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吉小鲵濒临灭绝(论文文献综述)
李湘涛,彭建生,徐永春,肖诗白[1](2021)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全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初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根据野生动物资源变动情况和最新研究成果,32年来首次对《名录》进行大调整。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动物学家李湘涛从脊索动物门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形"动物,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刺胞动物门,对《名录》进行了全梳理、全解读。
卫功庆,张舒童,衣岩,刘舒欣,王琳,丁飞,付议颉,吴旻[2](2021)在《明确野生动物保护,发展经济动物生产——对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认识》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新《名录》)发布,这是我国自2020年5月发布新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之后的又一关乎动物保护与利用的法规性文件。为了深入了解新《名录》的宗旨和内容,从而依法从事动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文中重点介绍了新《名录》的内容,并与旧版《名录》进行详细比较,阐述了调整的依据及科学性,同时阐述了遵照新《名录》与发展经济动物生产的协调一致性等。
边若菲[3](2021)在《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东北林蛙MHCI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作为一类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的基因群,主要参与抗原的呈递作用。其中MHCI类基因α链的抗原结合部位,是变异最大的区域,与疾病的抗性密切相关。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其他人为因素,两栖类动物的种群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甚至某些物种的数量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微生物感染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MHC基因在抗感染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两栖类抗病研究的热点内容。本研究以东北林蛙为主要研究对象,黑龙江林蛙为对比物种,克隆两种蛙MHCI类基因α链全长编码区,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HCI类基因特性;同时构建MHCI基因肽结合区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制备多克隆抗体;再采用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进行胁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HCI m RNA转录情况;再通过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东北林蛙病理学变化及蛋白表达情况,为两栖类MHCI类基因的免疫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克隆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MHCIα基因全长编码区,获得编码区长度均为1047bp,编码348个氨基酸。两种林蛙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7%和97%;东北林蛙有1个糖基化位点,33磷酸化位点,而黑龙江林蛙有3和19个;二者均含有一个IGc1功能域;进化关系表明,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与中国林蛙的同源性最高,与哺乳类和禽类亲缘关系最远。(2)本研究构建了东北林蛙MHCI基因α链肽结合区的重组表达载体,诱导的重组蛋白大小为39k D,免疫家兔后获得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0000。(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正常生理情况下MHCI类基因在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各组织中均表达,但在脾脏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4)在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胁迫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肺脏、肾脏、脾脏和皮肤的MHCI类基因转录水平都偏高,而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MHCI类基因对LPS的响应更为积极。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中,东北林蛙肝脏、脾脏和皮肤在6h到达峰值,肺脏和肌肉组织中在12h达到峰值,而肾脏组织则在24h时达到峰值;黑龙江林蛙肝脏、脾脏、皮肤和肌肉中MHCIm RNA在6h就出现了最高峰,而在肺脏和肾脏中的峰值分别出现在感染后12h和24h。在LPS感染模型中,东北林蛙MHCI基因在被检组织中均呈现上调表达,其肺脏和皮肤在12h达到峰值,肝脏和脾脏分别在24h和48h达到最高峰,而肾脏和肌肉组织均在72h达到峰值;黑龙江林蛙肝脏和肌肉组织中MHCIm RNA分别在6h和12h达到最高峰,肾脏和皮肤组织在24h达到峰值;脾脏和肺脏中的峰值分别出现在48h和72h,而在心脏组织中两种蛙MHCI基因整体转录水平较低。(5)经HE染色显示,在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胁迫下会导致东北林蛙肝脏、皮肤和肌肉组织随着感染时间延长,细胞损害加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和LPS后东北林蛙肝脏、皮肤和肌肉出现了更多的棕黄色阳性颗粒,其中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东北林蛙肝脏和皮肤在6h就出现较多棕黄色颗粒,而肌肉组织在12h才出现阳性颗粒明显增多的现象;LPS胁迫下东北林蛙肝脏、皮肤和肌肉MHCI蛋白表达量分别在24h、12h和72h为最高。