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庄地区E_2d隐蔽油藏研究

联合庄地区E_2d隐蔽油藏研究

一、联盟庄地区E_2d隐蔽油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倪伟[1](2018)在《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武-曹庄地区位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其主力产层古近系戴南组存在构造复杂、储层展布特征不明确等问题。为此,本论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标志层对比法及旋回对比法开展了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精细地层格架;通过构造模式分析、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通过岩心观察描述识别相标志,分析了沉积微相类型及展布,利用地震反演、地震正演、地震属性分析等各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对储层展布进行了预测,最后对具有滚动潜力的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戴南组底部的“五高导”黑色泥岩层为本区主要标志层,戴南组旋回特征明显,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出12个砂层组。(2)真武曹庄地区以北倾断层为主,局部地区(真84块、真2块)存在南倾断层;整体上为两个背斜构造——真武背斜及曹庄背斜,真武高点埋深高于曹庄高点埋深。(3)研究区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相和近岸水下扇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扇中水道砂体是区内主要储层类型,扇三角洲相在区内广泛分布,近岸水下扇仅分布于曹庄地区。(4)分别采用物源综合分析法、地震正反演技术预测区内不同特征的砂体分布,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5)对潜力区块进行综合评价表明,真24北断块、真29东断块、真63断块及曹4断块是有利目标区块。

唐在秋[2](2018)在《联盟庄联西地区戴二段五亚段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综合利用联盟庄联西地区的地震资料、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岩心资料等相关资料,以基本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工区内53口井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邻区相关资料,从地层精细对比出发,开展沉积相、沉积微相、储层岩性特征、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储层综合评价等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选取区域性标准层和局部标志层识别,完成了对研究区戴一段三个砂层组、戴二段五个砂层组、垛一段七个砂层组顶、底界规范、统一和划分;通过划分次级旋回,分级控制,将研究区E2d25目的层精细划分为19个单砂体,其中8个单砂体为主力含油砂体。(2)依据沉积背景、岩矿特征、沉积相标志等相关资料,完成了研究区目的层的测井相、单井相、剖面相、平面相的研究;结合储层物性资料、沉积微相和单砂体单井钻遇情况,对储层的非均质性开展了研究,取得了整体上目的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均严重,是导致区内生产井之间差异大的重要原因的认识,并指出了沉积微相是研究区的储层非均质性影响的重要因素。(3)选取反映储层物性的孔隙度、渗透率、单砂体渗透性厚度、沉积微相四个参数对研究区E2d25目的层储层进行了半定性、半定量化的储层综合评价,将研究区目的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河口坝砂主要划分为Ⅰ类储层,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主要划分为Ⅱ类储层,将滩坝砂划归为Ⅲ类储层,将溢岸沉积、前缘末端沉积储层划归为Ⅳ类储层。(4)整体上研究区储层较为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是本区主要含油砂体。水下分流河道控制了砂体的展布和优质储层的分布,形成了联西地区砂体横向分布上不稳定,纵向上变化大,油层连通性差的普遍特征。

曹玉鹏[3](2019)在《陆相断陷盆地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 ——以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具有良好的湖底扇砂体发育条件,是江苏油田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地区。由于以前对深凹带的不重视,对此的勘探研究程度比较弱,缺乏详细的认识。因此,在大量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测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以及各种地化测试数据,对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沉积时期湖底扇的形成机制、沉积特征、沉积演化以及沉积模式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再结合2016年董桂玉教授的“跷跷板”理论,讨论在“梁”(物源)+“沟”(沟谷)+“坡”(坡折带)格架下湖底扇砂体的分布规律。