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市机关门诊所改革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倩[1](2021)在《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文中提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投身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苏北支前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人民群众是自卫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重要支援力量,其中民工群体尤其发挥了关键作用。因应战争局势的变化,中共先后建立华中北线支前司令部、华中支前司令部、苏北支前司令部,并建立县区乡村各级支前组织,领导和发动苏北民工参与支前。支前运动是高度的组织工作与动员工作,中共以细致入微且卓有成效的动员技巧顺应、干预和引导民工思想、行为的发展。在动员的基础上,对民工进行编组、整训与支拨,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民力使用制度。巩固民工队伍离不开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共要求“把民工队当成学校来办”,在民工队中加强党、团建设,提高民工政治素养,培养后备力量。而且,在民工队中加强群众纪律,开展“民爱民”运动调适新老区群众关系与干群关系。科学地管理民工是保障支前运动高效开展的关键,中共对民工的日常生活有较为严格的管理,使民工从自由散漫的个体逐步向统一、约束的集体生活过渡,努力将民工锻造成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干部群体与民工群体是参与支前运动的两大群体。为巩固地方秩序和开展支前运动,中共在短时间内提拔了大量干部,充实了组织力量。但因培养时间较短且受干部自身因素的影响,党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支前过程中,基层干部作为中共群众动员理念与政策的执行者与贯彻者,中共对其有抱有较高的期许与职责要求。同时,基层干部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战勤任务。基层干部扮演着多重角色,群体内部的心态与行为各有不同。从民工群体来看,民工支前过程中存在诸多顾虑,多以家庭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行为上,一方面,许多群众受到土改刺激、阶级觉悟、心理激发、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等因素的影响而积极支前。另一方面,民工队伍中存在开小差、躲避后勤的现象,中共发现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民主处理逃勤事件,动员民工归队。支前运动的开展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伴随着多重矛盾,其一是如何平衡土改、支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支前组织注意在不同区域、阶段对土改、支前与生产有所侧重,并通过合作互助等方式努力解决支前与生产的矛盾。其二是在繁重的战勤压力下如何科学使用民力,各级支前组织通过掌握各地民力状况,前后方等价记工、整理后勤的方式,努力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负担的平衡。其三是国民党特务及一些地主、土匪等煽动群众制造暴动,破坏支前运动。地方党政军机关灵活应对,逮捕少数暴动分子并对群众加强教育,有效化解了冲突。总体而言,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北支前运动是一场广泛、深入、彻底的群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群众走向中共革命的历程是曲折而又复杂的,群众将自身所附带的地缘、文化属性融入了革命之中,中共也将自身的革命理念、政治文化传递给了群众,努力使中共革命的目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契合。干部与群众、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努力贯彻群众路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汪妍泽[2](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何碧玉[3](2019)在《江苏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人力成本测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National Essential Public Health Service,NEPHS)是为了解决居民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提升健康水平而提出的一项公共卫生干预策略。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近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体系在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和完善。服务项目逐年增加、补助标准稳步提升,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了保障,同时也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来巨大的挑战。本研究以江苏为研究现场,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旨在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现状,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测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人力成本,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和补偿机制提供资料。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性设计,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择苏南、苏中、苏北三地3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样本点,于2017年89月开展现场调查。收集各样本机构辖区内常住人口数、单位在岗员工数、相关经费支出等基本情况。定性研究运用焦点组访谈(Focus group discussion,FGD)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分别组织各样本机构的管理者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进行访谈。访谈提纲根据调查对象的类别分别设计,内容分别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和提供过程调查实施现状和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建议等,访谈录音资料整理校对后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主题。定量研究按照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 Activity-based Costing,TDABC)的流程细分服务项目,制定人力成本测算问卷。通过整群抽样法选择样本机构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者为调查对象,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提供者的基本情况、完成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子项目的单位时间及各机构在2016年提供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量。采用TDABC进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成本测算。结果:本次研究从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区分别随机选取2个市,每个市随机抽取两个区(县),从每个区(县)随机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共抽取3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覆盖常住人口数198万人,平均每个卫生机构在岗工作人员84名。第一部分定性研究共访谈了管理者206人、服务提供者327人。结果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一人兼多岗的现象,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服务提供者均提出现存在基层人力资源短缺、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项目的服务能力欠缺、考核和激励机制不明确、公众及社会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知不足等问题。