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治疗消化道疾病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依[1](2021)在《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2探讨Hp感染后机体的病理状态与胃内菌群改变及炎症微环境的相关性,以揭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生物学内涵。3探讨连朴饮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1)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2)观察连朴饮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凋亡、免疫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证实连朴饮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改善细胞凋亡,发挥黏膜保护作用。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Hp相关性胃炎的病理机制,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治疗现状。2临床观察: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2名,分为慢性胃炎Hp感染脾胃湿热证组(Hp+PWSR,n=17)、慢性胃炎非Hp感染脾胃湿热证组(Hp-PWSR,n=11)、慢性胃炎非Hp感染脾胃虚弱证组(Hp-PWXR,n=14)。内镜下观察各组患者胃黏膜相关病理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特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chemokine ligand12,CXCL12)的表达。免疫组化(IHC)检测胃黏膜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胃黏膜菌群。3实验研究:(1)以高糖高脂饮食喂养,56°乙醇灌胃,人工气候箱制造湿热外环境刺激,联合Hp菌液灌胃,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饮食、体重、毛色、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吉姆萨染色测定Hp定植情况,结合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对模型进行评价。(2)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组(n=10)、连朴饮低剂量组(n=10),连朴饮中剂量组(n=10),连朴饮高剂量组(n=10),四联疗法组(n=10)。采用复合因素造模,造模2周后,从各组抽取两只大鼠检验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第3周开始进行药物干预,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15,7.5,3 g·kg-1,四联疗法组给予大鼠奥美拉唑(2 mg·kg-1)+阿莫西林(100 mg·kg-1)+克拉霉素(50 mg·kg-1)+胶体果胶秘胶囊(35 mg·kg-1),2次/d,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1天。干预结束后,取大鼠胃黏膜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癌-2基因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IHC检测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胃黏膜中辅助T细胞(T helper,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Treg)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FN-?,TNF-?,IL-4,IL-10,IL-17a,TGF-?的表达水平。结果1理论探讨:(1)Hp感染后菌群失调、免疫失衡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2)Hp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主要分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寒)证、寒热错杂证,其中脾胃湿热证为常见证型。(3)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连朴饮作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方,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2临床观察:(1)内镜下观察发现Hp+PWSR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点、片状、条状)、出血点、黏膜粗糙不平、糜烂、粘液增多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XR(P<0.05);出现黏膜粗糙不平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SR(P<0.05)。Hp-PWSR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点、片状、条状)、糜烂、粘液增多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XR患者(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Hp+PWSR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损伤、炎性细胞浸润、炎症活动度最重,其次为Hp-PWSR组。(3)IHC结果显示,Hp+PWSR患者胃黏膜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Hp-PWXR患者(P<0.05)。(4)ELISA结果显示,Hp+PWSR患者血清IFN-?、TNF-?、IL-1?、IL-8、IL-12、IL-21、IL-17a水平显着高于Hp-PWXR患者(P<0.05),IL-4、IL-10水平显着低于Hp-PWXR患者(P<0.05)。(5)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p+PWSR组Richness、ACE、Chao1、Shannon指数均显着低于Hp-PWSR组和Hp-PWXR组(P<0.05)。?多样性分析及物种构成分析显示各组菌群构成存在差异。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p感染患者胃黏膜菌群在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脂质代谢、泛醌及其他萜类醌的生物合成、脂肪因子信号、二甲苯退化、矿物吸收、视黄醇新陈代谢等途径较非Hp感染患者减弱(P<0.05),在蛋白复制,重组和修复、谷氨酸突触、细胞色素P450、新霉素生物合成、细菌分泌系统、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较非Hp感染患者增强(P<0.05)。3实验研究:(1)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饮食、饮水量减少,大鼠嗜睡,喜身体蜷缩,被毛潮湿,肛门脱垂,反应较为迟钝,目光呆滞,便质粘,气味较臭,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胃黏膜Hp定植率为90%,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2)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结构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表面欠光整,腺体排列紊乱,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中性粒细胞浸润。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和四联疗法组大鼠胃黏膜的腺体排列,炎性细胞浸润匀有所改善,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和连朴饮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连朴饮低、中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IHC结果显示,Bax蛋白在细胞胞浆内表达,蛋白表达趋势与Western Blot一致。流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h1、Th2、Th17、Treg、Th1/Th2、Th17/Treg比例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连朴饮高剂量组Th1、Th2、Th17、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显着下降(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升高(P<0.05),IL-4、IL-10、TGF-?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和连朴饮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TGF-?水平显着上升(P<0.05),连朴饮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FN-?