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房公积金管理要做的重点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阙爱明[1](2021)在《探究地方住房公积金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文中提出我国事业单位采用人事管理模式,地方住房公积金中心的人力资源仍处于传统的管理阶段,人力资源是公积金中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各机构组织发展的基础。确保地方住房公积金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的基本前提条件。文章分析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常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和建议,希望有助于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改善人才制度,改善人才流失状况。
陈峰[2](2021)在《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的抉择与设计思路》文中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存续是必要的,其改革应坚持制度原有的强制性和普惠性原则,突出制度的特惠性和资金的可持续性。对"改组为政策性住房银行""与社会保障制度合并"两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显示,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方案。要建立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第一步要在省级或全国范围内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互助平台,推行资金的有偿使用;第二步要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行政职能与金融职能剥离,成立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并推进互助平台升格为政策性金融互助总行,为地方政策性住房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第三步要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改革或拓宽各级机构职能,保障各权利人的应有权利。
张逸培[3](2021)在《中德住房储蓄银行JN分行商业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房储蓄制度作为世界三大住房融资体系之一,帮助无数欧洲居民实现了住房梦想。2004年在时任中德总理共同推动下,中国建设银行与德国最大的住房储蓄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在天津成立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这次合作被看作是住房储蓄在中国发展的新起点,一方面德国住房储蓄银行在住房储蓄产品设计、经营模式、销售理念等有着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曾参与引进并推动了住房公积金及商业按揭两大住房融资制度,在个人住房融资领域始终排在中国首位。政府引进住房储蓄制度旨在为中国人民提供一种新的住房消费融资方式,丰富中国住房金融市场。经过16年的发展,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已在天津、重庆、济南、大连四地站稳脚跟,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中国房价的过快增长以及商业银行经营思路,导致住房储蓄商业模式存在产品设计不适合国情、销售渠道落后、居民认知度低等诸多问题,制约了住房储蓄银行业务开展和利润增长。中德住房储蓄银行JN分行(以下简称JN分行)做为济南市重点引进项目,经过5年的筹备,于2017年12月正式落户济南。济南市政府引进住房储蓄银行主要是看重了住房储蓄模式在山东地区的发展潜力,但经过3年的发展依旧没能摆脱在中国发展的困境,经营规模远小于其他商业银行,发展速度低于预期。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住房储蓄业务牌照的金融机构,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在中国住房储蓄领域方面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如何寻求更加合适的商业模式,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成为JN分行乃至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住房储蓄以及商业模式研究,列出住房储蓄制度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住房融资制度的优劣,分析JN分行现有组织框架、人员结构以及商业模式九要素,得出JN分行在产品设计与运用、经营模式、销售渠道、人员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比德国住房储蓄银行成熟的商业模式,分析JN分行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以及改革阻力,归纳、提炼出JN分行应在关键业务、客户细分、渠道通路、价值主张等四方面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优化,打造一个以住房储蓄业务为核心,重点服务中低收入人群,为其提供多层次金融方案、多渠道销售、“小而专”的住房储蓄银行商业模式,最后通过完善产品本土化设计、完善组织架构、完善培训机制三方面为商业模式的优化提供保障措施,促进住房储银行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使住房储蓄在中国住房储蓄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住房储蓄制度的完善、多层次住房政策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JN分行商业模式优化的研究和运用,促进住房储蓄银行在中国的本土化转型,为住房储蓄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方向和路径,对JN分行和其他住房储蓄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
高超[4](2019)在《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查》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成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转型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进城农民工群体,据统计2018年已达到13506万人,他们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烙印的深刻影响下,进城农民工面临严重的制度排斥,同时其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缺少高质量社会资本提供的外部支持,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在精神健康方面存在极大的脆性。社会融入理论肇始于西方学界,相关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了同化论、文化适应论、区隔同化论、曲线融入论、多元文化主义等一大批成果。社会融入理论于21世纪初开始受到我国学界的重视,逐渐在对农民工群体的研究情境中得到借鉴和运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兼具动态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一些研究已经注意到制度、禀赋等因素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并验证了社会融入对农民工就业、消费、生活满意度等结果指标的效应,但对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健康效应的研究仍较为缺乏。研究目的了解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现状和困境,分析制度排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融入等多种因素对于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探讨多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并揭示其作用路径,同时比较和分解不同群体农民工在精神健康状况上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今后推出改善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合理干预模式和政府有关决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018年7-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杭州市滨江区和余杭区共计获得了2434个农民工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员通过社区现场调查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并核对以控制调查质量。所获数据采用Epidata 3.1中文版软件录入,通过玛叶指数考察样本的人口学代表性。问卷中涉及的主要变量包括:1)社会人口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婚况、行业、收入;2)迁移特征:包括家庭式迁移、留城时间;3)制度排斥因素:包括户籍排斥、就业排斥、居住排斥、劳动权益排斥、社会保障排斥;4)人力资本因素:包括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次数、资格证书个数、自评健康;5)社会资本因素:包括乡村型社会资本、城市型社会资本;6)社会融入因素:采用《农民工城市融入量表》进行测量,包括经济融入、行为融入、政治融入三个维度;7)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两个维度;8)精神健康:包括心理压力、自杀意念。