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纯洁的欺骗与丑恶的真实(论文文献综述)
岳静[1](2021)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视域下奥康纳小说的原型研究》文中认为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着名的女才子,长期生活在南方。她生活的时代,美国南方正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女权主义运动兴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扩张,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内在精神严重扭曲。奥康纳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对人性的阴暗有着敏锐的洞察。她深受荣格影响,在创作中自觉运用分析心理学视角,透视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呈现人物本真的精神状态,塑造了一群丢弃信仰,具有畸形性格的人物形象。本文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奥康纳的五部短篇小说:《好人难寻》《善良的乡下人》《格林利夫》《瘸腿的先进去》和《救人就是救自己》为文本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视域下人格面具原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阴影与自性原型在奥康纳小说中的体现,从外部走向内部,挖掘潜在的意蕴,揭示荣格原型理论下奥康纳小说人物的丰富内涵与巨大张力。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主要对奥康纳小说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梳理,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奥康纳小说原型的形成背景。经历了两次大战之后,美国南方神话解体,战后的南方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创伤。荣格的原型理论所述的四种基本原型分别是人格面具原型、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阴影与自性原型,荣格认为这四种原型对一个人的人格起重要的作用。奥康纳高度认同荣格的原型理论,包括她自己在内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原型,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奥康纳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融合了这种原型理论并把它赋予自己的主人公。第二章分析奥康纳短篇小说人物的人格面具原型。奥康纳在短篇小说中绘制了一幅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畸形人物群像。在人物性格的发展中,外在的人格面具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透过外在的人格面具,剖析主人公人格面具与阴影无法平衡所造成的扭曲人生,从而揭示病态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第三章分析奥康纳短篇小说人物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从集体无意识中个体精神的内部形象对小说中的主人公进行解读,探究小说中诸多主人公所表现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原型发展的不同阶段,主人公内在精神的原型或以自我特殊方式呈现,或投射到外在的异性身上,个体无法平衡内在的异性特征,以致内在原型呈现出光明与黑暗两方面的影响。第四章探析奥康纳小说原型书写所呈现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原型书写,以其特有的魅力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奥康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她运用灵动的语言,表现怪诞与死亡的内容,使小说具有一种别样的审美趣味。同时,异化社会、时代的激变使我们透过原型人物看到人性的善恶与美丑,理解人物命运的同时,更多的是引发我们对生命的关怀、对崇高的向往、对信仰的执着追寻。
张宜萍[2](2021)在《从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新思潮派代表作家,短篇小说巨匠,被誉为“日本的梅里美与莫泊桑”。其作品构思奇特,技巧纯熟。芥川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遍布多个阶层。女性形象在芥川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芥川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突破了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体现了芥川独特的女性观。其女性观在同时代男性作家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以往的研究中,系统分析这些女性形象、探究作者女性观及成因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因此,这一研究还有一定的余地。本论文主要采取文献调查、文本解读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芥川含有女性形象的多个作品进行研读。提取女性形象,将其归纳分类为恶女形象、天使型女性和抗争型女性三种。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概括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间接把握芥川复杂的女性观。此外,通过分析作者的成长环境、感情经历、社会文化,研究对芥川女性观的形成造成的影响,探究作者复杂女性观的形成原因。通过阐释与其他男性作家的不同之处,探究芥川女性观中的先进性和局限性。希望通过对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挖掘芥川作品的独特价值,从而对芥川龙之介本人及其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和客观地研究。此外,芥川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女性的现实状况,揭示了日本社会中女性生存困境的现实。通过解读芥川笔下的女性形象,可以了解到芥川所处的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真实境遇,对于研究日本女性的思想变迁、社会地位的变化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
