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世贸组织与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付正[1](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韩磊[2](2015)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文中指出在后冷战时期,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诸多重要问题决策过程中关键的推动者与参与者。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中,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国际性藏独组织日益引人注目。1988年3月成立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是目前活跃于国际社会的众多国际藏独组织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年度报告、年度财政报告、美国国会记录、听证会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资料为依据,在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成员构成、机构设置、资金来源进行横向阐述以及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立的背景和1988年至2010年该组织藏独活动的轨迹进行大跨度纵向历史考察与实证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作为一股重要的境外反华势力与达赖集团的密切关系及该组织遏制中国、分裂中国,为“西藏问题”国际化推波助澜的本质。引言部分首先从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对本文的选题依据作了阐释;其次对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再次对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援藏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梳理;最后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作了说明。第一章分析了美国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背景下,达赖集团自1959年至1979年在国际社会进行公关游说活动的历史轨迹。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达赖喇嘛与“西藏流亡政府”主要成员通过利用各种游说方式,在联合国通过涉藏决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达赖集团在欧美各国建立驻外办事处,负责对外联络与宣传,促进达赖喇嘛出访各国;1970年代,达赖集团通过组建“西藏青年大会”、“美国西藏委员会”等藏独组织来进一步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达赖集团不断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国际公关游说策略,组建藏独组织逐渐成为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常见手段。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立时的具体背景和该组织的基本机构建制与资金来源。在中国中央政府与达赖私人代表的接触商谈陷入停滞状态的情况下,达赖集团对国际公关游说策略进行调整,在欧美各国策动成立包括“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内的“援藏组织”,由“援藏组织”游说各国议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藏独活动,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进而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有鉴于此,“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达赖集团的国际公关活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本章还结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1999年至2010年年度报告和1999年至2010年年度财政报告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宗旨、人员构成及资金来源、支出状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证考察揭示该组织的藏独本质。第三章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从1988年至1999年的藏独活动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美国国会议员考察尼泊尔流亡藏人社区推动美国国会通过涉及流亡藏人的法案;其次,“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执行两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在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的背景下从事一系列藏独分裂活动,包括策动“国际西藏年”、建立“声援西藏百人委员会”、“自由西藏学生运动”等藏独组织。与此同时,“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还在经济领域进行反华活动,旨在阻挠中国的经济发展,抹黑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伴随着成员人数激增,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还在欧洲建立分支机构,将藏独活动拓展至美国之外,表现出了国际性藏独组织的性质。这十年基本上奠定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后来藏独活动的基本方向。第四章主要探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1999年至2002年之间的藏独活动。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之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紧跟达赖集团的宣传策略,执行第三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通过的“柏林宣言”,主要在人权与环境保护方面攻击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第五章主要分析2002年至2010年“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政府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围绕宗教信仰、北京奥运会、境外流亡藏人社区等问题进行藏独分裂活动,为接触商谈增加筹码。结语部分总结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的基本特点,依据“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主要藏独活动、与“西藏流亡政府”的关系、资金来源等因素对该组织的属性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结语部分还针对中国政府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援藏组织”的反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沈影[3](2013)在《四川省与俄罗斯区域经贸合作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现有合作成就的基础上,四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面临着中俄两国高层重视、两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双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等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多方位优势,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建立对俄协调机构,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徐孝勇[4](2005)在《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深入考察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条件下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客观现实、世界与中国商贸业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趋势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回顾和借鉴国内外商贸中心发展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协同发展理论和商贸经济发展理论:从结构系统视角和功能范式上,界定了“商贸中心”、“区域商贸”和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分析基点;按商贸经济协同发展要求,深化了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理解,进而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是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的简称。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是西南地区在商贸业发展上进行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建设结构合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功能强大的地区性商贸中心体系。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就是在西南地区统一规划商贸中心、商贸网点布局和确定各地商贸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高区域商贸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发展。