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分析

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凌霄[1](2021)在《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及协同治理博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能源消费的数量以几何级数的形式激增,跃居世界首位。随着居民购买能力的提升,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提到环境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工业污染,但是现在的环境污染形式日益多样化,变成了由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居民日常生活污染组成的复合型污染。从2012年冬天开始,全国各地频发的雾霾污染,不仅大大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而且携带了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也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全球雾霾污染的“重灾区”,治理雾霾污染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而雾霾污染所具有的复合型、空间溢出性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理的难度,这就使得雾霾污染的治理成为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及理论,对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后文进行雾霾污染协同治理分析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认识到相邻地区的雾霾污染存在空间的溢出性、关联性,才能使各地政府有进行跨域合作的动因。其次,在充分认识到雾霾污染存在空间关联非线性、动态演变特点的前提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当前中央政府对雾霾污染治理高度重视的形势下,重点研究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政策对当地雾霾污染治理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某个地方的环境规制政策是否会对相邻地区的雾霾污染治理产生影响?引起雾霾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最后,基于跨域理论运用博弈方法,研究不同情形下区域联盟内相邻地方政府在雾霾治理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并进行模拟仿真;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两个主体在雾霾污染协同治理中的行为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排污企业在雾霾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性;进而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主体,进一步研究三个有限理性主体在参与雾霾污染协同治理工作的协同收益与支付的治理成本,以期为能够更好地进行雾霾协同治理工作提供好的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构建了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对雾霾污染研究的文献及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指出由于雾霾的高区域性、高流动性的特点,使得其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必须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制度安排,重塑利益格局,有效推进地方政府间雾霾污染合作治理,因此构建横向跨域协同治理理论;同时,雾霾污染本身存在的公共性、外部性特点,其治理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利益,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雾霾污染治理主体的利益共同点及利益冲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纵向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因此,为切实提高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效果,基于跨域治理和协同治理视角,本文提出了横向跨区域协同和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相结合的网格化治理模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研究雾霾污染协同治理问题,形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特点分析。首先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基本态势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指出我国的雾霾污染整体上呈现出显着的空间分异性特点,并从年度、季度、月度三个时间尺度对2014年后的雾霾污染的现状进行重点分析。然后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创建了空间邻接矩阵、反距离矩阵、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对我国省域雾霾污染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根据全局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指数、莫兰散点图的分析结果,分析探讨我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布局、空间集聚性特点。从全局来看,不管是空间邻接矩阵(0-1矩阵)还是反距离矩阵或者是经济距离权重矩阵,雾霾污染的全局莫兰指数都通过了1%的显着性水平检验,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雾霾污染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从局部来看,我国80%以上的省市都处于莫兰散点图的第一、三象限,说明大多数地区都是空间正相关,只有很少比例的省份处于第二、第四象限。山西、陕西、湖南等省份会有所变动,其他绝大部分省份变动情况较少,因而这进一步说明全国各省市的雾霾浓度也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而且从长期来看,具有稳定性。第三,中国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分析。本部分采用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全样本、区域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分析。子样本分析中分别按照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进行区域异质性分组,按我国2000—2012年和2013—2017年进行时间异质性分组。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系数显着为负,环境规制水平越高,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越好,但环境规制的空间滞后项虽然也为负,却不显着,影响效果可以忽略,这说明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没有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加强环境规制,对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没有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人均GDP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着的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还没有出现;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没有显着降低雾霾污染的水平;人口密度的加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加大道路长度为目标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都可能会引起雾霾污染问题;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会使得雾霾污染水平程度加深。分时间来看,2000-2012年期间,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较为显着,有效地抑制了雾霾污染;但2013—2017年期间,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不显着。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而环境规制对东部、中部地区抑制作用明显,对于西部地区呈现出不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第四,地方政府间雾霾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博弈研究。基于雾霾污染的跨域联合治理,采用微分博弈方法,根据区域联盟内雾霾污染治理时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三种情形,分别为区域联盟内某地雾霾污染事件的发生,仅对雾霾发生地政府的政治成本产生影响,对另一地政府没有影响;区域联盟内某地雾霾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雾霾发生地政府的政治成本产生影响,对另一地政府也会带来政治成本损失;引入监督、考核、惩罚机制,分别建立微分博弈模型,并两两对比分析。发现各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的努力程度都与自己支付的治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第一种情形和第二种情形进行对比,发现第二种情形下各治霾主体的努力程度都小于第一种情形下各治霾主体的努力程度,这意味着各治霾主体在协同治霾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现象;通过对第二种情形和第三种情形的对比,发现第三种情形下各治霾主体的努力程度都大于第二种情形下各治霾主体的努力程度,这意味着引入监督、考核、惩罚机制后,可以提高治霾主体的积极性,提高治霾协同收益。第五,地方政府与企业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博弈研究。基于“企业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积极主动治理雾霾的主观能动性差、过度依赖政府力量”的现实背景,对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雾霾污染协同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两个主体的长期演化稳定策略会受到企业治理成本、获得的协同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地方政府协同收益与惩罚力度之间的关系影响。第六,地方政府、企业及公众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研究。通过对雾霾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主体,基于有限理性而采取的不同策略和行动,构建三方主体共治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在长期反复的博弈中不断调整的策略,最终形成(公众积极参与、企业减排达标、地方政府严格监督)的理想策略。通过对单种群纯策略、混合策略均衡稳定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单种群纯策略的均衡稳定性不仅与影响各个主体自身策略的因素有关,而且还会受到其他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在三方共治的雾霾污染治理情景中,不管最初地方政府是否监管,企业是否减排达标,只要公众愿意积极参与治理行动,此时三方主体将全部参与到雾霾污染治理行动中,进而雾霾污染治理将会得到显着改善,进入稳定和良性循环状态;反之,当系统处于不良情景下,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或支持,企业或者公众都不会有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动力,从而系统会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最终雾霾污染治理将陷入“公地悲剧”的状态。在三方主体以一定的概率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情景下,通过分析影响各主体决策参数的敏感度,我们发现企业与地方政府在进行策略选择时,他们的行动方向具有一致性,因此只要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合起来,通过对公众进行有效引导,保障公众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切身利益,鼓励公众行使第三方监管权利,就可以最终形成三方共治的良好状态。该论文共有图17幅,表32个,参考文献242篇。