、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5),连朴饮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IL-17a水平显着降低(P<0.05),IL-4、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5)。结论1脾胃湿热证是Hp相关性胃炎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连朴饮作为治疗方,疗效确切,深入研究连朴饮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2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的出现与Hp感染后宿主胃黏膜菌群结构功能改变,机体免疫反应失衡,炎症状态增强,黏膜病理损伤加重有关。3复合因素造模可成功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连朴饮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改善细胞凋亡,发挥对模型大鼠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冷恒坤[2](2021)在《健脾益气和胃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脾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健脾益气和胃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脾气虚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1.挑选6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脾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来源于江西省中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或住院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中医症状及胃镜报告的胃黏膜形态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对每位受试者在治疗前、后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检查。2.治疗组:健脾益气和胃法(以黄芪、茯苓、柴胡、法半夏、陈皮、生麦芽、党参、炒谷芽、桂枝、白术、三七粉、当归、木香、炙甘草为组方药物)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3.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胃黏膜形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若发生不良反应详细记录具体情况及处理措施,从而来判断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4.疗程结束后4周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复发情况,从而来判定其远期疗效。结果:1.两组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3.33%,(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更好。2.两组疗程结束后胃黏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6.67%,(P<0.05),治疗组疗效更好。3.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经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下降更明显(P<0.05)。4.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单个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在改善食后胀甚、食欲不振、神疲懒言、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方面比对照组效果更好(P<0.05),而在改善胃脘隐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优势,(P>0.05)。5.两组治疗结束后胃粘膜形态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后胃粘膜总积分对比,治疗组胃粘膜总积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各类形态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黏膜出血方面疗效相当,未凸显优势(P>0.05),在改善黏膜糜烂、水肿、红斑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均更佳(P<0.05)。7.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时发现治疗组的中医症状与治疗结束时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有明显加重,(P<0.05)。结论:健脾益气和胃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脾气虚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形态,并且安全性好,复发少。
王诗恒[3](2020)在《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肠炎疾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致病生物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腹部胀满、高热、里急后重、腹泻、大便稀、伴脓血或黏液等,严重者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由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压力的不断增大,暴饮暴食、酗酒、过食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在民众中的日益增多,加上食品卫生问题和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肠炎类疾病的发生率持续较高。西医治疗肠炎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抗生素,但是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和增强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等问题,而中医治疗肠炎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中的一首经典方剂,目前多用于治疗包括肠炎疾病在内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研究通过检索常用数据库中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旨在对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种类、中医证型、用药规律、用药量、药物加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使用临床试验方法学评价文献的质量,并使用Meta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平台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相关文献,使用NoteExpress对文献进行管理,使用Excel对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总结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的疾病种类、中医证型、临床症状、药物加味类型和用量、用药方法、疗程、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再选取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进行Meta分析,以分析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和有效性。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0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35篇文献(RCT试验111篇,非RCT试验24篇),年份范围为1997~2019年,共检索到13种肠炎,纳入6种文献较多的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和细菌性痢疾,大部分都为肠道湿热型。共有患者总数为10638例(RCT试验有9089例,其中非RCT试验有1549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的平均治愈率为41.32%,平均有效率为93.37%,西医治疗平均治愈率为22.37%,平均有效率为82.84%,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共有247例不良反应事件,葛根芩连汤有59例,西医治疗有188例,葛根芩连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安全性优于西医治疗,特别指出的是葛根芩连汤治疗的乏力症状多于西医治疗,需引起重视。用药情况方面,成人用量范围为葛根3~40g,黄芩5~30g,黄连3~30g,炙甘草2~30g,儿童用量范围为葛根5~15g,黄芩4~12g,黄连3~15g,炙甘草3~6g,成人用量范围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儿童的用量范围除黄连外基本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之内,成人和儿童用药量均小于《伤寒论》中的用量范围。药物加味上,使用最多的三大类是健脾祛湿药、理气药和养血调经药,与中医证型和临床症状基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或者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肠炎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受制于文献数量和质量,本研究结果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去进一步验证。