第二部分定量研究,根据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大类项目细分为105个子项目,样本点共有1089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卫生机构辖区内人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为98元/年,每万居民理论上应配备全职服务人员8.68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单位服务时间、单位时间成本和居民人均服务成本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短缺和补偿资金不足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结论: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广覆盖向高质量迈进,需要在管理、运行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应进一步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政府资金投入,明确激励机制,推进信息化进程,构建动态成本估算机制,加强宣传合作,最终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人人享有健康。
王彦君[4](2018)在《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城市第一功能的居住,居住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息息相关。西安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增长,城市居住空间表现出明显的重组和演变,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更加明显。面对分异引发的资源分配不均、社会空间破碎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对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研究,为下一步居住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本文整合城乡规划学、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利用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结合西安市实证案例,以“居住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居住空间分异模式特征——居住空间分异驱动机制——居住空间分异效应评价——居住空间分异调控引导”为研究思路,对居住空间分异及其效应评价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在梳理不同时期居住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分异格局特征的基础上,建构“多扇面+圈层式”的居住空间分异模式;其次,辨析居住空间分异背后的驱动因素,对驱动机制进行了多尺度、多要素的地理学解释;进而,研究居住空间分异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引发的正负效应,拓展了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内容;最后,结合驱动要素和效应评价提出针对性的调控引导措施。本文主要的结论如下:(1)西安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并伴随居住郊区化和居住空间分异两种特征,城市社会阶层变迁对居住空间演变具有显着影响。由封建社会时期各阶层之间互相独立成区,发展到近代社会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聚集,发展到计划经济时期相对均质的蜂巢式结构,发展到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化社区并存的空间格局。(2)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表现为多扇面居住片区、同心圆圈层式扩展,并表现出宏观方面居住郊区化趋势更加明显、中高档居住区多核心集中、中低档居住区边缘化、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相一致,以及微观方面的中心城区碎片化、环湖地带优质资源私有化等特征,且区域之间分异程度有加深趋势。西安市居住空间区位特征方面表现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未来朝东北、西南两个方向发展;居住空间价格特征表现为中等价格居住区最多,高等和低等居住区相对较少;居住空间类型特征表现为高档、中高档、中档、中低档、低档五种类型。(3)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在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多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形成的,各要素发挥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推动居住空间分异的演化与发展。不同外部条件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不同阶段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存在差异。(4)对居住空间分异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利弊效应做出评价,正面效应反映在社会和经济两方面:社会效应表现在有助于提高社区服务针对性、同质群体内部或异质群体之间形成了激励作用,经济效应表现在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土地利用价值;负面效应包括社会和环境两方面:社会效应表现在阻碍了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危及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加剧了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格局、中低收入群体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导致福利缺失等,环境效应表现在形成了灰色景观带。(5)居住空间分异的调控目标是优化居住空间结构、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融合,从而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西安市居住空间出现郊区化但中心城区聚集能力仍较强的现象,提出居住郊区化策略;针对居住空间分异在提高社区服务针对性的正面效应,提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建设提高居民归属感;针对交往空间内缩、危及公共安全等负面效应,提倡适当程度混合居住;针对加剧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格局等负面效应,均衡区域之间公共资源、建立三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针对形成灰色景观带等负面效应,提高低收入社区建设水平以改善城市景观。这不仅是从居住空间结构对于西安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考虑,也是其他城市解决居住空间分异的经验借鉴。
游宁龙[5](2014)在《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影响下的居住组团容积率“值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对于居住小区生活环境和居住品质的改善尤为重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在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的配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许多居住小区存在公益性公共设施指标配置与容积率指标不匹配的问题。容积率作为控规开发强度指标的核心,理应是一个区间值。容积率“值域化”旨在探讨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核心目标的容积率“弹性范围或区间”。本文以容积率“值域化”控制方法既有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探讨理想状态下(假定一个理想居住小区范围内各居住组团的分布是均质、均等的,且居民对公益性公共设施的需求均由小区内部自行解决,对城市或片区层面的跨区就读、跨区就医等现实情况不予考虑)容积率指标与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的合理配建关系,以此科学确定居住组团容积率指标的上、下限。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居住组团容积率值域化调控方法。文章选取了托幼、小学、卫生站三个因子作为居住组团容积率在小区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由此构建了单个因子影响下容积率值域化的理论模型:“托幼——容积率”模型下,下限模型是与托幼服务半径内最小居住人口应配套独立用地托幼的最小班级数相关的函数,上限模型是与最大居住人口时托幼的最小幼儿生均用地面积相关的函数,值域区间为(0.6,5.4);“小学——容积率”模型下,下限模型是与小学服务半径内最小居住人口应配套小学的最小班级数相关的函数,上限模型是与最大居住人口时小学的最小小学生生均用地面积相关的函数,值域区间为(1.0,5.8);“卫生站——容积率”模型下,下限模型是与卫生站的最小总建筑面积相关的函数,上限模型是与卫生站的最大总建筑面积相关的函数,值域区间为(0.2,5.9)。因此,居住组团容积率的综合值域区间为(1.0,5.4)。经过对比分析西安市高新区的典型居住小区,认为容积率值域化控制的前提是强化居住小区规划中公益性公共设施在合理服务半径内的布局;同时,在下层面规划时,容积率值域化指标应和公共利益因子应同时发挥作用;另外,对未来的小区开发建议以适宜规模(大型或中型规模为宜)进行整体规划,做到设施布局的公正平等。
