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层次、广视角交流各行业信息化(论文文献综述)
肖跃[1](2020)在《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C公司案例分析》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已经从计算机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将世界相连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黑客技术、漏洞风险、个人信息保护、等级保护等等专业化名词开始频繁地在大众视野中出现,成为一个个社会热点。网络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甚至专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网络安全的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正常经营,各行各业也开始摸索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建设。网络安全服务类项目主要用于给企业提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公司网络安全整体防护水平,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扫描检测、保障支撑等工作。由于对此类安全服务质量暂时还没有适用的质量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相关文献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积累,建立一套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为了全面了解质量指标因素客观全面,选择三种视角的专家人员作为调研对象,分别代表安全管理部门、涉及产品运维运营的业务运维以及涉及到产品推广的相关单位。通过专家调研咨询结合专家意见进行筛选,得到安全管理、业务运维、产品推广三个不同视角下的安全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指标权重。由于影响质量的指标因素多、关系复杂,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以C公司的网络安全服务类项目为例验证体系模型的适用性,C公司网络安全营运类项目共有X、Y、Z三家安全公司负责支撑。组建专家组通过评价体系模型对X、Y、Z三家安全团队的服务情况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果为80.23、73.6、84.52的分数,说明三家安全团队的评价结果基本属于属于良好、中等。最后通过对评价结果的针对性分析,提出可以落实改进的建议,验证了质量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及其指标不仅作为安全团队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并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为企业未来选择安全团队的采购招标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标准,为公司网络安全防护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向。
张鹏程[2](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高慧琳[3](2020)在《基于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新媒介技术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歇尔·麦克卢汉被视为二十世纪最着名的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地球村”等诸多论断和预言,被誉为电子时代的先知。从麦克卢汉所处的以广播、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电子时代,到如今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与智能时代,新旧媒介的不断更迭与广泛应用,逐步印证了麦克卢汉对于未来社会的诸多预言,并重塑了人们的时空观。技术革新在为人们解决问题和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比如环境恶化、核武器等。因此,媒介技术的进步不是万能的,许多问题仍然在技术解决的范畴之外。媒介、人、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会对人与社会产生辩证影响。麦克卢汉媒介观在新媒介技术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新媒介技术对人类自身及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于负面影响应当如何规避与应对?理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从技术哲学视角对麦克卢汉媒介观进行重新审视,更是当前新媒介技术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麦克卢汉为研究对象,梳理与阐述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形成溯源与核心内容,以其媒介观为研究依据,对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媒介观在新媒介技术日益更迭的时代所展现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首先从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出发,通过分析虚拟现实从思想萌芽到理论完善、从技术初现到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两重性及其对人的延伸与影响,阐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理论的纵向延伸作用,揭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对受众感官、心理与意识的延伸方式与途径。基于麦克卢汉“媒介讯息论”和“地球村”理论,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横向拓展作用,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与构建的角度,探讨了地球村的形成及价值体现;从移动互联网对数据的采集、分析与架构和物联网对人与物关系的重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对物联网的技术支撑作用;在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基础上衍生出“数据即讯息”、“数据即媒介”观点,并对物联网在发展进程中可能带来的技术异化以及数据伦理的困境进行哲学反思与讨论,论述了麦克卢汉媒介观在理解人与媒介之间复杂互动关系中的创新性与片面性,揭示了新媒介技术改变人类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与社会交往方式的机制,提出了应对新媒介技术负面影响的策略。从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和“冷热媒介论”出发,基于“缸中之脑”假说,从“脑机融合”、“人机融合”、“人机物三元融合”三个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哲学思考,阐明了脑机融合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基于人机融合的本体性、渐进性、辩证性三个特性,论述了人机融合是人类智能的延伸,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促进作用;基于人机物的三元融合,阐述了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的智能社会发展趋势,指出解决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困境关键在于确立以人为主导的人机融合机制,机器智能辅助人类智能,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新媒介技术在其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多元化、高水平、强交互的特点,媒介技术的变革复兴了针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争论。通过重新审视麦克卢汉媒介观,以媒介技术的变革为切入点,对社会与时代特点进行正反两方面哲学思考,理性认识新媒介技术对人类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与社会交往方式的影响,有助于促进新媒介技术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与媒介的和谐共存。
