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对人单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_(K·ATP))的影响

氯胺酮对人单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_(K·ATP))的影响

一、氯胺酮对人单个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_(K·ATP))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沛[1](2020)在《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文中提出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会导致心源性猝死,因此心律失常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有两类方式,一种是器械和手术治疗,比如植入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射频消融术;另一种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比如胺碘酮、维拉帕米。虽然器械和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但也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策略。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数是西药,但是西药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副作用较大,因此很多人尝试从传统中草药中开发抗心律失常药物。相较于西药,直接开发中草药及其活性单体优势很多,如中草药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已应用数千年,其临床使用、毒性和副作用等方面都比较清楚,因此其开发成本低且安全性较高。炙甘草汤是抗心律失常的名方,在它的基础上研发了许多抗心律失常中成药,例如心速宁等。中成药心速宁由甘草、黄连、莲子心、人参、半夏、茯苓、枳实、常山、苦参、青蒿和麦冬等十一味中草药组成。这些药材的大多数活性成分都做过抗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但有些活性成分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不够完整。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分别提取自莲子心和人参,据报道它们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根据上述资料,我们推测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可能具有抗心律失常的潜质,但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需要深入研究。我们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家兔左心室肌细胞的锋钠电流、晚钠电流、L型钙电流、多种钾电流和动作电位,观察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对这些电流和动作电位的作用。我们还记录了心室肌细胞的钙瞬变,观察人参皂苷Rb1对心室肌细胞内钙的影响。在细胞层面,也建立了多种病理模型,从缺氧-复氧模型中观察人参皂苷Rb1在缺氧后再复氧的条件下如何影响细胞内钙离子;从海葵毒素Ⅱ(ATX-II)诱导的早期后除极和细胞外高钙诱导的晚期后除极模型中观察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对后除极这种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病理活动的影响。最后,还观察了人参皂苷Rb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异莲心碱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锋钠电流,半抑制浓度为5.43μmol/L,8μmol/L的异莲心碱使锋钠电流稳态激活曲线右移,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同时也使锋钠电流时间依赖性复活曲线右移。异莲心碱也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型钙电流,半抑制浓度为1.18μmol/L,2μmol/L的异莲心碱使L型钙电流稳态失活曲线左移,但不影响稳态激活曲线和时间依赖性复活曲线。异莲心碱(1、5、10μmol/L)还能抑制ATX-II诱导增大的晚钠电流,但20μmol/L的异莲心碱不影响内向整流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大小。异莲心碱对动作电位的作用表现为抑制动作电位幅度和最大上升速率,缩短动作电位时程,但不影响静息膜电位水平。异莲心碱可以消除ATX-II诱导的早期后除极和细胞外高钙(3.6 mmol/L)诱导的晚期后除极。人参皂苷Rb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锋钠电流,半抑制浓度为13.22μmol/L,20μmol/L的人参皂苷Rb1使锋钠电流稳态失活曲线左移,但不影响稳态激活曲线。人参皂苷Rb1也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型钙电流,半抑制浓度为41.89μmol/L,80μmol/L的人参皂苷Rb1使L型钙电流稳态失活曲线左移,但不影响稳态失活曲线。人参皂苷Rb1(40、80、160μmol/L)对内向整流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大小无影响。人参皂苷Rb1对动作电位的作用表现为抑制动作电位幅度和最大上升速率,缩短动作电位时程,但不影响静息膜电位水平。人参皂苷Rb1不仅可以降低细胞内钙浓度,抑制缺氧-复氧引起的钙超载的发生,还能消除细胞外高钙(3.6 mmol/L)诱发的晚期后除极。40μmol/L人参皂苷Rb1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室性早搏的次数,延迟了室性早搏的首发时间,也降低了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异莲心碱通过抑制锋钠电流、L型钙电和晚钠电流,消除早期后除极和晚期后除极的发生来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人参皂苷Rb1通过抑制锋钠电流、L型钙电流,降低细胞内钙水平和抑制钙超载的发生来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陈沛沛[2](2020)在《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探索长QT综合征7型心肌发育分化相关致病调节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由KCNJ2基因突变引起的长QT综合征7型Andersen-Tawil综合征(Andersen-Tawil syndrome,ATS)常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和骨骼发育畸形临床三联征。既往研究发现全基因敲除的动物出现发育畸形,且不能长期存活。已有研究证实该基因突变影响了颅面部发育时的膜电位电压变化,进而影响重要的颅面相关基因表达导致ATS患者颅面部发育畸形。因此证明该致病基因会影响正常器官发育。心肌细胞的发育分化及电生理成熟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其改变可能促进ATS疾病的病理生理。尽管人们初步了解ATS心肌QT间期延长的原因与内向整流钾通道相关,但KCNJ2基因对心肌细胞正常的发育分化影响知之甚少。[目的]本研究拟建立可特异性复现ATS疾病表型的人类心肌细胞模型,更好的了解KCNJ2基因对心肌细胞发育分化的致病调节机制,探索潜在的转录因子和相关靶基因。[方法]利用ATS患者的外周血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并同时和进行了 Crispr修复突变位点的修复CRISPR组iPSC一起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iPSC-CM)。iPSC经过形态学、核型分析、畸胎瘤实验、流式检测、免疫共聚焦染色及qPCR实验来鉴定。iPSC-CM经过形态学自主搏动记录、免疫共聚焦染色及膜片钳动作电位和Kir2.1通道电流变化来鉴定。根据发育分化经典的不同阶段进行基因及染色质开放性检测。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对发育分化特定阶段的共表达基因群进行模块分类及权重评分,并将权重排名前100位的基因与人类转录因子JASPAR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潜在调控的转录因子,并利用同步检测的ATAC-seq染色质开放性表观遗传学数据来验证这些特定阶段潜在转录因子。最后通过新收集最接近临床表型的两组成熟心肌细胞,联合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从通路角度整体进行联合分析,评估钾离子相关通路调控状态,同时也能在转录和蛋白水平关联分析中找出关键靶基因,并进行验证,以获得可能受到转录因子调控的疾病相关的关键靶基因。[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传代,均一的突变与修复组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既保留了患者特异性的遗传信息,同时也具有可诱导定向分化的干细胞特性。并且成功分化了突变组与修复组的心肌细胞,可自主规律搏动,分化率>90%,突变组搏动率明显低于修复组,心肌特异性标志物(TNNT2和NKX2.5)均阳性。突变组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2.1电流呈现负向效应特征,与患者临床表型一致;修复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电生理特征无明显差异。WCGNA分析结果显示一致性发育分化相关的染色质开放可及性增高的转录因子有5个:中胚层(Day2,MIXL1);心脏中胚层前体细胞(Day4,GBX1);早期搏动心肌(Day8,DLX5);电生理成熟心肌(Day15,HOXB4);晚期心肌(Day30,ZEB1)。致病性相关的转录因子仅有ZNF528,从心脏中胚层前体细胞阶段(Day4)开始开放调控,并在突变组持续低表达。上述转录因子均获得了 ATAC-seq数据的验证。随后在新收集的晚期心肌细胞中同步检测转录组和蛋白组,使用ssGSEA在基因和蛋白层面同时评估钾离子通道相关通路的整体调控状态,结果显示突变组与修复组有7条差异钾离子通道相关通路富集分数显着降低(P均<0.05)。含突变基因KCNJ2参与的3条钾离子相关通路与内向整流钾通道的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的全程相关,从电压门控钾通道复合体感应(GO:0008076),随后钾离子跨膜进入到细胞内(GO:1990573),最后到维持细胞内钾离子稳态(GO:0030007)的通路均受到抑制。另外同时受到影响的4条通路与调控钾离子跨膜途径和钠:钾交换ATP酶相关(P均<0.05)。这些下调的钾离子通道相关通路差异基因共有19个,差异蛋白有4个,关联交集分析获得趋势一致的差异低表达的基因蛋白有3个(KCNJ2、CTTN和ATP1B1),即可能是潜在被转录因子ZNF528开放性降低所下调显着的关键靶蛋白。[结论]建立了特异性复现ATS疾病表型的人类心肌细胞模型可为探索疾病机制或药物治疗提供可靠的平台。验证了 ATS早期心肌发育分化不同阶段的转录因子(MIXL1、GBX1、DLX5、HOXB4和ZEB1),以及致病性相关的潜在转录因子ZNF528。成熟的心肌细胞中钾离子内流全程和能量消耗相关通路受到明显抑制,受到突变KCNJ2基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关联分析获得转录因子ZNF528潜在调节下调显着的3个关键靶蛋白(KCNJ2,CTTN和ATP1B1)。转录因子及关键靶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导致或加重ATS患者心肌发育功能和电生理成熟的异常。今后有望通过干预关键调节转录因子,以达到调节靶基因的作用,从而改善ATS患者心肌电生理紊乱的症状,为治疗罕见病提供新的思路。

