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abVIEW的外部代码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泉[1](2021)在《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当今,得益于嵌入式技术的成熟与创新,基于嵌入式平台的产品不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则是嵌入式发展的其中一个前沿方向。数据采集系统常用在工业生产、科技研究等领域,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其采集信号类型与系统功能也略有差别。本文针对本校实验室环境设计了一款与实验室传感器平台相结合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可实现对传感器平台或电子设备输出的直流电信号、室内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采集、显示、数据存储等功能。本文总体设计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数据采集卡的设计,选择LQFP144封装的STM32F103ZET6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基于该芯片设计信号衰减电路、缓冲电路、滤波电路完成对4路0~10V单端输入电压、4路0~15V差分输入电压、4路0~1.5A电流、两路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并通过USB转串口和蓝牙方式将多路数据发送至上位机。(2)软件程序的设计,通过STM32Cube MX进行硬件配置并将生成的初始化代码通过Keil5平台对代码进行调试与任务函数编写,函数功能包括A/D转换、数据均值滤波、数据还原、数据拆分、数据发送等,确保上下位机通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3)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在Labview环境通过G语言实现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数据接受、数据处理、数据波形显示、数据存储等功能,将数据存放至Access数据库便于后续数据分析。(4)最后进行了综合测试,从硬件的设计,软件程序编写到上位机分析系统的设计进行核验,以此来证明系统的可靠性,采集数据无丢包,信号能够实时进行采集与测量并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误差小,能够实现预期的设计要求。
潘咪[2](2021)在《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可产生特定的磁场条件,用于对进入ITER实验现场的所有机电设备进行静磁场合格测试。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具有子系统多、信号种类杂和受磁场干扰大的特点。为保证静磁场合格测试实验的正常进行,保护机器安全及操作员人身安全,该装置的监测保护系统必不可少。本文提出了在LabVIEW平台上实现的一套装置监测保护系统设计方案并对部分功能加以验证。首先,本文以对该系统的功能设计为切入点,明确本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要素,提出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案。设计综合了 NI CompactRIO嵌入式系统、NI PXIe系统及以太网交换技术的硬件平台框架,且符合ITER对I&C现场控制系统架构的要求。采用基于消息循环的生产者-消费者的LabVIEW程序框架,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扩展性强且便于后期维护。其次,在集成设计基础上,完成了对监测保护系统的详细硬件设计。从传感器层、信号接口层、控制器及主机层进行结构设计及设备选型。为信号采集功能中提出的各类信号进行传感器的选型,并确定数量。设计3类信号转换电路以匹配I/O模块及数据采集卡接口参数。配置NICompactRIO嵌入式系统下位机以分担系统信号采集及安全联锁任务,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采用NIPXIe采集机箱及数据采集卡采集10kHz以上的快速信号。考虑到设备工作产生的静磁场干扰,应用光纤通信方式实现远距离传输,有效削弱磁场干扰。最后,对系统的主要软件功能进行开发及验证,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数据采集、水冷远控、报警逻辑处理及安全联锁保护模块等功能。交互界面体现了主要的功能且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对快速AI采集、慢速AI采集、DI信号采集及DO指令下发功能进行验证,为后续进行联合调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胡月华[3](2020)在《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从最开始的1G技术直到现在的4G、5G技术,无线通信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控制、航天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线通信技术克服了传统的有线通信其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低、传输设备复杂等一些问题。基于以上无线通信的优点,将其应用到测量领域的数据传输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可以克服传统的测量设备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慢、易受监测区域的环境状况影响等弊端。目前微控制器应用较为广泛,STM32系列的微控制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的应用在测量领域。LabVIEW也因具备强大的数据库以及硬件资源成为了测量测试领域重要的虚拟仪器被广泛使用。本文使用4G无线通信技术和STM32系列微控制器以及上位机LabVIEW相结合完成了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的设计,该系统既可以实现将监测数据利用4G网络高效稳定的发送,还能够实现对多个参数点同时进行测量。克服了传统测量系统的传输速率低、数据代表性差的弊端,能够适用在各种测量领域。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由下位机和上位机的软硬件设计共同完成。其中下位机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上位机包括数据接收模块。以STM32F103微控制器和SIM7600CE无线通信模块为核心组成下位机的硬件电路,使用Keil软件进行下位机的代码设计,使用LabVIEW软件作为上位机接收系统,这三部分共同实现一个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其中以STM32F103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数据采集;以SIM7600CE为核心的数据传输模块实现通过4G网络的TCP通信协议远程传输监测数据;图形化的G语言LabVIEW软件作为上位机实现数据接收和处理并且在其前面板上显示测量结果。该系统能够实现远距离、多采集点的数据监测并快速可靠的传输监测数据,而且在上位机上能够实时的查看监测数据。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种工业领域进行信息的采集,对无线测量系统的改进起到推动作用。