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论毛泽东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一、论毛泽东对现代中国语言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霜[1](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何明艳[2](2021)在《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创作与审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研究,一直以毛泽东为考察的主要对象,虽然也有涉及其他领袖,大部分都是围绕他们的代表作进行简单概述,并不能全面展现共和国开国领袖整体的书法创作风貌与精神。在前人和时贤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共和国领袖的书法创作群体为对象,以传统书法美学为参照,结合共和国开国领袖所处的时代背景,讨论他们书法的时代性特征和群体性特征,并展现他们书法创作的个性精神。在魏晋时人书法风神、隋唐时期书法法度、宋代书法审美意趣与共和国时期时代精神的影响下,取魏晋的醇厚与闲淡,隋唐的端正与雍容,宋书的率意与天真。共和国开国领袖碑帖互补的书法审美创作态势,留下了丰富的书法艺术创作成果。领袖们的书法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书法是在实用中产生的,书写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人民性和创新性,展现着昂扬向上、纯真朴素、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在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领袖书风整体上展现出气象雄浑、质朴醇厚的风貌。在共和国开国领袖群体中,毛泽东在书法的审美创造上成就无疑是最高的,在正大气象的时代书风基础上,展现他洒脱不羁的伟岸人格,凸显着他潇洒飘逸的书法审美风格。共和国开国领袖在进行书法艺术审美创作的时候,体现一种儒道互补的审美理想,传承古典书法“纯真、质朴、宏伟、豪壮、雄强”的书法审美风貌,更体现着革命家的伟岸人格和精神魅力,体现出阳刚壮美、真率自然的书法审美理想与价值追求。他们的书法创作无论在形式技巧层面还是在内容上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使受众在欣赏中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获得审美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共和国开国领袖的书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还具有史料价值、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意义,影响极其深远。在关照他们书法创作的影响与意义的同时,应该看到他们的书法创作与专业书法家创作的不同之处。本文力图在整体的视野上对共和国开国领袖的书法审美创作进行论述,以期丰富对他们书法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张磊[3](2020)在《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民族平等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内容之一,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政治前提。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有助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厘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下民族平等与其他政治原则之间的重要关系,这对于继续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吸纳了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传统中关于民族治理的积极因素,并在批判继承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平等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创新发展。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国内历史背景和国际背景,其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五四运动前的民族意识觉醒与民族平等思想的萌芽、五四运动后到土地革命时期的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逐步系统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成熟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时蕴含着废除民族剥削与民族压迫、提倡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推进世界各民族平等等丰富的理论内容,并呈现出范围上的广泛性、策略上的灵活性和理论上的彻底性的特点。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平等问题的正确道路,同时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平等问题提供了实践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朱雯瑛[4](2020)在《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文中指出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超越时空的界限,影响整个世界。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着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外文局等单位以多语种对外翻译出版毛泽东着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是翻译毛泽东着作最多的国家,其翻译活动值得重视。中日两国译者大量翻译毛泽东着作,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给日本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中,通过译本承载的毛泽东着作成功地实现传播目的,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是“毛泽东着作出版的鼎盛时期,也是毛泽东着作广泛传播的时期”,聚焦该时期更有利于把握毛泽东着作的翻译及传播情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结合语言学派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进行考察。本研究首先对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本进行整理、汇总、量化,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析出其特点。然后,结合《毛泽东选集》日译活动的实际,对赞助人进行考察,认为中日双方翻译活动中存在一个相互结合的由中方主导的赞助人系统。赞助人系统通过政策(计划)从翻译出版计划、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选定、受众设定等方面规范翻译活动,通过对翻译过程的设定规范译中行为,通过对海外翻译的“赞助”,影响赞助人系统内的海外翻译。赞助人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翻译传播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参与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中日两国译者群体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让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的中方译者“显身”,认为译者的“显身”与“隐身”与政治、社会背景等相关,亦与译者的多重身份相关。同时,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分析翻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明晰毛泽东着作日译译者在翻译活动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宏观研究移至微观研究,通过多译本对比,对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的译本生成进行历时性梳理,明确文本外因素对各译本制作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译本翻译策略及其流变,以及补偿性翻译手段在译本中的作用。并对单篇着作及复译的代表《矛盾论》进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关注复译竞争机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毛泽东着作中的典故翻译策略。