根据各种湖底扇相标志识别出外扇、中扇、内扇三个亚相,根据岩心的精细描述,发现深凹带三个次凹(邵伯、樊川和刘武舍次凹)周边发育大量的古地震作用和古风暴作用的痕迹,同时伴生有丰富的准同生变形构造,表明该地区事件沉积剧烈,具有形成湖底扇的外部触发机制;以点线面的方法,依据单井相、连井相分析沉积相展布特征,发现湖底扇只发育在E2d13、E2d12、E2d11、E2d25以及E2d24时期,且从E2d12到E2d11深凹带水体深度变大,湖底扇砂体的规模也有所扩张,到E2d25沉积期间,水体变浅,深凹带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物消失,湖底扇规模变小,E2d24沉积时期整体上规模变化不大,探讨了不同梁沟坡耦合效应控制下,砂体的分布规律。图38幅;表10个;参70篇。

彭凯[4](2019)在《陆相断陷盆地事件沉积研究 ——以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邮凹陷在构造上属于苏北盆地的一部分。凹陷内的古近系地层中含油气的层系较为丰富、探明的储量多。但是随着近年来油气的开采增大,已发现的构造圈闭已经满足不了油气生产的需求,为了保持油气产量,高邮凹陷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向就是如何去寻找隐蔽油气藏。高邮凹陷在沉积时期,经历了大量的地质事件,这些地质事件会对研究区的砂体展布以及油气运移产生影响。因此,对高邮凹陷戴南组地层进行事件沉积研究,探讨该时期地质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综合分析其对油气运移及储存成藏的影响。首先通过对研究区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测井数据、录井数据、地震剖面,根据郑荣才教授提出的划分依据和基本特征把研究区戴南组地层重新划分,并构建了符合该区域的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戴南组的两个段,出了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两个段中的8个亚段。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结合事件沉积的岩石岩相学特征,对高邮凹陷戴南组岩心资料进行识别,共识别出受地震事件、风暴事件、重力流三种地质事件影响形成的沉积构造:地震事件沉积主要分布在MSC1-MSC4、MSC6这五个时期内,其中MSC2-MSC3时期最为发育;风暴事件沉积主要分布在MSC1-MSC5这五个时期内,其中MSC2-MSC3时期最为发育;重力流沉积分布在MSC1-MSC4、MSC7五个旋回内,其中MSC2-MSC4时期最为发育。在“跷跷板”控砂效应的控制下,对几种事件沉积的触发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高邮凹陷MSC2—MSC4时期重力流沉积的形成受频繁的地震、风暴作用以及湖平面升降影响,最后分别探讨了高邮凹陷戴南组地震事件、风暴事件、重力流的油气地质意义。图52幅;表5个;参87篇。

陈晶[5](2018)在《地震反演方法在高邮地区薄互储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高邮地区的主要地质目标为中-高速、中-高阻抗的“薄互砂体”,横向变化快,砂泥岩波阻抗明显叠置。受岩石物理特性和地震分辨尺度的限制,反演成果的纵波阻抗剖面上所谓的砂体特征,实际上可能包含了岩性、物性、流体、埋深甚至高速泥岩等诸多信息。其预测结果往往具有多解性,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定量化要求。在大量基础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精细砂体对比与沉积微相研究、地质建模与地球物理建模、地震正演与薄互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圈闭成藏条件评价与目标优选等四条主线入手,总结了高邮地区永安、联盟庄和马家嘴地区的砂体展布规律和沉积微相分布特征;以地质建模、岩石物理建模、地震正演模拟为研究手段,总结E2d1各砂层组储层参数-岩石物理-地震响应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构造背景、沉积条件、物性条件下深凹带E2d1各砂层组的地球物理响应模型和属性模型;针对不同地质、地震资料条件,综合运用地震属性分析、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相控-测井约束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有效砂体解释等技术,在永安,马家嘴等地开展应用;发现和落实隐蔽圈闭10个,优选了马47、永48、永33南等有利目标,其中永X48井钻探取得成功。取得了一个创新:在多属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相控-测井约束反演将测井、地质和属性信息融入低频模型,可以得到平面和纵向上都更加符合地质规律和实钻认识的反演成果。还引入地质统计学反演、有效砂体解释等技术,针对不同地区的薄层地质目标,实现了“有的放矢”的预测手段。(1)针对永安地区相变较快的E2d1薄互砂体的,应用“地质相控-测井约束反演+有效砂体解释技术”;(2)针对黄马地区E2s1、E2d25、E2d1薄互砂体对弧长属性较敏感的特征,分层段开展“地震相控-测井约束反演+有效砂体解释技术”;(3)针对肖刘庄地区较陡的E2d1砂体,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相结合的预测方法,还可以把砂体的纵向预测精度提升到5m以内。

