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高级NMR技术介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雍康[1](2021)在《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胃左方变位(Left displaced abomasum,LDA)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淘汰率高、诊疗费用昂贵且治疗后产奶量恢复较慢,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手术整复通常用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关于LDA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多指标、多层次的系统性探究,特别是奶牛罹患LDA后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术整复后LDA奶牛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变化。为此,本试验首先调阅了四川某牧场3年内(2018~2020)与LDA相关的基础性数据,用以分析LDA的发病特点;接着监测了健康奶牛和LDA奶牛产奶量和临床指标的变化,用以揭示LDA的临床特征;随后检测了健康奶牛与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血液中生化参数、脂质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旨在评价LDA奶牛健康状况和手术疗效;最后分析了健康奶牛与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粪便微生物组和血浆代谢物组的差异,并进行了生物学统计分析和功能解释,旨在进一步揭示LDA发病机理,并为手术疗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试验取得的结果如下:1.此牧场3年间LDA的平均发病率为3.8%,夏季(7月至9月)和冬季发病率(11月至3月)较高。LDA与胎次(头胎牛多发,占64.75%)、泌乳天数(集中在产后35 d之内,占94.97%)、胎儿初生重(在37~48 kg之间的发生率较高,占69.78%)、BCS(产前BCS越高,发病率越高)和伴发疾病(酮病、生产瘫痪、子宫炎、乳腺炎等)有一定关联,与胎儿性别无关。左肷部开口真胃固定法整复LDA后成功率高(94.52%),产奶量恢复快,是治疗LDA的首选方法。2.经过临床检查、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及产奶量监控发现,奶牛罹患LDA后,心率和呼吸数均增加,瘤胃蠕动次数减少,产奶量下降,出现了代谢紊乱(GLU、NEFA、BHBA水平明显升高)、肝、肾、胰腺功能受损(ALT、GGT、ALP、TBIL、BUN、CREA、CHOL、LIPA水平显着升高)、电解质失衡(Cl-、Ca2+、K+水平显着降低),同时产生了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皮质醇、组胺和MDA升高,SOD和GSH-Px活性下降)。手术复位14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液生化指标得到改善,氧化应激得到缓解且产奶量得到回升。3.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产后健康奶牛和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并对菌群菌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多样性分析表明,Health(产后健康)组、LDA-0(LDA揭发当天)组、LDA-14(LDA术后第14d)组奶牛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LDA-0组奶牛粪便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度和种属差异性。对门、科、属三个分类水平上最大丰度排名前10的物种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Health组,LDA-0组奶牛粪便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p-2534-18B5菌科、艰难杆菌科(Mogibacteriaceae)、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和5-7N15菌属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而软壁菌门(Tener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TM7菌门、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的丰度显着下降(P<0.05)。与LDA-0组相比,LDA-14组奶牛粪便中Spirochaetes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Verrucomicrobia、Fusobacteria、p-2534-18B5菌科、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菌门、Mogibacteriaceae和Oscillospira的丰度显着下降(P<0.05)。手术治疗后14 d,恢复到健康水平的微生物有Spirochaetes、Fusobacteria、Mogibacteriaceae、p-2534-18B5和Oscillospira。功能预测分析表明,罹患LDA奶牛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速率显着上调。手术整复后,这两个代谢通路显着下调。4.采用UHPLC-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各组奶牛血浆中的代谢谱,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ealth组和LDA-0组之间共鉴定出102种差异代谢物,LDA-0组和LDA-14组之间共鉴定出65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由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脂质、核苷酸组成。罹患LDA的奶牛血浆脂质水平显着升高,氨基酸水平显着降低;手术矫正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氨基酸水平明显升高。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奶牛在罹患LDA后亚油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手术治疗逆转了LDA奶牛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的变化。5.通过对58种血浆代谢物和16种肠道菌群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Moryella菌属、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rc4-4菌属等12个菌属与40%以上的代谢物存在显着性相关(P<0.05),说明这12个菌属是影响机体代谢的主要菌群。这些主要肠道菌属可能通过脂质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介导了奶牛能量负平衡、酮病及氧化应激,进而在LDA的致病过程和手术恢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蔡光辉[2](2021)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苯唑草酮对玉米幼苗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苗期易受到杂草的影响而造成减产,合理使用除草剂可以减少药害,确保粮食增产增收。苯唑草酮是一种苯甲酯吡唑酮类除草剂,具有高度安全性、优良选择性、杀草广谱性以及强大兼容性等特点。苯唑草酮对杂草的作用机制已经研究的较为透彻,但玉米幼苗是如何通过调整自身代谢来抵御苯唑草酮影响相关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通过超高相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玉米幼苗经过不同浓度苯唑草酮除草剂处理后,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的变化,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首先对玉米田中不同浓度苯唑草酮除草剂处理的玉米幼苗外部形态及杂草长势进行观察。以不同苯唑草酮除草剂后的不同采收间隔的玉米幼苗为研究材料,通过对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和仪器条件的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玉米幼苗中代谢物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的最优方案:75%甲醇(含1‰甲酸)溶液震荡提取15min的提取方法。对未经除草剂处理的玉米幼苗八个采收间隔的幼苗样品结合所建立的最优提取和分析方法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并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玉米幼苗代谢物及其代谢量的变化进行探究,不同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了58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和VIP(Variable influence on projection,变量对投影影响)值>1的筛选方法共选出了9种差异代谢物,并发现这些物质可能对能量产生和抗逆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关系。通过对相同采收间隔的不同浓度除草剂处理的玉米幼苗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通过筛选和研究差异较大的代谢物,探究苯唑草酮对玉米幼苗代谢物的影响。不同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了90余种代谢物,并筛选出了包括5种有机酸、3种脂类、3种醇类、2种氨基酸、4种卟啉类、1种双萜类、1种维生素、2种酚类、1种醛类、1种胺类和1种糖类在内的24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也可能对其所构成的代谢通路产生影响。
蒋宇霞[3](2019)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孕激素去氢孕酮对斑马鱼的毒理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合成孕激素的消耗量远远大于雌激素或雄激素,近二十年来其在环境研究中备受关注。许多孕激素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及繁殖,包括影响配子生成、产卵、性别分化和激素水平。去氢孕酮(dydrogesterone,DDG)是一种人工合成孕激素,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包括激素替代治疗和复发性流产等。去氢孕酮是许多国家最常用的合成孕激素之一,在各种水环境中均有发现。最近的研究表明,环境中的去氢孕酮可能对鱼类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它能增加斑马鱼的排卵后卵泡和闭锁卵泡的比率、促进卵子和精子生成、造成雄性偏多的性别比例和扰乱昼夜节律。因此去氢孕酮具有生态危害风险。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去氢孕酮对斑马鱼有不良影响,大多数研究是基于组织学和转录组学方法,但是其对鱼类代谢的影响的数据还很匮乏。代谢物是细胞生理过程的最终产物,其变化可视为生物对遗传或环境变化的最终反应。代谢组学是对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物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已成为研究毒理机制的有效手段。因此,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去氢孕酮引起的代谢物变化及其相关通路是有意义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代谢组学、组织学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探讨去氢孕酮影响斑马鱼的毒理效应。我们将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0(C)、2.8(L)、27.6(M)和289.8(H)ng/L的去氢孕酮中。在暴露的第35天取部分幼年斑马鱼(35 dpf)进行代谢组学和红外光谱分析。其余斑马鱼仍暴露于去氢孕酮中直至性成熟(共140天),然后分析暴露组和对照组斑马鱼的性腺、脑部和肝脏的代谢组学、组织学和FTIR变化。并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去氢孕酮干扰斑马鱼生理功能的机理。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1)去氢孕酮影响斑马鱼幼鱼的生理状态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雄性斑马鱼的百分比。