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丈夫陪伴分娩与产程进展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柒琴,郦杭婷,何桂娟[1](2022)在《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收集关于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影响效果的对照研究,通过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不能合并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家属陪伴的常规干预相比,家属陪伴分娩可以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OR=0.41,95%CI:0.34~0.50,P<0.001)和新生儿窒息率(OR=0.21,95%CI:0.10~0.43,P<0.001),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OR=2.46,95%CI:2.05~2.94,P<0.001)和助产工作满意度(OR=8.42,95%CI:4.53~15.66,P<0.00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属陪伴分娩有助于缩短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结论家属陪伴分娩可缩短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升助产工作满意度。
林巧蓉[2](2021)在《配偶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及产程、顺产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配偶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及产程、顺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娩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配偶全程陪伴产妇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等级及产程(活跃期及第1、2、3产程时间)、顺产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分娩时的活跃期及第1、2、3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时,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配偶全程陪伴可提高产妇对分娩时疼痛耐受性,促使产程进展顺利,减少剖宫产率,降低医疗支出。
李彤[3](2020)在《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定较为严谨、科学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以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为基础、以冰山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与挖掘孕妇需求,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制定并实施符合孕妇个人需求的分娩计划书;探讨基于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分娩结局、产妇焦虑及分娩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研制在查阅指南、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适用于本研究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包括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8项三级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对产科医疗、护理、助产实践及教育领域共计15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确定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预试验,进一步对形成的分娩计划书模板进行指标的修订与调整,最终确定供本研究应用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2.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应用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海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产科进行建档并规律产检的健康初产妇9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及产房分娩等常规围产期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围产期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助产士于孕妇孕28周(±3天)至分娩结束通过面对面交流、陪伴产检、微信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其建立连续性伙伴关系,结合冰山理论内涵制定分娩计划书并实施。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会阴侧切率、催产素使用率、总剖宫产率及非医学指征性剖宫产率、新生儿阿氏评分、转科率、产妇焦虑程度及分娩服务满意度等。【结果】1.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研制的结果本研究成功咨询15位专家,专家来自于北京、上海、深圳、宜兰(台湾)、邯郸、海口等多个地区,其中从事产科医疗实践3人、助产实践7人、产科护理实践4人、产科护理教育1人。实施两轮专家咨询后初步确立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包括8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及80项三级指标;通过预试验对指标进行调整与增减,最终确立正式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2.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应用结果(1)两组基线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基本信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存在可比性。(2)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比较:干预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剖宫产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第二产程时间与第三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及会阴侧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比较:干预组新生儿转入NICU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生后1min、5min阿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焦虑程度比较:两组产妇入组时组间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入产房待产宫口开至7-8cm时,对照组产妇焦虑程度显着高于干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房待产时的焦虑程度均高于入组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产妇产科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组产妇在孕期产检、知识宣教、疑惑解答与分娩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褥期知识宣教的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构建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可靠性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可为今后分娩计划书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2.实施基于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可增进助产士与产妇间联系与信任,促进彼此沟通与理解;有效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剖宫产率尤其是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及新生儿转科率,增进产妇的心理健康并最终提高分娩服务满意度,有利于丰富助产士角色内涵,推动助产专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林丽芳[4](2019)在《产妇产程中实施体位管理结合丈夫陪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产妇产程中实施体位管理结合丈夫陪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0例待产妇,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体位管理配合丈夫陪伴的方法,直至胎儿顺利娩出。