王琦[6](2013)在《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关于城市历史与当下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理论依据的预测。因此,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是武汉大学赵冰教授主持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叉口,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的古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最后到当代,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起源、影响动力和机制。文化、政治、宗教、经济活动等都对城市空间营造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以镇江各发展时期的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主要影响因子,也作为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脉络,结合其它影响因子,通过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镇江未来城市空间营造的方向。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文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镇江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镇江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简要介绍镇江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镇江城市的起源和早期聚落变迁,探讨自然环境与湖熟文化(先周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这个时期是镇江有建城史记载的开始,也是奠定镇江城1800多年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基石,重点介绍三国时期的铁瓮城,以及京杭大运河江南北段的营造,揭示山水文化与孙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代至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宋润州城的扩建以及明清府城缩小的变迁,揭示吴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介绍近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五章。介绍1859年至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镇江府城与新城的变迁,租界区与洋码头的发展等等,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介绍现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六章至第七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作为江苏省府时期镇江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镇江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早期,镇江的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五部分介绍当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八章至第十章。第八章介绍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镇江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化下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九章为结论部分,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和营造模式作出总结。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其它影响因素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镇江未来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吕旭峰[7](2011)在《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教育捐赠已成为具有多重价值和意蕴的、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捐赠问题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的社会资本是教育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为教育捐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捐赠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从教育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为教育筹集资金,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更加注重自身内涵发展,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和服务社会,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乃至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教育作为制度性的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教育捐赠的可行性。教育捐赠作为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形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分化程度、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整体和谐;从伦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的意蕴已经超出经济学领域,逐渐延伸向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层面,教育捐赠行为是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教育捐赠宣扬了尊师重教、爱国主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观上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公民道德的培育。同时,教育捐赠作为一种伦理行为,捐赠的当事人在捐赠过程中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使捐赠者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崇高感,给他们带来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在人生价值实现、回馈与报答的心理驱动下,人们会更多地将捐赠投向教育事业上来。在中外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捐赠行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捐赠发展历史证明,教育捐赠与地域文化、社会政治等关系密切。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不同,教育捐赠的内核和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点。