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木卡姆(论文文献综述)
彭瑜[1](2021)在《新疆维吾尔族达卜的节奏特征探微》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维吾尔族达卜是该地区代表性的打击乐器,被广泛运用于歌舞、器乐、木卡姆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一方面,维吾尔族达卜司鼓手法多样,风格奔放、灵活随性,在与歌、舞的密切互动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节奏语言,且常常在表演过程中兼具指挥与统率的功能;另一方面,极富民族特色的歌、舞以及木卡姆等表演形式与风格特点,又对达卜节奏的各种功能、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或决定作用。从达卜的演奏特点、音色、节拍、结构等不同侧面分析其相关节奏的形态特征,以期从它与歌、舞、木卡姆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关系分析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哈斯亚提·亚森(Hasiyat Yasen)[2](2020)在《民俗学视角下吐鲁番民歌研究 ——以鄯善县鲁克沁镇田野调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工作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运动如此雨后的彩虹,重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以前被人民称为“四旧”处理扔掉的东西,如今越来越起被打造成当地的公共文化。同时,也为发展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被打造成“文化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吐鲁番民歌也是作为我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得又失有些优势。研究吐鲁番民歌不仅是音乐专业者的研究对象,还有像民俗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者的值得动手的研究范围,能取得宝贵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吐鲁番民歌中的五首经典、盛行于民间、具有文化背景的民歌为个案,通过对笔者家乡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该镇为当地民间艺术起源)的田野调查,以观察和查阅资料方式分析吐鲁番民歌当下的生存空间,从民俗学角度探讨吐鲁番民歌蕴含的文化元素,找出吐鲁番民歌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运用关于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吐鲁番民歌的主要功能。最终利用访谈方式采访有些相关单位和人物,并结合自己在写论文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简短的分析了吐鲁番民歌现状、保护与发展情况等问题。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吐鲁番民歌的研宄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吐鲁番地区的地理、文化、艺术环境和吐鲁番民歌的历史发展与特征。第二章选吐鲁番民歌中最典型的五首民歌,详细论述此五首民歌的文化背景、民俗文化内涵及其与吐鲁番人民生活的关系。第三章分析吐鲁番民歌的功能,引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其进行分析论述,主要分为了传统功能、社会功能和民俗旅游功能等三大类。第三部分是结语,是关于吐鲁番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简短分析,对吐鲁番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几点刍议。是为呼吁人们要关注以吐鲁番民歌为代表的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
湛迪娟[3](2020)在《中国传统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体现和比较研究 ——以湘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它是反映课程内容、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用书,它是学生自主学习、德智体身心全面发展要借助的重要材料,也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各项技能的重要载体。在2001年之前,我国使用的是由教育部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全国上下统一使用,自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教科书则由各教育出版社出版,通过教育部审定后再使用,这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迈向新时代的见证,此后十年,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推进,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一版本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一版音乐课程标准],2012年全国各出版社依照新一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新的课程理念、性质、内容、呈现方式等出版了新一版本的音乐教材,其中湖南文艺出版社和江苏凤凰儿童出版社分别来自湖南省和江苏省,这两套教材在当下相较其他版本的教材来说热度更高,并且各自的教材设计、内容选材以及模块编写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对本文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有着非常显着的作用。本文共划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国传统音乐和两套初中音乐教材,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以及发展概况的说明,二是从教材整体版面设计和教材单元设计两方面对两套初中音乐教材进行简述,三是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第二章是本文的最主要的章节,是对两版教材中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做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横向主要是从课程领域方面来进行,纵向是从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分类来进行,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对比结果;第三章则是对第二章的数据对比结果进行评价和思考,主要是通过对教材各方面分析,得出两套教材中国传统音乐内容编排的共性、特性,并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建议。
