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星辰[1](2021)在《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针对黄土高原及广大无砂石料地区工程建设面临的砂石料开采环境成本高、弃土弃渣难以利用且传统土壤固化材料固土性能亟待提升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同时减少因开山取石、挖河淘沙等对环境的危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土壤固化剂N-MBER。通过室内力学试验与野外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观测手段,明晰了纳米土壤固化剂性能优化的影响机制,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压缩本构关系及模型方程,构建了基于土壤惰性矿物激活与离子再造的纳米固化剂固土理论,研发了新型纳米固化剂材料及土体重构技术在不同坡沟生态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为纳米土壤固化剂的深入研发及在无砂石料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纳米材料对土壤固化剂的性能影响及N-MBER纳米固化剂开发。针对土壤固化剂在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缺陷及纳米材料的性能优势,通过分析纳米改性后的土壤固化剂强度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微观颗粒形态,探讨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掺量和养护龄期下的纳米固化剂、普通固化剂及P.O.32.5水泥的胶砂强度提升规律,建立了纳米改性固化剂胶砂抗压强度与掺量和龄期的复合幂指函数模型,明确了纳米固化剂在微观几何形态上对土体颗粒界面的胶凝机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土壤固化剂N-MBER,其配方优化后的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为2.5%。胶砂试验结果表明该掺量下的纳米固化剂强度较普通固化剂可提升15%以上,较P.O.32.5水泥可提升约50%。2、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纳米固化剂的掺量和龄期与固化土的力学性能显着相关,其中掺量与纳米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在力学性能方面,纳米固化土各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普通固化土和P.O.32.5水泥土可提升10%~30%;在微观界面结构方面,通过对比纳米固化土、普通固化土及水泥土的吸水率、干密度和颗粒形态随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和界面结构的影响机理。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纳米固化剂加固后的土体在微观界面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方面的演变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纳米固化土在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提供了基础。3、建立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受压条件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分析典型纳米固化土构件单轴压缩破坏过程,明晰了纳米固化土受力变形的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材料内部孔隙闭合阶段,峰值应力前的线弹性变形阶段和峰值应力过后的材料破型阶段;通过模型筛选和参数计算,提出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压缩应力-应变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纳米固化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材料在单轴压缩受力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上述结果为定量计算纳米固化土在一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提供了依据,为研究纳米固化土各向异性多轴受力本构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4、构建了基于惰性矿物激活与离子再造的纳米固化剂固土理论。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在固化剂水化过程中对其水化活性及离子组成和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能利用其火山灰催化活性强,颗粒小且流动性高等特点,通过激活土壤惰性矿物和化学离子再造,强化网状胶结,使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无分散,相界面紧密接触。同时能激发土体铝酸盐矿物潜在的活性,在相界面和土体单元内部形成牢固的多晶粘土聚集体,从而改善土体颗粒相界面接触的本质,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在早期水化过程中对氢氧化钙晶体的细化率可达50%以上,纳米固化剂对土壤胶体中不同形状的水化硅酸钙凝胶数量提升可达30%。通过上述研究构建了纳米固化剂加固土的基本理论,即“基于土壤惰性矿物活性再生与离子再造的相界面重构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可为纳米固化剂的进一步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5、提出了纳米固化剂在典型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本研究在团队研发的土壤固化剂成果基础上,利用开发的纳米固化剂及其土体重构技术在不同土质地区进行了典型工程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纳米固化土材料修建的工程比同等成本下的水泥土工程强度提升20%以上;在同等工程强度条件下,采用纳米固化土的修建成本可节省30%以上;纳米固化土的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单且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可以作为主体工程修建淤地坝拦挡墙、道路、蓄水池等设施,同时兼顾节约成本和环境保护。修建的纳米固化土工程及设施对生产建设和生态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黄土高原等缺砂少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郭敏[2](2021)在《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平面结构及其光/热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金、银等金属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能源、催化、生物、环境、传感及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以显着增强周围的局域电磁场,同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区产生强烈的选择性光谱吸收。这种共振效应与其成分、尺寸、形状、间距及排列结构等参数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金属纳米结构来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从而改善光学和热学性质,提高在表面增强光谱、光热转换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功能纳米器件的便携化、轻质化和微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平面金属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调控逐渐成为热门研究领域。然而,目前制备平面金属纳米结构的常规方法如刻蚀和气相沉积等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操作复杂及结构分辨率低等不足,不利于进行大面积生产,限制了后续的平面应用范围。基于此,本论文开发了一种简单、通用的自组装方法实现了平面金属纳米结构的制备,并对增强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设计思路、作用机制以及光学性能调控和应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讨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选用不同尺寸的金、银纳米粒子在平面基底上进行多级组装,制备了具有大量纳米间隙的二维金/银纳米岛形结构,并进一步结合近红外荧光染料构建了荧光检测平台,实现了良好的荧光增强性能。