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原传统自然村落的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王乔[1](2021)在《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完善,乡村的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传统村落中的传统文化往往在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渐消失。在充满快餐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越发珍贵,而传统村落正是传统文化的基因宝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正在逐步被人们所重视。豫北地区地地处是中原文化谱系中的河内文化区,这里的独特的地域环境以及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豫北地区传统村落风貌,通过研究和分析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文化特征,透析驱动豫北地区传统村落演变与发展的“内核”动机——原型,为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研究部分:(1)研究背景及理论的相关基础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研究国内外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国内外运用类型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类型学的研究方法,设计符合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特色的研究思路。(2)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基础资料及实地调研整理。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豫北地区各地县志、文化志等方法对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3)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类型学分析研究。对第二部分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分别从“地域特征”和“集体记忆”两条线索进行分层分析。地域特征从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内部空间特征和外部空间特征来进行分析。“集体记忆”从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入手进行分析。(4)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原型提取。通过第三部分对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分析,开始从豫北地区地域特色入手,分别从山地、坡地和平原三个类型总结其“地域特色”原型。而后从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入手,提取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原型,阐述两者原型之间的关系。(5)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应用设计。经过前四部分的总体研究,已经建立了一套运用类型学研究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对豫北地区其中一个传统村落进行实践和应用,得到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新形式传统村落风貌,从而实现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发展时赓续文化的目的。本文引入类型学的理论方法,通过类型学的视角分析和总结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文化特征,从“地域特征”和“集体记忆”两个层面提取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原型,梳理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地域特色”和“集体记忆”两者原型之间的关系。以豫北地区内7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运用ArcGIS等技术手段研究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分类、分析、总结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具象原型,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通过访谈、查询文献解读豫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寻找呼唤人们历史记忆的抽象原型,只有将设计与“原型”紧密结合,才能在今后的传统村落规划设计中实现居民的情感认同和心灵归属。
邱渭勤[2](2021)在《原真性视角下渭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大量传统村落在其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遭受“保护性破坏”,究其原因在于对传统村落认识不足、规划内容不具针对性和规划实施目标偏差等方面。而传统村落规划实施评估可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及反馈,因此亟需构建有效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评估体系。本文从原真性视角探讨该体系构建的核心及指标选取要点并完成评估体系的构建,更进一步以渭南市党家村及清水村为例完成了实证研究,并根据评估结果指认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1)基础理论研究,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原真性、传统村落和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2)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原真性理论框架研究,明确传统村落生活性是价值的信息源,将“三大生活”属性确定为传统村落原真性研究的核心,构建了“价值—信息—标准”的传统村落原真性指标选取要点,将“四量三化二率”作为原真性在保护发展规划中的具体应用。(3)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评估体系构建,运用以上理论框架研究所得指标、采取层次分析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评估原真性评估体系。(4)实证研究,选取渭南地区党家村和清水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现场问卷访谈法收集规划实施评估数据,通过对评估结果对比,对渭南地区传统村落在实施过程中的原真性保护特征分析并指认其中问题。本研究主要结论包括三点:(1)建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原真性评估框架体系,包括3个目标层指标、9个准则层指标和30个对象层指标;(2)完成了党家村和清水村的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评估,得到党家村评估分数为78.8143分和清水村55.2484分,并从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实施保障三方面指认问题;(3)提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改进策略,其中规划编制方面:以村民为主体、以价值为中心和以实用为导向;规划实施方面:村民队伍融入、实施时序科学和资金筹集多元;规划实施保障方面:多监管机制保障、多阶段评估预警和多方主体参与。