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去氢孕酮导致35 dpf的斑马鱼幼鱼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积累。幼鱼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去氢孕酮使部分游离脂肪酸(特别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甘油单酯、酰基肉碱和有机酸水平升高,而溶血磷脂、尿酸和胆汁酸水平下降。去氢孕酮暴露也降低了单磷酸核苷和UDP-糖的含量,而增加了核苷及其碱基的含量。这些代谢物变化可能抑制了NF-κB/COX-2和Wnt/β-catenin通路,或激活了p53通路,从而导致斑马鱼幼鱼卵母细胞凋亡并开启卵巢向精巢的转化,最终导致更多斑马鱼发育为雄鱼。(2)去氢孕酮影响了斑马鱼性腺的生理状态和生殖功能。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暴露140天后,去氢孕酮促进了成年斑马鱼性腺中卵子发生和精子发生。去氢孕酮导致雌鱼卵巢内的排卵后卵泡和闭锁卵泡增加。精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脂质的减少和DNA的增加。卵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蛋白质的积累。卵巢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去氢孕酮增加了由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分解代谢形成的游离氨基酸、尿素、腐胺、游离脂肪酸、酰基肉碱和溶血磷脂等代谢物的浓度。去氢孕酮可能通过某些代谢物诱导卵母细胞成熟、排卵和卵母细胞过熟。花生四烯酸能诱导卵母细胞成熟,而5-oxo-6,8,11-eicosatetraenoic acid(5-oxo-ETE)及嘌呤能信号通路的代谢物能促进排卵。然而,前列腺素PGF2α含量下降可能会抑制产卵和受损卵泡组织降解,这解释了卵母细胞过熟的出现和闭锁卵泡的增加。(3)去氢孕酮影响了斑马鱼脑部的生理状态和昼夜节律功能。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暴露组斑马鱼脑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减少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暴露组雌鱼还出现脂质积累。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暴露组斑马鱼脑中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单磷酸核苷的含量均增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溶血磷脂和核苷的含量则降低。本研究中去氢孕酮引起的代谢物变化与我们前期研究中去氢孕酮引起的生物钟基因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去氢孕酮处理组斑马鱼脑部的代谢谱可能是昼夜节律紊乱的反映,某些代谢物如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n-3PUFAs的变化可能是去氢孕酮干扰正常昼夜节律的一种途径。(4)去氢孕酮影响了斑马鱼肝脏的生理状态。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去氢孕酮导致雌性斑马鱼肝脏发生形态学改变,但对雄性斑马鱼肝脏没有影响。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去氢孕酮暴露导致雄鱼肝脏中脂质和蛋白质有关的吸收减少和糖类相关的吸收增加,但对雌鱼肝脏的影响不一样。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两种性别的斑马鱼肝脏的代谢物本底浓度有差异。且雌鱼肝脏中很多代谢物被去氢孕酮增加,而雄鱼肝脏中大部分代谢物被去氢孕酮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去氢孕酮对斑马鱼肝脏的影响有显着的性别差异性。斑马鱼肝脏中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存在天然的性别差异性,这可能导致了雌雄肝脏代谢物本底水平的差异。脂质等代谢物对去氢孕酮响应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细胞色素P450(CYP)酶有关,因为CYP3A65等酶既能代谢去氢孕酮又能代谢脂肪酸等内源性物质。综上所述,去氢孕酮暴露导致了斑马鱼组织形态、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去氢孕酮主要通过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n-6 PUFAs和n-3 PUFAs)和嘌呤能信号通路的代谢物干扰了斑马鱼的性别分化、生殖和昼夜节律等生理功能。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和应对孕激素类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王斌斌[4](2019)在《乳酸菌葡聚糖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合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公认的可用于多种发酵食品的有益微生物,一些产生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增稠剂、乳化剂添加入食品配方中,同时还具有抗肿瘤、抗溃疡、作为益生元、降低胆固醇以及免疫激活等生理功能。尽管LAB EPS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仍十分有限,本论文从发酵食品中分离到两株高产EPS的LAB菌株,并对其所产EPSs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以及其产糖机制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分别从腊肠与酸菜中分离得到两株LAB L3和PC,其在MRS-S产糖平板上培养时有明显的产糖现象,表明两菌株具有产生EPS的能力。经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以及16S r DNA测序分析鉴定,L3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其16S r DNA序列与Lac.sakei KLDS 1.0729同源性高达99%,PC为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其16S r DNA序列与Leu.pseudomesenteroides BFE 6644同源性高达99%。对影响L3和PC EPSs产量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菌株L3在单因素实验后,EPS产量从38.05±1.14 g/L提高到64.93±0.80 g/L,PB实验确定了影响L3 EPS产量的显着因素为蔗糖浓度、初始p H值和接种量,其中蔗糖浓度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最大。基于上述结果我们进行了中心组合实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结果显示当蔗糖含量为127.80 g/L、初始p H值为6.87、接种量为3.15%(v/v)时,模型预测的L3 EPS产量的最大值为68.28 g/L,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同时,菌株PC通过单因素、PB(Plackett-Burman,PB)、最陡爬坡以及CCD优化实验,EPS产量从35.13±0.61 g/L提升至62.07±1.42 g/L。采用优化后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两菌株进行培养,分别从两菌株的培养液中分离纯化EPSs,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研究,所建立的纯化方法包括离心除菌、醇沉、三氯乙酸除蛋白、透析与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结果显示从两株菌中分离得到的两种EPSs均为葡聚糖,且主要结构均由→6)α-D-Glcp-(1→的重复单元组成。通过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确定L3与PC两种EPSs的分子量分别为3.25×106和3.13×106 Da。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L3 EPS聚合物具有多孔和支链的形态,而PC纯化EPS聚合物由存在多孔结构的不规则的闪光薄片组成。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两种EPSs聚合物表面均可观察到圆形或尖峰状的团块。刚果红实验、圆二色光谱分析及β-消除反应表明,两种EPSs均呈现单股无规则的线团形式、不具三股螺旋结构、糖肽键的连接键型为O-型。对两种EPSs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L3和PC EPSs的降解温度分别为272和304.9°C,熔融吸热峰温度分别为210.8和236.5°C,同时L3和PC EPSs的水溶解度指数分别为90%和96%。利用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不同浓度的两种LAB EPSs溶液进行了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值测定,结果显示多糖浓度从0.125增大至2 mg/m L时,PC EPS溶液的Zeta电位值从-2.7±0.1 m V变为-7.3±0.2 m V,平均粒径从220.1±1.9 nm增至332.8±5.3 nm;L3 EPS溶液的Zeta电位值从-1.9±0.2 m V变为-8.3±0.1 m V,平均粒径从217.5±0.7 nm增至251.1±0.4nm。在常温下,L3与PC EPSs在水中的特性粘度分别为202.59和238.27 m L/g。流变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EPSs的表观粘度在一定范围内均随着浓度的增大及温度和p H的降低而增大。另外,对两种EPSs的乳化性能进行了分析,2mg/m L的L3与PC EPSs水溶液分别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呈现较高的乳化活性(62.30±0.06%和57.57±0.13%)。牛奶凝结实验表明,L3和PC分别能够使添加12%(w/v)和9%(w/v)蔗糖的脱脂牛奶完全凝固。选取德氏乳杆菌(Lac.delbrueckii)、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casei)、植物乳杆菌(Lac.plantarum)和副干酪乳杆菌(Lac.paracasei)进行益生实验,结果表明L3 EPS对S.thermophilus的益生效果最佳,在添加2 g/L L3 EPS后,延滞期缩短4 h,最大生物量增加5.77%;而Lac.plantarum在添加PC EPS后不仅对数期提前9 h而且最大生长量增加了11.89%。为了探讨EPS的产生机制,选取L3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MRS培养基相比,生长在MRS-S产糖培养基中的菌株出现了显着的基因表达差异,其中有230个基因显着上调,196个基因显着下调。在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与尿苷一磷酸、脂肪酸和叶酸代谢相关的基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调,而与蔗糖转运和代谢相关的酶类基因多数呈现上调。同时q RT-PCR结果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的可信性,蔗糖转运蛋白、蔗糖-6-磷酸水解酶以及果糖转运蛋白在MRS-S产糖培养基生长的菌株中分别上调了28.62±2.56、31.20±0.78和74.76±14.25倍。葡聚糖蔗糖酶是乳酸菌利用底物蔗糖合成葡聚糖的关键酶,该酶在MRS-S产糖培养基生长的菌株中上调了24.19±4.29倍。上述研究结果对阐明EPS合成机制提供了明确的线索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通过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技术获得了葡聚糖蔗糖酶、蔗糖转运蛋白、蔗糖-6-磷酸水解酶以及果糖转运蛋白与底物相互作用的模式,这四种蛋白均在特定的氨基酸残基处形成腔袋,与蔗糖或果糖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或者疏水性相互作用,进而满足酶催化或者跨膜转运的需要。综上所述,本论文分离出两株产生EPS的LAB,两株菌产生的EPSs均为葡聚糖,初步阐明了葡聚糖的生物合成机制,两种EPSs展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优良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以上研究为LAB EPS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殷爽[5](2019)在《NMR代谢组学研究牛磺酸对鱼类肝肠组织的代谢影响》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饲料营养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了。鱼粉是水产饲料的优质蛋白来源。近年来,因环境恶化、过度捕捞、需求增加等诸多原因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鱼粉短缺。因此,人们采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以降低水产养殖成本,但植物蛋白中营养不平衡且缺乏促营养因子。