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自由的“常”与“变”

论学术自由的“常”与“变”

一、论学术自由的“常”与“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民生[1](2021)在《“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南艺文脉源远流长,中国画教学思路贯穿其中,是为文脉的核心。民国伊始,刘海粟本着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画的历史担当,所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救国救民”为办学初心,以“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为办学目的,以“不息的变动”为办学精神,以“美育”“闳约深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其中蕴含的“本质性”“灵活性”“学术性”这三个特点奠定了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继而,上海美专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形成了“中国画本体探究”“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三个特点,标志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建国以来,中国画教学思路虽然一方面不断根据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经济、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但仍坚守上海美专的传统并灵活的予以变通,众多名师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因而产生了“南艺风格”,是为教学成果。简而言之,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是持纯粹学术眼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研究中国画本质,以开中国画之新机运。学术性、灵活性、本质性是其特点,“持经达变”是为精炼的概括。

徐环[2](2020)在《高校章程中教师学术权利的组织保障研究 ——基于9所高校章程文本的分析》文中提出高校章程作为高校内部的“宪法”和高校教师权利保障的规范性文件,教师学术权利需要在高校章程中得以保护。本论文试图对高校章程中教师学术权利组织保障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文本研究,以探析这些相关规定是否可以使高校教师学术权利得到保障?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章程文本中教师学术权利的组织保障方面的相关规定。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从组织的内涵来建构整体分析框架体系,从静态、动态两个维度对9所高校章程文本进行分析。静态维度上主要通过分析研究高校章程文本中所规定的学术组织是否可以为教师不同的学术权利内容提供相应的保障,以及高校章程文本中所规定的各层级学术组织之间的学术职责是否与其学术权限相匹配。动态维度上主要从学术组织的生成与运行两方面来研究。学术组织的生成部分主要从学术组织生成的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来对高校章程中学术组织的生成相关规定进行研究,其中形式合法性主要研究高校章程文本对学术组织生成的规定是否符合程序参与性与程序中立性的要求,实质合法性主要研究高校章程文本中学术组织的生成机制是否符合“高深学问”的学术组织目的。学术组织的运行方面主要从学术组织的决策机制、系统控制来进行研究,其中学术组织的决策机制主要研究高校章程文本中学术组织的决策过程机制、决策执行机制、决策协调机制等方面是如何保障高校教师学术权利的,学术组织的系统控制主要对高校章程文本中学术组织的信息反馈机制、问责救济机制等方面相关规定进行分析。通过对9所高校章程的文本分析发现,从静态维度来看,高校章程文本存在学术组织结构不完整、功能不匹配,各层级学术组织之间职权规定不完整、职权不对等的问题;从动态维度来看,高校章程文本存在学术组织生成的过程中行政力量过强、学术权利主体范畴不明确等问题,以及在学术组织的运行相关规定上存在学术组织决策机制、控制机制的不完善、不具体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试图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校章程文本的建议包括:一是高校章程的制度与修改应充分尊重教师学术权利;二是理清学术权利内容,健全相应的学术组织,进一步完善学术组织的功能定位、理顺各级学术组织之间的职权关系,以进一步完善学术组织的框架结构;三是切实解决行政力量过程问题,明确学术权利的主体范畴,以实现对学术组织生成机制的有效完善;四是进一步健全学术组织的决策、控制机制,以进一步完善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

