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陵·咸秦·江汉——李白籍贯和家世渊源考辩(论文文献综述)
孙克诚[1](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陈前进[2](2020)在《《尊前集》笺注汇评》文中认为本文共分四章,在正文前有前言和凡例,正文後添加有附录。前言主要介绍了《尊前集》的版本源流问题和在注释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同时又对顾梧芳的生平和顾本《尊前集》的流传和存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其中为顾本《尊前集》缕出了一条淸晰的存藏脉络。同时,前言还对本注释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凡例主要对注释的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细节进行了具体说明。《尊前集》是一部唐五代词总集,本文主要对《尊前集》所收的289首词作进行了笺注,笺注主要采用了详注的方式。本注所用的底本原不分卷,但在注释时,本文将其分成了三章。其中文章第二章包含了《尊前集》前面部分的110首作品,第三章主要包含了中间部分的122首作品,第四章主要包含了後面部分的57首作品。《尊前集》共出现36位词人,本文为每一位词人都撰有小传。每一首词都设有词牌解题、注释和汇评三个部分。解题主要以《钦定词谱》为主;注释主要采用详注的方式,着意于搜寻相关作品的本事和典故。对於其中出现的一些曾经在解释上有争议的字词,本文在注释时都详加求证,广泛参考,择优而取。在文章最後,本文选取了有五篇与《尊前集》相关的重要跋文作为附录,以资参考。
郭文瑞[3](2020)在《《闲中咏古咏史》校注》文中指出杨叔珨,为阮朝中后期文人,史书无传,亦未见有族谱、家谱、作家年谱或传记传世,几种越南文学史中亦未提及,遑论研究。其生平主要履历及着述,经翻检《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参照其咏史诗集两种不同版本序言与三篇碑文的落款及《大南实录正编第五纪》卷四建福元年闰五月条下相关记载,大致可以确定:乂安省琼0)县琼堆社人,建福元年同进士第一名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承佐、乂安省督学,成泰十一年以鸿胪寺卿致仕归乡,在教授生徒之闲,仿效乡贤前黎进士范阮攸、本朝探花阮德公及梅庵公主等人咏写中国历代名贤义士、奸臣佞人、贤妃烈女及悍妇妖姬,于成泰十四年结集,二卷,有杨叔珨自序。杨叔珨咏史诗集,现存两个版本。其一,《闲中咏古咏史》影抄本,二卷,有杨叔珨自序。收录在一九七一年越南特责文化国务卿府译述委员会出版的《古文丛书》中,《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并未载录,无馆藏编号。其二,《咏史》合集抄本,有杨叔珨自序。现收藏于越南汉喃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号为VHv.1785。两种版本,收录除杨叔珨咏史诗歌外,还附录有三位前贤范阮攸、阮德达、梅庵公主数量不等与杨叔珨同题或近题咏史诗歌。两种版本附录三位前贤的诗作数量与咏题几乎相同(前者仅比者少一首《马援》诗),前者共收录三位前贤诗歌三百八十二首,后者收录三位前贤诗歌三百八十一首;但在收录杨叔珨咏史诗作数量、咏题、杨诗与前贤附录的次序、诗歌题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闲中咏古咏史》共收录诗歌七百九十首,其中杨叔珨诗歌四百零八首,后者共收录八百三十二首,其中杨叔珨诗歌四百四十二首;后者比前者多出十七题三十四首诗。前者每页纸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附录三位前贤诗作,下半部分收录杨叔珨同题或近题诗作;后者,则先录杨叔珨诗,三位前贤诗作列在杨叔珨同题或近题诗之后。两者版本的诗歌题注也存在文字差异。杨叔珨的咏史诗集,不仅数量众多,题咏中国历史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从中可见越南古代文人对中国史籍的熟悉程度,展现了越南文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看法,同时折射出阮朝末年文人心态历程,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杨叔珨的咏史诗,还因多用数量词,喜用比较,擅长化用、语含双关与语带讽刺等特征,因而展现出较高的咏史诗艺术技巧,形成了浅俗、晓畅、平淡、质朴的艺术风格,因此具有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本文在广泛搜集杨叔珨及附录诗人不同别集版本及相关文献基础上,仔细校勘比对注疏,力图完成一部较为完备的杨叔珨咏史诗集校注本子,以期为今后越南汉文咏史诗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丁一[4](2020)在《元杂剧产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杂剧是我国早期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样本,以此为对象研究其投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很有意义,可通过归纳元杂剧这一特殊的断代文化产业现象的主要特点,了解剧作家与艺人的经济生活,还原创作与演出的市场化运作形态,回顾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考察元杂剧市场发展历程及其兴衰的原因,分析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动因和社会制度性因素。在元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但不限于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利用现有元杂剧文物考古研究成果,沿元杂剧产业发展脉络,即资金来源、创作市场、演出市场、戏班经营与管理、书会与农村社会等具有中介性质的组织、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等诸环节展开研究,逐渐逼近元杂剧产业发展原貌。元杂剧是生产驱动型文化,在短暂的历史时期中呈现出产业化的趋势,分工明确而高效,书会专职创作并印刷传播剧本,教坊统一注籍管理乐人,在民间和官方市场按需调配表演人才资源,而长期两京巡演制度则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元杂剧艺术成就,提高了元杂剧艺术生产力和传播效率。
陈方[5](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赵婧[6](2019)在《陈文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文述(17711845),原名文杰,字云伯,别号退庵、颐道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至江都知县,是清代嘉道时期着名诗人。曾以团扇诗受知于阮元,与陈鸿寿、陈甫被阮元称为“钱塘三陈”。陈文述一生作诗逾万首,着述数量繁多,着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诗选》、《颐道堂戒后诗存》、《秣陵集》、《西泠怀古集》、《西泠闺咏》、《西泠仙咏》、《颐道堂文抄》、《碧城题跋》、《碧城文隽》、《碧城诗髓》等等。陈文述着作内容丰富,能反映诸多当时文坛及社会状况,颇具文史价值。以往学界侧重于研究陈文述与清代才女的互动以及对女性的书写,对他本人的研究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他进行较为全面的个案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文献考订和研究讨论来考察陈文述的生平面貌、交游状况和诗文成就,以期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的社会。本论文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生平、交游,凡六章,下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着作版本、诗风嬗变,凡四章。每章的内容概要如下:上编第一章《陈文述家世戚属》,从陈文述的诗文集中勾勒出其家世谱系,并绘制世系图。通过考述其父母、妻妾、晚辈的生平,来展现他的家庭关系。陈文述有大量描述家庭内部生活、涉及夫妻之情的诗文作品,十分有利于考索出其家人尤其是女性眷属的生平经历。第二章《陈文述生平经历》,陈文述的生平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写陈文述早年的读书经历及在京师屡试不第的过程。第二阶段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写陈文述在江南一带的薄宦生涯和尝试海运运动的得失。第三阶段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37),写陈文述在丧失爱子之后的心境转变与因家贫晚年再度出仕的波折起伏。最后,结合多方材料澄清了陈文述的卒年问题。第三章《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阮元是陈文述一生中最重要的伯乐和老师。以陈文述为切入点,考察他与阮元的订交过程,在阮元幕府中参与的文学活动,以及与阮元幕府中其他幕宾的来往交流,更能了解阮元幕府对于乾嘉诗学的贡献,以及“诗人幕宾”、“政客幕宾”与“学者幕宾”三者的关系。