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当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分析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阮华[1](2021)在《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文中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七连丰”的可喜局面,其中2004—2012年连续“九连增”,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实现了粮食由产不足需到产需稳定、丰年略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国粮食发展也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忧。由于发展方式的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地压力,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内涵式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流转市场快速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土地集中趋势日渐明显。在现行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差异较大,既有5亩以内的,也有100亩以上的,那么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同时,在土地三权分置的产权结构下,我国土地流转在时间上呈现出短期和长期并存的局面,那么长期流转是否有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流转制度来协调人们资源利用和生产行为,确保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和实现粮食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结合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多样化、期限多元化,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构建有利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改善和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转制度,不仅对实现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研究将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微观农户分析框架,利用能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数据信息计算误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维度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本部分利用MBP-EBM模型对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避免了异质性农户前沿面不一致导致的测量偏误问题,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考察了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49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31,规模效率均值为0.935。若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各效率值均值均会上升。比较分析来看,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将导致效率水平的高估。而从绝对值大小来看,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是比较低的,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无论是平均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还是加权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高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中发展水平地区,中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低发展水平地区;以经营规模为权重的全部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为0.521。(3)从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分析来看,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除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样本外,土地流转期限与技术效率水平正相关,即随着土地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逐渐上升。研究内容二,流转规模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情况,以及探明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先升后降,过小或过大的土地流转规模都不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考虑了土地流转规模的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2)当土地流转规模低于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匹配度,降低效率损失;当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会推高粮食生产经营管理成本,造成效率损失,从而使得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3)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机械化程度的加深,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机械化程度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机械化程度在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4.72%。研究内容三,流转期限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长期流转的绿色效率提升效应,以及通过设置土地流转时间强度连续变量,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时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并探明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长期流转能够使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提升,长期流入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比若短期流入时的反事实效率水平平均高14.7个百分点,短期流入户若长期流入,其反事实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也将平均提升18.5个百分点。(2)当流转期限为5年及以内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正,但促进效应却逐渐减弱;当流转期限超过5年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负。(3)土地流转时间强度与粮食生产跨期投资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强度的增大促进了跨期投资的增加,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跨期投资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跨期投资在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6.29%。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1)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2)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3)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检测与评估,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参与机制,创造良好的农田基础环境。(4)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农业服务领域,推进服务规模经营。(5)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科学素质。
胡如梅[2](2020)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索建立集体产权与国有产权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制度规范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客观要求,是向城乡等值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能够让渡权利,改变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因此有必要关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表现、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地方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府征收入市、直接就地入市、指标交易入市三种基本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途径,但是正式的改革试点之前,只有个别一些地方主动突破城乡土地要素流转的规则限制,允许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参与一级市场供地,大多数地方仍然以政府征收入市模式为主。在中央层面直接领导开展入市改革试点后,地方间的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另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在早期允许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地方又呈现出上收土地开发权、由政府统筹入市的特征。基于这些实践观察,本文尝试探究在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为什么会呈现出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化特征?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水平是否优化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收益分配结果?既然征地制度为地方政府发展土地财政提供了制度优势,为什么其中一些会主动放弃一级市场上供地的垄断地位?又如何解释这些地方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选择了不同的组织方式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面对中央政府强化改革压力,地方间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回应差异,这又意味着什么?