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州国税积极扶持二次创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邹鑫[2](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校冬[3](2019)在《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增量产业用地需求日益增大。在一些地区,土地开发强度达到了 40%以上,已经远远大于国际平均水平。然而各地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存量建设用地浪费的问题。为此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节约集约用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政策、意见以规范用地,这些举措对我国稳定推进城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新北区在发展中不断增大产业用地需求,但是上级下达的用地计划却呈现出日渐下降的趋势。同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逐渐倾斜于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往往占据了工业用地农转用指标一半以上。所以深入研究集约节约用地和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依托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调查项目,结合案例分析、调查分析、文献研究和定性定量分析法,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综合评价了该区工业用地利用情况,并识别出低效工业用地。在此基础上,仔细分析低效工业用地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新北区实际情况,对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工作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述了低效工业用地内涵: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属于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产出效益低、未达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条件的工矿仓储等存量建设用地。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强度低、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完善、土地经济效益低、生态效益差等方面。(2)结合相关理论,从利用强度、合规程度、行业前景、用地结构4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工业用地评价指标体系。(3)借助新北区工业用地调查数据,从8个主要行业选取了 100家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新北区实际情况将评价结果分为4个类型:高效利用型、适度利用型、低效利用型、粗放利用型。同时,针对低效利用和粗放利用两个等级的55宗地块分析特征和成因,找出问题所在。(4)结合新北区现状和国内先进省市低效工业用地挖潜做法,提出了适合新北区自身特点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对策建议。
邱振阳[4](2018)在《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税负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以福建泉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税收作为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从其产生延续至今,已历经数千年的改革和演进。可以说,没有税收,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更没有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层层更新与近当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税收是一朝一国治政之根基,是万民福利之源泉。而作为纳税主体的公民、个人或企事业单位等,则承担了一国完税创利、造福于民的主要义务责任。现今,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小微企业的涌现,在市场经济的资源整合中,却一跃焕发出了其盎然的蓬勃生机,并逐步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当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研发创新等方面,其对于税收政策改革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和形成的作用,将是无可替代和不可估量的。对此,如何更为全面地结合当前的营改增的税改背景,客观认识小微企业的税负问题,以及据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并作出合理的处置与解决,便成为正确评估这一新的经济模式的市场生命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以当前小微企业的现状而言,融资难、用工缺和税负重等多重困境,成为了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的小微经济,由初始到发展,从成熟到衰退进程的最好见证。其中,尤以税负结构的多元化,重复性,给予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严重的障碍。而今,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化,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变化,促使小微企业结构不得不进行相应的更新与变迁。同样,由于税负问题关涉到小微企业的长远有序的发展,因此,既为保障新的“营改增”税制新政得以顺利实施,又为协调好小微企业在这一新政背景下的生存概率,就必须对当前小微企业的税负政策的合理性进行相应的整改,使之更符合市场的发展定律,据以带动国家新一轮的经济革新。而近年来,国家针对企业税负现状,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征收改革方案,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转变的情形之下应运而生的。小微企业作为该税政改革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对象,在实践中如何实现全方位的衔接及有效地施行,正是研究的内容。针对当前的营改增背景,又应当如何使之成为经济常态下的小微企业发展的福音,显然,合理的税负水平,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谐的发展氛围,对小微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综上可见,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从其出发点论,正是为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负,盘活市场经济而制定。而针对该税改背景,小微企业的税负问题,国家为此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便是为解决这一系列的现状问题而制定的对策。然因政策实施的时限性短,税收立法存在的众多不尽完善的客观问题,仍是不利于小微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如何更好地解决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税负以及针对性地解决出现的有关问题,拟出更为妥贴的裁处方案,便成为当前小微税改的重点方向。本文便是在借鉴国外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先进经验基础上,以国家当前出台的营改增政策为背景,对国内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完善建议,以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负,并促进其健康有效地发展,从而为地方乃至新时期国家经济的稳步前进做出应有的决策性贡献。本文第一部分:绪论,全面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论述小微企业的基础理论及税负政策的理论阐释。第三部分,说明营改增背景下的税改理论及其对小微企业的影响;第四部份,分析小微企业的税负结构;第五部份,对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税负问题展开讨论;第六部份,就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税负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进行探索;第七部份,根据营改增理论知识及小微企业税负问题等,对泉州市的基本现状及相关对策加以探讨。