根据随机顺序吸附模型,由于小粒径金纳米粒子的排斥能垒较小,能够填充性地吸附到大粒径银纳米粒子平台较大的空隙中,形成更多纳米间隙充当电磁场热点来增强平面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并在近红外方向产生等离子体耦合峰,从而增强近红外荧光染料的荧光发射强度。这种基于平面金/银纳米多级结构制备的荧光检测平台最大荧光增强倍数达到3.6倍。相较于预组装的银纳米粒子平台,小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引入增强了荧光染料Cy5的荧光发射强度,尤其是呈二维排列的金/银纳米岛形结构的荧光增强效率达到161.6%。此外,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阐明了金/银纳米岛形多级结构的电磁场增强机制及荧光增强机理,该研究表明了二维平面内金银纳米粒子的多级组装结构在荧光增强检测中的优势。(二)为了进一步增强平面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并拓宽近红外吸收光谱,利用上述不同尺寸及表面电荷强度的金、银纳米粒子构筑多级静电场,进而驱动纳米粒子在平面基底上进行线性组装,制备了平面内一维金属纳米粒子链状结构,并用作太阳能加热表面实现了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通过向小粒径金纳米粒子中添加更大粒径及表面电荷强度的银纳米粒子构建了多级静电场,根据DLVO理论,多级静电场作用协同纳米粒子间的范德华力和偶极相互作用,促使平面基底上纳米粒子低聚物的随机生成和纳米粒子链的生长,实现纳米粒子平面内线性组装。金属纳米链状结构增强了纵向等离子体耦合效应,所产生的链状分布的热点拓宽了近红外范围的光谱吸收,进而提高了光热转换效果。组装有金属纳米链的平面基底在3.2k W·m-2模拟太阳光下照射10 min后表面温度升高32℃左右。此外,这种太阳能加热表面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65%),基于金属纳米链的玻璃窗在户外自然太阳光下照射1 h后比普通玻璃升高了9.8°C,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可用作节能建筑物中的透明太阳能散热器窗户,在维持室内舒适环境的同时实现节能的效果。(三)为了进一步优化平面内金属纳米链状结构并提高光热转换性能,通过调节多级静电场中金、银纳米粒子的静电作用,实现了纳米粒子在线性组装过程中的选择性吸附,从而在平面基底上制备了链长及形貌可调的金属纳米链优化结构,将其与热致变色水凝胶结合构筑的智能窗实现了良好的自适应太阳能调控性能。根据DLVO理论,线性组装过程中静电排斥力和范德华引力的竞争作用促进了后续纳米粒子在纳米短链端部和侧部的选择性吸附,从而在平面基底上制备了长链、弯曲链及折叠链等优化结构。这些优化结构本身强烈的纵向等离子体耦合效应使其等离子体吸收峰发生红移,进一步拓宽和增强了近红外区的光谱吸收。优化结构比短链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光热转换性能,在平面基底上组装2 h的优化结构在2.8 k W·m-2的模拟太阳光下照射5 min后表面温度高达53.7°C。这种光热表面可以充当光驱动的纳米加热器来刺激热致变色水凝胶的透光率变化,两者复合制备的三明治结构智能窗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初始可见光透射率(71.2%),满足建筑物窗户的透明度要求,此外智能窗在强烈光照下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近红外光屏蔽能力,可以屏蔽300~2500 nm光谱范围内94.1%的太阳能辐射。基于金纳米链构建的智能窗在户外模型房测试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室内降温性能,在自然太阳光下照射1 h后智能窗比普通窗使黑体实现了7.8°C的降温性能,显示了其在节能建筑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潜力。(四)为了扩大平面金属纳米组装结构的光热性能应用,将金、银纳米粒子快速喷涂在柔性织物表面,制备了具有密集排列结构的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将其穿戴于人体指关节处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光热转换性能和人体保温热疗效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在织物表面的组装形貌,可以发现金、银纳米粒子随机地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小尺寸Au NPs密集地沉积在大尺寸Ag NPs的间隙中。与未涂层的空白织物相比,涂层织物的吸收光谱显示出Ag、Au NPs各自的特征吸收峰并增强了近红外方向的光谱吸收。随后利用模拟太阳光证明了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发现在1 k W·m-2光照强度下照射5 min后涂层织物表面的温度即可达到48.8°C,并且比空白织物具有20.9°C的升温效果,此外复合涂层织物满足人体热疗所需的温度范围。这种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织物表面形成的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水洗稳定性和光热稳定性,并且使织物保持原本的透气性,说明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非常适用于柔性、透气、可穿戴加热纺织品用于人体保温热疗。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3](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吴焕乐[6](2020)在《新型SERS基底研制及其环境污染物高灵敏SERS分析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渐渐导致环境极大的污染,农药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中重要的污染物,不仅对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与此同时,随着监督检测部门的不断加强,急需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的农药检测分析技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光谱分析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以及可实现原位痕量检测的特点,在检测环境农药污染物方面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然而SERS技术在目前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基底稳定性、灵敏度和均匀性等普适性问题,还存在回收效率不高缺乏功能多样性等问题,以及在对于拉曼信号弱的农药时,其SERS分析也并不灵敏,这些问题无疑增加了SERS技术发展的难度。基于以上问题,制备了两种不同的SERS基底以及提出C60-R6G双分子体系拉曼信号增强的SERS分析方法,对其活性并应用于有机染料、农药残留等环境污染物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葡萄糖还原硝酸银,并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薄片表面沉积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制备PDMS-Ag复合SERS基底。以罗丹明6G(Rhodamine 6G,R6G)为探针分子,实验表明该基底增强因子可达2.0×106;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存放50天左右,并且SERS活性基本不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对孔雀石绿的检测中表现出高灵敏度,检测限可达1.0×10-10mol/L;在10个随机点上进行SERS检测,其信号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显现出良好的均匀性;将该基底应用到鲫鱼鱼肉样品中孔雀石绿含量的检测,孔雀石绿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5.8%118.4%之间。故该SERS基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这为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拉曼增强光谱分析技术提供了新材料。2、研究出一种基于C60-R6G双分子体系拉曼信号增强的分析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去检测SERS信号较弱的吡虫啉。以前期制备的PDMS-Ag材料为SERS基底,研究C60-R6G混合体系溶液拉曼峰淬灭效应,然后对C60-R6G体系与系列浓度吡虫啉溶液混合检测以及对蜜桔样品中吡虫啉加标回收率的相关研究。实验中发现C60-R6G体系中,当各浓度一定总体积不变时,C60峰强度随体积比例下降而降低直至消失,相反R6G峰强度随体积比例升高而增强。当C60-R6G体系分别于吡虫啉系列浓度梯度等体积混合后,C60的主要特征峰消失了,R6G峰强度随吡虫啉浓度增高而增高,因此通过R6G的峰强度变化与吡虫啉浓度变化的相关性,从而对吡虫啉进行检测分析,实验中对吡虫啉检出限可达10-9 mol/L。