林琳[3](2020)在《中国独幕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回家以后》、《好儿子》等经典独幕剧作品。由此,独幕剧发挥其开创引领作用,成为五四戏剧文学的主导形态,并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出现喷涌之势。抗战阶段的独幕剧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呈现出强烈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这一阶段独幕剧的兴盛有其客观现实的演出适用性原因。就地取材、集体编写和移动演出是抗战独幕剧特有的创演方式。抗战演剧队时时巡回于农村、战地、街头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等。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街头独幕剧莫过于“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它们随着演剧队进入街头巷尾,在广场上、田野里甚至牲口棚边上演,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开拓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全新演剧形式。建国后“十七年”掀起了又一个独幕剧创演的高潮,这个时期属于独幕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突破”。由于应时的需要、生活积淀的有限以及文艺领导部门的支持,一大批年轻的业余作家加入到独幕剧创作的队伍中,改变了创作主体以职业作家为主的状况;建国初期诞生的一批以妇女自由解放为题材的独幕剧和“第四种剧本”中以《新局长到来之前》、《葡萄烂了》为代表的独幕讽刺喜剧则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内容雷同、角色形象只有“英雄人物”和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局限。这种探索与突破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经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社会问题剧日渐衰弱而引发的戏剧危机,中国实验戏剧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剧作家们为戏剧探寻出路而大胆创新的结果。但早在1979年谢民创作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和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中,打破传统形式的实验就已拉开了帷幕。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最后一批带有实验性质的独幕剧是它在走向衰败之前的最后一次绝唱。综上所述,独幕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三次创作上的高峰,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话剧艺术的整体衰弱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仅在高校的戏剧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其短小精悍、轻便灵活的特质和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的宣传功能似乎也已被小品等其他小型戏剧样式所继承甚至取代。然而,回顾其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独幕话剧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始终拥有先锋者的姿态,站立在话剧艺术创新开拓的前端,它以自身特有的探索实验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意识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引人深思的一笔。在当今剧坛每况愈下的创作景况下,回顾中国独幕话剧曾经的荣耀,呼唤独幕剧创新探索的精神和“重场戏意识”,恐怕对当今中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佳[4](2020)在《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凝的小说主题如同“多棱镜”,从整体看,集中了对女性、文化、人性各类主题的探索;从同一主题看,其言说方式呈现出“直面”与“迂回”共存的特征。在其文学想象世界中,兼具飞扬升腾的情思和进退维谷的困境,于理性“直面”与智性“迂回”之间是暂时遗留的“悬置”,对任一主题的探索仍在继续。全文以“问题意识”纵向突破,运用文化批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探讨铁凝小说对女性存在、文化现实、人性深度三重主题不同面向的思考,兼顾铁凝的超越和局限,对铁凝小说进行系统性、辩证性研究。论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依次交代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框架及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分析女性存在建构主题,从性别视角出发,论证“突围”与“回旋”的写作策略。铁凝于男性话语的解构和女性主体的剖析中实现了对社会性别秩序的质询。但是,对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使女性同时被个体“恋父”情结和父法家国情怀束缚,形成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建构的隐形回旋。对此,铁凝揭示出女性主体建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多重困境。第二章主要分析文化现实反思主题,从文化内涵视角出发,论证“洞见”与“固守”的写作策略。铁凝洞见到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传统伦理观演变,在城市人格底蕴塑造与乡土儒道文化浸润中,开启传统信仰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回归思考。面对种种文化现实,在对现代人孰“退”孰“进”选择可能的展现中,铁凝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出辩证思考。第三章主要分析人性深度追问主题,从人性视角出发,论证“裸呈”与“隐匿”的写作策略。铁凝直面人性之“恶”,并依靠向善的力量对其救赎。在她笔下,“善”是自我追求人格完善的过程,是对生命的珍视,也是她坚守的文学观和生命观。人性善恶不断延伸,铁凝仍在追问,以求奉献更丰富的人性书写。结语部分总结全文。