心理压力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进行测量,自杀意念采用中文版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第9条目进行测量。数据库中存在的少量缺失值采用EM算法进行补充,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量表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和路径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包括SPSS 23.0,STATA 14.0和AMOS 23.0。研究结果1)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农民工心理压力得分平均为25.69±6.44分,参照城市居民健康危险压力状态的判断标准,农民工健康危险性心理压力的检出率为56.2%,总体检出率的95%CI为(54.3%,58.2%)。农民工两周内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9.3%,总体检出率的95%CI为(8.2%,10.5%)。2)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全模型结果显示,人力资本(β=-0.07,p=0.004)、经济融入(β=-0.21,p<0.001)、行为融入(β=-0.098,p<0.001)对心理压力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协变量中性别(β=0.055,p=0.008,女性高于男性)、代际(β=0.151,p<0.001,新生代高于老一代)对心理压力的影响显着。3)农民工心理压力的群体差异分解: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农民工心理压力的估计均值差异为-0.818,其中由特征系数不同引起的系数差异可以解释总差异的87.78%;不同代际农民工心理压力的估计均值差异为-2.056,其中由特征系数不同引起的系数差异可以解释总差异的110.26%;不同婚况农民工心理压力的估计均值差异为-0.785,其中由特征系数不同引起的系数差异可以解释总差异的75.41%。心理压力在不同性别、代际、婚况的农民工之间的差异均存在较大的歧视效应,女性、新生代、不在婚农民工面临相对较大的健康脆性。4)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具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行为融入、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入水平显着高于老一代,表现出较为典型的直线融入特征。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经济融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β=0.115,p<0.001)、婚况(β=0.064,p=0.015)、行业(β=0.058,p=0.005)、收入(β=0.121,p<0.001)、留城时间(β=-0.056,p=0.022)、制度排斥(β=-0.186,p<0.001)、人力资本(β=0.073,p=0.002);行为融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β=-0.071,p<0.001)、收入(β=0.082,p<0.001)、制度排斥(β=-0.111,p<0.001)、人力资本(β=0.173,p<0.001)、乡村型社会资本(β=0.081,p=0.001);政治融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户籍地(β=-0.04,p=0.052)、行业(β=0.044,p=0.039)、制度排斥(β=-0.13,p<0.001)、人力资本(β=0.067,p=0.004)、城市型社会资本(β=0.077,p=0.001)。5)对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脱嵌”假说的验证: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制度排斥得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t=1.541,p=0.123),但新生代农民工的乡村型社会资本(t=-4.374,p<0.001)和城市型社会资本(t=-5.469,p<0.001)水平都显着高于老一代;乡村型社会资本对制度排斥——行为融入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B=-0.125,p=0.015);因此,该假说的两条基本假设都未能通过实证数据的检验。6)农民工心理压力的路径模型分析:包含协变量、制度排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融入的路径分析模型总体拟合良好(c2/df=2.21,GFI=0.998,RMSEA=0.022),性别、代际、人力资本、经济融入、行为融入对心理压力的标准化直接效应分别为0.061,0.178,-0.071,-0.192,-0.108。7)农民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74,p<0.001)、经济融入(OR=0.86,p<0.001)、心理压力(OR=1.1,p<0.001)、积极应对(OR=0.97,p=0.034)、消极应对(OR=1.1,p<0.001)是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8)农民工自杀意念的路径模型分析:包含协变量、心理压力、社会融入和应对方式的自杀意念路径分析模型总体拟合良好(c2/df=2.488,GFI=0.997,RMSEA=0.025),性别、经济融入、消极应对、心理压力对自杀意念的标准化直接效应分别为0.065,-0.1,0.101,0.163。研究结论1)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代际、人力资本、经济融入和行为融入;农民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心理压力、经济融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女性相对于男性、新生代相对于老一代、不在婚者相对于在婚者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压力,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群体间禀赋要素边际效应的差异,因此女性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和不在婚农民工具有相对较大的健康脆性。3)对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脱嵌”假说未能通过实证证据的检验,但假说的科学性仍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4)社会融入因素在农民工社会人口特征、制度因素、禀赋资本因素与心理压力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5)社会融入因素在农民工社会人口特征、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今后提高农民工社会融入水平,改善精神健康状况的几点建议。在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方面:第一,继续深入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制度藩篱,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二,加大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打造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第三,营造良好社区环境,促进社群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转变。在改善农民工精神健康方面:第一,立足城市社区,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服务;第二,创新方式方法,探索针对农民工精神健康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新机制。
龙璨[5](2019)在《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公积金制度发展趋于完善,信息化发展带动公积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了“双贯标”的要求。2018年,为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和接口体系,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水平,X市住房公积金启动信息系统升级项目。该项目具有功能复杂、投资大、涉及的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期相对紧张等特点,项目风险相对较大。因此,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风险管理已成为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对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首先,对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进行了风险识别。然后从需求、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开发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风险定性分析,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定量分析。最后根据风险分析得出的结果,对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的需求、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开发过程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对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条可借鉴的风险管理方案。