陈彰宁[3](2020)在《学术事业的基础制度 ——中国学位制度的宪法学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在近年围绕《学位条例》修订展开的理论探讨中,学位形态选择成为分歧最大的根本性问题。面对这一重大问题,本文综合采用法教义学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比较解释方法和案例实证方法等研究方法,尝试从宪法学角度解读中国学位制度,澄清其在宪法上的定位,揭示其背后的宪法变迁方向。四十年来的学位制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若干不足。首先,历史梳理与现实对策的相对割裂现象较为突出。其次,既有研究对法解释学方法的运用相对欠缺。再次,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尚待澄清。围绕学位授予权的法律性质,既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教育行政法的范畴。少数学者已开始尝试将《学位条例》与学位立法研究的视野拓宽至教育行政法以外,并将研究高度上升至宪法层面,但具体观点和论述均有可商之处。学位授予权本身呈现出“权利+权力”的双重面向,仅用权利的视角加以考察是不足的。从历史的视角澄清学术、高等学校与学位制度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与流变,可为学位制度的法解释学研究奠定基石。在法治国家的宪法秩序下,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框架下,学位制度与《宪法》文本中的一系列条文高度相关,与宪法的实质内涵也存在密切勾连。自由主义宪法与社会主义宪法,分别提供了个人自由与公共事业两种不同的根本法逻辑。在当前宪法学的学科语境下,尝试对学位制度作宪法学解读,必然涉及部门宪法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自觉。孕育部门宪法理论的德国魏玛宪法,受到社会主义宪法的深刻影响,也开启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宪法传统会通互补的宪法发展方向。二战后,德国法上确立了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尤其是客观法性质,这同样体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调和,并成为德国当代部门宪法建构之基石。在中国建构部门宪法,不仅存在充分的理念和规范基础,而且能够回应法治实践提出的现实需求。当然,中外宪法同中有异。《宪法》总纲中的基本国策条款,至少可与基本权利条款并驾齐驱,以“双轮驱动”的方式开拓中国部门宪法建构的合理进路。从总纲条款出发,参考作为基本权利的学术自由的解释证立过程,可从《宪法》第20条规定的科学事业中析出作为下位概念的学术事业,后者是一项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公共事业,重心在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提高。借鉴德国法上的国家目标规定理论,可知学术事业的性质是宪法上的国家目标,且是国家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在为了公共利益而赋权国家的同时,对国家课以作为义务。学术事业需要制度性保障。通过《学位条例》与《宪法》的互释互证,不难证成学位制度是学术事业的基础制度。由此,坚持并完善国家学位制度,就成为实施宪法上学术事业的必由之路。

梁馨文[4](2020)在《论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法律规制》文中提出高校学术性惩戒直指大学自治的核心——学术自由,如何良好作出高校学术性惩戒,关系学术自由与学生权益发生冲突时二者如何进退。基于此,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在学术自由与学生权益的双重博弈中,高校如何作为才能实现二者的价值平衡?如何规范惩戒行为并且不逾越学生的合法权益边界,实现学术自由与学生权利、大学自治与依法治校之间的和谐共生?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概念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术性惩戒作出分类:首先从高等教育实践中归纳惩戒措施的具体类别;其次从惩戒事由的视角区分基于学业不力的惩戒与基于学术不端的惩戒,从而说明高校学术性惩戒的特殊之处;再次从惩戒对学生权利产生的影响上区分限制学生受教育权的惩戒与未限制学生受教育权的惩戒,这一分类对校内规范制定中的法律保留、正当程序的适用标准和学生权利救济等内容产生影响。第二部分对高校学术性惩戒的现状及困境进行考察。首先提出规范高校学术性惩戒的依据范畴呈现多个效力层级的特点;其次认为校内规范具有法律位阶视角下的规范性文件属性和大学自治视角下的自治性规范属性,正是这些法律属性使得校内规范有权细化国家立法的规定,并且能够就国家立法在学术事项中的留白领域自主设定高校学术性惩戒,从而解决了国家立法与校内规范的关系问题。从实证方面考察,高校学术性惩戒仍然在其依据、程序、自由裁量空间、学生权利救济等方面存在缺憾。第三部分从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法律属性切入,为法律规制提供理论基点。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法律属性具有多维面向,兼具公权力属性、大学自治面向,同时需要受到学术自由的内在制约和学生合法权利保护的边界限制。基于此,法律规制高校学术性惩戒需要遵循特殊要求:公权力属性决定了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大学自治面向决定了法律干涉具有限度,但不意味着排除国家监督;并且,高校学术性惩戒不能偏离学术自由的目的,不能逾越学生权利之边界。第四部分聚焦于高校学术性惩戒的规制路径。首先从规范入手,探讨了高校学术性惩戒规范应当遵循效力位阶、“不抵触”上位法、符合学术自治的内在限制等法律优先原则下的具体规则,以及以“重要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规则为特点的法律保留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学术性惩戒规范的具体完善进路。其次着眼于行为的规制。从高校学术性惩戒的过程来看,消极的学术评价是触发惩戒的原因,因而需要保证高校学术评价回归理性轨道。同时,惩戒措施的裁量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在程序方面,高校学术性惩戒应当符合正当程序,相对于纪律性惩戒适用较为宽松的正当程序标准,并且需要关注高校学术性惩戒中正当程序的特殊要求。最后分析受惩戒学生的权利救济。本文建议校内申诉作为权利救济机制的前置程序,促进教育行政申诉与校内申诉的良好衔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作为限制受教育权的高校学术性惩戒的选择性救济途径,通过多元救济机制协力保障学生权利。