第四章《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随着陈文述在江南一带遍交友人,他在苏州的“桂叶书堂”逐渐具有一定号召力。本章重点研究了陈文述与舒位、萧抡的交往经历与诗学交流,并考证陈文述与《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厘清这本书的第一作者,试图理解陈文述对这部书产生的作用。第五章《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陈文述与钱杜通过诗画合作积累了深厚的友谊。本章在具体的诗画合作案例中勾画了陈文述与钱杜的交游过程,分析他们的人格思想,揭示诗人与画家特有的互动关系。第六章《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针对顾太清在诗中痛诋陈文述伪造题诗的疑案,结合种种文献考辩,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编第一章《陈文述着作考述》,逐一简要介绍陈文述二十八种至今流传的着作的版本与内容。第二章《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陈文述在初学诗法阶段主要效法了吴伟业“梅村体”的诗风。本章通过解读具体诗歌,探究陈文述的叙事性七言古体诗在转韵方面对“梅村体”的继承,及在题材与写法上对“梅村体”的发展。第三章《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陈文述中年根据萧抡的建议转而追求诗歌的讽喻用世功能,重新删定早期藻丽的诗作,最后又有所反悔。本章首先对比了《碧城仙馆诗抄》与《颐道堂诗选》前五卷的异同,显示其删定过程的复杂性。其次从诗学上分析其诗观转变的意义。最后探讨他没有真正成功地转变诗风的因素。第四章《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陈文述晚年在诗学倾向上标举李白。本章通过分析陈文述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在创作实践和理论评价上对李白的师法与尊崇,及其与学李诗人的交游这三方面,结合其晚年求仙问道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社会背景,论述他尊崇李白的原因和意义。
刘楷锋[7](2018)在《千唐志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唐志斋是我国收藏墓志最多的专题博物馆,因藏有一千余方唐代墓志而得名。千唐志斋所藏唐代墓志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史料,也是唐代文学研究的对象。随着唐代石刻与文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千唐志斋研究必将成为唐代文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千唐志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千唐志斋所藏的唐代墓志所具有的文化、文献和文学等方面的价值,揭示其对于唐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交待研究内容、关于千唐志斋及所藏唐代墓志的研究现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附录是对存于千唐志斋壁间和新收的历代墓志目录进行的整理,以提高其利用价值。正文部分是对千唐志斋进行综合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千唐志斋的建造与墓志收购。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邙山为代表的洛阳古墓葬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盗发,汉魏以来历代墓志出土约3000方。这些墓志出土之后就以洛阳为中心向全国流散,保存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私人手中。同时,也有少量墓志被走私到海外。唐代墓志因不受文物市场的欢迎而罕有人问津。张钫在洛阳分两次收购这些没有市场价值的墓志,共1300余方,为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千唐志斋博物馆又新购洛阳附近新出墓志近千方,整理出版的历代墓志共599方。第二章为千唐志斋对于墓志的收藏和着录。张钫在购买唐志时,在其家乡挖窑洞十五孔,将墓志镶嵌在窑洞的四壁。到1935年千唐志斋竣工时,共镶嵌历代石志1352方,其中唐代墓志共1173件。这种对出土文物的收藏形式极具特色。张钫还对收购来的墓志全部打拓100套,并据此编藏石目录,以广流传。《千唐志斋藏志》(1984年)和《唐代墓志汇编》(1992年)的整理出版,即得益于此。这两部墓志文献总集,也使千唐志斋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极大方便了学人,对增益千唐志斋馆藏唐志的学术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是对馆藏唐志所见旅葬洛阳的唐代葬俗研究。洛阳在唐代的人口变化,与洛阳出土唐代墓志的年均数量变化一致。研究千唐志斋所藏唐志,可以看出洛阳丧葬习俗的变化:初唐时期,洛阳当地官吏和隋末迁居洛阳的前朝官员,在去世之后选择旅葬于此;武周至玄宗时期,洛阳人口增长达到顶峰,墓志的主人变成了因官洛阳而移贯于此的外地官员,他们去世之后更多地旅葬于邙山,形成了旅葬洛阳的新葬俗。安史之乱后,身在外地的洛阳官民,去世之后也选择归葬洛阳,归祔葬成为主流。洛阳葬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唐代诗歌中得到充分反映。考察唐代伤悼诗、感伤诗与唐代洛阳葬俗的关系,对于深化对唐代诗歌的认识提供新的角度。第四章为馆藏唐代墓志的文献价值研究。千唐志斋是一座重要的唐代文学史料宝库,有着突出的文学文献价值。充分利用这些墓志文献,在考订唐代文人的姓名、籍贯、仕履、文学交游等内容之外,还可以考察文人的成长环境,墓志文献中对人物的品评等,为评介诗文作家提供更为丰富的史料。利用墓志文献,还可以校订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考证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及考察当时文坛对某一作家创作成就与文学评价。此外,千唐志斋所藏近1700方唐代墓志,绝大多数为唐代佚文,可以有效丰富《全唐文》中的唐人散文创作。第五章为唐代墓志文的文体研究。首先,结合碑志等其他石刻文献,具体考察千唐志斋所藏1700方唐志,归纳墓志这一文体的石刻文体特征与文学特点。其次,通过对墓志撰写人的分类研究,试图总结墓志文撰写的规律及其演变轨迹。唐代墓志文多为丧家托请词臣撰写,造成谀墓之风盛行和墓志内容可信度的下降。盛唐之后,逝者的亲友更多地参与到墓志撰写中,甚至逝者生前指定撰志人,唐代墓志也变成文学色彩鲜明的传记文学作品,其可信性也大大增强。唐代墓志文的撰写,序文以志墓为起点,以颂德为宗旨,以怀思为感情基调,创作存在模式化。随着撰志人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墓志创作更加积极性、自由。铭文写作包含三项基本内容:颂德、怀思和祝愿,具体包括颂门第、美德才、伤逝怀思、泽后昆、留美名等五个基本要素。铭文五要素的自由组合,使唐代墓志打破了六朝以来千篇一律的铭文撰写模式,极大推进了唐代墓志文体的成熟与繁荣。根据对唐代墓志写作规律的考察,论文进一步归纳出唐代墓志文的演变轨迹:唐代初期,墓志创作仍沿袭六朝习气;武则天主政洛阳至安史之乱爆发,是唐代墓志文创作的转型期;中晚唐时期则为墓志文创作的繁荣期。晚唐在古文运动进入低潮时,墓志文的创作则仍葆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李宝[8](2018)在《宋代题跋文研究》文中认为题跋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散文文体,在追溯这种文体的起源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正式定型并大量产生于宋代则为学界所公认。宋代题跋文数量繁多,题材广泛,表达丰富,体式灵活,趣味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宋代题跋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及当下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题跋文体进行文体学上的界定,对两宋题跋文的数量、类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题跋文征引诗词现象进行考察,力图展现宋代题跋文体勃兴的全貌。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宋代题跋文的基本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同时,在绪论这一章之中,还交代了对宋代题跋文进行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题跋文体自身的几个问题,是为宋代题跋文研究作基础性的奠基工作。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概念的阐释与解读多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切入,使用方法与征引材料,几乎雷同,各家只是酌以自己的见解,复为演述,在没有新材料出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再复述的必要。