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及隐蔽储层研究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及隐蔽储层研究

一、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典栋[1](2020)在《基于天文周期识别的地层完整性研究 ——以东濮凹陷上古生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天文周期方法研究地层剖面的完整性问题在地学研究历史中当属首例,其相比较于前人提出的潜穴化石定性估测法、古地磁法、研究剖面的厚度与同时期全球平均沉积厚度的比值、地层剖面长期沉积速率与短期沉积速率的比值法等方法拥有精度高计算方便等优点。本文主要利用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地层进行研究,通过频谱分析、小波变换等技术方法对与沉积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分析,开展对该段地层沉积相分析、沉积时限、沉积速率及地层恢复等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地层自下而上共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6套地层。其中本溪组与太原组主要发育障壁海岸体系,局部发育局限台地相;山西组的沉积环境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而上、下石盒子组地层内部以三角洲相最为发育;石千峰组地层则以河流—湖泊沉积体系为主。利用小波变换、频谱分析等手段将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地层测井曲线进行研究,发现上古生界六套地层中均提取出与理论地球轨道参数比值(短偏心率:斜率:岁差=5:2:1)较好的吻合地层旋回厚度。表明上古生界沉积旋回受控于天文轨道驱动力控制,通过此方法我们计算出上古生界六套地层各自的沉积时限:本溪组沉积时限为270ka、太原组为1280ka、山西组沉积时限为1050ka、下石盒子组沉积时限为940ka、上石盒子组沉积时限为2100ka、石千峰组沉积时限为2450ka。利用小波变换将上古生界六套地层进一步划分,对进一步划分出的每一段地层分别进行分析,计算出每一段地层的沉积速率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这六套地层内部沉积速率变化较大,沉积速率最低的地层为太原组中段2240~2270m位置,沉积速率为0.081m/ka,沉积速率最高的层段为上石盒子组中段1669~1789m位置,其沉积速率为0.222m/ka。利用地层完整性等于地层剖面长期沉积速率与短期沉积速率比值的方法对所研究区六套地层的完整性进行分析后发现沉积环境与地层完整性有密切关系: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地层完整最高、河流相沉积地层的完整性次之、排第三位的沉积相是三角洲前缘亚相、而地层完整性最差的是障壁海岸体系中形成的地层。基于天文天文周期对上古生界地层沉积过程进行恢复,证明了上古生界地层形成过程中,本溪组及太原组沉积速率较低,完整性差,地层形成过程中沉积间断较多,说明此段时间沉积环境非常不稳定;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沉积速率中等,完整性高,说明此段时间沉积环境非常稳定;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地层沉积速率中等,地层完整性中等,说明此段时间沉积环境相对稳定。

范大龙[2](2019)在《歧口凹陷古近系不同斜坡背景下沉积特征差异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断陷湖盆斜坡带是大型岩性地层圈闭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场所,但是受不同构造背景与沉积背景的控制,不同类型的斜坡内部结构、演化历史及成因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进而造成不同类型斜坡的层序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及成藏特征等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重点斜坡带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歧口凹陷斜坡的成因类型和斜坡形成的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斜坡的层序样式、沉积充填特征及砂体分布规律,进而揭示不同斜坡背景下沉积充填特征的差异性,对岩性油气藏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斜坡带形成的主控因素,可以将歧口凹陷古近系斜坡带划分为差异沉降型斜坡、多级挠曲型斜坡、多阶断裂型斜坡以及旋转掀斜型斜坡;(2)不同斜坡背景下层序地层样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差异沉降型斜坡的层序样式为单一型,多级挠曲斜坡的层序样式为多级坡-坪型,多阶断裂斜坡的层序样式为断阶型,旋转掀斜斜坡的层序样式为断控陡坡带及翘倾缓坡带型;(3)斜坡沉积体系受斜坡内部构造样式和古地貌的控制,斜坡演化的各阶段和各部位的沉积特征和控砂模式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沉降型斜坡辫状河三角洲分布于斜坡的高部位及中部位,斜坡低部位多为远岸水下扇和深湖-半深湖沉积,其控砂模式为沟谷、断控断槽输砂、地貌控砂;多级挠曲型斜坡发育多个坡-坪体系,高部位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低部位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与深湖-半深湖沉积的过渡,控砂模式为侵蚀、断控沟槽输砂、挠曲坡-坪体系控砂;多阶断裂型斜坡高部位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中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低部位为远岸水下扇沉积,控砂模式为侵蚀、调节沟槽输砂、断裂-坡折体系控砂;旋转掀斜型斜坡分为掀斜作用前及掀斜作用后期,掀斜作用前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深湖-半深湖(远岸水下扇),掀斜作用后期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湖相泥质沉积,控砂模式为陡坡调节沟槽输砂,物源-地貌控砂。

王栋[3](2018)在《深南构造带构造特征对油气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深南构造带地处河北省深县,构造位于冀中坳陷深县凹陷南部,深县凹陷东南部的深南-榆科构造带上。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构造破碎、断层多、断块小,且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严重,给油田的滚动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此次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地层重新复查,采用井震结合技术进行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的划分;运用最大熵谱分析技术,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对研究区重点产油层系东营组三亚段划分为四个油组、沙河街组一亚段划分为三个油组。最终进行深南地区的区域地层统层与对比,为下步的构造精细解释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打下基础。