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500年前先民居住形态有望揭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曼曼[1](2019)在《血缘与地缘:乌蒙高地彝族的家支与地域社会》文中指出乌蒙高地的彝族新房屋是从老房屋“生”出来的。家屋不仅是人的居住空间,也能反映出彝族的继嗣原则。家屋的继承以单一父系继嗣原则为主,但可用过继、抱养来补充父系继承。家屋的修建不止凝集着家支内部劳动成员的力量,也包含邻里协助的力量。他们在强调家支内部的纵向血缘联系的同时,也在寻求地缘关系的合作。彝族的家在不断地裂变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虽然家庭内部结构不同,但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为房族与家支的形成提供条件。房族与家支内部活动更强调血缘纽带,但家支不是完全排他。家支认同支同源的其他家支,一起联合修谱。他们认同的是血缘上的同宗同族。彝族的通婚,禁止同一诺伊内联姻。传统通婚规则一直坚持着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的原则。通婚更多的基于同一地缘关系下同一族别的联合。乌蒙高地的村寨多是多民族混合居住。村寨往往是血缘与地缘关系共同构筑的。当地生活的封闭性与协同性使得当地人的需求不多,赶场是为了满足自身无法生产的需求。赶场使得彝族人的活动范围扩大,对外交流增多。当地人的通婚圈要比他们是市场圈大一些。民众的主要生活范围还是集中于村寨内部,乌蒙高地的彝族家支在村寨事务中一直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论文围绕家、家支与地域村三个层面展开,通过家庭的裂变、家支与家支之间的互动,家支与地域村的活动,分析乌蒙高地家支的现状,研究乌蒙高地的彝族家支在地域村落内部血缘与地缘的互动,以及在地域村内各民族混居的情况下中彝族家支的功用。力求为今后乌蒙高地彝族的家支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郭潇[2](2019)在《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装饰意象作为贯穿建筑装饰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的重要内容,对整体建筑的影响以及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同时也是建筑文化多元性研究的重要特质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建筑装饰的研究多集中在装饰实体方面,对于装饰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缺少,特别是东北地区因所属地域特殊性导致相关建筑装饰研究匮乏,建筑实物遗存因自然条件变迁亟待保护。在此背景下,课题以“建筑装饰意象”为研究内容,主要探讨在东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装饰呈现出怎样的丰富形态,有多少受到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影响,又有多少对中原建筑产生着某种影响与渗透。并且,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审美的社会性、物质性,主观知觉性与客观功利性所形成的互相依赖形成的美感,对不同社会阶段建筑装饰的表现方式、目的和意义的影响及表现特征又有哪些不同。论文的第一与第二部分作为全篇的立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在对基本概念予以阐释的基础上,完成了研究理论的框架构建,界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第三至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论文结合艺术学规律分析与建筑学微观建筑形态阐释,运用图像学分析法、历史演进分析法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手段,以图式解析与文字论述相结合,对隋唐羁縻府州时期、辽金北方王朝时期、元明清中央王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进行分析。隋唐羁縻府州时期东北地区崛起了“海东盛国”——渤海国。装饰图案题材基本取材于唐、高句丽,并受所处地域经济的影响,导致渤海中心地区与偏远地区建筑形式不统一,致使渤海国没有原生的建筑装饰形式,只能吸取借鉴优秀的其他文化,是为接受性装饰意象;辽金北方王朝时期是北方民族、北方文化成型与产生话语权的时期,也是各个民族融合交流的全盛时期。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在地性生活的特点。由于辽金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政治等因素,并最终经文化的涵化整合,体现了建筑装饰意象依赖性的特点;元、明、清三朝完成了以中国王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建立,皇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约束力加强。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平行移动,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基本表现出与中原建筑协同的特点,原则性、指导性建筑做法成熟,形成了接受性装饰意象类型。东北人民对外部文化的接收和吸纳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和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急剧性、主动性、模仿性的特点,装饰意象也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李恒[3](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于为[4](2018)在《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包括先秦汉语房屋类建筑词汇、水利类建筑词汇和道路类建筑词汇,属于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本文在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传统词义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的方法,运用义素分析理论和隐喻、转喻认知理论,对先秦时期的建筑词汇进行共时层面的静态描写,并在历时层面对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进行词义演变规律的探求。首先,根据整理与测查出的先秦时期与建筑内容密切相关的685个建筑词汇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将其分为房屋类建筑词汇、水利类建筑词汇和道路类建筑词汇三大类别,然后再进行次级类别的划分,对先秦汉语建筑词汇作共时静态描写,并从语义属性、生成属性与使用属性三方面对每个类别中的词项进行分析,探求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在语义差别、词义来源、词形结构、演变情况等方面特征及其成词机制。其次,从历时动态角度分析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的词义演变情况。词义变化过程研究主要通过全面考察建筑词汇在先秦时期的词义引申情况,分析词义引申路径与词义引申类型;词义变化结果研究主要通过分析词义引申所涉及的新旧义位间的范围变化,阐释义位扩大、缩小、转移三种引申结果,进而探讨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最后,在对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在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作用下的词义引申情况,探讨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认知机制与动因。作为先秦汉语专类词汇研究,本文将定量测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辞书、字书中所见的与建筑内容相关的先秦汉语词汇进行穷尽式测查,统计建筑词汇在先秦经典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并举出典型例句;将共时静态描写与历时动态分析相结合,以此探求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的系统构成、词义演变规律和演变动因;还将历史文献与文化参照相结合,以便具体细致的进行建筑词汇语义分析和同类别词项的语义差异分析。