任波[2](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李朋骜[3](2021)在《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背景下,生产率将取代要素投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劳动要素的生产效率,是常用的生产率指标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期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但随着2004年跨过刘易斯拐点和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中国劳动力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应对劳动供给下降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是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在区位条件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产业空间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这与劳动生产率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具有一定的耦合性。2018年,产业分布较为密集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7.8万元/人和19.5万元/人,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和1.7倍。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是二者空间相似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以中国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均发现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意味产业集聚是城市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来源。但通过计算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一致性指数可以发现,近年来,二者空间分布耦合性正在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当前中国部分城市中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拥挤效应有关。在此背景下,从影响机制、溢出效应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发挥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地,本文从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可以在现实中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以往研究对这一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三个方面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从不同地区和不同集聚类型角度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多,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并进行机制检验。城市内部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和城市间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性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样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这在中国城市内部拥挤效应日益严重和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所得结论如下:(1)利用四分位图、Moran’I指数、变异系数、一致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中国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的现状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均衡指数、双变量Moran’I指数分析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的相似性和关联性。研究发现,在产业集聚现状和特征方面,中国产业多样化程度正在逐渐提高;总产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显着;城市间产业集聚差异较为稳定。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劳动生产率上升趋势明显,并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三产业;各城市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城市间劳动生产率差距逐渐缩小。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关系方面,总产业和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耦合性逐渐下降;总产业和劳动生产率在2016年前并没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利用2005年至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考虑了模型内生性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通过指标替换和变换样本等方式的检验表明该结果是稳健的。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发现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中国城市产业集聚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两条重要路径,而资本深化的中介效应则并不显着。(3)从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同集聚类型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同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得到如下结论:不同地区方面,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着。不同集聚类型方面,专业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多样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显着为负,但对样本进行筛选后,发现在多样化集聚特征显着的大中城市,多样化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产业方面,制造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均起到了中介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和资本深化起到了中介效应。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着。(4)实证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利用动态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发现,产业集聚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产业集聚程度超过这一范围后,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着。分地区来看,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而在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时,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着,产业集聚程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其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集聚类型方面,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程度较低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别显着为正和显着为负,而当专业化集聚程度和多样化集聚程度较高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均不显着。不同产业方面,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均呈“倒U型”。(5)实证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偏微分分解方法研究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产业集聚对其他城市劳动生产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此外,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同样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刘晓钰[4](2020)在《中国城市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关注城市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联结速度型经济发展道路和质量型经济发展道路的纽带,也是转接宏观经济视角和微观经济视角的桥梁。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迅猛扩张的同时,也履行着节能减排和维持地球生态的大国重任,“节能”与“发展”的平衡始终是时代倡导的先锋主题。然而受制于特殊国情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限制,尽管中国已在能源系统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仍需面对能源供应安全、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改善等问题。目前来看,通过能源效率来降低能源消耗速度、缓解能源供应短缺,是全球范围内解决能源矛盾的最优方案。