和斯佳[3](2021)在《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聚落的是人类在意识主导下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后不断积累叠加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景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是塑造者,文化是无形的手,自然地理是活动的载体,聚落是结果。几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聚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未来是保护还是转型更新,且该保留什么、更新什么是当前议论颇多的话题。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关于传统聚落相关的研究,在文化区划的研究基础上,注重文化的作用,将受到同一文化影响下联系紧密的聚落组成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究文化与地理对聚落体系形成发展的影响,能更好的预测和指导聚落未来的发展,使其在传统文脉下延续性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丽江白沙镇,通过对所处文化区及有关聚落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相关学科的分析手法,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调研,获取研究的基础资料。从传统聚落的生成机制和生长模式入手,首先从时间上对其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划分主要的发展时期并总结各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特征。然后对现状所呈现的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构成要素、空间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主要从村落、民居、外部环境这三个对象展开,找出造成对象如此呈现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预测在特定文化区内的白沙镇聚落体系未来的转变和发展模式,提出发展的侧重点和思路。
侯淑珺[4](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研究 ——以原阳县太平镇四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在“五级三类”系统构架下,国土空间格局逐步完善的同时,村庄发展的劣势愈发凸显。笔者通过参与河南省“千村示范”项目多个村庄规划,从中发现村庄问题,积攒实践经验。并参与《河南省黄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课题,三年来对河南省黄河流域多个村庄走访调查,结合遥感测绘数据统计分析,搜集调研大量相关研究成果,从“统筹发展,落实实用,补齐村庄短板”的角度出发,延展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5大部分。(1)把握课题背景与研究方向。对课题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占比分析,确定研究内容,界定研究范围。(2)提出理论研究基础。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内在关系及其特征,从“功能空间—要素解构—集成规划”三个层级,指导课题研究。(3)问题分析。对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资源展开梳理,构建村庄规划现状评价体系,并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村庄现状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分析归纳总结出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状问题:即生产用地有待完善;生态用地问题较为突出;生活用地利用不集约;人居环境需提升;产业发展带动力不强;公共服务有待健全等方面的问题。(4)应对策略研究。针对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存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即:强化村庄土地规划管控;维护村庄生态用地;集约村庄生活用地;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彰显区域资源优势;加强村庄公共服务。(5)案例实证。将前期研究成果应用于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设计中,解决村庄实际问题,落实规划实施,实现“区域大联动,村村有亮点”,验证前期研究成果,为后期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切入点,整合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资源,统筹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村域及村庄建设规划,助推河南省黄河流域乡村振兴。
张雪珂[5](2021)在《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城池是时代演进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聚居的需求状况,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丝绸之路”张掖段拥有大量的古城遗址,该段丝路的历史、文学、文化价值在考古学、地理学、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领域受到重视。张掖的八卦营古城是西汉时期霍去病在今焉支山附近建立的,是甘凉咽喉、丝绸之路关隘,其城池营建与地区山水格局相协调,如今古城池周边的山水环境在城乡发展中遭到破坏,周边聚落无序发展等都给古城遗址的保护发展带来挑战。上述城乡发展和古城池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是张掖地区古城池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以八卦营古城址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多次对八卦营古城进行实地勘察,展开对周边人群交流访谈和相关政府单位的访问等途径,收集八卦营古城的保护现状问题以及周边群众对古城保护发展的愿景和相关单位对古城发展的规划要求等多方面的资源;并采用空间分析法对古城与周边的空间格局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的协同联动发展。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古城址空间特质进行解读,分析山水景观大格局、城池建筑特点和军事防御性特点,挖掘了古城池建筑的营建智慧并传承了璀璨的历史文化。其次,从共生景观理论的角度,进一步设计探索了古城池与人居聚落、山体地形、河道水系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出了古城池再生发展应树立共生景观的设计思路。该设计为今后当地政府建设遗址及周边环境提供了参考,该思路对更好的营建古城与周边环境的景观风貌提供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古城池是历朝历代人群与自然环境和谐互动的产物,张掖地区古城池的营造具有“山—水—城”的显着特点;(2)八卦营古城池在宏观的空间格局上具有“三山一河”的环境特征,微观上的空间布局上体现古城的军事作用;(3)本设计引入“共生理论”,使得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在多层次、多方面呈现和谐相处的状态。(4)本次古城池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设计促进了遗址保护的发展。
彭弢[6](2021)在《文化线路视野下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及其遗产构成研究》文中指出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的复合型文化遗产,从1993年起已成为世界遗产保护领域新兴的遗产类型。2014年我国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线路相继申遗成功后,文化线路在我国逐渐成为热点的遗产研究类型,同时随着2009年四川蜀道申遗工作的开展,陕西对于境内的秦蜀古道相关申遗工作也同样重视起来。秦蜀古道秦岭段作为秦蜀古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线路上遗存分布众多、类型多样,现有研究对于秦蜀古道秦岭段的遗产构成仍存在认知不清的问题,由于缺乏秦蜀古道秦岭段的价值研究,无法明确秦蜀古道秦岭段的价值与沿线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本文首先对文化线路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包括理论的发展、概念与特征、构成要素、整体价值、真实性与完整性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在对比相关文化线路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关于文化线路在整体价值、遗产识别以及遗产类型划分的具体研究方法,为后文秦蜀古道及其秦岭段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对秦蜀古道整体进行分析,结合秦蜀古道历史脉络梳理以及蜀道的相关价值研究,分析出了秦蜀古道的价值层次,依次为交通、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出了秦蜀古道的整体价值。之后,按照文化线路相关理论,秦蜀古道秦岭段的价值应对秦蜀古道整体价值起到支撑作用。