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超滤法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改良超滤法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一、改进后的改良超滤法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全伟,刘宇航,卢绪宁,文平[1](2021)在《洗涤库血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因子表达及乳酸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洗涤库血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因子表达及乳酸(La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行体外循环下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的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洗涤组(A组,20例),双号为对照组(B组,20例)。A组应用血液回收机对库存悬浮红细胞进行洗涤处理后再预充,B组用库存悬浮红细胞直接预充。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结束时(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取动脉血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Lac检测,比较两组的结果差异。结果两组患儿T1时各项炎症因子指标及La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T2、T3、T4时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T2时Lac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转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库血应用于婴幼儿的体外循环手术,可减少外源性杂质及Lac的输入,显着降低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机体炎症因子表达及Lac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王超[2](2020)在《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研制》文中提出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治疗困难且术后存活率低。通过早期诊断来发现肿瘤病灶,并及时靶向治疗,将有助于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效果。利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蛋白的差异,找到特异性标志物对肿瘤诊断和治疗大有裨益。核酸适配体是从人工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或RNA文库中筛选得到与靶标结合的ss DNA或RNA,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特点。Cell-SELEX技术以完整细胞为靶标,通过单链核酸与细胞表面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核酸文库中找到与靶标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实际应用中,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复杂、繁琐,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且由于文库核酸易逸出产生气溶胶污染,导致筛选结果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为解决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中产生的核酸气溶胶问题,本论文设计并制作了封闭式筛选卡盒,以保证每轮次筛选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为提高筛选效率,本论文研制了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并对仪器性能进行测试与验证。最后,利用卡盒和仪器在150小时内完成了Hep G2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并成功得到1条可与Hep G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筛选仪器设计与实现以封闭式卡盒为基础,根据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原理提出了自动化筛选仪设计需求,接着根据卡盒的运行流程完成相应模块设计,并进行了集成,完成了仪器功能分区和整体结构的设计与组装。围绕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中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完成了硬件电路和主控程序的设计与开发,保证了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核酸适配体筛选流程稳定运行。2.筛选方法优化及封闭式筛选卡盒设计优化了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的方法来适配卡盒筛选操作,简化了收集靶细胞表面结合核酸的步骤,直接利用超纯水来获取并扩增核酸以适配封闭卡盒内筛选方法。基于改进后的筛选方法,提出并设计了分离式卡盒结构及其内部各功能模块。卡盒内的枪尖单次移液最大体积为1 m L,清洗液孔位容量为8 m L,扁平方形固定试剂孔容量为500μL,PCR扩增孔位单次最大反应体积为500μL。接着,利用3D打印技术及医用硅胶实现了卡盒零件的制作和整体组装,经过三个版本的迭代改进,实际卡盒结构和装配效果达到设计标准。最后,对卡盒内液路气密性、排液性能、试剂孔导热性和运动转轴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各部分功能均满足应用要求。3.液体转移控制研究为了配合卡盒内的液体转移,实现大体积PCR扩增、细胞清洗、超纯水转移等操作,本论文对液体转移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包括移液气路模块和运动定位模块的液体转移系统。在移液气路模块中加入了40PC100G2A气压传感器来实现气路气压实时测量,并建立正常气路和异常气路气压模型,判断每次移液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保证了液体转移量精确、可靠。在运动定位模块中,引入S型等频率加减速算法,使得步进电机启停更加平顺,减少失步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卡盒水平枪尖单次定位误差绝对值均值为0.25 mm,累积定位误差均值为0.2 mm。4.大体积PCR扩增模块研究为解决肿瘤细胞适配体筛选时由于多管PCR产物频繁转移带来的核酸气溶胶问题,本论文提出并设计了大体积PCR模块,通过直立导热块为卡盒的薄壁方形PCR扩增槽(最大扩增体积为500μL)提供热源。为解决导热块和PCR扩增槽之间的温度滞后问题,本论文改进了传统的控制方法,引入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提高了升降温性能,同时结合了串联式PID控制方法,将导热块和扩增槽的温度作为被控对象,解决了温度滞后性问题,保证扩增槽内反应液温度与设定温度一致。测试结果表明,引入串级模糊PID后,PCR扩增槽和热阱之间温差较小,PCR扩增槽温度可快速的到达设定值,且超调量较小,控温效果较好,达到了PCR扩增的升降温和控温要求。5.自动化筛选仪性能测试首先对自动化筛选仪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包括文库转移及工位匹配测试、液体转移性能和大体积PCR扩增效果。不同轮次筛选卡盒之间文库自动转移需要多模块配合完成,经过6个卡盒实际测试,结果显示仪器各模块和结构单元配合较好,在60 s内可完成文库自动转移流程。液体转移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100μL至800μL之间,两个枪尖误差均值小于7.2%,同体积移液CV值小于6.2%。最后,应用卡盒和仪器来筛选Hep G2细胞核酸适配体,以人体正常肝细胞为对照细胞。结果在150小时内,通过16轮筛选得到了1条与Hep G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并通过测序获得了该核酸适配体序列及二级结构,核酸适配体与细胞的结合实验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核酸适配体具有较强亲和力和特异性。

王宇轩[3](2020)在《H3K4me3循环核小体在肺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因素,高分辨率CT的应用和普及使肺部结节检出率增加,而良恶性结节的判断则逐渐成为外科工作开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肺结节诊断主要依赖成本高、创伤大的手术或非手术活检技术,临床急需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技术。血浆游离DNA是肿瘤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证实循环中游离DNA主要以核小体形式存在,但针对循环核小体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探索循环核小体作为肺结节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进后的极低输入量免疫共沉淀技术富集70例肺部结节手术患者血浆循环核小体。对比良、恶性肺结节患者H3K4me3循环核小体单体、寡聚核小体浓度,探索循环核小体作为肺结节诊断指标的可行性,与cf DNA及肿瘤蛋白标记物检测对比,探讨循环核小体作为潜在诊断标志物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肺癌患者与肺部良性病对照组血浆H3K4me3循环核小体单体、寡聚循环核小体、长片段cf DNA浓度以及cf DNA凋亡指数在良、恶性结节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3K4me3核小体单体浓度、H3K4me3寡聚核小体浓度与cf DNA凋亡指数(Apoptotic rate,AI)可作为潜在诊断指标,临界值分别为0.255ng/ml,0.155ng/ml,8.42;对应敏感度分别为:0.627,0.569,1;对应特异度分别为:0.895,0.842,0.549。联合H3K4me3核小体浓度、cf DNA AI值敏感度可提升至0.765,特异度可提升至0.947。H3K4me3核小体单体浓度与肺腺癌乳头成分相关及腺、鳞癌出现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H3K4me3循环核小体在肺部恶性结节诊断、病理特征鉴别方面均有潜在应用价值,循环核小体水平与cf DNA凋亡指数联合应用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优于传统cf DNA检测。

孙照英[4](2019)在《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提取及其制备控释微丸的研究》文中认为糖尿病为困扰医学界的难题,开发有效天然无毒副作用药物,是药学工作者努力的目标。1-脱氧野尻霉素(1-DNJ)存在于桑叶中,具有降低血糖作用。本研究内容为从桑叶中提取1-DNJ粗提物,进一步纯化得到高纯度1-DNJ。对高纯度的1-DNJ进行了动物药效学实验,验证高纯度1-DNJ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用高纯度1-DNJ为原料,加入适宜辅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1-DNJ控释微丸。摸索控释微丸制备工艺,考察主要工艺参数。对控释微丸进行质量控制。对优化后的控释微丸检测质量方法学研究和验证。1-DNJ控释微丸在体外不同pH溶出介质的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考察,预测口服控释微丸后在人体胃中pH1.2到肠道中逐渐变为pH6.8的不同pH环境中的溶出行为。在动物体内药动学研究,对提取1-DNJ纯化物与1-DNJ控释微丸在体内药动学对比研究,考察1-DNJ在体内控释效果。利用纤维素酶法酶解植物细胞壁,有利于有效成分溶解和溶出。本研究提取1-DNJ通过单因素考察,最终确定各个提取因素的最佳提取范围,在利用Box-Behnken设计中心组合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1-DNJ提取收率作为响应面,进行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后的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和条件。由于1-DNJ为糖的类似物结构简单而特殊,并其他化学相似成分并存。因此适合分离纯化的方法较少,目前比较高效的纯化方法为采用离子交换法,因为1-脱氧野尻霉素的化学分子结构中含-NH,在植物中的酸性和中性环境中存在状态为正离子形式,所以本研究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从粗提物中吸附1-DNJ,再选择适宜的洗脱溶剂进行洗脱,研究阳离子交换树脂中1-DNJ的吸附特征。将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中1-DNJ分离纯化后的1-DNJ再上阴离子交换树脂除掉其他无活性成分和其他无效杂质,最后采用超滤膜过滤的方法除去其他大分子物质,如一些大分子糖类和大分子蛋白质类等,从而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最终得到高浓度1-DNJ。