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拓扑索引X的性质及应用

新拓扑索引X的性质及应用

一、新拓扑指数X的性质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邵珠杰[1](2021)在《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及其与燃烧排放特征映射关系的探究》文中认为油耗法规和排放法规日益严格,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提高效率成为了内燃机继续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内燃机燃烧技术的进步、车用燃油组分优化是降低内燃机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效率的两个主要途径,二者协同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但目前关于燃料多元化结合燃烧技术的研究是偏开环性、偏定性的,燃油优化一般以组分的掺混比、含量这种较为笼统方式表征。另外,单一燃料理化指标(馏程、辛烷值等)与燃料燃烧、排放性能或发动机性能关联不明显或非单调映射。而引入燃料分子拓扑与边界条件构建参与燃烧的微观团体即燃烧反应区可更精确预测燃料的燃烧效果及有害物排放,因此实现燃烧反应区定量表征具有重要意义。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包括燃料量化表征和反应区热-物理-化学状态的量化表征。燃料量化表征使用燃料拓扑指数来实现;反应区热-物理-化学状态用定容燃烧平台的初始压力、当量比或发动机平台的压缩比、运行参数、技术参数来宏观表征。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的可行性,并基于燃烧反应区拓扑量化表征构建燃料燃烧/排放表现(定容燃烧平台)、发动机经济性/排放性表现(发动机平台)两级指标的可逆定量模型,同时实现定量模型的快速构建,为基于现象学模型的油机协同理念实现提供了高效、快速手段。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结论如下:1.燃烧反应区拓扑构建及合理性分析。介绍了燃烧反应区拓扑构建方法,基于灰色关联模型佐证了拓扑指数比单纯使用碳原子数目具有更强的分子类型表征能力,并通过燃料量化表征参数与燃烧、排放参数的关联等级分析确定了燃料量化表征的合理性。1)单质烷烃燃烧反应区拓扑构建及合理性分析。引入Balaban中心指数B和Balaban指数J构建二元序列(B,J)唯一量化表征烷烃分子类型。其中B指数主要包含燃料分子支链化信息同时还包含碳原子数目信息;J指数主要包含碳原子数目信息同时还包含环状碳链、支链化信息。引入表征反应物数量的Pφ变量(浓度与压力乘积)和表征碰撞能的PT参数(压力与温度乘积)构建了定容平台烷烃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序列为(B,J,Pφ/PT)。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燃烧排放参数对烷烃拓扑指数的关联性。结果发现,与单纯的碳原子数目CN相比,B指数和J指数在包涵了支链化和碳原子数目两种分子信息后和燃料燃烧参数有更好的贴合性。自燃温度对于三种指数敏感性的当量比特性也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当量比为0.8时局部当量比均匀性更好,削弱了边界条件对燃料自燃温度的影响,燃料自燃温度对燃料拓扑指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中高温度时,J指数是影响着火延迟最主要的因素,低温时着火延迟对B指数的敏感性最大;在各当量比下燃烧持续期对燃料分子支链化表征性最强的B指数的敏感性最大,其次为J指数。B指数和J指数对压力峰值和放热率峰值关联能力受当量比条件的影响,放热率峰值与两种指数关联性的当量比特性和压力峰值规律一致。2)单质醇燃烧反应区拓扑构建及合理性分析。在烷烃量化表征基础上增加了羟基位置信息H后定义了单质醇分子的具有唯一性的量化表征序列(B,J,H)。H指数主要包含了官能团羟基的位置信息。构建了定容平台醇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序列为(B,J,H,Pφ/PT)。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燃烧排放参数与醇拓扑指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低碳醇羟基位置是影响其自燃温度的主要分子结构参数。其次是倾向于表征醇分子碳链支链化程度的B指数,最后是倾向于表征醇分子碳链大小的J指数;在中、低温环境中,表征羟基位置的H指数是影响醇类燃料着火延迟的主导因素,其次为B指数。高温环境削弱了H指数影响着火延迟的优势,此时碳链分子支链化程度在影响着火延迟方面表现强势;相比于碳链结构和碳链大小,羟基位置是影响燃烧速率的主导因素;燃烧过程的压力峰值和放热率峰值是燃料类型和燃烧环境协同作用的结果,三种分子信息表征参数对压力峰值和放热率峰值的影响权重大小规律随当量比的变化波动明显;三种分子信息指数对CO排放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对THC、NOx排放的影响权重明显受当量比的干涉。3)多元组分燃料燃烧反应区拓扑构建及合理性分析。在单质组分量化表征的基础上修订了芳烃苯环中碳-碳键表征值,定义了多元组分量化表征序列(B,J,H)。并以发动机压缩比ε为边界条件变量构建了发动机平台多元组分的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序列(ε,B,J,H)。以爆震强度为例分析了目标参数与燃烧反应区拓扑变量的关联性。结果发现,燃料三种指数和爆震强度存在明显关联性。B指数对爆震强度的影响最为明显;J指数主要包含了碳链中碳-碳键数量信息、环状碳链数量信息,对于支链化信息的表征不明显,因此J指数对爆震强度的影响权重小于B指数;H指数仅表征了羟基的位置信息,并不包括碳链结构和大小信息,对爆震强度的影响能力最差。三种指数与辛烷值的关联性大小规律和三种指数与爆震强度关联性大小规律一致,证明了燃料分子结构直接决定了燃料的辛烷值,进而影响了燃料爆震燃烧的强度。2.基于现象学的映射模型构建及评估。燃料定容燃烧、排放表现以及发动机爆震燃烧强度表现本质上是一种燃烧现象。而数据拟合是现象学映射模型构建的快速、核心手段。因此以燃料定容燃烧、排放参数以及发动机爆震强度为性能指标,选取具有多因素、非线性拟合能力的二项式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四种回归模型对性能指标进行了拟合计算,来证明无论是基础燃烧表现还是发动机性能表现,燃烧反应区和性能指标间都存在映射关系,并以相关系数对映射关系进行评估。1)单质烷烃燃烧排放参数映射关系构建。自燃温度、着火延迟、压力峰值、放热率峰值、燃烧效率,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最好,尤其是自燃温度、压力峰值、放热率峰值,拟合相关系数大于0.98。对于燃烧持续期,指数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相关系数高达0.9963。排放物中CO的拟合效果最差,相关系数最高也只有0.9093,NOx、THC和微粒总质量拟合结果良好,相关系数均高于0.99。2)单质醇燃烧排放参数映射关系构建。着火延迟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最佳,相关系数为0.9871,而自燃温度、燃烧持续期、压力峰值、放热率峰值、燃烧效率的幂函数拟合效果最佳,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排放参数函数拟合的相关系数明显低于燃烧参数。只有CO幂函数拟合相关系数高于0.9,THC、NOx和微粒总质量排放各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不理想;相比于分子类型,燃烧过程是影响醇类有害物排放的主导因素,以分子表征信息为主的数据序列(B,J,H,φ)在量化表征排放参数方面表现乏力。3)爆震强度映射关系构建。对于爆震强度的定量模型,以(ε,B,J,H)为变量参数时幂函数表现最好,相关系数大于0.95;以(ε,RON,MON)为变量参数时指数函数模型表现最好,相关系数为0.9282。燃料拓扑与燃烧过程特征参数、有害物排放存在定量映射关系且相关系数高于0.9,这表明在燃料燃烧和排放研究领域,应用B指数、J指数等化学结构相关表征用于量化表达燃料类型及其对性能影响具有更高精确性。3.基于神经网络的燃烧反应区拓扑-发动机性能快速映射构建。现象学定量映射模型基于实际测量数据所获取。并未体现模型的外延性应用以及对“未知”样本的预估能力。因此选取泛化能力较强的神经网络模型,以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燃料拓扑指数、发动机结构和运行参数)为输入,以性能、排放为输出,可直接实现基于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的发动机性能预测。整个训练过程的总体相关系数为R=0.9839,MSE=0.0018,验证过程整体相关系数R=0.9846,MSE=0.0018,对“未知”样本测试过程相关系数R=0.9808,MSE=0.0021。证明了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4.部分现象学映射模型应用及验证。基于实际发动机平台以部分现象学模型为导向进行了油品构型优化。证明了前期建立的映射关系对实际发动机平台中对目标参数预估具有一定的参价值。但由于定容燃烧平台和发动机平台实际燃烧过程的不同,映射模型与实际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另外,基于上述结论对发动机控制参数进行扩展,证明了在对发动机进行控制参数调节时,结论仍然成立。根据映射关系指导精炼燃料中芳烃的种类,结合点火正时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功率输出,降低be,但会增加NOx排放。