在植物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牛磺酸,可改善植物蛋白替代所产生的对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鱼的生长、体成分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分析,对牛磺酸引起的不同鱼类的代谢变化及其生长作用机制的探讨较少。本文以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tus)这两种重要经济鱼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牛磺酸对这两种不同鱼的代谢组影响,揭示牛磺酸添加引起的与鱼体生长密切相关的代谢作用机理,为牛磺酸在鱼用饲料中的科学配制以及鱼类营养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不同饲喂期石斑鱼肝脏组织对不同饲料牛磺酸水平的代谢响应。实验以不含牛磺酸的植物蛋白源为饲料基础,配制了四种牛磺酸水平(0%,0.5%,1.0%和1.5%)的饲料养殖石斑鱼,共饲喂84天。采用1H NMR技术检测了不同时期、不同牛磺酸水平影响下鱼肝脏组织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获取不同时期、不同牛磺酸水平下的代谢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牛磺酸添加组的鱼肝脏组织中丙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甘油磷酸胆碱、磷酸胆碱、琥珀酸、苹果酸和α葡萄糖等共26种代谢物产生显着性变化。这些代谢物变化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结合石斑鱼的生长性能以及代谢变化情况,在第28,56和84天不同饲喂期最佳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1.5%,0.5%和1.0%。实验结果揭示了牛磺酸对石斑鱼生长发育及肝脏组织代谢有积极调控作用。2、研究不同饲喂期罗非鱼肠组织在不同饲料牛磺酸水平下的代谢组变化。在上一研究基础上,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0%,0.4%,0.8%和1.2%四种牛磺酸水平饲喂84天。采用1H NMR技术检测了不同时期、不同牛磺酸水平影响下鱼肠组织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获取不同牛磺酸水平引起的罗非鱼肠组织的代谢组变化。研究发现:牛磺酸添加组的鱼肠组织中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乳酸、乙醇、丙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共32种代谢物具有较为显着的变化。这些代谢物变化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结合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以及代谢变化情况,在第28,56和84天不同饲喂期最佳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0.8%,0.8%和1.2%。实验结果揭示了牛磺酸对罗非鱼生长发育及肠组织代谢一定程度上有积极调控作用。
李旭洲[6](2019)在《信念对家族性风险导致抑郁症发病的抵抗作用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探索抑郁症及其发病风险的神经机制已成为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热点。抑郁症是一种传染性精神疾病,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家族性风险是影响抑郁症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新近研究发现,父母患有抑郁症会导致其子女的抑郁症发病风险显着上升。由于抑郁症会反复发作且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研究对抗抑郁症发病的机制尤为重要。信念(Beliefs)是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其对于抑郁症发病的抵抗作用(Resilience)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鲜有研究者探究信念与抑郁症之间相互关系的神经机制。所以,本文期望使用一种量化的有效方法——磁共振成像技术,来研究信念对抑郁症发病潜在抵抗作用的神经机制。磁共振成像技术凭借其无创性、多参数、多模态成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和临床研究。目前,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抑郁症神经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脑功能和结构方面,同时作为一种还在继续发展的研究手段,磁共振图像的后处理方法依然存在诸多可改进之处。本文首先使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椭球面积比(Ellipsoidal Area Ratio,EAR)指标,研究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脑区的白质完整性差异,并探究信念与家族性风险间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然后,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确的局部脑体积测量方法——改进型保体积变换(improved Volume Preserved Warping,iVPW),并使用该方法进一步研究信念通过介导主观心理体验变化,对局部脑体积产生影响,从而降低高危群体的抑郁症发病风险。本文的第一部分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新指标——椭球面积比,探究信念在抑郁症发病抵抗作用中的神经机制。本研究基于家族抑郁症病史将被试分为高危(High Risk,HR)和低危(Low Risk,LR)两组,并按照被试自评的信念重要性程度,进一步将以上两组被试分别分为信念高重要性(High Importance,HI)与低重要性(Low Importance,LI)两个亚组。数据来自122例抑郁症或非抑郁症父母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子女,其中99例被试(53HR和46LR)进入本研究。首先在与信念重要性相关的脑区上,分别检测HR/LR条件下HI和LI组的白质完整性差异;而后在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的脑区上,分别检测HI/LI条件下HR和LR组的白质完整性差异。在HR_LI与LR_LI的组间比较中,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脑区上的白质完整性存在显着差异。在HR_HI与LR_HI的组间比较中,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的楔前叶、额叶和颞叶白质完整性差异不显着。信念在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的脑区上降低了HR与LR组的白质完整性差异。从而表明,信念影响了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脑区的白质完整性,使HR被试的白质完整性趋近于LR被试的模式。因此,信念或许能够为HR群体的抑郁症发病提供一定的抵抗作用。本文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局部脑体积测量方法——改进型保体积变换。在神经影像学研究中,通常需要对个体大脑进行空间标准化。传统保体积变换方法需要将整体变形场(whole Deformation Field,DFw)分解成全局变形场(global Deformation Field,DFg)和局部变形场(local Deformation Field,DFl),然后只利用DFl测量局部脑体积。然而,采用不同的配准策略会使局部变形场的分解结果不唯一,从而导致传统保体积变换方法测量结果不一致且不可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创新的iVPW方法,引入α和β系数作为调制因子,直接使用整体变形场测量局部脑体积。本文分别使用模拟图像数据和真实图像数据对iVPW方法的测量稳定性进行测试。基于常用标准方法SPM和FSL配准的结果表明,iVPW方法无论使用何种配准策略,均能得到一致的局部脑体积测量结果,不仅说明iVPW方法的结果独立于所采用的配准策略,也证明了iVPW方法是一种稳定的局部脑体积测量方法。本文的第三部分应用iVPW方法测量局部脑体积(包括灰质和白质),进一步探究信念对抑郁症发病的抵抗作用。数据来自132例抑郁症或非抑郁症父母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子女,其中82例被试(43HR和39LR)进入本研究,被试分组方式与第一部分相同。首先在与信念重要性相关的脑区上,分别检测HR/LR条件下HI和LI组的局部脑体积差异;而后在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的脑区上,分别检测HI/LI条件下HR和LR组的局部脑体积差异。在HR_HI与LR_HI的组间比较中,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的左侧额上回、额中回局部脑体积差异不显着。以上发现表明,信念影响了与家族性风险状态相关脑区的局部脑体积,使HR被试的局部脑体积趋近于LR被试的模式。因此,信念或许能够为HR群体的抑郁症发病提供一定的抵抗作用。从而,进一步表明信念可能通过介导主观心理体验变化来影响与其相关脑区的结构,降低了HR被试的抑郁症发病风险。以上结论也说明,iVPW方法在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也必将为今后的抑郁症研究带来全新的思路。
陈梅妹[7](2019)在《基于化学信息学和代谢组学的中药抗代谢综合征药效有机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代谢综合征(MetS)是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复杂病理状态,主要临床后果为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已被全球认同为一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MetS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中心性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当前仍然没有特异性治疗MetS的方法。中药具有多有机化合物、多作用通路和多靶标协同作用等特点,在防治复杂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防治MetS的重要策略。经典名方温胆汤(WDD)临床应用于多系统复杂性疾病,比如神经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MetS相关疾病,其临床疗效显着。但是,目前WDD抗MetS药效有机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其在体内的多有机化学成分-多靶标-多生物通路的整体药理作用特征未得到揭示。鉴于目前仍然没有一种完全解析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本论文综合运用化学信息学和代谢组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从化学信息、动物、细胞、蛋白质、代谢小分子等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中药复方WDD抗MetS的药效有机成分和作用机制,为临床药物选择和疗效评价提供依据,也为其他中药药效有机成分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整合化学信息组学、主成分分析、分子对接计算和网络分析等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中药复方WDD有机化学成分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库构建、类药性分析、分子靶标识别、有机成分-分子靶标-生物通路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和分析,筛选WDD抗MetS的活性有机化合物、作用靶标蛋白及生物通路等信息,为WDD化学物质基础和药效实验研究提供指导。共鉴定出WDD中217个活性有机化合物可作用于6个代谢性核受体(PPARα,PPARβ,PPARγ,LXRα,LXRβ和RXRα),影响到19条生物通路,主要涉及到维持脂质和葡萄糖代谢平衡、抗细胞毒性作用、免疫调节和肝保护等药理作用。2.采用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对WDD中110个靶向代谢性核受体具有良好水溶性和肠吸收性的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快速分离鉴别和结构推断。根据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检测的一级质谱、二级质谱数据和自建WDD有机化合物化学信息数据库,同时结合ACD Lab/MS Fragmenter软件对推断出来的化合物和质谱信息进行验证和推导,共推断出36个有机化合物结构,为WDD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3.分别通过WDD和二甲双胍对MetS大鼠进行两周药物干预,比较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及肝脏组织代谢性核受体表达水平变化来进一步揭示WDD与代谢性核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WDD能够显着改善大鼠的MetS症状,且效果比二甲双胍显着,证实了WDD是治疗MetS的有效药物;WDD干预后,MetS大鼠肝脏内的PPARγ,PPARβ和LXRβ表达水平均明显得到上调(P<0.05),印证了WDD网络药理学分子靶标研究结果。4.综合运用血清ABCA1表达水平检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建模、分子对接、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等方法研究WDD抗MetS上调HDL-C水平的药效有机成分及作用机制。建立了两个高准确率的ABCA1表达上调剂活性分类QSAR预测模型,揭示了WDD是通过作用LXRβ/ABCA1信号通路而上调HDLC表达水平,并推断出WDD中9个靶向LXRβ受体上调ABCA1表达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为从中药化学成分中发现新型高效ABCA1表达上调剂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5.综合运用代谢组学方法(GC-TOF/MS)、多元统计技术(PCA和PLS-DA)、KEGG生物通路分析等方法,从机体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整体水平变化来阐明WDD抗MetS的药效作用机制,发现MetS血清中39个差异代谢物和7条代谢通路受到显着影响(P<0.05),可作为MetS潜在生物标志物;WDD干预MetS大鼠两周后6条代谢通路受到显着影响(P<0.05)。最后,结合化学信息方法和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对WDD引起差异代谢物水平变化机制进行研究,并推断出WDD中作用于多代谢酶的9个糖苷类化合物结构。
