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态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赖筱美[1](2021)在《印尼慈育大学汉语学习者学习态度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在印尼慈育大学中文系就读期间,笔者发现虽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但在学习过程中,对汉语的态度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笔者以印尼慈育大学中文系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为语料基础,结合对师生的访谈,探讨了印尼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通过设计学习态度量表和分析收集的数据得知受试者的个体因素情况和学习态度,并找出个体因素差异性对学习态度的影响。根据受试者汉语学习态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笔者为了得知印尼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态度以及影响学习者汉语学习态度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从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几个方面测量和分析印尼慈育大学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被试者情感维度的均值低于行为维度和认知维度的均值,均值从大到小排列为认知维度>行为维度>情感维度。个体因素的差异性分析方面,年级与总体汉语学习态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与三维度汉语学习态度都有显着性差异;华裔身份在情感成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汉语学习时间和宗教在认知成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笔者结合个别访谈,针对印尼大学生汉语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的,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加强文化认同感,改善线上教学方式等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对象及其背景因素和疫情下印尼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情况和变化。由于作者专业理论水平有限,虽然做了很大努力,但对印尼汉语学习者学习态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汉语学习者学习态度与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以及家庭背景等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具体详细地分析个体的家庭背景差异、目的差异和动机差异对学习态度产生的影响。更加具体细化的研究有助于提出针对性更强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刘赛赛[2](2020)在《跨文化能力培养视角下内地与香港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文化能力是指拥有特定的文化知识,愿意与不同文化成员进行沟通,具备一定的思维技能,能够实现恰当、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作为当今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规定跨文化能力成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中外文化对比,汲取文化精华,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英语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社会等原因,英语一直备受重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和英语学校的教学语言。因此,分析与对比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高中英语教材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方面的异同,对两地英语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Byram跨文化能力理论和文化分类方法构建了跨文化能力培养分析框架,选取内地外研版《英语》高中教材(2019)和香港思达版《新高中英语教程》(2009)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建语料库、文本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主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1)两套教材所呈现的文化知识有何异同?(2)两套教材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态度与思维技能方面存在哪些异同?研究发现,首先,两套教材的地域文化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目的语文化、本土文化、世界文化和共同文化。外研版教材兼顾中外优秀的物质文化,所涉及的精神文化更为丰富;思达版教材关注香港社会,侧重介绍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物质文化,对中国内地涉及较少。在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方面,外研版教材更倾向于直接讲述,思达版教材则通过香港社会文化现象间接地反映。其次,两套教材在跨文化态度与思维技能培养方式上具有相似和差异。相似之处为两套教材均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欣赏与尊重多元文化;注重语言知识、文化与思维的整合,通过具体活动任务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增强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不同之处体现在:外研版教材的活动数量虽多于比思达版教材,但活动设计相对简单;思达版教材更重视思维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文化思辨,其活动设计突出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创造真实的跨文化场景让学生去实践。从上述研究发现看,本文有望为内地高中英语教材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带来新的启示,同时为香港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价值取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孙婧[3](2020)在《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热潮有增不减,对汉语教学诸多方面的研究也在蓬勃发展,主要集中在对汉语学习本身以及对汉语学习者的研究。