而当C60-R6G体系和不同农药(吡虫啉、莠去津、啶虫脒、草甘膦、毒死蜱和对硫磷)标准溶液等体积分别混合后,结果发现加入吡虫啉的混合溶液中R6G峰增强最为明显,该体系对吡虫啉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故C60-R6G双分子体系拉曼信号增强的SERS分析方法对吡虫啉检测具有很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这为进一步研究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农药开发了新的思想。3、基于“一锅法”制备出磁性Fe3O4颗粒,再通过水合肼将Ag+还原,包裹到Fe3O4磁性颗粒表面,制备出具有磁性和SERS增强特性的Fe3O4/Ag复合材料。该材料对R6G的SERS增强因子可达2.2×106,对R6G最低检测限可达1.0×10-10mol/L;在保证SERS增强性能的前提下,基底自然暴露最长时间可达2个月左右,基底展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在10个随机点上进行SERS检测,其信号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显现出良好的均匀性;对乙草胺的检测结果表明,其检测限可达1.0×10-99 mol/L。在菠菜样品中进行加标回收率的研究,乙草胺的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2.9%97.9%之间。研究结果表明,Fe3O4/Ag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磁性富集回收功能以及良好的SERS性能,该基底应用于环境农药SERS检测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刘冬雯[7](2020)在《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米技术是21世纪最关键的高新技术之一,目前已经被成功运用于环境保护、医学、农业、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纳米技术的不确定性后果以社会风险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扩散,对于其引发的社会风险问题进行原因和防控对策探讨,可以引导纳米技术更好的发展。本文分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目的和意义,从风险、风险社会、技术风险、纳米技术的风险、纳米技术风险防控对策角度展开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纳米技术的提出、范围和目前主要应用领域,然后分析了技术风险定义和特点,指出技术的社会化必然导致社会风险产生。第三部分详细介绍纳米技术的不正确使用会造成潜在社会风险,即生态环境风险、生命伦理风险、社会冲突风险、给国际政治与军事关系带来潜在挑战风险。第四部分将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作为一个整体,从技术观念、社会制度、社会监督、纳米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革社会制度、加强对于纳米技术的社会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纳米技术这四个维度着眼进行整体性的防控对策分析。
易浩[8](2020)在《蒙脱石纳米片基储热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脱石是一种典型的粘土矿物,储量丰富、价格低廉,遇水后水化膨胀,在机械力作用下易被剥离成几个片层甚至单层的二维纳米片。然而,蒙脱石这一独特性质迄今未被很好地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高新储热技术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促进节能减排,开发高效和成本低廉的热能储存技术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实现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战略是我国的基本能源国策。因此,开展以二维蒙脱石纳米片为基底的高效储热材料的基础研究,在促进粘土矿物高值化利用、清洁太阳能高效利用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本论文以天然蒙脱石为原料,通过水化膨胀和超声剥离制备蒙脱石二维纳米片,然后设计和构建显热与潜热储存材料,包括蒙脱石纳米片/水(MtNS/H2O)纳米流体显热储存材料,以蒙脱石纳米片(MtNS)为壁材和硬脂酸(SA)为芯材的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MtNS/SA)、三维网状蒙脱石纳米片骨架结构(3D-MtNS)封装硬脂酸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3D-MtNS/SA)等潜热储存材料。研究了储热材料的形貌特征、合成机理和热物性能,同时探索了银纳米颗粒(AgNP)、银纳米线(AgNW)等导热填料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效果。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开发了MtNS/H2O纳米流体,MtNS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与水化排斥作用促使MtNS/H2O纳米流体具有优异的稳定悬浮与分散性能;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特性促使MtNS/H2O具有对太阳光热的高效收集与显热储存性能。(2)通过静电自组装原理将MtNS包覆至SA乳胶颗粒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其对有机相变材料的负载量高达88.88 wt%,熔融与结晶相变潜热分别高达181.04 J/g与184.88 J/g,远高于已报道的粘土基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容。(3)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中MtNS壁材对SA芯材提供了有效的保护作用,阻止了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的泄漏问题,提升了相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能、热稳定性能与循环性能。(4)将AgNP负载至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中,在保障较高潜热容的同时显着提升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并且将AgNP负载至SA芯材中(0.82 W/m K)比负载至MtNS壁材上(0.49 W/m K)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能力的提升效果更好,提升幅度最高达300.0%。(5)构建的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在优化传热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对相变材料的负载量(95.2 wt%),相应的熔融与结晶相变潜热分别高达195.75 J/g与198.78 J/g,实现了粘土基复合相变材料超高的储热容与储能密度;三维连通的MtNS提供了快速的传热通道,有效提升了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三维多孔结构对相变材料的毛细作用有效阻止了泄漏,实现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与优异的定型效果。(6)少量银纳米线(AgNW)的复合大幅提升了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导热系数最高达0.613 W/m K,相较于SA纯相变材料提升幅度为199.02%;AgNW与MtNS一起组装至三维网状骨架结构中,实现了对导热填料的固定,解决了当前导热填料在相变材料固-液相变过程中容易聚团沉降的缺陷;AgNW的复合不影响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容,其融化潜热与结晶潜热最高分别可达195.02 J/g与197.52 J/g。