在此逻辑下,结合秦岭段的历史脉络,总结出了秦蜀古道秦岭段的6项价值,分别为:1)秦蜀古道秦岭段以栈道、隧道为代表的道路工程是古代中国筑路智慧的重要见证;2)秦蜀古道秦岭段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的重要体现;3)秦蜀古道秦岭段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历史上诸多重大军事冲突的发生地;4)秦蜀古道秦岭段促进了秦岭山区的开发与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5)秦蜀古道秦岭段促进了秦岭南北广大地区间宗教的传播与文学艺术的交流;6)秦蜀古道秦岭段是秦蜀古道重要的非物质文化承载地。最后,在对秦蜀古道秦岭段的遗产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后,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出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主题—子价值项—遗产载体”的价值主题系列遗产体系。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体系由6个价值主题、16个价值子项、共95项文化遗产组成,是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构成研究的初步成果。
刘静[7](2021)在《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陕南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民居建筑的测绘成果和调查信息的总结分析,主要对陕西省南部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的演进机制做出系统性的论述。研究拟着重从建筑空间,建筑外环境,建筑聚落三个层次的研究,结合新时期住户对居住条件的实际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情况,初步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民居建筑的更新策略,致力于为建设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在追溯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历史民居建筑原型和现代民居建筑样本进行历时性研究,从中归纳出陕南安康地区的民居建筑空间模式,进而挖掘其空间变迁演进机制与存在的现实问题,初步明晰陕南安康地区民居建筑因处在时代变革背景下而发生的空间变迁所隐藏的内生原因和线索。基于对时间跨度上连续的几个典型民居建筑案例的的剖析,提出解决居民在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家庭产业的复合化下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提升空间居住的品质和质量,改善民居建筑所处村落的人居环境,这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型农村社区是地域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赖以生存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结果和质量。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农村地区居住质量显着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模式的转变也促使村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重视生活习惯和居住需求,传承地域建筑文化,满足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需求,才能更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传统民居建筑的适应性设计原则和建筑功能需求设计要点。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空间环境和居住空间的现实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为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提升村落的人居环境,为地域民居建筑的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借鉴。
王越[8](2021)在《汉代城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以往的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唐宋明清时期的探讨,具体到两汉时期则更加侧重于城市和乡村的分别研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不仅可以补充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还有助于打通汉代城市研究与乡村研究的关联。同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也有深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解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城乡关系作为研究主体,探究汉代城乡关系的历史实际,梳理两汉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和乡村从宗法血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城乡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动向。受到多国林立、社会动荡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城乡关系还展现出区域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历史特点。短暂的秦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下一统局面下城乡关系的发展。进入汉代以后,城乡关系得以继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汉代城乡关系中存在较多的同一性要素。这是城乡共同体时代的基因遗存和“大一统”王朝政治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同一性要素主要体现在政治治理和居民生活两方面。城市与乡村统一于地缘行政管理体系,拥有着相同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人员设置。各种身份人群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广大城乡平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文教机遇。此外,城乡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具有同一性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城乡居民在主流思想文化上也有着相当多的一致想法与诉求。其二,汉代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有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城乡共同体色彩淡化,城乡分野明晰化的结果。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两方面。城市与乡村在空间规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发展趋势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与乡村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此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也存在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就汉代城乡关系的结构与发展趋势而言,城乡同一性要素的存在与城乡的差异化发展始终是并存的。其三,汉代城乡差异推动着城乡相互交流。城市和乡村通过政治互动,实现了治理功能的互补,乡村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乡经济也因为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区域差异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思想文化呈现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形态。