采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进行了 1-DNJ提取纯化物药效学实验。本实验以麦芽糖和蔗糖做为底物,进行研究1-DNJ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采用挤出滚圆方法制备1-DNJ控释微丸载药丸芯,载药丸芯外层包隔离层以及控释薄膜衣采用流化床包衣方法。微丸的控释衣膜层能够使1-DNJ以恒定的速度缓慢释放,能够调控1-DNJ控释微丸在胃和小肠中的释放速率,从而使1-DNJ能持续缓慢稳定的发挥其降低血糖的药效作用。此外,在体外还进行了 1-DNJ溶出行为曲线实验,1-DNJ在pH1.2、pH4.5、pH6.8不同pH介质中释放速度均符合设计要求。由于1-DNJ化学分子中无发色基团,无法直接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法检测。对桑叶中提取和纯化的1-脱氧野尻霉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器检测法,通过使用芴甲氧酰氯柱前衍生法。1-DNJ控释微丸质量稳定性考察。加速实验:在条件为相对湿度为75±10%,温度为40±3℃,考察6个月。分别在0,1,2,3,6个月取样,考察微丸的性状、含量和溶出曲线。长期实验:条件为相对湿度60±10%,温度25±3℃,的条件下放置24个月,分别于第0,3,6,9,12,1 8,24个月末取样,考察微丸性状、含量和溶出曲线。进行了体内药动学实验研究,选择比格犬作为药动学试验动物,通过对比格犬血药浓度进行处理和研究。其中1-DNJ峰浓度Cmax(μg/L)和达到峰值时间tmax(h)均采用实际检测值。考察口服后最大血药浓度Cmax和血药浓度达到最大的时间Tmax值,对比1-DNJ控释微丸在体内的控释效果。计算生物利用度,考察1-DNJ控释微丸相对生物利用度。1-DNJ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液温度为56℃;物料液体质量浓度为0.76 kg/L;提取pH值为4.2和纤维素酶质量浓度为3.3 mg/mL。最终优化出最佳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1-DNJ工艺为;氨水浓度为0.5 mol/L,洗脱速度为1mL/min,上柱液浓度为1.5 mg/mL。纯化后1-DNJ百分含量为5.48%,再经过816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1-DNJ的纯度达到了10.24%,最后经超滤处理,1-DNJ纯化高达到19.83%。说明1-脱氧野尻霉素经过一系列的纯化后,1-DNJ纯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1-DNJ对家兔小肠粘膜上的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1-DNJ纯度越高,其抑制效果也越强。使用挤出-滚圆法挤出转速300 r/min,滚圆转速900 r/min,滚圆时间10 min。流化床包衣工艺粘合剂聚维酮K30用量6%,致孔剂聚乙二醇6000用量25%,控释包衣材料羟丙基甲基纳米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包衣增重12%。制备微丸效率高,微丸的粒度分布均匀,表面光滑,圆整度好,辅料用量少,且载药量高,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制备微丸方法。高效液相法检测1-DNJ含量经过线性、定量限、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方法学验证,该方法检测准确度高。1-DNJ控释微丸经过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考察试验,微丸外观无变化,为白色微丸。微丸中1-DNJ含量和溶出曲线经过加速6个月和长期24个月后与0时相比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微丸的稳定性良好,适合长期保存。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1-DNJ控释微丸与未包衣微丸相比达到峰值时间tmax(h)显着延迟,达到了缓控释目的和效果。1-DNJ控释微丸具有比桑叶提取纯化物更好的缓释特性。1-DNJ控释微丸体内吸收和体外释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Tmax延迟有助于维持血浆浓度,增加1-DNJ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具有非常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吴红淼[5](2018)在《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连作障碍问题或称为再植病害,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表现尤为严重,据统计表明约70%的块根类药用植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问题。作为福建省着名的道地药材一太子参,以根部入药,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然而,太子参连作会造成其块根部位无法正常膨大,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降低、产量下降,每种一茬后,需隔3-4年后才能再种,这严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根际微环境的变化、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角度深入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的根际生态学过程与作用机制,并从根际调控的角度评价了生物质碳用于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潜在价值,以期为缓解或克服太子参及其它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结果如下:1、运用HPLC-MS和HPLC技术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和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进行动态分析,鉴定到了9种酚酸(包括没食子酸、香豆酸、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香兰素、阿魏酸、苯甲酸)和8种有机酸类物质(草酸、甲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各类酚酸和有机酸随太子参组培时间的延长其含量不断增加,但在根际土壤中酚酸含量呈现动态变化趋势,并未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重茬地中有机酸总量要高于正茬,且从膨大中期开始,有机酸总量呈现累积趋势。暗示根系分泌物可能受到了土壤微生物加工、分解和转化的影响。2、采用qRT-PCR方法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太子参根际微生物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中总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含量减少,总真菌、Kosakonia sacchari和踝节霉菌(Talaromyces helicus)含量增多,尤其是在太子参患病部位根际土壤。同时,通过筛选、平板对峙和进一步验证,表明B.pumilus能有效抑制致病真菌、促进重茬地中太子参的生长,K.sacchari和T.helicus会导致正茬地中太子参患病。研究证实了连作土壤致病菌(K.sacchari和T.helicus)和有益菌(B.pumilus)的差异变化与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有密切关系。3、体外互作分析表明,模拟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各有机酸配比的混合有机酸能够显着促进致病菌(T.helicus、Fusarium moniliforme和K.sacchari)的生长,抑制有益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B.pumuils)的生长。同时,混合配比的有机酸还会显着促进T.helicus产3A-DON和15A-DON生物毒素,对致病真菌(Fusarium oxysporum、F.moniliforme和T.helicus)代谢过程中H2O2的产生也有积极促进作用。通过趋化和生物被膜试验还表明,混合有机酸能显着促进致病细菌K.sacchari的趋化性和生物被膜的产生,抑制其在根际促生菌(B.megaterium和B.pumilus)中的表现,促使致病细菌的大量定殖。进一步分析还表明,混合有机酸不利于根际促生菌中生防基因srfAA、srfAB、bmyB、tuD、lpa-14、fenD、bioA、yndJ的表达,并且在有机酸介导下其对致病真菌(F.oxysporum、F.moniliforme和T.helicus)的拮抗能力减弱,造成病原菌增多、有益菌减少,引起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紊乱,包括招募致病菌、减少有益菌含量,加剧了对太子参生长的危害。4、体外互作结果还发现,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根际关键微生物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T.helicus能利用8种酚酸(没食子酸、香豆酸、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兰素、阿魏酸和苯甲酸),K.sacchari能利用4种酚酸(没食子酸、香豆酸、香兰素和阿魏酸)。同时发现丁香酸和混合配比酚酸能显着促进病原菌 K.sacchari和 T.helicus的生长以及 T.helicus产生 3A-DON、15A-DON毒素。同时,T.helicus合成释放的3A-DON毒素能促进病原菌K.sacchari的生长而能显着抑制有益拮抗菌B.pumilus的生长。K.sacchari在利用香兰素时会合成释放3,4-二羟基苯甲酸,该代谢产物会抑制有益菌B.pumilus的生长,揭示了连作介导根际微生物差异演化及化感互作的化学生态学机制。5、采用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病原菌K.sacchari在利用根系主要分泌物香兰素时,通过促进脂肪酸合成、细菌趋化、糖代谢和鞭毛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来实现根际定殖和增加致病性,同时会代谢转化香兰素重新合成3,4-二羟基苯甲酸这种信号分子,该信号分子会反向调控有益菌B.pumilus的基因表达,通过介导芽孢杆菌的脂肪酸降解和抑制新生霉素的合成,抑制其菌群数量,导致芽孢杆菌丧失部分生防能力,降低其拮抗病原菌能力,进一步阐明了连作差异调控微生物演变的分子生态学机制。6、采用高通量测序、qRT-PCR和非损伤微测(NMT)等技术,探究外源添加根系分泌酚酸和有机酸对太子参生长、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酚酸能显着降低根际土壤中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Xanthomonadales、链霉菌目(Streptomycetal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 spp.)的相对丰度;有机酸处理显着降低假单胞菌目和链霉菌目等有益菌的丰度,却增加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Xanthomonadales、Micrococcales、Gemmatimonadales、F oxysporum、T.helicus和K.sacchari等在根际土壤中的含量。该结果验证了连作导致根际微生物差异演变受根系主要分泌物驱动的事实与化学生态学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酚酸处理会促使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显着降低,脱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增加。此外,外源添加有机酸会显着降低蔗糖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提高脱氢酶活性。NMT检测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致病菌F.oxysporum和T.helicus的H+外排和质膜H+-ATPase活性;而对于有益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则结果相反,表现为抑制作用。同时,在致病菌F.oxysporum的侵染下会增加太子参根部H+外排。微生物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致病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大量繁殖,而有益细菌适宜在偏碱性下生长。该结果深入解释了连作太子参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与微生物间对话的媒介,其会创造出适宜致病菌生长、抑制有益菌生长的恶性循环的酸化环境,进而导致连作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营养循环受阻,土壤酸化加剧的成因与机制。