王琦[4](2019)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的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共十九大对其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上述部署与安排,落实相应的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的改革等。领导干部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公益类事业单位承载着社会公共服务输出的重要职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加快推进并积极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干部的选任是其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改革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选任高素质专业化的领导干部队伍,是推动新时代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队伍实现专业化建设,保障公益类事业单位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更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多样性、多元化需求的一个前提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因此,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研究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初创时期、探索时期、改革时期、新时代四个阶段,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改革,至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结束了没有体现中国事业单位特点、彰显人才成长规律的选任政策法规体系的历史,填补了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空白,为新时代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当然,冷静地观察与分析,还应充分认识到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尚未成熟,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一些问题,诸如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化不足,体现在干部选任制度体系尚不完备、干部选任制度缺乏配套政策;干部选任过程中民主化程度有限、群众参与欠缺;领导干部选任法制化缺乏法律支撑、干部选任过程具有照顾现象;领导干部选任科学化不够,选任标准不明、考核标准缺乏、选任方式单一、人岗不相适等问题。为了解决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国家治理力现代化的理论视角下,基于案例剖析,具体分析影响因素,从过程、目标、功能三个层面提出优化路径,力图构建新时代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策略,为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提出政策议,设计可行性强的操作方案。依循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导向和问题指引,上述阐释构成本文研究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问题意识,并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进一步推进相应的研究进程: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公共服务能力现代化、领导干部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提出新时代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其次,在梳理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变迁历程基础上,过对比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社会组织领导人员选任制的不同特点,分析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独特之处。通过定位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角色与功能,推导出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导干部选任制度的结构、功能及属性。再次,结合本人所从事的组织人事工作实践,基于案例剖析,定性分析影响因素,探析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领导干部能力现代化为切入点,提出实施分层分类的差别化制度系统调适路径,并从过程、目标、功能三个层面,实现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协调化、高效化、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深化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改革,有效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综上所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需要落实在政府部门及其附属机构的各种积极变革。其中,在公益类事业单位相关改革中,作为核心程的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对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变革与积极发展等具有重要且不可忽视的意义。对此,本文的研究意在通过对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梳理、分析与评价,将这一选任制度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联以明确,进而落实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推动。
肖虹[5](2019)在《市级政府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A市经济数据的管理为例》文中提出政府统计是政府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公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一种公共活动。其核心内容为统计制度设计、数据收集处理、产品发布,所得工作成果重在反映各行各业的现实运营状况。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政府统计也是各领域分析局势、政府制定与实施新政的重要基础。近些年,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政府统计所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优化改进政府统计管理模式,成为了政府统计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直面现有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深刻认识到政府统计管理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研究及解决当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政府统计管理模式,对推动政府统计工作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市级政府统计工作层面出发,以所学的公共产品理论等为基础,将政府统计成果及其相关服务作为公共产品进行研究,查阅众多同类研究文献资料,结合新时代政府统计的需求对市级政府统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一些探讨。本文首先对政府统计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当前形势下政府统计工作的要求,从统计工作动态流程的各环节入手,结合四川省A市政府统计工作的现状,重点阐述新形势下市级政府统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政府统计的权威地位受到动摇、政府统计数据孤岛现象明显、数据统计分析效力低、统计产品不适配公众感受认知等问题,有必要多方面查找问题成因,例如立足统计理念视角、数据分析视角、产品发布视角、法治建设视角等分析,结合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在政府统计管理中的经验,借鉴得到启示,并就采取何种举措改进和健全市政府统计模式进行阐述,例如转变政府当前的统计管理理念、创建标准规范的政府统计制度、增加技术支持强化统计实力、优化升级产品发布方法、强化法制保障等,立足思维、理念及实践方法层面促进市级政府统计管理模式改革。
