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特点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特点

一、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玲[1](2021)在《医护一体化人工肝小组在护理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治疗小组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质量改进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16年1月—2017年4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肝病中心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25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017年5月—2018年9月,针对此类对象组建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治疗小组,接收患者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改进策略,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家属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支持小组可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及家属住院满意度。

焦思,王萌,孙彦奇[2](2021)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治疗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使用近况进行综述,包括单一治疗模式、多种治疗模式的联合应用、护士干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枸橼酸抗凝的使用对肝衰竭的影响。通过综述,总结出最佳的医治方案,解除困惑,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

蔡榕华,张诗苑,陈惠华[3](2020)在《舒适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围治疗期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重症肝炎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围治疗期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以及对治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缓解治疗前焦虑情绪、对治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中的焦虑状态,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和满意率,促进了人工肝治疗效果。

林扬[4](2020)在《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部分血浆置换(PE)与单纯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部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53例。按实际选择的治疗方案区分人群,选择DPMAS+部分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治疗组,选择单纯血浆置换组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型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等。所有ACLF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采用Excel及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两种模式人工肝治疗后患者4周、12周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并对ACLF患者部分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统计分析不同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不同分期、临床预后及MELD评分中的分布情况,探索不同中医证型与ACLF临床预后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衰竭分期和病因及治疗前肝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均未见明显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LB、PT、PLT、ALT、AST、C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TBIL、DBIL、ALB、WBC、PT、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TBIL,ALB较对照组下降明显。(3)两组治疗4周后皮肤黄染、乏力、纳差、腹胀、腹水、尿少、瘀斑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比例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累计至12周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4周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及96.67%;12周随访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及69.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1例死亡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均明显高于42例生存组患者(P<0.05);而ALB及AFP低于生存组(P<0.05)。但两组的性别(男)、PLT、ALT、AST、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53例患者入院时评估的MELD得分为分组标准,统计并分析发现,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死亡率方面:MELD评分30-39组(100%)高于20-29组(13%)高于10-19组(0%)。(7)接受1次、2次、3次及3次以上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6/8)、85.7%(18/21)、80%(8/10)及71.4%(10/14)。不同的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临床预后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蕴结证生存率高于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死亡率高于其他两证型。ACLF分期与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MELD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PMAS+部分血浆置换以及单纯血浆置换两种模式的人工肝均对ACLF患者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前者在清除胆红素能力方面效果优于后者,但两者对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别。(2)TBIL、ALB、INR、Cr、MELD、AFP可能与ACLF患者的预后相关。(3)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ACLF患者中辨为湿热蕴结证的生存率更高,而辨为脾肾阳虚证的则死亡率更高,提示中医证型或许与ACLF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关系。