贺钧[6](2019)在《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住房保障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性住房供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推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在住房领域的具体实践,直接关系住房领域“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落实成效和国家惠民生、保增长,经济转型与升级发展的推进步伐。笔者认为,在此过程中抓住并有效发挥政府作用这个关键点,是从根本上解决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的核心;重视并切实发挥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主导作用应从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方面双管齐下。建立健全并有效落实住房保障政策法规体系与运行机制,有利于规范保障性住房供给实践,有利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改革,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长期繁荣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深入落实中央关于住房保障的相关政策要求,逐步建立保障性住房供给与统筹管理平台,探索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新北京人”专项分配长效机制,从健全制度、建立机构、优化供给结构、完善过程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出了深入探索和具体实践,持续推进住房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同时也暴露出了明显的问题。但学界当前对适合我国城市实际情况的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出于近年来住房矛盾激化,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价格、分配和福利效应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商品房市场和价格的影响等方面,尚未从公共管理视角,将保障性住房纳入公共服务领域去研究,尤其针对政府责任的专项研究较少,偶有涉及但关注点也大多落在政策层面,鲜有涉及具体运行实施层面。本文以保障性住房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为切入点,以保障性住房供给中政府作用为主线,运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采用系统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实证调研发现问题,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政府作用,并借鉴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实践经验,提出旨在改进政府作用发挥的措施建议。全文构建了一个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特殊属性——政府作用——改进措施”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政府在住房保障上“失灵”的原因,探索在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引入工商管理中的闭环管理理念和全面质量管理手段,探讨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长效资金供给管理机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以全流程系统管理思路促进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改善服务,保障政府作用发挥。
翟宇晶[7](2019)在《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泰州市房地产市场与全国大部分城市一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居民的购房贷款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职工购房贷款的选项之一,以其低利率的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购房者的认可,公积金贷款的业务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公积金贷款风险也逐渐体现,然而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在我国发展尚不成熟,给住房公积金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隐患,因此研究和完善现有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住房公积金的长期稳健良性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国内外有关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研究结果;其次,对住房公积金的概念以及所使用到的相关理论支撑作出解释;再次,使用实证研究法结合自身工作所掌握的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基本情况和相关制度规范,利用个人在公积金贷款业务方面的认知,对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对管理中心人员、银行信贷部门人员、在售楼盘销售员和住房公积金贷款人进行调查,梳理出各个风险点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序和研究。最后,通过比较借鉴新加坡、德国以及武汉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的出色案例,参考商业银行的先进贷款风险管理方式和措施,结合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各个风险点的轻重程度,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力求找到更好规避和防范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策略。特点是充分结合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和贷款的实际情况,将内、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和风险隐藏点进行详细划分,通过调查发现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风险、政策风险、资料造假风险、开发商期房抵押风险和法律缺失风险方面,进而有针对性的并寻找出产生风险的原因,为论文最后提出有针对性改进意见和建议提供了基础依据。
张晓云[8](2018)在《Z市住房公积金投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3月起至2017年年末,一线城市房价一直保持着连续增长,累计增长幅度超过40%,直到2018年上半年房价市场才逐渐显现平稳趋势,甚至部分城市出现小幅回落,许多专家学者将该轮一线城市的房价飙升视为一种货币现象。货币环境相对宽松的市场与高收益金融资产的逐渐稀缺相互叠加形成市场效应,形成合力,使得追逐资本的资金大量引入了各大城市的楼市,推动了这些城市的整体房价远过快增长。在这期间,房地产行业也俨然成为了普通民众的投资首选。与之相关的住房公积金资金提取量以及贷款量一路攀升,远超归集资金和回收贷款的增速,部分市州的住房公积金个贷率甚至已经超过100%,致使住房公积金的资金链安全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在当前我国公积金制度对公积金的投资使用限制的背景下,整理和分析了Z市住房公积金资金的运行情况以及投资策略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投资面窄、沉淀资金收益率偏低、流动性风险高等问题,并通过线性回归以及数据比较等方法总结出在当前投资策略下Z市住房公积金存在的资金个贷率上升过快、收益率需求与流动性风险矛盾等后果。对于Z市住房公积金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文章对Z市公积金投资现行策略进行梳理,提出确定目标优先级、使用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以及小概率事件原理确定最佳个贷率、调整本市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政策、开发短期存款产品等前后有逻辑联系的几条建议;另一方面,本文通过探讨了我国公积金制度改革可能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Z市住房公积金投资策略横向优化可选择的几点浅见。
