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主要汽车市场月汽车销售量及排名(论文文献综述)
张南[1](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说人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考察无疑是富有意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变迁驶入“快速路”,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展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巨大变迁,分析引致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原因,进而来系统阐释、总结70多年来新中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伟大成就、政策沿革和改革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穿着变化明显。解放初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穿着统一化,五十年代的中山装、人民装到列宁装、布拉吉,六十年代的老三样和老三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装和军便装,长期的计划供应使城市居民穿着风格单一朴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交流影响着服饰变迁。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服饰风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时尚潮流不断变化和更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呈现出从政治挂帅到自由个性的服饰风尚、从缺衣少穿到多样化的服饰消费、从主动接受到相互影响的服饰交流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定量供应、凭票购买,到现在日渐丰富的百姓餐桌、不出国门吃遍世界,中国城市居民饮食消费已经从以粮食为主的温饱消费向肉蛋奶、水产品、瓜果蔬菜等多样化饮食消费转变,从追求数量充足为主转向更加注重营养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从满足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呈现出饮食消费日趋合理、饮食方式逐渐多样、饮食观念日益多元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逐渐改善。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建立起一套政府主导的福利住房制度,对城市住房的建设和分配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这一时期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住房非常拥挤,共用厨房、卫生间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加快住宅建设的速度,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解决住宅供需矛盾,九十年代初国家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自由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为了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政府陆续兴建了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呈现出居住质量逐渐提高、家居装饰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同时也凸显出住房不平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解放初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街道上行驶着公共汽车。一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自行车很少。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主要交通工具,而公共交通工具仍较短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工具才迅速增多起来。到20世纪末,家用汽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网约车也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近年来,低碳出行、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新时尚,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宠。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呈现出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出行工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等特点。总体来看,70多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一直在变化发展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地域、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性、政治色彩淡化等特征。
刘美琴[2](2020)在《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是湖南省旅游业的主体部分,研究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特征,尤其是探究其省外旅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特征。对优化区域旅游市场结构、改善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以及实现区域间旅游合作共赢有着重要价值。本文以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将从易数云平台获取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的旅游网站数据作为主要研究数据。之后引入时间距离划分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运用地理集中指数衡量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集中性,采用市场份额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四省指数和十一省指数评判其旅游客源市场的均衡性。再通过定量分析,探究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交通水平、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信息化水平对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划分类型上,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可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三类。其中,近程、中程和远程所对应的旅游客源市场个数分别为14、13和4。在集中程度上,湖南省本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集中性较低,但邵阳、娄底、益阳、株洲、郴州和衡阳6市的集中程度较高。在均衡性上,湖南省近程和中程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不均衡,远程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较为均衡;在影响因素上,旅游资源禀赋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信息化水平对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均有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客源市场精确定位、旅游设施提质提量和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三个建议,以期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为湖南省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彭华[3](2019)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最早应溯及人们对重化工业产业体系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反思。而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车在技术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实现了商业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也因之渐行渐丰。身为港人,目睹祖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迭出、市场起伏,深感相关研究亟待深化。