向分辨率达标的条件下,有效缩短雷达系统的扫描搜索时间。
顾健[10](2017)在《无人机激光引导与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人机激光引导与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激光测量与传输无人机引导信息的新型光电系统。它主要涉及无人机激光引导技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和它们的系统融合技术,将分立的无人机激光引导系统和空间激光通信系统进行融合能够避免无人机引导信息使用射频传输产生的危害,节约对安装平台的资源需求,充分发挥激光在测量和通信上的双重优势。从公开的资料来看目前对无人机激光引导技术和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都是单独进行的,没有研究团队对二者的融合展开研究,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面世。在某预研项目的支持下,本文独创性地设计和实现了一套无人机激光引导与通信演示系统,该系统是将无人机激光引导技术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相融合的首次创新尝试。针对这一系统涉及的三项关键技术:快速捕获技术、粗/精跟踪控制技术和接收端无跟瞄(跟踪-瞄准)机构的激光通信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考虑实验室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的已有基础,在演示系统的设计中以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典型结构为参考,将实现无人机回收引导的相关功能组件嵌入其中。演示系统总体上包括光学分系统、通信分系统、PAT(对准、捕获、跟踪)分系统和引导分系统四部分。为实现两种技术的融合,在通信分系统中的增加引导专用通信子系统,在总体结构上增加引导分系统。2.为在无人机不能发射信标指示光的约束下实现快速捕获,设计了一种基于二维高速振镜的无源合作目标捕获方法。首先结合项目背景设计对无源合作目标的快速捕获与扫描方式,给出捕获工作流程示意图;其次推导静止目标的捕获时间数学表达式,指出在捕获不确定区域、激光发散角、信噪比等条件一定时,捕获单元的扫描步进性能是影响捕获时间快慢的唯一因素;然后设计一种以二维高速振镜为主要扫描机构的捕获单元,其扫描步进性能远远高于传统的粗跟踪转台,在理论上极大减小捕获时间;最后为满足无人机期望捕获距离,设计了对无源合作目标的捕获链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动态捕获时间非常短,捕获性能相比传统的捕获方法有很大提升。3.为进一步提高粗跟踪单元的扰动抑制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控制方法。首先介绍粗跟踪的组成和控制结构,推导粗跟踪的控制模型,确定基本位置控制器为PID形式,根据相关技术指标计算PID的参数,取得满意的扰动被动抑制效果;其次指出PID控制器的不足,介绍基于“主动抗扰”原理的自抗扰控制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对自抗扰理论中最核心部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观测原理进行详细推导与论证,在理论上指出其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最后将改进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基本位置PID控制器结合,构成改进的自抗扰控制器,成功应用于粗跟踪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幅度1°、频率在0.25Hz-1.25Hz间的外部位置扰动,传统的自抗扰控制器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扰动隔离度下降非常明显,1Hz时的提升程度仅为0.25Hz处的3.9%。而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后的自抗扰控制器使扰动隔离度至少提高了 4.26dB,且随着扰动频率的增加,扰动隔离度的提升非常稳定,1Hz时的提升程度与0.25Hz处几乎一致。此外,改进后的自抗扰控制器有较好的鲁棒性,允许被控对象参数在15%的范围内变化。4.为进一步提高精跟踪单元的扰动抑制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精跟踪控制方法。首先确定最优的精跟踪控制结构,介绍基于电机位置环和电机电流环的两种精跟踪控制结构,推导它们的开环、闭环和扰动传递函数,在相同前向通道设计指标情况下计算它们的基本位置PD控制器参数,比较它们对扰动的抑制性能,指出基于电机电流环的控制结构远优于基于电机位置环的控制结构,在后续的研究中仅以基于电机电流环的精跟踪为研究对象;其次分析精跟踪对扰动的基本抑制原理和扰动抑制能力理论上限;然后介绍基于“主动抗扰”原理的扰动观测器理论;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精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扰动观测器从电机位置传感器和光斑位置传感器中观测外部扰动,然后将扰动等效补偿量加入到电流环前的综合点,与前向通道PD控制器配合实现了精跟踪的扰动前馈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的PD控制器,加入扰动观测器使扰动隔离度在几乎所有频率处都得到了提升,最优情况已达到11.6dB;同时,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允许被控对象参数在15%的范围内变化。5.为在无人机上无法安装跟瞄机构的条件下实现引导信息接收,设计了一种基于大视场接收和激光副载波调制的无人机引导信息接收方法。首先指出机上无跟瞄机构时必须要采取大视场的接收方式才能避免激光对准偏差导致的链路中断,计算了背景光对大视场接收的影响,指出如果不加特殊处理,OOK(开关键控)信号将淹没在背景光中,提出激光副载波调制的解决方法;其次说明该方法的物理层实现;然后为提高通信可靠性和可用性,设计了引导专用通信协议;最后给出了详细的引导通信链路。实验结果表明相比OOK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背景光干扰,实现无人机上的激光通信数据接收。
二、DSP在数字炮控伺服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SP在数字炮控伺服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船载雷达对海目标实时算法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面无人艇 |
