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

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

一、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江勇[1](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认为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孙强,王涛[2](2020)在《淄博及邻区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估》文中指出淄博及邻区的主要断裂属于中国东部典型的中—弱活动断裂,虽然目前无法获得其确切的断裂活动参数,但从其构造条件及历史地震活动来看,还是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因此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手段对淄博及邻区的主要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估。本文参照闻学泽等给出的华北地区at/b-Mmax经验关系的一般形式,又根据评估范围的大小及其它相关因素,对淄博及邻区的断层小区进行了重新细致的划分,运用闻学泽提出的评估思路进行断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的评估,又运用泊松模型和BPT模型对主要断裂的发震概率进行了估算。

邹雅峰[3](2019)在《FRP加固震损RC框架数值建模方法与抗震性能评估》文中提出对于遭受地震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需要对其剩余抗震能力进行鉴定与评估,对不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且具有修复价值的震损框架,需要采取加固措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以其高强、轻质及耐腐蚀等优点,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被广泛使用。目前,FRP加固震损RC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还很有限,且主要集中于试验研究。相关研究的欠缺限制了FRP加固震损框架的工程应用,造成目前针对实际震损结构的抗震鉴定与加固主要依赖于损伤结构的检测试验与设计人员的工程经验,缺少损伤构件以及损伤结构加固后的分析模型。为系统研究FRP加固震损构件以及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1)依据震后构件的表观损伤状态(裂缝数量、混凝土脱落、钢筋裸露等信息),提出兼顾计算精度与效率的FRP加固震损RC柱有限元建模方法。在FRP加固震损RC柱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研究轴压比、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FRP包裹层数及FRP包裹长度对FRP加固震损RC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2)对FRP加固震损RC柱进行5120种工况的Pushover分析,采用三折线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模型,研究损伤状态对骨架曲线特征点参数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数据回归分析提出FRP加固震损RC柱的骨架曲线计算模型,与已有试验和公式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骨架曲线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此外,通过与已有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建立本文损伤状态与Park-Ang损伤指数的联系,为定量研究震损框架的剩余抗震性能奠定了基础。(3)以五层三跨RC框架为研究对象,对完好框架、震损框架以及FRP加固震损框架进行Pushover分析,并比较纵向FRP采用MinMax命令与否对结构Pushover曲线的影响;然后根据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选取100条地震波,采用云图法分别对完好框架、震损框架和FRP加固震损框架开展易损性研究。(4)考虑后续服役期地震需求的变化,以抗震性能裕度比为指标,提出考虑后续服役期的震损结构加固方案评价方法;并基于已有易损性分析结果,以后续服役期年限40年为例,分别采用相同评估烈度准则、相同超越概率准则和相同年平均发生率准则对震损结构加固方案开展抗震性能评估。

孙昌斌[4](2018)在《鄂尔多斯西北缘与东南缘典型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鄂尔多斯西北缘与东南缘典型断裂——狼山山前断裂和罗云山山前断裂为研究区,利用探槽、河流地貌、年代学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尽可能提高断裂古地震序列的完整性;利用断裂活动的相关参数建立区域地震构造模型,预测未来强震特征,该研究可为区域震害防御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断错地貌狼山山前断裂的抬升速率距今1.9万年以来为0.05mm/yr0.25mm/yr,距今5万年以来为0.05mm/yr0.23mm/yr;基于钻孔揭露地层的沉降速率全新世以来为0.9mm/yr3.2mm/yr,晚更新世以来为0.6mm/yr2.4mm/yr。狼山山前断裂距今4.3万年以来发生了8次古地震事件;距今约1.4万年以来获得的6次古地震事件比较完整,具有准周期复发特征,平均复发间隔为2350a,最新的一次事件为2300a2400a BP。狼山山前断裂目前再次发生地震的概率很大。本研究认为狼山山前断裂以全段同时破裂为主要特征。古地震事件垂直位移为0.2m2.5m,对应的最大古地震震级为7.4级。狼山山前断裂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19mm/yr1.12mm/yr,1.4万年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19mm/yr0.77mm/yr。本研究利用差分GPS野外实地测量了28条横穿罗云山山前断裂的冲沟纵剖面,获得了罗云山山前冲沟裂点的时空序列,通过6级裂点序列获得了罗云山山前断裂距今2.8万年以来6次古地震事件。在此基础上与对该断裂开展的探槽古地震研究进行对比发现,通过冲沟裂点调查与探槽开挖揭示的断裂古地震事件在发生时间段上较为吻合,且古地震事件垂直位移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通过裂点序列研究断裂古地震序列是可行的。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建立了地貌与沉积证据相互支撑的较完整的古地震序列。也即,距今约2.8万年以来罗云山山前断裂发生了6次古地震事件,垂直位移为2.4m3m,对应的古地震震级为7.07.5级,具有准周期复发特征,平均复发间隔为4585a,最新的一次事件为4620a4750a BP。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罗云山山前断裂的活动是沿断裂连续分布的,或者说是整体活动的。罗云山山前断裂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47mm/yr0.88mm/yr,2.8万年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44mm/yr0.53mm/yr。本研究旨在,对传统的古地震探槽方法作补充完善,为活动构造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并为区域震害防御提供基础资料。狼山地区和罗云山地区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未来发生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对狼山山前断裂和罗云山山前断裂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必要的监测,以准确掌握该区断裂活动动态,减少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同时,在狼山地区和罗云山地区建筑或待建的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也应给予必要的考虑,应该使建筑物能抗8级地震。

