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秀,戴方喜,赵金龙,魏科梁,杨楠,汪婷[1](2021)在《对《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学习与解读》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准确认清政策背景,把握改革目标,明确改革路径,在改革中积极担当、保持稳定;在改革中依法依规、维护权益;在改革中增添活力、谋划发展;最终完成校属企业体制改革任务并促进校属企业的战略转型,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并有效推进的工作。
刘哲[2](2018)在《HG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校办企业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我国高校校办企业从上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创办实习工厂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不断创造新的历史成绩和社会价值,在弥补高校教育经费不足、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促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面临新的经济运行体制,高校校办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权不明、事企不分、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激励机制弱化、财务管理混乱、监管缺位等众多问题,高校和企业之间仍然是事业单位式的上下级关系,高校依然对校办企业承担无限责任风险,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所有的责任都将由高校承担。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就必须尽快改制校办企业的经营模式,选取和运用恰当的管理体制来搭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规避高校直接经营企业的潜在风险。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对HG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研究。针对HG大学校办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尊重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为出发点,对现有校办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整体谋划、因企制宜,通过清理关闭、脱钩剥离、保留管理、集中监管等方式对校办企业分类实施改革。通过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理顺HG大学和其校办企业的关系,将校办企业中的经营性资产及学校用于企业经营运作的非经营性资产全部划归到资产经营公司管理,HG大学只对资产经营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有效规避HG大学直接经营企业的潜在风险,促进学校经营性资产规范运营,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赋予校办企业新的活力,促使校办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发展。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徐丹梅[3](2018)在《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等学校在办好自身教育事业的同时,纷纷开始利用自身科学技术优势、学科优势、人才的优势创办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企业在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着,而且在各高校周边逐渐成立高新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现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科技成果有益转化的重要源泉。但是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科技园区的建设与管理还在摸索中前行,教育部等高校上级主管部门一直在为规范和完善高校产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而努力。由于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之快,目前在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究其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校校办企业明确的战略规划的缺乏和发展目标的不清晰,导致校办企业发展中出现市场定位不准、追求眼前利益等状况,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本文在论述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成绩的同时,对其经营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A校校办企业发展为案例,对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以便从总体上把控论文研究的具体架构;着重对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与PEST分析,介绍校办企业定义、特征和类型,以及介绍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A校校办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介绍A校校办企业经营规模和权属关系以及主要下属企业概况;运用SWOT模型分析A校校办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从而选择其战略定位;在分析A校校办企业现有发展情况基础上,制定A校校办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并探讨相应的发展策略;根据战略框架,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保障战略目标的实施与控制。最终,本文认为A校校办企业应将发展重心集中在“取之于校、反哺于校”上,重点依托A校优势资源,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的一体化建设,将高校校办企业建设的更加规范、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永芳[4](2013)在《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建设创业型大学以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以往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中,几乎集中在创业型大学的介绍、理论分析和组织转型等方面,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分析学术创业行为以及学术创业对学科发展影响的研究很少;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政府、大学、学科、教师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的综合研究较少;从大学行政管理者角度思考创业型大学建设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个体角度关注大学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需求、认知和回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背景,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教师和学科发展等关键性因素入手,结合政府、市场等要素,选取了江苏省“985工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等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工科类等不同类型的3所大学作为案例,分析了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和成员对经济社会需求、大学政策制度的回应策略以及学术创业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与影响。在收集三所案例大学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大学职能部门—院系—教师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管理者和教师等不同类型人员共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教育厅有关人员(2人)进行了咨询和访谈。借助伯顿·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转型五要素理论、希拉·斯劳特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和埃兹科维茨的三螺旋理论等重要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现状及其内外部环境,探讨了政府、市场与大学学术创业之间的关系。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回应策略进行了理性分析和解释。教师的学术创业实际上受到大学政策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其行为选择是学校政策与个人利益选择共同作用和驱动的结果,并呈现出同型化特征。