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天然化合物Vam-3的抗氧化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志斌[1](2021)在《银杏内酯及GB衍生物对卵巢癌SKOV3细胞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银杏内酯是银杏提取物中主要的活性物质,目前已报道约12种,分别是常量银杏内酯GA、GB、GC、GJ、白果内酯BB,微量银杏内酯GK、GL、GN、GP、GQ、GM等。银杏内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清除自由基等广泛的生理作用,对保护脑缺血损伤、增强心肌收缩力和保护神经损伤均有显着作用。银杏内酯B(GB)为研究最活跃的化合物之一,其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抑制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抗肿瘤靶点和通路较丰富。除GB外的其它内酯化合物的抗肿瘤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构建天然源银杏内酯化合物库并研究银杏内酯抗肿瘤活性,开发内酯单体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工艺,实现常量银杏内酯快速制备,开发稀有内酯化合物GL、GK、GN合成工艺,解决从植物材料中分离纯化稀有内酯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初步研究银杏内酯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以GB为母核拼接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苯甲酸类小分子侧链,合成了系列GB-苯甲酸衍生物,初步评价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银杏总内酯为原料,优化获得最佳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95 m L/min,柱温35℃,进样量10.0 m L/次,分离时间60 min;蒸发光检测器检测条件:雾化室温度70℃,载气为N2,流速2.5 L/min,单次最大上样300.0 mg。可一次制备得到的5种常量内酯单体,分别为GC、GJ、BB、GA、GB,纯度>98.0%,收率>95.0%,具有分离快速、高效的优势。以GA、GB、GC分别为底物制备稀有内酯GK、GL、GN的简便方法。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GA、GB、GC各100.0 mg分别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搅拌,氮气保护下降温至-25℃,滴加3.0 m L/g DAST反应0.5 h,室温搅拌至底物反应完全,纯水淬灭,旋蒸除去有机溶剂,乙酸乙酯萃取,浓缩,甲醇溶解,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分别制备得到稀有内酯GL 22.8 mg、纯度98.3%、收率22.8%,GK 44.0 mg、纯度99.0%、收率42.7%,GN 7.3 mg、纯度98.6%,收率9.0%。(2)噻唑蓝(MTT)法体外细胞实验初步研究了已获得的8个天然内酯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0μmol/L GA、GB、GC、GJ、GK、GL、GN和BB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8.76%、37.5%、36.79%、22.8%、20.2%、26.74%、11.12%、14.79%。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值分别为28.22μmol/L、14.93μmol/L、15.33μmol/L、34.21μmol/L、39.36μmol/L、>100μmol/L、>100μmol/L、23.39μmol/L,其中GB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抑制活性最强。(3)基于活性最优原则选择GB(1)为原料,分别用对氯苯甲酸、对氟苯甲酸、对甲氧基苯甲酸、3-甲氧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3’5’-二硝基苯甲酸进行酯化反应,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剂和1-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缩合剂作用下合成。反应结束后,经高压制备色谱纯化得到合成衍生物2~12,并通过核磁共振谱进行了1H NMR、13C NMR结构表征确定结构。其中GB C-1位衍生产物有:1-(4-氯苯甲酰基)GB(2)、1-(4-氟苯甲酰基)GB(4)、1-(4-甲氧基苯甲酰基)GB(6)、1-(4-硝基苯甲酰基)GB(8)、1-(3-甲氧基苯甲酰基)GB(10)、1-(3’5’-二硝基苯甲酰基)GB(12);GB C-10位衍生产物有:10-(4-氯苯甲酰基)GB(3)、10-(4-氟苯甲酰基)GB(5)、10-(4-甲氧基苯甲酰基)GB(7)、10-(4-硝基苯甲酰基)GB(9)、10-(3-甲氧基苯甲酰基)GB(11)。Sci Finder数据库检索证实这11个GB衍生物为未经文献报道过的新化合物。(4)体外细胞实验初步研究了GB及11种GB-苯甲酸衍生物对SKOV3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噻唑蓝(MTT)法体外抑制肿瘤增殖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2、3、6、7、10、11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6.05μmol/L、13.72μmol/L、63.30μmol/L、31.79μmol/L、46.93μmol/L、24.65μmol/L。Annexin V/PI双染法测试显示化合物3诱导SKOV3细胞凋亡稍优于1、6、10,凋亡率为37.10%。分析发现C-10位酯化衍生产物诱导SKOV3细胞凋亡活性高于C-1位的酯化衍生产物。
鲁腾辉[2](2021)在《桑叶醇提物提取工艺优化及在肉保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桑(拉丁名:Morus alba L.)浑身上下皆是宝,桑叶是一种即可食用又可药用的天然原料,药用以经霜者更佳,其中含有如黄酮、多酚、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菌等生物活性,这些活性赋予其在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应用潜力。冷鲜肉有安全性较高、营养价值丰富和感官舒适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冷鲜肉从生产到上市过程均处于4℃环境中,较冷冻肉更容易变质,因此开发一种健康高效、经济环保的保鲜剂十分重要。本文选用经桑叶作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对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选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3种萃取剂对桑叶醇提物进行分级萃取,然后考察4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淀粉酶抑制活性、溶血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对4种提取物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即安全又经济的样品,考察其对冷鲜肉保鲜的效果。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利用软件Design-Expert,根据Box-Behnken Design,设计得到的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方案,经过线性拟合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70.85℃、乙醇浓度39.3%、提取时间120.18 min、料液比1:34.64(g:m L),此条件下黄酮理论得率50.33mg/g。为了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修正最佳参数,在最佳条件下重复进行三次实验,验证得到实验值与预测值一致,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桑叶黄酮实际提取情况。(2)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通过比较桑叶粗体物(MLF)、石油醚萃取物(MLFp)、乙酸乙酯萃取物(MLFe)、正丁醇萃取物(MLF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B.p)、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的MIC值比较,可以确定MLFe抑菌活性最强。抗氧化活性:综合比较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的IC50/EC50,可以确定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VC>MLFe>MLFb>MLF>MLFp,可见经乙酸乙酯萃取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由?-淀粉酶抑制性大小分别为:阿卡波糖>MLFb>MLFe>MLF>MLFp,可见正丁醇萃取物更有利于粗提物中抗血糖成分的萃取。溶血性实验证明桑叶提取物浓度在0.005?1 mg/m L内无溶血现象,表明桑叶粗提物在食品和医药上应用无溶血性。(3)通过层次分析法,以萃取物得率(得率倒数)、抑菌活性(MIC)、抗氧化活性(IC50/EC50)和?-淀粉酶抑制活性(IC50)为指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各项权重系数,最后计算综合评分得出乙酸乙酯评分最低,为最佳选择,其次为乙醇粗提物。出于粗提物所含成分复杂和经济因素考虑,选用粗提物作为肉保鲜的原料。(4)通过对肉样的pH值、TBARS值、TVB-N值、菌落数等指标跟踪记录并分析结果,结合感官评价,实验结果可以表明,桑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保鲜性能,可以延长保存期至9 d。本文根据桑叶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探索了其在冷鲜肉保鲜方面的应用,为冷鲜肉保鲜市场提供了一种天然保鲜剂,为桑叶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任明建[3](2021)在《心叶烟和卵叶蓬莱葛的化学成分及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色谱法及各种常规分离纯化的方法寻找心叶烟和卵叶蓬莱葛中的植物源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化学成分。1心叶烟的化学成分研究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 L)为研究对象,使用甲醇浸提、浓缩回收溶剂得到粗提物浸膏。后利用柱层析色谱技术(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薄层层谱分析等常规分离手段,从心叶烟中分离得到了不重复的化合物23个。通过使用各种波谱技术和文献的数据对比确定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naphthalenecarboxylate A(1),2-(pyridin-3-yl)-6-(2-(pyridin-3-yl)pyridin-5-yl)piperidine(2),labdan-8α-ol-15-yl-(labdanolate)(3),stigmasterol(4),β-ecdysterone(5),Capitasterone(6),α,β-dipyridyl(7),N,N-bis(2-chloroethyl)-N-methyl-N-(2-nitrobenzyl)ammonium chloride(8),[S-(2exo,3exo)]-1,7,7-Trimethyl-3-[methyl[(pyridin-3-yl)methyl]amino]bicyclo[2.2.1]heptan-2-ol(9),lycoranine D(10),Isoscopoletin(11),ent-8a,9b-Dihydroxylabda-13(16),14-dien-1-one(12),penienone(13),3-O-(2,3-dimethylbutanoyl)-13-O-dodecanoyl20-deoxyingenol(14),ataloxime B(15),wenyujinin L(16),(+)-8,9-epoxyselina-4,11-diene(17),19-nor-abieta-4(18),8,11,13-tetraen-7-one(18),aloesaponarin II(19),aminobenzoates C(20),N’-ethylnornicotine(21),nicotine(22),3-methylindan-1-one(23)。