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腹泻、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案(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兰[1](2021)在《基于现代医案数据挖掘分析五苓散方证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五苓散的方证关系,为临床更好应用五苓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主要通过搜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读秀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从1959年至2020年五苓散相关医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医案,将基本信息、症状等数据纳入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对医案基本信息、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以研究五苓散方证关系及临床应用规律。结果:1.基本信息:医案男性227例,女性273例,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1.2;发病年龄最小28天,最大88岁,主要发病年龄段为31~40岁。2.主治疾病:医案涉及中医疾病种类达60种,以水肿、癃闭、眩晕、淋证、泄泻为主。涉及西医病种102种,以胃炎、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肝炎、美尼尔氏综合征最为常见。3.症状体征:症状体征共计206种,以小便不利、口渴、食欲减退、水肿、乏力等为主;舌象以淡舌、胖大舌、淡红舌等为主;脉象以脉细、脉弦、脉沉等为主。4.药物:原方高频剂量为:桂枝10g、茯苓15g、猪苓10g、白术10g、泽泻10g;高频配伍药物有甘草、半夏、车前子等17种;高频配伍药物类别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为主。5.关联规则:症状间置信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淡舌、泄泻与白苔,支持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淡舌、小便不利与白苔;药物间置信度、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竹茹与半夏;药症间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恶心呕吐、头晕与半夏。结论:1.基本信息:本研究发现,医案男女发病比例无显着差异;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以青中年为主。2.主治疾病:五苓散中西医治疗疾病谱广,除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学科疾病外,还可以应用于皮肤、五官科等系统疾病。3.症状体征:五苓散主症为小便不利、口渴,食欲减退、水肿、乏力、腹胀、泄泻、恶心呕吐、恶寒、神疲、头晕、小便频数、身痛为常见兼症。临床多见舌象为淡舌、胖大舌、淡红舌;常见脉象为脉细、脉弦、脉沉。4.药物:原方常用药物剂量为桂枝10g、茯苓15g、猪苓10g、白术10g、泽泻10g;最常见的配伍药物为甘草、半夏,其次为车前子、黄芪、生姜等;临床常配伍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以加强疗效。5.关联规则:结合理论研究分析,可归纳五苓散证病机主要有:太阳经腑同病;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寒内聚;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临床常用药对有竹茹与半夏、泽兰与车前子等;当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多配伍半夏;当苔偏腻时,多配伍茵陈。
孙筱筱[2](2020)在《《伤寒论》“方-药-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伤寒论》方剂疗效确切,组方精当,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本文对《伤寒论》“方-药-证”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和数据分析研究,希望疗效确切的经方能深化方剂配伍理论,为方证、药证研究提供思路和启发。方法:运用文献整理分析的方法,对《伤寒论》中方证完备的条文进行数据整理,对症状及方药信息进行提取,对其中的方-证关系进行文献学的梳理与分析,对药-证部分应用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进行挖掘和分析,结合文献的考证分析,探讨《伤寒论》的方-药-证关系,最后结合医案对“方-药—证”关系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将《伤寒论》的方、药、证信息规范整理后,共有方剂112首、药物83味、症状224个纳入分析。方:对《伤寒论》全书112方中症状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次的方剂进行方证相关分析,对方剂条文进行逐条解析。符合筛选条件的19个方剂纳入分析,分别是小柴胡汤、大承气汤、四逆汤、桂枝汤、五苓散、麻黄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陷胸汤、抵当汤、调胃承气汤、通脉四逆汤、真武汤、小青龙汤、白虎汤、瓜蒂散、猪苓汤、十枣汤。药:《伤寒论》全书中前15名的药物及频次为:甘草69次、桂枝39次、大枣38次、生姜36次、芍药29次、干姜21次、人参20次、附子19次、半夏18次、黄芩17次、大黄15次、麻黄14次、黄连13次、白术10次、茯苓10次。证:《伤寒论》全书出现前5的症状依次为:下利、发热、烦、手足厥冷、呕吐。药证方面:设置最低支持度10%,最小置信度10%,对排名前5的症状进行症状与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下利:单味药里,下利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63.303、35.780,34.862,33.028、26.606,黄芩、干姜、黄连、半夏、人参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64.706、57.143、46.154、38.889、35.000。药对:桂枝+甘草、大枣+甘草、生姜+大枣、芍药+甘草、芍药+大枣与下利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3.028、28.440、28.440、22.018、18.349,黄芩+甘草、干姜+甘草、半夏+大枣、半夏+甘草、人参+甘草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75.000、57.143、50.000、42.857、33.333;药团: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与下利的支持度百分比为25.688、16.514、16.514。根据寒热虚实不同,统计出热利使用的方剂有6首,药物使用频次37次,运用较多的是黄芩、大枣、甘草,频次都为4次,寒利使用的方剂有6首,药物使用总频次28次,运用较多的是干姜、甘草、附子,频次为6、4、3,寒热错杂利的方剂有5首,药物使用总频次27次,运用较多的是干姜、甘草、黄连、黄芩、大枣、半夏、人参,频次为4、4、3、3、3、3。发热:单味药,麻黄、大黄、芍药、生姜、干姜与发热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8.462、36.842、30.000、28.571、27.778、26.667,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是63.303、35.780、34.862、33.028、26.606;药对: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生姜+甘草、桂枝+生姜、芍药+生姜与发热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3.028、28.440、28.440、21.101、17.431,麻黄+甘草、芍药+生姜、芍药+大枣、干姜+甘草、芍药+桂枝、人参+甘草与发热的置信度分别为38.462、36.842、30.000、28.571、27.778,药团:发热与生姜+大枣+甘草、桂枝+大枣+甘草、桂枝+生姜+甘草、桂枝+生姜+大枣、芍药+大枣+甘草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25.688、21.101、20.183、19.266、16.514,发热与芍药+生姜+大枣、芍药+生姜+甘草、芍药+桂枝+甘草、芍药+桂枝+生姜、芍药+大枣+甘草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3.333、29.412、27.778、26.667、26.316,;药组:发热与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生姜+大枣、芍药+桂枝+生姜+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大枣+甘草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29.412、26.667、26.667、25.000、25.000。