张巍巍[2](2015)在《拓扑指数在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拓扑指数是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领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论述了拓扑指数在色谱分析、理化性质预测、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以及三维拓扑指数的研究现状。并对拓扑指数在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周长会[3](2014)在《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物质的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研究一直是化学学科研究的重点,现已发展成为药物化学、环境化学、材料科学等化学相近学科的研究热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有关专业软件的推广,物质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的热门研究方向方兴未艾。近年,伴随着有机化合物爆炸式的增长,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科研工作者的一项迫切任务。随着对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的深入,各种计算方法和化学应用软件(HyperChem Professional,Gaussian03W,Dragon)应运而生,在众多方法中,拓扑指数法因其计算简单,预测准确成为各方法的首选。本论文采用拓扑指数法研究取代脂肪族(杂原子)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对杂原子(非碳原子)进行必要的修饰染色,在距离矩阵和邻接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W,通过新建的拓扑指数W对脂肪醛、脂肪酮、脂肪胺、脂肪醇及饱和醚化合物的沸点、摩尔折射率、折光指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模型对这些化合物上述性质进行理论预测,效果良好,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杂原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二、研究了新建拓扑指数的物理意义。采用HyperChem Professional软件中的半经验半理论PM3法,计算了脂肪醛、脂肪酮、脂肪胺、脂肪醇及饱和醚化合物分子的20种量子化学参数,将拓扑指数W与各个量子化学参数进行关联,得到了它们的相关系数及拓扑指数W与各化学参数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表明拓扑指数是分子结构参数的体现,同时拓扑指数也是分子内部能量的综合表征。所以,从理论上讲,新建立的拓扑指数物理意义明确,可以用于杂原子分子物理化学性质的预测。弥补了近年来拓扑指数研究中物理意义不明确的弱点,同时为新拓扑指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一系列脂肪族化合物的定量结构研究表明,利用新建的拓扑指数可以很好地描述分子的结构特征,能够通过各种化合物的拓扑指数估计分子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利用拓扑指数W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精确的预测取代脂肪族化合物的表观性质;而拓扑指数量子化学物理意义的研究,揭示了分子拓扑指数与其分子能量因子的关联,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峰波[4](2013)在《三维外势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涡旋孤子和呼吸孤子的调制》文中提出孤子理论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受到大家的特别关注。特别是当实验成功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以来,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质波在物理学前沿领域就倍受人们的重视。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由反抛物势和双光晶格势组成的复合势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和涡旋孤子,以及三维时变抛物势、三维时变双曲势和三维时变抛物与双曲交替外势中呼吸孤子调制的研究上。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论文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对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物理学研究背景与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方法。接着,简要介绍了在本篇论文第二章中囚禁排斥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复合势,径向方向的反抛物势和沿z轴向方向的双光晶格势的基本物理学特性。这为第二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反抛物势和双光晶格势组成的复合势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单基态、双基态、单涡旋孤子、双涡旋孤子和不同原子数下的双涡旋孤子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处理上述问题的能量泛函和直接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静态Gross-Pitaevskii方程和柱对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和涡旋孤子试探波函数,给出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静态的基态和涡旋孤子能量泛函的解析表达式。再运用数值模拟含时Gross-Pitaevskii方程的方法得到了稳定演化的基态、涡旋孤子和不同原子数下的双涡旋孤子。而且我们还研究了涡旋孤子稳定与反抛物势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实现对双光晶格势的操控,成功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和涡旋孤子从某一稳定的晶格势槽为初始位置到任意位置的操控。这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值得指出的是双涡旋孤子和不同原子数下的双涡旋孤子的稳定演化与操控是论文第二章最重要的发现。论文第三部分,对三维时变系数带有增益的Gross-Pitaevskii方程中的呼吸孤子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提出了一种运用相似变换将三维时变系数带有增益的Gross-Pitaevskii方程降阶到一维标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方法。其次,通过对实验可调参数非线性系数、外势、增益系数和衍射系数的调节,成功实现了在三种外势,三维时变抛物势、三维时变双曲势和三维时变抛物与双曲交替势下对呼吸孤子振幅、脉宽和周期的调制。成功实现对呼吸孤子中各物理量的调节,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量子信息的存储与传输带来较好的潜在应用,并且还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高能量激光方面带来潜在应用前景。

王芳芳[5](2012)在《基于热休克蛋白90和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受体的抗肿瘤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环境因素的不断改变,肿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很快,但采用实验方法大规模开发肿瘤治疗药物既费时又费力。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 CADD)给药物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多信息,例如:先导物的结构等,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药物分析和评价的效率和正确率,缩短了药物的设计周期。定量构效关系(QSAR)分析中的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分子对接(molecular docking)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MD)等方法是CADD中常用的方法。