其中(1-23)为首次从心叶烟中分离得到。2卵叶蓬莱葛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以卵叶蓬莱葛(Gardneria ovate wall)为研究对象,经过甲醇浸提、浓缩回收溶剂和酸碱处理等提取萃取方法获得总碱浸膏,然后利用柱层析色谱技术(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中压色谱技术、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薄层层谱分析等常规分离手段,从卵叶蓬莱葛中分离得到了吲哚生物碱14个,包括1个新化合物24和13个已知化合物。通过使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1Dimension、2Dimension-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D、2D-NMR),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High Resolu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HRESIMS),红外吸收光谱(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um,IR),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等确定了上述吲哚生物碱的结构,分别为:19(E)-9,12-didemethoxy-11-methoxy-16-dehydroxylchitosenine-17-O-β-D-glucopyra noside(24),19(E)-9-demethoxy-16-dehydroxylchitosenine-17-O-β-D-glucopyranoside(25),19(E)-9,18-didemethoxy-gardneramine(26),19(E)-11-methoxy-9,18-didemethoxygardneramine(27),19(E)-18-demethoxygardneramine(28),gardfloramine-9-O-β-D-glucopyranoside(29),gardfloramine(30),9-demethoxy-18-demethylgardneramine(31),gardneramine(32),18-demethylgardneramine(33),gardneramine iminoether(34),chitosenine(35),gardmutine D(36),gardmutine A(37).其中24为新化合物,25和34-37为首次从卵叶蓬莱葛中分离得到。3抗普通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评价在各化合物抑制TMV的复制增殖实验中,化合物5、12、13、17、24、25、26的抑制率大于60%,与阳性对照宁南霉素有接近的效果。化合物3、4、6、8、9、11、28、29、31、34的抑制率大于55%,同样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潜在效果。
廖宇琛[4](2020)在《一株大洋来源链格孢菌114-1G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海洋微生物在低温低氧、避光高压等独特生态环境中逐渐进化出特殊代谢系统,具备了产生并累积大量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分布广泛,是多种活性物质的产生菌。因此,研究海洋来源的链格孢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开发前景。本文选取来自东太平洋洄游性鱼类鲯鳅(Coryphaena hippurus)侧鳍和体表刮取物中筛选分离的一株链格孢菌114-1G为研究菌株。首先,对114-1G菌株进行活化与发酵,将所得到的发酵液和菌丝体的粗浸膏进行活性初步测评,判断该菌株的研究价值。进而优化菌株发酵条件,对发酵产物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最后,对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活性初步筛选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发酵产物粗浸膏活性的测评。114-1G菌株的发酵产物对人宫颈癌Hela、人卵巢癌Skov3以及人肝癌Huh7三种肿瘤细胞系均有抑制活性,其100μg/m L浓度下的抑制率分别为93.15%、79.74%和86.02%,初步确定114-1G菌株具有研究价值。(2)菌株最适发酵条件的筛选。经对菌株发酵条件考察,筛选出114-1G的优选发酵条件为:甘露醇25 g/L,麦芽糖15 g/L,葡萄糖10 g/L,味精10 g/L,大豆蛋白胨5 g/L,酵母提取粉3 g/L,培养基初始p H为7.5,发酵温度为10℃,发酵时间为15 d,培养基中海水添加量为60%,摇床转速为150 r/min。(3)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正相硅胶层析柱、反相ODS层析柱、葡聚糖凝胶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的方法对菌株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异核多碳相关谱(HMBC)、以及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1H-1H COSY)等波谱分析技术对所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最终确定了14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新天然化合物1个(14)。化学结构包括5个环二肽(1,3,4,8,13),1个酯类(2),2个嘧啶类(5,6),1个蒽醌类(7),1个脂肪酸(9),2个双酚A及其酯(10,11),1个吡啶酮类(12),1个羟苯基丁二醇(14)。(4)单体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0和化合物11在浓度为100μg/m L下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达到了99.1%和95.0%。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9以及化合物14在浓度为0.5 mg/m L时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0.26%、49.85%、42.54%和46.12%,显示该系列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抗炎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4能够抑制细胞中NO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本文研究了链格孢菌114-1G的发酵条件、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以及生物活性,丰富了海洋来源微生物发酵条件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内容,为后续活性物质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奠定了良好基础。
陈文博[5](2020)在《西藏绵头雪莲花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雪莲花是中国着名的珍贵药材,广泛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高海拔地区,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雪莲中多糖的含量十分丰富,然而目前关于雪莲多糖的研究十分匮乏。为了丰富雪莲的研究内容,提高其应用价值以及避免造成雪莲资源的浪费,本论文以西藏绵头雪莲花为实验材料,对其多糖的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了藏雪莲花托(SLT)和花瓣(SLP)粗多糖,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柱和Sephadex G-150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后得到SLT-3和SLP-4两个多糖组分,多糖纯度分别为96.89%和96.56%;化学结构表明SLT-3和SLP-4的分子量为10113 Da和19681 Da,SLT-3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25:0.53:0.19:15.35:0.51:1.10:0.63:1.73;SLP-4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例为0.83:2.03:15.00:0.84:8.26:4.04:6.01。红外光谱及刚果红结果显示,SLT-3和SLP-4属于酸性多糖且均具有三螺旋结构;SLP-4呈现出蜂窝状结构,多糖内部有明显的空隙;SLT-3的表面较为光滑,有少量的凹陷和空隙。通过甲基化分析和核磁共振结果分析,SLT-3和SLP-4均属于果胶多糖,SLP-4是由HG,RG I和AG II组成,具有分支结构的果胶多糖;SLT-3由HG组成的直链果胶多糖。(2)通过体外化学抗氧化实验、Hep G2细胞抗氧化模型和人红细胞氧化溶血模型探讨了SLT-3和SLP-4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LT-3和SLP-4均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且具有较好的Fe3+还原能力。ORAC结果显示,SLT-3和SLP-4具有中等强度抗氧化活性。此外,SLT-3和SLP-4可以很好地保护Hep G2细胞和人红细胞免受由AAPH刺激产生的自由基损害。进一步研究表明,SLT-3和SLP-4可以有效抑制活性氧ROS的产生,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通过调节GSH-GSSG的平衡以及CAT、GSH-Px和SOD的活性(即维持非酶促和酶促抗氧化防御之间的平衡)来修复因AAPH引起的红细胞氧化损伤及其表观形态,使红细胞内生理活性维持一个正常范围。(3)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为实验模型,初步评价了SLT-3和SLP-4的免疫活性。结果显示,SLT-3和SLP-4均可以促进细胞因子NO、TNF-α和IL-6的分泌,但SLP-4展现出更强的免疫效果,因此作者重点分析了SLP-4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如下:SLP-4能够显着增强巨噬细胞的胞饮和吞噬能力;此外,SLP-4不仅可以诱导M0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同时还可以促使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虽然SLP-4不能诱导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但是能够抑制LPS诱导引发的炎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LP-4能特异性地与RAW264.7细胞膜表面膜受体TLR2和TLR4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如MAPK和NF-κB)激活免疫应答反应。(4)以Hep G2.2.15细胞为实验模型,探讨了SLT-3和SLP-4的抗乙肝病毒(HBV)活性。