按六经的不同,太阳发热的使用方剂有13首,药物使用频次为63,使用较多的药物为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麻黄、杏仁,频次分别为7、7、6、6、5、5、3,少阳发热的方剂3首,药物频次为24,使用多的药物为柴胡、黄芩、半夏、大枣、芍药、甘草、人参,频次分别为3、3、3、3、2、2、2,阳明发热的方剂有6首,药物频次为24,使用多的药物为大黄、甘草、芒硝、人参、知母、枳实,频次分别为3、3、2、2、2。烦:单味药里,烦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63.303、35.780、34.862、33.028、26.606,烦与黄芩、大黄、干姜、黄连、半夏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5.294、33.333、23.810、23.077、22.222;药对:桂枝+甘草、大枣+甘草、生姜+甘草、生姜+大枣与烦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3.028、31.193、28.440、28.440,烦与半夏+大枣、黄芩+甘草、生姜+大枣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3.333、25.000、19.355,药团:烦与芍药+生姜+大枣、生姜+大枣+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的置信度及支持度排名在前;药组:烦与芍药+桂枝+生姜+大枣、芍药+桂枝+生姜+甘草的置信度分别为13.333。根据烦的病因病机,关于实烦的方剂共有8首,药物频次为32,使用较多的药物为甘草、黄芩、半夏、大枣、干姜、人参,频次分别是5、2、2、2、2、2,虚烦的方剂有5首,药物频次为17,使用较多的药物是甘草、干姜、芍药,频次为3、2、2。手足厥冷:单味药里,手足厥冷与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63.303、35.780、34.862、33.028、26.606,手足厥冷与干姜、附子、人参、芍药、甘草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3.333、31.579、25.000、17.241、15.942;药对:干姜+甘草、附子+甘草、芍药+甘草、芍药+桂枝、黄芩+甘草与手足厥冷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35.714、27.273、16.667、16.667、16.667,桂枝+甘草、芍药+甘草与手足厥冷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3.028、22.018。六经病手足厥冷各不同,少阴手足厥冷方剂共有2首,药物频次为8,药物为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柴胡、甘草、芍药、枳实,厥阴手足厥冷的方剂为4首,药物使用频次是30,使用较多的药物是甘草、桂枝、细辛、附子、干姜、芍药、大枣,频次分别为3、3、3、2、2、2、2。呕吐:单味药,桂枝、大枣、生姜、芍药与呕吐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5.780、34.862、33.028、26.606;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生姜与呕吐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 30.000、29.412、27.778、23.810、19.444,药对:大枣+甘草、生姜+甘草、生姜+大枣与呕吐的支持度百分比分别为31.143、28.440、28.440,半夏+大枣、半夏+甘草、黄芩+甘草、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与呕吐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41.667、28.571、25.000、20.000、19.355;药团:生姜+大枣+甘草、芍药+桂枝+生姜与呕吐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是14.286、13.333;药组:芍药+桂枝+生姜+大枣、芍药+桂枝+生姜+甘草与呕吐的置信度百分比分别为13.333、13.333。六经呕吐病机各不同,使用药物有异,太阳呕吐方剂为8首,药物的频次为41,使用较多的药物是甘草、大枣、桂枝、芍药、半夏、干姜、生姜、麻黄,频次分别为5、4、4、3、3、3、2、2。少阳呕吐方有3首,药物频次为24,使用多的药物为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人参、芍药,频次分别是3、3、3、3、3、2、2,少阴呕吐方剂有4首,药物的频次为18,使用较多的是附子、干姜、茯苓,频次为3、2、2,厥阴呕吐的方有2首,药物的频次为14,使用较多的是干姜、黄连、人参,频次均为2。结论:本文在对《伤寒论》方证齐全的条文整理和建库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的方法,探讨方药与症状关联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方证方面:治疗抓住“主证”,是仲景经方在临床不同疾病中灵活应用和加减化裁的主要关键,这也是本研究中方-证关系研究的重点。有或然证,临床症状比较多,就一定要从“主证”入手。药证方面:下利出现时,可选用黄芩、干姜、黄连、半夏、人参、甘草、桂枝、大枣、生姜等药物。在热利出现时,运用较多的药物是黄芩、大枣,寒利出现时,运用较多的药物为干姜、附子,寒热错杂利,药物依次是干姜、甘草、黄连、黄芩、大枣、半夏、人参。总体来看,下利与干姜黄芩黄连汤药物吻合。发热一症,总的病机为阴阳失和,太阳发热常用汗法,太阳发热,药物使用较多的是桂枝、甘草、芍药、生姜、大枣、麻黄、杏仁。与桂枝汤和麻黄汤主要药物一致,少阳发热用和法,多用柴胡、黄芩、半夏、大枣、芍药、甘草、人参等小柴胡药物。阳明发热一般用下法,用大黄、甘草、芒硝、人参、知母、枳实等三承气药物。少阴发热大法是温,以附子、干姜等为主。厥阴发热以寒温并用为主,兼有水湿瘀血者,可兼以利水、化湿、化瘀之法,临床应随症状变化加减药物治之。实烦常用药物是甘草、黄芩、半夏、大枣、干姜、人参。虚烦常用药物甘草、干姜、芍药。治烦的药物与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大致吻合,实烦多选用小柴胡汤药物,虚烦多用小建中汤中药物治疗。手足厥冷主要病是厥阴病导致的,常用药物为甘草、桂枝、细辛、附子、干姜、芍药、大枣。选用药物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以及通脉四逆猪胆汁汤的组成药物基本吻合,但阳明热厥为热病,需要清热,药以石膏、知母为主。太阳呕吐多用甘草、大枣、桂枝、芍药、半夏、干姜、生姜、麻黄,少阳呕吐: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人参、芍药,少阴呕吐:附子、干姜、茯苓,厥阴呕吐:干姜、黄连、人参。总体看来,呕吐治疗药物组合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相似,但呕吐的病机不同,用药也要相应的调整。呕吐与烦出现,半夏、黄芩、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等,药物组合为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发热与呕吐同时出现,常用黄琴、半夏、生姜、大枣、甘草,药物组合代表为芍药、姜枣草;呕吐、烦、发热同时出现时,常用药物干姜、黄芩、生姜、人参,黄芩和甘草,药组与桂枝汤的药物相合;呕吐、发热、下利三者出现时,常用干姜、黄芩、甘草、人参、附子。研究结果显示,《伤寒论》全书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前5味药物恰好是桂枝汤的药物组成,同时桂枝汤的主治症状在证-药关系中出现频次也较高。