廖文婷[6](2018)在《陆相高速薄砂层有效砂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固结良好的陆相沉积地层中,砂岩速度通常高于泥岩,有效砂岩速度则介于低速泥岩与高速致密砂岩之间。在复杂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影响下,地震中的有效储层信息往往被更多非储层信息所掩盖。有效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决定着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风险与成本。本文以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戴一段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岩石物理-地质建模-地震正演研究为切入点,从成因出发,研究储层、非储层因素对地震响应的贡献;再以地质成因为指导,去伪存真,从地震中获取有效储层信息,建立了适合陆相沉积盆地的有效砂体地震预测技术系列,成果和认识如下:(1)对影响戴一段地震响应的储层、非储层因素进行宏观排序,按重要性依次为:压实作用与固结史、沉积旋回、岩性、孔隙度、流体——明确了储层的贡献地位。(2)结合岩石物理正演与钻井实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岩性、孔隙度、流体、埋深、沉积旋回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砂组的储层参数解释量板。(3)结合地震正演模型与实际地震,分析储层参数与地震振幅、相位、频率、波形的关系,明确了储层地震敏感属性。(4)针对横向相变快、井点分布不均的问题,建立相控-测井约束反演流程,使地震反演成果更符合地质规律。(5)针对纵向沉积旋回多、埋深跨度大、砂岩与泥岩速度叠置的问题,建立岩石物理分步解释技术,剔除非储层信息,实现储层参数定量预测。(6)优化了地质统计学反演流程,使其适用于井控少的勘探区块,有效提高了储层预测纵向分辨率。(7)针对不同地质、地震条件,组建合适的储层预测路线,落实一批隐蔽圈闭,发现了肖15、周64、邵23、黄166等一批隐蔽油藏。

刘健[7](2017)在《高邮凹陷南部断裂带西部戴南组隐蔽圈闭地震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研究区戴南组隐蔽圈闭碎小、类型多样、砂体横向变化快等难点,开展了以地质分析为指导、地球物理技术为手段的隐蔽圈闭识别方法研究,形成了不同类型隐蔽圈闭识别思路及有效技术方法。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分别建立了河道砂体和砂砾岩扇体识别模式。河道砂地震响应为下凹、短轴状、透镜状中强振幅反射;砂砾岩扇体地震响应为扇体外端成短轴丘状反射,扇体内部为杂乱或空白状反射,研究区主要发育透镜型、楔型、塔松型、旗型、断阶型五种亚类近岸水下扇体。通过开展隐蔽圈闭类型研究认为:断层-岩性型、近岸水下扇控砂砾岩型、砂岩上倾尖灭型、地层超覆型、透镜型为区内主要隐蔽圈闭类型。通过对不同岩性体特征的分析,形成了不同类型隐蔽圈闭识别技术:谱分解、地震反演、地震相等技术是“断层-岩性型”隐蔽圈闭识别关键技术;多属性聚类、正演模拟、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是“近岸水下扇控型”隐蔽圈闭识别关键技术;趋势分析交汇、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地震反演等技术是“砂岩上倾尖灭型”隐蔽圈闭识别关键技术。

杨艳[8](2017)在《高邮凹陷汉留断裂带沉积特征研究及有效目标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针对汉留断裂带断裂系统复杂、构造破碎、圈闭落实难度大等问题,依托大量的实际资料,从汉留断裂带主要目的层地层精细划分入手,通过扎实的地层对比划分,进一步明确已富油层系(E1f2+1、E2d1)及勘探发现较少的层系(E2s、K2t)的区带展布特征。并在精细地层划分基础上,针对重点反射层面开展构造面貌的梳理,完善断裂格局,梳理有利构造区带。同时在研究中的对复杂构造区的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开展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技术的尝试性研究,通过圈闭解释与识别,优选评价有利目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针对垛一段、阜一段和泰一段进行了不同精度的细分与对比,对比井61口,分析样品1125块次,观察岩心21口井260m,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层展布、沉积相、储层物性及控制因素分析。明确泰一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阜一段一亚段以发育浅水三角洲为特征,垛一段发育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汉留断裂对阜宁泰州组地层及沉积特征控制较弱,对三垛组控制较强。2、结合地层精细划分与沉积相带研究,利用8套三维资料开展四套主要目的层系层位精细标定研究,累计面积1400Km2;同时针对戴南及三垛组隐蔽圈闭开展储层预测研究,累计发现构造圈闭89个,岩性圈闭6个,面积53.2km2,预测资源量5828×104t。3、依据汉留断裂带圈闭发育规律,开展圈闭描述评价与目标优选,优选7个目标进行详细描述,论文研究期间已提交钻井4口,3口试获工业油流,1口井试油结果为低产油水层,新增控制储量163x104t,新增预测储量502x104t。

