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马陆亭,刘星,王蕊[1](2021)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质量收入代际流动的政策探讨》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在收入代际流动中发挥着显着作用,是受到古今中外理论和实证研究广泛验证的事实。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面对"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主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以提高投入水平和完善投入机制为基础、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满足不同流动需求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真实能力助力个体积极向上为主要任务、以精准资助应对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为后盾,提升社会收入代际流动整体水平和有序性,提供使人人受益、人民满意的教育过程和结果。
侯琳,肖湘平,江珩[2](2021)在《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8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文中认为新农科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的主要着力点,为农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与任务.农学专业作为农科领域的传统专业,承担着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结合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选取我国8所农业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借助Nvivo11软件对其进行质性研究,采用统计方法从培养目标体系、课程结构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3个维度分析发现:当前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与急需建设的新农科核心素养不符,课程结构体系对高质量农业人才培养的支撑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与高速发展的产业技术结合不够紧密.对此提出新农科人才培养应结合未来农业发展特点和高校自身特色确立培养目标;细化培养要求,实施分阶段人才培养;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重构课程结构,并提出了基于我国"三农"发展前瞻和农业技术前沿改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侯琳,肖湘平,江珩[3](2021)在《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演变、特征与启示——以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文中认为通过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探讨近七十年来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历程,发现农学专业培养目标始终结合农业产业需求不断调整,并由单一专门化向全面多元化发展;课程结构逐渐清晰,呈现农科特色;课程学时"两降一升",支撑人才全面个性化发展;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拓展,但专业教育课程与产业发展结合略显不足;实践教学逐渐区别于理论教学形成独立体系,围绕社会发展需求优化教学目标,并以专业基本技能培养为中心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我国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优化培养目标,推进培养目标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完善课程体系,体现农业产业发展前沿特点;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支撑度。
侯琳[4](2021)在《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
王文婷[5](2021)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发展日益呈现综合化、整合化的趋势,如何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成为亟待深入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跨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而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良好运行是跨学科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美国研究型大学作为开展跨学科建设的典范,在促进复合人才培养与前沿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本研究以跨学科学术组织类型多样、运行机制完善的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系统地对其校内跨学科学术组织展开探究,从而有效反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现状与成功经验。首先,从组织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入手,根据已有相关文献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将其主要划分为萌芽期、兴起期、发展期与成熟期四个阶段。其次,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并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三所一流研究型大学校内的跨学科学术组织为案例,归纳出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中的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资源保障四个核心要素。其中,组织管理机制包括组织目标、组织架构、团队组建及组织决策等方面;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培养目标、招生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等内容;成果转化机制包括科学研究、外部合作、技术转移及创新创业等方面;资源保障机制包括国家政策、大学文化、多元经费、人才梯队及基础设施等内容。再次,从满足多元主体复杂需要的角度,总结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成效,并归纳出问题导向、复合应用、产学互利及多元保障等突出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现状与困境,提出促进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及发展的具体建议:聚焦跨学科复杂问题,优化跨学科组织管理;开展跨学科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完善跨学科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交流合作;增加内外部资源保障,构建跨学科组织生态。