通过系统的测量测试结果可以得出该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能够实现设计要求。可以通过STM32F103主控模块实现对多个采集点的数据监测并通过4G网络实现监测信息的可靠传输而且能够在上位机的前面板上显示出测量结果。整个系统运行稳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王加雷[4](2020)在《结构减震(振)控制系统实时混合试验仿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和拟动力试验的发展与完善,大型化、复杂化和网络化的试验技术,被研究学者提出与实现。实时混合试验是一种新型的试验方法,它将上部简单的框架结构或易于分析的结构作为有限元模型,即数值子结构,将动力响应难以分析的结构作为试验子结构。解决了振动台试验昂贵及无法足尺和拟静力试验不能模拟地震波的难题。由于实时混合试验对加载动力元件和软件程序的要求很高,目前计算的软件和平台搭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开发出大型通用的实时混合试验平台。本文基于LABVIEW程序,应用于两个不同工程例子,应用一是引入PID控制算法,搭建虚拟作动器混合试验平台。应用二是搭建广州塔LABVIEW混合仿真试验平台,进行广州塔TMD减震(振)仿真试验,进一步实现搭建TMD实时混合试验平台。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LABVIEW与SIMULINK混合仿真策略。首先,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编程语言软件,容易搭建虚拟仿真系统程序,控制研究的试件。其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数据流传递方式,方便开发不同的试验平台。虚拟的试件可以选用传递函数的控制理论。再者,SIMULINK可以实现计算模型,MATLAB编译器封装SIMULINK模型,SIMULINK可以根据计算模型选用不同算法。最后,通过Model Interface Tookit(MIT)实现两者之间的通讯,LABVIEW调用动态链接库(DLL)。验证LABVIEW与MATLAB之间的传输信号时滞很小,可以实现程序的联合开发。(2)针对消能减震(振)结构,基于开发实时混合试验仿真程序,进行混合试验仿真验证。基于结论(1)提出的仿真策略,引入PID控制算法,研究消能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以一带有粘滞阻尼器的五层框架模型为算例,进行混合仿真计算,对比Newmark-β法和状态空间法计算的响应结果,验证程序正确性,对比SIMULINK与LABVIEW混合仿真计算的响应,结果基本吻合,验证混合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可以实际应用于试验的开发。(3)针对调谐减震(振)结构,基于LABVIEW和SIMULINK联合程序,搭建广州塔TMD混合仿真平台。首先,分别计算Newmark-β法和状态空间法的TMD减震(振)效果,再者,对比Newmark-β法和状态空间法计算的TMD响应,验证计算程序的正确性。最后,对比LABVIEW混合仿真与状态空间法计算的TMD响应,动力响应基本吻合,从而验证搭建混合试验仿真平台方案的合理性,可以实现LINUX系统下综合测控仪硬件试验的方法,进一步实现搭建TMD混合试验平台方法。
王海香[5](2020)在《基于PXIE的数字化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电子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占比并不高,聚变核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国际上深受各国的广泛关注。在聚变核能的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如何保证长时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一整套诊断系统来监控聚变运行的各种状态,包括等离子体温度测量,等离子体密度测量,等离子体位形测量,磁测量,光谱测量,辐射测量等等。其中,硬X射线诊断系统是测量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过程中辐射的硬X射线参数,从而研究快速电子行为,低杂波(LHW)沉积和驱动效果等物理特性。而该项诊断最核心的电子学测量技术就是多通道脉冲幅度分析技术,该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核能谱测量仪中。随着数字化和半导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核测量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多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逐步由模拟化向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多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不仅硬件电路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其精度和灵敏度也逐渐提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是国内最先进的核聚变研究平台,在世界聚变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随着聚变研究的不断发展,在EAST装置的硬X射线诊断中,对能谱测量的精度、时间分辨率、通道数以及数据传输协议等方面均已不满足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的要求,而市场上的通用产品又不能直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该系统进行改造升级研究。本文选择“基于PXIE的数字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电子学系统研究”为课题,对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系统(MTPHA)的软、硬件进行研究,并在多种实验环境和EAST装置中验证了该系统的性能。其中,该系统的核心部件(MTPHA)功能板卡以16位高精度型号为AD9269的芯片作为模数转换(ADC)模块,以美国Xilinx(赛灵思)公司生产的Kintex-7的FPGA系列中型号为XC7K325T-FFG900的FPGA芯片作为能谱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并以Xilinx公司提供的PCIe开源代码为基础,实现PXIE总线通讯协议的能谱数据的传输,通道地址最大支持4096道,最小时间分辨率为2ms。MTPHA板卡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信号限幅电路、信号切换电路、模拟信号放大电路、单端转差分电路、ADC模数转换电路、FPGA配置电路、Flash存储电路、PXIE接口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等。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在VIVADO 2016.3软件上完成FPGA内部逻辑功能的设计,包括模数转换的采样控制、脉冲识别、寻峰处理、能谱存储与数据传输等算法。MTPHA将处理后的能谱数据通过PXIE通讯协议上传至上位机LABVIEW软件,通过LABVIEW软件对能谱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显示、存储。PXIE总线通信协议是通过FPGA中的硬件代码与主机中的LABVIEW软件相结合来实现的。由于LABVIEW软件采用图形化的编程语言简单易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系统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MTPHA的性能在实验室使用任意信号发生器,152Eu同位素辐射源进行了测试,并在EAST装置的等离子体放电运行环境进行了测试。由实验结果可知,MTPHA的半峰全宽(FWHM)不超过2个通道地址,脉冲高度和通道地址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1,表明该板卡的能量分辨率和线性度非常高。另外,在EAST实验中,MTPHA可以很好地工作并且产生与其他诊断结果一致的实验数据,更进一步表明MTPHA稳定可靠,有助于研究EAST以及将来的CFETR中的快速电子行为,低杂波沉积及其驱动效果。同时也可以推广应用的其他通用核能谱测量场合。