“制度环境”、“政策工具”和“资源利用”的分析框架,将地方的土地治理表现置于宏观激励结构和特定的制度环境,以及具体的地方情境中进行考察,帮助我们厘清体制因素和地方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影响。对不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路径的比较分析显示,相比较传统的政府征收入市模式,允许符合规划条件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在当前阶段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相对较小,但是农民集体分享到的收益比例相对较高,达到60%以上。土地指标交易模式提升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同时缩小了因区位因素造成的农村内部的土地权益实现差距。此外,在不考虑产权差异的情况下,同一宗地块是通过政府征收入市还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实施入市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并没有明显不同,但是后者的收益分配格局更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对广东省南海区近30年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引资环境和农民集体的博弈能力等地方局限条件的s差异和变化,带来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诉求和利益主体间土地权益分配的矛盾,弱化了原有土地政策的优势,引致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差异和变化。地方政府间围绕招商引资展开激烈竞争是导致具备资本涌现优势和征地成本相对较高的地方在早期主动下放土地开发权的主要原因。当土地利用强度达到城市规划的限制,“大量引资”逐渐转为“优质选资”,土地区位和规模的优化调整有赖于原产权主体间达成集体行动,为降低这一过程的交易成本,同时考虑到农民事实上的土地产权已经形成,基于市场协商的政府主导模式成为这一阶段政策工具的新选择。进一步地,基于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面对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土地市场化改革要求,地方政府回应行为的差异性源于对“以地生财”的依赖差异。“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作为直接表征地方“以地生财”需求的代理变量,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比例呈现负向关系,且前者的影响更为显着,一定程度上说明地方政府垄断和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取直接的土地出让收益,更重要的是方便以地抵押融资,但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对“以地生财”的依赖。另外,文章选取能够表征地方其他税收收入成长状况的“预算内财政自给率”指标来间接反映地方对降低“以地生财”依赖的可能性,回归结果显示该指标对地方开展“农地入市”改革有显着促进作用,表现在财政自给率更高的地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面积和供应比例相对更大。该研究发现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威权国家治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也并非完全服从上级,其施政行为还受地方发展偏好和具体情境的影响。研究总体上揭示了在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国家治理框架下,横向间的地方竞争、纵向制约体制下的行政压力和包括引资环境、农民集体政策博弈能力在内的地方情境条件共同塑造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治理行为。面对来自高层级政府的行政压力和来自农民集体的征地压力,财政自给率更高、对土地财政依赖更低的地方更倾向于切实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因此,需要对地方政府提供适当的激励来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最后,根据笔者有限的知识,本文或有以下贡献。一是关注政府这一特殊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偏好对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于在传统土地资源经济学框架内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和收益分配效应的研究,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这个关键主体入手,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组织方式视为特定激励结构和制度环境下的工具选择结果,并综合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析这种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二是现有文献已经清楚地介绍了“市场化”改革可能引起的土地配置效率和权益分配变化等,但对地方政府主动向农民集体下放土地开发权,并在面对相同的“允许入市”的政策环境下采取了不同的组织方式来实现集体土地入市的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没有太多研究。本文结合地方改革经验,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三是关注到本轮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地方政府的回应差异,并由此引发对“以地谋发展”理论的再思考。
范希红[3](2020)在《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风险因素及对策研究 ——基于S省P县的调查》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土地是农村振兴的基础和载体,更是农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主体。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较少,能够种植的土地比较紧缺,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把一部分土地交由亲属和朋友代为耕种,被低效利用,甚至有的被“撂荒”。深化土地流转改革、提高土地流转质量成为新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实现农村的和谐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S省P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分发调查问卷等,总结P县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和成就。P县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主要以出租和入股两种形式为主,这两种形式又分别分为种植大户租赁模式、龙头企业租赁模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农业经营公司领办合作社模式,以上四种模式分别以七个案例来进行剖析,P县的土地流转情况表明,流转的形式主要是租赁,流转的目的地主要是大规模种植的农民,流转价格受到地区的影响,流转的时限以两到五年为主的特点。同时P县取得了资源配置效应、劳动力就业效应、产业融合与升级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基于调研现状和案例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 P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风险因素、成因及后果分析。发现部分土地流转行为仍然存在有用习俗代替法律流转行为不规范,政府代替农户流转效果不佳,盲目追求规模承租方能力不足等风险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风险出现的成因有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配套、流转市场还不完善、服务和监管不力等因素。文章在最后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策略倡议:首先有必要改进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依法确认权利的登记,强化合同签订规范流程,强化基层政府服务意识;其次改善土地流转市场制度和农村产权贸易组织,土地流转的信息系统、价格体系;三是要完善相关部门的监管服务,加强对农村产权交易行为管理,加快政府监督服务平台建设等措施。
李莉[4](2020)在《泰安市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土地问题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小农经营模式向大规模经营模式转变成为趋势,而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对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以及农民收入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土地流转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在总结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主要研究内容,提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主要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概念以及地租、地价等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为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主要就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现状以及突出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为泰安市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合本文的调查问卷,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基于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为视角,通过对泰安市六县市区的调研分析,选取近400户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获得数据,分析该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土地租金、土地流转政策、土地确权以及交通便利程度对土地流转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农村社保满意度和农村人均土地占有量对土地流转并无显着影响;第五章为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结合泰安市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五个方面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李永麒[5](2020)在《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需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和增长率远远低于第二、三产业,加之农业本身具有的弱质性,导致社会资本进一步从农村抽离,而农业自身资本积累能力又不足,造成农村地区发展乏力。