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

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

一、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论文文献综述)

龙泽凡[1](2021)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提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病区域在直肠和结肠两个部分,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本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且与结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有较高的癌变率。目前西医根据UC的不同分级、阶段制定相应的医疗方案,而中医将UC划入“泄泻”“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从寒热虚实的角度,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被称为“万世治痢之祖剂”的黄芩汤,在临床上治疗UC的疗效显着。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它强调应该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为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提供最好的医疗决策,从而提高生存质量。目的:对黄芩汤治疗UC的疗效和安全性做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为临床治疗UC提供可靠的用药思路和指导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万方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查找有关黄芩汤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8月,不同数据库采用不同的检索方式。检索完成后,由两名独立的研究者使用Note Express v3.2.0.7629软件进行文献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数据提取表完成数据提取,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将最终的分析结果汇总,并进行定性评价。结果:共纳入了15篇文献,共计1139例患者,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为理想。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在治愈率[RR=1.69,95%CI(1.44,1.98),Z=6.54,P<0.00001]和总有效率[RR=1.25,95%CI(1.12,1.39),Z=4.06,P<0.0001]上明显优于单用西药,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柳氮磺呲啶治疗UC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柳氮磺呲啶[RR=1.27,95%CI(1.02,1.59),Z=2.11,P=0.04],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美莎拉嗪治疗UC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美莎拉嗪[RR=1.23,95%CI(1.14,1.33),Z=5.45,P<0.00001]。与单用西药相比,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能显着降低总体临床症状[MD=-2.16,95%CI(-2.62,-1.70),Z=9.24,P<0.00001]、腹痛积分[MD=-0.39,95%CI(-0.70,-0.07),Z=2.42,P=0.02]和里急后重积分[MD=-0.51,95%CI(-0.90,-0.12),Z=2.58,P=0.010],但降低腹泻积分[MD=-0.43,95%CI(-1.27,0.42),Z=0.99,P=0.32]和脓血便积分[MD=-0.15,95%CI(-1.49,1.20),Z=0.21,P=0.83]不明显。同时,对比单用西药,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12,95%CI(0.05,0.29),Z=4.77,P<0.00001]和血清IL-1β水平[SMD=-2.30,95%CI(-4.42,-0.17),Z=2.12,P=0.03],但降低血清TNF-α水平[SMD=-0.41,95%CI(-1.94,1.12),Z=0.52,P=0.60]和血清IL-6水平[SMD=-1.43,95%CI(-3.10,0.23),Z=1.68,P=0.09]以及提高血清IL-10水平[SMD=1.16,95%CI(-0.41,2.73),Z=1.45,P=0.15]不明显。结论:1.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药;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柳氮磺呲碇治疗UC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柳氮磺呲啶,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美莎拉嗪治疗UC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美莎拉嗪。2.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对比单用西药,能更好地降低总体临床症状积分,腹泻积分和脓血便积分无显着性差异,能更好地降低腹痛积分和里急后重积分,但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3.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西药,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的安全性更好。4.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对比单用西药,能够明显降低血清IL-1β水平,血清IL-6水平和血清IL-10水平变化无显着性差异,但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血清TNF-α水平变化无显着性差异。5.本研究对黄芩汤治疗UC的临床用药具备一定的指导价值:使用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治疗UC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改善腹痛和里急后重临床症状、调节血清炎症因子IL-1β水平以及治疗措施安全性方面较常规西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可在临床中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使用;改善腹泻和脓血便临床症状以及调节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0方面,黄芩汤或黄芩汤联合西药的疗效对比常规西药治疗无显着性差异,其相关结果仍需要更多优化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盲法试验进行完善补充。

李斌斌[2](2020)在《基于医案数据分析探讨半夏泻心汤的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半夏泻心汤最早记载于《伤寒论》,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此方至今仍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研究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半夏泻心汤医案病种、临床症状、方药等项集进行挖掘,针对其主治、方证规律开展分析研究,为临床准确应用半夏泻心汤提供客观依据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中文知网、万方、维普以及读秀等中医相关期刊文献库进行检索,时间从1956年07月截至2018年12月,获取半夏泻心汤临床医案资料,并进行筛选、清除、整理,将医案中的有效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表格从而构建医案文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医案中的病种、症状、体征、方药等内容进行挖掘分析,以探析半夏泻心汤方证特点及临床应用规律。结果:510例临床医案中,男性患者达304例,女性患者共206例,年龄分布广泛,以青壮年为主。临床诊断中,涉及西医病种达63个,其中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妊娠呕吐、慢性肝炎、急性胃肠炎等为主。