本论文以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HSP90)和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2, CDK2)的各类不同的抑制剂为研究对象,通过CoMFA、 CoMSIA研究方法定量地阐述了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氢键供体场和氢键受体场等对配体分子的影响,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进一步对抑制作用机制和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采用基于配体和基于受体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方法对热休克蛋白90的三类不同的抑制剂进行研究,即苯甲酰四氢咔唑类似物(Benzamide tetrahydro-4H-carbazol-4-one analogs, BT),AT13387类似物(AT13387derivatives, AT)和二羟基苯基酰胺类似物(Dihydroxylphenyl amides, DA)三类抑制剂,所建的模型中r2cv都大于0.60,r2pred都大于0.66。结果表明立体场对BT模型,氢键场对AT模型,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供体场对DA模型贡献较大。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显示Asp93,Tyrl39和Thr184对抑制剂的结合非常重要。(2)对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的三类不同的抑制剂进行了系统的QSAR研究。所得模型的统计学参数为:6,6-二甲基吡咯[3,4-c]类似物(6,6-dimethyl pyrrolo [3,4-c] pyrazoles analogs, DPPs):r2cv=0.73,r2pred=0.94;咪唑嘧啶酰胺类似物(Imidazole pyrimidine amides analogs, IPAs):r2cv=0.62,r2pred=0.63;4-(吡唑-4-基)-嘧啶类似物(4-(Pyrazol-4-yl)-pyrimidines analogs, PYPs):r2cv=0.56,r2prcd=0.58,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内部和外部预测能力。另外,三维等势图、分r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具体的结合模式。对于DPP和PYP抑制剂,分子结合模式与最初分子对接的模式相吻合,说明对接的合理性。但是对于IPA抑制剂来说,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优化了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Asp86,Asp145和Lys33极大的影响了配体与受体的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这两种癌症相关靶点抑制剂的结构优化、结合模式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杨娜[6](2012)在《PCBs分子空间坐标的3D-QSPR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已成为化学计量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目的是预测未知化合物的性质和活性,已经成为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用于预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分布等行为。本论文研究的是多氯联苯化合物(PCBs)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作为化工原料应用于各种商业途径,例如载热流体,有机稀释剂,增塑剂,涂料添加剂等等,人体通过食用含PCBs的食物产生富集也会对人体有很大伤害。这一类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都有着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去研究它们的一些性质,包括保留行为、性质、活性/毒性分析,但是目前通过试验方法很难获得,有必要寻求方法对这些性质做出预测,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QSPR建模。本文应用Chem Window绘图软件对209个PCBs作图,通过SymApps计算3D结构得到其空间稳定构型,每个空间构型对应着一个分子空间坐标。对PCBs分子的空间坐标进行研究,定义了3个描述符,原子距离指数Ys,分子空间特征指数YF及在Wiener基础上定义的指数YW。采用SPSS软件和Matlab软件分别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获得了多氯联苯化合物的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时间(GCRRT)和一些理化性质与该空间距离指数之间的QSPR模型。结果表明,通过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处理均得到良好的相关性,这也说明了本研究中的自定义3D距离指数基本上能够反映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比较两种方法对GCRRT的预测集估计的误差值,BP神经网络计算的误差较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的小,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能更好的估算所要研究的性质,模拟精度较好,整体性能优于线性回归。另外,利用这三个指数对PCBs进行聚类分析,判断分析多氯联苯环上Cl原子的个数,对区别研究PCBs的同类化合物有很大帮助。

侯恩卿,谢占川,李秀庆,杨林[7](2011)在《拓扑指数在烃类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拓扑指数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结构数学描述符,在烃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QSPR)研究中占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烃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和色谱保留指数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拓扑指数在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佳林[8](2011)在《固体溶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文中认为超临界CO2作为传统溶剂的一种新兴绿色替代溶剂,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其基础研究仍比较薄弱,制约了其工业化进程,主要表现在相平衡基础数据的匮乏和相平衡理论的不成熟。本文对固体溶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的相平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建立、完善了一套多功能研究固体溶质与超临界CO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实验测定装置,经过水压试验和实际检测,该装置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调控性能。新建固体溶质混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确立了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取样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的检测分析程序。选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固体有机溶质进行实验,包括:对甲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磺酰胺、苯磺酰胺、苯甲酰胺以及对氨基苯磺酸。首次测定了各种单一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单一固体溶质+夹带剂、固体溶质混合物、固体溶质混合物+夹带剂体系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所测混合物体系包括:对甲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磺酰胺(1:1等摩尔混合),苯磺酰胺+苯甲酰胺(1:1等摩尔混合),对甲苯磺酰胺+对氨基苯磺酰胺(1:1等摩尔混合)+夹带剂,实验温度分别为308 K、3 1 8 K和328 K,压力范围为8.0-21.0 MPa。所考察的夹带剂包括:甲醇、乙醇、乙二醇、乙酸乙酯和丙酮。共实测数据272组,极大地丰富了超临界流体相平衡基础数据,为论文相平衡模型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考察了温度、压力、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类型、夹带剂类型与浓度等对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相平衡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分子结构对单一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影响、夹带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固体混合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本文实验数据为基础对现有相平衡模型进行考察,主要针对密度型模型Chrastil、K-J和M-T模型等。