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是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的融资渠道,而一直以来缺乏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物是农业经营主体难以从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难点,农业经营主体无法进行有效融资,就难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的困境,国家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成为合法抵押物,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合格有效抵押物,将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的困境,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情况的分析,发现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商业银行参与意愿不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户的贷款需求意愿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缺乏;其次本文利用对泰安市六家农村商业银行的256份调查问卷对商业银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必要性,供给意愿主体分布,制约因素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判断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利用泰安市六个县市区246份农户调查问卷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对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整体意愿不高,且户主文化程度、打工经历、家庭人口规模等九个影响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有显着影响;再次,结合美国、日本和德国在农地抵押贷款方面的经验,在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上,我国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防御体系,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完善立法,还权赋能;最后,针对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针对性政策建议。
隆林佐[6](2020)在《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政府引导下的农民自发行为,形式比较多,程序比较乱,存在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急需政府科学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该问题进行了强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且各地的情况不同,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并付诸实施。泸州市是四川省农业大市,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泸州市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在政府的推动和经济发展客观需求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范围不断扩大,形式也日渐多样,为泸州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本文在通过对国家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相关政策和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对泸州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三农”特点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分析了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促进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近年来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二是流转程序不规范;三是流转机制不健全;四是农民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政府、农村、农民以及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系统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总的来说,一是要准确定位政府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角色和职能;二是健全法规政策规范引导流转行为;三是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四是要营造外部环境促进流转;五是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六是要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服务。从而提高农民流转土地使用权的积极性,创新土地高效率高利用率的流转方式。
樊帆[7](2020)在《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家庭农场自2013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得到中央政策的支持,发展态势良好,至2018年,纳入农业农村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达60万家,是2013年数量的4倍多。2019年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农户家庭农场。”该文件为家庭农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将会助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迈向新阶段。家庭农场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被普遍认为是可以承担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化农业经营主体,在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这一突出问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家庭农场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面临着土地流转困难、融资难、融资贵、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亟待解决难题。应当认识到,虽然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改变,但同时政府的支持与服务能为家庭农场更好的发展保驾护航。政府需要更好地发挥调控、引导、扶持和服务的作用。家庭农场自正式提出已有七年的时间,其发展状况,政策需求及政策支持现状都亟需研究。本文对家庭农场内涵界定、面临的困境、政策支持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廓清当前家庭农场研究的侧重点与尚待关注的方面。结合生命周期理论,界定我国家庭农场目前处于发展起步期,在这一发展阶段的特质下,运用全国监测数据分析认为我国家庭农场具有以营粮为主,但总体经营类型呈现多元化;经营耕地平均规模适度规模,但个体之间规模悬殊;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但雇工数量总体偏多;经营状况较好,但面临多方面的经营难题的特点。指出当前家庭农场面临着土地、资金、风险、人才的约束。结合对河南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结果,利用统计及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家庭农场的政策需求进行研究,发现家庭农场最为需求的政策支持是贷款贴息,同时政策需求具备趋同性、对基础性要素获取的政策支持需求强烈及更加期待获得直接的优惠扶持特点。基于大量政策搜集和整理,对目前家庭农场的政策供给框架进行界定,同时以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将地方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进行政策的分类总结,发现目前我国围绕土地、财政补贴、金融信贷等方面为支持家庭农场制定了较为系统的政策,且地方政府也取得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效。但依然存在支持政策获取与规模挂钩;支出挂钩型补贴过多;政策的针对性不强,瞄准机制有偏差且滞后于其他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地区间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对供需角度对比分析,总体看来,家庭农场的政策供需处于非均衡状态,具体表现政策供需结构、程度、内容的非均衡,非均衡的原因主要是忽视家庭农场目前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持;层级性政策体系引致的政策弹性。结合合理的政策需求提出建立家庭农场支持政策体系,赋予其法律意义;立足起步阶段,建立政策瞄准机制;依据政策需求,完善供给并加大扶持力度等政策优化建议,以期提升政策的指向性和成效以保障起步阶段家庭农场平稳健康发展。
朱辉进[8](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率先开始了一系列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改革。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因而被称之为“启动历史的变革”。40余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农村市场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进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迫在眉睫,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而农村市场化建设是解决目前农村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吸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思考。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三个层面分类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观点和看法,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概念,简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概述了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五个阶段,分析每一个阶段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重点。第二章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经验,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过程中,思想和实践层面存在的多方面问题。第三章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革和创新的思考,包括进一步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边界和职能范围、逐步推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个方面。