特别是,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家庭大型消费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宠,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在东部沿海多地形成高度集聚的生产基地。而与此同时,传统的燃油车既有技术成熟的市场信任,也有优势产能的留恋固守,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究竟如何,其空间分布是否有章可循,是本文探讨的目标和出发点。已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问题的研究,可以大而分之为三个主要领域:其一,关于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其二,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研究;其三,关于政策激励与消费支撑等主要影响要素的研究;其四,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特征的研究。总体而言,关于已有研究尚未将关注点放在空间分布的研究上,相关资料梳理多为数据整理而缺乏深入的总结。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至2008年的技术验证与科技示范期。第二阶段是2009年至2012年的“十城千辆”一期。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2015年“十城千辆”二期。第四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已经达到了1256000辆,为2014年年销售量的16.80倍。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2%,为2011年的55倍。无论产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居世界首位。在动力电池、电动机、充电桩、整车技术等领域,中国也在迅速崛起,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传统燃油汽车生产基地的空间布局,但是又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东北地区仅有吉林省一家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集中在我国华东、中南以及西南地区。其中,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多是华东地区,共有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89个,其中山东省以2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排名全国省份第一。中南地区为42家,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等省份。西北地区的有12家,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等省份。西南地区有31家,其中四川14家。从省级层面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个省份;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华南地区的广东省;西北地区的陕西省;西南地区的重庆。新能源汽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包括研发与制造基础、技术与知识溢出、政策与地区经济、消费市场接近性等四个方面。从研发和制造基础来看,原来具有传统燃油汽车的区域有较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研发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产业支撑,且有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利于企业自身供应链的把控和成本控制。从技术与知识溢出来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集起到了正向加强作用。新能源汽车对各种制造以及信息化技术要求更高,专业技术人才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当地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支撑,作用较为突出。从政策与地区经济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意味着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引导必不可少;而其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受当地政府在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上的扶持政策影响甚大。从消费市场接近性来看,区域市场分割的现实使新能源汽车厂商主动选择主要消费市场所在区域,而这些地区主要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地方财政有足够的资金对道路、充电桩等公共设施进行投资。此外,当地的气候与地形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在该地区的销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东北与西部地区往往不具备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而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R&D经费、相关政策的数量均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有正向加强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起到决定性作用;较高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具有排斥作用。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看,本文从市场规模、政策走向、技术趋势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论证。发现我国目前燃油政策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削弱了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预测2020年与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分别到达820万辆与3940万辆。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带动充电桩、光伏、风电产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将会倾向于优化产业结构,保证产业高质量发展;单一技术路径被多种路径并行发展模式取代;补贴政策继续实行“退坡机制”,并在一段时间以后补贴政策或全面退出。最后,本文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充满必要性与机遇性,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还能为我国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第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三,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第四,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五,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蓝晟[4](2019)在《基于广义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传统汽车会造成空气和能源方面问题,本世纪以来世界多国开始转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国目前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导者,到2017年,我国已经连续三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在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过程中,发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变化并不是稳定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变化量有着明显的差别。本文旨在研究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评估政策的影响程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从而为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使用广义巴斯模型对于七大省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进行分析,考虑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发布的行业相关政策,包括补贴政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以及减少新能源汽车限购限行的政策。首先对于是否应当预设潜在消费者数量进行了探究;之后单独对于每个省份的汽车销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遭受冲击的时间点并因此找到影响该省份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的因素;最后结合各省份的特点分析他们的影响因素为何不同,并对各省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进行了预测评估。研究发现,第一,在使用广义巴斯模型探讨处于发展时期的行业时,应当预设一个合理的市场容量。第二,对于北京、上海、天津此类经济水平高、对传统汽车有诸多限制的省市来说,减少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限制有更好的推广效果;对于广东、山东此类经济水平高、地域广的省市来说,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更为有效;对于河北、江西此类经济水平一般的省市来说,购置补贴确实是最有效的手段。第三,对各省市未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进行预测评估发现各省销量顶峰均发生在2030年之前。