汉代人口在城市和乡村中自由选择居住,造就了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流民在城市和乡村中祈求生存,造就了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其四,汉代城乡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汉代城乡转化规模十分可观,乡村向城市不断地演进,城市也在向乡村不停地回归。影响城乡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单位城乡形态的变化。城乡转化的实现得益于汉代城乡的特定背景,是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城乡共同发展的“马太效应”推动了大都市和小型乡村的涌现,也为城乡转化提供了发展动力。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两汉城乡关系出现了较多变动,其结果是乡村的成长与城市的停滞,但是没有突破城乡关系的原有结构。这是汉代城乡关系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显着特征。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在于农本,而欧洲古代城乡没有共同的基点,由此造就了中西古代城乡关系的结构差异。同时,官方政府统一主导着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这与西方古代的城乡分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王亚拓[9](2021)在《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形态格局探研》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对象是河南省南阳盆地西南部山区的传统村落,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受到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南北交流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区位特点。作为历史、文化、民俗以及传统生存方式等文明信息的基本载体,这里的传统村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然而,伴随城镇化的时代潮流,这些传统村落的规模、数量、形态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日渐凋敝,其所承载的信息逐渐丢失。处于南阳盆地内部的传统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带来的便利交通,受到城镇化的影响更甚;而那些靠近盆地周边相对偏远地带,位于山区丘岭中的传统村落还有较多存留,但这些村子的现状各异,也并不乐观,亟需保护研究。所幸的是,这些村子逐渐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于是我们才有机会去探索研究。作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走访等方式对这些传统村落进行调研,并经过归纳分类,筛选出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胡家台村、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邓州市杏山村隔堤寺村和桐柏县淮源镇老湾村。本文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总结,从村落实体和人文秩序两个方面对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的自然条件、村落选址、形态格局、村域规划、特色节点、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研。在这个过程中,立足于各村落的现状,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三个不同的层面,层层递进,对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剖析,并总结其形态格局的地域性特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的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从传统村落的环境状况、村落本体和人文现状等方面进行评估,对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索性的应对方案,以期对该地区传统村落未来保护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启发作用。
冀晶娟[10](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二、中原传统自然村落的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原传统自然村落的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相关理论 |
2.1 相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
2.1.1 自然村、行政村、建制村、建制镇 |
2.1.2 聚落、村落、村庄、古村落、传统村落 |
2.1.3 中原地域文化 |
2.2 文化地理学理论基础 |
2.2.1 文化地理学 |
2.2.2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 |
2.3 类型学理论基础 |
2.3.1 类型学的起源 |
2.3.2 类型学的概念 |
2.3.3 类型学到建筑类型学的发展 |
2.3.4 类型学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
2.4 建筑类型学与其他建筑学相关理论的关系 |
2.4.1 建筑类型学与建筑符号学 |
2.4.2 建筑类型学与建筑现象学 |
2.4.3 建筑类型学与建筑语言学 |
2.5 运用建筑类型学的传统村落原型提取 |
2.5.1 从“集体记忆”中获取抽象原型 |
2.5.2 从“地理特征”中获取具象原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地域背景研究及调研整理 |
3.1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地域背景研究 |
3.1.1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区域发展文化背景 |
3.1.2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发展历史 |
3.1.3 豫北地区自然环境 |
3.2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调研情况及内容 |
3.2.1 调研时间与调研对象 |
3.2.2 调研方式 |
3.2.3 调研内容 |
3.3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调研 |
3.3.1 山地传统村落调研 |
3.3.2 平地传统村落调研 |
3.4 本章小结 |
4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学分析 |
4.1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 |
4.1.1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1.2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特征 |
4.1.3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内部空间特征 |
4.2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
4.2.1 风水观念 |
4.2.2 宗族礼制 |
4.2.3 民俗文化 |
4.3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原型提取 |
4.3.1 基于“地域特色”的具象原型提取 |
4.3.2 基于“集体记忆”的抽象原型提取 |
4.3.3 豫北地区传统村落抽象原型和具象原型关系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类型学的豫北地区传统村落赓续发展 |
5.1 研究实证样本地区简介 |
5.2 实证样本的整体结构调整和延续 |
5.2.1 山地型村落实证——纣王殿村 |
5.2.2 平地型村落实证——寺湾村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传统村落调研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原真性视角下渭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的特殊性 |
1.1.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评估的必要性 |
1.1.3 传统村落中的原真性内涵研究的重要性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原真性 |
1.2.2 传统村落 |
1.2.3 规划实施评估 |
1.3 研究对象确立 |
1.3.1 渭南地区 |
