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佛海晚年

周佛海晚年

一、周佛海的最后岁月(论文文献综述)

文星豪[1](2021)在《沪西特别警察总署与上海社会(1941-1943)》文中指出上海公共租界建立后,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后,公共租界再次借机向西面与北面延伸,其北扩被华界抑制,西扩则被默许,最终在沪西形成了庞大的越界筑路地区。沪西局势在八·一三战前处于微妙的平衡,战争打破了这一局面,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相继派遣军队进入,日军也进驻至曹家渡,伪上海市府亦不甘示弱,意图控制该地区的全部。伪市长傅筱庵自1939年开始谋求在此地区建立单一警权,至1941年3月正式建立由伪政府主导,公共租界参与的特警机关。伪市府方面希望借助这一特警机关,整治沪西的犯罪活动,将沪西打造为模范区。沪西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性,处于两界三方交界地带的权力缝隙,逐渐成为战后上海的工业中心、犯罪中心,并在政治上具有特殊性。八·一三战后,沪西平衡态势被打破,日益发展的经济,吸引着伪政府方面将其纳为己有,另一方面复杂的政治形势与急剧恶化的社会治安,也影响着租界的安宁。伪上海市政府方面采取一边施压,一边谈判的方法,促使租界就范,最终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双方互相妥协成立特警机关。警署在组织上,随着世界形势的转变进行改组,自主性日渐弱化;在人事方面,领导层是由日伪各方要员分别安插,以潘达为首,由地缘、学缘与业缘等为纽带的群体组成;在招训方面,由于警政职能扩大,人员流失率高,招训的频率高,成员素质低;薪饷方面,在警署成立后,由于与租界推荐人员薪饷强烈的反差,对警察增加特殊津贴,但随着战时物价的飞涨,薪酬愈发不能维持警士的基本生活;武器装备方面,虽然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但是亦存在管理不善与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通过对赌博、强盗与诱骗妇女儿童三种不同的犯罪进行考察,对其在沪西的概况,犯罪的特点,警署实际参与度等进行分析,反映出沪西警署对不同犯罪重视程度不一,社会治安处于整体转好的态势。研究显示,警署对沪西社会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尤其相较于郊区而言,但这种控制在态度上,不是主动的社会秩序管理,而是消极的勉力维持。民众虽然表明服从其管控,但是存在无声的抵抗,终有一日会成为“致命的暗礁”。

梁爽[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档案是抗日战争中产生并保存下来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件、图片等,此外还包括战后的审判记录、回忆记录等文件。抗战档案数量众多、价值巨大,作为历史档案不仅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还因为抗日战争的特殊性对整个中华民族意义重大,兼有资政育人、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而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根据专题汇集了众多抗战档案,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与利用。自古以来档案馆承担编纂档案汇编的重任,但对抗战档案的编纂而言,却引来了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因此对非档案馆外的社会大众参与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进行研究,更能深入了解这些社会大众的心理,挖掘抗战档案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从而推动我国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关键词的检索收集抗战档案汇编,并通过汇编的编者、内容等方面的信息判断其是否属于非档案馆编修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凡是编者中不包括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抗战档案汇编均属于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内。文章先对非档案馆群体进行界定,明确非档案馆编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时的编纂主体。再对收集到的非档案馆编修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进行归纳,并总结出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特点。全文共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非档案馆编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编纂主体进行界定,包括: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系统、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学会、其他机构和个人等;第二部分是对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分类情况进行解析,分别按照汇编成果的收录范围、汇编成果的规模和汇编成果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第三部分是对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方法进行归纳,包括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编纂选题、选材、编辑加工、辅文撰写等;第四部分是对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回顾与展望,包括对非档案馆所编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成果的成就总结,探究了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还预测了非档案馆编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发展趋势,认为未来非档案馆编修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内容更加丰富、编纂水平不断提高、编纂形式趋向数字化和多样化发展。