王语奇[9](2018)在《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住房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对个人及其家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是我国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在住房保障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效果。随着城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不断增加,住房保障制度供给的不足愈发显现。为了更好的满足城镇居民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保证城镇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需求,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学习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是以各设区城市为单位,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历史条件各不相同,因此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形成目前这种多种制度安排并存的局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以北京为代表的由公积金中心负责全部业务的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以上海为代表的委托银行完成全部业务的银行主导模式和以南京为代表的由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完成业务的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通过对这三种制度安排的发展历史和运行特点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三种制度安排间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性。由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知,制度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只有能够实现成本收益最大化的制度模式才是最优选择。通过对公积金中心、受委托商业银行和普通缴存个人三个利益集团建立博弈模型,求解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博弈模型的均衡解,进而分析得到三者实现利益均衡时各自的成本收益情况。由于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等因素增加了交易活动的复杂性,进而会对制度交易成本的大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最优选择应当既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影响因素引起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又能够实现公积金制度收益的最大化。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来说,其福利属性要求公积金制度的收益是实现住房保障目标,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住房保障目标的制度安排的收益是最大的。公积金制度的成本则是指为保证公积金制度顺利运行所要付出的建立成本、运营成本等的总和,制度设计的越合理,公积金制度的成本越小。在这个评价标准下,通过分析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和资产专用性三个因素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不同制度模式中公积金中心、受托银行和缴存个人三个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情况,得出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银行主导模式和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而找出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最优选择应当是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的制度模式。通过学习和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德国封闭式住房储蓄制度、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制度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经验,找出我国现有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和银行主导模式在交易成本控制上的问题,分析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如何实现交易成本控制和收益最大化。进而得出外部环境的限制、各地方制定政策时背离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目标以及公积金资金管理和风险防控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的制度模式始终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此,在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只有重新对公积金中心和银行两个参与主体的职能进行明确和区分,才可能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制度模式的目的。由于制度变迁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实现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在短期内,通过严格审核公积金制度的参与对象、坚持差异化公积金政策和合理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对现有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进行改进。在长期内,通过建立独立的政策性住房金融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健全政策性住房金融法律制度和协调商业性住房金融体系逐步实现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在全国的推广。
熊艺茗[10](2018)在《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估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90年代,住房建设和分配一直是由国家按照计划和指标进行分配,单位正式职工如果没有房子住,企业负责为他们统一分配住房,这种住房政策福利称之为“大包干”,他在解决改革开放时期职工的住房问题上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住房消费也顺理成章地走向市场。对于每个老百姓来说能有一套住房可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住房公积金制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政府的一项住房保障政策,通过这一政策,职工的住房问题就可以顺利被社会化和商品化。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始于1994,职工可以积累住房资金和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从而提高个人购房的消费支付能力,极大的改善了广大城镇职工的住房问题。针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运行的有效性评价这类课题,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都在研究,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比任何时候都要繁荣,房价也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因此,评价当下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实施效果就是一件尤为必要和迫切的事情。本文以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后,运用了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透过社会保障这一视角,研究方法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了一套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运行有效性评估的三维框架体系,主要从政策效益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对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从而揭示制度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公积金的提取率、贷款率、使用率和运用率还是相对不稳定也不是很合理;机会、规则不公平导致的结果不公平以及住房公积金的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且找出了其本质原因,最后从提升政策效益,加强政策公平性,实现政策可持续性和提升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透明度五个方面对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的快速提升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及相关应对措施。
二、住房公积金管理要做的重点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房公积金管理要做的重点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地方住房公积金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述 |