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地震精细构造解释,通过研究区构造的重新解释和分析,寻找深南构造带主要的圈闭类型和有利成藏圈闭,完成了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的区域构造图;由于研究区具有新近系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等多套含油层系特点,对重点井重点油层进行精细构造解释,成图构造井位图,进行成藏潜力分析。同时通过区域构造的重新解释和分析,归纳了深南构造带的断裂结构、断层组合关系,分析了深南构造带的平面与剖面构造特征,以及断裂系统对深南构造带油气的控制作用。解析了深南构造带的油藏形成机理,总结了构造背景控制油气聚集、油源断层与分支断层控制油气分布和局部牙刷状油藏等成藏规律。深南油田作为一个开发了近30年的老油田,在现有油藏的基础上找到新的潜力油藏成为下步的重点,因此在进行油气聚集规律研究时,重点开展深南背斜翼部圈闭的潜力分析。综合前期探井试油及动态资料,结合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在深南背斜翼部寻找到新的含油断块,同时为后期潜力区挖潜及预测提供依据。

赵家宏[4](2013)在《送南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高分辨层序与隐蔽圈闭预测研究》文中提出本报告是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松辽南部海坨子—大布苏地区泉四段~姚家组开展了层序地层与隐蔽油藏预测研究。由于本区不整合面相对不发育,在研究过程中应用“转换面”概念。通过识别各种类型的转换面,建立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地层的发育特征。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有河流~泛滥平原、(辫状)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滨浅湖和半深湖等沉积相类型;同时利用较先进的沉积相分布预测技术,明确了中期旋回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的沉积相构成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明确了砂体的分布特征,为岩性圈闭的预测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研究区以中期旋回为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和三角洲——滑塌浊积扇的沉积模式:指出中期旋回下降半旋回多发育辫状三角洲沉积,上升半旋回以发育退积辫状三角洲和较深水湖相夹浊积扇为主;浊积扇砂体发育与否及规模与中期旋回内部湖泛作用的规模密切有关。对重点地区开展五级层序划分,明确了高频层序内沉积相的分布。以储集砂体为基础,参考其他成藏条件,分析了研究区发育的主要隐蔽油藏,并针对不同层序,预测了隐蔽圈闭的类型及其发育的有利区域,提出了不同的隐蔽圈闭勘探思路,有效指导了研究区隐蔽圈闭勘探。在有利区预测基础上,对斜坡下部青一段的浊积扇体和大布苏青一二三角洲前缘砂体两个有利区域,开展了隐蔽圈闭勘探目标预测。对海坨子萨尔图油层和扶余开展油层评价研究,认为萨尔图油层主要为岩性油藏,坝砂控制着油气得分布;扶余油层断层、砂体分布及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着油气的分布,且南北控制因素不同,河道、分流河道、河口坝是油气发育的有利区域。

代云娇[5](2012)在《文明寨油田明—断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微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明寨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端,是一穹隆背景下的极复杂断块油田,油气聚积受断块控制。针对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构造极其复杂、油层多的特点,本文以储层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建立文明寨油田明一断块的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开展单井相研究和沉积相带的划分,建立研究区的沉积模式,为油田开发中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次研究运用多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基本原理,结合文明寨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地震等资料,进行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划分,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3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单井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基础上,应用旋回等时对比技术进行精细的小层划分和对比,建立了文明寨油田明一断块沙二下亚段-沙三上亚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结合大量的岩心、测井和录井资料,开展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研究各油层段砂体展布与时空演变规律。本次研究认为沙二下亚段发育末端扇沉积体系,骨架砂体主要聚集在分流河道和河道漫溢沉积中,反韵律的沙坝砂体不发育。该时期气候比较干燥,湖盆整体处于地表之上,来自研究区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物源的碎屑物质在地表冲积形成分流河道及河道漫溢砂体。该时期主要发育末端扇的中部亚相,中部亚相近端主要为分流河道沉积体系,含有大量的悬浮沉积物,分流河道砂岩和漫溢沉积砂体互层存在。在中部亚相远端,随着远离分流河道,河道密度变小,砂体厚度也逐渐变薄,主要以远河道漫溢和洪积盆地细粒沉积物为主。研究认为沙三上亚段属于东濮凹陷萎缩调整期,湖盆面积处于整体不断萎缩的过程,控制盆地沉降的兰聊断裂活动强度减弱,气候由温暖湿润变得比较干旱,湖盆整体抬升,导致湖水变浅,在沙三上亚段形成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碎屑物质来自研究区北部和西部。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在入湖处以下受河流和浅水湖泊的共同作用,骨架砂体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漫溢沉积中。与经典的三角洲沉积模式相比,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显着特点是分流河道在水下延伸很远,且受到席状沙的改造作用反复暴露在水面之上。

高红灿,郑荣才,陈发亮,韩福民,刘云[6](2011)在《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文中指出通过对研究区300多口钻井的地层对比和3 000多米岩心的详细观察及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综合运用构造、古生物、岩性、地质年代以及测井和地震反射等6个方面的特征,将东濮凹陷古近系划分为3个超长期层序,分别对应于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东营组;并将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一段划分为4个长期层序,分别对应于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四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三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二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沙河街组二段—沙河街组一段。提出同一套连续沉积的盐岩在长期及超长期层序划分中具不可分割性,并结合东濮凹陷及渤海湾盆地层序划分的实例,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与岩石地层划分方案相一致的现象值得商榷。