涉及中医病种达36个,其中胃痛、脘痞、泄泻、呕吐、不寐等病为主。症状(体征)方面,共计526项,症状以食欲减退、脘痞、恶心等为主;舌象以黄苔、腻苔、红舌等为主;脉象以弦脉、细脉、滑脉等为主,非脾胃系统症状表现主要涉及乏力、神疲、消瘦、口干、头晕、失眠等。症状之间置信度最高的是失眠与脘痞、神疲与食欲减退;舌象之间支持度最高的是黄苔与腻苔;症状与舌象的关联中,食欲减退、脘痞与黄苔支持度较高;症状与脉象的关联中,嗳气与弦脉支持度较高;脉象与舌象的关联中,弦脉与黄苔支持度较高。症状聚类分析中,脘痞、食欲减退、失眠、多梦、大便稀溏、懒言具有密切的联系。药物涉及广泛,高频药物主要有: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党参、茯苓、陈皮、白术等,临床中仍多用党参代替人参,核心药物组是半夏与黄连。药物之间关联中,茯苓、白术、厚朴、陈皮、生姜与半夏泻心汤组成药物有较高关联度。药物聚类分析中,可以得到3个药物配伍“社团”,其中聚类1是半夏泻心汤原方组成;聚类2是由鸡内金、茯苓、神曲、麦芽、山楂构成;聚类3是由枳壳、郁金、柴胡构成。结论:本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涉及病种广泛,除了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神经、皮肤、妇产科等系统疾病中也得到运用,从而体现出了中医异病同治特色。半夏泻心汤证的主症是脘痞及食欲减退,而胃脘痛、口苦、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大便稀溏、肠鸣、头晕、神疲、乏力、失眠、懒言常作为兼症。当脾胃失运,气机不调,清浊相干,脘痞、食欲减退、失眠、多梦、大便稀溏、懒言这类症状同时出现的概率增高。临床中患者以红舌、黄苔、腻苔、弦脉多见。半夏与黄连是半夏泻心汤中的核心药物组,其常配伍理气药、化湿药、消食药运用于临床。经结合原文分析、方药理解,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可归纳为脾胃失调,气机不畅,清浊相干。综上所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半夏泻心汤方证进行研究,为现代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李若愚[3](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载体,挖掘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为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方法进行分析,提高附子类方的临床使用准确率,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间刘铁军教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附子类方诊治的患者。研究选取方剂的主要组成药物皆为原书组成,附子类方包括桂枝加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再造散、附子泻心汤、乌梅丸、大黄附子汤、温脾汤、附子理中丸、黄土汤,病例要求一般资料、初诊记录、四诊信息完整。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于附子类方病例的病名、体征、症状、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由专人负责数据的录入,并由专人监督把关病例质量,非指定人员不得私自修改病例中的任何信息,从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加附子汤24例、麻黄细辛附子汤48例、再造散70例、附子泻心汤40例、乌梅丸29例、大黄附子汤35例、温脾汤66例、附子理中丸134例、黄土汤54例,通过系统中的“数据分析系统”中的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刘铁军运用以上9种附子类方的基本适应证及其主症、舌脉,方药;利用“数据分析系统-新方分析”模块中的药物聚类功能,总结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使得潜在的合方用药得以明确详细提炼。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具体的应用,总结提炼出导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类方药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处方特点、临床思路、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附子类方的学术思想内涵,并将其结合中医“扶阳”理论进行相关论述。1桂枝加附子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5种西医类别。主要证型为营卫失调,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纳差、畏寒、四肢凉、心慌。主要药物:大枣、桂枝、白芍、生姜、附子、白术、甘草、黄芪、鹿角霜。次要药物:茯苓、防风、陈皮、山药、炙甘草、党参、麦冬、干姜、黄连。常用合方:桂枝加黄芪汤、炙甘草汤、异功散、白术附子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木香槟榔丸、痛泻药方。2麻黄细辛附子汤:导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肠型感冒、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炎、胃糜烂、消化道憩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10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寒阳虚。主要症状:畏寒、四肢凉、无汗、纳差、乏力、胃脘喜暖、泄泻。主要药物:麻黄、附子、细辛、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白术、川芎、防风、柴胡。常用合方:玉屏风散、再造散、枳实导滞丸、柴胡疏肝汤、四君子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炙甘草汤、痛泻药方。3再造散:导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胃息肉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感寒邪,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畏寒、纳差、发热、四肢凉、无汗、乏力、腹泻。主要药物:附子、党参、桂枝、细辛、大枣、炙甘草、生姜、防风、川芎。次要药物:黄芪、羌活、大黄、麻黄、白芍、白术、柴胡、当归、三棱、水蛭、甲珠、陈皮。常用合方:柴胡疏肝散、芪归甲蛭方、四物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麻黄人参芍药汤、四君子汤。4附子泻心汤:导师运用附子泻心汤主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阳虚热结,心下痞满。主要症状:四肢凉、胃脘痛、大便黏腻、畏寒、胃脘喜暖、胃胀、嗳腐吞酸。主要药物:大黄、黄芩、附子、黄连、桂枝、甘草、白芍、陈皮、香附、藿香、枳实、佩兰。次要药物:石膏、防风、木香、厚朴、栀子、黄柏、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常用合方:泻黄散、柴胡疏肝散、健脾丸、厚朴温中汤、防风通圣丸、保和丸、桂枝汤。5乌梅丸:导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类别为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10种脾胃病类别。主要证型为中脏虚寒兼郁热(即寒热错杂之厥阴证)。主要症状:腹痛、四肢凉、泄泻、纳差。主要药物:乌梅、黄连、当归、细辛、黄柏、桂枝、干姜、花椒、附子。次要药物:白芍、白术、党参、川芎、茯苓、泽泻。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苓桂术甘汤、四物汤、丁香柿蒂汤、木香槟榔丸。6大黄附子汤:导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脾胃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等8种。主要证型为寒积阻滞。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畏寒。主要药物:细辛、大黄、附子、白芍、川芎、干姜、茯苓、厚朴、黄芪、大枣、白术、香附。次要药物:当归、炙甘草、陈皮、甘松、柴胡、炒枳壳、生姜、泽泻、桂枝。常用合方:厚朴温中汤、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四物汤、桂枝汤、保和丸。7温脾汤:导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不完全性肠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等9种。主要证型为素体阳虚,寒积中阻。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主要药物:枳实、炙甘草、干姜、当归、大黄、芒硝、白术、附子、党参。