7、采用宏转录组学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太子参根际土壤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太子参连作不仅会导致微生物结构失衡和土壤酸化,而且这种连作会进一步抑制根际土壤中关键代谢通路(细菌趋化和细菌鞭毛等相关基因、三羧酸循环、氮代谢、光合产物碳固定、原核生物碳固定)的基因表达,从而阻碍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之间交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连作还使得土壤中大部分代谢相关功能蛋白表达受阻,造成土壤微生物严重偏离正常土壤,正向调控一些致病菌(镰刀菌属、踝节菌属、肠杆菌属和黄单胞菌)的生长,对有益菌群(伯克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木霉属和芽孢杆菌属)形成负调控。本研究首次从转录组学水平,分析了连作导致再植病害产生的根际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机理。8、进一步采用代谢组学、非损伤微测技术(NMT),评价了生物质碳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潜在价值,结果表明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的直接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会促进其对氮素营养吸收,有助于提高其养分利用效率。同时,生物质碳能显着改变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尤其是减少了致病菌F.oxysporum、T.helicus和K.sacchari的含量。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生物质碳会影响有益菌(B.ambifaria、P.chlororaphis和B.pumilus)的生长,显着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与此同时,生物质碳还能影响F oxysporum和T.helicus的代谢过程,吸收和降低危害植物的毒性物质含量。可见,生物质碳可用于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措施之一。综上结果表明:太子参根系分泌物差异调控了根际关键微生物的生长,即对根际有益菌和病原菌具有选择性抑制和促进的不同生态效应,并且特异微生物间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这些特异病原菌能够对根系分泌物进行再加工和转化,合成释放抑制其它有益菌的抑菌成分,恶化土壤环境,抑制连作作物生长。可见太子参连作障碍问题是其根系分泌物介导下植物-土壤-特异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探索生态修复调控,研究表明生物质碳可作为潜在调控手段,有效抑制土传病原菌的生长,进而缓解太子参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上述结论对深化和拓展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助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相关产业体系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蔡璐,武婷[6](2018)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血液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在婴幼儿心血管手术中,特别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血液供需的利弊问题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另外异体输血可能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感染,因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出血,降低异体血制品的使用频率,同时避免血液破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婴幼儿的凝血系统与成人相比较,其发育尚未成熟,而先心病手术日渐复杂化,这使得维持婴幼儿凝血系统的稳态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当前小儿心脏外科血液保护中的微小化体外循环(CPB)管路、联合超滤技术、负压辅助静脉引流、血液稀释及预充、抗纤溶药物的应用以及自体血液回收的应用进展作一系统性回顾,为完善先心病患儿的血液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杜洪亮[7](2017)在《基于甘草次酸修饰自组装胶束递药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针对肝癌的临床治疗,化学疗法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在通过全身给药获得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因药物非特异性分布而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长期应用还有引发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效应,降低疗效。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是近年来抗肿瘤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热点,它通过载体材料将药物包裹或分散于纳米级的基质当中,选择性将治疗药物递送到病灶部位,降低药物的非特异性分布,在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且具有一定的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能力。其中,聚合物自组装胶束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在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药物体内组织分布,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实现持续、缓慢的药物释放。在聚合物自组装胶束的设计中通过化学修饰偶联肝靶向配体甘草次酸(GA)可实现药物的肝主动靶向递送,提高药物递送效率。本论文通过两种不同的设计策略构建了两种新型的肝靶向聚合物载体材料,在实现药物肝主动靶向递送的同时,并探究了甘草次酸修饰在自组装载药胶束递药行为中的作用。第一种设计策略以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水溶性骨架,首先通过偶联胆酸(CA)对OCMC进行疏水性修饰获得两亲性O-羧甲基壳聚糖-胆酸聚合物(CMCA),然后将甘草次酸(GA)通过其C-3位羟基以丁二酸酐为连接臂偶联到聚合物上,并对最终的聚合物进行碱化处理,获得甘草次酸修饰的羧甲基壳聚糖-胆酸聚合物(GA-CMCA)。以CMCA和GA-CMCA为载体,以槲皮素(QC)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胶束,研究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及体内药物动力学特征。另以阿霉素(DOX)为抗肿瘤模型药物验证CMCA和GA-CMCA的载药能力,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摄取、体内药动学特征、体内组织分布以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评估所构建聚合物胶束系统的肝靶向递药能力和抗肿瘤效果。本论文第二种设计策略以低分子肝素(LMWH)为水溶性骨架材料,首先将甘草次酸通过其C-3位羟基以丁二酸酐为连接臂修饰到氨基化的LMWH骨架上得到甘草次酸修饰的LMWH(LMWH-GA),进而将水溶性肝靶向小分子乳糖酸(LA)偶联到聚合物上获得双配体修饰的LMWH(LA-LMWH-GA)。利用GA分子的疏水作用力构建自组装胶束体系,以DOX为模型药物,考察水溶性乳糖酸修饰对载药胶束理化性质、载药与释药、体外摄取、体外抗肿瘤活性、体内药动学特征以及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并通过对比设计策略一中GA-CMCA的药物递送行为,分析并探讨甘草次酸修饰在聚合物自组装药物递送系统中的作用,为基于甘草次酸修饰的自组装递药系统设计、提高药物肝靶向递送能力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果概括如下:1.利用盐酸降解法获得分子量为17 KDa的OCMC,并以其为水溶性骨架,合成了基于OCMC的两亲性聚合物CMCA和GA-CMCA,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验证其结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MCA中CA的取代度以及GA-CMCA中GA的取代度。采用超声法制备空白自组装胶束,透射电镜(TEM)观察自组装胶束形态,测定粒径、Zeta电势以及临界胶束浓度(CMC)。并通过考察空白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初步评估所构建胶束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MCA和GA-CMCA聚合物可在水介质中自组装形成大小均一的球形粒子。CMCA胶束的平均水化粒径为110~257 nm,荷有恒定的负电荷(~-20 mV),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其CMC值为0.028~0.079 mg/ml。随着CA取代度的增加,粒径和CMC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但表面Zeta电位无明显变化。选用CA取代度为8.2%的CMCA进行GA进一步修饰,偶联GA后的GA-CMCA空白胶束的粒径和CMC值有变大的趋势,表面Zeta电位有所降低。研究选用GA取代度为6.5%的GA-CMCA进行后续评估。磺酰罗丹明B(SRB)实验结果显示CMCA和GA-CMCA均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仅在高浓度时(>0.25 mg/ml),GA-CMCA才显示出不可忽略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2.以QC为模型药物一,用改良的超声-透析法制备载药胶束。在相同药物/载体质量比下,GA-CMCA显示出比CMCA更强的药物包封能力,所制备的QC/GA-CMCA表现出相对较小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当药物/载体比为1:5时,GA-CMCA对QC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可达56.94%和9.69%,相应QC/GA-CMCA的平均粒径为185.5nm,粒径多系分散系数PDI为0.130。而CMCA对QC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仅为47.03%和8.32%,平均粒径和PDI分别为211.4 nm和0.171。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结果显示QC/CMCA和QC/GA-CMCA均表现出持续、缓慢、pH响应型的释药行为。当释放介质pH值由7.4降低到6.5时,两种载药胶束的释放速度和累计药物释放量均显着增加,其中QC/GA-CMCA的释药速度和累计释药量增加更为显着。当释放介质pH值进一步降低到5.7时,QC/CMCA的释药速度和累计释药量进一步增加,而QC/GA-CMCA胶束则在释放介质中出现明显聚集沉淀,而QC也随着聚合物沉淀而析出,导致了缓慢的无突释现象的药物释放。为探究QC/CMCA和QC/GA-CMCA对环境pH值降低敏感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进一步考察了两种载药胶束在不同pH值中的Zeta电位变化,结果表明QC/CMCA和QC/GA-CMCA的Zeta电位均随着pH值的降低而降低,且QC/GA-CMCAZeta电位值降低的速度要显着快于QC/CMCA。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在HepG2细胞中QC/GA-CMCA胶束显示出比QC/CMCA和QC溶液更强的细胞毒性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此外,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QC/CMCA和QC/GA-CMCA均可以显着提高QC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药物清除率,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QC溶液组的4.9倍和7.4倍。3.以抗肿瘤药物DOX为模型药物二,对CMCA和GA-CMCA的药物包封和递送能力进行验证。采用透析法在不同药物/载体质量比下制备载药胶束,CMCA和GA-CMCA的载药量随着投药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包封率呈现降低的趋势,尤其以DOX/CMCA的包封率降低更为明显。当药物/载体质量比为3:10时,GA-CMCA对DOX的包封率为71.25%,而CMCA对DOX的包封率仅为63.41%,说明GA-CMCA对DOX具有更强的包载能力,表明在载药胶束的自组装过程中,GA会以疏水形式参与到疏水内核的形成中,增强胶束内核的作用力,加强对疏水药物的包封。综合考虑包封率和载药量指标,选用药物/载体质量比为1:5情况下制备的载药胶束进行后续评价,测定两种载药胶束平均粒径均在200nm左右,且荷有恒定的负电荷(~-17mV)。细胞摄取结果显示,DOX/CMCA和DOX/GA-CMCA胶束可以显着提高DOX在耐药HepG2/ADR细胞中的摄取,且DOX/GA-CMCA胶束作用更为突出。