林红[8](2016)在《大鼠肥胖发生发展阶段粪样代谢组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文中提出近年来,肥胖已发展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世界性疾病。研究表明肥胖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引起多器官的代谢表型改变,是一种涉及多条途径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肥胖还伴随着肠道菌群失衡和肠道胆汁酸结构的改变。为了阐明肥胖发展期间粪样胆汁酸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道菌群的动态相互作用,我们首先建立了一套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的胆汁酸(BAs)定量方法,然后结合一维(1HH)和二维(2D)核磁共振技术(NMR)完善了胆汁酸的结构归属。为了更好的理解肥胖发展阶段肠道菌群所起的作用及粪样代谢物与菌群的相互作用关系,我们采用NMR技术分析了HFD干预后大鼠粪样代谢物在各时间点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了粪样中微生物组成及动态变化。最后,通过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HFD诱导变化的大鼠粪样代谢组与微生物组数据进行了整合。我们发现HFD干预一周已经引起了大鼠粪样代谢组的显着性改变,而这种变化一直持续了81天(HFD干预期),这期间宿主与肠道菌群共代谢特性已突显。同时我们发现HFD引起大鼠粪样多数代谢物水平的显着降低,这提示肠道对其吸收能力增强:其中不同种类的胆汁酸的变化规律与其代谢途径以及在HFD干预期间的生理功能有关。肠道菌群和粪样胆汁酸的变化率在HFD干预期间的第28天、第56天均达到最大值,到实验结束时其变化程度有所恢复,提示肠道微生物组和粪样胆汁酸表型在肥胖发生时达到新的稳态。我们进一步建立了HFD诱导的粪样代谢物水平与粪样微生物组成变化之间的全相关,结果表明在HFD诱导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粪样胆汁酸水平与HFD诱导变化的菌群丰度之间的全相关提供了细菌胆汁酸代谢功能的重要信息,尤其对那些仍未被鉴定出来却丰度较高的菌种代谢功能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举例来说,脱氧胆酸(DCA)与毛螺旋菌科(Lanchnospiraceae)和罗氏菌属(Roseburia)的特定菌种存在高度的正相关,而与目前仍未鉴定的S24-7的特定菌种呈显着负相关。这些结果为我们评价肥胖发展阶段肠道菌群对宿主代谢的贡献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评估肠道菌群在代谢综合症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些结果对于肥胖在发展阶段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余曦[9](2015)在《肿瘤细胞中Jhdm1b代谢调控功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代谢重编程,如沃伯格效应和谷氨酰胺分解,在人类的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中均为一种普遍现象。为了满足因快速生长而急剧增加的能量与物质需要,肿瘤细胞往往倾向于以更快速的方式利用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等营养物质,而忽略利用效率。表观遗传的改变在肿瘤发育和生长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以DNA和组蛋白修饰为代表的表观遗传调控可以影响细胞的代谢状态。赖氨酸甲基化是组蛋白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报道称,影响赖氨酸甲基化状态的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都在细胞代谢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Jhdmlb是一个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它是一个Jhdm家族成员,可以对H3K4me3和H3K36me2进行去甲基化,而且在许多癌症细胞中高表达。Jhdmlb在调控细胞生长和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功能,而最近的研究显示,Jhdmlb和细胞代谢调控关系密切,芯片实验证明Jhdmlb超过50%的下游基因功能都与细胞代谢有关。其中RIP3是一个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它可以直接调控谷氨酸合酶、谷氨酸脱氢酶、糖原磷酸化酶等代谢相关酶。尽管前人已经发现了Jhdmlb和细胞代谢有关,但目前仍然缺乏针对Jhdmlb的代谢调控机制的系统性研究。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基于核磁共振波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哺乳动物细胞13C稳定同位素代谢组学分析平台,并利用这一技术系统研究了Jhdmlb被敲低后与PLKO.1对照组HeLa细胞的中心代谢网络的差异。我们的实验证明了Jhdmlb是一个RIP3依赖性的肿瘤细胞代谢调控因子。这一发现有助于探索癌症中的组蛋白甲基化与代谢调控的关系,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道兵[10](2015)在《固态酿造白酒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及鉴真技术体系建立》文中认为固态酿造白酒的真伪鉴别是白酒行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但也是当前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固态酿造白酒中禁止加入食用酒精,但国内尚无有效检测白酒中食用酒精的方法:目前,很多研究报道了色谱、光谱指纹图谱和阵列传感器技术在固态酿造白酒鉴别中的应用,但都是基于白酒中的微量组分特征进行区别分析,随着固态酿造白酒产品理化特征研究的深入以及微机勾调技术的发展,上述方法不能有效区分“高仿”白酒。稳定同位素技术能够揭示物质原子水平上的信息,在检测食品中掺入的廉价原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在国外已成功用于蜂蜜、果汁、葡萄酒等产品的真伪鉴别,但当前国内的研究与应用仅限于蜂蜜产品。本论文旨在突破当前白酒检测技术及理论的局限,研究固态酿造白酒和食用酒精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探讨白酒中稳定同位素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变化规律,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固态酿造白酒中食用酒精检测领域的应用可行性,最终建立食用酒精检测模型,继而实现固态酿造白酒的真伪鉴别。本文根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要求,结合稳定同位素分馏、色谱分离及萃取等理论建立了白酒的水、乙醇和高级醇D的碳氢氧同位素测定方法,为固态酿造白酒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及鉴真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方法支持:(1)开发了基于稳定同位素交换理论、结合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IRMS)测定水中氧同位素比值(δ18O)的技术,考察了记忆效应、反应瓶密封性、充气装置稳定性和交换平衡条件对水中δ18O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析内精度优于0.08‰,样品测定标准偏差优于0.2‰,通过优化条件选择了振荡水浴促进氧同位素交换,缩短了前处理时间,降低了分析成本,试验中发现乙醇由于干扰了氧同位素交换继而会影响水中氧同位素的准确分析。该方法已被两项行业标准采纳。(2)建立了准确测定粮谷原料中碳同位素(δ13C)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EA-IRMS),分析了前处理过程对原料糖中δ13C分析的影响,数据显示该过程不会导致碳同位素分馏,确保了样品中碳同位素均匀分布,便于准确测定原料的糖中δ13C。(3)实现了饮料酒中乙醇氢氧同位素比值(δD和δ18O)的快速准确测定,避免了样品进样分析时对乙醇纯度的要求,简化了乙醇分离纯化过程,缩短了分析时间,可同时测定乙醇浓度为1%100%的样品中乙醇δ18O值。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水及其他有机化合物对乙醇分析的干扰,δ18O和δD的重复性标准偏差和再现性标准偏差分别低于0.5‰和3‰,且乙醇δ18O的测定准确性经过了国际实验室间比对项目(FIT-PTS)的验证;将乙醇δ18O分析的前处理技术用于乙醇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乙醇δ13c的分析标准偏差优于0.2‰,能够准确测定样品中乙醇的碳同位素组成,该方法已被白酒行业方法标准采纳。(4)开发了基于色谱分离和高温裂解原理测定白酒水中氧同位素比值(δ18o)的方法,验证了稀释剂和空气对分析的干扰并对方法进行了优化,方法的重复性标准偏差优于0.5‰,且分析过程中不存在记忆效应,该法测定水中δ18o时会与真实值有偏差,但回归分析表明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2)达0.9998,可通过公式校正得出样品的真实值。(5)建立了发酵液和白酒中高级醇的碳同位素分析方法,实现了高级醇碳同位素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的精密度优于0.3‰。系统研究了白酒中水、乙醇和一种高级醇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详细阐述了上述三种成分稳定同位素特征的成因及机理,为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固态酿造白酒的真伪鉴别奠定了理论基础:(1)水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粮食蒸煮过程中会导致水中δ18o偏正,而糖化和发酵过程不会影响水中18o的分布。然而蒸酒过程馏出液的水中δ18o几乎无变化且比酿造用水偏负,说明其水分与发酵液(酒醅)无关,而是来自于锅炉蒸汽冷凝。此外,基础酒降度生产白酒产品时需加入加浆水,因而白酒产品的水中δ18o会因产地而不同,会受蒸酒参数的影响而与发酵原料无关。(2)发酵液中乙醇氢氧同位素组成同时受发酵时原料糖和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其与原料糖、原料水的相关关系均十分显着,指出乙醇δ18o受水的影响较大的原因是由于酒精发酵过程中代谢中间产物与水之间发生的氧同位素交换的缘故,而乙醇δd受原料糖影响较大的原因是由于乙醇分子内的氢原子主要来自于糖,但代谢过程中发生了分子内部氢转移、加氢还原等反应,以及羟基氢可与水分子进行氢交换的缘故使得乙醇的δd也受水的影响,由于涉及同位素交换反应,因此乙醇氢氧同位素组成也会因发酵条件参数改变而受影响。在蒸酒过程中中,虽然乙醇氧同位素出现蒸汽压分馏现象而乙醇氢同位素发生了反蒸汽压蒸馏,但结果表明基础酒的乙醇氢氧同位素组成与酒醅中完全一致。(3)乙醇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与原料糖中δ13c呈线性相关关系(r2=0.989),但乙醇δ13c比原料糖中δ13c偏负,且偏负的程度与δ13c值的大小有关:δ13c值越小,乙醇相对于糖中δ13c的偏负程度越小。