梁富康[7](2011)在《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文中指出东濮凹陷位于我国渤海湾盆地的南端,历经了30余年以构造圈闭为主的油气勘探历程。截至目前为止,该凹陷的石油探明储量达5.4×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615×108m3,其中96%的石油和93.5%的天然气都分布在凹陷北部约2000km2的盐岩发育区内。东濮凹陷南部的面积大于北部(约3000km2),但已探明油气储量尚不足总储量的10%,主要勘探对象为构造圈闭。然而,经过近五年的勘探实践证明,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前景良好,尤其表现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南部深洼区。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与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岩心、钻测井、地震以及各种分析化验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发育状况,采用点(单井)→线(连井)→面(平面)→域(演化)的思路,分析了构造体系的发育特征,解释了地震层序格架,编制了沉积体系展布图件,体现了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突显了沉积体系的分布与演化对岩性圈闭勘探的指导作用。主要取得以下五点认识:1、在前期构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调节带的理论,根据断层的组合关系,明确指出了东濮凹陷南部发育的调节带类型,分析与探讨了主要的调节带类型对沉积体系展布及砂体的控制作用,有效指导沉积相图的编制。2、通过研究区古地貌特征的恢复,认识到在沙三段沉积期,兰聊断层南段强烈活动,东南部形成沉积中心;随后,西部斜坡的断层系开始活动,“双断”格局形成,中央隆起带相应出现;最终,整体构造强度北强南弱,前梨园次洼与胡状集-海通集次洼厚度最大。沉积中心总体呈由南向北迁移的特点。3、系统确定沉积体系的类型及湖盆的演化。确定东濮凹陷南部共发育滨浅湖、深湖、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浊积及滩坝共六种沉积类型,反映了地形坡度、物源体系、构造分区对沉积体系的发育类型与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4、确定了东濮凹陷南部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东陡西缓的地形控制形成了“东扇西曲”的沉积格局。兰聊断层控制的陡坡带处发育毛岗、白庙等扇三角洲;西部的斜坡区地形较缓,发育分布广、粒度细的方里集三角洲和海通集三角洲等。5、系统总结岩性圈闭类型及其有利发育区带。研究区内可识别出五种岩性圈闭,分别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小型砂砾岩扇体、水道化孤立砂体以及断层—岩性复合型。三春集、东明—习城集、孟岗集深洼带是岩性圈闭的有利发育部位。

李全[8](2011)在《辽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充填演化及同沉积断裂的控制作用》文中指出辽中凹陷位于辽东湾坳陷的中部,古近系沉积地层巨厚,是该区主力勘探层位。近年来,随着勘探越来越成熟,大量的构造圈闭基本落实,油气的勘探方向逐渐向隐蔽油气藏勘探转移。但是,大量的钻井表明,单一的地球物理特征不能有效的区分富砂与贫砂体系。因此,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识别同沉积断裂活动对沉积体系充填的控制作用来预测砂体富集趋势,进而对研究区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有利的参考。论文通过应用最新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将辽中凹陷古近系划分为10个三级层序(SQd1、SQd2、SQd3、SQs1、SQs2、SQs3s、SQs3z、SQs3x、SQs4、SQk),在资料分辨率较高的东营组内通过识别次级水退界面划分了6个四级层序(SSQd1、SSQd2-1、SSQd2-2、SSQd3-1、SSQd3-2、SSQd3-3),建立了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方案,提高了地层格架精度,对富砂体系识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等时层序格架内结合测井相、岩芯相和地震相识别了扇三角洲、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浊积扇和深湖-半深湖等沉积体系。沙河街组早期陡坡带和缓坡带均以扇三角洲加积作用为主;沙河街组晚期-东营组早期缓坡带以退积扇-辫状河河三角洲和滩坝沉积为主,陡坡带以加积的扇三角洲为主,凹陷内发育大量有水道供给的浊积体系;东营组晚期缓坡带以进积的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陡坡带以进积的扇-辫状河三角洲为主,凹陷带发育轴向曲流河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发育大量滑塌浊积体。通过对同沉积断裂分布、活动性特征以及盆地构造沉降和演化史分析表明,同沉积断裂的走向上活动差异对物源、水系和可容纳空间变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进而影响沉积体系的充填位置和充填样式。研究表明同沉积断裂活动控制的缓坡带断裂调节带、坡折带,反向断裂组合带;陡坡带断裂坡折带;凹陷内雁列式断裂叠复带均是砂体富集的有利部位。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部位。在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油藏特征提出了南部缓坡带的LD16-3-1西南断裂调节带、LD16-1-1东北反向断裂带北和LD12-1井区挤压反转带三个有利目标区带,为下步勘探提供了有利参考。

张雷[9](2010)在《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庆油田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然而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勘探开发,大庆油田已进入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中后期阶段,目前正面临着储采失衡、资源接替不足的严峻局面,而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大庆油田精细勘探和近期提交石油储量的主战场。