西南地区在商贸中心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和竞合、共赢。 2、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需要具备相应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一个地区中心城市要建设商贸中心应具备条件:(1)自然地理条件,其包括地理区位、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等:(2)社会经济条件,其包括经济条件、城市规模、人口、市场规模、交通条件、政策因素、文化氛围等。经济条件又包括商贸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资金和市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各种配套设施等。 3、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发展要求西南地区加强商贸产业的协同发展 发达的商贸产业,是个城市或地区的构建商贸中心的前提条件。西南地区五省市区只有打破行政区划限,加强商贸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商贸产业的竞争力,应对后WTO时代外资商业巨头大量进入中国的挑战。 4、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区域共同市场 建立区域共同市场是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和必要条件。建立西南地区区域共同市场的作用:(1)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网络体系的建成。(2)降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本、公共物品配置成本以及资源流动的交易成本。(3)促进西南地区都市商贸经济圈的发展。(4)作为西南地区区域商贸的协同发展的平台。 5、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外在条件是加强与我国其它地区和国外的商贸合作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要想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须开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处理好其与我国其它地区和国外的商贸交流与合作。西南地区同周边地区的商贸合作,可以使西南地区区域一体化市场效应得到放大。 6、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西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
赵学清,徐忆斌[5](2003)在《积极引资,策略规制——浅析入世后跨国公司与西部开发的关系及相关法律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的背景下更好的把引进跨国公司与西部开发结合起来,这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跨国公司与西部开发的关系入手,认为两者既存在一致性也有现实的矛盾,提出必须主要要改良西部的法律环境,并通过相关法律手段实现"积极引资,策略规制"。
侯水平[6](2003)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为西部发展同时提供了两大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我国加入WTO。这标志着我国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西部大开发。但是,任何机遇都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带来预期的效果。机遇只是一种可能,要转化为现实,需要人们在充分认识它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本文首先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等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与评析,对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以及如何深入研究和具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对实施西部开发三年来积累的重要经验和涉及到的若干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了初步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其主要特征是:(1)国际统一市场下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交织融合。(2)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3)高新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与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为其提供了驱动力。(4)跨国公司急剧扩张,为其提供了载体。(5)是由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的。(6)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基本形成。(7)是动态发展的。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也推动着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新的贫困、扩大全球性的两极分化,并加重环境负担。 发展中国家应认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与不可回避性,勇敢地面对;要看到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刺激经济效率,提供新的增长契机,也可能会损害它们的利益;认真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可能遇到的风险,采取适当的对策。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综合实力,也是我国进入世界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能够促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改善经贸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为进出口贸易带来机遇;直接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等。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给我国的一些产业造成冲击;在其进程中受到不公正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待遇;削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保障能力;对本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构成潜在的威胁;可能使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加剧两极分化等。参与经济全球化也给西部带来了一些特殊机遇,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环境更加宽松。但西部地区目前存在着一些与参与经济全球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面临更多的和一些特殊的困难与挑战。 Wll)由于对国际经贸拥有广泛的管辖范围而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导向作用。加人WDO与西部大开发这两大历史性事件同时发生,不会仅仅是时间上的偶然巧合,其实施的过程和产生的影响也绝对不会是平行线,一定具有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更会相互影响。党的16届3中全会决定阐明了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从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上指明了这一内在联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既是邓小平分两步走战略设想的实践,也是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以增强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做出的战略决策。加人Wm既是20多年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应对经济全球化,利用两种资源,着眼两个市场,以大开放促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由于具有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这就使西部大开发与我国历代所进行的西部开发不同,也与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有很大区别。加人W飞D与实施西部大开发,从国际国内全方位地定位了西部经济社会在新世纪发展的大环境,并由此制约着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实施西部大开发如果不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其大趋势不一致,有关政策措施将难以顺利推行。反之,则可顺势而为。因此,需要以新的观念、从新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增进其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减少相互冲突和摩擦。 回顾世界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实践,积累了“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有力推进;制订详细的发展规划;制定完备的区域开发政策法规;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采取多种优惠扶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以及开发与保护并重,推进可持续发展”等经验,但也有不少值得吸取的教训。需要总结和借鉴这些经验,认真分析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充分认识与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异同,选择适当的西部开发模式。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中存在对不同地区影响的差异性,其实质是发展机会 一2一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和经济利益的非均衡性并具有加剧“两极分化”的内在推动力,它反映了国际经贸规则的统一性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这种非均衡性在区位关系中得到体现。一国内部的不同地区所处的区位具有从属、相对独立和非冲突的特点。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还是学术上的空白,在这方面的努力,将引导建立一门新的交叉性的经济学分支—“法律区域经济学”。揭示该区域差异性有助于全面正确评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以及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制定正确的应对战略。西部地区需要清醒地认识其所