那么,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探寻我国城市发展与能源问题的真实关系,观察近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提供能源视角下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城市化和能源效率为关注点,探讨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与城市化水平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首先,从人口、经济、技术、社会四个渠道出发,详述城市化影响能源效率的道路机制。其次,基于2002-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中国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基于197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纳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对结果进行时空演进分析。最后,提取2002-2016年的能效测算结果,结合同期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使用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展:(1)城市化进程会带来人口、经济、技术、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将进一步引发规模效应、回弹效应等系列效应影响能源效率水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则会通过二者内部要素的调节使能源效率产生波动。(2)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时序角度呈现“上升—保持—波动”的三阶段演进特征,在空间角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效应与区位特征。(3)2012-2016年,我国综合城市化水平与能源效率呈负向相关关系,说明城市化进程整体降低了能源效率,城市建设未实现与能源效率同步改善的环保目标。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本文建议:发展差异化能源产业体系;搭建城市能效标杆评估机制;实现城市规划与能源消耗预算联动;联结能源高效与紧凑城市化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发展优势,打造能效提升与城市绿色发展的共赢局面。

资燕仙[5](2020)在《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的提出,使得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效率飞速提升,但区域发展差距矛盾却日益加深,且在“胡焕庸线”两侧地区表现最突出。而人口又是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原因在于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内部发展状况,更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深入研究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分布差异,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870个县域(县、区及市,简称县域)人口密度样本数据,来研究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的空间效应,主要探讨以下内容:第一,检验人口分布是否呈集聚分布形态,为我国人口分布呈“东密西疏”格局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计算并检验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和地理相关系数,确定县域单元空间依赖性和地理位置确实是影响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助LISA图来对人口分布的空间情况进行分析;第三,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探究空间集聚效应和地理位置效应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同时对影响人口分布差异的其他因素进行检验。通过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一是,通过集聚指数和负幂分布形态检验发现,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呈“东密西疏”形态,确实属于集聚分布,并非正态分布和随机分布。二是,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具有显着的4阶空间相邻自相关,并且在加入控制变量后依然保持稳定,这说明低密度和高密度人口倾向于集聚成团的发展。另外,从LISA图也可以直观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的“东密西疏”特征,即高密度人口集聚在东部沿海一带,连片出现,抱团发展,呈典型的空间俱乐部特征;低密度人口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左侧地区,相对也成片出现。三是,对空间杜宾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分析,发现导致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空间集聚效应,其次是地理位置效应,另外城镇化、工业化和人口转移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最后基于全文的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含义,主要有:因地制宜发展胡焕庸线左侧地区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大对左侧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左侧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

张竞娴[6](2020)在《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福利绩效是将消耗的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福利的效率,是用于定量研究生态福利不可或缺的指标,该指标不仅与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同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前进的方向。但是当前社会出现诸如发展过快的经济问题和生态恶化的环境问题,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福利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福利系统之间出现违背发展规律的现象,生态资源消耗转化为生态福利的效率值持续下降并且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首先定义并比较生态福利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空的世界和满的世界、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理论研究;其次,根据生态福利绩效理论,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作为投入指标,福利水平作为产出指标,运用熵值法指标赋权模型进行降维和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不同省份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计算分析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行区域差异和非均衡性分析;随后,在生态福利绩效指标测度的基础上设定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以生态福利绩效作为因变量,以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技术进步、绿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度、经济规模作为自变量,基于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和四大区域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研究各因素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并分析成因机理。结论如下:中国各地区的生态福利绩效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以及在不同阶段存在α收敛,具有区域差异性和非均衡性,并且出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依次递减的状态。对于中国整体数值而言,还没有达到高效率水平,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中国各省域生态福利绩效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为正相关性,说明中国各区域生态福利绩效会受到周围生态环境和福利水平的影响,存在邻近效应和辐射效应;无论是地理特征方面,还是社会经济特征方面对模型进行估计,都会对中国各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产生空间效应,并且社会经济方面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高于地理特征方面,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相关系数表现为能源空间权重矩阵>物质资本空间权重矩阵>基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邻近概念的空间权重矩阵;经过一系列的变量处理和相关检验之后建立SLM模型和SEM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绿化程度对样本数据中生态福利绩效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技术进步、工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其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的平方回归系数表现为一正一负,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不是单纯的正向或者负向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曲线。各解释变量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表现不一致。