HepG2/ADR细胞中的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大量游离甘草次酸存在的情况下,DOX/GA-CMCA的摄取被显着抑制,说明DOX/GA-CMCA进入细胞与甘草次酸介导的内吞作用有关。而在HepG2细胞中,两种载药胶束的摄取均低于DOX溶液,这也间接表明DOX/CMCA和DOX/GA-CMCA在HepG2/ADR细胞中是通过逆转多药耐药而达到提高DOX在胞内聚集目的的。胞内DOX分布结果揭示孵育游离DOX溶液之后,在HepG2细胞中,DOX可以快速的浓集于细胞核附近,且随着孵育时间延长荧光显着增强,而在耐药HepG2/ADR细胞中则点状零星的分布于细胞质中,且孵育2h和6h荧光强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而HepG2细胞和HepG2/ADR细胞在经过DOX/CMCA和DOX/GA-CMCA胶束孵育后,均在细胞质中看到大量的DOX聚集,且随着孵育时间的增长逐渐释放到细胞质中。这说明DOX胶束制剂进入HepG2细胞和HepG2/ADR细胞后均存在缓慢、持久的药物释放行为。4.以HepG2和HepG2/ADR为细胞模型,考察了 DOX载药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并探讨了 DOX载药胶束逆转耐药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能力。结果表明DOX/CMCA和DOX/GA-CMCA胶束均可以因其疏水内核对DOX的保护作用部分逆转HepG2/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多药耐药逆转指数分别为1.45和1.87。相反,在非耐药HepG2细胞中,DOX溶液具有最高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而DOX包封于CMCA和GA-CMCA后,其细胞毒性作用有所降低,这与DOX载药胶束缓慢的胞内释放有关。5.分别以Wistar大鼠和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以DOX溶液为对照,考察DOX/CMCA和DOX/GA-CMCA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和组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OX/CMCA和DOX/GA-CMCA均能够显着延长DOX在大鼠血液循环中的时间,且DOX/GA-CMCA的效果更为明显。静脉注射DOX/GA-CMCA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是注射DOX/CMCA后AUC0-∞值的3.1倍,且其清除率仅为DOX/CMCA组清除率CL值的1/3。小鼠组织分布结果显示,DOX/GA-CMCA胶束制剂在肝中的分布要显着高于DOX溶液组和DOX/CMCA组,且在同时间点DOX/GA-CMCA胶束在肝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分布。定量靶向性分析结果表明,DOX/GA-CMCA胶束具有较强的肝靶向性,以DOX溶液组为对照,其在肝、脾、心、肺、肾中24 h的相对摄取率Re值分别为3.50,1.04,0.18,0.04和0.69,可见经过GA-CMCA包载在显着提高DOX在肝脏部位聚集的同时,可有效减少DOX在非靶器官,尤其是心、肺中的非特异性分布,降低药物递送毒副作用,这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以H-22肝癌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以生理盐水和DOX溶液为对照研究DOX/CMCA和DOX/GA-CMCA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表明,DOX/CMCA和DOX/GA-CMCA可显着提高DOX的体内抑瘤效果,其中GA修饰的DOX/GA-CMCA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此外,空白材料GA-CMCA也显示出一定的体内抑瘤效果,这与甘草次酸本身的抗肿瘤活性有关。7.与策略一中首先构建两亲性CMCA聚合物从而进一步考察GA修饰对药物递送的影响不同的是,策略二中首先利用GA的疏水性进行聚合物的自组装,并进一步考察水溶性LA修饰对载药胶束药物递送的影响。该研究以分子量为4.5 KDa的LMWH为水溶性骨架,合成了 LMWH-GA和LA-LMWH-GA,核磁共振氢谱及红外光谱验证其结构,并根据1HNMR中氢原子归属计算LMWH-GA中的GA取代度,元素分析方法确定LA-LMWH-GA中的LA取代度。超声法制备空白自组装胶束,TEM观察其表面形态,测定粒径、Zeta电势以及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两种聚合物均可以在水介质中自组装成均一的球形,测定LWMH-GA胶束的粒径为109~204nm,CMC值为0.010~0.057mg/ml,且荷有明显的负电荷(~35 mV)。选用GA取代度分别为7.47和8.94的LMWH-GA进行LA修饰获得LA取代度分别为6.32和4.31的LA-LMWH-GA。与相应的LMWH-GA相比,LA-LMWH-GA的粒径和CMC值明显增大,且表面Zeta电位显着降低(-22~-26mV)。研究探讨了聚合物空白胶束的表观分子量与聚合物胶束粒径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空白胶束的表观分子量随着胶束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溶血实验结果显示,LMWH-GA的溶血毒性随着GA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而经乳糖酸修饰后的LA-LMWH-GA的溶血毒性显示出一定的下降。在所有实验浓度下,GA取代度为7.47的LMWH-GA和相应的LA-LMWH-GA的溶血率均不高于5%,故该取代度下的LMWH-GA和LA-LMWH-GA可以安全的应用于注射给药。此外,SRB实验结果表明,空白胶束对对HepG2和HepG2/ADR细胞均未产生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可以安全的应用于药物递送领域。8.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探究LMWH-GA作为药物载体在肝靶向药物递送过程中的特点以及进一步水溶性LA修饰对这种递送行为的影响。透析法在不同药物/载体质量比下制备载药胶束。测定其平均粒径为77~164 nm,Zeta电位为-17~-29 mV,与空白胶束的粒径和Zeta电位相比均有所降低。在相同药物/载体质量比下,LMWH-GA对DOX显示出比LA-LMWH-GA更强的药物包载能力。当药物/载体质量比为3:10时,LMWH-GA对DOX的包封率可达70.3%,而LA-LMWH-GA对药物的包载仅为58.44%,表明LA修饰降低了聚合物对疏水性药物的包封能力。当药物/载体比为1:10时,两种载体材料对DOX的包封率最为接近,因此,在该项研究中,除细胞摄取及细胞毒性实验需对药物/载体比特别考察外,其他评估实验中均采用药物/载体比为1:10制备的DOX/LMWH-GA和DOX/LA-LMWH-GA载药胶束进行考察。两种载药胶束在体外均呈现出缓慢、持久、pH敏感型的药物释放行为:在pH=5.0酸性释放介质中的释放量显着高于在pH=7.4释放介质中的释放量,这有利于胶束在肿瘤部位发生细胞毒性作用。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DOX/LMWH-GA和DOX/LA-LMWH-GA可以显着提高DOX在耐药细胞HepG2/ADR中的摄取,但双靶向修饰的DOX/LA-LMWH-GA并未表现出其应有的协同作用,其摄取量低于DOX/LMWH-GA。竞争抑制结果显示DOX/LMWH-GA的摄取与甘草次酸介导的内吞有关;而DOX/LA-LMWH-GA既可以通过甘草次酸受体介导进入细胞,又可以通过半乳糖受体介导进入细胞,但甘草次酸受体的作用有所减弱。内吞抑制结果表明DOX/LMWH-GA主要通过小窝蛋白途径和巨型胞饮途径两种方式进入细胞,而在DOX/LA-LMWH-GA的摄取中,这两种入胞机制的作用均明显减弱,而这可能是DOX/LA-LMWH-GA摄取率低于DOX/LMWH-GA的原因。此外,为探究材料本身在药物递送方面的作用,研究对比考察了 1:10和1:5两种药物/载体比制备的DOX/LMWH-GA和DOX/LA-LMWH-GA的细胞摄取行为,结果显示1:10药物/载体质量比制备的DOX胶束制剂比1:5药物/载体质量比制备的DOX胶束在HepG2和HepG2/ADR两种细胞中均显示出更强的被细胞摄取的能力。SRB实验结果表明DOX包载于LMWH-GA和LA-LMWH-GA中可显着提高DOX对HepG2/ADR细胞的毒性,且DOX/LMWH-GA的毒性要高于DOX/LA-LMWH-GA。而在HepG2细胞中,游离DOX溶液具有最强的细胞杀伤作用,其在两种细胞中的毒性差别间接说明DOX/LMWH-GA和DOX/LA-LMWH-GA是通过逆转HepG2/ADR细胞多药耐药性而增强对其细胞毒性作用的。此外,在较低的实验考察浓度下,1:10药物/载体质量比制备的DOX胶束制剂比1:5药物/载体质量比制备的DOX胶束制剂毒性较低,而在较高的浓度下,1:10药物/载体质量比制备的DOX胶束制剂则表现出较高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9.Wistar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DOX/LMWH-GA和DOX/LA-LMWH-GA均能够提高DOX在体内的稳定性,延长DOX在血液循环中的存留时间,其中DOX/LMWH-GA的效果更为明显。静脉注射DOX/LMWH-GA和DOX/LA-LMWH-GA载药胶束后的AUCo-∞值分别是注射DOX溶液组的22.3倍和10.8倍,平均滞留时间则分别是DOX溶液组的8.2倍和6.5倍。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载药胶束,尤其是DOX/LMWH-GA可以显着改善DOX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高效的靶向于肝脏,并明显降低在非靶器官尤其是心脏和肺中的分布,降低毒副作用,其在肝、心脏和肺中24h的相对摄取率Re值分别为3.23、0.10和0.05。而乳糖酸进一步修饰的DOX/LA-LMWH-GA胶束制剂并未体现出更好的肝靶向作用,其在肝脏24 h的相对摄取率Re值仅为DOX/LMWH-GA组的0.59倍,而在脾、心脏和肺中的非特异性分布则高于DOX/LMWH-GA组。这可能与LA水溶性修饰影响药物包封能力、GA受体介导能力、以及DOX/LA-LMWH-GA较快的血液清除速率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不同设计策略所构建的两组新型GA修饰的自组装胶束递药系统均可以有效包载疏水性药物,且能够通过主动靶向提高药物在肝脏部位的聚集,在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非特异性分布造成的毒副作用。而两种GA修饰策略对自组装胶束系统药物递送行为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基于甘草次酸介导的肝靶向自组装胶束递药系统,推进高效、合理的肝靶向制剂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方炜,胡英超,王雪芹,陈莉莉,丁力[8](2016)在《10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10 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方法及管理体会。方法对10 kg以下的17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结果患儿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24274 min,平均为(60.93±2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2128 min,平均为(39.93±17.67)min,转流过程平稳,全部顺利脱机。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为2.28%,与体外循环无直接关系。延迟关胸1例。结论合理的预充、良好的心肌保护、充分的灌注流量和灌注压、加强液体出入量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马兰,王加利,张涛,文宇[9](2015)在《10公斤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10 kg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自2013年12月2015年3月80例10 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均使用进口婴幼儿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和超滤器,晶体液和人血白蛋白液预充,浅或中低温中高流量灌注,心肌保护采用主动脉根部灌注HTK液,术中常规超滤和停机后行改良超滤。结果 ECC时间25134(71±29.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106(51.8±21.1)min,心脏自动复跳76例,电除颤复跳4例,自动复苏率95%,转流过程平稳,全部顺利脱机。结论合理的预充和血液稀释,合适的灌注流量和灌注压,加强液体出入量的管理,以及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提高婴幼儿围术期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方颖慧[10](2014)在《超滤技术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抗生素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总体思路:体外循环技术使得心脏手术得到很大发展,但非生理性的血液转流过程伴随着潜在的危害。患者血液与体外循环管道异物表面接触可引起炎性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外循环开始后,患者出现稀释性的血红蛋白降低及血清蛋白降低,导致炎性毛细血管渗漏,液体向组织间隙转移,出现组织水肿及终末器官灌注不良。