陈宇[6](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宫政[7](2020)在《“80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与培育路径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农”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纵览近些年相关政策文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被视作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与支持。在此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然而,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以新型职业农民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理性研究,或是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区域性研究,而缺少对特定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针对性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本研究选择六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深入访谈,描绘其成长轨迹,分析并反思主要培育影响因素与现实培育路径,为今后的培育路径提出改善建议,以期为更多年轻群体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好的路径选择,进而缓解我国当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老龄化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80后”群体是缓解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老龄化的关键、个人经历引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兴趣这三个选题缘由,对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说明,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并对核心概念“新型职业农民”“‘80后’新型职业农民”和“培育”进行界定。第二部分,论述生命历程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适切性,为本研究分析“80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与培育路径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六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轨迹可分为三种类型:“阶梯上升型”“波动折勾型”和“折线上升型”,为之后探究“80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影响因素与培育路径提供现实资料。第四部分,根据“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三类成长轨迹,从个人背景、主观能动性、职业认知、他人影响、培育条件五个维度,对影响其培育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第五部分,基于“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轨迹、培育影响因素及其发挥状况,提出如下培育路径:拓宽培育对象来源,吸收专业背景人才;改进培育课程内容,创新培育提供方式;充分发挥自学能力,构建农民学习群体;拓展培育宣传渠道,完善培育相关支持。
张贵彬[8](2020)在《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一直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对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寄予厚望,发展现代农业亦是大势所趋。高校农学院利用其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输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高校科研建筑中重要的一类,农学院系建筑在使用特点、功能需求、空间设计、造型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校园建筑的特点。然而,目前缺乏相应指导该类建筑设计的标准和规范,在设计过程中,给业主、建设者、设计单位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建成的项目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急需对农学院系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作为团队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团队的研究,尝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比较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人员使用特点、建筑功能需求、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全面深度有层次地剖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确定具体研究范围及内容,制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农学院系的性质及特点进行论述。简要介绍了农学学科发展及教学特点,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研及研究,总结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功能分析及空间设计的研究提供评价标准及设计依据。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参考国内农学院系建筑设计,从功能需求及规模、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设计要点及设计模式方面的建议。第四部分研究总结。对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郑黄鑫[9](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郭书剑[10](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质量收入代际流动的政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教育政策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逻辑 |
(一)高等教育是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工具 |
(二)人力资本是实现个体向上流动的要素 |
(三)公共教育政策是促进代际流动的基础 |
二高等教育扩张政策对收入代际流动的影响 |
(一)规模扩大显着提升了收入代际流动性 |
(二)过度扩张对收入代际流动的潜在威胁 |
(三)扩张导致学生选择策略差异化加大 |
(四)国家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不懈推动 |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对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新要求 |
(一)要求高等教育供给更加多样化 |
(二)要求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
(三)要求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 |
(四)要求经费来源更为广泛充足 |
四高等教育发展需激发代际正向流动活力 |
(一)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
(二)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实现高等学校的类型多样 |
(三)以多元精准资助助力学生接受最合适教育 |
(四)以强劲的教育投入扩大代际正向流动机会 |
(2)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8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农科建设与农业人才培养新要求 |
1.1 新农科的内涵 |
1.1.1 新农科是实现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目标调整对人才需求的保障措施 |
1.1.2 新农科是应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教育革新 |
1.1.3 新农科是基于农业变革对农业人才培养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2 新农科建设的新要求 |
1.2.1 突出学科交叉融合 |
1.2.2 重视产教融合 |
1.2.3 强调综合素质 |
1.3 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准则 |
2 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
2.1 培养目标体系与急需建设的新农科核心素养不符 |
2.2 课程结构体系对高质量农业人才培养的支撑度不够 |
2.3 实践教学环节与高速发展的产业技术结合不够紧密 |
3 解决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现实问题的对策建议 |
3.1 结合未来农业发展特点和高校自身特色, 确立培养目标 |
3.2 细化培养要求, 实施分阶段人才培养 |
3.3 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 重组课程结构 |
3.4 基于我国“三农”发展前瞻和农业技术前沿, 改进实践教学体系 |
(3)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演变、特征与启示——以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演变与特征 |
(一)培养目标的演变历程 |