周宇[5](2020)在《马克斯·韦伯的大学教师职业伦理观》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教师作为高深知识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就个体而言,其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学生的素质水平,就整体而言,大学教师的集体伦理与道德水平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因此,面对国家对创新型高水平人才的大量需求,大学除了着眼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必须加强教师的职业伦理建设。但当前工具理性主导下的异化评价体系与标准化、专业化背景下壁垒森严的社会分工以及优胜劣汰、非升即走为导向的现代竞争使得大学教师的伦理道德责任减弱,以职牟利、以公谋私等道德失范行为与抄袭、作假研究成果等学术失范行为屡屡发生。本研究从韦伯的经典论述出发,旨在探索其视阈下大学教师职业伦理的具体内容,以期对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所启发。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韦伯视域下大学教师职业伦理观的形成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稳定的政治格局与繁荣的国民经济为德国大学的兴旺发展提供的绝佳机遇,但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极权政治、工具理性等也为教师的职业伦理带来了巨大危机。在这一时期,德国大学教师的职业伦理主要面临人事自主权备受限制、行政体制官僚化以及内部学科分化加剧等危机。第二部分包含正文第二、三、四章,是对韦伯视域下大学教师职业伦理观基本内容的归纳与总结。韦伯认为将学术作为志业、在日常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兼顾学术自由与责任并时刻秉持价值中立原则是身为一名大学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伦理。具体而言,将学术作为志业的本质是一种“天职”观念,它常常表现为教师拥有宗教般的学术热忱、甘于寂寞、安之若素与自愿牺牲等品性,它以预设科学有价值,即肯定“科学值得被知道”为前提。兼顾学术自由与责任则意味着大学教师在享受大学自治、言论与职业选择等方面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培养责任与道德义务,其中韦伯学术自由观念的实质上饱含重返洪堡时代的特征。价值中立则是韦伯为保障学术自由与维护科学客观性而提出的规范性原则,它要求教师厘清价值判断与事实,做到在科学外保持价值关联,但在科学内排除一切主观价值。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它具体表现为一种讲坛禁欲思想。第三部分是对韦伯视域下大学教师职业伦理观的评价。通过分析可知,韦伯的大学教师职业伦理其本质是对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继承与发扬,这一些系列论述虽然经典,但也有诸如对官僚化的学术体制持双重态度、学术自由观念囿于德国实践以及价值中立思想具有乌托邦色彩等缺漏。

杨凯良[6](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周作宇[7](2020)在《大学治理行动:秩序原理与制度执行》文中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治理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洪堡迷思"警醒我们要反思在大学治理和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深度假设。在对普遍性寻求的过程中,要正视地方性的文化特质。在分析不同学科对制度的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对制度进行了综合性、形式化定义,揭示了制度的多重面相和生成机理。制度是秩序的映射。秩序原理是制度设计和生成的理论基础。治理行动的效力取决于制度执行。善治需要法治保障,更需要德治基础。

湛中乐,康骁[8](2020)在《威权体制下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以西南联大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威权体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构成了西南联大的自治和学术自由发展的政治环境。在威权体制之下,西南联大在意识形态、组织、经费和人事上受到了政府的全面干预,但总体而言,西南联大仍然能够保持相当程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除了外部因素,威权体制自身的一些因素使得西南联大的自治和学术自由能够存在:大学在政治目的上与威权体制保持一致;威权体制明确授予或者默许高校执行上的弹性;威权体制的自我克制。