杨玉山[9](2020)在《遗态仿生功能性超疏水木材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自然界既是做科学的一个优秀导师,也是一个与材料相统一的结构宝库。在研究和制备超浸润材料过程中,自然界更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遗态仿生对象,比如“荷叶效应”、“花瓣效应”等。本学位论文根据仿生学原理,受自然界遗态生物体超浸润现象的启发,在木材表面通过纳米压印技术构筑仿生物功能界面的微纳米形貌结构,制备了类似甚至超越自然界遗态生物体表面微纳米结构的遗态仿生超疏水木材。不但可以提高木材所固有的特性,还赋予其新的奇异功能,实现木材高浮力、耐磨、耐液腐蚀和热稳定性等新型附加,拓宽木材的实践使用范围,增加木材的应用价值。从遗态仿生的理念出发,在木材表面制备多种具有功能性遗态仿生超疏水涂层,并对其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8个部分:1.受“红色玫瑰花瓣表面特殊浸润性”启发,采用模板印刷法复型改性处理木材表面,得到与玫瑰花瓣表面结构相同的微纳米形貌结构,使木材具有高黏附超疏水特性。制备的遗态仿生高粘附超疏水木材不但没有改变木材的基本系能,还赋予木材表面高黏附超疏水特性,其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约为157.5°±0.5°,可以有效阻止木材吸收水分,同时还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2.受“花瓣效应”启发,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和纳米压印技术在木材表面制备了坚固、超浮力、超疏水的遗态仿生PVB/SiO2涂层。通过静态水接触角(WCA)和砂磨试验测量评估类玫瑰花瓣状木材的超疏水性和坚固耐用性。制备的PVB/SiO2/木材表面的接触角为160°,表现出卓越的超疏水特性;同时对腐蚀性液体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以及热稳定性,表现出超强的耐久性和热稳定性。此外,所制备的PVB/SiO2/木材样品显示出很强的浮力。3.受“荷叶效应”启发,采用水热沉积和纳米压印技术以及氟烷基硅烷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在木材表面构建耐用的遗态仿生低黏附超疏水涂层。制备的遗态仿生超疏水TiO2/FAS-17-木材具有与荷叶类似的乳突状微纳米结构形貌,其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为155°,滚动角为6°,接近于荷叶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和滚动角,即试样具有优越的低粘附超疏水特性;同时,通过水接触角、滚转角和砂纸磨损试验对其稳定超疏水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超疏水TiO2/FAS-17-木材表面具有耐久性。4.受“莲花效应”启发,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模板二次转印复型技术,在负载有聚乙烯醇缩丁醛涂层的白蜡木素材表面遗态仿生制备了类荷叶微纳米结构形貌,并赋予了木材表面自清洁超疏水特性。遗态仿生制备的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表面具有类荷叶表面自清洁超疏水微纳米乳突结构形貌。相比之下,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不但没有改变白蜡木素材原有的色彩纹理,其表面静态水接触角接近于遗态材料荷叶表面的接触角与滚动角,表现出超疏水性能;同时,其表面的石墨粉能被水滴冲掉,具有自清洁特性。5.受“芭蕉叶微纳米结构自清洁超疏水特性”启发,采用溶剂热沉积PVB/SiO2涂层在木质表面的羟基纤维素木质素纤维上,并使用纳米压印技术在木材表面上复制了芭蕉叶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形貌。该纳米膜具有极好的性能,并且具有极高的耐水性。通过简便,低成本,高效且可重现的方法实现拒斥性和自清洁。微观/纳米仿生结构已成功复制到木材表面,且所制备的遗态仿生木材不仅表现出超疏水性能,还表现出优异的自清洁能力。另外,所制备的仿生木材具有热稳定性能,其性能优于原始木材。6.受“稻草叶表面各向异性超疏水”启发,通过溶剂热沉积,PVB/SiO2涂层成功地沉积在木材表面上,利用纳米压印术在木材表面复制了茭草的微/纳米结构,具有极佳的超疏水性能。制备了微/纳米仿生结构(茭草)在木材表面成功复制。相比之下,所制备的仿生木材不仅表现出超疏水性能,水接触角(WCA)为155°,还具有优异的自清洁能力,滑动角为6°。此外,所制备的仿生木材具有热稳定性能,优于原木材。7.受“贻贝层层自组装”启发,采用Stober法与溶液自组装的方法在二氧化硅球表面接枝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再采用滴涂的方法在木材表面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和SiO2涂层。在木材表面沉积了纳米SiO2-PDMS涂层,改变了木材的润湿性与稳定性。SiO2-PDMS超疏水木材不但没有改变木材的色彩纹理,还使木材表面具有低黏附超疏水特性,接触角约为158°,滚动角为6°;通过砂纸磨损实验,SiO2-PDMS超疏水木材仍然保持了超疏水性,说明SiO2-PDMS超疏水木材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8.受“海水中珍珠层生物矿化”启发,通过低温水热法在杨木表面水热沉积了超亲水CaCO3涂层。为确定CaCO3纳米晶体在杨木表面的生长条件,研究了不同水热时间对CaCO3水热生长的影响。杨木表面采用水热矿化法分别生长1~24h,得到了一层仿生超亲水纳米CaCO3涂层,再用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FAS-17)对其进行接枝改性处理,使杨木具有稳定的超疏水特性。制备的FAS-17改性CaCO3/杨木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其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为158°;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李宏亮[10](2019)在《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将废弃轮胎橡胶研磨成橡胶颗粒加入水泥基材料,不仅是回收利用废弃轮胎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水泥基材料脆性、提高抗裂性能的有效途径,但也带来负面影响即力学强度显着降低,这限制了橡胶集料水泥基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作为新型一维纳米材料以优异的力学特性在金属、陶瓷中表现出显着的增韧效果,但是CNT在橡胶集料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尚未有相关研究。本文首次制备了CNT复合橡胶集料砂浆,确定了CNT掺入方式、掺量与拌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CNT对橡胶集料砂浆力学强度、抗渗性能与防覆冰能力的影响,并从水泥水化与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角度讨论了CNT对橡胶集料砂浆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1)CNT降低了橡胶集料砂浆的流动性,但降低幅度较小,可以通过调整减水剂掺量予以弥补,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CNT降低了橡胶集料砂浆的吸水率,这表明CNT有利于降低橡胶集料砂浆的开口孔隙率。(2)CNT有效提高了橡胶集料砂浆的力学强度,养护28天后,当CNT掺量为0.08%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折能量吸收较橡胶集料砂浆分别增加57.0%、24.0%、21.3%,破坏应变与位移也相应提高,体现CNT显着的增强效果。但是,抗压强度随着CNT掺量增加提高幅度降低,这表明在本文使用的分散方法前提下,CNT掺量存在阈值。(3)热重试验与X射线衍射试验结果表明,CNT促进水泥水化,CNT掺量为0.04%、0.08%与0.12%时,水泥水化程度较普通橡胶砂浆分别提高5.6%、26.9%与19.1%,CNT掺量为0.08%时水化程度达到最高,这是由于CNT掺量增加而本文使用的分散方法分散能力有限,CNT团聚增多,结晶核效应削弱,这解释了抗压强度出现平台期与能量吸收能力随着CNT掺量增加出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微观结构观察表明,CNT具有“森林状”分布方式,具有填充空隙、桥接裂缝的能力,CNT拔出过程可以限制裂缝开展提高能量吸收能力。(4)CNT显着降低橡胶集料砂浆亲水性,有效提高了抗渗能力,减小了冰-橡胶集料砂浆附着强度,有利于寒冷条件下的工程应用。当CNT掺量为0.04%、0.08%、0.12%时,与普通橡胶集料砂浆相比,水滴渗入速率减小4.3%、7.6%与8.7%,冰附着能减小6.3%、25.1%与31.9%。
二、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固化剂研究进展 |
1.2.2 纳米改性材料进展 |
1.2.3 纳米材料加固土的进展 |
1.2.4 水泥基类本构模型进展 |
1.2.5 研究现状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纳米改性剂 |
2.1.2 土壤固化剂 |
2.1.3 试验用土 |
2.1.4 纳米固化土 |
2.2 研究方法 |
2.2.1 前期预备试验 |
2.2.2 固化剂胶砂试验 |
2.2.3 纳米固化土性能试验 |
2.2.4 微观物理化学分析 |
第三章 纳米固化剂研发及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
3.1 纳米材料筛选 |
3.1.1 纳米添加剂的初步筛选 |
3.1.2 两种纳米添加剂性能对比 |
3.2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
3.2.1 改性试验方案 |
3.2.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3.3 纳米固化剂胶砂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3.3.1 纳米固化剂抗折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2 纳米固化剂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 纳米固化剂性能优化方案对比 |