其中汉语学习者对待语言的态度始终存在于学习进程中,默默地发挥作用并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调查研究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态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鉴于此,本文选取了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态度层面,受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成果的启示,结合笔者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泰国职业学校进行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现实依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研究方法对泰国职业学校学生的汉语语言态度进行调查,从而明晰泰国职业学校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现状以及影响汉语学习态度的因素,针对目前泰国职校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希望能有效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所得结论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做一些参考。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回顾并总结国内外学者的语言态度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调查问卷的设计构思和问卷基本内容,其中着重介绍了泰国职业学校汉语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利用Excel和SPSS软件统计并分析问卷数据,汇报了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三个层面的调查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汉语使用对汉语态度的影响,学生的汉语能力对汉语态度的影响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如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看法评价对汉语态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泰国职校学生汉语语言态度、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能力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第三章结合前两章对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本身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泰国职业学校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学校、老师和学生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改善泰国职校学生学习汉语的态度,培养提高汉语学习的能力。结语总结了泰国职业学校学生汉语态度调查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现存问题和思考建议,表达了本文的收获和启发以及不足与局限,对未来泰国职业学校学生汉语学习进行展望。
李安娜[4](2020)在《教育“菲化”背景下菲律宾华文学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侨中学院、中正学院、光启学校三所华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华文教育承载了海外华侨华人对于保留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无限寄托,是族群文化得以存续的重要媒介。菲律宾华文教育始于19世纪末,120多年来经历了起伏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菲化”案,至此华侨教育变成了华人教育,华文教育的目标也随之转变。华文学校是华文教育的重要场所。本文以教育“菲化”为背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华文学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得出了当前华族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转暖且总体向好的结论。在实际研究中,笔者以三所学校为代表进行了田野调查,对华文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文化交流项目中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进行了研究。此外,笔者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华族青少年进行了关于对语言学习以及文化态度的问卷调查,共收集到三所学校576份问卷。通过对问卷进行垂直分析以及交叉分析,基本掌握了当前华文教育模式下华族青少年对族群文化的态度,也进一步体现了华校教育的成效。最后从总体上,笔者分析了华文学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挑战和发展机遇,侧面验证了华族青少年的族群文化认同有所回升并非偶然,这同样预示了华文教育在菲的良好发展前景。
姜佶睿[5](2020)在《韩国高中生对汉语教材中中国文化态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校教育是韩国人接受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孔子学院为韩国大学生提供了学习正宗汉语和地道中国文化的机会,而普通中小学开设的汉语课,则是韩国中小学生系统学习汉语,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韩国高中汉语课的中国文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文化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材料欠妥,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态度消极等问题,其原因和改善方法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韩国高中生对汉语教材中文化部分的态度展开调查和研究。文章共有五部分。一、绪论;二、对教材文化内容的考察;三、对学生态度的问卷调查;四、学生态度表现,态度特性及成因分析;五,教学思考和参考建议。本文主要调查了现阶段韩国高中生对汉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态度,将学生的态度表现分为两类: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其中积极的态度主要包括:感兴趣的态度、喜爱的态度。消极的态度主要包括:不感兴趣的态度、厌恶的态度、敷衍的态度、排斥的态度。学生的上述态度表现又呈以下特性:两极分化性强、自我倾向性强、后天可塑性强、性别差异性强、态度和成绩相关性弱。本文在此研究结果下,从多方面探究原因并进行教学思考,提出参考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学生的态度角度出发,研究其对汉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态度,总结其态度表现、态度特性并分析成因。以此反思现阶段韩国高中中国文化教学各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对韩国高中汉语课中国文化教学与传播提供一定的建议参考,并引发对外汉语届同行关于海外中国文化教学的些许思考。