因此,在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开展精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总结该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对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本论文以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室内分析化验资料,对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规律研究及研究区扶余油层各种成藏地质要素分析为基础,从多因素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确定油气成藏过程中各阶段的主控因素,建立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总结研究区扶余油层的油气富集规律,进而对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有利目标区带进行预测。取得的成果与认识如下:(1)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技术方法,首次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基本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总结了短、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布模式。研究区扶余油层可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剖析基础之上,结合研究区扶余油层沉积时期特殊的多物源汇聚的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总结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不同沉积相带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变化与对比关系模式。(2)通过重矿物组合特征和ZTR指数变化特征研究,结合研究区岩石结构特征与砂岩展布特征,对研究区泉头组三、四段沉积时期的物源方向和物源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时期各物源体系在研究区内的主要控制范围进行厘定,认为研究区扶余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受6个物源体系控制,以南、北两大物源体系为主,各物源体系在不同时期影响范围有所变化。(3)通过岩芯观察、描述和大量的钻测井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扶余油层的岩石相和测井相模式,建立了反映不同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岩—电响应关系。(4)在岩石相和测井相模式及岩—电响应关系建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扶余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研究区扶余油层以发育独具特色的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为特征,主要发育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浅水湖泊相,并结合以各中期基准面半旋回为单元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研究,总结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的沉积模式,并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砂体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5)应用化学动力学模型对研究区青一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期及生排烃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青一段烃源岩在上白垩统嫩江组末期至四方台组沉积初期开始生烃,在明水组沉积末期开始达到生烃高峰期;青一段烃源岩生排烃量集中分布在二级构造带三肇凹陷中东部、朝阳沟阶地以及研究区外的王府凹陷内,生排油中心基本上分布在三肇凹陷中心部位,而朝阳沟地区也具有一定的生排油能力,这与前人对本地区研究的认识有所不同。(6)通过朝阳沟地区扶余油层油源对比表明,朝阳沟地区青一段烃源岩属于成熟型烃源岩,朝阳沟地区扶余油层的油源主要有两个:三肇凹陷青一段烃源岩和朝阳沟本地区青一段烃源岩,且二者对扶余油层的贡献量可能基本相同,这与生排烃史研究的结论相一致,证实朝阳沟地区青一段源岩具有生排油能力及生排烃史研究的准确性。(7)以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为基础,将油气成藏过程划分为油气生成排出、油气“倒灌”运移、油气侧向运移和油气聚集四个阶段,并从多因素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分别确定油气成藏过程各阶段的主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烃源岩有效排油范围控制扶余油层油气来源以及源内、源外区油气运移方式与聚集条件的差异;青一段源岩有效排烃范围、超压和T2反射层油源断裂组合关系控制油气向下“倒灌”运移的范围、距离及层位;古构造背景、T2断层走向与储层砂体展布方向配置关系控制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类型与现今构造格局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垂向及平面规律。(8)结合油气成藏地质过程各个阶段主控因素分析、构造发育史、油源条件及沉积微相等研究成果,将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模式概括为以下4种类型: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9)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在研究区扶余油层中划分出3大类6亚类油气成藏区带,并优选出2个有利目标区、4个有利目标圈闭。

高栋臣[10](2010)在《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南缘的一个典型的既含油气又含盐的新生代盆地。目前该盆地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大多数的构造圈闭都已找到,下一步的目标在岩性地层圈闭。目前凹陷北区的沙三段地层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工业油气流,主力油田大多分布于此。而占盆地大半面积的南区却只发现白庙-桥口,新霍-唐庄,马厂等几个油气田,尚有很大潜力可挖。然而,凹陷南区构造更为复杂,地层对比标志层不清晰,缺乏系统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这对于寻找岩性地层圈闭是一个障碍。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层序地层学及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钻测井、地震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发育状况对凹陷南部沙三段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和沉积体系的系统研究。以点(单井)—线(连井)—面(平面)—域(演化)为思路探讨了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综合运用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沙三段划分为3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相当于三级层序)和15个中期基准面半旋回(相当于四级层序),井震结合建立了东濮凹陷南部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2)东濮凹陷南部地区沙三段沉积期,盆地东部为鲁西隆起,西部为内黄隆起,南部为兰考凸起,呈现三面供源的格局。