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管理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曹正汉,王宁[1](2020)在《一统体制的内在矛盾与条块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上,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视角是从一统体制的内在矛盾出发,探讨此种矛盾引发的应对机制及其形成的国家治理模式和治理逻辑。但是,此种理论视角忽略了条块关系的作用,未能把条块关系纳入理论分析范围。本文试图拓展这种理论视角,把"一统体制的内在矛盾"扩展为"多元化的国家能力建构所包含的冲突",为解释包括条块关系在内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一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条块关系之形成,是中央政府为了建构多元化的国家能力、控制国家能力建构上的冲突所导致的结果。进一步,国家能力建构上的冲突的演变又导致了条块关系的演变。
袁家三[2](2020)在《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以其丰富的内涵及强大的解释力,受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热切关注。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同样也受到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作为研究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科,企业伦理学同样也不能回避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探讨。这样,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以企业伦理为起点,全面揭示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等深层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培育机制的构建展开研究,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从企业层面,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怎样促成社会资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探索。讨论企业社会资本,必须先确定一个前提,这就是人的社会性以及企业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同时,企业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在具有经济性的同时,与利益相关方之间必然发生社会化联系,因而也具有社会性。作为个体的人及作为法人的企业所具有的社会性,都包含有道德关系,具备特定的伦理内涵。因此,从企业伦理视角,运用文献分析与归纳法、案例研究法、对比与借鉴法、移植拓展广泛吸纳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展企业社会资本伦理蕴涵及其培育机制的研究,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以企业伦理为起点,就是着眼于企业社会资本所必需的价值前提和伦理纽带,将伦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到企业社会资本研究中,尤其是运用五种基本的伦理学理论,即德性论、功利主义、非后果论、综合社会契约论和关怀伦理的分析方法,来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探讨。而在培育机制建构方面,既要讨论伦理方面的机制,也要探讨非伦理方面的机制,如此才能建构企业社会资本的整个培育机制。从伦理角度来看,企业伦理是企业的道德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构成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建立起的可以从中获取企业运营所需要资源的内外部社会化联系,以及蕴含在这些社会联系中为企业各项活动提供支持的共同理念、价值和规范。企业社会资本可以被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两个维度,以及以员工为主体的个人社会资本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法人社会资本两个层次。同时,按照其构成要素不同也可以划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两种类型。通过回顾社会资本理论的演变过程,并从伦理的角度来解析企业社会资本,对比企业三种主要资本,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人的关系,人们可以发现,物质资本联结人的自然性,人力资本体现人的实践性,而社会资本基于人的社会性。企业社会资本中,结构性社会资本存在着与利益关系并存的道德关系和与经济权利并行的道德权利;认知性社会资本具有信任、合作、共享、共同追求和职业精神等伦理内涵。这些构成企业社会资本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意蕴,并使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产生三个方面的伦理作用,即协调义利冲突、平衡公平与效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体现为概念集合性、易流失性和可能产生负外部性等;企业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建立在拥有企业家及其基本社会关系,并以此为起点形成企业内外部合作关系的前提上;其作用机理则表现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整合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减少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等途径,实现其资本作用。从实践角度看,社会资本在企业现实运营中的培育实践面临一定的困境,主要包括对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伦理特质认识不足,企业社会资本投入的驱动力不足,企业社会资本缺少保障和调节体系等。而当前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管理的发展,为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充分考虑企业社会资本的道德前提、伦理内蕴以及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机制宜从如下方面进行建构:首先,伦理方面,社会资本的培育要建构包括将伦理考量嵌入企业决策过程、明确基本道德责任标准、确立伦理决策流程、提升企业伦理决策能力等在内的企业伦理决策机制和职业伦理驱动机制,形成正确的伦理导向,这是积极社会资本构成的基础;其二,非伦理方面,要建构包括经济绩效驱动、社会心理驱动的动力机制,这是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核心机制;建构包括机构人员保障、激励约束保障和时空环境保障的保障机制;建构包括教育调节、社会参与度调节和规章制度调节的外部调节机制。上述建构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机制体系,是以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还需要要进一步对其可行性和实践性进行验证。扎根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成熟工具,利用该工具可演绎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建构的可能性。通过应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验证了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的构建是企业绩效的必然需求;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由伦理决策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外部调节机制构成,四种机制功能互相补充,可以构成了完整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在上述四种机制下构建的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体系有利于企业绩效增长的同时,还在促进企业与环境融合、企业员工全面发展、协调企业义利关系方面,发挥突出的伦理作用。企业社会资本作为新兴的重要概念,近年理论研究成果较多,但真正纳入企业实践的较少,因此有必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认识这种新的资本形态,探索其培育的有效机制,为企业社会资本更好地进入企业实践,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作出更大的努力。