因此以桂枝汤作为“方-药-证”结合研究的代表方剂,收集桂枝汤原方的近代名中医医案,从治疗疾病、主治症状、特殊症状、基本用量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论是桂枝汤的疾病应用范围较广,不仅用于表虚感冒、汗证、发热,而且还用于奔豚、妊娠呕吐、目疾等;症状涉及面广,但以汗出、发热、恶风寒、身痛、倦怠乏力为主要症状;典型脉象是浮脉,舌质为淡舌、舌苔为薄白苔;现代用量与《伤寒论》中原方中所用剂量差别较大,剂量的改变考虑为自然、社会、政策等因素综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伤寒论》参考“方-证-药”的关联关系,可为深入理解《伤寒论》经方的配伍规律、用药思路提供帮助,同时为实现临床精准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谭政[3](2018)在《蓝肇熙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以及方药应用规律传承研究》文中认为蓝肇熙教授系成都中医学院1988级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2009年授予“四川省名中医”称号,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体育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传承于成都中医学院院长李明富教授、全国名中医张发荣教授、李克光教授以及文、史、书法、风水家蓝锡纯先生,继承三代家学医术以及硕、博士导师医学之大成。笔者作为蓝肇熙教授之硕士研究生,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蓝肇熙教授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以及其方药规律的应用特点,即:第一部分:蓝肇熙教授中医学术思想。笔者分别从蓝肇熙教授家族五代祖传中医的学术思想以及其40余年形成的中医学术思想论述恩师的中医思想。其中,重点论述了蓝肇熙教授的中医新思想——脏腑的象思维、寒温统一派的倡导、中西医研究的融合思想以及中医工程的科学研究。最后,讲述了恩师主编的医学着作,以将其思想简要、全面的论述清楚。第二部分:蓝肇熙教授中医辨证论治临证经验。本部分分别从恩师的中医诊断理论与方法、临证用药特点以及先生方药应用规律的数据研究主要论述其临证特色。最后,笔者记述了蓝肇熙先生40余载的临证经验方和临证膏方,以期大家学习与应用。第三部分:蓝肇熙教授40载临证医案。笔者记录了第一次跟诊蓝肇熙教授的详细医案40则,以及笔者第一次从业诊治疾病时先生教授的疑难病诊治医案10则,共50则,希冀“50”岁之年,能够在中医上如恩师一样,通悟而不惑,辨证不浮浅,悟道而不愚。第四部分:蓝肇熙教授40载科研论文着作。本部分主要详细的记录了恩师40余年的中医学术论文、中医科研研究指导的记录以及其主编的所有书籍。按照时间先后、作者主次的顺序记述蓝肇熙教授的中医之路。附件部分:分别用原始图片展示了蓝肇熙教授的文学诗词墨宝以及对其人生所遇老师的记述,又以原图处方的形式介绍了蓝锡纯先生的处方墨宝,并在文末介绍了蓝肇熙教授的《中医赞》原稿。用图片记述的方法,展示了恩师60载丰富的中医人生。
顾润环[4](2015)在《顾维超主任对张锡纯大气学说理论及临证应用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探讨江苏省首批名中医暨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顾维超主任中医师(以下称为顾师)基于张锡纯(以下称为张氏)“大气学说”,从“大气下陷”病机辨治疑难病症的临床经验,并进一步提炼其学术思想。2、研究方法(1)收集、整理本人在2012.08.01~2015.7.31的3年内参加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跟师学习期间,顾师基于张氏“大气学说”,从“大气下陷”病机辨治疑难病症的病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病案的临床资料建立病案数据库;(2)对全部病案信息进行预处理,其方法包括在归类西医疾病病名、规范症候、分析病因、规范药物名称等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知识发现;(3)查阅文献,通过跟师期间的学习与领悟,结合顾师的着作、授课资料、临证实录等内容,反复请教顾师(深度访谈),总结顾师从“大气下陷”病机辨治疑难病症的临床经验,提炼其学术思想。3、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1)病案分布情况:93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66例,年龄5岁-92岁,平均年龄55.4岁。大气下陷证病因,可概括为体虚、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各种手术后、月经量多、脏腑衰竭、脏腑下垂等。涉及48种西医疾病,分布在循环、妇科、泌尿、耳鼻喉、神经、内分泌、呼吸、肿瘤、风湿、血液、消化等系统的优势单病种10个中,依次为心脑血管神经症、慢性心力衰竭、围绝经期综合征、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低血压症、糖尿病、尿路感染、梅尼埃病、慢性疲劳综合征、颈椎病。(2)证候分布情况:除舌、脉象外,共出现83种症候,559个症次,平均每个病案出现6.0个症次,平均每个症候出现6.7次。舌质以暗红及淡红为主,苔薄白。常见脉象为细弱兼沉或弦兼结、代等脉象。进而总结出顾师对大气下陷证的辨证要点:①虚脱状态,或有濒临死亡感;②不耐劳作,动则汗出;动则气喘;③劳累负重时宿疾加重或复发;④尿频、尿急、尿不尽,伴少腹坠胀;⑤疲劳肢软无力;⑥深呼吸方舒;⑦时饥则欲食,不食则周身瘫软,伴汗出;⑧头昏乏力心悸心慌,易汗出;⑨小腹及外阴、肛门有坠胀感,时欲捧腹、举托方舒;⑩心跳有停顿感,双目黑曚;⑩胸闷气短,伴发心绞痛、心梗;12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弱或有结代等。(3)用药分布情况:共用药1514次,平均每诊用药16味。涉及到186味药,平均每味药用药8.1次。除了升陷汤原方5味药外,超过平均用药次数共33味药,用药频数计708次。进而总结出顾师对大气下陷证的选方用药经验:①加味升陷饮由黄芪30g,知母12g,升麻6g,柴胡6g,桔梗8g,红景天30g,仙鹤草30g,桑寄生30g,山萸肉20g,甘松10g,炙甘草10g,共11味药组成。②在临床上确定升补举陷主法的同时,据兼症再配培元固脱法、温补回阳法、解郁活血化痰法、降逆法、滋阴清胃法、补益肝脾法等6个配法方药灵活加减运用。4、研究结论(1)全面总结提炼出顾师对张氏大气学说的传承与创新之处,主要包括:①系统归纳出大气的五大生理功能。②扩展了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认识:除了张氏所言“虚以致陷”外,还包括多种实邪亦可导致大气下陷。③总结提出大气下陷在人体上、中、下及全身各部位的症候表现,进而提炼出顾师对大气下陷证的辨治要点和用药经验。(2)通过典型病案的深度分析表明,临床诸多病症尤其是在久病、危急重症阶段,易现大气下陷证,此时若用大气学说理论指导,以顾师的“加味升陷饮”治疗,都有不错的临床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符合顾师擅用的辨病与辨证、扶补与祛邪相结合的治疗理念,值得进一步学习研究探讨。
吴文笛[5](2015)在《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工作,是保护和继承名老中医宝贵医学财富的措施,是国家对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一个重要医学继续教育计划。本课题是基于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对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以保护和继承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吴荣祖名老中医的宝贵医学财富为研究目的。通过3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将从: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七个方面,全面系统整理总结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并将其理论化。进一步以3年来师带徒工作中代表性临床病案的收集,并从临床病案中以按语的方式充分分析反映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最终整理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具有鲜明流派传承特色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具体100例临床病案分析,充分体现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指导临床工作。本项目的研究填补了目前尚无具备吴荣祖名老中医创新发扬特色的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经验系统总结的空白,其研究成果可又直接运用于临床,使中医临床医生易于掌握,具有很强的临床可行性及操作性,对将来进一步研究扶阳学术流派的治法、方药打下重要基础。