次要药物:细辛、白芍、柴胡、陈皮、瓜蒌、香附。常用合方:瓜蒌承气汤(自拟方)、柴胡疏肝汤、大承气汤、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保和丸。8附子理中丸:导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呕吐、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16种。主要证型为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胃脘喜暖、四肢凉、畏寒、胃脘痛、恶心、纳差。主要药物:干姜、炙甘草、附子、党参、炒白术、白芍、桂枝、大枣。次要药物:黄芪、当归、茯苓、陈皮、柴胡、川芎、白术、香附、大黄、枳实、生姜、鹿角霜、防风。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黄芪建中汤、桂枝汤、四物汤。9黄土汤:导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胃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7种。主要证型为脾肾阳虚,统摄无权。主要症状:便血、胃脘痛、四肢凉、面色萎黄、乏力。主要药物:生地黄、黄芩、阿胶、赤石脂、附子、炒白术、甘草、黄芪。次要药物:柴胡、白芍、大蓟炭、当归、荆芥穗炭、干姜、桂枝、陈皮。常用合方:四物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完带汤、甘草干姜汤、槐花散、柴胡疏肝汤。结论: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特点可归结如下:1经典为纲,临床循迹: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熟悉,以此作为临床用药的基础环节,临床诊疗过程中,尊经论治,察阴阳,别脏腑,活络中医思维,提高辨病准确。同时,对于经典方药的使用,强调勿随意减改,以维持方药间的结构。2未病先防,扶阳祛邪:从运动的眼光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扶阳的思想与治未病理论相结合,从阳气充足的角度御(祛)邪与外,防治疾病加重。本文涉及的附子类方所致疾病可看做逐渐进阶的,为体外寒邪逐渐侵入人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且不断发展并加重的发展过程。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时候,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处方,添加合适防止疾病进展的药物。3灵活用方,优化疗效:导师主导在遣方用药时,以合方、对药的模式进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附子类方主方的不足,同时最大程度保持原方的原汁原味,故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时候,常常根据患者症状使用不同功效的合方,数量较多、主治不一,疗效甚佳。4注重调护,兼顾情志:导师认为治疗脾胃病是中医的优势:疗效佳病程短。同时导师也认为脾胃病是一种反反复复的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脾胃病的关键在于治愈后长期的预防顾护。同时脾胃病与情绪精神关系密切,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影响甚至加重躯体与情志问题,注重精神调畅也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

晨迪[4](2020)在《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目录共同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使用现状及药品目录共同性情况,分析影响现状的原因,并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英夫利昔单抗的经济学评价为例,探讨各医疗机构基于经济学理论遴选目录药品的可能性,为促进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和分级诊疗政策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和针对性的建议。方法:第一部分: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使用趋势和共同性现况调查从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上采集2016~2018年15家综合性医疗机构的消化系统药物采购数据,运用R和EXCEL软件从药品金额、药理学分类、用药频度和药品目录比对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基于药物经济学的药品目录遴选思路研究——以英夫利昔单抗为例通过Meta分析比较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方案和常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约5年时间的马尔科夫模型对2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使用趋势和共同性现况调查2016~2018年安徽省一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采购品种数有波动但金额持续增加,二级医疗机构采购品种数和金额有下降趋势,三级医疗机构采购品种数和金额呈平稳波动态势。基本药物的采购占比随医疗机构级别的降低而增加,医保药物的采购占比无明显规律并在各级医疗机构均保持较高水平。药理学分类与用药同步性结果在各级别医疗机构中表现相似。各级医疗机构目录共同性比对结果显示,一至三级医疗机构配备消化系统药物约为20种,38种和60种,其中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相同药品品种数约为7种,11种和26种,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相同药品品种数为5种,6种和5种。第二部分:基于药物经济学的药品目录遴选思路研究——以英夫利昔单抗为例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案增加效用值0.06QALY,增加成本21184.37元,增量成本效用比为348243.88元/QALY,高于支付意愿阈值212676元。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基本分析一致。结论: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配备的消化系统药物在药理学分类上差距较小,但具体药品相差较大不利于用药衔接。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经济学评价中显示英夫利昔单抗不具有成本效用优势,而临床却有需求。因此基于药物经济学理论遴选药品从而扩大目录共同性还仅仅是一个开始,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总结来为药品遴选提供更好的方法。

宋东升[5](2019)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NO、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旨在对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重点是检测该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NO、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按照入院时的编号做成随机球,放入箱中,然后间隔取出放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内,以此来划分组别,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快速尿素酶试验确诊为消化性溃疡。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其中克拉霉素每次0.5g,一天两次,雷贝拉唑每次10mg,2次/d,阿莫西林每次0.5g,2次/d,治疗时间30d;在与对照组相同方法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对照组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时间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d、15d和30d三个时间点上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NO、IL-17的水平。采用SPSS19.0版本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方法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方法则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1。