(一)人力资源概念 |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
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 |
(一)管理观念落后 |
(二)开发模型的形式化 |
(三)培训力度不够 |
(四)缺乏激励机制 |
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架构 |
(一)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思想 |
(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定位 |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
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的有效对策 |
(一)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三)健全人力资源培训制度 |
(四)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
五、结语 |
(2)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的抉择与设计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与存废价值判断 |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制度的存废价值判断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与抉择 |
(一)两种方案的优势 |
(二)并入方案支撑理论的明显瑕疵 |
(三)并入方案存在的障碍 |
三、改组为政策性住房银行的困境与突破 |
(一)政策性住房银行的筹资困境与突破 |
(二)政策性住房银行放贷困境与突破 |
四、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的整体方案设计 |
(一)住房公积金改组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改组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
(三)改组方案实施与推进的具体步骤 |
(3)中德住房储蓄银行JN分行商业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住房储蓄理论概述 |
2.2 商业模式理论概述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内外对住房储蓄模式研究 |
2.3.2 商业模式的研究 |
2.3.3 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
2.3.4 住房储蓄银行商业模式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JN分行现有商业模式分析 |
3.1 住房储蓄业务概述 |
3.1.1 住房储蓄特点 |
3.1.2 住房储蓄与公积金、商业按揭的区别 |
3.1.3 住房储蓄制度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
3.2 公司概况 |
3.2.1 JN分行概况 |
3.2.2 JN分行组织框架 |
3.2.3 JN分行人员结构 |
3.3 JN分行商业模式介绍 |
3.3.1 关键业务 |
3.3.2 客户细分 |
3.3.3 客户关系 |
3.3.4 核心资源 |
3.3.5 价值主张 |
3.3.6 销售渠道 |
3.3.7 重要伙伴 |
3.3.8 成本构成和收入来源 |
3.4 JN分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
3.4.1 产品设计不符合国情 |
3.4.2 住房储蓄产品运用不成熟 |
3.4.3 经营模式偏离住房储蓄 |
3.4.4 销售渠道单一 |
3.4.5 代理人员管理问题突出 |
第4章 JN分行商业模式转型设计 |
4.1 住房储蓄银行国外发展分析 |
4.1.1 德国住房储蓄银行业务特点 |
4.1.2 德国住房储蓄银行获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
4.2 JN分行环境分析 |
4.2.1 政治法律环境 |
4.2.2 经济环境 |
4.2.3 社会环境 |
4.2.4 技术环境 |
4.3 商业模式改革的阻力 |
4.3.1 组织结构的阻力 |
4.3.2 住储产品的阻力 |
4.3.3 认知的阻力 |
4.3.4 房地产政策的阻力 |
4.4 JN分行商业模式优化设计 |
4.4.1 关键业务 |
4.4.2 细分客户 |
4.4.3 客户关系 |
4.4.4 核心资源 |
4.4.5 价值主张 |
4.4.6 销售渠道 |
4.4.7 合作伙伴 |
4.4.8 成本构成和收入来源 |
4.5 优化后的商业分析 |
第5章 JN分行新商业模式保障机制 |
5.1 完善JN分行组织架构 |
5.2 完善住房储蓄产品设计 |
5.2.1 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推出组合性产品 |
5.2.2 设计更为灵活的住房储蓄产品 |
5.2.3 预先类贷款优化设计 |
5.3 完善住房储蓄培训机制 |
5.3.1 加强JN分行内部培训 |
5.3.2 发展内部讲师队伍 |
5.3.3 加强代理人风险合规培训 |
5.3.4 制定合适的培训方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和各章节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社会排斥 |
2.2 人力资本 |
2.3 社会资本 |
2.4 社会融入 |
2.5 自杀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3.2 数据来源 |
3.3 变量的设置与操作化 |
3.4 质量控制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章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1 农民工的社会人口特征和迁移特征 |
4.2 农民工受到的制度排斥情况 |
4.3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情况 |
4.4 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情况 |
4.5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情况 |
4.6 农民工的应对方式情况 |
4.7 主要变量赋值表 |
第5章 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心理压力的基本情况 |
5.2 心理压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3 心理压力的群体差异分析 |
5.4 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调节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 |
5.6 心理压力的路径分析 |
第6章 农民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 |
6.1 自杀意念的基本情况 |
6.2 自杀意念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6.3 自杀意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6.4 应对方式与社会融入、心理压力的关系 |
6.5 自杀意念的路径分析 |
第7章 讨论 |
7.1 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 |
7.2 制度排斥及其与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关系 |
7.3 人力资本及其与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关系 |
7.4 社会资本及其与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关系 |
7.5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脱嵌”假说的讨论 |
7.6 农民工心理压力的群体差异 |
7.7 社会融入及其与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关系 |
7.8 对农民工自杀意念的讨论 |
7.9 本研究的特色和局限 |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全文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农民工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2 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项目风险管理简介 |
2.2 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
2.3 项目风险识别 |
2.4 项目风险分析 |
2.5 项目风险应对 |
2.6 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特殊性 |
3 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概况和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3.1 项目概况 |
3.2 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及升级项目特殊性 |
3.3 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
4 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的风险识别和分析 |
4.1 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的风险识别 |
4.2 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的风险分析 |
5 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的风险应对 |