郭创拓[9](2019)在《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改革的不断深入,权利本位理念日益彰显,多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基本稳定,权义配置结构日趋合理,经费治理逻辑理路逐渐成型。但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还缺少法律层面的规范建构,碎片化的经费治理现状,极大地消解了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本应取得的成效,增加了经费治理的难度。为肯定和巩固当前经费治理改革成果,同时也为未来经费治理改革提供价值指引与制度保障,实现经费治理改革与经费立法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必要制定专门性的国家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法律法规,实现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改革“于法有据”,同时,通过深化经费改革使得立法更具权威。基于法制建构的角度,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法律规范的供给,为统一协调的经费治理提供法制基础,实现经费治理的协调性、系统性与权威性,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欲实现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的法治化,需对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概念内涵、宗旨理念、主体类型、权义配置以及法律责任与救济等作深入解析与精准定位,从而为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立法提供路径导向和制度建构等方面的建议。首先,相较于传统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无论是在治理理念、主体类型、治理方式还是治理导向等方面均有本质的不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涉及经费投入与分配、支出与使用、评价与问责全过程。经过四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正逐步由简单准用公共财政预算治理向构建符合公共财政属性和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经费治理范式转变。其次,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以权利本位为宗旨,以学术导向、学术自由、学术目的为基本价值导向,为真正做到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服务于而非凌驾于科研活动,使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回归手段与工具定位,需确保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劳动报酬权以及科研奖励权,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效能要从传统的遵从绩效向结果绩效转化,同时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秩序以服务科研活动为目的。再次,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基本原则的提炼应契合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出成果、出人才为目的。基于此,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应坚持契约合作、适度干预、预算调整以及科研激励四项基本原则。其中,契约合作强调国家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适度干预侧重于调整科研资助机关与科研人员的关系,预算调整的目的在于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自主权,而科研激励则有利于实现经费治理由事后惩罚向事前、事中引导转变。复次,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主体的法律形塑是深化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改革的逻辑起点。为破解当前经费治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需深入解析经费治理主体的内在特征与行为品性,明确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开放性、异质性以及制衡性特征,以实现多元经费治理主体的类型化解析。又次,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应打破传统的职权主义配置思维,以功能适当性为基本原则,以“任务—功能—机构”为逻辑链条,以治理决策的正确性与治理效能的最有效发挥为评价标准,合理配置科研资助主体、科研执行主体、科研监督主体以及科研服务主体的权利义务。最后,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法律责任的制度构建应以科研宽容为基本原则,充分考量科研项目合同公私法融合的法律属性,构建起责任主体多元化、责任类型梯度化以及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化的法律责任体系,并构建其包括协商、申诉以及司法诉讼在内的权利救济体系,为科研人员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

陈先桦[10](2019)在《1947年知识界关于胡适“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文中研究说明学术独立——中国的学术能够自立于世界——是清末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目标。“原子能时代”的来临使这个目标越发遥远,也促使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学术独立的急迫性,“学术救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战后的中国依然动荡不安,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学校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胡适的一个“小炮”——“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在知识界掀起了巨大波澜。1947年8月底,胡适在南京参会时,向蒋介石与行政院长张群提出了一个旨在争取中国学术独立的“十年教育计划”,大意是节省留学经费并分两个五年计划全力培植十个世界一流大学。9月初胡适将此意透露给报界,引发知识界关于大学教育、留学政策、学术与政治等问题的热烈讨论。其中邹鲁、陈序经等人的质疑与批评影响重大,迫使胡适写出《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一文进行回应,此文的发表推动了论争的持续与发展。到1948年1月论争结束,超过160人参与了论争,他们主要来自教育界、学术界和新闻界。论争涉及报刊60余份,报纸是最主要的平台,但1947年11月以后杂志的重要性超过了报纸。高等教育是重点扶持还是平均发展是争论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胡适基于学术救国的公心与救济北京大学的私念而提出的五个重点大学名单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各大学校长、教务长、学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予以支持或反对。少部分人认为普遍救济为当务之急,更有人呼吁先把基础教育办好。虽然评论者大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但确实反映出学校与院(科)系、国立与私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地理分布失衡等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作为实现学术独立的重要手段,留学不应废止但当前的留学政策应当加以改进。不过部分人误以为胡适提倡废止留学而对其展开批评,也有人认为胡适不该使用“学术独立”一词,这反映出知识界对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10月中旬的中研院评议会上,胡适与李石曾因留学问题爆发冲突,他们的矛盾由来已久,这只是两人争夺学界霸权斗争的缩影。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也是论争中比较受重视的问题。自由主义者比较关注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呼吁政治不应干涉学术。而左翼知识人及共产党员大多认为根本的政治经济变革才是学术独立的基础,不过他们只是评论者中的极少数,观点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胡适与冯玉祥之间的误会揭示出中国社会越来越明显的政治分野,但关于“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本身所提示的,毋宁说是思想文化界还远没有达到非此即彼的程度。1947年知识界围绕胡适“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是一场异彩纷呈的盛事。校长、教授、学生、报刊编辑频频发声,在学术救国的旗帜下,既有教育资源的争夺,也有教育理念的差异,更有学界派系的斗争,并夹杂着些许意识形态的分歧。这场论争不仅揭示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与矛盾,更彰显了战后中国社会的纷繁复杂。