杨若愚[7](2020)在《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及治理模式构建》文中提出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性治理难题,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两种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是环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2006年发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就已经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及“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然而,环境治理涉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各省份、各区域在不同的政策阶段面临的污染问题、取得的成效均存在异质性。因此,对中国各区域的环境污染物进行多年份的横向研究和纵向对比,分析其时空效应、治理困境和影响机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有意义。本文基于“现状—原因—对策”的分析逻辑,运用省域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时空演变趋势和空间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最后提出治理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现状”层面: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四种污染物指标都存在时间分布层面的波动性和空间分布层面的异质性以及集聚性。大气污染呈现出“块状集聚”的特征,水污染呈现出“条带状集聚”的特征。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高于水污染,过渡型指标的空间相关性高于约束性指标。中国的环境污染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效应,因此需要注意加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治理。(2)在“原因”层面:通过构建STIRPAT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城市化等社会经济因素都会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产生影响。多种政策工具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中国的环境污染治理主要依靠“运动式”的政治命令手段实现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力量还比较薄弱,环境政策工具要根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发展进行渐变式创新。(3)在“对策”层面:通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异质性回归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政策阶段和不同的区域,政策工具发挥的效果存在显着的差异性。东部地区目前属于“公众参与驱动型”的环境治理模式,中部地区是“市场激励驱动型”的环境治理模式,西部地区尚处于“命令控制驱动型”的环境治理模式。在未来的环境规制过程中,应该构建“合作治理”的新模式,推动政策工具的优化创新和重组整合,实现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区域生态的协调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综合分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时空演化规律和治理难题。将自然科学中的污染指标赋予管理学意义,细分为“约束性”和“过渡性”指标,区别于以往的宏观性政策研究和单纯的环境科学研究。在研究框架构建的过程中,将治理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等相结合。把环境合作治理细化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主体”、“政策工具整合”五个维度。基于“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多重视角分析环境污染的治理困境和多种政策工具的效果,丰富了合作治理的理论内涵和政策价值。(2)在研究体系和研究工具层面,以往关于环境治理的文献中,研究方法多为案例分析、文本分析、质性访谈等定性研究,而少数定量研究主要是针对公民个体的问卷调查,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模型和框架体系。本文遵循“实然层面—治理困境—原因机理—应然层面”的分析逻辑,把理论研究与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相结合,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机理。在变量的操作定义层面,本文对七种社会经济因素和七种环境政策工具进行定量测量,弥补了现有文献测量指标的缺陷。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动态测度了自变量显着性的变化。综合考虑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进行子样本回归分析,探究了不同区域和不同政策阶段治理路径的差异性。为“定量”评价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和“定性”完善治理路径构建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分析框架。(3)在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方面,把本文的理论框架映射到环境治理实践中可知,环境污染的时空效应要求处理好府际关系、区域关系、部门关系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综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区域环境治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不同政策阶段和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类型的政策工具效果是存在差异的,公众参与的程度不断加强而政府管控的刚性逐渐减弱,环境政策的实施注意考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多维度的合作治理。

洪雪飞[8](2019)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能源的过度消费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威胁到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本地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引发环境污染的增加,空间溢出因素不可忽视。由于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以及地区间联系日益紧密,环境质量不仅受到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影响,也受到相邻地区的影响。环境治理不能仅仅依赖单个地方政府,也受到周边地区政策影响。环境质量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大小如何?忽视这些问题不仅会给地方政府污染治理带来困难,也直接影响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论文从空间效应视角下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政府制定更为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合理的参考。论文依据“理论框架构建—实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空间效应视角出发,构建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剖析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度了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指标的空间相关性,建立了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检验了反馈作用视角下三者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科学的视角综合评价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考察了三者时空耦合演化特征及创新驱动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为区域环境治理与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首先,运用逻辑推理法展开了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理论研究。论文从经典理论基础分析和影响机制构建展开论述。界定了空间、空间效应等概念,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深入剖析了本地视角和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构建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交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全文研究构筑了理论基础。其次,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的研究中,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空间效应,研究了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指标变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发现中国省域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与空间集聚特征。进一步地,采用了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发现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N型,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这拓展了环境质量影响研究,为后续基于经济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接着,空间效应视角下能源消费影响环境质量的研究中,分析了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实证研究了空间效应视角下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变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构建了空间效应视角下能源消费影响环境质量的分析模型,从能源结构视角分析了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发现中国省际清洁能源消费结构、煤炭消费结构和能源强度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效应视角下,煤炭能源消费对环境污染具有加剧作用,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抑制作用,验证了清洁能源结构对减排的直接效应。构建的空间计量模型考虑了能源消费和环境指标的空间溢出效应,解决了忽略空间影响的问题。然后,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交互关系研究中,结合了考虑能源与环境约束的产出模型,构建了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实证检验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的交互影响,采用实证方法对环境污染的反馈作用进行验证。产出方程实证研究发现物质资本、劳动力要素、人力资本和能源投入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其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入和能源要素对经济产出的影响较大。环境压力要素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验证了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反馈作用。能源技术与环境管理均影响环境质量。通过嵌入了空间因素,克服了忽略交互作用和空间因素的缺陷。最后,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创新驱动实证研究中,基于PLS路径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能源与环境时空耦合演变特征与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分析了EEE耦合协调发展及创新驱动机理,再运用实证方法对EEE耦合协调发展空间集聚效应及创新驱动的溢出效应进行检验。经济、能源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与科技创新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效应,科技创新要素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验证了其对EEE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补充了EEE领域空间效应研究的经验证据。论文构建了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深化了该领域理论研究。