华清君[3](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王小健[4](2020)在《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企业知识管理,即企业灵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企业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识别、融合和利用的活动。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知识挖掘方法,能够帮助石化企业更好地做出指标预测、风险分析和企业决策,提高企业客户的忠诚度和服务体验度,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多源信息处理手段,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只能处理单一来源的数据,将不可避免地局限了石化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探索建立一套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深入研究网络行为建模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从而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对企业员工的性格、偏好、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更好地帮助石化企业提升其知识管理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信息表示和行为建模方法;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员工社群分析方法;第四,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客户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层次化聚类的石化企业垂直分类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了分组实验和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分析的知识管理新方法的情况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有了较为显着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樊烨[5](2020)在《政策效果评价、要素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以2008-2018年的产能过剩治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产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增长理论的重要实践。多年来,学术界和政策实践领域对于政策评价的效果和标准一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与理论的基础上,将效率作为评价产业政策效果的主要指标,利用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这一广泛使用的效率和增长标准,构建了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之后,选择2016年过剩产能治理(“去产能”)政策作为政策评价标的。过剩产能治理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在6个时间段进行过产能过剩的集中治理,涉及多个行业,使用了多种政策手段。2016年政策以煤炭和钢铁行业为重点,实施了2000亿的财政补贴,是最近也是最有力度的一次“去产能”。在理论模型和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4条假设。假设1:2016年去产能政策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假设2:2016年去产能政策的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产能利用率,不会提升纯化全要素生产率。假设3:“去产能”政策将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假设4:“去产能”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性和传导性。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政策制定和实施时间,本文选择2008-2018年,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电解铝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政策评价基础,并按照常见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之后,利用数据对4种企业TFP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从中选择计入控制变量的ACF法作为分析政策效果的主要分析方法,同时计算了剔除产能利用率的纯化全要素生产率。随后,使用以拟自然实验为理论基础的双差分方法,对2016年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比了纯化前后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本文使用2种方法分析了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并进行了政策实施前后的对比。本文的主要理论结论包括以下4方面。一是需要根据理论假设和数据选择TFP测算方法,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目前主流的企业TFP测算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行业异质性对于企业TFP测算方法存在影响。二是产能利用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大影响。本文测算了严重过剩行业的TFP值,发现行业TFP可能为负值,且纯化前后TFP差异较大等。三是尽管行政性过剩产能治理政策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但会导致实际生产效率下降,加深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而市场机制依然能够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中发挥作用,市场化的过剩产能治理政策机制有力推动实际生产效率的回复和上升,减轻要素资源扭曲。本文的创新之处集中于以下4方面。一是从“冲击”的视角评价政策效果,以TFP测算、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和双差分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具有一般意义的政策效果评估框架,对于科学考察经济政策实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二是使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建企业层面的生产函数核算指标体系,并对主流TFP测算方法进行了对比,根据理论假设和检验效果进行了取舍。三是通过纯化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地分离“产能利用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现对企业“真实”生产效率的测算,有效提高了政策效果评价的精确性。四是将政策效果评价延伸到资源配置方面,利用要素资源错配指数,测算了政策冲击对于企业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
吴萃萃[6](2019)在《江西省水运业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发展内河水运是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需要。江西省作为国家中部崛起大战略下主要省份之一,正处于水运发展黄金期。内河水运业的发展无论对于城市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还对改善交通环境、城市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综述了国内外对水运业政策、经济发展以及其它相关性研究,对国内外水运业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接着概阐述了江西省内河水运总体发展现状,包括取得的成就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江西省内河水运的自然、区位、政策、资金、企业等相关影响因素,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内河水运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利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地分析了江西省内河水运行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得出相应的战略选择。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江西省内河水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完善水运政策;加大航道、港口设施建设;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优化船舶运力结构,发展专业化运输;加强企业规模化建设;提升内河水运信息化水平;大力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构建发展绿色水运体系。
