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都市报未来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芸[1](2020)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互联技术的影响,新旧媒介此消彼长,媒介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也在快速转变。媒体融合背景下,建设移动新型主流媒体、重塑主流媒体与用户的连接成为我国媒体融合的主要目标。我国当前媒体融合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都市报融媒体建设是我国完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探索具有充满张力的格局意义。研究以信息系统使用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媒介生态理论为依据,使用了定量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动了数据、模型、访谈、问卷等多重工具和手段,探讨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要素,以都市报的融媒体发展的视角回应对我国四级媒体融合发展布局的“中部力量”建设的思考。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是都市报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维系用户、聚集用户的系统性战略,平台层面的粘性、产品层面的粘性、都市报从业者的融媒体素养、用户粘性是其粘性的构成要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反映了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基于价值连接的互动关系,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之间双向沟通、对用户需求了解和用户服务,他们为融媒产品的设计、制作、传播协同合作,他们在共生融合之中实现共赢。都市报融媒体以大数据技术驱动,赋能平台价值;平台之间的联动、协同发力和激发多层次的用户互动参与构建了平台粘性。都市报融媒产品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延伸价值和附加价值构建了产品粘性。都市报主体层面的融媒体意识、融媒体能力、融媒体知识、融媒体伦理与道德四个方面构成了都市报融媒主体的融媒体素养,人才的优势及其融媒体素养成为决定都市报融媒体市场竞争力的实质性因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是用户在使用都市报的多元融媒体传播平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持续使用行为,建立在用户的采纳开始,经过持续使用到粘性产生的行为演进过程,粘性的强弱反映着都市报和用户关系的强弱。研究以期望确认模型(ECM-ISC)为原型,构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并通过持续使用意向影响粘性。满意度也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持续使用意向、感知转换成本、习惯均正向影响粘性。都市报融媒体可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升用户对都市报融媒体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提升用户满意度,进而逐步形成依存感,形成粘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以深描我国都市报融媒体的运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进程中希冀通过技术、产品、服务三个维度上对都市报的特质、功能形成延伸,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感知,进而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增强粘性。技术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从平台建设方面实现跨媒体、跨业务的融合,解决内容、用户和连接方面的问题;产品方面,发挥都市报不可替代的专业化生产优势,转型战略从原来的“媒介拓展”调整到优质内容生产的本位上来,将优质内容向移动端迁移;服务方面,整合都市报长期积累的资源,以综合化的媒体创新服务,开拓都市报的市场新空间。都市报的融合行进之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移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技术、产品、业态、用户、体制机制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系统协调。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过程中,要在增强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飞越高。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提升路径,要在都市报融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连接为核心的基础上,确立优质内容生产本位、优化业务流程,社交化传播、激活用户“价值”,技术驱动、与内容传播融通共享,树立融媒体意识、创新管理机制。在国外报纸提升粘性、建立与用户的新型关系策略中,我国的都市报可以借鉴通过创新团队组建、编辑部重组进行高品质的内容生产,实现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探索会员制、付费制等模式,与用户关系强连接;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关系,增强粘性;跨界融合、延长产业链。
洪永[2](2020)在《媒体融合时代都市报发展策略研究 ——以贵州都市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媒介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受众获取信息渠道发生转变。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势弱,造成报纸读者群体流失、经营渠道失效、影响力下降,生存环境被进一步压缩。其中,都市报作为完全市场化运作报纸类型,处境更为堪忧,迫于经营压力纷纷借力新媒体寻求突围机会。2014年,国家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按照这一要求,各地都市报纷纷加快媒体融合转型进程,改变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拓展分发渠道,建设全媒体传播格局。通过一系列提高媒体影响力措施,重新找回流失的市民群体,以期实现经营自救。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旗下“子报”贵州都市报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该报在推进媒体融合的五个主要方面的现状、面临的问题,通过SWOT媒介分析,给出转型策略与建议。通过对贵州都市报的研究,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坚守传播价值,探索传统媒体新的经营方式,在新技术背景下如何赋能传统媒体发展,为其他处于类似境地的都市类媒体提供参考意见。