展开的空间效应视角实证研究,丰富了该研究领域的经验证据,为我国能源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王斌[9](2019)在《电网拓扑结构引致的能源经济指标空间溢出效应评估方法构建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作为直接反映空间单元间空间溢出效应的核心部分,其构建方法研究对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与应用拓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根据中国500kV及以上电力线路的投运时序,提出了基于电网拓扑结构等基础设施的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通过在能源经济领域的各类空间计量模型中的应用,探讨其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变化机理,并结合具体研究问题的经济含义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特点和结论如下:(1)以电网拓扑结构变化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为例,揭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紧密程度对空间相关性变化影响的内在机理。根据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高压电网建设的时序顺序与拓扑结构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实现了基础设施动态建设与空间权重矩阵常数元素赋值的对应。使用SDM面板模型,并采用内生变量的滞后一期值代替原变量克服内生性偏误,得到了更为稳健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电网拓扑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后,电力占比与要素结构提升对能源强度改善的影响得以体现,对外贸易的“污染天堂”效应被发现;《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配套的12条高压电力线路的投运会改变中国各省份能源强度的空间同质性,使得电力占比、产业结构、R&D研发水平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变大,人均FDI存量、产权结构、要素结构、城市化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变小;基于电网拓扑结构的空间权重矩阵能反映区域能源强度地理空间邻接关系的主要信息,通过强化和调整各省间的电网拓扑结构能够改变其空间溢出关系,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2)以碳排放指标的省际空间相关性为基础,揭示省间高压电网拓扑结构对碳排放指标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机理。依据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高压电网省间联络线的投运时序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克服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忽略变量偏误。研究发现:省间高压电网互联使得各连接省份间的碳排放指标呈现出空间同质性的特点;计及高压电网的动态空间溢出效应后,能源强度降低对减少碳排放指标起着关键作用;提高电力占比与改善产业结构对减少碳排放指标起着重要作用。加强省间高压电网互联有助于强化省间碳排放指标的空间相关性。(3)提出能源流出需求指数反映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平衡特征,构建基于电网拓扑结构的空间权重矩阵因子引导空间溢出路径,以二者之积构建嵌套空间权重矩阵,并采用动态空间Dubin模型,综合反映能源回弹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能源强度每下降1吨标准煤/万元,长短期能源回弹效应分别降低18.794与17.867个百分点;电力占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长短期能源回弹效应分别降低9.360与8.898个百分点。人均能耗每增加1吨标准煤/人,长短期能源回弹效应分别提升10.343与9.83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每上升1个百分点,长短期能源回弹效应分别提升2.928与2.784个百分点。电网拓扑结构决定了能源回弹效应的空间溢出路径,能源流出需求指数影响了各影响因素与能源回弹效应变动的量化关系。本文构建的嵌套空间权重矩阵,揭示了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平衡与能源基础设施拓扑结构对空间溢出路径的共同影响。发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电力占比的政策措施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至关重要,加强能源生产大省与能源消费大省的能源基础设施互联,对平衡全国的能源回弹效应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提出的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不仅实现了能源经济指标空间相关性机理分析的方法创新,还为政策制定者量化分析省级能源基础设施互联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提供了测量方法。

于琮秋[10](2019)在《黑龙江省生态效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省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加速了地区经济增长。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的过量消耗、环境破坏、经济发展衰退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人们越发认识到生态效率的重要性。黑龙江省的12个地市间产业结构、生态投入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生态效率发展水平也不同。在此背景下,研究黑龙江省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有利于切实提高黑龙江省生态效率的发展水平。本文首先归纳总结生态效率与空间效应的相关概念,借鉴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区域发展梯度理论及空间效应理论,分析黑龙江省生态效率发展现状,选取黑龙江省生态效率测度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三阶段DEA方法,通过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剔除产业结构、生态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自主度方面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测算2007-2016年黑龙江省12地市的生态效率值。利用变异系数分析黑龙江省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的变化趋势,利用聚类分析将12地市划分为三大梯度城市群;然后,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构建传统的马尔科夫链概率矩阵和空间的马尔科夫链条件概率矩阵,从空间相关角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分析黑龙江省12地市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的建议:一是调整生态效率发展的空间格局;二是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政策;三是合理统筹规划全局发展战略。

二、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及协同治理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分析
    2.1 文献综述
    2.2 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雾霾污染空间特征分析
    3.1 中国雾霾污染的态势分析
    3.2 中国省域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4.1 问题描述
    4.2 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的选择及机理分析
    4.3 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地方政府间雾霾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博弈
    5.1 问题描述
    5.2 博弈模型的构建
    5.3 微分博弈分析
    5.4 数值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地方政府与企业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
    6.1 问题描述
    6.2 博弈模型的构建
    6.3 演化博弈分析
    6.4 仿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地方政府、企业与公众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
    7.1 问题描述
    7.2 博弈模型的构建
    7.3 演化博弈分析
    7.4 演化结果的情景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创新
    8.4 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二元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4.7 本章小结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4 本章小结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选取
        7.1.2 数据来源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7.2 实证分析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7.4 讨论与启示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8.1.1 指标选取
        8.1.2 数据来源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8.2 实证分析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8.4 讨论与启示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1.2.2 劳动生产率文献综述
        1.2.3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文献综述
        1.2.4 对已有文献的思考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聚
        2.1.2 劳动生产率
    2.2 城市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
        2.2.1 共享
        2.2.2 匹配
        2.2.3 学习
    2.3 集聚和区域增长理论
        2.3.1 资本流动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3.2 劳动力流动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4 集聚经济范围理论
        2.4.1 产业范围
        2.4.2 空间范围
        2.4.3 时间范围
        2.4.4 考虑集聚经济范围的生产函数
第3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产业集聚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3.1.1 人力资本
        3.1.2 资本深化
