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涌入,两岸共赢

台资涌入,两岸共赢

一、台资涌入,两岸双赢(论文文献综述)

吴茜[1](2014)在《大陆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以苏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快速增长,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重心逐渐北移,长三角地区尤其苏州已然成为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台商组织也随之产生。台资企业协会是唯一两岸认可的以在大陆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为主体、依法自愿成立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是两岸掌握台商社群的重要渠道。苏州台资企业协会已经在台商的事业与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功能,同时结合对台资企业协会主要成员的深入访谈和相关问卷调查,佐证在理论分析下台资企业协会所发挥的功能。台资企业协会紧紧围绕“服务台商”这一根本宗旨,在丰富台商业余生活,联络乡谊;沟通政商关系、解决经营困难,促进台商事业发展;服务桑梓,回馈社会,推动社会公益事业;配合地方政府促进投资,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加强两岸融合,构筑和谐稳定的两岸关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要进一步发挥协会服务功能,还必须通过搭建网络化组织形式优化组织架构,加强组织专业功能以提升会员企业经营绩效和全球竞争力。

郭利田[2](2013)在《台资企业祖国大陆投资及区位选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和两岸关系的逐渐缓和,两岸经贸交流日益密切,台资企业对大陆投资规模占其对外投资的比重日趋增加。1991~2011年台资企业对大陆的累计投资总额为1116.98亿美元,所占地区比重为61.71%。单就2010、2011年来说,投资金额分别为146.18、143.77亿美元,所占地区比重分别高达83.81%和79.55%。显然,大陆已然成为台资企业对外投资的最重要的地区,并且有进一步向大陆地区集中的趋势,但是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区域分布差异显着。台资企业投资大陆初期,投资地区主要集中在心理距离与空间距离上离台湾较近,语言和文化习俗相似的珠三角和闽东南地区;2000年以后台资企业对珠三角和闽东南地区的投资步伐已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投资重心已转向以上海为中心,浙北、苏南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2008年以来,环渤海地区成为继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之后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又一个热点地区,并且台资企业在中西部省区的投资也呈规模化发展势头,形成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辐射的全方位发展格局。虽然与以前相比,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区域更趋分散化,但是区域分布极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在评述了具有代表性的FDI‘理论和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FDI的区位选择与两岸学者有关TDI2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成果,从两岸软、硬环境两个角度,投资方、受资方和资金流出地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台资企业投资大陆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从样本总体、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三个角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台资企业在大陆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对台资企业区域布局的影响,探究台资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内在机制。最后,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推导出有关政策建议,力图为大陆各省区的招商引资与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区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指导。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基本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第二章:理论探讨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评述了具有代表性的FDI理论和区位理论,并在评述国内外学者有关FDI区位选择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岸学者有关TDI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据此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三章:台资企业祖国大陆投资的基本状况。本章首先从台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行业分布、地域分布角度全面分析台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然后,本章全面回顾了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发展阶段,从投资规模、行业构成、区域分布角度分析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动机与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政策敏感性。第四章:影响台资企业投资大陆区位选择的因素。本章从两岸软、硬环境两个角度,从投资方(台资企业)、受资方(大陆各省区)和资金流出地(台湾)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影响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台资企业在大陆各省区的分布状况。第五章: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对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本章在综合分析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开放初期、“戒急用忍”时期、“开放与管理并举”时期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区位选择状况。第六章:影响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借助statall.2软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台资企业在大陆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动态变化对台资企业区域布局的影响,探究台资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内在机制。第七章:结论、建议、不足及研究展望。本章首先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然后根据所得结论对大陆地区政府的招商引资提出相关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将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继承国内外学者有关FDI的区位选择与两岸学者有关TDI区位选择的研究成果,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经验和最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结合台资企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得出本文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点:第一,本文首次详细地将资金流出地——台湾因素纳入到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理论框架中。研究角度紧紧围绕投资方(台资企业)、受资方(大陆各省区)和资金流出地(台湾)三个主体,对影响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做全面分析。第二,本文在研究内容上进行了拓展。从两岸软硬环境出发,比较分析台湾当局开放初期、“戒急用忍”时期、“开放与管理并举”时期的政策形成背景,探讨不同政策期间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区位选择,以了解台湾当局的政策因素对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第三,在实证研究时,按照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本文从总体、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三个角度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阐述了影响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探究TDI在大陆区位选择行为的内在机制。