杨洁[4](2020)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纳孜尔库姆 ——以鲁克沁镇纳孜尔库姆调查研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维吾尔族的民间歌舞艺术特质来看,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有五大民间舞蹈类型1:习俗舞、模拟舞、道具舞、竞技舞、情绪舞。而纳孜尔库姆囊括了其中三个民间舞蹈类型,以鄯善县鲁克沁镇最具代表性。据调查研究纳孜尔库姆最早流传于鲁克沁镇,是鲁克沁镇人民日常生活形象化、具体化、艺术化的表达。受其特殊地理位置和丝绸之路的影响,鲁克沁镇纳孜尔库姆融合了中原文化和蒙古族文化,舞蹈风格独辟蹊径,正因为它涵化又融合、多元而丰富,在全国广为流传。本文以鲁克沁镇纳孜尔库姆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理论和田野调查实证为依据(除绪论外)分四个章节对其进行研究。第二章为纳孜尔库姆的界定与类型研究,重点从田野中梳理民间纳孜尔库姆舞蹈形态,将其进行分类和界定,系统论述该舞蹈在不同语境的形态、功能和价值。第三章为纳孜尔库姆的舞蹈特征研究,主要从鲁克沁镇人民的日常生活出发多维视角分析纳孜尔库姆的舞蹈特征,历时性横向追溯纳孜尔库姆的原型。第四章是纳孜尔库姆的舞蹈形态研究,从文化角度出发,以理论阐释为主,从模拟动作、戏剧性情节、表演风格来分析纳孜尔库姆的舞蹈形态。第五章从民间传统文化存续和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出发,分析了纳孜尔库姆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创意价值。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整理、归纳、深解,试图寻找鲁克沁镇纳孜尔库姆其根、探究舞蹈形态、分析不同语境不同特点,深描不同舞蹈形态背后意蕴和文化内涵,力求为完善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陈伊尔[5](2020)在《融合视野下的和田赛乃姆舞蹈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和田古称“和阗”“于阗”,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大国,也是古老的乐舞之乡。汉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实行对西域最高军、政管辖,加深了与中原文化的交流。随着西域文化的东传,于阗乐舞西风东渐至中原宫廷,被吸收应用、颇具影响,唐代尤盛。当代和田维吾尔传统音乐舞蹈与于阗乐一脉相承,“和田赛乃姆”作为和田维吾尔传统音乐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该地区因其在历史的轴线中受于阗乐影响以及多种文化的融合而呈现出现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舞蹈语言以及独特的融合性乐舞风格。赛乃姆是维吾尔民间较为普遍的一种歌舞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一种集歌、舞、乐、诗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和田赛乃姆”便是广泛流传于新疆和田地区的民间传统乐舞,也是和田众多民间舞之一种,它能够直观反映和田人民的生产生活、艺术技巧、审美创造,也能代表和田传统文化范式,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自然生态等各种原因,和田赛乃姆便作为融合下的产物,在和田地区的沙漠绿洲中闪闪发光。因为一些舞台演绎,使得和田赛乃姆走出和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却仅有一篇期刊论文介绍和田赛乃姆。无论舞台表现还是文字记载,都诠释了和田赛乃姆在现时人群中的文化记忆。当我以好奇、向往之心前往和田当地,却发现对和田赛乃姆的认知形象、文字,与和田原生的和田赛乃姆还有待扩充与深入。于此,本文以“融合视野下的和田赛乃姆”为题,有以下四个目的:1、溯源和田赛乃姆发生、发展、衍变的文化土壤,从而利用生态特点诠释和田赛乃姆融合性文化特点;2、寻找和田赛乃姆原生形态,并厘清对和田赛乃姆原生形态的多样认知并进行梳理整合;3、解构和田赛乃姆在作品编创对舞蹈元素的运用与审美价值,从而对和田赛乃姆现代编创意义与舞蹈特点进行剖析与重构;4、思考现时对融合性视野下和田赛乃姆文化清源的意义,从而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研究、转型提供一个新的可能视角。于融合视野下分析和田赛乃姆,不但“知新”与“明真”,并且“思考”与“发展”。本文以前人对维吾尔赛乃姆等研究成果结合本人实地调查为基础,以和田维吾尔人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活动等文化背景为依托,运用艺术学、舞蹈学、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艺术本体生发起源角度、社会生活融入角度、区域文化相互影响与比较角度对和田赛乃姆的融合性发展样态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从而进行初步的“和田赛乃姆”的探究,以及通过本人田野调查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最后在分析下认为,和田赛乃姆是一舞多表、动态流动、汇聚融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之珠”。
陈喆[6](2020)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南疆部分传统舞蹈的田野考察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在古代被称为西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空间上,新疆地区以天山为界,南部为南疆,北部为北疆。2018年暑期,笔者跟随导师江东教授率领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学术考察团对南疆部分地区非遗舞蹈进行学术考察,大量的田野调查和切身感受,让笔者对南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以及其代表性舞蹈在非遗保护状态下的生存现状,都有了详尽的了解与掌握。考察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民族,第一是绿洲农耕文化型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第二是高原农牧文化型的塔吉克族舞蹈;第三是属于草原游牧文化型的柯尔克孜族舞蹈。通过考察,我们近距离地看到南疆非遗传统舞蹈的魅力,同时也发现在传承与保护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政策落实不足,资金短缺以及当地群众的保护和参与意识不高等。从而提出南疆非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应注重源头保护,也可以是进校园、进社区,还可以是以舞台创新的方式,从而为南疆地区非遗传统舞蹈的传承和保护贡献绵薄之力。