王文娟[3](2019)在《《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研究》文中认为《共产党》(月刊)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本理论刊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创建全国性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准备之一,其作者与译者大多为共产党发起组成员,研究其撰稿人群体以及他们为建党所做准备的基本状况,对于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理论意义。本文绪论叙述了《〈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研究》这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并对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在把握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树立了文本与主体相结合的研究《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的总视角,进而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概述了《共产党》(月刊)的创刊及基本情况。本章通过对《共产党》(月刊)创刊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进行阐述,阐述了当时的时代大背景对《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宗旨以及传播活动,尤其是对传播主体的影响。第二章介绍了《共产党》(月刊)的撰稿人群体。《共产党》(月刊)作者、译者大都是共产党发起组成员。这个群体以月刊为载体,第一次在国内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帜,撰写、编译并刊发大量有关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文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建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章从撰稿人的籍贯、家庭、年龄、教育背景以及群体关系进行分析,探寻其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及建党所做的贡献。第三章介绍了《共产党》(月刊)的撰稿人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作为共产党第一本理论刊物,为建党作理论宣传始终是《共产党》(月刊)的任务,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苏俄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的介绍是《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在与无政府主义、机会主义等思潮的论战中,月刊撰稿人群体针对无产阶级专政和革命手段等内容展开论述,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新的思想武器。第四章论述《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及发展的贡献。月刊撰稿人群体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组建共产主义小组,积极筹备“一大”的召开等,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语部分,梳理了《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在建党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及其对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中国梦的现实与启示。

刘莎[4](2019)在《周佛海的早期活动及思想》文中指出周佛海是20世纪中国左右近代言论界和政界的风云人物。但是,既往学界对周佛海的研究和评价大多停留在汉奸身份这一层面上,评判也过于简单,泛论缺乏实证。鉴于此,本文将周佛海早期的经历贯穿起来,从周佛海与近代思想界及政界的关系来切入,希望借此说明解释其是如何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又是如何离开社会主义阵营的,以求对该人物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全文分为五章,前一部分简要梳理他的家世与启蒙教育,以考察其早年思想的内在关联。第二部分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对周佛海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期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历程进行探究。简言之,其早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897年到1917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周佛海的少年时代,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早年不幸丧父,家道中落,先后在乡塾和新式小学接受启蒙教育,在师友的帮助下,东渡日本求学。第二阶段自东渡日本到进入京都帝国大学。这一阶段,他利用很大一部分时间研究与介绍社会主义,一度成为《解放与改造》、《新青年》、《共产党》、《民国日报·觉悟》等报刊的积极撰稿人,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同时,经张东荪推介,结识陈独秀,以留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中共一大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第三阶段自进入京都帝国大学起到退出中共组织。这一阶段,他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研修经济学,加入孤军社。他的思想主要围绕马克思经济学说展开,对社会主义思想经历了从支持到犹疑的变化。归国后,应戴季陶之约,他就任国民党宣传部秘书,同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是年秋天,脱离中国共产党组织。日本留学八年的周佛海可称为“鼓吹社会主义的能手”。在此期间,他经历了人生的两大转折——参加中共一大以及退出中共。然而,这两大转折并非一时之想法促成。与其同辈的人一样,周佛海的思想在细微地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主张与其所在的交际圈相适应。换言之,周佛海的交际圈也随着其思想的转变而有所变化。由此个案,我们可以对同时代一批知识青年的共同经历、思想状况及政治选择进行更深入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贺团卫[5](2018)在《《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文中认为《哥达纲领批判》成书于1875年4、5月间,公开发表于1891年。《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的一部纲领性文献。这部着作中马克思彻底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及其经济、政治观点和策略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本选题通过《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摘译、片段、全译本的形成为轨迹,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哥达纲领批判》零星传播进行重点梳理,全面系统地对《哥达纲领批判》几个主要全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研究内容,对于深化经典着作研究、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1899年以来与《哥达纲领批判》有关的多达22种文本或译者对《哥达纲领批判》译介文献的详细查阅、梳理,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1995年版、2012年版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传播过程中“左倾”意识形态逐渐扭转,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译法逐渐回归原文。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哥达纲领批判》形成、发表的历史过程,总结其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意义。《哥达纲领批判》形成和发表对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准确地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和特征做出了判断,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整阐述了共产主义阶段的分配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第二章对《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早期零星传播的梳理。清末民初,《译书汇编》拉开了《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开始零星传播的序幕。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被连续以摘译、释译、评析等传播模式出现,再次表明了《哥达纲领批判》这一重要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影响的影响日益笃厚。第三章梳理和考察1922年至1925年主要全译本及刊布情形。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真正传播。1922年至1925年,《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译介达到了高潮。革命人士熊得山、李达、柯柏年等人在国内主要刊物对《哥达纲领批判》进行了全译。四大全译本所收录的《哥达纲领批判》内容逐渐丰富、结构安排趋于合理,符合了中国政治斗争的需要,也为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理论武器,极大促进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第四章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版本变迁情况。全译本通过对几个主要文本精细的对读,概括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在中国的翻译、传播达到了一个高潮,特别是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片段、零星传播、再到全译本;文本的转换经过了日译本为主,到英译本、法译本、德译本、俄译本等平分秋色时期,再到俄译本为主,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原始文字的回归;从早期的期刊杂志露面,到单行本的出现、专题言论集、笔记、摘要、手稿,再到大部头马克思、恩斯全集、选集、文集的编译出版,标志着中国人自觉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争取话语权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被某些人将其理论阉割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扭曲的意识形态被教条化和狂热化所代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些人“左倾”的口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倾”意识形态逐渐扭转,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核心概念译法逐渐回归原文第五章对《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核心概念的变迁研究。《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资产阶级法权”“资产阶级权利”“高级阶段”“过渡时期”的核心概念的变迁,表明了概念变化受译本来源、内容选择、政治、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译者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被歪曲、误解、误读等情况的发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术语,在理解和实践上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