结果表明,密度型模型基本上能对实验数据进行较好的关联,但计算偏差波动较大,存在计算不稳定的现象。本文分析了超临界体系溶剂与溶质分子间作用特征,在络合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引入溶剂与溶质混合熵经验表达式aTv+b,对Chrastil模型进行改进,获得了良好的计算效果,进而对K-J和M-T进行改进相继建立了M1、M2和M3模型。使用包括实验体系在内的71种溶质在超临界C02中的溶解度共计1603组信息对新改进模型和原模型进行计算对比,新模型的计算精度整体上平均提了高3%-6%,且计算波动减小、稳定性增强。在对纯物质溶解度模型成功改进的基础上,对现有夹带剂体系相平衡模型Chrastil-G和M-T-S模型进行改进,分别构建了M4、M5模型,使用7种固体溶质的219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改进效果良好,新模型计算精度平均提高2%左右。考虑到改进后的密度型模型预测能力不强,且不能体现分子差异。故本文以化学键理论和分子拓扑理论为指导,通过深入的分析,考虑杂原子电负性、原子周围环境电负性和原子不饱和键的影响,定义了一个新的原子点价表达式,进而计算出多种固体溶质的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信息;将分子连接性指数信息与改进的密度型模型Ml结合,构建了改进的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RMCIs);使用该模型对30种芳香族化合物的溶解度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得到能反映此类物质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特征规律信息方程,进而对另外5种类似化合物的溶解度进行预测,取得了较满意的应用效果。论文探讨了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信息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构建效果更好的模型提供了思路。论文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6006)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的资助。

田国华[9](2008)在《固体溶质及其混合物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研究》文中提出超临界流体科学与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研究一直是超临界流体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固体溶质及其混合物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在研究单一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基础上,本文对实验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微量分析方法,设计并建立新的实验程序,为对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多元体系中相平衡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验测定方面,本文全方位、多方面地考察了操作条件对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影响。实验研究的单一溶质包括:对硝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甲苯磺酸。实验研究的固体混合物包括:5-磺基水杨酸+对氨基苯甲酸(1:1等摩尔混合)、对氨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1:1等摩尔混合)、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1:1等摩尔混合)。实验所采用的夹带剂包括单一夹带剂: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酸乙酯,混合夹带剂为丙酮+正己烷(1:1等摩尔混合)和乙醇+乙酸乙酯(1:1等摩尔混合),实验温度分别为308.15K、318.15K和328.15K,压力范围为8.0~21.0MPa,测定的溶解度数据共计325组,大大丰富了超临界流体相平衡基础数据。在研究纯物质在纯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时,考察了温度、压力和分子结构对相平衡的影响因素;在研究夹带剂对纯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影响时,考察了夹带剂的提携效应与夹带剂浓度、操作温度的函数关系,此外,本文还研究了混合夹带剂对超临界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影响。在研究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多元体系中的相平衡时,本文将某一种固体看作溶质,另一种固体看作特殊的“固体夹带剂”,并深入比较了此种夹带剂效应与液体夹带剂效应差异的有趣现象;定义了超临界CO2对固体混合物的选择性分离,并分析了温度、压力等因素对选择性的影响。本文还比较分析了同一种夹带剂对单一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提携效应、对固体混合物中某一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提携效应,并重点研究了夹带剂浓度和种类对固体混合物中某一关键组分的选择性分离效果。通过对结构化学和分子拓扑理论的交叉研究,建立了能反映分子三维立体拓扑结构的新原子点价公式和分子连接性指数(RMCIs),将合适的RMCIs植入简单易用的密度——基准模型中,以系统论和大数定理为指导,借助SPSS(Statistics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超临界二元体系误差预警模型,运用新模型对近千组芳香族化合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进行了一次性关联,从中检测出某些数据点的操作误差或系统误差。根据归纳——演绎的思想,通过归纳大批溶质的分子结构与其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将RMCIs法用来预测某些纯溶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对于RMCIs法在含夹带剂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相平衡的应用、RMCIs法在其他超临界流体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本文都做了尝试性的研究,但是由于文献数据有限,此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由于所研究的超临界多元体系属于高度不对称性体系,在状态方程与混合规则的匹配上,选择EOS-GE-UNIFAC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因为文献中缺乏某些溶质的特殊基团与CO2之间、某些特殊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本研究通过对文献和实验数据的归纳整理,运用单纯形法,采用计算机编程求解出此类相互作用参数,丰富UNIFAC数据库,进而为预测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多元体系中的溶解度打下基础。借助微扰硬球理论中的某些观点来改进立方型状态方程中的斥力项;采用扩展思想,将新的EOS-GE-UNIFAC模型拓展应用到三参数的状态方程中去,进而构建了MTC-PT-MDUNIFAC模型。为使得状态方程与混合规则的配合更加协调,本文对该模型中所有与体积相关的项(如PT方程中的bm、cm和MDUNIFAC中的组合项)进行系统整合,取得了“1+1+1>3”的效果。利用已有或本文已关联出的基团间相互作用参数,运用新构建的MTC-PT-MDUNIFAC模型预测了某些新溶质或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多元体系中的相平衡数据。此外,根据文献数据,模拟计算结果的优劣顺序依次为:MTC-PT-MDUNIFAC>PT+WS>PR+VDW>PT+VDW,故在对超临界二元体系的相平衡进行模拟时,并非采用的状态方程或混合规则越复杂越好,关键是要做到状态方程与混合规则的匹配。论文研究得到了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0.0001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0.200200100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676008)的资助。