结果显示,SLT-3和SLP-4对Hep G2.2.15分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和乙肝e抗原(HBe Ag)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SLP-4的抑制作用更强。不同于常见的具有抗HBV活性的多糖或抗HBV药物,SLT-3和SLP-4对HBe Ag的抑制率高于对HBs Ag的抑制率,通过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SLT-3和SLP-4的抗HBV活性并不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DNA(HBV-DNA),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和抑制病毒的入侵等常见的作用方式实现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LT-3、SLP-4与HBs Ag和HBe Ag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抑制了HBs Ag和HBe Ag与相应抗体之间的亲和力,导致吸光值降低,从而使SLT-3和SLP-4表现出抗HBV活性。(5)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并以此模型探讨SLT-3和SLP-4的降脂活性。研究发现,RAW264.7细胞经样本和ox-LDL共同孵育后,胞内脂质水平下降最为显着,因此,作者选取此建模方式进行以下实验。油红O实验结果显示,SLT-3和SLP-4均可以减少泡沫细胞内的红色脂粒,也就是说SLT-3和SLP-4能够降低巨噬细胞内的脂质聚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LT-3和SLP-4可以降低泡沫细胞中ROS含量和MDA积累,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同时,SLT-3和SLP-4与ox-LDL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部分ox-LDL无法进入RAW264.7细胞内。因此,SLT-3和SLP-4的降脂作用可能是通过多种方式共同作用实现的。本研究表明,SLT-3和SLP-4是一种新的雪莲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抗病毒、降脂等,本研究为雪莲多糖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雪莲在功能食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陈成龙[6](2020)在《一种新型8-O-4’新木脂素的全合成研究》文中提出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这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木脂素类化合物按照结构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经典木脂素类化合物和新木脂素类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又分为多种不同的亚型木脂素。8-O-4′新木脂素类化合物是新木脂素中一种重要的分支。Mariamide A是从水飞蓟的种子中分离提取得到的一种8-O-4′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本论文主要对8-O-4′新木脂素mariamide A进行了首次全合成,以香草醛为起始原料,经九步反应完成了mariamide A的合成工作,关键反应主要包括碘催化的双键的溴化烷氧基化反应,亲核取代-消除反应和单酰基化反应。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分类、分离提取、生物活性、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和8-O-4′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综述。第二部分主要对8-O-4′新木脂素类化合物mariamide A的逆合成分析、合成路线的设计和具体的实验操作及相应化合物核磁数据谱图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三部分主要对实验路线中涉及的关键反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如碘催化的双键溴化甲氧基化反应的设计与优化、亲核取代-消除反应的条件筛选、1,4-丁二胺的单酰基化反应的分析与说明等。
苏天骄[7](2018)在《川贝母基源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物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可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甚至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不仅成为寻找新型天然化合物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保护濒危的药用植物资源以及减少破坏药用植物多样性具有生态学意义。川贝母是一种川产名贵道地药材,其鳞茎为入药部位,具有良好的药效价值和多种药理活性。然而,川贝母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尚未得到广泛的探索。本研究对前期课题组分离自川贝母基源植物川贝母、瓦布贝母、暗紫贝母和甘肃贝母新鲜鳞茎的18株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抗氧化和美白活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以期为川贝母基源植物内生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和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生真菌拮抗活性菌株的筛选及评价通过五点对峙试验,从18株分离自川贝母基源植物内生真菌中筛选到对植物病原菌有良好拮抗作用的5株瓦布贝母内生真菌。随后,采用两点对峙法测定了5株内生真菌对2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谱。发现1WBY2和3WBY3菌株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效果以及较宽的抑菌谱,其对辣椒灰霉病菌(Sclerotinia fuckeliana),烟草根黑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水稻稻瘟病菌(Phyricularia grisea)等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指数均≥60%,同时,对P.grisea的9种生理小种的拮抗指数均超过50%。试验还发现,经1WBY2发酵液浸种后的水稻种子,96h发芽势显着高于清水对照,7d后的平均根长极显着高于清水对照。此外,通过水稻稻瘟病盆栽防治试验可知,1WBY2发酵原液对稻瘟病病情指数的控制效果可达66.69%,仅次于三环唑。在此基础上,通过平板对扣法发现1WBY2内生真菌挥发性成分对植物病原菌无抑制作用。对该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结果在供试菌保持唯一的情况下,经滤膜过滤除菌的发酵液的拮抗指数均高于高压灭菌的发酵液,1WBY2无菌发酵液对大多数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强抑制活性。对1WBY2菌丝和发酵液不同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1WBY2发酵液存在酚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其抑菌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2)内生真菌美白活性菌株的筛选及评价通过测定18株分离自川贝母基源植物内生真菌的无菌发酵液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发现WBS020、1WBY2和7WBY2三株瓦布贝母内生真菌的无菌发酵液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其抑制率分别为79.86±0.50(%)、87.48±1.30(%)和87.31±1.05(%),且高温处理后可保持一定稳定性。试验还发现,上述三株菌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其石油醚萃取物;WBS020的正丁醇萃取物,1WBY2和7WBY2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都表现较强的抑制活性。此外,在质量浓度为8mg/mL时,阳性对照维生素C的抑制能力显着强于其他萃取物,但1WBY2和7WBY2菌株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也可达90.86±0.81(%)和88.92±7.13(%),极显着高于其它两种萃取物。(3)内生真菌抗氧化菌株的筛选及评价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清除及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三种方法,对课题组前期筛选抗氧化活性较好的5株瓦布贝母内生真菌单培养、两两共培养无菌发酵液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再测定活性较高组合发酵液的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在瓦布贝母内生真菌两两共培养中,4WBY1+WBS019,6WBY3+WBS019和WBS019+WBS020三个组合无菌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至少在两项抗氧化方法评价下均极显着高于单培养。试验还发现,上述三个组合的乙酸乙酯提物和正丁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WBS019+WBS020组合的乙酸乙酯提物在1.8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4.38±0.65(%);6WBY3+WBS019组合的正丁醇提取物(IC50=0.25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与维生素C(IC50=0.07mg/mL)相对接近;三个组合的各提取物对Fe3+还原能力均较弱,远低于阳性对照。说明在适当条件下开展内生真菌共培养具有潜在利用价值。