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逐渐趋向多元化是目前各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历史走向与共同趋势。从教育捐赠的动力机制来审视,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我国教育捐赠的主要动因;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教育捐赠的社会文化基础;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作用引导人们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进行教育捐赠。从跨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美国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对教育捐赠减免税收的相关优惠制度和配套政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直接动因;美国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友捐赠文化,校友情结是校友为母校捐赠的内在动因;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也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动因之一;教育捐赠行为背后的本根动机是利他主义。国外教育捐赠体制和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从国家层面来讲,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进行教育捐赠,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为教育捐赠提供了高位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撑。从学校本身募集教育捐赠的相关行为来看,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并有很多积极有效的做法:校长率先士卒参与募捐工作,提高了学校对教育捐赠的重视程度;建立了专业化的捐赠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筹资与运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制定战略性的筹款目标与详尽的筹款计划;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教育捐赠基金运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发捐资者的积极性;密切与(潜在)捐赠者的联系,巩固与捐赠者的忠诚友好关系,等等。其中的有益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我国新时期的慈善捐赠环境开始逐步形成,捐赠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捐赠已经起步。国家积极鼓励社会集资、捐资助学,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引导教育捐赠的开展,中央财政对中央级高校设立了捐赠配比资金,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教育捐赠。国内很多学校也逐步认识到教育捐赠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捐赠在学校多元化经费来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争取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总体而言,教育筹资工作逐渐从许多高校的战略边缘向中心工作转移,成为高校深入改革、重点加强、积极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学校逐步建立了进行教育募捐的社团组织和筹资机构,对教育捐赠管理也作了许多实践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一些教育基金开始独立进行捐赠基金的管理与运作。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捐赠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资金筹措机制呈现出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教育捐赠要在规模和范围上有所发展,应由国家单一拨款向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形式转变。从宏观层面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关于教育捐赠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捐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做好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促使政府政策导向化,提高政府资金效益,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教育领域。同时,要制定鼓励社会各界向教育事业捐赠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教育捐赠的相关税收政策,为教育捐赠提供税收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立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有文化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团队,形成专职、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各类人才汇集、优势互补的教育筹资、教育基金管理与运作的强有力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发展联络工作,拓宽学校的筹资渠道。加强我国教育捐赠文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教育捐赠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制度体系,已是应当提上日程的问题。我们要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有益的捐赠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透明、高效的筹措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有机体系。
潘永琪[8](2002)在《夯实后勤经济发展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陆剑平[9](2001)在《扬州市机关门诊所改革初探》文中认为
陆剑平[10](2001)在《扬州市级机关门诊所改革初见成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扬州市机关门诊所改革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扬州市机关门诊所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史料综述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群众支前的历史回溯与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 |
第一节 战争与中共的民众动员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苏北群众支前概况 |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与民众 |
第二章 苏北支前民工的动员与组织 |
第一节 苏北支前组织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 民工的动员 |
第三节 民工的编组与支拨 |
第三章 民工的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 |
第一节 党、团建设 |
第二节 民爱民运动 |
第三节 民工的日常管理 |
第四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干部群体 |
第一节 支前干部的提拔、培养与抽调 |
第二节 基层干部支前中的心态与行为 |
第三节 干部的惩处与纠偏 |
第五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民工群体 |
第一节 支前民工群体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民工支前的顾虑 |
第三节 民工支前表现与中共的应对 |
第六章 支前中的多重矛盾与中共的应对 |
第一节 土改、支前与生产的矛盾 |
第二节 战勤压力与合理负担 |
第三节 国民党与地方势力策动的暴动事件 |
结语 |
一、苏北支前运动的特点 |
二、苏北支前运动的成效与限度 |