访谈结果证实了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在教师学术创业行为中的意义,即:教师的学术创业行为是为了回应大学奖惩制度以获得“现实合法性”(新制度主义理论),是为了获得外部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职称提升、研究改善、收入增加等)以避免可能的地位下降和资源减少(资源依赖理论)。运用SPSS因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江苏省38所高校的学术创业、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归纳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结果所处的五个层级,并证实了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紧密互动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学术组织创业与学科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在对案例大学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案例大学学术创业的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分别为混合型、初始型、适应型、成熟型和理想型,就目前江苏省高校而言,学术创业类型主要集中于初始型、适应型和混合型三类,尚缺乏成熟型和理想型创业大学。借鉴和运用美国学者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框架和英国学者哈里森、雷奇关于创业结果与市场因素互动机制模型,构建了由大学发展规划与定位、学科发展水平、学术资本机制和文化、大学学术创业结果等四个内部因素组成以及由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产业需求、时机等外部要素构成的学术创业结果与内外部因素的互动概念模型。根据对创业型大学范式的概括、大学学术创业现状、内部成员对学术创业的认知、理解、选择以及实证分析结果,论文建议中国大学在今后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要推进有利于创业型大学形成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校企有效互动机制,要走特色创新之路,要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从而达成学术与行政、学科与创业的平衡,以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
任艮丰[5](2012)在《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大学办企业是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国外是不允许公立大学直接投资办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创办学生实习实践工厂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出现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等系列问题。2005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大学科技产业的规定》要求对校办企业进行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研究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是校办企业自身需要,也是社会对大学校办企业提出的要求。从大学本身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结合产权交易理论,讨论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从目前校办企业发展情况,总结大学校办企业三种发展模式,即:“防火墙”发展模式、“学科性公司制”发展模式、“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模式,讨论三种发展模式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大学校办企业未来两种主要的发展模式。最后,指出我国大学校办企未来发展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改制为基础建立“防火墙”发展模式,另外一种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建立新型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并讨论这两种发展模式在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方面。本文是首次对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进行归类,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在研究企业发展模式上结合中国特色,结合大学发展,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校办企业的发展模式。
侯正良[6](2011)在《高校校办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校办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它既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又是一个承担着接收学生实习、弥补教育交费不足、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重要阵地。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50多年来,从规模很小的实习工厂,发展到拥有控股上市公司达40余家,科工贸企业5000余家,资产总额为1000多亿元的高校校办企业大军,可谓成绩斐然。当然,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传统国有企业的通病:产权不清、活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2001年,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原国务院体改办、教育部、科技部等九个部委共同参与,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此后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两校试点工作。北大和清华经过三年左右的试点和改革探索,积累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创办和管理科技企业的经验,并逐步建立了新型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分别通过清产核资、行政划转成立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2005年10月,教育部在总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发布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全国高校校办企业的改制大幕全面拉开。截至2009年底,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所高校因产业规模较小经教育部批准可以暂不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外,其余68所部属高校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下属校办企业也进行了公司化改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高校校办企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归结到一点,是有关法律的缺位问题。《公司法》缺少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规定,使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法律地位尴尬;《企业国有资产法》没有明确把高校校办企业纳入调整范围,导致上千亿元的高校经营性资产无法可依;高校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却无相应法律的支撑;校办企业改制也面临法律和政策的缺失。所以,高校校办企业这种在夹缝中生存的地位必须改变。笔者建议,通过修改《公司法》明确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法律地位;通过修改《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通过出台《高校科技产业促进法》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法》来保障方兴未艾的高校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还注意到,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在微观层面也缺乏具体的制度设计。教育部的有关指导文件(《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过于原则,不能指导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后的管理实践。因此,笔者运用法律的思维,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实际审视和研究了改制后校办企业的制度重构问题,提出制定《高等学校企业管理规范》的建议,并起草了建议稿,供学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参考。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理清了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高校校办企业的基本情况,为后文提出的完善高校校办企业立法和制定《高等学校企业管理规范》提供现实依据;第三部分是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第四部分提出高校校办企业的立法完善;第五部分是关于高校校办企业的具体制度设计——制定《高等学校企业管理规范》;第六部分是结论。
