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论文汉译英中若干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关永皓[1](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研究的方法、路径、范式在不断翻新,翻译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翻译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应同时兼顾语言、跨文化交际、语篇特征等属性,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本论文认为,翻译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原文语篇,而翻译的最后成果则是译文语篇。因此,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的相关理论,宏观上从语法连贯、语义连贯、语用连贯三个大的角度,微观上则是从该三大角度的下位分类出发,以中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日译本《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两个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的语篇连贯的基础上,对语篇连贯在日译本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语篇连贯在汉译日翻译过程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及应用的可能性,并以此检测译文的准确性。在语法连贯视角下,首先从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等多个具体的角度对日译本中的语篇连贯的重构展开了研究。在“照应”这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第一、二、三人称及其复数的日译。在“替代和省略”小节,着重探讨了指示词“如此”、“这么”、“这样”的日译。“连接”小节里,对连词“以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文语篇要达到连贯重构的目的,不可过多受原文语篇的掣肘,而是应根据日语的语言特质、译文的语篇连贯特性等,作适度的增减及调整,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文的结构。其次,从修辞连贯的角度对译文语篇的连贯进行了研究。具体是择取了有代表性的“排比”修辞格,从句子的排比和句子成分的排比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原文语篇中的排比对译文语篇中排比的使用与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多数情况下按照原文中顺序翻译为日语,即可重构连贯。另外还发现,语篇中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日译词不同的情况。为了使语篇在连贯方面更紧密,有必要对译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再次从句法连贯的角度,以“被”字句为探讨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文中的“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的“被”字句可以译为日语的被动句,但也有例外,有的“被”字句翻译成日语被动态反而不自然,进行汉译日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译文的连贯性。然后是从语序的角度,包括主谓殊位、定语、状语等角度,考察了译文语篇中的连贯是如何重构的。通过对原文语篇的整体分析,发现主谓殊位主要发生在汉语的“是”字句中,数量也很少,且并未发现“是”字句以外的主谓殊位的情形。“定语”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双重定语和多重定语的日译。整体而言,译文中多重定语的排序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需要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对原文语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分析清楚多重定语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较长篇幅语篇中连贯的重构,发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译文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主位推进模式是否要调整,不仅取决于译者,还要观察译文语篇连贯性是否得以保证,以及连贯是否顺畅。语法连贯是研究《治国理政》及其他中央文献日译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也是首要层次,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要处理的首先是语言,尤其在书面形式的语篇中,这一特征更为显着。在由低到高的、划分为词、句、超句体、段落、语篇的各个层级上,中央文献的汉译日都要遵守译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译语语篇中的前后句子、前后段落的连接上,要流畅自然、不带逻辑矛盾,同时体现应有的、恰当的逻辑关系,以使译文语篇的连贯得以恰当重构。在语义连贯视角下,首先从小句经验功能角度对语篇连贯在《国政运営》的语篇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process)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认为,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过程中,译文语篇的小句的“过程”类型的择取,要兼顾语篇的意义;其次,译文语篇的小句间逻辑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服从于译文语篇的整体意义,并同时受原文语篇中小句的“过程”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再次,由于原文语篇中的一个小句,在译文语篇中可以用两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同时为使译文语篇的语义连贯重新构建起来,小句也有可能进行分译、合译、不译,甚至有可能降至次一级的单位(词组、短语等)进行表达。其次从重复和同义性衔接两个角度,对《国政运営》中的句际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个语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有的原文的衔接在译文语篇中保留下来,从而使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比较明显;而有的例子中,衔接在译文语篇中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有衔接中断的现象,对语篇的连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使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能清晰可见,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应当参照原文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使其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再次从同现关系的角度,对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翻译中,要注意具体语义的表达,消除歧义,以确立该词的具体语义指向,消除模糊语义,重新构建译文语篇的连贯。