邹巨涛[6](2018)在《大数据视角下的广东省领导干部信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管理干部、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等干部工作要求的日益提高,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兴未艾,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为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提供了解决途径。领导干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核心是领导干部大数据,重要抓手是领导干部大数据的数据整合以及构建领导干部大数据中心、应用支撑系统及综合研判平台,重要驱动是业务部门渴望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结果的需求,倒逼信息化部门协助业务部门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思维创新领导干部管理模式、转变信息管理理念、优化信息管理流程,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信息收集、整合、利用,建立和完善信息搜索、信息共享、数据统计、量化信息、建模分析、综合研判,产生自动预警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实现智慧管理的目标,是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领导干部管理信息化工作研究的重点。全国各地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主管领导干部信息,其信息化建设及发展水平不均衡: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其干部信息资源分类标准新、人员覆盖面广、信息整合度高、安全措施足,但有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比如广东省东西北地区只是简单利用电子表格形成领导干部名册进行管理。为促进全省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干部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需在“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管理模式下,按照“数据齐全、信息完备,智能分析、辅助决策,共建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整合各级党委管理的干部信息,并进一步整合所有领导干部数据信息,建设全省领导干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领导干部大数据在信息管理中的优势,由领导干部传统“点”的管理模式转变为“面”的多维度管理,掌握领导干部管理全方位主动权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领导干部信息管理能力的迅速提升,对建设广东省领导干部大数据中心及推动广东省领导干部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梁超[7](2018)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受到了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民族院校由于学生来源的复杂性,是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实施其思想渗透的重要场所,使得民族院校相对其他院校意识形态领域更为严峻复杂。主动加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工作,显得更为关键、迫切。本文拟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相关概念着手,分别阐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内在要素,包括理论基础、内在构成和基本特征,同时分析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瓶颈,不断在坚持主导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合力性原则基础上,推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理论建构、主体建构、方法建构和制度建构,进一步提升话语宣传的有效针对性,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一元主导地位。
李智[8](2015)在《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 ——以沈阳市博才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就是电子书包,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数字学习集成体,整合了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三方面的内容,在全球大规模推广普及,带动了教育信息化变革,其相关研究受到教育部门、软件开发商、电子产品商家的热烈追崇,在学生与家长之间掀起广泛好评,然而,电子书包的不足之处已屡现端倪。本研究以沈阳市大东区博才初级中学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为例,通过对学科教学中实际情况的调研,总结了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及不足。对于其劣势,分析原因主要是电子书包成本偏高、数据资源更新不及时、缺乏个性化辅导系统、尚无统一权威的教学资源平台等。鉴于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成为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首先对电子书包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加以总结归纳,力图全面掌握电子书包的发展规律及应用情况。其次,实地调研了沈阳市博才中学电子书包的课堂应用情况,观察了诸多电子书包课堂教学视频,并与亲身使用电子书包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掌握了使用者的感受心得,进而探索出改进方法——新事物“云书包”。再次,通过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从理论层面对云书包进行了构建,为电子书包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式,包括其版本定制、数据传输方式、云平台层级设计等,同时分析其优势长项,阐述了云书包如何针对性地解决了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最后,总结了本研究获得的成果,点明了创新之处,描绘了未来展望,自省了存在不足,以此来指导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力图完善云书包的设计构建,以期让云书包的问世早日到来,从而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加油助力。
王华春[9](2014)在《软科学研究: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影响力》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各省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在提供资源、服务对象、网络连接等方面差异的比较,探究造成图书馆资源共享影响力差异的因素,分析影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良好构建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如何扩大其影响力、促进各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健康建设与快速发展进行讨论,最后对未来理想平台的打造方式、打造形式、呈现效果、应具备的影响力等作出设想,力求提供深入、有特征性、有可鉴性的软科学研究。
邓良[10](2012)在《“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成就瞩目,物流总额逐年增加,物流成本占GDP比例逐步减少,物流业在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物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更加重要。现在和今后很长时期内,物流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那么,物流业的发展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战略?这是个有价值和深刻的课题。同时,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发挥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然而制造业大而不强,通过加强制造业物流能力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势在必行。所以,本博士论文选取基于“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视角来研究物流业的发展战略这一研究课题,具备的学术和实际指导意义。基于“双业联动”视角的物流业发展战略,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就是本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必须研究清楚几个问题: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双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呈现出怎么样的发展趋势等,之后再进行基于“双业联动”视角的发展战略探讨,最后是案例研究的支撑。所以本论文按照“理论梳理——现状与问题分析——战略设计——案例支撑”的技术路线,分为11章来撰写,其中战略设计是重中之重,基本遵循“宏观——中观——微观”的思路展开论述。