张明,吴茜[3](2013)在《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比较研究——以闽三角、珠三角与长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陆宏观经济的不断改善,台商投资大陆由试探向全面发展,投资过程与地域由沿海的福建、广东扩展至长江三角洲,乃至中西部地区。本文以台商投资大陆密集地(即闽三角、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台商投资的区位影响因素,分析投资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以吸引更多台商到大陆投资,这对于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檀云坤[4](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何柳[5](2012)在《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文中提出近三十年来,台湾海峡两岸的经贸发展迅速扩大并日益深化。1992年,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2002年,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2003年起,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自此以后,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在这一过程中,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持续升高,而对美国出口依存度则不断降低。台湾主要对外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转移,改变了过去长期且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局面。本论文针对这一现象,主要从1979至2008年间大陆对台政策、美台贸易的演变、台湾内部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台湾外贸的主要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论文的主体共有五个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和一个结语,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回顾了由50、60年代美国对台经济援助所开启的美台之间紧密的贸易关系,分析了“美援”对于美台经贸关系的深刻影响,以及之后美台之间投资、贸易情况。随后探讨了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到大陆之后两岸间贸易与投资的现状。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对台政治、经贸政策对于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及台湾当局的因应政策、大陆对台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在此背景下,检视了台湾官方经贸政策的转变和台湾外贸关系的变化。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是两岸从隔绝走向互动的主导因素,也是两岸经贸往来发生发展的政治前提;大陆对台经贸政策开启并主导着两岸转口贸易和间接投资的发展,是两岸经贸往来的决定因素。在大陆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从70年代末期开始两岸间的转口贸易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期已经初具规模。从80年代后期开始,大陆给予台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起了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快速增长,台湾当局又有限地放松了台商赴大陆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企业将其海外生产基地逐渐扩展到中国大陆,由此导致对美直接出口的减少和对大陆出口半成品和机械设备的增加,台湾对大陆出口的扩大则伴随着其对美国出口的下降。所以,在台商投资的带动下,两岸间接贸易规模和数额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以致最终大陆于2002年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第三章主要检视了1979至2008年这30年间,美台贸易关系的演变轨迹。从美国方面的因素探讨了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的原因,并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就整体而言,美台贸易总额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双边贸易的密切程度和依赖程度却在不断下降,美台贸易在各自贸易格局中的比重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台湾外贸已经改变了过去片面倚靠美国市场的局面。第四章主要检视了近三十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变迁。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探讨台湾内部政治、社会和经济转型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台湾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的影响。政治转型和社会运动的频仍导致台湾经济发展受非经济因素的干扰日益严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取代竞争使得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两岸经贸的迅速发展适时地成为台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且对其重要性与日俱增。随着两岸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不断扩大和深化,大陆市场最终取代美国市场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1979至2008年这三十年之间,台湾主要贸易对象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分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加强对于未来两岸政治统一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指出台湾的经济前途在大陆。

张恒[6](2012)在《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文中研究说明1956年Solow运用新古典成长模型预测了区域内与区域间各国或地区的经济成长在长期内会达到收敛(convergence)的效果。这是指区域内会有一个自动化生产的机制与经济政策使区域内的偏离减少。因此,开发中的区域经济成长会比已开发区域经济成长的要快,直到两个区域达到相同的成长状况为止。更甚者Solow预测了长期的区域金融将造成区域内的国家金融体系会归于一体化。1988年Lucas也提出区域金融会增进区域内国民福祉的成长。Lucus(1988)认为区域性政策对国民福祉有深远的影响,区域性政策的不同会造成经济成长的差异,因此,每人人均所得就会不同。2002年Sapienza&Luigi Zingales提出了区域金融理论中有关区域性合作达到区域内的国家经济成长的可能性。综规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区域性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可以达到区域内国家经济成长与国民福祉的上升,区域间的国家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也可到达国家间的和谐发展。然而,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合作也可能有负面的效果的存在,例如欧元区近年来的崩解不只带来区域内国家的伤害也带给区域外国家的困窘,欧元国家的问题主要来自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部对欧元区内的国家在政策分配上达到均衡的发展,图利少数国家的结果造成非重点国家的发展产生畸形的成长,所谓畸形是在于欧元区经济发展较慢、财政问题较大的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因为成为欧元区的一员而享受到欧元区同样的待遇既低利率与无汇率调动自主权,低利率与无汇率调动自主权这两个因素造成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这些国家可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运用财务杠杆以国家主权对欧元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或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融资,低利率也造成了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在进入欧元区的初期区域内、外投资人对区域内的高度经济成长的预期而造成的高度通货膨胀的同时,无法借由利率的调整降低高度通货膨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些国家因为持续低利率所造成的房地产泡沫化。因此,区域内的经济与金融合作不只有正面的经济成长的功能也是区域内产业泡沫化的根源。刘斌(2011)认为区域内的金融资源各国有差异,因此,在区域内进行金融与经济合作的同时要对各国金融资源的差异有所了解,他认为金融资源的差异造成金融资本的差异,而金融资本又是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因子,因此,当我们研究区域金融合作时就必须考虑区域内各国或地区在金融资源的差异。否则,就会造成区域内的不均衡发展,进而造成区域内合作的崩解。过去的国际文献多有提及区域金融合作,例如像是提及欧元区与东盟10+3的区域金融合作的成与败的文献,但很少有文献提及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的文献,少数文献有提及两岸的经贸合作,例如Lee and Wu(2011),但他们只论及ECFA对海运与港口产业的冲击。过去的文献有论及两岸金融合作者更少出现在国际期刊上。据我们所知,我们是第一个对两岸整体金融制度深化与创新提出看法的作者,也是第一个提出关于两岸的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架构的作者。我们提及这些是因为两岸非关官方的互通已经二十年以上了,而无论官方或非官方任何形式的互通都涉及到钱的问题,可是在国际收支帐的计算上非官方的互通无法做最有效的控管,而货币上的兑换与资金互通也相当受限于法律,造成实质的不方便,如果两岸非官方实质的互通所得到的交易量占对其它所有国家官方的交易量达到一定的比重时,那么就应该对两岸关系进一步讨论金融与经济的合作以利使实质的交易,同时促进两岸经济的成长。目前海峡两岸已经进行ECFA两岸经贸合作的会谈,在这个框架下两岸隔置了多年来的政治与外交的争议并进行和谐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这是世界应该观注的焦点,因为世界的经济重心在经历近十年的金融风暴的催化下已经由欧、美转移到亚洲,而亚洲的经济重心也由日本移转到中国大陆,而在更深化的研究下中国大陆的经济重心又在于两岸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发展和谐与否。