程佳[5](2017)在《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我国大陆是全球板内地震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形成了包括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华北地震带等多次发生8级强震的地震活动区带。这些地震带频繁活动,在历史上发生了诸如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3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2008年汶川8级地震等特大灾害型地震,并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近年来发生的2008年汶川8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等灾害性地震显示中国大陆目前地震活动水平仍然较高,亟需在中国大陆建立合理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来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如何结合丰富的历史地震目录、活动构造及古地震研究资料、大地测量形变数据等相关资料来建立科学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是目前建立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模型时的突出问题。在地震断层成因提出后,地震预测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地震预测也从特征地震模型等早期确定性预报到后期的概率性地震预测模拟,并发展成较为成熟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这些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均可以分为震源区划分、地震-频度关系和分布特征、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场地地震危险性等四个步骤,并可分为时间相依和时间独立的两种概率预测模型。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在全球陆续展开,并成为目前全球地震灾害防御中最为倚重的结果,而近年来包括汶川地震和日本Tohoku地震等特大灾难性地震的发生却超出了这些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结果,也让地震空区理论和准周期模型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低速率断裂发生强震(如2008年汶川8级地震),以及区域发生超过历史震级的强震等问题需要在新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得到重视。2016年我国发布的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也在各个环节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其中包括了地震目录主要以面波震级MS为标度,而与断层破裂尺度联系更为紧密的矩震级MW未有使用;同样在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需要使用MW震级,断层破裂长度与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是否合理也未在其出版的宣贯教材中进行表述;地震发生率的计算上,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将震源区分为地震统计区、背景源和构造源。对于中、强地震的分配上侧重于主要断裂的地震发生率,即详细的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性较高;而对于其它背景源地震发生率的分配上则以经验为主,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分配潜在震源区内地震活动时,多采用历史最大地震作为约束,并使用了代表性震级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否会对地震矩释放率产生影响,以及未来是否会发生超过断层破裂段长度或者历史地震最大震级的地震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使用一个更为科学且合理的计算步骤来进行中国大陆地震危险性预测,而非对每个环节经验性处理后进行叠加,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为后续进一步修改该模型和对区域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基于上述在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的诸多问题,本论文在中国大陆最新出版的构造断裂图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中国大陆地震目录、历史地震破裂等资料;并以川滇地区为例,将使用全球地震模型(Global Earthquake Model,GEM)提供的开源软件Open Quake及其主要工具箱HMTK,包括了目录分析、地质数据材料处理、构造应变率分析等对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模型进行分层建构和计算结果分析。一、编译中国大陆统一的MW震级目录我国拥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地震记录,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需要与断层破裂更为直观的矩震级MW目录。如何将现有的各种以面波震级MS为震级尺度的地震目录编译成一个统一的矩震级MW目录对于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至关重要。结合中国MS地震目录与全球MW目录(包括了全球质心矩目录:Global CMT目录,和国际地震中心-全球地震模型目录:ISC-GEM目录)中的相同事件,本文提出了约束型正交回归法分三个时间段(1900-1965、1966-1975和1976-2015)和震级大、小两部分(MS≥7.0和MS<7.0)来推导MS-MW之间的统计关系,将无MW震级值转化为MW值,并将目录中未有的但却出现在其它目录中的地震,加入到本文最终给出的新MW目录中。最终统一的MW目录含有约15,700个4.0级以上地震,较中国MS目录中增加了4,000余个地震,并远多于全球MW目录的1,400次地震事件。为了进一步分析目录的完整程度,将中国大陆分为东、西部(以105°E为界)进行统计分析完整性震级和时间,认为中国大陆东部的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明显早于大陆西部,这与我国东部人口聚集程度以及文明程度相对较高有关。从根据完整性震级和时间计算的震级-频度关系看,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发生率明显低于西部,而中国大陆东部0.88的b值较西部0.96的b值小。最终给出的MW目录以及这一完整性震级内的地震和震级-频度关系将被用于本论文中国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中。二、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尺度的统计关系在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地震动模拟时,需要根据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断层破裂参数;而根据全球地震数据得到的统计关系是否适合于板内地震构造环境下的中国大陆需要进行统计检验。目前基于中国大陆破裂参数给出的震级与破裂参数间关系主要集中在地表破裂的参数与MS震级上,需要建立适合于中国大陆的矩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以便用于后续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本文使用了正交回归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90次中、强震的破裂参数,给出了中国大陆东、西部(以105°E为界)各自的震级与破裂参数间统计关系。本文的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震级与破裂长度之间的统计关系存在着显着不同。对于中国大陆西部的地震,本文的回归结果与全球数据的回归结果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中国大陆东部地区走滑型地震占绝大多数,本文给出的中国大陆东部走滑型地震的回归直线斜率明显较西部小。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西部地震发生在具有较低应力降的弥散板块边界,而中国东部地震发生在具有较高应力降的板内构造环境中。从给出的破裂面积与MW之间的统计关系看,中国大陆西部走滑型地震MW≤6.70的MW与RA间统计关系同样适用于中国大陆东部。三、川滇地区震源模型的建立在对川滇地区的地震灾害模型建立过程中,根据区域构造特征、断裂活动习性和地震分布以及震源机制解特征,将川滇地区及其周边大致分为了11个主要震源分区,即缅甸俯冲带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川滇震源分区、东南沿海震源分区、华南震源分区、龙门山震源分区、喜马拉雅震源分区、巴颜喀拉震源分区、羌塘震源分区、西秦岭震源分区、汾渭震源分区。在对地震目录除余震后得到各震源分区的G-R关系,并根据应变率模型计算出各震源分区衰减型G-R关系中的拐角震级mc。