莫镜邻[5](2020)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CLF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将48例ACL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终点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TBIL、ALB、AST、ALB)、凝血功能(PTA)、死亡率、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的临床疗效。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将纳入的48例ACLF患者,按8周后预后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抗病毒史、TBIL、AST、Cr、MELD评分、肝性脑病、感染,筛选并分析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1)在有效率和死亡率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0.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7.5%)(P<0.05);治疗组累计死亡率(20.9%)低于对照组累计死亡率(54.2%)(P<0.05);研究生:莫镜邻(2)在肝功能水平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ALB水平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4周的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第8周的ALB水平升高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凝血功能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明显升高(P<0.05);(4)在MELD评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LF患者预后与上述因素有关。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分析,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556、0.853、0.893、0.949、0.644,得出结论:MELD评分、TBIL、AST预测价值较高,年龄、病程、感染预测价值较低。结论:1.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2.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玲玲[6](2020)在《李氏人工肝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病例对照匹配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内科综合治疗死亡率高达50-90%,除肝移植外无其他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西方国家被证实能降低酒精相关性ACLF(alcoholic liver disease-related ACLF,ALD-ACLF)血清胆红素、肌酐水平并改善肝性脑病,对其短期生存无改善;在东方国家被证实能提高乙肝相关性ACLF(Hepatis B virus-related ACLF,HBV-ACLF)的短期生存率。研究中常采用亚太肝脏疾病协会(APASL)-ACLF诊断标准和中国肝衰竭指南,且常为回顾性、单中心的小样本研究,所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弱,故人工肝治疗对于HBV-ACLF的生存影响尚无明确定论。本课题组(中国重型乙肝研究小组,Chinese group on the study of severe hepatitis B,COSSH)依托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全国13家大学医院肝病中心(广州中山三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302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长沙湘雅一院、上海瑞金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等),在前期首次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HBV-ACLF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中国标准”研究。证实HBV-ACLF患者具有许多不同于ALD-ACLF的独特临床特征,据此建立了HBV-ACLF诊断的中国标准(COSSH-ACLF)和预后评分系统(COSSH-ACLFs)。同时,本课题组在长达5年的全国多中心研究中完成了多中心、前瞻性开放队列的建设,并配有完善的第三方统一数据质控与监察。故本研究基于前期建立的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COSSH开放队列,于国内外首次使用四种不同的严格控制偏移的方法:多因素回归分析、病例对照匹配、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和逆概率处理加权(Inverse probability treatment weighting,IPTW),采用具有可靠循证医学证据的COSSH-ACLF诊断标准,旨在评价以PE为基础的李氏人工肝(Li’s artificial liver system,Li-ALS)治疗HBV-ACLF的疗效。同时研究采用高通量人细胞因子抗体芯片筛选技术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方法,探究Li-ALS治疗HBV-ACLF疗效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研究人群来自COSSH研究的开放性队列,分为标准内科治疗组(Standard medical treatment,SMT组)和Li-ALS联合SMT治疗组(Li-ALS组)。主要观察终点为短期(21/28/90天)累积生存率,次要观察终点为短期死亡率、LiALS治疗前后生化值以及疾病转归模式等。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病例对照匹配、PSM和IPTW以降低研究中混杂因素的影响,其中PSM和IPTW分析方法用以验证病例对照匹配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研究采用高通量人细胞因子抗体芯片筛选出Li-ALS治疗前后存在显着差异的细胞因子,并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将目标细胞因子集注释到相应的生物学途径中,探索差异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和通路。研究结果:自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共计1103例HBV-ACLF患者入组,排除相关病例后共计924例患者纳入分析(原始队列):Li-ALS组为507例(309例ACLF-1,176例ACLF-2和22例ACLF-3),SMT组为417例(245例ACLF-1,125例ACLF-2和47例ACLF-3)。采用病例对照匹配方法后,Li-ALS和SMT组均得到276例(149例ACLF-1,108例ACLF-2和19例ACLF-3)。分析发现,在原始队列中,Li-ALS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SMT组(54天vs.27天,P<0.01),其短期(21/28/90天)累积生存率显着高于SMT组(73.3-/69.2-/56.5%vs.59.6-/56.6-/49.1%,P<0.01),尤其对于ACLF-2(52.7-/48.9-/33.2%vs.37-/33.2-/26.5%,P<0.05)。在病例对照匹配队列中,同样观察到Li-ALS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SMT组(48天vs.26天,P<0.01),21/28/90天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SMT组(72.5-/68.3-/55.9%vs.60.3-/57.4-/48.5%,P<0.05),尤其为ACLF-2(53.7-/50-/36.1%vs.37.5-/34.2-/26.3%,P<0.05),而对于ACLF-1和ACLF-3两组生存率无显着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LiALS治疗均为降低HBV-ACLF患者21/28天死亡风险的保护因素[HR(95%CI):0.721(0.565-0.921)/0.754(0.598-0.951),P<0.01],尤其为ACLF-2[HR(95%CI):0.634(0.453-0.888)/0.589(0.419-0.828),P<0.05]。采用PSM和IPTW分析能得到同病例对照匹配一致的结果。此外,人细胞因子抗体芯片高通量筛选结果发现Li-ALS治疗前后共12个细胞因子表达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促炎症因子和免疫应激介质(GCSF、E-Selectin、GRO-alpha、MIP-3beta、MICB、RANK和ICAM-3)血清水平明显下降,而参与免疫调控的分子(IL-1 R4/ST2和IL-2Ralpha)表达显着升高。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参与了20核心生物学功能和重要通路,主要为:参与炎症反应、负调控免疫应激和免疫效应、调节辅助性T细胞免疫应答和T细胞活化、细胞因子分泌和降低病毒防御反应等。研究结论:本研究证实了以PE为基础的Li-ALS治疗能够显着提高HBV-ACLF短期(21/28/90天)累积生存率,并且是降低HBV-ACLF短期死亡风险的保护因素,尤其对于ACLF-2。Li-ALS治疗HBV-ACLF疗效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削弱免疫应激和调节免疫等生物学途径起作用的,早期进行Li-ALS治疗有助于降低HBV-ACLF病死率并为过渡到肝移植争取时间。