然而,两岸在经历过这么多次的会谈背景下,在实质上并没有具体的进步可言,两岸在谈OBU的同时,两岸台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与汇款,却因为两造的货币非国际储备货币而交易又涉及跨境交易所以依然非常复杂,其中包括高额的交易成本与交叉汇率的转换的成本。目前大陆已经是台湾实质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可以说台湾当局实质上离不开与大陆的贸易联结,但对陆资与大陆人才又不断以法律限制了最适的资源配置。两岸多年的谈判在好不容易隔置多年争议背景下却没有实质的进展与确定的行程表,实在至为可惜。在区域金融合作的过程中投资环境与区域内的绩效也有直接的关联性,Wang and Yung(2011)提出了中国大陆国有事业私有化后的二十年间国有事业的绩效与盈余质量依然没有提升主要就在于大陆的国有企业或私有化的半国有企业仍然绩效不张,而其源由来自于大陆的投资环境中对于投资人保护的主张不多也就是说大陆的投资环境与企业一半以上还是政策导向而非市场导向,这对区域内的金融合作机会与成长机会是一大阻碍。当投资国的环境对投资人有利时会造成投资绩效的提升,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andVishny(2000)暗示国家改变法规与加强的机制以保障投资人朝向成功的标准,这个过程称为法律的收敛(Legal Convergence)。La Porta, Lopez-de-Silanes,Shleifer and Vishny(2002)也证实了投资人保护的环境越好,在此环境下的公司价值会越大。有鉴于此,我们在谈及区域内的金融与经济的合作时就不能不对区域性金融机构合作的环境做规划。再者,我们也要对区域内因为金融机构合作所产生的盈余质量做监管的动作,因为大陆企业特别是国有或私有化的国有企业盈余表现虽好,但其好的表现多来自于旗下的子公司或孙公司对其所做的补贴,因此盈余质量往往不佳。公司的盈余质量与长期绩效成绝对正相关,而区域金融机构能有长期合作的契机也是来自于区域内各国或地区所属的公司能有较佳的盈余质量。Chen,Chen, Lobo and Wang(2011)认为国际上一般对于盈余质量的衡量采用自由裁决的应计项目对于中国大陆是不够的,因为大陆的信息透明度太低,因此公司与投资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有鉴于此,对大陆金融机构在衡量盈余质量时还要加入关系人交易这个项目。我们对此深感认同,要规划区域性的金融合作就应该跨越国度,在合作的区域内各国公司经营都必须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进驻,以便对区域内合作的公司做统一与公平的稽核。并且,有鉴于欧元区整合的失败我们认为区域内金融合作应该定订成长率的标准并对此标准进行监管。身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们期望的是两岸和解带给我们与我下一代美好的未来,让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然而近年来我看到台湾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或在教育上都设定一些虚幻的空包弹,与虚幻的目标,在子弹没打出前就已经知到结果了,这是台湾当局的耻辱,却由全民概括承受。因此,我们希望借由本文的发展给予两岸特别是台湾当局一个良心的建议与规划。特别的,在参股制度与税制上我们认为应该还有改善的空间,例如在参股比率与合资参股的设计上。再者,我们对于分行的设置不只要求速率,也大胆提出两岸平权,大陆金融机构也可来台设立分行以增加就业率与人源配置的最适化。两岸应该扩大经济与金融的深化合作,这个工程可以从两岸合作做起,但区域性金融合作必然因为大陆与台湾原来合作的金融食物链中达成区域性多国家与地区的金融合作,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就是我们扩大金融合作的一个深化的构想,透过多国的交流与共同监管才能达到区域内资源的最佳配适。我们的文章分做七部份,第一部分叙述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思路、目前待解决的现状、本文思路与我们预计达成的创新。经济学家与商人所关心的是自由贸易协议(FTA)运作下对商业的冲击。而台湾目前面临对外贸易必须扩张,但却无充足的扩张的谈判筹码的问题。再者,扩张速度的缓急与台湾本身的经济发展又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扩张速度过快,资金大量流入,长期会造成通货膨胀。然而,在台湾对外生存空间不断紧缩与台币连续升值下,与出口商面临生存严重的挑战下,又必须快速的寻找贸易出口并与周边国家达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大陆因为面对国际竞争,从1990年代开始将国有事业释股给私有公司并在2000年的时候设定三条保护投资人的条款1使大陆经济朝向市场化时国有事业释股能有较好的股价,同时好的投资人保障环境也能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大陆市场。我们的思路就站在两岸所缺乏的条件上,借由两岸合作扩大为中华经济圈的合作将两岸与中华经济圈的个别优点弭补彼此的缺点,并且以中国政府为中华经济圈的领头羊,借由台湾这块中介点扩大全中国经济与金融和谐成长。因此,我们拟突破的是两岸在经济与金融合作上的速度与范围,将经济与金融合作上的速度与范围扩大,对于台湾陷入国际边缘化的速度才能有缓解的现象,另外,对于大陆扩大内需也找到适当的出口。因此,在本章节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借由两岸金融与经济合作,对于目前ECFA与MOU建立的陆资参股台湾与台资到大陆驻点设分行与其所产生的税制能等议题有所改革。而为了避免政治问题干扰两岸金融合作的进程,我们提出两造双方与第三国合资进入对方国度与地区的方式,如此,可以扩充进入对方市场的持股数上限也可造成国家层级(第三国或第三地)外部公司治理或外部监管的效果。再者,借由两岸合作的契机将金融与经济的合作形式与范围扩大为对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金融与经济的合作。第二个部分我们叙述区域性金融合作的理论包括其合作的条件、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目的、形式与背景。区域金融的理论源自于区域性经济学与货币银行学,由于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的合作需求必然源自于经济民生的需求,同时在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会有区域内的通货膨胀与紧缩的外溢效果产生,因此,区域金融的合作离不开区域内的货币政策的协调。而区域内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在于区域内国家或地区原本的联动性,本章就两岸的经济与金融的联动性分析两岸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对于两岸国民福祉既消费能力实质上是有增加的效果存在的。本章同时就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台湾当局与中国政府长久以来对美国的金融帐的赤字与美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找到适当的解释与对策。区域性金融合作的内容可以推论到利率与汇率。关于利率,我们有鉴于欧元区的失败案例所以在两岸进行金融合作的同时就要防止因为合作所造成的经济过热与利率过低所造成的通货膨胀与产业泡沫化。关于汇率,我们希望能在进行金融合作的同时进行能维持稳定的汇率,因为两岸金融机构的交流必然涉及货币的交换,如何在货币清算机制上让两岸的金融机构交流能够达到效益极大化是我们要讨论的议题也是延伸后续发展系统创新的起始。第三部分我们叙述两岸经贸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括台湾与大陆经济、两岸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目前取得的成就与金融发展的历程。本章就台湾当局与中国政府在过去经济与金融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地位做一个剖析,台湾经济从二战后的发展沿革是从绿色金融也就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农业信合社或地方贷款的信合社开始做起的,接着后续的十大建设与经济发展计划将台湾当局转向高科技产业的方向,然而随着国际劳动市场的转移,台湾当局面临不得不变的境界。对于大陆来说中国政府在1979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按邓小平的说法是摸着石子过河,然而大陆在经历1990年代三次的宏观调控后,除了1996年发生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外,大陆实质上发展速度已经超越西方国家,但大陆的内部依然存在许多不均衡的现象,其中包括国有事业的解体与中国政府不再对教育等民生事业做全额的补贴等,造成大陆民众实质消费能力的下降,也就是说大陆的成长有很多数字来源并不能很清楚的解释。因此,在中国崛起之时中国政府仍免不了要为内需去做考虑。两岸金融合作就是在这种基础下产生的。但对于区域性的金融合作来说,光是目前的合作范围与速度与合作的对象其实是不够的,在证券与期货的发展上台湾就比大陆要早也要深化,大陆可以从台湾方面借鉴的也应该是从这一方面着手,所以应该要扩大这方面合作的范围。再者,深入的合作涉及原先两造双方的金融机构上下游的交易食物链,特别台湾与日本与新加坡的关系因为战略上的需求与过去历史的沿革上都有密切的经贸交流经验,而大陆在收回香港与澳门前在金融合作上就已经有多方的合作,而目前大陆因为地位上的优势与需求也与东盟国家与韩国、日本等多有交流,当两岸在作金融合作的同时无法不把这些已交流的国家列入考虑。因此,我们主张两岸深化的合作除了就范围与比率上放宽外还要将原本合作的对象扩大到中华经济圈或其它国家以加速合作的进行。第四部分我们叙述两岸在ECFA前后金融与经济的交流史。在ECFA前两岸实质上已有非官方的交易,但就金融机构的交流方面来说,ECFA之前台湾与大陆的金融交流集中于台资银行到大陆设立办事处,其即非分行也非子行,加上台银资本额少。因此,台资银行在大陆与外资银行几乎无法竞争。ECFA后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台银登陆与陆资参股台湾金融机构的制度。对两岸金融机构合作的发展虽然已经在ECFA的架构进行中,但仍有不足的部分。在两岸金融机构的必较中虽然大陆的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或保险业都是台湾资本额的六倍以上,但就证券业来说特别是期货、融资、融券与财富管理等事业,台湾都做的比大陆要来的深入,大陆真正要借鉴台湾的是这一块,然碍于法令却不能行,使金融合作成畸形发展。台湾当局惧怕产业外移与被陆资吸收的结果就是裹足不前,市场导向的金融应该是让市场机制决定供需,当然要在两岸对于金融监管更进一步的协议下进行。第五部分我们叙述以欧盟区与东盟区的区域性金融合作与两岸金融合作做比较与对照,其中包括中国政府与新加坡的金融合作经验,特别的还提及中华经济圈中的中国政府与新加坡的合作历程,希望借他山之石以攻错。