张娇霞[6](2020)在《缅甸曼德勒市华裔中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以昌华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缅甸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节点国家,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缅甸虽然生活着大量的华人,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巨大,但是华文教育发展水平却比较滞后。因此,缅甸华裔学生汉语学习情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是处于缅甸北部有大量华人聚集的曼德勒。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在本论文的研究中将学习情况分为语言使用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四个部分,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缅甸曼德勒昌华学校的116名华裔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经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及实际观察结果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缅甸曼德勒市大多数华裔中学生的汉语水平处于中高级水平,听说能力强于读写能力。他们在不同场合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语言使用情况,在家庭环境中云南方言使用最多,在社会环境和缅文学校缅语使用最多,在中文学校和网络环境中主要以汉语普通话为主;曼德勒市华裔中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总体偏低,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待培养。男生的汉语学习态度比女生的积极,高三学生的学习态度比高一学生积极;曼德勒市华裔中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水平很低。各项动机中家长支持型动机最高,融合型动机和教学因素动机最弱。男生的学习动机比女生的学习动机略强一点儿,但差别并不大,高三年级的学生工具型动机最强,高一年级的学生社会责任型动机最强;曼德勒市华裔中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特别薄弱,学习策略的使用比较单一,使用最多的是记忆策略。不同性别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并没有显着差异,高三年级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比高一年级强。笔者依据分析的结果分别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政府层面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促进缅甸华文教育的发展及提高缅甸华裔中学生汉语水平有所帮助。
申苏娜[7](2020)在《印尼美娜多省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以罗肯中学和美娜多三教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印度尼西亚近些年来华文教学内容上具有由基础汉语教学向专门用途汉语教学深化新态势,且中国印尼两国在汉语师资方面将会呈现双向互动以及多元发展的趋势,印尼华文教师队伍近年来也逐渐走向学历化、正规化、专业化。但也存在师资不稳定不能满足需要,目前的教材实用性不强、吸引力不够,华文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和语言环境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些特点在美娜多地区也有所体现,比如美娜多的旅游汉语培训正处于起步阶段,同样面对师资不稳定、缺乏语言环境等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印度尼西亚地区性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主要集中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对苏拉威西岛进行汉语发展现状调查和研究的很少,而美娜多(万鸦老)作为北苏拉威西岛的省会,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也有很多中国游客慕名而来,同时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汉语教学。所以笔者选取了北苏拉威西省省会美娜多(万鸦老)的两所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罗肯中学和美娜多三教会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罗肯中学是非市区学校,孔院合作学校,三教会学校是市区学校,非孔院合作学校,以这两所学校为例调查分析美娜多地区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美娜多地区的汉语教学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文章主要立足于对这两所学校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学生主要调查了两所学校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学习难点、学习效果、课上课后学习情况、对老师的评价和看法等,发现美娜多三教会学校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好于罗肯中学的学生,其中存在教学、学习积极性、学校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原因。也发现了两所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对汉语教师主要调查了教学方式方法、对教学点或学校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对华人社团的看法、自身学习和发展的情况等。发现了美娜多地区本土汉语教师缺乏且老龄化的现象,汉语教师组织课堂活动频率较低,主要依靠板书而运用多媒体教学不够,汉语教师缺乏培训和自我学习等问题。根据这些发现的问题,并结合教学经验,笔者主要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营造课外汉语环境、教师学习和发展、发展市区教学点和旅游汉语这些方面对美娜多地区的汉语教学提出一些较为具体的建议和看法。除了不足和问题之外,调查发现美娜多地区的旅游汉语教学已经开始起步。2019年美娜多托莫洪市着名景点五色湖和罗肯中学合作,为其职工开展旅游汉语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为美娜多地区旅游汉语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印尼语汉语对照版的印尼常见菜名、饮料名和常用词汇、服务用语等内容,为美娜多地区旅游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虽然美娜多地区的汉语教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课时量不够,教师缺乏等问题,且英语教学还是占主导地位,但汉语教学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不少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也有学校去年新开设了汉语课程,所以美娜多地区的汉语教育教学是有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