马静怡[5](2019)在《绿色债券融资在传统制造业战略转型升级中的应用研究 ——以北京汽车发行“16京汽绿色债”为例》文中认为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传统制造业未来发展必须将经济增长与工业消耗进行分离,在此背景下,绿色转型成为企业转型方向之一。2015年,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正式启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增加了传统制造业实施绿色转型的可能性,这是由于绿色债券融资与企业实施转型升级之间存在契合点。然而,由于潜在风险,绿色债券融资对企业战略转型产生的辅助效果有待研究。本文以绿色债券融资辅助传统制造业战略转型的路径为切入点,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6京汽绿色债”和实施“E(新能源)+S(SUV)”转型升级战略为例,通过对比债券发行前后企业的市场反应、资本结构、财务绩效等,得出绿色债券融资为企业转型提供直接的融资支持,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发行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结论;同时,本文创新设计绿色融资率、绿色产品销售率指标和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指标体系,深入研究债券融资行为产生的良好“绿色”效应,有助于企业提高社会形象,降低债券信用利差,有效落实转型战略。针对企业转型与债券融资中的风险,本文从政府、企业、投资者、第三方机构四个主体出发,提出几点合理建议,旨在为传统制造业借力绿色金融实施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文川[6](2019)在《H汽车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汽车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近年来,汽车产业逐步规范,进入缓增长阶段,市场营销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作为合资企业中增速最快的汽车厂商,H汽车也在不断调整营销思路,以期占领更大的汽车市场。目前,经过10余年的发展,H汽车从一个小型企业,发展到目前成功进入国内汽车销售的前五名,进步飞快。尽管如此,H汽车与其他汽车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H汽车公司营销策略,以期可以为H汽车公司的营销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案例法与数据分析法对H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基于H汽车的销售现状,营销策略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策略的现状以及H汽车公司的营销环境展开分析,发现H汽车公司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在本次研究中,得到如下结论:1.尽管H汽车公司在国内的汽车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并不存在绝对优势,尤其是2017年,H汽车销售量首次跌破百万辆,对该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与调整提出了严峻的考验。2.通过对H汽车公司营销现状和当前营销策略的分析中发现,产品策略方面,产品类型单一,产品外观设计缺乏特色;价格策略方面,部分竞价产品定价高,零配件价格过高;渠道策略方面,销售区域局限,网络营销不到位;促销策略方面,促销手段单一,季节销售策略薄弱,宣传范围狭窄等问题。基于以上研究及分析,对H汽车公司在营销策略上提出对应的改善建议,产品策略的方面,可以进行产品革新和加大设计投入;价格策略方面,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价格来直接调节,也可通过缩短产品周期、采用通用模式、零部件采购机制、采用外包模式等间接措施来改善;渠道策略方面,可以从划分消费区域与拓宽网络营销渠道两个方面着手;促销策略方面,则可以从传播产品信息、提升销售业绩、凸显产品特色以及时反馈市场信息,积极采取广告策略并推广季节营销策略、营业推广策略来完成。本文主要聚焦于H汽车的营销问题,介于时间等因素,本研究只是简单的阐述了H汽车的营销策略,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继续对公司及其竞争对手的战略进行详尽的研究分析和探讨。
甄德森[7](2019)在《宝沃汽车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汽车产业呈现爆炸式增长。新品牌,新势力纷纷投入巨量资源加速瓜分我国国内这个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市场。国内汽车市场一直伴随着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呈现正向的关联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我国消费环境的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而全球汽车产业则处于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介于二者之间的就是宝沃汽车有限公司,这个由中国资本控股的德国品牌的公司。对于立足于我国国内市场,着眼于全球市场的宝沃汽车而言,在面对国内外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宝沃汽车既面临着将宝沃品牌发扬光大的机会,又面临着国内外竞争对手的竞争威胁。本文以宝沃汽车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国际和国内汽车产业概况的同时,结合分析了宝沃汽车有限公司自身特殊基因和历史渊源。通过运用市场竞争战略理论体系对宝沃汽车有限公司进行分析,并且运用相关理论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宝沃汽车有限公司的所处的外部环境,明确了其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通过分析宝沃汽车有限公司自身的内部环境,明确了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最终确定了宝沃汽车有限公司的竞争战略。本文整体运用了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宝沃汽车有限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访谈,以及与宝沃汽车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专访。本文作者在宝沃汽车有限公司工作近8年时间,结合在对外经贸大学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运用了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等相关理论分析工具对宝沃汽车有限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
向阳[8](2019)在《哈佛分析框架下福田汽车的财务分析》文中认为汽车制造业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行业,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巨大的拉动作用。2008年发生全球经济危机,我国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2009年我国又出台了汽车下乡政策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旨在推动乘用车和商用车快速发展。但在以后年度,随着政策优惠力度减弱,很多商用车制造企业面对不景气的商用车市场和全行业的产能过剩,纷纷转战乘用车市场,福田汽车就是其中的一员。为了及时发现福田汽车在转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问题,本文选取福田汽车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并在哈佛分析框架下对福田汽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首先,结合福田汽车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对福田汽车的战略选择进行分析。其次,从企业的战略视角去分析和评价福田汽车的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再次,从单个财务指标角度和综合财务评价角度对福田汽车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对福田汽车的财务分析过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与2014-2017年间在沪市和深市的上市18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以及67家汽车制造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二是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福田汽车在内的18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财务指标采取排名的方式来分析福田汽车的综合财务状况。最后,对汽车行业进行趋势分析,对福田汽车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通过对福田汽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福田汽车存在五方面突出问题。第一,偿债能力弱导致财务风险高;第二,应收账款周转率低;第三,成本费用高使营业利润率低;第四,过度依赖非经常性项目收益;第五,资金链断裂风险高。针对福田汽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为福田汽车改善财务状况提供参考。