        3.1.3 技术进步
    3.2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影响分析
        3.2.1 不同类型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3.2.2 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3.3 拥挤效应作用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3.4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第4章 中国产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现状与特征分析
    4.1 中国产业集聚现状与特征分析
        4.1.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4.1.2 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4.1.3 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4.1.4 城市产业集聚差距度量
    4.2 中国劳动生产率发展现状与特征
        4.2.1 劳动生产率发展现状
        4.2.2 劳动生产率空间特征
        4.2.3 城市劳动生产率差距度量
    4.3 中国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一致性特征分析
        4.3.1 中国产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耦合性分析
        4.3.2 中国产业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实证研究及机制检验
    5.1 模型设计
        5.1.1 实证模型设定
        5.1.2 内生性分析
        5.1.3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5.1.4 描述性分析
    5.2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5.2.1 相关性分析
        5.2.2 实证结果
        5.2.3 稳健性检验
    5.3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介绍
        5.3.2 中介变量度量
        5.3.3 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6.1 产业集聚对东、中、西部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6.1.1 东、中、西部样本特征描述
        6.1.2 实证结果
    6.2 不同类型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6.2.1 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度量
        6.2.2 实证结果
    6.3 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6.3.1 不同类型产业划分及特征描述
        6.3.2 实证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7.1 相关文献述评
    7.2 模型设计
        7.2.1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介绍
        7.2.2 检验原理
        7.2.3 实证模型设定
    7.3 实证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8.1 相关文献述评
    8.2 模型设计
        8.2.1 常用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8.2.2 偏微分分解方法介绍
        8.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8.2.4 实证模型设定
    8.3 实证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国城市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城市化概念与城市化发展理论
        2.1.2 能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效率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能源效率的内涵与度量
        2.2.2 城市化的内涵与度量
        2.2.3 城市化与能源问题
        2.2.4 最优城市化
        2.2.5 文献评述
3 城市化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3.1 城市化通过人口因素影响能源效率的机制分析
    3.2 城市化通过经济因素影响能源效率的机制分析
    3.3 城市化通过技术因素影响能源效率的机制分析
    3.4 城市化通过社会因素影响能源效率的机制分析
4 中国省际城市化水平测算
    4.1 测算说明
        4.1.1 指标体系构建
        4.1.2 熵值法
    4.2 测算结果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计算城市化综合水平
    4.3 水平分析
    4.4 小结
5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水平测算
    5.1 测算说明
        5.1.1 纳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
        5.1.2 核密度估计
    5.2 测算结果
    5.3 时空演进分析
        5.3.1 时序分析
        5.3.2 空间分析
    5.4 小结
6 城市化影响能源效率的实证分析
    6.1 空间权重矩阵
    6.2 空间相关性检验
        6.2.1 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
        6.2.2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6.2.3 莫兰指数检验结果
        6.2.4 莫兰散点图检验结果
        6.2.5 LISA检验结果
    6.3 空间计量模型
    6.4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及说明
    6.5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6.6 进一步讨论
        6.6.1 模型设定
        6.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6.3 实证分析
    6.7 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三节 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人口分布研究方法
        二、人口分布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三、“胡焕庸线”能不能突破的探究
    第二节 文献评述
        一、人口分布研究方法评述
        二、人口分布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评述
        三、“胡焕庸线”能不能被突破的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假说
    第一节 胡焕庸线
        一、胡焕庸线的提出
        二、胡焕庸线的价值
    第二节 人口理论
        一、马尔萨斯人口论
        二、适度人口论
        三、过剩人口论
        四、新人口论
    第三节 人口分布的概念和相关指标
        一、人口分布的概念
        二、相关指标
    第四节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因素
    第五节 理论假说
第四章 人口分布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数据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说明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第三节 集聚分布与显着性
        一、KS集聚指数
        二、负幂分布形态
    第四节 人口分布的空间相关统计分析
        一、人口分布的地理位置相关性
        二、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五章 计量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第一节 模型的设定
        一、趋势面分析
        二、人口分布空间计量模型
    第二节 参数估计
        一、全样本参数估计
        二、胡焕庸线右侧样本参数估计
        三、胡焕庸线左侧样本参数估计
        四、胡焕庸线左右侧参数估计对比分析
        五、人口分布的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6)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福利绩效内涵及测度方法研究
        1.2.2 生态福利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总体安排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生态福利绩效理论构成
        2.2.1 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2.2.2 空的世界和满的世界
        2.2.3 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
    2.3 本章小结
3 生态福利绩效测度
    3.1 研究方法
        3.1.1 熵值法指标赋权模型
        3.1.2 Super-SBM模型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2.1 指标选取
        3.2.2 数据来源
    3.3 生态福利绩效测度的实证分析
        3.3.1 指标降维处理
        3.3.2 基于Super-SBM模型的实证分析
        3.3.3 Super-SBM模型和传统DEA模型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生态福利绩效的非均衡性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α收敛模型
        4.1.2 绝对β收敛模型
        4.1.3 条件β收敛模型
    4.2 变量说明
    4.3 生态福利绩效非均衡性的结果分析
        4.3.1 生态福利绩效的α收敛性分析
        4.3.2 生态福利绩效的绝对β收敛性分析
        4.3.3 生态福利绩效的条件β收敛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5.1.2 空间相关性
        5.1.3 空间面板模型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指标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全国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空间相关性分析
        5.3.2 结果分析
    5.4 四大区域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7)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及治理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环境污染
        2.1.2 空间相关性
        2.1.3 环境监管与政策工具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理论
        2.2.2 政府规制理论