然后从段际语义连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发现通常需要让译文语篇在语义连贯方面与原文语篇保持一致,一般不做改动。为了保持语义连贯、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译、合译等。最后从深层逻辑语义的角度对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政运営》语料中,有的深层逻辑语义没有翻译出来,造成译文读者难以把握原文语篇的意义,主旨不鲜明,导致翻译出现了失误,连贯发生了断裂。因此本论文认为,译者需要全面分析原文语篇的深层逻辑语义,并在译文语篇中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在语用连贯视角下,首先,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语篇连贯重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连贯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直接和间接翻译方法使《治国理政》的日译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语篇的连贯方面也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在语域的三要素方面,对应清楚,所表述的主题基本一致。语场方面,原文语篇的连贯,在译文语篇中以相同的语言结构保留;语式方面,原文和译语之间对应性强,各自也都达到了语式的要求;语旨方面也符合讲话人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原文的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得以重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最后从语域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语域包含语场、语式及语旨,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影响语言使用,从而导致不同的语域产生。语式方面,结构上存在对应,句式既有变化又有规整,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严密。语旨方面,译文语篇也没有改变原文语篇的讲话特色,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说,语场、语式、语旨对日译及《国政运営》的语用连贯重构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认为三者在《国政运営》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三者所构建的译文语篇《国政运営》的连贯在整体上不是线性的或单向的,而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络。语法连贯处于最基础维度,是汉译日翻译和译文语篇实现连贯重构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首要视角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语义连贯与语法连贯紧密相联,且处于语法连贯的上一层次。语法连贯与语义连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关,而是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语用连贯是高于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一个维度,处于二者之上,《治国理政》和其他中央文献的日译,在使译文语篇的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同时,也要兼顾语用连贯。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语篇连贯在中央文献汉译日的翻译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译文语篇中的连贯重构具有指导性作用。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的重构,可使译文语篇更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语篇特征更为清晰。基于语篇连贯角度的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是将中央文献的汉译日翻译看作是超越字对字、句对句逐一翻译、机械翻译的翻译,将研究视野拓展至语篇层次,探讨语篇层次上的译文语篇的连贯重构。本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文本对比分析法、文献综述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视角独特。本次研究是从一个崭新的语篇连贯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的汉译日翻译研究。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同或相似视角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日译本的相关数据,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日译本的受众接受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客观性的支持;(3)紧密联系中央文献研究实际。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语篇连贯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的汉译日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所采取的视角和方法,是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和研究《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能为其他中央文献的外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助力中国声音的海外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伶俐[2](2020)在《国内三所高校MTI口译毕业论文调研报告(2009-2019) ——基于CNKI数据库的图谱可视化分析》文中指出自2007年起,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内的15所高校率先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历经12年,翻译硕士教育蓬勃发展,口译硕士数量亦逐年递增。关于翻译学,翻译硕士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亦是不断深入。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口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更鲜有学者从口译硕士自身视角对这一主题进行探索。