江永祥,秦冰杰,张婕,李余星,郑卫红[3](2019)在《氯胺酮对大鼠离体灌流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氯胺酮对大鼠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探讨氯胺酮对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依次为对照组和氯胺酮低、中、高剂量组。采用langendorff灌注装置灌流大鼠离体心脏,先以K-H液灌注平衡30 min,再分别以不同浓度(0.02、0.1、0.5 mmol/L)氯胺酮灌流30 min,对照组以K-H液同步对照。用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全程记录心脏的左心室内压等相关心功能指标,测定并分析不同浓度氯胺酮灌流后不同时间点心脏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或给药前比较,氯胺酮均可降低大鼠离体心脏的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以及冠脉流量(CF)(P<0.05),而升高其左室舒张末压(LVEDP)(P<0.05),同时明显减慢心率(HR)(P<0.05),缩短其心动周期中的收缩期(P<0.05),而延长其舒张期(P<0.05),且随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大剂量氯胺酮可明显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缩短收缩期,延长舒张期,对心脏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抑制心脏功能。

江永祥,秦冰杰,张婕,刘小虎,郑卫红[4](2019)在《从心电图改变观察氯胺酮对大鼠的心脏毒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脏心电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的心脏毒性作用。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低、中、高剂量组(0.02 mmol/L、0.1 mmol/L、0.5mmol/L)。先以K-H液灌注大鼠离体心脏30min,稳定后再分别以K-H液和不同浓度氯胺酮灌流30min。测定不同时间点心率(HR)、ST段振幅、PR间期、RR间期、QRS间期及QT间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给药前比较,氯胺酮低、中、高剂量组的HR均分别于灌流10 min、5min、5min后开始出现明显减慢(均P<0.05),RR间期分别于灌流30min、15min、5min后开始明显延长(均P<0.05);高剂量组的QRS间期于灌流5min后开始明显延长(均P<0.05)。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氯胺酮在灌流30min内对PR间期、QT间期和ST段振幅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中、高剂量组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高剂量组出现3例室性心律失常。结论:氯胺酮可明显减慢HR、延长RR间期和QRS间期,且随着剂量增加和灌流时间延长而增强,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对心脏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曹珍珍[5](2018)在《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随其他心血管疾病伴发。虽然近年来在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上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严重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相关数据显示,在众多心脏疾患中,80%的心源性猝死都来源于心律失常。因此,对新型的、有效的、毒副作用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当前治疗心脏疾患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中药制剂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中草药历经了数千年的应用实践以及不断改善,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点。但是由于中药制剂成分繁杂,各成分间的相互生物活性作用大多不清楚,使得其质量标准很难提高,导致了中药制剂很难与国际标准接轨。而中草药提取物单体不仅保留了中药低成本、毒副作用小的优点,而且其具有明确的化学组成,便于药物的分析与应用。因此,以中草药提取单体为研究对象,探索药效高、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本课题中,我们从黄芩苷、芦荟苷、三七皂苷R1、银杏内酯B、芹菜素以及鱼腥草素钠等多种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中通过实验筛选出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这两种单体,研究其对兔心室肌细胞各种跨膜离子通道电流和收缩力以及Langendorff-灌流心脏的作用,以探讨这两种中药提取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本课题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影响兔心室肌细胞钠、钾和钙电流中草药单体的筛选我们通过研究黄芩苷、芦荟苷、三七皂苷R1、银杏内酯B、芹菜素、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以及鱼腥草素钠等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中草药提取单体对兔心室肌细胞峰钠电流(INa.P)、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和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来筛选潜在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实验结果显示黄芩苷、三七皂苷R1、银杏内酯B、芹菜素、人参皂苷Rg1以及人参皂苷Rg2等对INa.P、IK1和ICa.L均无显着作用,而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对INa.P和ICa.L均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将通过进一步的细胞水平以及器官水平的实验研究来探索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的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第二部分芦荟苷通过调节电压门控型离子通道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目的:探讨芦荟苷对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以及各种跨膜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并通过探究其对Langendorff-灌流心脏的作用来明确芦荟苷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为开发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奠定电生理学基础。方法:通过酶解法进行兔心室肌细胞的分离,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已分离的单个心室肌细胞的AP及心室肌细胞主要离子通道电流。分别使用海葵毒素II(ATX II)和高钙诱导心室肌细胞产生早期后除极(EADs)和延迟后除极(DADs)等细胞性心律失常,并用乌头碱诱导Langendorff-灌流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然后观察比较芦荟苷干预前后的AP、EADs、DADs、各种离子通道电流以及Langendorff-灌流心脏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100μmol/L和200μmol/L芦荟苷可显着地缩短兔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并减小其最大上升速率(Vmax)以及APD的反向频率依赖性。200μmol/L芦荟苷能够有效地消除ATX II诱导产生的兔心室肌细胞EADs和高钙诱导产生的DADs。除此之外,芦荟苷可浓度依赖性的抑制ICa.L和INa.P,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7.06μmol/L和559.8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芦荟苷对ATX II诱导增大晚钠电流(INa.L)的抑制率分别为36.6±3.3%和71.8±6.5%。然而,100μmol/L和800μmol/L芦荟苷对IK1以及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没有明显的作用。进一步的器官水平研究显示200μmol/L芦荟苷可抑制乌头碱诱导Langendorff-灌流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芦荟苷可有效地消除兔心室肌细胞的EADs和DADs、抑制ICa.L、INa.P以及ATX II诱导增大的INa.L,并且芦荟苷还能抑制乌头碱诱导的Langendorff-灌流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芦荟苷有潜力成为一种低成本、安全性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第三部分鱼腥草素钠通过调节心室肌细胞门控性离子通道及收缩力发挥其心脏保护作用目的:研究鱼腥草素钠对兔心室肌细胞主要跨膜离子通道及收缩力的作用,以探讨鱼腥草素钠的潜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在使用酶解法分离心室肌细胞后,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的INa.P、INa.L和ICa.L,并用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力。