结果显示川滇震源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和龙门山震源分区的b值分别为0.76、0.87和0.83,显示各震源分区的地震活动性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这些G-R关系中的参数,可将每个震源分区的应变率积累量根据衰减型G-R关系转换为各震级档积累频次;并与断层滑动速率根据截断型G-R关系转换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调节震源分区发震层深度与耦合系数乘积,以及断裂滑动速率进行分析,从而对区域应变率所对应的各震级档地震频次进行总量控制;区域应变率给出的G-R关系与震源分区内所有断裂滑动速率给出的G-R关系的差值即为震源分区的背景地震活动性;并根据地震活动性平滑分析结果分配到背景地震发生率上。这一方法与其它模型相比,不仅可以合理地将地震分配到断层活动和背景地震发生率上,还允许震源分区内发生超过历史最大地震的特大地震的小概率事件;而这些特大地震需要被分配到较长地断层上,因此在本文断层模型中仍然保留了大型断裂或其主要部分,没有对断层进行详细分段。四、OpenQuake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基于所建立的震源模型,利用逻辑树模型中的多个地震动预测方程和OpenQuake计算引擎,并结合了泊松分布的条件概率分布特征,计算了川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所引起的PGA分布特征,其中包括了断层运动引起的PGA预测分布图和背景地震发生率所引起的PGA预测分布图。断层引起的PGA预测分布显示高值主要集中在大型高速断裂带上,如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其周边的PGA值一般均大于0.4 g。这些大型高速断裂带并没有进行详细分段,震源区内的特大强震被分配到这些断裂上,因此这些断裂周边的PGA值较大。断层给出的结果主要反映了长期构造应力加载下,区域主要强震发生的概率,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特大地震的年发生率可能仅为万年一遇或者更低,如龙门山震源区给出的MW 8.0地震的发生率仅为6×10-5,即1.7万年1次,而与汶川MW 7.9同级别地震则约为5000年一遇。通过平滑分析地震活动性所得到的背景地震发生率主要是对历史地震目录的一个反映,也基本上与小区域的复杂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结果看,在川滇地区其结果也基本与断层引起的PGA分布相似,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红河断裂带北端附近、滇西南的盈江地区等附近存在高值区,显示地震的弥散分布和小区域的构造复杂性;而在鲜水河断裂带这样的大型走滑断裂带附近,由于断裂单一且清晰,该地区背景地震发生率所引起的PGA值则一般较小。综合两者引起的预测重现期为475年的总PGA分布特征,其结果与背景地震发生率引起的PGA分布相似,预测高值区也基本位于断裂附近,如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等。这一结果与我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比较,本文结果在断裂带附近明显高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给出的结果,分析其主要原因有:(1)着眼于地震模型中对于特大强震的预测,本论文没有利用较小的断层间的分段标志来将断裂划分为多个断层段,而是根据TGR关系和区域应变率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可能地震以及各震级档的地震发生率来分配,并将这些地震分配到大型断裂上。相较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根据断层分段并根据经验统计关系来给出最大震级,或者依据历史地震最大震级来给出相应值;本论文预测的最大震级、断层破裂长度所能承载的最大震级均较大,因此计算结果明显较大,所引起了断层周边预测PGA值也较大。从地震频次看,川滇震源分区、滇西南震源分区在强震发生率上也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高,而龙门山震源分区则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低,因此在川滇震源分区和滇西南震源分区,本文结果较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的PGA预测高值更为明显。另外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在分析潜在震源区地震空间分布时,采用了代表性震级的方法。这一方法也将降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总的地震矩释放量;尤其是在大震级档时;本文以0.1为震级档,相应地模拟出的地震矩释放率更接近现实情况。从PGA预测值的形状看,本文的结果基于断裂错动和背景地震发生率的叠加而得到,这样其形状在很多地区并不与小区域内主要断层呈现较高的吻合;而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主要基于潜在震源区展开,几乎所有的强震都被分配到潜在震源区内,因此其结果与断层的吻合程度更高。与全球地震灾害评估项目(Glob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rogram,GSHAP)结果相比,本文结果与GSHAP给出的结果相似程度高,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GSHAP过度强调了高速滑动断裂及其强震活动性的影响,而对于一些低速或者次要活动断裂带的作用有所弱化,如龙门山断裂带、红河断裂带、马边断裂带、虎牙断裂带等地区。由于同样采用了潜在震源区的方式,GSHAP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一样,与断裂带的吻合程度较本文结果要高。从上述结果看,本文结合断层滑动速率以及背景地震发生率来研究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的方法,既考虑到断裂的滑动在区域地震中的支配作用,也照顾到板内地震发生的弥散性,区域块体内部断裂的复杂性等特点,相较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图的结果,与实际的地震分布符合程度更高。综合上述结果,本论文给出的结果较前面的模型在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的误差。本结果在前期资料准备、地震灾害模拟的标准化处理和科学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与现有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全球地震灾害图的对比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也为后期逐渐改善现有的模型提供了基础。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6](2017)在《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高震级地震是指能沿发震活动断层产生地震地表破裂且震级M≥7.0的地震。高震级地震发生地点的识别是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和古地震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问题。地震地质学标志研究及其应用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进步,对地震灾害预防和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政府、社会和科学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地震科学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M8.0)、2010年玉树地震(M7.1)、2013年芦山地震(M7.0)、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Gorkha)地震(MW7.8)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学专家的关注,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高震级地震地质标志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中首先解剖、分析了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发震断层的地震破裂习性、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环境和中小地震活动性等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出高震级地震其发震断层或发生地点的5种共性特征,即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地质学标志,讨论了地震地质标志的可靠性问题;最后结合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参考已有区域地震层析成像和断层闭锁相关成果,对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未来高震级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试验性识别,这些地震地质标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时间的检验。