二、论学术自由的“常”与“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学术自由的“常”与“变”(论文提纲范文)

(1)“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1、选题缘由
        2、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及关键词
        1、选题范围
        2、关键词阐释
    三、研究现状
        1、专着与论文
        2、档案与资料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历程
    第一节 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一、课程的逐步设置(1912-1919)
        二、专业的创办与发展(1920-1937)
        三、全面抗战中的艰苦办学(1937-1945)
        四、教学的调整(1946-1952)
    第二节 华东艺专、南京艺专时期(1952-1959)
        一、专业的取消(1952 年第一学期)
        二、课程的逐步恢复(1952 年第二学期—1958)
    第三节 南艺初期(1959-1966)
        一、教学秩序的逐步恢复(1959-1964)
        二、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4-1966)
    第四节 社会运动时期(1966-1976)
        一、教学的混乱(1966-1971)
        二、教学秩序的短暂恢复(1972-1973)
        三、教学再次受到“左倾”政治的冲击(1974-1976)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1977-至今)
        一、教学本质的回归(1977-1978)
        二、教学本质的新生(1979-1999)
        三、教学本质的发展(2000-至今)
    小结
第二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刘海粟办学初心和办学目的本质性
        一、“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二、“救国救民”
        三、“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
    第二节 刘海粟办学精神的灵活性
        一、“不息的变动”产生与保障
        二、“不息的变动”具体措施
    第三节 刘海粟办学原则的学术性
        一、“美育”
        二、“闳约深美”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小结
第三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中国画本体探究
        一、特点:气韵、写意、笔墨
        二、画理:六法
    第二节 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
        一、师资:“学术自由”契合“海派无派”
        二、课程:“兼收并蓄”之中“突出国画”
    第三节 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
        一、深究传统并力主创新
        二、绘画实践结合史论研究
        三、强调写生
        四、重视文化修养
    小结
第四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流变与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初变(1952-1966)
        一、新中国文艺政策主导中国画教学思路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画教学思路的融合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二节 社会运动时期的再变(1966-1976)
        一、“政治统帅教学”
        二、“政治统帅”下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思路的短暂恢复
        三、“左”倾的回潮
        四、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1977-1999)
        一、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次调整
        二、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再次调整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2000-至今)
        一、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明确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小结
第五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
    第一节 教学的“合”与“分”
        一、开始于“合”
        二、中途之“分”
        三、再次相“合”
    第二节 “分科教学”与“一专多能”
        一、“分科教学”
        二、“一专多能”
    第三节 临摹、写生、创作阶段性教学
        一、逐步形成
        二、成熟
        三、发展
    第四节 首重创作
        一、“创作”的由来及本义
        二、以创作课为中心
    小结
第六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个案体现
    第一节 人物画专业名师
        一、沈涛的教学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
        二、王孟奇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第二节 山水画专业名师
        一、张文俊的学画路径、创作追求和创作
        二、方骏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第三节 花鸟画专业名师
        一、陈之佛的学术研究、研习体会和创作
        二、谢海燕的学术研究、教育纲领和创作
        三、陈大羽的学术研究、教学主张和创作
    第四节 美术史论名师
        一、郑午昌的学术研究、学画路径和创作
        二、俞剑华的学术研究、教学方法和创作
        三、温肇桐的学术研究
        四、罗尗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小结
第七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教学成果
    第一节 教学体系
        一、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二、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三、教学体系思辨
        四、代表性院校教学体系
    第二节 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课程体系的四个阶段
        二、人物画课程体系
    第三节 “南艺风格”
        一、逐步形成
        二、深化
        三、特点
    第四节 培养的杰出人才
        一、两个时期的人才
        二、特点:和而不同、一人一貌
    小结
结论
附录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大事记
    二、南艺中国画专业学习指南
参考文献
    一、主要参考书目
    二、主要参考论文
    三、档案资料
作者简介
致谢