罗洪飞[9](2017)在《高邮凹陷周庄油田E2d1岩性油藏地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高邮凹陷周庄油田E2d1岩性油藏储量规模不大,但单井产量较高。如周15块E2d122012年复算的地质储量为12.0×104t,而累计产油量为5.99×104t,采收率接近50%。近年来,对周庄油田E2d12-9砂体上倾尖灭边界的认识、向高部位滚动的潜力、除周15、周22块之外其它区块是否成藏等,一直是横陈在周庄岩性油藏增储稳产面前的难题。为此,本次研究以综合全面分析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以矛盾找问题、从问题找潜力,突破前人思维定式,大胆提出新思路,严谨验证,寻找增储上产的新潜力、新场面。通过研究,取得以下5项主要成果。1、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地层精细对比、利用生产井的动态资料发现矛盾,提出了研究区发育与吴(1)断层斜交的次生羽状断层的构造模式,并基本落实了这些断距仅为2040m低序级小断层;2、针对前人认为周庄地区E2d1沉积物源来自东部吴堡低凸起与E2d12-9砂体向东上倾尖灭的矛盾,本报告突破前人认识,大胆提出该区沉积存在“双向物源”。通过岩心观察以及对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该区E2d12下部沉积物源来自西北部花庄地区,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较远,沉积相对稳定,单个河道砂体厚度可达78m;3、通过对钻井、测录井等资料的分析,并利用连井剖面对E2d12下部地层、砂体变化趋势的分析,结合地震反演对砂体的预测,完成了对E2d12-9砂体平面展布的描述;4、在对全区井钻遇资料、动态生产资料的分析,并结合单砂体沉积微相和储层描述的认识,确定了E2d12-9砂体上倾尖灭边界;5、通过统计周庄油田各含油断块的油藏规模与其相对应的主控断层断距的关系,总结岩性油藏成藏规律,预测了成藏有利区块,针对有利区块布署的周22-7、周22-8井取得了较好的滚动挖潜效果。

喻永生[10](2017)在《高邮凹陷永联地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砂、泥岩薄互层是东部地区含油气储层的一种重要类别,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研究对象从构造油藏逐渐过渡到了岩性油藏,迫切需要对有效储层及其含油气性进行识别和刻画,然而这类储层单层厚度一般都小于调谐厚度,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在常规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本文以苏北盆高邮凹陷地永安-联盟庄地区岩性油藏地震预测与评价为例,探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以测井资料为基础,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和岩石物理分析工作,确定本地区储层预测难点,测试合适的技术手段,逐步开展岩性区分和有利储层预测。利用正演模拟得出研究区目标层段,孔隙度对储层密度和速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泥质含量,流体饱和度影响最小,有利储层段的地震AVO类型为第一类。AVO属性能够反映储层的边界及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并且可以较好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当地层厚度小于50m时,地震反射均方根振幅与砂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回归关系式,回归相关系数高,可用于砂层孔隙度预测。在叠后地震反演工作中引入压实校正,使得纵波阻抗标准化和砂泥解释刻度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波阻抗的纵向分辨能力。在叠前地震反演基础上,利用弹性参数交汇分析法和贝叶斯判别统计法,预测了目标区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地质规律,与实钻井相吻合。从储层反射特征研究着手,综合运用叠前、叠后储层预测技术,建立了一套隐蔽油气藏储层地震综合预测的方法,为永安-联盟庄地区的储层描述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联盟庄地区E_2d隐蔽油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盟庄地区E_2d隐蔽油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断块的滚动研究现状
        1.2.2 隐蔽油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 主要成果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勘探开发历程及现状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及方法
    3.2 地层连井对比剖面分析
第四章 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4.2 地震资料分析
    4.3 速度分析
    4.4 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4.4.1 断层精细解释
        4.4.2 层位精细解释
    4.5 构造解释成果
第五章 沉积微相研究
    5.1 沉积相标志及特征
        5.1.1 扇三角洲
        5.1.2 近岸水下扇
    5.2 单井沉积相分析
    5.3 剖面相分析
    5.4 地震相分析
    5.5 平面相分析
第六章 储层预测研究
    6.1 研究思路
    6.2 测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