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篇论文的绪论章节,主要涉及论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脉络。第二部分,涉及都市报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对都市报转型概况性的描述。一是报业转型与都市报的出现:都市报的出现与报纸特点,贵州都市报的诞生背景;二是媒体融合与都市报转型历程:当下媒体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研究趋势,不同时期都市报转型概况。第三部分,通过对背景的阐述,结合贵州都市报的访谈资料、数据回溯、文献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具体研究,讨论目前贵州都市报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第四部分,是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贵州都市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作分析判断。探讨媒体融合过程中媒体声誉、市场运作和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纸媒思维定势、采编人员业务能力、平台运维技术方面的劣势;融媒体政策红利、普惠性新技术、消费市场扩大带来的机遇;传播市场被瓜分、O2O巨头下沉所面临的挑战。第五部分,是根据前文对现状和问题分析,基于SWOT分析结果,再次基于媒体融合过程中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五个方面,为贵州都市报转型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本文提出本篇论文的结语,包括笔者对都市报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思考,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
李莎莎[3](2020)在《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文中指出在媒体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媒体都在推进以移动数字化传播为中心的转型发展。作为我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报纸,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都市报,受到数字媒体的冲击更大,受众规模性流失更为严重,报业经营状况更为严峻,其融合发展的难度、困境更为凸显。这也决定了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意义更为重大。《大河报》无论是在整个都市报发展历程中,还是当前融合转型的实践上,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标本意义,对于研究整个都市报转型具有典型性。本文主要基于《大河报》融合发展为个案进行研究,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一、融合发展的背景及动因分析。在这一部分,主要辨析了融合发展的概念、背景和动因。本文认为媒介技术发展的推动、国家层面政策的扶持、受众对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媒体市场竞争的要求等因素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二、都市报融合发展分析。此部分分析了都市报转型发展历程和现状。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笔者认为都市报的转型发展经历了主流化、数字化、全媒体及融合发展等阶段。目前全媒体矩阵基本建立、内容产品价值愈发凸显、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探索、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是都市报转型融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三、《大河报》融合发展分析。此部分包括三个章节,也是笔者重点论述的部分。首先,第一个章节介绍了《大河报》融合发展的历程、理念和模式。第二个章节介绍了《大河报》融合发展的路径,从平台建设、内容生产、体制机制、用户服务、经营推广等五个角度论述《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进程的具体举措,最后一个章节探讨了《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平台资金的投入不足现象存在、新闻内容产品的专业度不高、报社内部的管理体制机制融合不深、内容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乏力等。四、都市报融合发展策略分析。此部分在通过分析《大河报》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实施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我国都市报融合发展的策略:以建设媒体矩阵为前提、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用户聚合服务为中心、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着力点、以加强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在探讨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上,笔者坚持这样一种观点:“融合”不是一种确定的状态,而是媒介数字化、社会信息革命背景下的一种演进过程。因此,对当前融合发展的案例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后,笔者认为在融合发展进程中,应从平台、内容、渠道、体制、经营、用户、人才等方面逐步进行转型发展,推动媒体融合不断纵深发展。
潘聘[4](2020)在《信任视角下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微信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地方都市报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这一传播渠道。但微信公众号建设一方面提升了地方都市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内容标准的缺失及其不同于地方都市报本身的传播机制也使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在公信力建设方面面临着较大困难。现有文献多从宏观层面考察媒体公信力,如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网络媒体公信力等,缺少对新生事物——媒体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的具体考察。目前国内外对于公信力研究有多个视角,如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心理学、社会学、舆论学等领域都涉及公信力问题,有学者从信任视角研究政府、社会组织等的公信力,但从信任视角研究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信号的公信力,却寥寥无几。