重矿物组合及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分析均得以验证。盆地东部为磁铁矿—白钛矿—锆石组合,南部为锆石—石榴子石—磁铁矿组合,西部物源区重矿物组合为锆石—电气石—磁铁矿组合。(3)通过对沙三段22口钻井岩心的精细观察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研究认为东濮凹陷南区沙三段沉积体系主要为湖泊为背景的各类三角洲沉积。南部和西部为正常三角洲沉积,东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主干断层的下降盘发育浊积扇,盆地内部浅水斜坡地带发育滩坝。(4)构造运动,气候等因素的作用及其对湖盆充填的产生重要影响。各个二级断层主要活动期次为沙三中下亚段沉积时期,沙三上亚段沉积期断层活动减弱。前人研究的古生物特征反映气候经历了干旱高温(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温暖潮湿(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干旱、温暖潮湿(沙三上沉积时期)的变化,构造运动,气候以及相关的可容纳空间和物源供给的变化成为湖盆的充填重要控制因素。

二、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文周期识别的地层完整性研究 ——以东濮凹陷上古生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背景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上古生界地层特征
3 小波变换
    3.1 一维连续小波变换
    3.2 测井数据—维连续小波变换
4 沉积相分析
    4.1 典型测井相特征
    4.2 典型测井相小波特征
    4.3 上古生界沉积相分析
5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沉积过程恢复
    5.1 周期的划分
    5.2 米兰科维奇旋回
    5.3 沉积速率恢复
    5.4 地层完整性恢复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歧口凹陷古近系不同斜坡背景下沉积特征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斜坡带的研究现状
        0.2.2 坡折带的研究现状
        0.2.3 沉积体系的研究现状
        0.2.4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1.2 地层发育背景
        1.2.1 前古近系
        1.2.2 古近系
        1.2.3 新近系
        1.2.4 第四系
    1.3 区域的构造特征
        1.3.1 主要构造单元
        1.3.2 主要断裂特征
第二章 歧口凹陷斜坡带的成因分类
    2.1 斜坡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
    2.2 歧口凹陷斜坡的成因分类
第三章 歧口凹陷不同类型斜坡层序特征差异性分析
    3.1 层序的划分原则及方式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
        3.2.1 层序界面在地震上的反射特征
        3.2.2 层序界面在岩电资料上表现的特征
        3.2.3 歧口凹陷各斜坡层序界面特征
    3.3 不同类型斜坡层序地层的划分方案
    3.4 不同类型斜坡层序地层特征与叠加样式分析
        3.4.1 差异沉降型斜坡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叠加样式分析
        3.4.2 多级挠曲型斜坡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叠加样式分析
        3.4.3 多阶断裂型斜坡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叠加样式分析
        3.4.4 旋转掀斜型斜坡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叠加样式分析
    3.5 不同类型斜坡层序特征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歧口凹陷不同类型斜坡沉积特征差异性分析
    4.1 差异沉降型斜坡沉积特征与控砂模式
        4.1.1 差异沉降型斜坡的沉积特征与砂体发育规律
        4.1.2 差异沉降型斜坡的控砂模式
    4.2 多级挠曲型斜坡沉积特征与控砂模式
        4.2.1 多级挠曲型斜坡的沉积特征与砂体发育规律
        4.2.2 多级挠曲型斜坡的控砂模式
    4.3 多阶断裂型斜坡沉积特征与控砂模式
        4.3.1 多阶断裂型斜坡的沉积特征与砂体发育规律
        4.3.2 多阶断裂型斜坡的控砂模式
    4.4 旋转掀斜型斜坡沉积特征与控砂模式
        4.4.1 旋转掀斜型斜坡的沉积特征与砂体发育规律
        4.4.2 旋转掀斜型斜坡的控砂模式
    4.5 不同类型斜坡沉积特征与控砂模式差异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深南构造带构造特征对油气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深南构造带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2.1 区域地质位置
    2.2 断裂分布特征及主要断裂描述
    2.3 构造演化
    2.4 古气候背景
3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特征
    3.2 地层标志层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旋回识别
    3.4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4 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及构造特征分析
    4.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4.2 精细构造解释
    4.3 构造特征分析
5 油气富集成藏规律分析
    5.1 成藏条件分析
    5.2 构造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
    5.3 有利目标优选及井位建议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成果

(4)送南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高分辨层序与隐蔽圈闭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盖层及地层分布
    2.3 盆地演化特征
    2.4 断裂发育特征
        2.4.1 基底断裂
        2.4.2 深大断裂
        2.4.3 盖层断裂
    2.5 构造特征
        2.5.1 构造单元划分
        2.5.2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理论基础
    3.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方法
    3.3 “转换面”概念的引入
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4.1 泉四段~姚家组主要层序界面的识别
    4.2 地层层序划分及方案确定