非遗保护是一项基本的文化国策,研究南疆传统舞蹈,实质上是研究该地区不同民族文化艺术如何借助国家行之有效的非遗保护政策得到保护和传承,使得该民族舞蹈文化健康有序的得到发展。通过调研,笔者实地考察了南疆部分传统舞蹈在本地所呈现出的艺术形态和风格特征,对南疆部分舞蹈借非遗保护与传承政策而获得的成果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心得。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也看到了南疆在非遗保护事业方面的成绩。非遗传统舞蹈几乎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也相信南疆非遗传统舞蹈的前景是乐观、积极的。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只有在保护工作过程中立足我国非遗保护的政策环境,对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不断地作出思考与调整,才能不断推动非遗事业的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任卫新[7](2020)在《感受十二木卡姆》文中认为你那镀金的箭矢射来插在我的心间,莫以为身上长出的是箭翎,那是离愁的火焰。何时在离愁的熊熊烈焰中见到过这种箭矢?从伤口中取出它来的办法能否找见?你用爱的石块击伤了我,赤裸的身上伤痕斑斑,我无须发愁用什么来把那些创伤包扎裹缠。——节选自十二木卡姆
朱淑君[8](2019)在《吐鲁番纳孜尔库姆舞蹈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纳孜尔库姆是流传在吐鲁番、鄯善、哈密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构成吐鲁番木卡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婚礼宴会、喜庆节日和晚会中最精彩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以《吐鲁番木卡姆》的伴奏乐器和唱词为伴奏,过去的歌词多是描写爱情的,也有些是揭露地主、伯克的昏庸荒淫、贫婪残暴的,但一般歌唱的歌词与表演内容无关,它常常出现在赛乃姆之后或吐鲁番木卡姆后面进行表演展示。纳孜尔库姆在过去大部分是由男性来即兴跳舞,分为两部分,模拟舞和竞技舞,纳孜尔库姆的舞蹈动作的特点是无虑的、高兴的、积极向上的、幽默的,无论是即兴表演的动作还是具有高难度技巧的表演,都包含着这些鲜明的特色。本文以吐鲁番维吾尔族流传的纳孜尔库姆民间舞蹈以及活跃在舞台上的舞蹈剧目为研究对象,在对一些大量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田野调查,通过了解当地歌舞团以及跳过纳孜尔库姆的人进行了详细分析,笔者从纳孜尔库姆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入手,牵引出历史起源、音乐和舞蹈形态、审美功能分析等方面,在舞蹈形态分析中又将舞台上的剧目做个例分析,使得对不同形式的纳孜尔库姆有更清晰的了解,是从原生态到舞台的一个转换,这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正是对吐鲁番地区文化了解的开始。
韩小燕[9](2017)在《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是维吾尔麦西热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吐鲁番在新疆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东西方经济以及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各种政治、军事势力争夺的焦点,更是中国历代王朝统一西域、维护西北边疆社会稳定的中枢所在。因此,形成居住在绿洲维吾尔民族的地理环境,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和独特的地域特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生存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本文是以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分析等方法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的梳理和分析,对米力斯麦西热甫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次,对米力斯麦西热甫进行田野调查,对访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再次,通过对米力斯麦西热甫研究的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信息进行整理与分类,对传承人所演奏演唱曲目进行记谱,结合多种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将米力斯麦西热甫套曲的表演、社会功能、形态特征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最后,以米力斯麦西热甫在吐鲁番的传承方式和活动场所为主线,通过上述米力斯麦西热甫的研究,对其传承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存在的问题而引发的个人思考以及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吐鲁番米力麦西热甫活动是维吾尔人民传统民族文化在不同地域发展的一种缩影。目前,米力斯麦西热甫跟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困境。本文通过对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进行调查与研究,其目的在于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让本民族的人们认识到传承与保护自己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个人提出了对其传承与保护的一些可行性措施和建议。
李丽梅[10](2016)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以朝鲜族音乐和维吾尔族音乐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的历史长廊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它以其独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为音乐家所青睐。