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毛泽东着作日译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认为译本传播的成功,受到原文魅力、译本质量、“赞助人”系统的积极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多元传播者带来的多元传播渠道等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第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首次客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全貌以及译本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并从文本内外两个角度对日译活动及译本进行全面考察,析出毛泽东着作日译与在日传播的特点。毛泽东着作的大量日译及其在日本有效且广泛的传播是在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中完成的,本研究对其特点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期待能为中央文献的翻译与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予以启示,对后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央文献翻译史研究予以参考,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李国亮[5](2020)在《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遏制和最后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在反对国际绥靖主义、争取苏联及世界人民援助、推动英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发展东方各民族反侵略统一战线等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维及中国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国际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内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动及相互作用下,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瓦窑堡会议召开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其思想具体表现为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到苏德战争爆发,其思想表现为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从苏德战争爆发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其思想体现为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法在远东均有保全殖民地的意图,美日在经贸上又有密切往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皆采取了妥协与绥靖的态度。从批评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应隔岸观火”、批评英国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到揭露英日东方慕尼黑阴谋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坐山观虎斗”,再到揭穿、反对日美策动的东方慕尼黑新阴谋、严密关注美日谈判进程,奉劝美国不应与日本订立任何妥协,上述一系列实践均体现了毛泽东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期望各国能够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抗战时期,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首先,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中共党内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得以树立和巩固,其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这种弱化并不妨碍双方继续保持基于相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特殊关系)。其次,毛泽东也极为关注苏德战局的发展,并根据苏德战况灵活调整国共关系。抗战时期的国、共、苏、美三国四方是处在一种相互咬合的链条关系中。这一链条包含三个要素:欧战态势、日苏关系、国共关系。作用机制则为:欧战态势影响日苏关系,日苏关系又进而影响国共关系。因此,毛泽东关注苏德战况就是关注中共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再次,毛泽东在对苏联及共产国际开展的国际统战活动中突出体现了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在苏德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其提供了情报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最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经历了由苏到美、由美到苏的转换过程,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战思想并非缺乏现实主义的逻辑。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知随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美国的形象认知实现了由帮凶到盟友的转变。皖南事变后,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上的举动一度给毛泽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此他逐渐将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置于美国,不仅主动邀请中外记者团及美军观察组来延,而且在军事、政治上与之展开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共七大期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反动,毛泽东的对美统战策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即由刚开始的团结为主、斗争为辅转为斗争为主、团结为辅。抗战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揭示出中国民族解放经验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关心、支持、指导在华日本人民开展反战斗争,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并大力援助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关注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乃是一种常态,他的很多决策都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极富代表性的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认同、支持同盟国的反法西斯世界战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社会舆论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过数次论战,借此可管窥这三种声音在当时社会的横向互动、竞争。此外,本文在论证毛泽东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的关注时,特别就中共“今年打垮德国,明年打垮日本”口号的出台、调整、废止,中共中央与各根据地的互动过程作了详细考察,揭示出了抗战时期中共决策、执行机制的复杂性。第二,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抗战时期,面对同盟国间的高层互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沉默,其在关注、评论的同时,于决策层面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三,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对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评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联合国创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形势剧变,毛泽东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经验、原则灵活运用到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其方法论原则可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毛泽东通过建立、驾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折冲尊俎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具体而言,其历史意义可概括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新时代条件下,争取有利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使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成为必要。