笔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对题跋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探讨其文体的发生与命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演变。笔者又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源头追溯的几种观点,逐一评述,进而确认比较赞同的观点。之后,对比分析历代《文选》类总集选录题跋文情况,从选文上对比分析了宋、元、明三代题跋选文、题跋题名特点、以及题跋文关涉的内容等情况,以此验证题跋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本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辨析了题跋与后序、题跋与题辞(词)、题跋与题名等三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与关系。第三章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梳理了题跋文的结集情况,并对明代毛晋“津逮秘书”所选宋人题跋及新近结集的《全宋文》、《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宋代序跋全编》等收录题跋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逐一对比,以期对宋代题跋文有较为精确的数量认识。第四、五章在梳理了前人对题跋文的分类情况之后,参考《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题跋文所分九类,拆分合并成书跋、文跋、诗词题跋、法书帖刻、金石器物、图画、其他类等七类。重新分类的考量是因为《索引》原“法书碑帖”一类涵盖的题跋数量太大,而“山水草木”、“器物”、“建筑”、“人事”等题跋数量又过少,重新分类之后,将“法书碑帖”一类之中“金石”拆分出来与《索引》“器物”一类合并成“金石器物”一类,原类目更名为“法书帖刻”,之后将“山水”、“建筑”、“人事”三类合并成“其他类”,新分类中各类目涵盖题跋数量接近,体现分类的意义。之后以新分类为准,对各类题跋的内容进行逐一进行概述,总结各类题跋的内容特点,以期对宋代题跋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六章考察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情况。宋人题跋,有专论诗词一部,数量有千余则。在这部分题跋文之中,有大量诗、词被征引到题跋文之中。通检两宋题跋文我们发现,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诗词题跋之中,其余文跋、书跋、书画题跋等等类型的题跋文之中,都有征引诗词的情况出现。我们将宋人题跋中征引到的诗词悉数辑出,以附表的形式列于文后。在对征引的诗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宋代题跋征引诗、词的虽然颇为随意,但是基本规律还是可循的。我们总结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四个规律,并用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新辑《全宋诗》失收的宋人诗三十余首、残诗零句一百二十余则。最后,我们例举了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对传世诗词的诗题、字句的订正,以此来验证宋人题跋征引的这部分诗词的校勘学价值。
渠嵩烽[9](2018)在《《北湖集》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主要分爲两大部分。前言部分以吴则礼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爲主要研究对象,对吴则礼文学活动发生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文学、史学及宗教等相关领域进行觐照,并探讨其内在联络因素。主体部分以《北湖集》爲注释对象,补漏正讹,解词释义,疏正典故,力图还原文献原貌。前言部分,首先对吴则礼其人的籍贯及今属、家世及门荫、仕履及生年、交游与酬唱等作详细考查。吴则礼,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兴国永兴人。北宋名臣吴中复之子、宰相曾布之婿。以父荫入仕。学界对其生年尚不确定,对其人生履历的研究亦是舛谬多出。通过研究,得出吴则礼生年大致在北宋嘉佑八年(1063),而其家乡并非今人所说之湖北阳新,而是今湖北省通山县洪港缜。同时,对吴则礼仕宦与闲居的人生脉络进行梳理,从而填补一些空白,澄清部分异说。吴则礼性情天放,豪迈洒脱。与当时文坛名家如陈师道、魏泰、韩驹、唐庚、晁冲之、曾纡等人交游友善,与介然、佛印等僧人过从甚密。这些人或者小型文学集团的政治主张、史学精神、宗教思维无不对吴则礼文学创作产生影响,文中会选取重大问题进行探讨。其次,《北湖集》今存作品中有吴则礼诗、词、文等作品,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诗歌占据了《北湖集》大部分篇幅。本文会探讨吴则礼诗学思想、诗学主张以及形成的原因。并重点就其大部分诗歌所具备江西诗派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与上述诗歌风格迥异的小部分诗歌解读和归纳,并总结其创作风格差异的成因,厘清其文化心态和审美心态变化的内在脉络。对吴则礼词的风格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慷慨激昂”与“清空雅正”的两种词风分别对辛弃疾和姜夔的影响,并进一步发现、明确吴则礼词在南北宋之交词风转向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吴则礼文章风格主要结合四库馆臣的评价进行研究,并将其文章风格进行分类,用以详探其文学思想和艺术特征。最後,对吴则礼文学作品进行辨伪和辑佚工作,对作者归属争议较大的作品进行严谨而详实的分析,得出结论。并结合以上研究对吴则礼在北宋文坛的地位及南宋文坛的影响作出总结。主体部分,校注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以涵芬楼秘笈本参校本,并参考民国湖北先正遗书本、宋人乙编本及部分史传笔记、出土文献、谱牒图表、方志金石及文人别集等文献资料,主要对经典故事和意象传承作出注解,并对《北湖集》中所出现的偏词僻字、人名地名、历史事件、职官制度等也一一考究。
赵延花[10](2017)在《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蒙古族建立的统—封建王朝,元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游牧——农耕二元文化、蒙——汉二元文化碰撞最为剧烈、交融最为深入的时代。元代诗歌作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媒介和纽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诗史互证理论,对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诗歌作宏观研究和个案分析,试图梳理诗歌在元代蒙汉文化交融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元代诗歌中关于蒙古族接受汉族文化的诗歌众多,除了已有的研究,可以开拓的空间巨大。论文第一章研究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儒家文化的崇尚。在中原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居于核心位置,是维系政统所必需的道统。为了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蒙元统治者逐步将尊孔崇儒演变为元朝的基本国策,元代诗歌演绎了蒙古族崇尚儒家文化的历史进程:诏请汉族儒臣,学习儒家思想,祭祀孔子,建立儒学教育体系,实施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了儒家文化的播迁,加强了汉族文人对蒙古族统治的认同,元代诗歌也表现了蒙古族诗人的儒者情怀。第二章研究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道教文化的青睐。蒙元王朝占领金宋故土的同时,也据有了金宋人民。金宋故地的道教掌教及弟子进入蒙元政权,道教文化获得蒙古族的青睐,直接推动蒙汉文化及文学的交融。元代诗歌既表现了全真、正一等道派受到蒙古族的青睐,同时也表现了蒙古族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接受。第三章研究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汉传佛教文化的认同。蒙元政权虽以藏传佛教为国教,但对汉传佛教也优礼有加,耶律楚材作为禅宗居士,是最早将禅宗思想传播到蒙古族上层的诗人,其诗歌中对元初佛道之争的描写,具有重要的意义;刘秉忠是忽必烈重要的谋士,也是禅宗临济宗的僧人,他在描写忽必烈征讨大理的诗歌中,书写了蒙古族对佛禅戒杀思想的接受;元代的诗僧描写了蒙古族对汉文化的重视,蒙古族诗人与诗僧多有交往,也留下诸多涉佛创作。元朝建立之后,文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参加上都巡幸。关于参加上都巡幸的诗人及其创作,自元代开始已有相关研究。