李昌珑[7](2016)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震区划工作对于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即土地利用规划、抗震设防和应急备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急备灾工作考虑未来短时间段内的地震危险性,需要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工作。地震区划研究需要涉及到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为确定性(Deterministic)方法和概率性(Probabilistic)方法。传统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SHA)模型假设地震的发生服从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各震级档的地震发生率都遵从古登堡-里克特震级-频度关系(G-R关系)。这种模型的地震发生率不随时间变化,是时间独立(Time-independent)的模型。自从Cornell(1968)提出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以来,人们便开始尝试对其中基于泊松模型的假设进行改进,提出了时间相依(Time-dependent)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时间独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主要应用于抗震设防工作,而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够给出一地区未来较短时间段内的地震危险性的估计结果,对于即将遭遇大地震的地区具有指示作用,对应急备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时间相依的地震区划研究与传统的地震区划研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考虑两类地震活动性模型,即大地震准周期复发模型和应力转移触发模型。二,需要考虑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本文系统研究了两类地震活动性模型和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将时间相依的地震区划思想应用于中国的地震区划工作中,如巴颜喀拉块体周边、南北地震带和山西太原附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上述地区进行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绘出了区域内时间相依的未来5年、10年、15年特定地震动参数的超越概率分布图,并同时间独立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区域内未来5年、10年、15年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基于以上工作,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有:(1)构建了基于大地震准周期复发和应力转移的两类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地震区划模型,为地震风险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应急备灾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精准防灾技术的发展。(2)系统研究了两类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将库仑破裂应力模型与BPT模型相结合的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3)考虑了大地震的近断层效应,将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引入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4)编制了基于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危险性计算算法和程序。(5)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应用在国内部分地区,对巴颜喀拉块体、南北地震带和山西太原及周边编制了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图。本文拓展了地震区划在地震灾害综合防范中的应用,对提升大震巨灾应急备灾的科学性进行了探索。