    6.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6.4 物源综合分析法
    6.5 地震正反演联合预测技术
    6.6 地震储层预测成果
第七章 潜力滚动区块评价
    7.1 真24 北断块评价
    7.2 真29 东断块评价
    7.3 真63 断块评价
    7.4 曹4 断块评价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联盟庄联西地区戴二段五亚段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具体的工作
第二章 地层及储层划分对比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特征
    2.3 储层划分与对比
        2.3.1 储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2.3.2 对比标准层及其特征
        2.3.3 划分对比方法
    2.4 储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2.4.1 对比剖面选择
        2.4.2 岩性控制的砂体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沉积特征
    3.1 沉积背景
    3.2 岩矿特征
    3.3 沉积相标志
        3.3.1 岩石颜色
        3.3.2 沉积构造特征
        3.3.3 粒度特征
        3.3.4 测井相特征
    3.4 沉积相特征
        3.4.1 单井相特征
        3.4.2 剖面相特征
        3.4.3 平面相展布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储层特征和综合评价
    4.1 储层物性
    4.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3 储层非均质性
        4.3.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4.3.2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成果
    4.4 储层综合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联西地区潜力分析
    5.1 联西地区存在的问题
    5.2 联西地区潜力分析
    5.3 联西地区调整建议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陆相断陷盆地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 ——以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1.2.2 湖底扇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1.1 构造区划特征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第3章 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3.1 沉积特征
        3.1.1 砂岩成分
        3.1.2 碎屑岩结构
        3.1.3 沉积构造
        3.1.4 沉积序列
    3.2 相类型
第4章 湖底扇形成机制
    4.1 物源体系研究
    4.2 古地貌研究
    4.3 触发机制
        4.3.1 邵伯次凹
        4.3.2 樊川次凹
        4.3.3 刘五舍次凹
    4.4 沉积机制
第5章 沉积演化
    5.1 单井剖面沉积相研究
        5.1.2 马X32 井沉积相分析
    5.2 连井剖面沉积相研究
        5.2.1 剖面1:马X30 井—花1 井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
        5.2.2 剖面2:黄X88 井—陈X12 井连井沉积相对比剖面
    5.3 湖底扇展布特征
    5.4 沉积演化特征
    5.5 湖底扇沉积模式
第6章 湖底扇砂体分布规律
    6.1 研究区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6.2 基准面调控下湖底扇砂体分布规律
        6.2.1 E_2d_1~3湖底扇砂体分布规律
        6.2.2 E_2d_1~2湖底扇砂体分布规律
        6.2.3 E_2d_1~1湖底扇砂体分布规律
        6.2.4 E_2d_2~5湖底扇砂体分布规律
        6.2.5 E_2d_2~4湖底扇砂体分布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陆相断陷盆地事件沉积研究 ——以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事件沉积学研究现状
        1.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勘探现状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3.1 层序界面类型
    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及各层序基本特征
        3.2.1 层序划分方案
        3.2.2 各级层序基本特征
    3.3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4章 事件沉积研究