李怡[4](2020)在《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及证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11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与147例Hp阴性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生活饮食习惯、疾病诱因、消化道症状、合并症、内镜下表现、特别是中医证素和证候的对比分析研究,探索HP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出HP感染与PU患者证候证素之间的关系,为预防HP感染、中医药辨证论治辅助根除HP,促进溃疡愈合与防止溃疡复发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收集2019年天津市南开医院消化内科二住院的内镜确诊3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初步研究对象,进行HP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况、职业、文化程度、初发、复发、家族史。3.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生活饮食习惯、发病诱因。4.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及合并症情况。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内镜下表现特点。6.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对两组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并比较两组中医证素、证候信息。7.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按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得出及按中医证素分析得出中医证候的异同。8.进行HP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3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检测结果为Hp阳性者211例、Hp阴性者147例。2.两组患者中男性均多于女性(P>0.05);Hp阳性组溃疡发病年龄高峰为60-69岁,Hp阴性组为50-59岁(P<0.05);HP感染与患者婚姻状况不相关(P>0.05);Hp阳性组职业中司机、体力劳动者比例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率与患者文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Hp阳性组复发率、溃疡病家族史患者比例均高于Hp阴性组(P<0.05)。3.两组患者饮食嗜好比较,Hp阳性组中偏嗜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饮食、酗酒患者比例较高,Hp阴性组中偏嗜过酸过甜、粗硬饮食、饮咖啡患者比例较高(P<0.01);两组患者生活习惯比较,Hp阳性组中卫生习惯较差、不规律饮食、吸烟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Hp阴性组,Hp阴性组患者习惯分餐、暴饮暴食比例高于Hp阳性组(P<0.01);在发病诱因方面,Hp阳性组精神刺激比例较高,Hp阴性组劳累、受凉、NSAIDs比例较高(P<0.01)。4.Hp阳性组消化道症状评分及消化道出血及梗阻的概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1)。5.内镜下比较:Hp阳性组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复合性溃疡(compound ulcer,CU)、多发溃疡、胃体溃疡、胃底溃疡、幽门管溃疡、巨大溃疡、深凹溃疡比例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溃疡周围的粘膜点状发红、弥漫性发红、充血水肿、红斑样改变明显多于Hp阴性组(P<0.01),伴胆汁反流的比例低于Hp阴性组。6.经聚类分析,提取Hp阳性患者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证素属实者气滞、湿、热、血瘀,属虚者为阴虚、阳虚。提取类证共有6个,分别为类脾胃湿热证、类肝胃郁热证、类肝胃不和证、类胃络瘀阻证、类胃阴不足证、类脾胃阳虚证。提取Hp阴性患者病位证素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属实者气滞、湿、热、血瘀,属虚者为阴虚、阳虚。提取类症共有5个,分别为类胃络瘀阻证、类胃阴不足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肝胃郁热证、类肝胃不和证。经因子分析,提取Hp阳性患者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证素属实者气滞、热、湿、血瘀,属虚者为阴虚、阳虚、气虚。提取类证共有6个,分别为类脾胃湿热证(25.1%)>类脾虚湿热证(17.1%)=类肝胃郁热证(17.1%)>类胃阴不足证(16.5%)>类肝胃不和证(13.3%)>类胃络瘀阻证(10.9%)。提取Hp阴性患者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证素属实者热、气滞、湿、血瘀,属虚者为阴虚、阳虚、气虚。提取类证共有6个,分别为类肝胃不和证(24.5%)>类胃阴不足证(19.7%)>类脾胃湿热证(15.6%)>类肝胃郁热证(15.0%)>类脾胃虚弱证(14.3%)>类胃络瘀阻证(10.9%)。经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证素、证候分析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依据共识意见,经中医医师辨证得出的证候分布为:Hp阳性组:脾胃湿热证(32.7%)>肝胃不和证(21.8%)>胃阴不足证(15.2%)>肝胃郁热证(14.7%)>脾胃虚弱证(8.1%)>胃络瘀阻证(7.6%)。Hp阴性组:肝胃不和证(36.1%)>胃阴不足证(14.2%)>脾胃虚弱证(13.6%)>脾胃湿热证(12.2%)>肝胃郁热证(12.2%)>胃络瘀阻证(11.6%)。经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证候分析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对专家辨证与因子分析-证素辨证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Hp阳性患者专家辨证与因子分析-证素辨证法结果有所差异(P<0.01)。而Hp阴性患者专家辨证与因子分析-证素辨证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Hp阳性患者专家辨证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比例较高;而通过因子分析的证素辨证结果示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比例明显较高。8.HP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有年龄、受教育程度低、饮食偏嗜、不规律饮食(可能与职业相关,如司机)、不习惯分餐、不良卫生习惯、精神刺激因素、经常聚餐、吸烟、酗酒等。结论:1.HP感染与年龄、受教育程度低、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如吸烟酗酒、饮食偏嗜、不规律饮食以及精神刺激因素等有关,与患者性别、婚况无明显相关。2.Hp阳性组的消化性溃疡有特征性的粘膜表现,其溃疡往往多发、深大、十二指肠球部及胃体、胃底多见,更容易出现合并症,临床症状相对偏重。3.Hp阳性PU患者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证素属实者气滞、热、湿、血瘀,属虚者为阴虚、阳虚、气虚。其中湿、热证素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Hp阳性PU患者最多见的中医证候为脾胃湿热证。Hp阴性患者最为多见的证候类型为肝胃不和证。提示湿、热可能是Hp感染的特征性表现。4.Hp阳性患者专家辨证及因子分析-证素辨证存在差异,提示对PU患者的中医辨证诊治仍需更多的规范化研究与培训。