研究发酵过程乙醇δ13c变化规律发现,乙醇δ13c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在发酵未结束时先有一稳定状态,随后又开始缓慢上升至发酵结束时终止。指出乙醇偏负的原因并非普通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而是由于糖分子各碳位的碳同位素分布不均匀,转化为乙醇时脱掉的碳原子恰好处在糖分子中13c含量相对较多的两个碳位上;由于分布不均匀,不同位点的碳转移到乙醇上时自然保留了原来的碳同位素特征,指出乙醇δ13c第一个稳定阶段产生的原因是该阶段乙醇全部由糖分解产生的3-磷酸甘油醛转化,之后才利用糖分解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提出了乙醇δ13C不受发酵条件影响的假设,正交试验证明该假设成立。研究蒸酒工序对乙醇δ13C的影响,尽管蒸酒过程出现了碳同位素的反蒸汽压分馏,但基础酒与酒醅中的乙醇δ13C值无差异,提出用乙醇δ13C推测白酒的生产用粮特征,然而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原料中δ13C值存在一定差异。(4)高级醇有两个产生途径:氨基酸分解代谢和糖合成代谢,其δ13C值会同时受两个代谢途径的分馏特征及前体物质(糖和特征氨基酸)的碳同位素特征的影响。糖合成代谢的分馏程度因糖的δ13C而有区别,氮源种类会影响高级醇D的产生途径,而酵母优先利用Ehrlich途径产生高级醇。研究原料发现,某特征高级醇δ13C与原料的糖中碳同位素组成具有较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而蒸酒工序后该特征高级醇δ13C也出现了反蒸汽压分馏现象,但馏分中该特征高级醇与乙醇的δ13C具有良好相关性,因此可以将该高级醇作为乙醇δ13C的同源标志物。探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白酒中食用酒精检测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建立了产品中食用酒精的检测模型,并通过系列盲样进行验证:(1)分析了固态酿造白酒生产的稳定性,5个生产批次的新蒸馏酒样品的各稳定同位素组成均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调查了不同食用酒精的碳氢氧同位素特征,其δ13C和δD因生产原料不同可明显分为两类,且δ13C与δD呈良好线性相关关系(R2=0.927),但δ18O的差异却不明显。(2)研究了固态酿造白酒样品中混入食用酒精后稳定同位素的变化,乙醇δ13C和δD均与酒精加入量呈良好线性相关关系,以δ13C为指标建立了白酒样品中食用酒精含量检测模型,其中真实酒样的δ13C值是准确测定含量的关键。(3)提出了结合特征高级醇δ13C检测食用酒精含量的方法,避免了白酒稳定同位素数据库的构建,对协会和企业的盲样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白酒中食用酒精含量的误差<5%,可有效用于固态酿造白酒的真伪鉴别。
二、一些高级NMR技术介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些高级NMR技术介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奶牛真胃变位及多组学技术在奶牛围产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研究进展 |
1.1 致病因素 |
1.1.1 品种 |
1.1.2 遗传因素 |
1.1.3 营养因素和围产期疾病 |
1.1.4 体况评分 |
1.2 发病机理 |
1.2.1 解剖学因素 |
1.2.2 真胃收缩无力 |
1.2.3 真胃体积扩张 |
1.2.4 氧化应激 |
1.3 诊断方法 |
1.4 预测因子 |
1.5 治疗方法 |
1.6 预后 |
2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
2.1 奶牛胃肠道菌群特点 |
2.1.1 瘤胃微生物的特点 |
2.1.2 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特点 |
2.2 微生物组研究技术 |
2.3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关系 |
2.3.1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真胃变位的关系 |
2.3.2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乳腺炎的关系 |
2.3.3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酮病的关系 |
2.3.4 胃肠道菌群与瘤胃酸中毒的关系 |
3 代谢组学在奶牛研究中的应用 |
3.1 代谢组学技术 |
3.2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奶牛围产期疾病 |
3.2.1 揭示疾病发生机理 |
3.2.2 筛选疾病诊断标志 |
3.2.3 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
4 微生物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牧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情况分析 |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数据收集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LDA发病情况 |
2.2 LDA对牧场经营的影响 |
2.3 LDA与胎次、泌乳天数、胎儿初生重和胎儿性别的关系 |
2.3.1 LDA与胎次的关系 |
2.3.2 LDA与泌乳天数的关系 |
2.3.3 犊牛初生重对LDA的影响 |
2.4 BCS与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2.4.1 BCS对 LDA的影响 |
2.4.2 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2.5 不同手术方法对LDA治疗效果评价 |
3 讨论 |
3.1 LDA发病情况及对牧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 LDA与胎次、泌乳天数、胎儿出生重和胎儿性别的相关性 |
3.3 BCS与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3.4 不同手术方法对奶牛LDA的治疗效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手术对真胃左方变位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氧化应激及奶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诊断方法与手术治疗流程 |
1.3 临床检查 |
1.4 血液样品及产奶量信息的采集 |
1.5 血清指标检测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检查结果 |
2.2 血清能量指标分析 |
2.3 肝/肾/胰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 |
2.4 血清电解质分析 |
2.5 氧化应激指标分析 |
2.6 产奶量分析 |
3 讨论 |
3.1 临床检查结果分析 |
3.2 血清能量指标比较 |
3.3 肝/肾/胰腺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
3.4 血清电解质指标对比 |
3.5 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
3.6 奶产量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揭示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对奶牛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及饲养管理 |
1.2 奶牛LDA的诊断流程及手术治疗方法 |
1.3 样本采集 |
1.4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1.5 样本检测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粪便细菌微生物序列及多样性分析 |
2.2 粪便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
2.3 粪便微生物结构差异性分析 |
2.4 粪便微生物菌群差异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比较 |
3.2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微生物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差异 |
3.3 真胃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血浆代谢组变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1.3 主要分析软件 |
1.4 样本采集 |
1.5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
1.5.1 样本预处理 |
1.5.2 上机检测 |
1.6 数据分析 |
1.6.1 数据预处理 |
1.6.2 数据处理 |
1.6.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鉴定 |
1.6.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质控分析 |
2.2 多元统计分析 |
2.3 单变量统计分析 |
2.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2.5 代谢通路分析 |
2.6 相同代谢物变化和通路分析 |
3 讨论 |
3.1 氨基酸代谢 |
3.2 脂质代谢 |
4 小结 |
第六章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代谢物组和微生物组关联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分析软件 |
1.3 肠道微生物数据筛选 |
1.4 血浆代谢物数据筛选 |
1.5 肠道微生物和血浆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张勇导师简介 |
曹随忠导师简介 |
(2)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苯唑草酮对玉米幼苗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列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研究现状 |
1.2 玉米田苗期除草问题 |
1.2.1 玉米苗期除草及所遇到的问题 |
1.2.2 常用除草方法 |
1.3 苯唑草酮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1.3.1 苯唑草酮概况 |
1.3.2 苯唑草酮简介 |
1.3.3 苯唑草酮作用机理 |
1.3.4 苯唑草酮研究进展 |
1.4 代谢组学 |
1.4.1 代谢组学研究流程 |
1.4.2 代谢组学检测技术 |
1.4.3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 |
1.4.4 代谢组学数据库 |
1.5 玉米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5.1 玉米籽粒中代谢物研究 |
1.5.2 外界胁迫对玉米代谢的影响 |
1.5.3 不同品种玉米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幼苗苯唑草酮处理及代谢物提取方法优化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 |
2.2.2 取样方法 |
2.2.3 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 |
2.2.4 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幼苗代谢物检测 |
2.3.2 多元数据统计分析 |
2.3.3 不同提取和检测方法的代谢物检出情况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采样期玉米幼苗的差异代谢物分析 |
3.1 仪器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制备 |
3.2.2 色谱质谱条件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玉米幼苗形态变化 |
3.3.2 代谢数据分析 |
3.3.3 主成分分析 |
3.3.4 差异代谢物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除草剂施药量代谢物差异分析 |
4.1 仪器与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4.2.3 数据分析 |
4.2.4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3)基于代谢组学的孕激素去氢孕酮对斑马鱼的毒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去氢孕酮 |
1.1.1 去氢孕酮简介 |
1.1.2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 |
1.2 代谢组学概述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样品预处理与提取 |
1.2.3 代谢物检测技术 |
1.2.4 数据处理方法 |
1.2.5 代谢物生物功能解释 |