对两组患者的各产程时间、顺产率及剖宫产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程中实施体位管理结合丈夫陪伴,可以缩短产程时间,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对分娩结局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孙玉[5](2019)在《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现状,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产科因素、分娩态度、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象的影响,进而为提高配偶陪伴分娩效果,减少剖宫产、优化分娩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产科资料问卷、分娩自我效能量表、多元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娩态度问卷(测量分娩恐惧)、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问卷及影响因素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312例孕晚期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分娩态度、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控制、影响因素、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进行相关分析。以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总分为因变量,以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得分为(31.45±6.21);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态度、分娩恐惧、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是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大力宣传陪伴分娩,努力改善陪伴分娩环境,为初产妇提供安全、温馨的家庭产房,对初产妇和配偶进行陪伴分娩的相关培训,鼓励配偶参与陪伴分娩,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李亚敏[6](2019)在《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既往研究认为产妇配偶陪产体验可能影响产妇分娩体验,但关于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存在争议。既往关于陪产体验与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对访谈获得的主观资料进行现象分析的质性研究,无法验证客观事实及因果关系,缺乏客观的证据;且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国外,存在文化差异。因此,有必要采取量性的研究方法探讨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以期明确产妇配偶陪产体验和产妇分娩体验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产妇和配偶的分娩体验,改善分娩结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描述产妇配偶的陪产体验,探讨其影响因素;(2)描述产妇的分娩体验,探讨其影响因素;(3)探讨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用Dencker的产妇分娩体验问卷和Katri的配偶陪产体验问卷,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481名产妇及其参加陪产的配偶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产妇分娩体验和产妇配偶陪产体验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产妇及配偶的一般资料481名产妇及其配偶,其中初产妇363人(75.47%),经产妇118人(24.53%)。产妇年龄为31.1±3.7岁(20岁~43岁),产妇配偶年龄为33.0±4.1岁(23~52岁)。(2)陪产体验与分娩体验的现状及相关性产妇分娩体验的总分为68.94±9.41分(35~92),标化后总分为2.76±0.38分,其中产妇的安全感知维度得分最高,标化后得分为3.07±0.593分;产妇的参与性维度得分最低,标化后得分为2.52±0.51分。配偶陪产体验的总分为132.71±12.73分(95~169),标化后总分3.90±0.37分,其中配偶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感受最佳,标化后得分为4.21±0.45分;对妻子的感受最差,标化后得分为3.65±0.46分。产妇配偶陪产体验总分与产妇分娩体验总分呈正相关(r=0.30,P<0.01);产妇配偶陪产体验的四个维度与产妇分娩体验总分具有正相关性(r值为0.058~0.319,P<0.01);产妇分娩体验的四个维度与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具有正相关性(r值为0.173~0.291,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产妇的民族(t=2.518)、有无医保(t=2.473)、预期分娩方式(t=9.298)、是否为经产妇(t=7.795)、上次分娩距本次分娩的时间(t=3.356)、是否接受孕妇学校课程(t=2.336)、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F=8.923)、对陪伴分娩的了解(F=2.273)、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F=22.964)、对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的信心(t=12.152)、总产程时间(t=14.180)、本次分娩情况(F=18.314)、是否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t=6.507)、是否实现孩子性别预期(t=6.507)、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t=18.289)和配偶陪产体验(r47.468)等不同亚组间的分娩体验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2)。产妇配偶的教育程度(t=3.118)、是否独生子(t=2.278)、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t=10.750)、对孩子性别的期待(t=2.259)、与妻子的关系(t=1.937)、陪产动机(F=2.717)、决定参与陪产的时间(F=1.877)、配偶是否接受孕妇学校课程(t=7.472)、孕妇学校课程类型(F=2.327)、是否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妊娠分娩知识(t=6.181)、对经阴道分娩的了解(F=8.920)、对陪伴分娩的了解(F=8.580)、对分娩的恐惧或焦虑(F=20.485)、是否有信心顺利完成分娩(F=35.616)、是否实现孩子性别预期(t=8.736)、妻子是否为经产妇(t=1.698)、上次产妇分娩配偶有无陪产(F=2.859)、产妇本次分娩情况(F=6.088)、产妇是否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t=0.075)、产妇分娩体验总分(r47.468)等不同亚组间的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2)。(4)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总产程时间、陪产体验总分、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是否有信心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本次分娩情况、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和民族8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分娩体验总分变异系数的25.1%;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是否有信心完成陪产、配偶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的类型、分娩体验总分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变异系数的26.4%。研究结论:(1)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呈正相关。配偶陪产体验越好,产妇分娩体验越佳。提示医务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给予陪产配偶更多信息和情感支持,增进产妇配偶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缓解产妇配偶焦虑或恐惧的情绪,进而达到改善产妇分娩体验和分娩结局的目的。(2)产妇总产程时间、配偶陪产体验、对经阴道分娩的了解程度、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本次分娩情况、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和民族等是产妇分娩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产妇分娩体验,应增加产妇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减轻产妇分娩焦虑或恐惧的情绪,减少产钳助产和会阴侧切的使用,鼓励产妇配偶作为住院期间的主要照顾者。(3)产妇分娩体验、配偶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类型、对分娩的恐惧或焦虑、是否有信心完成陪产等因素是配偶陪产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配偶陪产体验,应鼓励配偶参加分娩体验课,减轻配偶对分娩的恐惧焦虑感,增加其陪产的信心。