5.1 完善需求采集、变更和跟踪流程 |
5.2 构建完善的业务流程体系 |
5.3 增强历史数据分析、处理和迁移能力 |
5.4 加强软件版本和算法统一管理 |
5.5 全方位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兼容性 |
5.6 提高软件测试人员水平确保测试效率和质量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局限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会保障 |
2.1.2 住房保障 |
2.1.3 保障性住房 |
2.1.4 政府职责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
2.2.3 福利供给理论 |
2.2.4 服务型政府理论 |
3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中政府作用发挥情况分析 |
3.1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取得成效与政府作用发挥情况 |
3.1.1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取得成效 |
3.1.2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中住户满意度调研 |
3.1.3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中政府作用发挥情况 |
3.2 北京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政府规划职责落实不到位 |
3.2.2 政府组织职责落实不到位 |
3.2.3 政府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 |
3.3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中产生政府作用发挥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政府主导责任相对缺失 |
3.3.2 住房保障立法缺失 |
3.3.3 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亟待改善 |
3.3.4 社会监督机制亟待完善 |
4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供给中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供给中发挥政府作用的经验概况 |
4.1.1 英国伦敦:注重住房保障立法、实施规划配建 |
4.1.2 美国纽约:出台包容性区划和资金支持计划 |
4.1.3 新加坡: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和公积金制度 |
4.1.4 中国香港:实施公屋运作模式 |
4.2 经验借鉴 |
4.2.1 建立住房保障法律体系明确政府职责 |
4.2.2 利用规划引导政府作用发挥 |
4.2.3 构建住房分类供应体系促进政府作用发挥 |
4.2.4 形成多元化资金供给体系保障政府作用发挥 |
5 改进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作用发挥的对策建议 |
5.1 明确政府主体责任 |
5.1.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5.1.2 明确各级政府职责 |
5.2 加强保障性住房规划 |
5.2.1 明确规划配建的引导作用 |
5.2.2 健全规划配建机制 |
5.3 加快住房保障立法 |
5.3.1 出台基本住房法 |
5.3.2 完善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 |
5.4 健全多部门协同的组织保障体系 |
5.4.1 建立中央层面主管机构 |
5.4.2 优化地方层面组织管理体系 |
5.5 健全资金供给与管理长效机制 |
5.5.1 健全以住房公积金为主的住房金融体系 |
5.5.2 建立保障性住房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
5.5.3 着重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
5.6 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 |
5.6.1 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 |
5.6.2 建立公众媒体有效参与的监督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北京市住房保障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住房公积金制度现状及问题研究 |
1.2.2 住房公积金的改革与变迁研究 |
1.2.3 房地产项目贷款风险研究 |
1.2.4 公积金贷款项目存在的风险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
2.相关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住房公积金体制 |
2.1.1 住房公积金的概念及实质 |
2.1.2 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 |
2.1.3 住房公积金贷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互助理论 |
2.2.3 强制储蓄理论 |
2.2.4 风险管理理论 |
3.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现状 |
3.1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基本概况 |
3.1.1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程 |
3.1.2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的现状 |
3.2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及其管理概况 |
3.2.1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发展 |
3.2.2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特点 |
3.2.3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情况 |
3.2.4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政策构成 |
3.3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
3.3.1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日常管理 |
3.3.2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抵押权证管理 |
3.3.3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管理 |
3.3.4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保证金账户管理 |
4.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表现及测量 |
4.1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表现 |
4.1.1 房地产市场变动造成的风险问题 |
4.1.2 政策性方面的风险问题 |
4.1.3 法律层面的风险问题 |
4.1.4 购买力风险问题 |
4.1.5 贷款对象信用的风险问题 |
4.1.6 管理中心内部操作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 |
4.1.7 抵押物的风险问题 |
4.1.8 流动性风险问题 |
4.1.9 开发商经营风险问题 |
4.2 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测量 |
4.2.1 风险评价指标的构成 |
4.2.2 各风险指标的测度 |
5.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原因分析 |
5.1 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有限 |
5.1.1 缴存范围有限 |
5.1.2 贷款对象有限 |
5.2 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真实性核查不到位 |
5.3 借款人的信用偏差 |
5.4 开发企业缺少主动性 |
5.5 商业银行缺少积极性 |
5.6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信息系统亟待完善 |
6.国内外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6.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模式 |
6.1.1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
6.1.2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运用 |
6.1.3 新加坡对贷款风险的处理经验 |
6.2 德国住房储蓄银行模式 |
6.2.1 德国住房储蓄银行的特点 |
6.2.2 德国住房储蓄银行的运用 |
6.2.3 德国防范贷款风险的特色 |
6.3 国内如武汉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的状况 |
6.3.1 武汉市住房公积金运营现状 |
6.3.2 武汉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6.4 国内外公积金制度的借鉴意义 |
7.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对策 |
7.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7.1.1 建立内部风险预警机制 |
7.1.2 以贷款人为对象构建风险预警系统 |
7.1.3 针对泰州市的房地产行业构建风险预警系统 |