王健兴[6](2019)在《基于电站典型控制系统的HILS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电站现场环境恶劣,危险性高,因此对电站控制系统的研究一般采用建模仿真的方式。目前电站控制系统的仿真通常采用数字仿真的方法,系统中的信号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递,但是这种方法不具有实时性,不能准确地反映电站控制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使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基于xPC实时环境的HILS系统结构,设计了 HILS实时仿真平台软件架构及关键功能模块。使用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式实现单纯形优化算法,设计了系统优化模块;利用LabVIEW开发工具,将关键的xPCAPI函数整合在一起,利用其强大的扩展性,对目标机发送相应的命令,完成HILS系统实时监控界面设计,通过LabVIEW提供的控件,实时监控目标机中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实现数据和运行曲线的存储。在此HILS实时仿真平台基础上,实现了电站典型控制系统的实时仿真与测试。在三相异步电机变频调速HILS控制系统中,借助HILS实时仿真平台的数据采集功能,辨识出电机转速传递函数模型,利用系统优化模块优化控制器参数,并将得到的优化控制参数应用到HILS实时控制策略模型中并下载到HILS目标机,通过硬件IO板卡实现A/D、D/A转换功能,组成闭合回路,完成了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实时仿真。搭建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和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编译后下载到HILS目标机中实时运行,完成实时仿真实验。将电站典型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结果与HILS实时仿真结果的数据和图像对比,验证了设计的HILS实时仿真平台在电站典型控制系统的实时仿真与测试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张玮[7](2019)在《基于zigbee技术二氧化碳呼吸末检测》文中指出在医学领域中,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2)已成为重症监护、伤员转运和其他医疗应用的重要工具。ETCO2已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列为2005年度常规手术监测项目之一,在重症监护、急诊医学和远程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ETC02具有无创性、连续性的特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检测中ETC02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影响,因此研究提高呼吸式二氧化碳检测系统的性能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本文研究的ETCO2检测系统采用化学气敏法进行(CO2浓度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基于晶体尺寸效应,利用金属氧化物传感器材料电导的变化来检测CO2浓度,具有灵敏度高、系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廉等特点。本文以CO2传感器CSS811为核心,结合温度、湿度传感器HDC1080和气压传感器BMP280搭建了一套检测CO2浓度、温度、湿度、气体压力的智能检测系统,并对CO2浓度进行了标定,研究温度、湿度、气体压力对CO2浓度检测的影响,本文利用CC2530芯片搭建ZigBee无线传输系统,并采用星型网络进行组网,采用STM32F103ZET6芯片作为CPU搭建硬件电路,并对STM32F103ZET6芯片电路、稳压电路、电平转换电路、通信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软件部分主要分为上位机软件设计和下位机软件设计,上位机程序是利用labview软件编写的,设计了便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数据通信、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显示的功能;下位机软件实现了 ETCO2数据接收和数据存储功能,对I2C串口通讯协议程序以及ZigBee通信协议程序进行了编写,利用Z-Stack中的串口透传功能函数接口实现了 ZigBee网络的无线数据传输,并就功能实现的软件编程代码进行了描述,利用I2C总线传输实现了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气体压力数据的接收和存储。本文为了提高ETCO2测量精度,建立了温度、湿度、气体压力对二氧化碳测量浓度的校正模型,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用仿真数据建立校正模型,利用验证数据对校正模型进行验证,证明该校正模型可以提高ETCO2测量精度。
刘永恒[8](2014)在《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作为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的核心,对纯电动客车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单元的开发过程中,整车控制器的测试和标定作为电控单元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所以开发功能可靠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基于xPC-Target进行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开发,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可以模拟整车控制器的运行环境,提供相应的输入信号给整车控制器,同时可以接收整车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检测整车控制器的输入输出性能;模拟整车控制器所处的通讯环境,模拟其他整车CAN节点给整车控制器发送CAN信息报文,同时可接收整车控制器发出的报文。另外,在整车驱动控制策略测试时,将搭建的Simunlik整车模型编译之后运行到实时系统xPC-Target目标机上,模拟整车控制器的控制对象,对整车控制器中运行的驱动控制策略的性能进行测试。同时进行标定系统的开发,将开发的标定系统与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结合,实现对整车控制器中关键参数变量的修改及采集,从而实现对整车驱动控制策略的优化,提高整车驱动行驶的性能,从而提高整车的性能。