罗长志[6](2013)在《华支睾吸虫感染对肝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中心105例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组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合并华支睾吸虫(肝吸虫)感染对肝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间施行的1176例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肝吸虫感染的患者共35例(2.98%),匹配年龄、切肝量及切肝部位获得无肝吸虫感染的对照组患者共70例。应用单因素分析肝吸虫感染与肝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在105例肝切除术的患者中,肝吸虫感染组35例中有7例在术后30天内发生12例次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其肝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4.3%,主要并发症包括胆汁漏4例次(占所有并发症例次的33.3%),膈下感染1例次(发生率、8.3%),腹腔脓肿1例次(发生率8.3%),胸腔积液2例次(发生率16.7%),肺部感染2例次(发生率16.7%),消化道出血1例次(8.3%),切口感染1例次(8.3%),术后并发症发病指数(Postoperative Morbidity Index, PMI)PMI=0.095。对照组70例患者中6例在术后30天内发生9例次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其肝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9%,主要并发症包括胆汁漏1例次(占所有并发症例次的11.1%),胸腔积液3例次(发生率33.3%),肺部感染3例次(发生率33.3%),切口感染2例次(发生率22.2%),术后并发症发病指数PMI=0.033。两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卡方检验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吸虫感染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高。将两组当中胆汁漏、腹腔脓肿、膈下感染及切口感染合并为感染相关并发症,行卡方检验得出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个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胆汁漏发生率运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得出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吸虫感染患者术后胆汁漏及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肝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胸腔积液、肝功能不全和肝衰竭、切口并发症、胆汁漏、肺部感染。肝吸虫感染肝切除术总并发症发生率高。合并肝吸虫感染者肝切除术后胆漏及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病指数PMI及严重程度高。
罗锡万,罗进生,张立荣,罗秋荣[7](2000)在《慢性腹泻、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案》文中指出 1 病历摘要患者张某,男,48岁,因腹泻半年,全身性水肿、咳嗽气喘、胸胁满痛1个月,于1997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因患消化性溃疡病多年,于1993年7月接受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后恢复较差,几年来身体欠佳。自本年端午节以来因饮食不慎,嗜食生冷,遂发生腹泻、腹胀、肠鸣、大便稀糊样而恶臭、时有完谷不化、每日3~5次。经当地予庆大霉素、野麻草等,效果不好,反复发作,但无脓血便及明显里急后重感。纳食呆少,日渐消瘦,以后足部及颜面浮肿、渐遍及全身。近1个月,因不慎感冒,开始畏寒发热、咳嗽痰稠,继则畏寒微热、气喘不能平卧、胸胁满痛、口干不欲多饮、小便
路武杰[8](2012)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SS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遗传背景、感染、内分泌因素等均可能与SS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目前认为免疫功能紊乱是SS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基础。SS以淋巴细胞浸润唾液腺和泪腺为特征,类似的淋巴细胞浸润亦可能累及气管、支气管、肺、肾脏等组织和器官。根据是否继发于其它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SS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pSS)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ogren’s syndrome, sSS)。肺是pSS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晚期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pSS-IL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等,进而提高对pSS-ILD的诊治水平。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2006年2月至2011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pSS患者97例。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2002年制定的干燥综合征的国际分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既往患肺结核者。(2)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者。(3)慢性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长期吸烟者。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参照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ATS/ERS)制定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IIP)的诊断标准。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ILD组和无ILD组。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研究46例合并ILD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影像学特点、心脏超声检查及治疗转归。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结果1.pSS患者中ILD的发生率为47.42%,ILD组发病年龄大于无ILD组(P<0.05)。2.pSS肺部受累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咳嗽、咳痰。3. pSS-ILD的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为主。4.ILD组抗SSA抗体阳性率高于无ILD组(P<0.05)。5. pSS-ILD的主要影像学特点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斑片状渗出影、网格影,以下肺和胸膜下分布为主。6. pSS-IL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可随pSS及ILD病情改善而得到好转。7.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pSS-IL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可有改善。结论1.ILD是pSS常见的系统损害,pSS-ILD的发生与年龄、自身抗体有关。2. pSS-ILD的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为主。3.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斑片状渗出影、网格影足pSS-ILD的L要影像学特点,且以下肺和胸膜下分布为主。4.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对pSS-ILD患者有较好疗效。5.PH能够随pSS及ILD症状的改善而得到好转。