王琦[5](2013)在《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关于城市历史与当下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理论依据的预测。因此,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是武汉大学赵冰教授主持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叉口,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的古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最后到当代,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起源、影响动力和机制。文化、政治、宗教、经济活动等都对城市空间营造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以镇江各发展时期的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主要影响因子,也作为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脉络,结合其它影响因子,通过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镇江未来城市空间营造的方向。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文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镇江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镇江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简要介绍镇江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镇江城市的起源和早期聚落变迁,探讨自然环境与湖熟文化(先周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这个时期是镇江有建城史记载的开始,也是奠定镇江城1800多年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基石,重点介绍三国时期的铁瓮城,以及京杭大运河江南北段的营造,揭示山水文化与孙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代至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宋润州城的扩建以及明清府城缩小的变迁,揭示吴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介绍近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五章。介绍1859年至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镇江府城与新城的变迁,租界区与洋码头的发展等等,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介绍现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六章至第七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作为江苏省府时期镇江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镇江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早期,镇江的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五部分介绍当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八章至第十章。第八章介绍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镇江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化下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九章为结论部分,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和营造模式作出总结。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其它影响因素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镇江未来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霍巍[6](2013)在《范式转变与路径突破:近年西藏史前史研究新趋势》文中研究指明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与环境条件,这片土地素来被视为人类"生命的禁区"。人类究竟何时开始踏上西藏高原?他们又是如何在这里生存繁衍下来的?这些涉及早期人类开发西藏高原的历史,长期以来扑朔迷离,被厚重的神话与传说织成的帷幕所遮盖。用科学史实揭开西藏早期历史的神秘面纱,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学术课题之一,而一部科学的西藏史前史不仅是西藏地方史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上古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出现的新的研究趋势值得关注。
汪峰[7](2010)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文中认为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赵威[8](2008)在《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更新作为城市的自我调节机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更新已发展成为融合经济、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全面复兴的城市公共政策。面对更为广泛的目标和更为丰富的内容,当前城市更新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决策问题,即如何制定出既能体现先进的价值观念又能全面、科学、有效的指导城市更新实践的城市更新策略。城关区是兰州市的中心城区和传统老城,对城关区城市更新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无疑会为兰州市城市更新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有力依据。首先,论文明确了城市更新、城市更新策略等核心概念,总结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香港及我国大陆地区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并通过对城关区城市规划、建设、更新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指出了当前城关区城市更新面临的主要问题。该部分内容为城关区城市更新策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论文对城关区城市更新的目标、对象、模式和参与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明确了城关区的各项城市更新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更新策略的实施方案,将更新策略落实到了城关区的每一个更新对象上,以为城关区的城市更新实践提供更加深入、有效的指引。该部分内容是整个论文的核心。最后,为保障城关区城市更新策略的有效实施和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推进,论文从政策、资金、规划、组织四方面构建了城市更新的保障机制。