1.3.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概况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原真性研究 |
2.1.2 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
2.1.3 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原真性研究 |
2.2.2 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
2.2.3 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
2.3 研究成果与不足 |
2.3.1 研究成果总结 |
2.3.2 研究不足思考 |
2.4 本章小结 |
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原真性理论框架研究 |
3.1 传统村落原真性的核心 |
3.1.1 价值是传统村落原真性的表现 |
3.1.2 “三大生活”是传统村落价值的信息 |
3.1.3 传统村落价值、生活和原真性关系 |
3.2 传统村落原真性指标选取要点 |
3.2.1 传统村落原真性指标框架 |
3.2.2 传统村落原真性价值分类 |
3.2.3 传统村落原真性价值信息 |
3.2.4 传统村落原真性评估标准 |
3.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原真性的应用 |
3.3.1 规划文件与传统村落原真性指标关系 |
3.3.2 规划文件实施内容梳理 |
3.3.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原真性指标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原真性评估体系构建 |
4.1 总体思路 |
4.2 评估目的与内容 |
4.2.1 评估目的 |
4.2.2 评估内容 |
4.3 评估原则与方法 |
4.3.1 评估原则 |
4.3.2 评估方法 |
4.4 指标释义 |
4.4.1 物质生活 |
4.4.2 社会生活 |
4.4.3 精神生活 |
4.5 指标模型 |
4.5.1 基本原理及步骤 |
4.5.2 权重系数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渭南地区传统村落规划实施原真性评估实证研究 |
5.1 渭南地区传统村落概况 |
5.1.1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情况 |
5.1.2 传统村落保护情况 |
5.1.3 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
5.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原真性评估 |
5.2.1 评估案例选取 |
5.2.2 模糊综合评估法实证研究 |
5.2.3 清水村评估研究 |
5.2.4 党家村评估研究 |
5.3 保护发展规划实施中原真性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5.3.1 评估得分情况对比 |
5.3.2 原真性保护发展特征对比 |
5.3.3 原真性保护发展问题分析 |
5.4 保护发展规划实施中原真性保护发展改进策略 |
5.4.1 规划编制方面改进策略 |
5.4.2 规划实施方面改进策略 |
5.4.3 规划实施保障改进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评估指标选取意见征询表 |
附录二:评估指标权重意见征询表 |
附录三:评估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地理学及文化区研究概况 |
1.3.2 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
1.3.3 丽江地区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阐述 |
1.5.1 文化区与文化景观 |
1.5.2 传统聚落与聚落体系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化区划与传统聚落体系结构分析 |
2.1 文化区及其划分 |
2.1.1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 |
2.1.2 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特点 |
2.1.3 丽江纳西文化中心区与白沙镇 |
2.2 白沙镇传统聚落体系的构成 |
2.2.1 聚落等级体系 |
2.2.2 集镇与村落规模 |
2.2.3 集镇和村落空间布局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沙镇文化地理要素分析 |
3.1 文化要素分析 |
3.1.1 纳西族的迁徙与定居 |
3.1.2 经济贸易 |
3.1.3 宗教信仰 |
3.1.4 民俗文化 |
3.2 地理要素分析 |
3.2.1 地理区位 |
3.2.2 地形地貌 |
3.2.3 气候条件 |
3.2.4 自然资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沙镇的演变与发展分期 |
4.1 江湾腹地的村寨与集市 |
4.1.1 部落的选址定居及环境改造 |
4.1.2 族群关系主导下的聚落布局 |
4.1.3 茶马互市影响下的集市兴起 |
4.2 政治中心的扩张与营建 |
4.2.1 地域治所的转移 |
4.2.2 空间节点的初建 |
4.3 宗教圣境下的文化空间 |
4.3.1 跨地域空间序列的设定 |
4.3.2 宗教祭祀中心的巩固 |
4.3.3 办文庙兴义学 |
4.4 文化富集地的发展转型 |
4.4.1 民国至建国初的聚落 |
4.4.2 现代化冲击下的聚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特征分析 |
5.1 村落的分布特征 |
5.2 村落的选址特征 |
5.2.1 村落的选址规划理念 |
5.2.2 村落选址的地理特征 |
5.3 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
5.3.1 空间形态类型 |
5.3.2 空间组团关系 |
5.3.3 空间形态类型的分布特征 |
5.4 民居建筑营造特征 |
5.4.1 民居构架体系 |
5.4.2 地理要素主导下的民居营造差异 |
5.5 民居院落空间建构及其文化逻辑 |
5.5.1 院落营造要素 |
5.5.2 院落平面形式 |
5.5.3 院落空间特征 |
5.6 民居空间与装饰的文化意蕴 |
5.6.1 敬神祈福的宗教观 |
5.6.2 追求自然的和谐观 |
5.6.3 祈求吉祥的风水观 |
5.7 外部环境的建构与利用 |
5.7.1 自然环境的神化 |
5.7.2 外部环境的认同 |
5.7.3 宜居空间的形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与转型发展 |
6.1 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
6.1.1 主要困境 |
6.1.2 发展机遇 |
6.2 特定文化区下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思考 |
6.2.1 保护的基础 |
6.2.2 保护的核心 |
6.3 聚落体系的转型和发展 |
6.3.1 产业结构的转型 |
6.3.2 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 |
6.3.3 村落与民居的提质和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记录表 |
附录二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现状整理 |
致谢 |
(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研究 ——以原阳县太平镇四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国土空间规划 |
1.4.2 村庄规划 |
1.4.3 三生空间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1.7 研究范围 |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内在结构及其特征 |
2.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内在结构 |
2.1.1 功能空间层 |
2.1.2 要素解构层 |
2.1.3 集成规划层 |
2.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特征 |
2.2.1 “多规合一”为基础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 |
2.2.2 “科学实用”为标准的村庄规划发展思路 |
2.2.3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村庄规划建设理念 |
3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资源梳理与评价 |
3.1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资源梳理 |
3.1.1 河南省黄河流经市、县、乡、行政村数量统计 |