三、支前运动中的党群、干群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3)江苏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人力成本测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与建议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子项目一览表 |
附录四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研究特点及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居住空间结构 |
2.1.2 居住空间分异 |
2.2 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居住空间分异模式理论 |
2.2.2 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理论 |
2.2.3 居住空间分异应对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
3.1 封建社会时期西安市居住空间结构(1840年以前) |
3.1.1 都城时期 |
3.1.2 府城时期 |
3.2 近代社会时期西安市居住空间结构(1840-1949年) |
3.2.1 城市功能体系不断完善 |
3.2.2 居住空间结构趋于开放 |
3.2.3 居住空间结构影响因子及类型划分 |
3.3 计划经济时期西安市居住空间结构(1949-1978年) |
3.3.1 城市建设进入起步阶段 |
3.3.2 居住空间结构相对均质 |
3.3.3 居住空间结构影响因子及类型划分 |
3.4 市场经济时期西安市居住空间结构(1978年至今) |
3.4.1 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
3.4.2 居住空间结构多元化 |
3.4.3 居住空间结构影响因子及类型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3.5.1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3.5.2 居住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
第四章 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模式特征 |
4.1 区域划分与数据收集 |
4.1.1 区域划分 |
4.1.2 数据来源 |
4.2 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审视 |
4.2.1 居住区位分异 |
4.2.2 居住价格分异 |
4.2.3 居住类型分异 |
4.2.4 居住群体分异 |
4.2.5 居住空间分异程度 |
4.3 居住空间分异特征总结 |
4.3.1 居住郊区化趋势更加明显 |
4.3.2 中高档居住区多核心集中,中低档居住区边缘化 |
4.3.3 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相对应 |
4.3.4 中心城区碎片化现象严重 |
4.3.5 环湖地带自然资源私有化 |
4.3.6 区域之间居住分异程度有加深趋势 |
4.4 居住空间分异模式归纳 |
4.4.1 多扇面居住片区 |
4.4.2 同心圆圈层式扩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 |
5.1 驱动要素及其机制探析 |
5.2 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 |
5.2.1 自然环境基底 |
5.2.2 人文环境提升 |
5.3 经济因素的推动作用 |
5.3.1 产业结构转型 |
5.3.2 房地产经济推动 |
5.3.3 开发区建设发展 |
5.3.4 外来投资差异 |
5.4 社会因素的制约作用 |
5.4.1 文化程度分化 |
5.4.2 职业背景分化 |
5.4.3 收入水平分化 |
5.5 政策因素的导向作用 |
5.5.1 宏观制度改革 |
5.5.2 城市规划引导 |
5.6 居住空间分异综合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效应评价 |
6.1 效应评价的思路 |
6.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资料获取与收集 |
6.3.1 数据收集 |
6.3.2 样本特征 |
6.4 居住空间分异正面效应 |
6.4.1 社会效应 |
6.4.2 经济效应 |
6.5 居住空间分异负面效应 |
6.5.1 社会效应 |
6.5.2 环境效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调控引导 |
7.1 调控引导的框架 |
7.2 居住郊区化策略 |
7.2.1 加大近郊区城东城西建设开发力度 |
7.2.2 打造远郊区多核心居住空间组团 |
7.3 加强社区服务功能 |
7.4 提倡适当混合居住 |
7.4.1 混合居住涵义 |
7.4.2 混合居住模式 |
7.5 均衡区域之间公共资源 |
7.5.1 完善教育资设施配置 |
7.5.2 完善医疗设施配置 |
7.5.3 完善商业设施配置 |
7.5.4 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 |
7.6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
7.6.1 政府-市场-企业“三位一体” |
7.6.2 住房保障措施 |
7.7 提高低收入社区建设水平 |
7.7.1 多样化社区空间 |
7.7.2 多样化建筑布局 |
7.7.3 多样化公共服务设施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影响下的居住组团容积率“值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 |
1.2.2 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 |
1.2.3 容积率“值域化”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配套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外容积率控制方法 |
2.1.3 对我国容积率控制方法的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配套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容积率控制方法 |
2.2.3 容积率“值域化”控制的必要性 |
2.2.4 容积率“值域化”的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容积率“值域化”影响因子选择和理想模型构建思路 |
3.1 容积率“值域化”影响因子的选择 |
3.1.1 影响因子的分类 |
3.1.2 影响因子的选取 |
3.1.3 影响因子的确定 |
3.2 样本地区典型小区公益性公共设施配套现状初判 |
3.2.1 西安市概况 |
3.2.2 西安市高新区概况及典型小区选取 |
3.2.3 典型小区公益性公共设施的配套现状 |
3.3 容积率“值域化”理想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
3.3.1 基本思路 |
3.3.2 组团容积率与小区容积率转换关系推导 |
3.4 本章小结 |
4 托幼因子与容积率关系的模型构建 |
4.1 我国小区托幼的发展历程、建设现状与理论借鉴 |
4.1.1 小区托幼设施的发展历程 |
4.1.2 小区托幼设施的建设现状 |
4.1.3 小区托幼设施配建的理论借鉴 |
4.2 小区托幼的配建要求 |
4.2.1 布局原则 |
4.2.2 指标规范 |
4.3 “托幼——容积率”关系模型构建 |
4.3.1 “托幼——容积率”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
4.3.2 “托幼——容积率”模型构建的主要思路 |
4.3.3 “托幼——容积率”理想模型的构建 |
4.3.4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的值域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小学因子与组团容积率关系的模型构建 |
5.1 我国小区小学的发展历程、建设现状与国外经验 |
5.1.1 小区小学设施的发展历程 |
5.1.2 小区小学设施的建设现状 |
5.1.3 小区小学设施配建的国外经验 |
5.2 小区小学的配建要求 |
5.2.1 布局原则 |
5.2.2 指标规范 |
5.3 “小学——容积率”关系模型构建 |
5.3.1 “小学——容积率”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
5.3.2 “小学——容积率”模型构建的主要思路 |
5.3.3 “小学——容积率”理想模型的构建 |
5.3.4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的值域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卫生站因子与组团容积率关系的模型构建 |
6.1 我国小区卫生站的发展历程、建设现状与国外经验 |
6.1.1 小区卫生站设施的发展历程 |
6.1.2 小区卫生站设施的建设现状 |
6.1.3 小区卫生站设施配建的国外经验 |
6.2 小区卫生站的配建要求 |
6.2.1 布局原则 |
6.2.2 指标规范 |
6.3 “卫生站——容积率”关系模型构建 |
6.3.1 “卫生站——容积率”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
6.3.2 “卫生站——容积率”模型构建的主要思路 |
6.3.3 “卫生站——容积率”理想模型的构建 |
