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昕[1](2021)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塌陷风险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宗洋[2](2021)在《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中医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效果的临床观察,为临床上治疗本病、缓解临床症状提供一种新颖且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由于SANFH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考虑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参与其发生及发展机制,临床上应加以重视,为临床对于本病的防治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将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联合口服温胆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温胆汤加减,治疗时间均为3个疗程。评分方面,收集治疗开始时及治疗开始后30天、60天、90天及全部疗程结束后3个月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理化检查方面,收集治疗开始时及全部疗程结束后共2次血脂常规结果;影像学方面,收集治疗开始时及全部疗程结束后共2次髋部X线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的各项评分中,组内及组间比较两组患者三项评分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及各时间节点(P<0.05);血脂水平方面,两组数据在治疗前后组内数据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方面,两组股骨头塌陷程度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在患者三项评分方面有一定积极影响,且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佳。在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塌陷上,两组治疗也均有不同效果。结论:中医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在治疗SANFH上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肢疼痛程度、增大患肢活动度,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治疗组全部疗程结束后血脂水平及股骨头塌陷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通过健脾祛湿、补肝益肾的方式治疗SANFH,在临床上改善患者患肢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的同时,对于血脂及影像学方面,也得到了改善。
葛新[3](2020)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90例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闭合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法应用后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确切显着。
朱强[4](2020)在《活血健脾祛湿汤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活血健脾祛湿汤在治疗痰瘀蕴结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中医疗法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理,为今后股骨头坏死的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课题按照完全随机对照的原则,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骨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治疗组给予活血健脾祛湿汤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表现、MRI骨髓水肿及关节积液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脱落病例总计3例,其中对照组2例,治疗组1例,实际共完成观察病例57例(82髋),其中对照组28例(40髋),治疗组29例(42髋)。1.在VAS评分、Harris功能评分方面,组内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3个月时,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通过比较X线表现,对照组稳定率为77.50%,治疗组稳定率为83.33%,但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骨髓水肿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两组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关节积液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两组间关节积液分布情况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健脾祛湿汤在修复骨质、延缓股骨头塌陷方面较恒古骨伤愈合剂无明显优势,但可明显改善股骨头坏死出现的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减轻骨髓水肿,减少关节积液,短期临床疗效满意。该方中医特色显着,疗效明显,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湜[5](2020)在《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短期临床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短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髋关节假体影像学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5例(51髋)病程10年以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实验组)临床资料,以同期治疗的35例(53髋)病程5年以下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随访期间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评价,记录满意度评分、最大关节活动度,复查骨盆正位X线片并测量假体位置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分析指出,实验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较低,病史时间长。2、术中分析指出,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实验组患者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距离较大、髋臼杯使用较大并且螺钉使用次数较多。而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股骨头旋转中心水平距离、股骨偏心距及股骨头假体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分析指出,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久并且术后最大关节活动度低。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Harris评分,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1、与病程5年以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相比,病程10年以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可获得相似的功能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但最大关节活动度较小。2、影像学分析指出病程10年以上股骨头坏死患者髋臼杯安放位置较高,髋臼杯使用型号较大,使用螺钉次数较多。
岳聚安,郭晓忠,王冉东,李兵,孙强,刘忘言,陈蛟,李迎楠[6](2020)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服用激素所引发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成功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动物模型,有助于从根源上认识激素相关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为预防股骨头坏死(ONFH)的发生及塌陷奠定良好基础。虽然有很多学者选择不同的动物,采用不同的方法,致力于寻找与人ONFH病理变化相似的动物模型,但目前的现况不能令大家十分满意。本文总结了SONFH动物模型病理、影像学诊断及模型动物的选择、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为SONFH的研究提供参考。