    4.3 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第5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与储集砂体分布
    5.1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5.1.1 河流-泛滥平原
        5.1.2 (辫状)三角洲
        5.1.3 滑塌浊积扇
    5.2 单井及剖面沉积相分析
    5.3 沉积相分布预测技术
        5.3.1 层序界面性质预测砂体发育的可能性
        5.3.2 层序格架内砂体位置预测砂体类型及发育方向
        5.3.3 古地貌特征预测砂体发育位置及成因类型
        5.3.4 地震技术识别砂体范围及描述砂体分布
    5.4 主要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5.4.1 泉四层序沉积相特征
        5.4.2 青一二下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5.4.3 青一二上层序沉积相与砂体分布
    5.5 沉积演化特征与沉积模式
        5.5.1 泉四~姚家组沉积演化特征
        5.5.2 层序地层及沉积发育模式探讨
    5.6 青三段大套厚层砂体成因机制研究
第6章 重点区高频层序与沉积微相展布
    6.1 泉四段高频层序划分与对比
    6.2 高频层序格架内沉积微相及展布
    6.3 河流沉积微相发育模式
第7章 隐蔽油藏预测
    7.1 油气成藏条件及分布特点
        7.1.1 油气成藏条件
        7.1.2 油气分布特点
    7.2 主要隐蔽油藏类型及其成因模式
        7.2.1 主要隐蔽油藏类型
        7.2.2 主要隐蔽圈闭成因模式
    7.3 隐蔽油藏预测
        7.3.1 不同层系隐蔽油藏预测
        7.3.2 隐蔽油藏目标预测与评价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文明寨油田明—断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课题来源
    0.2 研究内容
    0.3 技术路线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0.5 完成主要工作量
    0.6 主要创新点
1 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概况
    1.2 地层发育特征
    1.3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2.1 概述
    2.2 层序界面的特征及识别标志
        2.2.1 地震界面的识别
        2.2.2 岩心界面的识别
        2.2.3 测井界面的识别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2.3.1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2.3.2 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2.3.3 长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2.3.4 明一块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2.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4.1 层序地层连井剖面的选择
        2.4.2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发育特征
3 沉积微相与沉积演化
    3.1 沉积特征
        3.1.1 岩性特征
        3.1.2 沉积构造特征
        3.1.3 粒度分布特征
    3.2 沉积相类型及相序列
        3.2.1 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分析
        3.2.2 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分析
    3.3 测井相分析
        3.3.1 沙二下亚段测井相分析
        3.3.2 沙三上亚段测井相分析
    3.4 沉积相分布特征
        3.4.1 沙二下亚段平面分布特征
        3.4.2 沙三上亚段平面分布特征
        3.4.3 剖面分布特征
    3.5 沉积相模式及演化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目前的研究进展
        1.2.1 油气勘探历程
        1.2.2 目前研究进展
        1.2.3 当前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资料基础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点
        2.1.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构造发育特征
        2.2.1 断层体系分布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构造演化规律
    2.3 新生界地层特征
        2.3.1 古近系
        2.3.2 新近系
        2.3.3 第四系
3 层序划分方案
    3.1 层序地层学简述
    3.2 层序划分依据
        3.2.1 测井响应特征
        3.2.2 钻井界面识别
        3.2.3 地震地层特征
    3.3 层序地层格架
        3.3.1 标志层的选取
        3.3.2 单井旋回划分
        3.3.3 连井层序格架
        3.3.4 地震层序格架
4 沉积体系展布
    4.1 沉积体系的控制因素
        4.1.1 构造调节带
        4.1.2 古地貌
        4.1.3 古气候及物源
    4.2 物源分析
        4.2.1 重矿物分析
        4.2.2 砂岩成分成熟度
        4.2.3 地震反射结构
    4.3 沉积体系的证据
        4.3.1 岩心观察与描述
        4.3.2 测井相的确定
        4.3.3 地震反射结构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4.1 扇三角洲
        4.4.2 曲流河三角洲
        4.4.3 湖泊
        4.4.4 滩坝
        4.4.5 浊积
    4.5 沉积体系展布
        4.5.1 连井沉积相
        4.5.2 沉积充填模式
        4.5.3 沉积体系展布
5 岩性圈闭预测
    5.1 岩性圈闭的类型
    5.2 岩性圈闭的成藏模式
    5.3 有利岩性圈闭的分布
        5.3.1 三春集洼陷带
        5.3.2 东明—习城集洼陷带
        5.3.3 孟岗集洼陷带
        5.3.4 南湖洼陷带
6 结论与创新
    6.1 结论
    6.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
    获奖情况

(8)辽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充填演化及同沉积断裂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同沉积断裂国外研究进展
        1.2.2 同沉积断裂-沉积充填国内研究进展
        1.2.3 沉积充填演化及同沉积断裂研究技术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辽东湾地区古近系地层特征