张佐友[7](2003)在《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学术观点综述》文中提出 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于2001年11月6日至11日,分香港和北京两阶段举行。主办单位: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支持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方支持单位:香港创新科技署。承办单位:中国生产力学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大会的主题是: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位高层人士参加了北京阶段大会,向大会提交论文88篇。现将论文及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李玉子[8](2003)在《中国外商投资与法制环境》文中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外加中国加入WTO,中国成为最吸引外商投资的目的国。吸引外资,需要投资环境的综合治理。其中法制环境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从宏观的和微观的角度上仔细考察,填补法律空白点,修改滞后的法律,以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的法制环境。
张鸿[9](2003)在《入世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调整》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区域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新贸易问题的制约。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必须在坚持WTO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调整:规范和调整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手段;从区域政策、产业政策逐步向环境政策和资源政策转变;中央政府的扶持政策应从直接补贴逐步向间接补贴过渡;制定西部地区开发法,开征“西部开发税”。
郑振彪[10](2003)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利用外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新的战略模式、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论文第1章是外资与西部开发:基本理论框架。该章介绍和评述了经济学中有关外资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着述,探讨了西部开发中外资的作用问题,为整个问题的分析提供基本理论框架。在以往的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中,许多理论模型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外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缺口”理论、开放性内生增长模型、“输入型发展”理论等。中国的西部地区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关于外资作用的各种理论模型也同样适用于该地区。无论是资本形成,还是现代经济结构的建立,利用外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外资进入西部地区后,不仅可以直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制度,而且通过“外溢”效应等各种形式间接促进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产业演进和整个现代经济结构的建立。 论文第2章是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回顾。论文回顾了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历史,探讨了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成就与问题,分析了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不足的主要原因。论文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利用外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整体投资环境上讲,西部地区一般位居全国的下游水平,并且持续恶化。导致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因素包括:优惠政策劣势;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高;人力资本水平低。 论文第3章是西部大开发中的利用外资战略。论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与自身条件,提出了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新战略。即以建立现代化的开放型经济为目标,以优化整体投资环境为依托,把外资的内涵扩展到西部地区之外的所有资本,并重视利用内销型外资。这是依据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的需要,从西部地区自身实际出发、有别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利用外资新模式。 论文第4章是西部大开发中利用外资的战略重点。论文认为,根据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为充分享有外资流入所带来的益处,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重点应该集中在兴建基础设施、改造传统工业、改革国有企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 论文第5章是西部大开发中利用外资的战略措施。论文认为,今后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不仅仅要大幅度增加外资流入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外资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其主要措施包括: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放宽外资限制和执行公平竞争政策等。
二、加入世贸组织与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世贸组织与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选题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
一、“消极悲观论” |
二、“民主转型论” |
三、“柔韧有余论” |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
结语 |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2)“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与内涵界定 |
(一) 关于中文译名的问题 |
(二) 关于“援藏组织” |
(三) 关于“西藏问题”和“西藏问题”国际化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与达赖集团国际公关活动的历史轨迹(1959-1979) |
第一节 达赖集团与美国政府在联合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 |
一、“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 |
二、美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 |
第二节 1960年代中期以来达赖集团建立驻外办事机构与藏独组织 |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达赖集团藏独活动的影响 |
二、“达赖喇嘛驻纽约办事处”的藏独活动 |
三、达赖集团策划建立藏独组织及其主要藏独活动 |
小结 |
第二章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建立及其组织内部透视 |
第一节 达赖喇嘛提出“五点和平建议” |
一、接触商谈与达赖集团国际公关的新策略 |
二、达赖喇嘛在美国国会提出“五点和平计划”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建立 |
一、拉萨骚乱与达赖集团建立“援藏组织”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与“藏青会”的内在联系与差异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机构设置与成员背景分析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机构设置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员背景分析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来源与支出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来源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支出状况 |