刘冰洁[8](2020)在《印尼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全国2.3376亿人口,华人约有1000多万,约占全印尼总人口的4%。据蔡贤榜2005年的调查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是印尼华文教育最繁荣的时期,华文学校最多时有1860所,在校学生近30万人。因为历史原因,印尼的华文教育中断了30年左右的时间,近年来又重新迸发活力,快速发展起来。2018年10月,笔者有幸赴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北苏拉威西美娜多汉语教学点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因此有机会接触大量不同学校的学生。经过调查筛选,Manado independent school(简称MIS)、SMA/SMP unisten Eben Haezar(简称Eben)、SMA Lokon Santo Nikolaus Tomohon(简称罗肯中学)三所私立中学发展汉语教学的时间相对较长。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这三所学校进行了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这三所学校在汉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方面,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不够重视,非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差;其次是教师方面,汉语教师普遍老龄化严重,流动性大且教师自身的素质还有待加强;教材方面,教材种类单一,学生甚至没有教材或者使用复印版教材;课程的类型单一,缺乏趣味性等等。因此,笔者决定以此三所私立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大体反映出美娜多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情况还介绍了三所私立中学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三部分针对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教学对象、课堂教学、教材等各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分析,重点调查了教师汉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第四章在前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这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语部分,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同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曹艳婕[9](2020)在《印尼玛琅市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玛琅市四所本土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国和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印尼的汉语教育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目前大部分学者都以印尼华裔地区华裔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但以印尼穆斯林地区的非华裔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研究还略少。为了更好地促进印尼非华裔学生为主的汉语教学的发展,笔者采用调查问卷法、数据分析法和实地考察访问法分析了玛琅市以非华裔学生为主的4所高校的汉语教学现状。主要从学生学习汉语现状、教师教学现状、师资力量及培训现状、和教材使用现状四个方面整体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及发展建议。为玛琅市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让更多印尼非华裔学生加入学习汉语的队列中,以促全印尼的汉语教育。
王月杏[10](2020)在《印尼坤甸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学习汉语的人逐年增加,对印尼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提高对印尼学生的汉语教学效果,不仅要研究教师方面的问题,也要研究学生方面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印尼坤甸坤中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适应性对学习汉语成就感的影响,旨在探讨影响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对印尼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参考。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前人研究的现状、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印尼坤甸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调查,介绍了调查的设计和实施,并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动机策略、学习适应性、学习成就感的效度、信度、描述性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相关性分析,对统计结果的多元线性回归假设检测与多元线性回归相关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一研究模型是合格的;其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与学习成就感是正相关关系,但并没有显着影响;其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成就感是负相关关系,但并没有显着影响;其四,学习适应性对学习成就感有显着影响,并且是正相关关系。第四部分是影响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因素及调整对策,指出影响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目的的因素有短期的学习目的与长期的学习目的;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有学生对汉语的态度、同学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教学风格及学生对汉语课堂;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工具性的学习动机和外部因素的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有系统性学习策略和自主性学习策略;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语言适应性、文化适应性以及价值观适应性,可以通过有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的、学生对汉语、同学、老师及汉语课堂的学习态度、工具性和外部因素的学习动机、系统性和自主性学习策略以及汉语、文化和价值观的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整。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期望。
二、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态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态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印尼慈育大学汉语学习者学习态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印尼慈育大学学生汉语学习态度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的回收和发放情况 |
三、调查内容的设计 |
四、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一)调查问卷的信度 |
(二)调查问卷的效度 |
第二节 印尼慈育大学中文系学生基本情况统计 |
一、性别数据的描述统计 |