韦虹[5](2020)在《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威廉·戈尔丁(1911-1993)是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14位英国作家之一。评论界曾经为其作品是寓言还是神话而产生诸多分歧,这使戈尔丁本人多次做出表态,宣称自己创作的是神话,而不是寓言。从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视角看,戈尔丁13部小说的叙事确实存在诸多有关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神话素。这些神话素的反复出现使13个小说文本形成了一套喻意复杂的话语体系,它们虽然在人物塑造、事件架构和情节设置等非功能性构成因素方面产生了彼此千差万别的变化,但其言语本质和最终所指却始终与经典神话保持一致。这13部小说虚构人类在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近现代、当代甚至未来的各种足迹,既以人物贪得无厌的占有和肆无忌惮的堕落等为聚焦对象,表现人类社会各时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又在反映现实生活境况的同时,借助精心设计的人物故事和巧妙配置的叙事话语,表达作者对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及发达文明状态下人际关系的极大忧虑和犀利批判。鉴于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戈尔丁小说神话叙事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遂试图以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为参照点,分析架构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体系,挖掘其中艺术价值和社会批判的意义之所在。第一章考察戈尔丁小说中的“当代洪水神话叙事”。经典洪水神话是早期人类结合自然界的洪涝灾害和现实生活而展开丰富想象的结果,它既表达人类对自然界及宇宙现象的迷信无知和敬畏,又暗示附加在自然洪水灾变中的人为因果报应逻辑,强调道德教化和心灵洗礼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戈尔丁早期创作的《蝇王》、《继承者》和《品彻·马丁》堪称当代心灵指引和道德教化的教科书。它们当中的洪水神话素和事件描写频频指向不同时期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路标,将由玩闹嬉戏的儿童、高尚的野蛮人和诡异幽灵所演绎的人物故事转化为经典洪水神话的当代变体。这三部小说与经典神话中的主人公挪亚及其家人依靠神助创造死里逃生奇迹的不同之处在于,异类同质的水使经历海水、河水和湖水洗礼的人物及其故事为读者创建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一再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文明进程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恶果。第二章讨论“当代堕落神话叙事”,指出经典堕落神话的核心要素并非在于食物禁忌,而是聚焦早期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认识自我和宇宙万物的思想巨变,并为文明日渐发达的人类提供时刻注意辨别善恶,努力修正自身前进方向的启示。通过对经典堕落神话进行当代改写,戈尔丁的《自由堕落》、《金字塔》、《黑暗昭昭》和由《航程祭典》、《邻近的卧舱》及《船舱下的火》组成的“航海三部曲”均成为再现经典神话的当代文学范例。这六部小说以叙述诸多人物的道德堕落甚至邪恶人性为出发点,突出地表现了危害巨大的当代堕落具有普遍存在性、荒诞性、隐蔽性和狂欢化,以及可救赎性及不可救赎性等特征。第三章解读戈尔丁小说的“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阐明经典巴别塔神话实质上是早期人类社会及其冷酷无情的权力体系之缩影,不仅浓缩社会成员之间复杂的物质生产和人际交往关系,而且反映其精神生活状况。《塔尖》、《纸人》、《蝎神》和《巧语》四部小说围绕宗教、学术和神权政治三个文学生成场域,对经典巴别塔神话进行了当代激活与重构。这四部小说通过叙述圣母大教堂的教长、蝎神王国的头人、罗马帝国将军和古希腊祭司等人物故事,既影射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普遍存在的权力斗争及利益争夺,又批判了不注重团结协作和不顾他人死活的各种建“塔”领导者之狂妄自大,最终生动地图解人类的僭越欲望,揭示极端自我中心主义危害极大的傲慢和贪欲。在深受二战影响的戈尔丁笔下,《蝇王》等13部小说以经典神话为原型对照点,构筑了一个个关乎当代社会文明走向、时代精神与人文信仰的新神话,反暴力杀戮、反虚伪堕落和反贪得无厌等则是其中频繁出现的主题要素。这些新神话以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前后、当下甚至未来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摹仿和再现对象,以具有典型时代错误特征的人物及其言行为标记与载体,不断聚焦人们密切关注的战争、暴力、权力、地位和财富等热门话题,并同时对暴力杀戮、贪得无厌的占有和个人中心主义等丑恶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其中涉及军事、政治、宗教、历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叙事话语隐含多重喻意,它们既以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讲述复杂抽象的政治话语,为文本建构净化人类心灵及改良社会的主题目标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又在表达对为数众多的当代人缺乏高尚生活目标和崇高精神引领疑问及忧虑的同时,颠覆性地批判骚动不安的大众与社会现实中律法制约机制的随意性和游戏化,使有关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当代文学创作最终转化为震撼人心的媒介,帮助读者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境况做出全面深入的反思,甚至提出了供人们参考借鉴的应对措施。