胡峰[5](2019)在《荆花胃康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对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初治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HP根除率、复发率及对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门诊2018年1月至6月经内镜检查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并HP 阳性的初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50例)、B(50例)两组。A组治疗方案为: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枸橼酸铋钾20mg,每日2次,疗程14天;B组治疗方案为:d1-d14: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枸橼酸铋钾20mg,每日2次;d15-d44:荆花胃康胶丸160mg,每日3次,疗程共44天。分别于治疗完成后1月及6月复查C14呼气试验,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症状(中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烧灼感)改善情况并对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HP根除率和复发率的比较:A组的根除率为91.3%,B组的根除率为95.7%,提示B组根除率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根除成功后的患者治疗6个月后再次复查吹气试验检查是否有复发,A组的复发率为5.0%,B组的复发率为2.3%,提示A组的复发率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症状改善情况:①中上腹痛: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组症状积分较A组症状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B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餐后饱胀不适: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组症状积分较A组症状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B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饱感: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组症状积分较A组症状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A组症状积分较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症状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上腹烧灼感: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组症状积分较A组症状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B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症状总积分的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组症状总积分较A组症状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B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52%,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69%,提示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和单纯铋剂四联疗法对HP均有较高的根除率和较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使用安全;但对于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明显优于单纯铋剂四联疗法,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依据。
庞立伟[6](2018)在《基于“脾虚毒损胃络”假说的健脾消毒饮对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Bcl-2、Bax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健脾消毒饮治疗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健脾消毒饮对CAG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组织Bcl-2、Bax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消毒饮治疗CAG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深化并完善“脾虚毒损胃络”假说。方法:对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38例CAG癌前病变患者,给予健脾消毒饮干预治疗3个疗程(每周服用6天,1个月为一疗程),进行自身对照研究。观察健脾消毒饮对CAG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胃镜分级、病理组织学、Hp及舌脉的变化。实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胃黏膜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患者胃黏膜组织Bcl-2、Bax mRNA表达。结果:临床研究:1.综合疗效:经治疗38例CAG癌前病变患者总有效率为84.21%;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经治疗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镜下分级:治疗后患者胃镜下分级较前改善(P<0.01);4.病理分级及积分比较:治疗后患者胃黏膜组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病理组织学分级较前下降、积分较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患者Hp的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65.8%,经治疗其中10例Hp阳性患者转为阴性,阳性率下降为39.5%,其Hp根除率为4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6.舌脉:经治疗患者的舌苔、舌质、舌体、脉像均较前改善(P<0.05)。7.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患者无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实验研究:1.免疫组化法检测健脾消毒饮对患者胃黏膜组织Bax、Bcl-2表达的影响:治疗后患者胃黏膜组织Bcl-2阳性表达率较前下降(P<0.05);Bax阳性表达率较前升高(P<0.05);两者免疫组化积分较前减少(P<0.05);2.RT-PCR法检测健脾消毒饮对患者胃黏膜组织Bax、Bcl-2 mRNA表达的影响:经健脾消毒饮治疗3个月后,Bcl-2 mRNA表达率较前减少;Bax mRNA表达率较前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消毒饮对患者胃黏膜组织Bax、Bcl-2表达的影响:经治疗患者胃黏膜Bcl-2相对灰度值较治疗前降低,表达量较前明显减少,患者胃黏膜Bax相对灰度值较治疗前升高,Bax表达量较前增加,Bax/Bcl-2比值较前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健脾消毒饮对CAG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着改善CAG癌前病变患者胃痛、痞满、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健脾消毒饮可以显着改善CAG癌前病变患者胃镜、病理分级,改善胃黏膜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病理组织学变化。3.健脾消毒饮可干预胃癌前病变进程,对胃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从而预防胃癌的发生。4.健脾消毒饮在疗程内服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本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5.健脾消毒饮可通过下调Bcl-2及mRNA的表达,上调Bax及mRNA的表达,影响Bax与Bcl-2的比值,促使细胞凋亡,从而干预CAG癌前病变。