通过进行较为系统研究,文章提出具备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结论。从论文可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发展宏观面良好:总额迅速增加、增加值稳步上升、行业整体效益明显上升、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与战略性合作加强,等。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社会物流需求不足,物流费用仍然偏高;物流服务主体功能的欠缺制约着经营服务专业化发展,导致专业化物流供应不足:相关要素发展不平衡影响着物流服务运作集约化和一体化,等。作为中国支柱性产业的制造业,也取得长足的发展。产值高速增长,总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利用外资更加注重质量,逐渐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等;但也存在产业低端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物流业与制造业是两个关联度较强的产业,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但是由于各种阻碍因素,目前我国的这两个行业并没有处于联动协调发展的状态,只是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基于“双业联动”的物流业发展战略,是关键所在。论文在一系列的现状、问题和联动机理的分析之后,再探讨战略的实现途径。通过论证表明,首先可以从“国家竞争优势”的视角,通过建立“双业联动”的“钻石模型”来探讨物流业发展的策略:需要巩固物流现有生产要素,发展物流业高级生产要素;扩大制造业物流需求;逐步构建和完善制造业物流价值链,促进物流产业链的横纵向一体化发展;组建战略联盟联动合作形式等。接着从合作博弈论的视角建立“两业联动”的合作模型。通过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与验证,并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一些策略结论: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整合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功能;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信息共享与标准对接: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任机制:建立双业联动过程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机制;在加强企业合作创新理念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委托——代理”机制,等。此外,协同物流是双业联动的一个较新的发展思路,论文通过分析得出“双业联动”应该立足于打造战略重塑与体系重塑模型的协同物流模式。具体到企业的层面发展协同物流,要实现物流服务的制造业价值链嵌入与实现协同演进。协同物流发展的实际操作层次是供应链的协同,由于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其协同发展具有推广价值。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协同模式和运作方式,获取多方共赢。双业联动发展在实践方面也开始出现成效,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范围,涉及到了制造业的各种行业,联动发展的模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逐渐向着深度和广度纵横发展,一些战略实践的案例为我国“双业联动”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总之,本毕业论文对“双业联动发展”的研究,相对系统也具备自己的相对创新性,然而由于各种局限因素导致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研究展望,大有文章可做,任重而道远。
二、深层次、广视角交流各行业信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层次、广视角交流各行业信息化(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C公司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网络安全发展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网络安全研究 |
2.1.2 国内网络安全研究 |
2.2 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 |
2.2.1 网络信息安全 |
2.2.2 网络安全的攻击 |
2.2.3 网络安全的防范 |
2.3 企业网络安全体系下的安全服务项目 |
2.3.1 企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
2.3.2 企业网络的日常安全服务 |
2.4 网络信息安全的分析评价方法 |
2.4.1 安全审计分析法 |
2.4.2 安全风险评估分析法 |
2.4.3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
2.4.4 综合模糊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安全项目质量及影响因素 |
3.1 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
3.1.1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的对象 |
3.1.2 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的调研 |
3.2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多视角的影响因素 |
3.2.1 安全管理视角下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3.2.2 业务运维视角下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3.2.3 产品推广视角下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 |
3.2.4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影响因素的确认 |
3.3 影响因素的动态更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指标内涵 |
4.2 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4.2.1 准则层指标重要性的调研问卷 |
4.2.2 指标层指标重要性的调研问卷 |
4.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
4.3 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
4.3.1 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2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 |
4.3.3 质量评价的执行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实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描述 |
5.2 案例评价 |
5.2.1 确定评价人员和评价标准 |
5.2.2 收集梳理质量评价 |
5.2.3 计算X公司服务质量 |
5.2.4 计算Y公司服务质量 |
5.2.5 计算Z公司服务质量 |
5.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5.4 指标分析和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准侧层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二 安全管理-指标层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三 业务运维-指标层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四 产品推广-指标层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五 服务质量评价调研表 |
致谢 |
(2)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二)政治认同理论 |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二)乡村振兴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3)基于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新媒介技术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形成溯源与核心内容 |
2.1 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形成溯源 |
2.1.1 时代变迁对麦克卢汉的影响 |
2.1.2 学术转向对麦克卢汉的影响 |
2.1.3 技术更迭对麦克卢汉的影响 |
2.2 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核心内容 |
2.2.1 媒介即讯息 |
2.2.2 媒介是人的延伸 |
2.2.3 “冷媒介”与“热媒介” |
2.2.4 地球村 |