结合项目研究的实际,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首先,分析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对外的软硬件接口,确定整车控制器需要测试的选项和项目。结合整车控制器测试及标定的功能需求,考虑国内外主流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的主流技术方案,制定硬件在环测试及标定系统的总体架构。(2)根据系统的整体架构中的xPC-Target的双机模式,选择硬件在环接口测试和控制策略测试时,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式。硬件方面包括上位机和目标机的选型、数据采集卡和CAN通讯卡的选型、程控电源的选型、信号调理板和自检板的设计开发及实现;软件方面包括xPC环境下数据采集卡和程控电源模块驱动的编写、Simunk环境下测试模块和控制策略的搭建以及测试过程协调控制的LabVIEW的人机交互测试界面的开发。(3)根据标定系统实现的功能,选取基于CCP的整车控制器的标定系统的开发方式,完成对整车控制器中变量实时在线修改及关键参数信息的采集显示。主要的开发工作包括:由于CCP协议是通过CAN总线通讯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硬件方面只需要VCU具备CAN总线接口,并可以实现与上位机信息的交互,本文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选用USBCAN设备卡实现整车控制器与上位机的信息交换;软件方面的开发工作有ECU端CCP驱动的开发及其与应用程序的融合、上位机端的CCP驱动的开发及标定平台软件的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ASAP2文件的打包和解析作为实现VCU标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位机获得ECU中相关变量的存储地址的关键。(4)在完成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工作之后,完成对开发的子模块驱动,包括xPC环境下数据采集卡驱动、程控电源驱动的测试;测试整车控制器的硬件接口特性,验证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功能测试模块的性能;完成对整车驱动控制策略的测试;利用标定系统改变控制器中的参数以及采集变量的信息,验证标定系统的工作性能;最后利用标定系统改变驱动控制策略的控制参数,完成对驱动控制策略的优化,同时验证硬件在环测试和标定系统的集成工作性能。
徐宇鹏[9](2014)在《LabVIEW及MATLAB对USB工业相机控制与采集的实现》文中提出USB接口具有即插即用和热插拔等特性,在传输速率和价格方面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现今已成为电脑外围设备的一种接口标准,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数码产品当中,在通讯和工业领域也同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LabVIEW有着强大的工业测量和控制功能,而MATLAB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因此两者在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也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研究LabVIEW以及MATLAB与USB接口相机之间的通信技术。对于现有的接口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通过对LabVIEW和MATLAB软件平台特性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设计出了LabVIEW以及MATLAB与USB接口相机的通信程序,并选择Toupcam系列UCMOS05100KPA相机进行实验和性能分析。对于LabVIEW与USB接口设备之间的通信程序设计,主要工作有:1)通过Wrapper DLL, Windows消息机制以及用户注册事件的使用使得LabVIEW能够无碍的与Toupcam相机底层驱动进行通信;2)使用调用库函数节点(CLFN),实现了设备初始化和图像采集;3)利用LabVIEW提供的IMAQ Vision工具包设计通信程序的图像数据实时显示和静态抓取模块。经过调试和测试,该程序能正确高效地完成相机控制和图像采集功能。对于MATLAB与USB接口设备之间的通信程序设计,主要是结合MATLAB中的图像采集工具箱(IMAQ Toolbox)提供的开发套件,并将相机底层驱动整合进去,开发出一个只支持Toupcam设备的适配器(adaptor),这个适配器能够通过工具箱引擎(Toolbox engine)与相机驱动进行通信,完成相机控制和图像数据的采集功能,并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MATLAB工作区间便于后续的处理。经测试,这个适配器能正确地完成设计功能。
李海燕[10](2011)在《基于LabVIEW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论述了运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多电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技术要点,建立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通用分布电气控制系统。此分布式控制系统,将人机交互、数据采集等任务分别交由监测计算机和下位控制机完成。监测计算机应用软件在虚拟仪器系统开发平台——LabVIEW上完成,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简单直观的过程监控、安全可靠的故障处理等功能。下位控制机由控制节点和驱动模块组成,为上位机监控系统提供底层硬件支持,发挥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并把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送到上位机,实现上位机对下位机的实时监控。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理论基础,提出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模块化设计思想为主导,构建了以TMS320F2812为下位机主控单元,LabVIEW为上位机监控平台,功率模块、通信接口等相关设备和电路为辅助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该系统既可实现下位电机的高精度实时控制、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又可实现分层集中控制。最后,论文以无刷直流电机为下位被控对象,构架了一个多电机分布式实验系统。给出部分实测波形并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达到预期设计效果。
二、LabVIEW的外部代码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bVIEW的外部代码接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数据采集原理 |
2.2 数据采集卡技术指标 |
2.3 系统总体框架 |
2.4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2.4.1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设计方案 |