1.2.2 无人艇载雷达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无人艇载雷达主要算法原理 |
2.1 无人艇载雷达工作原理 |
2.2 数字下变频原理 |
2.3 脉冲压缩原理 |
2.3.1 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原理 |
2.3.2 二相码脉冲压缩原理 |
2.4 多普勒效应与多普勒中心估计 |
2.4.1 多普勒效应 |
2.4.2 多普勒中心估计 |
2.5 动目标检测 |
2.6 角误差估计 |
2.7 CFAR检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达系统参数计算 |
3.1 雷达总体的参数指标 |
3.2 无人艇载雷达参数设计 |
3.2.1 无人艇载雷达视距问题 |
3.2.2 无人艇载雷达平均功率分析 |
3.2.3 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设计 |
3.2.4 雷达发射时序分析 |
3.2.5 距离模糊设计 |
3.2.6 发射信号波形 |
3.2.7 最小可检测速度分析 |
3.2.8 雷达的接收时序 |
3.3 数据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艇载雷达通信模块设计 |
4.1 无人艇载雷达通信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4.2 信号处理板卡与下行模块通信设计 |
4.2.1 波形产生器部分 |
4.2.2 波控部分 |
4.2.3 伺服机部分 |
4.3 信号处理板卡与显控部分通信设计 |
4.3.1 UDP协议简介 |
4.3.2 信号处理板卡与显控通信格式设计 |
4.4 信号处理板卡内部通信设计 |
4.4.1 DSP到 FPGA的通信设计 |
4.4.2 FPGA到 DSP的通信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人艇载雷达实时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实时系统整体流程设计 |
5.2 FPGA信号处理部分 |
5.2.1 FPGA芯片介绍 |
5.2.2 数字正交下变频 |
5.2.3 跨时钟域处理 |
5.2.4 脉冲压缩 |
5.2.5 数据打包处理模块设计 |
5.3 DSP信号处理部分 |
5.3.1 多核浮点DSP芯片介绍 |
5.3.2 多核并行处理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
5.3.3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风电机组传动链测试平台液压加载系统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风电机组叶片载荷分析 |
2.1 风机叶片载荷标准 |
2.1.1 Germanischer Lioyd认证标准 |
2.1.2 丹麦标准DS472 |
2.2 风力机载荷分析 |
2.2.1 载荷分析坐标系 |
2.2.2 气动载荷 |
2.2.3 重力载荷 |
2.2.4 离心力载荷 |
2.3 风力机载荷的确定 |
2.3.1 IEC设计风况 |
2.3.2 疲劳载荷的分析 |
2.3.3 叶片载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模型 |
3.1 液压系统简介 |
3.2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数学模型 |
3.2.1 模型基本定义 |
3.2.2 伺服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基本方程 |
3.3 单缸系统模型 |
3.4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 |
3.4.1 伺服阀参数 |
3.4.2 液压缸参数 |
3.5 液压系统模型简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糊PID控制方法仿真与分析 |
4.1 数字式PID控制算法基本原理 |
4.1.1 位置式PID控制基本原理 |
4.1.2 增量式PID控制基本原理 |
4.1.3 位置式与增量式的比较 |
4.2 模糊PID控制 |
4.2.1 模糊控制理论 |
4.2.2 模糊控制器组成 |
4.2.3 模糊控制器工作流程 |
4.3 液压系统模糊PID控制设计理论 |
4.3.1 模糊PID算法设计过程 |
4.3.2 液压控制系统平行模糊PID设计 |
4.4 平行模糊PID控制仿真与分析 |
4.4.1 常规PID控制系统仿真 |
4.4.2 平行模糊PID控制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压加载系统电气控制设计 |
5.1 液压控制系统概述 |
5.1.1 系统设计要求 |
5.1.2 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
5.2 液压加载系统控制简介 |
5.2.1 硬件部分简介 |
5.2.2 软件部分简介 |
5.3 加载系统控制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分段式滑模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发展状况 |
1.2.2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发展状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分类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坐标变换及数学模型 |
2.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坐标变换 |
2.2.2 d-q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方程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2.3.1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结构 |
2.3.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2.4 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
2.4.1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原理 |
2.4.2 SVPWM调制在算法上的实现 |
2.4.3 SVPWM算法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伺服系统分段式滑模变结构控制 |