3.4.1 纳米固化剂宏观力学性能对比 |
3.4.2 纳米固化剂微观分形特征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影响 |
4.1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样制备与养护 |
4.2 纳米固化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
4.2.1 养护龄期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固化剂掺量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固化土界面结构对强度的影响分析 |
4.3.1 不同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对比 |
4.3.2 吸水率和干密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 |
4.3.3 固化土界面结构组成及颗粒形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固化剂固土机理研究 |
5.1 纳米二氧化硅火山灰活性加速水化过程 |
5.2 纳米固化剂改变土体化学离子的微观分布 |
5.3 纳米固化剂重构土体的相界面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固化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
6.1 单轴压缩破坏过程分析 |
6.2 本构关系模型构建 |
6.2.1 曲线无量纲处理 |
6.2.2 模型的推导及优化 |
6.3 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
6.3.1 不同模型参数计算 |
6.3.2 模型拟合程度分析 |
6.4 本构模型的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纳米固化剂在坡沟防护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
7.1 黄土地区沟道土地整治防护工程技术应用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结构设计与材料配制 |
7.1.3 施工及成型技术 |
7.2 南方红壤区坡面及道路防护工程技术应用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红壤区土质特性 |
7.2.3 结构优化与设计 |
7.2.4 施工及成型技术 |
7.3 纳米固化剂施工技术要点 |
7.4 成本分析和环境效益 |
7.4.1 工程成本分析 |
7.4.2 环境效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及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平面结构及其光/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纳米材料概述 |
1.1.1 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 |
1.1.2 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耦合效应 |
1.1.3 金属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 |
1.1.4 金属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质 |
1.2 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结构 |
1.2.1 零维金属纳米结构 |
1.2.2 一维金属纳米结构 |
1.2.3 二维金属纳米结构 |
1.2.4 三维金属纳米结构 |
1.3 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结构的制备方法 |
1.3.1 刻蚀制备技术 |
1.3.2 气相沉积制备技术 |
1.3.3 自组装制备技术 |
1.4 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结构的应用 |
1.4.1 金属纳米结构在表面增强光谱中的应用 |
1.4.2 金属纳米结构在光热转换中的应用 |
1.4.3 金属纳米结构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银纳米岛形结构的平面多级组装及其荧光增强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仪器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金、银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
2.3.2 金/银纳米岛形多级结构的喷涂组装及沉积行为探究 |
2.3.3 喷涂组装过程中金纳米粒子的沉积行为探究 |
2.3.4 金/银纳米岛形多级结构的调控及其对荧光增强性能的影响 |
2.3.5 金/银纳米岛形多级结构的电磁场分布及荧光增强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金属纳米链状结构的平面线性组装及其太阳能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仪器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金/银纳米粒子混合胶体的制备与表征 |
3.3.2 金纳米链状结构的平面组装与结构调控 |
3.3.3 多级静电场中纳米粒子平面线性组装的机理分析 |
3.3.4 金纳米链状结构的宽带光谱吸收行为研究 |
3.3.5 金纳米链状结构的等离子体耦合效应分析 |
3.3.6 金纳米链状结构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
3.3.7 金纳米链状结构在太阳能保温节能窗中的应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平面金属纳米链的结构优化及其自适应太阳能调控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仪器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离子强度金/银纳米粒子混合胶体的制备与表征 |
4.3.2 离子强度对平面金属纳米链状结构组装行为的影响探究 |
4.3.3 平面金属纳米链优化结构的宽带光谱吸收行为探究 |
4.3.4 平面金属纳米链优化结构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
4.3.5 平面金属纳米链优化结构在降温智能窗中的应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快速制备及其保温热疗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仪器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表征 |
5.3.2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光热转换性能 |
5.3.3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保温热疗效果 |
5.3.4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稳定性及透气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致谢 |
(3)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新型SERS基底研制及其环境污染物高灵敏SERS分析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拉曼光谱的简介 |
1.1.1 拉曼光谱 |
1.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机理 |
1.2.1 电磁场增强机理 |
1.2.2 化学增强机理 |
1.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基底 |
1.3.1 电化学粗糙 |
1.3.2 贵金属胶体 |
1.3.3 纳米组装 |
1.3.4 柔性SERS基底 |
1.4 环境中农药的污染 |
1.4.1 农药使用的现状 |
1.4.2 农药污染的危害 |
1.4.3 SERS技术应用于农药的检测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PDMS-Ag复合SERS基底制备及孔雀石绿的检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DMS-Ag复合SERS基底制备方法及表征 |
2.2.4 PDMS-Ag复合SERS基底性能研究 |
2.2.5 基于PDMS-Ag基底对鱼肉中孔雀石绿拉曼光谱的检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PDMS-Ag基底的SEM表征 |
2.3.2 PDMS-Ag基底的SERS活性 |
2.3.3 PDMS-Ag基底对孔雀石绿标准溶液的SERS检测 |
2.3.4 基于PDMS-Ag基底对鱼肉中孔雀石绿的SERS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双报告分子体系拉曼增强超灵敏检测吡虫啉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C_(60)和R6G混合体系的检测 |