2.4.2 控制器芯片选型 |
2.5 通讯接口设计方案 |
2.5.1 USB转串口通信 |
2.5.2 无线蓝牙模块通信 |
2.6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2.6.1 Labview软件介绍 |
2.6.2 上位机软件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通道数据数据采集卡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框架 |
3.2 传感器选型 |
3.2.1 温度测量传感器选型 |
3.2.2 空气检测传感器选型 |
3.3 微控制器与通讯电路设计 |
3.3.1 主控电路设计 |
3.3.2 通讯电路设计 |
3.4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1 单端输入调理电路设计 |
3.4.2 差分输入调理电路设计 |
3.4.3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4.4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4.5 气体浓度采集电路设计 |
3.5 多通道数据采集板PCB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件程序及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 总体软件设计框架 |
4.2 下位机固件程序设计 |
4.2.1 STM32CubeMX软件配置 |
4.2.2 HAL库函数程序框架 |
4.2.3 DMA+ADC多通道采集程序设计 |
4.2.4 数据处理及通讯程序设计 |
4.3 Labview上位机程序设计 |
4.3.1 用户登录模块 |
4.3.2 NI-VISA串口程序配置 |
4.3.3 数据处理模块 |
4.3.4 波形测量模块 |
4.3.5 Access数据库数据存储 |
4.3.6 系统主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1.1 下位机硬件搭建和测试 |
5.1.2 测试平台搭建 |
5.2 上位机模块功能测试分析 |
5.2.1 通讯功能测试 |
5.2.2 Labview采集界面 |
5.2.3 Access数据库界面 |
5.3 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
5.3.1 传感器信号采集测试 |
5.3.2 直流信号精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介绍 |
1.2.1 磁场线圈 |
1.2.2 可编程电源系统 |
1.2.3 内循环水冷系统 |
1.2.4 EUT遥操系统 |
1.2.5 监测保护系统 |
1.2.6 配电系统 |
1.2.7 受试设备 |
1.3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1.3.1 LabVIEW的组成 |
1.3.2 LabVIEW的优点 |
1.4 Modbus TCP通信概述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集成设计 |
2.1 系统功能 |
2.1.1 信号采集功能设计 |
2.1.2 远程控制功能设计 |
2.1.3 界面显示功能设计 |
2.1.4 安全保护功能设计 |
2.2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2.3 软件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
2.3.1 基于消息循环的生产者-消费者结构 |
2.3.2 软件结构主要循环 |
2.3.3 功能模块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信号测量 |
3.1.1 电流及电压测量 |
3.1.2 水路信号测量 |
3.1.3 磁场线圈信号测量 |
3.2 信号的转换 |
3.2.1 4-20mA转0-10V模拟量信号电路设计 |
3.2.2 干节点输入转换24V电平信号电路设计 |
3.2.3 24V电平信号转化为干节点信号电路设计 |
3.3 现场系统控制器设备选型 |
3.3.1 CompcatRIO系统及硬件选型 |
3.3.2 PXIe系统及硬件选型 |
3.4 通信技术及设备介绍 |
3.4.1 光纤通信及信号延长器 |
3.4.2 以太网交换技术及局域网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4.1.1 快速AI采集 |
4.1.2 慢速AI采集 |
4.1.3 冷却塔控制逻辑处理 |
4.1.4 水槽除冰控制逻辑处理 |
4.1.5 慢速AI逻辑处理 |
4.1.6 安全联锁处理 |
4.2 软件界面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测保护系统的功能测试 |
5.1 监测保护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5.2 监测保护系统的功能验证 |
5.2.1 快速AI采集功能 |
5.2.2 慢速AI采集功能 |
5.2.3 DI/D0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下位机硬件电路设计 |
2.1 主控芯片的选型 |
2.2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
2.2.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2.2.2 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
2.2.3 串口模块电路设计 |
2.3 无线通信技术和通信协议简介 |
2.3.1 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
2.3.2 LTE网络架构 |
2.3.3 TCP/IP通信协议 |
2.4 无线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2.4.1 通信模块供电设计 |
2.4.2 通信模块SIM卡设计 |
2.4.3 通信模块指示灯设计 |
2.4.4 电平转换模块设计 |
2.5 PCB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下位机软件代码设计 |
3.1 Keil简介及使用 |
3.2 主控模块程序设计 |
3.2.1 系统文件介绍 |
3.2.2 ADC采集代码设计 |
3.2.3 DMA传输代码设计 |
3.2.4 串口UART代码设计 |
3.3 无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上位机程序框图设计 |
4.1 上位机软件简介 |
4.1.1 虚拟仪器简介 |
4.1.2 LabVIEW简介 |
4.2 LabVIEW程序框图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调试和结果分析 |
5.1 下位机整体调试 |
5.2 上位机程序框图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结构减震(振)控制系统实时混合试验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
1.2.1 拟静力试验 |
1.2.2 振动台模拟试验 |
1.2.3 拟动力试验 |
1.2.4 实时混合试验 |
1.3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在混合试验中的应用 |
1.4 减隔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技术研究 |
2.1 实时混合试验技术 |
2.2 不同类型实时混合试验技术 |
2.2.1 消能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 |