由于欧元区的整合曾被喻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金融一体化模式,随着欧元区的崩解我们了解到欧元区设置进入条件的缺点在于他给予所有的会员国在进入欧元区门坎后的待遇都在统一平均的经济状况下,以统一的财政政策达成区域性金融一体化的整合。造成欧洲多国房地产泡沫化与债务危机,因此知往鉴来,我们从欧元区得到最大的启示就是对利率的控管。而与中国与东盟的经验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短期国际资本的移动会影响汇率的波动,而东盟金融资源并非属于同一个机制因此还须设立一个由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与韩国共同设立的安全基金才能使区域内的货币价值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目前台币有强化的情况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上的炒汇的现象,台湾当局央行总裁彭怀南就提出了以清迈多边换汇机制(Chiang Mai InitiativeMultilateralization, CMIM)与东盟十加三的总体经济监控办公室(ASEAN PlusThree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AMRO)的机制成立亚洲货币基金,因此,区域内的货币价值稳定也是需要我们加以规划设计的机制。第六部分我们叙述ECFA下的金融合作框架为何,协议的意义与评价的方法。协议实施的效果需要的评鉴原则为何。由于过去在评价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往往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开展多年以后才做,这也是失败导因。因此,在两岸提出ECFA的架构下谈金融合作初期,我们就应该对合作的区域金融模式中加入监管的模式,首先要对盈余的计算在自由裁决的应计项目外加上信息揭露与关系人交易的监管,盈余质量的监管也是重点之一,同时对于一个投资人保护不好的国家要达到盈余与成长也着实不易,两岸在谈金融监管备忘录时应该就法规层面协议并签署时程表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往在谈区域合作时都不会论及区域内的经济成长与区域内各国的个别成长,最终造成很多区域性合作的崩解。因此我们在金融监管项下特别提及区域成长的监管,其功能由区域内会员都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稽核的动作以彰显其功效。最后我们对金融的制度提出我们设计上的改革的看法其中包含了台银登陆与陆资参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看法,甚或包含了不动产投资防治泡沫化等可能性方式。对于陆资参股台湾与台资进入大陆我们都认为其范围与数量不符市场化的数量与速度。因此,我们主张为避开政治争议与产业外移的顾虑,无论台资进入大陆与陆资进来台湾都可以与外资合进的方式进行以增加两造参股的幅度,并提升与区域内其它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合作的经验。另外,有获利就有税务的问题,因此,我们就税务与获利结合进行控管制度的改革。对于不动产这个易造成市场混乱的根源我们也加以验证并提出对策。再者,我们就过去几章提出的纲要列出了扩大金融合作的国家与范围成立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理想,此贸易区的地点为台湾,原因在于台湾有相较于大陆或东亚有较好的财富管理能力,而台湾对投资人保护的环境也较大陆要好。我们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内准许陆资上市,根据Berkman, Cole and Fu(2010)的说法跨境上市的公司如果到另一个投资人保护较好的地区,则市场对其股票的评价也会上升,对于2012年到目前为止比起全球表现不佳的大陆股市来说也是一个提升内需的方式。希望借由我们的规划与催促能让台海两岸甚至于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内的国民福祉都能提升,给我们稳定成长的生活与稳定成长的亚洲。

胡勇[7](2011)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台商赴大陆投资和两岸贸易而开始的两岸产业合作,在20多年的发展进程之中,不断促进着两岸的经济融合与民间交往的加深。两岸产业合作与互动成为了两岸交流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大陆经济在经历改革开放高速发展之后逐渐步入效益与质量并重的转型阶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传统的引进与利用外资的方式也逐步改变,这一转型必将对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式产生新的影响;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之后长期冷淡的两岸政治关系获得改善,海协会和海基会重启会谈,在短期内两岸当局通过“两会”协商取得了多项有关两岸经贸合作协议的共识,两岸产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同时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竞争的加剧也对两岸产业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本文即是在这些新的发展环境下对两岸产业合作的发展与转型进行的历时性考察与趋势性研究。本文首先对两岸产业合作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并用具体的统计数据对两岸产业合作的领域与区域分布予以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从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两岸贸易与台商直接投资;两岸产业合作的关联度;两岸制度性协商与产业合作的发展关系上分析了两岸产业合作的特点。其次,文章对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的背景、路径和成效进行了分析。在背景方面,本文提出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台资企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可持续性获利的压力,二是两岸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压力。生存与发展既是压力亦是发展的动力,两岸产业合作也有着有良好的基础与有利的机遇,包括大陆与台湾各具优势的科技与技术基础,市场与销售渠道;大陆对台商一直以来的优惠政策待遇;两岸民间多年交往累积的社会基础等。而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在此背景下两岸相关产业协会与产业界的协商合作为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在两岸产业合作与转型的路径与成效层面,本文根据目前已有的合作成果从四个方面对其予以阐述,即:台企深耕大陆,加速转型;启动“陆资”入台,开启两岸产业双向合作新阶段;两岸相关部门与产业组织互动协商,共同推进产业合作的深化;两岸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把握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些新形势下两岸产业合作发展的新特点,有利于两岸产业合作的继续深化。再次,以两岸汽车产业合作为案例分析了两岸在汽车工业方面合作所作的探索,进一步说明两岸产业合作的具体过程与发展的前途方向。最后阐述两岸产业合作的政治和经济效应,并以此为结说明两岸产业合作发展转型的意义。

盛九元[8](2011)在《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征。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建构起制度性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完善在区域内的经济互动关系。这一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两岸经济合作之中,形成现阶段两岸以产业合作为基础的经济互动格局。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在市场机制与大陆单方面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合作以“民间、单向、间接”的方式,突破台湾的相关政策限制,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从原先的分散、零星状态发展到密切、热络、密不可分的经济互动,进而迫使台湾方面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的现实及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影响,以默认既成事实的方式应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情势,从而使两岸之间形成了基于“一个中国”框架下、市场开放基础上、密切互动的经济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岸互蒙其利,功能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态也逐步形成,并向制度性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两岸20多年经贸互动的实践证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但在这一进程中仍需要克服诸多的挑战与障碍,才能使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得以更有效的推进。