二、年级数据的描述统计 |
三、华裔身份数据的描述统计 |
四、汉语学习时间数据的描述统计 |
五、宗教方面的数据统计 |
第二章 印尼慈育大学汉语学习者学习态度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态度情况分析 |
一、汉语学习态度总体情况分析 |
二、三维度汉语汉语学习态度情况分析 |
(一)认知维度的汉语学习态度情况分析 |
(二)情感维度的汉语学习态度情况分析 |
(三)行为维度的汉语学习态度情况分析 |
第二节 汉语学习态度的个体因素差异性分析 |
一、性别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一)性别因素描述统计 |
(二)性别与总体汉语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三)性别与三维度汉语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二、华裔身份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一)华裔身份因素的描述统计 |
(二)华裔身份与总体汉语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三)华裔身份与三维度汉语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三、年级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一)年级因素的描述统计 |
(二)年级与总体汉语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三)年级与三维度汉语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四、汉语学习时间差异性分析 |
(一)汉语学习时间因素描述统计 |
(二)汉语学习时间与总体汉语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三)汉语学习时间因素与三维度汉语学习态度分析 |
五、宗教差异性分析 |
(一)宗教因素描述统计 |
(二)宗教与总体汉语学习态度差异性分析 |
(三)宗教与三维度汉语学习态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访谈总结 |
一、对学生采访的总结 |
二、对教师采访的总结 |
第三章 印尼慈育大学汉语学习者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及相应建议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态度存在的问题 |
一、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严重 |
二、学习汉语缺少自觉性 |
三、学习汉语的目的性不明确 |
四、缺少中华文化认同 |
五、缺少目的语环境 |
六、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改进汉语学习态度的建议 |
一、对学生的建议 |
(一)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
(二)明确学习目的 |
二、对教师及政府的建议 |
(一)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
(二)加强文化认同感 |
(三)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 |
(四)改善线上教学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印尼学习者汉语学习态度调查问卷表 |
致谢 |
(2)跨文化能力培养视角下内地与香港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文化 |
2.1.2 跨文化能力 |
2.2 文献回顾 |
2.2.1 英语教材的文化研究 |
2.2.2 英语教材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文化分类方法 |
2.3.2 跨文化能力理论 |
2.4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语料库研究法 |
3.3.2 文本分析法 |
3.3.3 对比研究法 |
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1 两套教材涉及的文化知识 |
4.1.1 地域维度文化统计与分析 |
4.1.2 内容维度文化整理与分析 |
4.2 两套教材中跨文化态度与思维技能培养方式的数据分析 |
4.2.1 跨文化态度的培养方式 |
4.2.2 思维技能的培养方式 |
4.3 问题讨论 |
4.3.1 两套教材文化知识选择的异同 |
4.3.2 两套教材在跨文化态度和思维技能培养方面的异同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内容回顾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专有名词提取 |
附录2 思达版高中英语教材专有名词提取 |
附录3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专有名词统计表 |
附录4 思达版高中英语教材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专有名词统计表 |
附录5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欣赏培养的内容 |
附录6 思达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欣赏培养的内容 |
附录7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活动设计示例 |
附录8 思达版高中英语教材活动设计示例 致谢 |
(3)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语言态度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汉语态度的相关研究 |
(三)小结 |
三、相关研究工作 |
(一)研究内容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调查设计及结果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一)问卷结构 |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三)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二、泰国职校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
(一)泰国职校汉语教学现状 |
(二)泰国职校学生总体情况 |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三、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
(一)语言态度的认知层面 |
(二)语言态度的情感层面 |
(三)语言态度的行为层面 |
(四)小结 |
第二章 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个人背景因素对汉语态度的影响分析 |
(一)个人基本信息 |
(二)汉语学习相关信息 |
二、汉语使用对汉语态度的影响分析 |
(一)课后汉语使用时长 |
(二)课后汉语使用频率 |
(三)汉语使用的主要媒介 |
三、汉语能力对汉语态度的影响分析 |
(一)汉语自测水平 |
(二)汉语考试成绩 |
四、其他因素对汉语态度的影响分析 |
(一)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
(二)对中国人的态度 |
第三章 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
一、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存在的问题 |
(一)语言态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
(二)受语言使用等方面影响产生的问题 |
二、对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的建议 |