郑海霞[7](2019)在《共同决策视角下影响产妇分娩决策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质性访谈了解医务人员、产妇和家属对共同参与分娩决策的态度及影响因素,鼓励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分娩方式选择,选择最适合的分娩方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2.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产妇参与分娩决策的调查,探讨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实施规范化、个性化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决策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对2018年5月至10月在天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产科诊疗工作的医生和助产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半结构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提炼主题,诠释访谈对象对共同参与分娩方式决策的态度和影响因素。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6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54例,选取同期阴道分娩的产妇15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焦虑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相关因素。结果1.通过对医生7名和助产士5名、产妇7名及产妇家属6名半结构访谈得到:得到两个方面的结果:1.1访谈对象均认为共同参与分娩方式决策的有利于分娩结局,持支持和肯定的态度,共同决策可以增强产妇信心和安全感,利于产妇配合分娩,利于母儿的健康,提高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也体现医疗体制的进步。1.2影响产妇参与分娩方式决策的因素,包括临床经验的缺乏,职业倦怠感,沟通的能力弱,紧张的医患关系,医患信任缺失,缺乏有效沟通,产妇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和担忧,对分娩方式全面正确认知有利于产妇参与决策,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医学信息沟通。2.通过对308名产妇进行调查问卷得到如下结果:2.1单因素分析,文化程度、分娩知识来源、职业、婆媳关系等采取χ2检验,产妇的社会支持程度及产妇感知参与决策程度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3种及以上分娩信息来源、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孕次2次及以下、无剖宫产史、无胎儿因素、估计胎儿大小在25003999g之间、骨盆测量结果正常、无焦虑状态、社会支持程度高、产妇感知参与程度高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的人数多,工人或公司职员、分娩前体重指数≥30、无阴道分娩史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人数多。2.2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知识来源(OR=0.227)、阴道分娩史(OR=0.078)、社会支持程度(OR=0.776)及病人感知参与程度(OR=0.703)是产妇倾向选择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剖宫产史(OR=51.180)、胎儿因素(OR=5.731)、骨盆测量结果(OR=21.342)均为产妇倾向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因素。结论1.通过半结构访谈得到两个方面的结果,即共同参与分娩决策的态度及好处,影响共同参与分娩决策的因素,从而提出促进共同参与决策的措施,促进临床共同决策的顺利实施。2.针对质性访谈对影响共同决策分娩方式选择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通过为产妇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提供有效的分娩信息,加强信息交流,转变分娩模式,摒弃陈旧观念,倡导科学分娩,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尊重产妇意愿,共享临床决策,以促进共同参与分娩方式决策。3.通过对308名产妇进行调查问卷得到如下结果:分娩知识来源(OR=0.227)、阴道分娩史(OR=0.078)、社会支持程度(OR=0.776)及病人感知参与程度(OR=0.703)是产妇倾向选择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剖宫产史(OR=51.180)、胎儿因素(OR=5.731)、骨盆测量结果(OR=21.342)均为产妇倾向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因素。
任广秀[8](2018)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方案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方案的的应用效果,为产前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1月5月在菏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早期妊娠(孕6周)在孕妇学校行连续性产前健康教育的2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在孕妇学校学习卡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组入实验组,偶数组入对照组,两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孕妇学校团体授课的传统产前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产前健康教育模式。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娩自我效能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疼痛分级标准收集初产妇的资料,测量初产妇孕期体重和新生儿体重,计算初产妇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评估初产妇分娩方式。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方差分析等。结果(1)最终实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初产妇完成本次研究。(2)实验组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P<0.05,第二产程和总产程P<0.01),分娩自我效能评分(263.17±47.79 vs248.48±38.6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127.04±17.66 vs 107.20±19.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3)两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体重增重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互效应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初产妇在孕早期体重增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初产妇在孕中期、孕晚期的体重增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4)两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SAS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初产妇在干预前和孕中期的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晚期和分娩后24h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5)两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SDS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初产妇在干预前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初产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分娩后72h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6)实验组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出生率高于对照组(χ2=6.61,P<0.05)。(7)实验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χ2=15.93,P<0.01)。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孕期增重,缓解初产妇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缩短第一、第二及总产程时间,减轻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分娩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正常体重体重新生儿的出生率。