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的外交智慧及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更为当前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因此,回顾研究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为新时代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把握世界前进大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田李杰[6](2020)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观在精准把握无产阶级强大革命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有生力量,将马列主义的文化观培植到了中国特殊时代的土壤中,是切实结合当时中国的现实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文化结晶。该文化观在历史的转折面前发挥了重要的文化指导作用,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保障,为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好了陈设和铺垫,其所升华的文化精神和实践方法在新时代的今天也显得历久弥香。毛泽东在这一特殊时期提出以“武力”和“文化”两条战线全面夺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于是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同时,充分以文化力量的现实功效和持久耐力开启了他特殊时期的文化观。对此,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概念的阐述出发,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基础等客观因素和他个人的家庭背景、理论储备、实践探索等主观条件论述了其思想的来源。其次,结合历史用时间纵向坐标从“初步”“进一步”“继续”论述他在不同时期为了发展形成其这一时期的文化观所进行的探索。再次,结合毛泽东对文化和其它层面的关系进行论述,包括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生活的关系,文化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文化与当时教育的关系以及文化发展方向的把握等,并在其关系的映射交融下探索出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和内涵的界定、对中西文化的态度。最终,围绕其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积极作用、哲学特点和局限性多个维度分析该文化观的历史地位,继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当代价值进行分析。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文化观作为新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前言之作,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背景下散发着先进性的光芒。从理论意义看,它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坚定社会主义文化方向;有助于丰富新时代文化内涵,增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有助于增强国际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文化繁荣复兴。从实践意义看,它有助于理论指导实践,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助于运用正确方法,找出利于新时代发展的实践方法;有助于活化思想精髓,早日实现富国强国的“中国梦”。综合之,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能活化精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彰显出属于我们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刘耀华[7](2020)在《西方左翼学者《矛盾论》解读范式研究》文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西方左翼学者是如何理解《矛盾论》?《矛盾论》这一文本在不同西方学者的解读中呈现出了怎样的新景观?本文带着这些问题展开阐述。论文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梳理西方左翼学者重视毛泽东矛盾观,解读《矛盾论》文本的原因。论文第二部分对西方左翼学者及“范式”研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为论文的撰写理清思路。具体包括结构主义范式、人本主义范式、“新辩证法”范式、拉康式的马克思主义范式、现代主义分析范式这五种范式类型。论文第三部分分别从西方左翼学者解读《矛盾论》的核心概念入手,就这些西方学者解读《矛盾论》的方法、路径进行具体阐述,同时对西方左翼学者的解读范式进行反思性评介和归纳总结,既有深入的范式批判,又有全面的范式比较。论文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之上探讨西方左翼学者的解读范式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启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凸显毛泽东哲学思想所具有的原创性特征;二是凸显毛泽东哲学思想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三是凸显毛泽东哲学思想所具有的当代性特征。论文第五部分站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角,进一步阐明:深化、拓展《矛盾论》研究的当代价值,具体包括: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创新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创新转换;促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新发展。总结,本文从西方左翼学者解读毛泽东经典文本《矛盾论》的方法、视角入手,深入思考、评介西方左翼学者对《矛盾论》的诠释,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启发。通过探讨西方左翼学者对《矛盾论》的多元解读,使我们对《矛盾论》方法论的价值有了更广泛的了解,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石一金曲[8](2020)在《论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的国家意识建构》文中认为毛泽东时代的彝族小说指的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至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期间,由彝族作家创作的小说和其他民族创作的书写彝族的小说。这段时期的彝族作家群体主要以李乔、李纳、苏晓星、普飞、龙志毅、吴琪达拉、韦革新、张昆华、熊正国等为主要代表。他们相继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制度,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逐渐成长成少数民族作家。他们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进行创作,在创作的意识和主题上都在自觉地向主流文学靠拢,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同时真实也是他们作品的最大特点,如李乔在《生活——文学的生命力》中说道“真实是文学的生命力”,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了民俗志的意义,较为真实的反应了毛泽东时代彝族地区的政治、文化认同的变迁过程。而加强少数族群的民族认同、政治认同进而达到少数族群国家意识的建构也是这个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任务,本文旨在揭示毛泽东时期彝族小说中国家意识的建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彝族小说的发生与发展状况及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的创作特点。毛泽东时代的彝族小说的创作者被分为第一代作家和第二代作家,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换代的过程,他们在毛泽东时代创作的作品也没什么巨大的差距,都是在为政治服务,作品的主要特点就是真实。这个时期的彝族小说在创作主题和意识上向主流文学靠拢以外还对边缘彝族地区的边界进行书写,刻画彝族地区独特的社会历史风貌,使彝族小说有了自己的特色。第二章主要对毛泽东时期彝族小说中二元对立的“边界”书写进行了提炼。彝族小说中的边界书写主要包括地理边界、社会政治边界、文化边界等,这些二元对立的边界书写以文学的形式向读者呈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着力于在政治、文化上打破这种客观存在的对立,加强少数族群的民族认同、政治认同进而达到少数族群国家意识的建构的过程。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中人物个体从奴隶主的“生产工具”到国民的成长过程。文本中人物形象从“生产工具”解放为独立的“人”进而成长为中国的国民,打破与汉族二元对立、远离政治中心的状态投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以建设祖国为荣。