李昌珑,高孟潭,徐伟进,吴健[8](2016)在《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综述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研究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在我国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展望。本文认为,未来我国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地震活动性模型参数的确定、特征地震模型的适用性及判断准则、重复地震思想的应用、影响特征地震危险性计算因素的研究、大型构造上特征地震震源段落的识别划分、相邻构造相互影响机制研究等方面。未来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主要是给定时间段内的地震风险评估、应急备灾、地震保险等方面。

李昌珑,徐伟进,吴健,高孟潭[9](2015)在《基于特征地震模型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特征地震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正态分布模型和布朗过程时间模型,提出了使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的特征地震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通过具体算例对不同的特征地震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对特征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地震含时间模型在复发周期早期的地震危险性低于不含时间模型,而在后期其地震危险性则高于不含时间模型.特征地震复发周期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与布朗过程时间模型计算得出的地震危险性差别不大.在未到期望复发时间时,正态分布模型与前两种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差别不大;而接近期望复发时间及之后时段,正态分布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则迅速增大.

潘博[10](2012)在《河套断陷带北缘主要活动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研究》文中指出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研究已经由传统的定性分析发展到以概率性分析为主要手段的定量化研究。其中,实时概率模型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地震原地复发理论和概率论基础之上,以地质学研究成果和大地形变测量资料为参数依据的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活动断裂概率性地震危险性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震复发模式、地震复发间隔和概率模型。河套断陷带位于鄂尔多斯块体北缘,断陷带北部边界均为晚更新世以来强烈活动的活断层,包括狼山山前断裂、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乌拉山山前断裂和大青山山前断裂。近十年来以GPS为代表的大地形变监测新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积累了关于中国大陆的相对完善的GPS观测数据。本文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观测的运动速率场为基础,通过插值计算获得河套断陷带均匀网格化的GPS运动速率场。随后将GPS速率转化为应变率场,引入Savage利用Kostrov地震矩率累积释放公式所推导的最优地震矩率转换公式,将应变率转化为地震矩率,最后利用地震矩率法求得各断裂带的平均地震复发间隔。本文以河套及邻区83个古地震及历史地震样本,借鉴NB建模思想对复发间隔进行均一化,并利用最大似然法求得均一化的样本所服从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的参数,其中均值μ=-0.02254,标准差σ=0.2216。在概率模型的选取上,除对数正态模型外,本文还考虑了泊松模型和布朗时间过程模型,其中布朗时间过程模型的变异系数α取0.5。特征地震描述了地震原地复发行为,而其震级、即特征震级则决定地震的复发间隔。由于研究区没有发生7级以上震级的明确纪录以及破裂长度-震级经验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在特征震级的选取上本文综合考虑7级、7.5级和8级的震级并分别计算地震危险性。将求得不同震级地震的复发间隔和离逝时间参数代入预设的三个概率模型之中,利用计算机软件分别计算未来30年、50年、100年的地震复发条件概率值,并以此为依据对各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做出评价:①狼山山前断裂地震危险性比较高,百年内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发生7.5级及以上大震的可能性则相对较低。②色尔腾山山前断裂百年内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不能判断;发生7.5级地震的可能性则较大,并且不能排除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③乌拉山山前断裂未来百年发生7级及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而发生8级及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小。④大青山山前断裂百年内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相比其它断裂要高很多,同时也具备发生7.5级地震的可能性,而该断裂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则较很小。