    4.1 地震事件沉积研究
        4.1.1 震积岩识别标志
        4.1.2 研究区震积岩分布
    4.2 风暴事件沉积研究
        4.2.1 风暴岩识别标志
        4.2.2 研究区风暴岩分布
    4.3 重力流沉积研究
        4.3.1 重力流沉积识别标志
        4.3.2 研究区重力流分布
第5章 事件沉积触发机制及油气地质意义探讨
    5.1 “跷跷板”效应下事件沉积触发机制探讨
        5.1.1 地震事件沉积触发机制
        5.1.2 风暴事件沉积触发机制
        5.1.3 重力流沉积触发机制
        5.1.4 高邮凹陷戴南组事件沉积触发机制探讨
        5.1.5 “跷跷板”效应下的高邮凹陷事件沉积触发机制探讨
    5.2 事件沉积油气地质意义探讨
        5.2.1 地震事件沉积的油气地质意义
        5.2.2 风暴事件沉积的油气地质意义
        5.2.3 重力流沉积的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地震反演方法在高邮地区薄互储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条件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砂体精细对比
    2.4 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第三章 地震模型正演
    3.1 测井储层参数评价
    3.2 岩石物理正演模拟
    3.3 地质建模
    3.4 储层岩性组合正演
    3.5 可行性研究
第四章 反演方法在高邮的应用
    4.1 地震反演方法概述
    4.2 高邮地区应用实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陆相高速薄砂层有效砂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陆相沉积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现状
    1.2 陆相高速砂岩地震预测的技术难点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勘探研究概况
        1.3.2 区域地质概况
        1.3.3 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二章 陆相高速砂岩的岩石物理特征
    2.1 测井储层评价
        2.1.1 “四性”特征分析
        2.1.2 测井曲线预处理
        2.1.3 储层参数解释
    2.2 岩石物理正演模拟
        2.2.1 岩石物理理论模型比较
        2.2.2 技术方法与参数选择
        2.2.3 正演结果合理性分析
    2.3 岩石物理影响因素排序
        2.3.1 埋深变化和固结史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
        2.3.2 沉积旋回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
        2.3.3 储层特征对岩石弹性参数的影响
    2.4 岩石物理解释量板
        2.4.1 岩性解释量板
        2.4.2 孔隙度解释量板
        2.4.3 流体解释量板
第三章 陆相高速砂岩的地震响应特征
    3.1 地质建模与地震正演
        3.1.1 储层地质建模
        3.1.2 地震数值模拟
        3.1.3 地质-地震反射界面对应关系
    3.2 地震响应影响因素排序
        3.2.1 埋深对地震响应的宏观影响掩盖了储层信息
        3.2.2 沉积旋回是引起E2d1 层间地震反射的主因
        3.2.3 不同岩性组合引起的地震响应变化
        3.2.4 物性、流体引起的地震反射变化量较小
    3.3 储层地震敏感属性分析
第四章 陆相高速砂岩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4.1 常用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4.2 相控-测井约束反演
        4.2.1 常规测井约束反演的基本原理
        4.2.2 相控-测井约束反演的思路与流程
        4.2.3 应用效果与可信度评估
    4.3 岩石物理分步解释预测有效砂体
        4.3.1 岩石物理解释量板的优化
        4.3.2 储层参数分步解释
        4.3.3 有效砂体判别
        4.3.4 技术可行性验证
    4.4 地质统计反演流程的优化
        4.4.1 基本思路与技术特点
        4.4.2 横向变差函数的优化
第五章 不同类型砂体的地震预测实例
    5.1 扇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刻画
        5.1.1 低砂地比区薄互砂体预测
        5.1.2 高砂地比区岩性圈闭识别
    5.2 近岸水下扇体有效砂岩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高邮凹陷南部断裂带西部戴南组隐蔽圈闭地震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 取得研究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隐蔽油气藏成藏类型及控制因素
    2.1 隐蔽油藏发育类型
    2.2 隐蔽油藏成藏特点