1.3 常见生物大分子及其小分子代谢物 |
1.3.1 蛋白质和氨基酸 |
1.3.2 核酸和核苷酸 |
1.3.3 碳水化合物 |
1.3.4 脂质 |
1.4 研究意义、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毒性暴露实验 |
2.1.1 受试化合物 |
2.1.2 受试生物 |
2.1.3 实验设计 |
2.2 代谢组学测试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代谢物提取方法 |
2.2.3 代谢组学仪器分析方法 |
2.2.4 代谢物组学据分析 |
2.3 红外光谱测试方法 |
2.3.1 样品前处理 |
2.3.2 红外光谱仪器分析 |
2.3.3 数据处理 |
2.4 组织切片分析方法 |
2.5 去氢孕酮测量方法 |
第3章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幼鱼的影响 |
3.1 斑马鱼性别分化与体重体长 |
3.2 代谢组学结果 |
3.2.1 总体结果概述 |
3.2.2 幼鱼代谢组学结果 |
3.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3.1 整体结果概述 |
3.3.2 幼鱼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4 去氢孕酮实际暴露浓度 |
3.5 讨论 |
3.5.1 去氢孕酮诱导卵母细胞退化 |
3.5.2 去氢孕酮抑制NF-κB/COX-2 通路 |
3.5.3 去氢孕酮抑制Wnt/β-catenin通路 |
3.5.4 去氢孕酮诱导p53 通路 |
3.6 小结 |
第4章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性腺的影响 |
4.1 组织切片结果 |
4.2 代谢组学结果 |
4.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4.4 讨论 |
4.4.1 去氢孕酮促进斑马鱼卵母细胞发育与成熟 |
4.4.2 去氢孕酮促进斑马鱼排卵 |
4.4.3 去氢孕酮导致卵母细胞过熟 |
4.5 小结 |
第5章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脑部的影响 |
5.1 代谢组学结果 |
5.2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5.3 讨论 |
5.3.1 孕激素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
5.3.2 孕激素与昼夜节律 |
5.3.3 昼夜节律影响体内新陈代谢 |
5.3.4 脂肪酸与节律紊乱 |
5.4 小结 |
第6章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肝脏的影响 |
6.1 组织切片结果 |
6.2 代谢组学结果 |
6.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斑马鱼肝脏代谢的性别差异 |
6.4.2 CYP酶与脂质代谢性别差异 |
6.5 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乳酸菌葡聚糖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合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多糖简介 |
1.2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EPS |
1.2.1 LAB EPS的分类 |
1.2.2 产生LAB EPS菌株的筛选以及影响产量的因素 |
1.2.3 LAB EPS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1.2.4 LAB EPS结构分析 |
1.2.5 LAB EPS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生理功能 |
1.2.6 LAB EPS合成机制 |
1.3 转录组学分析 |
1.4 假肠膜明串珠菌EPS的研究现状 |
1.5 清酒乳杆菌EPS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EPS产生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来源 |
2.2.2 仪器和设备 |
2.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2.4 培养基 |
2.2.5 主要溶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产EPS菌株的筛选 |
2.3.2 菌株形态与鉴定 |
2.3.3 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测定EPS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LAB EPS产生菌株的筛选以及菌落形态鉴定 |
2.4.3 显微形态观察 |
2.4.4 生理生化实验 |
2.4.5 菌株16S r DNA序列测定以及系统进化分析 |
2.4.6 清酒乳杆菌L3 和假肠膜明串珠菌PC生物学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筛选菌株产糖条件的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与培养基 |
3.2.2 仪器和设备 |
3.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
3.2.4 相关软件 |
3.3 实验方法 |
3.3.1 乳酸菌产EPS的时程曲线 |
3.3.2 单因素法优化两菌株EPS发酵条件 |
3.3.3 响应面法优化两菌株EPS发酵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菌株L3 产EPS的时程曲线 |
3.4.2 单因素法优化L3 EPS发酵条件 |
3.4.3 影响L3 EPS产量显着因素的确定 |
3.4.4 最陡爬坡实验 |
3.4.5 CCD方法对显着因素的进一步优化 |
3.4.6 菌株PC产EPS的时程曲线 |
3.4.7 影响菌株PC产糖的主要因素 |
3.4.8 最陡爬坡实验 |
3.4.9 中心组合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假肠膜明串珠菌PC EPS的分离纯化以及结构分析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与培养基 |
4.2.2 仪器和设备 |
4.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粗多糖的提取 |
4.3.2 Sephadex G-100 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 |
4.3.3 紫外扫描光谱测定 |
4.3.4 化学组成分析 |
4.3.5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分析 |
4.3.6 气相色谱分析 |
4.3.7 扫描电镜分析 |
4.3.8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3.9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10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4.3.11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4.3.12 刚果红实验 |
4.3.13 β-消除反应 |
4.3.14 圆二色光谱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粗多糖的提取及Sephadex G-100 凝胶色谱分离纯化 |
4.4.2 PC EPS纯度鉴定 |
4.4.3 化学组成分析 |
4.4.4 分子量测定 |
4.4.5 单糖组成分析 |
4.4.6 宏观形貌分析 |
4.4.7 官能团分布分析 |
4.4.8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4.4.9 结晶构型分析 |
4.4.10 多糖链构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假肠膜明串珠菌PC EPS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株与培养基 |
5.2.2 仪器和设备 |
5.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TGA和 DSC曲线测定 |
5.3.2 水接触角测定 |
5.3.3 溶解指数测定 |
5.3.4 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
5.3.5 特性粘度测定 |
5.3.6 表观粘度测定 |
5.3.7 乳化性能分析 |
5.3.8 牛奶凝结应用 |
5.3.9 体外抑菌性分析 |
5.3.10 体外益生性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热学性质分析 |
5.4.2 水溶解性分析 |
5.4.3 体系分散性和稳定性分析 |
5.4.4 特性粘度测定 |
5.4.5 流变学性质分析 |
5.4.6 乳化性能分析 |
5.4.7 在添加蔗糖的脱脂牛奶凝结中的应用 |
5.4.8 体外抑菌性分析 |
5.4.9 体外益生功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清酒乳杆菌L3 EPS的分离纯化以及结构分析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菌株与培养基 |
6.2.2 仪器、药品与方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分离纯化 |
6.3.2 纯度鉴定 |
6.3.3 化学组成分析 |
6.3.4 分子量测定 |
6.3.5 单糖组成分析 |
6.3.6 宏观形貌分析 |
6.3.7 官能团分布分析 |
6.3.8 NMR图谱分析 |
6.3.9 多糖链结构分析 |
6.3.10 结晶构型分析 |
6.3.11 L3 EPS和 PC EPS分子结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清酒乳杆菌L3 EPS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分析 |
7.1 前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菌株与培养基 |
7.2.2 仪器、药品与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热学性质分析 |
7.3.2 溶解性分析 |
7.3.3 体系分散性和稳定性分析 |
7.3.4 特性粘度测定 |
7.3.5 表观粘度稳定性分析 |
7.3.6 乳化性能分析 |
7.3.7 牛奶凝结实验 |
7.3.8 体外抑菌性分析 |
7.3.9 体外益生功能分析 |
7.3.10 L3 EPS和 PC EPS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产EPS L3 菌株的转录组学分析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L3 菌株的培养和取样 |
8.2.2 L3 菌株的转录组测序 |
8.2.3 L3 菌株显着差异表达的nc RNA和靶标基因的互作网络分析 |
8.2.4 nc RNA共同调控靶标基因的筛选 |
8.2.5 LCA_RS09375 编码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8.2.6 L3 菌株转录组的其它分析 |
8.2.7 L3 菌株转录组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 |
8.2.8 同源建模 |
8.2.9 模型的评估 |
8.2.10 分子对接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测序数据的过滤分析 |
8.3.2 基因表达和聚类分析 |
8.3.3 不同处理条件下L3 菌株中差异表达基因数目的分析 |
8.3.4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8.3.5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通路分析 |
8.3.6 葡聚糖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8.3.7 糖代谢关键酶的分子对接分析 |
8.3.8 尿苷一磷酸(UMP)合成代谢显着下调 |
8.3.9 脂肪酸合成代谢显着下调 |
8.3.10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后nc RNA的表达分析 |
8.3.11 显着差异表达nc RNA的二级结构预测 |
8.3.12 显着差异表达nc RNA的靶标基因的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氨基酸序列 |
附录二 缩略表 |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总结与参与项目 |
致谢 |
(5)NMR代谢组学研究牛磺酸对鱼类肝肠组织的代谢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鱼类饲料营养学研究概述 |
1.1.1 鱼类的营养学特点 |
1.1.2 鱼类饲料的营养特性 |
1.1.3 廉价蛋白源代替鱼粉的研究 |
1.2 牛磺酸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
1.2.1 牛磺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
1.2.2 水产养殖中牛磺酸的作用 |
1.3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概述 |
1.3.1 代谢组学简介 |