李园白[9](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卢会秀[10](2010)在《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文中指出目的:在皮肤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或皮肤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相关的因素包括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遗传病等,因此皮肤科医生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皮肤科见于哪些疾病及各种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程度会对该组疾病的深入、全面的认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了2009年一年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病种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一年内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分析,以初步的揭示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患者的病种分布情况和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程度。方法:查阅2009.1.1.-2009.12.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病历,记录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数及绝对数,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6%,且嗜酸细胞绝对数≥0.6×109/L为标准,按照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数分为轻度(0.6-1.5×109/L)、中度(>1.5且≤5.0×109/L)、重度(>5.0×109/L)升高,从而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疾病进行分析,包括病种、升高的程度及可能的病因。结果:2009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共67例,占入院患者的11.9%(67/565);其中重度升高者占10.4%(7/67),中度升高者占40.3%(27/67),轻度升高者占49.3% (33/67) ;按疾病来分湿疹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35.4%(17/48)、红皮病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45.8%(11/24)、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33.3%(4/12)、药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15.9%(7/44)。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率之间无差别。结论:1一年内(2009.1.1-2009.12.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67例患者中以湿疹患者为主(17/67);2一年内的我科住院患者中,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以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等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3一年内的我科住院患者中,湿疹、红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药疹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率无差别。
二、慢性腹泻、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腹泻、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现代医案数据挖掘分析五苓散方证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五苓散相关理论研究 |
1 五苓散方解 |
1.1 药物 |
1.1.1 药物性味 |
1.1.2 药物归经 |
1.1.3 药物剂量 |
1.2 煎服及药后调护 |
2 五苓散原条文 |
2.1 原条文释义 |
2.2 原条文症状 |
3 五苓散各家论述 |
4 近代以前五苓散研究 |
4.1 加减方来源、组成、主治及配伍规律 |
4.2 加减方配伍规律研究 |
5 理论小结及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现代医案数据挖掘分析五苓散方证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书籍文献 |
2.2 期刊文献 |
3 研究方法 |
3.1 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 文献检索方法 |
3.3 信息规范处理方法 |
3.3.1 病名规范化处理 |
3.3.2 症状规范化处理 |
3.3.3 药物规范化处理 |
3.3.4 药物剂量规范化处理 |
3.4 建立数据库 |
3.5 统计分析方法 |
3.5.1 数据挖掘工具 |
3.5.2 黄金分割法 |
3.5.3 Apriori算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基本信息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2 主治疾病 |
4.2.1 中医主治疾病谱 |
4.2.2 西医主治疾病谱 |
4.3 主症 |
4.3.1 舌象 |
4.3.2 脉象 |
4.3.3 症状体征 |
4.4 药物 |
4.4.1 常见药物 |
4.4.2 加味药物 |
4.5 药量 |
4.6 关联规则 |
4.6.1 症状关联规则 |
4.6.2 药物关联规则 |
4.6.3 症药关联规则 |
4.6.4 主症与原方药物关联规则 |
5 讨论 |
5.1 基本信息 |
5.2 症状频次分析 |
5.2.1 舌象分析 |
5.2.2 脉象分析 |
5.2.3 主症分析 |
5.3 药物分析 |
5.4 关联规则分析 |
5.4.1 症状关联规则 |
5.4.2 药物关联规则 |
5.4.3 药症关联规则 |
5.5 古今五苓散辨证规律比较 |
5.5.1 主症比较 |
5.5.2 药物比较 |
5.5.3 病机比较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不足和展望 |
综述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五苓散方证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伤寒论》“方-药-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伤寒论》方证及方药量效研究 |
1 《伤寒论》方证研究 |
1.1 方证、药证的概念 |
1.2 《伤寒论》方证的特色 |
1.3 《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 |
1.4 《伤寒论》方证、药证的研究现状 |
2 《伤寒论》方药量效研究 |
2.1 方药量效研究概况 |
2.2 《伤寒论》方药量效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在方剂研究中的应用 |
1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方剂挖掘中的运用 |
2 统计方法在方剂研究中的应用 |