林源[9](2019)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关乎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以节能为目标进行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制造2025》正式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其中,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1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个案,作为中国当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人民日报》新能源汽车报道是如何呈现其媒介形象?哪些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应如何建构媒介形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框架理论为视角,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人民日报》新能源汽车报道为研究样本,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报道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呈现出零污染的“清洁兵”、减排的“环保兵”、三度电,一升油的“节能兵”的正面媒介形象,充电“困难户”、长途远行“困难户”的负面媒介形象。经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新能源汽车报道版面靠前,深度报道居多;报道数量逐年递增;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评论相对匮乏;报道态度以中立为主;主题内容以政策行规为主;新闻来源以本报记者采写为主;政府机关掌握信息话语权。存在新闻报道主题不够平衡;缺乏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报道深度不足、报道主题话语权缺失的问题。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的建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由政策变化、消费需求驱动、市场环境、媒体党性、新闻工作者框架及其素质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呈现需要内部和外部共同配合,在内部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议向运输中的“安全兵”、专业的“技术兵”、中华文化的“传播兵”等方向发展;在外部,政府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媒体应秉承“八字方针”。
陈春梅[10](2018)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效应评估研究》文中指出为积极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压力,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也先后建立了涵盖产业指导、研发支持、生产规范、财税优惠、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着,同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性价比不足、关键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补贴依赖性强、骗取补贴等,引发了产业界和学术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必要性和有效性的争论。本文梳理了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演变历程及其适用性,探讨了产业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和未来优化方向,并在总结提炼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政策分析框架,以期指导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制定和优化。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政策体系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目标达成度、效果、效率、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产业政策评估框架体系,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全方位评估,为产业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演化发展的视角构建了产业政策IPMES分析框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产业政策兴起、演变和发展的理论进展及其适用性,回顾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演变历程,总结提炼出产业政策的动态性、阶段性特征,深入探讨了产业政策制定与优化的方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及融合,并基于演化发展视角构建了产业政策IPMES(Industry-Policy-Mechanism-Evaluation-Suggestions)分析框架。新的分析框架聚焦于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问题,从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产业制定的不同环节入手,指导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使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相适应,提高了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也为发展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了方法论。(2)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验证本文在充分借鉴其他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客体、政策效应和政策环境五个要素出发,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本文对研发支持类、生产规范类、购买激励类和使用促进类四大类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不仅从经济学角度探究每一类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过程,还从经济学角度明确并验证了政策工具与政策效应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解决了以往政策评估模型中输入输出指标之间关联度弱、逻辑性不强的问题,为政策评估章节中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3)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框架,并开展实证评估研究本文从政策目标达成度、政策效果、政策效率和政策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框架,既兼顾了事实与价值双重评估标准,也兼顾了政策的预期和非预期实施效应。依据该评估框架,本文综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分布滞后模型、多元回归分析和双重差分法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2009-2017年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预期和非预期实施效应进行全方位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是必要的、合理的,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仍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存在优化调整空间。(4)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改进建议,并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与完善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需求,总结“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对新兴产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作用特征,从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支持方向、加大研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移植到具有类似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同时需要通过不断修正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并根据产业发展阶段以及政策制定环节采取不同做法。