观察鱼腥草素钠干预前后心室肌细胞各离子通道电流及收缩力的变化,以探讨鱼腥草素钠的抗心律失常潜力。结果:鱼腥草素钠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Na.P,其IC50为78.89±5.68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的鱼腥草素钠对ATX II诱导增大INa.L的抑制率分别为30.1%和57.1%。其次,鱼腥草素钠还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大兔心室肌细胞ICa.L,其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37.10μmol/L,并且100μmol/L鱼腥草素钠还能减慢ICa.L的稳态失活以及加快ICa.L的失活-复活过程。此外,鱼腥草素钠还可有效地增强兔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力。结论:鱼腥草素钠具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特性,并且鱼腥草素钠可增大ICa.L以及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使其对于心力衰竭等心功能不全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鱼腥草素钠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应用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曾梦柳[6](2017)在《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Na+和Ca2+电流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研究指出穿心莲内酯(Andro)具有显着的心脏保护作用,然而其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及对动作电位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和电流钳技术探究Andro对家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AP、INa、ICaL、IK1、IKr、Ito和IKur的作用;采用心电图记录仪记录家兔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在细胞水平的实验中:Andro(5、10μM)可以浓度依赖性地减小家兔左心房和左心室肌细胞的APD50、APD90和Vmax,但对RMP、APA无明显作用;Andro可以减小左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的频率依赖性;20μM Andro可以完全抑制左心室肌细胞ISO(1μM)及高钙(3.6 m M)诱发的TA,并使DAD明显减小;Andro(1、5、10和20μM)可以浓度依赖性地减小左心房和左心室肌细胞的INa,IC50分别为8.28±1.26μM和10.41±3.18μM;Andro可以浓度依赖性地减小左心房和左心室肌细胞的ICaL,IC50分别为10.08±1.15μM和11.91±1.55μM;Andro对左心房肌细胞的Ito、IKur无明显作用,对左心室肌细胞的IK1、IKr也无明显影响。在整体实验中,Andro可以延长和增加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和用量,同时降低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家兔的死亡率。由此得出结论,Andro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Na、ICaL、细胞性心律失常以及乌头碱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并且Andro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Na和ICaL来实现的。因此Andro有望成为一种新的Ⅰ类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张弛[7](2016)在《氯胺酮抑制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的人类HCN通道电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氯胺酮对表达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的人类HCN通道电流的电药理学特性。方法:将HCN通道(HCN1,HCN2,HCN4)表达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通道电流。结果:临床浓度的氯胺酮可以有效的阻滞异源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HCN通道,其对HCN1的阻断作用最强,对HCN2和HCN4抑制没有显着差别。在钳制电压-30 mV,刺激电压-120 mV条件下,氯胺酮125μM使HCN1,HCN2,HCN4电流幅值分别降低(50.8±2.0)%,(33.4±2.9)%和(38.7±4.6)%,冲洗后,HCN电流部分恢复。在1625μmol/L范围内氯胺酮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三种HCN电流,其半数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分别为67.0μmol/L,89.1μmol/L,84.0μmol/L。氯胺酮使三种通道的激活曲线均浓度依赖性的左移,激活减慢,激活时间常数增大,但并不改变其电流激活的电压依赖性及反转电位且阻断没有使用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结论:氯胺酮可浓度依赖性地阻滞表达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的人类HCN通道电流,阻断具有强直性阻断特性,类似一个关闭态阻断剂。本研究可以为氯胺酮进一步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以及HCN通道抑制剂结构功能类似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周万平[8](2016)在《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方法:1.采用Goretex管道连接右心耳和肺动脉,并结扎近心端肺动脉,建立Fontan犬模型。2.采用在体电生理研究、Optical mapping技术及穿孔膜片钳技术研究Fontan术后心房肌组织电生理特性的变化。3.使用RT PCR、Western-blot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重构所致的复极异常在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中的作用。4.使用可视化边缘探测系统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钙运作异常在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中的作用。5.使用RT PCR、Western-blot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HCN通道重构在在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中的作用。结果:1.成功建立Fontan犬模型5头,术后1周出现右心房内径增大(术前13.90±1.25mm,术后1周17.08±1.73mm,p<0.01),右心房压力增高(术前8.40±1.14mmHg,术后17.80±2.39mmHg,p<0.01),右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加。2.Fontan术后犬较对照组更易诱发房性心动过速且可维持更长时间,右心房电传导速度减慢且传导异质性增加,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缩短(ERP),自发性电活动增加。3.Fontan术后犬右心房心肌细胞Ito和ICaL较对照组减小,IK1增大,而相应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和电流变化一致。4.Fontan术后右心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较对照组升高(131.27±30.63 nmol/L vs98.46±21.98 nmol/L,p<0.01),钙瞬变幅度减小(46.66±13.41 nmol/L vs86.36±22.51 nmol/L,p<0.01),心肌收缩减弱;同时INCX增大且相应的mRNA和蛋白表达也增强。5.Fontan术后If较对照组增大且相应的mRNA和蛋白表达也增强。结论:1.使用Goretex人工管道连接右心耳和肺动脉,同时部分阻断肺动脉前向血流的Fontan犬模型可较长时间存活(大于1周),并且该手术模型可引起右心房压力增高、内径增大和纤维化程度增加。2.Fontan术后犬右心房肌组织APD和ERP缩短,电传导减慢并且不均匀,右心房肌细胞自发的电活动可能是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并得以维持的重要基础。3.Fontan术后犬右心房肌细胞Ito和ICaL减小,IK1增大,使APD和ERP缩短,导致了心肌复极异常。4.Fontan术后右心房心肌细胞钙运作异常可能参与了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5.Fontan术后右心房心肌细胞If增强可能参与了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许国军[9](2013)在《增龄性心房颤动心房重构的离子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首先和年龄相关,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等社会进步的表现,房颤的患病人数正迅速增加,房颤、老龄化是21世纪全世界必须面对的医疗与社会问题。因此,关注房颤、关注老年房颤就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房颤和增龄之间的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增龄性房颤这一概念。