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主观信任是影响媒体公信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选取了信任视角来考察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公信力。论文查阅了大量文献,其中重点参考喻国明主编的《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确定了信任、媒体公信力、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地方都市报本身的内容特点,初步建立地方都市媒体微信公众号评价指标体系。其后,在探索性研究中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建立了由四个维度、26个指标构成的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影响因素与现状进行了分析,验证发现个体意识和媒介使用频率与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个体意识、自律意识、媒介使用频率可通过地方都市报本身的公信力评价间接影响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评价。通过用户打分发现我国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评分略高于媒介机构公信力评分,但整体公信力水平仍待提升。基于此为我国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的建设提供几点启示:在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运营中要树立互联网产品思维;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与其所属媒体机构之间或存在“信任转移”;互联网新闻产品需以用户为中心建立新的公信力评判标准。
杨菁菁[5](2019)在《融媒体时代《现代快报》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对都市报的冲击越来越大,纸媒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纸媒应当选择哪一种策略转型,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纸媒从业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和关注的问题。面临生存压力,《现代快报》从2016年被迫转型到2018年转型初见成效,期间凭借结合互联网+模式弥补渠道短板,内容呈现形式互联网化、开展报纸头版创意营销、将维权收益纳入盈收途径之一等转型策略相结合,取得了转型的阶段性成功,对正陷入转型困境的纸媒具有现实和借鉴价值。本论文以《现代快报》转型策略为研究对象,以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通过实地采访《现代快报》的转型决策者及关键人,了解《现代快报》2016—2018年间,每个阶段的转型原因和转型思路,探究决策者当初制定转型策略的初衷。转型策略践行后,参与转型的一线记者编辑和经营人员对转型策略的看法。同时,对2016—2018年发表的146篇转型代表作进行系统归类分析,结合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以期考察为受众偏爱的《现代快报》转型策略的特点和改进方向。研究表明:融媒体时代,《现代快报》转型策略的研究中,《现代快报》因时制宜选择的一些转型策略,对其走出当下困局,实现阶段性转型是有所助益的。从差异化竞争和盈利模式的角度来看,《现代快报》的转型发展尚有优化升级的空间。从媒介经营管理理论出发,《现代快报》转型策略的改进方向在于:储备专业技术人才,扩大使用价值;重构与用户的关系,提升互动价值;坚持原创产品,探索跨界融合价值。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含:第一,对纸媒转型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现有的研究分析大多是从新媒体或互联网的角度解读纸媒的转型,夸大了外因对纸媒转型的影响,本论文从内因的决定作用出发,研究《现代快报》的转型策略;第二,很多人会关注纸媒的转型动态和转型结果,但关于转型策略的研究和提炼并不多,尤其是关于纸媒转型策略的研究更少。纸媒转型策略是动态的过程,绕开就转型谈经验、谈趋势的套路,以转型策略为切入口,对《现代快报》的阶段转型展开研究和总结。
王烨[6](2019)在《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数字时代,面临颓势的报业正探索多样化的转型路径以实现转型。借用熊澄宇教授(2006)的话:“所有的媒介都将向电子化和数字化靠拢”,我国传统媒体开始依靠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不断革新信息产品,丰富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但是,纵观我国报业市场,用户群体依然不断被来自社交媒体以及各大互联网企业巨头所分食,广告面临断崖式地下滑,传统的盈利模式也不再适用。传统媒体纷纷找寻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颠覆式创新理论原是由经济管理学领域的克里斯汀森教授提出,旨在解释上世纪90年代美国硬盘行业内企业跌宕更新的情况,后被引用至新闻传播学界。学者们认为,传统报业可以通过借用颠覆式创新理论中的内在逻辑而完成数字化转型,巩固其市场地位。新京报,自2003年进入北京市场起,短短十六年间,从一个当初并不被看好的媒体企业,快速成长为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先锋。新京报是我国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其转型的路径以及其转型背后的逻辑,代表了我国这一类报纸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方向。通过回顾新京报的转型历程,本研究认为新京报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与趋势,符合颠覆式创新理论的整体逻辑。据此,本文将尝试结合颠覆性创新理论,从技术、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三个维度出发,以我国报业转型中的北京都市类报纸代表——新京报为个案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与分析新京报创刊以来的历史背景、发展理念、操作实践与转型路径等方面的内容,总结新京报在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都市类报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有六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梳理与总结颠覆式创新理论、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以及新京报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研究经验。第三章围绕“技术颠覆”这一主题,从新闻生产的三个环节:采集、加工与分发,展现技术驱动下新京报新闻生产的变革,试图勾勒出新京报的技术图谱。第四章为传媒环境转变下的“商业颠覆”,分别从“广告定制与线下活动”、“版权合作”以及“传媒+资本”这三方面阐述新京报经营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第五章围绕新京报“价值网络的更新与扩张”,论述新京报作为媒体企业的价值网络演变历程与市场表现。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认为颠覆式创新理论贯穿新京报转型全过程,通过技术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其价值网络地不断更新与发展,新京报已经将自身打造成为极具多元化、本土化、智能化的资源整合商与服务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中的创建小型独立机构、塑造企业文化等内容都为我国报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性意见。借助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红利,都市类报纸将再次迎来黄金时代。