陈小刚[7](2011)在《我国校办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及规范化管理》文中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校校办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高校借助人才、科技优势和科技成果自己创办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时期,如何搞好校办企业的改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办产业管理工作,为学校真正树立起防火墙的作用,使校办产业规范管理并稳步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的阐述,为高校校办企业产权创新寻找理论源泉。通过对我国校办企业产权的现状分析,初步解析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成因,尝试从如何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及规范校办产业管理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依据西北大学校办产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新模式下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包括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明晰产权,建立新型产权关系;权责明确,理顺管理体制;开拓创新,规范校办产业的管理;改革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刘汉川[8](2008)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是通过科技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的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活动几大主要机构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尽快地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国内和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状况以及转化模式,重点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作为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的模式之一,是适应我国高科技发展以及促进高校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项有利举措,同时通过高校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对股份制模式展开研究,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王晓[9](2008)在《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借助自有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创办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使得高校校办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校办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国家税收和促进社会就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于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提高科研综合水平、培养创新和应用型人才、服务学校师生,以及补充学校经费不足和保障高校后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高校校办产业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利国利民利校”的事业。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以及社会条件和政策的限制,普遍存在着高校直接创办管理企业、直接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弊端,制约了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学校背上了沉重的经济风险,出现了因产业债务不能偿还,学校法人常吃官司的惨痛教训。同时校办产业中存在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体制滞后、机构庞大等问题也呼唤着对可以促进高校校办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国内外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普遍模式,并总结了其发展经验。在深入分析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障碍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启示,探索适合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一校两制”体制下的“防火墙”模式,并提出了在新模式下促进高校校办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分为五大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同行专家对高校校办产业的观点。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包括高校校办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以及对高校校办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体制滞后、机构庞大等问题的分析,第三部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模式,并总结其经验和启示。第四部分探索新模式——“一校两制”体制下的“防火墙”模式,首先明确了“一校两制”和“防火墙”模式这两个概念,然后进行模式概述,最后对模式核心进行重点分析。文章的第五部分针对校办产业当前存在的障碍与问题提出了新模式下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包括建立新型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严格管理高校产业活动和投资行为、构建高校企业文化等措施。
彭良英[10](2007)在《关于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改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存在是由现阶段中国国情决定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创办实习工厂开始,到21世纪初拥有高校控股的上市公司40余家及5000余家科工贸企业,高校校办企业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但是,从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现状看,企业发展普遍缺乏动力,有相当的校办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的境地。这是因为高校校办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深层次问题,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高校校办企业进行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当务之急。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就是扫除校办企业种种制度障碍,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高校校办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本文在分析高校校办企业经营现状和企业改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重塑高校校办企业功能、校办企业资源合并、分类改制、分类管理以及重塑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的改制策略。由于企业动力是推动企业有效运行起来的力量,没有动力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作为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重塑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这一策略做了重点论述,并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措施。本论文认为,作为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高校企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科学合理的内部制度体系还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发育、完善,以及宏观体制环境的支撑,因此,本文为高校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二、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1)对《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学习与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分析 |