2.2.2 基础隔震结构实时混合试验 |
2.2.3 调谐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 |
2.3 实时混合试验技术难点 |
2.3.1 时滞影响 |
2.3.2 算法影响 |
2.3.3 传递信号误差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ABVIEW图形化编程技术研究 |
3.1 LABVIEW编程平台 |
3.2 PID控制程序 |
3.2.1 PID控制算法 |
3.2.2 数字PID控制算法 |
3.2.3 PID参数的实现整定 |
3.2.4 PID程序框图设计 |
3.3 MATLAB与 LABVIEW联合仿真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能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研究 |
4.1 LABVIEW模型搭建分析原理 |
4.1.1 LABVIEW追踪正弦波时滞 |
4.1.2 电液伺服液压缸特征方程 |
4.1.3 测试不同类型作动器不同波的波峰时滞 |
4.2 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研究 |
4.2.1 粘滞阻尼器力学模型 |
4.2.2 Newmark-β算法实现方法 |
4.2.3 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振)结构仿真分析 |
4.2.4 基于LABVIEW实时混合试验技术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谐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研究 |
5.1 TMD(调谐质量阻尼器)原理与应用 |
5.2 广州新电视塔结构体系 |
5.3 广州塔动力方程建立 |
5.3.1 广州塔带有TMD结构动力方程的建立 |
5.3.2 广州塔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 |
5.4 广州塔TMD减震(振)仿真分析 |
5.4.1 TMD装置的原理 |
5.4.2 状态空间法的计算步骤 |
5.4.3 动力响应分析 |
5.5 广州塔实时混合试验方案介绍 |
5.5.1 试验平台介绍 |
5.5.2 TMD装置设计模型 |
5.6 TMD试验模型阻尼比测试试验内容 |
5.7 TMD模型实时混合试验技术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PXIE的数字化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电子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MTPHA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硬X射线能谱诊断系统简介 |
2.2 探测器与前置放大器 |
2.3 基于PXIE的数字多通道分时脉冲高度分析仪的组成及原理 |
2.3.1 模拟信号采集模块介绍 |
2.3.2 数据处理模块介绍 |
2.3.3 数据分析模块介绍 |
2.4 PXIE总线介绍 |
2.4.1 总线技术发展与趋势 |
2.4.2 PXIE规范 |
2.4.3 PXIE接口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TPHA电子学板卡的硬件设计 |
3.1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
3.1.1 信号限幅电路 |
3.1.2 信号切换电路 |
3.1.3 模拟信号放大电路 |
3.1.4 硬件触发电路 |
3.2 高速ADC模数转换电路 |
3.2.1 ADC芯片选型 |
3.2.2 AD9269介绍 |
3.2.3 AD9269电路设计 |
3.3 FPGA相关电路 |
3.3.1 FPGA时钟电路 |
3.3.2 FPGA外围配置电路 |
3.3.3 Flash接口电路 |
3.3.4 FPGA电源电压 |
3.4 LED指示电路 |
3.5 PXIE硬件电路设计 |
3.6 电源电路设计 |
3.6.1 数字电源设计 |
3.6.2 模拟电源设计 |
3.7 PCB设计 |
3.7.1 PCB分层介绍 |
3.7.2 PCB模块布局 |
3.7.3 PCB布线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PGA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 FPGA的开发语言与开发工具 |
4.2 FPGA逻辑设计 |
4.3 系统时钟配置 |
4.4 RAM存储模块 |
4.5 FIFO模块 |
4.6 FPGA核心算法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位机LABVIEW软件的设计 |
5.1 LABVIEW软件介绍 |
5.2 上位机软件界面 |
5.3 PXIE设备驱动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MTPHA性能测试与实验验证 |
6.1 实验室环境下测试平台 |
6.1.1 实验室环境测试平台 |
6.1.2 实验准备工作 |
6.2 实验室环境下MTPHA性能测试方案 |
6.2.1 MTPHA线性测试 |
6.2.2 MTPHA半高宽测试(FWHM) |
6.2.3 MTPHA噪声 |
6.2.4 最高脉冲计数率 |
6.2.5 通道一致性测量 |
6.2.6 MTPHA静态功耗的测量 |
6.2.7 ~(152)Eu放射源测试 |
6.3 EAST托卡马克实验平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基于电站典型控制系统的HILS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HILS主流开发平台及发展现状 |
1.2.1 HILS主流开发平台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HILS实时仿真平台架构及软件设计 |
2.1 HILS实时仿真平台基本架构 |
2.2 xPC实时系统内核 |
2.2.1 制作xPC目标机启动盘 |
2.2.2 实时仿真模型设置 |
2.3 HILS平台软件设计 |
2.3.1 用户操作界面设计 |
2.3.2 C++动态链接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ILS控制器优化模块设计 |
3.1 几种常见优化算法性能优劣及选择 |
3.2 单纯形优化算法 |
3.3 单纯形优化算法实现 |
3.3.1 方案设计 |
3.3.2 Matlab引擎技术 |
3.4 系统控制器参数优化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abVIEW的实时监控界面设计 |
4.1 LabVIEW与虚拟仪器 |
4.2 xPC API函数 |
4.3 实时监控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站典型控制系统HILS测试验证 |
5.1 电机变频调速系统HILS测试验证 |
5.1.1 电机变频调速SISO系统模型 |
5.1.2 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优化 |
5.1.3 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HILS结构 |
5.1.4 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HILS硬件IO及配置 |
5.1.5 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HILS仿真及验证 |
5.2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实时仿真验证 |