本研究旨在探讨增龄性心房颤动心房重构的离子分子机制,以期为增龄性房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研究目的是为探索与论证:1)是否心房肌细胞内钙离子平衡异常与左心房复极化障碍伴随增龄而显现,其是否为老年人易触发和易维持房颤的离子机制;2)是否存在心房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蛋白和细胞内肌质网钙转运调控蛋白异常表达伴随增龄而显现,致使心肌细胞内钙稳态遭到破坏,其是否为增龄性房颤心房电重构的分子基质;3)是否心房肌细胞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1、calpain2)、钙蛋白酶抑素(calpastatin)的表达变化与这种细胞内可能普遍存在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关,包括在心房老化和房颤中左心房心肌细胞膜特征性的L-型钙通道表达改变、加速的纤维化和细胞凋亡,以期阐明增龄与房颤时心房肌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增龄性房颤发生维持中的作用;4)伴随着心房老化或者在房颤这种疾病状态下,是否存在MMP-9与TIMP-1,BCL-2与BAX的表达改变与心房结构重构有关;5)是否可能存在的microRNA-1、microRNA-21、microRNA-29和microRNA-133的异常表达与伴随衰老和房颤疾病状态下加重的纤维化和细胞凋亡是否相关。方法:通过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建立持续性房颤犬模型,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记录4组犬(成年和老年窦性心律犬、成年和老年持续性房颤犬)的L-型钙电流(ICa-L)电流密度以及动作电位特征;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针对四组犬:1)检测左心房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蛋白和肌浆网钙转运调控蛋白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2)检测左心房肌细胞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1、calpain2)、钙蛋白酶抑素(calpastatin)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3)检测左心房肌细胞MMP-9与TIMP-1,BCL-2与BAX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4)检测左心房肌细胞microRNA-1、microRNA-21、microRNA-29和microRNA-133的表达变化;5)应用光镜、电镜及TUNEL法检测各组犬左心房心肌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心肌纤维化程度以及细胞凋亡指数等结构重构;6)检测目标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与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电生理变化:1)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数据显示,与成年犬比较,老年犬的心电图P波持续时间显着地延长,P波离散度显着地增大(P<0.05);2)在窦性心律时成年犬和老年犬左心房组织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性变化趋势:与成年犬比较,老年犬的心肌细胞膜动作电位平台期(2相)电压显着降低,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90)显着延长,L-型钙电流密度出现了明显地减低(均P<0.05);3)与窦性心律时比较,两组犬在发生房颤时均出现了显着的去极化趋势,均出现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90)缩短,动作电位振幅显着地增大,平台期电位电势显着地减少,L-型钙电流密度出现了显着地减低(均P<0.05)。2.分子生物学变化:1)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老年犬左心房肌LVDCCa1c显着地降低,而Ca2+-ATPase显着地升高(均P<0.05),RYR2,IP3R1和PLN普遍地显示出上调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窦性心律犬比较,房颤犬除受磷蛋白(PLN)之外,LVDCCa1c和肌浆网钙转运调控蛋白均显着地下调,尤其是老年房颤犬这种下调趋势更加明显((均P<0.05));2)与成年犬比较,老年犬左心房肌细胞calpain1,calpain2和calpastatin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普遍地显示出上调的趋势,但是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在相同年龄的窦性心律犬和慢性房颤犬之间的比较中显示,房颤犬左心房肌细胞calpain1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着地增高(均P<0.05),尤其是老年房颤犬增高最为明显;然而,calpain2和calpastatin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均P>0.05),老年房颤犬的LVDCCa1c与calpain1在蛋白质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r=-0.583,P=0.019);3)与成年犬比较,老年犬左心房肌细胞MMP-9和BAX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表达均显着地增高(均P<0.05),而TIMP-1和BCL-2表达均显着地下降(均P<0.05);与窦性心律犬比较,房颤犬左心房肌细胞MMP-9和BAX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现出有意义的上调趋势(均P<0.05),尤其是老年房颤犬最为明显,TIMP-1和BCL-2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现出有意义的下调趋势(均P<0.05),尤其是老年房颤犬最为明显;4)与成年犬组相比较,在窦性心律时老年犬左心房肌细胞miR-21,29的表达水平显现出显着的上调趋势(均P<0.05);然而,miR-1,133的表达水平呈现出显着的下调趋势(均P<0.05);与窦性心律老年犬组相比较,在持续性房颤老年组犬左心房心肌组织的miR-1,21,29的表达水平显现出显着的上调趋势(均P<0.05);miR-133的表达水平显现出显着的下调趋势(P<0.05)。3.组织病理学变化:伴随老龄与房颤,犬心肌纤维化程度、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指数均显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均P<0.05)。结论:1)这种伴随增龄与房颤而显现的左房电生理和钙转运调控蛋白特异性改变(适应与不良适应反应)可能是增龄性房颤心房电重构的分子基质之一。2)这种伴随增龄与房颤而显现的钙激活中性蛋白酶特异性生物活性改变可能是增龄性房颤心房电重构与结构重构的分子基质之一。3)这种伴随增龄与房颤而显现的MMP-9与TIMP-1,BCL-2与BAX特异性的生物活性改变可能是增龄性房颤心房纤维化重构的分子基质之一。4)这种伴随增龄与房颤而显现的microRNA-1、microRNA-21、microRNA-29和microRNA-133的异常表达与心房结构重构进程中特征性的加重的纤维化和细胞凋亡相关,其对将来可能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及基因治疗与干预提供了有意义思路和措施。

薄冰[10](2012)在《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长期高强度运动训练可引发运动员心脏窦房结(sinoatrial node, SAN)的多种功能障碍,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在运动比赛中可导致猝死风险的增加。SAN起搏活动与细胞膜上多种离子通道有关,包括:HCN、L-Ca2+、T-Ca2+、IKr、IKs、IKATP等,而SAN功能障碍与其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改变密切相关。运动医学领域对于运动训练诱发SAN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尤其是电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即以SAN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电生理活动(第一部分力竭运动对大鼠SAN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和结构组成(第二部分力竭运动对大鼠SAN相关离子通道亚基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切入点,着力探讨力竭运动状态下,心脏SAN细胞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电生理学和基因水平的改变,揭示运动引发SAN功能障碍发生的离子通道机制,为进一步探索SAN细胞离子通道的功能调节和信号转导机制、运动性心律失常的预防措施及临床治疗等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第一部分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两周力竭运动对大鼠SAN细胞HCN通道、L-Ca2+通道、T-Ca2+通道、快激活整流K+通道、慢激活整流K+通道、ATP敏感型K+通道If、ICa,L、ICa,T、IKr、IKs、IKATP电流的影响。实验分组:将1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20只,包括安静对照组(C组)、一次力竭组(O组)、反复力竭组(R组),各组大鼠分别于运动后即刻(0h)、4小时(4h)、12小时(12h)、24小时(24h)不同时相取材,一次力竭运动各组大鼠分别以O-0h、O-4h、O-12h、O-24h命名,反复力竭运动各组大鼠分别以R-0h、R-4h、R-12h、R-24h命名,以观察运动结束后SAN细胞膜上离子通道If、ICa,L、ICa,T、IKr、IKs、IKATP电流密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动物模型建立:安静对照组不施加任何运动影响,反复力竭各组大鼠尾部负重为体重的3%,每天1次,每周6天游泳训练,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共运动2周;一次力竭运动各组大鼠正常喂养两周后,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运动方案同反复力竭组。模型建立完成后,测量大鼠心电图及相关血液学指标以判断模型建立效果。研究方法:1.大鼠SAN细胞急性分离:采用Langendorff灌流及酶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SAN细胞。2.全细胞膜片钳记录SAN细胞各通道电流: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各组SAN细胞膜上If、ICa,L、ICa,T、IKr、IKs、IKATP共6个通道电流密度的变化。