龙慧[6](2020)在《生态批评视角下沈从文与哈代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从文和托马斯·哈代都是知名的文学大家,虽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所区别,但他们都是自然、人性、真善美的歌颂者。在自然、社会、精神等领域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受生态批评理论的影响,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对沈从文与哈代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结合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两者进行比较。引言部分主要就学术界目前对两位作家的生态批评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梳理,介绍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主要观点,指出了两位作家的可比性和创新性,也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正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沈从文和哈代相同的生态观进行了论述,两位作家在各自的作品中都表现出了相同的生态理想,他们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人生状态,赞美自然、人性的真善美,并讴歌人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同时他们也都是各自时代孤独的守候者。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污染和破坏,沈从文和哈代在作品中表现出了相似的生态隐忧,他们关注乡村的弱生态,对乡村原生态的破坏与失衡感到痛心。第二章对两者不同的生态追求方式进行说明,不管是两个文学世界的创造,还是从精神或者是身体的回归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追求方式。第三章主要是对沈从文和哈代的生态观来源进行探源,沈从文的生态观是其对生命价值的崇高与弘扬以及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形成的,而哈代除了是自身对自然的热爱之外,还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第四章是在生态批评视角中比较研究沈从文和哈代的意义作一个简要的论述。沈从文和哈代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卓越的表达,给生态批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益的借鉴。他们对自然作用的肯定与认可,较为充分思考人们对和谐生存状态的向往和需求,同时还表现了可贵的生态责任感和自觉的文明意识,并且促使人们从爱与美善的角度思考各种生态关系。在生态问题频发的今天,挖掘沈从文和哈代在作品中表达的生态意蕴,总结两者作品中所包含的生态意义,能够为挽救此类危机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路。
王若凡[7](2019)在《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文中认为十八世纪法国的萨德是有争议的作家,他的争议性不仅在其笔下的情色描写,也在他对于基督教道德的质疑。萨德作为启蒙的科学与理性的信徒,将基督教道德观的律法视为束缚与压迫。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萨德对于基督教道德观的反对切入分析,第二部分分析萨德小说中的自然道德观,第三部分深入阐述萨德自然道德观的自爱自由思想,第四部分对于他的相对主义实质与虚无主义倾向展开分析。萨德否定基督教道德观的合理性。他认为上帝作为构建基督教道德观的支点,其本身是人为制造的概念。萨德从科学与理性两个角度论证上帝不存在。他认为基督教的虔信、顺从与性纯洁的三种核心道德观是人为制造的,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利益的手段。基督教道德观构建支点是上帝,自然的剧烈变化是神迹彰显的证明。萨德在小说中以自然为支点构筑自己的自然道德观。萨德认为自然的变化表现为物质的变化与原子的重新组合。萨德据此提出符合自然的就是道德的,将合乎自然作为的标准。自然是萨德道德观的核心,他的伦理讨论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信人最基本的生活规则就是依循自然。萨德依循自然提出了以自爱、独立和自由为原则的道德观。萨德的自爱道德观认为个人的保存是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人爱自己具有正义性。萨德认为自爱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反对死刑并推崇个体生存,反对用道德观强迫个体去关爱他人。萨德的反抗道德观反对权力与法律,认为权力塑造的美德是其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萨德针对基督教一元制标准提出了多元的道德判断。萨德的多元道德观不可自洽的地方在于无法得出道德共识。萨德的自由道德观表现为对身体的自由掌控。他笔下的性并不仅仅是性本身,性是权力的隐喻也是自由的象征。他所追求的自由是运用自然赋予人类的权力。但萨德将自由推向无束缚的境地,认为社会契约是束缚了人的枷锁。本文将萨德以自然为核心的道德观实质归纳为道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对性与道德悖论的相对性四个方面。这四点从主观到客观,共同构成了萨德道德观相对主义的实质。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层面上看,萨德认为人为制定的道德观有其狭隘性。萨德信奉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在不同时代与不同文化中应有截然不同的判断标准,他的道德理论是基于文化相对现象的道德相对主义,以自然取代上帝,其道德观也必然会进入理论与现实的困境。本文提出萨德的道德困境有三种,第一是自然性与规范及秩序的矛盾困境,第二是人性与动物性的矛盾困境,第三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境。其道德相对主义必将导向道德标准的虚无。造成萨德道德理论困境的原因在于企图以自然构建道德体系的尝试不可自洽。
高鲜花[8](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刘向同[9](2019)在《李龙云剧作中人性书写的嬗变》文中认为李龙云是中国当代着名的戏剧家,曾入选为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和国务院文化部评选的“中国当代十名优秀剧作家”。新时期至今,李龙云的剧作受到了业内外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成为了中国戏剧界所重视和研究的对象。对于李龙云的剧作,研究者们大多从剧本及剧作家的写作历程进行切入,站在戏剧史角度对李龙云的剧作进行系统开掘,尤其是在“立人”戏剧角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留下了较大的拷问空间。本文的论旨由此生发。本文研究的是李龙云剧作中人性书写及其嬗变的内容和特征。笔者认为,李龙云剧作中关于“人性”的书写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具有显着的嬗变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李龙云在剧作中以塑造人物为核心,采取“以人带戏”的方式展现不同环境下真实而复杂的人性现象,对于其背后深层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探索与揭示,并试图寻求这些人性问题的解决方式。不仅如此,李龙云本人在戏剧之路中始终坚守着戏剧的“人学”定位,对于“人性”的真实书写和关怀贯穿了创作的始终,并对当下中国戏剧发展应如何坚守人文精神提供了启发和借鉴。