徐倩[7](2013)在《复合载药微球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牙周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牙周组织的再生,形成牙周新附着。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生长因子的应用在牙周组织再生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但是,外源性生长因子易流失、易失活,难以长期高效释放,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外源性生长因子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利用合适载体负载目标生长因子,发挥生长因子的应用潜能,则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有望成为实现牙周组织再生的最贴近临床的有效手段。壳聚糖温敏凝胶制备条件温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作为敏感性的蛋白药物、生物半衰期短的药物、口服不稳定药物以及全身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等多种特殊药物的载体。虽然壳聚糖凝胶体系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多个方向已经有所建树,但它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点,如力学性能较差,对一些小分子药物的缓释效果不够好。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验在壳聚糖温敏凝胶中加入纳米微球等粒子,形成复合载药微球壳聚糖温敏凝胶体系,并对该体系的性能进行研究。方法:本实验利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微球(Chitosan Microsphere, CMS),即在壳聚糖(Chitosan, CS)溶液中,加入多聚磷酸钠(Tripolyphosphate, TPP),使壳聚糖的游离氨基与TPP阴离子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交联反应,从而制备壳聚糖球状凝胶。研究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等理化性质。以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为药物模型,研究制备微球的条件改变(CS浓度、BSA浓度、TPP浓度)对CM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以及CMS对BSA的体外缓释效果。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Chitosan/β-glycerophosphate, CS/β-GP体系),即在冰浴条件下,向CS溶液中逐滴加入p-甘油磷酸钠(β-glycerophosphate, J3-GP),直至浑浊,37℃水浴温箱中数分钟可得壳聚糖温敏凝胶。研究β-GP/CS的配比、溶液的p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CS/β-GP体系各项特性指标的影响(凝胶状态、凝胶化时间),研究CS/β-GP体系作为蛋白类药物(BSA蛋白)缓释载体的体外缓释效果。将干燥的CMS加入到制备好的CS/β-GP体系溶胶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在37℃水浴温箱中数分钟可得复合载药微球壳聚糖温敏凝胶(CS/β-GP/CMS体系),并且研究不同因素对CS/β-GP/CMS体系凝胶性质的影响(凝胶状态、凝胶化时间),研究该体系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体外缓释效果。结果:1.当CS浓度在0.6~2.0mg/ml, TPP浓度在0.5~1.0mg/ml之间时均可生成CSM。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CMS分散较好,粒径均匀;表面光滑,无皱褶;所得微球的粒径为10-500nm。载药后CMS的粒径有所增大,且边缘形状不太规则。CMS对BSA蛋白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随着C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BSA溶液浓度的增大,CSM对BSA的包封率是逐渐减小的,而对BSA的载药量是增加的:TPP浓度的改变对BSA的包封率影响较小。在体外释放实验中,随着CS浓度的增加,CMS在药物释放初期6h内释放的药量也会增加,从45%增加到了62%,在后期都呈现了缓慢释放的迹象,48h内释放的药量超过80%。2. CS/β-GP体系的凝胶化的时间与β-GP/CS的配比、溶液的pH值及温度有密切的关系。β-GP/CS体积配比为0.2的58%β-GP/2%CS,pH=6.9的混合液,常温时可持续保持液相,30min内未出现凝胶化,当温度升高至37℃时,凝胶化时间为2.5min。在体外缓释实验中,CS/β-GP体系对BSA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不同载药浓度(2,4,6mg/ml) CS/β-GP体系的体外释药效果差别不大,具有相似的释药规律,前20h释放较快,分别达到47%、50%、54%,100h基本释放完全,最终累计释放率分别为75%、78%、81%。3. CS/β-GP/CMS体系较CS/β-GP体系凝胶化时间由2.5min缩短为1.5min,凝胶强度也有所增强。CS/β-GP体系和CS/β-GP/CMS体系对BSA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缓释,CMS的加入明显减慢了BSA在凝胶中的释放速率,CS/β-GP/CMS体系对BSA24h累计释放率分别为16%,缓释时间长达14d,累计释放率为75%;而CS/β-GP体系24h累计释放率高达70%,4d总累计释放率为82%。结论:1.利用离子凝胶法制备CMS,当CS浓度为2mg/ml、BSA浓度为1.5mg/ml、 TPP浓度为1mg/ml时,制备得到的CMS粒径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无皱褶、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2.制备CS/β-GP体系时,58%β-GP/2%CS配比为0.2的,pH=6.9的混合液,常温时可持续保持液相,30min内未出现凝胶化,当温度升高至37℃时,凝胶化时间为2.5min。3.CS/β-GP/CMS体系较CS/β-GP体系凝胶化时间缩短,凝胶强度增强,对药物的缓释效果更好。
褚沛,王婷,张建林,李平[8](2002)在《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治疗消化道疾病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对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在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非双盲随机对照平行试验对观察项目进行临床综合评价。试验组 1 0 2例 ,对照组 (阿莫西林胶囊 +思密达 ) 1 0 3例。结果 在试验组 1 0 2例与对照组 1 0 3例中 ,痊愈率分别为 5 4 90 %与 38 83% ,有效率分别为 87 2 5 %与 64 0 8%。经采用 χ2 检验 ,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进行比较 ,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5 ) ;有效率具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1 )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消化道疾病临床疗效有显着性差异。 1 0 2例试验组中 ,3例 ( 2 94%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表明 ,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治疗消化道疾病疗效明显优于阿莫西林胶囊 +思密达组 ,本品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消化道疾病药物
李平,张建林,王婷[9](2002)在《复方壳聚糖胶囊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 :研制复方壳聚糖胶囊 ,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以壳聚糖、氧氟沙星、赤石脂为原料制备复方壳聚糖胶囊 ,并通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试验 ,建立其质量标准 ,并对 2 0 5例病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本品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可靠 ,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 99.95 % (RSD =0 .33 % )。本品临床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结论 :本品处方组成合理 ,制备方法可行 ,质量标准能够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宋贵发[10](2015)在《抗幽门螺杆菌方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根除失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简称FD)患者补救治疗领域,中西医结合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对抗Hp方理论研究、抗Hp方对Hp阳性的FD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抗Hp方四联方案对Hp根除失败的的FD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为Hp根除失败的FD患者补救治疗探索一套高效而合理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分三部分。研究一:研究一为理论研究。探讨中医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Hp阳性FD患者的治疗大法,服务于临床,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研究二:抗Hp方对Hp阳性的FD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纳入50例Hp阳性FD患者,随机分为抗Hp方组,标准三联组。