3.数据统计:全细胞膜片钳实验结果以通道电流密度数值表示,电流密度为电流强度与膜电容的比值(pA/pF),其中电流强度为实验所测量电流峰值,膜电容为实验中记录到的单个细胞电容值。实验结果中各通道电流密度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及EXCEL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显着性差异采用SNK法,P<0.05为显着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力竭运动对大鼠心电图和相关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心电图指标结果:反复力竭运动后,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为20%;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为2.5%,ST-T出现明显升高,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5%。血液学指标:一次力竭运动及反复力竭运动后大鼠肌红蛋白、血清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出现不同程度升高,表明心肌出现微损伤。2.力竭运动对大鼠SAN细胞If电流的影响:与对照组-29.11±2.63pA/pF相比,一次力竭运动对于大鼠窦房结HCN通道If电流密度无明显影响,反复力竭各时相组If电流密度显着下降(P<0.01)。这一结果可能导致SAN细胞舒张期自动去极化的负性变时效应,从而引起SAN细胞起搏活动的减慢。3.力竭运动对大鼠SAN细胞ICa,L电流的影响:对照组SAN细胞ICa,L电流密度为-7.78±0.76pA/pF,一次力竭运动各时相组无明显变化,反复力竭即刻组R-0h电流密度为-6.19±0.38pA/pF,较对照组及一次力竭各组显着下降(P<0.05),反复力竭其它时相组的电流密度均下降,分别为-6.26±0.06pA/pF、-6.22±0.95pA/pF和-6.33±0.68pA/pF,低于对照组及一次力竭O-0h组(P<0.05,P<0.05,P<0.05)。4.力竭运动对大鼠SAN细胞ICa,T电流的影响:与对照组ICa,T电流密度为-11.23±0.79pA/pF相比,一次力竭运动各时相组电流密度无明显变化,反复力竭即刻组R-0h电流密度为-6.89±1.42pA/pF,较对照组及一次力竭各组下降,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反复力竭其它时相组的电流密度均下降,分别为-6.62±0.42pA/pF、-7.02±0.84pA/pF和-6.58±0.56pA/pF,与对照组及一次力竭各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1,P<0.01)。5.力竭运动对大鼠SAN细胞IKr电流的影响:与对照组大鼠SAN细胞IKr电流密度为1.73±0.04pA/pF相比,一次力竭运动各时相组电流密度无明显变化,反复力竭即刻组R-0h电流密度为0.93±0.05pA/pF,较对照组及一次力竭各组下降,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反复力竭其它时相组的电流密度均下降,分别为0.89±0.17pA/pF、0.96±0.03pA/pF和0.92±0.29pA/pF,与对照组及一次力竭各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1,P<0.01)。6.力竭运动对大鼠SAN细胞IKATP电流的影响:与对照组1.02±0.07pA/pF相比,一次力竭运动可引起大鼠窦房结KATP通道IKATP电流密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反复力竭各时相组IKATP电流密度为3.77±0.05pA/pF(P<0.01),并明显高于一次力竭O-0h组(P<0.01),但反复力竭组中随着取材时间的延长,电流密度呈下降趋势,24h内仍未达到对照组水平。研究结论:1.两周反复力竭运动可导致心脏SAN细胞If,ICa,L、ICa,T、IKr电流密度减少,IKATP电流密度增加,上述5种离子通道出现变化的综合效应可导致窦房结自律性、兴奋性及传导性等功能活动异常,致使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结内病理变化的发生率增加。2.长期大强度反复运动训练对于心脏窦房结起搏活动的影响可进而引发异位起搏点出现,如房性心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脏电兴奋产生异常,还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房室分离等电兴奋传导障碍。由此可见,运动训练对于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的影响可能是运动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发生机制之一。第二部分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离子通道亚基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两周力竭运动对大鼠SAN细胞膜上HCN通道亚基HCN1、HCN2、HCN4,L-Ca2+通道亚基Cav1.2、Cav1.3,T-Ca2+通道亚基Cav3.1、Cav3.2,延迟整流K+通道亚基ERG、KvLQT1,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亚基Kir6.2共10个亚基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实验分组及动物模型建立:同第一部分。研究方法: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SAN组织HCN1、HCN2、HCN4、Cav1.2、Cav1.3、Cav3.1、Cav3.2、ERG、KvLQT1、Kir6.2mRNA表达水平。2.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SAN组织HCN1、HCN2、HCN4、Cav1.2、Cav1.3、Cav3.1、Cav3.2、ERG、KvLQT1、Kir6.2蛋白质表达水平。3.数据统计: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及EXCEL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显着性差异采用SNK法,P<0.05为显着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力竭运动对大鼠SAN HCN通道亚基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一次力竭组中的O-0h组HCN1、HCN4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O-4h组HCN1、HCN4明显升高(P<0.01,P<0.05);反复力竭组R-0h与R-4h组HCN1明显下降(P<0.01,P<0.01);反复力竭各组HCN2、HCN4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2)蛋白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反复力竭各组HCN1蛋白质表达无明显变化,HCN2、HCN4蛋白质表达明显下降(P<0.01)。2.力竭运动对大鼠SAN L-Ca2+通道亚基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1)mRNA水平:各组Cav1.2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O-0h、O-4h、O-12h组Cav1.3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P<0.05、P<0.05);反复力竭各时相组Cav1.3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1,P<0.01,P<0.01,P<0.01)。(2)蛋白质水平:各组Cav1.2蛋白质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及一次力竭O-0h组相比,反复力竭各时相组Cav1.3标准灰度值下降(P<0.01,P<0.01,P<0.01,P<0.01)。3.力竭运动对大鼠SAN T-Ca2+通道亚基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O-0h、O-4h、O-12h组Cav3.1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P<0.05、P<0.05);反复力竭各时相组Cav3.1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1,P<0.01,P<0.01,P<0.01);各组Cav3.2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2)蛋白质水平:与对照组及一次力竭O-0h组相比,反复力竭各时相组Cav1.3标准灰度值下降(P<0.01,P<0.01,P<0.01,P<0.01);各组Cav3.2蛋白质表达无明显变化。4.力竭运动对大鼠SAN IKr通道亚基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反复力竭各时相组ERG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P<0.05,P<0.05,P<0.05)。(2)蛋白质水平:与对照组及一次力竭O-0h组相比,反复力竭各时相组ERG标准灰度值下降(P<0.01,P<0.01,P<0.01,P<0.01)。5.力竭运动对大鼠SAN IKs通道亚基mRNA及蛋白质表达无影响。6.力竭运动对大鼠SAN ATP敏感型K+通道亚基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反复力竭各时相组Kir6.2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P<0.01,P<0.01,P<0.05)。(2)蛋白质水平:与对照组及一次力竭O-0h组相比,反复力竭各时相组Kir6.2标准灰度值下降(P<0.01,P<0.01,P<0.01,P<0.01)。研究结论:两周反复力竭运动可引起大鼠窦房结HCN、L-Ca2+、T-Ca2+、快激活内向整流K+通道及ATP敏感型K+通道亚基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长期大强度反复运动训练状态下,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组成亚基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与通道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可见,离子通道亚基是通道电生理活动改变的主要结构因素及重要的分子学机制,因此,运动对于窦房结细胞离子通道功能状态的影响可能主要由通道亚基的改变介导。