二、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政策研究
        2.1.1 产业政策内涵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2.1 主要研究视角
        2.2.2 主要研究方法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4 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系统理论
        3.1.1 系统内涵
        3.1.2 系统基本特征
        3.1.3 系统基本规律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外部性理论
        3.3.2 公共产品理论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3.4.3 理论框架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1 总体结构
        5.1.1 模型结构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5.2 子系统的构建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5.3.2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6.1.2 政策工具分析
        6.1.3 政策强度分析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6.3.1 美国地热政策
        6.3.2 冰岛地热政策
        6.3.3 日本地热政策
        6.3.4 经验与启示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6.4.1 政策工具设计
        6.4.2 政策强度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2)淄博及邻区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断裂构造介绍
2 断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评估方法
    2.1 淄博及邻区断层小区的划分
    2.2 潜在地震最大震级的计算
    2.3 发震概率评估
        2.3.1 泊松模型
        2.3.2 时间相依的地震概率模型
3 结论

(3)FRP加固震损RC框架数值建模方法与抗震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FRP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构件及结构试验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FRP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构件及结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基于OpenSees的数值分析模型
    2.1 引言
    2.2 OpenSees软件的简介
    2.3 材料本构模型
        2.3.1 钢筋模型
        2.3.2 混凝土模型
        2.3.3 钢筋滑移单元
    2.4 截面恢复力模型与单元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FRP加固震损RC柱模型验证及参数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RC柱损伤试验
        3.2.2 RC柱修复加固试验
    3.3 数值分析模型
    3.4 模拟值与试验值比较
    3.5 参数分析
        3.5.1 轴压比
        3.5.2 混凝土强度
        3.5.3 纵筋配筋率
        3.5.4 FRP包裹层数
        3.5.5 FRP包裹长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FRP加固震损RC柱骨架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模型
    4.3 参数统计分析
    4.4 损伤程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分析
    4.5 骨架模型参数回归分析
    4.6 FRP加固震损RC柱荷载-位移骨架曲线验证
        4.6.1 试件概况
        4.6.2 公式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
        4.6.3 弹性刚度K1退化系数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FRP加固震损RC框架的易损性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构地震易损性基本原理及参数选择
        5.2.1 地震易损性方法分类
        5.2.2 地震易损性基本原理
        5.2.3 易损性需求能力的确定
        5.2.4 易损性抗震能力的确定
        5.2.5 地震动强度及结构损伤指标
        5.2.6 地震动的选取
    5.3 完好RC框架
        5.3.1 结构设计信息
        5.3.2 RC框架有限元建模
    5.4 震损RC框架
        5.4.1 完好RC框架的预制损伤
        5.4.2 结构构件损伤程度分析
        5.4.3 损伤RC框架模型建立
        5.4.4 震损RC框架建模方法合理性验证
    5.5 FRP加固震损RC框架方案
    5.6 RC框架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5.7 易损性分析结果
        5.7.1 地震需求模型
        5.7.2 地震易损性曲线的绘制
    5.8 小结
第6章 考虑后续服役期地震动参数变化的结构抗震性能裕度评估
    6.1 引言
    6.2 地震发生概率模型
        6.2.1 均匀泊松分布模型
        6.2.2 非均匀泊松分布模型
        6.2.3 布朗过程时间模型
    6.3 本文选取的地震发生概率模型
        6.3.1 相同评估烈度准则
        6.3.2 相同超越概率准则
        6.3.3 相同年平均发生率准则
        6.3.4 结构地震作用调整系数
    6.4 抗震性能裕度评估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地震动信息
致谢