3.1.2 河南省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及村庄分布特征 |
3.1.3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资源禀赋 |
3.2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状评价 |
3.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3 评价指标的分析 |
3.2.4 评价方法 |
3.2.5 评价结果 |
4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存问题 |
4.1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调研情况 |
4.1.1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调研基础 |
4.1.2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实地勘察调研情况 |
4.2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域空间规划面临的问题 |
4.2.1 土地规划缺乏有效管控,生产用地有待完善 |
4.2.2 村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遭到破坏 |
4.2.3 生活用地利用不集约,造成村庄土地资源浪费 |
4.3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建设规划面临的问题 |
4.3.1 村庄人居环境较差,整体风貌有待提升 |
4.3.2 资源优势彰显不足,产业振兴发展带动力不强 |
4.3.3 村庄公共服务落后,长效发展动力不足 |
5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应对策略 |
5.1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村域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
5.1.1 强化村庄土地规划管控,促进生产用地科学有序发展 |
5.1.2 维护村庄生态用地,推进村域空间绿色可持续发展 |
5.1.3 集约村庄生活用地,探索村庄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
5.2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建设规划应对策略 |
5.2.1 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
5.2.2 彰显区域资源优势,实现村庄产业振兴发展 |
5.2.3 提高村庄公共服务,实现村庄长效发展 |
6.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1.1 区位及交通 |
6.1.2 规划范围 |
6.1.3 人口及用地规模 |
6.1.4 自然地理分析 |
6.1.5 人文资源分析 |
6.1.6 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6.2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现状评价 |
6.2.1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现状评价 |
6.2.2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现状评价结果 |
6.3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设计面临的挑战 |
6.3.1 村庄土地利用低效,用地布局存在矛盾 |
6.3.2 产业优势不明显,原阳稻米品牌效应不突出 |
6.3.3 村庄生态空间规划缺失,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
6.3.4 村庄乡土特色流失,景观风貌有待改善 |
6.3.5 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落后 |
6.3.6 村庄管理科学性有待提升,发展长效性不足 |
6.4 原阳县太平镇四村村庄规划设计应对措施 |
6.4.1 合理布局村庄土地规划,盘活低效土地资源 |
6.4.2 整合村庄发展优势资源,创新升级特色产业发展 |
6.4.3 构建村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空间发展 |
6.4.4 凸显原阳乡土风情,提升村庄景观风貌 |
6.4.5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加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6.4.6 科学创新村庄规划管理,实现共商共建美好家园 |
7.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综述结论 |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相关概念 |
1.5 理论基础 |
1.5.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1.5.2 地域建筑理论 |
1.5.3 共生理论 |
1.5.4 遗址场效应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框架 |
2 张掖地区古城池概况 |
2.1 张掖地区的地理环境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水文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2 张掖地区的历史脉络 |
2.2.1 先秦时期 |
2.2.2 汉朝时期 |
2.2.3 魏晋南北朝 |
2.2.4 隋唐时期 |
2.2.5 明清时期 |
2.3 张掖地区的资源概况 |
2.3.1 文化资源 |
2.3.2 自然资源 |
2.3.3 经济资源 |
2.4 张掖地区古城池遗址的概述 |
2.4.1 古城池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
2.4.2 张掖地区古城池的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3 张掖地区古城池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1 城池的基本特征 |
3.1.1 城池形状的选择 |
3.1.2 城池的构成要素 |
3.1.3 城池的类型及其特点 |
3.2 山水格局及城池景观营建 |
3.2.1 城池建设与山水的关系 |
3.2.2 城内道路的规划方式 |
3.2.3 城池内的建筑 |
3.2.4 筑城的施工方法 |
3.3 城池形态及空间特色的对比 |
3.3.1 骆驼古城池 |
3.3.2 许三湾古城池 |
3.3.3 黑水国古城池 |
3.3.4 东灰山遗址 |
3.3.5 八卦营古城池 |
3.4 本章小结 |
4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的空间特征 |
4.1 八卦营古城概况 |
4.1.1 地理地貌 |
4.1.2 历史沿革 |
4.1.3 保护历程 |
4.1.4 破坏因素 |
4.2 八卦营古城的周边环境分析 |
4.2.1 人居聚落 |
4.2.2 山体地形 |
4.2.3 河道水系 |
4.2.4 周边草原 |
4.2.5 文化遗址 |
4.2.6 湖沼湿地 |
4.3 八卦营古城的空间特质 |
4.3.1 宏观景观格局特征 |
4.3.2 中观景观格局特征 |
4.3.3 微观空间场所特点 |
4.4 八卦营古城址的价值体现 |
4.4.1 八卦营古城的文化特性 |
4.4.2 八卦营古城的内在价值 |
4.4.3 八卦营古城的可利用价值 |
4.5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的共生价值 |
4.5.1 共生对协调古城和周边环境风貌的影响 |
4.5.2 共生对古城和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 |
4.6 本章小结 |
5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景观设计实践 |
5.1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发展的主要问题 |
5.1.1 遗址本体严重受损 |
5.1.2 人居聚落无序扩张 |
5.1.3 山体地形遭到破坏 |
5.1.4 河道冲破古城遗址 |
5.2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探索 |
5.2.1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定位与定性 |
5.2.2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思想 |
5.2.3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原则 |
5.3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策略 |
5.3.1 继承传统文化 |
5.3.2 对周边建筑的控制 |
5.3.3 构建山水环境空间体系 |
5.4 四位一体的保护性设计 |
5.4.1 八卦营古城址本体的保护设计 |