本文拟借助文献图谱软件CiteSpace,选取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MTI学生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知网于2009-2019年区间内所收录的上述三所院校893篇口译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可视化图谱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本调研拟探讨下列问题:从论文研究热点和趋势等方面,探讨2009-2019年期间,北外、上外、广外的MTI口译方硕士论文的发展及趋势。研究发现,2009-2019年间,北外、上外以及广外的英语口译毕业生,进行论文写作时主要采取实践报告的模式,结合相应理论,对自身在交传或同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与讨论。引用频率最高的理论为精力分配模型,释义理论,目的论以及关联理论;而探讨的最多的话题是应对策略。但是三所高校的学生又有各自研究偏好。例如,北外学生更多进行文学译本的对比分析,上外学生更多对交传或同传实践进行分析,而广外学生则更侧重于多元化语言服务的场景下的实践分析。此外,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出现了更多对新出现的,如语音识别,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听辨障碍,译员角色与主体意识等话题讨论。作者在论文中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以期丰富MTI口译方向学生对毕业论文发展现状的理解,并为其今后口译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阮鸿璜[3](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孙瑞杰[4](2020)在《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哈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引领力、号召力与日俱增,想要了解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但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想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汉语政论文的翻译成为其他人了解中国发展现状的重要媒介。政论文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高度重视政论文的翻译,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误解,而且可以宣传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进一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促进交流和发展。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成就与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改革开放继续向前推进的目标要求,作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的宣言书和动员令,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主要从政论文的定义、特点入手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进一步结合翻译理论知识对政论文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对政论文特点的分析,从词语翻译、句子翻译、修辞格运用三方面探析,归纳政论文的翻译原则、方法以及对发现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忠实原作表达内容;慎重选词;关注文化差异;信息重组;提升译者素养。进而获取对政论文翻译研究启示:思维排查,消除障碍;措辞严谨,避免误导;结构冗余,妥帖翻译;缩略词句,意行显现。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内容丰富,篇幅适中,本文以哈译为研究对象,包括政治类词汇、文化类词汇进行研究,结合政论文的翻译方法及原则,分析阐述哈译本中存在省略欠妥、选词不当、信息不对应和修辞格不对应翻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保持原作特点、慎重选词、提升译者文化素养等翻译质量优化对策及提出政论文翻译研究启示。基于所需政论文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本文希望寻求更有效的翻译来提升政论文的翻译质量。全文包括四个章节。前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研究的方法、创新之处与介绍政治文及原着与译本;第一章是从词汇、句子、修辞格运用入手对译本进行宏观上翻译分类;第二章是归纳总结翻译原则、翻译方法以及翻译问题;第三章是品析译本的翻译质量,整理译本存在省略欠妥、选词不当、信息不对应和修辞格不对应的翻译现象,并提出相应翻译质量优化对策。第四章是讨论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翻译研究启示录;结语是总结以上内容,梳理本文的观点、思路和收获以及论文撰写过程中的遗憾。本文认为,政论文翻译除了要把握语言意义的还原外,还要注重措辞严谨,避免误导;对于结构冗余,要妥帖调整再行翻译;缩略语句,要注重意行显现,以期在忠实的基础上更加凸显政治论文的政治性、宣传性,实现原作译作读者能有相同的感受。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孙吉娟[6](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倪莉萍[7](2020)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学术翻译 ——以《媒介地理学》第九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于文学翻译和法律翻译,学术翻译主要为某个专业领域内的读者和学者服务,帮助他们跨越语言障碍,搭建友好交流的桥梁。因此学术翻译对译者的要求更高,除了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和基础翻译技能,还需要对涉及的专业领域有所了解,才能最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更准确、更流畅地传达原作者的意图。本文主要以《媒介地理学》一书中第九章的汉译英翻译实践为例,试通过比较中文和英语中陈述句的主位—述位结构,初步总结学术文本汉译英中,可采用的主位—述位调整策略及实用、有效的语篇衔接技巧。经过研究,文章简要总结了英汉双语间陈述句的结构相似点与差异点,对翻译任务可能产生的障碍及相应可采用的翻译策略。针对符合“主语+谓语+宾语”的汉语句,或大致符合“已知信息+新信息”的汉语句,在不改变原文表达意图和句子重心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原文主位—述位结构;针对汉语原文从句或述位部分过多过长、汉语重要信息置于句末的述位位置、议论结构不清晰或与上文联系不够紧密的情况下,可采用改变原文主位—述位结构的翻译策略。同时,笔者也提出,英汉双语句式多变,有时也需译员整合两种不同翻译策略,以达到优质译文的目的。