席莉莉[7](2019)在《都市媒体智库化转型路径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内部转型压力及国家政策共同推动下,新闻媒体成立智库已成当下传媒融合发展的热门选择。媒体建设智库具有传播和舆情优势,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激活了现代媒体的“智库基因”,但与此同时智库化转型对媒体提出的要求与挑战是全方位的,传统新闻采编业务与智库课题研究的平衡以及媒体智库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组织架构、人事激励机制调整等都是需要迎接的考验,媒体的智库化转型在认知和实践上面临一系列需要认真探讨的现实问题。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都市类媒体,高度市场化既是其面临迫切转型压力、催动其转型的动因,也蕴含着智库化内容建设的机遇。2018年初,《南方都市报》成立了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提出“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型媒体”,宣告向智库媒体转型之路全面开启。作为国内知名都市类媒体,《南方都市报》的智库化转型是充分考量自身条件与传媒大环境后作出的战略选择,这些选择与实践凝缩着传统都市媒体转型的焦虑与魄力,其转型路径的探索可为国内都市类媒体转型提供探讨样本。本文结合《南方都市报》的智库化建设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及深度访谈总结探讨都市类媒体智库化转型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并总结都市媒体智库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赵丹[8](2016)在《媒介生态视域下都市报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自《华西都市报》诞生以来,都市类报纸的生态环境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借助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革新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纸媒的媒介生态环境,极大转变了信息生产传播的流程和受众的信息消费行为。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都市类报纸首当其冲,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由“黄金十年”逐步进入“寒冬期”、“衰退期”。虽然都市报种群通过主流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但也存在盲目跟风、思维守旧等不足。当前,我国都市报的发展情势可以概括为“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技术浪潮使得都市报读者群体被大量分流、广告利润空间被无情挤压、竞争态势由种内竞争转到种间竞争等;另一方面,技术也为都市报重塑社会角色、创新内容生产、整合盈利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基于上述都市报的转型实践和发展境况,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个案分析、对比研究、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都市类报纸的内外部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审视,进而具体论述都市报重构生态环境的四大策略:一、正视自身的角色变迁与困惑,并在政府市场、社会三大牵引力下进行角色重构;二、内容上继续深耕理性和贴近性,同时合理运用“动新闻”增强吸引力;三、丰富多元,以和谐服务和资源整合创新盈利模式;四、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注重平衡协调与引留结合。
陈芳[9](2015)在《框架视角下我国都市报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分析 ——以《京华时报》、《新民晚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文中指出自美国9·11事件以来,全球各国对恐怖主义的关注度日渐增长,对于恐怖主义事件的报道也全面铺开。而在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的过程中,都市报有别于党报,在可读性和服务性上占据优势,在贴近性上更能影响民众,因而在报道策略上也出现了与党报不同的衍变及特色。研究发达地区的大型都市报的报道策略,对各地都市报助力民众反恐防恐有重大借鉴意义。作为研究对象的三份都市报,以事实还原等四类框架报道及不同的策略报道昆明“3·01”恐怖主义事件,达到了不错的效果,采用先导式、消毒式和多样化策略抢占话语先机,将舆论引导的目的潜移默化于报道中。尤其在多样化呈现方面,用新闻特写等原创报道来塑造正面人物;通过强化言论引导积极舆论、通过设置专版强化集中效应,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传递了极大的正能量。另外,都市报的报道策略还各具特色。信息控制策略能提高传播效力,议程设置策略能激发公共关注,深度挖掘策略能增强公众抵抗力,这些策略都对社会的尽快稳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分析中看出,都市报恐怖主义事件报道还存在人文关怀、反恐报道体系建构方面的不足,新闻从业人员应坚持适度沉默策略,把握好渲染悲情的尺度,并在连续报道策略的优化上下功夫,扩展报道深度、广度,在完善大众认知方面做积极地尝试与努力。