二、氯胺酮对人单个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_(K·ATP))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胺酮对人单个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_(K·ATP))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的抗心律失常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炙甘草汤和心速宁及两者活性成分的抗心律失常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前言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3.1 家兔左心室肌细胞的制备
    3.2 实验中所使用的溶液和试剂
        3.2.1 药品试剂
        3.2.2 实验中用到的溶液的配方
    3.3 离子通道电流和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
        3.3.1 锋钠电流的记录
        3.3.2 晚钠电流的记录
        3.3.3 L型钙电流的记录
        3.3.4 内向整流钾电流的记录
        3.3.5 延迟整流钾电流的记录
        3.3.6 动作电位的记录
    3.4 心室肌细胞钙瞬变的记录方法
    3.5 离体心脏心电图记录方法
    3.6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药物的筛选
    4.2 异莲心碱的抗心律失常机制
        4.2.1 异莲心碱对锋钠电流的作用
        4.2.2 异莲心碱对ATX-II诱导增大的晚钠电流的作用
        4.2.3 异莲心碱对L型钙电流的作用
        4.2.4 异莲心碱对内向整流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
        4.2.5 异莲心碱对动作电位、早期后除极和晚期后除极的作用
    4.3 人参皂苷Rb1 的抗心律失常机制
        4.3.1 人参皂苷Rb1 对锋钠电流的作用
        4.3.2 人参皂苷Rb1 对L型钙电流的作用
        4.3.3 人参皂苷Rb1 对内向整流钾电流和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
        4.3.4 人参皂苷Rb1 对动作电位和晚期后除极的作用
        4.3.5 人参皂苷Rb1 对缺氧-复氧情况下细胞内钙的影响
        4.3.6 人参皂苷Rb1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探索长QT综合征7型心肌发育分化相关致病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长QT综合征7型——Andersen-Tawil综合征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收集临床信息
        2、患者及匹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提取备用
        3、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转染重编程过程
        4、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鉴定
        5、对照组的选择
    (三) 实验结果
        1、CRISPR修复成功
        2、类干细胞克隆鉴定结果
    (四) 实验小结
第二部分 突变及CRISPR组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及电生理实验结果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诱导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
        2、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记录、冻存及爬片制备
        3、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的鉴定
    (三) 实验结果
        1、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2、诱导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鉴定及电生理检测
    (四) 实验小结
第三部分 LQT7型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分化发育的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及染色质开放性变化的鉴定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转录组样本收集和准备
        2、数据分析
        3、ATAC-seq染色体可及性样本收集和准备
        4、ATAC-seq联合分析染色质开放的可及性
    (三) 实验结果
        1、突变组与CRISPR组样本转录组整体分析
        2、突变组与CRISPR组样本进行发育分化阶段WGCNA分析
        3、染色质在心肌细胞发育分化阶段的高度动态变化分析
    (四) 实验小结
第四部分 LQT7型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验证转录因子调控关键靶基因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转录组实验
        2、蛋白组测序TMT步骤
    (三) 实验结果
        1、突变组与CRISPR组晚期心肌细胞样本蛋白组分析
        2、突变组与CRISPR组晚期心肌细胞样本转录组联合蛋白组分析
    (四) 实验小结
讨论
    (一)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建立与鉴定
    (二) Andersen-Tawil综合征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模型建立成功
    (三) KCNJ2基因突变导致Andersen-Tawil综合征的hiPSC-CM发育分化相关致病调节机制探索
    本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结论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电生理特征及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3)氯胺酮对大鼠离体灌流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实验动物
    1.3 方法
        1.3.1 K-H液的配制
        1.3.2 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
        1.3.3 心功能的测定
        1.3.4 实验分组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氯胺酮对大鼠离体心脏LVSP、LVEDP的影响
    2.2 氯胺酮对大鼠离体心脏±dp/dtmax的影响
    2.3 氯胺酮对大鼠离体心脏CF的影响
    2.4 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脏HR的影响
    2.5 氯胺酮对大鼠离体心脏舒缩时间的影响
3 讨论

(4)从心电图改变观察氯胺酮对大鼠的心脏毒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实验动物
    1.3 方法
        1.3.1 K-H液的配制
        1.3.2 离体大鼠心脏灌流
        1.3.3 心电图的测定
        1.3.4 实验分组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脏心律及HR的影响
    2.2 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脏PR间期的影响
    2.3 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脏RR间期的影响
    2.4 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脏QRS间期的影响
    2.5 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脏QT间期的影响
    2.6 氯胺酮对离体大鼠心脏ST段振幅的影响
3 讨论

(5)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部分 影响兔心室肌细胞钠、钾和钙电流中草药单体的筛选
    1.1 前言
    1.2 结果
    1.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芦荟苷通过调节电压门控型离子通道抑制室性心律失常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兔心室肌细胞的分离
        2.2.2 溶液和试剂
        2.2.3 兔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的记录
        2.2.4 Langendorff-灌流的兔心脏心电图的记录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芦荟苷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
        2.3.2 芦荟苷对ATXⅡ-诱导产生的心室肌细胞APD延长和EADs以及Ca~(2+)诱导产生的DADs的作用
        2.3.3 芦荟苷对心室肌细胞I_(Ca.L)的作用
        2.3.4 芦荟苷和海豚毒素(TTX)对心室肌细胞的I_(Na.L)作用
        2.3.5 芦荟苷对心室肌细胞I_(Na.P)的作用
        2.3.6 芦荟苷对心室肌细胞I_(Kr)和I_(K1)的作用
        2.3.7 芦荟苷对乌头碱诱导产生的离体兔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鱼腥草素钠通过调节心室肌细胞门控型离子通道及收缩力发挥其心脏保护作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溶液
        3.2.2 兔心室肌细胞的分离
        3.2.3 兔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记录
        3.2.4 兔心室肌细胞收缩的检测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鱼腥草素钠对兔心室肌细胞I_(Na.P)的作用
        3.3.2 鱼腥草素钠对兔心室肌细胞I_(Na.L)的作用
        3.3.3 鱼腥草素钠对兔心室肌细胞I_(Ca.L)的作用