王晓丽[9](2020)在《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工具选择与组合性设计 ——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家庭农场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家庭农场从生成到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同的金融工具手段在家庭农场运行机制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与功能具有差异性。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金融工具在资金融通、信用构建、风险规避、价格发现、技术运用等方面进一步支持与优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家庭农场缺少合格的抵押品,难以从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生产所需的各类资金,使得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有效抵押品缺乏和担保制度不健全使得家庭农场贷款可得性降低,严重阻碍了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家庭农场经营所面临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迫切需要通过农业保险政策工具和灾后救助等途径化解。因此,加快建立符合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的金融制度体系,创新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最终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是当前决策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借鉴生产效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农业金融支持等理论,揭示了家庭农场发展在生产投资、金融需求、风险规避、信用构建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并从供给端的角度对组合性金融工具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理论机理进行合理论证,从家庭农场融资约束、金融机构金融供给、政策部门金融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和淄博市等17个主要城市中的120多个区、县、镇、乡、村家庭农场发展的融资约束与金融资源获取情况,并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了291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微观数据。最后,本文通过设计多元线性模型、截面门槛模型、工具变量分位数模型定量分析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设计了适应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这对于家庭农场发展而言,具有丰富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具体的研究结论为:第一,家庭农场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面积和投资规模,对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和抵押担保融资等金融服务存在迫切需求,而选择通过民间金融组织和网络平台借款获取资金的意愿并不强烈。从家庭农场投资绩效来看,大多数家庭农场的投资规模并未达到最优水平,投资决策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是制约其绩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家庭农场投资规模和投资绩效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此外,家庭农场资金规模较小导致生产要素匮乏、金融政策缺位造成资金融通困难、家庭农场缺乏有效抵押品使得投融资不畅、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引致经营风险、风险补贴不足使经营欠佳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家庭农场由于缺乏抵押物而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供给型融资约束,如果能够为家庭农场引入相应的抵押物,则越有利于提高家庭农场金融资源可得性,进而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当农业信贷供给水平较低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小;当农业信贷供给水平较高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大,即农业信贷对家庭农场发展存在“先递减,后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第三,农业保险能够对家庭农场生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是保障家庭农场发展的有力金融工具,加大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持力度能够有效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当农业保险供给水平较低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小;当农业保险供给水平较高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大,即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发展存在“先递减,后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第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融资途径,能够为商业银行和家庭农场搭建了有效的信用体系,增加了家庭农场农业信贷供给,有助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当抵押担保贷款供给水平较低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大;当抵押担保贷款供给水平较高时,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效应较小,即抵押担保贷款对家庭农场发展存在“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从抵押担保、风险补偿、金融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设计:第一,健全抵押担保机制,加强与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积极建立财政、银行、担保公司风险分摊比例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农业信贷和抵押担保的协调效应。第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工具建立贷款损失风险补偿基金和保险风险补偿金,协助家庭农场分摊生产成本和风险。第三,强化金融服务机制,加强金融信息科技工程建设,探索建立“三农”资源资产权属管理中心,设立农业经营资产价值评估机构,建立农业风险资产收处管理中心,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风险化解、产权处置及土地经营权的再流转,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并尝试引入“农业贷款+抵押担保+风险补贴+农业贷款再保险”“农业保险+巨灾债券+风险基金”“农村电商+农业信贷+互联网金融”构建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来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程贺[10](2020)在《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形成机理及收入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其中实现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地流转作为一种新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得到了快速推广和应用,其在解决土地资源利用粗放和农业经营效率低的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了政府和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希望通过农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释放农村劳动力,改变传统土地经营模式,从而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为进一步繁荣农地流转市场,推动农地流转进程,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系列政策“规范、引导、鼓励、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各项政策激励下,全国农地流转率由1992年的2.9%增长到2018年39.5%,流转规模超过5.3亿亩。但同时也伴随出现了如流转市场不规范、信息不畅、政府干预过多等突出问题,导致农地流转增速逐渐放缓。从政策制定的宏观目标看,规范农地流转市场、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是政策实施的目标之一;从农户家庭的微观决策目标看,提高家庭收入也是其实现家庭福利帕累托最优的内在动力。研究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形成机理及验证其对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对于实现农户家庭可持续增收,缩小农村贫富差距及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大规模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农户家庭调研问卷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内生转换模型、基于回归的夏普利值分解法等手段,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形成机理进行验证,估计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及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如下:(1)湖北省东部地区农地流转市场较为发达,总体农地流转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各区域内的农地流转水平差异性明显,流转方式、流转类型呈现多样化特点,但仍存在流转规模偏小,流转市场不规范等问题。(2)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1)从影响农户是否参与流转决策的因素看,文化程度、农机价值、医保认可程度显着影响着农户转入决策,户主年龄、社保依赖程度显着影响着农户转出决策,家庭劳动力人数、被抚养人口比例、职业分化程度、收入分化程度、自有耕地面积、政策认知及地形特征等变量均是影响农户流转决策的关键因素;(2)从影响农户流转强度决策因素看,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农机价值、医保认可程度、农地流转年限等变量显着影响着农户转入强度决策,自有耕地面积、社保依赖程度、农地流转价格、契约形式、地形特征变量显着影响着农户转出强度决策,而分化特征及认知特征变量均是影响农户流转强度决策的重要因素。(3)农地流转能有效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农地流转对流转户家庭收入有着显着正向影响,参与流转后家庭总收入水平和纯收入水平分别提高了13.3%和11.5%。从不同流转行为的ATT效应看,有转入行为的农户家庭总收入水平和纯收入水平分别提高了14.1%和9.6%,而有转出行为的农户家庭总收入水平和纯收入水平分别提高了8.2%和7.4%。此外,从ATU的估计结果看,若未流转户能够有机会参与农地流转,无论是以家庭总收入为结果变量还是以家庭纯收入为结果变量ATT的值均显着大于ATU,说明农户在农地流转决策过程中会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选择是否参与农地流转。