2.3 麦克卢汉与新旧媒介的更迭 |
2.3.1 麦克卢汉对新旧媒介的解读 |
2.3.2 后麦克卢汉时代新旧媒介的更迭 |
2.4 本章小结 |
3 虚拟现实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延伸 |
3.1 虚拟现实的理论形成与再现 |
3.1.1 虚拟现实的思想萌芽 |
3.1.2 虚拟现实的理论完善 |
3.1.3 虚拟现实的再现与延伸 |
3.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与两重性 |
3.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初现 |
3.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3.2.3 虚拟现实技术的两重性 |
3.3 虚拟现实技术对受众认知能力的延伸与影响 |
3.3.1 沉浸性体验对受众感官的延伸 |
3.3.2 交互性感知对受众心理的延伸 |
3.3.3 构想性实现对受众意识的延伸 |
3.4 本章小结 |
4 物联网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拓展 |
4.1 移动互联的传播特性及其对“地球村”形成的影响 |
4.1.1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与构建 |
4.1.2 移动互联网对“地球村”形成的促进 |
4.1.3 移动互联网的价值体现 |
4.2 大数据对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及其价值体现 |
4.2.1 技术即媒介——数据传播的根源 |
4.2.2 媒介即环境——数据传播的内涵 |
4.2.3 数据即讯息——数据传播的方式 |
4.3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环境下人与物的辩证关系 |
4.3.1 物联网对人与物关系的重构 |
4.3.2 物联网技术的异化 |
4.3.3 从人机交互到万物互联 |
4.4 本章小结 |
5 人工智能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提升 |
5.1 脑机融合——人类大脑的延伸 |
5.1.1 “缸中之脑”假说的阐释 |
5.1.2 从“缸中之脑”到“人工大脑” |
5.1.3 从“人工智能”到“机器智能” |
5.2 人机融合——人类智能的延伸 |
5.2.1 人机融合的本体性 |
5.2.2 人机融合的渐进性 |
5.2.3 人机融合的辩证性 |
5.3 人机物三元融合——智能社会的实现 |
5.3.1 人机物三者的互联互通 |
5.3.2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 |
5.3.3 智能化社会的逐步形成 |
5.4 本章小结 |
6 麦克卢汉媒介观对新媒介技术的启示 |
6.1 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重新审视 |
6.1.1 从虚拟现实技术再看“媒介延伸论” |
6.1.2 从大数据技术再看“媒介讯息论” |
6.1.3 从物联网技术再看“地球村”预言 |
6.1.4 从人工智能技术再看“冷热媒介论” |
6.2 新媒介技术对人与社会的影响 |
6.2.1 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 |
6.2.2 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
6.2.3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 |
6.3 麦克卢汉媒介观对新媒介技术的价值与意义 |
6.3.1 麦克卢汉媒介观对新媒介技术应用的理论价值 |
6.3.2 麦克卢汉媒介观对新媒介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麦克卢汉主要专着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的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 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
(三) 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改革 |
(四) 文献评述 |
三、论文的结构框架 |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分析框架中的领导干部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领导干部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关联 |
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领导干部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
三、选任制度现代化在领导干部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公共服务领域的领导干部选任 |
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公共服务现代化 |
二、公共服务现代化对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的要求 |
三、公共服务现代化对领导干部选任要求与传统选贤任能的区别 |
第三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 |
一、基础性要求 |
二、功能性要求 |
三、专业性要求 |
第二章 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变迁及其独特性研究 |
第一节 中国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概况 |
一、领导干部选任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领导干部的选任模式 |
三、中国领导干部的选任程序 |
第二节 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变迁历程 |
一、初创时期: 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
二、探索时期: 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
三、改革时期: 积极探索,深化落实 |
四、“新时代”: 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横向比较与独特性研究 |
一、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概况及特征 |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任制度概况及特征 |
三、社会组织领导人员选任制度概况及特征 |
四、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独特性 |
第三章 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案例分析:以M部为例 |
第一节 M部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总体情况 |
一、M部所属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 |
二、M部所属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情况 |
三、M部所属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特点 |
第二节 M部所属公益类事业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 |
一、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情况 |
二、领导干部选任制度主要特征 |
三、领导干部选任具体方案介绍 |
第三节 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问题分析 |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化不够完善 |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仟民主化不够充分 |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法制化不够健全 |
四、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科学化不够到位 |
第四章 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影响因素的定性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
一、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
二、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案例 |
三、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四、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影响因素的变量设计 |
第二节 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影响因素的软件分析 |
一、寻找影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成效的充分条件 |