5.3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实时仿真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基于zigbee技术二氧化碳呼吸末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CO2浓度检测方法 |
1.2.1 传统法 |
1.2.2 光学法 |
1.2.3 化学气敏法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气体检测基本理论 |
2.1 化学气敏法检测气体理论 |
2.1.1 晶体尺寸效应 |
2.1.2 气体吸附机制 |
2.1.3 金属氧化物SnO_2特性 |
2.2 I~2C总线传输协议 |
2.2.1 I~2C简介 |
2.2.2 I~2C功能特点 |
2.2.3 工作原理 |
2.2.4 I~2C协议 |
2.3 ZigBee基本理论 |
2.3.1 ZigBee组网设备 |
2.3.2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2.3.3 ZigBee协议栈 |
2.3.4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ZigBee |
2.4 LabVIEW软件 |
3 硬件设计 |
3.1 系统整体框架 |
3.2 STM32F103ZET6芯片 |
3.3 CO2传感器 |
3.4 湿度传感器 |
3.4.1 HDC1080传感器特性描述 |
3.4.2 HDC1080传感器程序设计 |
3.5 气压传感器 |
3.6 稳压电路设计 |
3.7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
3.8 通信电路设计 |
3.9 节点无线收发模块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验结果 |
4.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1 主界面设计 |
4.1.2 数据接收系统设计 |
4.1.3 模型校正程序设计 |
4.1.4 标准气体配置 |
4.1.5 实验平台搭建 |
4.1.6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处理 |
4.2 下位机系统设计 |
4.2.1 通信网络从节点的设计 |
4.2.2 通信网络主节点的设计 |
4.2.3 ZigBee通信网络的实现 |
4.2.4 串口透传的实现 |
4.2.5 STM32F103ZET6与ZigBee串口通信的实现 |
4.2.6 STM32F103ZET6与传感器CSS8111之间I~2C协议的实现 |
4.2.7 STM32F103ZET6与气压传感器BMP280之间I~2C协议的实现 |
5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论文发表情况 |
9 致谢 |
(8)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V 开发模式介绍 |
1.3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3.1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标定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4 硬件在环测试及标定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的整体架构 |
2.1 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工作原理和组成 |
2.1.1 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的功能定义 |
2.1.2 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的硬件结构 |
2.2 硬件在环测试及标定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1 基本功能需求分析 |
2.2.2 操作自动化需求分析 |
2.3 硬件在环测试及标定系统的方案制定 |
2.3.1 实时处理系统的选取 |
2.3.2 软件环境的选取 |
2.3.3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标定系统的总体架构 |
2.4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的开发任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
3.1 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硬件选型及设计 |
3.1.1 宿主机-目标机及其通讯方式的选取 |
3.1.2 程控电源选取 |
3.1.3 数据采集卡和 CAN 通讯卡的选取 |
3.1.4 信号调理板的设计开发 |
3.1.5 自检板的设计开发 |
3.2 xPC 环境的软件配置及开发 |
3.2.1 xPC 启动盘的制作 |
3.2.2 xPC 通讯方式的选取及具体配置 |
3.2.3 数据采集卡驱动的编写 |
3.2.4 程控电源串口通信的编写 |
3.3 控制器中的测试模块和整车模型的搭建 |
3.3.1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的概述 |
3.3.2 功能测试模块的搭建 |
3.3.3 整车模型的搭建 |
3.4 上位机 LabVIEW 软件开发 |
3.4.1 LabVIEW 与 matlab/Simulink/xPC 的接口设计 |
3.4.2 LabVIEW 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 |
3.4.3 LabVIEW 测试报告生成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整车控制器标定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
4.1 协议的基本知识 |
4.1.1 CAN 协议 |
4.1.2 CCP 协议 |
4.1.3 CCP 协议报文帧 |
4.2 标定系统开发任务 |
4.2.1 系统硬件介绍 |
4.2.2 系统软件平台 |
4.3 ECU 端软件开发 |
4.3.1 CCP 驱动开发 |
4.3.2 自动生成代码和手工编写代码的融合 |
4.4 LabVIEW 上位机标定平台开发 |
4.4.1 CAN 驱动模块及 CCP 驱动模块的实现 |
4.4.2 a2l 文件解析模块 |
4.4.3 标定和数据采集功能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硬件在环测试及标定系统的集成调试 |
5.1 子功能模块的测试 |
5.1.1 程控电源驱动模块的测试 |
5.1.2 数据采集卡驱动模块的测试 |
5.2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功能验证 |
5.2.1 自检测试模块功能验证 |
5.2.2 功能测试模块功能验证 |
5.2.3 驱动控制策略测试模块功能验证 |
5.3 标定系统采集和标定功能验证 |
5.4 硬件在环仿真及标定系统的集成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全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LabVIEW及MATLAB对USB工业相机控制与采集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USB接口发展现状 |
1.2.2 LabVIEW与USB接口技术研究现状 |
1.2.3 MATLAB与USB接口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标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USB基本结构及特性 |
2.1 USB体系结构 |
2.1.1 USB的层次结构 |
2.1.2 USB总线拓扑结构 |