血液稀释技术虽能增加体外循环期间组织灌注,允许在低流量甚至循环停止时使用深低温保护器官免受缺血损伤,并且减少体外循环过程中对异体血的需求。过度的血液稀释可能增加血容量,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功能衰竭。超滤作为体外循环中的一项常用技术,1979年Darup等人报道了在体外循环中使用超滤技术。20世纪80年代,研究报道了体外循环中使用超滤可滤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改善患者术后的心功能、肺功能、神经功能、减少输血、减轻炎症反应等优势。超滤除了其改善患者生理状态等优势的同时,研究报道了其可滤出各种药物,如麻醉药、阿片类药物、肌松药、抗生素等等。超滤对于体外循环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目前研究报道较少。心脏手术中由于体外循环转流、低温、血液稀释等因素使机体对外源性感染源的抵抗力下降,在心脏手术中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成为外科医生普遍接受的常规。在体外循环下内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各种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亦随之发生改变。抗生素的用药策略在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手术中是否仍然合适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体外循环中影响抗生素的因素包括血液稀释、低温、血流动力学改变、药物代谢器官血液灌注的改变、药物与体外循环管路的接触以及超滤等等。本研究拟从模拟体外循环模型、小儿平衡超滤、及成人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两种超滤策略几个方面探讨超滤在心脏手术中对抗生素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今后制定更合理的药物使用策略提供依据。第一部分本研究使用体外循环模拟管路模拟体外循环过程,排除了临床研究中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的差异及手术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只关注于超滤技术对体外转流过程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实验中管路预充、排气、降温、体外循环、肝素的使用与临床方案完全相同。分别从加药口加入头孢替安与头孢美唑两种抗生素。使用平衡超滤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留取血标本及滤液标本检测抗生素浓度,方法为高压液相技术。通过这一部分离体实验,探索超滤技术是否可以滤除血浆中的抗生素,以及超滤过程中血浆抗生素浓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离体实验的结果可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离体研究中证实了平衡超滤可呈剂量依赖性滤除血液中的抗生素。但临床上各种因素复杂多变,在患儿个体差异、病情差异、术中状况的差异下离体研究的结果是否可以在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是本研究的重点。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由于患儿体重小、血液稀释严重,因而超滤技术广泛应用于滤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及炎性因子。但超滤对抗生素的影响尚无存争议。本研究选取单纯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平衡超滤组及非平衡超滤组,在超滤前、超滤后分别取血标本进行炎性因子及抗生素浓度检测,并留取滤液标本检测炎性因子及抗生素浓度。本部分的目的是探索平衡超滤对儿科心脏手术中血浆炎性因子及抗生素浓度的影响,以及对术中血气及其他指标的影响。第三部分深低温停循环下的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由于患者病情重、手术复杂、体外循环时间长及深低温停循环的打击,患者发生炎性反应激活、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酸中毒。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常需使用大剂量超滤来调节改善内环境,滤除多余水分及炎性因子。美国胸外科学会指南对心脏外科手术中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剂量和间隔给了推荐性意见,然而未纳入主动脉置换手术及心脏移植手术。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缺乏研究证据。深低温停循环下的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超滤对于抗生素的影响文献报道较少。前期离体及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发现是否能在成人深低温停循环的情况下得以证实是第三部分的重点。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常规超滤和体外循环过程中全程超滤两种不同的超滤管理技术,探索超滤技术对炎性因子及抗生素浓度的影响。第一部分离体模型下研究平衡超滤技术对抗生素浓度的影响背景与目的心外科手术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围术期感染。然而体外循环对内环境产生的极大干扰,使得抗生素的分布和代谢发生变化,其中平衡超滤技术对体内抗生素浓度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在体外模拟模型下,研究平衡超滤技术是否能对围术期血浆抗生素浓度产生影响。方法建立体外循环体外模拟环路,包括回流室、膜肺、婴儿动脉滤器。血液浓缩器安装在动脉滤器和储血室之间。新鲜全血与乳酸林格氏液预充体外循环管路,并保持最终红细胞压积在24-28%。头孢替安(320mg)和头孢咪唑(160mg)一次性加入循环管路中。30分钟体外循环后开始零平衡超滤,通过Hoffman钳维持动脉管路压力约100mmHg。超滤速度控制在12mL/min。使用勃脉力A持续滴入管路维持红细胞压积。平衡超滤过程中每5分钟采取血浆和超滤液标本,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分别动态监测头孢替安和头孢美唑的药物浓度。结果头孢替安和头孢美唑在不同时点的超滤液中均可检测到。血浆中抗生素的浓度随着超滤液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超滤结束时,血浆头孢替安浓度为104.96±44.36μg/ml,大约为初始浓度的44.38%±7.42%(初始浓度238.95±101.12μg/ml)(p<0.001);而血浆头孢美唑浓度降低至25.76±14.78μg/ml,约为初始浓度的49.69%±10.49%(初始浓度51.49±28.03μg/ml)(p<0.001);超滤液中头孢替安的含量为总给药量的27.16%±12.17%,头孢美唑的含量占总给药量的7.74%±4.17%。结论平衡超滤能够滤出血液中的抗生素,其滤出量与蛋白结合率显着相关;超滤技术对于围术期抗生素的血药浓度具有显着影响,因而术中抗生素的应用策略应考虑此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平衡超滤对炎性因子及抗生素浓度的影响背景与目的体外循环管路预充液对于小儿来说会造成比较严重的血液稀释,因而超滤技术在儿科心脏手术中成为常规应用以滤除体内多余水分以及体外循环预充液,及减少炎性因子。然而由于超滤对抗生素也有滤除作用,且儿童心脏手术中超滤对抗生素的滤除作用研究报道较少。为证实第一部分离体研究的结果,本部分研究探讨平衡超滤对行体外循环的婴幼儿体内炎性因子及抗生素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抗生素的指导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5月期间于本院心脏外科接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矫治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Ⅰ-Ⅱ,入选患者随机分成平衡超滤组(Balanced Ultrafiltration, BU F)和非平衡超滤组(non-Balanced Ultrafiltration, NBUF),于胸部切皮前30分钟通过静脉给予头孢美唑0.03mg/kg。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前(t1),超滤前(t2),体外循环结束后5分钟(t3),抽取t1、t2、t3时刻动脉血测定血气及胶体渗透压,并留取血液和超滤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介质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IL-6、IL-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a,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检测抗生素浓度。结果停体外循环后,IL-1、IL-6、IL-10、TNF-α及NE的血浆浓度较超滤前显着升高(p<0.05)。IL-1、IL-6、NE停体外循环时两组之间的血浆浓度无显着差别(p>0.05)。IL-10、TNF-α停体外循环时血浆浓度在BUF组低于NBUF组(p<0.05)。滤液中可检测到所有这几种炎性因子的存在,各种炎症介质在滤液中的浓度在两组之间未见差别(p>0.05)。BUF组,血浆头孢美唑由超滤前初始浓度72.03±23.77μg/ml降低至停止体外循环时40.04±12.38μg/ml(53.47%±13.60%)。在NBUF组,停止体外循环时血浆头孢美唑由超滤前的初始浓度80.04±30.30μg/ml降低至58.02±18.86μg/ml(69.11%±9.0%)。两组间血浆抗生素浓度的减少量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8)=BUF组超滤液中头孢美唑总含量占总给药量的7.25%±3.83%,NBUF组超滤液中头孢美唑总含量占总给药量的2.83%±1.71%,两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04)。结论平衡超滤可选择性滤除血浆中的炎症介质。体外循环中超滤的使用确切可以滤除血液中的抗生素,且平衡超滤的使用增加了抗生素在滤液中的滤出量。第三部分全程超滤对深低温停循环下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血浆炎性因子及抗生素浓度的影响背景与目的深低温停循环下的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由于手术时间长并且需要经历低温及缺血等严重的打击,从而引起机体酸碱平衡紊乱及氧化应激损伤,并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因而常规使用超滤技术滤除循环内多余水分,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滤除炎性因子。然而,由于超滤可滤除抗生素,且与超滤的剂量呈正相关,因此在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大量的超滤可能会对抗生素血药浓度产生影响。因而本实验拟研究深低温停循环下不同超滤技术对术中抗生素浓度、炎症反应程度以及术后感染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需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程组(主动脉阻断10分钟后开始全程超滤至停止体外循环),复温组(开始复温时开始超滤至停止体外循环)。切皮前静脉给予头孢呋辛1.5g,体外循环转流2小时追加0.75g。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升主动脉阻断后10分钟(T1)、体外循环转流2小时(T2)、停体外循环时(T3),及停体外循环后4小时(T4)抽取动脉血4ml。体外循环结束时收集超滤液标本5ml,记录超滤液总量。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抗生素浓度。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介质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全程组血浆头孢呋辛浓度从体外循环开始时94.23±30.21μg/ml,下降到体外循环2个小时的74.69±21.90μg/ml(下降17.86±11.52%)(p<0.05)。复温组血浆头孢呋辛浓度从体外循环开始时85.63±32.76μg/ml,下降到体外循环2小时的73.68±22.86μg/ml(下降12.16%±6.85%)(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停体外循环后血浆头孢呋辛浓度全程组106.90±61.34μg/ml,复温组129.32±63.70μg/ml;停体外循环4个小时血浆头孢呋辛浓度全程组152.75±98.30μg/mL,复温组189.77±119.03μg/m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和TNF-α的血浆浓度在整个过程中变化不显着(p>0.05)。lL-6、IL-10及NE的血浆浓度在体外循环2小时的时候无显着变化,而在停体外循环时显着升高(p<0.05)。IL-10血浆浓度从停体外循环时的319.03±67.51ng/L下降到停体外循环4小时的148.57±83.28ng/L(p<0.05),IL-6及NE停体外循环4小时浓度未见显着下降(p>0.05)。但各个时点每种炎性因子的浓度在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两种超滤方法对血浆头孢呋辛浓度的影响未见显着差别,因此在本给药策略下可以给患者保证足够的血药浓度。全程超滤可以滤除更多的炎性因子,但对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未优于复温后超滤。