        2.2.3 空间相关性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2.4 治理理论
        2.2.5 理论启示
    2.3 文献综述与研究缺口
        2.3.1 环境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空间相关性
        2.3.2 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3.3 环境政策工具和治理模式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述评
    2.5 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逻辑剖析和分析框架构建
        2.5.1 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逻辑剖析
        2.5.2 “合作治理”分析框架在本研究中的构建与应用
第3章 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空间相关性与治理困境
    3.1 污染物选择
        3.1.1 大气污染物的选择
        3.1.2 水污染物的选择
    3.2 “现状分析”层面的研究方法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3.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3.3 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
        3.3.1 大气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
        3.3.2 水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
    3.4 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4.1 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4.2 水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5 环境污染的治理现状与治理困境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工具的治理效果
    4.1 STIRPAT模型的扩展与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4.1.1 实证研究模型的扩展与构建
        4.1.2 变量的选择与加入
        4.1.3 样本选择、变量测量与数据来源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1 经典模型三要素的研究假设
        4.2.2 七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假设
        4.2.3 七种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假设
        4.2.4 研究假设汇总
    4.3 数据分析结果
        4.3.1 大气污染约束性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
        4.3.2 大气污染过渡性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
    4.4 假设验证
        4.4.1 约束性指标的假设验证
        4.4.2 过渡性指标的假设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污染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工具的治理效果
    5.1 STIRPAT模型的扩展与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5.1.1 实证研究模型的扩展与构建
        5.1.2 变量的选择与加入
        5.1.3 样本选取和变量测量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1 经典模型三要素的研究假设
        5.2.2 七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假设
        5.2.3 七种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假设
        5.2.4 研究假设汇总
    5.3 数据分析结果
        5.3.1 水污染约束性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
        5.3.2 水污染过渡性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
    5.4 假设验证
        5.4.1 约束性指标的假设验证
        5.4.2 过渡性指标的假设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整体性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6.1.1 不同污染类型的环境治理体系构建
        6.1.2 不同指标类型的环境治理之道
    6.2 分地区和分时段的对策建议
        6.2.1 不同区域的环境治理对策
        6.2.2 不同政策阶段的环境治理路径
    6.3 政策工具整合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中国环境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治理困境
        7.1.2 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工具选择
        7.1.3 环境“合作治理”模式的构建、应用与完善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7.2.1 空间尺度的细化研究
        7.2.2 时间尺度的对比分析与预测研究
        7.2.3 污染物种类层面的综合研究
        7.2.4 影响因素和政策工具层面的扩展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空间
        1.3.2 空间溢出与空间效应
        1.3.3 环境质量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1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现状
        1.4.2 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现状
        1.4.3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现状
        1.4.4 经济-能源-环境系统耦合关系研究现状
        1.4.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
    2.1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理论依据
        2.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1.2 空间计量经济学
        2.1.3 系统耦合理论
    2.2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理论框架
        2.2.1 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2.2 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2.3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交互影响
        2.2.4 系统科学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耦合关系
        2.2.5 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设计
        3.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2 指标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3.3.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
        3.3.4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3.4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3.4.1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3.4.2 经济增长和环境指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3 经济增长和环境指标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3.5 经济增长对中国环境质量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3.5.1 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传统面板模型结果
        3.5.2 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空间面板模型结果
        3.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效应视角下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问题描述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指标选取与变量描述
        4.3.3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4.4 能源消费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4.1 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4.4.2 能源消费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能源消费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4.5 能源消费对中国环境质量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4.5.1 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传统面板模型结果
        4.5.2 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空间面板模型结果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交互影响实证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与描述
        5.3.3 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的构建
    5.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4.1 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4.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5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空间计量分析
        5.5.1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传统面板模型结果
        5.5.2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空间面板模型结果
        5.5.3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空间联立模型结果
        5.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创新驱动实证研究
    6.1 问题描述
    6.2 经济-能源-环境耦合作用机理与模型构建