3.2.4 C_(60)和R6G混合体系对农药的检测 |
3.2.5 蜜桔样品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_(60)和R6G混合体系的检测研究 |
3.3.2 C_(60)和R6G混合体系对农药的检测研究 |
3.3.3 样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Fe_3O_4/Ag复合SERS材料制备及乙草胺的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表征 |
4.2.4 材料的SERS性能研究 |
4.2.5 Fe_3O_4/Ag复合材料对乙草胺的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Fe_3O_4和Fe_3O_4/Ag材料的SEM表征 |
4.3.2 Fe_3O_4/Ag材料的性能研究 |
4.3.3 磁性Fe_3O_4/Ag复合材料对乙草胺的检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7)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创新以及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纳米技术与技术风险概述 |
2.1 纳米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
2.1.1 纳米技术的提出 |
2.1.2 纳米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
2.2 技术风险及其特点 |
2.2.1 技术风险的定义 |
2.2.2 技术风险的特点 |
第3章 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类型 |
3.1 纳米技术的生态环境风险 |
3.1.1 破坏自然环境 |
3.1.2 破坏生态系统 |
3.2 纳米技术的生命伦理风险 |
3.2.1 威胁人体健康 |
3.2.2 与基因技术结合带来潜在风险 |
3.2.3 与生物技术结合带来潜在风险 |
3.3 纳米技术的社会冲突风险 |
3.3.1 信息安全风险 |
3.3.2 纳米鸿沟 |
3.4 挑战国际政治军事关系 |
3.4.1 给国际政治关系带来的潜在挑战 |
3.4.2 给国际军事关系带来的潜在挑战 |
第4章 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原因分析 |
4.1 技术观念存在偏差 |
4.1.1 技术发展观有偏差 |
4.1.2 技术使用观有偏差 |
4.2 社会制度的影响 |
4.2.1 经济分配制度的影响 |
4.2.2 法律行政制度的影响 |
4.2.3 文化教育制度的影响 |
4.3 社会监督的力度不够 |
4.3.1 社会大众的监督力度不够 |
4.3.2 专业人员的监督力度不够 |
4.4 纳米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
4.4.1 纳米技术应用流程不规范 |
4.4.2 信息安全保护力度不够 |
4.4.3 纳米技术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5章 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防控对策 |
5.1 树立正确的技术观 |
5.1.1 树立谨慎的技术发展观 |
5.1.2 树立正确的技术使用观 |
5.2 改革社会制度 |
5.2.1 改革经济分配制度 |
5.2.2 改革法律行政制度 |
5.2.3 改革文化和教育制度 |
5.3 加强对于纳米技术的社会监督力度 |
5.3.1 社会大众要加强监督力度 |
5.3.2 纳米技术专业人员要加强监督力度 |
5.4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纳米技术 |
5.4.1 规范纳米技术应用流程 |
5.4.2 加强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 |
5.4.3 减轻纳米鸿沟的负面效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蒙脱石纳米片基储热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蒙脱石及其物化特性 |
1.1.2 热能储存技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蒙脱石应用现状 |
1.2.2 储热材料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1.1 蒙脱石样品提纯 |
2.1.2 蒙脱石样品物化性质 |
2.2 药剂及仪器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蒙脱石二维剥离 |
2.4 分析表征技术 |
2.4.1 X射线衍射仪 |
2.4.2 原子力显微镜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
2.4.6 Zeta电位与纳米颗粒粒度分析仪 |
2.4.7 差示扫描量热仪 |
2.4.8 热常量分析仪 |
2.4.9 热重分析仪 |
2.4.10 红外热像分析仪 |
2.4.11 在线浊度测试 |
第3章 蒙脱石/水纳米流体太阳光热收集与显热储存 |
3.1 实验方法 |
3.1.1 MtNS/H_2O纳米流体的制备 |
3.1.2 MtNS/H_2O纳米流体分散稳定性测试 |
3.1.3 MtNS/H_2O纳米流体光热转换测试 |
3.1.4 蒙脱石表面水化膜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 MtNS粒径表征 |
3.3 MtNS/H_2O纳米流体稳定性表征与稳定机理 |
3.3.1 MtNS/H_2O纳米流体稳定性 |
3.3.2 MtNS/H_2O纳米流体稳定机理 |
3.4 MtNS/H_2O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性能 |
3.4.1 MtNS/H_2O纳米流体太阳能收集效果 |
3.4.2 MtNS/H_2O纳米流体循环性能 |
3.5 MtNS/H_2O纳米流体太阳能收集与利用模拟试验研究 |
3.6 小结 |
第4章 蒙脱石纳米片/硬脂酸微胶囊相变材料结构设计与热物性能 |
4.1 MtNS/SA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 |
4.1.1 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结构设计 |
4.1.2 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合成 |
4.2 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形貌表征与合成机理 |
4.2.1 MtNS厚度分布 |
4.2.2 SA乳胶颗粒形貌与结构 |
4.2.3 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形貌与结构 |
4.2.4 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合成机理 |
4.3 MtNS厚度对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MtNS厚度对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的影响 |
4.3.2 MtNS厚度对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4.3.3 MtNS厚度对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稳定性能的影响 |
4.4 基于MtNS/SA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建筑热管理模拟试验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蒙脱石/硬脂酸/银纳米颗粒复合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与热物性能 |
5.1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合成 |
5.1.1 AgNP@MtNS/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合成 |
5.1.2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合成 |
5.2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形貌表征与合成机理 |
5.2.1 银纳米颗粒表征 |
5.2.2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形貌与结构表征 |
5.2.3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合成机理 |
5.3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能 |
5.3.1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潜热容 |
5.3.2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光热转换性能 |
5.3.3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吸热/放热速率 |
5.3.4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稳定性能 |