周玉文[6](201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投降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体两面,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当精神,敏锐观察抗战形势,着手反投降斗争理论的构建,用以指导打击投降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与中华民族发扬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反民族投降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原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创立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最高形式,谴责资产阶级丧失民族气节投降的可耻行为,批判各种庸俗的爱国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地主、资本家及走狗和小资产阶级投降采取分类施策的策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气节的精神元素,主要包括威武不屈、反抗侵略、和合统一、忧国忧民等,这些基本元素通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抗战时期反投降斗争缘于三方面的因素,日寇的侵略和诱降,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绥靖和劝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致使亡国灭种阴霾笼罩中国,抗战局势时刻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必须开展反投降斗争。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理论包括了六个方面,第一,构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投降派。第二,主张以军事和法制手段打击、威慑和教育投降分子。第三,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反投降斗争提供组织保证。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心防,占领道德制高点,从精神上鞑伐投降分子。第五,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第六,发动群众是反投降斗争的最好形式。在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斗争有序推进,成效斐然。反投降斗争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从1935年1月开始到武汉会战结束,此阶段主要是为反投降斗争做准备,形成反投降斗争形势的基本认识,对投降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反投降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汪精卫公开投降至汪精卫建政前夕。此阶段是反投降斗争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投降斗争。第一,毛泽东对反投降斗争形势的研判与部署。第二,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第三,开展军事反投降工作,消灭死心塌地的汉奸,重点开展对伪军的政治攻势。第四,以党的宣传媒体为阵地开展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反投降斗争;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战线上开展反投降斗争,与日汪的奴化教育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对反投降斗争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开展反投降斗争的群众运动。第七,开展国民参政会平台的反投降斗争。第八,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暗流。第三阶段汪精卫建政至抗战胜利期间的反投降斗争。汪精卫建政建军增加了反投降斗争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反投降斗争的重点有所调整。第一,加强宣传媒体、文艺战线、教育战线的反投降斗争。第二,利用日伪矛盾深入开展伪军工作,大大抵消了日伪的军事优势。第三,继续开展外交战线的反投降斗争,坚决反对美日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继续寻求苏联与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的支持。第四,加强打击投降暗流,使国民党投降反共均不能实现。第五,抗战胜利后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揭发、抓捕、审判投降分子,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了鲜明的特色。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及应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关于民族气节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彻底的人民性。汪精卫因为叛国投降而被人民抛弃,蒋介石却因限制民众不能获得全面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表现出驾驭各种反投降斗争的能力。第四,凸显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反投降对象混成难辨、各种矛盾纠缠交织。第五,彰显完美性。与近代史上历次反投降斗争相比、与蒋介石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均体现了完美性。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审视。第一,历史价值,保证了抗战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精神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精神沉沦与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三,当代价值,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绝不妥协的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为打击“台独”等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历史启示和借鉴。