张慧霞[8](2019)在《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中外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博物馆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所以文博资料的翻译质量直接关系着文化交流的效果。但是文博资料文风朴实、专业性强、布局灵活,这些特点都给译者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文博资料英译研究对于相关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本文作者参与了山西博物院资料的英译实践,翻译的文本资料包括《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行动成果展》等共计12个汉译英文本。翻译过程中,作者在短语层面和句子层面的主次信息划分上都出现了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作者撰写了本翻译实践报告。在撰写本报告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对主次信息有了进一步认识,并采用例证法和比较法,对原译和改译进行对比,结合中英语言结构的差异,分析原译文的不足之处,经过反思总结,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对英译文博资料有所借鉴,并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报告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作者在本章主要简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任务过程,作者在本章主要对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改做了回顾。第三章为主次信息区分问题案例分析,在本章,作者结合具体实例,对翻译过程中在短语层面和句子层面出现的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主要是漏译主要信息、多译次要信息、弱化主要信息和强化次要信息——做了分析;在第四章作者针对主次信息区分不当的问题总结了翻译对策,即深入理解原文、强化表达能力、活用翻译方法。第五章是结语,在本章,作者反思总结了在翻译山西博物院资料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仍遗留的不足之处及拟采用的应对策略。
崔亚蕾[9](2019)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文中指出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存在大量中日同形词。一般认为,由于中日同形词的存在为中日互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中日同形词虽然字形相同,在词义、搭配习惯、文体、褒贬色彩等诸多方面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经常发生误译或翻译不当等情况。本研究从翻译目的、预期受众、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等多维度探讨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的两个日译本中的中日同形词翻译问题。考察了翻译目的的差异对同形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产生的影响,并结合具体译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同形词翻译的受众接受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新的同形词翻译方法分类。本研究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同形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提出了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翻译目的选择多样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原则。同时,本研究对于除政治文献以外的同形词翻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同形词本身的翻译研究,无论是从政治文献翻译的特殊意义还是一般性翻译的普遍意义来看,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日译本主要译者和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考证,回溯了两个日译本翻译的时代背景、翻译目的、预期读者、翻译过程等,探究了这些要素对译者在翻译同形词时思考与选择的影响。在中央文献特别是领袖着作日译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并具有较为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如此,通过译者访谈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由于翻译目的及预期读者的不同而产生了对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选择上的差异,探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今后中央文献以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所具有的科学指导意义。其次,通过受众问卷调查,对两个日译本的同形词翻译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接受本次调查的日本受众人数高达234名,且分布较为均衡,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同形词翻译研究中如此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尚属首次。具体调查方法是将两个译本中一方翻译成同形词,而另一方翻译成其他表达的部分进行抽取,进而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形词展开对比分析。基于对比分析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受众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面考察分析了两个日译本中同形词的翻译在受众接受效果上的差异,并从词义、搭配、文体、褒贬色彩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受众接受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推进了同形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次依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同形词的翻译方法进行了6种新的划分:(1)移植;(2)解说;(3)加译;(4)译为其他汉语词;(5)译为非汉语词;(6)不译。其中(1)到(3)的翻译方法采用了保留“同形词”形式的“异化”翻译策略,而(4)到(6)的翻译方法则采用了不保留“同形词”形式而侧重传递原文内容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考察两个译本中的同形词在翻译方法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结合译文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出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多样性,也为今后中央文献及其他文献中同形词的日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发现,风媒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感兴趣、并有汉文训读(「汉文训読」)基础的一部分知识层次较高的受众的需求。