孟歌[8](2018)在《灵芝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其结构初步解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灵芝((Ganoderma lingzhi Sheng H.Wu,Y.Cao&Y.C.Dai),隶属于多孔菌目(Polyporales)、灵芝科(Ganodermataceae),是2012年在我国华北地区发现的新种。灵芝多糖是灵芝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在生化和药物领域中具有多种潜在的药理学价值。因此,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基于多个生理指标,对灵芝液体培养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灵芝在液体培养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体现在液体培养过程中生长代谢旺盛,可分泌大量多糖、多酚、黄酮、AA等物质和SOD等酶类,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等的清除效果显着,且具有较强的FRAP和亚铁离子螯合作用,这也说明该菌的抗氧化活性与其自身的生长状况、次级代谢产物分泌及还原能力等密切相关。此外,一定的环境胁迫压力也可以激发该菌启动自身的抗氧化系统以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2)利用响应面设计设置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获得灵芝产胞外多糖的最适液体培养基:以胞外多糖产量为响应值,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设计、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获得灵芝产胞外多糖的最适液体培养基为:葡萄糖59.62 g/L、酵母浸粉 10.03 g/L、CaC03 0.2 g/L、维生素 B1 45.13 mg/L、KH2P04 1.0 g/L、蛋白胨 1.5 g/L、吐温 80 10.26 mL/L、ZnS04 0.3 g/L、甘露醇 1.5 g/L、MgS04 0.5 g/L、天冬氨酸8.86 g/L。在此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得到的灵芝胞外多糖产量为3.57±0.21 g/L,与理论值3.53 g/L相近,且比优化前提高了 3.16倍,说明该响应面设计对于优化液体培养基以提高灵芝胞外多糖产量切实可行。(3)利用醇沉法提取分离灵芝胞外多糖,对其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糖醛酸含量、分子量、单糖组成、光谱性质等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解析:灵芝在上述最适培养基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收集的发酵液经浓缩、醇沉、Sevag法除杂、透析、冷冻干燥后获得胞外多糖GLEPS,提取率为35.37%。GLEPS的总糖含量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87.97%和21.74%,未检测到蛋白质。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GLEPS的分子量为475000和21.6 kDa。经高效离子交换色谱确定该胞外多糖是一种异质多糖,其单糖组成为0.67%L-阿拉伯糖、0.91%D-半乳糖、12.47%D-葡萄糖、50.75%D-甘露糖、21.24%L-鼠李糖、3.21%D-木糖、1.57%半乳糖醛酸和9.17%葡萄糖醛酸。红外光谱分析显示GLEPS结构中含有α-糖苷键。(4)系统评价了不同浓度灵芝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将上述得到的灵芝胞外多糖GLEPS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系统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各指标均在2.0 mg/mL时达到最大值,且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此外,GLEPS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时均超过了阳性对照,说明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可被开发成一种新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保健食品或药品中。以上结果为更好地研究、开发和利用药用真菌灵芝提供了基础资料。
师伟[9](2017)在《苯乙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以其特有的骨架结构及生理活性,为新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和候选药物来源,成为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为创制新型杀菌剂和抗癌药物,我们以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进行合理设计和类同合成。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是一个从高等真菌褐多孔菌(Poluporus picipes Fr)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之前的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迄今为止,尚未有展开过该化合物骨架及其不同类型取代基对抑菌、抗肿瘤活性影响方面的系统研究。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衍生物,对其抑菌和细胞毒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2,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用三种方法对醛基转换为甲基的还原反应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各个反应的机理,初步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和溶剂对产率的影响。(2)以2,4-二羟基-5-甲基苯乙酮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醚化、酰化、肟化、缩合等反应制备了七类,共计164个化合物,其中115个为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ESI-MS等技术进行了鉴定。(3)通过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以噻菌灵为阳性对照,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的在100μg/mL下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sp.)、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car)、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等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并对部分活性好的化合物进行了IC50的测定。结合亲水亲油值log P,讨论了化合物结构与药效的关系。结果表明,log P值介于1.712.54范围内的酮类脂肪族化合物有强的抑菌活性,且活性随碳链的增长而增强,随后又下降,Ⅱ-7对水稻稻瘟病菌的IC50为17.28μg/mL,好于阳性对照;log P值在1.321.55及2.012.5两个区间的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Ⅲ-10对苹果炭疽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活性好于阳性对照噻菌灵,Ⅲ-1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活性与噻菌灵相当;肟类衍生物对供试菌具有抑菌广谱性,特别是化合物Ⅳ-2、Ⅳ-3和Ⅳ-11,对供试菌株都展现出好的抑制效果,log P值分布在1.972.84之间;异恶唑类和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不具备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的活性;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酯类衍生物对供试病原菌展示出了相对专一的抑制活性,尤其是Ⅶ-12苹果炭疽病菌的IC50仅为1.26μg/mL,Ⅶ-1对水稻稻瘟病菌IC50为1.52μg/mL,此外log P值分布在-0.530.98之间的化合物Ⅶ-2、Ⅶ-3、Ⅶ-10和Ⅶ-11对上述两种植物病原菌的IC50均小于10μg/mL。(4)采用滤纸片法和TTC微量稀释法对异恶唑类化合物进行了抗细菌活性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活性,化合物Ⅴ-2、Ⅴ-7和Ⅴ-11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l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一定的抑制活性。(5)海虾致死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酮类衍生物Ⅱ-10、Ⅱ-11和Ⅱ-17有较好的海虾致死活性,LC50分别为20.8、19.6和20.4μg/mL;醚类衍生物只有Ⅲ-20的活性与阳性对照Sannastatin活性相当;肟类及异恶唑类衍生物不具备海虾致死活性;对于二苯甲酮类衍生物来说,3-位甲基为海虾致死活性的活性基团,在芳环上引入取代基有助于海虾致死活性的提高,其中-2-碘(Ⅸ-15)及-3,4,5-三甲氧基(Ⅸ-26)取代衍生物表现出优异的海虾致死活性。(6)采用SRB法,对具有海虾致死活性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筛选,发现酮类化合物Ⅱ-11对CHO和SGC-7901的IC50分别为7.9μM和11.52μM,Ⅱ-17对CHO的IC50为10.63μM,Ⅱ-10对CHO和HeLa的,IC50分别为13.08μM和14.23μM,活性强于阳性对照长春新碱;醚类化合物Ⅲ-20和Ⅲ-24对供试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强于阳性对照;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展示出了显着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Ⅸ-15对HeLa的IC50为0.52μM,活性是长春新碱的五十倍,对PC-3的IC50为5.47μM,是阳性对照的八倍,Ⅸ-15对正常细胞具有选择性,即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不高;Ⅸ-25对供试细胞表现出了极强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1.14μM(HeLa)、5.12μM(PC-3)和6.83μM(CHO);Ⅸ-26同样也表现出了很好的细胞毒活性,对CHO的IC50为11.15μM,是阳性对照的二倍,对HeLa的IC50为5.62μM,是长春新碱的四倍,对PC-3的IC50为7.35μM,活性约为长春新碱的五倍。(7)初步探讨了苯乙酮类衍生物结构与其抑菌和抗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个别化合物具有显着的生物活性,可作为新型杀菌剂和抗癌药物开发的候选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韩国庆[10](2017)在《分枝列当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枝列当是列当科(Orobanchaceae)列当属(Orobanche L.)分枝列当Orobanche aegyptiaca Pers.(或Orobanche romosa)的全草。分枝列当生于田间或庭园里,生于海拔1401400米,分布于非洲北部,地中海区东部,阿拉伯半岛,伊朗,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及高加索和中亚等地区。目前国内对分枝列当的化学成分研究尚属空白,对同属植物列当(O.coerulescens Steph.)、黄花列当(O.pycnostachya)、弯管列当(O.cumana Wallr.)研究较多,发现列当属植物普遍含有一类苯乙醇苷类(PhGs)化合物,该类成分在抗氧化、保肝、神经保护,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活性。本文采用活性成分跟踪和分离等天然化合物研究思路和方法首次对分枝列当进行了系统的植化研究,并富集纯化了其中几个含量较高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分枝列当7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和紫外总苯乙醇苷含量测定方法,对3批分枝列当药材的样品进行含量测定,为丰富列当属化学成分的种类,开发苯乙醇苷类成分资源植物以及列当属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利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ODS、制备型高效液相从分枝列当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UV、ESI-MS、IR、HRMS、1H-NMR、13C-NMR、HSQC、HMBC等)和理化方法鉴定了其中20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14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oliumoside(化合物1);3’-MeO-poliumoside(化合物2);orobancheoside C(化合物3);orobancheoside D(化合物4);2-acetyl-poliumoside(化合物5);3’-MeO-2-acetyl-poliumoside(化合物6);orobancheoside E(化合物7);orobancheoside F(化合物8);orobancheoside G(化合物9);2-acetylorobancheoside G(化合物10);acteoside(化合物11);leucosceptoside A(化合物12);orobancheoside H(化合物13);martynoside(化合物14)。