二、北京市主要汽车市场月汽车销售量及排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主要汽车市场月汽车销售量及排名(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服饰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49-1956) |
一、“国服”日渐流行 |
二、“工装”备受推崇 |
三、苏联服饰风尚 |
(一)列宁装 |
(二)布拉吉 |
(三)苏联大花布 |
四、短暂的绚烂 |
(一)爱劳动穿花衣 |
(二)旗袍的余晖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57-1978) |
一、老三色和老三样 |
二、“缝缝补补又三年” |
(一)布票比钱重要 |
(二)“补丁”最常见 |
(三)窘迫下的创造 |
三、“十亿人民十亿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时尚与禁忌 |
(一)喇叭裤的开端 |
(二)的确良,“的确靓” |
(三)西装回潮 |
(四)街上流行红裙子 |
二、多元与个性 |
(一)多样化、个性化 |
(二)讲究品牌和休闲 |
(三)倡导环保和健康 |
三、“传统”的复兴 |
(一)旗袍的苏醒 |
(二)“唐装”的世界时尚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服饰变迁的特点 |
一、从政治挂帅到自由个性的服饰风尚 |
二、从缺衣少穿到多样化的服饰消费 |
三、从主动接受到相互影响的服饰交流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49-1956) |
一、“标准米”和“标准面” |
二、粮食计划供应 |
(一)粮食统购统销势在必行 |
(二)从“凭证买粮”到“定量供应” |
三、饮食状况轻微改善 |
(一)粮食产量增多 |
(二)副食条件改善 |
(三)饮食支出减少 |
四、西式饮食的消退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57-1978) |
一、“大办食堂” |
二、“方寸粮票” |
三、“饥饿年代” |
(一)节食度荒 |
(二)“低标准瓜菜代” |
四、“十年饮食”发展缓慢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基本实现温饱的过渡 |
(一)票证时代的延续 |
(二)西式饮食的回归尝试 |
二、饮食购物全面升级 |
(一)“菜篮子”渐丰 |
(二)大型超市的发展 |
(三)“网”罗天下美食 |
三、“舌尖上的安全”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饮食消费日趋合理 |
二、饮食方式逐渐多样 |
三、饮食观念日益多元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49-1956) |
一、“龙须沟”换新颜 |
(一)清理城区垃圾 |
(二)疏浚河湖水系 |
(三)掏挖修整下水道 |
(四)改造棚户区 |
二、“以租养房”的福利 |
三、“工人新村”遍地开花 |
(一)职工住宿条件差 |
(二)兴建工人住宅新区 |
(三)“主人翁”的象征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57-1978) |
一、继续低租金的福利 |
二、“卫星城”的出现 |
三、“城市人民公社大楼”拔地而起 |
四、群居的苦乐 |
(一)“筒子楼”和单元房 |
(二)“干打垒”和大杂院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房荒”的记忆 |
二、福利分房的余温 |
三、房改的松动 |
(一)鼓励私人建房 |
(二)允许公房出售 |
四、住宅商品化之路开启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居住质量逐渐提高 |
二、家居装饰彰显个性 |
三、住房不平等问题凸显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交通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49-1956) |
一、城市道路的整修与扩建 |
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起 |
三、传统单一的出行工具 |
(一)短途基本靠走 |
(二)人力车的没落 |
(三)少量的自行车出现 |
四、缓慢的铁路出行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57-1978) |
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
二、曲折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 |
(一)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 |
(二)有轨电车向无轨电车的过渡 |
(三)出租车发展艰难 |
(四)第一条地铁的开通 |
三、自行车日渐普及 |
四、“十年”交通发展举步维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翻天覆地 |
(一)铁路发展 |
(二)民航巨变 |
(三)公路规模扩大 |
(四)水运稳步发展 |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完善 |
(一)方便快捷的城市公交 |
(二)“招手即停”的出租车 |
(三)三轮车的尴尬 |
(四)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 |
三、私人出行工具更新换代 |
(一)自行车王国 |
(二)摩托车轰鸣 |
(三)汽车驶入百姓家 |
四、城市交通问题凸显 |
(一)交通拥堵严重 |
(二)交通污染加剧 |
(三)交通事故频发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交通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
二、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
三、出行工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特征和影响因素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的特征 |
(一)变迁速度和程度的阶段性 |
(二)生活水平差异性日趋明显 |
(三)私人生活的政治特色淡化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根本因素 |
(二)政党政策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关键因素 |
(三)价值观变迁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
(四)科技的发展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助推因素 |
(五)地理区位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客观因素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线路 |
2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旅游客源市场 |
2.1.2 空间结构与旅游市场空间结构 |
2.2 旅游客源市场研究概述 |
2.3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概述 |
2.4 研究评述 |
3 湖南省基本概况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交通条件 |
3.1.3 旅游发展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的科学性 |
3.2.2 旅游网站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3 交通时间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4 统计数据收集与处理 |
4 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特征 |
4.1 旅游客源市场类别的划分 |
4.1.1 引入时间距离 |
4.1.2 确定时间距离类别 |
4.1.3 时间距离数据的确定 |
4.1.4 旅游客源市场划分结果 |
4.1.5 明确旅游客源市场类别 |
4.2 旅游客源市场集中性分析 |
4.2.1 湖南省旅游客源市场集中性分析 |
4.2.2 各市州旅游客源市场集中性分析 |
4.3 旅游客源市场均衡性分析 |
4.3.1 湖南省旅游客源市场均衡性分析 |
4.3.2 各市州旅游客源市场均衡性分析 |
5 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影响因素 |
5.1 影响因素的遴选 |
5.2 影响因素的测量 |
5.2.1 旅游资源禀赋水平 |
5.2.2 经济发展水平 |
5.2.3 旅游接待设施 |
5.2.4 区域交通水平 |
5.2.5 旅游信息化水平 |