金君素[10](2005)在《极性和非极性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简称SCF)兼有液体和气体的优点,具有绿色环保溶剂的特点。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Extraction,简称SFE)是一种新型绿色分离技术,在众多工业领域和新兴高科技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单一的SCF具有溶解能力较低、选择性较差等不足,影响SCF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真正大范围地工业化生产。向SCF中加入夹带剂可以显着改变其溶剂性能,夹带剂的加入已被认为是实现SFE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溶质在含夹带剂的SFE中相平衡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促进SFE技术的工业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论文对夹带剂作用下极性和非极性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配套、完善了用流动法测定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装置,并对实验装置的可靠性进行了校验。 (2)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夹带剂作用下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工作。实验所用的SCF是超临界CO2;实验研究的溶质包括极性溶质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非极性溶质蒽;实验所用的夹带剂包括单一夹带剂乙醇、乙酸乙酯、

二、新拓扑指数X的性质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拓扑指数X的性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及其与燃烧排放特征映射关系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能源和环境问题
    1.2 燃油和排放法规日益严格
        1.2.1 排放法规发展
        1.2.2 油耗法规发展
    1.3 燃油组分及理化性质
        1.3.1 汽油组分
        1.3.2 汽油理化性质
        1.3.3 替代燃料
    1.4 内燃机技术的发展
    1.5 油机协同发展
    1.6 定量模型构建思路
        1.6.1 燃料的量化表征
        1.6.2 量化指数关联性分析
        1.6.3 模型选取
    1.7 研究内容
        1.7.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单质烷烃燃烧反应区拓扑及映射关系的建立
    2.1 烷烃拓扑表征
        2.1.1 碳原子编码规则
        2.1.2 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
        2.1.3 B指数和J指数计算
    2.2 基础燃烧排放参数分析
        2.2.1 试验平台搭建
        2.2.2 试验方案及燃料
        2.2.3 燃烧特征和排放特征分析
    2.3 单质烷烃映射关系的建立
        2.3.1 关联性分析模型
        2.3.2 B和J指数的关联性分析
        2.3.3 反应区拓扑及映射关系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质醇燃烧反应区拓扑及映射关系的建立
    3.1 醇拓扑表征
        3.1.1 碳原子编码规则
        3.1.2 羟基位置信息指数
        3.1.3 单质醇类分子的量化表征
    3.2 燃烧和排放参数分析
        3.2.1 试验平台及方案
        3.2.2 单质醇燃烧特征分析
        3.2.3 单质醇排放特征分析
    3.3 映射关系的建立
        3.3.1 燃烧参数敏感性分析
        3.3.2 排放参数敏感性分析
        3.3.3 映射关系建立
    3.4 基础燃烧参数的理论验证
        3.4.1 压力峰值理论验证
        3.4.2 碳平衡仿真验证
        3.4.3 燃烧效率计算
        3.4.4 验证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元组分燃烧反应区拓扑及映射关系的建立
    4.1 多元组分燃料的爆震强度
        4.1.1 试验平台搭建
        4.1.2 试验方案
        4.1.3 结果与分析
    4.2 拓扑表征及关联性分析
        4.2.1 多元组分的拓扑表达
        4.2.2 关联性分析
        4.2.3 燃料计算辛烷值的关联性分析
    4.3 映射关系建立
        4.3.1 基于燃烧反应区映射关系建立
        4.3.2 基于辛烷值的映射关系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烧反应区拓扑-发动机性能快速映射构建
    5.1 人工神经网络及应用
        5.1.1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5.1.2 BP前向神经网络
        5.1.3 神经网络在发动机领域的应用
    5.2 样本集设计及获取平台构建
        5.2.1 汽油机试验平台
        5.2.2 测试燃料
        5.2.3 试验方法
        5.2.4 部分样本数据集
    5.3 映射模型构建
        5.3.1 汽油机表观性能建模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可用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部分现象学映射关系可用性验证及拓展分析
    6.1 映射关系的应用
        6.1.1 指导组分优化
        6.1.2 构建优化油品
        6.1.3 应用效果验证
        6.1.4 主要结论
    6.2 应用范围扩展方案
        6.2.1 扩展参数的选取
        6.2.2 试验方案
        6.2.3 放热率和IMEP的循环变动计算
    6.3 应用范围扩展结果
        6.3.1 燃烧特征
        6.3.2 有效燃油消耗率
        6.3.3 气体排放物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拓扑指数在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拓扑指数在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现状
    1.1拓扑指数应用于色谱分析
    1.2拓扑指数应用于理化性质预测
    1.3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1.4三维拓扑指数的研究
2结论与展望

(3)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化学的发展概述
    1.2 QSAR/QSPR 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理论
    1.5 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
    1.6 模型的检验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拓扑指数简介
    2.1 拓扑指数发展历程
    2.2 拓扑指数的种类
    2.3 拓扑指数的应用领域
    2.4 拓扑指数的构造描述
    参考文献
第3章 拓扑指数在杂原子化合物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1 拓扑指数的建立
    3.2 拓扑指数在脂肪醛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3 拓扑指数在脂肪酮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4 拓扑指数在脂肪胺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5 拓扑指数在脂肪醇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6 拓扑指数在脂肪醚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拓扑指数的物理意义研究
    4.1 拓扑指数与脂肪醛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4.2 拓扑指数与脂肪酮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4.3 拓扑指数与脂肪胺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4.4 拓扑指数与脂肪醇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4.5 拓扑指数与饱和醚类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4)三维外势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涡旋孤子和呼吸孤子的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平均场理论和Gross-Pitaevskii方程
    1.2 反抛物势与双光晶格势
第二章 反抛物势与双光晶格势下三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和涡旋孤子
    2.1 理论模型与能量泛函
    2.2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和涡旋孤子动力学
    2.3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和涡旋孤子的操控
    2.4 小结
第三章 三维呼吸孤子动力学
    3.1 呼吸孤子理论模型