治疗第5天,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15天,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30天,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9%,和对照组84.21%之间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x2=4.93,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腹痛、反酸、嗳气均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呈下降趋势。其中,第5天,第15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腹痛,反酸,嗳气没有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没有明显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0天,观察组患者反酸,嗳气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3.65、-2.50,P均<0.05),腹痛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的两项因子表达水平均下降,其中,治疗5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0、IL-17表达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和30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0、IL-17表达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t=-5.69、-7.87,-24.82,-34.38,P均<0.05);观察组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从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角度考虑,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建立该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是有利的。根据临床疗效反馈,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可能与该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NO、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鑫鑫[6](2019)在《变通栀豉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变通栀豉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来探讨RE肝胃郁热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配伍特点,为中医临床提供RE治疗的新思路及有效方药。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就诊于脾胃门诊的患者,共纳入64例。64例试验者经过胃镜确诊为RE且中医辩证为肝胃郁热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2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予变通栀豉方180ml/次,2次/日;对照组予达立通颗粒1袋/次,3次/日,为期8周,比较治疗前的基本信息、临床疗效(治疗4周及8周总有效率、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改变)、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改善情况、复发率情况、肝肾功能以全面了解药物是否具备安全、无副作用等情况。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如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用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Wilcoxon秩和检验。等级资料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在8周试验过程中,64例受试者存在3例无法继续进行试验,故剔除脱落,最终有效病例人数为61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1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经检验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候总积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单项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单项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各项单项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的各项单项症状积分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胸骨后灼痛、心烦易怒两项单项症状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脘腹胀满此项上劣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远期疗效:根据回访情况,观察两组复发率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复发率为7.14%,对照组复发率为23.80%。结论1变通栀豉方治疗肝胃郁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疗效优于达立通颗粒,特别对单项症状中的胸骨后灼痛、心烦易怒症状缓解显着。2变通栀豉方可有效降低食管粘膜炎症,修复食管黏膜。3变通栀豉方在复发率上低于达立通颗粒。图5幅;表13个;参114篇。

刘天齐[7](2019)在《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溃疡疮面的愈合情况以及疾病复发情况,探讨康复新液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优势,为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新思路。方法:将4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阿莫西林胶囊1.0g,克拉霉素分散片500㎎,枸橼酸铋钾220㎎,日二次口服。连续用药14天后,胃溃疡患者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枸橼酸铋钾,总疗程8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枸橼酸铋钾,总疗程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康复新液,每日三次,每次服用10ml。结果:1.溃疡面愈合程度比较: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8.26%。2.Hp根除率比较: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组根除幽门螺杆菌19例,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根除幽门螺杆菌18例,总有效率为78.26%。3.主要临床症状比较:观察组对于胃脘疼痛、胁肋胀痛、嗳气吞酸、纳差、便溏等症状疗效均好于对照组。4.随访结果比较:观察组15人,复查胃镜复发2人,复发率占随访人数的13%;对照组16人,复查胃镜复发5人,复发率占随访人数的3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加速溃疡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减少复发。它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胡伟婷[8](2018)在《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两组对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总结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进而评价乌梅丸加减方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热错杂型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合乌梅丸加减,对照组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两组病人均治疗1个月。