正是基于对受众的这种预期,该译本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上较多地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则更多地使用了直接“移植”的方法。而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的同形词在采用“移植”的方法直接用于日语译文的时候,产生了词义不明、与前后词语之间搭配不当、文体过于生硬、汉语和日语中的褒贬色彩不一致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而外文社译本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日本民众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中国历史变化和今后局势发展”,并未将预期的受众只限定于有较好的「汉文训読」(汉文训读)基础的知识层,因此在中日同形词的翻译策略上既有“异化”又有“归化”,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也没有局限在直接“移植”上,而是选择了更为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对现代受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文社译本采用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更为自然易懂,更易被日本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吕煜芳[10](2019)在《汉语话题链及其习得研究》文中提出话题链是汉语篇章的重要组织方式之一。本文以汉语话题链为对象,考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篇章结构规则的习得情况,并根据习得特点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篇章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基于这一思路,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本体研究、习得研究和教学研究。本体研究部分聚焦于汉语话题链中篇内句(即通常所说的“小句”)的结构特点,以篇内句数量及篇内句所含回指代词数量和关联成分数量作为三个基本指标,对汉语话题链及其对应的英文进行了定性研究和定量对比分析,以此揭示汉英篇章构建规则的差异,并在差异中凸显出汉语篇章结构的特点——块状性和离散性。研究发现,汉语话题链中的篇内句数量大于与之对应的英语,而回指代词和关联成分则少于英语。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汉英以上三个指标的对比关系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上述三个指标的数量统计结果为习得研究提供了参照的标准值。在习得研究部分,通过对28名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变量受控的翻译测试这一实证研究,考察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语篇章构建规则的习得情况。研究结果与本体研究部分统计分析所得标准值的对比显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篇内句数量和回指代词数量的控制上,受母语负迁移作用较大,产出的汉语篇章结构在上述两个指标上不太理想。但在关联成分的使用上,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不但能够了解汉语篇章关联成分相对英语较少的特点,而且能够在汉语篇章构建过程中自觉控制其数量。在教学研究部分,我们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就如何克服母语负迁移、如何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处理篇章结构规则这一知识点展开讨论,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篇章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
二、科技论文汉译英中若干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论文汉译英中若干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问卷概要 |
1.3.2 问卷问题说明 |
1.3.3 问卷调查结果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1.6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溯源及界定 |
2.2 衔接与连贯 |
2.2.1 衔接 |
2.2.2 连贯 |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
2.3 语篇连贯与翻译及外宣翻译 |
2.3.1 语篇连贯 |
2.3.2 语篇连贯与翻译 |
2.3.3 语篇连贯与外宣翻译 |
2.4 语境及翻译语境 |
2.5 国内外中央文献翻译及翻译研究的概况 |
2.5.1 《治国理政》以外的中央文献日译及研究概况 |
2.5.2 《治国理政》的日译及研究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 衔接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1 照应视角 |
3.1.2 替代和省略的视角 |
3.1.3 连接视角 |
3.2 修辞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 句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1 “被”字句的范围 |
3.3.2 “被”字句的日译 |
3.4 语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4.1 语序变化 |
3.4.2 常位与殊位 |
3.4.2.1 主谓殊位 |
3.4.2.2 定语 |
3.4.2.3 状语 |
3.5 主位推进模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5.1 主位与主位结构 |
3.5.2 主位推进模式 |
3.5.3 主位推进模式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1 小句经验功能 |
4.2 句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2.1 重复 |
4.2.2 同义性衔接 |
4.3 同现关系与《治国理政》日译 |
4.4 段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5 深层逻辑语义与《治国理政》日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用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 关联翻译理论 |
5.1.1 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2 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2 语境 |