第八部份,就有关研究内容得出相应的结论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曲浩[5](2018)在《安丘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开发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经济龙头带动的风向标,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还是在人才引进、科技应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安丘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进,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坚持以工业开发建设为载体,逐步形成了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筑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经济开发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发展模式粗放,管理体制保守,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自主创新能力低,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究其根本,在于战略方向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因此,安丘经济开发区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PEST分析、五力模型、资源能力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安丘经济开发区面临的外部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内部经营能力,通过分析安丘经济开发区现状,搜集整理安丘经济开发区发展资料,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安丘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环境,研究发现安丘经济开发区面临的外部环境向好,但行业竞争环境对园区发展带来不小压力,内部经营能力依旧存在短板,以此为依据,该开发区应选择SO战略,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园区一体化发展,并在业务层落实差异化战略,即通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供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服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培强做大现有企业展开竞争,从提高产业集群、加强人才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推进企业创新、创新运营体制和优化服务体系六个角度制定保障措施。实现招商引资专业化多元化,创新运营体制机制,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优化完善服务体系及企业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实现安丘经济开发区的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增强安丘经济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拉动安丘地方经济发展,为安丘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邹竹君[6](2016)在《税收数据质量管理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万志昂[7](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文中指出作为当下回应社会正义的民生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话语体系体现了鲜明的以人为本的德性向度和人文关怀。文章以农民在党的政治斗争、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中的历史功能定位为经,以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民生改善的基本思想和实践模式为纬,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形成、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政治实践的历史坐标中,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以农立国”的中国社会,改善农民民生不仅是社会发展之必需,也是中国共产党文明执政、科学执政和人文执政的重要体现。因此,集中研究党的农民民生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破除“三农”危机、构建农民政治认同、解决农民民生短板和维系社会公正都离不开其理论指导。所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将对工农联盟的民生关怀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目标结合起来,从而把民生问题定位于与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的土地革命,并把民生改善和革命力量的组织动员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农民阶级最大程度的、有效的政治动员,改善农民民生发挥着服务于革命的工具性价值。党的农民民生思想总体上表现为“农民民生为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成为重要的政治主题,农村民生建设总体上是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尽管此阶段农村民生建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误,但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民生思想在曲折中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民生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基于对中国农村过度贫穷的深刻反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从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线、以解决人民温饱为基本导向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运动,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最大规模的民生改造。此时的农民民生,是决定党的“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能否实现的关键。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提高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才是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改善和发展农民民生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改革农村求温饱”成为这一阶段最典型的农民民生思想。20世纪末21世纪初,改善农民民生成为实现“总体小康”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随着改革的矛盾和经济发展的危机逐渐升温,民生改善成为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因此,江泽民将民生关注的重点聚焦在农村,尤其以调整农村经营结构、治理“三乱”以减轻农民负担、打响“扶贫攻坚战”为代表。“治理农村保小康”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典型的农民民生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两极分化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负担聚焦着社会不公。在此背景下,胡锦涛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指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缓解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相继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并集中力量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运动。这是一场关乎农民民生的里程碑式的改革。“多予、少取、放活”成为此时最重要的农民民生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成为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布局。民生越来越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农村的滞后更是制约社会公正的短板。所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新战略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以“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以及“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战略主题,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篇章。其“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一系列新的战略安排和政策部署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改善农民民生。在实践层面就是要按“五位一体”的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探寻农业转型的新途径,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强化创新驱动、精准扶贫脱贫和农村生态治理等新的方面。在理论创新上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实现“绿色”民生。习近平的“三农”战略思想是在总结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大创新,标志着党的农民民生思想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发展农村实现现代化”。