仲敏[7](2020)在《基于FMEA模型的A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工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日益面临着安全风险压力。除了国家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更高标准的同时,企业自身也益发重视通过安全管理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研究,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为A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论文采用了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失效模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A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调查和统计,找出A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和隐患,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A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的综述,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第二章主要对国外安全管理的理论进行调查研究。第三章主要对国内外主要相关的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第四章选择了A化工企业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其安全管理现状及相关问题,并从人机料法环等不同维度加以分析。第五章通过对A化工企业构建基于FMEA失效模式管理的安全模型从而加以研究,以便于提升A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第六章通过之前分析的结果尝试提出针对A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改善措施。第七章则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通过研究,发现依照人机料法环的维度进行原因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够较好的对安全事故加以统计分析,并通过构建FMEA(失效模式分析)的模型,可以较为具体的分析A企业影响安全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影响安全的风险加以评估,并可借助FMEA对安全隐患进行改善效果的追踪与检查,从而建立相关的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其它公司也可以借鉴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分析方法,从源头抓起,根据各自安全事故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预防,并结合管理制度及技术设备的监控与预警,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持续发展。
李小燕[8](2019)在《“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国计民生、各行各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大企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和挑战,也对税务部门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服务大企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为深入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专业化,2015年下半年,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前期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管理层级,扩大管理范围,综合企业规模、销售收入、纳税规模等因素,在全国确定了1062家大企业,组成“千户集团”,纳入税务总局直接服务和管理的范围。由此,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进入了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模式。因此,本文以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发展历程和现状,找出现阶段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适合我国税收环境和征管特点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质效、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与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密切关联的三个理论;第三部分是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产生背景及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是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依次分析了其工作内容、保障及特征;第五部分是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纳税服务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六部分是完善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建议,根据梳理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论,归纳了研究结论、主要创新与贡献,提出了本文的局限及展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一是要在改进服务理念的基础上提升服务个性化水平、优化服务手段,为千户集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二是要针对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在制度保障上的不足,要不断健全立法,理清职责权限并规范管理;三是要进一步优化系统平台、完善风险指标体系并不断提升数据运用水平,以强化信息支撑;四是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专业团队、加大培养力度及善用外部资源的方式打造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税收风险管理队伍。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以“千户集团”这个新兴概念为切入点,对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这项走在税收改革前沿的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系统梳理了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解决问题、优化工作的角度提出完善建议,丰富了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案例文献,为后续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专项理论研究打下一些基础,也对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提升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质效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邢战雷[9](2019)在《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覆盖最广的消费品行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稳定出口规模、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更好地服务“三农”等方面。自中国改革开发以来,轻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经过了高速发展、告别短缺、数量为本的发展阶段后,正进入以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为目标的中高速发展新阶段。不论在轻工产品的生产、出口或消费,中国已成为世界轻工业大国。然而,轻工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目前轻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处于“消费平稳、投资放缓、出口乏力、调整加速、分化明显”的“缓中趋稳”发展态势。中国轻工业由“大国”变为“强国”之任务仍然艰巨,发展中的矛盾、“痛点”和“栓塞”依然存在且日趋明显,转型升级变得愈发迫切。要实现轻工业转型升级就必须重视创新。而创新过程中遭遇的知识产权问题更加普遍,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故此,基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的创新驱动成为助推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也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和“新引擎”,是轻工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绕不过的坎”,更是打开轻工业转型升级之门的“金钥匙”和“核心驱动”。