陈霞[7](2016)在《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以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相结合,重点研究针刀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中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探讨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过程中存在的争议,旨在编写出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为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安全、有效、简单、详细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为后期研究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将系统文献研究与临床问卷调查法有机结合,编写临床规范化操作流程。系统文献研究方面:采用计算机检索为主,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国内外发表的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采用人工阅读的方法对文件进行初步筛选,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按照美国卫生研究和质量管理局标准(即AHCPR标准),文献可以分为系列病例研究证据、个案报道、专委会或专家意见、随机对照(RCT)研究证据和非随机对照(CCT)研究证据,并进行证据分级,证据分级主要按照美国卫生研究和质量管理局标准(即AHCPR标准)和苏格兰学院间指南工作网的标准(即SIGN标准)。对高等级的证据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部分高等级证据文献没有涉及的问题,参考低等级文献。参考现有中医治疗规范化研究成果,初步确定推荐意见,编写《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初稿)》问卷调查方面:针对规范化操作方案初稿编写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争议及问题,结合临床操作,编写《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调查问卷》。通过邮寄、电子邮件、面谈等方法与针刀专业专家学者进行意见交流。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汇总、整理、归纳,将循证证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编写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操作流程及《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修改稿)》。结果:1、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流程的研究,对于针刀的发展、推广意义重大。2、形成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操作流程图。3、对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实验性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最终编写完成了《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修改稿)》。结论:1、将临床研究性文献系统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是制定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操作的有效方法,实现了临床与文献研究的结合,为今后其他疾病治疗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的的编写提供参考方法。推动了针刀治疗技术规范化的工作。2、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操作流程及《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是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结构,为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奠定基础。
任博文[8](2016)在《温肾活血汤合钽棒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中医辨证应用温肾活血汤配合钽棒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影像学表现及Harris评分的评价,探讨温肾活血汤配合钽棒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6例,均符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标准、中医阳虚血瘀型的辨证标准及ARCO分期中的Ⅰ或Ⅱ期。根据患者就诊的顺序,采取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18例(21髋),对照组18例(20髋)。试验组18例(21髋),男14例,女4例;年龄3753(44.2±4.8)岁,病程615.6(10.0±2.6)月;激素性7例,酒精性6例,原因不明5例;左侧发病7例,右侧发病8例,双侧均发病3例;ARCO分期,ⅠC期3髋,ⅡA期3髋,ⅡB期8髋,ⅡC期7髋;治疗前Harris评分为59.0±3.4分。对照组18例(20髋),男15例,女3例;年龄2952(43.1±5.8)岁,病程616.8(9.9±2.7)月;激素性6例,酒精性7例,原因不明5例;左侧发病9例,右侧发病7例,双侧均发病2例;ARCO分期,ⅠC期4髋,ⅡA期5髋,ⅡB期6髋,ⅡC期5髋;治疗前Ha rris评分为59.1±3.8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因、部位、分期及治疗前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钽棒植入术治疗,试验组在钽棒植入术的基础上给予温肾活血汤应用,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通过影像学表现及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术后2周、术后6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疗效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术后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24.529.0月,平均26.4±4.3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术后明显剧烈疼痛、坦棒周围骨折及感染等不良并发症。1.影像学评价结果术后2年随访时,试验组中20髋无明显进展,呈稳定状态;1髋股骨头轻微塌陷,囊变范围增大,由ⅡC进展到ⅢA。对照组中13髋无明显进展,呈稳定状态;2髋股骨头内骨疏松稍加重,有囊变发生,由ⅡA进展到ⅡB;3髋股骨头内骨密度疏松加重,囊变范围有所增大,由ⅡB进展到ⅡC;1髋出现股骨头轻微塌陷,囊变范围增大,由ⅡC进展到ⅢA;1髋股骨头严重塌陷,继发骨关节炎改变,由ⅡC进展到Ⅳ期,最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组影像学表现的稳定性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arris评分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观察点进行Harris评分分别为59.0±3.4、71.3±4.8、80.0±3.1、88.7±4.1、88.6±3.6、88.6±3.8、88.7±4.2和58.6±3.8、64.3±3.4、70.4±4.5、79.9±6.4、78.8±9.4、78.7±10.7、77.1±18.9。两组的术后2年与治疗前的Harris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两组的Harris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年与术后3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Harris评分评定,术后2年随访时,试验组中优8例(38.1%),良12例(57.1%),可1例(4.8%),差0例(0%);对照组优2例(10.0%),良12例(60.0%),可5例(25.0%),差1例(5.0%)。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钽棒植入术和温肾活血汤配合钽棒植入术均可稳定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而后者对影像学表现更稳定,甚至有良性逆转的作用。2.钽棒植入术和温肾活血汤配合钽棒植入术均可缓解髋关节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防止畸形发生,增加关节活动度;而后者在Harris评分表现上更具有优势。3.温肾活血汤配合钽棒植入,在清除坏死骨质、降低骨内压、提供稳定力学支撑的前提下,可有效减轻股骨头内的骨髓水肿,防止囊变的增大,促进坏死区血供的重建及软骨下骨修复和塑形,延缓股骨头坏死的进展。不失为一种有效防治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
兰国红[9](2015)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影像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影像资料,探讨X线和CT以及核磁共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如X线、CT和核磁共振检查等资料。结果 58例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都被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患者坏死面积与塌陷程度有关。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推广使用,可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程庆武[10](2015)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9例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对甲组24例进行MRI检查,对乙组22例进行CT检查,对丙组23例进行X线检查。比较甲组、乙组和丙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甲组Ⅰ期检出率高于乙组、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具有较大意义,检查直接、有效,值得推广。
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中医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的临床观察 |
1.一般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与安全性分析 |
4.统计学方法 |
5.技术路线 |
6.研究结果 |
7.分析 |
8.不足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疗效 |
2.2 两组术前术后的Harris、VAS评分 |