3.1 永磁同步电机三闭环位置伺服控制系统 |
3.2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 |
3.2.1 滑模变结构定义及条件 |
3.2.2 滑模变结构的动态品质 |
3.3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3.3.1 滑模变结构速度控制器的设计 |
3.3.2 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的设计 |
3.4 永磁同步电机分段式滑模控制方式 |
3.5 系统仿真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硬件与软件设计 |
4.1 控制器的硬件部分设计 |
4.1.1 整流电路 |
4.1.2 逆变电路 |
4.1.3 隔离驱动电路 |
4.1.4 保护电路 |
4.1.5 电流检测电路 |
4.1.6 转速转角检测电路 |
4.2 软件程序部分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4)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坦克炮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坦克炮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2 坦克炮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1 坦克炮控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
2.2 坦克炮控系统对驱动电机的特殊要求 |
2.3 坦克炮控系统的控制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坦克炮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三环控制 |
3.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3.2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3.3 坦克炮控系统的数学模型 |
3.4 三环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4 坦克炮控系统的自抗扰控制 |
4.1 炮控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 |
4.2 自抗扰控制的基本原理 |
4.3 基于自抗扰的炮控系统控制器设计 |
4.4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动惯量辨识 |
4.5 炮控系统的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初步实验 |
5.1 参数测试实验 |
5.2 反电势实验 |
5.3 稳态实验 |
5.4 暂态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驱动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的发展需求 |
1.1.2 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的关键问题 |
1.2 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加载电机驱动器研究现状 |
1.3 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1 电流控制策略 |
1.3.2 速度控制策略 |
1.3.3 负载力矩控制策略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矩阵变换器的系统能量传递速度提高方法 |
2.1 引言 |
2.2 系统电流环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2 考虑加载电机驱动器能量传递过程的电流环数学模型 |
2.3 加载电机驱动器能量传递速度分析 |
2.3.1 矩阵变换器能量传递速度分析 |
2.3.2 背靠背双PWM变流器能量传递速度分析 |
2.3.3 能量传递速度对比分析 |
2.4 矩阵变换器输入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 |
2.5 矩阵变换器能量传递速度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加载系统高精度电流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基于矢量序列优化的窄脉冲抑制方法 |
3.2.1 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
3.2.2 矢量序列优化方法 |
3.3 基于电压型换流策略的换流延时缩短方法 |
3.3.1 正常区间换流策略 |
3.3.2 过渡区间换流策略 |
3.4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策略 |
3.4.1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扰动与不确定性分析 |
3.4.2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干扰抑制与不确定性补偿 |
3.5 电流控制精度验证 |
3.5.1 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与换流策略验证 |
3.5.2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策略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自由度状态空间速度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3 二自由度状态空间速度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分析 |
4.3.1 速度控制策略设计 |
4.3.2 跟踪性能与多余力矩抑制性能分析 |
4.3.3 稳定性分析 |
4.3.4 鲁棒性分析 |
4.4 与常用速度控制策略的对比分析 |
4.4.1 与传统PI控制的对比分析 |
4.4.2 与状态空间PI控制的对比分析 |
4.4.3 与陷波滤波器控制的对比分析 |
4.5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摩擦力矩补偿及速度信号检测 |
4.6 速度控制策略验证 |
4.6.1 跟踪性能与多余力矩抑制性能验证 |
4.6.2 鲁棒性验证 |
4.6.3 ESO性能验证 |