曹文明[9](2005)在《城市广场的人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广场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城市重要的象征。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广场一时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热点,成为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对广场这一事物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建成的广场布局仍是搬用的西方形式,导致目前的广场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深化对广场的理解,探索中国的广场文化传统,实现历史与现实、西方形式与中国内容的对话,从而使广场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活力泉源。本文就广场的社会本质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研讨,由此本文关注的是广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以促使广场成为人性场所。为了适应国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深入挖掘广场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本文采用社会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社会空间理论,对中西广场的演变、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比较研究,对不同历史条件下广场所呈现的意义与象征进行了探讨,对促成广场产生和广场生活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努力寻求创造丰富多彩的广场生活的活力因素,并最后提出了建设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的理想。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首先,考察西方的广场文化及其社会生活。鉴于当前国内广场沿用的是西方概念,本文对西方广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梳理,把西方广场划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现代等几个阶段,并对各时期的代表性广场的形制和社会文化进行了研究,表明西方广场存在一个一脉相承的体系。其次,梳理分析中国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国广场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共分三个部分:传统广场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广场,并将传统广场分为几个类别;传统广场与新型广场的轮替主要介绍近代广场的发展情况,重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型广场的发展,一是传统广场的沦落;新型广场的大发展介绍1978 年以来广场的发展情况,探索规律,指出误区。在各部分之后还分别论述了各时期广场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与城市文化的内在矛盾。本文根据丰富的古文献资料,论证中国古代城市中不仅有生动丰富的广场生活和广场文化,而且中国的广场体系不论从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算起,还是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算起,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并深入分析了影响中国传统广场的活力因素。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中国广场传统断裂与广场建设误区产生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表明民众参与是解决当代广场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再次,本文对中国广场与西方广场进行了简要的比较研究,表明两者既存在许多的共通之处,更体现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品格,是反映中西两大文化体系重大差异的物质表现。本文的创新和特色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古代广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按功能进行了分类,并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出了中国古代城市存在着丰富的广场文化和广场生活的新结论。二是在对比中西广场的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强调我国广场建设借鉴西方广场的形式时,应充分弘扬民族的形式和风格。三是提出中国广场传统的近代断裂说,并为此提出了建设中国文化特色广场、为和谐社会服务的四条理论思路。四是引证资料丰富,通过文献综述及各章节引用的文献,为今后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参考线索。
黄擎[10](2004)在《5500年前先民居住形态有望揭开》文中提出本报讯(县报道组黄擎)5500年前先民居住的房屋是怎样的?海盐百步镇仙坛庙遗址在发现干栏式建筑刻划纹饰后,近日又新发现部分新石器时代干栏式建筑遗迹。这就意味着,5500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建筑形态有望在这里被揭开。 新发现的这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人类建筑遗
二、5500年前先民居住形态有望揭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500年前先民居住形态有望揭开(论文提纲范文)
(1)血缘与地缘:乌蒙高地彝族的家支与地域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血缘与地缘 |
二、彝族家支 |
三、地域社会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论文结构与文章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一章 田野点地域空间与族群分布 |
第一节 乌蒙高地的区域概况 |
一、乌蒙高地的区域范围 |
二、区域内的历史沿革 |
三、区域内的民族概况 |
第二节 田野地域村内的空间分布 |
一、地域村内部聚落空间 |
二、小寨组内部聚落空间 |
第三节 田野点的彝族家支分布 |
一、宋家沟村 |
二、猪场乡硐口村 |
三、左鸠戛乡小田坝龙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彝族家与家屋 |
第一节 彝族的家屋 |
一、彝族立屋仪式与建造过程 |
二、家屋的布局与文化意义 |
第二节 家(屋)的延续 |
一、血缘继嗣 |
二、继嗣的特殊情况 |
三、彝家的继嗣原则 |
第三节 家(屋)的拆分 |
一、分家的原因 |
二、分家程序 |
三、分家的纠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彝族家与家支 |
第一节 家庭结构类型 |
一、家庭结构类型 |
二、家庭结构变化 |