论文以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为研究主线,综合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系统工程、知识产权管理等学科理论知识,依据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既有成果,运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定量与定向相结合、数据挖掘等科学方法,针对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开展专门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轻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和一套“策略组合”,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轻工业宏观发展态势、显化轻工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提高轻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知识产权驱动支撑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所述:(1)首次把知识产权引入中国轻工业发展与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虽然目前不少轻工企业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体系,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创新活动,但轻工类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品仍然较少、较弱。加之目前从学者到政府到社会服务机构,并没有专门开展轻工业领域的专利技术盘点、诊断与布局,这也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被忽略的关键之一。为此,文章率先通过利用专业的IncoPat数据库的数据来源,设计规范的检索公式,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引入“专利地图”技术处理方法,从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运营情况、申请人类别、地区、排名情况、专利法律状态、子行业专利分布等维度,从轻工产业角度具体对中国轻工业领域的专利资产进行检索、数据挖掘和比较等计量分析,以期揭示轻工业领域的专利竞争格局、结构与发展动态。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仍然是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痛点”和“栓塞”。(2)构建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体系和“G-CPU”驱动范式。结合系统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探讨和构建了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五驱力”(5Fs)体系,分别对战略管理能力、创造开发能力、协同运营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和法律保护能力五个方面,详细分了其各自内涵、运作机制和注意事项;在“三螺旋”(Three-Helix)理论的基础上,将科技平台因素(例如:产业集群、特色区域、行业协会、专利联盟等)引入到传统的“产学研”创新体系,设计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四螺旋”(Four-Helix)驱动范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政府、科技平台、企业、高校四个主体视角出发,围绕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等五个维度,引入“专利地图”“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等先进理念,提出了中国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路径“策略组合”研究认为,G-CPU驱动范式是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所在。。(3)探索创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贡献度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阐释知识产权与轻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贡献度,以及基于知识产权的轻工业创新能力评价,文章探索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轻工类高校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轻工产业发展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测算出中国轻工业固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知识产权投入的产出系数,并进一步采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知识产权投入对中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对专利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八所轻工类高校为样本,从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强度、潜力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选取了 2006-2018年间的专利信息数据,开展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进而掌握了轻工类高校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及其影响。研究表明,知识产权投入对轻工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投入,促进我国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综上所述,论文通过对知识产权创新驱动背景下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不仅对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发展、工作成效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更是首次引入“专利地图”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轻工业知识产权发展状态及其结构进行了专业的检索分析,通过采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知识产权投入对中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促进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五驱力”,构建了“四螺旋”模型,为中国轻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张晴[10](2019)在《“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文中研究表明“煤老板”是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下的一批特殊的民营企业主。由于煤矿产业的暴利、粗犷发展以及单一模式,“煤老板”经常被扣上“暴发户”的帽子,但“煤老板”作为煤炭资源的开采者和提供者,为国家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力、冶金、钢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将大众媒介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大众媒介将外在世界转化为受众所接触到的“拟态世界”,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塑造着受众的认知图景和价值体系,对“煤老板”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塑造立体、全面的媒介形象,不仅有利于消解大众对“煤老板”的歪曲认知,也有利于国家煤炭转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话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轨迹及其动因。通过对《人民日报》(1983-2018)“煤老板”相关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对象以及报道倾向等五个方面探析《人民日报》中“煤老板”形象的宏观构建过程,并从具体文本中的主题结构、语句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人民日报》构建“煤老板”媒介形象的话语使用策略。从总体上说,“煤老板”媒介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宣传色彩浓郁的典型模范;煤炭“黄金十年”时期负面形象集中爆发;煤炭转型期正面为主的多元化形象,同时,笔者还分别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对不同时期“煤老板”的形象进行全面考察。形象的生成受到形象主体、认知主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煤老板”自身变化(形象主体)、媒介版面改革以及受众信息需求变化(认知主体)、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环境因素)等三个维度分析“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动因。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是党的“喉舌耳目”,因此,政治权力和政党意志成为“煤老板”形象变迁的根本动因。“煤老板”的经济属性又使得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成为其媒介形象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人民日报》自身的版面改革、受众信息需求以及“煤老板”自身的变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煤老板”的形象构建。从1983年到2018年,“煤老板”媒介形象的变迁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成为时代变迁的重要镜像。