(一)对学校的建议 |
(二)对教师的建议 |
(三)对学生的建议 |
结语 |
一、总结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教育“菲化”背景下菲律宾华文学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侨中学院、中正学院、光启学校三所华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整体状况 |
第一节 菲律宾华人的社会化进程 |
一、西统时期菲华社会的浅层融入 |
二、美统时期菲华社会族群意识的觉醒 |
三、菲律宾独立以后菲华社会的“本地化” |
第二节 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史概述 |
一、“菲化”前的华文教育(19c末-1975) |
二、“菲化”后的华文教育(1976-至今) |
三、华文学校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华文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及“菲化”后文化传承走向 |
一、华文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
二、菲化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传承不断衰微 |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文化传承的挽救略有起色 |
第二章 菲律宾华校对中华传统文化“传”的主体分析 |
第一节 菲华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政策与社会困境 |
一、菲国内政策制约 |
二、族群融合与社会负冲击 |
第二节 当下华校教学实践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
一、课堂教学的文化融入 |
二、课外文化环境营造 |
三、文化交流项目实地体验 |
第三章 菲律宾华校对中华传统文化“承”的主体分析 |
第一节 华族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有待加强 |
一、传统价值文化认同广泛 |
二、文化载体认同动力不足 |
三、文化身份认同有待加强 |
第二节 “菲化”后华族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认同速降缓升 |
一、教育“菲化”后族群文化认同的“U”型曲线 |
二、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与学段呈正相关 |
三、变化趋势相关思考 |
第四章 华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挑战与发展机遇分析 |
第一节 华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际问题和路径探讨 |
一、影响文化传承成效的负面因素分析 |
二、改善教学现状的可行路径 |
第二节 多因素共同打造华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 |
一、新时期中菲关系中华语社会运用价值提升 |
二、“输”“造”并举壮大师资队伍 |
三、菲华社会传承族群文化热情不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菲律宾华语课本》中中华历史文化相关的内容 |
附录2 :学生问卷及问卷可用性测试过程 |
附录3 :教师访谈 |
后记 |
(5)韩国高中生对汉语教材中中国文化态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二)韩国高中中国文化教学研究现状 |
(三)韩国高中汉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
三、本文研究工作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基础 |
第一章 对韩国高中汉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考察 |
一、韩国高中汉语教材文化内容的整理与分类 |
(一)旧教材文化内容的整理和分类 |
(二)新教材文化内容的整理和分类 |
二、韩国高中汉语新旧教材文化内容的比较 |
(一)新教材完全删除的文化内容 |
(二)新教材部分删减的文化内容 |
(三)新教材部分增补的文化内容 |
(四)新教材全新增加的文化内容 |
(五)两本教材的共性与新教材的特点 |
第二章 韩国高中生对汉语教材中国文化内容的态度调查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主旨与目标 |
二、问卷调查的制定、对象与实施 |
(一)问卷内容的制定 |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 |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三、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一)基本学情 |
(二)汉语学习的相关背景 |
(三)学习汉语的动机 |
(四)对汉语课及文化课的态度 |
(五)对教材中文化内容的态度 |
(六)追加回访内容 |
(七)对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 |
第三章 韩国高中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表现、特性及成因分析 |
一、学生的态度表现及特性 |
(一)学生的态度表现 |
(二)学生的态度特性 |
二、成因分析 |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
(二)汉语教师的原因 |
(三)汉语教材的原因 |
第四章 针对韩国高中生对汉语教材中中国文化态度的教学思考 |
一、教材文化内容的选编原则 |
(一)保证文化内容的客观性 |
(二)保证文化内容的时效性 |
(三)增强文化内容的针对性 |
(四)加强文化和单元汉语主题的匹配度 |
二、教师在文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
(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三)教师对教材的处理 |
(四)教师对自身素养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韩国高中生对教材中中国文化的态度及掌握情况调查 |
附录二 韩国本土汉语教师关于中国文化教学访谈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缅甸曼德勒市华裔中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以昌华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缅甸曼德勒市华人及华文教育概况 |
第一节 曼德勒市华人的来源及现状 |
一、曼德勒市华人的来源 |
二、曼德勒市华人的现状 |
第二节 曼德勒市华文教育的历史及现状 |
一、曼德勒市华文教育的历史 |
二、缅甸曼德勒市华文教育的现状 |
第二章 曼德勒市华裔中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情况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问卷设计 |
第二节 语言使用情况 |
一、日常语言使用情况 |
二、网络环境中语言使用情况 |
第三节 汉语学习态度 |
一、学习态度总体情况 |
二、不同性别学生学习态度 |
三、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态度 |
第四节 汉语学习动机 |
一、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
二、不同性别学生学习动机 |
三、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动机 |
第五节 汉语学习策略 |
一、学习策略使用总体情况 |
二、不同性别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
三、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