(4)劳动力数量、土地、家庭资产价值、农业机械价值、城市人均GDP变量对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家庭收入有着显着正向影响,年龄、地形特征呈现显着负向影响;而对于未参与农地流转的家庭而言,文化程度、家庭规模、健康状况、土地、家庭资产价值、农业机械价值、城市人均GDP、二三产业增加指数则呈现正向影响,年龄、被抚养人口比例呈现负向影响。(5)基于夏普利值分解法分析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户主特征变量和家庭人力资本是农户家庭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其贡献值分别为37.16%和19.89%,农地流转变量对于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为15.29%,排在第三位。区域特征变量和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变量对于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其贡献值分别为14.56%,13.10%。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为促进农地有效流转,实现农户增收,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通过稳定租金水平、建立完善的流转交易平台等措施,完善农地流转市场,降低农户流转风险;其次通过优化农地流转保障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政策、劳动力扶持政策等措施提高农户农地流转参与度;最后还应通过优化农村继续教育制度及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等方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二、对当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分析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当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流转 |
2.1.2 土地流转规模 |
2.1.3 土地流转期限 |
2.1.4 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契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农户土地流转的研究 |
2.3.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测度方式及指标选取 |
2.3.3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土地流转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土地流转与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理论 |
3.1.1 基于正向作用观点的帕累托改进 |
3.1.2 基于零和观点的新制度经济学 |
3.2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
3.2.1 要素替代效应 |
3.2.2 人力资本效应 |
3.3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
3.3.1 跨期投资激励效应 |
3.3.2 跨期技术采纳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研设计、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描述 |
4.1 调研过程 |
4.2 数据来源、处理与应用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 |
4.2.3 数据处理与应用 |
4.3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户主基本特征 |
4.3.2 家庭特征 |
4.3.3 生产特征 |
4.3.4 土地流转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 |
5.1 模型与指标选取 |
5.1.1 模型介绍 |
5.1.2 评价指标变量的选取 |
5.2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估计及分布 |
5.2.1 基于MBP-EBM模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
5.2.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特征 |
5.3 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统计分析 |
5.3.1 不同土地流转规模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5.3.2 不同土地流转期限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6.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界定与量化 |
6.2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两阶段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
6.3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7.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1.1 模型设定 |
7.1.2 变量界定与估算 |
7.2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
7.3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时间强度实证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广义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
7.4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8.1.2 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8.1.3 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
8.2.2 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 |
8.2.3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创造良好农田基础环境 |
8.2.4 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扶持力度,推进服务规模经营 |
8.2.5 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科学素质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稻种植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2)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全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4.1 全文结构 |
1.4.2 各章节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评述与展望 |
2.1 文献划分的视角:四个层次 |
2.2 四个层次的文献综述 |
2.2.1 第四层次:资源利用 |
2.2.2 第三层次:政策工具的多样性、选择逻辑和影响因素 |
2.2.3 第二层次:正式制度的作用和变迁 |
2.2.4 第一层次: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特征和影响 |
2.3 综述的总结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3 制度环境、政策工具和资源利用: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一个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建国以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演进 |
3.2.1 阶段一(1949-1953):建国初期实行农民土地个人所有制 |
3.2.2 阶段二(1953-1978):集体土地所有制下的集体统一经营 |
3.2.3 阶段三(1978-1998):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 |
3.2.4 阶段四(1998-2008):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
3.2.5 阶段五(2008-2014):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探索集体土地流转 |
3.2.6 阶段六(2014-2019):中央政府强力要求地方开展改革 |
3.2.7 小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演变的历史特征和内在逻辑 |
3.3 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分析框架的总体概览 |
3.3.1 制度环境 |
3.3.2 政策工具 |
3.3.3 资源利用 |
3.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的绩效差异:政策工具的影响 |
3.4.1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生产效率 |
3.4.2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过程效率 |
3.4.3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收益分配 |
3.5 土地政策工具选择差异:制度环境和地方情境的共同影响 |
3.5.1 激励机制影响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 |
3.5.2 土地政策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与政策工具选择的相互影响 |
3.5.3 地方情境对土地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4 政策工具的选择效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比较 |
4.1 引言 |
4.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政策工具介绍 |
4.2.1 政府征收入市: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 |
4.2.2 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土地发展权在村集体层面的直接兑现 |
4.2.3 土地指标交易政策:土地发展权市场交易的构想 |
4.2.4 小结 |
4.3 土地增值收益内涵及测算思路 |
4.3.1 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 |
4.3.2 土地增值收益的测算思路 |
4.4 三种入市模式下土地增值收益的具体核算:以义乌改革实践为例 |
4.4.1 义乌市政府征收入市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
4.4.2 义乌市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
4.4.3 义乌市土地指标交易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
4.5 对比分析结果 |
4.6 本章结论 |
5 地方政府主动下放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权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 |
5.3 研究方法的介绍 |
5.4 广东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案例介绍 |