5.3 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5.3.1 旅游资源禀赋水平与游客数量 |
5.3.2 经济发展水平与游客数量 |
5.3.3 旅游接待设施与游客数量 |
5.3.4 区域交通水平与游客数量 |
5.3.5 旅游信息化水平与游客数量 |
5.4 影响因素最小二乘法分析 |
5.5 影响因素讨论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客源市场精准定位 |
6.2.2 旅游设施提质提量 |
6.2.3 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 |
1.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
1.2.3 政策激励效果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1 能源危机的预见性 |
2.1.2 减少排放的紧迫性 |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升级 |
2.1.4 可持续发展与需求变化 |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关理论 |
2.3 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
3.1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介绍 |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3.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3.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对比 |
3.2.1 国内外新能汽车整车技术现状 |
3.2.2 国内外动力电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3.2.3 国内外电动机技术发展现状 |
3.2.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比分析 |
第4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 |
4.1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分布情况 |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空间分布情况 |
4.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布局情况 |
4.2.2 新能源汽车销地分布情况 |
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
4.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现状总览 |
4.3.2 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
第5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 |
5.1 研发与制造基础 |
5.2 技术与知识溢出 |
5.3 当地政策的引导 |
5.4 消费市场接近性 |
5.5 中国新能源汽车集聚因素的实证研究 |
5.5.1 数据的获取与指标的建立 |
5.5.2 模型的建立 |
5.5.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瞻 |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预测 |
6.1.1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影响因素的灰度分析 |
6.1.2 基于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保有量预测 |
6.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走向 |
6.3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判 |
6.4 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1.1 发展规划政策 |
7.1.2 技术与能源限制性政策 |
7.1.3 配套基础设施政策 |
7.1.4 推广与补助政策 |
7.2 国外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1 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2 日本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3 德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3 国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比分析 |
7.4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7.4.1 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 |
7.4.2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
7.4.3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 |
7.4.4 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7.4.5 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广义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新能源汽车政策介绍 |
1.2.1 新能源汽车发展宏观政策 |
1.2.2 购车补贴政策 |
1.2.3 充电设施建设政策 |
1.2.4 减少购买和使用限制政策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框架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2 本文研究思路及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实践分析及研究进展 |
2.1 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2.2 国内重点地区发展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2 扩散模型与可再生能源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模型 |
3.1 巴斯模型 |
3.2 广义巴斯模型 |
3.3 研究数据 |
3.4 数据分析 |
3.5 潜在用户量设定情况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各省政策冲击情况分析 |
4.1 北京市销售状况分析 |
4.2 上海市销售状况分析 |
4.3 天津市销售状况分析 |
4.4 广东省销售状况分析 |
4.5 山东省销售状况分析 |
4.6 河北省销售状况分析 |
4.7 江西省销售状况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各省市情况比较及预测评估 |
5.1 各省市冲击特点比较分析 |
5.2 未来销售量预测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政策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绿色债券融资在传统制造业战略转型升级中的应用研究 ——以北京汽车发行“16京汽绿色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传统制造业转型方面 |
1.4.2 绿色债券融资方面 |
1.4.3 总体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债券的概念 |
2.2 社会责任投资理论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 信号传递理论 |
2.5 融资约束理论 |
3 传统制造业与绿色债券市场现状分析 |
3.1 传统制造业发展现状 |
3.2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4 绿色债券助力传统制造业战略转型分析 |
4.1 机理分析 |
4.1.1 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需求 |
4.1.2 企业转型战略绿化 |
4.1.3 资金需求和绿色融资优势刺激绿色债券发行 |
4.1.4 绿色融资与企业转型战略存在契合点 |
4.1.5 评价绿色融资是否有助于战略转型 |
4.2 效果分析 |
4.2.1 市场反应 |
4.2.2 资本结构变化 |
4.2.3 财务绩效 |
4.2.4 绿色化程度 |
4.2.5 绿色债券评估与认证 |
4.2.6 信用利差 |
4.3 风险分析 |
4.3.1 债券本息无法按期偿付风险 |
4.3.2 绿色债券标准差异导致“漂绿”行为 |
4.3.3 募集资金用途限制转型方向 |
4.3.4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
4.3.5 绿色债券隐性成本较高 |
4.3.6 绿色投资者少且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
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6京汽绿色债”案例分析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5.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5.1.2 E+S战略介绍 |
5.1.3 “16 京汽绿色债”募集方案 |
5.2 绿色债券融资在北京汽车战略转型中的应用 |
5.2.1 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领域 |