杨浩[7](2017)在《近代湖南社会变迁与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时期,也正是湖南近代思想史上,思想碰撞激烈、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近代湖南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萧三、张昆弟、罗学瓒、向警予、郭亮、李立三、刘少奇、李达、蔡畅、李维汉、谢觉哉、夏曦、易礼容、夏明翰、蒋先云等湖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生于斯、长于斯,与湖南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近代湖南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正是基于此而开展深入探讨。文章山导论部分和六章构成,其中在导论部分说明了文章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文章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一章是湖南近代的社会变迁与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产生,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环境与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第二章是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组织与活动的分析,具体又包括对于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组成和构成的分析、团体和协会等非正式组织对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当然也包括对早期马克思生义者的最终走向分化的分析。第三章是对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参与的分析,主要包括对新文化运动的参与、对湖南教育变革与留法勤工俭学的参与、对民风与民俗转变的参与等。第四章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参与,主要包括建立文化书社,创办自修大学等。第五章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政治参与,具体又包括反帝爱国运动、参与湖南“驱张运动”、加入“湖南自治”运动、参与中共党组织的建立等。第六章是对于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与湖南社会变迁的反思。湖南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风起云涌的省份,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为核心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几乎尝试了民国初年那些有影响力的主张,包括新村主义、废督裁兵、教育救国、无政府主义,参与了驱张运动、湖南自治等民国初年的政治运动。一部分人甚至走出国门,留法、留俄勤工俭学,有的还到东南亚等地开展教育活动,以教育为手段实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目标,毛泽东、蔡和森等先进份子则直接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对整个中国的革命进程发生重大影响。对于毛泽东、蔡和森等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湖南社会发展变迁的互动研究,既对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分合、产生的文化土壤和历史机遇、从事的活动与组织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也对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湖南社会的发展互动进行深入宏观上的阐述与微观上的解读,做出透彻和全方位的分析,还原其更加微观而具体的历史面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更加深入的理解毛泽东思想和湖南早期党的历史,还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对于湖南近代史的研究。

尤冬[8](2017)在《文人汉奸林柏生研究》文中提出林柏生(1902—1946),字石泉,广东信宜人,抗日战争时期汪伪政权的重要人物,为汪精卫投敌卖国大肆鼓噪,为日寇永远占领中国大造舆论,是文人汉奸的典型代表。汪伪政权,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依附于日本侵略者而建立的傀儡政权。林柏生的一生与汪精卫密不可分,早年追随汪精卫反共排苏,参与汪蒋内争,主要致力于海外反蒋。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追随汪精卫参加叛国投敌活动,在香港以艺文研究会香港分社、《南华日报》为阵地,为汪精卫投敌卖国大造舆论,公开发表汪叛国投敌的“艳电”,为其公开投敌铺平了道路;在上海对海外华侨宣传策反,压制租界抗日反汪舆论,为汪伪政权的建立不遗余力。汪伪政权成立后,担任汪伪“六大”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长、伪安徽省省长等党政要职,素有中国的“戈培尔”之称。在汪伪政府任职的五年,是林柏生政治活动的巅峰。作为汪伪政权的笔杆子,大肆宣扬汪精卫的叛国卖国理论,从宣传层面配合日军侵略中国;作为汪伪政权的核心人物,政治上配合日军诱降重庆国民政府,经济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配合大东亚圣战,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与宣传,军事上则不遗余力地培植伪军扩充权力,可谓罪大恶极,走上了一条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死路。林柏生的所作所为,彻底撕下了“曲线救国”的遮羞布,让人民认清了汪伪政权“曲线卖国”的真实面貌。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随陈公博等出逃日本,后被引渡回国接受审判,1946年10月8日以汉奸罪在南京被处决。

丁三[9](2017)在《精卫填海(第三部)》文中研究指明第十四章愚园路1.6月24日,汪精卫抵达天津塘沽码头,开始了发起汪记"国民政府"的努力。在那份《日方的意见》里,日本人规定了他的第一个活动步骤,"汪氏从日本回国后,首先与‘临时’‘维新’两政府首脑及吴佩孚等各方面开始折冲"。在这当中,首当其冲的是时年65岁、曾一次次让土肥原贤二铩羽而去的吴佩孚。直到下船伊始,对"汪、吴合作",汪精卫依旧信心满满、志在必得。这个信心来自吴佩孚