王光艳[8](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张凤琴[9](2015)在《乡镇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邳州市官湖镇为例》文中认为目前乡镇工业发展中出现的主导产业选择不当、产业培育不力、产业转型发展滞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乡镇经济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管理难题。所以论文选择邳州市官湖镇为例,总结当地政府在选择、培育板材家具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主要做法与效果,分析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挑战及政府应对举措及经验,对于其他乡镇主导产业管理政策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邳州市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在2012年被邳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官湖镇主导产业,当地政府在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大力培育下,板材家具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官湖镇当地政府为了应对板材家具产业发展出现的瓶颈,将工作重心转移,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来持续发展本镇的经济。论文以服务型政府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支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SWOT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在对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发展的经过陈述的基础上,探讨分析地方政府在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选择、培育、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活动规律及特征,提出完善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管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历经萌芽、形成、壮大、提升、板材家具产业链形成、板材家具产业集群形成六个发展阶段;(2)官湖镇地方政府将本地的板材家具产业与河北的邢台、山东的临沂、浙江的嘉善三个地区进行区域间的分析比较,将官湖镇与邳州市其他的乡镇进行区域内的分析比较,确定选择板材家具产业作为官湖镇的主导产业;(3)官湖镇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启动激励机制、建立优质包挂平台、政府定期举办板材产品展销会、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发展硬环境培育主导产业;(4)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中面临着如外销起伏不定、融资困难凸显、招商的负面效应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及商会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物流成本高昂等严峻形势,官湖镇地方政府通过重新定位招商引资、促进本地企业解放思想、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板材家具协会作用等推进转型升级。最后,论文针对官湖镇主导产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强力提振企业家信心、坚持两个市场并重、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快速降低物流成本、培育板材家具电商城、继续抓好园区建设、发展完善配套产业、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方式等九方面提出完善官湖镇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官湖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袁玮[10](2015)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己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因此,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蓬勃发展,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和设计已成为当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科学前沿。本文以研究世界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研究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现象放在当下我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背景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知识时代的规划和设计策略的探讨,以及对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寻找在转型过程中城市以及科技园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相应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发展规律和研究理论,论述了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和特征,从创新网络、产业发展、区位等方面概括论述了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概括总结了大学科技园区以及研发创新类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通过案例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对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指出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是此类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第四部分:针对南京地区当前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目前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空间规划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在转型期以政策失衡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技地产”开发给南京的创新环境和社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规划自身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建筑设计由于观念认识的不足,与城市发展的要求适应度降低,南京城市以及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急需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安排;第五部分:基于南京高新技术研发空间的发展规划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依照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将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纳入区域和城市的范畴进行研究;二是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对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有回应;三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文化空间既有区别有联系,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物质实体环境,为上述空间的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建设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重视创新文化氛围的创造。五是重视研发类建筑整合设计的对策和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建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二、徐州国税积极扶持二次创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州国税积极扶持二次创业(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低效工业用地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1 低效工业用地的内涵 |
2.2 低效工业用地评价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土地利用集约化理论 |
2.3.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3.3 产业集聚理论 |
2.3.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3章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确定 |
3.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3 评价指标的解读 |
3.2 指标权重确定 |
3.3 指标理想值确定 |
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5 评价指标模型确定 |