本研究对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α基因进行克隆,对东北林蛙MHCI肽结合区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多克隆抗体;对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胁迫下两种林蛙MHCI在不同组织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为两栖类MHCI基因的免疫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两栖类进化、传染病抗性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阚霞[4](2021)在《极危动物安吉小鲵的保护基因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吉小鲵(Hynobius amjiensis)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n)有尾目(Caudata)小鲵科(Hynobiidae)小鲵属(Hynobius),仅分布于十分狭窄的三个区域,分别位于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吉小鲵是中国的特有种,由于安吉小鲵种群稀少、成活率低且栖息地面积和质量均在持续减少和下降,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估为极危(CR)等级,在2021年3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保护安吉小鲵的现有种群,本研究对分布于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WS)、浙江临安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ZJQLF)和安徽绩溪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AHQLF)的3个种群的75个个体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基于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安吉小鲵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用以指导安吉小鲵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原始数据经过质控过滤后共去除了9个个体,有效数据量为194.04G,平均每个样本2.94G。经过比对共检测到至少80%个体共有的SNP位点总数为1,236,879个。基于高质量的SNPs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每个种群的杂合度(Ho,He)和核苷酸多态性(Pi)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地理单元的三个种群中,ZJQLF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e=0.20028,Pi=0.22632),AHQLF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e=0.16657,Pi=0.16852)。关于安吉小鲵三个种群的遗传结构研究,系统发育树和PCA结果显示,三个种群均出现了明显的聚类现象,Admixture将三个种群分别划分为单独的亚群,这与种群间及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计算结果一致,即不同种群之间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同时我们发现天目山清凉峰的两个种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更近,而LWS和ZJQLF两个种群之间已经出现了高度分化。安吉小鲵现有种群的基因流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种群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基因交流。历史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更新世期间,安吉小鲵种群曾经发生过种群扩张,但即便发生过种群扩张,在十万年前到一万年前间,安吉小鲵各种群的有效种群规模也不超过1200。基于本研究可以提出以下保护建议:(1)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为了增加安吉小鲵AHQLF种群的存活率,需要针对性的开展人工繁育工作,同时可以结合引入的方式来增加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2)从安吉小鲵近交繁殖的角度来看,ZJQLF种群近交现象尤为严重。因此除了人工繁育工作之外,应适当的开展人为迁入的工作,促进其与其它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进而增加种群内部的遗传多样性。(3)根据安吉小鲵现有种群结构,3个种群均可作为单独的管理单元,分别进行保护。(4)同时建议在清凉峰两个分布地之间建立生态走廊,减少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尽可能为自然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提供条件。因此,本研究的成功,将为安吉小鲵乃至整个小鲵科高通量SNPs遗传标记的开发及保护基因组学分析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潘德寿,庞毓雯,周音颖,黄雨馨,徐俊锋[5](2020)在《基于气象和遥感数据的气候变化对安吉小鲵生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取2000—2015年气象站点及MODIS NDVI数据进行长时间分析,以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珍稀两栖物种安吉小鲵生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气温、降水均有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0.007~0.017℃/a、21.5mm/a,区域小气候表现为暖湿化进程;NDVI在近16年有下降趋势,每年减幅0.000 3.气候的暖湿化使保护区内泥炭沼泽植被群落生长呈减缓趋势,导致安吉小鲵生存空间压缩,进而影响种群生长繁殖.