谭岩[10](2017)在《梦断梅花山》文中认为反蒋夺权,汪精卫屡屡受挫;抗战维艰,副总裁走上邪途。少时从容做楚囚,暮年媚敌成傀儡;当年革命之薪火,而今卖国之汉奸!盈虚有数,岂因权位卖国?盖棺自有定论,留与后人评说!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南满铁路守备队奉命炸断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中国军队和轰炸沈阳城,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在国难面前,因争权和内战而分裂的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来到了上海,在孙科的私宅,三人又坐到了一起。坐下后,汪精卫便对蒋介石说:"同志间年来隔离,致行动冲突,但系为公,非为私。如今国难当头,我们应摒弃前嫌,南京和广州两政府合并,团结一致,共赴国难。"胡汉民却无法消除对蒋介石的不满,态度强硬道:"但是,两个政府合并的前提是,请蒋同志辞

二、周佛海的最后岁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佛海的最后岁月(论文提纲范文)

(1)沪西特别警察总署与上海社会(1941-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方法
    三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八·一三战后的沪西社会
    第一节 工业中心
    第二节 政治上具有特殊性
    第三节 犯罪中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组织与人员变迁
    第一节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的成立历程
        一 从融洽到摩擦:华界与租界在沪西关系的转变
        二 咄咄逼人:日伪上海市府势力在沪西扩张的态势
        三 新的转机:互相妥协签订警权协定
    第二节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的组织与人事
        一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组织沿革
        二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人事
        三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改组与人事变迁
    第三节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的招训、待遇与武器装备
        一 沪西特别警察警署警员招聘与训练
        二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的警员薪酬待遇
        三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警员武器装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整治犯罪活动
    第一节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的禁赌活动
        一 八 ·一三战后的沪西赌博业
        二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的禁赌
        三 沪西赌博群体分析
    第二节 沪西警署整治抢夺强盗案
        一 沪西抢劫强盗案概况
        二 沪西抢劫案特点
        三 沪西特别警察总署对抢劫案的处置
    第三节 沪西警署管理诱骗妇女儿童案
        一 沪西诱骗妇女儿童概况
        二 沪西地区奸拐分析
        三 沪西拐卖社会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
        0.1.1 抗日战争档案
        0.1.2 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0.1.3 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0.1.4 研究范畴
        0.1.5 抗日战争档案的价值
    0.2 选题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选题意义
        0.3.1 理论意义
        0.3.2 现实意义
    0.4 选题的创新及论文的不足之处
        0.4.1 选题的创新之处
        0.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1 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主体
    1.1 图书馆系统
        1.1.1 国内图书馆系统
        1.1.2 国外图书馆系统
    1.2 纪念馆系统
        1.2.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2.2 各地抗战纪念馆
    1.3 博物馆系统
        1.3.1 公共博物馆
        1.3.2 民间博物馆
    1.4 党政机关
        1.4.1 党史史志部门
        1.4.2 人民政协
    1.5 科研院所和学会
        1.5.1 科研院所
        1.5.2 学会
    1.6 其他机构和个人
        1.6.1 其他机构
        1.6.2 个人
2 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分类
    2.1 按汇编成果的收录地区范围分类
        2.1.1 地区性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2.1.2 全国性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2.2 按汇编成果的规模分类
        2.2.1 单部汇编成果
        2.2.2 丛书类汇编成果
    2.3 按汇编成果的表现形式分类
        2.3.1 文字类汇编成果
        2.3.2 图片类汇编成果