二、寻找影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成效的必要条件 |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思考讨论 |
一、研究结论: 影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成效的因素 |
二、思考讨论: 推动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策略选择 |
第一节 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总体设计 |
一、总体思想: 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制度建设的导向 |
二、基本策略: 以领导干部能力现代化为制度建设的切入点 |
三、操作方案: 实施分层分类的差别化制度系统调适路径 |
第二节 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过程向度 |
一、强化领导干部选任主体的法治观念 |
二、规范领导干部选任方式的法治依据 |
三、保障领导干部选任过程的法治程序 |
第三节 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目的向度 |
一、建构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商议机制 |
二、健全领导干部选任权力的配置体制 |
三、加强领导干部选任对象的责任意识 |
第四节 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建设的功能向度 |
一、建立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民主化保障 |
二、构建领导干部选任措施法治化依托 |
三、实现领导干部选任制度动态化调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
后记 |
(5)市级政府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A市经济数据的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政府统计的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政府统计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及要求 |
三、市级政府统计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市政府统计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
(二)市级政府统计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
(三)市级政府统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部分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政府统计管理经验借鉴 |
(一)部分国家政府统计管理经验 |
(二)国内发达地区政府统计管理经验 |
(三)对市级政府统计管理的启示 |
五、进一步完善市级政府统计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转变政府统计管理理念 |
(二)构建共治共享的政府统计工作机制 |
(三)提高政府统计的数据挖掘开发能力 |
(四)加强政府统计工作的法治保障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数据视角下的广东省领导干部信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情况对比 |
1.3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1.3.1 领导干部的内涵 |
1.3.2 领导干部及选任的相关要求 |
1.3.3 领导干部大数据信息 |
1.3.4 基本理论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的组织人事工作中领导干部信息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
2.1 大数据引起的变革 |
2.1.1 大数据引起的思想变革 |
2.1.2 大数据引起的领导干部选任方式工作思维、价值取向、工作方式的转变 |
2.1.3 大数据战略引起组织人事工作相应的变革 |
2.2 基于大数据的组织人事工作信息化的优势 |
2.2.1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 |
2.2.2 传统组织人事工作的的特点及不足 |
2.3 国内干部信息管理现状 |
2.3.1 全国各地组织人事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 |
2.3.2 结构化的数据利用管理模式 |
2.3.3 简单信息系统支持决策模式 |
2.4 大数据视角下组织人事工作信息化的的要求及优势 |
2.4.1 组织人事工作信息化发展需求 |
2.4.2 组织人事工作整合数据资源的优势 |
第三章 大数据视角下的广东省干部信息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广东省干部信息管理工作的现状 |
3.1.1 广东省干部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方式 |
3.1.2 广东省干部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
3.1.3 广东省干部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共享机制落后:数据来源单一不够用 |
3.2.2 管理结构割裂:数据内容杂乱不好用 |
3.2.3 专业队伍薄弱:数据分析不足不会用 |
3.2.4 权责划分不清:数据共享怕担责不敢用 |
3.3 原因分析 |
3.3.1 统筹不足:缺少全国一盘棋的总体规划部署 |
3.3.2 重视不够:对领导干部大数据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
3.3.3 标准不一:各行业体系制定的数据标准不一造成数据整合困难 |
3.3.4 数据分散:难于汇总形成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及社会活动的大数据 |
3.3.5 制度落后:对领导干部数据共享、权责、保密等没有形成相关制度 |
3.4 解决存在问题的研究方向 |
第四章 以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为抓手,助推领导干部智慧管理 |
4.1 基于大数据的广东省干部信息管理战略思路 |
4.1.1 广东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战略 |
4.1.2 党委主导的干部大数据战略 |
4.1.3 发挥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作用 |
4.1.4 三种干部信息管理模式优劣对比 |
4.2 统一管理标准及数据采集模式,打好领导干部信息集中管理的基础 |
4.2.1 制定数据标准,着力解决标准不一数据整合困难问题 |
4.2.2 完善采集模式,重点突破数据单一不够用的问题 |
4.2.3 明确采集对象,点线面结合形成领导干部大数据 |
4.2.4 优化共享架构,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
4.3 构建领导干部大数据中心,强化领导干部信息科学管理能力 |
4.3.1 把准大数据管理核心,打好智慧管理基础 |
4.3.2 综合运用设计方法,科学搭建总体架构 |
4.3.2.1 领导干部大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方法 |
4.3.2.2 领导干部大数据中心总体框架 |
4.3.3 理顺资源目录体系,高效控制领导干部大数据 |
4.3.4 设计接口,提高共享交换服务水平 |
4.3.5 优化机制,自适整合领导干部大数据 |
4.3.6 加强防护,完善大数据利用安全模式 |
4.4 建设应用支撑系统,全面辅助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业务信息化应用 |
4.5 建立综合研判平台,实现领导干部大数据智慧管理目标 |
4.5.1 高效用数,全程辅助领导干部选任工作 |
4.5.2 深挖数据,科学建模分析提高决策水平 |
4.6 筑牢安全保密防线,确保领导干部大数据安全可控 |
4.6.1 明确要求,总体把控领导干部大数据安全 |
4.6.2 严格分类,划定领导干部信息涉密数据范围 |
4.6.3 联系实际,分析信息安全保密要求 |
4.6.4 逐一对照,细化安全保密各项措施 |
4.6.5 建立制度,落实安全保密主体责任 |
4.7 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建成大数据管理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4.7.1 加强重视,正确认识领导干部大数据应用的重视意义 |
4.7.2 注重引进,选录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大数据管理人才 |
4.7.3 选拔培养,成长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大数据管理干部 |
第五章 推进基于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领导干部智慧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党委部门对领导干部大数据的主导 |
5.1.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
5.1.2 总体规划部署,分步实施推进 |
5.1.3 完善工作方案,健全管理制度 |
5.1.4 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职责 |