论文第四章从蒙汉文学交融的视域出发,将两都巡幸制放在元代实施的“蒙汉二元”制度之下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这类诗歌新的文化内涵。主要论述了元诗对两都巡幸意义的思考、对驿路风情的描写、对巡幸期间元朝皇帝在上都举行的皇家宴会的吟咏等。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民族群体中产生、发展和演变,是规范一个地域生活群体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基本力量。蒙元政权的建立,尤其是两都巡幸制度的实施,蒙古族从历史舞台的幕后走向了前台,草原民俗文化也开始受到诗人的关注。论文第五章通过研究元代诗歌对草原民俗的书写、草原民俗诗内容上的新变以及草原民俗诗中的蒙古语等内容,拓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在近百年的岁月里,蒙古族统治集团通过战争结束了自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大江南北,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统一的时期。宋金元文人目睹了蒙元政权通过战争结束分裂,统一大江南北的史实,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丧乱诗。论文第六章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关注由金入元和由南宋入元的众多文人,以他们记录兵连祸结的时代、记录文人充满创伤和矛盾的心灵的丧乱诗为对象,研究这些诗作对家园残破、生灵涂炭的书写,研究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对参战各方的褒贬,对蒙古族统治者接受仁民思想的称颂以及慷慨悲怆的风格。中华多民族形成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诗歌在这部历史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独特的,是政治、经济、军事等交流手段不能比拟的。研究蒙汉诗歌交融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能为研究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学交流提供范式。
二、金陵·咸秦·江汉——李白籍贯和家世渊源考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陵·咸秦·江汉——李白籍贯和家世渊源考辩(论文提纲范文)
(1)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尊前集》笺注汇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版本述略 |
二、知人论世 |
三、首见词作 |
四、互见词作 |
五、《尊前》词的主要内容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上) |
明皇一首 |
好时光 |
昭宗二首 |
巫山一段云 |
又 |
庄宗四首 |
一叶落 |
阳台梦 |
歌头 |
忆仙姿 |
李王五首 |
一斛珠 |
子夜 |
更漏子 |
浣溪沙 |
虞美人 |
李白十二首 |
连理枝 |
淸平乐 |
又 |
又 |
又 |
又 |
菩萨蛮 |
又 |
又 |
淸平调 |
又 |
又 |
韦应物四首 |
调笑 |
又 |
三台 |
又 |
王建十首 |
宫中三台 |
又 |
江南三台 |
又 |
又 |
宫中调笑 |
又 |
又 |
又 |
杜牧一首 |
八六子 |
刘禹锡三十八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纥那曲 |
又 |
忆江南 |
浪淘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潇湘神 |
又 |
抛球乐 |
又 |
杨柳枝 |
又 |
白居易二十六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浪淘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忆江南 |
又 |
又 |
宴桃源 |
又 |
又 |
卢贞一首 |
杨柳枝 |
张志和五首 |
渔父 |
又 |
又 |
又 |
又 |
司空图一首 |
酒泉子 |
第三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中) |
韩偓二首 |
浣溪沙 |
又 |
薛能十八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成文干十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冯延巳三首 |
捣练子 |
谒金门 |
玉楼春 |
温飞卿五首 |
菩萨蛮 |
又 |
又 |
又 |
又 |
皇甫松十首 |
怨囘纥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抛球乐 |
又 |
韦庄五首 |
怨王孙 |
定西蕃 |
又 |
淸平乐 |
又 |
张泌一首 |
江城子 |
毛文锡一首 |
巫山一段云 |
欧阳炯三十一首 |
南歌子 |
渔父 |
又 |
巫山一段云 |
又 |
春光好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西江月 |
又 |
赤枣子 |
又 |
女冠子 |
又 |
玉楼春 |
又 |
更漏子 |
又 |
定风波 |
木兰花 |
淸平乐 |
菩萨蛮 |
又 |
又 |
又 |
和凝七首 |
江城子 |
又 |
又 |
又 |
又 |
喜迁莺 |
麦秀两歧 |
孙光宪二十三首 |
浣溪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定风波 |
南歌子 |
又 |
应天长 |
生查子 |
又 |
又 |
又 |
遐方怨 |
更漏子 |
又 |
又 |
又 |
魏承班六首 |
生查子 |
满宫花 |
菩萨蛮 |
谒金门 |
又 |
又 |
第四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下) |
阎选二首 |
谒金门 |
定风波 |
尹鹗十一首 |
江城子 |
河满子 |
女冠子 |
菩萨蛮 |
又 |
拨棹子 |
又 |
金浮图 |
秋夜月 |
淸平乐 |
又 |
李珣十八首 |
中兴乐 |
渔父 |
又 |
又 |
南乡子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定风波 |
又 |
又 |
又 |
又 |
西溪子 |
又 |
李王八首 |
望江南 |
又 |
更漏子 |
蝶恋花 |
淸平乐 |
采桑子 |
喜迁莺 |
浣溪沙 |
冯延巳七首 |
罗敷艳歌 |
又 |
更漏子 |
又 |
临江仙 |
虞美人 |
又 |
李王一首 |
子夜啼 |
庾传素一首 |
木兰花 |
刘侍读一首 |
生查子 |
欧阳彬左丞一首 |
生查子 |
许岷二首 |
木兰花 |
又 |
林楚翘一首 |
菩萨蛮 |
薛道蕴一首 |
谒金门 |
徐昌图三首 |
木兰花 |
临江仙 |
河传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闲中咏古咏史》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杨叔珨《闲中咏古咏史》与版本情况 |
(一) 杨叔珨及其咏史诗集考述 |
(二) 《闲中咏古咏史》版本及收录情况 |
二、附录诗人生平与版本简况 |
(一) 范阮攸及其诗集版本 |
(二) 阮德达及其诗集版本 |
(三) 梅庵公主及其诗集版本 |
三、咏史诗与作家的研究现状 |
(一) 越南咏华史诗研究现状 |
(二) 杨叔珨咏史诗集及附录诗人的研究现状 |
(三) 论文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闲中咏古咏史》的史料价值 |
(一) 可见越南古代文人对中国史籍的熟悉程度 |
(二) 展现越南文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看法 |
(三) 阮朝末年文人心态史的折射 |
五、《闲中咏古咏史》的文学色彩 |
(一) 展现了较高的咏史诗艺术技巧 |
(二) 形成了晓畅质朴的艺术风格 |
凡例 |
《闲中咏古咏史》序 |
闲中咏古咏史诗集校注 |
咏史甲集(上载附录探花阮公原作、进士范公原作) |
五臣 |
附录 阮德达:咏帝尧 |
五子 |
附录 阮德达:咏太康 |
龙逢 |
附录 范阮攸:龙逢 |
伊尹 |
附录 阮德达:伊尹 |
附录 范阮攸:伊尹 |
傅说 |
附录 阮德达:傅说 |
比干 |
附录 范阮攸:比干 |
箕子 |
附录 范阮攸:箕子 |
微子 |
附录 范阮攸:微子 |
太公 |
附录 阮德达:太公 |
附录 阮德达:咏商受 |
夷齐 |
附录 阮德达:夷齐 |
武庚 |
附录 阮德达:武庚 |
管仲 |
附录 阮德达:管仲 |
季札 |
附录 阮德达:季札 |
子方 |
附录 范阮攸:子方 |
老子 |
附录 阮德达:老子 |
庄子 |
附录 阮德达:庄子 |
董狐 |
附录 阮德达:董狐 |
齐太史 |
附录 阮德达:齐太史 |
程婴杵臼 |
附录 阮德达:程婴杵臼 |
附录 阮德达:咏吴夫差 |
伍员 |
附录 范阮攸:伍员 |
附录 阮德达:伍员 |
申包胥 |
附录 范阮攸:申包胥 |
附录 阮德达:申包胥 |
范蠡 |
附录 阮德达:范蠡 |
陈文种 |
附录 阮德达:陈文种 |
豫让 |
附录 阮德达:豫让 |
附录 范阮攸:豫让 |
吴起 |
附录 阮德达:吴起 |
孙膑 |
附录 阮德达:孙膑 |
荀卿 |
附录 阮德达:荀卿 |
商鞅 |
附录 阮德达:商鞅 |
附录 梅庵公主:商鞅 |
鬼谷先生 |
张仪苏秦 |
附录 范阮攸:苏秦 |
附录 阮德达:苏秦 |
郭隗 |
附录 阮德达:郭隗 |
屈原 |
附录 阮德达:屈原 |
乐毅 |
附录 阮德达:乐毅 |