观察各组Hp根除率及各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研究三:抗Hp方四联方案对Hp根除失败的的FD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纳入132例经Hp根除治疗失败的FD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三联方案组(A组)、新抗生素组(B组)、抗Hp方四联方案组(C组)、铋剂四联方案组(D组),疗程10天,对比新抗生素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的差异,以及中药抗Hp方、铋剂在Hp根除中的作用,探索新的治疗方案。观察指标:观察各组Hp根除率。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胃镜下粘膜异常改变、病理改变情况、舌像、胃电图、IL-8、IL-18的影响,吸烟、饮酒、口腔Hp感染与Hp根除疗效的关系,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研究一:“胃-肝-心-肺”和“胃-脾-肺-肾”两条代谢途径,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医脏腑生理模型。中医消化疾病临证理论模型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条途径,三个特色”。一个核心,即以脾为核心;两条途径即“胃-肝-心-肺”和“胃-脾-肺-肾”两条代谢途径;三个特色即临证处方的“补脾胃散阴火升阳汤”模式、消化道粘膜为“内脏之表”说、黄芪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殊作用。抗Hp方由半夏泻心汤与芪连舒痞方合方加减而成,根据中医消化疾病临证理论模型进行组方,取得方剂学创新成果。研究二:1.Hp根除结果采用卡方检验,中药组10例阴性,根除率41.7%,西药组14例阴性,根除率60.9%。Hp根除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符合方案数据分析还是意向性分析,中药组的Hp根除率与西药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抗Hp方具有良好的根除Hp作用。2.从症状量表来看,中药组改善患者症状较西药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药组25例,失访1例,西药组25例,失访1例,不良反应退出1例。两组肝肾功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三:1.Hp根除: A组根除率41.9%,B组根除率72.7%,C组根除率87.5%,D组根除率84.4%。Hp根除率结果显示,无论从符合方案数据分析还是意向性分析,C、D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症状改善:根据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疗程结束1月时候的症状积分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嗳气、腹痛、腹胀、烧心症状,各组症状积分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C组改善暖气、腹胀、烧心的作用经秩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尤其是对于腹胀、烧心症状改善在治疗后1月仍然很明显。D组改善腹痛的作用经秩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这种差异在疗程结束时最明显,在治疗后1月消失。3.胃镜图像改善情况:各组对胆汁反流、充血水肿、糜烂改善明显,其中C组对胆汁反流、充血水肿、糜烂改善最为明显,有效率分别达到了71.4%、72.7%、68.4%,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D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对于粘膜粗糙、粘膜下血管透见、运动异常改善较差,总体疗效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病理改变:各组对炎症改变均有效果,其中C组对炎症改善有效率达到了61.3%,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D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对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改善较差,总体疗效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5.舌象改变: C组对舌质、舌苔有效率分别达到了67.9%、61.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B组、D组对舌质、舌苔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胃电图改变:各组对患者胃电图主功、主频均有改善,其中C组改变最明显,与A组相比,C组对胃电图主功、主频及异常胃电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前C组胃电图7例正常(21.9%),治疗后24例正常(75%),与A组相比,p<0.017,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7.白介素改变:结果显示各组对IL-8、IL-18均有改善。C、D组对IL-8降低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D组对IL-18降低结果经秩和检验,秩次较A组、B组增高,但是各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8.吸烟、饮酒、口腔Hp感染与Hp根除疗效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因素与胃内Hp根除结果无关,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口腔Hp感染与胃内Hp感染根除之间有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9.不良反应:本研究共脱落4例,A组脱落2例,C组、D组各脱落1例。其中D组脱落的1例发生了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皮疹等。各组肝肾功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各组肝肾功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10.半年后随访结果:半年后对获得Hp根除的患者进行随访,各组复发数量较少,且组间比较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回顾既往结果发现,复发的患者9例中有7例为口腔Hp阳性的患者。研究结论: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抗Hp方组方严谨合理,理论支撑充分。抗Hp方单用即可取得与西药标准三联组相同的Hp根除效果。而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则较西药标准三联组具有优势。抗Hp方四联方案能够提高Hp根除失败患者根除率,改善临床症状、胃镜粘膜异常、病理炎症,改善胃肠动力、纠正胃肠节律紊乱,消除局部炎症,降低炎性因子,改善局部循环,加快粘膜修复。回归分析及半年后随访结果提示口腔Hp感染与胃内Hp感染根除之间有相关性。抗Hp方四联方案安全性良好。抗Hp方四联方案为Hp根除失败的FD患者理想方案。
二、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治疗消化道疾病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治疗消化道疾病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现代研究 |
1.1 固有免疫(又称“天然免疫”) |
1.2 适应性免疫 |
1.3 菌群与免疫 |
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学理论研究 |
2.1 Hp相关性胃炎病名认识 |
2.2 Hp相关性胃炎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认识 |
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治疗 |
4 连朴饮的现代研究 |
4.1 连朴饮的来源及组方 |
4.2 连朴饮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
4.3 连朴饮相关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患者胃内菌群及炎症微环境影响的临床观察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幽门螺杆菌联合湿热因素构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及模型评价 |
1.1 研究背景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连朴饮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3 连朴饮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胃黏膜免疫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讨论与总结 |
1 本研究总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健脾益气和胃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脾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1 病名的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2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西医治疗现状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收集与分组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用药 |