文章从一体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相关的理论对于两岸一体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部分提出了从经济一体化角度两岸经济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引出了论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以WTO为背景,为研究的推展构建起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实践研究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以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两岸产业合作对一体化的影响及签署ECFA后的一体化走向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两岸完全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组织形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论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在总结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具体包括:在对两岸经济合作进行适当定位的基础上,以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并全面审视两岸经济合作在不同时期调整与变化,从而将实现两岸一体化路径的选择与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文章所做的一些研究与探讨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笔者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以使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张幼松[9](2011)在《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闽台两地具有深厚的“五缘”文化联结,经济贸易往来由来已久。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两岸关系不断缓和的大背景下,推动闽台制造产业发展新型竞合关系,对于促进两地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产业的竞合也必将会进一步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两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促进两岸统一大业也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闽台两地制造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揭示两地制造业实现竞合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并对相关政策举措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传统的双钻石模型进行修正,选取5个产业竞争力要素解构成14个构念并建立量表和问卷,实证分析闽台制造业的总体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地制造业的竞合的要素层面、可能发生的业务领域与模式。通过单钻石模型结合竞合价值网络和博弈理论分析的方式,定性分析和揭示闽台制造业在机械、石化、电子三大主导产业,研究其相对竞争优势、竞合的前景与途径。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制造业总体上明显强于福建,福建制造业的总体竞争优势在于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台湾的优势主要在管理、技术与服务。由于两地各自存在发展的瓶颈,并且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因此具有发展竞合关系的动力和空间。就具体产业的竞争与合作而言,在福建重点对接台湾的三大产业上,机械产业、电子产业台湾比福建具有竞争优势;而石化行业两地出现两强互补的局面。机械产业中下游产品制造方面福建具有成本优势,但在上游产品的研发设计方面,台湾具备领先地位,因此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两地仍然存在合作空间;石化产业上,台湾具有在资金和管理服务方面的优势,同时掌握某些高水平工艺技术。福建具备庞大而成长迅速的市场、充沛的人力资源与坚实的科技基础,因此石化业上两地更可能实现竞合双赢局面;在电子业上,台湾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也需要寻求生产制造的代工和研发的合作。两地政府应该在认真分析地区产业的特性与优劣势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政策进一步促进闽台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竞合关系,共同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汪玉奇,黄茂雄,陈世圯,肖华茵,麻智辉[10](2010)在《2010赣台(赣州)经贸合作研讨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赣台合作新机遇论坛演讲辑录》文中指出时间:2010年9月24日10:00—11:30地点:赣州锦江国际酒店演讲影视厅主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西省人民政府承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赣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持人秋天是江西最美丽、最喜悦的季节,因为这是一个收获丰收的季节。

二、台资涌入,两岸双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资涌入,两岸双赢(论文提纲范文)

(1)大陆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以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台资企业协会相关研究
        二、 非营利组织的内涵研究
        三、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 相关理论基础
        二、 概念界定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台资企业协会的成立及其组织结构
    第一节 台资企业协会的成立
    第二节 台资企业协会的宗旨及其组织设置
        一、 协会宗旨与任务
        二、 协会组织设置
    第三节 苏州台资企业协会的建立及其组织结构
        一、 苏州台资企业协会的建立背景
        二、 苏州台资企业协会的发展沿革
        三、 苏州台资企业协会的组织结构
第三章 台资企业协会沟通交流功能探析
    第一节 加强联谊互动,增强协会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二节 加强政企联系,帮助会员排忧解难
        一、 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在台资企业协会中的角色
        二、 台资企业协会与台湾方面的互动
        三、 苏州台协会推进台企与政府互动联系
第四章 台资企业协会促进发展功能探析
    第一节 开拓商机,推动台商事业发展
    第二节 配合地方招商引资,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
        一、 台资企业协会与大陆地方政府关系
        二、 苏州台协会协助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章 台资企业协会增进融合功能探析
    第一节 主动融入社会,树立台商良好形象
    第二节 加强两岸融合,构筑和谐稳定的两岸关系
        一、 台协会与两岸关系的理论分析
        二、 台协会推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
第六章 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第一节 台资企业协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 组织治理结构不尽合理
        二、 组织目标和功能定位不够明晰
    第二节 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
        一、 构建网络化组织治理结构
        二、 打造协会可持续运作机制
        三、 提升台资企业协会社会资本
        四、 加快专业化组织功能转型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2)台资企业祖国大陆投资及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
        1.2.3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探讨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内部化理论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1.5 折衷理论
        2.1.6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述评
    第二节 经典区位理论
        2.2.1 古典区位理论
        2.2.2 近代区位理论
        2.2.3 现代区位理论
        2.2.4 区位理论述评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综述
        2.3.1 国际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2.3.2 大陆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2.3.3 大陆台资企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2.3.4 实证文献述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台资企业祖国大陆投资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台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
        3.1.1 台资企业对外投资的历程
        3.1.2 台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3.1.3 台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发展阶段
        3.2.1 间接试探性阶段(1979~1990年)
        3.2.2 波动中快速增长阶段(1991~2000年)
        3.2.3 稳定发展阶段(2001至今)
    第三节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动机
        3.3.1 市场导向
        3.3.2 低成本导向
        3.3.3 分散风险导向
    第四节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主要特征
        3.4.1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规模分析