5.3 文化语境与《治国理政》日译 |
5.4 语域与《治国理政》日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中央文献日译方略 |
6.2.1 语法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2 语义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3 语用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3 研究展望 |
图目 |
表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原文 |
日本语要约 |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2)国内三所高校MTI口译毕业论文调研报告(2009-2019) ——基于CNKI数据库的图谱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1.1 Rationale |
1.1.2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I Thesis |
1.1.3 Application of CiteSpace |
1.1.4 Conclusion |
1.2 Outline of this Report |
CHAPTERⅡ RESEARCH METHODOLOGY |
2.1 Data Sources |
2.2 Research Design |
2.2.1 Tool Used in the Research |
2.2.2 Research Thoughts and Methods |
CHAPTERⅢ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
3.1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Description |
3.2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3.2.1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BFSU,SISU and GDUFS |
3.2.1.1 Similarities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Highly-cited Theories |
3.2.1.2 Differences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Highly-cited Theories |
3.2.2 Research Trends of Graduation Thesis of MTI Interpreting Students |
3.2.2.1 Trajectory of Research Hotspots of Graduation Thesis of MTI Interpreting Students |
3.2.2.2 Trend of Research Hotspots of Graduation Thesis of MTI Interpreting Students |
CHAPTERⅣ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Suggestions for MTI Interpreting Students |
4.3 Limitations of this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PPENDIX A:MTI interpreting theses topics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
APPENDIX B:MTI interpreting theses topics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APPENDIX C:MTI interpreting theses topics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
(3)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东亚文化圈 |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 |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
小结 |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
一、章节问题 |
二、词序倒置问题 |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
小结 |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
四、心挂在树梢上 |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
七、狼和鹤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
一、雁衔龟 |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
小结 |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
小结 |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
第一节 概说 |
一、朝鲜半岛 |
二、日本 |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
一、理家本生故事 |
二、活猴肝故事 |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越语文献 |
后记 |
(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哈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研究动态与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0.5 习近平《40周年讲话》哈译本与政论文 |
第一章 习近平《40周年讲话》翻译分析 |
1.1 词汇翻译 |
1.2 句子翻译 |
1.3 修辞格运用 |
第二章 习近平《40周年讲话》翻译原则与方法释析 |
2.1 翻译原则 |
2.2 翻译方法 |
2.3 翻译技巧 |
第三章 习近平《40周年讲话》翻译质量及优化对策 |
3.1 翻译优点评述 |
3.2 翻译问题 |
3.3 翻译质量优化对策 |
第四章 习近平《40周年讲话》翻译研究启示录 |
4.1 思维排查,消除障碍 |
4.2 措辞严谨,避免误导 |
4.3 结构冗余,妥帖翻译 |
4.4 缩略语句,意行显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哈萨克语字母和国际音标对照表 |
附件2 习近平《40周年讲话》微语料库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7)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学术翻译 ——以《媒介地理学》第九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翻译项目介绍 |
1.1.1 翻译项目背景 |
1.1.2 译前准备 |
1.1.3 译中难点分析 |
1.1.4 译后审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学术翻译研究现状 |
1.2.2 语篇衔接理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英汉陈述句的主位—述位结构对比 |