二、200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管理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管理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一统体制的内在矛盾与条块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
二、一统体制的内在矛盾———国家能力建构所包含的冲突 |
(一)国家能力的多元性 |
1.政治控制能力 |
2.资源汲取能力 |
3.经济发展能力 |
4.公共事务治理能力 |
(二)多元化的国家能力建构所包含的冲突 |
三、应对冲突的策略 |
(一)通过中央与地方关系建构多元化的国家能力 |
(二)通过条块关系建构多元化的国家能力 |
四、当代中国条块关系的演变 |
(一)中央的政治集权 |
(二)条块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 |
1.以“块”为主的阶段(1949—1954年) |
2.“条强块弱”时期(1955—1979年) |
3.“条弱块强”时期(1980—2003年) |
4.向“条强块弱”演变(2004—2019年) |
(三)行政系统内条块关系的演变 |
1.中央行政系统内“条”的变化:1956年与2018年之比较 |
2.地方政府职能的变化 |
3.行政系统内条块关系的演变方向 |
五、条块关系演变的原因 |
(一)“条强块弱”为什么向“条弱块强”演变? |
(二)“条弱块强”为什么再次向“条强块弱”的方向演变? |
六、结论与讨论 |
(2)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路线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重要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从资本到社会资本的理论演进 |
二、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成果 |
三、企业伦理研究及其对社会资本的观照 |
四、文献综述小结:研究空白或不足 |
第二节 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学基本理论 |
一、引入伦理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资本何以可能与必要? |
二、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代表性伦理学说 |
三、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 |
第三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内外社会联系与共同价值规范 |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与层次 |
三、企业社会资本的两种类型 |
四、“培育”及其主体、对象和相关方 |
第四节 扎根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
第二章 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解析 |
第一节 企业三种主要资本与人的关系 |
一、物质资本源于人对物的自然依赖 |
二、人力资本体现人的实践能力 |
三、社会资本基于人的社会互动 |
第二节 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 |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与结构性社会资本 |
二、企业结构性社会资本的道德认同基础 |
第三节 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 |
一、信任: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 |
二、合作:社会资本的理性特质 |
三、共享:社会资本的活力源泉 |
四、共同追求:社会资本的精神动力 |
五、职业精神:社会资本的价值典范 |
第四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作用 |
一、企业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 |
二、社会资本对企业义利冲突的协调作用 |
三、社会资本对企业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作用 |
四、社会资本对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三章 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与作用机理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特性 |
一、企业社会资本构成的复合性 |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易流失性 |
三、社会资本可能产生负外部性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 |
一、企业社会资本作用的前提 |
二、企业社会资本作用的途径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现状与机制建构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现状:困境与机遇 |
一、对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伦理特质认识不足 |
二、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投入驱动力不足 |
三、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缺少保障和调节体系 |
四、机遇: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管理的发展 |
五、困境的应对与机遇的把握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伦理决策机制 |
一、将伦理考量嵌入企业决策过程 |
二、明确基本道德责任标准 |
三、建立企业伦理决策流程 |
四、提升企业伦理决策能力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动力机制 |
一、经济绩效驱动 |
二、职业伦理驱动 |
三、社会心理驱动 |
第四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保障机制 |
一、机构人员保障 |
二、激励约束保障 |
三、时空环境保障 |
第五节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的外部调节机制 |
一、教育体系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二、社会参与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三、规范建设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调节 |
第五章 基于“扎根理论”对企业社会资本培育机制的验证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样本选取 |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二节 三级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分析 |
二、主轴式编码分析 |
三、选择式编码与结论构建 |
第三节 扎根演绎结果的验证分析 |
分析小结 |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企业管理人员对“社会资本”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企业社会资本通用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企业社会资本培育专项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通用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4)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1.1.2 知识管理的经济价值 |
1.1.3 石化企业的知识管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2 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1 背景介绍 |
2.1.2 企业知识管理相关概念 |
2.1.3 国外主流知识管理思想 |
2.1.4 利用知识挖掘提高组织资本和企业竞争力 |