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结肠镜及病理,两组在各个方面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中医证候疗效,经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平均为9.80士3.73,对照组平均为14.2士3.6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肠镜下粘膜病变比较,两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肠镜下粘膜病理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美沙拉秦缓释颗粒+乌梅丸加减)在各方面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统计学分析,有显着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更大,对比出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胡婷婷[9](2017)在《康复新液抗胃溃疡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康复新液是由蜚蠊科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液精制、纯化而成的动物中成药,临床上用于治疗胃溃疡疗效确切,但机制不明。本研究拟初步探讨康复新液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康复新液按20ml/kg、10ml/kg、5ml/kg剂量给药7d后,采用束缚浸冷水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肉眼观察和HE染色观察康复新液对急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形态学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组织中三叶因子2(TFF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胃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2.采用乙酸烧灼法建立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康复新液按20ml/kg、10ml/kg、5ml/kg剂量给药14d后,肉眼观察和HE染色测定康复新液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形态学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组织中TFF2和bFGF表达;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测定胃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量。3.体外培养胃黏膜上皮细胞,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制备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模型,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康复新液对其增殖的影响;观察康复新液对其形态变化影响,Hoechst/PI染色检测凋亡发生情况;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Erk1/2、p-Erk1/2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急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可见大面积溃疡点,病理检测显示胃黏膜缺损的溃疡样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造模给药后胃组织中TFF2和bFGF含量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Bcl-2蛋白含量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新液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5-HT、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GAS、MTL含量有升高趋势;各给药组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2.慢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肉眼可见病变样溃疡面,病理检测显示胃黏膜有缺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和给药组胃组织中TFF2和bFGF蛋白阳性表达增加,其中康复新液各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新液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NO、T-SOD含量呈升高趋势;胃组织中EGF含量显着降低(P<0.05),VEGF、PGE2含量均升高,且康复新液低剂量组VEGF含量显着升高(P<0.05)。3.MTT结果显示,稀释10倍以上的康复新液对GES-1作用24h以内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当作用时间延长至72h时,浓度过高或过低的康复新液均会对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稀释80倍、作用24h康复新液对非甾体抗炎药造成的GES-1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Hoechst/PI染色后经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观察,可见康复新液能一定程度减轻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细胞损伤,减少凋亡细胞和死细胞数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经非甾体抗炎药处理后的GES-1细胞中p-Erk1/2与Erk1/2蛋白含量比值显着增加(P<0.01);与非甾体抗炎药组相比较,非甾体抗炎药+康复新液组和非甾体抗炎药+康复新液+U0126组p-Erk1/2与Erk1/2蛋白含量比值增加,但非甾体抗炎药+康复新液+U0126组比值增加程度不及非甾体抗炎药+康复新液组。与空白组相比较,非甾体抗炎药组Bcl-2和Bax含量比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甾体抗炎药组相比较,康复新液组和非甾体抗炎药+康复新液组上述比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康复新液对急慢性胃溃疡均有治疗作用,可减轻胃黏膜损伤和促进黏膜修复。2.康复新液对于急性胃溃疡的作用主要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调节急性胃溃疡模型黏膜防御因子和损伤因子之间的平衡以及抗胃黏膜细胞凋亡有关;而对慢性胃溃疡,其作用机制主要跟抗氧化损伤和促进受损黏膜修复有关。3.康复新液能抑制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通路从而减轻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GES-1凋亡有关。

李飞鹏[10](2015)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或柳氮磺胺吡啶片的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或柳氮磺胺吡啶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实验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00%(36/4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0504,P<0.01);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着,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二、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黄芩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医案数据分析探讨半夏泻心汤的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半夏泻心汤方证理论及现代临床应用
        1.1 泻心汤类方来源
        1.2 半夏泻心汤方药运用
        1.3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研究
    2 方证相应理论及现代研究进展
        2.1 方证相应的来源与发展