    3.2 三维时变抛物势下的呼吸孤子
    3.3 三维时变双曲势下的呼吸孤子
    3.4 三维时变抛物和双曲交替势下的呼吸孤子
    3.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基于热休克蛋白90和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受体的抗肿瘤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2 热休克蛋白90受体研究概况
        1.2.1 热休克蛋白90简介
        1.2.2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3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1.3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受体研究概况
        1.3.1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简介
        1.3.2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3.3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1.4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概述
        1.4.1 QSAR常用方法的概述
        1.4.2 分子对接
        1.4.3 分子动力学模拟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2.1 材料和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构象选择和叠合
        2.1.3 3D-QSAR分析
        2.1.4 分子对接
        2.1.5 分子动力学模拟
    2.2 结果与讨论
        2.2.1 CoMFA和CoMSIA分析结果
        2.2.2 3D-QSAR等势图分析结果
        2.2.3 分子对接与等势图比较分析结果
        2.2.4 不同类型抑制剂结合模式比较
        2.2.5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3.1 材料和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构象选择和叠合
        3.1.3 3D-QSAR分析
        3.1.4 分子对接
        3.1.5 参数计算与选择
        3.1.6 分子动力学模拟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oMFA和CoMSIA分析结果
        3.2.2 3D-QSAR等势图分析结果
        3.2.3 分子对接与等势图比较分析结果
        3.2.4 不同类型抑制剂结合模式比较
        3.2.5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PCBs分子空间坐标的3D-QSP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QSPR的研究内容
        1.2.1 描述符
        1.2.2 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1.3 国内外PCBs的QSPR研究现状
        1.3.1 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QSPR研究现状
        1.3.2 多氯联苯的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的QSPR研究现状
        1.3.3 多氯联苯的热力学性质的QSPR研究现状
        1.3.4 多氯联苯的生物富集因子(BCF)的QSPR研究现状
    1.4 本工作的研究内容及特色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
    2.1 回归分析
        2.1.1 线性回归模型
        2.1.2 逐步回归方法
        2.1.3 线性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
        2.1.4 “最优”回归方程选择方法
    2.2 BP神经网络
        2.2.1 BP网络结构
        2.2.2 输入/输出向量的设计
        2.2.3 BP网络的设计
        2.2.4 确定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神经元数目
        2.2.5 BP网络的创建
        2.2.6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确定
        2.2.7 BP神经网络建模特点
    2.3 聚类分析
        2.3.1 聚类分析的数据预处理
        2.3.2 系统聚类计算类间距离的方法
        2.3.3 系统聚类分析
    2.4 化学计量学软件及方法
        2.4.1 ChemWindow 6.0绘图软件
        2.4.2 SPSS18.0统计软件
        2.4.3 QSPR模型的建立
第三章 PCBs的色谱和理化性质的QSPR研究
    3.1 概述
    3.2 PCBs化合物分子结构计算
        3.2.1 绘制分子三维结构图
        3.2.2 PCBs分子的空间位置参数
        3.2.3 PCBs分子的3D距离指数的定义
        3.2.4 数据来源
    3.3 PCB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优选
        3.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评估
    3.4 PCBs的BP神经网络研究
        3.4.1 实验环境
        3.4.2 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及其数据的预处理
        3.4.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组
        3.4.4 PCBs的BP网络设计
        3.4.5 BP网络结果与讨论
    3.5 PCBs的聚类分析
第四章 结论
    4.1 指数的定义及选择
    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优化
    4.3 BP神经网络结果分析
    4.4 聚类分析结果
    4.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拓扑指数在烃类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1.1 拓扑指数的建立
    1.2 建立关系模型
    1.3 对模型关系进行相关性的检验
2 研究现状
    2.1 烃类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2.1.1 烃类化合物的沸点
        2.1.2 链烷烃的键离解能(BDE)
        2.1.3 烷烃化合物临界值
    2.2 烃类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2.3 烃类化合物色谱保留指数的研究
3 展望

(8)固体溶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相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超临界流体技术概况
        1.1.1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
        1.1.2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1.1.3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
    1.2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1.2.1 单一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_2及含夹带剂体系中溶解度的测定
        1.2.2 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及含夹带剂体系中溶解度的测定
    1.3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理论研究
        1.3.1 压缩气体状态方程法
        1.3.2 膨胀液体模型
        1.3.3 半经验和经验型模型
        1.3.4 QSPR模型
        1.3.5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模型比较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目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单一固体溶质与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流程及操作
        2.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2.1.2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2.1.3 实验分析方法