2.2 国内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2.2.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进展 |
2.2.2 基于多源知识发现实施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管理方法 |
2.3.1 多特征融合统计学习方法 |
2.3.2 多源异构数据知识发现方法 |
2.3.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化管理方法 |
2.4 文本语料分析基本方法 |
2.4.1 技术挑战 |
2.4.2 文档处理和分词 |
2.4.3 数据降维及语义分析 |
2.4.4 文本语料分类和聚类 |
2.5 小结 |
3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
3.1.1 石化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与创新要素 |
3.1.2 提升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方法 |
3.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1 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的基本要素 |
3.3 基于多源信息的石化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与检验方法 |
3.3.1 知识管理方法实施框架 |
3.3.2 研究维度、效度及其检验方法 |
3.4 小结 |
4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员工行为建模 |
4.1 网络社会化行为建模面临的挑战 |
4.2 网络社会化行为的特点与数据维度 |
4.3 问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和总体思路 |
4.3.1 词汇范畴分析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总体框架 |
4.4 员工行为建模方法 |
4.4.1 员工属性信息建模 |
4.4.2 工作行为建模 |
4.4.3 网络行为建模 |
4.5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与知识管理 |
4.5.1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和求解 |
4.5.2 指标分析和知识管理 |
4.5.3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研究小结 |
4.6 企业员工的社群分析 |
4.6.1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的研究背景 |
4.6.2 企业员工行为的时间分布建模 |
4.6.3 社群发现 |
4.6.4 相似度学习及特征权重学习 |
4.6.5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研究小结 |
5 基于多源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
5.1 客户关系管理(CRM) |
5.2 石化企业客户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管理思路 |
5.3 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 |
5.4 基于商业行为分析的企业客户分类方法 |
5.5 小结 |
6 实验研究与算例分析 |
6.1 多源信息融合实验 |
6.2 员工社群发现 |
6.3 员工社群类型的知识发现及讨论 |
6.4 企业客户信息搜集和指标相关性建模 |
6.5 企业分类实验评测 |
6.6 知识管理效果评估-以企业员工管理为例 |
6.7 实验讨论和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政策效果评价、要素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以2008-2018年的产能过剩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政策与政策效果评价 |
第二节 产业政策 |
第三节 产能过剩 |
第四节 全要素生产率 |
第五节 纯化全要素生产率 |
第三章 产能过剩治理的政策分析和政策过程 |
第一节 传统产业的产业政策分析 |
第二节 过剩产能治理的政策工具 |
第三节 2008-2013年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过程 |
第四节 2016年的“去产能”政策 |
第四章 理论模型 |
第一节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
第二节 纯化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
第三节 全要素生产率的加总和分解 |
第四节 要素扭曲程度的测算及分解 |
第五节 双差分回归模型 |
第五章 数据处理及计算 |
第一节 变量指标的处理方法 |
第三节 控制变量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 |
第六章 产能过剩治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一节 测算TFP |
第二节 计入控制变量后对TFP的修正 |
第三节 估算产能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 |
第四节 TFP的纯化 |
第五节 政策效果评价 |
第七章 政策冲击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一节 政策冲击对不同生产率企业市场份额的影响 |
第二节 HK模型分析要素资源配置扭曲程度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江西省水运业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江西省水运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2.1 水运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
2.2 国内外水运业发展现状 |
2.3 江西省水路运输市场总体状况 |
2.4 江西省水运基础设施现状 |
2.5 江西省水运业发展成就及问题 |
第三章 江西省水运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
3.1 水运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
3.2 我国水运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 江西省水运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
3.4 江西省水运业对社会劳动就业的贡献分析 |
3.5 江西省水运业对经济发展分析预测 |
第四章 江西省水运业发展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4.1 SWOT分析法概述 |
4.2 优势 |
4.3 劣势 |
4.4 机遇 |
4.5 威胁 |
4.6 战略选择 |
第五章 江西省促进水运业发展对策 |
5.1 完善水运政策,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
5.2 加大水运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
5.3 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多式联运 |
5.4 推进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发展专业化运输 |
5.5 加强企业规模化建设 |
5.6 大力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 |
5.7 增强环保意识,构建发展绿色水运体系 |
5.8 提升内河水运信息化水平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基于FMEA模型的A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
2.1 事故产生的因果理论 |
2.1.1 海因里希法则 |
2.1.2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1.3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1.4 因果理论的小结 |
2.2 国内安全体系理论基础 |
2.2.1 国内安全管理体系 |
2.2.2 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任体系 |
2.2.3 安全管理流程设计原则 |
2.2.4 体系理论的小结 |
2.3 安全技术相关理论 |
2.3.1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理论 |
2.3.2 企业安全管理研究的人机料法环方法 |
2.3.3 FMEA失效模式及潜在影响分析 |
2.3.4 安全技术理论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研究 |
3.1 安全事故研究 |
3.1.1 国际典型安全事故 |
3.1.1.1 美国环氧乙烷再蒸馏塔爆炸事故案例 |
3.1.1.2 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案例 |
3.1.1.3 日本川崎合成氨装置爆炸事故案例 |
3.1.1.4 韩国幸福公司的ABS树脂厂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
3.1.2 国内典型化工安全事故 |
3.1.2.1 某石化厂换热器爆炸事故案例 |
3.1.2.2 山东某化工集团氮气窒息事故案例 |