5.3.5 MtNS/AgNP/SA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循环性能 |
5.4 小结 |
第6章 三维网状蒙脱石纳米片/硬脂酸定型相变材料构建及热物性能 |
6.1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 |
6.1.1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结构设计 |
6.1.2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合成 |
6.2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构筑与合成机理 |
6.2.1 MtNS与3D-MtNS骨架结构形貌 |
6.2.2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形貌结构 |
6.2.3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合成机理 |
6.3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能 |
6.3.1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性能 |
6.3.2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 |
6.3.3 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稳定性 |
6.4 基于3D-MtNS/SA定型相变材料温差发电热管理模拟试验研究 |
6.5 小结 |
第7章 三维网状蒙脱石纳米片/银纳米线/硬脂酸定型相变材料构建与热物性能 |
7.1 AgNW@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合成 |
7.1.1 银纳米线的合成 |
7.1.2 AgNW@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制备 |
7.2 AgNW@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结构与形貌 |
7.2.1 银纳米线形貌 |
7.2.2 AgNW@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合成与形貌 |
7.3 AgNW@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能 |
7.3.1 AgNW@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潜热性能 |
7.3.2 AgNW@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 |
7.3.3 AgNW@3D-MtNS/SA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稳定性能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 学术论文 |
1.1 第一作者论文 |
1.2 通讯作者论文 |
2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
3 获得奖项 |
(9)遗态仿生功能性超疏水木材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浸润特性 |
1.1.1 荷叶 |
1.1.2 芋叶 |
1.1.3 水稻叶 |
1.1.4 花生叶 |
1.1.5 猪笼草 |
1.1.6 野艾蒿 |
1.1.7 仙人掌 |
1.1.8 蜘蛛网 |
1.1.9 鱼鳞 |
1.1.10 槐叶萍 |
1.1.11 向日葵花瓣 |
1.1.12 红色玫瑰花瓣 |
1.1.13 春虫 |
1.1.14 蚊子复眼 |
1.1.15 水黾腿 |
1.1.16 壁虎脚 |
1.1.17 蝉翅 |
1.1.18 沙漠甲虫 |
1.2 功能性生物质材料表面特殊浸润性设计的基本理论 |
1.2.1 浸润性与接触角 |
1.2.2 接触角的滞后现象 |
1.2.3 液/液/固三相体系润湿性 |
1.2.4 超浸润体系历史脉络与发展 |
1.3 仿生功能性超疏水木材构筑的迫切性 |
1.4 木材表面仿生功能化超疏水构建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仿生超疏水材料表面的制备方法 |
1.5.1 纳米压印技术 |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 |
1.6.3 试验路线 |
1.6.4 关键技术 |
1.6.5 创新之处 |
2 基于模板印刷法的遗态仿生高黏附超疏水木材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木材树种的确定 |
2.2.1 试验树种 |
2.2.2 试验材料的宏观构造及解剖特征 |
2.2.3 试验所需化学试剂 |
2.3 试验所需仪器设备 |
2.4 试验所需表征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
2.4.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5 热重(TG–DTG) |
2.4.6 接触角(WCA) |
2.5 遗态仿生高黏附超疏水木材的制备 |
2.5.1 材料 |
2.5.2 溶液的制备 |
2.5.3 仿生超疏水木材的制备 |
2.6 遗态仿生高黏附超疏水木材的结构表征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遗态仿生高黏附超疏水木材的表面润湿性 |
2.7.2 遗态仿生高黏附超疏水木材表面的形貌及化学组成 |
2.7.3 遗态仿生高黏附超疏水木材的XRD分析 |
2.7.4 遗态仿生超疏水木材的热稳性 |
2.8 本章小结 |
3 遗态仿生制备坚固稳定、高浮力PVB/SiO_2超疏水涂层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PVB/SiO_2混合溶液的制备 |
3.2.3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的制备 |
3.2.4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的结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微观构造分析 |
3.3.2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XRD分析 |
3.3.3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FTIR分析 |
3.3.4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热稳定性 |
3.3.5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润湿性分析 |
3.3.6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机械稳定性 |
3.3.7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吸湿机理 |
3.3.8 遗态仿生超疏水PVB/SiO_2/木材超浮力 |
3.4 本章小结 |
4 遗态仿生设计坚固的TiO_2/FAS–17 超疏水木材的构筑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遗态仿生类荷叶状TiO_2/FAS–17 超疏水木材的制备 |
4.2.3 遗态仿生类荷叶状TiO_2/FAS–17 超疏水木材试样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4.1 遗态仿生类荷叶状TiO_2/FAS–17 超疏水木材试样表面微观结构 |
4.4.2 遗态仿生类荷叶状TiO_2/FAS–17 超疏水木材的EDS图 |
4.4.3 遗态仿生类荷叶状TiO_2/FAS–17 超疏水木材的XRD图 |
4.4.4 遗态仿生类荷叶状TiO_2/FAS–17 超疏水木材表面超疏水耐久性 |
4.4 本章小结 |
5 遗态仿生构建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微纳米结构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化学试件 |
5.2.2 PVB混合溶液的制备 |
5.2.3 PDMS预聚体混合溶液的制备 |
5.2.4 PDMS压印和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的制备 |
5.2.5 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结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 |
5.3.2 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试样的XRD分析 |
5.3.3 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试样的FTIR分析 |
5.3.4 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的XPS分析 |
5.3.5 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试样的自清洁超疏水性 |
5.4 本章小结 |
6 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微纳米结构自清洁超疏水木材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化学试件 |