    2.3 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第三章 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3.1 地震资料概况
    3.2 区域波组特征
    3.3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第四章 隐蔽圈闭识别技术
    4.1 断层-岩性型隐蔽圈闭识别技术
        4.1.1 技术思路
        4.1.2 模型正演技术指导河道砂体识别
        4.1.3 地震相分析技术指导河道砂体识别
        4.1.4 地震属性技术指导河道砂体识别
        4.1.5 频谱分解技术指导河道砂体识别
        4.1.6 稀疏脉冲反演技术指导河道砂体识别
    4.2 近岸水下扇控型隐蔽圈闭识别技术
        4.2.1 技术思路
        4.2.2 正演模拟技术指导砂砾岩体识别
        4.2.3 多属性聚类分析技术指导砂砾岩体识别
        4.2.4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砂砾岩体识别
        4.2.5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指导砂砾岩体识别
    4.3 岩性上倾尖灭型隐蔽圈闭识别技术
        4.3.1 技术思路
        4.3.2 正演技术指导岩性上倾尖灭油藏识别
        4.3.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指导岩性上倾尖灭油藏识别
第五章 隐蔽油藏地震识别成果
    5.1 真武断层-岩性型圈闭滚动目标评价及钻探成果
    5.2 周庄地区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滚动目标及钻探成果
    5.3 邵伯地区砂砾岩油藏滚动目标评价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高邮凹陷汉留断裂带沉积特征研究及有效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0.3 完成的主要工作
    0.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章 地层精细划分与层位再标定
    1.1 地层精细划分
        1.1.1 E_2s_1 地层对比标志与小层精细划分
        1.1.2 E_2d_1 地层对比标志与小层精细划分
        1.1.3 E_1f_(2+1) 地层对比标志与小层精细划分
        1.1.4 K_2t地层对比标志与小层精细划分
    1.2 地层展布特征
        1.2.1 E_2s_1 地层展布特征
        1.2.2 E_2d_1 地层展布特征
        1.2.3 E_1f_1~1地层展布特征
        1.2.4 K_2t地层展布特征
    1.3 层位再标定
        1.3.1 T_2~3反射层层位标定
        1.3.2 T_2~5反射层层位标定
        1.3.3 T_3~3反射层层位标定
        1.3.4 T_4~0反射层层位标定
第二章 沉积体系与储层预测研究
    2.1 主要目的层沉积相类型
        2.1.1 E_2s_1沉积相类型
        2.1.2 E_2d_1沉积相类型
        2.1.3 E_1f_1~1沉积相类型
        2.1.4 K_2t_1沉积相类型
    2.2 主要目的层沉积相展布
        2.2.1 E_2s_1沉积相展布
        2.2.2 E_2d_1沉积相展布
        2.2.3 E_1f_1沉积相类型
        2.2.4 K_2t_1沉积相展布
    2.3 汉留断裂对地层及沉积的控制作用
    2.4 储层预测研究
        2.4.1 E_2d_1砂体识别敏感属性
        2.4.2 三垛组隐蔽圈闭识别
        2.4.3 含油气性检测
第三章 勘探有利区带及目标描述
    3.1 断裂带圈闭类型及分布规律
        3.1.1 圈闭类型
        3.1.2 圈闭分布规律
    3.2 潜力目标描述
        3.2.1 永安地区
        3.2.2 富民地区
        3.2.3 联盟庄地区
        3.2.4 马家嘴地区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高邮凹陷周庄油田E2d1岩性油藏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思路与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三章 地层对比及构造解释
    3.1 精细地层对比与断层落实
        3.1.1 精细地层对比
        3.1.2 断层落实
    3.2 构造精细解释
        3.2.1 构造解释难点分析
        3.2.2 层位标定与速度分析
        3.2.3 构造精细解释思路
        3.2.4 多种解释技术的运用
        3.2.5 构造样式研究
        3.2.6 构造解释结果
第四章 沉积相、微相研究
    4.1 沉积背景
    4.2 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4.3 沉积相物源分析
    4.4 小层沉积微相分析
第五章 储层特征分析
    5.1 岩石类型与储层物性
    5.2 储层发育与展布特征
    5.3 地震储层预测研究
        5.3.1 地震正演技术应用
        5.3.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应用
        5.3.3 储层预测综合分析