        3.3.4 鱼腥草素钠对心室肌细胞收缩的作用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律失常与心肌细胞离子流的关系及中草药单体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6)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Na+和Ca2+电流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部分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家兔心肌细胞的分离(左心房、左心室同时分离)
        1.2 乌头碱诱发家兔心律失常模型
        1.3 药品和试剂
        1.4 电流的记录
        1.5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Andro对家兔左心室肌细胞和左心房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transmembrane actionpotential,TAP)的作用
        2.2 Andro对左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频率依赖性复极的作用
        2.3 Andro对左心室肌细胞异丙肾上腺素和高钙诱发的晚期后除极(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s,DADs)和触发活动(triggered activities,TAs)的作用
        2.4 Andro对心肌细胞钠电流(Sodium current,I_(Na))的作用
        2.5 Andro对心肌细胞L-型Ca~(2+)电流(L-type calcium current,I_(CaL))的作用
        2.6 Andro对左心室肌细胞I_(K1) 的作用
        2.7 Andro对左心室肌细胞I_(Kr)的作用
        2.8 Andro对左心房肌细胞I_(to)的作用
        2.9 Andro对左心房肌细胞I_(Kur)的作用
        2.10 穿心莲内酯对乌头碱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影响
    3.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英文部分
    INTRODUCTION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Cardiomyocyte isolation
        1.2 Aconitine-induced arrhythmias in rabbits
        1.3 Drugs and solutions
        1.4 Current recordings
        1.5 Data analysis
    2 RESULTS
        2.1 Effects of Andro on AP in LVMs and LAMs
        2.2 Effects of Andro on rate-dependent repolarization of AP in LVMs
        2.3 Effects of Andro on ISO and high calcium-induced DADs and TAs
        2.4 Effects of Andro on Sodium current (I_(Na))in LVMs and LAMs
        2.5 Effects of Andro on L-type calcium current (I_(CaL))in LVMs and LAMs
        2.6 Effect of Andro on inward rectify potassium current (I_(k1)) in LVMs
        2.7 Effect of Andro on rapid 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 (I_(Kr))in LVMs
        2.8 Effect of Andro on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I_(to))in LAMs
        2.9 Effect of Andro on ultra-rapid 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 (I_(Kur)) in LAMs
        2.10 Effect of Andro on aconitine-induc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rabbits
    3 DISCUSSION
    4 Acknowledgements
    5 REFERENCES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氯胺酮抑制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的人类HCN通道电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氯胺酮抑制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的人类HCN通道电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仪器与软件
        1.2 试剂及耗材
        1.3 试剂的配置
        1.4 实验动物
        1.5 药品
        2.方法
        2.1 携带HCN基因的p DNA3.0 质粒载体的DNA转化、提取和鉴定
        2.2 HCN基因体外转录
        2.3 爪蟾卵母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注射
        2.4 双电极电压钳技术
        2.5 窦房结分离及窦房结动作电位记录
        2.6 数据分析与统计
    结果
        1.异源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HCN通道的电生理学特性
        2.氯胺酮对HCN通道浓度依赖性阻滞
        3.氯胺酮非电压依赖性通道阻滞
        4.氯胺酮对HCN通道激活及去激活动力学影响
        5.氯胺酮对HCN通道阻滞呈非使用依赖性
        6.氯胺酮对家兔窦房结动作电位影响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olterodine Reduces Veratridine-increased Late I_(Na),Reverse-I_(NCX) and Early After depolarizationin in Ventricular Myocytes
    1 Introduction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2.1 Cardiomyocyte isolation
        2.2 Whole-cell patch-clamp technique
        2.3 Solutions
        2.4 Drugs and reagents
        2.5 Data analysis
    3 Results
        3.1 Effects of Tol on I_(Na.T) under normal condition
        3.2 Effects of Tol on increased I_(Na.T) induced by Ver
        3.3 Effects of atropine on increased I_(Na.L) induced by Ver
        3.4 Effects of Tol on I_(Na.T)
        3.5 Effects of Tol on reverse I_(NCX) induced by Ver
        3.6 Effects of Tol on AP
    4 Discussion
    References
第三部分 氯胺酮对离子通道作用研究的进展(综述)
    前言
    1. 氯胺酮对钾离子通道影响的研究
    2. 氯胺酮对钠离子通道作用的研究
    3.氯胺酮对钙离子通道作用的研究
    4.氯胺酮对HCN通道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Fontan手术犬模型的建立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Fontan术后犬模型右心房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离子通道重构所致的复极异常在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钙运作异常在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HCN离子通道重构在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增龄性心房颤动心房重构的离子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左心房心肌细胞电生理及钙转运调控蛋白的表达改变与增龄及房颤关系的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材料
        1.4 实验试剂及药品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表达改变与增龄及房颤关系的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材料
        1.4 实验试剂及药品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MMP-9/TIMP-1、BCL-2/BAX 表达改变与增龄及房颤关系的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材料
        1.4 实验试剂及药品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miRNAs 的表达改变与增龄所致的左心房结构重构及房颤关系的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材料
        1.4 实验试剂及药品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一 运动对窦房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1 运动与窦房结功能异常
        1.1 窦性心动过缓
        1.2 窦性心律不齐
        1.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4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
    2 不同运动项目对窦房结功能变化的影响
    3 运动导致窦房结功能异常的原因分析
    4 结语
文献综述二 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1 窦房结的位置和结构
        1.1 窦房结的位置
        1.2 窦房结的组成结构
        1.3 窦房结细胞特性
        1.4 心脏首要起搏点
    2 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