3.1.3 典型案例的统计分析 |
3.2 2018年中国化工事故统计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A化工企业现状 |
4.1.1 企业简介 |
4.1.2 生产工艺及装置 |
4.1.3 产品状况 |
4.2 A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现状 |
4.2.1 A企业的化工事故案例一 |
4.2.2 A企业的化工事故案例二 |
4.3 A化工企业历年的事故统计 |
4.4 A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问题分析 |
4.4.1 事故原因分析 |
4.4.1.1 A企业化工生产与安全的特点 |
4.4.1.2 A企业化工生产中事故的特点 |
4.4.2 基于“人机料法”几个层面的深入分析 |
4.4.2.1 人的影响因素 |
4.4.2.2 机的影响因素 |
4.4.2.3 料的影响因素 |
4.4.2.4 法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构建A企业基于FMEA失效模式的安全模型 |
5.1 构建A企业基于FMEA的安全管理模型 |
5.2 FMEA在 A化工企业的实施研究 |
5.2.1 对A化工企业应用FMEA时的风险识别 |
5.2.2 应用FMEA时的风险评估 |
5.2.3 应用FMEA时的风险应对 |
5.3 A企业应用FMEA时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制定A企业FMEA应用时的严重度(S)的评价标准表 |
5.3.2 制定A企业FMEA应用时的风险频度的标准评价表 |
5.3.3 制定A企业FMEA应用时的探测度的评价标准表 |
5.3.4 对A企业应用FMEA时的主要风险进行安全评价 |
5.3.5 对A企业的主要风险进行FMEA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A化工企业FMEA安全管理提升措施 |
6.1 建立A化工企业FMEA安全措施分解表 |
6.2 建立FMEA安全查检表及闭环整改制度 |
6.3 建立建全FMEA安全管理流程及制度 |
6.4 建立JHA工作危害分析表 |
6.5 安装EDS和SIS等FMEA监控系统 |
6.6 编制A化工厂的FMEA应急预案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管理理论 |
一、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 |
二、风险管理的框架 |
三、风险管理的流程 |
四、风险管理的税收运用 |
第二节 分类分级管理理论 |
一、分类管理理论概述 |
二、分级管理理论概述 |
三、分类分级管理的税收运用 |
第三节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内涵 |
三、客户关系管理的税收运用 |
第二章 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历史沿革 |
一、起步发展阶段 |
二、定点联系企业管理阶段 |
三、千户集团阶段 |
第二节 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意义 |
一、国家层面 |
二、税务机关层面 |
三、大企业层面 |
第三章 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一节 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内容 |
一、数据采集 |
二、风险分析 |
三、风险应对 |
四、反馈考核 |
五、纳税服务 |
第二节 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保障 |
一、构建制度体系 |
二、调整机构职能 |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 |
四、培养人才队伍 |
第三节 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特征 |
一、风险导向 |
二、平衡治理 |
三、分类分级管理 |
四、专业化分析 |
第四章 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纳税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 |
一、纳税服务理念存在偏差 |
二、纳税服务方式不够精准 |
三、纳税服务对象不够全面 |
第二节 制度保障有待进一步健全 |
一、法律规定不够明确 |
二、协调机制不够优化 |
三、权限配置受到限制 |
四、管理规范尚未统一 |
第三节 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一、信息获取程度不深 |
二、信息共享力度不够 |
三、信息化运用水平不高 |
第四节 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 |
一、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
二、团队组建稳定性不足 |
三、外部资源运用不充分 |
第五章 完善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一节 优化纳税服务 |
一、改进大企业纳税服务理念 |
二、提升纳税服务个性化水平 |
三、优化大企业纳税服务手段 |
第二节 完善制度保障 |
一、健全立法,提供法制保障 |
二、理清职责,建立协调机制 |
三、规范管理,健全工作机制 |
第三节 强化信息支撑 |
一、优化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 |
二、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指标体系 |
三、提高大企业税收数据运用水平 |
第四节 加强队伍建设 |
一、优化资源配置 |
二、组建专业团队 |
三、加大培养力度 |
四、善于运用“外脑” |
结论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
二、本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转型升级 |
2.1.2 知识产权 |
2.1.3 知识产权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3 三螺旋理论 |
2.2.4 专利地图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动态 |
2.3.2 国外研究动态 |
2.3.3 研究综评 |
3 知识产权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辨析 |
3.1 机理分析 |
3.2 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 |
3.3 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 |
3.3.1 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3.3.2 知识产权对轻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
3.4 基于四螺旋的轻工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G-CPU”驱动范式 |
3.4.1 范式构建 |
3.4.2 特征描述 |
3.4.3 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
4.1 中国轻工行业发展轨迹与政策梳理 |
4.1.1 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
4.1.2 轻工业联合会的政策与实践 |
4.1.3 部委间的协同与支撑 |
4.2 基于中轻景气指数的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
4.2.1 总体景气指数 |
4.2.2 工业增加值增速 |
4.2.3 主营业务收入 |
4.2.4 商品出口 |
4.2.5 效益水平 |
4.3 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实践成效 |
4.3.1 轻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不断巩固 |
4.3.2 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 |
4.3.3 轻工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
4.3.4 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支撑功能日益明显 |
4.3.5 轻工业知识产权呈现明显阶梯式进步 |
4.3.6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重点子行业转型效果明显 |
4.4 轻工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4.1 轻工业增长缓慢,下行压力较大 |
4.4.2 国际贸易摩擦严重,出口形势严峻 |
4.4.3 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利润空间被双向挤压 |
4.4.4 行业运行分化较大,企业效益不佳 |
4.5 本章小结 |
5 知识产权驱动轻工业转型升级效应的度量与困境剖析 |
5.1 基于“Patent-Map”的中国轻工业专利状态分析 |
5.1.1 轻工业专利的申请与授权态势分析 |
5.1.2 轻工业专利运营情况 |
5.1.3 轻工业专利申请人结构分析 |
5.1.4 轻工业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
5.1.5 轻工业专利除本土外技术原创国家/地区分布 |
5.1.6 轻工业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
5.1.7 轻工业子行业专利分布比例 |
5.2 知识产权对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5.2.1 模型与方法 |