潘秋喜,徐金贵[7](2020)在《优质护理结合人工肝治疗仪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结合人工肝治疗仪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在医院就诊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人工肝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结合人工肝治疗仪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着,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

胡燕[8](2019)在《非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非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相关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7例采用非生物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其预防手段和处理措施。结果在157例患者中,共有26例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4%,进行积极处理后全部得到缓解。结论非生物人工肝应用于重型肝炎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严密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体征,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降低并发症危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张芳,邱艳梅,黄金华,杨霞,王萍[9](2019)在《改良护理操作流程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改良护理操作流程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重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另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重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流程,观察组采用改良护理操作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费用、舒适度、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TBil、P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TBil与ALT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PT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应用改良护理操作流程可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舒适度,降低治疗费用,且对治疗效果无影响。

李丽莎,庞燕秋,戴春霞,周春霞[10](2019)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数据。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GCQ护理舒适度评分,包括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状态及外界环境等四项内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的SCL-90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提高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改善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显着,可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增强了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二、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医护一体化人工肝小组在护理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治疗小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3.2 医护一体化人工肝治疗小组护理有利于降低住院天数
4结论

(3)舒适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围治疗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治疗前
        1.2.2 治疗中
        1.2.3 治疗后
    1.3 观察指标
        ①焦虑程度:
        ②观察两组患者舒适率、满意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状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比较,见表2。
3 讨论