小结 |
第三章 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1988-1999) |
第一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流亡藏人的法案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议员考察流亡藏人社区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通过涉藏议案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分裂活动 |
一、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与第一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策动“国际西藏年”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建其他藏独组织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利用经贸问题进行反华活动 |
一、有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 |
二、阻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利用世妇会从事反华活动 |
一、帮助流亡藏人筹建“藏人妇女代表团”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组织针对世妇会的藏独活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针对世妇会进行藏独活动的影响 |
第五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国际性藏独组织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联络各国议员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活动范围扩展至欧洲 |
小结 |
第四章 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2000-2003) |
第一节 重提“中间道路”与“柏林宣言” |
一、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 |
二、第三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及“柏林宣言”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人权领域的反华活动 |
一、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反华活动 |
二、在第三届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世界大会上的活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攻击中国宗教政策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炒作“环境问题” |
一、“世界银行运动” |
二、“遏制中国石油运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的游说活动 |
四、发起所谓“环境权利运动”原因析论 |
小结 |
第五章 接触商谈过程中“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2003-2010) |
第一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与美国国务院“西藏问题”协调员策划实施接触商谈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设立“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欧盟设立“西藏问题”特别代表 |
三、2002年以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对接触商谈的策划与实施 |
第二节 利用“政治犯”问题为接触商谈增加筹码 |
一、发起所谓“丹增德勒仁波切运动” |
二、重新炒作所谓“班禅喇嘛事件” |
三、炮制所谓“囊帕拉山口枪击事件” |
第三节 “3·14事件”前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针对奥运会的破坏活动 |
二、达赖喇嘛获得美国国会金质奖章与“3·14事件” |
三、“3·14事件”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破坏活动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加强在流亡藏人社区的藏独活动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尼泊尔流亡藏人社区的活动 |
二、培养青年流亡藏人领袖 |
三、设立“西藏游说日” |
四、为流亡藏人设立“罗威尔基金” |
小结 |
结语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的基本特点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性质 |
(一) 强烈的反华倾向 |
(二) 固有的藏独倾向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发展趋势前瞻 |
(一) 与其他“援藏组织”构建藏独组织联盟 |
(二) 组织领导权和活动中心开始向欧洲倾斜 |
四、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展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展示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的方法、资料及内容构架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资料选用 |
1.4.3 研究的内容及基本结构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区域分工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
2.1.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1 后发优势的概念 |
2.2.2 技术引进与后发优势 |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1 均衡发展理论 |
2.3.2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3 协调发展理论 |
2.4 商贸发展理论 |
2.4.1 商贸信息化理论 |
2.4.2 电子商务理论 |
2.4.3 商贸流通组织结构理论 |
第3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概念框架 |
3.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战略思路、理论假设 |
3.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战略思路 |
3.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的理论假设 |
3.2 区域商贸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 |
3.2.1 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
3.2.2 区域商贸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3.3 商贸中心概念、类型和功能 |
3.3.1 商贸中心概念 |
3.3.2 商贸中心类型 |
3.3.3 商贸中心功能 |
3.4 商贸中心竞争力理论 |
3.4.1 产业竞争力理论 |
3.4.2 商贸中心竞争力理论 |
3.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宏观条件—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 |
3.5.1 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的相互作用关系 |
3.5.2 加入WTO与西部大开发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战略要求 |
3.6 商贸中心与其它五中心相互关系 |
第4章 商贸业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1 世界商贸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
4.1.1 世界商贸业发展特点 |
4.1.2 世界商贸业发展趋势 |
4.1.3 世界商贸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 |
4.2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2.1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特点 |
4.2.2 世界商贸中心发展趋势 |
4.2.3 世界商贸中心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趋势 |
4.3 中国商贸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
4.3.1 中国商贸业结构演化概述 |
4.3.2 中国商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4.3.3 中国商贸业发展趋势 |
4.4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特点及趋势 |
4.4.1 中国商贸中心空间分布情况 |
4.4.2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特点 |
4.4.3 中国商贸中心发展趋势 |
第5章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模式与可行性分析 |
5.1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模式 |
5.1.1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目标-实现西南地区商贸经济协同发展 |
5.1.2 构建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模式 |