2.1 关联规则在方剂研究中的应用 |
2.2 计算机算法与方剂挖掘 |
3 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与方剂研究 |
4 问题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伤寒论》方剂数据库建设 |
1 资料收集 |
1.1 资料来源 |
1.2 资料的整理 |
1.3 资料录入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处理 |
2.2 数据库的建设 |
2.3 数据挖掘方法 |
第二部分 《伤寒论》方-药-证分析 |
1 方药研究结果 |
1.1 药物频次 |
1.2 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
2 症状研究结果 |
2.1 总的症状频次 |
2.2 方剂条文症状频次 |
3 方-证研究结果 |
3.1 小柴胡汤 |
3.2 大承气汤 |
3.3 四逆汤 |
3.4 桂枝汤 |
3.5 五苓散 |
3.6 麻黄汤 |
3.7 小承气汤 |
3.8 栀子豉汤 |
3.9 白虎加人参汤 |
3.10 大陷胸汤 |
3.11 抵当汤 |
3.12 调胃承气汤 |
3.13 通脉四逆汤 |
3.14 真武汤 |
3.15 小青龙汤 |
3.16 白虎汤 |
3.17 瓜蒂散 |
3.18 猪苓汤 |
3.19 十枣汤 |
3.20 小结 |
4 药-证研究结果 |
4.1 高频症状与药物的关系 |
4.2 小结及分析 |
第三部分 基于医案的方-药-证-效探讨 |
1 病案来源 |
2 病案录入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信息点确立 |
2.4 资料处理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治疗疾病 |
4.2 主要症状 |
4.3 舌脉统计 |
4.4 用量 |
5 讨论 |
结语 |
1 论文的创新点 |
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蓝肇熙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以及方药应用规律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概述 |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 |
2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意义 |
第一部分 蓝肇熙教授中医学术思想 |
1 蓝肇熙教授家族五世学术思想 |
1.1 治病首重医患沟通 |
1.2 治病从心 |
1.3 健康最重心脾关系协调 |
1.4 肝病治胆,胆病治肝 |
1.5 脾虚湿胜是肝病最关键的发病机制 |
1.6 脾胃失调是糖尿病最关键的发病机制 |
1.7 肺气虚是高血压最关键的发病机制 |
2 蓝肇熙教授个人学术思想 |
2.1 蓝肇熙教授之中医象思想 |
2.1.1 首创中医象思维 |
2.1.2 五脏虚实观 |
2.1.2.1 虚实各异,治法各不同 |
2.1.2.2 每个脏腑均有虚实,首推张锡纯 |
2.1.2.3 虚实合病,如何治之 |
2.1.2.4 七点感悟 |
2.1.3 六腑象思维 |
2.1.4 心的藏象观 |
2.1.4.1 关于国家对中医药文件的认识 |
2.1.4.2“神”的四种层次的心悟 |
2.1.4.3 《伤寒杂病论》关于失眠的诊治 |
2.1.4.4 心神失调的致病因素 |
2.1.4.5 经典名方分析 |
2.1.4.6 关于火神派的认识 |
2.1.4.7 心布于表的理论分析 |
2.1.5 肝的藏象观 |
2.1.5.1 《内经》的肝认识 |
2.1.5.2 肝的自然属性 |
2.1.5.3 肝生于左 |
2.1.5.4 肝生于左的临床意义 |
2.1.6 胆的藏象观 |
2.1.6.1 关于胆的两种认识 |
2.1.6.2 关于肝胆之间的认识 |
2.1.6.3 关于肝胆的生理特性 |
2.1.6.4 关于胆与相火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 |
2.1.6.5 关于胆位及其临床应用 |
2.1.6.6 关于胆与肝脾的关系 |
2.1.6.7 总结 |
2.1.7 脾的藏象观 |
2.1.7.1 仓廪之官 |
2.1.7.2 脾藏营,脾为之使 |
2.1.7.3 脾主升清 |
2.1.7.4 脾不主时 |
2.1.7.5 胃为之市 |
2.1.7.6 总结 |
2.1.8 肺的藏象观 |
2.1.8.1 藏象属相 |
2.1.8.2 肺藏于右 |
2.1.8.3 肺主治节 |
2.1.8.4 总结 |
2.1.9 肾的脏象观 |
2.1.9.1 肾的属性 |
2.1.9.2 方的分析 |
2.1.9.3 临床病案分析 |
2.1.9.4 肾主水 |
2.1.9.5 肾治于里 |
2.2 蓝肇熙教授之寒温统一派 |
2.2.1 寒温统一论之现代研究 |
2.2.2 寒温统一论之构建 |
2.2.2.1 本课题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
2.2.2.2 寒温统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2.2.2.3 寒温统一的基础 |
2.2.2.4 寒温结合统一外感热病辨证沦治纲领的初步方案 |
2.3 蓝肇熙教授之中西医融合 |
2.4 蓝肇熙教授之医学着作 |
2.4.1 系统总结郑怀贤先生的学术与经验 |
2.4.2 主编中国第一部通俗故事版经典 |
2.4.3 主编中国第一部伤科损伤血瘀证临床着作 |
2.4.4 主编中国第一部运动性疾病中医学临证着作 |
2.4.5 主编中国第一部《黄帝内经》实验教程 |
第三部分 蓝肇熙教授中医辨证论治临证经验 |
1 蓝肇熙教授之中医诊断 |
1.1 最重舌诊,首创“郁点”理论 |
1.1.1 郁点理论 |
1.1.1.1 郁点分布的意义 |
1.1.1.2 郁点的临证意义 |
1.1.2 舌质、舌苔与临床意义 |
1.1.3 舌形与临床意义 |
1.2 重视望诊 |
1.3 重视脉诊 |
1.4 重视腿诊 |
1.5 验证闻诊 |
2 蓝肇熙教授之临证用药 |
2.1 疏肝药乃第一法药 |
2.2 脾胃药乃活命之根本 |
2.3 临证用药乃简繁搭配 |
2.4 儿科方药应用特点 |
3 蓝肇熙教授之临证方药应用规律的数据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资料 |
3.1.2 处方的选择 |
3.1.2.1 纳入标准 |
3.1.2.2 排除标准 |
3.1.2.3 研究方法 |
3.1.2.4 数据分析软件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时间人数统计 |
3.2.2 方药物应用统计 |
3.2.3 单味药味应用统计 |
3.2.4 单方药量总和统计 |
3.2.5 单方药味应用统计 |
3.3 结论与意义 |
4 蓝肇熙教授之临证经验方 |
4.1 蓝氏救急方 |
4.2 蓝氏术后方(蓝氏化疗方) |
4.3 蓝氏三联疗法 |
4.4 蓝氏消渴方 |
4.5 蓝氏保和方 |
4.6 蓝氏疏肝散 |
4.7 蓝氏营卫双解散 |
4.8 蓝氏外洗方 |
4.9 蓝氏足疗方 |
5 蓝肇熙教授之临证膏方 |
5.1 蓝氏洗发液 |
5.2 蓝氏秋梨膏 |
5.3 蓝氏芪柠膏 |
5.4 蓝氏三仙膏 |
5.5 蓝氏补肾固元膏 |
5.6 蓝氏五佛膏 |
第四部分 蓝肇熙教授50则临证医案 |
1 因缘而聚,学诊于蓝肇熙教授 |
【医案 01】 消渴(中阳不足证) |
【医案 02】 郁证(肝气郁结证) |
【医案 03】 月经量少(中阳不足证) |
【医案 04】 黄褐斑(气虚夹湿证) |
【医案 05】 眼睑下垂(气虚夹湿证) |
【医案 06】 头痛(阳虚夹痰瘀证) |
【医案 07】 痛经(阳虚血瘀证) |
【医案 08】 症积(肝郁脾虚证) |
【医案 09】 心悸(肝郁痰瘀证) |
【医案 10】 胸痹(气阴两虚兼痰瘀证) |
【医案 11】 腰痛(脾肾两虚证) |
【医案 12】 郁证(肝郁气滞证) |
【医案 13】 痞证(上热下寒证) |
【医案 14】 哺乳期调理(血虚生风证) |
【医案 15】 痰证(肝胆湿热证) |
【医案 16】 胸痹(痰瘀互结证) |
【医案 17】 孕前呕吐(中阳不足证) |
【医案 18】 腹胀(脾胃不和证) |
【医案 19】 症瘕(脾肾阳虚证) |
【医案 20】 痰证(上焦痰饮证) |
【医案 21】 预激综合征(气阴两虚证) |
【医案 22】 胸痹(痰瘀互结证) |
【医案 23】 丘疹性荨麻疹(肺卫风热证) |
【医案 24】 腹痛(肝胃不和证) |
【医案 25】 不寐(气阴两虚,心肾不交证) |
【医案 26】 症积(肝郁脾虚证) |
【医案 27】 胆病(肝郁血瘀证) |
【医案 28】 郁证(肝郁脾虚证) |
【医案 29】 不寐(心虚火旺证) |
【医案 30】 郁证(脾阳不足证) |
【医案 31】 小儿鼻炎(肺热脾虚证) |
【医案 32】 郁证(肝胆湿热证) |
【医案 33】 痹症(内湿外寒证) |
【医案 34】 梅核气(肝郁痰湿证) |
【医案 35】 小儿鼻炎(风热犯肺证) |
【医案 36】 不寐(湿热蕴肺证) |
【医案 37】 肋痛(肝郁化火证) |
【医案 38】 腹胀(肝胆湿热证) |
【医案 39】 胸痹(痰瘀郁结证) |