而且,随着民族音乐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正以高昂的姿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种类繁多,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长期以来主要以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模式,而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有意识的将其渗透到音乐的各个学科,不同的音乐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特点,找准民族民间音乐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音乐的基础学科视唱练耳着手,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到视唱练耳教学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极具特色,融入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民族情感,而且大多数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但是目前学生采用的视唱练耳教材中,关于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材料和讲解十分匮乏,大多数都是借鉴西方的相关音乐理论,而往往忽视了本民族的理论成果,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音乐教材的丰富性。所以,在当今的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因为不太了解西方音乐理论而感到吃力和枯燥。如果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优秀的部分加以整合利用,让其充分融入到教学教材中和教学课堂上,那么不仅能极大地丰富视唱练耳的教材内容,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笔者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分析,其中以具有代表性的朝鲜族音乐和维吾尔族音乐为解剖对象,将其音乐特点充分恰当合理的运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探索出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笔者选题的缘由、义意和依据,以及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调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概况及在视唱练耳教材中的运用。第三部分为本论文的重点,详细介绍了朝鲜族音乐和维吾尔族音乐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总结了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改进方案及受到的启发。虽然我国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些体系,但缺乏完整性,将朝鲜族音乐和维吾尔族音乐引入视唱练耳教学只是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的冰山一角,笔者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可用资料,同时也希望在今后这个教学领域能被更多音乐人士重视。
二、浅谈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木卡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木卡姆(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维吾尔族达卜的节奏特征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说明 |
(一)技巧与音色 |
(二)记谱法 |
(三)节拍与节奏 |
二、极具民族特色的节奏语言形态(4) |
(一)“音色节奏”特征 |
(二)“重音节奏”特征 |
(三)“节拍节奏”特征 |
(四)“节奏结构”特征 |
(五)“重复—变奏”特征 |
三、与歌、舞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
(一)非方整性——与维吾尔族歌曲的关系 |
1. 弱起节奏、增盈节拍节奏 |
2. 奇数节拍节奏、二连音节奏 |
3. 长大节拍节奏、混合节拍节奏 |
(二)律动性——与维吾尔族舞蹈的关系 |
(三)重复与连缀——与歌舞音乐和大、中型套曲的关系 |
(四)即兴变奏——与歌舞、木卡姆的关系 |
(2)民俗学视角下吐鲁番民歌研究 ——以鄯善县鲁克沁镇田野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其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吐鲁番民歌及生存空间概况 |
第一节 吐鲁番地区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吐鲁番地区文化环境 |
第三节 吐鲁番地区艺术环境 |
第四节 吐鲁番民歌历史发展与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吐鲁番民歌的民俗文化特征 |
第一节 劳动歌与吐鲁番人民劳动民俗 |
第二节 婚礼歌与吐鲁番婚礼习俗 |
第三节 情歌与吐鲁番人民爱情观 |
第四节 儿歌与吐鲁番儿童教育习俗 |
第五节 生活歌与吐鲁番人民语言习俗 |
第三章 吐鲁番民歌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吐鲁番民歌的传统功能 |
第二节 吐鲁番民歌的社会功能 |
第三节 吐鲁番民歌的民俗旅游功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传统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体现和比较研究 ——以湘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教材的研究动态 |
(二) 关于音乐教材的研究动态 |
(三)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动态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音乐及其与初中音乐教材简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相关论述 |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 |
二、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简述 |
第二节 两版初中音乐教材特色简述 |
一、湘教版 |
二、苏教版 |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
一、“新课标”中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的要求 |
二、对于促进初中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
三、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需要 |
四、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
第二章 两版教材中国传统音乐的编写情况概述及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在教材各模块所占整体比例分析 |
一、欣赏、演唱、演奏三个模块的内容统计与分析 |
二、创造与其他实践方面的内容统计与分析 |
三、音乐知识方面的内容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体裁的归纳与对比分析 |
一、中国传统音乐作品题材归纳与对比分析 |