5.2.2 E+S绿色转型战略的确定及动因分析 |
5.2.3 资金需求刺激绿色企业债发行 |
5.2.4 “16 京汽绿色债”与E+S战略转型存在契合点 |
5.2.5 绿色债券融资有助于战略转型 |
5.3 北京汽车发行绿色债券效果分析 |
5.3.1 市场反应 |
5.3.2 资本结构变化 |
5.3.3 财务绩效分析 |
5.3.4 绿色化程度分析 |
5.3.5 绿色债券评估与认证 |
5.3.6 信用利差 |
5.4 北京汽车发行绿色债券风险分析 |
5.4.1 无法按期偿债风险较低 |
5.4.2 绿色债券属性限制转型方向 |
5.4.3 绿色项目投资风险较低 |
5.4.4 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隐性风险 |
5.4.5 绿色投资者缺失带来的风险 |
6 结论与启示 |
6.1 政府平台建设与监管层面 |
6.1.1 政府部门健全法律责任体系 |
6.1.2 完善绿色债券监管机制 |
6.1.3 推行绿色债券发行激励措施 |
6.2 企业融资与经营决策层面 |
6.2.1 拓展绿色金融工具融资渠道 |
6.2.2 强化和规范绿色债券信息披露 |
6.2.3 降低绿色债券兑付风险 |
6.2.4 建立债券融资风险预警机制 |
6.3 投资者投资决策层面 |
6.3.1 树立绿色投资理念 |
6.3.2 培育绿色投资者 |
6.4 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 |
6.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H汽车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营销策略相关概念 |
2.2.1 营销4P策略 |
2.2.2 PEST分析法 |
第3章 H汽车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
3.1 H汽车公司概况 |
3.2 H汽车公司业绩概况 |
3.3 H汽车公司的定位策略 |
3.4 H汽车公司营销策略现状 |
3.4.1 产品现状 |
3.4.2 价格现状 |
3.4.3 渠道现状 |
3.4.4 促销现状 |
3.5 H汽车公司营销效果情况 |
第4章 H汽车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4.1 H汽车公司宏观市场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H汽车公司行业竞争分析 |
4.2.1 同行业竞争对手 |
4.2.2 新产品冲击 |
4.2.3 购买者议价能力 |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 |
第5章 H汽车公司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
5.1 H汽车公司产品策略问题分析 |
5.1.1 产品类型单一 |
5.1.2 产品外观设计缺乏特色 |
5.2 H汽车公司价格策略问题分析 |
5.2.1 部分竞价产品定价高 |
5.2.2 零配件价格过高 |
5.3 H汽车公司渠道策略问题分析 |
5.3.1 销售区域局限 |
5.3.2 网络营销不到位 |
5.4 H汽车公司促销策略问题分析 |
5.4.1 促销手段单一 |
5.4.2 季节销售策略薄弱 |
5.4.3 宣传范围狭窄 |
第6章 H汽车公司营销策略的改善对策 |
6.1 H汽车公司产品策略改善对策 |
6.1.1 进行产品革新 |
6.1.2 加大设计投入 |
6.2 H汽车公司价格策略改善对策 |
6.2.1 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价格 |
6.2.2 争取价格优势 |
6.3 H汽车公司渠道策略改善对策 |
6.3.1 消费区域划分 |
6.3.2 拓宽网络营销渠道 |
6.4 H汽车公司促销策略改善对策 |
6.4.1 积极采取广告策略 |
6.4.2 推广季节营销策略 |
6.4.3 采取营业推广策略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宝沃汽车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的思路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相关理论回顾 |
第2章 行业发展概况和公司简介 |
2.1 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
2.1.1 国际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
2.1.2 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
2.2 公司简介 |
2.2.1 宝沃公司的历史 |
2.2.2 宝沃公司的现状 |
第3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产业环境分析 |
3.2.1 国家政策的导向趋势 |
3.2.2 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
3.2.3 标杆企业的规划方向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
3.3.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3.3 替代品竞争力分析 |
3.3.4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3.3.5 供给者讨价能力分析 |
3.4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总结 |
3.4.1 面对的机会 |
3.4.2 面对的威胁 |
第4章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1 人力资源分析 |
4.2 财务状况分析 |
4.3 研发能力分析 |
4.4 市场营销状况分析 |
4.4.1 营销模式分析 |
4.4.2 品牌营销状况分析 |
4.4.3 售后服务状况分析 |
4.5 管理运营能力分析 |
4.6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总结 |
4.6.1 拥有的优势 |
4.6.2 具有的劣势 |
第5章 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5.1 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 |
5.1.1 SWOT分析 |
5.1.2 竞争战略的选择 |
5.2 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和控制 |
5.2.1 竞争战略的实施 |
5.2.2 竞争战略的控制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神州优车集团简介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哈佛分析框架下福田汽车的财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概述 |
一、国外研究概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数据来源和创新点 |
一、数据来源及特定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财务分析相关理论和哈佛分析框架理论 |
第一节 财务分析相关理论 |
一、财务分析的含义 |
二、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
三、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理论 |
一、哈佛分析框架的构成 |
二、哈佛分析框架的内在逻辑及优势所在 |
第三章 哈佛分析框架在福田汽车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和福田汽车简介 |
一、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分析 |
二、福田汽车概况和经营情况简介 |
第二节 福田汽车战略分析 |
一、PEST分析 |
二、福田汽车的SWOT分析 |
三、福田汽车战略转型选择 |
第三节 福田汽车会计分析 |
一、识别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二、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福田汽车财务分析 |
一、偿债能力分析 |
二、营运能力分析 |
三、盈利能力分析 |
四、成长能力分析 |
五、综合财务分析-因子分析法 |
六、现金流量表会计项目分析 |
第五节 福田汽车前景分析 |
一、汽车行业趋势分析 |
二、福田汽车的风险预测 |
第四章 福田汽车财务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福田汽车的财务问题 |
一、偿债能力弱导致财务风险高 |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低 |
三、成本费用高使营业利润率低 |
四、过度依赖非经常性项目收益 |
五、资金链断裂风险高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进行权益融资和适度举债 |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 |
三、强化成本费用控制管理 |
四、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 |
五、统筹安排资金收支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二、《人民日报》新能源汽车报道的框架分析(2014——2018 年) |
(一)概念界定 |
(二)样本选择及类目制定 |
(三)类目分析 |
三、《人民日报》建构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我国新能源汽车正面媒介形象分析 |
(二) 我国新能源汽车负面媒介形象分析 |
(三)《人民日报》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的影响因素 |