2.1 英汉陈述句的主位—述位结构相似点 |
2.2 英汉陈述句的主位—述位结构差异点 |
2.2.1 汉语的主题显着与英语的主语显着 |
2.2.2 汉语的“空位主位”与英语的“虚主位” |
2.2.3 汉语主位—述位多次重复,英语倾向于用替代避免重复 |
第三章 《媒介地理学》第九章的主位翻译 |
3.1 保留原文主位与述位结构的策略 |
3.2 改变原文主位与述位结构的策略 |
3.2.1 主语移至句首的改变策略 |
3.2.2 为“空主位”添加主位的改变策略 |
3.2.3 以替代避免重复的改变策略 |
3.2.4 论述结构改变策略 |
3.2.5 修饰语前置的改变策略 |
3.3 主位与述位结构的整合策略 |
第四章 总结 |
4.1 收获与成长 |
4.2 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术语表 |
附录Ⅱ 原文译文 |
(8)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校改 |
第三章 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案例分析 |
3.1 短语层面 |
3.1.1 漏译主要信息 |
3.1.2 多译次要信息 |
3.2 句子层面 |
3.2.1 弱化主要信息 |
3.2.2 强化次要信息 |
第四章 汉译英中主次信息区分问题的翻译对策 |
4.1 深入理解原文 |
4.2 强化表达能力 |
4.3 活用翻译方法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及《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综述 |
2.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
2.1.1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2.1.3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
2.2 中央文献中译外研究 |
2.3 多译本对比研究 |
2.4 《邓选》的中译外研究 |
2.5 《邓选》日译本相关情况研究 |
2.5.1 《邓选》中文版出版情况 |
2.5.2 《邓选》日译本出版情况 |
2.5.3 《邓选》日译本译者研究 |
2.5.4 小结 |
2.6 同形词研究 |
2.6.1 同形词的界定与分类 |
2.6.2 同形词的先行研究 |
2.6.3 同形词翻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
3.1 本文的同形词语料 |
3.2 日译本同形词受众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概要 |
3.2.2 问卷的选词标准 |
3.2.3 问卷的题目设定 |
3.2.4 问卷的调查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受众问卷调查的同形词日译研究 |
4.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意差 |
4.1.1 译为非同形词更易理解 |
4.1.2 译为同形词更易理解 |
4.2 问卷调查结果没有显示有意差 |
4.3 小结 |
第五章 《邓选》日译本同形词译法分析 |
5.1 同形词翻译方法的分类 |
5.2 具体译例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的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6.3 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日本语要旨 |
附录 I 风媒社译本译者访谈记录 |
附录 Ⅱ 《邓选(1975—1982 年)》卷日译本同形词译文对比 |
附录 Ⅲ 受众问卷调查表 |
附录 Ⅳ 受众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
附录 Ⅴ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附录 Ⅵ“《邓小平文选》日本版出版纪念会”的相关照片资料 |
附录 Ⅶ 胡耀邦同志为祝贺《邓小平文选》在日本出版所作的题词 |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 |
(10)汉语话题链及其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对象 |
1.3 文献综述 |
1.3.1 话题链的研究现状 |
1.3.2 汉语二语话题链的教学和习得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对比语言学方法 |
1.5.2 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 |
1.5.3 实证研究的方法 |
1.5.4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和偏误分析法 |
1.6 语料来源 |
2 汉语话题链本体研究 |
2.1 话题链的定义、类型 |
2.1.1 话题链的定义 |
2.1.2 话题链的类型 |
2.2 话题链中的小句 |
2.2.1 小句界定 |
2.2.2 汉英篇内句对比 |
2.2.3 汉英篇内句的量化统计 |
2.3 话题链中的回指 |
2.3.1 汉语话题链中少使用显性回指 |
2.3.2 汉英回指代词的量化统计 |
2.4 话题链中的关联成分 |
2.4.1 汉语话题链中少使用关联成分 |
2.4.2 汉英关联成分的量化统计 |
2.5 小结 |
3 汉语二语话题链习得研究 |
3.1 测试 |
3.1.1 测试设计 |
3.1.2 测试结果分析 |
3.2 偏误分析 |
3.2.1 偏误类型 |
3.2.2 偏误原因 |
4 教学建议 |
4.1 克服母语负迁移 |
4.1.1 强化练习 |
4.1.2 注重两种语言的差异性 |
4.1.3 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训练 |
4.1.4 运用汉语思维 |
4.2 教材编写方面 |
4.2.1 教材分析 |
4.2.2 汉语二语教材编写建议 |
4.3 重视培养汉语教师 |
4.3.1 培养教师的理论知识 |
4.3.2 注意教师用语 |
5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汉译英和英译汉各15对例子 |
附录B 英语母语背景学生测试题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科技论文汉译英中若干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D]. 关永皓.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2]国内三所高校MTI口译毕业论文调研报告(2009-2019) ——基于CNKI数据库的图谱可视化分析[D]. 张伶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哈译研究[D]. 孙瑞杰.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7]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学术翻译 ——以《媒介地理学》第九章为例[D]. 倪莉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D]. 张慧霞. 山西大学, 2019(02)
- [9]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的《邓小平文选》同形词日译研究[D]. 崔亚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10]汉语话题链及其习得研究[D]. 吕煜芳. 宁波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