揭示了个体认同、国家意识随着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及资源分配、分享的关系的改变发生变迁的过程。第四章主要以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中的民族情感书写和国家形象书写为分析对象,总结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的国家意识建构。彝族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都处于一种以几大奴隶主家族为单位的自我统治状态,除了家族之间有明确的地理界限,互相之间经常因争夺领土资源、抢夺奴隶而发生冤家械斗外,他们同时又都与汉族也有着明确的地理、文化、政治边界,形成二元对立的局面。在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局面被打破,西南地区的少数族群及汉族的民族意识也发生了转变。最初的“非我族类”和“我族”的意识中的“族”从族群转变成民族,完成边缘彝族地区的国家意识的建构。总之我们将从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二元对立的边界书写着手,逐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个体和群体步入新社会后,他们的民族认同、国家意识随着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和资源分配、分享的关系也随之变化而发生变迁的过程。

董波[9](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杨四海[10](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二、论毛泽东对现代中国语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毛泽东对现代中国语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创作与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创作与渊源
    第一节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艺术创作
        一、碑帖并存的书法创作态势
        二、丰富的书法艺术创作实践
    第二节 共和国开国领袖的书风渊源
        一、魏晋风神与审美气韵的追求
        二、隋唐法度与书写功力的形成
        三、宋书意趣与笔墨情趣的讲求
第二章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时代精神与审美风格
    第一节 领袖书法的时代精神
        一、书写内容上的现实性
        二、表现形式上的人民性
        三、书写技法上的创新性
    第二节 领袖书法的审美风格
        一、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象
        二、质朴醇厚的艺术品格
第三章 毛体书风与毛泽东书法的审美实践
    第一节 潇洒飘逸、气象万千的毛体书法
    第二节 时代风云与毛泽东的书法审美实践
    第三节 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审美风格的形成与成熟
第四章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的审美理想与价值追求
        一、阳刚壮美的时代风貌与审美价值追求
        二、率真自然的个性精神与审美理想体现
    第二节 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审美价值的体现
        一、书法形式技巧蕴含的审美价值
        二、书写内容蕴含的审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作品图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1章 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1.1 理论来源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平等思想
        1.1.2 列宁与斯大林的民族平等理论
        1.1.3 中国传统民族思想与孙中山民族平等理念
    1.2 历史背景
        1.2.1 多民族国家长期不平等的历史与现实
        1.2.2 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战争下的世界民族状况
第2章 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轨迹
    2.1 五四运动前: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平等思想的萌芽
    2.2 五四运动后到土地革命时期:民族平等思想的初步形成
    2.3 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平等思想的逐步系统化
    2.4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3章 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的理论内容与主要特征
    3.1 理论内容
        3.1.1 废除民族剥削与民族压迫
        3.1.2 提倡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
        3.1.3 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
        3.1.4 推进世界各民族平等
    3.2 主要特征
        3.2.1 范围的广泛性
        3.2.2 策略的灵活性
        3.2.3 理论的彻底性
第4章 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的历史意义
    4.1 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平等问题的正确道路
        4.1.1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平等理论的发展基础
        4.1.2 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
        4.1.3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4.2 为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实践智慧
        4.2.1 为实现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4.2.2 为多民族国家实现良性民族治理提供了现实选择
        4.2.3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毛泽东着作翻译研究
        1.2.2 毛泽东着作译本传播研究
    1.3 理论框架
        1.3.1 描述翻译研究理论
        1.3.2 操纵学派理论
        1.3.3 语言学派理论
        1.3.4 传播学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概貌
    2.1 中国译毛泽东着作
        2.1.1 翻译出版趋势
        2.1.2 翻译活动特点
    2.2 日本译毛泽东着作
        2.2.1 翻译出版趋势
        2.2.2 翻译活动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赞助人”
    3.1 赞助人的构成
        3.1.1 赞助人的个体
        3.1.2 赞助人系统
    3.2 赞助人的行为
        3.2.1 翻译活动的规范
        3.2.2 翻译过程的设定
        3.2.3 对海外翻译的赞助
    3.3 赞助人的作用
        3.3.1 赞助人与意识形态
        3.3.2 赞助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者主体
    4.1 翻译者群像
        4.1.1 译者的“显身”与“隐身”
        4.1.2 译者的多重身份
    4.2 主体间性
        4.2.1 译者与原文作者
        4.2.2 译者与读者
        4.2.3 译者与译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
    5.1 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
        5.1.1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问题
        5.1.2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策略
        5.1.3 《毛泽东选集》的译注问题
    5.2 复译的代表——《矛盾论》
        5.2.1 《矛盾论》的翻译之争
        5.2.2 《矛盾论》中典故翻译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在日本的传播
    6.1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传播
        6.1.1 译本发行
        6.1.2 学习讲座
    6.2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接受
        6.2.1 毛泽东思想研究
        6.2.2 毛泽东思想研究结社
        6.2.3 毛泽东着作传播中的“知”与“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回顾总结