(2)高校章程中教师学术权利的组织保障研究 ——基于9所高校章程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涉及高校教师权利保障的系列国家政策出台
        1.1.2 高校章程对教师权利保障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1.1.3 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教师学术权利
        1.3.2 大学学术组织
        1.3.3 高校章程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理论
        1.5.1 组织设计理论
        1.5.2 形式法治理论
        1.5.3 实质法治理论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关于高校教师学术权利保障的研究
        1.6.2 关于教师学术权利的组织保障的研究
        1.6.3 关于高校章程中教师学术权利的保障的研究
        1.6.4 小结与思考
第2章 学术组织的整体框架分析
    2.1 学术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分析
        2.1.1 学术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2.1.2 学术组织功能的匹配性
    2.2 各层级学术组织之间职权关系分析
        2.2.1 各层级学术组织职权规定的完整性
        2.2.2 各层级学术组织职权规定的对等性
第3章 学术组织的生成分析
    3.1 学术组织的形式合法性分析
        3.1.1 学术组织生成程序的参与性分析
        3.1.2 学术组织生成的程序中立性分析
    3.2 学术组织的实质合法性分析
        3.2.1 学术组织生成的目的和功能
        3.2.2 学术组织的成员结构
第4章 学术组织的运行分析
    4.1 学术组织的决策机制分析
        4.1.1 学术组织的决策过程机制分析
        4.1.2 学术组织的决策执行机制分析
        4.1.3 学术组织的决策协调机制分析
    4.2 学术组织的控制系统分析
        4.2.1 学术组织的信息反馈制度
        4.2.2 学术组织的问责与救济制度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5.1 章程的制定与修改应充分尊重教师学术权利
        5.1.1 教师学术权利保障的重要意义
        5.1.2 高校章程对高校教师学术权利的规范意义
    5.2 进一步完善学术组织的框架结构
        5.2.1 理清学术权利内容,健全相应的学术组织
        5.2.2 进一步完善学术组织的功能定位
        5.2.3 进一步理顺各级学术组织之间的职权关系
    5.3 进一步完善学术组织的生成机制
        5.3.1 切实解决行政力量过强问题
        5.3.2 明确学术权利的主体范畴
    5.4 进一步健全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
        5.4.1 健全学术组织的决策机制
        5.4.2 健全学术组织的控制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校章程中学位评定委员会职权概况表
附录 B 高校章程中学术委员会会议与议决概况表
附录 C 高校章程中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与议决概况表