5.4.1 农村社区工业化、园区化(1993-2007):村集体自行组织入市 |
5.4.2 存量盘活的初步尝试(2007-2013):鼓励产权主体自行改造 |
5.4.3 公有资本介入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整合(2013-至今):地方政府向农村集体购买土地开发权 |
5.5 利益主体辨析和案例实证分析 |
5.5.1 主要的利益主体 |
5.5.2 下放集体土地开发权: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效率的地方选择 |
5.5.3 向村集体购买土地开发权:提高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过程效率 |
5.5.4 优化农民集体在土地整备中的利益分配:农民事实产权的建立 |
5.6 本章结论 |
6 地方政府面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回应差异和原因探析 |
6.1 引言 |
6.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背景和特征 |
6.3 理论分析:“以地生财”与地方政府改革回应差异 |
6.4 案例定性比较:Z省Y市和F省J市 |
6.5 定量分析 |
6.5.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5.2 数据来源 |
6.5.3 实证模型和结果分析 |
6.6 本章结论 |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风险因素及对策研究 ——基于S省P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观点 |
1.6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分析 |
2.1 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阐释 |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3 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 |
2.4 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
第3章 P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
3.1 P县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3.2 P县农村土地流转特点 |
3.2.1 流转的形式以出租为主 |
3.2.2 流转的去向以种植大户为主 |
3.2.3 流转的价格因地域位置不同 |
3.2.4 流转的时限以二到五年为主 |
3.3 P县农村土地流转运行模式 |
3.3.1 出租 |
3.3.2 入股 |
3.3.3 流转形式对比分析 |
3.4 P县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成效 |
3.4.1 资源配置效应 |
3.4.2 关于规模经济的影响效应 |
3.4.3 劳动力就业效应 |
3.4.4 产业融合与升级效应 |
第4章 P县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成因及后果分析 |
4.1 P县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
4.1.1 习俗代替法律,部分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
4.1.2 政府代替农户,部分土地流转效果不佳 |
4.1.3 盲目追求规模,部分土地承租方能力不足 |
4.2 P县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风险的成因分析 |
4.2.1 土地流转法律法规配套不足 |
4.2.2 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 |
4.2.3 土地流转监管服务不到位 |
4.3 P县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风险的后果分析 |
4.3.1 土地流转市场的无序发展 |
4.3.2 失地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
4.3.3 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
第5章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
5.1 改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关的法律和条例 |
5.1.1 依法推进农村土地产权确认登记 |
5.1.2 依法制定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流程 |
5.1.3 强化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 |
5.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
5.2.1 完善土地流转的信息系统 |
5.2.2 完善土地流转的价格体系 |
5.2.3 完善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考核体系 |
5.3 完善土地流转监管职能 |
5.3.1 加强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 |
5.3.2 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机制加快健全 |
5.3.3 促进建立和维护政府监督服务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P县农村土地流转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泰安市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村土地 |
2.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
2.2.1 地租、地价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土地产权理论 |
2.2.4 制度变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
3.1 泰安市土地现状及调查样本概况 |
3.1.1 泰安市土地现状 |
3.1.2 本次调查的样本概况 |
3.2 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
3.2.1 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
3.2.2 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
3.2.3 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特征 |
3.3 泰安市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少数农户思想封闭,对土地依赖性强 |
3.3.2 土地流转主体单一,土地需求不足 |
3.3.3 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全,管理构架不明晰 |
3.3.4 政府对土地流转宣传不足,政策引导欠佳 |
3.4 本章小结 |
4 泰安市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农户土地流转基本情况分析 |
4.1.2 样本农户经济特征分析 |
4.2 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假设 |
4.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泰安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建议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
5.2 推动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
5.3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土地确权 |
5.4 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土地流转 |
5.5 健全农村社保体系,消除农户后顾之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需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金融 |
2.1.2 土地承包经营权 |
2.1.3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土地资本化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地租理论 |
3 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现状及问题 |
3.1 泰安市经济社会总体情况 |
3.2 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现状分析 |
3.2.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基本完成 |
3.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得到落实 |
3.2.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取得初步成效 |
3.3 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商业银行参与意愿不高 |
3.3.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不健全 |
3.3.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户的贷款需求意愿低 |
3.3.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 |
3.3.5 相关配套政策缺乏 |
4 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需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商业银行供给意愿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必要性分析 |
4.1.3 商业银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意愿主体分布 |
4.1.4 制约农村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因素 |
4.1.5 信贷员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的分析 |
4.2 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户需求意愿分析 |
4.2.1 研究假设 |
4.2.2 变量假设 |
4.2.3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4.2.4 基于Probit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5 结果讨论 |
5 国外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经验借鉴 |
5.1 美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基本情况 |
5.2 日本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基本情况 |
5.3 德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基本情况 |
5.4 国外农村抵押贷款经验启示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法律制度支撑 |
6.2.2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平台 |
6.2.3 建立农户信用管理体系 |
6.2.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6.2.5 继续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
6.2.6 健全抵押物的处置机制 |