2.2 疗程 |
2.3 随访 |
2.4 观察指标 |
2.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
2.7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
3.3 安全性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理论探讨 |
1.1 现代医家对CNAG的认识 |
1.2 健脾益气和胃法立法依据 |
1.3 热敏灸运用依据 |
1.4 组方分析 |
1.5 单味药物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前言 |
1 葛根芩连汤概述 |
1.1 方证概述 |
1.2 用量和用法 |
1.3 组成和方解 |
1.3.1 方剂组成 |
1.3.2 方解 |
1.4 现代药理研究 |
1.4.1 退热作用 |
1.4.2 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
1.4.3 解痉、抑制胃肠运动作用 |
1.4.4 抗炎、化痰、止渴、清热作用 |
1.4.5 增强免疫力作用 |
1.4.6 抗缺氧作用 |
1.5 肠炎疾病简述 |
1.5.1 放射性直肠炎 |
1.5.2 急性肠炎 |
1.5.3 溃疡性结肠炎 |
1.5.4 慢性结肠炎 |
1.5.5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1.5.6 细菌性痢疾 |
2 临床文献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纳入和整理 |
2.1.2 数据分析 |
2.1.3 文献的检索和纳入 |
2.1.4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5 文献整理 |
2.1.6 文献质量评价 |
2.1.7 文献要素分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过程 |
2.3.1 检索策略 |
2.3.2 文献数量统计 |
2.3.3 文献要素录入 |
2.3.4 文献要素处理 |
2.4 研究结果 |
2.4.1 文献年份 |
2.4.2 文献类型 |
2.4.3 文献分布地区 |
2.4.4 肠炎类型 |
2.4.5 医院级别 |
2.4.6 患者信息 |
2.4.7 诊断标准 |
2.4.8 疗效标准和分级 |
2.4.9 干预措施 |
2.4.10 中医证型 |
2.4.11 临床症状 |
2.4.12 用药情况 |
2.4.13 临床疗效 |
2.4.14 安全性 |
2.4.15 文献质量评价 |
2.4.16 疾病分类论述 |
3 葛根岑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3.1 葛根芩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3.1.1 资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Meta分析 |
3.1.4 讨论 |
3.1.5 结论 |
4 讨论 |
4.1 文献研究情况总结 |
4.1.1 文献的一般情况总结 |
4.1.2 文献质量总结 |
4.1.3 用药情况总结 |
4.1.4 临床疗效 |
4.1.5 安全性 |
4.1.6 Meta分析结果总结 |
4.2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
4.2.1 存在的问题 |
4.2.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及证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医辨证标准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生活饮食习惯、发病诱因比较 |
2.3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合并症比较 |
2.4 两组患者内镜下表现比较 |
2.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证素分析比较研究 |
2.6 两组患者因子分析-证素辨证与专家辨证结果比较 |
2.7 HP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PUSRS量表 |
附表二 CRF表知情同意书 |
附表三 Hp阳性组患者四诊信息分布 |
附表四 Hp阴性组四诊信息分布 |
附表五 Hp阳性组总方差解释 |
附表六 Hp阴性组总方差解释 |
附表七 Hp阳性组公因子得分 |
附表八 Hp阴性组公因子得分 |
综述一 Hp感染性上消化道疾病中医证候、证素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荆花胃康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中止试验标准 |
1.5 合并用药情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HP根除率和复发率的比较 |
4.3 治疗前后各症状改善情况 |
4.4 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的比较 |
5 安全性评价 |
6 不良反应发生率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HP的研究 |
1.1 HP的致病机制 |
1.2 HP的诊断 |
1.3 HP的治疗 |
2 中医对HP的研究 |
2.1 HP的初步认识 |
2.2 HP感染的病机 |
2.3 HP的中医治则治法 |
3 HP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发生的作用 |
3.1 HP影响胃肠运动功能 |
3.2 HP影响胃酸分泌 |
3.3 HP影响内脏敏感性 |
3.4 HP影响脑-肠轴 |
3.5 HP影响基因表达 |
3.6 HP的根除与FD的关系 |
4 荆花胃康胶丸及拆方分析 |
5 结果分析 |
5.1 根除率和复发率的分析 |
5.2 症状积分分析 |
5.3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
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患者临床症状评估表 |
附录三 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表 |
致谢 |
(6)基于“脾虚毒损胃络”假说的健脾消毒饮对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Bcl-2、Bax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健脾消毒饮治疗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
1.病例选择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退出或中止试验的标准 |
1.6 病例的脱落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和方法 |
3.疗效判定标准 |
3.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3.2 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
3.3 胃镜及病理疗效判定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4.统计学分析方法 |
5.研究伦理学要求 |
6.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6.1 一般资料情况 |
6.2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6.3 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
7.研究结果 |
7.1 综合疗效评价 |
7.2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7.3 治疗前后胃镜分级比较 |
7.4 治疗前后病理分级比较 |
7.5 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比较 |
7.6 治疗前后Hp情况比较 |
7.7 治疗前后舌脉变化情况 |
8.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
9.研究结论 |
第二部分 健脾消毒饮治疗CAG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
1.免疫组化法检测健脾消毒饮对患者胃黏膜组织Bax、Bcl-2 表达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步骤 |
1.3 判定标准 |
1.4 统计方法 |
1.5 结果 |
2.RT-PCR法检测健脾消毒饮对患者胃黏膜组织Bax、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方法步骤 |
2.3 统计方法 |
2.4 结果 |
3.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消毒饮对患者胃黏膜组织Bax、Bcl-2 表达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方法步骤 |
3.3 统计方法 |
3.4 结果 |
4.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CAG癌前病变的认识 |
1.1 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
1.2 有关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