3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方法
    3.1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编纂选题
        3.1.1 以馆藏情况为依据进行选题
        3.1.2 以政治性目的为指导进行选题
        3.1.3 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进行选题
    3.2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编纂选材
        3.2.1 选材更重统战性
        3.2.2 选材更重广泛性
        3.2.3 选材更重民间性
    3.3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编辑加工
        3.3.1 校勘符号各有不同
        3.3.2 拟题更具可读性
        3.3.3 综合使用各种编排方法
        3.3.4 字体、数字等其他方面
    3.4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的辅文撰写
        3.4.1 辅文基本种类
        3.4.2 编有大量论述性的辅文材料
4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回顾与展望
    4.1 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成就
        4.1.1 编辑水平较高
        4.1.2 编纂成果可读性较强
    4.2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4.2.1 存在问题
        4.2.2 解决方法
    4.3 非档案馆所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发展展望
        4.3.1 编纂内容更加丰富
        4.3.2 编纂水平不断提高
        4.3.3 编纂形式趋向数字化和多样化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党》(月刊)的概述
    第一节 《共产党》(月刊)的创刊背景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共产党》(月刊)发展阶段
第二章 《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撰稿人个体介绍
        一、李达(1890-1966)
        二、陈独秀(1879-1942)
        三、袁振英(1894-1979)
        四、李汉俊(1890-1927)
        五、施存统(1899-1970)
        六、周佛海(1897—1948)
        七、沈雁冰(1896-1981)
        八、沈泽民(1900-1933)
        九、杨明斋(1882-1938)
    第二节 撰稿人群体介绍
        一、区域环境:多集中于两湖和沿海地区
        二、家庭出身:多为书香门第或较富裕家庭
        三、年龄结构: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
        四、教育背景:留日学生为主的新知识分子
        五、身份背景:大多为传媒中人
        六、群体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革命友谊
第三章 《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第一节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一、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
        二、介绍俄国共产党
        三、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第二节 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
        一、《共产党》(月刊)撰稿人与基尔特社会主义(改良派)的论争
        二、《共产党》(月刊)撰稿人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争
        三、对第二国际及机会主义的批判
第四章 《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对中国共产党创建与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共的创建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节 创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并统一建党思想
    第三节 积极推动中共一大的召开
    第四节 对中共发展壮大的贡献
总结:对《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周佛海的早期活动及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
第一章 早年岁月
    第一节 家世与启蒙
    第二节 接受新式教育
    第三节 东渡日本
第二章 接触早期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第一高等时代
    第二节 改造经济组织与精神改造
    第三节 创造“理想社会”
第三章 周佛海与中共创建
    第一节 引路人:张东荪
    第二节 鹿儿岛高等中学时代
    第三节 中共一大前后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推介
    第一节 师友:河上肇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问题
    第三节 专注研究经济问题
第五章 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第一节 加入孤军社
    第二节 投靠戴季陶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周佛海专着目录
    附录二 周佛海政论文章目录
致谢