6.3.4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的值域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7 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影响因子的综合模型与实例验证 |
7.1 居住组团容积率“值域化”的综合模型和值域区间 |
7.2 居住组团容积率“值域化”的实例验证与规划建议 |
7.2.1 典型小区开发建设现状分析 |
7.2.2 基于理想模型的典型小区规划建议与思考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总结 |
8.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一 西安高新区 123 个居住地块指标统计表 |
附录二 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与使用现状调查统计表 |
(6)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1.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1.3 城市空间营造体系 |
1.3.1 城市空间营造的思想来源 |
1.3.2 “空间营造”的三层面:境界、礼仪和技艺 |
1.3.3 城市空间博弈的三方面:自然、社会和个人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空间 |
1.4.2 城市空间 |
1.4.3 城市空间形态 |
1.4.4 城市形态的影响因子 |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背景 |
1.7.1 自然环境 |
1.7.2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2.1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族群演变与空间营造历史 |
2.1.1 旧石器时期——放牛山与莲花洞文化遗址 |
2.1.2 新石器时期——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主的凤凰山、王家山、城头山和磨盘墩遗址 |
2.1.3 夏商时期——宁镇地区江南先民创造地方土着青铜文化:湖熟文化 |
2.1.4 西周时期——北方移民周人建立的“宜国”与丹阳葛城 |
2.1.5 春秋战国时期:“吴头楚尾”朱方城 |
2.2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2.2.1 旧石器时期——古人洞穴居住据点 |
2.2.2 新石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 |
2.2.3 青铜器时代——父系家庭公社下的多核心聚落 |
2.2.4 夏商时期——早期吴国的建立与湖熟文化的消亡 |
2.2.5 春秋时期——吴文化“中心”的东南迁移,镇江地区逐渐成为吴文化的边界地带 |
2.3 吴文化主导的空间营造机制 |
2.3.1 自然层面:利用山水自然环境进行选址 |
2.3.2 社会层面:周人的营国制度与功能分区 |
2.3.3 个人层面:吴人尚武风气蔚然成风与吴国王陵墓葬 |
第三章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3.1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
3.1.1 秦汉时期丹徒故城的营造历史 |
3.1.2 东汉时期:孙吴铁瓮城的建造 |
3.1.3 三国时期:孙吴破冈渎的修建 |
3.1.4 东晋京口城的营造与润浦、京口水道的修建 |
3.1.5 南朝时期京口城的扩大和改造 |
3.1.6 隋朝时期:隋炀帝江南运河北段漕河的浚拓 |
3.1.7 唐代润州三重城的营造、伊娄河和京口埭的修造 |
3.2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3.2.1 战国至西汉时期:秦文化与丹徒水道、驰道的修建 |
3.2.2 东汉至三国时期:吴文化下的铁瓮城的营造特征分析 |
3.2.3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吴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的完美蜕变与京口城的营造特征 |
3.2.4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运河的开凿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运河文化下润州驿站的发展 |
3.3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空间尺度研究 |
3.3.1 体:“圆城”、“罗城”和“三重城”的不规则城市形态 |
3.3.2 面:规整对称的里坊制到里坊制的消亡与夜市、草市的兴起 |
3.3.3 线:城外古道和城内“井”字巷道 |
3.3.4 点:城门、河流交汇处、桥边作为城市商业中心 |
3.4 孙吴文化、中原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3.4.1 自然层面:吴文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3.4.2 社会层面:军事政治城堡与重城等级制度 |
3.4.3 个人层面:道、佛思想与礼制墓葬 |
第四章 宋至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4.1.1 宋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4.1.2 元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1.3 明清时期镇江空间的营造历史 |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4.2.1 宋代吴文化延续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4.2.2 元代时期:蒙回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2.3 明清时期:满族文化下清初京口旗营与明清江南民居 |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4.3.1 体:城池缩小,呈不规则形态 |
4.3.2 面:多元文化并存的带状混杂与功能分区的明确 |
4.3.3 线:驿站与递铺、古桥、古街巷 |
4.3.4 点:政治、宗教中心与家祠文化中心 |
4.4 中原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以及徽州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4.4.1 自然层面:吴文化延续下水系、桥梁建设,防洪设施与城墙维护 |
4.4.2 社会层面:运河文化下城市由军事城市转化为商贸城市,汉族与多族群并存的民族群聚 |
4.4.3 个人层面:儒道思想与天井园林 |
第五章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5.1.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5.1.1 1859~1889年:太平天国时期镇江新城的营造与开埠时期租界区的建立 |
5.1.2 1889~1919年:镇江近代铁路的诞生与新西门的建造 |
5.2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镇江近代城市发展 |
5.2.2 1889~1919年:铁路文化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衰落造成镇江城市的衰落 |
5.3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5.3.1 体:以府城为中心、沿长江向西呈“一”字型带状发展城市形态 |
5.3.2 面:城内商业中心的西移与近代商埠码头区的兴起 |
5.3.3 线:近代镇江方格网道路、铁路的新建与传统里弄街巷的延续 |
5.3.4 点:新行政、新宗教、新医疗机构、新工商业建筑与新交通建筑的形成 |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5.4.1 自然层面:运河的淤塞与长江航运的畸形繁荣 |
5.4.2 社会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西式宗教 |
5.4.3 个人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建筑 |
第六章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6.1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1.1 1919~1927年:民国初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1.2 1927~1937年:江苏省府时期,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
6.1.3 1937~1949年:抗日沦陷期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2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6.2.1 孙中山建设新镇江的规划和设想 |
6.2.2 省会建设计划的制定 |
6.2.3 城市市容整治计划 |
6.2.4 以镇江为中心的江苏铁路建设规划 |