6.2.2 PDMS混合溶液的制备 |
6.2.3 PVB混合溶液的制备 |
6.2.4 模板与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坚固耐用超疏水木材的制备 |
6.2.5 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坚固耐用超疏水木材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坚固耐用超疏水木材试样表面微观形貌 |
6.3.2 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坚固耐用超疏水木材试样表面化学元素和组分分析 |
6.3.3 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坚固耐用超疏水木材试样的热稳定性 |
6.3.4 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坚固耐用超疏水木材试样自清洁超疏水性 |
6.3.5 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坚固耐用超疏水木材试样表面低黏附性 |
6.3.6 遗态仿生类芭蕉叶坚固耐用超疏水木材试样表面坚固、耐水、抗紫外和耐腐蚀性 |
6.4 本章小结 |
7 遗态仿生设计坚固耐用的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的研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遗态仿生超疏水木材的制备 |
7.2.3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表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试样表面的微观结构 |
7.3.2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的反应机理分析 |
7.3.3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的EDS图 |
7.3.4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的XRD和 FTIR图 |
7.3.5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表面的低粘附性特性分析 |
7.3.6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表面各向异性超疏水特性分析 |
7.3.7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表面的超疏水耐磨性 |
7.3.8 遗态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表面的耐久超疏水热稳定性 |
7.4 结论 |
8 基于遗态仿生自组装纳米SiO_2–PDMS体系的耐磨超疏水木材表面构建与特性评价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溶液的制备 |
8.2.3 遗态仿生自组装纳米SiO_2–PDMS超疏水木材表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遗态仿生自组装纳米SiO_2–PDMS超疏水木材试样表面的微观结构 |
8.3.2 遗态仿生自组装纳米SiO_2–PDMS超疏水木材试样的EDS图 |
8.3.3 遗态仿生自组装纳米SiO_2–PDMS超疏水木材试样的FTIR图谱 |
8.3.4 遗态仿生自组装纳米SiO_2–PDMS超疏水木材试样的XPS光谱 |
8.3.5 遗态仿生自组装纳米SiO_2–PDMS超疏水木材试样超疏水特性 |
8.3.6 遗态仿生自组装纳米SiO_2–PDMS超疏水木材试样的稳定性 |
8.4 本章小结 |
9 在木材表面遗态仿生物矿化超疏水CaCO_3涂层的研究 |
9.1 引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试验材料 |
9.2.2 遗态仿生物矿化超疏水CaCO_3涂层的制备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遗态仿生物矿化超疏水木材的微观形貌 |
9.3.2 遗态仿生物矿化超疏水木材的化学成分 |
9.3.3 遗态仿生物矿化超疏水木材试样的超疏水特性 |
9.3.4 遗态仿生物矿化超疏水木材试样的热稳定性 |
9.3.5 遗态仿生物矿化超疏水木材试样的吸水性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10)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橡胶集料水泥基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橡胶集料水泥基材料的增强手段 |
1.2.3 碳纳米管在水泥基材料领域的应用 |
1.2.4 文献综述简析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碳纳米管与橡胶颗粒基本性能分析 |
2.1 本章引言 |
2.2 物理性质 |
2.2.1 碳纳米管 |
2.2.2 橡胶颗粒 |
2.3 表面润湿能力 |
2.3.1 水接触角 |
2.3.2 测量方法 |
2.3.3 橡胶颗粒与碳纳米管的表面疏水特征 |
2.4 微观形貌分析 |
2.4.1 试验方法 |
2.4.2 结果分析 |
2.5 热稳定性分析 |
2.5.1 试验方法 |
2.5.2 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纳米管复合橡胶集料砂浆制备与物理性能 |
3.1 本章引言 |
3.2 原材料 |
3.3 配合比设计 |
3.3.1 橡胶颗粒掺入方式与掺量 |
3.3.2 碳纳米管掺入方式与掺量 |
3.3.3 水灰比 |
3.3.4 配合比 |
3.4 试件制备 |
3.4.1 碳纳米管分散液制备 |
3.4.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3.5 物理性能 |
3.5.1 新拌砂浆流动性 |
3.5.2 硬化砂浆吸水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本章引言 |
4.2 单轴压缩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抗压应力应变曲线 |
4.2.3 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 |
4.3 三点弯曲试验 |
4.3.1 试验方法 |
4.3.2 抗折力位移曲线 |
4.3.3 抗折强度与断裂能 |
4.4 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微观结构的影响 |
5.1 本章引言 |
5.2 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 |
5.2.1 水泥水化过程与水化产物 |
5.2.2 橡胶颗粒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
5.2.3 热重试验 |
5.2.4 XRD试验 |
5.2.5 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水泥水化影响的讨论 |
5.3 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微观结构的影响 |
5.3.1 FESEM微观结构观察 |
5.3.2 FESEM试验方法 |
5.3.3 FESEM试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抗渗与防覆冰性能的影响 |
6.1 本章引言 |
6.2 试验 |
6.2.1 原材料与试验配合比 |
6.2.2 试件制备 |
6.2.3 试验方法 |
6.3 试验结果 |
6.3.1 水接触角分析 |
6.3.2 抗渗性能分析 |
6.3.3 防覆冰能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D]. 张星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2]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平面结构及其光/热应用研究[D]. 郭敏. 东华大学, 2021(01)
- [3]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新型SERS基底研制及其环境污染物高灵敏SERS分析技术应用研究[D]. 吴焕乐.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7]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D]. 刘冬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蒙脱石纳米片基储热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研究[D]. 易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9]遗态仿生功能性超疏水木材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杨玉山. 西南林业大学, 2020
- [10]碳纳米管对橡胶集料砂浆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宏亮.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