(4)鄂尔多斯西北缘与东南缘典型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断裂活动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活动构造研究
        1.2.2 古地震研究
        1.2.3 构造应力场研究
        1.2.4 鄂尔多斯西北缘与东南缘典型断裂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鄂尔多斯地块及周缘断陷带新构造特征
    2.2 河套盆地及狼山山前断裂构造概况
        2.2.1 河套盆地概述
        2.2.2 第四系
        2.2.3 狼山山前断裂概况
    2.3 临汾盆地及罗云山山前断裂构造概况
        2.3.1 临汾盆地概述
        2.3.2 第四系
        2.3.3 罗云山山前断裂概况
第3章 狼山山前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研究
    3.1 断裂几何展布与活动特征
        3.1.1 断裂几何展布
        3.1.2 断裂活动特征
    3.2 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研究
        3.2.1 断错量估计
        3.2.2 地貌面年代约束
        3.2.3 断错速率估计
    3.3 晚更新世以来古地震研究
        3.3.1 概述
        3.3.2 典型探槽古地震分析
    3.4 晚更新世以来构造应力场特征
第4章 罗云山山前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研究
    4.1 断裂几何展布与活动特征
        4.1.1 断裂几何展布
        4.1.2 断裂活动特征
    4.2 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研究
        4.2.1 阶地抬升速率
        4.2.2 临汾盆地沉降速率
    4.3 晚更新世以来古地震研究
        4.3.1 席坊沟探槽
        4.3.2 樊村上寨岭探槽
    4.4 断裂上升盘冲沟裂点反演古地震
第5章 研究区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5.1 构造带地震时空分布
    5.2 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关系
    5.3 狼山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5.4 罗云山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简表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1
    全球地震危险性预测历史 1.2
    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模型(PSHA) 1.3
    震级-频度关系 1.4
    概率预测模型 1.5
    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 1.6
    中国大陆现今地震灾害模型中有待解决问题 1.7
    全球地震模型(GEM)及其地震灾害模拟软件OpenQuake 1.8
    本论文主要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
    中国大陆M_W地震目录的编译 2.1
    地震目录的选取 2.2
    震级关系的回归分析 2.3
    中国大陆M_W地震目录的编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大陆地区震级与破裂参数的统计关系 3.1
    现有的震级-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 3.2
    中国大陆现有的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 3.3
    建立中国大陆震级与破裂参数之间统计关系 3.4
    讨论与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川滇地区震源模型的建立 4.1
    震源模型的构建流程 4.2
    川滇地区构造背景 4.3
    地震发生率的分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结果与讨论 5.1
    强地面运动预测方程 5.2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计算与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6.3
    论文存在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资料来源与局限性 2高震级地震震例剖析
2.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
    2.1.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2.1.2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2.1.3地震破裂填空行为与地震活动性
    2.1.4地壳介质特性
    2.1.5应力-应变环境
2.2玉树地震
    2.2.1发震构造模型
    2.2.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行为
    2.2.3地壳介质特性
    2.2.4应力-应变环境
2.3尼泊尔廓尔喀地震
    2.3.1发震构造模型
    2.3.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习性
    2.3.3地壳介质特性
    2.3.4应力-应变环境 3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可靠性分析
3.1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3.2地震破裂空段
3.3活动断层闭锁段
3.4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3.5活动断层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段 4华北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区划分
4.1六盘山南-渭河盆地西段危险区(D1)
4.2色尔腾山危险区(D2-1)和大青山危险区(D2-2)
4.3晋冀蒙交界危险区(D3)
4.4晋南危险区(D4)
4.5静海-武邑危险区(D5-1)和邢台-新乡危险区(D5-2)
4.6昌邑-安丘危险区(D6-1)和宿迁-泗洪危险区(D6-2) 5青藏高原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区划分
5.1帕米尔东缘-西昆仑危险区(A1)
5.2 且末危险区(A2-1)和阿克塞—肃北—石堡城危险区(A2-2)
5.3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A3)
5.4 西秦岭北缘中西段危险区(A4)
5.5 玛沁-玛曲危险区(A5)
5.6 龙日坝危险区(A6)
5.7 石棉-东川危险区(A7)
5.8 宁蒗-木里-冕宁危险区(A8)
5.9 川滇藏交界危险区(A9)
5.1 0 嘉黎危险区(A10-1)和察隅危险区(A10-2)
5.1 1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A11)
5.1 2 普兰东-吉隆西危险区(A12-1)和亚东-错那危险区(A12-2) 6讨论与结论