4.6.4 与常用速度控制策略的对比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比例谐振控制的负载力矩控制策略 |
5.1 引言 |
5.2 基于PR控制的系统离散数学模型 |
5.3 正弦梯度加载条件下的负载力矩控制策略设计与分析 |
5.3.1 比例系数的设计与分析 |
5.3.2 基于奈奎斯特图分析的系统稳定性与加载带宽提高方法 |
5.3.3 基于零、极点分布分析的系统动态响应改善方法 |
5.4 非正弦加载条件下的负载力矩控制策略设计与分析 |
5.5 负载力矩控制策略验证 |
5.5.1 正弦梯度加载验证 |
5.5.2 非正弦加载验证 |
5.5.3 与典型负载力矩控制策略的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稳瞄系统发展现状 |
1.3 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稳瞄技术分析 |
1.3.1 稳瞄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稳瞄系统中的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上反稳定平台稳定机理研究 |
2.1 二自由度陀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2 二自由度陀螺仪类型 |
2.2.1 积分陀螺 |
2.2.2 测试陀螺 |
2.3 上反稳瞄系统原理分析 |
2.3.1 稳定用惯性元件原理 |
2.3.2 稳像机理 |
2.3.3 瞄准线稳定原理 |
2.3.4 瞄准线操纵原理 |
2.3.5 半角机构的实现方案 |
2.3.6 上反稳瞄系统瞄准线随动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反稳瞄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上反稳瞄系统总体架构 |
3.2 双轴陀螺稳定平台设计 |
3.2.1 关键重要元件选型设计 |
3.2.2 U型架及横梁设计 |
3.3 稳瞄控制组合设计 |
3.3.1 稳瞄控制功能设计 |
3.3.2 控制组合硬件设计 |
3.4 稳瞄控制软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反稳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被控对象机械特性对稳瞄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
4.1.1 传动刚度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2 机械谐振对伺服系统特性的影响 |
4.1.3 摩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 PID鲁棒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 |
4.2.1 速率陀螺稳定跟踪系统 |
4.2.2 速率积分陀螺稳定跟踪系统 |
4.3 指令内模控制器设计 |
4.3.1 控制基础 |
4.3.2 “指令内模”控制器稳定系统的设计 |
4.3.3 “阶跃内模”控制系统设计 |
4.4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4.1 滑动模态定义及数学表达 |
4.4.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 |
4.4.3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陀螺去噪仿真研究 |
5.1 陀螺噪声分析和滤波方法研究 |
5.2 小波滤波方法应用研究 |
5.2.1 小波分析 |
5.2.2 小波的性质 |
5.2.3 小波变换的去噪原理 |
5.3 小波去噪的仿真分析 |
5.3.1 不同阈值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
5.3.2 不同小波分解层次的仿真结果 |
5.3.3 消噪方法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设计 |
6.1 可靠性设计机理 |
6.2 可靠性参数体系 |
6.3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建模 |
6.3.1 流程设计 |
6.3.2 数学模型假设和条件 |
6.3.3 数学模型构建 |
6.4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分配与预计 |
6.4.1 可靠性指标分配 |
6.4.2 稳瞄控制组合可靠性预计 |
6.4.3 上反射镜组件可靠性预计 |
6.4.4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预计 |
6.5 上反稳瞄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 |
6.6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术技术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7.1 瞄准线运动特性分析 |
7.2 安装基座振动及射击冲击特性试验 |
7.2.1 跑车振动试验 |
7.2.2 射击冲击试验 |
7.3 上反稳瞄系统总体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7.3.1 瞄准线电气工作角度 |
7.3.2 瞄准线自身抖动幅度 |
7.3.3 瞄准线漂移速度 |
7.3.4 最小瞄准速度 |
7.3.5 最大瞄准速度 |
7.3.6 瞄准线稳定误差 |
7.3.7 抗振性试验要求 |
7.3.8 抗冲击试验要求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主要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高性能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永磁交流伺服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 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和自抗扰控制技术原理 |
2.1 引言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以及矢量控制 |
2.2.1 数学模型 |
2.2.2 矢量控制 |
2.3 自抗扰控制技术原理 |
2.3.1 非线性自抗扰技术原理 |
2.3.2 线性自抗扰技术原理 |