    3 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在自律性活动中的作用
        3.1 Funny 电流与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
        3.2 钙离子通道
        3.3 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
        3.4 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
    4 窦房结功能障碍
        4.1 遗传性窦房结功能障碍
        4.2 年龄与窦房结功能障碍
        4.3 心力衰竭与窦房结功能障碍
        4.4 心肌缺血与窦房结功能障碍
    5 小结与展望
第一部分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分组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主要实验仪器
        1.5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1.6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1.7 动物模型建立
        1.8 研究方法
        1.9 统计学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各组间大鼠初始体重比较
        2.2 各组大鼠心脏形态肉眼观察
        2.3 各组大鼠心系数的变化
        2.4 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特点
        2.5 各组大鼠血液学指标检测
        2.6 大鼠窦房结细胞鉴定
        2.7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f电流的影响
        2.8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Ca,L)电流的影响
        2.9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Ca,T)电流的影响
        2.10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Kr)电流的影响
        2.11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Ks)电流的影响
        2.12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KATP)电流的影响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研究方法选定与实验动物模型建立
        3.2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各项生理学指标的影响
        3.3 大鼠窦房结细胞的急性分离
        3.4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应用
        3.5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f电流的影响
        3.6 两周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Ca,L)通道电流的影响
        3.7 两周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Ca,T)通道电流的影响
        3.8 两周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Kr)通道电流的影响
        3.9 两周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 I_(KATP)通道电流的影响
        3.10 神经系统对力竭运动大鼠窦房结离子通道电流密度的影响
        3.11 运动对机体的影响与窦房结功能障碍
        3.12 运动引起窦房结离子通道改变与运动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机制探讨
        3.13 本章小结与展望
    4 结论
第二部分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相关离子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动物分组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主要实验仪器
        1.5 药品及试剂
        1.6 主要溶液配制
        1.7 动物模型建立
        1.8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测定窦房结离子通道亚基 mRNA 表达
        1.9 Western blot 法测定窦房结离子通道亚基蛋白质表达
    2 实验结果
        2.1 力竭运动对管家基因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2.2 力竭运动对 HCN 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2.3 力竭运动对 L-Ca~(2+)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2.4 力竭运动对 T-Ca~(2+)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2.5 力竭运动对快激活延迟整流 K~+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2.6 力竭运动对慢激活延迟整流 K~+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2.7 力竭运动对窦房结 ATP 敏感型 K~+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研究方法选定与实验动物模型建立
        3.2 窦房结离子通道亚基基因表达特点
        3.3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 HCN 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3.4 力竭运动对 L-Ca~(2+)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3.5 力竭运动对 T-Ca~(2+)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3.6 力竭运动对快激活内向整流 K~+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3.7 力竭运动对 ATP 敏感型 K~+通道亚基 mRNA 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3.8 运动引起窦房结离子通道亚基基因表达改变原因分析
        3.10 本章小结与展望
    4 结论
第三部分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的影响全文总结
    1 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电流及亚基的影响
    2 窦房结功能异常与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探讨
        2.1 窦房结细胞除极障碍及复极障碍与运动性心律失常
        2.2 窦房结电兴奋冲动产生异常与运动性心律失常
        2.3 窦房结电兴奋冲动传导异常与运动性心律失常
        2.4 窦房结电兴奋冲动产生合并传导异常与运动性心律失常
    3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贡献与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附录

四、氯胺酮对人单个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_(K·ATP))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异莲心碱和人参皂苷Rb1的抗心律失常机制[D]. 刘志沛.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2]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探索长QT综合征7型心肌发育分化相关致病调节机制[D]. 陈沛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3]氯胺酮对大鼠离体灌流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江永祥,秦冰杰,张婕,李余星,郑卫红. 广东医学, 2019(17)
  • [4]从心电图改变观察氯胺酮对大鼠的心脏毒性作用[J]. 江永祥,秦冰杰,张婕,刘小虎,郑卫红. 巴楚医学, 2019(01)
  • [5]芦荟苷和鱼腥草素钠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D]. 曹珍珍. 武汉科技大学, 2018(10)
  • [6]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Na+和Ca2+电流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D]. 曾梦柳.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7]氯胺酮抑制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的人类HCN通道电流[D]. 张弛.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6)
  • [8]FONTAN术后房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D]. 周万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9]增龄性心房颤动心房重构的离子分子机制研究[D]. 许国军.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1)
  • [10]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起搏活动相关离子通道的影响[D]. 薄冰.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4)

标签:;  ;  ;  ;  ;  

氯胺酮对人单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_(K·ATP))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