1.3.2 NMR代谢组学及在鱼类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牛磺酸水平对石斑鱼肝组织的代谢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样品制备与核磁共振波谱的采集 |
2.2.3 核磁共振谱图预处理与多元统计分析 |
2.2.4 代谢通路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不同牛磺酸水平下石斑鱼肝组织的代谢轮廓 |
2.3.2 不同饲喂期石斑鱼肝组织的代谢差异 |
2.3.3 不同牛磺酸水平下石斑鱼肝组织的代谢差异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能量代谢变化 |
2.4.2 氨基酸代谢变化 |
2.4.3 甘油磷脂代谢变化 |
2.4.4 核苷酸代谢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牛磺酸水平对罗非鱼肠组织的代谢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样品制备与核磁共振波谱的采集 |
3.2.3 核磁共振谱图预处理与多元统计分析 |
3.2.4 代谢通路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牛磺酸水平下罗非鱼鱼肠组织的代谢轮廓 |
3.3.2 不同饲喂期罗非鱼肠组织的代谢差异 |
3.3.3 不同牛磺酸水平下罗非鱼肠组织的代谢差异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能量代谢变化 |
3.4.2 氨基酸代谢变化 |
3.4.3 甘油磷脂代谢变化 |
3.4.4 核苷酸代谢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文章总结 |
4.2 研究展望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信念对家族性风险导致抑郁症发病的抵抗作用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磁共振成像对于抑郁症研究的优势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信念对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什么是抑郁症 |
2.3 影响抑郁症发病的高危因素 |
2.4 家族性风险导致抑郁症发病的研究 |
2.5 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
2.5.1 基于高分辨率T1-W结构图像的抑郁症神经影像学研究 |
2.5.2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抑郁症神经影像学研究 |
2.5.3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抑郁症神经影像学研究 |
2.6 信念的定义 |
2.7 信念重要性的评估方法 |
2.8 信念对高危人群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
2.9 小结 |
第三章 磁共振成像技术 |
3.1 引言 |
3.2 磁共振成像的历史 |
3.3 磁共振成像技术基本原理 |
3.4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
3.4.1 弥散张量成像基础 |
3.4.2 弥散张量常用分析指标 |
3.4.3 椭球面积比 |
3.5 高分辨率T1-W结构成像技术 |
3.5.1 高分辨率T1加权结构成像基础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信念对高危群体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信念对高危群体抑郁症发病的抵抗作用 |
4.3 本研究的目的 |
4.4 材料和方法 |
4.4.1 被试基本情况 |
4.4.2 数据采集参数 |
4.4.3 被试分组 |
4.4.4 DTI数据预处理 |
4.4.5 椭球面积比(EAR)指标 |
4.4.6 基于体素的统计分析 |
4.5 实验设计 |
4.6 实验结果 |
4.6.1 在HR组中对比HI与LI组(HR_HI与HR_LI,N=10:43) |
4.6.2 在LR组中对比HI与LI组(LR_HI与LR_LI,N=12:34) |
4.6.3 在LI条件下对比HR组与LR组(LI_HR与LI_LR,N=43:34) |
4.6.4 在HI条件下对比HR组与LR组(HI_HR与HI_LR,N=10:12) |
4.6.5 实验(3)与实验(4)的联合分析 |
4.7 讨论 |
4.8 局限性 |
4.9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图像配准的局部脑体积测量方法 |
5.1 引言 |
5.2 医学图像空间标准化 |
5.3 变形场 |
5.4 脑体积测量方法 |
5.5 保体积变换方法 |
5.5.1 保体积变换方法的历史 |
5.5.2 保体积变换方法基本原理 |
5.5.3 保体积变换方法计算框架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整体变形场的改进型保体积变换方法 |
6.1 引言 |
6.2 传统保体积变换方法的缺陷 |
6.3 改进型保体积变换方法 |
6.3.1 不分离全局变形场与局部变形场 |
6.3.2 α-iVPW |
6.3.3 β-iVPW |
6.3.4 α参数与β参数对比 |
6.3.5 改进型保体积变换方法计算框架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模拟数据的iVPW与传统VPW方法对比实验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数据采集 |
7.2.2 数据预处理 |
7.3 生成模拟数据 |
7.3.1 仿射变换 |
7.3.2 生成模拟图像 |
7.4 局部脑体积测量 |
7.5 实验结果 |
7.5.1 理想情况 |
7.5.2 真实情况 |
7.6 讨论 |
7.7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真实数据的iVPW方法与传统VPW方法对比实验 |
8.1 引言 |
8.2 材料和方法 |
8.2.1 数据采集 |
8.2.2 数据预处理 |
8.3 局部脑体积测量 |
8.4 实验设计 |
8.5 实验结果 |
8.5.1 基于FSL和SPM全局配准的传统VPW方法局部脑体积测量对比(R1与R2) |
8.5.2 基于FSL和SPM全局配准的α-iVPW方法局部脑体积测量对比(R3-α和R4-α) |
8.5.3 基于FSL和SPM全局配准的β-iVPW方法局部脑体积测量对比(R3-β和R4-β) |
8.6 讨论 |
8.7 小结 |
第九章 基于局部脑体积指标研究信念对高危群体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
9.1 引言 |
9.2 本研究的目的 |
9.3 材料和方法 |
9.3.1 被试基本情况 |
9.3.2 数据采集 |
9.3.3 被试分组 |
9.3.4 高分辨率T1-W结构图像数据预处理 |
9.3.5 局部脑体积测量 |
9.3.6 基于体素的统计分析 |
9.4 实验设计 |
9.5 实验结果 |
9.5.1 在HR组中对比HI组与LI组(HR_HI与HR_LI,N=6:37) |
9.5.2 在LR组中对比HI组与LI组(LR_HI与LR_LI,N=8:31) |
9.5.3 在LI条件下对比HR组与LR组(HR_LI与LR_LI,N=37:31) |
9.5.4 在HI条件下对比HR组与LR组(HR_HI与LR_HI,N=6:8) |
9.6 讨论 |
9.7 局限性 |
9.8 小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基于化学信息学和代谢组学的中药抗代谢综合征药效有机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
1.1 代谢综合征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2 代谢综合征防治 |
2.中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现状 |
3.化学信息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3.1 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3.2 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4.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5.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WDD抗 MetS药效有机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网络药理学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类药性评价 |
2.3 靶标蛋白预测 |
2.4 网络构建及分析 |
第三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WDD有机化合物收集和结构优化 |
3.2 化学空间分析和类药性质计算 |
3.3 WDD靶标识别和活性化合物筛选 |
3.4 WDD相互作用网络构建 |
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WDD中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多样性和类药性质分析 |
4.2 WDD中活性化合物和作用靶标筛选 |
4.3 WDD抗 MetS作用的潜在生物通路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的WDD活性有机化学成分定性鉴别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3 WDD的制备 |
2.4 上机样品处理 |
2.5 液相色谱条件 |
2.6 质谱条件 |
2.7 WDD中水溶性和肠吸收性比较好化合物数据库构建 |
2.8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WDD中水溶性和肠吸收性比较好化合物数据库构建 |
3.2 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定性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DD抗 MetS大鼠药效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试剂配制 |
2.3 主要仪器 |
2.4 实验药物准备 |
2.5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6 实验标本采集 |
2.7 实验指标项目及测定方法 |
2.8 图像采集分析方法 |
2.9 统计方法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MetS大鼠造模数据分析 |
3.2 WDD对 Met S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WDD对 MetS大鼠肝组织PPARγ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 WDD对 MetS大鼠肝组织PPARβ表达水平的影响 |
3.5 WDD对 MetS大鼠肝组织LXRβ表达水平的影响 |
3.6 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DD抗 MetS上调HDL-C表达水平的药效有机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QSAR研究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分子结构优化和描述符计算 |
2.3 数据集划分 |
2.4 模型建立方法 |
2.5 模型评价 |
2.6 模型验证 |
第三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 |
3.3 血清HDL-C表达检测 |
3.4 血清ABCA1 表达检测 |
3.5 数据统计分析 |
3.6 ABCA1 表达上调剂QSAR分类模型构建 |
3.7 分子对接 |
3.8 WDD活性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血清HDL-C和 ABCA1 检测结果 |
4.2 数据集划分 |
4.3 线性判别分类QSAR模型结果 |
4.4 分子描述符解释 |
4.5 支持向量机QSAR模型结果 |
4.6 人工神经网络QSAR模型结果 |
4.7 QSAR模型筛选WDD中上调ABCA1 表达的活性化合物 |
4.8 WDD中活性化合物上调ABCA1 表达的作用机制 |
4.9 WDD中上调ABCA1 表达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定性鉴别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C-TOF/MS代谢组学组合方法的WDD抗 MetS药效有机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代谢组学方法 |
2.1 样本采集及预处理 |
2.2 代谢组学检测技术 |
2.3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 |
2.4 代谢组学数据统计分析 |
2.5 特征代谢物筛选及生物通路分析 |
第三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 |
3.3 血清样本收集 |
3.4 GC-TOF/MS检测分析 |
3.5 GC-TOF/MS数据分析 |
3.6 KEGG通路分析 |
3.7 WDD抗 MetS代谢网络机制的药效有机成分分析 |
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大鼠血清样本代谢物的鉴定 |
4.2 降维统计分析 |
4.3 组间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和鉴定 |