第4章 实证研究——常州市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分析 |
4.1 新北区概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情况 |
4.1.3 土地利用概况 |
4.2 新北区工业用地现状 |
4.2.1 工业企业分布情况 |
4.2.2 用地规模情况 |
4.2.3 亩均效益情况 |
4.2.4 容积率情况 |
4.3 新北区工业用地的评价 |
4.3.1 原始数据来源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
4.3.4 工业用地评价综合分值计算 |
4.3.5 新北区工业用地类型判定 |
4.4 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特征 |
4.4.1 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行业分布 |
4.4.2 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乡镇分布 |
4.5 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成因分析 |
4.5.1 经济结构不合理 |
4.5.2 项目准入机制不完善 |
4.5.3 土地批后监管滞后 |
4.5.4 缺乏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
4.6 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挖潜 |
4.6.1 新北区现行低效工业用地挖潜做法 |
4.6.2 当前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潜力释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对策研究 |
5.1 国内其他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经验借鉴 |
5.1.1 浙江“三改一拆”模式 |
5.1.2 广东“三旧”改造模式 |
5.1.3 深圳“城市更新”模式 |
5.1.4 国内三地经验总结 |
5.2 新北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对策 |
5.2.1 严格控制项目准入 |
5.2.2 建立健全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 |
5.2.3 建立工业用地奖惩联动机制 |
5.2.4 强化产业用地项目全程监管制度 |
5.2.5 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深入推进“多规合一”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税负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以福建泉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小微企业及税负基础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小微企业概论 |
一、小微企业基础理论 |
二、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税收负担及其相关理论阐释 |
一、税收负担的定义分类 |
二、税收负担衡量指标概论 |
第二章 营改增的税改理论及其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
第一节 营改增税制改革理论综述 |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定义 |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特征 |
三、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营改增税改对于小微企业的影响 |
一、对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
二、对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层面的影响 |
第三章 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税负结构 |
第一节 小微企业的税负构成 |
一、营改增税改前小微企业的税负构成概况 |
二、营改增税改后小微企业的税负构成 |
第二节 小微企业的税负结构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内容 |
二、调查问卷的发出情况和回收统计 |
三、统计分析 |
四、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税负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税负的影响因素 |
一、政策性因素 |
二、小微企业自身因素 |
三、市场环境因素 |
四、经济杠杆因素 |
第二节 营改增后小微企业税负问题的优势性分析 |
一、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问题的总体优势分析 |
二、小微企业税改政策的市场优势分析 |
第三节 营改增后小微企业税负存在的问题 |
一、从立法层面看营改增税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二、从行政角度看营改增税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三、从小微企业营改增税改政策的执行方面看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小微企业税负问题的相关对策 |
第一节 关于小微企业税负影响问题的相关对策 |
第二节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税改政策优势的对策性分析 |
第三节 营改增后小微企业税负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
一、从立法角度论小微企业税制改革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二、从行政执法论税改中小微企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三、从小微企业执行论税制改革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四、营改增税制改革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的对策 |
第四节 小微企业税负的实践性对策研究 |
一、小微企业减轻税负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
二、营改增税负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发展的对策性 |
三、小微企业的行业税惠存在问题的对策性实证研究 |
四、关于小微企业税负存在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思路的研究 |
第六章 营改增背景下泉州小微企业税负现状及相关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福建泉州小微企业的形成背景 |
第二节 福建泉州小微企业的税负现状 |
一、福建泉州地区小微企业的发展 |
二、福建泉州小微企业在营改增税改后的现状 |
第三节 福建泉州小微企业的税负的问题 |
一、以利的层面看营改增背景下的泉州小微企业的税负问题 |
二、以弊的层面看营改增背景下的泉州小微企业的税负问题 |
第四节 营改增背景下泉州小微企业税负问题的相关对策 |
一、从企业的因素论相关税负问题解决的对策 |
二、从人为的因素论相关税负问题解决的对策 |
三、从市场因素看相关税负问题解决的对策 |
四、从政策因素看相关税负问题解决的对策 |
五、从区域因素看相关税负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安丘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本思路及方法 |
1.2.1 基本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经济开发区 |
2.1.2 发展战略 |
2.2 相关理论 |
2.2.1 区域经济理论 |
2.2.2 发展战略理论 |
2.2.3 战略管理主要分析方法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山东安丘经济开发区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安丘经济开发区面临的宏观环境 |
3.1.1 政策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科技环境 |
3.2 安丘经济开发区面临的竞争环境 |
3.2.1 同类园区间的竞争分析 |
3.2.2 园区面临的招商压力 |
3.2.3 园区面临的政府主管部门的压力 |
3.2.4 上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对园区的压力 |
第四章 山东安丘经济开发区内部环境分析 |
4.1 资源分析 |
4.1.1 区位条件 |
4.1.2 交通情况 |
4.1.3 配套设施 |
4.1.4 投资环境 |
4.2 能力分析 |
4.2.1 土地利用能力 |
4.2.2 技术创新能力 |
4.2.3 管理能力 |
4.2.4 服务能力 |
4.2.5 综合能力 |
第五章 山东安丘经济开发区SWOT分析 |
5.1 优势(strengths) |
5.2 劣势(weaknesses) |
5.3 机遇(opportunities) |
5.4 威胁(threats) |
5.5 SWOT分析结论 |
第六章 山东安丘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
6.1 安丘经济开发区总体战略 |
6.1.1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
6.1.2 促进园区一体化发展 |
6.2 安丘经济开发区差异化战略 |
6.2.1 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
6.2.2 提供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服务 |
6.2.3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6.2.4 培强做大现有企业展开竞争 |
6.3 山东安丘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6.3.1 招商专业化多元化,提高产业集群效应 |