二、改进后的改良超滤法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后的改良超滤法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洗涤库血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因子表达及乳酸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CPB转流设备及转流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转流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及Lac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3.1 炎症因子
    3.2 Lac水平

(2)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
        1.2.1 核酸适配体介绍
        1.2.2 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
    1.3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平台
        1.3.1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
        1.3.2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高效筛选平台研究现状
        1.3.3 本课题中用于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的方案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1 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筛选仪器设计与实现
        1.4.2 筛选方法优化和卡盒设计
        1.4.3 液体转移控制研究
        1.4.4 大体积PCR扩增模块研究
        1.4.5 仪器性能测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设计与实现
    2.1 仪器整体设计
        2.1.1 仪器设计需求分析
        2.1.2 技术路线及设计方案
    2.2 仪器集成与组装
        2.2.1 仪器模块集成
        2.2.2 仪器加工与组装
    2.3 控制系统设计
        2.3.1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3.2 控制系统功能及组成
        2.3.3 硬件电路设计
        2.3.4 主控程序设计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优化及封闭式卡盒设计
    3.1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
        3.1.1 筛选方法需求分析
        3.1.2 筛选方法优化
    3.2 卡盒设计方法及应用
        3.2.1 卡盒设计方法
        3.2.2 卡盒结构组成与应用
        3.2.3 卡盒方法在核酸适配体筛选中的可行性
    3.3 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卡盒设计
        3.3.1 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方法
        3.3.2 封闭式卡盒的功能结构设计
        3.3.3 封闭式卡盒的总体设计与制作
    3.4 卡盒性能测试与验证
        3.4.1 气密性测试
        3.4.2 导热性测试
        3.4.3 转轴运动精度测试
        3.4.4 排液测试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液体转移控制与大体积PCR扩增模块设计
    4.1 液体转移控制
        4.1.1 移液气路模块
        4.1.2 运动定位模块
    4.2 大体积PCR扩增模块
        4.2.1 PCR扩增原理
        4.2.2 大体积PCR扩增模块结构
        4.2.3 温度采集
        4.2.4 精确温控算法
        4.2.5 大体积PCR扩增模块温控测试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
    5.1 系统总体性能
        5.1.1 文库转移及模块匹配
        5.1.2 液体转移性能
        5.1.3 大体积PCR扩增
    5.2 HepG2细胞核酸适配体的自动化筛选
        5.2.1 筛选所需试剂
        5.2.2 筛选流程的设计
        5.2.3 筛选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授权专利
致谢

(3)H3K4me3循环核小体在肺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循环核小体免疫共沉淀法建立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方法
    实验结果
    结论
    讨论
第二部分 循环游离DNA浓度、长短分布及肿瘤血浆蛋白标记物对良、恶性肺结节诊断价值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方法
    实验结果
    结论
    讨论
第三部分 循环核小体检测对良、恶性肺结节诊断价值初探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方法
    实验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游离 DNA、组蛋白、核小体检测在 NSCLC 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注释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提取及其制备控释微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桑叶及桑叶中有效成分概述
        1.2.2 糖尿病概述
        1.2.3 1-脱氧野尻霉素(1-DNJ)概述
        1.2.4 1-DNJ功效研究
        1.2.5 控释微丸研究概述
        1.2.6 制备微丸的药用辅料研究
        1.2.7 制备控释微丸工艺研究概述
        1.2.8 控释微丸药物释放机理研究概述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
        1.3.1 桑叶中1-DNJ提取及分离纯化
        1.3.2 从桑叶中提取纯化1-DNJ对家兔离体药效学实验
        1.3.3 制备1-DNJ控释微丸处方和工艺研究
        1.3.4 1-DNJ控释微丸质量评价及检测方法学建立和验证
        1.3.5 1-DNJ控释微丸在比格犬体内药物动力学及体内体外相关性研究
    1.4 实验方案
    1.5 创新点
2 桑叶中提取以及分离纯化1-DNJ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桑叶中提取1-DNJ实验方法
        2.3.1 从桑叶中提取1-DNJ工艺流程
        2.3.2 提取1-DNJ计算方法
        2.3.3 样品衍生化处理过程
        2.3.4 建立标准曲线
        2.3.5 提取率计算
        2.3.6 提取条件工艺单因素考察
        2.3.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实验设计提取1-DNJ
        2.3.8 不同提取方法1-DNJ提取得率比较实验
        2.3.9 统计学数据分析
    2.4 桑叶提取物中1-DNJ分离纯化实验方法
        2.4.1 桑叶粗提物纯化1-DNJ工艺过程
        2.4.2 树脂预处理及装柱
        2.4.3 纯化1-DNJ工艺研究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单因素对桑叶中1-DNJ提取得率的影响
        2.5.2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
        2.5.3 纤维素酶法提取桑叶中1-DNJ最优条件确定
        2.5.4 桑叶提取物1-DNJ分离纯化实验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桑叶提取纯化物1-DNJ对家兔离体药效学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设备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溶液配制
        3.3.2 桑叶提取纯化物制备
        3.3.3 家兔小肠粘膜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
        3.3.4 α-葡萄糖苷酶的活力检测方法
        3.3.5 家兔的小肠粘膜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试验方法
        3.3.6 家兔小肠翻转肠囊试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家兔小肠粘膜中α-葡萄糖苷酶液中的蛋白含量以及α-葡萄糖苷酶活力检测结果
        3.4.2 家兔小肠粘膜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其活性实验结果
        3.4.3 家兔小肠粘膜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其活性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1-DNJ控释微丸处方和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制备1-DNJ控释微丸实验方法
        4.3.1 原料与辅料相容性实验方法
        4.3.2 1-DNJ载药丸芯制备方法
        4.3.3 制备1-DNJ载药丸芯工艺因素考察方法
        4.3.4 载药丸芯溶出度考察方法
        4.3.5 制备1-DNJ控释微丸方法
        4.3.6 制备包衣微丸流化床包衣工艺优化
        4.3.7 装胶囊
        4.3.8 铝塑包装
        4.3.9 测定1-DNJ控释微丸物理性能
    4.4 制备1-DNJ控释微丸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原料与辅料相容性实验结果
        4.4.2 制备1-DNJ载药丸芯处方因素考察结果
        4.4.3 1-DNJ载药丸芯制备工艺因素考察结果
        4.4.4 1-DNJ控释微丸干燥过程考察结果
        4.4.5 1-DNJ载药丸芯溶出曲线考察结果
        4.4.6 挤出滚圆工艺重现性
        4.4.7 流化床法制备1-DNJ控释微丸工艺优化结果
        4.4.8 检测1-DNJ控释微丸物理性质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1-DNJ控释微丸质量评价和方法学建立及验证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1-DNJ控释微丸质量检测实验方法
        5.3.1 样品衍生化处理及1-DNJ含量检测方法
        5.3.2 3批1-DNJ控释微丸样品检测1-DNJ含量方法
        5.3.3 1-DNJ含量均匀度检测方法
        5.3.4 1-DNJ微丸的物理性质SEM微观形态研究方法
        5.3.5 体外不同pH值介质中1-DNJ控释微丸溶出曲线研究
        5.3.6 1-DNJ控释微丸中检测异丙醇残留溶剂
        5.3.7 1-DNJ控释微丸稳定性考察
        5.3.8 1-DNJ控释微丸释放机理研究
    5.4 1-DNJ控释微丸质量检测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1-DNJ含量检测方法学验证结果
        5.4.2 3批1-DNJ控释微丸样品1-DNJ含量检测结果
        5.4.3 1-DNJ含量均匀度检测结果
        5.4.4 1-DNJ微丸物理性质形态研究结果
        5.4.5 1-DNJ控释微丸不同pH值介质中体外溶出曲线研究结果
        5.4.6 1-DNJ控释微丸中检测异丙醇残留溶剂结果
        5.4.7 1-DNJ稳定性考察影响因素、加速和长期实验结果
        5.4.8 1-DNJ控释微丸释放1-DNJ机理研究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1-DNJ控释微丸在体内药动学及体内-体外相关性研究
    6.1 引言
    6.2 仪器设备与材料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1-DNJ控释微丸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6.3.2 1-DNJ控释微丸体内-体外相关性研究
    6.4 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1-DNJ控释微丸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