刘郑洁,张盛燕[9](2018)在《丈夫陪产配合导乐陪产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对产程用时、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丈夫陪产配合导乐陪产对产程用时、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行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行丈夫陪产配合导乐陪产,比较组间产程、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为(7.35±0.23)h、(0.74±0.05)h、(0.12±0.01)h及总产程(8.23±0.34)h均比对照组(8.36±0.34)h、(0.96±0.11)h、(0.19±0.02)h、(9.63±0.36)h短(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5.94%)比对照组(53.13%)高,剖宫产率(14.06%)比对照组(46.89%)低(P<0.01),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总满意(93.75%)比对照组(71.88%)高(P<0.01)。结论产妇分娩通过丈夫陪产联合导乐陪产能显着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提升满意度。
李秀荣[10](2018)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陪产家属中的应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对陪伴分娩的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门诊孕检并在该院分娩的产妇153名,为观察组,其陪产家属在孕妇孕期由爱心助产团队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指导;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孕检并在该院分娩的产妇155名,为对照组,其陪产家属在孕妇孕期接受常规门诊教育,分别观察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总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9.54%,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1.6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产程(900.00±93.27)min,对照组总产程(1 125.72±95.56)min,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陪伴分娩的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二、丈夫陪伴分娩与产程进展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丈夫陪伴分娩与产程进展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3 文献质量评价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
2.3 定性分析结果 |
2.3.1 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第一至第三产程及总产程耗时的影响 |
2.3.2 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产后2h出血量的影响 |
2.3.3 家属陪伴分娩对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 |
2.3.4 家属陪伴分娩对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 |
2.3.5 家属陪伴分娩对助产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2.3.6 家属陪伴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
2.4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3.1 文献纳入方法与质量 |
3.2 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影响的分析 |
3.2.1 家属陪伴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和助产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3.2.2 家属陪伴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 |
3.2.3 家属陪伴对初产妇产后2h出血量的影响 |
3.3 研究局限性 |
(2)配偶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及产程、顺产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排除标准 |
2 护理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观察组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4 讨论 |
(3)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理论框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研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工具 |
2.1.4 质量控制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研究小结 |
3.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分娩计划书的应用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剔除标准 |
3.1.4 样本量的确定 |
3.2 研究步骤 |
3.2.1 分组方法 |
3.2.2 干预方案 |
3.2.3 评价指标 |
3.2.4 数据收集与工具 |
3.2.5 质量控制 |
3.2.6 统计分析 |
3.2.7 伦理原则 |
3.3 研究结果 |
3.3.1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失访 |
3.3.2 研究对象资料 |
3.3.3 分娩结局指标 |
3.3.4 两组产妇主观心理指标的比较 |
3.4 讨论 |
3.4.1 基本资料分析 |
3.4.2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
3.4.3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妇女主观心理的影响 |
3.4.4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助产士角色定位的影响 |
4.研究结语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点 |
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分娩计划书的研制与运用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产妇产程中实施体位管理结合丈夫陪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排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护理方法 |
1.3.2 观察组护理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分析 |
2.2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 |
3.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分析 |
4 结论 |
(5)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前言 |
1.2 文献综述 |
1.3 理论框架 |
1.4 研究目的 |
1.5 操作性定义 |
1.6 研究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 |
2.3 测量工具 |
2.4 数据收集 |
2.5 数据处理 |
2.6 质量控制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产科相关信息 |
3.2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得分 |
3.3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态度得分 |
3.4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主观规范得分 |
3.5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知觉行为控制的得分 |
3.6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的单因素分析 |
3.7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分娩恐惧的相关性分析 |
3.8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较强烈 |
4.2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态度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4.3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主观规范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4.4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知觉行为控制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4.5 初产妇的分娩恐惧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4.6 初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一) 陪产体验 |
(二) 分娩体验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陪伴分娩 |
(一) 概述 |
(二) 陪伴分娩的历史和发展 |
(三) 陪伴分娩的意义 |
二、陪产体验 |
(一) 陪产体验的概述 |
(二) 陪产体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三) 陪产体验的测量 |