(5)《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哥达纲领批判》国内研究
        二、《哥达纲领批判》国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一、重点和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哥达纲领批判》的形成和发表
    第一节 《哥达纲领批判》的形成
        一、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与拉萨尔主义的形成
        二、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的合并
        三、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主义的原则分歧
        四、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合并代表大会和哥达纲领大会的影响
    第二节 《哥达纲领批判》的发表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公开发表
        二、恩格斯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
    第三节 《哥达纲领批判》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意义
        一、《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准确地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和特征作出了判断
        二、《哥达纲领批判》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章 《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零星传播
    第一节 清末民初《译书汇编》对《哥达纲领批判》的零星介绍
        一、《译书汇编》转译《近世政治史》
        二、《社会党镇压及社会政策》与《哥达纲领批判》
    第二节 五四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传播
        一、蔡和森《共产党之重要讨论》中“无产阶级专政”与“过渡时期”的思想
        二、李达在《新青年》连续撰文讨论“无产阶级专政”与“政治过渡时期”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哥达纲领批判》的翻译和传播
        一、陈独秀对《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二、施存统对《哥达纲领批判》传播的贡献
        三、周佛海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部分引用
        四、郑振铎对《哥达纲领批判》中重要思想的论述
        五、赭选译《马克思学说之两节》中对《哥达纲领批判》的引用
        六、胡南湖撰文《马克思传》对《哥达纲领批判》的介绍
        七、邓中夏《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对《哥达纲领批判》段落的摘译
        八、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翻译的贡献
        九、吕一鸣在《新民意报副刊》中摘译《哥达纲领批判》
    第四节 大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国内的传播(1924-1927)
        一、《孤军》和《哥达纲领批判》的关系
        二、王首春《近世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区别》一文对《哥达纲领批判》的引用
    第五节 土地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传播(1927-1937)
        一、费觉天着作《阶级斗争原理》中引用《哥达纲领批判》
        二、熊得山着《社会问题》一书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评析
        三、着作《大众政治经济学》对《哥达纲领批判》的译述
        四、罗敦伟着《马克思主义评论之评论》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释译
第三章 1922年—1925年间《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版本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全译本
        一、熊得山第一个全译《哥达纲领批判》
        二、李达《哥达纲领批判》全译本
        三、彭学霈全译《德意志劳动党党纲栏外批评》
        四、柯柏年与《哥达纲领批判》
        五、柯柏年译本在历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各种译本的历史特点
        一、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四大全译本比较
        二、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全译本的历史特点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的版本变迁
    第一节 1930年李一氓译本
        一、李一氓译本结构
        二、李一氓译本评价
    第二节 1939年延安解放社译本
        一、何思敬、徐冰《哥达纲领批判》译本
        二、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
        三、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的整体评价及影响
    第三节 成仿吾重新校订《哥达纲领批判》
        一、成仿吾重新校订《哥达纲领批判》
        二、成仿吾小组校译本结构
    第四节 20世纪30年代以来版本对读
        一、20世纪30年代全译本结构方面异同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哥达纲领批判》文本变化
        三、1972年版、1995年版、2012年版引文、注释删减、译文结构等变劝
        四、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版本变迁的特点
第五章 《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核心概念的变迁
    第一节 “资产阶级法权”概念的变迁
        一、不同版本中的翻译
        二、从“资产阶级法权”到“资产阶级权利”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不同翻译
        一、不同全译本中对“高级阶段”“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不同译法
        二、解释史视域下“高级阶段”的研究
    第三节 “过渡时期”概念的变迁
        一、列宁对“过渡时期”认识的深化
        二、中国共产党对“过渡时期理论”的理解和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溯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投降斗争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2.1.2 列宁、斯大林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2.2 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
        2.2.1 威武不屈
        2.2.2 反抗侵略
        2.2.3 和合统一
        2.2.4 忧国忧民
第三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缘起
    3.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诱降
    3.2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与劝降
    3.3 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与投降
第四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维度与内涵
    4.1 夯稳基石:高举团结、抗战、进步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投降派
        4.1.1 高举团结旗帜,巩固扩大抗战阵营
        4.1.2 高举抗战旗帜,反对中途妥协投降
        4.1.3 高举进步旗帜,勇当民族中流砥柱
    4.2 强化保障:以军事与法制手段保障反投降斗争顺利开展
        4.2.1 加强惩治汉奸的法制建设
        4.2.2 加强军事打击震慑投降分子
    4.3 整党建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反投降斗争领导权
        4.3.1 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反投降斗争的重要性
        4.3.2 开展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反民族投降主义的重要前提
        4.3.3 巩固党组织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4.4 构建心防:加强文化建设占领道德制高点保持对投降派精神打击
        4.4.1 加强党的宣传媒体建设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的活动
        4.4.2 驳斥汪精卫的汉奸理论
        4.4.3 加强抗战文艺建设铸就民族精神
        4.4.4 反对日汪的奴化教育
    4.5 争取外援:发挥国际正义力量的作用进行反投降斗争
        4.5.1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外交路线
        4.5.2 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共产国际紧密配合开展反投降斗争
        4.5.3 争取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开展反投降斗争
        4.5.4 联合其他国家人民革命力量开展反投降斗争
    4.6 组织群众:反投降斗争的根本方法
        4.6.1 群众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4.6.2 反投降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集合
        4.6.3 在反投降斗争中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第五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实践与成效