6.3.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推进高端人才引进 |
6.3.3 创新运营体制机制,增强资本运营能力 |
6.3.4 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提升园区核心竞争 |
6.3.5 优化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
6.3.6 优化企业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价值 |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对象解析 |
1.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必要性 |
1.2.3 党的农民民生思想与中共民生思想的辩证关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 |
1.5.3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历史回顾 |
2.1 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萌芽 |
2.1.1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农民民生思想 |
2.1.2 萌芽阶段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
2.2 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民民生思想 |
2.2.1 认识论基础:毛泽东的工农革命观 |
2.2.2 实践模式: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
2.2.3 价值模式: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
2.2.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内核: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民生观 |
2.2.5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历史贡献 |
2.3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曲折发展 |
2.3.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民观的转变 |
2.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曲折发展 |
2.3.3 对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总结和反思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978—2012) |
3.1 温饱导向下的农民民生:邓小平对毛泽东农民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
3.1.1 农民贫困:邓小平农村民生改造前的时代之痛 |
3.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民生改善的革命性起点 |
3.1.3 继承与创新:中共农民民生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性起步 |
3.2 总体小康的农民民生:江泽民对农民民生改善的关键性贡献 |
3.2.1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三农问题”的形成及表现 |
3.2.2 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三乱治理”到扶贫攻坚战 |
3.2.3 江泽民对农民民生改善的关键性贡献 |
3.3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胡锦涛对农民民生改善的重大贡献 |
3.3.1 总体小康后“三农”问题的新表现和新矛盾 |
3.3.2 农民减负: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发展的核心 |
3.3.3 对党的“多予、少取、放活”农民民生思想的评价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最新发展及创新 |
4.1 习近平“三农”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创新 |
4.1.1 “强富美”的“三农”新战略 |
4.1.2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
4.1.3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4.1.4 十八大以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创新 |
4.2 新常态下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实践展开 |
4.2.1 新常态下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特色 |
4.2.2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当前农民民生改善的系列举措 |
4.2.3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党对改善农民民生的重大战略规划 |
4.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演进、实践成就及挑战 |
4.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民生改善的认识论、方法论路径 |
4.3.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民生改善的总体成就 |
4.3.3 当前农民民生改善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 |
第五章 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发展趋势 |
5.1 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 |
5.1.1 它是推动中国农民民生改善事业的重要理论武器 |
5.1.2 它是一份与中国农民权益保障共生互进的思想宣言 |
5.1.3 它是助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思想力量 |
5.2 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趋势 |
5.2.1 中国农民民生改善将具备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 |
5.2.2 农民民生问题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良性互动将更加明显 |
5.2.3 农民民生改善与中共执政伦理的契合度会逐渐加深 |
5.2.4 对农民民生利益的关注和调整将会更加具体化和制度化 |
5.2.5 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8)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9)乡镇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邳州市官湖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关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 |
1.3.2 关于乡镇经济的研究 |
1.3.3 关于主导产业的研究 |
1.3.4 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 |
1.3.5 关于政府行为的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镇经济 |
2.1.2 政府行为 |
2.1.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4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 乡镇主导产业与乡镇经济发展 |
2.2.1 主导产业 |
2.2.2 发展主导产业意义 |
2.2.3 主导产业与乡镇经济的关系 |
2.2.4 乡镇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可能的作用 |
第3章 官湖镇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3.1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官湖镇区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1.2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现状 |
3.2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历程 |
3.3 官湖镇主导产业的确立 |
3.3.1 江苏邳州与山东临沂、浙江嘉善、河北邢台中国三大板材家具产业的优势比较 |
3.3.2 邳州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与邳州其他乡镇优势比较 |
3.3.3 邳州市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 |
3.3.4 官湖镇主导产业的决策过程 |
3.4 官湖镇培育主导产业的主要做法 |
3.4.1 税收、土地、行政收费等政策扶持 |
3.4.2 政府启动激励机制 |
3.4.3 建立优质包挂平台 |
3.4.4 政府定期举办板材产品展销会 |
3.4.5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发展硬环境 |
第4章 官湖镇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4.1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对邳州市的贡献 |
4.2 基于政府角度对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SWOT分析 |