第二节 房族 |
一、房的范围 |
二、挂纸:家与房门的整合 |
第三节 家支及家支集体活动 |
一、家支 |
二、献祠堂与供饭 |
三、修祖坟 |
四、丧葬 |
五、房族、家支村落内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域村间彝族家支的联合 |
第一节 修谱——小寨阿期家支与同根家支的联合 |
一、谱书中的家族与家支 |
二、阿派阿大宗族谱书修建 |
三、阿派阿大宗族内支系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祭山——小寨组内家支的合作 |
一、祭山前的准备工作 |
二、祭山过程 |
第三节 通婚——姻亲关系构成的家支联合 |
一、年轻人的情感与婚姻 |
二、婚姻缔结仪式 |
三、通婚规则与通婚范围 |
四、通婚与家支寨内协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支与地域村的互动 |
第一节 家支与村寨的形成 |
一、血缘与地缘建筑的生活共同体 |
二、村寨的边界与寨内合作 |
第二节 家支在地域村内的经济生活与市场参与 |
一、彝族的经济生活 |
二、不同时期的市场变化 |
第三节 家支在地域村事务中的“有为”和“无为” |
一、“官家”主导下的家支参与地域村活动 |
二、政府主导下的村寨治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宋家沟村家族基本情况 |
附录二:陆阁朴酒令 |
附录三:小寨家庭结构表(2018 年,52 户,233 人) |
附录四:龙家修祖坟记录材料 |
附录五:阿派阿大宗族的形成 |
附录六:重理阿派阿大宗族谱序 |
附录七:阿派阿大宗族祠堂的修建 |
附录八:研究生阶段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图版 |
致谢 |
(2)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对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意象理论的研究 |
1.2.2 建筑装饰理论的研究 |
1.2.3 建筑意象理论研究 |
1.2.4 东北地区古建筑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研究方法框架建构 |
2.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历史流变 |
2.1.1 地域装饰形成的环境文化根基 |
2.1.2 东北地区地域建筑发展脉络 |
2.1.3 东北地区的族群民族特质 |
2.2 古建筑装饰意象的概念解析 |
2.2.1 装饰的概念辨析 |
2.2.2 意象的本体范畴 |
2.2.3 装饰与意象关系辨析 |
2.3 意象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
2.3.1 建筑观念形成装饰意象背景 |
2.3.2 建筑装饰实物成为意象载体 |
2.3.3 人对建筑装饰的感受形成装饰意象 |
2.3.4 强质意象与弱质意象 |
2.4 实践美学指导下的建筑装饰意象表征 |
2.4.1 实践美学反映论下建筑装饰物理属性 |
2.4.2 人的感觉感知塑造建筑装饰意象 |
2.4.3 建筑建造活动积淀于建筑装饰意象 |
2.5 本章小结 |
3 羁縻府州时期的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
3.1 隋唐大扩张时期的发展背景 |
3.1.1 唐代社会情况 |
3.1.2 地方政权渤海国 |
3.1.3 东北疆域概况 |
3.1.4 渤海国五京迁徙带来建筑建造活动的传播 |
3.2 板瓦 |
3.2.1 表现性主题: 意匠文字 |
3.2.2 特征功能: 生产责任制 |
3.2.3 主题特征与汉化功能的相似性 |
3.2.4 装饰特异性表征 |
3.3 筒瓦 |
3.3.1 事实性主题: 植物纹样 |
3.3.2 形式变种: 生活数理 |
3.3.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
3.3.4 构图形式与等级重心 |
3.3.5 主题特征与佛教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
3.4 墓葬壁画 |
3.4.1 事实性主题: 人物 |
3.4.2 特征功能:描绘现实生活 |
3.4.3 构图形式与文化立场 |
3.4.4 主题特征与儒学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
3.5 石灯幢 |
3.5.1 石灯幢的艺术特色 |
3.5.2 石灯幢的建筑特色 |
3.5.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
3.5.4 艺术形式与宗教立场 |
3.6 砖瓦构件 |
3.6.1 事实性主题:动植物纹样 |
3.6.2 功能特征:结构改良 |
3.6.3 艺术形式与外交文化立场 |
3.6.4 等级重点 |
3.7 本章小结 |
4 北方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依赖性意象 |
4.1 辽金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发展背景 |
4.1.1 辽代社会概况 |
4.1.2 金代社会基本情况 |
4.2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的多样性 |
4.2.1 图案题材丰富 |
4.2.2 壁画、绘画技艺 |
4.2.3 瓦当纹样特色 |
4.2.4 雕刻技术表征 |
4.3 装饰回应环境 |
4.3.1 本地民族化的装饰 |
4.3.2 民族自强精神的影响 |
4.3.3 宗教信仰的作用 |
4.4 建筑装饰的融合与承袭 |
4.4.1 茶的连接 |
4.4.2 杂居的生活状态 |
4.4.3 与宋的承袭 |
4.4.4 浪漫主义思想 |
4.5 建筑活动再生 |
4.5.1 都城文化 |
4.5.2 佛塔类型建筑 |
4.5.3 建筑装饰技术进步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央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
5.1 元、明、清大一统时代的发展背景 |
5.1.1 元代社会基本背景 |
5.1.2 明代社会概况 |
5.1.3 清代社会基本情况 |
5.2 视觉冲击力形式的单一与清晰 |
5.2.1 色彩体系特征 |
5.2.2 细部的图形特征 |
5.2.3 建筑彩画的特殊性 |
5.2.4 建筑装饰图案分析 |
5.3 印象深刻形式感 |
5.3.1 建筑装饰材料更新 |
5.3.2 建筑形式限定 |
5.3.3 工具理性的体现 |
5.3.4 追且追求个性 |
5.4 理想化的建筑追求 |
5.4.1 吸附聚合 |
5.4.2 伦理理性要求 |
5.4.3 喇嘛教的影响 |
5.4.4 龙纹的成型 |
5.5 建筑活动 |
5.5.1 盛京城的建造 |
5.5.2 交流活动影响 |
5.5.3 明代造城运动 |
5.6 本章小结 |
6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演化特征及其规律 |
6.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演化特征 |
6.1.1 急剧性 |
6.1.2 主动性 |
6.1.3 模仿性 |
6.2 装饰意象演化规律 |
6.2.1 由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
6.2.2 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 |
6.3 创新点 |
6.3.1 创新点一 |
6.3.2 创新点二 |
6.3.3 创新点三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内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历史地理学 |
1.4.2. 人居环境学 |
1.4.3. 风景园林学 |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
1.5. 概念辨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景观体系 |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
2.1. 成都平原流域 |
2.1.1. 岷江水系 |
2.1.2. 都江堰水系 |
2.1.3. 沱江水系 |
2.2. 地理环境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土壤 |