        2.1.1 前第三系基底
        2.1.2 古近系地层
        2.1.3 新近系地层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
    2.3 辽东湾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3.1 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3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
    3.1 层序地层发展
    3.2 层序地层模式
        3.2.1 沉积层序
        3.2.2 成因层序
        3.2.3 T-R 层序
    3.3 层序地层级别
    3.4 层序对比格架
    3.5 层序界面特征
        3.5.1 二级层序界面特征
        3.5.2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
        3.5.3 四级层序界面特征
    3.6 层序地层分析
        3.6.1 单井层序分析
        3.6.2 过井剖面反射结构分析
        3.6.3 连井层序对比分析
        3.6.4 层序的平面分布特征
    3.7 小结
4 沉积体系构成及发育模式
    4.1 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
        4.1.1 扇三角洲体系
        4.1.2 辫状河三角洲体系
        4.1.3 曲流河三角洲体系
        4.1.4 浊积扇沉积体系
        4.1.5 滨浅湖-滩坝体系
        4.1.6 深湖—半深湖体系
    4.2 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展布
        4.2.1 CSQs3 沉积体系展布
        4.2.2 SQs2 沉积体系展布
        4.2.3 SQs1 沉积体系展布
        4.2.4 东三段四级层序沉积体系展布
        4.2.5 东二段四级层序沉积体系展布
        4.2.6 东一段三级层序沉积体系展布
    4.3 沉积体系演化规律分析
5 同沉积断裂活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5.1 同沉积断裂几何学特征
        5.1.1 盆地基本构造格局
        5.1.2 同沉积断裂的类型及特征
        5.1.3 辽中凹陷构造系统划分
    5.2 同沉积断裂运动学特征
        5.2.1 水平伸展运动
        5.2.2 垂直沉降运动
    5.3 同沉积断裂活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5.3.1 同沉积断裂对物源的控制
        5.3.2 同沉积断裂对水系的控制
        5.3.3 同沉积断裂对充填区域的控制
    5.4 富砂体系控制因素分析
6 有利区预测
    6.1 生、储、盖组合配置
        6.1.1 烃源岩和盖层条件
        6.1.2 有利储集相带和储集层条件
        6.1.3 输导体系
    6.2 油气分布规律
    6.3 有利区预测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2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优势与研究现状
        0.2.3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4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0.4 完成工作量
    0.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构造背景
        1.1.1 构造位置及区划
        1.1.2 构造运动及演化特征
    1.2 地层发育特征
    1.3 古气候条件与沉积演化特征
        1.3.1 古气候条件
        1.3.2 沉积演化特征
    1.4 研究区概况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2.1.1 地层基准面原理
        2.1.2 沉积物的体积分配原理
        2.1.3 “相”分异作用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2.2.1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2.2.2 基准面旋回对比
第三章 沉积环境及相类型分析
    3.1 沉积背景
    3.2 物源体系分析
    3.3 岩石相分析
        3.3.1 岩石相类型
        3.3.2 岩石相组合
    3.4 测井相分析
        3.4.1 测井相曲线优选
        3.4.2 测井相要素
        3.4.3 测井相模式
    3.5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3.5.1 浅水湖泊三角洲相
        3.5.2 浅水湖泊相
第四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1 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及旋回级次
    4.2 界面的选取与识别
        4.2.1 界面的选取
        4.2.2 界面的识别标志
        4.2.3 主要界面识别
    4.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叠加样式与特征分析
        4.4.1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4.4.2 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4.4.3 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4.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五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与储层砂体综合研究
    5.1 典型单井相分析
    5.2 联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5.3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分析
        5.3.1 MSC1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2 MSC2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3 MSC3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4 MSC4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5 MSC5 旋回沉积相分布
        5.3.6 MSC6 旋回沉积相分布
    5.4 沉积模式
    5.5 储层砂体分布规律
        5.5.1 储层砂体垂向分布规律
        5.5.2 储层砂体平面分布规律
第六章 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6.1 油气藏类型
    6.2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6.2.1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条件