        7.1.1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1949-1978)
        7.1.2 文本内外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7.1.3 毛泽东着作日译与传播的影响
    7.2 研究贡献及不足之处
        7.2.1 本研究的贡献
        7.2.2 本研究的不足
    7.3 思考及展望
        7.3.1 对本研究的思考
        7.3.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约
附录 Ⅰ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总汇(1949-1978)
附录 Ⅱ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致日本毛泽东选集刊行会书简
附录 Ⅲ 毛泽东着作日译主要译者简介
附录 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译注表
附录 Ⅴ 《北京周报》中的《毛泽东选集》广告
附录 Ⅵ 《读卖新闻》刊登的三一书房旧译版《毛泽东选集》的广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5)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一)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史料
        (二)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的借鉴吸收
        一、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国内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一、对大革命时期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汲取
        二、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批判总结
        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借鉴发挥
第二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1935 年 12 月—1939 年 9月)
        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阐述
        三、“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国际和平阵线
        四、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提出争取外援办法
    第二节 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1939 年 9 月—1941 年 6 月)
        一、用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
        二、利用矛盾,部分突破共产国际指示
    第三节 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一、重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二、关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与扩大
第三章 反对国际绥靖主义
    第一节 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一、委婉、私下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二、直接、公开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第二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
        一、国民党反共投降危险的国际背景
        二、拉开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序幕
        三、掀起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高潮
        四、落下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帷幕
    第三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一、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二、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的缘由
    第四节 关注、批评美日谈判
        一、“劝告英美勿对日容忍,勿蹈张伯伦覆辙”
        二、“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
第四章 正确处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第一节 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
        一、灵活抵制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二、开展整风运动,强化独立自主政治路线
        三、支持共产国际解散,终止双方从属关系
    第二节 声援苏联卫国战争,调整国共关系
        一、关注苏德战局,坚信苏联必胜
        二、纠正党内悲观情绪,鼓舞全党必胜信心
        三、明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相结合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践行国际主义
        一、坚持爱国主义,婉拒苏方不合理要求
        二、践行国际主义,战略策应苏军
    第四节 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与回归
        一、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
        二、苏联重拾远东影响力
        三、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回归
第五章 争取、开展同美国的合作
    第一节 对美国形象认知的转变
        一、批评美国充当日本侵华帮凶
        二、“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第二节 从中外记者团到美军观察组
        一、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
        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
    第三节 借助美国调处,促进国内政治改革
        一、签署《延安协定草案》
        二、“必须攻掉”美国政府的扶蒋主张
    第四节 批评、应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一、美国对华政策从扶蒋容共滑向扶蒋反共
        二、“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
第六章 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民反战运动
    第一节 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一、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
        二、关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节 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
        一、阐述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缘由
        二、提出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
        三、援助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
第七章 关注、参与国际政治、军事局势
    第一节 认同、支持同盟国反法西斯世界战略
        一、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论战
        二、关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
    第二节 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
        一、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二、对开罗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三、对德黑兰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四、对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第三节 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
        一、关注联合国创建事宜
        二、“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第八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