        3.4.2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行业分布
        3.4.3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地域分布
        3.4.4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政策敏感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台资企业投资大陆区位选择的因素
    第一节 资金流入地——大陆各省区因素
        4.1.1 市场因素
        4.1.2 劳动力因素
        4.1.3 自然资源因素
        4.1.4 基础设施因素
        4.1.5 集聚因素
        4.1.6 政策因素
    第二节 资金流出地——台湾地区因素
        4.2.1 岛内投资环境
        4.2.2 外部环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4.2.3 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
    第三节 投资者——台资企业因素
        4.3.1 企业自身优势
        4.3.2 网络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对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第一节 台湾当局两岸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台湾当局两岸政策的制订过程
        5.2.1 开放初期到“戒急用忍”时期政策形成的背景及制订
        5.2.2 “戒急用忍”时期到“开放与管理并举”时期政策形成的背景及制订
    第三节 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对TDI区位选择的影响
        5.3.1 开放初期(1991~1996年)
        5.3.2 “戒急用忍”时期(1997~2011年)
        5.3.3 “开放与管理并举”时期(2002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影响台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计量模型介绍
        6.1.1 混合模型(pooled model)
        6.1.2 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
        6.1.3 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
        6.1.4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6.1.5 豪斯曼检验(Hausman test)
    第二节 变量选择
        6.2.1 市场规模
        6.2.2 工资水平
        6.2.3 技术水平
        6.2.4 基础设施
        6.2.5 政策因素
        6.2.6 集聚因素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模型设定
        6.3.1 数据处理
        6.3.2 样本尺度
        6.3.3 数据来源
        6.3.4 模型设定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实证结果
        6.4.2 比较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不足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基本构想
        3.1.1 基本概念
        3.1.2 基本内涵
    3.2 理论基础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4.1 农业合作基础
        4.1.1 农业发展阶段
        4.1.2 农业产业结构
        4.1.3 农产品市场
        4.1.4 农业生产要素
        4.1.5 农业经营管理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4.2 农业合作现状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4.2.2 农产品贸易
        4.2.3 农业直接投资
    4.3 存在主要问题
        4.3.1 农产品贸易
        4.3.2 农业直接投资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5.1.1 基本运作情况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5.2.1 基本运作情况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5.3.1 基本运作情况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6.1.1 研究方法选择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3.1 研究方法选择
        6.3.2 研究对象概述
        6.3.3 引力模型构建
        6.3.4 研究数据来源
        6.3.5 回归分析结果
        6.3.6 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7.2.1 土地要素流动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7.2.3 资本要素流动
        7.2.4 技术要素流动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8.1.1 发展机遇
        8.1.2 发展趋势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8.2.1 基本原则
        8.2.2 总体导向
        8.2.3 模式选择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5)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星移斗转: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向祖国大陆
    第一节 跨洋经济“蜜月”:台湾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
        一、 美国对台经济援助
        二、 美国——台湾最重要的市场
    第二节 两岸经贸“蜜月”:台湾融入祖国大陆市场
        一、 台湾对大陆的投资
        二、 大陆——台湾最重要的市场
    小结
第二章 祖国大陆的对台方针和政策的作用
    第一节 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及台湾当局的因应政策
        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提出和升华(1979-1986 年)
        二、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1987-1994 年)
        三、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分裂”、反“台独”(1995-1999 年)
        四、 新形势下的对台政策“新思维”(2000-2008 年)
    第二节 大陆对台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一、 优先发展对台贸易的政策(1979-1985 年)
        二、 台商投资优惠政策的制定(1986-2000 年)
        三、 构建政党交流平台,开启互利双赢(2001-2008 年)
    第三节 大陆对台政策对于台湾主要外贸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
        一、 台湾官方经贸政策的转变
        二、 台湾与大陆经贸关系的变化
    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与台湾贸易关系的不断衰退
    第一节 逆势上扬的美台贸易(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一、 前所未有的贸易繁荣
        二、 贸易失衡问题的凸显
        三、 美台双边贸易谈判
        四、 美台贸易失衡的原因及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
    第二节 激烈的美台贸易摩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一、 平稳增长的美台贸易
        二、 美台贸易冲突的激化
        三、 美台双边贸易谈判
    第三节 新形势下的美台贸易(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21 世纪初期)
        一、 美台贸易的波动起伏
        二、 美台自由贸易协定
    小结
第四章 台湾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战后至 80 年代中期之前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二节 台湾内部环境的巨大变化
        一、 政治、社会的变革
        二、 经济发展的困境
    第三节 台湾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四节 内外环境的变迁对于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
    小结
综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本选题要解决之问题
        1.1.3 议题拟达成的突破
        1.1.4 国际金融合作的文献
        1.1.5 合作方向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2.1 两岸金融合作现况
        1.2.2 过去研究的遗漏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拟达成的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拟达成的创新
第二章 区域金融合作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区域金融的必要性
        2.1.1 什么是区域金融合作
        2.1.2 区域金融合作的目的
        2.1.3 区域金融合作的意义