费潇鸣[6](2020)在《义乌小鲵种群资源调查、胚胎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义乌小鲵(Hynobius yiwuensis)隶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小鲵科(Hynobiidae)、小鲵属(Hynobius)。属中国特有物种,受胁等级为“易危”(VU)。当前对该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学,系统分类,核型分析,遗传分化等方面,但对其栖息地调查,种群数量统计,繁殖生物学等研究均不足。为更好的保护野生种群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本研究从资源调查、胚胎发育及遗传学角度出发,调查研究了位于浦江县、义乌市境内义乌小鲵种群的分布情况、生境状况;并采集亲本,通过室内配种获得卵袋,对其胚胎发育过程及最适孵化条件进行记录与研究;此外,利用线粒体D-loo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浦江县、义乌市境内4个采样点的107个义乌小鲵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情况,为其日后科学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资源调查1)自2017年以来,通过对浦江县、义乌市全境的调查,相继发现包括章山、里黄、里美、市林场等义乌小鲵野外栖息地共计15处(浦江7处,义乌8处),确定义乌小鲵实际分布范围14.50 km2(浦江10.75 km2,义乌3.75 km2),共计调查到成体11尾,幼体4151尾,卵袋338对(浦江成体9尾,幼体2509尾,卵袋189对;义乌成体2尾,幼体1642尾,卵袋149对)。除此之外,其余调查区域均未发现义乌小鲵幼体、亚成体、成体和卵袋。在所有栖息地中,评估其中7处(浦江4处,义乌3处)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影响。2)通过地毯式绝对数量统计法并假设参与繁殖的雌雄小鲵成体性比为1:1,根据统计到的卵袋数推测成体数量。以幼体数加成体数定义种群数量,确定浦江县境内义乌小鲵高密度分布区包括章山栖息地(种群数1123尾,密度1018尾/km2)、嵩溪栖息地(种群数540尾,密度2076尾/km2);低密度分布区包括里黄栖息地(种群数1176尾,密度529尾/km2)、东岭栖息地(种群数93尾,密度26尾/km2)、塘坞栖息地(种群数49尾,密度21尾/km2)及塘岭头栖息地(种群数11尾,密度14尾/km2)。义乌市境内高密度分布区包括里美栖息地(群数335尾,密度1080尾/km2)、市林场栖息地(种群数373尾,密度1094尾/km2);低密度分布区包括黄山栖息地(种群数393尾,密度427尾/km2)、望道栖息地(种群数664尾,密度845尾/km2)、对坞栖息地(种群数30尾,密度63尾/km2)、瓦窑栖息地(种群数66尾,密度182尾/km2)及东珠栖息地(种群数71尾,密度125尾/km2)。3)通过对浦江县、义乌市全境的调查,确定义乌小鲵栖息地位于海拔150~500 m的丘陵山地内,偏好阴暗湿润的环境,主要生活在充满枯枝落叶的竹林、阔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内,栖息地内自然植被类型可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经济林、灌丛、草丛及水生植物层这7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22个群系组,22个群系。4)在两地(浦江县、义乌市)的义乌小鲵分布区内,基于土壤类型、郁闭度、水体清晰度等16种生境因子,通过78个样方(24个选择样方和54个对照样方),研究繁殖期义乌小鲵的生境选择,结果显示选择样方与对照样方在岸边条件、水中覆盖物、水体清晰度、水体温度、水体面积、植被盖度6种生态因子上差异显着。逐步判别表明,通过植被盖度、水体温度、水体面积3个生态因子可分辨选择样方和对照样方,正确判别率达72.9%;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义乌小鲵在繁殖期生境选择与水体pH显着正相关,与水温呈显着负相关,确定义乌小鲵繁殖期间偏好的微生境为低郁闭度、较小面积水体、较低水温、多水中覆盖物、复杂岸边条件、水体偏弱碱性的静水型水塘或水坑。5)据MAXENT生态位模型输出的预测结果显示,对该模型贡献率最大的是降雨量季节性变化(BIO15),占所有环境变量总贡献率的42.3%,其次是最湿季降水量(BIO16)32.4%,其余环境变量的贡献率较小或为零。具体预测结果如下,位于浦江县的高适宜区分布在花桥乡、前吴乡、浦南街道等地,面积108.34 km2,占浦江县总面积的11.8%;次适宜区位于杭坪镇、仙华街道等地,面积191.90 km2,占总面积的20.9%;低适宜区分布在虞宅、岩头、郑宅等地区,面积205.67 km2,占总面积的22.4%;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大畈、檀溪镇、郑家坞等地区,面积413.17 km2,占总面积的45.0%。位于义乌市的高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上溪镇以北、城西街道以北,赤岸镇以南等地,面积仅49.75 km2,占义乌市总面积的4.5%;次适宜区位于上溪镇、城西街道中部,大陈镇及苏溪镇等地,面积127.13 km2,占总面积的11.5%;低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上溪以南、义亭镇、后宅街道以北、佛堂镇以东等地,面积262.00 km2,占总面积的23.7%;不适宜区分布在福田街道、稠城街道、稠江街道、廿三里街道等地区,面积666.59 km2,占总面积的60.3%。(2)胚胎发育观察义乌小鲵的早期胚胎发育分为26个时期,在水温10±1℃(模拟自然水温)条件下,胚胎发育缓慢,历时约1088 h孵出。(3)最适孵化条件选择在水深5 cm,水温15±1℃,密度4000颗/m2条件下,义乌小鲵胚胎有最优的孵化率(99.57±0.75%)及孵化用时(115.4±56.0 h);控制光照强度在1500 lx,每日光照时长12 h(7:30~18:00),此条件下义乌小鲵胚胎孵化率(96.7±3.3%)最大,而孵化用时(145.8±5.7 h)最短。(4)遗传多样性分析1)基于线粒体D-loop区检测义乌小鲵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低。在107条序列中,筛选获得单倍型6个。所有义乌小鲵样本的单倍型多态性为0.3232,核苷酸多态性为0.00587。2)利用线粒体D-loop区分子标记检测义乌小鲵种群的遗传分化。线粒体数据分析分化系数(FST)范围在-0.00584~0.05128间,检测结果中,FST为负,推测原因是样地间差异小于样地内部差异。且分析的结果表明几个样地间存在显着的基因交流。对义乌小鲵进行AMOVA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义乌小鲵样地的遗传变异来自于样地内部个体间的变异,样地间的分化不显着。3)利用线粒体D-loop区探究义乌小鲵种群历史动态。其种群的Tajima’s D值<0,Fu’S Fs值<0,结果未达显着水平(P>0.10),这表明浦江县、义乌市的义乌小鲵种群的中性进化歧异度没有出现显着偏向。Fu Fs值为负(-3.230),指示近期出现遗传变异。