6.2.7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泰安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意愿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调查问卷 |
致谢 |
(6)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内容结构 |
1.4 分析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分析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 |
2.1 文献梳理 |
2.1.1 国内研究综述 |
2.1.2 国外研究综述 |
2.1.3 研究评述 |
2.2 概念界定 |
2.2.1 土地使用权 |
2.2.2 农村土地使用权 |
2.2.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
2.3 理论基础 |
2.3.1 级差地租理论 |
2.3.2 比较优势理论 |
2.3.3 交易费用理论 |
第3章 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效果 |
3.1 泸州市基本情况 |
3.2 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总体情况 |
3.3 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特点 |
3.3.1 流转规模逐渐扩大 |
3.3.2 流转形式多样 |
3.3.3 参与主体多元 |
3.3.4 流转稳定性不强 |
3.3.5 政府在流转过程中作用逐渐增大 |
3.4 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效果分析 |
3.4.1 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
3.4.2 推进了农村土地规模化进程 |
3.4.3 增加了农业资金投入 |
3.4.4 增加了农民收入 |
3.4.5 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率 |
3.4.6 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第4章 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思想认识不统一 |
4.1.2 流转程序不规范 |
4.1.3 流转机制不健全 |
4.1.4 农民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
4.2 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
4.2.2 流转制度和管理不完善 |
4.2.3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当 |
4.2.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薄弱 |
4.2.5 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体系和中介机构缺失 |
第5章 促进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
5.1 准确定位政府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角色和职能 |
5.1.1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纳入到重要工作日程 |
5.1.2 基层干部要找准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中的位置 |
5.1.3 相关部门要做好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登记管理和规划工作 |
5.1.4 主管部门要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并完善纠纷调解机制 |
5.2 健全法规政策规范引导流转行为 |
5.3 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
5.4 营造外部环境促进流转 |
5.5 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
5.6 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服务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农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公共政策理论 |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支持政策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国外研究综述 |
2.3.4 简要文献述评 |
3. 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约束 |
3.1 农地承包经营以来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线索 |
3.1.1 20世纪80年代:家庭农场萌芽阶段 |
3.1.2 20世纪90年代:家庭农场探索阶段 |
3.1.3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家庭农场正式发展阶段 |
3.2 当前阶段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 |
3.2.1 以营粮为主,但总体呈现多元化经营 |
3.2.2 平均规模适度,但个体之间差异悬殊 |
3.2.3 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但雇工数量总体偏多 |
3.2.4 经营状况较好,但面临多方面的难题 |
3.3 当前阶段面临的主要发展约束 |
3.3.1 土地约束 |
3.3.2 资金约束 |
3.3.3 风险约束 |
3.3.4 人才约束 |
3.4 小结 |
4. 现阶段家庭农场的政策需求分析 |
4.1 现阶段家庭农场的资源依赖 |
4.2 家庭农场的政策需求及其特点:基于河南185个家庭农场问卷 |
4.2.1 样本来源及描述 |
4.2.2 家庭农场主政策认知 |
4.2.3 家庭农场政策需求分析 |
4.2.4 政策需求特点 |
4.3 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制约与需求:基于入户访谈的案例分析 |
4.3.1 案例选取及基本情况介绍 |
4.3.2 政策制约 |
4.3.3 政策需求 |
4.4 小结 |
5. 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政策供给分析 |
5.1 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政策的基本框架 |
5.1.1 供给层级及主体 |
5.1.2 供给类型及支持方向 |
5.2 家庭农场支持政策的供给重点 |
5.2.1 土地支持政策 |
5.2.2 财政补贴政策 |
5.2.3 金融信贷政策 |
5.3 小结 |
6. 当前阶段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政策供需均衡分析 |
6.1 供需非均衡的基本判断 |
6.1.1 政策供需结构的非均衡 |
6.1.2 政策供需程度的非均衡 |
6.1.3 政策供需内容的非均衡 |
6.2 供需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
6.2.1 忽视家庭农场目前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
6.2.2 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持 |
6.2.3 层级性政策体系引致的政策弹性 |
6.3 小结 |
7. 结论及相关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持政策优化建议 |
7.2.1 建立家庭农场支持政策体系,赋予其法律意义 |
7.2.2 立足起步阶段,建立政策瞄准机制 |
7.2.3 依据政策需求,完善供给并加大扶持力度 |
附录:河南省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及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及探索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正确认识市场与市场经济 |
二、正确认识市场化与农村市场化 |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有机结合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
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 |
二、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
三、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巩固 |
四、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农村市场化建设试验阶段(1978—1984) |
二、农村市场化全面探索阶段(1985—1991) |
三、农村市场化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1) |
四、农村市场化综合改革阶段(2002—2011) |
五、农村市场化深化改革阶段(2012—至今)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培育了多元化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 |
二、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
三、塑造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
四、提高了农村市场对外开放程度 |
五、构建了农产品市场经济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探索的启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应该谨记的三条经验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三、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革和创新的思考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
一、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农村资金要素市场化改革 |
三、深化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 |
第二节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一、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
二、强化农村市场自身建设 |
三、加强政府和市场互动效率 |
第三节 逐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一、适度规模经营要“适度” |
二、适度规模经营的三种主要模式 |
第四节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一、引导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
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三、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工具选择与组合性设计 ——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限制因素研究 |
1.2.2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工具适用性研究 |
1.2.3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工具效果研究 |
1.2.4 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制度政策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对象与数据获取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数据获取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农场 |