1.3 现代医学对CAG胃癌前病变防治研究 |
2.中医学对CAG癌前病变的认识 |
2.1 对病名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3.关于“脾虚毒损胃络” |
3.1 “毒”的定义 |
3.2 毒邪的致病特点 |
3.3 络病与CAG癌前病变 |
3.4 络病的致病特点 |
3.5 毒与络病学理论的结合 |
3.6 “脾虚毒损胃络”病机的提出 |
3.7 治法的确立 |
4.健脾消毒饮组方分析 |
4.1 组方依据 |
4.2 药物组成及分析 |
4.3 健脾消毒饮方义 |
4.4 组方特点 |
5.健脾消毒饮对CAG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 |
5.1 健脾益气,恢复胃黏膜屏障保护作用 |
5.2 祛邪解毒,清除Hp |
5.3 活血通络,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 |
5.4 散结消积,促进细胞凋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7)复合载药微球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材料和仪器 |
1.2 方法 |
1.2.1 壳聚糖纳米微球(CMS)的制备及缓释效果检测 |
1.2.2 壳聚糖温敏凝胶(CS/β-GP体系)的制备及缓释效果检测 |
1.2.3 复合载药微球壳聚糖温敏凝胶(CS/β-GP/CMS体系)的制备及缓释效果检测 |
2. 结果 |
2.1 CMS的形态特征及缓释效果 |
2.1.1 CSM粒径及形态特性 |
2.1.2 CS浓度、BSA浓度及TPP浓度对CM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 |
2.1.3 CMS体外释放效果 |
2.2 CS/β-GP体系的温敏性能及缓释效果 |
2.2.1 CS/β-GP体系的温敏性 |
2.2.2 β-GP/CS配比、PH、温度对CS/β-GP体系凝胶化时间影响 |
2.2.3 载药CS/β-GP体系的体外释放效果 |
2.3 CS/β-GP/CMS体系的温敏性能及缓释效果 |
2.3.1 CS/β-GP/CMS体系的温敏性测试 |
2.3.2 CS/β-GP/CMS体系的体外释放效果 |
3. 讨论 |
3.1 CMS的制备原理及影响因素 |
3.2 CS浓度、BSA浓度及TPP浓度对CM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 |
3.3 不同CS浓度的CMS对BSA的体外缓释效果的影响 |
3.4 CS/β-GP体系的凝胶特性 |
3.5 CS/β-GP体系的成胶原理以影响因素 |
3.6 CS/β-GP/CMS体系的凝胶特性 |
3.7 CS/β-GP/CMS体系的体外释放效果 |
3.8 CS/β-GP/CMS体系的应用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复方壳聚糖胶囊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处方与制备方法 |
2.1 处方 |
2.2 制备方法 |
3 质量标准 |
3.1 性状 |
3.2 鉴别 |
3.3 检查 |
3.3.1 有关物质 |
3.3.2 其他 |
3.4 含量测定 |
3.4.1 紫外吸收光谱 |
3.4.2 线性关系 |
3.4.3 供试品测定 |
3.4.4 回收率试验 |
4 疗效观察 |
4.1 病例选择 |
4.2 治疗方法 |
4.3 疗效评价标准 |
4.4 治疗结果 |
5 讨论 |
(10)抗幽门螺杆菌方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一 抗Hp方理论研究 |
一、中医脏腑生理模型构建 |
(一) 中医脏腑生理模型理论阐述 |
(二) 中医脏腑生理模型临床应用 |
二、中医消化疾病临证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一) 消化系统疾病的核心脏腑问题 |
(二) 脾主卫说 |
(三) 以脾胃升降为核心的内伤辩证体系 |
(四) 消化道粘膜属于内脏之表说 |
(五) 黄芪特殊作用说 |
三、抗Hp方治疗Hp阳性FD患者的理法方药研究 |
(一) Hp阳性FD患者病因 |
(二) Hp阳性FD患者病机 |
(三) 抗Hp方方药具体分析 |
研究二 抗Hp方对Hp阳性的FD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入选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终止试验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观察指标 |
(三) 不良反应评估 |
(四) 统计学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人口学信息 |
(二) Hp根除率 |
(三)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
(四)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四、研究结论 |
研究三 抗Hp方四联方案对Hp根除失败的FD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入选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终止试验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本实验主要观察指标 |
(三) Hp根除诊断方法 |
(四) 症状调查表设计 |
(五) 胃镜下粘膜改变、病理改变 |
(六) 舌象改变 |
(七) 胃电图检测 |
(八) IL-8、IL-18检测 |
(九) 口腔Hp检测 |
(十) 不良反应评估 |
(十一) 治疗后随访 |
(十二) 统计学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人口学信息 |
(二) Hp根除率 |
(三)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
(四) 患者胃镜下图像改变 |
(五) 患者病理改变 |
(六) 舌象前后改变表 |
(七) 胃电图改变表 |
(八) 白介素改变 |
(九) 吸烟、饮酒、口腔Hp感染与Hp根除 |
(十) 不良反应 |
(十一) 半年后Hp根除随访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讨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Hp概述 |
(一) Hp文献回顾 |
(二) Hp与白介素 |
(三) Hp阳性的FD与胃电图 |
(四) 胃Hp与口腔Hp |
(五) Hp与FD |
三、Hp根除失败的补救治疗概述 |
(一) Hp根除失败原因分析 |
(二) Hp的耐药分子机制 |
(三) Hp根除失败的补救策略 |
四、中医药根除Hp研究 |
(一) 中药对Hp的直接杀伤、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 |
(二) 中药复方的体外实验 |
(三) 中医药根除Hp临床研究 |
(四) 中医药对Hp补救治疗临床研究 |
五、抗Hp方的基础与临床 |
(一) 芪莲舒痞方的基础与临床 |
(二) 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与临床 |
(三) 抗Hp方方中其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 |
六、抗Hp方对Hp根除失败的FD患者补救治疗机理探讨 |
结语 |
—、取得成果 |
二、课题研究创新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四、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治疗消化道疾病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思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健脾益气和胃法联合热敏灸治疗脾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冷恒坤.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 王诗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及证素比较研究[D]. 李怡.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荆花胃康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D]. 胡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基于“脾虚毒损胃络”假说的健脾消毒饮对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Bcl-2、Bax表达影响的研究[D]. 庞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复合载药微球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初步研究[D]. 徐倩.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8]氧氟沙星壳聚糖胶囊治疗消化道疾病初步临床疗效观察[J]. 褚沛,王婷,张建林,李平.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2(04)
- [9]复方壳聚糖胶囊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J]. 李平,张建林,王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04)
- [10]抗幽门螺杆菌方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补救治疗的临床研究[D]. 宋贵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