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
5.2.1 国土资源和区位 |
5.2.2 水能资源和水运资源 |
5.2.3 旅游资源 |
5.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分析 |
5.3.1 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5.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概况 |
5.3.3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资源概略评价 |
5.3.4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商贸中心和商贸产业发展 |
5.4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现状分析 |
5.4.1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现状 |
5.4.2 西南地区商贸业发展特征 |
5.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意义、优势和制约因素 |
5.5.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意义 |
5.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优势 |
5.5.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制约因素 |
5.6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消费需求和商贸中心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1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
5.6.2 收入因素对我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3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4 收入因素对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的影响 |
第6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6.1 商贸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6.1.1 商贸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6.1.2 E-CBD竞争力概念与数学模型 |
6.1.3 商贸中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
6.2 重庆市中心区、成都、昆明、贵阳、南宁商贸中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6.2.1 城市和指标数据的选取 |
6.2.2 计算方法和结果 |
6.2.3 公因子权重和因子值 |
6.2.4 商贸中心竞争实力排序与结论对策 |
6.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3.1 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
6.3.2 经济因素分析 |
6.3.3 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
6.3.4 技术因素分析 |
6.3.5 政策因素分析 |
第7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其它五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1 西南地区商贸心与交通物流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1.1 西南地区交通中心发展状况 |
7.1.2 建设西南地区物流中心意义 |
7.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交通物流中心的相互关系 |
7.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工业中心的相互关系分析 |
7.2.1 西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工业中心相互关系 |
7.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金融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3.1 西南地区金融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金融中心相互关系 |
7.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4.1 西南地区旅游服务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相互关系 |
7.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科教文化中心相互关系分析 |
7.5.1 西南地区科教文化中心发展状况分析 |
7.5.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科教文化中心相互关系 |
第8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布局与管理运营的对策建议 |
8.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空间布局的建议 |
8.1.1 商贸中心空间布局的战略思路和原则 |
8.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空间总体布局 |
8.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一级商贸中心布局 |
8.1.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二级商贸中心布局 |
8.1.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三级商贸中心布局 |
8.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功能定位 |
8.2.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一般功能 |
8.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核心功能 |
8.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内部要素结构 |
8.3.1 商品交易市场 |
8.3.2 中央商务区 |
8.3.3 购物中心 |
8.3.4 会展中心 |
8.3.5 物流中心 |
8.3.6 信息服务中心 |
8.3.7 组织管理机构 |
8.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部结构关系和业态选择 |
8.4.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内部结构关系 |
8.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体系中各级商贸中心的业态选择 |
8.5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管理运营的对策建议 |
8.5.1 法制化 |
8.5.2 规章制度化 |
8.5.3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
8.5.4 打造品牌,培育支点,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
8.5.5 建立信息平台,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商贸流通现代化 |
8.5.6 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诚信消费环境 |
8.5.7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9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对策 |
9.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概况 |
9.1.1 信息社会的经济特征与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9.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状况 |
9.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电子商务发展 |
9.2.1 西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9.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与对策 |
9.2.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公司发展 |
9.2.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
9.3 推进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9.3.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9.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9.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E-CBD的建设 |
9.4.1 E-CBD简介 |
9.4.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的三大 E-CBD建设对策 |
第10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
10.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业企业发展概况 |
10.1.1 重庆市中心区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2 成都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3 昆明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4 贵州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概况 |
10.1.5 南宁商贸中心的商贸企业发展状况 |
10.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发展战略方向 |