郭雪吟[10](2015)在《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地市都市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受众不断流失、报纸销量不断下降、利润越来越低,大部分都市报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困境,研究移动互联网发展对都市报的影响对于都市报调整转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影响地方都市报的环境因素分析入手,再分别从都市报产品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模式的变化三个角度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都市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该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后发现,大部分文献都集中在网络媒体发展对报业的影响上,在移动互联网对都市报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某一方面,尚没有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分别从技术环境、政策环境、行业环境和受众环境四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影响地方都市报的环境因素作了详细分析,为之后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奠定了背景基础。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都市报新闻产品的变化,包括手机版网站的改版、手机报的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上线、官方微博、微信订阅号的开通以及对二维码新闻和云报纸技术的应用。第四部分本文系统研究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都市报生产方式的变化,包括都市报新闻来源的变化、采编流程和模式的变化以及记者和编辑职能的变化。在第五章中,本文重点研究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都市报发展模式的变化,指出了大部分都市报目前采用的“信息服务加增值服务”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都市报应该走“信息服务加增值服务交流平台”的新的发展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内容及优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归纳了全文,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对都市报未来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都市报未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都市报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融媒体研究 |
1.2.4 关于粘性影响因素和粘性机理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 |
2.1 融媒体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融媒体的界定与内涵 |
2.1.2 融媒体相关概念辨析 |
2.2 粘性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粘性的界定与测量 |
2.2.2 粘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信息系统使用理论 |
2.3.2 关系营销理论 |
2.3.3 信息素养理论 |
2.3.4 媒介生态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
3.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及其与资讯类平台差异 |
3.1.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 |
3.1.2 都市报融媒体与资讯类平台的差异 |
3.2 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构成要素 |
3.2.1 平台层面 |
3.2.2 产品层面 |
3.2.3 传播主体层面 |
3.2.4 用户层面 |
3.3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与相互作用 |
3.3.1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 |
3.3.2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分析 |
4.1 相关理论基础 |
4.2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构念与假设提出 |
4.3 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
4.4 样本数据及处理 |
4.4.1 《钱江晚报》融媒体用户粘性影响因素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4.2 问卷信度、效度 |
4.5 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与案例考察 |
5.1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 |
5.1.1 都市报融媒产品运营 |
5.1.2 都市报融媒平台运营 |
5.1.3 都市报及其从业人员的融媒体素养 |
5.2 技术驱动型: 《钱江晚报》 |
5.2.1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传播和服务平台 |
5.2.2 垂直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优质资源整合 |
5.2.3 创新管理机制,助力提升产品的自我迭代能力 |
5.2.4 个性化推荐、智能化互动,增强用户活跃度 |
5.3 创新优质融媒产品型: 成都商报 |
5.3.1 借力纸媒,打造区域新媒体集群 |
5.3.2 内容为王,重视原创新闻 |
5.3.3 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
5.3.4 打造社群聚合平台,突出用户互动服务 |
5.4 定制化、综合化媒体服务型: 安徽生活网 |
5.4.1 综合平台+垂直账号全面布局,构建新媒体集群 |
5.4.2 瞄准用户痛点,重点打造精细化、垂直化的城市生活服务 |
5.4.3 联合多业态资源,提升品牌效应 |
5.4.4 打造互动性的品牌主题活动,建立与用户的持久连接 |
5.5 国外报纸融合转型的启示与借鉴 |
5.5.1 跨界融合,向入口平台转型 |
5.5.2 重组编辑部,深耕高品质内容 |
5.5.3 付费制、会员制、订阅制等多种模式,以服务与用户强连接 |
5.5.4 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与用户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提升策略 |
6.1 以建设综合智慧平台为支撑,优化业务流程 |
6.2 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本位,提升都市报融媒体品牌影响力 |
6.3 以融媒体意识为贯穿,创新管理机制 |
6.4 以用户参与为中心,激活用户“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媒体融合时代都市报发展策略研究 ——以贵州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体制与机制的改革研究 |
(二)新媒体产品的规划研究 |
(三)新闻采编业务转型研究 |
(四)经营思路上的转型研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都市报转型发展历程 |