王烛 |
附录 阮德达:王烛 |
蔺相如 |
附录 阮德达:蔺相如 |
附录 梅庵公主:蔺相如 |
孟尝君 |
附录 阮德达:孟尝君 |
平原君 |
附录 阮德达:平原君 |
附录 梅庵公主:平原君 |
毛遂 |
附录 阮德达:毛遂 |
附录 范阮攸:毛遂 |
范睢 |
附录 阮德达:范雎 |
附录 范阮攸:范雎 |
信陵君 |
附录 阮德达:信陵君 |
白起 |
附录 阮德达:白起 |
鲁仲连 |
附录 阮德达:鲁仲连 |
燕丹 |
附录 阮德达:燕丹 |
荆轲 |
附录 阮德达:荆轲 |
附录 阮德达:高渐离 |
附录 阮德达:秦始皇 |
茅焦 |
范增 |
附录 范阮攸:范增 |
附录 阮德达:范增 |
附录 梅庵公主:范增 |
萧何 |
附录 范阮攸:萧何 |
附录 阮德达:萧何 |
韩信 |
附录 范阮攸:韩信 |
附录 阮德达:韩信 |
张良 |
附录 阮德达:张良 |
附录 梅庵公主:张良 |
樊哙 |
附录 阮德达:樊哙 |
田横 |
附录 阮德达:田横 |
四皓 |
附录 范阮攸:四皓 |
附录 阮德达:四皓 |
曹参 |
附录 阮德达:曹参 |
周勃 |
附录 范阮攸:周勃 |
附录 阮德达:周勃 |
陈平 |
附录 阮德达:陈平 |
王陵 |
附录 阮德达:王陵 |
刘章 |
附录 阮德达:刘章 |
伏生 |
附录 阮德达:伏生 |
贾谊 |
附录 范阮攸:贾谊 |
附录 阮德达:贾谊 |
晁错 |
附录 阮德达:晁错 |
周亚夫 |
附录 阮德达:周亚夫 |
穆生 |
附录 阮德达:穆生 |
董子 |
附录 范阮攸:董子 |
附录 阮德达:董子 |
附录 梅庵公主:董子 |
汲黯 |
附录 范阮攸:汲黯 |
附录 阮德达:汲黯 |
司马相如 |
附录 范阮攸:司马相如 |
附录 阮德达:司马相如 |
朱买臣 |
附录 范阮攸:朱买臣 |
附录 阮德达:朱买臣 |
公孙弘 |
附录 阮德达:公孙弘 |
东方朔 |
附录 阮德达:东方朔 |
司马迁 |
附录 阮德达:司马迁 |
苏武 |
附录 范阮攸:苏武 |
附录 阮德达:苏武 |
霍光 |
附录 范阮攸:霍光 |
附录 阮德达:霍光 |
魏相 |
丙吉 |
黄伯 |
附录 阮德达:黄伯 |
龚遂 |
附录 阮德达:龚遂 |
赵充国 |
萧望之 |
附录 阮德达:萧望之 |
二疏 |
附录 阮德达:二疏 |
匡衡 |
附录 阮德达:匡衡 |
朱云 |
附录 阮德达:朱云 |
刘向 |
附录 阮德达:刘向 |
孔光 |
附录 阮德达:孔光 |
王莽 |
附录 阮德达:王莽 |
梅福 |
附录 阮德达:梅福 |
逢萌 |
附录 阮德达:逢萌 |
龚胜 |
附录 阮德达:龚胜 |
陈咸 |
附录 阮德达:陈咸 |
杨雄 |
附录 梅庵公主:扬雄 |
附录 阮德达:扬雄 |
邓禹 |
附录 阮德达:邓禹 |
冯异 |
附录 阮德达:冯异 |
补录:卓茂 |
严光 |
附录 阮德达:严光 |
马援 |
附录 阮德达:马援 |
附录 梅庵公主:马援 |
董宣 |
附录 阮德达:董宣 |
补录:刘昆 |
刘晨阮肇 |
毛义 |
附录 阮德达:毛义 |
班超 |
附录 阮德达:班超 |
班固 |
附录 阮德达:班固 |
陆绩 |
附录 阮德达:陆绩 |
黄宪 |
附录 阮德达:黄宪 |
附录 阮德达:张纲 |
李膺 |
附录 阮德达:李膺 |
五处士 |
附录 阮德达:卢翊 |
八龙 |
附录 阮德达:华歆 |
郭泰 |
附录 阮德达:郭泰 |
袁安 |
附录 阮德达:袁安 |
杨震 |
附录 阮德达:杨震 |
仇香 |
附录 阮德达:范滂 |
刘宽 |
附录 阮德达:刘宽 |
申屠蟠 |
附录 阮德达:申屠蟠 |
胡广 |
附录 阮德达:胡广 |
董卓 |
附录 阮德达:董卓 |
管宁 |
附录 阮德达:管宁 |
蔡邕 |
附录 阮德达:蔡邕 |
曹操 |
附录 阮德达:曹操 |
荀彧 |
附录 阮德达:荀彧 |
附录 梅庵公主:荀彧 |
孔文举 |
附录 阮德达:孔文举 |
孔明 |
附录 阮德达:孔明 |
庞统 |
附录 阮德达:庞统 |
关公 |
附录 阮德达:关公 |
张飞 |
附录 阮德达:张飞 |
赵云 |
附录 阮德达:赵云 |
严颜 |
附录 阮德达:严颜 |
周瑜 |
附录 阮德达:周瑜 |
张昭 |
附录 阮德达:张昭 |
祢衡 |
附录 阮德达:祢衡 |
张松 |
华陀 |
附录 阮德达:华陀 |
左慈 |
附录 阮德达:管辂 |
司马懿 |
附录 阮德达:司马懿 |
曹植 |
附录 阮德达:曹植 |
姜维 |
附录 阮德达:姜维 |
北平王 |
附录 阮德达:北平王 |
诸葛瞻 |
附录 阮德达:诸葛瞻 |
桃源渔父 |
竹林七贤 |
附录 阮德达:魏明帝 |
咏晋武帝 |
咏怀愍二帝 |
咏孝武帝 |
羊祜 |
附录 阮德达:羊祜 |
杜预 |
附录 阮德达:杜预 |
王浚 |
附录 阮德达:王浚 |
何晏 |
附录 阮德达:何晏 |
裴頠 |
附录 阮德达:裴頠 |
张华 |
附录 阮德达:张华 |
毕卓 |
附录 阮德达:咏陆机 |
张翰 |
附录 阮德达:张翰 |
索靖 |
附录 阮德达:索靖 |
王导 |
附录 阮德达:王导 |
庾亮 |
附录 阮德达:庾亮 |
嵇绍 |
附录 阮德达:嵇绍 |
祖逖 |
附录 阮德达:祖逖 |
刘琨 陶侃 |
附录 阮德达:陶侃 |
温峤 |
附录 阮德达:温峤 |
卞壸 |
附录 阮德达:卞壸 |
石勒 |
附录 阮德达:咏石崇 |
桓温 |
附录 阮德达:桓温 |
殷浩 |
附录 阮德达:殷浩 |
褚裒 |
附录 阮德达:咏孙盛 |
王羲之 |
附录 阮德达:王羲之 |
王猛 |
附录 阮德达:王猛 |
谢安 |
附录 阮德达:谢安 |
附录 梅庵公主:谢安 |
谢玄 |
陶潜 |
附录 阮德达:陶潜 |
刘裕 |
附录 阮德达:刘裕 |
崔浩 |
附录 阮德达:崔浩 |
高允 |
附录 阮德达:高允 |
谢灵运 |
附录 阮德达:谢灵运 |
檀道济 |
附录 阮德达:檀道济 |
袁粲 |
附录 阮德达:袁粲 |
褚渊 |
附录 阮德达:褚渊 |
宗懿 |
附录 阮德达:咏沈庆之 |
昭明太子 |
附录 阮德达:昭明太子 |
陶弘景 |
附录 阮德达:陶弘景 |
陈叔宝 |
附录 阮德达:陈叔宝 |
附录 阮德达:咏东魏高欢 |
萧衍 |
附录 阮德达:萧衍 |
杨坚 |
附录 阮德达:杨坚 |
高颎(音景) |
附录 阮德达:高颎 |
贺若弼 |
附录 阮德达:贺若弼 |
苏威 |
附录 阮德达:苏威 |
王通 |
附录 阮德达:王通 |
薛道衡 |
附录 阮德达:薛道衡 |
杨素 |
尧君素 |
附录 阮德达:尧君素 |
杨义臣 |
补录:王义 |
附录 阮德达:咏唐高祖 |
裴寂 |
附录 阮德达:裴寂 |
房、杜 |
附录 阮德达:房玄龄 |
萧瑀 |
附录 阮德达:萧瑀 |
魏征 |
附录 阮德达:魏征 |
李靖 |
附录 阮德达:李靖 |
薛仁贵 |
附录 阮德达:薛仁贵 |
褚遂良 |
附录 阮德达:褚遂良 |
李世绩 |
附录 阮德达:李世绩 |
狄仁杰 |
附录 阮德达:狄仁杰 |
五王 |
附录 阮德达:五王 |
武攸绪 |
附录 阮德达:武攸绪 |
骆宾王 |
附录 阮德达:骆宾王 |
王勃 |
附录 阮德达:王勃 |
韩休 |
附录 阮德达:韩休 |
姚、宋 |
附录 阮德达:宋璟 |
张九龄 |
附录 阮德达:张九龄 |
李太白 |
附录 阮德达:李太白 |
杜甫 |
附录 阮德达:杜甫 |
孟浩然 |
附录 阮德达:孟浩然 |
郭子仪 |
附录 范阮攸:郭子仪 |
附录 阮德达:郭子仪 |
张巡许远 |
附录 阮德达:张巡 |
南霁云 |
附录 阮德达:南霁云 |
颜真卿 |
附录 阮德达:颜真卿 |
颜杲卿 |
附录 阮德达:颜杲卿 |
段秀实 |
附录 阮德达:段秀实 |
李泌 |
附录 范阮攸:李泌 |
附录 阮德达:李泌 |
陆贽 |
附录 阮德达:陆贽 |
裴度 |
附录 阮德达:裴度 |
韩愈 |
附录 阮德达:韩愈 |
附录 梅庵公主:韩愈 |
白居易 |
附录 阮德达:白居易 |
附录 阮德达:咏元稹 |
李绛 |
李德裕 |
附录 阮德达:李德裕 |
郑綮 |
附录 阮德达:郑綮 |
司空图 |
附录 阮德达:司空图 |
孙供奉 |
附录 阮德达:孙供奉 |
梁震 |
附录 阮德达:梁震 |
王彦章 |
附录 阮德达:王彦章 |
李克用 |
附录 阮德达:李克用 |
李存勖 |
附录 阮德达:李存勖 |
冯道 |
附录 阮德达:冯道 |
陈抟 |
附录 阮德达:陈抟 |
赵普 |
附录 阮德达:赵普 |
曹彬 |
附录 阮德达:曹彬 |
张齐贤 |
附录 阮德达:张齐贤 |
李沆 |
附录 阮德达:李沆 |
吕蒙正 |
附录 阮德达:吕蒙正 |
王旦 |
附录 阮德达:王旦 |
寇准 |
附录 阮德达:寇准 |
种放 |
附录 阮德达:种放 |
魏野 |
附录 阮德达:魏野 |
林逋 |
附录 阮德达:林逋 |
王钦若 |
附录 阮德达:王钦若 |
王曾 |
附录 阮德达:王曾 |
鲁宗道 |
附录 阮德达:鲁宗道 |
韩、范 |
附录 阮德达:韩琦 |
附录 阮德达:仲淹 |
富弼 |
附录 阮德达:富弼 |
唐介 |
附录 阮德达:唐介 |
王德用 |
附录 阮德达:王德用 |
包拯 |
附录 阮德达:包拯 |
赵拚 |
附录 阮德达:赵拚 |
王安石 |
附录 阮德达:王安石 |
司马光 |
附录 阮德达:司马光 |
欧阳修 |
附录 阮德达:欧阳修 |
洛社耆英 |
附录 阮德达:文彦博 |
苏轼苏辙 |
附录 阮德达:苏轼 |
三舍人 |
附录 阮德达:三舍人 |
陈禾 |
附录 阮德达:陈禾 |
邓肃 |
附录 阮德达:范镇 |
童贯 |
附录 阮德达:童贯 |
附录 阮德达:钦宗 |
李若水 |
附录 阮德达:李若水 |
秦桧 |
附录 阮德达:秦桧 |
李纲 |
附录 阮德达:李纲 |
宗泽 |
附录 阮德达:宗泽 |
王彦 |
附录 阮德达:王彦 |
徐徽言 |
附录 阮德达:徐徽言 |
赵鼎 |
附录 阮德达:赵鼎 |
陈东 |
附录 阮德达:陈东 |
张浚 |
附录 阮德达:张浚 |
虞允文 |
附录 阮德达:虞允文 |
胡安国 |
附录 阮德达:胡安国 |
胡铨 |
附录 阮德达:胡铨 |
韩世忠(进退格) |
附录 阮德达:韩世忠 |
岳飞 |
附录 阮德达:岳飞 |
朱弁 |
附录 阮德达:朱弁 |
洪浩 |
附录 阮德达:洪浩 |
附录 阮德达:刘珙 |
陈观 |
张邵 |
附录 阮德达:张邵 |
韩侘胄 |
附录 阮德达:韩侘胄 |
魏了翁 |
附录 阮德达:魏了翁 |
真德秀 |
附录 阮德达:真德秀 |
陈寅 |
附录 阮德达:咏吴璘 |
赵师睾 |
附录 阮德达:赵师睾 |