赵彦花[7](2018)在《黄唇鱼SSR标记开发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文中指出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是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南海北部和东海南部沿海。由于环境的急剧恶化和过度捕捞,其资源迅速减少,濒临灭绝,开展保护性研究工作迫在眉睫。目前黄唇鱼各方面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匮乏,鉴于此,本文一方面通过黄唇鱼SSR标记的开发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黄唇鱼的种质资源鉴定和保育等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及黏液细胞分布规律的研究,了解其消化和吸收特征,为该鱼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支撑。1.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黄唇鱼SSR标记开发本研究使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黄唇鱼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3.43GB数据。经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65,047个Unigene,检测出29,797个SSR位点,分布于19,664个Unigene中。SSR位点分布类型与特征分析显示,最主要的重复类型为二核苷酸重复(39.8%),其次为一核苷酸重复(32.5%)和三核苷酸重复(22.4%)。二核苷酸重复中的基序主要是AC/GT(占总量的28%)。本研究利用Primer3软件总共设计出26949对引物。随机选取186对引物,以6个黄唇鱼样品为模板,进行PCR扩增;121对引物成功扩增出预期片段,其中47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结果表明,利用转录组测序数据大规模开发黄唇鱼SSR标记是可行的,开发的SSR标记可以为评估黄唇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2.通过SSR标记评估黄唇鱼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本文通过双重荧光PCR反应,筛选出29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对19个黄唇鱼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9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2-7个,等位基因总数为12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4.17个。有效等位基因(Ne)在1.0606-6.0561之间,总和为85.2050。表观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分别为0.6593和0.597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在0.0555-0.8137之间,平均值为0.5423。5个位点显着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校正P≤0.05)。基因丰富度Rs在2-6.976之间,总和为119.638。基因多样性(GD)在0.059-0.856之间。这些数据显示黄唇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高等水平。3.黄唇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利用石蜡切片、HE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Alician blue and periodic acid Schiff reagent AB,p H2.5))染色技术研究黄唇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黏液细胞的分布特征。黄唇鱼食道粗而短,胃呈“卜”形,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胃与肠的连接处有8个幽门盲囊,肠道在体腔内迂回2个曲折。光镜下观察到消化管管壁由外至内依次为外膜、肌肉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食道肌肉层很厚,黏膜层很薄未见黏液细胞分布。胃部肌肉层和黏膜层均很厚,黏膜固有层分布胃腺,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幽门盲囊管腔很大,但肌肉层很薄。肠道肌肉层较厚,黏膜皱褶较细长,黏膜上皮细胞间可见圆形的黏液细胞。肝脏内弥散分布胰腺组织,肝小叶内可见大量糖原空泡。AB-PAS染色检测到胃部分布为红色的Ⅰ型黏液细胞;幽门盲囊黏膜上皮分布大量蓝色的黏液细胞,为Ⅱ型黏液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检测到大量Ⅱ型黏液细胞,并有少量Ⅰ型黏液细胞。黄唇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以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体现了食性与结构功能相协调的特点。
王明胜[8](2017)在《安徽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吉小鲵栖息地特征分析及人工繁育研究》文中认为安吉小鲵(Hynobius amjiensis)是我国特产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2013年3月本研究团队在安徽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安吉小鲵在安徽省的新分布点,为安吉小鲵的物种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基地。本研究从2014年至2017年连续对安徽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吉小鲵种群进行了野外监测。研究中,共设置了83个1m×1m的样方(60个利用样方,23个对照样方)并选择了与安吉小鲵野外生存有关的15个生态因子作为变量,用Mann-Whitney U方法检验利用样方和对比样方生境数据的差异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吉小鲵野外栖息地的生境特征。结合上述栖息地质量分析结果及研究中监测到的安徽省清凉峰国家级保护区安吉小鲵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我们对安吉小鲵种群在保护区的资源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研究中,同时还开展了安吉小鲵物种的人工繁育初步研究。通对人工繁育下的21条幼体安吉小鲵成长的体重(m)、总长(l1)、尾长(l2)、前肢长(l3)和后肢长(l4)进行了连续记录测定,并采用非线性模型对安吉小鲵幼体生长曲线进行了分析与拟合研究。与此同时,针对野外采样过程中安吉小鲵幼体(卵袋、蝌蚪)鉴别困难的问题,本研究还开发出一种基于位点特异性PCR技术的安吉小鲵物种鉴定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生境因子分布频次、Mann-Whitney U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表明影响安吉小鲵繁殖期生境的主要因子为气温(≤6℃)和水温(5℃7℃),次要因子是土壤类型、植被类型。