2.3. 社会环境 |
2.3.1. 人口迁移 |
2.3.2. 科学技术 |
2.3.3. 传统风俗 |
2.4. 经济环境 |
2.4.1. 农业生产 |
2.4.2. 商业贸易 |
2.4.3. 来往交通 |
2.5. 文化环境 |
2.5.1. 哲学思想 |
2.5.2. 宗教信仰 |
2.6. 小结 |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
3.6. 小结 |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总体发展 |
4.2.2. 水利设施 |
4.2.3. 管理维护 |
4.3. 农业生产 |
4.3.1 总体发展 |
4.3.2. 农田建设 |
4.3.3. 耕作制度 |
4.4. 城乡体系 |
4.4.1. 总体发展 |
4.4.2. 体系特色 |
4.4.3. 营建方式 |
4.5. 小结 |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
5.1. 成都 |
5.1.1. 自然山水 |
5.1.2. 水利建设 |
5.1.3. 农业生产 |
5.1.4. 城邑营建 |
5.1.5 成都十景 |
5.1.6. 景观体系特征 |
5.2. 都江堰 |
5.2.1. 自然山水 |
5.2.2. 水利建设 |
5.2.3. 农业生产 |
5.2.4. 城邑营建 |
5.2.5. 灌阳十景 |
5.2.6. 景观体系特征 |
5.3. 崇州 |
5.3.1. 自然山水 |
5.3.2. 水利建设 |
5.3.3. 农业生产 |
5.3.4. 城邑营建 |
5.3.5. 崇庆八景 |
5.3.6. 景观体系特征 |
5.4. 大邑 |
5.4.1. 自然山水 |
5.4.2. 水利建设 |
5.4.3. 农业生产 |
5.4.4. 城邑营建 |
5.4.5. 晋原八景 |
5.4.6. 景观体系特征 |
5.5. 邛崃 |
5.5.1. 自然山水 |
5.5.2. 水利建设 |
5.5.3. 农业生产 |
5.5.4. 城邑营建 |
5.5.5. 临邛八景 |
5.5.6. 景观体系特征 |
5.6. 唐昌 |
5.6.1. 自然山水 |
5.6.2. 水利建设 |
5.6.3. 农业生产 |
5.6.4. 城邑营建 |
5.6.5. 崇宁八景 |
5.6.6. 景观体系特征 |
5.7. 新都 |
5.7.1. 自然山水 |
5.7.2. 水利建设 |
5.7.3. 农业生产 |
5.7.4. 城邑营建 |
5.7.5. 新都八景 |
5.7.6. 景观体系特征 |
5.8. 广汉 |
5.8.1. 自然山水 |
5.8.2. 水利建设 |
5.8.3. 农业生产 |
5.8.4. 城邑营建 |
5.8.5. 汉州八景 |
5.8.6. 景观体系特征 |
5.9. 小结 |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
6.1.1. 尺度层级 |
6.1.2. 营建内容 |
6.1.3. 融合对比 |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
6.2.1. 变迁要点 |
6.2.2. 原则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研究综述 |
一、先秦汉语词汇研究 |
二、汉语词义演变研究 |
三、建筑词汇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步骤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词汇系统的相关理论 |
二、语义学的相关理论 |
三、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分类描写 |
第一节 房屋类建筑词汇 |
一、按功能分类的建筑词汇 |
二、按形状分类的建筑词汇 |
三、按格局、形态分类的建筑词汇 |
四、按结构、部件分类的建筑词汇 |
五、按土工分类的建筑词汇 |
六、按材料分类的建筑词汇 |
七、按工具分类的建筑词汇 |
第二节 水利类建筑词汇 |
一、桥梁类建筑词汇 |
二、堤防类建筑词汇 |
三、沟渠类建筑词汇 |
四、井池类建筑词汇 |
第三节 道路类建筑词汇 |
第四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特点及成词机制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特点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的成词机制 |
第三章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引申情况分析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单义引申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多义辐射引申 |
三、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多义连锁引申 |
四、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多义综合引申 |
第二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范围变化分析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义位的扩大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义位的缩小 |
三、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义位的转移 |
第三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特征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引申特征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建筑义位范围变化特征 |
第四章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的认知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先秦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隐喻认知分析 |
一、以物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
二、以心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
第二节 先秦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转喻认知分析 |
一、指称转喻 |
二、语法转喻 |
第三节 先秦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认知机制及动因分析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隐喻机制分析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转喻机制分析 |
三、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隐喻转喻机制的动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1.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
1.3 城市空间营造体系 |
1.3.1 城市空间营造的思想来源 |
1.3.2 “空间营造”的三层面:境界、礼仪和技艺 |
1.3.3 城市空间博弈的三方面:自然、社会和个人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空间 |
1.4.2 城市空间 |
1.4.3 城市空间形态 |
1.4.4 城市形态的影响因子 |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背景 |
1.7.1 自然环境 |
1.7.2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2.1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族群演变与空间营造历史 |
2.1.1 旧石器时期——放牛山与莲花洞文化遗址 |