本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证。第一章是对李龙云的人生经历、话剧创作及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概述,得出他的话剧创作道路与个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章是对李龙云剧作中显着的三种特色进行概述,得出“人性关怀精神”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特色,也是剧作中最重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核。第三章对李龙云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阶段的多部剧作进行分析,得出他在本阶段是重点对理想人性和人性自由方面进行书写。第四章对李龙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重要剧作进行分析,得出他在本阶段把人性书写的重心放在了关于个体“复杂人性”的探究中,实现了对于人性问题、原因和本质等理解的深化。第五章对李龙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部剧作进行分析,得出他在本阶段着重关注中国人在特殊历史时期和当今社会出现的具体人性问题,表明了他对人性书写内容和方向的进一步转变和拓展。
王洁[10](2019)在《《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研究》文中认为《创造》季刊是1922年3月15日创刊的,同年的5月1日正式发行,共出版了二卷,其中第一卷有四期,第二卷只有两期,总共六期,终刊于1924年2月28日。《创造》季刊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以创造社同人为主撰写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和通信。还有翻译作品和对外国思想的介绍,以及直接的外文原文欣赏。作为初期创造社同人的第一份期刊,《创造》季刊情爱书写的文学作品以它的不容忽视性成为了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文学状况、当时的留日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以及思想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从这个切入点我们甚至能够追索出存在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中的一些未被关注到的缝隙,新文学和现代性的人的认知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具体的历史时代又是如何限定了文学的特性的?为什么不同题材中的乌托邦构建是相反的?《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是一个可以与历史因素以及诸多复杂因素连接贯穿在一起的一个关键点。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既是创造社同人借以“异军突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性经验的绝妙手段,也是在文学救国和文学启蒙的重任下,肩起救国,乃至建立心目中的现代性国家和重建新文学的使命系托之所在。因此以《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同时期重要报刊上的刊载的有关情爱书写的文章,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内外结合的视角,系统梳理《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挖掘其中的深层价值,并对其缺失和偏颇之处进行反思是有意义的。第一章对《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进行分类研究。简单的梳理介绍戏剧与小说中的情爱书写、诗歌中的情爱书写。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和构成要素,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初期的创造社同人对终极问题的理解的梳理,继续分析形成《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的模式化因素和构成要素的原因。第二章对伴随着《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的觉醒与选择进行研究。新人的构建与对五四个性主义的继承不无关系,因此初期创造社同人所构建的新人和新人的觉醒层面,都带上了浓厚的启蒙气息。但启蒙下的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并存的是面向自然与原初的逃避、趋向死亡的逃避和对争取独立自主权利的懦弱逃避。第三章具体论述《创造》季刊文学评论中的情爱文学化书写。要体现情爱为神圣的本性、要符合“真”的审美要求以及要表现出创造性的精神是初期创造社同人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内容的要求。情爱文学化书写的新结构方式、对心理描写表现的强调以及反对旧的形式和其中的旧思想是初期创造社同人在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形式的要求。新文学追求背景下的情爱文学化书写、情爱的文学化书写中的生之不安与爱之痛苦以及情爱中的社会现实指向性与颓废感的根源都是文学评论中情爱文学化书写的问题。初期主要的创造社同人的了解上分析他们的情爱思想观念也能为我们理解情爱文学化书写中的问题作出贡献。第四章反思《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成因大致与大正文风、日本求学背景、五四运动后的文坛需求和初期创造社同人的文学倾向性、初期创造社同人的个人因素这几方面的影响有关。《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不仅为新文学探索了新的可能性,也表现出新文学中乌托邦构建的两歧性。《创造》季刊上的情爱书写中所表现的对于五四以后的个性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20年代初期自我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心灵状态的展示以及其后革命转向的种子的表现有其深刻的意义。但也折射出前期创造社同人对于生命与生活的认识的有限性,理性也往往淹没于浓厚的情绪表现中,形成了一种直白浅露的语言文字风格,缺少文学的审美性,但如果把这种感性及其倾诉式的书写方式放到文学救国与文学启蒙的时代命题里来看,却又在情理之中。
二、纯洁的欺骗与丑恶的真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纯洁的欺骗与丑恶的真实(论文提纲范文)
(1)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视域下奥康纳小说的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奥康纳小说原型探源 |