(一)我国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回顾 |
(二)高校所属企业的改革环境与形势分析 |
二、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
三、《意见》精神实质解读 |
(一)总体要求 |
(二)改革方式 |
1. 关:清理关闭。 |
2. 剥:脱钩剥离。 |
3. 留:保留管理。 |
4. 管:集中监管。 |
(三)职责分工 |
(四)实施步骤 |
1. 时间节点 |
2. 工作程序 |
(五)工作要求 |
1. 加强组织领导 |
2. 强化工作落实 |
3. 严肃责任追究 |
(2)HG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权理论 |
2.1.1 产权理论的内涵 |
2.1.2 对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启示 |
2.2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2.1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内涵 |
2.2.2 对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启示 |
2.3 校办企业改制研究动态 |
第三章 HG大学校办企业现状分析 |
3.1 HG大学校办企业基本情况 |
3.2 HG大学校办企业存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新形势下HG大学校办企业改制方案设计 |
4.1 HG大学校办企业改制的指导思想 |
4.2 HG大学校办企业改制的基本原则 |
4.3 HG大学校办企业改制的准备工作 |
4.4 HG大学校办企业改制的方案设计 |
4.4.1 清理关闭 |
4.4.2 脱钩剥离 |
4.4.3 保留管理 |
4.4.4 集中监管 |
第五章 HG大学校办企业改制的保障性措施 |
5.1 强化组织领导 |
5.2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
5.3 妥善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
5.4 落实财政税收市场监管等政策 |
5.5 严格责任追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2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与PEST分析 |
2.1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现状 |
2.1.1 高校校办企业定义 |
2.1.2 高校校办企业特征 |
2.1.3 高校校办企业类型 |
2.1.4 高校资产公司 |
2.2 高校校办企业PEST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3 A校校办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
3.1 A校校办企业发展概况 |
3.1.1 权属关系 |
3.1.2 经营规模 |
3.2 主要下属企业 |
3.2.1 A校科技股份公司 |
3.2.2 A校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
3.2.3 A校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 |
3.2.4 A校物业管理公司 |
4 A校校办企业SWOT分析 |
4.1 A校校办企业的优势 |
4.1.1 高校的品牌优势 |
4.1.2 高校的人才优势 |
4.1.3 利于产学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4.1.4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4.2 A校校办企业的劣势 |
4.2.1 缺乏战略规划,定位不明 |
4.2.2 体制不顺,产权不清 |
4.2.3 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因素 |
4.2.4 财务管理薄弱 |
4.2.5 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
4.2.6 产学研逐渐弱化 |
4.3 A校校办企业的机遇 |
4.3.1 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 |
4.3.2 利于实现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 |
4.3.3 实现A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
4.3.4 成功高校的经验与启示 |
4.4 A校校办企业的挑战 |
4.4.1 规模发展受到制约 |
4.4.2 资本困境阻碍发展 |
4.4.3 市场竞争激烈 |
5 A校校办企业战略框架构建与发展策略分析 |
5.1 使命与愿景 |
5.2 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
5.2.1 功能定位 |
5.2.2 发展目标 |
5.3 战略框架的构建 |
5.4 发展策略 |
6 A校校办企业战略实施保障与支撑体系建设 |
6.1 A校校办企业实施目标化管理 |
6.2 推动A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
6.3 促进A校校办企业创新性发展 |
6.3.1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集约化经营 |
6.3.2 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技术新产品 |
6.3.3 探索产业研究院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 |
6.3.4 进一步加强A校科技园建设 |
6.4 加强A校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 |
6.4.1 完善资产公司建设 |
6.4.2 重视人才资源问题,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
6.4.3 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
6.4.4 塑造企业文化,提升软实力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现状概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
一、研究问题与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案例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第二章 创业型大学:概述与反思 |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范式分析 |
一、创业型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创业型大学概念的多重解读 |
三、关于创业型大学范式的综合分析 |
第二节 大学学术创业及其范围 |
一、西方国家学者关于学术创业的内涵解读 |
二、对中国大学学术创业内涵及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与价值反思 |
一、创业型大学生成机制分析 |
二、创业型大学价值反思 |
第三章 资源依赖: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机制探析 |
第一节 资源依赖图景中的大学学术创业 |
一、资源依赖理论: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理论诠释 |
二、我国大学学术创业的趋同性和特殊性 |
第二节 政府、市场对大学学术创业的外部作用分析 |
一、政府对大学学术创业行为的作用与影响 |
二、学术创业与市场的交融与互动 |
第四章 创业动因与组织运行:大学创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创业的驱动因素分析 |
一、社会责任是促使中国一批高水平大学从事创业行动的重要原因 |
二、竞争压力驱使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实施创业型大学战略 |
三、以创业推动学术发展是大学开展学术创业行动的另一重要驱动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创业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分析 |
一、国家及江苏省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及其作用 |
二、大学创业激励措施及其评析 |
第三节 大学学术创业组织与运行 |
一、大学的技术转移与管理组织——学术创业的最直接组织形式 |
二、大学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组织——学术创业的重要载体 |
三、大学科技园——校政企行合作与学术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
四、大学科技型企业——学术创业的典型模式 |
第五章 行为方式与策略选择:教师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
第一节 教师关于学术创业的认知与体会 |
一、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
二、大学行政管理者对于学术创业的回应 |
三、教师对于大学学术创业的经历与体会 |
第二节 教师回应学术创业的策略与思考 |
一、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动机 |
二、教师学术创业的策略选择 |