这表明安吉小鲵原生的高山草甸类型栖息地对其繁殖期的正常生存十分关键。此外,对清凉峰安吉小鲵种群的数量调查表明,2014年至2017年安吉小鲵卵袋数目分别为101条、91条、85条、82条。(2)利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安吉小鲵幼体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安吉小鲵幼体的体重(m)、总长(l1)、尾长(l2)、前肢长(l3)和后肢长(l4)的生长过程用Logistic曲线模型方程拟合的效果最好,拟合度(R2)分别为:0.9966、0.9973、0.9994、0.9854、0.9911。(3)根据安吉小鲵与近缘两栖动物的Cyt b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设计出1对安吉小鲵物种的位点特异性引物(HA-idF/HA-idR)。鉴定方法中,利用多重PCR扩增技术,搭配使用已被广泛利用的脊椎动物线粒体12S rRNA基因通用引物组合(H1478/L1091),根据扩增条带是否为2条即可快速、高效地实现对安吉小鲵物种的准确鉴定,为幼体(卵袋、蝌蚪)的鉴定提供了新方法。
舒服[9](2014)在《基于DNA条形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未知小鲵进行物种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物种鉴定是是判断生物亲缘关系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区分物种,特别是那些珍稀濒危以及具有经济意义的重要物种,因此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1月,在衡阳市岣嵝峰的王马凼发现了未知的两栖动物,经外形的可数性状特征与可量性状特征的比较鉴定,初步判断为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Urodela小鲵科Hynobiidae小鲵属Hynobius的物种。对于两栖动物的物种鉴定,除借助外形特征外,还需要对内部结构进行全面的解剖,甚至利用生物化学的手段,从分子水平进于DNA鉴定,才能准确的判断一个物种的分类地位。经历史资料查阅获悉,小鲵科在湖南省区域内仅发现2种,即分布于张家界市桑植县八大公山国家级保护区黄斑拟小鲵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和分布于永州市祁阳县祁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挂榜山小鲵H. guabangshanensis,岣嵝峰不曾记录有小鲵分布。从地理区域上判断,祁阳的挂榜山与衡阳的岣嵝峰属于同一山系,岣嵝峰发现的物种极有可能与挂榜山小鲵有关系。对于该物种的判断,不仅仅关系到它的身份确定,还涉及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和进化规律。鉴于此,我们除进行了传统的形态特征比对外,还作了野外实地调查,对其生活习性、环境生态以及周边人为活动做了系统调查。另外,还利用线粒体DNA CO I基因序列保守性的特征,利用TaKaRa公司的试剂盒对所采组织进行了总DNA的提取,然后设计了特殊的引物,利用PCR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了扩增,最后经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测序,获得了岣嵝峰小鲵的CO I590bp基因序列片段。从而弄清了该小鲵的真正分类归属,以及该小鲵在岣嵝峰的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等,为该物种的分类地位的确定和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最终确定发现于衡阳岣嵝峰的小鲵为挂榜山小鲵H. guabangshanensis。2.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挂榜山小鲵在岣嵝峰仅在岣嵝峰的王马凼有分布。3.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我们推断该地挂榜山小鲵可能系人为带入所致。4.通过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将传统分类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会使分类鉴定结果更为准确可靠。5.对于挂榜山小鲵人为引进至岣嵝峰的原因及后果做了详细分析,呼吁人们不要盲目人为引进。6.针对挂傍山小鲵这种濒危物种,结合其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建议。
浙江省湿地保护委员会办公室[10](2014)在《浙江省湿地保护工作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我省湿地保护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经历了近十年的打基础阶段,即将迎来全面推进的快速发展时期,为美丽浙江建设发挥巨大的独特作用。湿地保护工作回顾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是政府的职能"。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全省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为我省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指明了
二、安吉小鲵濒临灭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吉小鲵濒临灭绝(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全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新《名录》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 |
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最受关注,185种列入新《名录》,其中99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 |
鸟类:重点保护物种增加150种 |
爬行动物:新增的重点保护物种分布在龟鳖目和有鳞目 |
两栖动物:6种增为国家一级,80种增为国家二级 |
“鱼形”动物:新增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增量最大 |
半索动物门:柱头虫为常见代表物种 |
节肢动物门:昆虫类增加54种,是新增比例最高的类群之一 |
软体动物门:保护种类大幅新增,受到人们更多关注 |
刺胞动物门:新增水螅纲,红珊瑚科所有种为一级 |
(2)明确野生动物保护,发展经济动物生产——对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认识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1.1 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介 |