黄恺伯 |
附录 阮德达:孟珙 |
贾似道 |
附录 阮德达:贾似道 |
张顺张贵 |
附录 阮德达:张顺 |
附录 阮德达:张贵 |
汪立信 |
附录 阮德达:汪立信 |
赵昂发 |
附录 阮德达:赵昂发 |
米立 |
附录 阮德达:米立 |
李芾 |
附录 阮德达:李芾 |
附录 阮德达:姜才 |
李庭芝 |
附录 阮德达:李庭芝 |
附录 阮德达:陈宜中 |
陈文龙 |
附录 阮德达:陈文龙 |
张世桀 |
附录 阮德达:张世桀 |
陆秀夫 |
附录 阮德达:陆秀夫 |
文天祥 |
附录 阮德达:文天祥 |
谢枋得 |
附录 阮德达:谢枋得 |
留梦炎 |
附录 阮德达:留梦炎 |
家铉翁 |
附录 阮德达:家铉翁 |
许衡 |
附录 阮德达:许衡 |
吴澄 |
附录 阮德达:吴澄 |
刘因 |
附录 阮德达:刘因 |
附录 阮德达:宋理宗 |
咏宋恭尊 |
咏金哀尊 |
咏元顺帝 |
唐班 |
郑忠 |
咏史乙集 |
嫫母 |
附录 阮德达:嫫母 |
女娲 |
附录 阮德达:女娲 |
湘妃 |
附录 阮德达:湘妃 |
嫦娥 |
附录 阮德达:嫦娥 |
妲己 |
附录 阮德达:妲己 |
姜后 |
附录 阮德达:姜后 |
褒姒 |
附录 阮德达:褒姒 |
西施 |
附录 阮德达:西施 |
附录 梅庵公主:西施 |
越女 |
附录 阮德达:越女 |
卫姬 |
补录:齐姜 |
补录:庄姜 |
补录:共姜 |
樊妃 |
漂母 |
附录 阮德达:漂母 |
王陵母 |
附录 阮德达:王陵母 |
虞姬 |
附录 范阮攸:虞姬 |
附录 阮德达:虞姬 |
附录 梅庵公主:虞姬 |
吕后 |
附录 阮德达:吕后 |
戚姬 |
缇萦 |
附录 阮德达:缇萦 |
卓文君 |
附录 阮德达:卓文君 |
附录 梅庵公主:卓文君 |
昭君 |
附录 阮德达:昭君 |
附录 梅庵公主:昭君 |
赵飞燕 |
附录 阮德达:赵飞燕 |
补录:湖阳公主 |
补录:征侧征贰 |
曹大家 |
附录 阮德达:曹大家 |
曹娥 |
附录 阮德达:曹娥 |
二女 |
貂蝉 |
附录 阮德达:貂婵 |
蔡琰 |
附录 阮德达:蔡琰 |
补录:姜叙母 |
补录:二乔 |
补录:王氏 |
夏侯女 |
附录 阮德达:夏侯女 |
补录:甘夫人 |
补录:糜夫人 |
孙夫人 |
补录:张后 |
补录:李氏 |
补录:崔夫人 |
张夫人 |
苏惠 |
附录 阮德达:苏惠 |
绿珠 |
附录 梅庵公主:绿珠 |
潘妃 |
附录 阮德达:齐王高纬 |
冯淑妃 |
张丽华 |
洗夫人 |
萧后 |
附录 阮德达:炀帝 |
朱贵妃 |
十六院夫人 |
姜亭亭 |
红拂美人 |
附录 梅庵公主:红拂美人 |
补录:张尹二妃 |
平阳公主 |
附录 阮德达:平阳公主 |
武后 |
附录 阮德达:武后 |
韦后 |
附录 阮德达:中宗 |
杨贵妃 |
附录 阮德达:杨贵妃 |
李氏 |
附录 阮德达:李氏 |
花蕊 |
附录 阮德达:花蕊 |
苏小妹 |
杜氏 |
附录 阮德达:杜氏 |
雍氏 |
附录 阮德达:雍氏 |
杨太后 |
周氏妻 |
附录:杨叔珨相关材料 |
一、碑记 |
琼瑠重修祠宇碑记 |
东城县东塔社重修神庙碑 |
乂安省琼瑠县青圆总苞厚社庙 |
二、集序 |
《乂安河静山水咏》序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期刊论文 |
致谢 |
(4)元杂剧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元杂剧产业发展背景 |
第一节 “裂土分封”加强人口流动 |
第二节 “随处附籍”分化艺人阶层 |
第三节 中统钞制度奠定都市文化繁盛局面 |
一、中统钞制度奠定稳定开放的市场局面 |
二、观念上推崇商业 |
三、律令上保护商业 |
第四节 “戊戌选试”促成元杂剧创作市场兴起 |
第五节 宗教宽容政策繁荣元杂剧文化创新 |
第二章 元杂剧创作市场 |
第一节 创作市场生产水平 |
第二节 创作市场赞助体系 |
一、门阀资助的金末名流 |
二、在朝为官半市场化有闲文士 |
三、面向市场的在野文人 |
四、教育状况与收入水平影响创作参与程度 |
第三节 元杂剧创作市场中心转移 |
一、前期呈现不均衡集聚式分布 |
二、中后期创作市场总体衰落并向南迁移 |
三、创作市场中心转移原因 |
第四节 创作市场的主要特征 |
一、市场价格彰显作品质量——“声价最高关马郑白” |
二、好剧本决定更高上座率——“几篇新曲相撺” |
三、与俳优作者跨越阶层协同创作——“群英所编杂剧” |
四、“次本”现象体现合作与竞争关系 |
第三章 元杂剧表演市场 |
第一节 乐人管理体系 |
一、乐人群体构成 |
二、雅俗兼用的乐人管理体系 |
第二节 乐人经济来源 |
一、朝廷俸禄 |
二、御赐大宴“赏缠头” |
三、青楼名伶“酒价高” |
四、勾栏演出收“座儿钱” |
第三节 乐人流动对表演市场的影响 |
一、乐人流动性增强带动演出市场迁移 |
二、北方乐人由都会转入乡村 |
三、演出市场迁移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书会、戏班与村社 |
第一节 书会与才人 |
一、元代以前书会性质考辩 |
二、书会分工与元杂剧产业化 |
第二节 同居共财的家庭戏班 |
一、乐户内配婚制度 |
二、累世同居共财的“伶伦门户” |
三、戏班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
一、元代农村社制的颁立与推行 |
二、元代农村社制与祭祀剧演 |
三、亦集乃路祭祀剧演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元杂剧演出场所 |
第一节 都市专业演出场所运营 |
一、南北经济中心勾栏分布概况 |
二、勾栏形制变迁体现都市剧演场所专业化 |
三、勾栏营造与租赁 |
四、勾栏“座儿钱”价格考 |
第二节 都市临时剧演场所运营 |
一、酒楼剧演形式与运营 |
二、寺庙经济制度下酒楼剧演管理 |
三、“侯园相苑”私人堂会演出 |
第三节 乡村神庙剧场节庆式运作 |
一、筹建神庙剧场资金来源多元化 |
二、商业演出要求戏台形制专业化 |
三、招子流行体现戏班竞争品牌化 |
第六章 官方赞助的元杂剧演出 |
第一节 缔结蒙汉文化的两都经济圈 |
一、元上都政治与文化地位 |
二、两都制形成首都经济圈 |
第二节 两都经济圈季节性演出 |
一、大安阁汉式宫廷文化生产 |
二、失剌斡耳朵蒙元政治宴会 |
三、乾元寺与崇真宫上都文人交游 |
第三节 驿路剧演的生产与传播——中国最早的官方巡回演出 |
一、政策确立与资金扶持 |
二、巡演路线与演出周期 |
三、创作团队与演出班底 |
四、艺术受众与消费群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上编 |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
三、作品考证 |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
一、宗炳:味象观道 |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
第一节 众僧疏证 |
一、刘宋僧人 |
二、齐僧人 |
三、梁僧人 |
四、陈僧人 |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
一、隋代僧人 |
二、唐代僧人 |
三、五代僧人 |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
四、结社活动兴盛 |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神圣空间 |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
第二节 文学书写 |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
下编 |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
一、家族渊源 |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
一、家族因素 |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
三、情系庐山 |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
结语 |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陈文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陈文述的生平与交游 |
第一章 陈文述家世戚属 |
第一节 家世渊源 |
第二节 手足情深 |
第三节 妻妾之争 |
第四节 家族联姻 |
第二章 陈文述生平经历 |
第一节 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 |
第二节 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 |
第三节 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45) |
第三章 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与阮元的师生情谊 |
第二节 陈文述与诗人幕宾的交游 |
第三节 陈文述与学者幕宾的交游 |
第四章 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桂叶书堂”交游圈概况 |
第二节 陈文述与萧抡的诗学切磋 |
第三节 陈文述与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 |
第五章 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交流缘起 |
第二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合作三例 |
第三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理论交流 |