5.2.2 指标与数据 |
5.2.3 贡献度测算结果分析 |
5.3 专利视角下的轻工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5.3.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2 数据分析 |
5.3.3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5.3.4 结论及特征分析 |
5.4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困境 |
5.4.1 战略意识普遍缺乏,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
5.4.2 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5.4.3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权利失效流失严重 |
5.4.4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转型升级 |
5.4.5 子行业与地区知识产权创造不平衡 |
5.5 本章小结 |
6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驱动力构建 |
6.1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 |
6.2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 |
6.2.1 基于价值链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工作机制 |
6.2.2 轻工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提升过程机理分析 |
6.2.3 轻工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
6.3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
6.3.1 “五环”模型构建 |
6.3.2 “动力火车”模型及工作机制 |
6.3.3 支撑要素 |
6.4 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
6.4.1 基本模式 |
6.4.2 影响因素 |
6.4.3 系统模型及工作机制 |
6.5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 |
6.5.1 服务体系 |
6.5.2 工作机制 |
6.6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
6.7 本章小结 |
7 基于“G-CPU”的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路径 |
7.1 政府驱动路径 |
7.1.1 充分发挥创新政策的引领作用 |
7.1.2 鼓励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
7.1.3 构建轻工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 |
7.1.4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7.1.5 建立全方位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
7.2 企业驱动路径 |
7.2.1 实施轻工业专利导航和战略布局 |
7.2.2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 |
7.2.3 创新轻工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
7.2.4 提升轻工企业质押融资信用水平 |
7.3 科技平台驱动路径 |
7.3.1 组建轻工业知识产权联盟 |
7.3.2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模式 |
7.3.3 充分发挥科技平台的综合效应 |
7.3.4 抓好重点服务平台建设 |
7.3.5 提升产业集群协同能力 |
7.4 高校驱动路径 |
7.4.1 强化政策激励与导引功效 |
7.4.2 制订专利战略规划和布局 |
7.4.3 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 |
7.4.4 探索多元化的运营新模式 |
7.4.5 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和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预期指数 |
附录2 中国轻工业经济指数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导师课题、主持课题与获奖 |
(10)“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2.1 学术价值 |
2.2 现实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媒介形象的研究 |
3.2 “煤老板”相关研究 |
4. 研究方法 |
4.1 内容分析法 |
4.2 文献研究法 |
4.3 话语分析法 |
5. 创新之处 |
第1章 《人民日报》中“煤老板”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 |
1.1 样本选择 |
1.2 类目构建 |
1.3 报道数量 |
1.4 报道体裁 |
1.5 报道倾向 |
1.6 报道主题 |
1.6.1 1983-2001 年:鼓励开办集体煤矿和个人煤矿 |
1.6.2 2002-2011年:批判安全事故与煤炭整顿 |
1.6.3 2012-2018年:推动”煤老板“转型 |
1.7 报道对象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民日报》“煤老板”相关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2.1 样本选择 |
2.2 宏观结构 |
2.2.1 宏观语义分析 |
2.2.2 新闻图示分析 |
2.3 微观结构分析 |
2.3.1 句式 |
2.3.2 词语 |
2.4 话语修辞分析 |
2.4.1 新闻引语——谁在说话 |
2.4.2 隐喻修辞——如何说话 |
2.4.3 直接叙述和目击报道 |
2.4.4 数字的大量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民日报》中的“煤老板”形象分析 |
3.1 改革开放初期(1983-2001):宣传色彩浓郁的典型模范 |
3.1.1 政治形象:国家政策的拥护者和国家能源的提供者 |
3.1.2 经济形象:煤炭工业的开拓者和掘金者 |
3.1.3 社会形象:正负面交替的立体形象 |
3.2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2002-2011):负面形象的集中爆发 |
3.2.1 政治形象:钱权勾结得利者 |
3.2.2 经济形象:煤炭工业整顿转型的“拦路虎”与“带路人” |
3.2.3 社会形象:社会公共财产安全的威胁者 |
3.3 煤炭行业寒冬期与转型期(2012-2018):正面为主的多元化形象 |
3.3.1 政治形象:国家政策扶持的受益者 |
3.3.2 经济形象:转型产业的投资者与收获者 |
3.3.3 社会形象:生活铺张者与违法犯罪者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民日报》中“煤老板”形象变迁的原因探寻 |
4.1 形象主体——“煤老板”自身的变化 |
4.2 认知主体——媒体版面改革与受众信息需求变化 |
4.2.1 媒体版面改革 |
4.2.2 受众信息需求变化 |
4.3 环境因素——“煤老板”形象构建的外部机制 |
4.3.1 政治力量和政党意志 |
4.3.2 能源结构转型——煤炭资源的兴起与衰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200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管理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统体制的内在矛盾与条块关系[J]. 曹正汉,王宁. 社会, 2020(04)
- [2]企业社会资本的伦理内涵及培育机制研究[D]. 袁家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4]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D]. 王小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政策效果评价、要素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以2008-2018年的产能过剩治理为例[D]. 樊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江西省水运业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及策略研究[D]. 吴萃萃.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7]基于FMEA模型的A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D]. 仲敏. 江苏大学, 2020(05)
- [8]“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 李小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9]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D]. 邢战雷.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10]“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D]. 张晴.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