5.2 加强领导干部大数据管理团队的培养 |
5.2.1 加强大数据思维学习,提高数据利用意识 |
5.2.2 加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自身管理水平 |
5.2.3 引进专家团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
5.3 深入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广东省干部信息管理系统 |
5.3.1 完善数据收集整合环节,确保数据充分利用 |
5.3.2 以用促建,加强大数据系统的深化设计和应用 |
5.3.3 继续完善大数据分析模型,确保数据分析结果准确 |
5.3.4 加强评估反馈,完善运行模式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逻辑分析法 |
三、综合研究法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一、逻辑思路 |
二、篇章安排 |
三、创新之处 |
四、重点难点 |
第一章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相关概念阐述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概念厘清 |
一、西方理论系谱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
二、我国学界视阈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
第二节 话语及其话语体系 |
一、话语的特征、功能和类型 |
二、话语体系的特征、功能和类型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理论内涵 |
一、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 |
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本质特征 |
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主要功能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要素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论述 |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论述 |
第二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内在构成 |
一、话语主体 |
二、话语对象 |
三、话语内容 |
四、话语特点 |
五、话语载体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基本特征 |
一、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特殊性 |
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价值性 |
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建构的功能性 |
第三章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境遇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机遇 |
一、全球文化交融:为民族院校话语创新营造了新氛围 |
二、社会转型发展:为民族院校话语建构制造了新契机 |
三、网络信息时代:为民族院校话语传播提供了新平台 |
第二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挑战 |
一、在全球化背景下:话语多元化、复杂化带来的挑战 |
二、在网络化背景下:话语虚拟化、娱乐化带来的挑战 |
三、在市场化背景下:话语世俗化、功利化带来的挑战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瓶颈 |
一、话语主体责任缺失:导致话语权威受到冲击 |
二、话语内容创新不足:导致话语主旨空洞古板 |
三、话语渠道作用不强:导致话语宣传效果不佳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路径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原则 |
一、坚持“主导性”原则,突出话语政治性 |
二、坚持“民族性”原则,突出话语人本性 |
三、坚持“时代性”原则,突出话语创新性 |
四、坚持“开放性”原则,突出话语包容性 |
五、坚持“合力性”原则,突出话语科学性 |
第二节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策略 |
一、理论建构:完善意识形态话语理论内容 |
二、主体建构:加强意识形态话语队伍建设 |
三、方法建构:拓展意识形态话语传播途径 |
四、制度建构:优化意识形态话语宣传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 ——以沈阳市博才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一、电子书包相关理论 |
二、相关学习理论 |
(一)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二)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 |
(三)云计算辅助教学 |
(四)移动学习 |
第三章 电子书包发展及现状研究 |
一、国外电子书包发展及现状研究 |
二、国内电子书包发展及现状研究 |
(一)国内电子书包发展状况 |
(二)国内电子书包文献研究 |
(三)几款国内电子书包举例 |
(四)国内电子书包使用现状 |
第四章 电子书包教学案例研究 |
一、课堂观察教学案例 |
(一)课堂观察教学案例介绍 |
(二)教学案例 |
二、教学案例分析 |
(一)电子书包优势分析 |
(二)电子书包不足分析 |
第五章 云书包的构想 |
一、云书包概念 |
(一)云书包提出背景 |
(二)云书包概念提出 |
二、云书包的技术框架 |
(一)“云书包”的版本 |
(二)数据传输 |
(三)云平台系统 |
三、云书包优势 |
(一)“云书包”资源更新便捷 |
(二)可以大大降低学校教育资源建设中的软硬件成本 |
(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活动 |
(四)保证教育资源数据安全 |
(五)更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共建 |
(六)可推个性化出智能辅导系统 |
四、云书包展望 |
(一)“云书包”国外试点 |
(二)“云书包”需确立行业标准 |
(三)“云书包”未来展望 |
结论 |
一、成果总结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软科学研究: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影响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响力产生的现实基础 |
(一) 影响力产生的背景 |
(二) 平台建设思想 |
(三) 平台建设原则 |
二、影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影响力的可能因素 |
(一) 形式单一, 内容简单, 缺乏深层次的资源共享 |
(二) 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创意特色性 |
三、建设具有深度影响力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
(一) 多渠道多角度多方法整合信息资源 |
(二) 建立全面丰富的资源库 |
(三) 多方面广视角打建信息服务平台 |
(四) 完善平台建设制度, 提高建设水平, 平稳扩展影响力 |
(五) 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间接提升服务平台的影响力 |
(六) 建设高素质团队打造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服务平台 |
(七) 硬性资源建设 |
四、小结 |
(10)“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3.1 论文框架图 |
1.3.2 论文的内容安排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物流的研究 |
2.2 关于产业发展战略以及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2.1 关于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2.2 关于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3 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3.1 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4 物流业与制造业关系以及“双业联动”问题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本论文的主要理论基础 |
3.1 社会分工与委托代理理论 |
3.1.1 社会分工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 |
3.1.2 社会分工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双业联动”的关系 |
3.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
3.2.1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概述 |
3.2.2 价值链与钻石模型理论 |
3.3 合作博弈理论 |
3.3.1 合作博弈的内涵 |