(7)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地震灾害综合防范的关键措施
    1.2 地震区划图的研究现状
        1.2.1 规划与抗震设防区划图的研究现状
        1.2.2 应急备灾区划图的研究现状
    1.3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1.3.1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研究和应用历史
        1.3.2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现状
        1.3.3 地震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
        1.3.4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和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1.4.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模型
    2.1 特征地震概念和性质
    2.2 基于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2.2.1 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震级模型
        2.2.2 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复发间隔模型
        2.2.3 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概率
    2.3 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的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应力转移的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模型
    3.1 断层上的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3.1.1 布朗过程时间(BPT)模型
        3.1.2 强震对大地震发生时间的延后效应
        3.1.3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产生的时间相依的大地震活动性的变化
    3.2 鲜水河断裂带上几次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
        3.2.1 1981年道孚M6.9级地震对道孚-乾宁段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
        3.2.2 1967年侏倭M6.8级地震对甘孜-炉霍段的大地震发生率的影响
        3.2.3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地震对鲜水河断裂乾宁-康定段和磨西断裂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
    4.1 基于大地震破裂面三维结构的震源模型
    4.2 近断层地震动预测方程模型
    4.3 使用近断层地震动预测三维模型的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实例
        4.3.1 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3.2 山西交城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3.3 不同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
    5.1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的计算公式
    5.2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步骤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太原及周边地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6.1 太原及周边地区时间独立的地震危险性模型
    6.2 太原及周边地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
        6.2.1 山西太原及周边地区大地震发震构造的断层震源模型
        6.2.2 山西太原及周边地区大地震发震构造的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6.2.3 地震动预测方程模型和场地条件模型
    6.3 地震危险性区划及计算结果
    6.4 时间相依与时间独立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结果的比较
    6.5 太原及周边地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图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巴颜喀拉块体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7.1 巴颜喀拉块体中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7.1.1 巴颜喀拉块体中部时间独立的地震危险性区划
        7.1.2 巴颜喀拉块体中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
        7.1.3 巴颜喀拉块体中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结果及与时间独立结果的比较
    7.2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7.2.1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
        7.2.2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算法
        7.2.3 使用不同模型的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及计算结果的比较
    7.3 巴颜喀拉块体中东部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南北地震带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
    8.1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模型
        8.1.1 南北地震带的潜在震源区模型
        8.1.2 南北地震带的泊松分布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8.1.3 南北地震带的断层震源模型
        8.1.4 南北地震带的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8.1.5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的地震动预测方程模型和场地条件模型
    8.2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算法
    8.3 使用不同模型的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及计算结果的比较
        8.3.1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的五种策略
        8.3.2 使用五种策略的南北地震带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
        8.3.3 使用五种策略的南北地震带主要城市的未来100年地震危险性分析
    8.4 不同时间段的南北地震带的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和应用的历史
2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现状
    2.1 特征地震模型
    2.2 分段泊松分布模型
3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3.1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展望
    3.2 时间相依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应用前景
4 结语

(9)基于特征地震模型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特征地震活动性模型
1.1特征地震概念和性质
1.2特征地震震级模型
1.3特征地震复发间隔模型
    1.3.1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1.3.2正态分布模型
    1.3.3布朗过程时间(BPT)模型
1.4特征地震发生率 2基于特征地震模型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
2.1特征地震震源模型和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
2.2特征地震模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 3使用不同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实例
3.1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3.1.1特征地震危险性模型的建立
    3.1.2不含时间模型和3种含时间模型的地震危险性计算
3.2山西交城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3.3不同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比较 4讨论与结论

(10)河套断陷带北缘主要活动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预报研究现状
        1.2.2 地震中长期预报与构造地质学
        1.2.3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研究
        1.2.4 以 GPS 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应用
    1.3 论文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2.1 断陷带的形成与演化
    2.2 构造应力场
    2.3 地震活动特征
    2.4 河套断陷带北缘主要活动断裂
        2.4.1 狼山山前断裂
        2.4.2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
        2.4.3 乌拉山山前断裂
        2.4.4 大青山山前断裂
    2.5 古地震研究
第3章 利用 GPS 资料计算地震复发间隔
    3.1 地震矩
        3.1.1 特征震级介绍
        3.1.2 特征震级的选取
        3.1.3 震级-地震矩经验关系公式
    3.2 地震矩率
    3.3 应变率
        3.3.1 GPS 资料的处理
        3.3.2 应变率
    3.4 公式参数及地震复发间隔
第4章 地震中长期危险性概率
    4.1 发震概率模型介绍
        4.1.1 泊松模型(Poisson distribution model)
        4.1.2 正态分布模型(Normal distribution model)
        4.1.3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Lognormal distribution model)
        4.1.4 BPT 模型(Brownian Passage Time model)
    4.2 模型参数的选取
        4.2.1 模型的选取
        4.2.2 建模样本的来源
        4.2.3 最大似然法估计
        4.2.4 BPT 模型变异系数
    4.3 离逝时间
    4.4 概率计算结果
        4.4.1 地震危险性分析
        4.4.2 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和认识
    5.2 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淄博及邻区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评估[J]. 孙强,王涛. 四川地震, 2020(01)
  • [3]FRP加固震损RC框架数值建模方法与抗震性能评估[D]. 邹雅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4]鄂尔多斯西北缘与东南缘典型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研究[D]. 孙昌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5]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预测模型[D]. 程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3)
  • [6]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
  • [7]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及应用[D]. 李昌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8]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李昌珑,高孟潭,徐伟进,吴健. 中国地震, 2016(01)
  • [9]基于特征地震模型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 李昌珑,徐伟进,吴健,高孟潭. 地震学报, 2015(06)
  • [10]河套断陷带北缘主要活动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研究[D]. 潘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0)

标签:;  ;  ;  ;  ;  

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