6.2.5 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
6.2.6 省政府迁镇后镇江工商业区的发展 |
6.2.7 1927~1937年省会期间,城市建设对“山水城市”格局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
6.2.8 近代战争与镇江城市的衰落 |
6.3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6.3.1 体:城门的增设与城墙进一步破碎化,“一”字形态城市的形成 |
6.3.2 面: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
6.3.3 线:城市马路的增建与扩建,水系与港区的瘀滞 |
6.3.4 点:政治中心作为城市中心 |
6.4 中华文化时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6.4.1 自然层面:交通方式的转型与城市形态,城市园林建设 |
6.4.2 社会层面:体制政策与战争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
6.4.3 个人层面: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制约 |
第七章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7.1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1 1949~1966年: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2 1966~197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2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7.2.1 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相关规划制定 |
7.2.2 文化大革命晚期至1979年间镇江城市相关规划的制定 |
7.3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7.3.1 体:带状城市发展格局的深化 |
7.3.2 面: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扩展 |
7.3.3 线: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桥梁的修建 |
7.3.4 点:现代工商业建筑的增建 |
7.4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 |
7.4.1 自然层面:城市道路桥梁与工业用地的增建 |
7.4.2 社会层面:统一规划与统筹建设 |
7.4.3 个人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
第八章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8.1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1 1979~198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2 1989~199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3 199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2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8.2.1 198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 |
8.2.2 1994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 |
8.2.3 2005年《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
8.3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要素分析 |
8.3.1 体:“T”型“一城两翼”城市格局 |
8.3.2 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与副中心的形成 |
8.3.3 线: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
8.3.4 点:城市绿地广场、商业大厦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
8.4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空降营造机制 |
8.4.1 自然层面:港口治理与“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 |
8.4.2 社会层面:城市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
8.4.3 个人层面:现代风貌与城市记忆 |
第九章 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研究 |
9.1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
9.2 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9.2.1 空间体:“一水横陈,三山环绕”的带状城市格局 |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
9.2.3 空间线:“十字”水系、“丁”字古街巷与方格交通网 |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
9.3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间题 |
9.3.1 城市自然山水遭到破坏 |
9.3.2 近代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
9.3.3 文物古迹的保护严重 |
9.3.4 现代化进程导致城市个性特色不明显 |
9.3.5 以港兴市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元化的矛盾 |
第十章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
10.1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 |
10.1.1 山水花园城市的建设 |
10.1.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
10.1.3 建设以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
10.1.4 依托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加快经济转型 |
10.1.5 依托上海经济辐射加快结构调整 |
10.2 2009年~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
10.2.1 体:“一体两翼”的“T”字形城市形态的深化 |
10.2.2 面:城市肌理的梳理、港口区的建设及生态绿化带的填充 |
10.2.3 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
10.2.4 点:现代文娱广场、公民建筑、社区居住模式以及历史文化遗存将为空间节点 |
10.3 以吴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10.3.1 自然层面:山水环境的整治 |
10.3.2 社会层面: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 |
10.3.3 个人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
10.4.1 纵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
10.4.2 横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7)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许要教育捐赠研究的理论支撑 |
(二) 教育捐赠的外部动力与政策驱动亟需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 |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的论域和概念廓清 |
(一) 教育捐赠 |
(二) 教育基金 |
(三) 教育财力资源 |
四、研究综述与学术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 研究趋势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捐赠的理论意蕴解析 |
一、教育捐赠的社会学意蕴 |
(一) 社会资本理论基础 |
(二) 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
二、教育捐赠的文化学意蕴 |
三、教育捐赠的教育学意蕴 |
四、教育捐赠的经济学意蕴 |
(一)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
(二) 经济学效用理论与教育捐赠 |
(三) 教育捐赠的经济模型及其组成的基本要素 |