二、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各题材占整体比例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呈现方式的概述及对比分析 |
一、教材编写结构的分析 |
二、教材插图、文字、曲谱呈现方式的分析 |
第四节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选编的价值 |
一、体现了多样性与丰富性 |
二、融合了民族性与时代性 |
三、切合了“双基”的技巧性和音乐性 |
第三章 两版教材中中国传统音乐编写情况的评价与思考 |
第一节 编写特性 |
一、以民间曲调“唱编”为实践内容的湘教版 |
二、以文字引导为主线贯穿的苏教版 |
第二节 编写共性 |
一、音乐与学科的综合性特色 |
二、作品选材方面的特色 |
三、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特色 |
第三节 对中国传统音乐入编教材提出的个人合理性的建议 |
一、合理安排中国传统音乐各体裁内容 |
二、适当加入声音材料提示 |
三、两套教材创造与实践模块优势互补 |
四、合理编写单元导入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纳孜尔库姆 ——以鲁克沁镇纳孜尔库姆调查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
1.2 选题意义与价值 |
1.2.1 选题意义 |
1.2.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
1.3.1 研究现状 |
1.3.2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
2 纳孜尔库姆的界定与类型 |
2.1 纳孜尔库姆的界定 |
2.2 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纳孜尔库姆 |
2.3 弥漫于民间生活的三种类型 |
2.3.1 在田间地头中 |
2.3.2 在节日庆典中 |
2.3.3 在婚礼仪式中 |
3 纳孜尔库姆的特征 |
3.1 原始性 |
3.2 民间性 |
3.2.1 与汉族、蒙古族的文化整合 |
3.2.2 文化心理影响下的蹲步 |
3.2.3 舞名与歌词的文化意指 |
4 纳孜尔库姆的舞蹈形态 |
4.1 模拟动作的文化意蕴 |
4.1.1 对动物家禽的模仿 |
4.1.2 对日常实践的模仿 |
4.1.3 对特定人群的模仿 |
4.2 戏剧情节的索解 |
4.3 表演风格的多样化 |
5 纳孜尔库姆的价值认知 |
5.1 文化价值 |
5.2 审美价值 |
5.3 创意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田野作业中重要访谈人员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部分访谈实录 |
附录四 :田野调查部分照片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融合视野下的和田赛乃姆舞蹈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条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述评 |
1.4.1 赛乃姆与各地赛乃姆 |
1.4.2 和田乐舞 |
1.5 研究难点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拟采取措施与方法及可行性 |
1.6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实验手段 |
2 关于和田赛乃姆的生存背景阐释 |
2.1 关于和田赛乃姆 |
2.2 关于和田赛乃姆的自然生态环境 |
2.3 关于和田赛乃姆的人文生态环境 |
本章小结 |
3 和田赛乃姆田野调查个案 |
3.1 个案一:和田赛乃姆之和田说 |
3.2 个案二:和田赛乃姆之米提孜说 |
3.3 个案三:和田赛乃姆之于田说 |
3.4 个案四:和田赛乃姆之墨玉说 |
本章小结 |
4 和田赛乃姆舞蹈舞台呈现分析 |
4.1 个案一:“无言中的妙境”《远古灯舞》 |
4.2 个案二:“相同下的碰撞”《于阗女》 |
4.3 个案三:“欢庆中的继承”《和田赛乃姆》 |
本章小结 |
5 融合视野下的和田赛乃姆文化阐释 |
5.1 作为民间的和田赛乃姆 |
5.2 作为舞台的和田赛乃姆 |
5.3 作为非遗的和田赛乃姆 |
5.4 作为研究的和田赛乃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非遗保护视野下南疆部分传统舞蹈的田野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 |
1.4.1 重、难点 |
1.4.2 创新点 |
2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南疆地区民族民间舞蹈述略 |
2.1 南疆地区自然文化空间概述 |
2.2 南疆地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型概况 |
2.2.1 绿洲农耕文化 |
2.2.2 高原农牧文化 |
2.2.3 草原游牧文化 |
2.3 新疆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发展现状 |
3 南疆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田野考察实录及传承现状分析 |
3.1 南疆绿洲农耕舞蹈田野考察实录 |
3.1.1 濒临失传的“拍身舞” |
3.1.2 于田“拍身舞”与闽南“拍胸舞”比较 |
3.1.3 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喀群赛乃姆 |
3.2 南疆高原农牧舞蹈田野考察实录 |
3.2.1 矫健雄壮的塔吉克“鹰舞” |
3.2.2 热情欢乐的塔吉克“婚礼舞” |
3.3 南疆草原游牧舞蹈田野考察实录 |
3.4 南疆民族民间舞蹈传承现状分析 |
4 非遗视野下南疆地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特征与非遗价值 |
4.1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
4.1.1 活态传承特征 |
4.1.2 文化遗传特征 |
4.1.3 特殊传承特征 |
4.1.4 与时俱进特征 |
4.2 民族民间舞蹈的非遗价值 |
4.2.1 客观存在价值 |
4.2.2 艺术、研究价值 |
4.2.3 创新发展价值 |
5 非遗视野下南疆地区民族民间舞蹈传承机制 |
5.1 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5.1.1 政策落实机制 |
5.1.2 资金保障 |
5.1.3 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
5.2 传承保护措施 |
5.2.1 提倡非遗项目的源头保护 |
5.2.2 非遗舞蹈进社区 |
5.2.3 非遗舞蹈进校园 |
5.2.4 非遗舞蹈由田野到舞台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吐鲁番纳孜尔库姆舞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论文构思与基本思路 |
1.4.2 研究难点 |
2 吐鲁番纳孜尔库姆的生态环境 |
2.1 自然生态 |
2.1.1 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2 人文生态 |
2.2.1 历史沿革 |
2.2.2 民族构成 |
2.2.3 生活习惯 |
3 吐鲁番纳孜尔库姆的形态特征 |
3.1 纳孜尔库姆的源流 |
3.2 纳孜尔库姆的音乐特征 |