第一节 奥康纳创作思想及其形成背景 |
一、美国社会南方神话的解体 |
二、作家根植于南方的独特经历 |
第二节 奥康纳小说原型的理论来源 |
一、荣格的原型理论 |
二、奥康纳对荣格原型理论的接受 |
第二章 奥康纳短篇小说人物的人格面具原型 |
第一节 短篇小说人物的原型呈现:面具 |
一、冷漠、僵硬的外形特征 |
二、狡猾、奸诈的符号化表情 |
第二节 人格面具原型分析 |
一、“信徒”面具戏谑宗教制度 |
二、“好人牌”面具讽刺现世世俗 |
三、“淑女”面具追忆逝去的南方传统 |
四、“流浪汉”面具折射人生态度 |
第三节 人格面具原型聚焦的生存困境 |
一、面具下的扭曲人格 |
二、面具下的畸形人生 |
第三章 奥康纳短篇小说人物的阿尼姆斯和阿尼玛原型 |
第一节 奥康纳短篇小说人物的阿尼姆斯原型 |
一、女性内在精神的异性特征 |
二、光明与黑暗交织:阿尼姆斯原型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康纳短篇小说人物的阿尼玛原型 |
一、男性内在精神的异性特征 |
二、积极与消极并存:阿尼玛原型的影响 |
第四章 奥康纳小说原型书写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
第一节 原型书写的审美价值 |
一、小说中原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及其审美表现 |
二、对丑的独特呈现:怪诞 |
三、死亡书写所隐喻的悲剧性 |
第二节 原型书写的文化价值 |
一、对异化社会真善美的呼吁 |
二、对男权话语下女性权利的讴歌 |
三、对人类精神沉沦下信仰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从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女性形象 |
2.1 恶女形象 |
2.1.1 利己主义恶女 |
2.1.2 妖妇 |
2.2 天使型女性 |
2.2.1 纯洁的女儿 |
2.2.2 伟大的母亲 |
2.2.3 善良的女性 |
2.3 抗争型女性 |
2.3.1 独立抗争者 |
2.3.2 依附型抗争者 |
第3章 芥川龙之介的女性观 |
3.1 复杂的女性观 |
3.1.1 挥之不去的母亲形象 |
3.1.2 女性的客体化 |
3.1.3 女性厌恶与同情 |
3.2 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4章 女性观的产生原因 |
4.1 个人经历 |
4.1.1 成长经历 |
4.1.2 感情经历 |
4.1.3 教育及信仰 |
4.2 文化背景 |
4.2.1 日本传统女性观 |
4.2.2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 |
4.2.3 日本女性主义运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独幕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
三、创新点与价值 |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
二、传统旧戏批判 |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
一、文革后的喷发 |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4)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性别书写研究 |
(二)文化内涵研究 |
(三)创作风格流变研究 |
(四)叙事学研究 |
(五)比较研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突围与回旋的女性存在建构 |
一、社会性别秩序的冷峻质询 |
(一)对男性话语的有力解构 |
(二)对女性主体匮乏的剖析 |
二、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 |
(一)潜隐的个体“恋父”情结 |
(二)压抑的历史“在场”表达 |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境揭示 |
(一)母性精神指认的怪圈 |
(二)情爱价值虚无的孤独 |
(三)自我成长分裂的困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洞见与固守的文化现实反思 |
一、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伦理观演变 |
(一)物质丰饶带动的精神觉醒 |
(二)物欲膨胀衍生的心灵迷失 |
二、传统信仰回归中的现代性思考 |
(一)胡同文化对城市人格的塑造 |
(二)儒道文化对乡土生命的浸润 |
三、“退”与“进”之间的选择可能 |
(一)生存与现实的龃龉描摹 |
(二)困守与求变的颉颃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裸呈与隐匿的人性深度追问 |
一、理性开掘震颤的生命本相 |
(一)历史暴力对“人性之恶”的激发 |
(二)生命本能对“潘多拉魔盒”的释放 |
二、智性探寻超越的救赎力量 |
(一)对原罪记忆的主动反思 |
(二)对生命本真的渴望回归 |
三、“善与恶”和“罪与赎”的永恒追问 |
(一)问题一:何处是家园 |
(二)问题二:“善”对于人性的力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导论 |
第一章 当代洪水神话叙事 |
第一节 儿童游戏改写的洪水神话 |
第二节 高尚“野蛮人”演绎的洪水神话 |
第三节 幽灵故事喻示的洪水神话 |
第二章 当代堕落神话叙事 |
第一节 普遍存在却不可见的堕落神话 |
第二节 荒诞闹剧和狂欢中的堕落神话 |
第三节 聚焦人类救赎的堕落神话 |
第三章 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 |
第一节 宗教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第二节 学术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第三节 神权政治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结论 |
引用文献 |
后记 |
(6)生态批评视角下沈从文与哈代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沈从文与哈代相同的生态观念与追求 |
第一节 相同的生态观念 |
一、共同的理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二、感悟自然与人性的真和美 |
三、生命的礼赞和共同的孤独守望者 |
第二节 相似的生态隐忧 |
一、原生态的破坏与失衡 |
二、乡村弱生态 |
第二章 沈从文与哈代不同的生态追求方式 |
第一节 沈从文自称的“乡下人”和哈代始终的乡下人 |
一、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 |
二、哈代始终的乡下人 |
第二节 湘西世界描写和威塞克斯世界创造 |
一、湘西世界的描写 |
二、威塞克斯世界的创造 |
第三章 沈从文和哈代的生态观探源 |
第一节 生命价值的尊崇与弘扬和对自然的热爱与回归 |
一、生命价值的尊崇和弘扬 |
二、对自然的热爱与回归 |