1.2 新、旧版《名录》的区别 |
1.2.1 物种数量变化 |
1.2.2 物种分类阶元变化 |
1.2.3 物种名称变更 |
1.2.4 保护动物等级变化 |
1.3 新《名录》调整依据 |
2 新《名录》对野生动物有明确规定 |
2.1 野生动物保护种类数量增加 |
2.2 保护级别提升 |
2.3 区分野外与家养种群 |
2.4 考虑引进种 |
3 新《名录》对经济动物有明确界定 |
3.1 不记载经济动物 |
3.2 区分普通畜禽与野生种群 |
3.3 经济两栖类纳入水产动物管理 |
4 结 语 |
(3)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东北林蛙MHCI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概述 |
1.1.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
1.1.2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结构及功能 |
1.2 MHC的研究 |
1.2.1 哺乳类MHC的研究 |
1.2.2 爬行类MHC的研究 |
1.2.3 禽类MHC的研究 |
1.2.4 鱼类MHC的研究 |
1.2.5 两栖类MHC的研究 |
1.3 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研究现状 |
1.3.1 分布及地位 |
1.3.2 研究价值 |
1.3.3 抗病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α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载体、菌株及相对分子质量 |
2.1.3 引物设计及片段命名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主要生化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RNA的提取 |
2.2.1.1 RNA的提取 |
2.2.1.2 RNA的检测 |
2.2.2 RT-PCR扩增MHCIα基因 |
2.2.3 连接、转化及鉴定 |
2.2.3.1 PCR产物的胶回收 |
2.2.3.2 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的连接 |
2.2.3.3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2.3.4 重组质粒的菌落PCR鉴定 |
2.2.3.5 重组质粒pMD18-T-RdMHCIα-A的酶切鉴定 |
2.2.4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肌肉组织总RNA的检测 |
2.3.2 MHCIα基因RT-PCR检测 |
2.3.3 MHCI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林蛙MHCIα1+α2 肽结合区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载体及菌株及相对分子质量标准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引物设计 |
3.1.5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目的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的制备 |
3.2.2 连接和转化 |
3.2.3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MHCIα1+α2 的鉴定 |
3.2.4 东北林蛙MHCIα1+α2 肽结合区的抗原表位分析 |
3.2.5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3.2.6 抗血清的制备及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3.1 重组表达载体的鉴定 |
3.3.2 东北林蛙MHCIα1+α2 肽结合区抗原表位预测 |
3.3.3 表达产物的SDS-PAGE检测 |
3.3.4 多克隆抗体效价检测 |
3.3.5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检测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嗜水气单胞菌和LPS胁迫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基因的组织表达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炎症模型的建立 |
4.1.2 引物设计 |
4.1.3 主要生化试剂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东北林蛙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 |
4.2.2 不同组织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4.2.3 qRT-PCR扩增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基因 |
4.2.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东北林蛙MHCI基因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东北林蛙病理学变化 |
4.3.2 Ah和 LPS胁迫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MHCI转录水平的检测 |
4.3.3 Ah和 LPS胁迫下东北林蛙MHCI分子水平的检测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极危动物安吉小鲵的保护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安吉小鲵综述 |
1.1.1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威胁 |
1.1.2 中国两栖动物现状 |
1.1.3 安吉小鲵研究现状 |
1.2 从保护遗传学到保护基因组学 |
1.2.1 保护遗传学综述 |
1.2.2 保护基因组学综述 |
1.3 本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安吉小鲵SNP分子标记开发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ddRAD-seq文库的构建 |
2.2.3 ddRAD数据分析及变异检测 |
2.3 研究结果 |
2.3.1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2.3.2 ddRAD-seq文库构建结果 |
2.3.3 ddRAD数据分析及变异检测 |
2.4 讨论 |