4.4 受影响代谢通路分析 |
4.5 分子对接实验结果 |
4.6 WDD中作用多代谢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定性鉴别 |
4.7 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大鼠肥胖发生发展阶段粪样代谢组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肥胖和菌群的研究现状 |
1.1.1 肥胖的成因、流行病学研究及危害 |
1.1.2 肠道菌群与能量调控 |
1.1.3 宿主-肠道菌群共代谢与肥胖的研究现状 |
1.2 代谢组学简介 |
1.2.1 代谢组学的定义 |
1.2.2 代谢组学研究思路 |
1.3 NMR技术 |
1.3.1 NMR原理 |
1.3.2 代谢组学研究中常用的NMR谱图 |
1.3.3 基于NMR的物质归属 |
1.4 UPLC-MS/MS技术 |
1.4.1 UPLC的工作原理 |
1.4.2 MS的基本原理 |
1.4.3 基于UPLC-MS/MS的定量方法 |
1.4.4 基于UPLC-MS/MS的定量方法评估标准 |
1.5 数据处理 |
1.5.1 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
1.5.2 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化学试剂 |
2.2 动物实验和样品收集 |
2.3 基于NMR的粪样代谢组分析 |
2.3.1 样品制备 |
2.3.2 采样参数 |
2.3.3 数据预处理 |
2.3.4 多变量统计分析 |
2.4 胆汁酸NMR样品制备与采样参数 |
2.5 BAs定量方法优化 |
2.5.1 HPLC-MS和UPLC-MS/MS检测条件 |
2.5.2 基于HPLC-MS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2.5.3 基于UPLC-MS/MS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2.6 基于UPLC-MS\MS的肝脏和粪样胆汁酸定量分析 |
2.6.1 粪便和肝脏样品的制备 |
2.6.2 采样参数与数据处理 |
2.7 基于GC-FID/MS的粪样脂肪酸组成分析 |
2.7.1 样品配制 |
2.7.2 谱图采集 |
2.8 基于高通量454焦磷酸测序技术的粪样微生物组分析 |
2.8.1 DNA提取和PCR扩增 |
2.8.2 454焦磷酸测序 |
2.8.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粪样中胆汁酸C、H核磁信号的归属 |
3.1.1 引言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粪样和熊去氧胆酸的一维谱 |
3.1.2.2 水相中熊去氧胆酸的~1H和~(13)C的NMR信号归属 |
3.1.2.3 甲醇介质中胆汁酸~1H和~(13)C的NMR信号归属 |
3.2 基于HPLC-MS/MS的胆汁酸定量方法的建立 |
3.2.1 引言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胆汁酸分离条件的优化 |
3.2.2.2 基于HPLC-MS的胆汁酸定量方法 |
3.2.2.3 HPLC向UPLC的方法移植 |
3.2.2.4 基于UPLC-MS/MS的胆汁酸定量方法的验证 |
3.3 大鼠预肥胖期间粪样代谢组与微生物组的动态相互作用 |
3.3.1 实验结果 |
3.3.1.1 粪样代谢物的NMR信号归属 |
3.3.1.2 HFD诱导大鼠粪样代谢轮廓的动态变化 |
3.3.1.3 HFD诱导对大鼠肝脏中胆汁酸组成的影响 |
3.3.1.4 HFD诱导对大鼠粪样中胆汁酸组成的动态影响 |
3.3.1.5 HFD干预对大鼠粪样的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影响 |
3.3.1.6 HFD干预的大鼠粪样代谢物与菌群的动态相互作用 |
3.3.2 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肿瘤细胞中Jhdm1b代谢调控功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基于~(13)C标记实验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的原理 |
1.1 系统生物学与代谢组学简介 |
1.2 代谢组学常用技术 |
1.3 代谢通量分析 |
1.3.1 计量代谢通量的发展与局限 |
1.3.2 ~(13)C代谢通量分析的发展 |
1.3.3 基于GC-MS的代谢通量比分析 |
1.4 NMR在代谢组学分析中的应用 |
1.4.1 NMR用于代谢组学研究的优势 |
1.4.2 代谢组学中常见NMR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癌症细胞代谢与表观遗传调控 |
2.1 癌症与细胞代谢 |
2.2 癌症中的表观遗传调控与代谢 |
2.3 Jhdm1b的功能 |
2.4 RIP3与细胞程序性坏死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 |
3.1.2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 |
3.1.3 各种试剂盒 |
3.1.4 合成引物 |
3.1.5 各种抗体 |
3.1.6 代谢组学相关试剂 |
3.2 细胞培养方法与缺失株构建 |
3.2.1 细胞传代 |
3.2.2 细胞保种 |
3.2.3 细胞复苏 |
3.2.4 细胞计数 |
3.2.5 细胞转染 |
3.2.6 ~(13)C稳定同位素标记实验 |
3.2.7 哺乳动物细胞基因敲低 |
3.3 荧光实时定量PCR |
3.3.1 核酸电泳 |
3.3.2 逆转录反应 |
3.3.3 绘制熔解曲线 |
3.4 SDS-PAGE电泳 |
3.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3.6 酶活测定 |
3.6.1 糖原磷酸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PYGL)酶活测定 |
3.6.2 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LUL)酶活测定 |
3.6.3 谷氨酸脱氢酶1(Glutamate dehydrogenase 1,GLUD1)酶活测定 |
3.6.4 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酶活测定 |
3.7 细胞坏死检测 |
3.8 代谢物抽提方法 |
3.9 NMR与GC-MS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肿瘤细胞中Jhdm1b代谢调控功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 |
4.2.1 HeLa细胞中Jhdm1b被敲低抑制细胞增殖 |
4.2.2 Jhdm1b敲低细胞中糖酵解通路受到抑制 |
4.2.3 Jhdm1b被敲低后柠檬酸循环活性保持稳定 |
4.2.4 Jhdm1b被敲低后核苷酸合成速率下降 |
4.2.5 磷酸戊糖途径活性没有因Jhdm1b敲低而上调 |
4.2.6 Jhdm1b的敲低激活RIP3表达 |
4.2.7 RIP3调控的代谢酶表达水平与活性在Jhdm1b敲低后升高 |
4.2.8 RIP3和Jhdm1b的双敲低实验部分恢复Jhdm1b敲低引起的代谢变化 |
4.3 讨论 |
4.3.1 Jhdm1b促进细胞增殖并激活细胞的能量代谢与生物质合成 |
4.3.2 Jhdm1b敲低后激活PDH |
4.3.3 Jhdm1b通过RIP3调控肿瘤细胞代谢 |
4.3.4 Jhdm1b可能通过募集PRC1激活RIP3在癌症细胞中的表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会议 |
(10)固态酿造白酒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及鉴真技术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白酒 |
1.1.1 定义及生产特点 |
1.1.2 白酒行业面临的问题 |
1.1.3 固态酿造白酒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
1.2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
1.2.1 稳定同位素鉴伪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2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食品鉴伪中的应用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白酒领域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 |
2.1 原料水的氧同位素测定方法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原料中糖的碳同位素测定方法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白酒中乙醇碳氧氢同位素分析方法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白酒的水中氧同位素测定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5 白酒中高级醇D碳同位素测定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2 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态酿造白酒稳定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
3.1 白酒的水中氧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
3.1.1 材料与设备 |
3.1.2 试样处理方法 |
3.1.3 水中 δ~(18O)测定 |
3.1.4 结果与分析 |
3.2 白酒乙醇氧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
3.2.1 材料与设备 |
3.2.2 试样处理方法 |
3.2.3 水和乙醇 δ~(18O)测定 |
3.2.4 结果与分析 |
3.3 白酒乙醇氢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
3.3.1 材料与设备 |
3.3.2 试样处理方法 |
3.3.3 乙醇 δ~D测定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白酒乙醇碳同位素分布影响因素 |
3.4.1 材料与设备 |
3.4.2 试样处理方法 |
3.4.3 乙醇 δ~(13)C测定 |
3.4.4 结果与分析 |
3.5 高级醇D中碳同位素与原料的关系 |
3.5.1 材料与设备 |
3.5.2 试样处理方法 |
3.5.3 高级醇D中 δ~(13)C测定 |
3.5.4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态酿造白酒真伪鉴别模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收集 |
4.1.2 白酒稳定同位素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食用酒精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4.2.2 固态酿造白酒稳定同位素特征稳定性 |
4.2.3 掺入食用酒精对白酒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
4.2.4 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四、一些高级NMR技术介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D]. 雍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苯唑草酮对玉米幼苗代谢的影响[D]. 蔡光辉.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3]基于代谢组学的孕激素去氢孕酮对斑马鱼的毒理效应[D]. 蒋宇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4]乳酸菌葡聚糖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合成机制的研究[D]. 王斌斌. 天津大学, 2019(01)
- [5]NMR代谢组学研究牛磺酸对鱼类肝肠组织的代谢影响[D]. 殷爽. 厦门大学, 2019(08)
- [6]信念对家族性风险导致抑郁症发病的抵抗作用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 李旭洲.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7]基于化学信息学和代谢组学的中药抗代谢综合征药效有机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D]. 陈梅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大鼠肥胖发生发展阶段粪样代谢组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D]. 林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6(08)
- [9]肿瘤细胞中Jhdm1b代谢调控功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 余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10)
- [10]固态酿造白酒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及鉴真技术体系建立[D]. 王道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