第六章 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 |
第一节 《颐道堂戒后诗存》中的题诗与和诗 |
第二节 遭顾太清痛诋之原因试探 |
第三节 此事与“丁香花案”的关系 |
下编:陈文述的着述与诗学 |
第一章 陈文述着作考述 |
第一节 诗集 |
第二节 小集 |
第三节 文集 |
第四节 诗文评 |
第五节 词集、善书及其他 |
第二章 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色丽而节和:陈文述对“梅村体”的继承 |
第二节 世俗而炫奇:陈文述对“梅村体”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 |
第一节 诗集比较:从才藻之作到风人之作 |
第二节 诗观转变:从藻饰到明道 |
第三节 删诗改存:从反悔到迷茫 |
第四章 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 |
第一节 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 |
第二节 对李白诗学的师法与评议 |
第三节 与学李诗人的交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千唐志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范围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千唐志斋的建造与墓志收购 |
第一节 千唐志斋的建造 |
一、千唐志斋建造的时代背景 |
二、千唐志斋的建造 |
第二节 千唐志斋对墓志的收购 |
一、王广庆与第一次收购 |
二、郭玉堂与第二次收购 |
三、千唐志斋对墓志的续购 |
第二章 千唐志斋对墓志的庋藏和着录 |
第一节 千唐志斋对墓志的庋藏 |
一、千唐志斋对墓志的庋藏 |
二、千唐志斋博物馆的特点 |
第二节 千唐志斋所藏墓志的编目与着录 |
一、藏品编目 |
二、文献着录 |
第三章 藏志所见唐代洛阳葬俗研究 |
第一节 唐代洛阳葬俗的变迁 |
一、唐前流行归祔葬 |
二、唐初旅葬洛阳新葬俗的出现 |
三、终葬洛阳新葬俗的形成 |
四、中晚唐终葬洛阳葬俗的延续 |
第二节 唐代终葬洛阳新葬俗的成因 |
一、开放包容的思想文化环境 |
二、择地而葬的客观需要 |
三、邙山是埋骨佳城 |
第三节 唐诗中关于洛阳葬俗的记载 |
一、唐代的旅葬诗和归葬诗 |
二、唐诗中的洛阳葬俗 |
第四章 藏志的文学文献价值研究 |
第一节 考订唐代文士的生平 |
一、考补文人的生平事迹 |
二、重新审视人物品评 |
三、考察士人的家庭教育 |
第二节 考补唐人的创作活动 |
一、校订文学作品 |
二、考证文士的创作风格 |
三、订补文人创作的成就与影响 |
第三节 补辑唐代遗文 |
一、《全唐文》有志文收录者 |
二、《全唐文》有文无志者 |
三、《全唐诗》有诗无文者 |
四、墓志文仅存者 |
第五章 藏志所见唐代墓志文创作研究 |
第一节 唐代墓志的文学特色 |
一、墓志具有石刻文体的基本特征 |
二、唐代墓志文的文学性 |
第二节 唐代墓志文的创作 |
一、唐代墓志的作者 |
二、序文的撰写 |
三、铭文的撰写 |
第三节 唐代墓志文创作的分期 |
一、六朝墓志文风的延续 |
二、唐代墓志文体的转型 |
三、唐代墓志创作的繁荣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8)宋代题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题跋文体综论 |
第一节 题跋文概念的文体学阐释 |
一、历代着述对题跋文体概念的理论总结 |
二、历代文选类文集选录题跋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题跋文源头的追溯与探讨 |
一、题跋起源诸说 |
二、各家观点评述 |
第三节 题跋与几种相关文体辨析 |
一、题跋与后序 |
二、题跋与题辞(词) |
三、题跋与题名(记)、题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 |
第一节 毛晋对宋人题跋的结集整理 |
第二节 今人对宋人题跋文的结集整理与统计 |
一、《全宋文》 |
二、《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
三、《宋代序跋全编》 |
本章小结 |
附 |
《宋代序跋全编》失收题跋文一览表 |
第四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上) |
第一节 书跋 |
一、对书籍外在形式的记录 |
二、书籍内容的评述 |
第二节 文跋 |
一、叙事 |
二、述志 |
三、析理 |
四、阐道 |
第三节 诗、词题跋 |
一、炼字品句 |
二、解疑释典 |
三、校讹正异 |
四、风格赏析 |
五、理论探讨 |
六、价值品鉴 |
七、即兴随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下) |
第四节 法书帖刻 |
一、衔名跋尾 |
二、递藏源流 |
三、版本谱系 |
四、品评赏析 |
五、真伪辨别 |
六、书论探究 |
七、抒怀论世 |
第五节 金石器物 |
一、金石礼乐 |
二、笔墨纸砚 |
三、其他器物 |
第六节 画图 |
一、外形记述 |
二、内容描摹 |
三、逸事杂记 |
四、议论抒怀 |
五、以图证史 |
六、画论探讨 |
第七节 其他类 |
一、山水草木 |
二、建筑 |
三、人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题跋征引诗词考 |
第一节 断缣零璧、披沙拣金——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述略 |
一、数量上的不均衡 |
二、内容上的差异性 |
第二节 缀残补佚、集腋成裘——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对《全宋诗》的补正 |
第三节 鱼鲁易韵、豕亥变形——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出现的异文 |
一、题跋对诗、词异文的记录与探讨 |
二、题跋引用诗、词与传世诗词之间出现的异文 |
三、题跋引用诗、词标题出现的异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北湖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吴则礼及《北湖集》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兴不足 |
第一章 吴则礼生平考略 |
第一节 籍贯及今属 |
第二节 家世及门荫 |
第三节 仕履及生年 |
第四节 交游与酬唱 |
第二章 吴则礼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吴则礼诗学思想初探 |
第二节 吴则礼诗歌风格 |
一、诗格峭拔 推陈出奇 |
二、淡然如一 间涉颓唐 |
三、杂以禅悟 逸趣环生 |
第三节 以《北湖集》诗歌用典蠡测吴则礼所读书 |
第三章 吴则礼词研究 |
第一节 吴则礼词的风格 |
一、慷慨激昂开稼轩之先路 |
二、清空雅正发白石之先声 |
三、丰富曲折开拓词的潜在功能 |
第二节 《醉落魄·梅花》与《雨中花·咏扬州梅》二词作者刍议 |
第三节 《全宋词辑补》所补吴则礼词疏失举隅 |
第四章 吴则礼文章研究 |
第一节 吴则礼文章风格 |
一、法律严密具有典型 |
二、构思精巧富有哲理 |
第二节 《曾子固大般若经钞序》文题纠谬 |
结语 |
凡例 |
原序 |
卷一 五言古诗 |
唐处厚邀同欧阳元老彭志南游金銮寺 |
春事 |
送曾公卷之汶阳 |
次韩子苍韵 |
次沈坦之简周开祖韵 |
无着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 |
再用前韵 |
次子仁赠永翁韵 |
次寄绿莎翁韵 |
次坦之韵 |
九日过宋遇雨呈曾元矩并先寄吕少冯 |
向趟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
窥园 |
露坐 |
筒鲍饮止 |
过开宝谒田端彦 |
观贾表之猎 |
遣兴 |
离淮南寄公卷 |
良辰 |
寄欧阳元老 |
悠然图 |
将至泗上微雪快晴 |
赠泗州杨吉老 |
发龟山先寄少冯亢之 |
泗州南山赠吕少冯 |
朱泾寺 |
登太行 |
过紫岩寺 |
得黄济川书 |
至楚约诸人饭而圣功不来翌日乃见过 |
法云期曾存之不至 |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因归朱方遇其徒慈俊乞得之喜而作此 |
北湖 |
赠赵圣源 |
赠王子和 |
赠董无求 |
赠夷白介然 |
再至山阳 |
田不伐遁披云图 |
过欧阳元老草堂 |
元老见过因诵新诗 |
买菊 |
移菊 |
读德操诗文 |
王和鼎石铫甚佳以诗丐之 |
即事 |
少冯约同赵伯山饮赠伯山 |
招李汉臣饮(与汉臣别九年相视癯然各已翁矣) |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示杨吉老释介然 |
送觉老住鹿门 |
入汴示垌 |
怀妙老 |
代书寄净明道人 |
寄印老并招壁公 |
永城道中 |
闲居 |
严斋 |
卷二 七言古诗 |
鲁侯以上巳日宴高阳偶成长句 |
二疏遗荣图 |
寄尚志 |
寄韩子苍 |
寄天牖元翰 |
田不伐玉磬歌 |
听梁圣民家琵琶 |
送曾公善赴定武 |
以淮白寄公卷 |
续《百忧集行》 |
伯时三马图 |
题贾表之所藏九马图 |
曾公卷诵陈子南昭亭诗因次韵 |
从贯道求双幅图 |
和腊梅诗 |
从王谨常求墨戏 |
偶作呈曾存子 |
呈王济川 |
谨常以墨戏见遗作此答之 |
知府毛公显谟以诗宠还书轴谨次严韵以叙拳拳服膺之万一 |
贯道惠其所作屏料理为大轴题之以诗 |
郭因芍药洛中本 |
不伐寄长短句因答之 |
怀子西 |
小雨倦出怀介然 |
戏作简朱天球 |
江边简新之 |
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 |