10.2.1 连锁经营 |
10.2.2 物流配送 |
10.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10.3.1 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组建企业战略联盟,推进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 |
10.3.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商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
10.4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商贸企业发展对策 |
10.4.1 西南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 |
10.4.2 西南地区商贸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框架 |
10.4.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商贸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
第11章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我国其它地区和东盟的商贸合作对策 |
1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我国其它地区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1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西北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长江中游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1.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珠三角地区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东盟的商贸合作与交流对策 |
11.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西南地区商贸中心发展 |
11.2.2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通对接的对策 |
11.2.3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与东盟国家开展商贸合作与交流的对策措施 |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2.1 研究结论 |
12.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2.3 政策运用 |
12.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1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1 关于经济全球化 |
1.1.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
1.1.2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
1.1.3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1.1.4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
1.2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1.2.1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意义 |
1.2.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 |
1.2.3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
1.3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
1.3.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
1.3.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
1.4 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
第2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及其借鉴意义 |
2.1 若干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 |
2.2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基本经验 |
2.2.1 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有力推进 |
2.2.2 制订详细的发展规划 |
2.2.3 制定完备的区域开发政策法规 |
2.2.4 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
2.2.5 重视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 |
2.2.6 采取多种优惠扶持政策 |
2.2.7 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 |
2.2.8 开发与保护并重,推进可持续发展 |
2.3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教训 |
2.4 借鉴国外经验,促进西部大开发 |
第3章 制度与空间——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3.1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空间差异性分析的意义 |
3.2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规则基础 |
3.2.1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确立 |
3.2.2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 |
3.2.3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主要特点 |
3.3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执行及其保障机制 |
3.3.1 成员方自觉遵守 |
3.3.2 国际经济组织监督执行 |
3.3.3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3.3.4 成员之间相互协商、监督与报复 |
3.4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性 |
3.4.1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影响的差异性 |
3.4.2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中的区域差别规定 |
3.4.3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在一国内部影响的差异性 |
3.4.4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区域差异性的概念与性质 |
3.4.5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区域差异性的特征 |
3.5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区域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
3.5.1 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 |
3.5.2 本国自身的原因 |
3.5.3 市场方面的原因 |
3.6 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性对我国的影响 |
3.6.1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制度安排中的区域定位及其特点 |
3.6.2 我国的应对之策 |
第4章 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 |
4.1 经济全球化给西部发展带来的机遇 |
4.1.1 共同的机遇 |
4.1.2 西部地区特有的机遇 |
4.2 经济全球化给西部发展带来的挑战 |
4.2.1 共同的挑战 |
4.2.2 西部地区面临的特殊挑战 |
4.3 机遇和挑战的性质及特征 |
4.3.1 非均衡性 |
4.3.2 动态性 |
4.3.3 可转化性 |
4.3.4 活跃程度的差异性 |
第5章 市场全球化与西部区域市场发育 |
5.1 西部地区市场发育与国际市场对接 |
5.2 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 |
5.2.1 国企面临背水之战和难逢机遇 |
5.2.2 国企改革应与国有经济重组相结合 |
5.2.3 国企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
5.2.4 国企也呼唤国民待遇 |
5.3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5.3.1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差距 |
5.3.2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3.3 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
5.4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 |
5.4.1 中小企业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
5.4.2 建立以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 |
5.4.3 转变政府职能,实施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
第6章 生产要素全球性流动与西部资本、人才资源开发 |
6.1 创新机制开拓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
6.1.1 用新的经济理念重新认识资本 |
6.1.2 发掘区内资源,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资本转变 |