2.1.2 新石器时期——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主的凤凰山、王家山、城头山和磨盘墩遗址 |
2.1.3 夏商时期——宁镇地区江南先民创造地方土着青铜文化:湖熟文化 |
2.1.4 西周时期——北方移民周人建立的“宜国”与丹阳葛城 |
2.1.5 春秋战国时期:“吴头楚尾”朱方城 |
2.2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2.2.1 旧石器时期——古人洞穴居住据点 |
2.2.2 新石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 |
2.2.3 青铜器时代——父系家庭公社下的多核心聚落 |
2.2.4 夏商时期——早期吴国的建立与湖熟文化的消亡 |
2.2.5 春秋时期——吴文化“中心”的东南迁移,镇江地区逐渐成为吴文化的边界地带 |
2.3 吴文化主导的空间营造机制 |
2.3.1 自然层面:利用山水自然环境进行选址 |
2.3.2 社会层面:周人的营国制度与功能分区 |
2.3.3 个人层面:吴人尚武风气蔚然成风与吴国王陵墓葬 |
第三章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3.1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
3.1.1 秦汉时期丹徒故城的营造历史 |
3.1.2 东汉时期:孙吴铁瓮城的建造 |
3.1.3 三国时期:孙吴破冈渎的修建 |
3.1.4 东晋京口城的营造与润浦、京口水道的修建 |
3.1.5 南朝时期京口城的扩大和改造 |
3.1.6 隋朝时期:隋炀帝江南运河北段漕河的浚拓 |
3.1.7 唐代润州三重城的营造、伊娄河和京口埭的修造 |
3.2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3.2.1 战国至西汉时期:秦文化与丹徒水道、驰道的修建 |
3.2.2 东汉至三国时期:吴文化下的铁瓮城的营造特征分析 |
3.2.3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吴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的完美蜕变与京口城的营造特征 |
3.2.4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运河的开凿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运河文化下润州驿站的发展 |
3.3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空间尺度研究 |
3.3.1 体:“圆城”、“罗城”和“三重城”的不规则城市形态 |
3.3.2 面:规整对称的里坊制到里坊制的消亡与夜市、草市的兴起 |
3.3.3 线:城外古道和城内“井”字巷道 |
3.3.4 点:城门、河流交汇处、桥边作为城市商业中心 |
3.4 孙吴文化、中原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3.4.1 自然层面:吴文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3.4.2 社会层面:军事政治城堡与重城等级制度 |
3.4.3 个人层面:道、佛思想与礼制墓葬 |
第四章 宋至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4.1.1 宋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4.1.2 元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1.3 明清时期镇江空间的营造历史 |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4.2.1 宋代吴文化延续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
4.2.2 元代时期:蒙回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4.2.3 明清时期:满族文化下清初京口旗营与明清江南民居 |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4.3.1 体:城池缩小,呈不规则形态 |
4.3.2 面:多元文化并存的带状混杂与功能分区的明确 |
4.3.3 线:驿站与递铺、古桥、古街巷 |
4.3.4 点:政治、宗教中心与家祠文化中心 |
4.4 中原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以及徽州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4.4.1 自然层面:吴文化延续下水系、桥梁建设,防洪设施与城墙维护 |
4.4.2 社会层面:运河文化下城市由军事城市转化为商贸城市,汉族与多族群并存的民族群聚 |
4.4.3 个人层面:儒道思想与天井园林 |
第五章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5.1.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5.1.1 1859~1889年:太平天国时期镇江新城的营造与开埠时期租界区的建立 |
5.1.2 1889~1919年:镇江近代铁路的诞生与新西门的建造 |
5.2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镇江近代城市发展 |
5.2.2 1889~1919年:铁路文化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衰落造成镇江城市的衰落 |
5.3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5.3.1 体:以府城为中心、沿长江向西呈“一”字型带状发展城市形态 |
5.3.2 面:城内商业中心的西移与近代商埠码头区的兴起 |
5.3.3 线:近代镇江方格网道路、铁路的新建与传统里弄街巷的延续 |
5.3.4 点:新行政、新宗教、新医疗机构、新工商业建筑与新交通建筑的形成 |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5.4.1 自然层面:运河的淤塞与长江航运的畸形繁荣 |
5.4.2 社会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西式宗教 |
5.4.3 个人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建筑 |
第六章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6.1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1.1 1919~1927年:民国初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1.2 1927~1937年:江苏省府时期,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
6.1.3 1937~1949年:抗日沦陷期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6.2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6.2.1 孙中山建设新镇江的规划和设想 |
6.2.2 省会建设计划的制定 |
6.2.3 城市市容整治计划 |
6.2.4 以镇江为中心的江苏铁路建设规划 |
6.2.5 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
6.2.6 省政府迁镇后镇江工商业区的发展 |
6.2.7 1927~1937年省会期间,城市建设对“山水城市”格局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
6.2.8 近代战争与镇江城市的衰落 |
6.3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6.3.1 体:城门的增设与城墙进一步破碎化,“一”字形态城市的形成 |
6.3.2 面: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
6.3.3 线:城市马路的增建与扩建,水系与港区的瘀滞 |
6.3.4 点:政治中心作为城市中心 |
6.4 中华文化时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6.4.1 自然层面:交通方式的转型与城市形态,城市园林建设 |