第3章 安吉小鲵的保护基因组学分析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2.3 基因流分析 |
3.2.4 有效种群大小及历史动态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3.3 基因流分析 |
3.3.4 有效种群大小及历史动态分析 |
3.4 讨论 |
3.4.1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3.4.3 基因流分析 |
3.4.4 有效种群大小及历史动态分析 |
第4章 总结与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气象和遥感数据的气候变化对安吉小鲵生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源 |
2.2 气象站点的Kriging插值 |
2.3 Theil-Sen Median非参数趋势分析 |
3 结果和分析 |
3.1 温度和降水演变趋势 |
3.2 NDVI演变趋势 |
4 讨论 |
4.1 局部暖湿化进程对安吉小鲵生境的影响 |
4.2 植被群落演变对安吉小鲵生境的影响 |
(6)义乌小鲵种群资源调查、胚胎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国有尾两栖类研究进展及受胁状况 |
1.1 中国有尾两栖类 |
1.2 两栖类动物受威胁现状 |
2 义乌小鲵研究现状 |
2.1 义乌小鲵物种简介 |
2.2 研究现状 |
3 地理简介 |
3.1 地理环境 |
3.2 野生动物保护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义乌小鲵种群资源调查 |
1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种群数量统计 |
2.3 栖息地群落调查 |
2.4 繁殖生境选择 |
2.5 栖息地适宜性分析 |
3 数据处理 |
3.1 群落学数据处理 |
3.2 繁殖生境选择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调查概况 |
4.2 种群数量及密度 |
4.3 栖息地植被类型 |
4.4 繁殖生境选择 |
4.5 栖息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繁殖生境选择 |
5.2 生境评价 |
第三章 胚胎发育观察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胚胎最适孵化条件选择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光照强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
2.2 水深、温度、及密度对胚胎发育影响 |
3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光照强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
4.2 水深、温度、及密度对胚胎发育影响 |
5 讨论 |
5.1 水温对义乌小鲵胚胎孵化的影响及最适孵化温度的确定 |
5.2 孵化密度对义乌小鲵胚胎孵化的影响 |
5.3 水深对义乌小鲵胚胎孵化的影响 |
5.4 光照强度对义乌小鲵胚胎孵化的影响 |
第五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数据的义乌小鲵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样本采集 |
2 实验试剂和主要设备 |
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4 实验方法 |
4.1 DNA提取与检测 |
4.2 线粒体D-loop区 PCR扩增与检测 |
5 数据处理 |
6 结果与分析 |
6.1 结果 |
6.2 义乌小鲵基因序列分析 |
7 讨论 |
7.1 义乌小鲵遗传多样性 |
7.2 义乌小鲵遗传结构 |
7.3 义乌小鲵种群历史动态 |
第六章 义乌小鲵致濒原因及保护建议 |
1 义乌小鲵受胁因素 |
2 保护建议 |
2.1 加强栖息地的相关监管工作 |
2.2 开展相关的科普教育工作 |
2.3 加强科研监测与研究 |
2.4 开展人工繁育研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黄唇鱼SSR标记开发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黄唇鱼的生物学特征 |
1.1 黄唇鱼的分布 |
1.2 黄唇鱼的形态特征 |
1.3 黄唇鱼的生活习性 |
2 黄唇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微卫星分子标记概述 |
3.1 微卫星序列概述 |
3.2 微卫星分子标记概述 |
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5 鱼类消化道研究进展 |
6 鱼类消化黏液细胞研究进展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黄唇鱼SSR标记开发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唇鱼的转录组测序 |
2.2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2.3 Unigene的功能分类 |
2.4 微卫星的特征分析 |
2.5 SSR引物的有效性验证和多态性检测 |
3 讨论 |
3.1 高通量测序和Unigene功能注释 |
3.2 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黄唇鱼SSR标记 |
第三章 通过SSR标记评估黄唇鱼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扩增和SSR基因分型结果 |
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黄唇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切片制备和染色方法 |
1.3 数据测量和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唇鱼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 |
2.2 黄唇鱼消化系统组织结构 |
2.3 黄唇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分布特征 |
3 讨论 |
3.1 黄唇鱼消化系统形态结构与食性的联系 |
3.2 黄唇鱼消化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
3.3 黄唇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分布特征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会议 |
致谢 |
(8)安徽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吉小鲵栖息地特征分析及人工繁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我国有尾两栖类及受威胁概况 |