2.4 永磁交流伺服自抗扰控制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伺服系统电流环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电流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3.2.1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 |
3.2.2 状态误差反馈律设计 |
3.3 电流环性能分析 |
3.3.1 电流环性能指标 |
3.3.2 电流环动态性能分析 |
3.3.3 电流环抗扰动性能分析 |
3.4 MATLAB仿真 |
3.4.1 传递函数仿真 |
3.4.2 SimPowerSystems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伺服系统转速环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转速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4.2.1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 |
4.2.2 状态误差反馈律设计 |
4.3 转速环自抗扰控制器性能分析 |
4.3.1 转速环性能指标 |
4.3.2 转速环动态性能分析 |
4.3.3 转速环抗扰动性能分析 |
4.3.4 基于LESO的转动惯量辨识 |
4.4 MATLAB仿真 |
4.4.1 传递函数仿真 |
4.4.2 SimPowerSystems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硬件设计 |
5.2.1 硬件设计整体方案 |
5.2.2 驱动电路设计 |
5.2.3 控制电路设计 |
5.3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软件设计 |
5.3.1 DSP软件设计 |
5.3.2 FPGA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实验 |
6.1 引言 |
6.2 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实验平台与上位机设计 |
6.3 电流环实验 |
6.4 转速环实验 |
6.4.1 空载实验 |
6.4.2 转动惯量辨识实验 |
6.4.3 加载以及抗扰动实验 |
6.5 位置环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本文总结 |
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伺服系统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理论 |
2.1 引言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
2.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
2.2.3 坐标变换(三个坐标与两个坐标变换) |
2.2.4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2.4 电压空间SVPWM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结构谐振基本原理 |
3.3 双惯量系统模型分析 |
3.4 谐振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惯量比对谐振的影响 |
3.4.2 刚度系数对谐振的影响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伺服系统谐振频率特征辨识 |
4.1 引言 |
4.2 频率特征获取方法 |
4.2.1 直接测量法 |
4.2.2 扫频法 |
4.2.3 电流转速分析法 |
4.3 谐振频率的在线检测与提取 |
4.3.1 频谱分析算法FFT |
4.3.2 谐振频率提取算法的设计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陷波滤波器的设计 |
5.1 引言 |
5.2 低通滤波抑振研究 |
5.3 陷波滤波器 |
5.3.1 陷波滤波器原理 |
5.3.2 陷波滤波器模型分析 |
5.3.3 陷波滤波器参数的确定方法 |
5.4 数字滤波器 |
5.4.1 数字滤波器的选择 |
5.4.2 IIR陷波滤波器的设计 |
5.5 基于FFT的自适应陷波滤波器 |
5.5.1 总体结构设计 |
5.5.2 仿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谐振抑制的实现与验证 |
6.1 引言 |
6.2 伺服系统谐振抑制软件设计 |
6.2.1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6.2.2 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算法实现 |
6.3 伺服系统实验平台 |
6.3.1 系统实验环境搭建 |
6.3.2 伺服平台上验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弹载宽幅雷达成像综合信号处理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 弹载雷达信号处理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弹载宽幅雷达成像综合信号处理机系统设计 |
2.1 雷达成像指标分析与系统规划 |
2.2 综合信号处理机的信号传输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信号处理机的硬件设计 |
3.1 雷达信号预处理板的设计 |
3.2 雷达成像处理板的设计 |
3.3 雷达主控接口板的设计 |
3.4 功能板卡的电源设计 |
3.5 功能板卡的时钟网络设计 |
3.6 信号处理机系统的硬件实物展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幅雷达成像综合信号处理软件设计 |
4.1 雷达信号预处理软件的设计分析 |
4.1.1 AD采集模块的设计 |
4.1.2 雷达中频信号预处理模块的设计 |
4.1.3 AGC/截位解析模块的设计 |
4.2 成像雷达主控程序的FPGA全实现 |
4.2.1 1553B飞控协议解析模块的设计 |
4.2.2 雷达参数计算模块的设计 |
4.2.3 雷达主时序模块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幅雷达成像系统实验及分析 |
5.1 实验规划及前期准备工作 |
5.2 中频模拟成像实验 |
5.3 外场静态实验 |
5.4 外场跑车实验 |
5.5 外场挂飞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无人机激光引导与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无人机回收引导研究现状 |