        2.1.4 实验装置的可靠性验证
        2.1.5 实验物系的选择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对甲苯磺酰胺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2.2.2 对氨基苯磺酰胺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2.2.3 苯磺酰胺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体系中相平衡的研究
        2.2.4 对氨基苯磺酸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研究
        2.2.5 苯甲酰胺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研究
        2.2.6 结果讨论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体溶质混合物与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流程及操作
        3.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3.1.2 实验物系的选择
        3.1.3 实验操作
        3.1.4 实验分析方法
        3.1.5 实验注意事项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1 对甲苯磺酰胺与对氨基苯磺酰胺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3.2.2 苯磺酰胺与苯甲酰胺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体溶质与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相平衡的模型研究
    4.1 单一固体溶质在超临界CO_2中的相平衡模型
        4.1.1 常用密度型模型的关联计算
        4.1.2 其他模型的关联计算
    4.2 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中的相平衡模型
        4.2.1 Chrastil-G模型的关联计算
        4.2.2 M-T-S模型的关联计算
    4.3 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多元体系中的相平衡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密度型模型的整体改进
    5.1 单一固体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密度型模型的改进
        5.1.1 Chrastil模型的改进(M1)
        5.1.2 K-J模型的改进(M2)
        5.1.3 M-T模型的改进(M3)
        5.1.4 对M1、M2和M3模型的验证
    5.2 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流体中密度型模型的改进
        5.2.1 对Chrastil-G模型的改进(M4)
        5.2.2 对M-T-S模型的改进(M5)
        5.2.3 对M4和M5模型的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的构建
    6.1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的构建
        6.1.1 新拓扑指数(~mχ_l~r)的构建
        6.1.2 新拓扑指数型模型的构建(RMCIs模型)
    6.2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的验证
        6.2.1 本文实验数据的RMCIs模型验证
        6.2.2 文献数据的RMCIs模型验证
    6.3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的应用
        6.3.1 回归方程的预测计算
        6.3.2 与密度型模型的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9)固体溶质及其混合物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临界流体技术概况
        1.1.1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历史沿革
        1.1.2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
        1.1.3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
    1.2 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实验研究概况
        1.2.1 单一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测定
        1.2.2 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测定
        1.2.3 夹带剂的选择
    1.3.QSPR模型在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1.3.1 LSER法与膨胀液体理论在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的结合应用
        1.3.2 UNIFAC与EOS模型在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的结合应用
        1.3.3 MCIs法在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目的
        1.4.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1.4.2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及整体框架图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固体纯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流程及操作
        2.1.1 实验流程及设备
        2.1.2 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对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2.2.2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在含夹带剂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2.2.3 对甲苯磺酸在含夹带剂超临界CO_2中相平衡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流程及操作
        3.1.1 实验流程及设备
        3.1.2 实验物系的选择
        3.1.3 溶质质量微量分析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3.1.4 实验准备
        3.1.5 实验过程
        3.1.6 数据采集与分析
        3.1.7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8 实验异常情况及分析
        3.1.9 实验注意事项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1 5-磺基水杨酸+对氨基苯甲酸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3.2.2 对氨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3.2.3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在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MCIS法模型的建立
    4.1 改进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的建立
        4.1.1 新拓扑指数(~mχ_t~(rv))的构建
        4.1.2 RMCIs法的建立
    4.2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选择
        4.2.1 单一分子连接性指数与K-J方程的结合
        4.2.2 两两分子连接性指数与K-J方程的结合
        4.2.3 三个分子连接性指数与K-J方程的结合
    4.3 RMCIs法模型与原模型的比较
        4.3.1 单一温度下关联结果的比较
        4.3.2 多温度梯度下关联结果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MCIS法模型在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的应用
    5.1 RMCIS法在超临界CO_2相平衡中的进一步应用
        5.1.1 用RMCIs法对某些"新物质"在超临界CO_2中的相平衡数据进行预测
        5.1.2 利用RMCIs法建立超临界流体相平衡误差预警模型