        2.2 方证现代研究进展
    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中的研究应用
        3.1 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s)
        3.2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4 小结
第二部分 半夏泻心汤医案数据整理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数据库建立
        2.2 医案收集标准
        2.3 数据整理规范
        2.4 医案录入
        2.5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医案的基本信息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3.3 关联规则分析数据结果
        3.4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第三部分 半夏泻心汤方证研究
    1 半夏泻心汤方证特点
    2 半夏泻心汤现代应用范围
    3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特点
    4 半夏泻心汤的舌象特点
    5 半夏泻心汤的脉象特点
    6 半夏泻心汤的用药特点
    7 半夏泻心汤的病机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加附子汤证治规律
        2 桂枝加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桂枝加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加附子汤适应证
        3 桂枝加附子汤症状规律
        4 桂枝加附子汤药物规律
        5 桂枝加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治规律
        2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麻黄细辛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麻黄细辛附子汤适应证
        3 麻黄细辛附子汤状规律
        4 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物规律
        5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再造散证治规律
        2 再造散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再造散一般情况分析
        2 再造散适应证
        3 再造散症状规律
        4 再造散药物规律
        5 再造散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附子泻心汤证治规律
        2 附子泻心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附子泻心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附子泻心汤适应证
        3 附子泻心汤症状规律
        4 附子泻心汤药物规律
        5 附子泻心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乌梅丸证治规律
        2 乌梅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乌梅丸一般情况分析
        2 乌梅丸适应证
        3 乌梅丸症状规律
        4 乌梅丸药物规律
        5 乌梅丸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大黄附子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大黄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大黄附子汤适应证
        3 大黄附子汤症状规律
        4 大黄附子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温脾汤证治规律
        2 温脾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温脾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温脾汤适应证
        3 温脾汤症状规律
        4 温脾汤药物规律
        5 温脾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附子理中丸证治规律
        2 附子理中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附子理中丸一般情况分析
        2 附子理中丸适应证
        3 附子理中丸症状规律
        4 附子理中丸药物规律
        5 附子理中丸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九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黄土汤证治规律
        2 黄土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黄土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黄土汤适应证
        3 黄土汤症状规律
        4 黄土汤药物规律
        5 黄土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总体讨论
    1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比较分析
    2 附子类方方证对比
    3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病证关系
    4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4)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目录共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使用趋势和共同性现况调查
    1 研究方法
        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1.2 相关概念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药品使用现状
        2.2 药品共同性
    3 讨论
        3.1 一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需求增加
        3.2 基本药物需求增加,医保药物需求稳定
        3.3 同级别医疗机构药品共同性参差不齐
        3.4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药品共同性差
        3.5 本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4 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药物经济学的药品目录遴选思路研究——以英夫利昔单抗为例
    1 研究方法
        1.1 患者及分组
        1.2 Meta分析
        1.3 药物经济学评价
    2 结果
        2.1 Meta分析结果
        2.2 模型模拟参数
        2.3 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3 讨论
        3.1 UC患者生物制剂治疗没有成本效用优势
        3.2 患者意愿支付的选择
        3.3 目录药品遴选中经济学评价的选择
        3.4 本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生物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NO、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消化溃疡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研究现状 综述
    参考文献

(6)变通栀豉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入组方式
    1.2 诊断标准
        1.2.1 RE的西医诊断标准
        1.2.2 RE的中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脱落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 观察指标