        6.4.2 1-DNJ控释微丸体内-体外相关性研究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太子参关键根系分泌物的动态分析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及取样
        2.2.2 太子参组培苗体系构建
        2.2.3 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提取与鉴定
        2.2.4 太子参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提取与鉴定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组分鉴定及含量变化
        2.3.2 太子参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组分鉴定及含量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连作太子参根际关键微生物分离及功能验证
    3.1 材料、仪器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菌种
        3.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3.2.3 根际微生物的筛选
        3.2.4 筛选微生物对太子参组培苗和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3.2.5 关键微生物的分子鉴定和功能验证
        3.2.6 根际土壤中关键微生物qRT-PCR分析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关键根际微生物的功能
        3.3.2 根际微生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太子参根系分泌有机酸介导的分泌物—微生物互作
    4.1 材料、仪器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菌种
        4.2.2 有机酸类物质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4.2.3 有机酸类物质对T.helicus产DON毒素和过氧化氢的影响
        4.2.4 有机酸介导下的根际细菌趋化现象
        4.2.5 有机酸对根际细菌生物被膜产生的影响
        4.2.6 有机酸介导下根际促生菌拮抗致病真菌能力的评价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关键微生物对有机酸类物质处理的生理响应
        4.3.2 有机酸类物质处理对T.helicus产DON毒素和过氧化氢形成的影响
        4.3.3 有机酸对根际细菌趋化作用和生物被膜产生的影响
        4.3.4 有机酸对根际促生菌生防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3.5 有机酸介导下致病真菌—根际促生菌平板对峙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太子参根系分泌物酚酸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
    5.1 材料、仪器和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菌种
        5.2.2 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2.3 关键微生物对酚酸类物质处理的生理响应
        5.2.4 酚酸类物质对T.helicus产DON毒素的影响
        5.2.5 致病菌代谢物对关键根际细菌生长的影响
        5.2.6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组培苗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5.3.2 酚酸介导下T.helicus产DON毒素和利用酚酸特性分析
        5.3.3 K.sacchari对酚酸利用的动态分析
        5.3.4 致病菌代谢物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长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酚酸介导的关键微生物互作机制
    6.1 材料、仪器和试剂
    6.2 试验方法
        6.2.1 菌种
        6.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6.2.3 K.sacchari和B.pumilus对太子参生理特性的影响
        6.2.4 K.sacchari和B.pumilus的处理及总RNA提取
        6.2.5 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6.2.6 差异基因的qRT-PCR分析
        6.2.7 酚酸处理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6.2.8 数据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K.sacchari和B.pumilus对太子参叶绿素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
        6.3.2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和COG分析
        6.3.3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6.3.4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6.3.5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6.3.6 酚酸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外源添加主要化感物质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1 材料、仪器和试剂
    7.2 试验方法
        7.2.1 菌种
        7.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7.2.3 太子参叶绿素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的测定
        7.2.4 太子参根系分泌物的提取与鉴定
        7.2.5 太子参根际土壤总DNA的提取和高通量测序分析
        7.2.6 根际土壤中关键微生物的qRT-PCR分析
        7.2.7 关键微生物间的相互拮抗分析
        7.2.8 NMT测定真菌和太子参H~+流向分析
        7.2.9 致病真菌质膜H~+-ATPase活性的测定
        7.2.10 不同根系分泌物和pH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7.2.11 数据分析
    7.3 结果分析
        7.3.1 外源添加分泌物对太子参和根际土壤的影响
        7.3.2 外源添加分泌物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3.3 关键微生物间的相互拮抗分析
        7.3.4 根系分泌物对真菌H~+流向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7.3.5 F.oxysporum诱导下太子参H~+流向分析
        7.3.6 根系分泌物和pH介导下的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太子参根际土壤宏转录组学分析
    8.1 材料、仪器和试剂
    8.2 试验方法
        8.2.1 田间试验及取样
        8.2.2 根际土壤总RNA的提取
        8.2.3 土壤总RNA的测序分析
        8.2.4 数据分析
    8.3 结果分析
        8.3.1 宏转录组序列拼接
        8.3.2 宏转录组功能注释
        8.3.3 功能注释表达谱分析
        8.3.4 PLS-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8.3.5 共有和特有基因数量分析
        8.3.6 优势物种的关联网络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生物质碳减缓太子参连作障碍初探
    9.1 材料、仪器和试剂
    9.2 试验方法
        9.2.1 菌种
        9.2.2 盆栽试验及取样
        9.2.3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9.2.4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离子流向的影响
        9.2.5 生物质碳调控下的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的qRT-PCR原位分析
        9.2.6 生物质碳和根系分泌物复合处理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9.2.7 生物质碳介导下致病真菌的化感作用
        9.2.8 生物质碳介导下F.oxysporum次级代谢物的提取与鉴定
        9.2.9 数据分析
    9.3 结果分析
        9.3.1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9.3.2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3.3 生物质碳和根系分泌物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联合效应
        9.3.4 生物质碳介导下致病真菌的化感作用分析
        9.3.5 生物质碳对F.oxysporum次级代谢物的产生和吸附的影响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与讨论
    10.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荣誉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血液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减少预充量和术中血液稀释度
    1.1 抬高氧合器位置+负压辅助静脉引流 (VAVD)
    1.2 微型化体外循环耗材
2 改良预充
3 联合超滤技术
4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 (IABS)
5 抗纤溶药物

(7)基于甘草次酸修饰自组装胶束递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多糖自组装胶束
    2. 肝靶向修饰
    3. 甘草次酸在肝靶向制剂中的应用
    4. 模型药物槲皮素和阿霉素介绍
    5.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第一章 基于O-羧甲基壳聚糖自组装胶束的构建和理化性质考察
    一、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2. 仪器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 O-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解和分子量测定
        2. 甘草次酸修饰的O-羧甲基壳聚糖-胆酸聚合物(GA-CMCA)的合成
        3. 聚合物的表征
        3.1 氢核磁共振图谱
        3.2 FT-IR红外光谱
        3.3 X-射线衍射分析
        3.4 取代度的测定
        4. 空白自组装胶束的制备
        5. 粒径、Zeta电位和透射电镜TEM观察
        6.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7. 聚合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7.1 细胞的复苏和培养
        7.2 空白胶束材料的细胞毒性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载QC的GA-CMCA自组装胶束的制备、体外抗肿瘤活性及体内药动学研究
    一、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2. 仪器
        3.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 Q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 QC储备液的制备
        1.2 QC检测波长的确定
        1.3 QC标准曲线的制备
        1.4 QC精密度实验
        1.5 QC回收率实验
        2. 自组装胶束中QC的含量测定
        3.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计算
        4. 载QC的自组装胶束的制备
        4.1 载药方法的筛选
        4.2 载药方法的工艺优化
        5. 载QC自组装胶束的理化性质考察
        5.1 粒径和粒径分布
        5.2 TEM观察