    第二节 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
    第三节 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
    第四节 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
    第五节 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第六节 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
第九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二、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
        四、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五、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积累经验、培育人才、奠定基础
    第二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
        二、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
        三、为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年谱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第一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的研究概述
    (一)毛泽东对文化概念的阐释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的形成条件
        1.客观条件
        2.主观条件
第二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的初步探索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的进一步探索
    (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的继续探索
第三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对文化的见解
        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3.文化与人民的关系
        4.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5.对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先进文化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对西方文化的取舍
    (四)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界定
        1.文化性质
        2.文化内涵
第四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地位及影响
        1.历史地位
        2.积极影响
        3.局限性
        4.哲学特点
    (二)当代价值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西方左翼学者《矛盾论》解读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方左翼学者《矛盾论》解读范式概述
    第一节 西方左翼学者
        一、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
        二、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注
    第二节 西方左翼学者《矛盾论》解读相关范式
        一、“范式”概念的界定
        二、结构主义范式
        三、人本主义范式
        四、“新辩证法”范式
        五、拉康式的马克思主义范式
        六、现代主义分析范式
第三章 西方左翼学者解读《矛盾论》范式类型
    第一节 阿尔都塞结构主义范式下的《矛盾论》
        一、阿尔都塞与毛泽东的共鸣
        二、重新诠释“矛盾特殊性”
        三、借用并改造《矛盾论》核心概念
        四、对阿尔都塞结构主义范式解读《矛盾论》的评价
    第二节 莱文人本主义范式下的《矛盾论》
        一、从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的关系谈起
        二、毛泽东辩证法成功复活了马克思主义中的黑格尔因素
        三、《矛盾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国化
        四、对莱文人本主义范式解读《矛盾论》的评价
    第三节 亨特“新辩证法”范式下的《矛盾论》
        一、对毛泽东的辩证法模式的分析
        二、对亨特“新辩证法”范式解读《矛盾论》的评价
    第四节 齐泽克拉康式的马克思主义范式下的《矛盾论》
        一、齐泽克对毛泽东的关注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和“具体的普遍化”
        三、矛盾观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贡献
        四、对齐泽克拉康式的马克思主义范式解读《矛盾论》的评价
    第五节 德里克现代主义分析范式下的《矛盾论》
        一、德里克与毛泽东
        二、矛盾概念是德里克解读毛泽东现代性思想的视角
        三、“矛盾的特殊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对德里克现代主义范式解读《矛盾论》的评价
第四章 解读范式对我们认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启示
    第一节 凸显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的原创性特征
    第二节 凸显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的多样性特征
    第三节 凸显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的当代性特征
第五章 深化和拓展《矛盾论》研究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创新发展
    第二节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创新转换
    第四节 促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新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的国家意识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论题研究的现状
第一章 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创作的时代性
第二章 “边界”书写:从对立到融合
    第一节 地理边界与“自我”意识
    第二节 社会政治边界与“我族”意识的变化
    第三节 文化边界中的认知与“推移”
第三章 人物形象:从“生产工具”到国民
    第一节 人物形象书写概况
    第二节 个体反抗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国民形象的书写
第四章 国家意识建构
    第一节 民族的情感的深切传达
    第二节 民族融合与家国认同的抒写
    第三节 国家意识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1.1.1 相关概念
        1.1.2 选题原因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本章小结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本章小结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个体化
        1.4.2 公民精神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论毛泽东对现代中国语言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2]共和国开国领袖书法创作与审美研究[D]. 何明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毛泽东民族平等思想研究[D]. 张磊. 湘潭大学, 2020(02)
  • [4]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D]. 朱雯瑛.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5]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国亮. 湘潭大学, 2020(12)
  • [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D]. 田李杰. 鲁东大学, 2020(01)
  • [7]西方左翼学者《矛盾论》解读范式研究[D]. 刘耀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8]论毛泽东时代彝族小说的国家意识建构[D]. 石一金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9]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毛泽东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