1.2.1 无人机回收引导概述 |
1.2.2 典型的无人机回收引导方式 |
1.2.3 无人机激光引导研究现状 |
1.3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 |
1.3.2 中国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 |
1.4 关键技术分析及其研究现状 |
1.4.1 关键技术分析 |
1.4.2 快速捕获技术研究现状 |
1.4.3 粗/精跟踪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4 接收端无跟瞄机构的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5 全文组织安排 |
第2章 基于二维高速振镜的无源合作目标快速捕获 |
2.1 引言 |
2.2 捕获和扫描方式 |
2.2.1 常用捕获方式 |
2.2.2 常用扫描方式 |
2.2.3 外部约束条件下的捕获和扫描方式 |
2.3 静态目标捕获时间计算 |
2.4 二维高速振镜扫描原理 |
2.5 引导捕获链路设计 |
2.6 捕获实验及分析 |
2.6.1 动态捕获时间 |
2.6.2 信标回光强度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粗跟踪控制 |
3.1 引言 |
3.2 粗跟踪控制结构 |
3.3 粗跟踪内环建模 |
3.3.1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 |
3.3.2 速度环辨识建模 |
3.4 粗跟踪基本位置控制器设计 |
3.4.1 粗跟踪被控对象模型 |
3.4.2 位置开环设计指标 |
3.4.3 基本位置控制器形式 |
3.4.4 连续域的控制器参数 |
3.4.5 离散控制的影响 |
3.5 自抗扰控制理论基础 |
3.5.1 自抗扰控制器的提出 |
3.5.2 状态观测器基础 |
3.5.3 扩张状态观测器基础 |
3.6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扰动观测传递函数 |
3.7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不足和改进 |
3.8 扰动观测效果对比 |
3.9 基于改进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粗跟踪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3.10 粗跟踪实验及分析 |
3.10.1 时域响应 |
3.10.2 频域响应 |
3.10.3 鲁棒性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精跟踪控制 |
4.1 引言 |
4.2 精跟踪控制结构 |
4.2.1 Ⅰ型精跟踪控制结构 |
4.2.2 Ⅱ型精跟踪控制结构 |
4.3 精跟踪开环、闭环和扰动传递函数 |
4.3.1 Ⅰ型精跟踪开环、闭环和扰动传递函数 |
4.3.2 Ⅱ型精跟踪开环、闭环和扰动传递函数 |
4.4 精跟踪基本位置控制器设计 |
4.4.1 基本位置控制器形式 |
4.4.2 位置开环设计指标 |
4.4.3 连续域控制器参数 |
4.4.4 离散控制的影响 |
4.5 精跟踪基本位置控制器性能与精跟踪控制结构比较 |
4.6 Ⅱ型精跟踪扰动的基本抑制原理 |
4.7 Ⅱ型精跟踪对扰动的抑制能力理论上限 |
4.8 扰动观测器基础 |
4.8.1 扰动观测器的提出 |
4.8.2 扰动观测器组成 |
4.8.3 扰动观测器的性能分析 |
4.9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Ⅱ型精跟踪控制器设计 |
4.10 精跟踪实验及分析 |
4.11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大视场接收与激光副载波调制的引导信息接收 |
5.1 引言 |
5.2 背景光对大视场接收的影响与相应抑制方法 |
5.2.1 点背景光源的影响 |
5.2.2 面背景光源的影响 |
5.2.3 背景光的电子学抑制方法 |
5.3 物理层实现 |
5.4 引导专用通信协议设计 |
5.5 引导通信链路设计 |
5.6 引导通信实验及分析 |
5.6.1 最远引导通信距离 |
5.6.2 引导信息有效更新率 |
5.6.3 接收视场角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演示系统介绍与研究工作总结 |
6.1 演示系统介绍 |
6.1.1 系统组成 |
6.1.2 工作流程 |
6.1.3 操作界面 |
6.2 全文总结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DSP在数字炮控伺服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船载雷达对海目标实时算法实现[D]. 尚文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风电机组传动链测试平台液压加载系统控制技术[D]. 孙利. 上海电机学院, 2020(01)
- [3]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分段式滑模控制方法研究[D]. 臧经伦.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4]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坦克炮控系统研究[D]. 陈遵川.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5]电动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驱动与控制研究[D]. 王乐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姚兆. 东北大学, 2018(01)
- [7]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高性能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 高孝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8]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王昱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8(01)
- [9]弹载宽幅雷达成像综合信号处理机研制[D]. 高晓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10]无人机激光引导与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顾健.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