3.2.1 纳孜尔库姆音乐的节奏 |
3.2.2 纳孜尔库姆音乐的旋律 |
3.3 纳孜尔库姆的唱词 |
3.4 纳孜尔库姆的伴奏乐器 |
3.4.1 纳格拉鼓 |
3.4.2 苏乃依 |
3.5 纳孜尔库姆的舞蹈形态 |
3.5.1 形式结构 |
3.5.2 调度 |
3.5.3 动作 |
3.5.4 神态 |
3.5.5 服饰 |
4 舞台上纳孜尔库姆舞蹈表演的个案分析 |
4.1 《那孜库姆》 |
4.2 《维吾尔族纳孜尔库姆》 |
4.3 《动感纳孜尔库姆》 |
4.4 《麦西来甫纳孜尔库姆》 |
5 吐鲁番纳孜尔库姆的审美特征 |
5.1 化丑为美 |
5.2 以苦寻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基本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资料来源 |
2 麦西热甫及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历史发展 |
2.1 维吾尔麦西热甫的历史发展 |
2.2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历史发展 |
3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田野调查 |
3.1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表演 |
3.2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社会功能 |
4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形态特征 |
4.1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唱词特点 |
4.1.1 唱词来源 |
4.1.2 唱词格律 |
4.1.3 唱词内容 |
4.2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音乐形态 |
4.2.1 曲式结构特点 |
4.2.2 调式音阶特点 |
4.2.3 节奏节拍特点 |
4.2.4 旋律发展手法 |
4.3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艺术特点 |
5 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传承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5.1 传承人及其情感态度 |
5.2 传承形式及特点 |
5.3 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5.4 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以朝鲜族音乐和维吾尔族音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三、本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视唱练耳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概况及视唱练耳教材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 |
一、视唱练耳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概况 |
(一)视唱练耳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概况 |
二、视唱练耳教材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状况 |
三、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可行性分析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
一、朝鲜族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
(一)朝鲜族音乐概况和音乐文化 |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朝鲜族音乐的运用 |
二、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
(一)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概况和音乐文化 |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维吾尔族音乐的运用 |
注释 |
第四章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改进方案及受到的启发 |
一、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改进方案 |
(一)健全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 |
(二)丰富教材调整选编 |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
(四)引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
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受到的启发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浅谈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木卡姆(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维吾尔族达卜的节奏特征探微[J]. 彭瑜. 音乐探索, 2021(03)
- [2]民俗学视角下吐鲁番民歌研究 ——以鄯善县鲁克沁镇田野调查为例[D]. 哈斯亚提·亚森(Hasiyat Yasen).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3]中国传统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体现和比较研究 ——以湘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为例[D]. 湛迪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纳孜尔库姆 ——以鲁克沁镇纳孜尔库姆调查研究为例[D]. 杨洁. 新疆艺术学院, 2020(07)
- [5]融合视野下的和田赛乃姆舞蹈形态研究[D]. 陈伊尔.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6]非遗保护视野下南疆部分传统舞蹈的田野考察研究[D]. 陈喆. 新疆艺术学院, 2020(07)
- [7]感受十二木卡姆[J]. 任卫新. 词刊, 2020(02)
- [8]吐鲁番纳孜尔库姆舞蹈调查研究[D]. 朱淑君.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9]吐鲁番米力斯麦西热甫的调查与研究[D]. 韩小燕.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10]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以朝鲜族音乐和维吾尔族音乐为例[D]. 李丽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