红梅 |
题钟隐简寂观图 |
阿垌以歙钵供太希先偶成 |
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 |
赠希先 |
次垌韵 |
次子苍寄余清老韵 |
次天启赠净名吴道人韵 |
次朱天球赠吴茂先韵 |
无着有还玉涧之意作诗留之 |
无着复欲去再作此留之 |
垌邀公卷煎茶 |
周介然所惠石铫取淮水瀹茶 |
赠江贯道 |
赠醉淫先生许体之 |
赠江器博 |
赠元晖 |
赠子发 |
竹炉次韵 |
又次竹枕韵分宁猫竹为之极奇妙 |
已老 |
垌轻作枣饮诗 |
即事 |
寒食 |
北湖饱饭径寝颓然甘甚殆畴昔所未有也作此以示阿垧 |
已至都梁简介然时介然欲至城北而食言 |
徐八圣猷碾茶有作因酬之 |
由刁园步至因胜求浴 |
有怀介然偶作因记之 |
卷三 五言律诗 |
次镇林初心先辈 |
登北楼 |
磨隹 |
棚仲冯登城楼 |
神堂道中听细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洞可軎 |
谒陈尚志於太原之清潦 |
游昆罗山寺二首 |
吴山寺汛 |
俱憩 |
劝耕神堂快活林 |
和棚并简杨虞卿 |
三堂道中寄公卷 |
寄曾公卷 |
同垧寄黄济川五首 |
呈余清老 |
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 |
晚过元老 |
出城道傍决明盛开可喜 |
不奈 |
晚步 |
过静老 |
与曾公路吕少冯饮曾公卷舟中 |
呈鲁侯 |
过智海呈陈无己 |
赠郭功父 |
上元寄鲁侯道辅时二公在真定 |
怀彭志南因寄之 |
和至之秋宴感怀时至之已有归休意 |
劝耕神堂快活林 |
为卢天骥作 |
登城楼 |
送公桓行 |
三堂书怀 |
送王诗客庄依湖外使者 |
次毛泽民曾公卷韵 |
银城道中 |
送陈漕时权帅还自静州 |
至龟山先寄吕少冯 |
入汴先寄韩子苍 |
寄吕少冯时余单骑入都将发楚 |
寄黄济川 |
寄相之并示垧 |
至洪泽寄吕少冯介然 |
离朱方寄怀子和 |
发陈留寄智夫侄 |
泛汴寄清侄 |
到朱方寄智夫时为户部官 |
寄题纪信庙晋州有塚 |
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垧 |
简田升之时升之赴金陵 |
发金陵 |
刘道明屡适子苍过其居小酌以诗招之 |
寄魏道辅 |
和魏道辅铜雀砚 |
次李汉臣韵汉臣有超然绝弃百事深入祖门之意而语与予合 |
黄伯钧示诗以次韵 |
寄翟密州 |
简吕少冯 |
筒子苍 |
简蔡天任 |
闲居 |
同澄之器博饭浮玉 |
舟行对菊寄智夫侄 |
元日呈王长元次元关圣功 |
送子仁兄赴定武悴 |
新亭梅偶作 |
至青阳先寄韩子苍 |
至楚怀慎汉公 |
梦过盱眙城追寄普照老 |
奉酬汉臣见简之什 |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
寄因胜观老 |
有怀介然偶作因寄之 |
题沙泉鹊梨古柳 |
怀子苍 |
怀关圣功 |
性之以团茶赠行并遗新诗因次其韵 |
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 |
送纯师赴黄檗用李师颜[3]韵 |
同曾公卷出南城 |
迁居 |
携家游南山 |
次垌寻春韵 |
次周开祖游鹤林韵 |
客有自南徐来者云红梅已开作此 |
和人梅诗 |
怀春 |
同圣功南园探春 |
识舟亭 |
携茶过智海 |
赴大舟投老斋 |
宣老示寂有怀 |
同王子和过张氏小园 |
书事 |
寄江仲嘉 |
白发 |
忆昨呈元老 |
简王长元次元时後欲入都 |
卷四 绝句 |
自太和冲雪嫌据鞍供作害赠令权元肌 |
仁老画梅二首 |
怀谨常三首 |
十二月八日携家过因胜 |
呈希道兼寄不伐二首 |
书江贯道所画扇 |
题惠崇小景扇二首 |
风雨不止而夹岸黄花盛开偶成六言 |
过宝晋斋赠元晖并序 |
题米元晖临北苑山水 |
寄介然二首 |
又寄介然 |
题吴道人庵壁间米元晖画 |
自太和冲雪归而旅雁数鸣据鞍偶作书赠令权元凯 |
太和道中和颐字韵 |
太和道中雪作因与诸友下马索酒快饮率尔成诗 |
古殿珠 |
简吉老 |
简友人 |
简张子伟 |
戏简狄周臣 |
简承天琛老 |
还山阳简相之并示垌 |
岸花 |
余自离荆渚遍身生疮了无佳思至金陵舍舟登陆之朱方道游钟山 |
题瓜州黄鹤台 |
汴岸紫花丛生状如香囊间出黄菊於其侧 |
元日 |
少冯得蕙二本分一见供 |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 |
次公卷韵 |
龟山道中 |
高邮阻风 |
至南京道中尚有莺声 |
题凤林园图寄曾公卷 |
闻莺 |
次子方题游春图韵 |
得友人诗因寄之 |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
寄公卷 |
过宋呈曾公冕 |
呈陈尚志 |
李氏园诗 |
今朝 |
谢曹公善酒 |
二月二十九日作 |
二月三十日作 |
晚饭龟山 |
四月十五日饭於因胜 |
偶怀普照经寮附火寄夷白老 |
贾动之盍簪堂红梅欲发作此间讯 |
探梅 |
郁李甚开其花如雪似珍瓶贮之 |
归途口占 |
圃田道中牧马 |
流光亭 |
题刘常梅 |
戏嘲壁上昼轴 |
赋魏相之所收花光老小景 |
又画尝醋翁 |
又再至山阳作 |
青谷水煎茶 |
兰皋煎茶 |
寄夷白坦然 |
奉圣念老得法於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引晋人北湖见而喜之赠一绝句 |
简航禅师 |
石恪画醉僧 |
夷白 |
又偶作寄夷白老 |
坐睡 |
舟行坐睡 |
绝句二首 |
补:诗一首 |
次竹樽韵 |
句 |
诗余 秦楼月(送别〉 |
江楼令(晚眺) |
虞美人(对菊) |
又(送晁适道) |
又(泛舟东下) |
又(寄济川) |
减字木兰花(寄田不伐) |
又 |
又 |
又(寄真宁) |
又 |
又 |
又(简天牖) |
又(赠亢之) |
满庭芳(立春) |
又(九日) |
木兰花慢(雷峡道中作) |
醉落魄(梅花) |
醉落魄(又赏残梅) |
踏莎行(晚春) |
鹧鸪天(曹丞相诞日) |
又 |
又 |
雨中花(咏扬州梅) |
红楼慢(赠太守杨太尉) |
声声慢(凤林园词) |
水龙吟(秋兴) |
卷五 |
表 |
谢赐茶并竹丝方奁表 |
虢州谢上表 |
启 |
谢李邦直辟置敌 |
序 |
神福山李长者序 |
记 |
燕居堂记 |
跋 |
六一居士集跋 |
书大般若经钞後序 |
米老山水铭跋 |
北湖草虫图跋 |
铭 |
泸砚铭并序 |
小景平远铭并序 |
陈少举砚铭 |
赞 |
游戏斋赞并序 |
仁老小景赞 |
李汉臣传神赞 |
颂 |
南岳十八罗汉颂并序 |
祭文 |
祭郑以宽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元代蒙汉文化交融概论 |
二、元代蒙汉戏曲、散文交融概论 |
三、元代蒙汉诗歌交融概论 |
第一章 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儒家文化的崇尚 |
一、“河汾诸老”诗歌与文人出仕新朝的热情 |
二、元初诗人对蒙古族接受儒家思想的书写及其正统观的转变 |
三、祭祀孔子的诗歌对儒家文化播迁的展现 |
四、元代诗歌对蒙古族帝王学习儒家思想的再现 |
五、元代诗歌对儒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及科举考试的实施的吟咏 |
六、蒙古族诗人的儒者情怀 |
第二章 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道教文化的青睐 |
一、元代诗歌对全真教受到蒙古族器重的描写 |
二、元代诗歌对正一教受到蒙古族垂青的表现 |
三、元代诗歌对受到蒙古族关注的其它道派的描写 |
四、蒙古族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接受及书写 |
第三章 元代诗歌与蒙古族对汉传佛教的认同 |
一、耶律楚材对元初佛道之争的书写及影响 |
二、临济宗僧人刘秉忠对忽必烈的辅佐及相关创作 |
三、元代诗僧对蒙古族帝王重视中原文化的表现 |
四、蒙古族诗人与诗僧的交游及涉佛诗歌创作 |
第四章 元代诗歌对两都巡幸制的书写 |
一、元代诗歌对两都巡幸意义及驿路风情的展现 |
二、元代诗歌对上都“皇家宴会”的描绘 |
第五章 元代草原民俗诗创作及特色 |
一、元代诗歌对草原蒙古族民俗的书写 |
二、元代草原民俗诗内容上的新变 |
三、元代草原民俗诗平易写实的创作特色 |
第六章 元初丧乱诗创作及特色 |
一、元初丧乱诗对家园残破、生灵涂炭的描摹 |
二、元初丧乱诗对参战各方的褒贬 |
三、元初丧乱诗对蒙古族统治者接受仁民思想的称颂 |
四、元初丧乱诗慷慨悲怆的风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部分元代诗歌系年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金陵·咸秦·江汉——李白籍贯和家世渊源考辩(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尊前集》笺注汇评[D]. 陈前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闲中咏古咏史》校注[D]. 郭文瑞.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4)
- [4]元杂剧产业研究[D]. 丁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陈文述研究[D]. 赵婧. 上海大学, 2019(03)
- [7]千唐志斋研究[D]. 刘楷锋.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5)
- [8]宋代题跋文研究[D]. 李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北湖集》注[D]. 渠嵩烽. 广西大学, 2018(12)
- [10]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元诗研究[D]. 赵延花. 内蒙古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