【医案 40】 不寐(肝郁肾虚证) |
【医案 41】 腹痛(肝脾不调证) |
【医案 42】 痹证(脾胃郁热证) |
【医案 43】 心悸(肝肺不调证) |
【医案 44】 便秘(气虚痰湿证) |
【医案 45】 风疹(气湿营热证) |
【医案 46】 咳嗽(肝郁痰湿证) |
【医案 47】 不孕(肝郁脾虚证) |
【医案 48】 月经不调(肝郁脾虚证) |
【医案 49】 肝积(肝脾不和证) |
【医案 50】 瘰疬(气虚痰湿证) |
第五部分 蓝肇熙教授40载科研论文着作 |
1 蓝肇熙教授之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2 蓝肇熙教授之第二作者发表论文 |
3 蓝肇熙教授之其他作者排序发表论文 |
4 蓝肇熙作为硕博士论文指导(2011 年始) |
5 蓝肇熙教授之医学着作 |
6 蓝肇熙教授之中医装备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 蓝肇熙教授文学诗词墨宝 |
2 蓝肇熙教授对其人生老师的记述 |
3 蓝肇熙教授及其父亲处方墨宝 |
4 蓝肇熙教授《中医赞》原稿与墨宝 |
5 蓝肇熙教授学术中医学术传承谱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顾维超主任对张锡纯大气学说理论及临证应用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顾维超主任对张锡纯大气学说的理论传承研究 |
1 胸中大气的实质、内涵及功能 |
1.1 大气的实质、内涵 |
1.2 大气的功能 |
2 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 |
2.1 大气下陷的病因 |
2.2 顾师对大气下陷病机的发挥 |
3 大气下陷的证候与鉴别 |
3.1 大气下陷证候表现 |
3.2 大气下陷证的鉴别 |
4 张锡纯对大气下陷证的治法方药 |
4.1 张氏研制的升陷汤药物组成及方义 |
4.2 升陷汤的变通加减方 |
5 小结 |
第二章 对顾维超主任基于大气学说的临证应用研究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
3.2 病因分布 |
3.3 疾病分布结果与分析 |
3.4 症候分布结果与分析 |
3.5 药物分布结果与分析 |
3.6 大气下陷相关诊疗信息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顾维超主任运用加味升陷饮治验举要与解析 |
3.1 典型验案及分析 |
例1.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案 |
例2. 冠心病心梗支架介入术后案 |
例3. 病毒性心肌炎案 |
例4. 心脏神经官能症案 |
例5. 心包积液案 |
例6. 自发性气胸案 |
例7. 不明原因消渴案 |
例8. 重症肌无力案 |
例9. 反复发作气短、自汗重症案 |
例10. 无菌性尿道炎尿频案 |
例11. 脑梗死、慢支、前列腺增生兼尿失禁案 |
例12. 脑梗死、前列腺增生合并癃闭案 |
3.2 典型验案学习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研究总结 |
4.1 研究结果与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对张锡纯大气学说研究现状概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1、扶阳学术流派思想渊源 |
2、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研究发展状况 |
2.1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建立 |
2.2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对学派核心理论的研究发展状况 |
2.3 当代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运用发展的社会背景状况 |
2.4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现代生理病理研究状况 |
3、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及临床运用状况 |
3.1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论着发展状况 |
3.2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
4、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
4.1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临床运用状况 |
4.2 当下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
参考文献 |
三、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1、前言 |
2、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 |
2.1.1 阳主则寿阴旺则夭 |
2.1.2 扶阳抑阴四逆为君 |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
2.2.1 辩证阳虚隐潜者要 |
2.2.2 上工治病,防患未然 |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
2.3.1 临证遇火少壮明分 |
2.3.2 离照当空邪去正安 |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
2.4.1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
2.4.2 引火归元潜阳封髓 |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
2.5.1 温肝为法气运得畅 |
2.5.2 形与神俱康寿并齐 |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
2.6.1 明君为主安相为辅 |
2.6.2 左升右降圆运始然 |
2.7 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 |
2.7.1 审药动静令气条达 |
2.7.2 工艺革新减毒增效 |
参考文献 |
四、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 |
1、引言 |
2、100 例临床病案分析 |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学术思想病案 |
2.1.1 阳虚阴盛肺痈案 |
2.1.2 阳虚寒凝尪痹案 |
2.1.3 阳虚阴盛孤阳外脱过敏性紫癜(腹型)伴消化道出血案 |
2.1.4 阳衰土败阴霾四溢肺癌案 |
2.1.5 阳不统阴气不摄血肌衄案 |
2.1.6 阳虚寒凝虚火上浮历节案 |
2.1.7 阳虚湿阻兼有郁热顽痹案 |
2.1.8 阳虚阴盛少阴格阳高热案 |
2.1.9 阳虚阴盛寒凝血瘀痛痹案 |
2.1.10 阳虚阴盛风寒内伏蛇串疮案 |
2.1.11 三阴脏寒胸阳痹阻真心痛案 |
2.1.12 阳虚肝寒阴蕴血虚沿爪疔案 |
2.1.13 阳虚阴盛寒湿闭阻痹证案 |
2.1.14 阴盛阳脱神昏救愈案 |
2.1.15 阳虚水泛气痰交阻喘证案 |
2.1.16 阳虚阴盛痰瘀互结血溢脉外中风便血案 |
2.1.17 三阴脏寒相火不敛子痈案 |
2.1.18 阳虚血脱冲脉不固经崩案 |
2.1.19 阳虚水泛水肿案 |
2.1.20 阳虚寒凝气机闭阻腹痛案 |
2.1.21 寒湿内伏太阳经痛痹案 |
2.1.22 脾肾阳虚寒湿困腰腰痛案 |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
2.2.1 肝寒木郁横逆克土胃脘痛案 |
2.2.2 阳虚寒伏咳嗽案 |
2.2.3 肾阳虚弱寒邪闭肺慢喉喑案 |
2.2.4 阳虚风寒伏肺咳嗽案 |
2.2.5 三阴脏寒生化乏源缺乳案 |
2.2.6 阳虚湿困心肾不交相火不秘不寐案 |
2.2.7 三阴不升痰风内停阴火上扰眩晕案 |
2.2.8 心肾阳衰气阳欲脱胸痹案 |
2.2.9 脾肾阳虚寒饮内停咳嗽案 |
2.2.10 三阴不升胃脘痛案 |
2.2.11 阳虚金寒风痰伏肺肺胀案 |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
2.3.1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痤疮案 |
2.3.2 三阴脏寒寒凝血瘀痛经案 |
2.3.3 肝寒血凝头痛案 |
2.3.4 脾肾阳虚火不归元内伤发热案 |
2.3.5 寒湿阻遏阴盛格阳太少两感高热案 |
2.3.6 真寒假热阴火案 |
2.3.7 三阴脏寒痰瘀风阻阴火案 |
2.3.8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口臭案 |