    5.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初起阶段(1935. 1——汪精卫出逃)
        5.1.1 对反投降斗争的基本认识
        5.1.2 反投降斗争的初步尝试
    5.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高峰阶段(汪精卫出逃——汪伪政府成立)
        5.2.1 毛泽东对时局的研判与反投降斗争部署
        5.2.2 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
        5.2.3 开展反投降的军事斗争
        5.2.4 开展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5.2.5 开展反投降的外交斗争
        5.2.6 开展反投降的群众运动
        5.2.7 开展国民参政会内的反投降斗争
        5.2.8 开展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5.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后续发展阶段(汪伪政府成立——抗战胜利)
        5.3.1 强化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5.3.2 强化伪军和伪组织工作
        5.3.3 继续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
        5.3.4 强化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5.3.5 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揭发、逮捕与审判
第六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
    6.1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抗战反投降斗争实际相结合
        6.1.2 对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注重对反投降主义传统性的扬弃
    6.2 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性
        6.2.1 汪精卫因充当日寇傀儡得不到群众
        6.2.2 蒋介石因独裁专制限制群众运动
        6.2.3 毛泽东因坚决抗日反投降能够彻底发动群众
    6.3 宏大视野: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
        6.3.1 驾驭反投降斗争各种力量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6.3.2 指导思想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6.3.3 审判投降分子方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6.4 云谲波诡:凸显复杂性
        6.4.1 国际形势的变换扑朔迷离
        6.4.2 反投降的对象浑成难辨
        6.4.3 各种矛盾纠缠交织
    6.5 惟精惟一:彰显完美性
        6.5.1 与近代中国几次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6.5.2 与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第七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
    7.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的历史价值
        7.1.1 确保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7.1.2 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7.1.3 为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精神文化价值
        7.2.1 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战精神
        7.2.2 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
    7.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7.3.1 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威胁和侵略提供了精神支撑
        7.3.2 绝不屈服地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
        7.3.3 为打击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理论武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7)近代湖南社会变迁与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学术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湖南近代的社会变迁与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产生
    第一节 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与不阀混战
    第二节 农村严重的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
    第三节 新式学校的创办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
    第四节 近代民族工业的创办与新兴工阶级的产生
    第五节 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激荡
第二章 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组织与活动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第二节 团体和协会等非正式组织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第三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四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主次分化
第三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参与
    第一节 深入社会底层 了解社会情况
    第二节 创办平民夜校 提高民众文化
    第三节 创建新民学会 变革民风民俗
    第四节 参加教育变革 赴法勤工俭学
第四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参与
    第一节 创办《湘江评论》倡导思想解放
    第二节 建立文化书社传播进步书刊
    第三节 组建自修大学学习革命理论
第五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勇敢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第二节 奋勇投入湖南“驱张运动”
    第三节 热情加入湖南“自治运动”
    第四节 敏锐投身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第五节 发动中国最早的工人运动
    第六节 掀起暴风骤雨的农民运动
第六章 对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近代湖南社会变迁的反思
    第一节 造英雄的时势与造时势的英雄
    第二节 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地域文化特点与其历史作用
    第三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改变湖南近代社会的最终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文人汉奸林柏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二)国内外有关林柏生研究的概况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方法
一、积极参加汪精卫叛国活动的林柏生
    (一)林柏生与艺文研究会香港分社
    (二)林柏生与香港《南华日报》
    (三)“艳电”在香港《南华日报》发出前后的林柏生
二、南京汪伪政府时期的林柏生研究
    (一)林柏生在汪伪政府成立前的准备活动
    (二)林柏生在汪伪政权的政治活动
    (三)林柏生其他政治活动
三、林柏生就任伪安徽省省长研究
    (一)林柏生出任伪安徽省省长
    (二)伪省长林柏生在蚌埠的政治活动
    (三)抗战胜利与伪安徽省的覆亡
四、林柏生的余生:出逃与受审
    (一)林柏生亡命日本京都
    (二)毫无悔意的余生:审判林柏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精卫填海(第三部)(论文提纲范文)

第十四章愚园路
    1.
    2.
    3.
    4.
第十五章伪“六大”
    1.
    2.
    3.
    4.
第十六章梅华堂谈判
    1.
    2.
    3.
    4.

四、周佛海的最后岁月(论文参考文献)

  • [1]沪西特别警察总署与上海社会(1941-1943)[D]. 文星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改革开放以来非档案馆所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研究[D]. 梁爽. 辽宁大学, 2019(01)
  • [3]《共产党》(月刊)撰稿人群体研究[D]. 王文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4]周佛海的早期活动及思想[D]. 刘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5]《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D]. 贺团卫.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6]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玉文. 湘潭大学, 2018(04)
  • [7]近代湖南社会变迁与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互动关系研究[D]. 杨浩.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文人汉奸林柏生研究[D]. 尤冬.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
  • [9]精卫填海(第三部)[J]. 丁三. 当代, 2017(01)
  • [10]梦断梅花山[J]. 谭岩. 今古传奇(单月号), 2017(01)

标签:;  ;  ;  ;  ;  

周佛海晚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