(3)学术事业的基础制度 ——中国学位制度的宪法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缘起
    (二) 文献述评
        1.学位制度相关研究
        2.《学位条例》与学位立法相关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二、基本概念澄清:历史的视角
    (一) 学术
    (二) 高等学校
    (三) 学位制度
三、学位制度,宪法学解读何为?
    (一) 《宪法》文本相关条文梳理
        1.序言部分
        2.总纲部分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
        4.国家机构部分
    (二) 学位制度与宪法实质内涵的关联性分析
        1.自由主义宪法:个人自由的逻辑
        2.社会主义宪法:公共事业的逻辑
    (三) 作宪法学解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四、部门宪法理论与方法的引入及考量
    (一) 部门宪法理论简述
    (二) 中国部门宪法建构的规范与现实基础
        1.中国部门宪法建构的理念与规范基础
        2.中国部门宪法建构的现实基础
    (三) “双轮驱动”:中国部门宪法建构的合理进路
五、学位制度的部门宪法再建构
    (一) 宪法上学术事业的证立
        1.作为基本权利的学术自由之证立
        2.作为公共事业的学术事业之证立
    (二) 国家目标:学术事业的宪法性质
        1.从纲领性条款到国家目标
        2.学术事业是国家根本任务的具体化
    (三) 学位制度是学术事业的基础制度
        1.学术事业需要制度性保障
        2.《学位条例》与《宪法》的互释互证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学术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基础概念解析
    一、惩戒
    二、高校惩戒
        (一)高校惩戒的概念界定
        (二)高校惩戒的类型
    三、高校学术性惩戒
        (一)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概念
        (二)高校学术性惩戒的分类
第二章 高校学术性惩戒的现状及困境
    一、规范高校学术性惩戒的依据范畴
        (一)规范依据存在多个效力层级
        (二)校内规范的法律属性
        (三)高校学术性惩戒的国家立法与校内规范之关系
    二、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法律困境
        (一)规范高校学术性惩戒的依据存在缺陷
        (二)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正当程序阙如
        (三)高校学术性惩戒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
        (四)高校学术性惩戒的学生权利救济功能有限
第三章 高校学术性惩戒法律规制的正当性
    一、高校学术性惩戒法律属性的多维面向
        (一)高校学术性惩戒的公权力属性
        (二)高校学术性惩戒的大学自治面向
        (三)高校学术性惩戒的边界性
    二、高校学术性惩戒法律规制的基本逻辑
        (一)法律规制公权力的必要性
        (二)国家监督大学自治的正当性
        (三)学生权利的应受保护性
第四章 高校学术性惩戒的基本原则与规制路径
    一、制定高校学术性惩戒规范的基本原则
        (一)法律优先原则
        (二)法律保留原则
    二、高校学术性惩戒规范的完善进路
        (一)提升规范依据的系统性
        (二)增强规范内容的明确性
        (三)提高规范制定程序的师生参与程度
    三、高校学术性惩戒行为的有效规制
        (一)高校学术评价应回归理性轨道
        (二)比例原则的适用
        (三)正当程序原则的规制
    四、受惩戒学生的权利救济
        (一)受惩戒学生权利救济机制运行现状
        (二)多元救济机制协力保障学生权利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校学术性惩戒典型案例回顾
附录二 :近五年高校学术性惩戒案例汇总
致谢

(5)马克斯·韦伯的大学教师职业伦理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的重难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韦伯视域下的大学教师职业伦理危机的历史语境
    一、大学人事自主权备受限制
    二、大学行政体制官僚化
    三、大学学科分化日益加剧
第二章 以学术为志业:大学教师职业伦理的神圣使命
    一、韦伯的“天职”观念
    二、以学术作为志业的具体表现
        (一)宗教般的学术热忱
        (二)甘于寂寞
        (三)安之若素
        (四)自愿牺牲
    三、以学术作为志业的预设前提
        (一)科学无涉价值关怀
        (二)应否信仰科学成为一项价值判断
第三章 学术自由与责任:大学教师职业伦理的根本诉求
    一、学术自由
        (一)集体性自由
        (二)个体性自由
        (三)重返洪堡时代:韦伯学术自由观的实质内涵
    二、学术责任
        (一)承担培养重责
        (二)履行道德义务
第四章 价值中立:大学教师职业伦理的判断力批判
    一、以价值关联为前提的价值中立
    二、讲坛禁欲思想
    三、价值中立之用
        (一)维护科学之客观性
        (二)保障学术之自由
第五章 韦伯大学教师职业伦理的再审视
    一、继承与发扬了德国古典大学观
    二、对官僚化的学术体制持双重态度
    三、学术自由观念囿于德国实践
    四、“价值中立”原则具有乌托邦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6)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1.2.6 已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着名大学校长
        1.3.2 高等教育思想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4.1.1 师承关系维度
        4.1.2 学术网络维度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8.1.1 形成过程
        8.1.2 影响因素
        8.1.3 形成特点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7)大学治理行动:秩序原理与制度执行(论文提纲范文)