5.4.2 人居聚落——居村亲城 |
5.4.3 山体地形——眺山绕城 |
5.4.4 河道水系——傍水而居 |
5.5 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的保护发展趋势 |
5.5.1 点状分区式发展 |
5.5.2 线状廊道式发展 |
5.5.3 面状地区式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中的创新点 |
6.2.1 新的研究视角 |
6.2.2 多学科相结合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表索引 |
附录二 图索引 |
附录三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文化线路视野下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及其遗产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秦蜀古道是“中国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 |
1.1.2 秦蜀古道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线路之一 |
1.1.3 秦蜀古道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文化线路研究现状 |
1.3.2 秦蜀古道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文化线路基础理论及同类古道研究综述 |
2.1 文化线路理论研究 |
2.1.1 文化线路理论发展概述 |
2.1.2 文化线路的概念及特征 |
2.1.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 |
2.1.4 文化线路的整体价值 |
2.1.5 文化线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2.2 同类古道研究综述 |
2.2.1 蜀道(四川段)的研究综述 |
2.2.2 南粤古驿道的研究综述 |
2.2.3 茶马古道研究综述 |
2.3 案例研究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秦蜀古道历史脉络及整体价值研究 |
3.1 秦蜀古道的概念 |
3.2 秦蜀古道历史脉络梳理 |
3.2.1 新石器时期的萌芽 |
3.2.2 夏商周的开拓 |
3.2.3 战国秦汉到魏晋的发展 |
3.2.4 隋唐两宋的兴盛 |
3.2.5 元明清的变革 |
3.2.6 民国的衰落 |
3.3 秦蜀古道整体价值认知 |
3.3.1 国内学者对蜀道价值的研究 |
3.3.2 秦蜀古道相关价值研究对比分析 |
3.3.3 结合文化线路理论与案例研究下秦蜀古道整体价值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4 文化线路视野下秦蜀古道秦岭段概述及其价值研究 |
4.1 秦蜀古道秦岭段历史脉络 |
4.1.1 元明清以前秦岭地区的历史概况 |
4.1.2 元明清时期秦岭地区的移民与开发 |
4.2 秦蜀古道秦岭段线路变迁 |
4.2.1 故道的线路变迁 |
4.2.2 褒斜道的线路变迁 |
4.2.3 傥骆道的线路变迁 |
4.2.4 子午道的线路变迁 |
4.3 秦蜀古道秦岭段现状 |
4.3.1 环境现状 |
4.3.2 遗存现状 |
4.4 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认知 |
4.4.1 古代中国筑路智慧的重要见证 |
4.4.2 沟通秦岭南北的交通通道与邮驿制度的重要体现 |
4.4.3 中国西部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
4.4.4 促进了秦岭山区的开发与沿线经济的发展 |
4.4.5 促进了宗教的传播与文学艺术的交流 |
4.4.6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地 |
4.5 本章小结 |
5 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识别研究 |
5.1 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识别方法 |
5.1.1 遗产识别原则 |
5.1.2 遗产识别范围 |
5.1.3 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主题遗产体系构建 |
5.1.4 遗产识别分析 |
5.2 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构成清单 |
5.2.1 “古代筑路智慧”系列遗产 |
5.2.2 “邮驿管理设施”系列遗产 |
5.2.3 “军事战略要地”系列遗产 |
5.2.4 “商贸城镇与移民聚落”系列遗产 |
5.2.5 “文化交流通道”系列遗产 |
5.2.6 “非物质文化承载地”系列遗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相关概念阐释 |
1.8 本章小结 |
2 安康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背景 |
2.1 民居建筑的地理环境要素 |
2.2 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要素 |
2.2.1 汉水文化与地域建筑 |
2.2.2 民居建筑源流及演进 |
2.3 民居建筑的原型归纳 |
2.3.1 建筑风格类型 |
2.3.2 具体特征简介 |
2.4 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
2.4.1 移民与文化 |
2.4.2 社会体系 |
2.4.3 民俗文化 |
2.4.4 宗教信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案列的选取及研究分析 |
3.1 调查内容和方法 |
3.1.1 调查方法及特点 |
3.1.2 调查的基本假设 |
3.1.3 调查研究的过程 |
3.2 基本情况 |
3.2.1 调查对象所属村落的基本情况 |
3.2.2 建筑面积与类型 |
3.3 功能空间与居住行为 |
3.3.1 堂屋与起居 |
3.3.2 卧室与休憩 |
3.3.3 卫生间与生理卫生 |
3.3.4 厨房与炊事活动 |
3.3.5 储物间与储藏活动 |
3.3.6 前后院和院坝 |
3.4 功能空间的组合方式 |
3.4.1 模式一(一字式) |
3.4.2 模式二(前店后院式) |
3.4.3 模式三(合院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各层级空间要素特征与居住者行为需求分析 |
4.1 空间使用及空间布局的需求 |
4.1.1 空间使用的需求 |
4.1.2 村镇民居建筑的特殊使用需求 |
4.1.3 村镇民居建筑空间使用的具体建筑指标 |
4.2 空间布局和功能空间(客卧储) |
4.2.1 堂屋(堂屋兼客厅) |
4.2.2 主次卧室 |
4.2.3 卫生间 |
4.2.4 厨房与餐厅 |
4.2.5 储物间 |
4.3 建筑附属空间和行为活动(前后院院坝) |
4.4 街巷空间与重要空间节点 |
4.4.1 街道空间与村民行为 |
4.4.2 节点空间与村民行为 |
4.5 村落布局与村民行为 |
4.5.1 空间可达性分析 |
4.5.2 空间可理解度分析 |
4.6 村落空间特征与村民行为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5 设计研究分析和更新策略 |
5.1 户型布局影响因素 |
5.1.1 家庭结构因素 |
5.1.2 家庭产业因素 |
5.1.3 家庭生活方式因素 |
5.2 演进机制因素 |
5.2.1 家庭结构小型化 |
5.2.2 家庭产业复合化 |
5.2.3 功能需求多元化 |
5.3 建议户型组合 |
5.4 建筑外环境 |
5.4.1 村落道路系统 |
5.4.2 村落公共设施系统 |
5.5 村落发展趋势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2户现代民居建筑基本情况表 |
附录B 6户历史民居建筑原型情况表 |
附录C 入户调查表 |
附录D 民居调查网络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汉代城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政治关系 |
一、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特征 |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经济关系 |
一、城乡赋役关系的变化 |
二、城乡多向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文化关系 |
一、乡村文化的形成 |
二、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 |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居民关系 |
一、城乡居民的流动 |
二、城乡居民关系的开放 |
第二章 汉代城乡的同一性要素 |
第一节 城乡政治治理的同一性要素 |
一、地缘行政体系下的城市与乡村 |
二、城乡基层组织设置的同一性表现 |
第二节 城乡产业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
一、农业的城乡分布 |
二、工商业的城乡分布 |
第三节 城乡居民生活的同一性要素 |