1.1.1 我国的有尾两栖类 |
1.1.2 两栖类物种受威胁现状 |
1.2 安吉小鲵研究进展 |
1.2.1 安吉小鲵物种简介 |
1.2.2 安吉小鲵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安吉小鲵繁殖期的栖息地特征分析及种群现状研究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安徽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 |
2.1.2 动植物资源概况 |
2.1.3 气候特点 |
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各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 |
2.3.2 生态因子的选择 |
2.3.3 主成分分析 |
2.3.4 种群现状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繁殖期选择 |
2.4.2 生态因子 |
2.5 安徽清凉峰安吉小鲵的保护现状及建议 |
2.5.1 保护现状 |
2.5.2 保护建议 |
第三章 人工繁育条件下安吉小鲵幼体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各变量间相关性 |
3.2.2 非线性模型拟合分析 |
3.2.3 生长曲线分析 |
3.2.4 实际测量值与拟合曲线估计值的比较 |
3.2.5 实际周增重/增长与曲线模型拟合估计值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生长曲线的选择 |
3.3.2 实际应用 |
第四章 基于位点特异性PCR技术的安吉小鲵物种鉴定方法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及仪器 |
4.1.2 引物设计 |
4.1.3 总DNA的制备 |
4.1.4 PCR扩增 |
4.1.5 数据分析和物种鉴定 |
4.2 实验结果 |
4.2.1 序列分析 |
4.2.2 PCR鉴定 |
4.2.3 测序及Blast搜索 |
4.3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获奖情况 |
(9)基于DNA条形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未知小鲵进行物种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研究综述 |
1.1 小鲵科物种研究概况 |
1.1.1 小鲵科分类概述 |
1.1.2 小鲵科生态概述 |
1.1.3 中国小鲵科分布概述 |
1.1.4 中国小鲵科研究进展 |
1.1.5 中国小鲵科保护研究进展 |
1.2 动物分类学研究概况 |
1.2.1 动物分类学历史与意义 |
1.2.2 分类学的方法 |
1.3 保护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3.1 保护生物学概述 |
1.3.2 外来种的引入 |
1.3.3 外来种引进的后果 |
1.3.4 动物生态伦理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地点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地概况 |
4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 实验材料 |
4.1.1 试剂 |
4.1.2 实验器材 |
4.2 实验方法 |
4.2.1 形态描述及外形测量方法 |
4.2.2 野外实地调查方法 |
4.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传统分类鉴定结果 |
5.1.1 岣嵝峰小鲵形态描述 |
5.1.2 有分类资料比对 |
5.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5.2.1 COI基因碱基组成和序列比对分析 |
5.2.2 遗传相似度和序列差异分析 |
5.2.3 遗传距离分析 |
5.2.4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5.3 野外实地调查结果 |
5.4 最终鉴定结果 |
6 讨论 |
6.1 鉴定结果的正确性分析 |
6.2 岣嵝峰出现挂榜山小鲵的原因分析 |
6.2.1 原因推断 |
6.2.2 引进原因分析 |
6.3 挂榜山小鲵的保护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浙江省湿地保护工作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湿地保护工作回顾 |
工作展望 |
四、安吉小鲵濒临灭绝(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全解读[J]. 李湘涛,彭建生,徐永春,肖诗白. 森林与人类, 2021(12)
- [2]明确野生动物保护,发展经济动物生产——对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认识[J]. 卫功庆,张舒童,衣岩,刘舒欣,王琳,丁飞,付议颉,吴旻. 经济动物学报, 2021(04)
- [3]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东北林蛙MHCI基因表达的研究[D]. 边若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极危动物安吉小鲵的保护基因组学研究[D]. 阚霞.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气象和遥感数据的气候变化对安吉小鲵生境的影响研究[J]. 潘德寿,庞毓雯,周音颖,黄雨馨,徐俊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6]义乌小鲵种群资源调查、胚胎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费潇鸣.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7]黄唇鱼SSR标记开发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D]. 赵彦花.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2)
- [8]安徽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吉小鲵栖息地特征分析及人工繁育研究[D]. 王明胜.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2)
- [9]基于DNA条形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未知小鲵进行物种鉴定[D]. 舒服.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 [10]浙江省湿地保护工作回顾与展望[J]. 浙江省湿地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浙江林业, 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