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syringa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15);(+)-pinoresinol-O-β-D-glucopyrano side(化合物16);(+)-isolaric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17);(+)-laric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18);两个黄酮类化合物apigenin 7-O-β-D-glucuronide(化合物19);chrysoeriol 7-O-β-D-glucuronide(化合物20)。其中化合物34,710,13经检索为新的天然产物,分别命名为orobancheoside C(化合物3);orobancheoside D(化合物4);orobancheoside E(化合物7);orobancheoside F(化合物8);orobancheoside G(化合物9);2-acetyl-orobancheoside G(化合物10);orobancheoside H(化合物13)。化合物14、610、1220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710,1314,1720首次从本科本属分离得到。目前国内外关于分枝列当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未见报道。深入的植物化学研究工作发现分枝列当富含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因此以它含量最高的成分2-acetylpoliumoside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分枝列当总苯乙醇苷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了三批分枝列当药材的总苯乙醇苷含量,结果表明总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最高达到159.38mg/g。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分枝列当中poliumoside、acteoside、3’-MeO-poliumoside、2-acetyl-poliumoside、orobancheoside C、2-acetyl-orobancheoside D、orobancheoside D 7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对色谱条件、提取条件进行了全面优化,经方法学考察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果表明7种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poliumoside和2-acetyl-poliumoside。以上两种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分枝列当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本文首次采用DPPH法考察了分枝列当中11种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三糖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弱于双糖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与其邻二酚羟基的数目有关。
二、新天然化合物Vam-3的抗氧化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天然化合物Vam-3的抗氧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银杏内酯及GB衍生物对卵巢癌SKOV3细胞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 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银杏内酯 |
1.2.1 银杏内酯的化学结构及组成 |
1.2.2 银杏内酯化合物来源 |
1.2.3 银杏内酯的药理活性 |
1.2.4 银杏内酯分析方法 |
1.3 银杏内酯衍生物合成及活性研究 |
1.3.1 银杏内酯修饰合成原理 |
1.3.2 银杏内酯衍生物构效关系 |
1.4 银杏内酯B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1.4.1 抗卵巢癌 |
1.4.2 抗乳腺癌 |
1.4.3 抗结直肠癌 |
1.4.4 抗膀胱癌 |
1.4.5 抗肝癌 |
1.4.6 抗胰腺癌 |
1.4.7 抗前列腺癌 |
1.4.8 抗肺癌 |
1.4.9 抗食管鳞状细胞癌 |
1.5 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的意义 |
第2 章 天然银杏内酯单体筛选库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银杏内酯GA、GB、GC、GJ、BB单体制备 |
2.3.2 银杏内酯GN、GK、GL的制备 |
2.3.3 银杏内酯单体化合物核磁共振检测 |
2.4 实验结果 |
2.4.1 银杏内酯单体GA、GB、GC、GJ、BB制备 |
2.4.2 银杏内酯GN、GK、GL的制备 |
2.4.3 银杏内酯单体结构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 天然银杏内酯抗SKOV3 卵巢癌细胞活性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试剂及其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银杏内酯药物母液配制 |
3.3.2 肿瘤细胞体外培养 |
3.3.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及讨论 |
3.4.1 银杏内酯对SKOV3 细胞的增殖抑制 |
3.4.2 半数抑制率浓度IC_(50)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 章 GB-苯甲酸衍生物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GB-苯甲酸衍生物合成路线图 |
4.3.2 合成方法 |
4.3.3 合成产物纯化 |
4.3.4 GB-苯甲酸衍生物结构鉴定 |
4.4 结果及讨论 |
4.4.1 GB-苯甲酸衍生物纯化结果 |
4.4.2 GB-苯甲酸衍生物结构鉴定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GB-苯甲酸衍生物抑制SKOV3 肿瘤细胞活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GB-苯甲酸衍生物母液配制 |
5.3.2 肿瘤细胞体外培养 |
5.3.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5.3.4 Annexin V/PI双染法观察SKOV3 细胞凋亡 |
5.3.5 数据分析 |
5.4 结果及讨论 |
5.4.1 GB-苯甲酸衍生物对 SKOV3 细胞的增殖抑制 |
5.4.2 半数抑制率浓度IC_(50)分析 |
5.4.3 GB及 GB-苯甲酸衍生物对人SKOV3 细胞凋亡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桑叶醇提物提取工艺优化及在肉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桑简介 |
1.2 桑叶的“药食同源” |
1.3 “经霜为上”的特殊要求 |
1.4 桑叶的药理活性 |
1.4.1 降血糖 |
1.4.2 抗菌、抗病毒 |
1.4.3 抗氧化 |
1.4.4 心血管保护 |
1.4.5 抗癌、抗肿瘤 |
1.5 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
1.5.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5.2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5.3 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 |
1.5.4 超临界CO_2提取法 |
1.6 层次分析法 |
1.7 植物源保鲜剂在冷鲜肉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
1.7.1 冷鲜肉保鲜理化指标 |
1.7.2 植物源保鲜剂 |
1.8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桑叶乙醇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试剂 |
2.2 醇提物提取及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 |
2.2.1 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2 响应面优化桑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的研究 |
2.3 黄酮提取及响应面实验结果讨论 |
2.3.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最大波长的选择 |
2.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4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数据 |
2.3.5 桑叶黄酮含量的响应面分析 |
2.3.6 响应面验证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桑叶醇提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试剂 |
3.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1.2 菌种选择及培养条件 |
3.2 桑叶乙醇提取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最小抑菌浓度的确定 |
3.2.3 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 |
3.2.4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
3.2.5 溶血性分析 |
3.3 层次分析法 |
3.4 结果讨论 |
3.4.1 提取物得率结果 |
3.4.2 MIC实验结果 |
3.4.3 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 |
3.4.4 α-淀粉酶抑制性结果 |
3.4.5 层次分析法 |
3.4.6 溶血性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桑叶醇提物在肉保鲜的应用 |
4.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4.2 冷鲜肉保鲜实验 |
4.2.1 肉样处理 |
4.2.2 pH值的测定 |
4.2.3 TBARS值的测定 |
4.2.4 MetMb的含量测定 |
4.2.5 TVB-N的测定 |
4.2.6 菌落数的测定 |
4.2.7 感官评价与分析检验 |
4.3 结果讨论 |
4.3.1 不同处理对冷鲜肉贮存期内pH值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冷鲜肉贮藏期间内TBARS值的影响 |
4.3.3 不同处理对冷鲜肉贮藏期内MetMb%的影响。 |
4.3.4 不同处理对冷鲜肉贮藏期内TVB-N的影响 |
4.3.5 不同处理对冷鲜肉贮藏期间内菌落数的影响 |
4.3.6 感官评价与分析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提取工艺参数的研究 |
5.2 生物活性的考察和综合评价 |