        2.1.4 两岸金融机构合作的必要性之证明
    第二节 金融合作交流的制度形式
        2.2.1 区域金融合作的内容
        2.2.2 区域金融合作的方式
        2.2.3 区域金融合作的社会经济制度与条件
第三章 两岸扩大金融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
        3.1.1 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
        3.1.2 台湾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3.1.3 台湾经济发展进一步的条件
    第二节 大陆经济发展状况
        3.2.1 大陆经济发展状况
        3.2.2 大陆在区域经济中发展的地位
    第三节 台湾和大陆之间的经济关系
        3.3.1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历史
        3.3.2 两岸经贸关系的主要形式
        3.3.3 两岸经贸关系的取得成就
        3.3.4 两岸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
        3.3.5 两岸发展经贸取得的成就
        3.3.6 两岸发展经贸合作要求扩大金融合作
第四章 两岸金融合作交流历史
    第一节 ECFA 之前的发展
    第二节 ECFA 之后的发展
    第三节 两岸金融交流的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4.3.1 对台湾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4.3.2 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区域金融合作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欧盟经验
        5.1.1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目的
        5.1.2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过程
        5.1.3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效果
    第二节 东盟-中国架构
        5.2.1 合作的目标
        5.2.2 合作的进程
        5.2.3 合作的成效
    第三节 中新合作
        5.3.1 中新合作的目标
        5.3.2 中新合作的过程
        5.3.3 中新合作的成效
    第四节 经验与启示
        5.4.1 国际经验总结:成功与教训
        5.4.2 国际经验启示
第六章 ECFA 框架下的金融合作
    第一节 签署协议的目标与意义
        6.1.1 签署协议的背景
        6.1.2 签署协议的目标
        6.1.3 签署协议的意义
    第二节 协议框架
        6.2.1 协议的基本内容
        6.2.2 协议的特点
        6.2.3 协议的局限
    第三节 协议的设施效果评价
        6.3.1 协议的实施状况
        6.3.2 协议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6.3.3 协议的实施效果评价结论
第七章 深化金融合作制度设计
    第一节 扩大金融合作的目标与原则
        7.1.1 扩大金融合作的目标
        7.1.2 扩大金融合作的原则
    第二节 扩大金融合作的形式
        7.2.1 台银登陆参股
        7.2.2 税率制度改革
        7.2.3 陆资来台
        7.2.4 不动产投资
    第三节 加强金融监管
        7.3.1 加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7.3.2 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深化金融合作的保障条件
        7.4.1 扩大经济联系
        7.4.2 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
        7.4.3 深化政治互信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7.5.1 论文创新之处
        7.5.2 论文的不足
    第六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与研究成果

(7)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的探讨
        二、两岸产业合作的具体领域分析
        三、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经济效应研究
        四、两岸产业合作的发展转型研究
    第三节 两岸产业合作的理论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
第二章 两岸产业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发展演进
        一、初始起步的垂直分工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二、发展迅速的产业内水平分工阶段(20世纪90年代)
        三、功能性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混合型分工阶段(2002年至今)
    第二节 两岸产业合作的具体领域与区域布局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具体领域
        二、两岸产业合作的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特点
        一、两岸产业合作是国际产业转移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结果
        二、两岸贸易与台商直接投资决定两岸产业合作形态的演进
        三、两岸产业合作的关联度由低到高
        四、新形势下两岸产业合作走向制度性协商之路
第三章 两岸产业合作的发展与转型
    第一节 两岸产业合作概况
    第二节 两岸产业合作转型的压力
        一、台商可持续获利的压力
        二、两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要求
    第三节 两岸产业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机遇
        一、两岸产业合作转型的基础
        二、两岸产业合作的历史机遇
    第四节 两岸产业合作转型的路径与成效
        一、台企深耕大陆,加速转型
        二、启动"陆资"入台,开启两岸产业双向合作新阶段
        三、两岸相关部门与产业组织互动协商,共同推进产业合作的深化
        四、两岸新兴产业合作,把握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第四章 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方向—以两岸汽车产业合作为例
    第一节 两岸车辆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大陆汽车产业发展
        二、台湾汽车产业发展
    第二节 两岸汽车产业合作发展的新方向
        一、两岸汽车产业合作概况
        二、两岸汽车产业合作发展新的趋势
第五章 两岸产业合作的经济与政治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两岸产业合作的经济效应
        一、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增长
        二、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相互依赖
    第二节 两岸产业合作与政治的互动效应
        一、两岸产业合作推动两岸政治对话
        二、两岸产业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政治互信
参考文献
后记

(8)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两岸及海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WTO 的规则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一、台湾的单独关税区地位
        二、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及在区域合作中的双层结构
        三、关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三、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类型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第三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
    第四节、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相关的其它理论
        一、产业分工与转移理论
        二、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三、要素流动与结构调整的理论
        四、微笑曲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东亚合作:两岸经济合作的周边环境
    第一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传导机制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走向
    第二节、东亚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与合作趋势
        一、总体趋势与分析架构
        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比较
        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特点
    第三节、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二、中国大陆区域发展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
        三、东亚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与两岸合作契机