1. 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培养专门化人才 |
2. 20世纪90年代:培养高素质人才 |
3. 21世纪至今: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 |
(二) 培养目标的演变特征 |
1.始终结合农业产业需求不断调整 |
2.由单一专门化向全面多元化发展 |
二、农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演变与特征 |
(一)课程结构的演变历程 |
(二)课程学时的演变历程 |
(三)主要课程科目的演变历程 |
1.基础教育课程的演变 |
2.专业教育课程的演变 |
(四)课程设置的演变特征 |
1.课程结构逐渐清晰,呈现农科特色 |
2.课程学时“两降一升”,支撑人才全面个性化发展 |
3.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拓展,专业教育课程与产业发展变革似不相适应 |
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演变与特征 |
(一)实践教学的演变历程 |
1.20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借鉴苏联经验初步探索 |
2.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以课程形式确立实践教学 |
3.20世纪90年代:实践教学体系逐步构建 |
4.21世纪至今:实践教学育人改革深入发展 |
(二)实践教学的演变特征 |
1.逐渐区别于理论教学形成独立体系 |
2.始终围绕社会发展需求优化教学目标 |
3.以专业基本技能培养为中心不断拓展教学内容 |
四、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演变的启示 |
(一)优化培养目标,推进培养目标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 |
(二)完善课程体系,体现农业产业发展前沿特点 |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支撑度 |
五、 结语 |
(5)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跨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1.1.2 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良好运行是跨学科建设顺利开展的条件 |
1.1.3 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尚未完善 |
1.1.4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健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已有研究评价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美国研究型大学 |
1.4.2 跨学科 |
1.4.3 跨学科学术组织 |
1.4.4 运行机制 |
1.5 理论基础 |
1.5.1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
1.5.2 三重螺旋模型理论 |
1.5.3 组织理论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比较研究法 |
1.7.3 案例研究法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历程 |
2.1 萌芽期:以个人自由探索式研究为主(二战之前) |
2.2 兴起期:由大学代管国家实验室到自设跨学科学术组织(二战-20 世纪70 年代) |
2.3 发展期:政产学合作跨学科学术组织相继建立(20 世纪70 年代-20 世纪末) |
2.4 成熟期:多元类型跨学科学术组织集聚(20 世纪末至今) |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管理机制 |
3.1 “问题导向、多元综合”的组织目标 |
3.1.1 培养卓越复合人才 |
3.1.2 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
3.1.3 应对全球重大挑战 |
3.1.4 探索合作伙伴关系 |
3.2 “主任负责、权责明确”的组织架构 |
3.2.1 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 |
3.2.2 各分支部门协同管理 |
3.2.3 多学科教授共同治理 |
3.3 “项目驱动、精英集聚”的团队组建 |
3.3.1 团队首席 |
3.3.2 教职员工 |
3.3.3 学生群体 |
3.4 “系统协调、民主管理”的组织决策 |
3.4.1 校级层面领导决策 |
3.4.2 平行机构协助决策 |
3.4.3 中心主任统筹决策 |
3.4.4 委员会监督决策 |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人才培养 |
4.1 明确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 |
4.1.1 培养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知识结构 |
4.1.2 培养跨学科分析问题视角与方法 |
4.1.3 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4.2 突出跨学科教育特质的招生标准 |
4.2.1 专业兴趣是前提 |
4.2.2 专业知识是关键 |
4.2.3 创新能力是保证 |
4.3 涵盖跨学科课程集群的课程体系 |
4.3.1 多元组成的跨学科课程集群 |
4.3.2 跨学科理论与实践课程并重 |
4.3.3 考虑学生成长安排楔形教育 |
4.3.4 聚焦研究主题灵活组织课程 |
4.4 基于跨学科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
4.4.1 基于教师合作的协作式教学 |
4.4.2 基于科研参与的研究式教学 |
4.4.3 基于顶峰体验的实践式教学 |
4.5 聚焦跨学科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 |
4.5.1 界定学生学习成果 |
4.5.2 收集学生学习依据 |
4.5.3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果转化 |
5.1 “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科学研究 |
5.1.1 灵活的项目开展与管理 |
5.1.2 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
5.1.3 多元的人员协同与合作 |
5.1.4 合理的组织评估与激励 |
5.2 “产学互利、协同创新”的外部合作 |
5.2.1 与政府部门的联系 |
5.2.2 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
5.3 “机构专管、服务应用”的技术转移 |
5.3.1 提供咨询指导 |
5.3.2 加速科技孵化 |
5.3.3 促进产权保护 |
5.3.4 统筹利益分配 |
5.4 “大学统筹、创新孵化”的创新创业 |
5.4.1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
5.4.2 培训创新创业师资 |
5.4.3 设立创新创业项目 |
第六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资源保障 |
6.1 针对“跨学科教育与研究”的国家政策支持 |
6.1.1 颁布相关政策文件 |
6.1.2 资助相关研究项目 |
6.2 强调“创新、实践与合作”的大学文化陶冶 |
6.2.1 大学创新文化 |
6.2.2 组织协作氛围 |
6.3 涵盖“政府、社会与校内”的多元经费资助 |
6.4 包含“首席、教师与学生”的学术人才集聚 |
6.4.1 招揽跨学科组织领军人才 |
6.4.2 完善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
6.4.3 促进跨学科学生群体参与 |
6.5 鼓励“交流、共享与协作”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七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经验与启示 |
7.1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成效 |
7.1.1 国家层面:助推国防建设与实力提升 |
7.1.2 社会层面:促进解决复杂化现实问题 |
7.1.3 企业层面:输送创新人才与科学技术 |
7.1.4 大学层面:创新内部组织的运行模式 |
7.1.5 学生层面:提升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
7.2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特点 |
7.2.1 问题导向:科研主导、项目驱动的跨学科组织管理 |
7.2.2 复合应用:严进严出、交叉培养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
7.2.3 产研互利:机构专管、创新孵化的跨学科成果转化 |
7.2.4 多元保障:综合内外、生态构建的跨学科资源保障 |
7.3 对于我国的启示 |
7.3.1 聚焦跨学科复杂问题,优化跨学科组织管理 |
7.3.2 开展跨学科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
7.3.3 完善跨学科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交流合作 |