6.4.2 社会层面:体制政策与战争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
6.4.3 个人层面: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制约 |
第七章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7.1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1 1949~1966年: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1.2 1966~197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7.2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7.2.1 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相关规划制定 |
7.2.2 文化大革命晚期至1979年间镇江城市相关规划的制定 |
7.3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7.3.1 体:带状城市发展格局的深化 |
7.3.2 面: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扩展 |
7.3.3 线: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桥梁的修建 |
7.3.4 点:现代工商业建筑的增建 |
7.4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 |
7.4.1 自然层面:城市道路桥梁与工业用地的增建 |
7.4.2 社会层面:统一规划与统筹建设 |
7.4.3 个人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
第八章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
8.1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1 1979~198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2 1989~199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1.3 199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
8.2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8.2.1 198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 |
8.2.2 1994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 |
8.2.3 2005年《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
8.3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要素分析 |
8.3.1 体:“T”型“一城两翼”城市格局 |
8.3.2 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与副中心的形成 |
8.3.3 线: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
8.3.4 点:城市绿地广场、商业大厦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
8.4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空降营造机制 |
8.4.1 自然层面:港口治理与“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 |
8.4.2 社会层面:城市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
8.4.3 个人层面:现代风貌与城市记忆 |
第九章 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研究 |
9.1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
9.2 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
9.2.1 空间体:“一水横陈,三山环绕”的带状城市格局 |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
9.2.3 空间线:“十字”水系、“丁”字古街巷与方格交通网 |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
9.3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间题 |
9.3.1 城市自然山水遭到破坏 |
9.3.2 近代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
9.3.3 文物古迹的保护严重 |
9.3.4 现代化进程导致城市个性特色不明显 |
9.3.5 以港兴市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元化的矛盾 |
第十章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
10.1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 |
10.1.1 山水花园城市的建设 |
10.1.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
10.1.3 建设以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
10.1.4 依托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加快经济转型 |
10.1.5 依托上海经济辐射加快结构调整 |
10.2 2009年~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
10.2.1 体:“一体两翼”的“T”字形城市形态的深化 |
10.2.2 面:城市肌理的梳理、港口区的建设及生态绿化带的填充 |
10.2.3 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
10.2.4 点:现代文娱广场、公民建筑、社区居住模式以及历史文化遗存将为空间节点 |
10.3 以吴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
10.3.1 自然层面:山水环境的整治 |
10.3.2 社会层面: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 |
10.3.3 个人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
10.4.1 纵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
10.4.2 横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7)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1.1.5 重要概念界定 |
1.1.6 研究范围 |
1.1.7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
2.1 早期聚居景观 |
2.1.1 原始聚居文化 |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
2.1.4 聚落类型 |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
2.1.6 聚落组成要素 |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长江中游概况 |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
3.1.2 长江中游概况 |
3.2 山水景观大系 |
3.2.1 水景观概览 |