6.1.3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吸引区外人才、资本 |
6.2 经济全球化下的西部融资战略 |
6.2.1 西部地区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
6.2.2 加入WTO后引进外资特点的新变化 |
6.2.3 采取正确的招商引资战略 |
6.3 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国家对西部投入 |
6.4 经济全球化下的西部人才战略 |
6.4.1 西部地区人才结构的现状 |
6.4.2 加入WTO加剧西部地区的人才竞争 |
6.4.3 在人才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 |
第7章 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
7.1 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
7.1.1 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竞争优势 |
7.1.2 改造传统产业 |
7.1.3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7.1.4 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7.1.5 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西部特色产业 |
7.2 经济全球化下西部服务业发展 |
7.2.1 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7.2.2 西部服务业的现状和加入WTO带来的冲击 |
7.2.3 服务业的改革、发展方向和机制创新 |
7.3 经济全球化下西部的对外贸易 |
7.3.1 外贸体制与外贸企业的改革 |
7.3.2 突出特色、重点扶持,增强外贸产品竞争力 |
7.3.3 抓住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 |
7.4 经济全球化下西部的“三农”问题 |
7.4.1 西部“三农”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
7.4.2 面对WTO规则,着力提升西部农产品竞争力 |
7.4.3 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步伐 |
第8章 经济全球化与西部开发中的软环境建设 |
8.1 全球化的市场规范要求良好的软环境 |
8.2 转变政府职能 |
8.2.1 加入WTO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8.2.2 转变行政管理内容 |
8.2.3 扩大行政服务对象 |
8.2.4 转变行政管理方式 |
8.3 加强法制建设 |
8.3.1 法律法规与WTO规则 |
8.3.2 加强法制建设,提升法的实施效果 |
8.3.3 法治意识与依法行政、司法公正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声明 |
后记 |
(9)入世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入世给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 |
(一)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环境将大大改善 |
(二)东西部地区市场将逐步走向一体化 |
(三)长期阻碍西部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逐步得到清除 |
(四)为西部地区利用国内资金带来新的机遇 |
二、入世对西部大开发的挑战 |
(一)西部地区低成本优势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
(二)西部的产业推进模式将受到挑战 |
(三)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将受到挑战 |
(四)西部地区的竞争政策将受到挑战 |
三、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调整 |
(一)规范和调整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
(二)从区域政策、产业政策逐步向环境政策和资源政策转变 |
(三)扶助政策应从直接补贴逐步向间接补贴过渡 |
(四)制定西部地区开发法,开征“西部开发税” |
(10)西部大开发中的利用外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1章 外资与西部开发:基本理论框架 |
1.1 外资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
1.1.1 “缺口”理论 |
1.1.2 开放性内生增长理论 |
1.1.3 “输入型发展”理论 |
1.2 外资与西部大开发 |
1.2.1 外资与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 |
1.2.2 外资与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 |
1.2.3 外资与西部地区的制度创新 |
第2章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回顾 |
2.1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历史与现状 |
2.1.1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 |
2.1.2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现状 |
2.2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规模问题 |
2.2.2 结构问题 |
2.2.3 效益问题 |
2.3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落后的主要原因 |
2.3.1 投资环境落后的情况 |
2.3.2 具体因素分析 |
第3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利用外资战略 |
3.1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战略的国际环境 |
3.2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战略的国内环境 |
3.3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战略的自身条件分析 |
3.4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战略新模式 |
第4章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战略重点 |
4.1 兴建基础设施 |
4.1.1 基础设施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
4.1.2 基础设施:西部大开发的瓶颈 |
4.1.3 外资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
4.2 改造传统工业 |
4.2.1 西部传统工业亟待改造 |
4.2.2 外资在改造西部传统工业中的作用 |
4.3 改革国有企业 |
4.3.1 国有企业改革关涉西部大开发的成败 |
4.3.2 充分发挥外资在西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
4.4 促进可持续发展 |
4.4.1 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原则 |
4.4.2 西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3 利用外资促进西部可持续发展 |
第5章 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战略措施 |
5.1 完善基础设施 |
5.1.1 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则 |
5.1.2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
5.1.3 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
5.1.4 完善政府职能 |
5.2 完善投资软环境 |
5.2.1 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 |
5.2.2 治理市场经济秩序 |
5.2.3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
5.2.4 改善法治环境 |
5.3 放宽外资限制 |
5.3.1 放宽外资限制的经济学分析 |
5.3.2 放宽外资限制的主要措施 |
5.4 公平竞争政策 |
5.4.1 公平竞争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
5.4.2 公平竞争政策的主要措施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加入世贸组织与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2]“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D]. 韩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
- [3]四川省与俄罗斯区域经贸合作路径探析[J]. 沈影. 西伯利亚研究, 2013(02)
- [4]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 徐孝勇. 西南大学, 2005(04)
- [5]积极引资,策略规制——浅析入世后跨国公司与西部开发的关系及相关法律问题[A]. 赵学清,徐忆斌. 《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 2003
- [6]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开发[D]. 侯水平. 四川大学, 2003(02)
- [7]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学术观点综述[A]. 张佐友. 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 2003
- [8]中国外商投资与法制环境[J]. 李玉子. 江西社会科学, 2003(06)
- [9]入世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调整[J]. 张鸿. 国际经贸探索, 2003(03)
- [10]西部大开发中的利用外资问题研究[D]. 郑振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标签:西部大开发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