第二节 老庄哲学思想观念的继承和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影响 |
一、老庄哲学思想观念的继承 |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影响 |
第四章 生态批评视角下沈从文与哈代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一节 践行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
一、加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同 |
二、认识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义务 |
第二节 对生态问题的反思 |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
二、对发展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
第三节 重铸社会道德价值观 |
一、对重利轻义行为的批判 |
二、打破传统旧思想的束缚与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萨德的生平、作品与道德观简析 |
二、萨德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萨德道德观的研究意义与研究途径 |
第一章 宗教道德:萨德小说中的否定对象 |
第一节 萨德对于基督教道德基础的否定 |
一、理性的论述:对上帝存在的理论反驳 |
二、现实的揭露:小说中对上帝失语的现实描述 |
第二节 萨德对基督教道德人间代言者的否定 |
一、教会的腐败:经济上与道德相悖——以人物科勒芒神父等形象分析 |
二、教会的滥权:政治上与道德相悖——以人物圣玛利司铎群像等形象分析 |
第三节 萨德对基督教美德观本身的否定 |
一、愚昧的信徒:萨德对虔信的道德观的否定——以《相对的惩罚》与《司铎丈夫》为例 |
二、顺从的羔羊:萨德对顺从的道德观的否定——以《院长受骗记》与《幸运的骗局》等为例 |
三、身心的枷锁:萨德对性纯洁的道德观的否定——以《伪贞洁的女人》与《手足相残》等为例 |
第四节 、萨德的基督教道德观的目的观 |
第二章 自然道德:萨德小说中提出的道德观 |
第一节 自然代替上帝的道德支点之争 |
一、基督教对自然的阐释:上帝与道德律令存在的证据 |
二、萨德对自然的阐析:无关道德的客观变化 |
第二节 萨德的自然与道德关系理论 |
一、自然的特质:客观与变化 |
二、自然的范围:增扩至欲望 |
三、自然的判断:符合自然即道德 |
第三章 自爱自由:萨德的道德观的准则 |
第一节 、信仰自己:自爱的道德观——以《卧房里的哲学》为例 |
一、个体存在的正当性 |
二、自爱的合理性与博弈平衡 |
三、优点:尊重生命和死刑废除 |
四、不足:爱他人的正当性的 |
第二节 、拒绝顺从:独立的道德观——以《贞洁的厄运》为例 |
一、反抗的对象:权力与法律 |
二、萨德小说中的反抗者 |
三、优点:反对一元化的多元判断 |
四、不足:对道德共识的缺乏 |
第三节 、掌握身体:自由的道德观——以《受惩罚的先生》与《弗洛维勒与古瓦尔》为例 |
一、萨德的身体自由的道德概念 |
二、萨德小说中的身体自由描述 |
三、优点:平等的追求 |
四、不足:过犹不及的自由 |
第四章 虚无倾向:对萨德小说中道德观的辨析 |
第一节 萨德道德观的相对主义实质 |
一、道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 |
二、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 |
三、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对性 |
四、道德悖论体现的相对性 |
五、对萨德道德相对主义的评价 |
第二节 对萨德道德虚无倾向的评析 |
一、萨德自然道德观的困境 |
二、萨德的道德观必然导向虚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 |
四、选题意义 |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
(一) 同性恋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
(一) 疾病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
(一) 孤独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
(一) 漂泊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
(一) 一花一世界 |
(二) 一林一社会 |
(三) 一虫一人生 |
(四) 一物一世间 |
(五) 一色一身份 |
(六) 一音一情绪 |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
(二) 借鉴象征手法 |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李龙云剧作中人性书写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现状和空间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三、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四、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第一章 李龙云及其话剧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初步发展:群体人性自由的呼唤 |
第二节 走向成熟:个体复杂人性的展现 |
第三节 持续拓展:具体人性问题的探问 |
第二章 李龙云剧作的显着特色 |
第一节 动人的知青和历史题材 |
第二节 浓厚的京味和诗意风格 |
第三节 深切的人性关怀精神 |
第三章 理想人性的颂扬与人性自由的召唤 |
第一节 颂扬:理想的人性品质 |
一、善良的品格 |
二、自尊顽强的品质 |
三、无私奉献的精神 |
四、纯洁无瑕的天性 |
第二节 聚焦:人性的束缚与自由 |
一、人性束缚的表现 |
二、人性自由的争取 |
第三节 初探:人性之恶 |
一、社会历史造成的扭曲之恶 |
二、个体承担责任的本性之恶 |
三、“弃恶向善”的拯救思想 |
第四章 复杂人性的多面开掘与展现 |
第一节 “荒原人”的复杂人性 |
一、人性弱点的暴露 |
二、人性善恶的共存 |
三、人性的扭曲现象 |
四、人性的忏悔、救赎与复归 |
第二节 关于“人性”主题的思索 |
一、人性失衡中的自我寻找 |
二、人性与悲剧命运的联系 |
第五章 历史和当代人性问题的探索 |
第一节 历史:清末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 |
一、李龙云改编剧与老舍原着小说的联系 |
二、清末国民劣根性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当代:人性与金钱的残酷较量 |
一、金钱对人性的腐蚀 |
二、人性复归途径的迷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章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 |
第一节 《创造》季刊与不同文体中的情爱书写 |
一、大高同学系统与《创造》季刊 |
二、戏剧与小说中的情爱书写 |