2.1.3 USB系统的组成 |
2.2 USB通信 |
2.2.1 USB通信模型 |
2.2.2 USB数据的传输类型 |
2.3 USB设备描述符及其设备请求 |
2.3.1 USB设备描述符 |
2.3.2 USB设备请求和枚举 |
2.4 数据错误检测和恢复 |
第3章 LABVIEW与USB2.0&3.0接口技术的研究 |
3.1 LABVIEW概述 |
3.1.1 LabVIEW简介 |
3.1.2 LabVIEW软件的特点 |
3.1.3 LabVIEW的开发环境 |
3.1.4 LabVIEW数据流、数据线和数据类型 |
3.2 LABVIEW与硬件的连接 |
3.2.1 IMAQ Vision图像处理软件包 |
3.2.2 CLFN |
3.3 LABVIEW与USB接口技术的实现 |
3.3.1 Wrapper DLL |
3.3.2 Windows消息机制 |
3.3.3 用户事件 |
3.4 LABVIEW与USB工业相机通信程序设计 |
3.4.1 图像数据采集 |
3.4.2 视频图像数据实时显示 |
3.4.3 静态图像数据抓取 |
3.4.4 程序前面板设计 |
第4章 MATLAB与USB2.0&3.0接口技术的研究 |
4.1 MATLAB简介 |
4.2 IMAQ TOOLBOX简介 |
4.3 MATLAB与USB接口技术的实现 |
4.3.1 适配器(Adaptor)概述 |
4.3.2 创建适配器 |
4.3.3 定义适配器类 |
4.3.4 采集图像数据 |
4.3.5 指定设备特定的属性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LABVIEW程序实验 |
5.1.1 LabVIEW程序运行结果 |
5.1.2 性能分析与比较 |
5.2 MATLAB程序实验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LabVIEW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分布式控制系统概述 |
1.2.1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概念 |
1.2.2 分布式控制系统层次化体系结构 |
1.2.3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 |
1.3 主要工作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LabVIEW 语言的编程思想 |
2.1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VI) |
2.1.1 虚拟仪器的概念 |
2.1.2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 |
2.1.3 虚拟仪器的发展及应用 |
2.2 LabVIEW 语言简介 |
2.2.1 LabVIEW 语言的概念 |
2.2.2 LabVIEW 语言的特点 |
2.2.3 LabVIEW 语言的应用 |
2.3 LabVIEW 的编程技术 |
2.3.1 脚本与公式节点 |
2.3.2 外部代码调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abVIEW 的电气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研究 |
3.1 电气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功能框图 |
3.2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
3.3 虚拟仪器控制系统的一般体系结构 |
3.3.1 基于GPIB 的虚拟仪器系统 |
3.3.2 基于PXI 总线接口的虚拟仪器系统 |
3.3.3 基于串口总线的虚拟仪器系统 |
3.3.4 基于现场总线的虚拟仪器系统 |
3.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4.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
3.4.2 系统监控平台设计框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控制节点 |
4.1.1 控制节点的功能 |
4.1.2 DSP 控制芯片选型 |
4.1.3 DSP 电源电路设计 |
4.2 功率驱动模块 |
4.3 信号检测及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4.3.1 相电流检测电路 |
4.3.2 转子位置检测电路 |
4.3.3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4.4 故障检测和保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监控平台设计 |
5.1 基于LabVIEW 的上位机监控平台设计 |
5.1.1 监控上位机的功能 |
5.1.2 LabVIEW 程序设计的方法 |
5.1.3 用户登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 |
5.1.4 系统监控界面 |
5.2 监控界面子模块设计 |
5.2.1 数据通信程序设计 |
5.2.2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5.2.3 PI 参数给定程序设计 |
5.2.4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5.2.5 生成可执行程序及安装文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及改进意见 |
6.1 系统调试 |
6.1.1 无刷直流电动机 |
6.1.2 上、下位机通信调试 |
6.1.3 单分支调试 |
6.1.4 两个分支联调 |
6.2 系统的改进意见 |
6.2.1 硬件的改进 |
6.2.2 软件的改进 |
6.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四、LabVIEW的外部代码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李茂泉.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ITER静态磁场测试装置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D]. 潘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研究[D]. 胡月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结构减震(振)控制系统实时混合试验仿真研究[D]. 王加雷. 广州大学, 2020(02)
- [5]基于PXIE的数字化多通道分时脉冲幅度分析电子学系统研究[D]. 王海香.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电站典型控制系统的HILS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D]. 王健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基于zigbee技术二氧化碳呼吸末检测[D]. 张玮.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8]纯电动客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标定系统开发[D]. 刘永恒. 吉林大学, 2014(10)
- [9]LabVIEW及MATLAB对USB工业相机控制与采集的实现[D]. 徐宇鹏. 浙江大学, 2014(09)
- [10]基于LabVIEW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D]. 李海燕. 南京邮电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