一、城乡居民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
二、城乡居民政治地位的同一性表现 |
三、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同一性表现 |
第四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
一、城乡思想的同一性表现 |
二、城乡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
第三章 汉代城乡的差异化发展 |
第一节 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差异 |
一、城乡空间规模的差异 |
二、城乡空间形态的差异 |
三、城乡空间的不同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 |
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 |
二、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
三、城乡市场结构的差异 |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差异 |
一、城市文化的繁华与乡村文化的质朴 |
二、城市文化的官方性与乡村文化的民间化色彩 |
三、城市文化的兼容性与乡村文化的封闭性 |
第四章 汉代城乡的交流与交融 |
第一节 城乡治理功能的互补 |
一、乡里体系对郡县功能的补位 |
二、乡村民间自组织的功能补位 |
三、城市治理功能对乡村治理体系的补位 |
第二节 城乡经济的交融 |
一、社会再生产中的城乡经济交融 |
二、区域交流中的城乡物产交换 |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 |
一、城乡文化的交相互动 |
二、思想文化互动的影响 |
第四节 城乡人口的流动 |
一、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 |
二、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 |
第五章 汉代城乡的转化 |
第一节 汉代乡村向城市的演进 |
一、军事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二、政治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三、文化祭祀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四、经济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
第二节 汉代城市向乡村的回归 |
一、“城—乡”回归的复杂性 |
二、上古邑国的衰落 |
三、“城—乡”回归的因素导向 |
第三节 城乡转化的历史逻辑 |
一、城乡关系的特定背景 |
二、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马太效应”下的城乡转化趋势 |
第六章 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 |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
一、城乡关系的变动 |
二、变动后的城乡关系 |
三、乡村地位的上升 |
第二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 |
一、农本与汉代城乡关系 |
二、城乡关系发展基点的特色 |
第三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 |
一、官方对民间力量的引导 |
二、城乡关系的主导力量差异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考古与简牍资料 |
三、今人着作 |
四、学术论文 |
五、海外研究资料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形态格局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论文出发点和创新点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河南省及豫西南地区研究现状 |
1.2.4 综合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形成环境与区位分布 |
2.1 自然山水环境 |
2.1.1 起伏的地形地貌 |
2.1.2 独特的气候特征 |
2.1.3 交错的河流水系 |
2.1.4 丰富的自然资源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融 |
2.2.2 沟通三省的来往交流 |
2.2.3 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
2.2.4 丰富多样的民俗艺术 |
2.3 村落区位背景 |
2.3.1 河南省传统村落区位分布 |
2.3.2 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区位分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选址及格局形态 |
3.1 传统村落选址特色 |
3.1.1 选址理念 |
3.1.2 选址特征 |
3.2 传统村落形态格局 |
3.2.1 条带状村落 |
3.2.2 团簇状村落 |
3.2.3 条带状与团簇状村落的异同点 |
3.3 传统村落村域界定 |
3.3.1 村域界定的定义 |
3.3.2 村域边界的分类及特征 |
3.3.3 村域中心的分类及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内部空间形态 |
4.1 传统村落内部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
4.2 传统村落节点空间形态 |
4.2.1 节点空间的类型 |
4.2.2 生产性节点 |
4.2.3 交往性节点 |
4.2.4 文化性节点 |
4.3 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形态 |
4.3.1 街巷的平面形态 |
4.3.2 街巷的构成界面 |
4.3.3 街巷的空间尺度 |
4.4 本章小结 |
5 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民居空间形态特征 |
5.1 民居类型 |
5.2 民居空间形态特征 |
5.2.1 群体院落的空间形态 |
5.2.2 独立院落的空间形态 |
5.2.3 单体建筑的空间形态 |
5.2.4 村民生活方式与民居空间形态 |
5.3 民居建筑营造及细部装饰 |
5.3.1 结构体系 |
5.3.2 砌筑材料 |
5.3.3 细部装饰 |
5.4 本章小结 |
6 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探研 |
6.1 代表性研究村落概况 |
6.2 代表性研究村落价值特色及现状问题分析 |
6.2.1 研究村落的特色与价值 |
6.2.2 研究村落存在的现状问题 |
6.3 该地区研究村保护发展原则与策略 |
6.3.1 保护发展的原则 |
6.3.2 保护发展的策略 |
6.3.3 分析总结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成果 |
致谢 |
(10)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四、中原传统自然村落的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豫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学研究[D]. 王乔.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原真性视角下渭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 邱渭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D]. 和斯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河南省黄河流域村庄规划研究 ——以原阳县太平镇四村为例[D]. 侯淑珺.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5]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D]. 张雪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文化线路视野下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及其遗产构成研究[D]. 彭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陕南安康民居演进机制及更新策略研究[D]. 刘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汉代城乡关系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21(11)
- [9]宛西南山区传统村落形态格局探研[D]. 王亚拓.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10]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