三、分娩体验 |
(一) 分娩体验的概述 |
(二) 分娩体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三) 分娩体验的测量 |
四、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 |
(一) 产妇配偶陪产利于产妇分娩 |
(二) 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存在争议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研究对象 |
(一) 研究总体 |
(二) 研究样本 |
(三) 样本的选择 |
(四) 样本量的确定 |
三、研究指标、工具和测量 |
(一) 一般资料 |
(二) 配偶陪产体验 |
(三) 产妇分娩体验 |
四、资料收集步骤 |
(一) 资料收集前准备 |
(二) 资料收集过程 |
五、资料录入与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一) 研究设计阶段 |
(二) 资料收集阶段 |
(三) 资料录入、分析阶段 |
七、伦理问题 |
第四章 结果 |
一、问卷的完成情况 |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三、分娩体验的现状 |
四、陪产体验的现状 |
五、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相关性 |
六、分娩体验和陪产体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一、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分娩体验的现状 |
(一) 产妇的一般资料 |
(二) 产妇的分娩体验现状 |
二、产妇配偶的一般资料和陪产体验的现状 |
(一) 产妇配偶的一般资料 |
(二) 产妇配偶的陪产体验现状 |
三、一般资料差异性对产妇分娩体验影响的分析 |
四、一般资料差异性对配偶陪产体验影响的分析 |
五、产妇分娩体验与配偶陪产体验的关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结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创新性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
知情同意书1 (配偶) |
知情同意书2 (产妇) |
附录二 一般资料 |
一般资料调查表1 (配偶) |
一般资料调查表2 (产妇) |
附录三 配偶陪产体验问卷 |
附录四 产妇分娩体验问卷(CEQ 2.0) |
附录五 技术路线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7)共同决策视角下影响产妇分娩决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研究意义 |
技术路线图 |
研究假设 |
相关概念的界定(WHO) |
一、共同决策视角下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质性研究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原则 |
1.1.4 研究设计 |
1.1.5 资料收集 |
1.1.6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医务人员的访谈结果 |
1.2.2 产妇的访谈结果 |
1.2.3 产妇家属的访谈结果 |
1.3 讨论 |
1.3.1 提高产科医生围产知识及技术水平,转变分娩模式 |
1.3.2 重视非医疗因素的影响,提高分娩满意度 |
1.3.3 加强人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 |
1.3.4 医务人员与产妇及家属做好有效沟通 |
1.3.5 提倡社会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 |
1.3.6 加强孕期及产前宣教,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认知能力 |
1.3.7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为产妇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支持 |
1.3.8 尊重产妇意愿,共享临床决策 |
1.4 小结 |
二、共同决策视角下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工具 |
1.1.4 研究设计 |
1.2 结果 |
1.2.1 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现状 |
1.2.2 影响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单因素分析 |
1.2.3 产妇的社会支持程度度及病人感知参与程度对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产妇倾向选择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2 产妇倾向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1.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 |
局限性 |
建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分娩方式选择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方案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伦理原则 |
5 资料收集 |
6 评价指标 |
7 统计学方法 |
8 质量控制 |
9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失访情况 |
2 两组初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
3 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
4 两组初产妇的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比较 |
5 两组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比较 |
6 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比较 |
7 两组新生儿的体重情况比较 |
8 两组初产妇的孕期增重比较 |
9 两组初产妇SAS评分比较 |
10 两组初产妇SDS评分比较 |
11 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比较 |
讨论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意义及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9)丈夫陪产配合导乐陪产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对产程用时、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5]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产程用时比较 |
2.2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10)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陪产家属中的应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实施内容 |
1.4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 |
2.2 两组总产程时间比较 |
3 讨论 |
3.1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和产科护理的必要性 |
3.2 对陪伴家属进行系统化教育的必要性 |
四、丈夫陪伴分娩与产程进展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J]. 杨柒琴,郦杭婷,何桂娟. 护理与康复, 2022(01)
- [2]配偶全程陪伴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及产程、顺产率的影响[J]. 林巧蓉. 中国民间疗法, 2021(21)
- [3]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 李彤.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4]产妇产程中实施体位管理结合丈夫陪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 林丽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27)
- [5]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 孙玉.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6]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D]. 李亚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共同决策视角下影响产妇分娩决策的多维研究[D]. 郑海霞.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方案的应用研究[D]. 任广秀. 青岛大学, 2018(12)
- [9]丈夫陪产配合导乐陪产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对产程用时、分娩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J]. 刘郑洁,张盛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18(08)
- [10]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陪产家属中的应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 李秀荣. 系统医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