一、报业转型与都市报的出现 |
(一)都市报的出现与报纸特点 |
(二)贵州都市报的诞生 |
二、都市报转型与媒体融合 |
(一)都市报转型 |
(二)媒体融合 |
第二章 贵州都市报融合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内容融合 |
(一)立体化内容 |
(二)本地化内容 |
(三)个性化内容 |
二、渠道融合 |
(一)自建渠道 |
(二)第三方渠道 |
三、平台融合 |
(一)采编平台 |
(二)分发平台 |
(三)技术平台 |
四、经营融合 |
(一)广告市场 |
(二)生活服务市场 |
(三)媒体服务市场 |
五、管理融合 |
(一)机构设置 |
(二)人员队伍 |
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基于SWOT分析贵州都市报融合转型 |
一、转型优势 |
(一)媒体影响力 |
(二)市场化运作能力 |
(三)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
二、转型劣势 |
(一)传统纸媒运营思维定势 |
(二)采编人员业务能力单一 |
(三)平台运维技术能力薄弱 |
三、转型机会 |
(一)融媒体建设机遇 |
(二)普惠性技术赋能 |
(三)消费市场的扩大 |
四、转型威胁 |
(一)传播市场被瓜分 |
(二)O2O巨头下沉 |
第四章 贵州都市报融合转型策略与建议 |
一、内容升维 |
(一)坚持内容为王,坚持原创内容 |
(二)深耕本地内容,充实拓展内容 |
(三)内容服务形式,进化采编团队 |
二、渠道升级 |
(一)读者存量转移,迁移报纸流量 |
(二)移动优先战略,渠道主次分明 |
三、平台升格 |
(一)培育自主可控分发平台 |
(二)打造智慧媒体技术平台 |
四、经营升效 |
(一)拓展多元经营渠道 |
(二)升级“新闻+服务”模式 |
(三)IP资源品牌化运作 |
五、管理升质 |
(一)优化机构设置 |
(二)转变考核机制 |
结语 |
一、关于都市报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思考 |
二、本篇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
(二)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
(三)《大河报》融合发展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框架结构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与动因分析 |
一 媒介融合发展概念 |
二 媒体融合发展背景 |
三 融合发展动因分析 |
(一)媒介技术发展的推动 |
(二)国家层面政策的扶持 |
(三)受众对信息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 |
(四)媒体市场竞争的要求 |
第二章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
一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历程 |
二 都市报转型发展的现状 |
(一)全媒体矩阵基本建立 |
(二)内容产品价值愈发凸显 |
(三)多元化经营模式不断探索 |
(四)改革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
第三章 《大河报》融合发展:历程、理念和模式 |
一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历程 |
二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理念 |
(一)主流化发展理念 |
(二)融合发展理念 |
三 《大河报》融合发展的模式 |
(一)以内容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
(二)革新新闻生产传播模式 |
(三)多举措创新发行模式 |
第四章 《大河报》的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
一 平台建设:打造全媒体融合矩阵 |
(一)纸媒 |
(二)大河客户端 |
(三)豫视频 |
(四)大河财立方 |
二 内容生产:优质融合新闻产品的生产 |
(一)提高新闻议题研判和设置力 |
(二)增大优质新闻内容的原创性 |
(三)增强新闻内容产品的表现力 |
(四)扩大优质新闻产品的传播力 |
三 机制创新:彰显媒介组织变革 |
(一)建立以流量和价值为指标的考核体系 |
(二)强化分类考核和绩效分配制度 |
四 用户服务:提升服务价值和服务能力 |
(一)聚焦行业,点对点传播 |
(二)多元传播,聚焦受众需求 |
(三)细分用户,定制个性化服务 |
五 经营推广:多方联动打造盈利新模式 |
(一)探索“媒体+”的多元模式 |
(二)加快从内容变现到流量变现转变 |
第五章 《大河报》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平台资金的投入不足 |
二 新闻内容产品专业度不高 |
三 报社内部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
四 内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
五 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乏力 |
第六章 都市报融合发展策略 |
一 以建设媒体矩阵为前提 |
二 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根本 |
三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
四 以用户聚合服务为中心 |
五 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着力点 |
六 以加强融媒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信任视角下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1.4.3 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 |
1.4.4 研究工具 |
1.4.5 研究程序与统计分析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信任理论综述 |
2.1.1 定义及分类 |
2.1.2 媒体信任 |
2.2 微信公众号相关研究 |
2.2.1 微信公众号概念及分类 |
2.2.2 媒体微信公众号研究 |
2.3 公信力相关研究 |
2.3.1 概念界定 |
2.3.2 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的探索性研究 |
3.1 传统大众媒介公信力评判标准 |
3.2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评价指标初步筛选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1 设计思路 |
3.3.2 问卷构成 |
3.4 第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3.4.1 信度、效度分析 |
3.4.2 测量指标的筛选 |
3.4.3 量表调整的最终结果与权重加总 |
3.4.4 我国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与现状分析 |
4.1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设 |
4.1.1 用户人际信任程度 |
4.1.2 用户人格特质变量 |
4.1.3 媒介使用频率 |