5.3 肉保鲜实验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心叶烟和卵叶蓬莱葛的化学成分及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心叶烟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结构 |
卵叶蓬莱葛中分离鉴定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 |
第一章 绪论(综述) |
1.1 烟草花叶病毒 |
1.1.1 烟草花叶病毒的简介 |
1.1.2 烟草花叶病毒的传播 |
1.1.3 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意义 |
1.1.4 研究进展 |
1.2 烟草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
1.2.1 前言 |
1.2.2 烟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3 烟草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3 蓬莱葛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
1.3.1 前言 |
1.3.2 蓬莱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3 蓬莱葛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4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 |
1.5.1 心叶烟的化学成分研究 |
1.5.2 卵叶蓬莱葛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
1.5.3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心叶烟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 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 实验结果 |
1.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卵叶蓬莱葛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
1.1 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 实验结果 |
1.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普通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评价 |
1.1 实验部分 |
1.2 实验结果 |
1.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1 全文总结 |
1.2 创新点 |
1.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新化合物的光谱图 |
(4)一株大洋来源链格孢菌114-1G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天然产物来源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2.1 抗肿瘤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2.2 抗炎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2.3 抗氧化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2.4 其他活性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3 海洋真菌来源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1.3.1 海洋植物来源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1.3.2 海洋动物来源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1.3.3 海洋沉积物来源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路线 |
1.4.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2 大洋来源真菌链格孢菌114-1G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菌种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培养基 |
2.2.4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菌株的活化 |
2.3.2 种子液的制备 |
2.3.3 发酵培养 |
2.3.4 菌体粗浸膏抗肿瘤活性的测定 |
2.3.5 发酵培养基组成考察 |
2.3.6 发酵培养条件考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基础培养基选择 |
2.4.2 发酵培养基考察优化 |
2.4.3 发酵条件考察 |
2.5 小结 |
3 大洋来源真菌链格孢菌114-1G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和结构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菌株活化及大量发酵 |
3.3.2 菌株粗浸膏的制备 |
3.3.3 显色剂的配制 |
3.3.4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2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3.5 小结 |
4 114-1G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抗肿瘤活性评价 |
4.3.2 抗氧化活性评价 |
4.3.3 抗炎活性评价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114-1G系列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评价 |
4.4.2 114-1G系列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
4.4.3 114-1G系列化合物抗炎活性评价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合物核磁共振谱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西藏绵头雪莲花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雪莲花的药理作用 |
1.2.1 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
1.2.2 免疫作用 |
1.2.3 调节血脂、降血糖作用 |
1.2.4 其他药理作用 |
1.2.5 毒理作用 |
1.3 多糖研究进展 |
1.3.1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2 多糖的构效关系 |
1.4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藏雪莲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藏雪莲基本成分检测 |
2.3.2 总糖含量测定 |
2.3.3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3.4 总酚含量测定 |
2.3.5 藏雪莲的前处理 |
2.3.6 藏雪莲的提取工艺 |
2.3.7 藏雪莲多糖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
2.3.8 藏雪莲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 |
2.3.9 纯化藏雪莲多糖糖醛酸含量测定 |
2.3.10 纯化藏雪莲多糖蛋白含量测定 |
2.3.11 紫外光谱分析 |
2.3.12 纯化藏雪莲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
2.3.13 藏雪莲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2.3.14 红外光谱扫描分析(FT-IR) |
2.3.15 三螺旋结构的测定(刚果红实验) |
2.3.16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17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2.3.18 甲基化分析 |
2.3.19 核磁共振分析(NMR) |
2.3.20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2.4.2 藏雪莲基本成分分析 |
2.4.3 藏雪莲多糖阴离子交换柱层析 |
2.4.4 藏雪莲多糖凝胶过滤住层析及纯度分析 |
2.4.5 SLT-3,SLP-4 的相对分子量测定 |
2.4.6 SLT-3,SLP-4 的单糖组成分析 |
2.4.7 SLT-3,SLP-4 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8 刚果红分析 |
2.4.9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4.10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2.4.11 甲基化结果分析 |
2.4.12 核磁共振分析(NMR)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藏雪莲多糖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藏雪莲多糖(SLT-3,SLP-4)的制备 |
3.3.2 SLT-3,SLP-4 清除自由基能力 |
3.3.3 ORAC实验 |
3.3.4 SLT-3,SLP-4 细胞抗氧化活性(CAA)测定[120,121] |
3.3.5 SLT-3,SLP-4对AAPH诱导的人红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3.3.6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 |
3.4.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 |
3.4.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 |
3.4.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 |
3.4.5 还原能力的变化 |
3.4.6 ORAC实验 |
3.4.7 SLT-3,SLP-4 的细胞抗氧化活性(CAA) |
3.4.8 SLT-3,SLP-4对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影响 |
3.4.9 SLT-3,SLP-4对GSH、GSSG和 MDA含量的影响 |
3.4.10 SLT-3,SLP-4 对抗氧化酶活性(CAT、SOD、GSH-PX)影响 |
3.4.11 SLT-3,SLP-4 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红细胞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藏雪莲多糖的免疫活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藏雪莲多糖(SLT-3,SLP-4)的制备 |
4.3.2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培养 |
4.3.3 SLT-3,SLP-4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实验 |
4.3.4 M0型RAW264.7细胞因子的检测 |
4.3.5 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测定 |
4.3.6 RAW264.7 细胞膜表面识别SLP-4 的受体研究 |
4.3.7 RAW264.7细胞的极化作用 |
4.3.8 流式细胞术分析RAW264.7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表达 |