2.3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
3 讨论 |
(4)活血健脾祛湿汤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治疗时间 |
3 观察指标 |
3.1 临床观察指标 |
3.2 影像学分析 |
3.3 安全性指标 |
4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纳入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 |
2.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2.3 两组患者病因比较 |
2.4 两组患者患髋分布比较 |
2.5 两组患者ARCO分期比较 |
3 观察指标结果 |
3.1 VAS评分 |
3.2 髋关节Harris评分 |
3.3 影像学X线表现比较 |
3.4 影像学MRI骨髓水肿比较 |
3.5 影像学MRI关节积液比较 |
3.6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
1.1 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
1.2 骨质疏松学说 |
1.3 骨内压增高学说 |
1.4 血管内凝血学说 |
1.5 细胞凋亡学说 |
2 痰瘀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发病原因 |
3 导师对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4 活血健脾祛湿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思路 |
4.1 处方配伍及方义分析 |
4.2 现代药理研究 |
5 骨髓水肿与关节积液 |
6 疗效分析 |
7 治疗体会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典型病例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短期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见病因 |
2.1.1 外伤 |
2.1.2 类固醇激素的使用 |
2.1.3 血液病相关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2.1.4 酗酒 |
2.1.5 多因素相关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2.2 诊断与疾病分期系统 |
2.2.1 体格检查 |
2.2.2 影像学检查 |
2.2.3 分期系统 |
2.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
2.3.1 非手术性治疗 |
2.3.2 手术性治疗 |
2.4 复杂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组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手术步骤 |
3.3 随访和评估方法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及术前HARRIS评分 |
4.2 两组患者影像学分析 |
4.3 术中相关资料及术后HARRIS评分,满意度评分 |
4.4 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最大活动度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SONFH模型病理及影像学诊断 |
二、SONFH模型动物的选择及制备方法 |
(一)兔 |
(二)大鼠 |
(三)犬 |
(四)鸡 |
(五)鸵鸟 |
三、总结与展望 |
(7)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1 文献检索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检索情况 |
2 文献筛选 |
2.1 排除标准 |
2.2 初步纳入标准 |
3 文献纳入 |
3.1 纳入文献的等级分类 |
3.2 证据的评价方法 |
3.3 纳入证据的处理 |
3.4 文献研究流程图 |
3.5 文献研究结果 |
3.6 规范化操作初稿内容 |
3.7 整理文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二、问卷调查 |
1 意见征询方式 |
2 调查问卷结构内容和作答 |
2.1 问卷结构及内容 |
2.2 问答类型及作答方式 |
3 调查问卷的处理 |
4 临床医生意见征询数据 |
4.1 临床医生基本信息 |
4.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针刀临床操作临床医生意见调查情况 |
4.3 临床意见汇总 |
研究成果 |
一、形成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针刀治疗流程图 |
二、形成《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修改稿) |
1 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内容变化 |
2 形成《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修改稿 |
讨论 |
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病机 |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西医病因病机 |
二、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 |
三、研究背景 |
四、研究结果探讨 |
五、规范化研究的意义 |
六、规范化操作流程编制方法 |
1 系统文献研究 |
2 问卷调查法 |
3 将系统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 |
4 框架问题 |
5 规范化研究的特点 |
6 尚存不足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信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综述 近5年针刀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评分量表 |
附件三:文献整理 |
附件四:规范化操作初稿 |
附件五:调查问卷 |
附件六: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温肾活血汤合钽棒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和步骤 |
4 观察时间 |
5 疗效指标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影像学评价 |
2 Harris评分评价 |
讨论 |
1 髓芯减压术的认识 |
2 钽棒植入术的认识 |
3 中医药治疗的认识及杨豪教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文献综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头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2 ARCO分期标准 |
附录 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4 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 |
附件 5 典型病例 |
附录 6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
(9)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2 结果 |
2.1 股骨头坏死影像学体征形态分析 |
2.2 股骨头坏死塌陷与坏死面积的关系 |
3 讨论 |
3.1 X线检查 |
3.2 CT检查 |
3.3 核磁共振检查 |
(10)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MRI: |
1.2.2 CT: |
1.2.3 X线: |
1.3 分期标准 |
1.3.1 MRIⅠ期: |
1.3.2 CTⅠ期: |
1.3.3 X线Ⅰ期: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塌陷风险预测[D]. 赵昕. 长安大学, 2021
- [2]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的临床研究[D]. 李宗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J]. 葛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08)
- [4]活血健脾祛湿汤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D]. 朱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短期临床效果研究[D]. 张湜. 吉林大学, 2020(08)
- [6]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J]. 岳聚安,郭晓忠,王冉东,李兵,孙强,刘忘言,陈蛟,李迎楠.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0(02)
- [7]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研究[D]. 陈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8]温肾活血汤合钽棒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D]. 任博文.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9]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影像学分析[J]. 兰国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35)
- [10]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J]. 程庆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8)
标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论文; 影像学论文;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论文;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论文; 股骨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