4.1.4 地方都市报公信力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1 设计思路 |
4.2.2 问卷构成 |
4.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1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现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研究结果的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访谈记录》 |
附录二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评价指标调查》 |
附录三 :《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调查》 |
致谢 |
附件 |
(5)融媒体时代《现代快报》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都市报转型研究 |
2.2 国外都市报转型研究 |
3 理论指导及研究方法 |
3.1 媒介经营管理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2.1 案例分析法 |
3.2.2 访谈法 |
4 研究发现 |
4.1 《现代快报》2016-2018年转型策略分析 |
4.1.1 结合互联网+模式弥补渠道短板 |
4.1.2 内容呈现形式互联网化 |
4.1.3 开展报纸头版创意营销 |
4.1.4 将维权收益纳入盈收途径之一 |
4.2 《现代快报》转型代表作类型 |
4.2.1 与价值取向相关更易引发关注 |
4.2.2 与趣味需求结合更易激发共鸣 |
4.2.3 与智能科技接轨更易满足好奇心 |
4.2.4 与节日热点挂钩更易带动仪式感 |
4.3 《现代快报》转型策略的改进方向 |
4.3.1 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
4.3.2 重构与用户的关系 |
4.3.3 坚持原创内容产品 |
5 研究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颠覆式创新理论:技术、商业模式与价值网络 |
第二节 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 |
第三节 新京报的数字化转型 |
第三章 技术“颠覆”:新京报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方式的技术改进 |
第二节 新闻加工模式的技术变革 |
第三节 新闻分发渠道的技术开拓 |
第四章 商业“颠覆”:新京报经营模式的创新 |
第一节 广告定制与线下活动 |
第二节 版权合作 |
第三节 创客活动 |
第五章 价值主张“颠覆”:新京报价值网络的演变 |
第一节 竞争进入市场:精英化、高端化、专业化 |
第二节 产品迭代更新:数字化、深度化、社交化 |
第三节 合作拓展融合:移动化、平台化、共享化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颠覆式创新理论贯穿新京报转型全过程 |
第二节 新京报转型实践具有普遍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都市媒体智库化转型路径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都市媒体智库化转型现状与特点 |
2.1 都市媒体进行智库化转型的现状 |
2.2 内容生产:课题化与数据化 |
2.3 传播策略:平台化与智能化 |
2.4 角色重塑:从报道者转为研究咨询中心 |
3 都市媒体智库化转型的困境与反思 |
3.1 研究能力不足:产品专业度欠缺 |
3.2 生产模式变革:智库研究不同于新闻采编 |
3.3 观念转型困难:需完善激励与淘汰机制 |
3.4 媒体连接力易弱化:核心竞争力待建设 |
4 都市媒体智库化转型思路 |
4.1 深耕垂直领域,塑造品牌优势 |
4.2 跟随产业与社会动态,打造服务型咨询中心 |
4.3 创新舆论监督方式,重组话语体系 |
4.4 介入公共决策过程,对接社会现代化治理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媒介生态视域下都市报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历史及现状综述 |
一、媒介生态学 |
二、都市报研究综述 |
三、媒介生态学中的都市报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四节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都市报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都市报的特征阐释 |
一、都市报的定义 |
二、都市报的属性 |
第二节 都市报的嬗变历程 |
一、初创期:“模仿创新”的市民报 |
二、嬗变期:重塑报格的主流化转型 |
三、跨越期:媒介融合的数字化转型 |
四、新时期:迈向全媒体传播新时代 |
第二章 都市报生态危机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外部生态环境 |
一、政治生态环境:从歧视、重视到轻视 |
二、经济生态环境:从高速发展到减速发展新常态 |
三、技术生态环境:从单一式传播到整合式传播 |
第二节 内部生态环境 |
一、生产者环境:从名利双收到新闻民工 |
二、市场环境:从江山稳坐到“跌跌不休” |
三、竞争环境:从种内竞争到种间竞争 |
第三章 都市报生态环境修复的尝试与不足 |
第一节 主流化转型 |
一、主流化转型的动因 |
二、主流化转型的策略与实施 |
三、主流化转型的不足和启示 |
第二节 数字化转型 |
一、三大发展阶段 |
二、转型的不足之处 |
三、转型的冷思考 |
第四章 都市报生态环境重构的策略分析 |
第一节 角色重构:三维牵引力框架 |
一、角色变迁中的角色困惑与失调 |
二、“政府-市场-社会”框架下的角色重构 |
第二节 差异多样:内容延伸与形式革新 |
一、深耕纸媒优势,重视理性和深度的力量 |
二、融媒时代,以场景+“动新闻”讲故事 |
三、社区报:新“扫楼洗街”式覆盖模式 |
第三节 良性循环:创新增值与多元盈利 |
一、综合服务的增值赢利模式 |
二、资源整合的多元赢利模式 |
第四节 平衡和谐,人才队伍引留结合 |
一、遵循人才生命周期,注重选拔和管理 |
二、重视传播软环境,大力引进新媒体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框架视角下我国都市报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分析 ——以《京华时报》、《新民晚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框架理论等相关理论概述 |
2.1 框架分析起源 |
2.2 新闻框架的基本类型 |
2.3 样本编码、测试及信度 |
2.3.1 样本编码基本情况 |
2.3.2 信度测试 |
2.4 新闻策略简述 |
第三章 都市报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发展 |
3.1 现阶段我国反恐形势及报道要求 |
3.2 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衍变过程 |
3.2.1 前期:以突发事件报道为主 |
3.2.2 中期:以通稿专稿为主 |
3.2.3 现阶段:以跟踪报道为主 |
第四章 都市报恐怖主义事件报道文本分析 |
4.1 样本描述及类目制定 |
4.2 报道文本分析 |
4.2.1 新闻来源 |
4.2.2 报道频次 |
4.2.3 报道体裁 |
4.2.4 主题分布 |
4.2.5 词频分析 |
4.2.6 报道态度 |
4.2.7 报道框架 |
4.3 报道文本分析结论 |
第五章 都市报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分析 |