        1.4.2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1.6 临床的可行性分析
    1.7 结果分析
        1.7.1 临床综合疗效
        1.7.2 中医证候疗效
        1.7.3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
        1.7.4 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疗效
        1.7.5 远期疗效对比
    1.8 讨论
    1.9 问题与展望
    1.10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1 中医学对RE的认识
        2.1.1 病名探讨
        2.1.2 病因病机
        2.1.3 辨证分型
        2.1.4 治疗原则
        2.1.5 治疗方法
    2.2 现代医学对RE的认识
        2.2.1 RE的定义
        2.2.2 RE的诊断
        2.2.3 流行病学
        2.2.4 发病机制
        2.2.5 西医治疗
    2.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 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分级表
附录 B 中医症状积分评分表
附录 C 胃镜下食管粘膜炎症疗效对比图
致谢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康复新液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方法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临床症状的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方法
    2.基线比较
        2.1 一般资料
        2.2 病史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3 肠镜粘膜病变疗效比较
        3.4 粘膜病理疗效比较
        3.5 综合疗效比较
        3.6 安全性评价
    4.结论
讨论
    1.西医对本病的研究
    2.中医对本病的研究
    3.组方分析研究
        3.1 乌梅丸药物组成分析及药理研究
        3.2 乌梅丸方解
        3.3 加减药物分析及药理研究
        3.4 组方作用机理
        3.5 临床疗效分析
        3.6 导师经验介绍
    4.待解决问题
    5.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9)康复新液抗胃溃疡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 束水应激法致大鼠急性胃溃疡试验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药物
        1.1.2 实验动物
        1.1.3 实验试剂
        1.1.4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分组及给药
        1.2.2 造模及指标检测
        1.2.3 免疫印迹法测定胃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1.2.4 统计学处理
        1.3 实验结果
        1.3.1 对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和胃液pH值的影响
        1.3.2 对胃肠激素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1.3.3 对大鼠胃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1.3.4 对大鼠胃组织TFF2蛋白表达的影响
        1.3.5 对大鼠胃组织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
        1.3.6 对大鼠胃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 乙酸烧灼法致大鼠慢性胃溃疡试验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物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造模及给药
        2.2.2 大鼠血清T-SOD、MDA、NO含量测定
        2.2.3 大鼠胃组织形态学观察
        2.2.4 大鼠胃组织EGF、VEGF、PGE2表达检测
        2.2.5 免疫组化法测定TFF2和bFGF表达
        2.2.6 统计学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对大鼠血清T-SOD、MDA、NO的影响
        2.3.2 对大鼠胃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2.3.3 对大鼠胃组织EGF、VEGF、PGE2含量的影响
        2.3.4 对大鼠胃组织TFF2蛋白表达的影响
        2.3.5 对大鼠胃组织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炎性损伤试验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药物
        3.1.2 细胞
        3.1.3 实验试剂
        3.1.4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康复新液作用浓度筛选
        3.2.2 康复新液干预GES-1细胞损伤模型细胞活力测定
        3.2.3 康复新液干预GES-1细胞损伤模型细胞状态观察
        3.2.4 康复新液干预GES-1细胞损伤模型Erk1/2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测定
        3.2.5 统计学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康复新液作用浓度筛选结果
        3.3.2 康复新液对GES-1细胞损伤模型细胞活力影响
        3.3.3 康复新液对GES-1细胞损伤模型细胞状态的影响
        3.3.4 康复新液对GES-1细胞损伤模型Erk1/2磷酸化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
讨论
    1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现状
        1.1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
        1.2 胃溃疡的治疗现状
    2 胃溃疡模型的选择
        2.1 动物模型的选择
        2.2 细胞模型的选择
    3 康复新液治疗胃溃疡的传统和现代研究
    4 康复新液治疗胃溃疡的机制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龙泽凡.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2]基于医案数据分析探讨半夏泻心汤的方证研究[D]. 李斌斌.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D]. 李若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消化系统药物目录共同性研究[D]. 晨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NO、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D]. 宋东升.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4)
  • [6]变通栀豉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 李鑫鑫.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D]. 刘天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胡伟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康复新液抗胃溃疡作用机制研究[D]. 胡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1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或柳氮磺胺吡啶片的疗效对比[J]. 李飞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7)

标签:;  ;  ;  ;  ;  

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