四、《人民日报》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呈现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
(一)《人民日报》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存在的问题 |
(二) 客观呈现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的优化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媒介形象研究对象及研究结论(2014-2019 年) |
致谢 |
(10)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效应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能源汽车政策和产业现况 |
1.1.2 新能源汽车政策评估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政策的学术讨论 |
2.1.1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博弈 |
2.1.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争论 |
2.2 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2.1 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
2.2.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研究 |
2.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研究进展 |
2.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类研究 |
2.3.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标准研究 |
2.3.3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指标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新兴产业政策理论探讨 |
3.1 产业政策存在的必要性 |
3.2 产业政策制定的基础理论 |
3.2.1 外部性理论 |
3.2.2 公共产品理论 |
3.2.3 转移支付理论 |
3.2.4 财政支出理论 |
3.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3 产业政策理论在新兴产业中的理论实践 |
3.4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3.4.1 政府与市场的诉求及冲突 |
3.4.2 政府与市场融合的“度” |
3.5 产业政策制定与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政策体系分析 |
4.1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及发展现状 |
4.1.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及发展现状 |
4.1.2 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及发展现状 |
4.1.3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及发展现状 |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及产业发展现状 |
4.2.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演进阶段分析 |
4.2.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4.3 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及启示 |
4.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类 |
4.3.2 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5.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5.1.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 |
5.1.2 研发支持类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5.1.3 生产规范类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5.1.4 购买激励类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5.1.5 使用促进类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5.1.6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耦合作用机制分析 |
5.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存在性检验 |
5.2.1 作用机制存在性检验意义 |
5.2.2 存在性检验的数据情况及方法选择 |
5.2.3 作用机制存在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框架设计 |
6.1 总体评估框架设计 |
6.1.1 评估框架设计 |
6.1.2 指标选取原则 |
6.2 政策目标达成度评估方法 |
6.2.1 评估方法选择 |
6.2.2 评估指标设计 |
6.3 政策效果评估方法 |
6.3.1 评估方法选择 |
6.3.2 评估指标设计 |
6.4 政策效率评估方法 |
6.4.1 评估方法选择 |
6.4.2 评估体系设计 |
6.5 政策影响评估方法 |
6.5.1 评估方法选择 |
6.5.2 评估指标选取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实证研究 |
7.1 政策目标达成度评估 |
7.1.1 评估数据获取 |
7.1.2 评估结果输出 |
7.1.3 目标达成度评估结果分析 |
7.2 政策效果评估 |
7.2.1 评估数据获取 |
7.2.2 评估结果输出 |
7.2.3 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
7.3 政策效率评估 |
7.3.1 评估城市选择 |
7.3.2 评估数据获取 |
7.3.3 评估结果输出 |
7.3.4 政策效率结果分析 |
7.4 政策影响评估 |
7.4.1 评估数据获取 |
7.4.2 评估结果输出 |
7.4.3 影响评估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改进建议 |
8.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价 |
8.1.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作用 |
8.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综合评价 |
8.2 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建议 |
8.2.1 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8.2.2 完善产业政策的几点建议 |
8.3 对政策干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
8.3.1 产业政策的存在是必要的 |
8.3.2 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制定产业政策 |
8.3.3 根据政策制定环节采取不同做法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北京市主要汽车市场月汽车销售量及排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D]. 张南.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2]湖南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特征[D]. 刘美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D]. 彭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4]基于广义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研究[D]. 蓝晟. 天津大学, 2019
- [5]绿色债券融资在传统制造业战略转型升级中的应用研究 ——以北京汽车发行“16京汽绿色债”为例[D]. 马静怡.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6]H汽车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文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7]宝沃汽车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D]. 甄德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8]哈佛分析框架下福田汽车的财务分析[D]. 向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我国新能源汽车媒介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个案[D]. 林源.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效应评估研究[D]. 陈春梅.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