3.2.2 山景观概览 |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3.1 语言区系特征 |
3.3.2 宗教区系特征 |
3.3.3 民俗区系特征 |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
3.5.1 主要城市概览 |
3.5.2 街道景观特征 |
3.5.3 滨水景观 |
3.5.4 广场景观特征 |
3.5.5 历史遗存 |
3.5.6 名楼景观 |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
3.6.1 问题分析 |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7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
4.2.1 武汉都市圈 |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4.7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5.7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
6.1 价值观念演进 |
6.1.1 环境概念辨析 |
6.1.2 价值观念演进 |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核心概念解析 2.1 |
更新与改造 2.2 |
城市更新 2.3 |
策略 2.4 |
城市更新策略 3.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借鉴 3.1 |
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3.2 |
香港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3.3 |
国内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及现状评述 4.兰州市城关区城市更新的历史回顾及反思 4.1 |
城关区概况 4.2 |
城关区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更新的历史回顾 4.3 |
城关区城市建殴及城市更新历史的反思 4.4 |
城关区城市更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5.兰州市城关区城市更新目标 5.1 |
城关区城市更新目标的依据 5.2 |
城关区城市更新目标 6.兰州市城关区城市更新对象、模式和参与体系 6.1 |
城市更新对象的识别 6.2 |
城市更新模式的选择 6.3 |
城市更新参与体系的构建 7.兰州市城关区城市更新策略 7.1 |
全区路网结构调整策略 7.2 |
全区用地结构的调整策略 7.3 |
传统商业区的更新策略 7.4 |
疏解城区功能,带动区域发展 7.5 |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7.6 |
加强城区环境整治和环境美化 7.7 |
保护城区传统历史文化 7.8 |
非物质性城市更新策略 8.兰州市城关区城市更新策略的实施方案 8.1 |
路网结构的调整 8.2 |
更新模式的落实 8.3 |
更新方向的指引 8.4 |
更新时序的安排 8.5 |
更新机制的选择 9.兰州市城关区城市更新的保障机制 9.1 |
政策保障 9.2 |
资金保障 9.3 |
规划保障 9.4 |
组织保障 10.结语 10.1 |
论文存在的不足 10.2 |
对未来城市更新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城关区城中村更新策略指引汇总表 附录二:城关区旧居住区更新策略指引汇总表 附录三:城关区旧工业用地更新策略指引汇总表 附录四:城关区旧批发市场用地更新策略指引汇总表 |
(9)城市广场的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1. 研究的缘起:现实提出了城市广场是什么的问题 |
2. 研究状况 |
3. 主要概念 |
4. 主要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5. 研究目的 |
一、西方广场文化源流 |
1. 古代希腊的广场 |
2. 古代罗马的广场 |
3. 中世纪的广场 |
4.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广场 |
5. 20世纪西方的城市广场建设 |
二、中国传统广场的历史演变 |
1. 原始广场的诞生 |
2. 坛庙广场 |
3. 殿堂广场 |
4. 寺庙广场 |
5. 娱乐广场 |
6. 市场性广场 |
7. 阅武场广场 |
8. 中国传统广场的人文内涵 |
(1) 广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
(2) 古代广场的主要形制 |
(3) 古代城市文化的矛盾 |
三、传统广场与新型广场的轮替 |
1. 西方广场在殖民地城市中的出现 |
2. 新式广场在国内城市中的扩散与建设 |
3. 传统广场的延续与衰落 |
(1) 礼制性广场 |
(2) 寺庙广场 |
(3) 娱乐性广场 |
4. 新式广场的社会人文内涵及其反映的城市文化矛盾 |
(1) 殖民地城市的广场空间布局是中国社会矛盾的深刻反映 |
(2) 促进社会变革的舞台 |
(3) 广场轮替所体现的城市文化矛盾 |
四、当代城市广场的大发展与新探索 |
1. 1978 年-1995年城市广场的平稳发展 |
2. 1996 年后城市广场的大发展 |
3. 当前城市广场建设的误区分析 |
(1) 盲目求大 |
(2) 布局安排的格式化 |
(3) 对旧城空间结构的损害 |
(4) 广场周围的建筑环境与设施的忽视 |
4. 中国城市广场的探索与趋向 |
(1) 乡土景观开始得到初步重视 |
(2) 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开始得到体现与尊重 |
(3) 传统广场布局形式的探索 |
(4) 园林式广场或园林化广场的出现 |
5. 当代城市广场的社会人文内涵 |
(1) 广场发展既有历史补偿的性质,也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反映与结果 |
(2) 广场存在的误区是社会变迁阶段性复杂性及其矛盾运动与反映 |
(3) 民众参与是解决广场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舞台 |
五、城市广场的文化解读:中西广场的比较 |
1. 中西广场的共通 |
2. 中西广场的差异 |
结语:建设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 |
1. 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
2. 历史与现实的和谐 |
3. 经济与文化的和谐 |
4. 百姓的参与与社会的和谐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5500年前先民居住形态有望揭开(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缘与地缘:乌蒙高地彝族的家支与地域社会[D]. 李曼曼. 贵州大学, 2019(10)
- [2]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D]. 郭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研究[D]. 于为.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5]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D]. 王琦. 武汉大学, 2013(01)
- [6]范式转变与路径突破:近年西藏史前史研究新趋势[J]. 霍巍. 历史研究, 2013(03)
- [7]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07)
- [8]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D]. 赵威. 兰州大学, 2008(12)
- [9]城市广场的人文研究[D]. 曹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03)
- [10]5500年前先民居住形态有望揭开[N]. 黄擎. 浙江日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