7.2 规范贷款流程,严格风险管控 |
7.2.1 加强贷前风险调查工作 |
7.2.2 加强贷时风险审查工作 |
7.2.3 持续完善贷后风险管理工作 |
7.3 增加贷款品种和还款方式 |
7.3.1 增加贷款品种 |
7.3.2 增加公积金贷款还款方式 |
7.4 公积金系统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完善 |
7.4.1 推进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双贯标工作 |
7.4.2 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 |
7.4.3 实现住房公积金与政府、司法查控系统联网 |
7.4.4 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建设 |
7.5 启用贷款保险制度 |
7.6 其他保障措施 |
7.6.1 银行业角度 |
7.6.2 政府监管角度 |
7.6.3 用户个人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Z市住房公积金投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住房公积金 |
2.1.2 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 |
2.1.3 个贷率 |
2.1.4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 |
2.1.5 住房公积金投资 |
2.1.6 投资策略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投资组合理论 |
2.2.2 流动性偏好理论 |
第三章 Z市住房公积金投资策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Z市住房公积金投资情况简介 |
3.1.1 当前资金运用的目标 |
3.1.2 现行投资途径及其分布结构 |
3.1.3 投资风险状况 |
3.2 Z市住房公积金投资策略存在的问题 |
3.2.1 投资渠道偏窄 |
3.2.2 投资结构不合理 |
3.3 Z市住房公积金投资的后果 |
3.3.1 个贷率上升过快 |
3.3.2 相对社会效益下降 |
3.4 Z市住房公积金投资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当地房地产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增长迅猛 |
3.4.2 住房公积金宏观政策的限制 |
3.4.3 资金的管理和运行目标的主次不清 |
第四章 Z市住房公积金投资策略的优化 |
4.1 梳理目标优先级 |
4.2 确定最佳个贷率 |
4.2.1 最佳个贷率指标的解读 |
4.2.2 基于正态分布与小概率事件原理的资金流量需求分析 |
4.3 通过调整业务政策降低个贷率增速 |
4.4 对闲置资金采取梯形期限组合投资策略 |
4.5 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分析和选择投资项目 |
4.6 开发短期理财类产品 |
4.7 横向拓宽投资业务渠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9)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
1.3.1 国外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
1.3.2 国内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
1.4 本文的结构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理论 |
2.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
2.1.1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念 |
2.1.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特点 |
2.2 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委托代理关系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博弈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三种制度安排 |
3.1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述 |
3.1.1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的运行概况 |
3.1.2 住房公积金的资金风险与抵押担保 |
3.1.3 住房公积金资金的保值增值 |
3.2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以北京为例 |
3.2.1 北京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史 |
3.2.2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的归集业务 |
3.2.3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的贷款业务 |
3.2.4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的会计核算体系 |
3.3 银行主导模式——以上海为例 |
3.3.1 上海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史 |
3.3.2 银行主导模式的归集业务 |
3.3.3 银行主导模式的贷款业务 |
3.3.4 银行主导模式的会计核算体系 |
3.4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以南京为例 |
3.4.1 南京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历史 |
3.4.2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公积金归集业务 |
3.4.3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公积金贷款业务 |
3.4.4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下的会计核算体系 |
3.5 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资金监管与资产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
4.1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参与主体 |
4.1.1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评价标准 |
4.1.2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参与主体 |
4.2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博弈模型 |
4.2.1 住房公积金制度博弈模型的要素确定 |
4.2.2 公积金中心与商业银行间的利益博弈模型 |
4.2.3 公积金中心与缴存个人间的利益博弈模型 |
4.2.4 商业银行与缴存个人间的利益博弈模型 |
4.3 住房公积金制度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
4.3.1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 |
4.3.2 利益博弈的均衡分析 |
4.4 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 |
4.4.1 人的有限理性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选择的影响 |
4.4.2 机会主义行为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选择的影响 |
4.4.3 资产专用性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选择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1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中中心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2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中银行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3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中个人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 银行主导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1 银行主导模式中中心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2 银行主导模式中银行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3 银行主导模式中个人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3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
5.3.1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中心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3.2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银行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3.3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个人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 |