        6.2.2 储层特征
        6.2.3 盖层特征
        6.2.4 油气运聚条件分析
    6.3 油气成藏过程主控因素分析
        6.3.1 烃源岩有效排油范围控制扶余油层油气来源以及源内、源外区油气运移方式与聚集条件的差异
        6.3.2 青一段源岩有效排烃范围、超压和T2 反射层油源断裂组合关系控制油气向下“倒灌” 运移的范围、距离及层位
        6.3.3 古构造背景、T2 断层走向与储层砂体展布方向配置关系控制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
        6.3.4 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类型与现今构造格局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垂向及平面规律
    6.4 油气成藏模式
        6.4.1 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
        6.4.2 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
        6.4.3 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
        6.4.4 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
第七章 有利区预测
    7.1 油气成藏区带类型划分
    7.2 有利目标区及有利圈闭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10)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东濮凹陷研究历程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
        1.3.2 井震结合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1.3.3 沉积体系综合研究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地理位置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4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4.1 孔店组
        2.4.2 沙四段
        2.4.3 沙三段
        2.4.4 沙二段
        2.4.5 沙一段
        2.4.6 东营组
    2.5 断裂体系及各次级构造单元特点
        2.5.1 主要断层特征
        2.5.2 各次级构造单元特点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1 层序地层学理论
    3.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2.1 钻测井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和界面划分原理
        3.2.2 标志层的选取
        3.2.3 基准面旋回界面识别
        3.2.4 钻井层序划分和对比
        3.2.5 地震同相轴反射终止关系与地震层序界面的识别
        3.2.6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的确定与地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3 典型剖面井震结合层序地层格架
第四章 沉积体系综合研究
    4.1 物源分析
        4.1.1 重矿物分布特征
        4.1.2 岩石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
        4.1.3 构造对物源及沉积体系的影响
    4.2 岩心观察与沉积相标志
        4.2.1 沉积构造类型特征
        4.2.2 各层位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分布
        4.2.3 关键部位岩心观察井分析
    4.3 测井相
        4.3.1 测井相研究的内容
        4.3.2 研究区测井相特征
    4.4 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4.1 扇三角洲
        4.4.2 曲流河三角洲
        4.4.3 湖相
        4.4.4 湖底扇
        4.4.5 滩坝
        4.4.6 沉积体系类型特征总结
    4.5 连井沉积相分析
        4.5.1 南区过濮深6-豫深1-马34-春12-春古2井剖面
        4.5.2 中区过濮深8-唐6-唐8-庄2井剖面
        4.5.3 北区过孟4-桥75-桥80-白51井剖面
    4.6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4.6.1 沙三下亚段沉积体系平面展布
        4.6.2 沙三中亚段沉积体系平面展布
        4.6.3 沙三上亚段沉积体系平面展布
    4.7 沉积相模式
主要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文周期识别的地层完整性研究 ——以东濮凹陷上古生界为例[D]. 张典栋.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歧口凹陷古近系不同斜坡背景下沉积特征差异性分析[D]. 范大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3]深南构造带构造特征对油气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D]. 王栋.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4]送南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高分辨层序与隐蔽圈闭预测研究[D]. 赵家宏. 吉林大学, 2013(09)
  • [5]文明寨油田明—断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微相研究[D]. 代云娇.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6]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J]. 高红灿,郑荣才,陈发亮,韩福民,刘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06)
  • [7]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D]. 梁富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8]辽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充填演化及同沉积断裂的控制作用[D]. 李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9]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张雷.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
  • [10]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研究[D]. 高栋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T-R旋回层序地层及隐蔽储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