2.1.2 金融支持 |
2.1.3 金融工具 |
2.2 理论借鉴 |
2.2.1 生产效率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农业金融支持理论 |
2.3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工具选择依据及其作用原理 |
2.3.1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工具选择依据 |
2.3.2 农业信贷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原理 |
2.3.3 农业保险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原理 |
2.3.4 抵押担保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原理 |
2.4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工具支持理论机制与分析框架 |
2.4.1 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理论机制分析 |
2.4.2 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理论机制分析 |
2.4.3 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理论机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供需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山东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供需调查方案 |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
3.1.3 有效样本分析 |
3.2 山东家庭农场金融需求与金融资源获取分析 |
3.2.1 山东家庭农场资产状况与经营效果分析 |
3.2.2 山东家庭农场投入要素与投资绩效分析 |
3.2.3 山东家庭农场金融需求与金融资源获取分析 |
3.3 山东金融机构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
3.3.1 山东商业银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
3.3.2 山东农业保险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
3.3.3 山东担保公司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
3.4 家庭农场发展的融资约束与经营困境分析 |
3.4.1 资金规模较小导致生产要素匮乏 |
3.4.2 金融政策缺位造成资金融通困难 |
3.4.3 缺乏有效抵押品使得投融资不畅 |
3.4.4 保险有效供给不足引致经营风险 |
3.4.5 风险补贴不足致使经营效果欠佳 |
3.5 本章小结 |
4 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实证研究 |
4.1 实证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说明 |
4.1.1 实证模型设计 |
4.1.2 变量选取说明 |
4.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2 研究方法选择与指标选取特色 |
4.2.1 研究方法选择 |
4.2.2 指标选取特色 |
4.3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
4.3.1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
4.3.2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信贷支持效应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实证研究 |
5.1 研究方法选择与实证模型设计 |
5.1.1 实证模型设计 |
5.1.2 变量选取说明 |
5.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2 研究方法选择与指标选取特色 |
5.2.1 研究方法选择 |
5.2.2 指标选取特色 |
5.3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
5.3.1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
5.3.2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保险支持效应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实证研究 |
6.1 实证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说明 |
6.1.1 实证模型设计 |
6.1.2 变量选取说明 |
6.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2 研究方法选择与指标选取特色 |
6.2.1 研究方法选择 |
6.2.2 指标选取特色 |
6.3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
6.3.1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实证结果与解析 |
6.3.2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抵押担保支持效应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设计 |
7.1 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
7.1.1 金融共生理论与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 |
7.1.2 资源整合理论与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 |
7.1.3 协同理论与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 |
7.2 家庭农场发展主要环节的金融需求分析 |
7.2.1 家庭农场投资环节的资金融通需求分析 |
7.2.2 家庭农场生产环节的风险规避需求分析 |
7.2.3 家庭农场融资环节的抵押担保需求分析 |
7.3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设计 |
7.3.1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抵押担保机制设计 |
7.3.2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风险补偿机制设计 |
7.3.3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服务机制设计 |
7.4 家庭农场发展的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可行性分析 |
7.4.1 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符合国家支农政策的基本导向 |
7.4.2 农业良好的经济环境推动组合性金融支持机制运行 |
7.4.3 新型金融产品试点为组合性金融工具提供经验支撑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家庭农场示范场评估调查问卷A |
附录二 :家庭农场示范场评估调查问卷B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形成机理及收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土地流转 |
2.1.2 农户决策行为 |
2.1.3 家庭收入水平 |
2.1.4 家庭收入差距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租理论 |
2.2.2 土地产权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展望理论 |
2.2.5 收入分配理论 |
3.相关机理与研究假设 |
3.1 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的理论解释框架 |
3.1.1 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分析—基于展望理论 |
3.1.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理论框架解释 |
3.2 农地流转收入效应解释框架 |
4.研究区介绍、研究设计及样本特征 |
4.1 研究区介绍 |
4.2 研究设计 |
4.3 受访样本的基本特征 |
4.3.1 受访样本个体特征 |
4.3.2 受访样本家庭经营特征 |
4.3.3 受访样本经济特征 |
4.4 农户农地流转基本特征 |
4.4.1 未流转户基本情况 |
4.4.2 转入户情况 |
4.4.3 转出户情况 |
5.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选择 |
5.2 变量定义 |
5.3 模型处理结果 |
5.3.1 流转行为影响因素 |
5.3.2 流转强度影响因素 |
6.农户农地流转收入效应分析 |
6.1 研究模型 |
6.1.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 |
6.1.2 基于ESR模型的处理效应估计方法 |
6.1.3 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法 |
6.2 变量选择 |
6.3 模型处理结果 |
6.3.1 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 |
6.3.2 处理效应分析 |
6.3.3 农地流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7.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四、对当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分析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D]. 阮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 胡如梅. 浙江大学, 2020(04)
- [3]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风险因素及对策研究 ——基于S省P县的调查[D]. 范希红. 山东大学, 2020(04)
- [4]泰安市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李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5]泰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需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永麒.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6]泸州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隆林佐. 西南大学, 2020(05)
- [7]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政策研究[D]. 樊帆.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D]. 朱辉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工具选择与组合性设计 ——山东省为例[D]. 王晓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10]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形成机理及收入效应研究[D]. 程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土地流转论文;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论文; 农村论文; 粮食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