三、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
第六章 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互动机制与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分析 |
一、大学学术创业与新兴学科的兴起 |
二、大学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以斯坦福大学和沃里克大学为例 |
第二节 关于江苏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
一、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二、江苏公办本科高校学术创业与学科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三、简要结论 |
第三节 学术创业成效比较与分析:以江苏三所案例高校为例 |
一、三所案例大学的学术创业因子分析与比较 |
二、国际比较与分析 |
三、学术创业结果概念模型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发现的知识贡献及意义 |
第二节 对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思考与建议 |
一、坚持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组织转型的辩证统一 |
二、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
三、营造政策制度环境,完善校企有效互动机制 |
四、走特色创新之路 |
五、切实推动大学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研究的推广 |
三、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征询信 |
附录二: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关于“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关于学术创业成本收益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
后记 |
(5)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
2.1.1 准公共产品定义 |
2.1.2 准公共产品属性 |
2.1.3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特征 |
2.1.4 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收益性 |
2.2 产权交易理论 |
2.2.1 产权交易的涵义 |
2.2.2 产权交易的特征 |
2.2.3 产权交易市场 |
2.2.4 我国高校债务与知识产品的收益 |
2.2.5 大学的社会服务与知识产权交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现状 |
3.1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发展概况 |
3.1.1 大学校办企业的现状 |
3.1.2 当前我国校办企业发展的情况 |
3.2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形成的动因 |
3.2.1 经费短缺 |
3.2.2 市场拉动 |
3.2.3 政府推动 |
3.3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性质 |
3.3.1 功能的服务属性 |
3.3.2 产权的事业性质 |
3.3.3 运作的企业属性 |
3.3.4 价值的科技属性 |
3.4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的作用 |
3.4.1 大学校办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4.2 校办企业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四章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现有发展模式分析 |
4.1 “发展模式”等相关理论界定 |
4.1.1 “发展模式”的理论界定 |
4.1.2 “企业发展模式”的理论界定 |
4.2 “防火墙”发展模式 |
4.2.1 “防火墙”发展模式的含义 |
4.2.2 “防火墙”发展模式的优点 |
4.2.3 “防火墙”规范化仍面临的主要问题 |
4.3 “学科性公司制”发展模式 |
4.3.1 “学科性公司制”的内涵 |
4.3.2 以“学科性公司制”发展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情况 |
4.3.3 “学科性公司制”的组织特征 |
4.3.4 “学科性公司制”的优势 |
4.3.5 “学科性公司制”存在的问题 |
4.4 “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 |
4.4.1 “大学科技园”优势 |
4.4.2 “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国内外校办企业成功案例及分析 |
5.1 国内大学校办企业的不同发展模式发展情况 |
5.1.1 以“防火墙”发展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情况 |
5.1.2 以“学科性公司制”发展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情况 |
5.1.3 以“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为代表的高校企业情况 |
5.2 国外大学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情况 |
5.2.1 美国 |
5.2.2 英国 |
5.2.3 日本 |
5.2.4 德国 |
5.3 国外大学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3.1 要充分依托大学的资源 |
5.3.2 需要有鲜明特色 |
5.3.3 要处理好与大学的关系 |
5.3.4 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
第六章 我国大学校办企业两种发展模式的完善措施 |
6.1 深化“防火墙”发展模式改革 |
6.1.1 规范高校营利性资产的投资 |
6.1.2 校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6.2 逐步完善大学科技园 |
6.2.1 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
6.2.2 学习和引进专业中介 |
6.2.3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报告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高校校办企业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
(一)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论文的思想基础、创新之处及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校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起源 |
(一)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渊源和历史 |
(二) 国外高校校办企业发展概况 |
二、我国校办企业的特点、使命与发展现状 |
(一)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和使命 |
(二)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我国的校办企业改制 |
(一)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
(二)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特殊性 |
(三)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模式 |
第二章 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高校校办产业缺少明确的法律定位 |
(一) 高校校办企业的法律存在形式 |
(二)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尴尬地位 |
(三) 高校校办企业法律缺失的表现 |
二、高校校办企业缺乏具体的制度设计 |
(一) 新型高校产业管理体制规范的缺失 |
(二) 高校企业法人治理规范的缺失 |
第三章 高校校办企业的立法完善 |
一、出台《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补充规定 |
(一) 《公司法》中应增设关于高校企业的法律规定 |
(二) 《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应增设关于高校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的法律规定 |
二、制定专门法律促进和规范高校校办企业发展 |
(一) 出台《高校科技产业促进法》 |
(二) 出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法》 |
第四章 高校校办企业的制度设计——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 |
一、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必要性和意义 |
(一) 优化制度设计对校办企业发展的意义 |
(二) 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必要性 |
二、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目标和原则 |
(一) 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目标 |
(二) 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原则 |