        6.2.1 经济-能源-环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6.2.2 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6.3 研究方法
        6.3.1 PLS路径模型
        6.3.2 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6.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变量说明
        6.3.4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方法
    6.4 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6.4.1 PLS路径模型结果
        6.4.2 PLS回归方程结果
    6.5 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创新驱动实证分析
        6.5.1 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变分析
        6.5.2 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度空间特征分析
        6.5.3 创新驱动EEE耦合协调发展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6.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电网拓扑结构引致的能源经济指标空间溢出效应评估方法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2 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源技术经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3 文献简评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2 关键技术和问题
        1.3.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2 电网拓扑结构与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2.1 电网拓扑结构的定义
    2.2 中国电源布局与用电量分布的空间不平衡
        2.2.1 中国用电量的东重西轻特征
        2.2.2 中国电源布局的西重东轻特征
    2.3 中国大型电源基地的电力远距离输送特征
        2.3.1 大型水电基地
        2.3.2 大型煤电基地
    2.4 中国电网建设历程与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2.4.1 高压电网建设历程
        2.4.2 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的作用
        2.4.3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方法
    2.5 空间计量模型参数的估算方法
        2.5.1 静态空间计量模型参数的估算方法
        2.5.2 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参数的估算方法
3 电网拓扑结构与区域能源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与机制分析
    3.1 理论模型
        3.1.1 空间自相关系数
        3.1.2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3.1.3 直接、间接效应
    3.2 实证分析
        3.2.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3.2.2 能源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2.3 稳定性检验
        3.2.4 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2.5 加入12 条电力线路后的电网拓扑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3.2.6 稳健性检验
    3.3 结论
4 电网拓扑结构引致二氧化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机制分析
    4.1 动态空间DUBIN模型
        4.1.1 碳排放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4.1.2 直接、间接效应
    4.2 碳排放指标动态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4.2.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2 碳排放指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2.3 稳定性检验
        4.2.4 实证分析结果
        4.2.5 稳健性检验
    4.3 结论
5 嵌套空间权重矩阵下的能源回弹效应动态空间溢出路径研究
    5.1 理论模型构建
        5.1.1 能源回弹效应的定义
        5.1.2 全要素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回弹效应理论模型
        5.1.3 能源回弹效应的动态空间计量模型
        5.1.4 直接、间接效应
    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3 实证分析结果
        5.3.1 稳定性检验
        5.3.2 能源回弹效应参数识别
        5.3.3 长期能源回弹效应的动态空间分析
        5.3.4 短期能源回弹效应的动态空间分析
        5.3.5 稳健性检验
    5.4 结论和能源政策评价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黑龙江省生态效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效率的理论进展
        1.2.2 生态效率的测算研究
        1.2.3 区域生态效率的时空关系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效率与经济效率
        2.1.2 生态效率
        2.1.3 空间效应
    2.2 相关理论
        2.2.1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2.2.2 区域发展梯度理论
        2.2.3 空间效应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生态效率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城市概况
    3.2 黑龙江省资源发展现状
        3.2.1 资本要素方面
        3.2.2 土地要素方面
        3.2.3 人力要素方面
        3.2.4 水资源要素方面
        3.2.5 能源要素方面
    3.3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
        3.3.1 产业结构方面
        3.3.2 经济产值方面
    3.4 黑龙江省环境发展现状
        3.4.1 废水排放方面
        3.4.2 废气排放方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生态效率的测算研究
    4.1 生态效率的测算方法
        4.1.1 三阶段DEA模型
        4.1.2 变异系数
        4.1.3 聚类分析
    4.2 生态效率测算指标选取
        4.2.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4.2.2 外部环境因素指标选取
        4.2.3 数据来源
    4.3 生态效率测算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4.3.1 生态效率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4.3.2 生态效率的外部环境因素实证结果及分析
        4.3.3 生态效率的再测算结果及分析
        4.3.4 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分析
        4.3.5 生态效率的三大梯度城市群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5.1 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的研究方法
        5.1.1 空间自相关方法
        5.1.2 传统马尔科夫链
        5.1.3 空间马尔科夫链
    5.2 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5.2.1 生态效率的空间相关性
        5.2.2 生态效率的空间集聚类型
        5.2.3 生态效率的时间演变
        5.2.4 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
    5.3 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
        5.3.1 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5.3.2 具有路径依赖和难以跨越趋势
        5.3.3 存在低水平陷阱和恶化趋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黑龙江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6.1 调整生态效率发展的空间布局
        6.1.1 发挥生态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
        6.1.2 发挥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6.2 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政策
        6.2.1 第一梯度城市群
        6.2.2 第二梯度城市群
        6.2.3 第三梯度城市群
    6.3 合理统筹规划全局发展战略
        6.3.1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3.2 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6.3.3 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四、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及协同治理博弈研究[D]. 郑凌霄.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D]. 李朋骜.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城市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 刘晓钰.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6)
  • [5]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D]. 资燕仙.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竞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7]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及治理模式构建[D]. 杨若愚. 天津大学, 2020(01)
  • [8]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D]. 洪雪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电网拓扑结构引致的能源经济指标空间溢出效应评估方法构建及应用[D]. 王斌. 重庆大学, 2019(01)
  • [10]黑龙江省生态效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D]. 于琮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