3.3.2 合作博弈的特征 |
3.3.3 合作博弈的形式 |
3.3.4 合作博弈的应用领域 |
3.4 协同物流理论 |
3.4.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3.4.2 协同物流的内容 |
3.4.3 协同物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
4.1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中国物流业发展历程 |
4.1.2 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分析 |
4.1.3 物流市场需求发展状况 |
4.1.4 物流市场供给状况与特征 |
4.1.5 物流企业结构分析 |
4.1.6 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分析 |
4.1.7 我国物流业区域发展分析 |
4.2 “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发展预测 |
4.2.1 “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物流总额规模预测 |
4.2.2 “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增加值预测 |
4.2.3 “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物流费用规模预测 |
4.3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
5.1 中国制造业的分类 |
5.2 中国制造业总体状况 |
5.3 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6.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协调度以及“双业联动”的机理分析 |
6.1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协调度分析 |
6.1.1 灰色关联模型测算过程 |
6.1.2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关联度与协调度分析 |
6.2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阻碍因素与趋势分析 |
6.2.1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阻碍因素 |
6.2.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
6.3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 |
6.3.1 企业交易成本的视角 |
6.3.2 资源融合内生机理的视角 |
6.3.3 制造业的“微笑曲线”的视角 |
6.3.4 经济群落的视角 |
6.4 本章小结 |
7. 宏观层面:“双业联动”钻石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7.1 “双业联动”钻石模型的建立 |
7.2 “双业联动”钻石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策略思考 |
7.2.1 物流生产要素 |
7.2.2 物流需求条件 |
7.2.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行业 |
7.2.4 企业结构模式与同业竞争 |
7.2.5 发展机遇 |
7.2.6 政府行为 |
7.3 本章小结 |
8. 中观层面:“双业联动”合作博弈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8.1 博弈模型的建立 |
8.1.1 信息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 |
8.1.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 |
8.2 模型检验与分析 |
8.2.1 信息对称情况下,“两业联动”物流供需双方合作博弈模型分析 |
8.2.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合作创新博弈模型分析 |
8.3 战略启示 |
8.3.1 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 |
8.3.2 整合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功能 |
8.3.3 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信息共享、标准对接 |
8.3.4 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任机制 |
8.3.5 建立双业联动过程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机制 |
8.3.6 在加强企业合作创新理念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委托——代理”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微观层面:“双业联动”之协同物流与供应链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9.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9.1.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9.1.2 协同物流的概念模型 |
9.2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物流模式的四大类型 |
9.2.1 体系支持模式 |
9.2.2 战略支持模式 |
9.2.3 战略重塑模式 |
9.2.4 体系重塑模式 |
9.2.5 四种协同模式特征比较 |
9.3 协同物流与供应链模型下的物流业发展战略思考 |
9.3.1 物流服务的制造业价值链嵌入与协同演进 |
9.3.2 制造业协同物流的运行——以汽车制造业为例 |
9.4 本章小结 |
10. “双业联动”战略实践的案例研究 |
10.1 物流业与汽车制造业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1.1 联动背景 |
10.1.2 联动案例梳理 |
10.1.3 案例启示 |
10.2 物流业与饮料食品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案例研究 |
10.2.1 联动背景 |
10.2.2 中铁快运与西藏冰川5100矿泉水的联动案例 |
10.2.3 案例启示 |
10.3 物流业与日化行业联动发展的案例研究 |
10.3.1 联动背景 |
10.3.2 上海惠尔物流与上海家化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3.3 案例启示 |
10.4 物流业与电器制造业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4.1 联动背景 |
10.4.2 格力物流案例分析 |
10.4.3 案例启发 |
10.5 本章小结 |
11. 研究总结 |
11.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1.2 论文的创新点 |
11.3 论文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详细摘要 |
四、深层次、广视角交流各行业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安全服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C公司案例分析[D]. 肖跃.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基于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新媒介技术哲学研究[D]. 高慧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4]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的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研究[D]. 王琦. 吉林大学, 2019(03)
- [5]市级政府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A市经济数据的管理为例[D]. 肖虹.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2)
- [6]大数据视角下的广东省领导干部信息管理研究[D]. 邹巨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7]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民族院校的建构研究[D]. 梁超.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8]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 ——以沈阳市博才中学为例[D]. 李智. 沈阳师范大学, 2015(10)
- [9]软科学研究: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影响力[J]. 王华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7)
- [10]“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邓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