三、高校校办企业制度设计的内容——《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 |
(一) 总则 |
(二) 管理体制 |
(三) 资产经营公司的组织机构 |
(四) 对所出资企业的管理 |
(五) 重大事项的决策 |
(六) 内部监管制度建设 |
附:《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笔者建议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我国校办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及规范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存在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产权概念 |
2.2 马克思的产权思想 |
2.3 现代产权制度 |
2.4 校办企业产权制度 |
2.4.1 有关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校办企业的改制与发展的研究 |
2.4.2 有关我国高校企业改制的模式分析及途径的相关研究 |
2.4.3 有关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2.4.4 有关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以及规范管理的研究 |
2.4.5 国内外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
2.4.6 其他 |
第三章 我国校办企业产权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产权发展的历史 |
3.1.1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
3.1.2 高校直接创办企业,向社会辐射技术 |
3.1.3 20世纪90年代大学与校办科技企业的关系及其变动 |
3.2 我国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产权发展的现状 |
3.2.1 "产业处或产业办公室"模式 |
3.2.2 "集团公司"模式 |
3.2.3 "股份制"模式 |
3.2.4 "大学科技园"模式 |
3.2.5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模式 |
3.3 我国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产权发展的问题及成因 |
第四章 高校校办企业产权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
4.1 西北大学校办产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4.1.1 西北大学校办产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4.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3 产业改制思路 |
4.2 西北大学校办企业改革经验 |
4.3 西北大学校办企业改革启示 |
4.4 清华紫光改革及启示 |
4.5 北大方正改革及启示 |
第五章 推进高校校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
5.1 统一认识,转变观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产业工作 |
5.2 明晰产权,建立新型产权关系 |
5.3 权责明确,理顺管理体制 |
5.4 规范管理校办产业 |
5.5 改革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
1.2 定义及相关概念 |
1.2.1 科技成果 |
1.2.2 科技成果转化 |
1.3 现状分析及问题提出 |
1.3.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现状分析 |
1.3.2 高校科技活动状况 |
1.3.3 高校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状况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
2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
2.1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2.1.1 成果产生阶段 |
2.1.2 成果转化阶段 |
2.1.3 成果的产业化阶段 |
2.2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市场与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影响 |
2.2.2 宏观科技管理体制的影响 |
2.2.3 金融和外贸管理体制与政策的影响 |
3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
3.1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 |
3.1.1 总况 |
3.1.2 国外高校与产业界合作的模式 |
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3.2.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
3.2.2 技术转移模式 |
3.2.3 高校合办、自办企业模式 |
3.2.4 官、产、学、研结合模式 |
3.2.5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
3.2.6 创办大学科技园 |
3.2.7 股份制模式 |
3.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评价 |
3.3.1 对几种模式的评析 |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产生和意义 |
4.1 高校股份制企业产生的原因 |
4.1.1 国家政策因素 |
4.1.2 市场环境因素 |
4.1.3 高校校办企业自身因素 |
4.2 股份制是高校企业组织的目标模式 |
4.3 高校股份制的形式 |
4.3.1 校内股份制 |
4.3.2 高校与企业合办股份制企业 |
4.3.3 上市公司 |
4.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现实意义 |
4.4.1 股份制模式可以重建产权结构 |
4.4.2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成果转化经营机制的调整 |
4.4.3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无形资产的保护 |
4.4.4 股份制模式是筹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重要途径 |
4.4.5 股份制模式有利于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人才 |
4.5 实证分析 |
4.5.1 依托浙大科研与人才优势,努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
4.5.2 以股份制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4.5.3 结论 |
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分析 |
5.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适用范围 |
5.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特征分析 |
5.2.1 从组织结构而言 |
5.2.2 运行机制 |
5.3 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的绩效分析 |
5.3.1 高校校办产业总况 |
5.3.2 高校上市公司分析 |
5.3.3 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 |
5.4 现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1 产权不明晰 |
5.4.2 高校科技成果的资产评估欠规范 |
5.4.3 股份制公司主营业务过于宽泛以及不明确对科技成果转化造成影响 |
5.4.4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经营业绩欠佳 |
5.4.5 人力资源量化不够,公司的职员结构不合理 |
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工的改进对策和政策性建议 |
6.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改进对策 |
6.2 政策性建议 |
6.2.1 以多种形式的股份制转化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
6.2.2 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业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问题的对策 |
6.3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 |
6.4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引文 |
(9)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概况 |
2.1.1 高校校办产业的产业规模 |
2.1.2 高校校办产业的产业结构 |
2.2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作用 |
2.2.1 推动技术创新 |
2.2.2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2.2.3 促进产学结合 |
2.2.4 改善办学条件 |
2.3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产权关系不明晰 |
2.3.2 企业规模小 |