第六节 调查结论 |
第三章 缅甸华裔中学生汉语学习的特点及建议 |
第一节 汉语学习的特点 |
一、汉语学习的优势 |
二、汉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提高缅甸华裔学生汉语水平的建议 |
一、教师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三、家庭层面 |
四、政府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印尼美娜多省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以罗肯中学和美娜多三教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1.印尼整体汉语教学现状文献综述 |
2.印尼中学汉语教学情况文献综述 |
(四)印尼华文教育新发展和问题概述 |
1.印尼华文教育的新发展 |
2.印尼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美娜多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
(一)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汉语教学情况调查 |
1.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
2.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汉语教学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
3.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汉语教学调查问卷说明 |
(二)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汉语教学情况调查结果 |
1.教师角度 |
2.学生角度 |
3.教学角度 |
4.学校角度 |
5.社会角度 |
第二章 美娜多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
(一)罗肯中学汉语教学发展进步 |
1.孔院教学管理新发展 |
2.旅游汉语的初步探索 |
(二)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汉语教学问题对比分析 |
1.学生汉语学习难点及学习动机、效果问题分析 |
2.教师汉语教学和管理重难点问题分析 |
3.学校和社会及语言环境问题分析 |
第三章 美娜多地区汉语教学发展建议 |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策略探讨 |
(二)营造课外汉语环境策略探讨 |
(三)教师学习和发展策略探讨 |
(四)发展美娜多市区教学点和旅游汉语策略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校汉语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罗肯中学和三教会学生汉语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 C:《印尼美娜多旅游汉语教学常见菜名、饮料名和服务用语》 |
致谢 |
(8)印尼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印尼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综述 |
1.3.2 印尼志愿者、教师现状调查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印尼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
2.1 调查问卷设计 |
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2.3 印尼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印尼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
3.1 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 |
3.1.1 基本信息统计 |
3.1.2 学生汉语学习情况 |
3.1.3 学生对汉语课堂的评价 |
3.1.4 学生的长期汉语学习需求 |
3.2 汉语教师现状分析 |
3.2.1 基本信息统计 |
3.2.2 教学经验情况 |
3.2.3 教师培训情况 |
3.3 汉语教材现状分析 |
3.3.1 各学校使用教材情况 |
3.3.2 学生对学校教材评价 |
3.3.3 教师对学校教材评价 |
3.4 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
3.4.1 课堂教学相关情况 |
3.4.2 教学设施环境等情况 |
3.4.3 汉语教学反馈与期望 |
第四章 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存在问题与建议 |
4.1 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1 MIS中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2 Eben中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3 罗肯中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4 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
4.2 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建议 |
4.2.1 MIS中学汉语教学建议 |
4.2.2 Eben中学汉语教学建议 |
4.2.3 罗肯中学汉语教学建议 |
4.2.4 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共性问题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问卷调查 |
致谢 |
附件 |
(9)印尼玛琅市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玛琅市四所本土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1.3.2 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1.3.3 印尼玛琅市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系统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4.5 课堂观察法 |
第二章 印尼玛琅市四所大学及汉语系简介 |
2.1 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及汉语系简介 |
2.2 印尼普拉维查亚大学及汉语系简介 |
2.3 印尼玛琅穆罕默迪亚大学及其汉语课简介 |
2.4 印尼玛中大学及汉语系简介 |
第三章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2 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 |
3.3 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 |
3.4 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及缺点 |
第四章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
4.1 学生基本信息 |
4.2 学习动机和态度 |
4.3 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 |
4.4 学习侧重点和难点 |
4.5 学习方式 |
4.6 学生对学习文化的态度 |
第五章 教师与教学现状分析 |
5.1 教师基本信息 |
5.2 教学经验 |
5.3 学生对教师的要求 |
5.4 课堂教学 |
5.4.1 课堂教学用语 |
5.4.2 教学难点 |
5.5 教师培训 |
5.6 教师收入 |