(4)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人工肝主要耗材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临床疗效评估
        2.6 不良反应
        2.7 随访
        2.8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 两种方式人工肝治疗情况
        2.1 53例患者人工肝总体第一次治疗前后比较
        2.2 两组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人工肝第一次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组间比较
        2.4 两组人工肝治疗前、4 周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5 两组人工肝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6 两组不同模式人工肝对比 4 周、12 周生存率差异
        2.7 53例患者临床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8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3 中医证型与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
        3.1 不同中医证型的ACLF患者预后比较
        3.2 ACLF分期与中医证型
        3.3 各中医证型MELD评分的分布情况
    4 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1 当代医学对ACLF的认识
        1.1 ACLF概述
        1.2 临床流行病学
        1.3 ACLF的发病机制
        1.4 ACLF的预后评估
        1.5 ACLF的诊断
        1.6 ACLF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对ACLF的认识
        2.1 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辨证分型
    3 数据分析
        3.1 两种模式人工肝血清学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
        3.2 两种不同模式人工肝对 ACLF 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3.3 53例患者治疗后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4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3.5 中医证型对ACLF患者预后影响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ACLF的中医研究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治法方药
        1.3.1 中药治疗
        1.3.2 中医外治
    2 ACLF的西医研究
        2.1 病因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疗
        2.3.1 一般支持治疗
        2.3.2 抗病毒治疗
        2.3.3 抗炎保肝治疗
        2.3.4 免疫调节治疗
        2.3.5 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2.3.6 人工肝治疗
        2.3.7 肝移植与肝细胞移植
第二部分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诊断标准
        1.3.3 纳入标准
        1.3.4 排除标准
        1.3.5 中止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2.2 对照研究
        2.3 治疗方案
        2.3.1 对照组
        2.3.2 治疗组
    3 观察指标
        3.1 死亡率
        3.2 血液生化指标
        3.3 MELD评分
        3.4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3.5 不良反应记录
    4 疗效评价
        4.1 西医疗效评价
        4.2 中医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结果
        6.1 两组ACL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6.2 两组ACLF患者死亡率比较
        6.3 两组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6.4 两组ACLF患者肝功能(TBIl、ALB、ALT、AST)比较
        6.5 两组ACLF患者凝血功能(PTA)比较
        6.6 两组ACLF患者MELD评分比较
    7 安全性评价
    8 讨论
        8.1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8.2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TBIL的影响
        8.3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B的影响
        8.4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T、AST的影响
        8.5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PTA的影响
        8.6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8.7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9 解毒化瘀颗粒的方药分析
    10 解毒化瘀颗粒的现代疗效机制研究
    11 问题与展望
第三部分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标准
        1.3 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收集的定性资料进行赋值
        2.2 影响ACLF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2.3 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4 危险因素对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3.1 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3.2 MELD评分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ACLF预后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3.3 筛选预后风险因素在ACLF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李氏人工肝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病例对照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第一部分 PE联合持续静脉至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和队列
        2.2 入组和诊断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临床资料收集
        2.5 临床疗效评价
        2.6 治疗方法
        2.7 疾病转归模式
        2.8 PE联合CVVH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2.9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入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分析
        3.2 短期累积生存率分析
        3.3 短期死亡风险分析
        3.4 PE联合CVVH治疗对生化指标和疾病转归模式的影响
        3.5 PE联合CVVH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二部分 以PE为基础的李氏人工肝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病例对照匹配研究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人群
        2.2 入组和诊断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临床资料收集和疗效评价
        2.5 治疗方法
        2.6 疾病转归模式
        2.7 Li-ALS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2.8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原始队列和病例对照匹配队列分析
        3.2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和逆概率处理加权(IPTW)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三部分 李氏人工肝治疗HBV-ACLF疗效机制的探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患者入组临床资料及Li-ALS治疗对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
        3.2 Li-ALS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3.3 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东西方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差异再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优质护理结合人工肝治疗仪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床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3 讨论

(8)非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前
        1.2.2 治疗过程
    1.3 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1.3.1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1.3.2 低血压
        1.3.3 低钙血症
        1.3.4 抗凝导致出血
        1.3.5 感染
        1.3.6 灌流综合征
2 结果
3 讨论

(9)改良护理操作流程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流程。
        1.2.2 观察组采用改良护理操作流程。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2.2 两组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及舒适度比较
3 讨论

(10)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GCQ护理舒适度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各项情绪的SCL-90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四、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医护一体化人工肝小组在护理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J]. 朱晓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05)
  • [2]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治疗的应用进展[J]. 焦思,王萌,孙彦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03)
  • [3]舒适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围治疗期的应用[J]. 蔡榕华,张诗苑,陈惠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11)
  • [4]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D]. 林扬.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D]. 莫镜邻.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李氏人工肝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病例对照匹配研究[D]. 杨玲玲. 浙江大学, 2020
  • [7]优质护理结合人工肝治疗仪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 潘秋喜,徐金贵. 医疗装备, 2020(05)
  • [8]非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J]. 胡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S2)
  • [9]改良护理操作流程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张芳,邱艳梅,黄金华,杨霞,王萍. 当代医学, 2019(20)
  • [10]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 李丽莎,庞燕秋,戴春霞,周春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2)

标签:;  ;  ;  ;  ;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