2.3.3 科技型企业比重较低 |
2.3.4 人员素质整体水平偏低 |
2.3.5 风险意识薄弱 |
第三章 国内外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和启示 |
3.1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概述和启示 |
3.1.1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
3.1.2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启示 |
3.2 国内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概述和启示 |
3.2.1 国内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
3.2.2 国内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启示 |
第四章 高校校办产业新模式—“一校两制”体制下的“防火墙”模式 |
4.1 概念界定 |
4.1.1 “一校两制”体制 |
4.1.2 “防火墙”模式 |
4.2 模式概述 |
4.2.1 模式运行的前提条件 |
4.2.2 模式的目标和原则 |
4.2.3 模式的功能 |
4.3 模式核心 |
4.3.1 组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4.3.2 深化校企改制 |
第五章 新模式下加快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
5.1 用新思想和新观念推进高校校办产业健康发展 |
5.1.1 领导观念的更新是校办产业发展的关键 |
5.1.2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 |
5.1.3 推进高校校办产业规范化 |
5.2 深化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
5.2.1 建立新型的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5.2.2 在高校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5.2.3 建立校办企业的退出机制 |
5.3 严格管理和规范高校与高校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经营活动 |
5.3.1 严格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 |
5.3.2 整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资源 |
5.3.3 高校要建立健全投资决策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 |
5.4 加强校办企业的文化建设 |
5.4.1 形成独特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
5.4.2 激励校企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性 |
5.4.3 重视制度创新和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
5.4.4 促进高校校企文化的转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关于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改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高校校办企业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线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动力系统理论 |
2.1.1 企业动力及企业动力系统 |
2.1.2 企业动力系统作用机理 |
2.2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3 激励约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高校校办企业界定及其经营状况简述 |
3.1.1 高校校办企业界定及其特点 |
3.1.2 高校校办企业经营状况 |
3.2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的历史沿革及改制现状 |
3.3 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 |
3.3.1 企业投资主体不明,导致产权界定不清 |
3.3.2 管理体制不顺,"校企不分"传统延续 |
3.3.3 管理制度滞后 |
3.3.4 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
3.3.5 校办企业"劳动关系"模式普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 |
3.4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校办企业的动力系统分析 |
4.1 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的构成及其特殊性 |
4.1.1 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的构成 |
4.1.2 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的特征 |
4.2 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模型 |
4.3 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现状及改制后预期状况的比较 |
4.4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实质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总体框架设计 |
5.1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目标 |
5.2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原则 |
5.3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思路 |
5.4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策略 |
5.4.1 重塑高校校办企业的功能 |
5.4.2 高校校办企业资源合并 |
5.4.3 对高校校办企业进行分类改制、分类管理 |
5.4.4 重塑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6 重塑高校校办企业动力系统 |
6.1 高校校办企业动力源的重塑 |
6.1.1 股东原动力 |
6.1.2 企业家能动力 |
6.1.3 职工能动力 |
6.2 高校校办企业动力机制的重塑 |
6.2.1 高校校办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
6.2.2 高校校办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 |
6.2.3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
6.3 本章小结 |
7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外部环境的支撑 |
7.1 建立有利于高校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
7.2 完善各类政策工具,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
7.3 规范资本市场,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高校企业投融资体系 |
7.4 创造宽松的技术供给环境 |
7.5 人才的自由流动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对《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学习与解读[J]. 李宏秀,戴方喜,赵金龙,魏科梁,杨楠,汪婷.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03)
- [2]HG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刘哲.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3]A校校办企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D]. 徐丹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学术创业行为与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高校的案例分析[D]. 刘永芳. 南京大学, 2013(03)
- [5]我国大学校办企业发展模式研究[D]. 任艮丰. 长沙理工大学, 2012(10)
- [6]高校校办企业法律问题研究[D]. 侯正良.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6)
- [7]我国校办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及规范化管理[D]. 陈小刚. 西北大学, 2011(06)
- [8]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研究[D]. 刘汉川.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3)
- [9]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D]. 王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10]关于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改制问题研究[D]. 彭良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