4.3.9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4.3.10 免疫印迹实验分析(WESTERN BLOT) |
4.3.11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SLT-3,SLP-4对RAW264.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2 SLT-3,SLP-4对M0型RAW264.7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
4.4.3 SLP-4对M0型RAW264.7 细胞极化的影响 |
4.4.4 SLP-4对RAW264.7 细胞吞噬和胞饮功能的影响 |
4.4.5 SLP-4在RAW264.7 细胞表面膜受体的研究 |
4.4.6 SLP-4对RAW264.7 细胞MAPK和 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7 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模型的建立 |
4.4.8 SLP-4对M1型、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藏雪莲多糖的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藏雪莲多糖(SLT-3,SLP-4)的制备 |
5.3.2 HEPG2.2.15细胞的培养 |
5.3.3 SLT-3,SLP-4对HEPG2.2.15 细胞的毒性实验 |
5.3.4 SLT-3,SLP-4对HBSAG和 HBEAG的抑制作用 |
5.3.5 SLT-3,SLP-4对HEPG2.2.15 细胞HBV-DNA复制的影响 |
5.3.6 SLT-3,SLP-4对RAW264.7 细胞分泌IL-12和IL-15 的影响 |
5.3.7 HBV对 HEPG2 细胞侵染作用的探究 |
5.3.8 SLT-3,SLP-4与HBEAG和 HBSAG直接作用的探究 |
5.3.9 ITC(等温滴定量热法)实验 |
5.3.10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SLT-3,SLP-4对HEPG2.2.15 细胞增殖的影响 |
5.4.2 SLT-3,SLP-4对HBSAG和 HBEAG的抑制作用 |
5.4.3 SLT-3,SLP-4对HBV-DNA复制的影响 |
5.4.4 SLT-3,SLP-4对RAW264.7 细胞分泌IL-12和IL-15 的作用 |
5.4.5 HBV对 HEPG2 细胞侵染作用的探究 |
5.4.6 SLT-3,SLP-4与HBEAG和 HBSAG直接作用的探究 |
5.4.7 ITC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藏雪莲多糖对ox-LDL诱导的RAW264.7 细胞泡沫化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试剂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藏雪莲多糖(SLT-3,SLP-4)的制备 |
6.3.2 RAW264.7细胞的培养 |
6.3.3 MTT法检测RAW264.7 细胞增殖活力 |
6.3.4 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 |
6.3.5 各组细胞的油红O染色 |
6.3.6 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的测定 |
6.3.7 ROS和 MDA水平的测定 |
6.3.8 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 IL-6 的检测 |
6.3.9 ITC分析 |
6.3.10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 |
6.4.2 SLT-3,SLP-4 对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6.4.3 油红O染色观察SLT-3和SLP-4 对泡沫细胞内脂质蓄积的影响 |
6.4.4 SLT-3,SLP-4 对泡沫细胞ROS和 MDA含量的影响 |
6.4.5 SLT-3,SLP-4 对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 IL-6 的影响 |
6.4.6 ITC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一种新型8-O-4’新木脂素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脂素的概述 |
1.3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定义 |
1.4 木脂素的结构分类 |
1.4.1 经典木脂素类化合物 |
1.4.2 新木脂素类化合物 |
1.5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与结构鉴定 |
1.6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6.1 抗肿瘤活性 |
1.6.2 抗炎活性 |
1.6.3 抗氧化活性 |
1.6.4 抗菌活性 |
1.6.5 抗病毒活性 |
1.6.6 免疫抑制活性 |
1.6.7 抗虫活性 |
1.6.8 保健作用 |
1.6.9 其它生物活性 |
1.7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 |
1.7.1 苯丙素松柏醇的生源合成途径 |
1.7.2 木脂素的生源合成途径 |
1.8 8-O-4′新木脂素合成研究进展 |
1.8.1 亲核取代构建醚键法 |
1.8.2 亲核加成构建醚键法 |
1.9 本论文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8-O-4′新木脂素mariamide A的全合成 |
2.1 引言 |
2.2 目标产物的逆合成分析 |
2.3 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试剂 |
2.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3 8-O-4′新木脂素的全合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1 阿魏酸乙酯(4)合成的讨论 |
3.1.1 阿魏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
3.1.2 KNOEVENAGEL反应背景简介 |
3.1.3 丙二酸单乙酯的制备讨论 |
3.1.4 KNOEVENAGEL缩合制备阿魏酸乙酯 |
3.2 酚羟基保护的合成讨论 |
3.2.1 酚羟基的保护 |
3.2.2 氯甲基甲醚保护酚羟基的讨论 |
3.3 碘催化的双键甲氧基溴化反应讨论 |
3.3.1 双键的溴甲氧基化反应 |
3.3.2 双键的溴甲氧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3.4 8-O-4′新木脂素骨架(6)合成的讨论 |
3.5 1 ,4-丁二胺的选择性单酰基化反应的讨论 |
3.6 氯甲基甲醚(MOMCL)合成的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川贝母基源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物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内生菌的概念及研究历史 |
1.2 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
1.3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
1.3.1 种类 |
1.3.2 生物活性 |
1.4 微生物共培养的研究现状 |
1.5 植物内生真菌及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6 贝母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
1.7 立题依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内生真菌 |
2.1.2 指示菌 |
2.1.3 植物材料 |
2.1.4 培养基 |
2.1.5 试验试剂 |
2.1.6 仪器设备 |
2.2 内生真菌培养发酵与供试液制备 |
2.2.1 内生真菌纯培养 |
2.2.2 种子液的制备 |
2.2.3 菌丝体的处理 |
2.2.4 菌丝体提取物的制备 |
2.2.5 抑菌试验内生真菌发酵液的制备 |
2.2.6 抗氧化试验内生真菌各组合无菌发酵液的制备 |
2.2.7 抑制酪氨酸酶试验内生真菌发酵液的制备和处理 |
2.2.8 发酵滤液提取物制备 |
2.3 抑菌活性的测定 |
2.3.1 五点对峙法 |
2.3.2 两点对峙法 |
2.3.3 平皿对扣法 |
2.3.4 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 |
2.3.5 平皿打孔法 |
2.4 水稻种子催生试验 |
2.5 盆栽试验 |
2.6 抑制酪氨酸酶 |
2.7 抗氧化试验 |
2.7.1 DPPH自由基清除 |
2.7.2 ABTS自由基清除 |
2.7.3 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 |
2.8 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川贝母基源植物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
3.1.1 五点对峙初筛结果 |
3.1.2 两点对峙法复筛结果错误! |
3.1.3 对水稻稻瘟病的影响 |
3.1.4 活性菌株无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
3.1.5 活性菌株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活性 |
3.1.6 活性菌株各萃取物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
3.2 川贝母内生真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
3.2.1 内生真菌发酵液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
3.2.2 发酵液不同萃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
3.3 瓦布贝母内生真菌共培养抗氧化活性 |
3.3.1 内生真菌无菌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结果 |
3.3.2 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测定 |
4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灵芝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其结构初步解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药用真菌 |
1.2 灵芝概况及灵芝形态特征 |
1.2.1 灵芝概况 |
1.2.2 灵芝形态特征 |
1.3 灵芝的活性成分 |
1.3.1 灵芝多糖 |
1.3.2 灵芝三萜 |
1.3.3 灵芝甾醇 |
1.3.4 灵芝蛋白质 |
1.4 灵芝多糖研究进展 |
1.4.1 灵芝多糖的结构 |
1.4.2 灵芝多糖的制备 |
1.4.3 灵芝多糖的结构解析 |
1.4.4 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 |
1.5 响应面设计基本理论 |
1.5.1 响应面设计的原理 |
1.5.2 响应面试验设计 |
1.6 自由基与抗氧化 |
1.6.1 自由基 |
1.6.2 抗氧化能力 |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2 灵芝液体培养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菌株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培养基 |
2.3 方法 |
2.3.1 菌种活化及培养 |
2.3.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
2.3.3 样品制备 |
2.3.4 灵芝液体培养抗氧化活性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菌丝体干重 |