(一) 戏剧中的情爱书写 |
(二) 小说中的情爱书写 |
三、诗歌中的情爱书写 |
第二节 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与构成要素 |
一、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 |
(一) 戏剧中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 |
(二) 小说中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 |
(三) 诗歌中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 |
二、情爱书写的构成要素 |
(一) 戏剧中情爱书写的构成要素 |
(二) 小说中情爱书写的构成要素 |
(三) 诗歌中情爱书写的构成要素 |
三、模式与构成要素的背后——对终极问题的理解 |
(一) 对命运的态度 |
(二) 青年的生死观 |
(三) 对信仰的看法 |
第二章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所彰显的新人的觉醒与选择 |
第一节 情爱书写中自我的觉醒——新人的构建 |
一、对五四个性主义的继承与情爱书写 |
二、对于新人的构建 |
(一) 戏剧中对于新人的构建 |
(二) 小说中对于新人的构建 |
(三) 诗歌中对于新人的构建 |
第二节 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男女觉醒的异同 |
一、情爱书写中男性的觉醒 |
(一) 戏剧中男性的觉醒 |
(二) 小说中男性的觉醒 |
(三) 诗歌中男性的觉醒 |
二、情爱书写中女性的觉醒 |
(一) 戏剧中女性的觉醒 |
(二) 小说中女性的觉醒 |
三、男性觉醒与女性觉醒的差别 |
(一) 在爱情与性的觉醒中的不同 |
(二) 在独立意识觉醒中的不同 |
(三) 民主意识觉醒的不同 |
第三节 伴随着情爱书写中的反抗意识与逃避倾向 |
一、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 |
(一) 戏剧中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 |
(二) 小说中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 |
(三) 诗歌中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 |
二、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 |
(一) 戏剧中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 |
(二) 小说中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 |
(三) 诗歌中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 |
三、情爱书写中的逃避倾向 |
(一) 戏剧中的逃避倾向 |
(二) 小说中的逃避倾向 |
(三) 诗歌中的逃避倾向 |
第三章 《创造》季刊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的追求与问题 |
第一节 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内容的要求 |
一、要体现情爱为神圣的本性 |
二、文学作品的情爱书写应该符合“真”的审美要求 |
三、要表现出创造性的精神 |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形式的要求 |
一、要求情爱文学化书写的新结构方式 |
二、对心理描写表现的强调 |
三、反对旧的形式和其中的旧思想 |
第三节 文学评论中情爱文学化书写的问题 |
一、新文学追求背景下的情爱文学化书写 |
二、情爱的文学化书写中的生之不安与爱之痛苦 |
三、情爱中的社会现实指向性与颓废感的根源 |
第四节 初期创造社重要写作者的情爱思想观念 |
一、郭沫若: 自由与美并存的情爱观 |
二、郁达夫: 情感性需求与人道主义关怀并存的情爱观 |
三、张资平: 由感性到现实理性的情爱观 |
第四章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反思 |
第一节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成因 |
一、大正文风与日本求学背景的影响 |
二、五四运动后的文坛需求和初期创造社同人的文学倾向 |
三、初期创造社同人的个人因素 |
第二节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与新文学的思考 |
一、《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对新文学可能性的探索 |
二、《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对新文学中乌托邦的两歧性思考 |
第三节 《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贡献与不足 |
一、《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贡献 |
二、《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创造社同人留日情况与《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汇总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纯洁的欺骗与丑恶的真实(论文参考文献)
- [1]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视域下奥康纳小说的原型研究[D]. 岳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从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观[D]. 张宜萍.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3]中国独幕话剧研究[D]. 林琳.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4]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D]. 刘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D]. 韦虹. 南京大学, 2020(04)
- [6]生态批评视角下沈从文与哈代比较研究[D]. 龙慧. 喀什大学, 2020(07)
- [7]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D]. 王若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李龙云剧作中人性书写的嬗变[D]. 刘向同. 广西大学, 2019(01)
- [10]《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研究[D]. 王洁.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