5.1 各类框架下恐怖主义事件报道共同策略 |
5.1.1 采用先导式报道策略,抢占话语先机 |
5.1.2 采用消毒式报道策略,破除谣言危害 |
5.1.3 采用多样化报道策略,增强民众信心 |
5.2 各类框架视角下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特色 |
5.2.1 运用信息控制策略,提高信息效力 |
5.2.2 运用议程设置策略,激发公共关注 |
5.2.3 运用深度挖掘策略,增强公众抵抗力 |
5.3 都市报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不足 |
5.3.1 采访报道人文关怀仍不够突出 |
5.3.2 反恐报道体系建构仍不够完整 |
5.4 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不足原因 |
5.4.1 报道主动性增强,尺度更难把握 |
5.4.2 专业主义与新闻道德之间有冲突 |
第六章 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优化路径思考 |
6.1 坚持适度沉默策略,减少二次伤害 |
6.1.1 尊重受访者“沉默权” |
6.1.2 把握悲情渲染尺度 |
6.2 坚持连续报道策略,避免新闻烂尾 |
6.2.1 连续性报道:避免“烂尾” |
6.2.2 新媒体应用:避免“被动” |
6.3 坚持深度报道策略,保证理性报道 |
6.4 提升记者专业知识及正向传播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关地方都市报的研究 |
1.3.2 有关移动互联网和传统报纸的相关研究 |
1.3.3 有关移动互联网和地方都市报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访谈法 |
1.5 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影响都市报的环境因素分析 |
2.1 技术环境: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2.1.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
2.1.2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 |
2.1.3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概述 |
2.1.4 移动带宽的增加 |
2.1.5 移动终端功能的强大和普及应用 |
2.1.6 移动SNS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
2.2 政策环境:近年我国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政策 |
2.2.1 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覆盖率 |
2.2.2 促进移动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 |
2.2.3 促进移动资费的下调 |
2.3 受众环境:都市报受众阅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 |
2.3.1 问卷调查情况 |
2.3.2 问卷结果分析:都市报受众阅读行为的变化和原因 |
2.4 行业环境:传统报纸的衰落和都市报的困境 |
2.4.1 传统报纸的整体衰落 |
2.4.2 地方都市报的困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影响下都市报产品形态的变化 |
3.1 手机版网站升级 |
3.2 手机报的发展 |
3.3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上线 |
3.4 都市报官方微博的开通 |
3.5 都市报官方微信订阅号的推出 |
3.6 对二维码新闻的应用 |
3.7“云技术”与云报纸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影响下都市报生产方式的变化 |
4.1 都市报新闻来源的变化 |
4.1.1 传统收集新闻素材的方式 |
4.1.2 移动互联网出现后新闻来源的变化 |
4.1.3 移动互联网对新闻来源的影响 |
4.2 都市报采编流程和采编模式的变化 |
4.2.1 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 |
4.2.2 移动互联网对新闻采编流程的影响 |
4.2.3 各大都市报对传统采编模式的再造 |
4.3 都市报记者和编辑职能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影响下都市报发展模式的变化 |
5.1 都市报传统发展模式的内容、特点及问题分析 |
5.1.1 都市报发展模式的概念与内容 |
5.1.2 都市报传统发展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5.1.3 都市报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5.2 都市报发展模式调整转型的现状及主要模式分析 |
5.2.1 移动媒介冲击下都市报发展模式转型的现状 |
5.2.2“信息服务型”发展模式分析 |
5.2.3“信息服务加增值服务型”发展模式分析 |
5.3 都市报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未来路径及趋向 |
5.3.1 都市报未来发展模式的考量因素 |
5.3.2 都市报未来发展模式的未来路径 |
5.3.3 都市报未来发展模式的趋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附录 1:问卷调查 |
附录 2:采访提纲 |
四、对都市报未来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D]. 李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媒体融合时代都市报发展策略研究 ——以贵州都市报为例[D]. 洪永.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3]都市报融合发展研究 ——以《大河报》为中心[D]. 李莎莎. 河南大学, 2020(02)
- [4]信任视角下地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研究[D]. 潘聘.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融媒体时代《现代快报》转型策略研究[D]. 杨菁菁.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3)
- [6]颠覆式创新理论视域下的报业转型 ——以新京报为例[D]. 王烨. 深圳大学, 2019(09)
- [7]都市媒体智库化转型路径研究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D]. 席莉莉. 暨南大学, 2019(02)
- [8]媒介生态视域下都市报的发展策略研究[D]. 赵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框架视角下我国都市报恐怖主义事件报道策略分析 ——以《京华时报》、《新民晚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D]. 陈芳. 广西大学, 2015(03)
- [10]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研究[D]. 郭雪吟.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9)