一、洪堡迷思②与大学制度的想象空间
二、制度概念:形式分析与语义界定
三、制度基础:秩序原理与意向融合
四、大学治理:从理念构想到制度执行

(9)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典型问题分析
        二、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现状检视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学术史梳理及其述评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制度构建方面的研究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法律责任体系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进路与方法
        一、研究进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范畴的界定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概念解析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的概念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的法律特征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概念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范围及方式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范围界定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制度沿革
        一、试点探索阶段(1979-1999)
        二、基本确立阶段(2000-2011)
        三、深化改革阶段(2012-至今)
第二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及其理念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的文本审视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的应然定位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的规范表达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理念的嬗变
        一、保障科研人员权利
        二、提升经费治理绩效
        三、维护经费管理秩序
第三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基本原则的提炼
    第一节 契约合作原则
        一、科学社会契约的内涵及其发展沿革
        二、契约精神的体现以及制度保证
        三、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契约精神的拓补
    第二节 适度干预原则
        一、政府干预的理论缘起及其政策沿革
        二、国家干预的行为品性及其界限厘定
        三、国家干预的范式转换及其责任变迁
    第三节 预算调整原则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的理论基础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的规范性质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的规范运行
    第四节 科研激励原则
        一、管控型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的不足
        二、激励型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机制的优势
        三、激励型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模式的建构
第四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主体形塑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法律关系的基本构造
        二、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现状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类型化解析
        一、类型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类型
    第三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内在品性
        一、开放性
        二、异质性
        三、制衡性
第五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权义配置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的失衡
        一、科研资助主体权义配置冲突
        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权义配置缺失
        三、项目依托单位权义配置失衡
        四、科研人员权义配置失衡
        五、科研监督主体统筹协调不足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的基准
        一、职能主义经费治理权义配置的缺陷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的逻辑进路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改革的功能主义考量
    第三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的优化
        一、科研资助主体的权义配置
        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权义配置
        三、项目依托单位的权义配置
        四、科研人员的权义配置
        五、科研监督主体的权义配置
第六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责任体系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责任的现状检视
        一、简单准用公共财政法律责任
        二、责任承担主体的单一化
        三、重事后惩罚而轻事前事中引导
        四、过度刑法化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评价的宽容原则
        一、科研宽容的规范证成
        二、科研宽容的适用界限
        三、科研宽容的法治路径
    第三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责任的规范建构
        一、责任承担主体的多元化
        二、责任类型结构的梯度化
        三、责任承担方式的多样化
    第四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权利救济机制
        一、协商机制
        二、申诉制度
        三、司法救济
结语:迈向权利本位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
参考文献
致谢

(10)1947年知识界关于胡适“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胡适“学术独立计划”及其论争的研究
        (二) 关于抗战胜利后高等教育的研究
    三、概念、材料与方法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学术独立”的理想与挫折
    第一节 中国知识分子学术独立的理想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困境
第二章 论争过程概述
    第一节 起因:“学术独立计划”的提出与公开
        一、胡适南京茶会首提建言
        二、胡适的沪、平谈话及其最初反响
    第二节 发展:外界的质疑与胡适的回应
        一、质疑与批评:陈序经与邹鲁
        二、胡适的总回应:《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第三节 论争的延续与结束
第三章 大学教育:重点扶植还是普遍救济?
    第一节 重点发展:五校名额之争
        一、争作一流大学
        二、计划中的“公”与“私”——兼论胡适提出计划的时间选择
    第二节 普遍救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几个矛盾
        一、高校的地域与院(科)系
        二、国立与私立
第四章 留学政策:停废还是改进?
    第一节 关于留学政策的论争
        一、抗战后期及战后对留学政策的批评
        二、胡适谈话引起的争论
        三、“学术独立”名词之争
    第二节 留学问题背后的派系纷争
        一、中研院评议会上的交锋
        二、胡(适)、李(石曾)矛盾渊源
第五章 学术独立: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第一节 学术的“国际独立”与“国内独立”
    第二节 论争中的意识形态分歧
        一、胡适与冯玉祥的误会
        二、左翼知识人的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术独立计划”论争日程表
后记

四、论学术自由的“常”与“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D]. 张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高校章程中教师学术权利的组织保障研究 ——基于9所高校章程文本的分析[D]. 徐环. 南昌大学, 2020(03)
  • [3]学术事业的基础制度 ——中国学位制度的宪法学解读[D]. 陈彰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7)
  • [4]论高校学术性惩戒的法律规制[D]. 梁馨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马克斯·韦伯的大学教师职业伦理观[D]. 周宇. 西南大学, 2020(01)
  • [6]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7]大学治理行动:秩序原理与制度执行[J]. 周作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02)
  • [8]威权体制下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以西南联大为中心[J]. 湛中乐,康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9]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问题研究[D]. 郭创拓.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2)
  • [10]1947年知识界关于胡适“学术独立计划”的论争[D]. 陈先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学术自由的“常”与“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