    第四节、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格局变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台湾对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考虑及面临的困境
        二、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
    第一节、两岸经济合作概述
    第二节、两岸经济合作的形成机制
        一、两岸经贸往来的进程与阶段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两岸经济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一、两岸经贸互动的特征与内涵
        二、两岸经济互动的量化分析
    第四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效应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静态效应分析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与一体化趋势
    第一节、两岸产业合作概述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形成机制
        二、两岸产业的合作模式
        三、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
    第二节、台商投资长三角及其动因分析
        一、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
        二、台商在长三角投资结构的演化
        三、台商在长三角投资集聚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两岸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一、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特征
        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以长三角为例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台商高科技企业投资模式比较
        一、台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形态的调整
        二、台商高科技产业运作模式及对长三角投资的影响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合作
    第五节、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及两岸产业互动
        一、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定位
        二、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趋势分析
        三、长三角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从 ECFA 到制度性一体化——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与前瞻
    第一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一、两岸一体化的发展及面临的障碍
        二、ECFA:两岸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突破
    第二节、ECFA 与两岸经济合作
        一、ECFA 的形成与发展
        二、ECFA 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
    第三节、ECFA 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ECFA 对台湾经济的直接效应分析
        二、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的制约
        三、ECFA 对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从功能性一体化到制度性一体化
        一、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两岸经济一体化延伸的路径选择
        三、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9)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研究路径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路径
    1.3 论文特色与创新
    1.4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竞合理论
        2.1.1 竞合理论的涵义
        2.1.2 竞合理论的东方文化渊源
        2.1.3 竞合关系产生的原因
        2.1.4 竞合战略成功实施的要素与文化条件
        2.1.5 竞合关系的分析工具——价值网络
    2.2 竞争优势理论
        2.2.1 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竞争优势理论的演化发展
    2.3 两岸产业竞合文献综述
        2.3.1 产业竞合相关文献
        2.3.2 两岸及闽台产业竞合研究相关文献
        2.3.3 小结
第3章 闽台制造业概况
    3.1 福建制造产业概况
    3.2 台湾制造产业概况
    3.3 闽台重点规划的三大主导制造业
        3.3.1 福建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
        3.3.2 台湾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
        3.3.3 两地三大主导制造业对接规划
第4章 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总体性评价
    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4.1.1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4.1.2 量表设计
        4.1.3 抽样与资料分析方法
    4.2 结果
        4.2.1 建构效度的检验
        4.2.2 因子分析:钻石构念的重新抽取
        4.2.3 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
第5章 基于竞争优势的闽台制造业竞合一般性分析
    5.1 生产要素层面的竞合
    5.2 业务领域层面的竞合
    5.3 竞合的基本准则与模式
第6章 闽台机械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6.1 机械产业特点
    6.2 福建机械产业的竞争优势
    6.3 台湾机械产业的竞争优势
    6.4 两地机械产业的竞合空间
第7章 闽台石化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7.1 石化产业特点
    7.2 福建石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7.3 台湾石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7.4 两地石化产业的竞合空间
第8章 闽台电子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8.1 电子产业特点
    8.2 福建的电子产业竞争优势
    8.3 台湾电子产业的竞争优势
    8.4 闽台电子产业的竞合空间
第9章 闽台三大主导制造业竞合博弈与启示
    9.1 闽台机械、电子产业之间的博弈
        9.1.1 博弈模型的设定
        9.1.2 博弈模型分析
        9.1.3 小结
    9.2 闽台石化产业之间的博弈
        9.2.1 博弈模型的设定
        9.2.2 博弈模型的分析
        9.2.3 小结
    9.3 策略启示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10.1 研究发现
    10.2 理论反思
    10.3 前瞻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台资涌入,两岸双赢(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陆台资企业协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以苏州为例[D]. 吴茜. 苏州大学, 2014(10)
  • [2]台资企业祖国大陆投资及区位选择研究[D]. 郭利田. 南开大学, 2013(07)
  • [3]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比较研究——以闽三角、珠三角与长三角为例[J]. 张明,吴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4]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5]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D]. 何柳. 武汉大学, 2012(10)
  • [6]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D]. 张恒. 南开大学, 2012(07)
  • [7]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研究[D]. 胡勇. 南京大学, 2011(11)
  • [8]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D]. 盛九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9]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D]. 张幼松. 华侨大学, 2011(03)
  • [10]2010赣台(赣州)经贸合作研讨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赣台合作新机遇论坛演讲辑录[J]. 汪玉奇,黄茂雄,陈世圯,肖华茵,麻智辉. 鄱阳湖学刊, 2010(05)

标签:;  ;  ;  ;  ;  

台资涌入,两岸共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