7.3.4 增加内外部资源保障,构建跨学科组织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80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与培育路径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 |
2.“80后”群体是缓解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老龄化问题的关键 |
3.个人成长经历引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新型职业农民 |
2.“80后”新型职业农民 |
3.培育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生命历程理论 |
(二)符号互动理论 |
(三)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
三、“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轨迹探寻 |
(一)“80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之一:“阶梯上升型” |
1.“80后”新型职业农民D的成长轨迹——情怀感召的回乡创业者 |
2.“80后”新型职业农民E的成长轨迹——继承父业的产业规划者 |
3.“阶梯上升型”成长轨迹解析 |
(二)“80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之二:“波动折勾型” |
1.“80后”新型职业农民B的成长轨迹——夫妻协力的共同创业者 |
2.“80后”新型职业农民F的成长轨迹——阅历丰富的传统创新者 |
3.“波动折勾型”成长轨迹解析 |
(三)“80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之三:“折线上升型” |
1.“80后”新型职业农民A的成长轨迹——退学创业的电商先行者 |
2.“80后”新型职业农民C的成长轨迹——领导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
3.“折线上升型”成长轨迹解析 |
四、“80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背景 |
1.年龄 |
2.学历与专业 |
3.社会经历 |
4.其他职务 |
(二)主观能动性 |
1.上进心 |
2.自学行为 |
3.责任意识 |
(三)职业认知 |
1.职业吸引力 |
2.职业认同感 |
3.职业发展规划 |
(四)他人影响 |
1.亲戚朋友影响 |
2.其他新型职业农民影响 |
3.其他群体影响 |
(五)培育条件 |
1.培育信息获取 |
2.培育参与时机 |
3.培育内容 |
4.培育相关支持 |
五、“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 |
(一)拓宽培育对象来源,吸收专业背景人才 |
(二)改进培育课程内容,创新培育提供方式 |
(三)充分发挥自学能力,构建农民学习群体 |
(四)拓展培育宣传渠道,完善培育相关支持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及科研参与情况 |
(8)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关于高校农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系馆楼建筑设计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农学院系教学特点及其建筑认知 |
2.1 农学院系学科发展历程 |
2.2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及特点 |
2.2.1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 |
2.2.2 农学院系的教学特点 |
2.2.3 农学院系的科研特点 |
2.3 农学院系建筑认知 |
2.3.1 农学院系建筑类型划分 |
2.3.2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建筑案例调研 |
2.3.3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调研访谈 |
2.3.4 农学院系建筑现状问题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学院系建筑功能需求 |
3.1 功能需求的确定 |
3.1.1 功能需求的影响因素 |
3.1.2 功能需求的确定方法 |
3.1.3 功能需求的归类整理 |
3.2 功能空间的种类及规模 |
3.2.1 研究实验空间 |
3.2.2 教学空间 |
3.2.3 办公空间 |
3.2.4 公共交流空间 |
3.2.5 服务空间 |
3.3 功能需求整体规模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学院系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
4.1 实验空间的设计 |
4.1.1 实验室家具 |
4.1.2 实验室单元设计 |
4.1.3 实验室类型设计 |
4.2 空间组合的方式 |
4.2.1 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 |
4.2.2 实验室与研究室 |
4.2.3 整体空间组合 |
4.3 功能空间的组织 |
4.3.1 功能分区设计 |
4.3.2 功能流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及环境设计 |
5.1 农学院系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
5.1.1 舒适的实验空间 |
5.1.2 丰富的公共空间 |
5.1.3 宜人的绿化空间 |
5.2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设计 |
5.2.1 彰显农学特征 |
5.2.2 符合地域特点 |
5.2.3 实现文化传承 |
5.2.4 体现时代发展 |
5.2.5 倡导绿色节能 |
5.3 农学院系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5.3.1 与校园环境结合 |
5.3.2 与温室大棚结合 |
5.3.3 与围合庭院结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学院系建筑发展趋势与总结 |
6.1 农学院系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
6.1.1 基于功能配置的发展趋势 |
6.1.2 基于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
6.1.3 基于造型与环境的发展趋势 |
6.2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研案例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调研案例三: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五: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9)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
二、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德育 |
(三)生态德育 |
(四)生态德育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多元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10)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质量收入代际流动的政策探讨[J]. 马陆亭,刘星,王蕊. 高等教育评论, 2021(02)
- [2]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8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 侯琳,肖湘平,江珩.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0)
- [3]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演变、特征与启示——以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 侯琳,肖湘平,江珩.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08)
- [4]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 侯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 王文婷. 河北大学, 2021(02)
- [6]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80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与培育路径的个案研究[D]. 宫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D]. 张贵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