5.7 教师对教学发展的建议 |
第六章 教材现状分析 |
6.1 教材选用情况 |
6.2 师生对教材满意度 |
6.3 师生对编写本土化教材的看法 |
第七章 玛琅市汉语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 |
7.1 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建议 |
7.1.1 加强学生学习动机 |
7.1.2 明确学习重难点 |
7.2 针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
7.2.1 多元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
7.2.2 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 |
7.2.3 加大文化教学力度 |
7.3 针对师资与培训方面的建议 |
7.3.1 关于外派教师 |
7.3.2 关于本土教师 |
7.4 针对教材方面的建议 |
7.4.1 编写本土化教材 |
7.4.2 增添教材 |
7.5 针对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建议 |
7.5.1 拓宽办学渠道 |
7.5.2 注重学术研究 |
7.5.3 加大文化推广力度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印尼坤甸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汉语学习心理研究概述 |
二、印尼的汉语教学及汉语学习心理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印尼坤甸坤中高中汉语教学情况 |
第二章 印尼坤甸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调查 |
第一节 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调查设计及统计方法 |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三、预测假设 |
四、调查问卷统计工具 |
第二节 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工具性及描述性分析 |
一、学习目的的工具性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
二、学习态度的工具性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
三、学习动机的工具性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
四、学习策略的工具性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
五、学习适应性的工具性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
六、学习成就感的工具性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
第三章 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多线性回归假设检测 |
一、残差正态性检验 |
二、因素共线性测试 |
三、异方度测试 |
四、自相关检验 |
第二节 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
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二、相关系数和确定系数 |
三、假设检验 |
第三节 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相关性讨论 |
一、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研究模型合格检验 |
二、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目的对学习成就感的影响 |
三、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对学习成就感的影响 |
四、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对学习成就感的影响 |
五、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策略对学习成就感的影响 |
六、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适应性对学习成就感的影响 |
第四章 影响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因素及调整对策 |
第一节 影响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因素 |
一、学习目的的影响因素 |
二、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
三、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
四、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 |
五、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
六、学习成就感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反思 |
一、学习反思的效度分析 |
二、学习反思的信度分析 |
三、学习反思的描述性分析 |
第三节 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的调整对策 |
一、学习目的的调整对策 |
二、学习态度的调整对策 |
三、学习动机的调整对策 |
四、学习策略的调整对策 |
五、学习适应性的调整对策 |
六、学习成就感的调整对策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态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尼慈育大学汉语学习者学习态度调查研究[D]. 赖筱美.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2]跨文化能力培养视角下内地与香港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研究[D]. 刘赛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3]泰国职校学生汉语态度调查研究[D]. 孙婧.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教育“菲化”背景下菲律宾华文学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侨中学院、中正学院、光启学校三所华校为例[D]. 李安娜. 暨南大学, 2020(04)
- [5]韩国高中生对汉语教材中中国文化态度调查研究[D]. 姜佶睿.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缅甸曼德勒市华裔中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以昌华学校为例[D]. 张娇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印尼美娜多省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以罗肯中学和美娜多三教会学校为例[D]. 申苏娜. 郑州大学, 2020(02)
- [8]印尼美娜多地区三所私立中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 刘冰洁.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印尼玛琅市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玛琅市四所本土大学为例[D]. 曹艳婕. 兰州大学, 2020(12)
- [10]印尼坤甸坤中高中学生汉语学习心理调查研究[D]. 王月杏.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