2.4.2 多糖含量 |
2.4.3 多酚含量 |
2.4.4 黄酮含量 |
2.4.5 抗坏血酸含量 |
2.4.6 总抗氧化能力 |
2.4.7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2.4.8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2.4.9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 |
2.4.10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2.4.1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2.4.12 铁离子还原能力 |
2.4.13 亚铁离子鳌合能力 |
2.5 小结 |
3 响应面设计优化灵芝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培养基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供试菌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2.4 培养基 |
3.3 方法 |
3.3.1 菌种活化及培养 |
3.3.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
3.3.3 响应面设计优化灵芝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培养基 |
3.3.4 胞外多糖的提取 |
3.3.5 多糖含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5.1 PLACKETT-BURMAN设计 |
3.5.2 最陡爬坡试验 |
3.5.3 Box-BEHNKEN设计 |
3.5.4 验证性试验 |
3.5 小结 |
4 灵芝胞外多糖的结构初步解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供试菌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培养基 |
4.3 方法 |
4.3.1 菌种活化及培养 |
4.3.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
4.3.3 灵芝胞外多糖的提取 |
4.3.4 灵芝胞外多糖的总糖含量测定 |
4.3.5 灵芝胞外多糖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4.3.6 灵芝胞外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测定 |
4.3.7 灵芝胞外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
4.3.8 灵芝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4.3.9 灵芝胞外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灵芝胞外多糖的提取 |
4.4.2 灵芝胞外多糖的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糖醛酸含量 |
4.4.3 灵芝胞外多糖的分子量 |
4.4.4 灵芝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 |
4.4.5 灵芝胞外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4.5 小结 |
5 灵芝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供试菌株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2.4 培养基 |
5.3 试验方法 |
5.3.1 菌种活化及培养 |
5.3.2 种子发酵及液体培养 |
5.3.3 灵芝胞外多糖的提取 |
5.3.4 灵芝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灵芝胞外多糖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5.4.2 灵芝胞外多糖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 |
5.4.3 灵芝胞外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5.4.4 灵芝胞外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5.4.5 灵芝胞外多糖的铁离子还原能力 |
5.4.6 灵芝胞外多糖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引用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一 |
导师简介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士成果清单 |
致谢 |
(9)苯乙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苯乙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
1.2.1 天然苯乙酮类化合物简介 |
1.2.2 苯乙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
1.3 天然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天然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及分布特点 |
1.3.2 天然二苯甲酮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 |
1.3.3 天然二苯甲酮的研究小结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苯乙酮类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 |
2.2.2 试剂与仪器 |
2.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2.4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2.2.5 抑菌活性测试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6 海虾致死活性 |
2.2.7 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二苯甲酮类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普数据 |
3.2.4 生物活性测试 |
3.3 小结 |
第四章 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普数据 |
4.2.4 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测试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成果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分枝列当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分枝列当化学成分研究 |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1.2 提取与分离 |
1.2.1 药材的提取 |
1.2.2 正丁醇部位的分离纯化 |
1.3 分枝列当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
1.4 分枝列当各化合物结构解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分枝列当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
2.1 分枝列当7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
2.1.1 仪器和材料 |
2.1.2 色谱条件 |
2.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5 线性关系考察 |
2.1.6 精密度试验 |
2.1.7 稳定性试验 |
2.1.8 重复性试验 |
2.1.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1.10 分枝列当药材苯乙醇苷成分的含量测定 |
2.1.11 讨论 |
2.2 分枝列当总苯乙醇苷含量测定 |
2.2.1 仪器与试药 |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4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2.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6 方法学考察 |
2.2.7 分枝列当总苯乙醇苷含量测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分枝列当中的单体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
3.1 仪器与试药 |
3.1.1 仪器 |
3.1.2 试药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2.2 DPPH溶液的配制 |
3.2.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2.4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论文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论文附图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新天然化合物Vam-3的抗氧化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银杏内酯及GB衍生物对卵巢癌SKOV3细胞抑制作用研究[D]. 朱志斌.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桑叶醇提物提取工艺优化及在肉保鲜中的应用[D]. 鲁腾辉.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3]心叶烟和卵叶蓬莱葛的化学成分及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D]. 任明建.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一株大洋来源链格孢菌114-1G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D]. 廖宇琛.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5]西藏绵头雪莲花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陈文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一种新型8-O-4’新木脂素的全合成研究[D]. 陈成龙.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川贝母基源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物生物活性研究[D]. 苏天骄.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8]灵芝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其结构初步解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孟歌.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苯乙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师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10]分枝列当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韩国庆.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