5.4 三种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比较 |
5.4.1 三种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成本比较 |
5.4.2 三种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收益比较 |
5.5 公积金中心主导模式和银行主导模式的缺陷 |
5.6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推广面临的阻碍 |
5.6.1 住房公积金制度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
5.6.2 住房公积金制度目标定位模糊 |
5.6.3 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和风险防控不到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住房保障金融制度的借鉴 |
6.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6.1.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
6.1.2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特点和主要功用 |
6.2 德国封闭式住房储蓄制度 |
6.2.1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6.2.2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特点 |
6.3 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制度 |
6.3.1 日本住房金融公库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
6.3.2 日本住房保障制度的特色 |
6.4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 |
6.4.1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模式 |
6.4.2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特点 |
6.5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借鉴 |
6.5.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经验 |
6.5.2 德国住房储蓄制度的启示 |
6.5.3 日本住宅金融公库制度的借鉴意义 |
6.5.4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借鉴意义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安排的选择 |
7.1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实现思路 |
7.1.1 实现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制度安排的前提条件 |
7.1.2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不同主体的职能划分 |
7.2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中心行政管理职能的实现 |
7.2.1 公积金中心行政管理职能的目标 |
7.2.2 公积金中心行政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 |
7.2.3 公积金中心行政管理职能的法律监督机制 |
7.3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银行金融性职能的实现 |
7.3.1 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中银行金融性职能的分类 |
7.3.2 短期内现有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改进 |
7.3.3 长期内开放型公积金中心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估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2 住房公积金政策概述、历史沿革及国际比较 |
2.1 我国住房公积金政策概述 |
2.1.1 住房公积金政策内涵 |
2.1.2 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性质 |
2.1.3 我国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意义 |
2.2 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历史沿革 |
2.3 住房公积金政策国际比较 |
2.3.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2.3.2 美国政府引导型住房保障 |
2.3.3 德国合同住房储蓄 |
2.3.4 代表性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比较 |
3 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估 |
3.1 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估的含义与可行性 |
3.2 住房公积金政策运行有效性评估指标选取及构建 |
3.2.1 效益性评估指标 |
3.2.2 公平性评估指标 |
3.2.3 可持续性评估指标 |
4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估 |
4.1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概况 |
4.2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效益性评估 |
4.2.1 社会效益评估 |
4.2.2 经济效益评估 |
4.2.3 小结 |
4.3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公平性评估 |
4.3.1 机会公平性评估 |
4.3.2 过程公平性评估 |
4.3.3 结果公平性评估 |
4.3.4 小结 |
4.4 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可持续性评估 |
4.4.1 安全性 |
4.4.2 流动性 |
4.4.3 营利性 |
4.4.4 小结 |
4.5 总结 |
5 提升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
5.1 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政策效益,发挥政策惠民作用 |
5.1.1 放宽公积金提取条件 |
5.1.2 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 |
5.2 进一步强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公平性 |
5.2.1 夯实归集基础,扩大政策覆盖面 |
5.2.2 实施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缴费政策 |
5.3 加强公积金风险防控,确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
5.3.1 规范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 |
5.3.2 拓宽公积金投资渠道 |
5.3.3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确保资金安全 |
5.4 打造综合智能服务平台 |
5.5 健全信息披露工作,提高管理透明度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四、住房公积金管理要做的重点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地方住房公积金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J]. 阙爱明. 商讯, 2021(33)
- [2]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的抉择与设计思路[J]. 陈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中德住房储蓄银行JN分行商业模式优化研究[D]. 张逸培. 山东大学, 2021(11)
- [4]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查[D]. 高超. 浙江大学, 2019(01)
- [5]X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升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龙璨.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6]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贺钧.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7]泰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翟宇晶.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8]Z市住房公积金投策略优化研究[D]. 张晓云. 湖南工业大学, 2018(05)
- [9]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模式的比较研究[D]. 王语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10]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估及其优化研究[D]. 熊艺茗.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