2.3.9 风寒外束痰热内伏咳嗽案 |
2.3.10 肝寒气郁寒湿困脾相火不藏蛇串疮案 |
2.3.11 水寒土湿阳气虚浮虚火内扰阴火案 |
2.3.12 肾阳不足相火不潜不寐痹证案 |
2.3.13 脾肾阳虚痰湿瘀阻痹证案 |
2.3.14 阳虚不足外感实寒心阳闭阻神明被蒙昏厥案 |
2.3.15 寒邪内闭心窍受蒙阴癫案 |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
2.4.1 脾肾阳虚相火扰神不寐案 |
2.4.2 肾阳不足相火上扰牙痛案 |
2.4.3 阳虚火浮阴燥案 |
2.4.4 阴寒阻滞虚火上浮乳蛾案 |
2.4.5 脾肾阳虚相火不潜耳鸣案 |
2.4.6 阳虚阴盛真阳不藏阴火案 |
2.4.7 少阴阳虚虚火络咽咽痛案 |
2.4.8 脾肾阳虚相火不秘瘾疹案 |
2.4.9 脾肾阳虚虚火上扰虚劳案 |
2.4.10 脾肾阳虚阴寒内聚相火不秘肺癌案 |
2.4.11 阳虚阴盛脾阳不振相火上扰肺癌案 |
2.4.12 脾肾阳虚寒凝厥阴浊阴上僭头痛案 |
2.4.13 阳虚水寒相火不藏宫寒不孕案 |
2.4.14 水寒土湿木郁相火不敛阴疮案 |
2.4.15 命门火衰虚火上冲眩晕案 |
2.4.16 命门火衰气机逆乱神不守舍阴癫案 |
2.4.17 肾阳虚衰脾失统摄虚火上浮鼻衄案 |
2.4.18 命门火衰虚阳不潜虚风内动面瘫案 |
2.4.19 脾肾阳虚真龙上浮肾气不固淋证案 |
2.4.20 少阴阳虚心肾不交龙火扰神不寐案 |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
2.5.1 三阴不升相火上扰鼻渊案 |
2.5.2 三阴脏寒气滞血瘀头痛案 |
2.5.3 水寒土湿木郁痿证案 |
2.5.4 水寒土湿乙木寒郁乳癖案 |
2.5.5 三阴不升乙木郁滞头痛案 |
2.5.6 阳虚中寒水饮不化妊娠恶阻案 |
2.5.7 三阴脏寒痰湿内蕴眩晕案 |
2.5.8 脾肾阳虚肝寒犯胃胃脘痛案 |
2.5.9 水寒土湿木郁湿蕴肌表湿疹案 |
2.5.10 水寒土湿木郁头痛案 |
2.5.11 三阴脏寒三焦失运仓禀告亏胃脘痛案 |
2.5.12 三阴脏寒清阳不升耳痹案 |
2.5.13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气痰交结痰核案 |
2.5.14 三阴不升早泄案 |
2.5.15 三阴脏寒气痰交阻胃痞案 |
2.5.16 三阴脏寒阴郁气结案 |
2.5.17 三阴脏寒气郁不宣寒厥案 |
2.5.18 三阴不升寒湿凝结症瘕案 |
2.5.19 三阴脏寒气痰交结郁证案 |
2.5.20 脾肾阳虚肝寒血瘀乳癖案 |
2.5.21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郁证案 |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
2.6.1 脾弱肝旺圆运不畅小儿疳积案 |
2.6.2 脾肾阳虚肝寒气滞腑气不通案 |
2.6.3 阳虚寒瘀聚而成痈肛痈案 |
2.6.4 三阴脏寒胆胃不降胃痞案 |
2.6.5 心肾不交营卫不和心悸案 |
2.6.6 脾弱肝旺木风虫动小儿风证案 |
2.6.7 脾肾阳虚中气不足圆运失常便秘案 |
2.6.8 水寒土湿木郁口糜案 |
2.6.9 水寒土湿乙木郁陷甲木冲逆郁证案 |
2.6.10 三阴脏寒相火不秘嘈杂案 |
2.6.11 肝寒血虚冲任不调相火扰神不寐案 |
【附】落水受冻经脉闭 附子中毒自体验(自救自解)案 |
五、小结 |
六、致谢 |
七、个人简介 |
(6)华支睾吸虫感染对肝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中心105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慢性腹泻、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案(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病例讨论(1997年12月26日) |
3 后记 |
(8)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检测及检查方法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性别构成、发病年龄及病程 |
2 临床表现 |
3 实验室检查 |
4 肺功能检测结果 |
5 影像学检查 |
6 心脏超声检查 |
7 治疗及转归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正文 |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
2 技术路线 |
3 需求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被调查对象 |
3.3 调查方式 |
3.4 调查结果 |
3.5 调查结论 |
4 研究对象 |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
4.1.1 病种确定 |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
4.2 被评价对象 |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
4.3 参照对象 |
4.3.1 入选条件 |
4.3.2 参照对象概况 |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
5 评价目标 |
6 评价指标 |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
6.2 指标预处理 |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
7 评价模型 |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
8 评价结果 |
8.1 评价结果处理 |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
8.1.2 证候相似度 |
8.2 评价结果概况 |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
8.2.2 证候评价结果 |
9 辅助软件 |
9.1 中药规范系统 |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
结论 |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
展望 |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病例分析 皮肤科住院患者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67 例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慢性腹泻、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现代医案数据挖掘分析五苓散方证关系的研究[D]. 王玉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伤寒论》“方-药-证”关系研究[D]. 孙筱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蓝肇熙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以及方药应用规律传承研究[D]. 谭政. 成都体育学院, 2018(12)
- [4]顾维超主任对张锡纯大气学说理论及临证应用经验研究[D]. 顾润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3)
- [5]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D]. 吴文笛. 云南中医学院, 2015(11)
- [6]华支睾吸虫感染对肝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中心105例病例分析[D]. 罗长志.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7]慢性腹泻、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病案[J]. 罗锡万,罗进生,张立荣,罗秋荣. 中医杂志, 2000(01)
- [8]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D]. 路武杰. 郑州大学, 2012(10)
- [9]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10]嗜酸性粒细胞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D]. 卢会秀.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标签:桂枝论文; 大枣论文; 甘草论文;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