        5.3 差示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
        5.4 不同pH值下的Zeta电位
        6. 载QC胶束的体外释放
        6.1 分析方法的确立
        6.2 不同pH环境下的体外释放实验
        7. 载QC胶束在HepG2细胞中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7.1 SRB实验
        7.2 定性细胞凋亡
        7.3 定量凋亡检测
        8. 载QC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8.1 实验方法的确立
        8.2 给药方法和血浆样品的采集
        8.3 平均血药浓度和时间曲线及参数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载DOX的GA-CMCA自组装胶束的制备、细胞摄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2. 仪器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 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 DOX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1.2 DOX检测波长的确定
        1.3 DOX标准曲线的制备
        1.4 DOX精密度实验
        1.5 DOX回收率实验
        2. 自组装胶束中DOX的含量测定
        3. 载DOX的自组装胶束的制备
        3.1 药物/载体质量比考察
        3.2 载药胶束制备工艺
        4. 载DOX的自组装胶束的理化性质考察
        4.1 粒径和Zeta电位
        4.2 TEM观察
        5. 载DOX的自组装胶束的细胞摄取实验
        5.1 细胞培养
        5.2 HepG2细胞和HepG2/ADR细胞对载DOX胶束的摄取
        5.3 竞争抑制实验
        5.4 细胞内DOX分布行为考察
        6. DOX载药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效果
        6.1 DOX载药胶束的细胞毒作用
        6.2 HepG2/ADR细胞的定性凋亡观察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载DOX的GA-CMCA自组装胶束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一、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2. 仪器
        3.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 载DOX的GA-CMCA自组装胶束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考察
        1.1 大鼠血浆中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1 样品的处理方法
        1.1.2 波长的选择
        1.1.3 方法专属性的考察
        1.1.4 标准曲线的建立
        1.1.5 精密度考察
        1.1.6 回收率考察
        1.2 动物实验
        1.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1.2.2 取样方法及取样点的设计
        1.2.3 平均血药浓度和时间曲线
        2. 载DOX的GA-CMCA自组装胶束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2.1 小鼠生物样品中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样品的处理方法
        2.1.2 波长的选择
        2.1.3 方法专属性的考察
        2.1.4 标准曲线的建立
        2.1.5 精密度考察
        2.1.6 回收率考察
        2.2 小鼠体内实验
        2.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2.2.2 取样方法及取样点的设计
        2.2.3 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结果
        2.2.4 靶向性评价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载DOX的GA-CMCA自组装胶束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效学研究
    一、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2. 仪器
        3.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 H-22肝癌小鼠模型的建立
        2. 体内抑瘤率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低分子肝素的自组装胶束的构建、理化性质和安全性评价
    一、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2. 仪器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 乳糖酸修饰的低分子肝素-甘草次酸聚合物(LA-LMWH-GA)的合成
        2. 聚合物的表征
        2.1 氢核磁共振图谱
        2.2 红外光谱
        2.3 取代度的测定
        3. 空白自组装胶束的制备
        4. 粒径、Zeta电位和TEM观察
        5. 表观分子量GPC测定
        6.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7. 溶血实验
        8. 空白胶束的细胞毒性实验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载DOX的LA-LMWH-GA自组装胶束的制备、理化性质及体外细胞活性研究
    一、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2. 仪器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 DOX含量测定方法
        1.1 DOX检测波长的确定
        1.2 DOX回收率实验
        2. 自组装胶束中DOX的含量测定
        3. 载DOX自组装胶束的制备
        4. 载DOX自组装胶束的理化性质考察
        5. 载DOX自组装胶束的体外释放考察
        5.1 分析方法的确立
        5.2 不同pH环境下的体外释放实验
        6. 载DOX自组装胶束的细胞摄取和入胞机制实验
        6.1 药物/载体质量比对载DOX胶束细胞摄取的影响
        6.2 细胞内DOX分布行为考察
        6.3 竞争抑制实验
        6.4 能量抑制实验
        6.5 内吞抑制实验
        7. 载DOX自组装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7.1 药物/载体质量比对载DOX胶束细胞毒性的影响
        7.2 细胞的定性凋亡观察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载DOX的LA-LMWH-GA自组装胶束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一、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2. 仪器
        3. 实验动物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1. 载DOX的LA-LMWH-GA自组装胶束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考察
        1.1 大鼠血浆中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1 样品的处理方法
        1.1.2 储备液的配制
        1.1.3 波长的选择
        1.1.4 方法专属性的考察
        1.1.5 标准曲线的建立
        1.1.6 精密度考察
        1.1.7 回收率考察
        1.2 动物实验
        1.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1.2.2 取样方法及取样点的设计
        1.2.3 平均血药浓度和时间曲线
        2. 载DOX的LA-LMWH-GA自组装胶束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2.1 小鼠生物样品中DO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小鼠体内实验
        2.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2.2.2 取样方法及取样点的设计
        2.2.3 样品的处理方法
        2.2.4 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结果
        2.2.5 靶向性评价
    三、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创新与发现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10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和体外循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血液预充
    3.2 心肌保护
    3.3 转流管理
    3.4 改良超滤

(9)10公斤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设备及预充
    1.3 ECC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液体管理
    3.2循环管理
    3.3 心肌保护

(10)超滤技术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抗生素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离体模型下研究平衡超滤技术对抗生素浓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平衡超滤对炎性因子及抗生素浓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全程超滤对深低温停循环下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血浆炎性因子及抗生素浓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改进后的改良超滤法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洗涤库血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因子表达及乳酸水平的影响[J]. 朱全伟,刘宇航,卢绪宁,文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21(06)
  • [2]基于封闭式卡盒的自动化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仪研制[D]. 王超. 东南大学, 2020
  • [3]H3K4me3循环核小体在肺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应用价值[D]. 王宇轩.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20(02)
  • [4]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提取及其制备控释微丸的研究[D]. 孙照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5]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D]. 吴红淼. 福建农林大学, 2018
  • [6]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血液保护策略[J]. 蔡璐,武婷. 天津医药, 2018(05)
  • [7]基于甘草次酸修饰自组装胶束递药系统的研究[D]. 杜洪亮. 山东大学, 2017(08)
  • [8]10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J]. 方炜,胡英超,王雪芹,陈莉莉,丁力. 安徽医学, 2016(06)
  • [9]10公斤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J]. 马兰,王加利,张涛,文宇.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02)
  • [10]超滤技术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抗生素及炎性因子的影响[D]. 方颖慧.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01)

标签:;  ;  ;  ;  

改良超滤法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