(四) 第三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 |
五、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蕴 |
(一)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义 |
(二)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原则 |
六、教育捐赠的心理学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外教育捐赠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教育捐赠的历史梳理 |
(一) 历史的渊源:古代学校 |
(二) 历史的特色:古代书院 |
(三) 近现代教育捐赠:官倡民助 |
(四) 历史的断裂:控制与沉寂 |
(五) 新时期的发展:起步与复兴 |
二、国外教育捐赠历史概览 |
(一) 柏拉图学院:教育捐赠的滥觞 |
(二) 古代阿拉伯国家:教育捐赠成风尚 |
(三) 近代西方国家:教育捐赠走向成熟 |
(四) 近代亚洲国家:教育捐赠形态各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视阈下中外教育捐赠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我国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本土溯源 |
(一) 传统中国社会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 |
(二) 尊师重教和仁爱慈善的传统美德 |
(三) 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 |
二、国外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跨文化视野 |
(一) 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以美国为例 |
(二) 独特的校友文化产生的回报母校情结——以美国高校为例 |
(三) 相关税法和配套捐赠政策:政策法规的支持 |
(四) 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 |
(五) 利他主义:教育捐赠的本根溯源 |
三、中西教育捐赠动因之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教育捐赠的经验探讨 |
一、国外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哈佛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基金运作 |
(二) 密歇根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发展联络 |
(三)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友联盟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筹资渠道多元化,募捐手段多样化 |
(二) 政府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健全税法优惠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
(三) 基金会和教育基金会运作成熟 |
(四) 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学校本身的相关行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案例研究 |
一、我国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北京大学 |
(二) 浙江大学 |
(三) 香港中文大学 |
(四) 上海交通大学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机构日益健全,管理渐趋规范 |
(二) 战略规划筹资工作 |
(三) 重视校友工作,加强校友联络 |
(四) 教育基金会逐步走向专业化运作管理 |
(五) 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的现状:成绩、困境与问题 |
一、我国教育捐赠取得的成绩 |
(一) 慈善捐赠环境形成,教育捐赠方向明确 |
(二) 国家政策逐步鼓励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 |
(三) 拓展筹资渠道,促使筹措经费渠道多元化 |
(四) 教育筹资机构逐步建立,教育基金管理运行起步 |
(五) 校友捐赠意识增强,回馈母校热情高涨 |
(六) 大额捐赠稳步增长,地区与校际差距明显 |
二、当前我国教育捐赠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筹措机制面临的困境: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 |
(二)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策略研究 |
一、宏观建议与对策:本土的构建 |
(一) 制度层面的建构 |
(二) 政策层面的引导 |
(三) 法规层面的完善 |
(四) 队伍层面的建设 |
二、构建教育捐赠文化 |
(一)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二) 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友文化 |
(三) 形成组织与制度的捐赠文化 |
(四) 推进教育捐赠环境文化建设 |
(五) 加强教育捐赠道德文化建设 |
三、高等教育捐赠工作管理建议 |
(一) 募捐项目设置与募捐策略 |
(二) 校友会与校友捐赠 |
(三) 教育基金会与教育基金管理运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论文主要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书籍类 |
论文类 |
网络类 |
附录 |
附录A:教育捐赠者调查问卷 |
附录B:学校接受教育捐赠情况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二、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8)夯实后勤经济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确思路,抢抓机遇,促进后勤经济由计划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 |
二、严格制度,科学管理,切实打牢后勤经济发展的基础 |
1、抓好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 |
2、改革机制,放开搞活。 |
3、建章立制,依法经营。 |
三、以发展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机关的保障能力 |
(一)创新体制、机制。 |
(二)加快结构调整力度。 |
(三)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
(9)扬州市机关门诊所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的改革措施 |
1.1 首先抓思想观念的转变 |
1.2 不断适应病人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
1.3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1.4 医疗机构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需要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及就诊覆盖面, 增加就诊人次 |
2 改革后的成效 |
3 体会 |
四、扬州市机关门诊所改革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D]. 张雅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3]江苏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人力成本测算研究[D]. 何碧玉.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8)
- [4]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效应评价研究[D]. 王彦君. 西北大学, 2018(01)
- [5]小区级公益性公共设施影响下的居住组团容积率“值域化”研究[D]. 游宁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6]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D]. 王琦. 武汉大学, 2013(01)
- [7]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 吕旭峰. 河南大学, 2011(10)
- [8]夯实后勤经济发展之路[J]. 潘永琪. 中国机关后勤, 2002(04)
- [9]扬州市机关门诊所改革初探[J]. 陆剑平. 中国厂矿医学, 2001(06)
- [10]扬州市级机关门诊所改革初见成效[J]. 陆剑平. 中国机关后勤,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