4.2.1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的优势(S) |
4.2.2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的劣势(W) |
4.2.3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面临难的机遇(O) |
4.2.4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T) |
4.3 官湖镇地方政府推进板材家具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
4.3.1 重新定位招商引资 |
4.3.2 促进本地企业解放思想 |
4.3.3 促进产学研合作 |
4.3.4 积极发展板材家具协会作用 |
4.3.5 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主导产业 |
4.4 官湖镇地方政府在发展板材家具产业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4.4.1 存在的不足 |
4.4.2 原因分析 |
第5章 完善官湖镇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促进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背景与挑战 |
1.2.1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时代背景 |
1.2.2 我国大学科技园面临的历史挑战 |
1.3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3.2 国内大学科技园规划发展的研究 |
1.4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4.1 基本理论依据 |
1.4.2 本文研究的立场、目标和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框架 |
1.6 研究视角和范围 |
1.6.1 大学科技园研究的角度 |
1.6.2 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研究范围的划定 |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概述 |
2.1.1 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
2.1.2 大学科技园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概况 |
2.1.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及相关园区的发展概况 |
2.1.4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大学科技园区的演变历程 |
2.2.1 园区规划的初始阶段 |
2.2.2 园区的规划发展 |
2.2.3 科学城的规划及其发展 |
2.2.4 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 |
2.2.5 高科技产业带(High-Tech Zones)和高技术城(Technopolis)的发展 |
2.3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实践的发展 |
2.3.1 园区的区位分布 |
2.3.2 空间规划的类型和特征 |
2.3.3 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与设计 |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
3.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趋向—“知识城市” |
3.1.1 “知识城市”的内涵 |
3.1.2 “知识城市”的特征 |
3.1.3 全球“知识城市”的范式 |
3.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关联 |
3.2.1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创新关联 |
3.2.2 大学科技园与“知识城市”的产业关联 |
3.2.3 大学科技园区与“知识城市”的区位关联 |
3.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关联 |
3.3.1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规划 |
3.3.2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策略的关联 |
3.4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3.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4.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
3.4.3 大学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研发创新建筑空间研究—整合协同策略 |
4.1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特征分析 |
4.1.1 创新活动特征 |
4.1.2 产业行为划分及特点 |
4.1.3 大学科技园区及其建筑的结构组织特征 |
4.2 整合协同的设计策略 |
4.2.1 人类聚居学的系统观 |
4.2.2 整合协同设计策略 |
4.3 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和研发建筑设计 |
4.3.1 大学科技园区的布局与规划 |
4.3.2 研发创新建筑设计类型和设计原则 |
4.3.3 创新建筑的空间构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
5.1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发展 |
5.1.2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
5.1.3 “特区化”政策 |
5.1.4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 |
5.2 “科技地产”的误区 |
5.2.1 大学科技园区相关地产开发竞争 |
5.2.2 城市发展中的趋同化竞争 |
5.2.3 科技园区内建设扩张 |
5.3 大学科技园区与城市空间发展 |
5.3.1 南京城市的定位发展 |
5.3.2 城市空间规划进程 |
5.3.3 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发展观 |
5.3.4 园区空间规划建设 |
5.3.5 城市设计的认识 |
5.3.6 建筑设计的困惑 |
5.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环境的形成与转变 |
5.4.1 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
5.4.2 南京创新环境的思考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知识城市”空间发展的构想 |
6.1 南京总体规划 |
6.1.1 总体目标 |
6.1.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 |
6.2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2.1 多种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 |
6.2.2 发展模式的选择 |
6.2.3 空间发展模式的启示 |
6.3 南京的创新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1 大学与城市的联动发展机制 |
6.3.2 城市空间规划与大学科技园区发展 |
6.3.3 构建富有活力的人居科研环境 |
6.4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
6.4.1 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中航科技城 |
6.4.2 城市副中心仙林大学城——徐庄软件园规划调整 |
6.4.3 新城区发展——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现实意义 |
7.2 主要工作 |
7.3 主要观点 |
7.4 主要创新点 |
7.5 思考和启示——发展趋势 |
7.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徐州国税积极扶持二次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2]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3]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D]. 校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营改增背景下小微企业税负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以福建泉州为例[D]. 邱振阳.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安丘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D]. 曲浩.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6]税收数据质量管理与应用研究[D]. 邹竹君. 江苏科技大学, 2016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与创新[D]. 万志昂.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8]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乡镇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邳州市官湖镇为例[D]. 张凤琴.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大学科技园研究 ——以南京地区大学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为例[D]. 袁玮. 东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