        5.3.4 E_2d_1~(2-9)砂体尖灭边界综合分析
第六章 成藏规律研究及有利区块分析
    6.1 油藏流体特征
    6.2 岩性油藏分布特征
    6.3 E_2d_1~1和E_2d_1~(2-9)成藏规律分析
    6.4 有利滚动区块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高邮凹陷永联地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构造解释技术
        1.2.2 地震正演技术
        1.2.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1.2.4 地震反演技术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取得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概况
        2.1.2 资料情况
    2.2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2.2.1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正演
        2.2.2 理想模型正演模拟与分析
        2.2.3 速度模拟
        2.2.4 AVO模拟及特征分析
第三章 叠后储层预测技术应用
    3.1 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
        3.1.1 解释方法和思路
        3.1.2 构造样式分析
        3.1.3 构造解释成果
    3.2 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应用
        3.2.1 地震属性提取
        3.2.2 地震属性优选与标定
    3.3 叠后地震反演技术及应用
        3.3.1 叠后反演技术概述
        3.3.2 井震标定和子波提取
        3.3.3 波阻抗数据的压实效应校正
        3.3.4 叠后波阻抗反演应用
第四章 叠前储层预测技术应用
    4.1 横波估算及弹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4.1.1 横波估算
        4.1.2 弹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4.2 叠前储层预测技术
        4.2.1 叠前AVO反演技术
        4.2.2 弹性阻抗反演技术
    4.3 叠前储层预测技术应用
        4.3.1 AVO响应特征
        4.3.2 AVO属性分析
        4.3.3 叠前地震反演
第五章 储层物性及流体预测
    5.1 弹性参数分析
        5.1.1 纵波阻抗与纵横波速度比交汇解释法的适用性分析
        5.1.2 岩性敏感弹性参数交汇解释及岩性识别
        5.1.3 流体敏感弹性参数交汇解释及流体识别
    5.2 储层厚度预测
    5.3 储层孔隙度预测
    5.4 储层流体预测
    5.5 成果应用简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联盟庄地区E_2d隐蔽油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南组油藏滚动评价研究[D]. 倪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2]联盟庄联西地区戴二段五亚段储层特征研究[D]. 唐在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3]陆相断陷盆地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 ——以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D]. 曹玉鹏.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陆相断陷盆地事件沉积研究 ——以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D]. 彭凯.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地震反演方法在高邮地区薄互储层中的应用[D]. 陈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陆相高速薄砂层有效砂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 廖文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高邮凹陷南部断裂带西部戴南组隐蔽圈闭地震识别方法研究[D]. 刘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高邮凹陷汉留断裂带沉积特征研究及有效目标评价[D]. 杨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高邮凹陷周庄油田E2d1岩性油藏地质特征研究[D]. 罗洪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高邮凹陷永联地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 喻永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标签:;  ;  ;  ;  ;  

联合庄地区E_2d隐蔽油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