        5.1.3 RMCIs法在含夹带剂超临界CO_2相平衡中的应用
    5.2 RMCIs法在其他超临界流体相平衡中的应用
        5.2.1 用RMCIs法关联固体溶质在超临界乙烯中的溶解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TC-PT-MDUNIFAC模型的建立
    6.1 状态方程法
    6.2 活度系数法
        6.2.1 基团贡献法
        6.2.2 文献及本文对UNIFAC模型参数的增补与修订
    6.3 MTC混合规则的构建
        6.3.1 EOS-G~E混合规则的改进
        6.3.2 MTC型混合规则的提出
    6.4 MTC-PT-MDUNIFAC模型的建立
        6.4.1 PT状态方程
        6.4.2 MTC-PT-MDUNIFAC模型的推导
        6.4.3 混合物逸度系数的推导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MTC-PT-MDUNIFAC模型参数的确定与应用
    7.1 纯组分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7.1.1 纯组分的临界性质
        7.1.2 纯物质正常沸点的计算
    7.2 MDUNIFAC模型中基团相互作用参数的确定
        7.2.1 目标函数的选择
        7.2.2 参数回归数学模型的建立
    7.3 MTC-PT-MDUNIFAC模型的参数回归方案
        7.3.1 基团相互作用参数回归步骤及路线图的建立
        7.3.2 基团相互作用参数的回归结果
    7.4 参数回归结果的验证
    7.5 对固体混合物在超临界三元体系中相平衡数据的初步计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极性和非极性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超临界流体技术概述
        1.1.1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历史发展
        1.1.2 超临界流体及其特性
        1.1.3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
        1.1.4 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方向
    1.2 夹带剂的作用及其机理
        1.2.1 夹带剂的定义及分类
        1.2.2 夹带剂的作用及其机理
        1.2.3 夹带剂的应用
        1.2.4 夹带剂的选择
    1.3 超临界体系的相平衡研究
        1.3.1 测定方法
        1.3.2 计算模型
    1.4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4.1 本课题的目的
        1.4.2 本课题的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流程
        2.1.1 实验流程简介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2.2.1 确定超临界CO_2的流量
        2.2.2 确定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2.2.3 实验数据的重复性
        2.2.4 实验数据与文献数据的对比
    2.3 实验步骤
        2.3.1 实验前的准备
        2.3.2 实验操作规程
        2.3.3 实验参数的控制
    2.4 实验结果分析
    2.5 溶解度计算方法
    2.6 实验注意事项
    2.7 实验内容
        2.7.1 实验物系
        2.7.2 实验条件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SC-CO_2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
    3.1 苯甲酸在含夹带剂SC-CO_2中溶解度的研究
    3.2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含夹带剂SC-CO_2中溶解度的研究
    3.3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在含夹带剂SC-CO_2中溶解度的研究
    3.4 蒽在含夹带剂SC-CO_2中溶解度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4.1 实验结果的分析
        4.1.1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
        4.1.2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4.1.3 夹带剂对溶解度的影响
    4.2 实验结果的关联
        4.2.1 用化学缔合模型关联实验数据
        4.2.2 用改进的Chrastil方程关联实验数据
        4.2.3 用Chrastil方程关联实验数据
        4.2.4 用S-T经验模型关联实验数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用MCI法计算固体溶质在SCF中的溶解度
    5.1 引言
    5.2 分子连接性指数(MCI)法的建立
        5.2.1 新拓扑指数~kx~E的建构
        5.2.2 用MCI法计算固体溶质在SC-CO_2中溶解度的方程
    5.3 用MCI法计算固体溶质在SCF中的溶解度
        5.3.1 计算带不同官能团的苯甲酸系列溶质在SC-CO_2中的溶解度
        5.3.2 计算极性溶质和非极性溶质在SC-C_2H_6中的溶解度
        5.3.3 计算极性溶质和非极性溶质在SC-CHF_3中的溶解度
        5.3.4 计算极性溶质和非极性溶质在SC-CClF_3中的溶解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用MPR-2模型计算溶质在含夹带剂SCF中的溶解度
    6.1 引言
    6.2 立方型状态方程平衡模型的推导
        6.2.1 模型推导
        6.2.2 计算过程
    6.3对MPR-2模型的验证
        6.3.1 文献数据对MPR-2模型的验证
        6.3.2 实验数据对MPR-2模型的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用ELM模型计算溶质在含夹带剂SCF中的溶解度
    7.1 引言
    7.2 膨胀液体模型的建立
        7.2.1 基本假设
        7.2.2 溶解度计算公式的推导
        7.2.3 溶质活度系数的计算
        7.2.4 膨胀液体模型
    7.3 对ELM模型的验证
        7.3.1 实验数据对ELM模型的验证
        7.3.2 文献数据对ELM模型的验证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新拓扑指数X的性质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烧反应区拓扑表征及其与燃烧排放特征映射关系的探究[D]. 邵珠杰. 吉林大学, 2021
  • [2]拓扑指数在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现状[J]. 张巍巍. 化学工程师, 2015(03)
  • [3]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D]. 周长会. 青海民族大学, 2014(02)
  • [4]三维外势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涡旋孤子和呼吸孤子的调制[D]. 李峰波.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5]基于热休克蛋白90和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受体的抗肿瘤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D]. 王芳芳. 西北大学, 2012(01)
  • [6]PCBs分子空间坐标的3D-QSPR研究[D]. 杨娜.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5)
  • [7]拓扑指数在烃类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研究进展[J]. 侯恩卿,谢占川,李秀庆,杨林.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8]固体溶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相平衡的研究[D]. 李佳林.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
  • [9]固体溶质及其混合物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研究[D]. 田国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10]极性和非极性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相平衡的研究[D]. 金君素. 北京化工大学, 2005(07)

标签:;  

新拓扑索引X的性质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